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湘乡县志地理志一

湘乡县志地理志一

西南地理考释 读书笔记

读《西南地理考释》 ————方国瑜驳斥伯希和 当我们回顾即将过去的20世纪时,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方国瑜先生无疑是20世纪云南最了不起的民族史学大师。他以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实事求是的态度,刻苦认真的精神,在中国民族历史、中国西南边疆史地、云南史料目录、东巴文化等方面都做出了震古烁今的杰出成就。被誉为“南中泰斗,滇史巨擘”。 作为云南民族史的创始人,方国瑜在民族史、地方史、文献整理方面贡献较大。同时,自1936年执掌云南大学史学教授起,不仅自己著作等身,而且言传身教,培养了一批硕士、博士,为民族史研究提供了众多优秀人才。因而,我们从方国瑜先生民族史思想的产生和发展谈起。民族史的研究与近代民族危亡密切相连,云南自然不能幸免。在沉重的民族危机压迫下,学者们无法安于单纯的理论研究,纷纷投身于救国图存的热潮中。1935 年,中英会勘滇缅南段未定界,方国瑜亲身实地考察,参与中英会勘滇缅边界事务,打击外来的侵略企图,在边疆地区宣传维护统一的重要性,寸土必争。这些经历都映照出作者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热情。 《西南地理考释》关于对伯希和谬论的驳斥,更是慷慨激昂,有理有据。 “法国人伯希和的《交廣印度两道考》说,當時(唐代)雲南未成一省,其东南部隸於安南都護府,其東北隸於今日四川之敍州(即唐戎州)(译本页143)。而方国瑜老先生驳斥他说,雲南之東南部,是指清代廣南,開化,臨安三府,现在文山,红河二州之地,亦即两漢设置牂牁郡益州郡南部、蜀漢时段設興古郡。北周時授爨震爲寧州刺史,领四郡,延袤贰仟餘里,興古郡为西爨地。隋初偉冲至南寧,爨震及西爨諸首领皆诣府参谒,設南寧州總管府,後改都督府统辖興古郡地。新唐书地理志所载戎州都督府羁縻府州,在興古郡故地,先後設有九州领三十二系。凡此班班事實,(已做考说)不容歪曲。而伯希和却妄説“唐代雲南之東南部隸於安南都護府”,是由於他的嬐悪用心,不可不驳斥之。” “伯希和所依据的只是贾耽路程所说“爨蛮安南境也”一句话,提出雲南東南部隸於安南都护府,把汉以来设置全部记录否定掉,说做雲南南部自来是属于安南的边境。伯希和在1904年发表这本书,是法帝国至于侵略越南沦为殖民地后二十年,正当帝国主义列强王图叫嚣瓜分中国,划分势力范围,法帝国企图从越南侵略我国西南各省,雲南,贵州首当其冲,施展外交伎俩,纷至沓来。为殖民侵略服务的所谓“学者”,也大展身手,伯希和自命是东方学家,以考史为名,为侵略制造舆论而做此书。他为侵略服务的。一片谎言。蛮横无理,之因贾耽路程所说的一句话,大做文章,究竟这句话的来源和实质是怎么一回事?不去考究,妄作判定。我们要严肃认真的对待这个问题,实事求是的把历史实际揭示出来,是真相大白,揭穿其险恶用心是他的伎俩无藏身之地。” 伯希和还将“爨种之南端“的“步头”视为“《蛮书》之贾勇步, 贾耽之古涌步”, 认为该地“置于今之临安( 建水)”、对此, 方先生以更加充分的资料和史实, 考辨了步头和贾勇步为二个不同的地名, 并据《新唐书》、《地理志》、《蛮书》所记道里情况, 参之《元史·地理志》、《景泰云南图经志书》的相关记载, 考订步头为今云南元江, 贾勇步则为今之云南河口, 而“由安南城水行经峰州至贾勇步称峰州路, 自贾勇步陆行经通海至拓东城称通海城路, 又自贾勇步水行经步头,再陆行至安宁城称步头路”。进而阐释了“步头”之含义, 论述了步头在中国西南联系安南、文单国、昆仑国中的重要作用, 批驳了伯希和将贾

汉书·郊祀志(上)(7)全文

汉书·郊祀志(上)(7)全文 明年,上初至雍,郊见五畤。后常三岁一郊(1)。是时上求神君,舍之上林中磃氏馆(2)。神君者,长陵女子(3),以乳死(4),见神于先后、宛若(5)。宛若祠之其室,民多往祠。平原君亦往祠(6),其后子孙以尊显。及上即位,则厚礼置祠之内中。闻其言,不见其人云。 (1)三岁一郊:即三年中头年祭天,二年祭地,三年祭五畤,每三岁轮流一遍。(2)上林:苑名。在今西安市西南。磃(sī)氏馆:馆名。《封禅书》作蹄氏观。(3)长陵:县名。在今西安市北。(4)以乳死:以难产而死。乳:生子。(5)先后:妯娌。师古曰:古谓之娣姒,今关中俗呼为先后,吴楚俗呼之为妯娌。宛若:人名。(6)平原君:武帝的外祖母。 是时,李少君亦以祠灶、谷道、却老方见上(1),上尊之。少君者,故深泽侯人(2),主方(3)。匿其年及所生长(4)。常自谓七十,能使物(5), 却老。其游以方遍诸侯。无妻子。人闻其能使物及不死,更馈遗之(6),常余金钱衣食。人皆以为不治产业而饶给(7),又不知其何所人,愈信,争事之(8)。少君资好方(9),善为巧发奇中(10)。常从武安侯宴(11),坐中有年九十余老人,少君乃言与其大父游射处(12),老人为儿从其大父,识其处(13),一坐尽惊。少君见上,上有故铜器(14),问少君。少君曰:此器齐桓公十年陈于柏寝(15)。已而按其

刻(16),果齐桓公器。一宫尽骇,以为少君神,数百岁人也。少君言上:祠灶皆可致物(17),致物而丹沙可化为黄金(18),黄金成以为饮食器则益寿,益寿而海中蓬莱仙者乃可见之,以封禅则不死,黄帝是也。臣尝游海上,见安期生(19),安期生食臣枣(20),大如瓜。安期生仙者,通蓬莱中,合则见人(21),不合则隐。于是天子始亲祠灶,遣方士入海求蓬莱安期生之属,而事化丹沙(砂)诸药齐(剂)为黄金矣。久之,少君病死。天子以为化去不死也,使黄锤史宽舒受其方(22),而海上燕齐怪迂方士多更来言神事矣(23)。 (1)祠灶:祭祀灶神。古人以为可以致福。谷道:辟谷不食而可以长生不老之术。或谓种谷得金的方术。谷老方:防止衰老之术。(2)深泽侯:赵胡。人:《封禅书》作舍人。(3)主方:主管方术、医药之事。(4)匿:隐瞒。生长:谓生平经历。(5)使物:驱使鬼神。(6)更:相继之意。馈遗(w i):赠予。(7)饶给:富足。(8)事:侍奉。(9)资:赏质;天性。好方:好方术。(10)善为巧发奇中:谓善于伺机行事,且每能猜中,应验。(11)武安侯:田畤。本书卷五十二有传。(12)大父:祖父。游射:犹游猎。(13)识(zh ):记得。(14)故:古旧。(15)陈:陈列。柏寝:台名。据《晏子春秋》,齐景公筑柏寝台。(16)刻:指铭文。(17)致:招引。物:谓鬼神。(18)丹沙:即丹砂(硫化汞)。方士以为可用丹沙炼制黄金,可以炼制长生不老药。(19)安期生:方士。后世传他得道成仙。(20)食(s ):通饲。给人吃。臣枣:《封禅书》作巨枣。枣,传说是仙果。(21)合:谓其道相合。(22)黄:县名。在今山东黄县东。锤:《地理志》作腄。县名。今山东福山县。

《日本藏中国罕见地方志丛刊》详目

《日本藏中国罕见地方志丛刊》详目 册次种 次 书名及著录 1 1 高州府志: 十卷/ (明)曹志遇等纂修影印本北京: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2002/日本藏中国罕见地方志丛刊/书目文献出版社编.--影印本.--北京:编者,1990.2.--第1册(1-149页)据日本尊经阁文库藏明万历刻本影印 2 雷州府志: 二十二卷/ (明)欧阳保等纂修影印本北京: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2002/日本藏中国罕见地方志丛刊/书目文献出版社编.--影印本.--北京:编者,1990.2.--第1册(151-416页)据日本尊经阁文库藏明万历42年(甲寅1614)刻本影印 2 3 粤大记:三十二卷/ (明)郭棐纂影印本北京: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2002/日本藏中国罕见地方志丛刊/书目文献出版社编.--影印本.--北京:编者,1990.2.--第2册(545页)据日本内阁文库藏明万历间刻本影印 3 4 南宁府志: 十一卷/ (明)方瑜纂修影印本北京: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2002/日本藏中国罕见地方志丛刊/书目文献出版社编.--影印本.--北京:编者,1990.2.--第3册(341-549页)据日本内文库藏明嘉靖43年(甲子1564)刻本影印 5 太平府志: 三卷/ (明)蔡迎恩,(明)甘东阳纂北京: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2002/影印本//日本藏中国罕见地方志丛刊/书目文献出版社编.--影印本.--北京:编者,1990.2.--第3册(159-340页)据日本内阁文库藏明万历5年(丁丑1577)刻本影印6 宾州志: 十四卷/ (明)郭棐纂修影印本北京: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2002/日本藏中国罕见地方志丛刊/书目文献出版社编.--影印本.--北京:编者,1990.2.--第3册(1-157页)据日本内阁文库藏明万历15年(丁亥1587)刻本影印 4 7 严州府志: 二十五卷/ (明)杨守仁修; (明)徐楚纂影印本北京: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2002/日本藏中国罕见地方志丛刊/书目文献出版社编.--影印本.--北京:编者,1990.2.--第4册(563页)据日本德山毛利家藏明万历6年(戊寅1578)刻本影印 5 8 新修南昌府志: 三十卷/ (明)范涞修; (明)章潢纂影印本北京: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2002/日本藏中国罕见地方志丛刊/书目文献出版社编.--影印本.--北京:编者,1990.2.--第5册(640页)据日本内阁文库藏明万历16年(戊子1588)刻本影印 6 9 琼州府志: 十二卷/ (明)欧阳璨等修; (明)陈于宸等纂影印本北京: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2002/日本藏中国罕见地方志丛刊/书目文献出版社编.--影印本.--北京:编者,1990.2.--第6册(639页)据日本国会图书馆藏明万历刻本影印 7 10 福宁州志: 十七卷/ (明)殷之辂修; (明)朱梅等纂北京: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2002/日本藏中国罕见地方志丛刊/书目文献出版社编.--影印本.--北京:编者,1990.2.--第7册(420页)据日本尊经阁文库藏明万历44年(丙辰1616)刻本影印 8 11 承天府志: 二十卷/ (明)孙文龙纂修影印本北京: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2002/日本藏中国罕见地方志丛刊/书目文献出版社编.--影印本.--北京:编者,1990.2.--第8册(1-387页)据日本尊经阁文库藏明万历30年(壬寅1602)刻本影印 12 桃源县志: 二卷/ (明)郑天佐,(明)李徵纂修影印本北京: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2002/日本藏中国罕见地方志丛刊/书目文献出版社编.--影印本.--北京:编者,1990.2.--第8册(389-485页)据日本尊经阁文库藏明万历4年(丙子1576)刻本影印

《汉书》简介

《汉书》,又名《前汉书》,中国古代历史著作。东汉班固所著,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沿用《史记》的体例而略有变更,改“书”为“志”,改“列传”为“传”,改“本纪”为“纪”,无“世家”。全书包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共一百篇,记载了上自西汉汉高帝元年(前202年),下至新朝地皇四年(23年),共230年历史。《汉书》语言庄严工整,多用排偶,遣辞造句典雅远奥,与《史记》平畅的口语化文字形成鲜明对照。中国纪史方式自《汉书》以后,都仿照其体例,纂修了纪传体的断代史。 自班彪起即以著《汉书》为己任,经过二十余年努力,班固完成了《汉书》的主要部分。汉和帝永元元年(89),班固随从窦宪出击匈奴,参预谋议。后因事入狱,永元四年死在狱中。时《汉书》还有八表和《天文志》没有写成,汉和帝命班昭(曹大家)入东观藏书阁补作,马续协助班昭作了《天文志》。故汉书前后历经四人之手完成,历时四十多年。汉书注疏中,最著名者有唐颜师古注、清王先谦补注。 班彪鉴于武帝时,司马迁著《史记》,止于武帝太初时间,太初以后便阙而不录。后扬雄、刘歆等虽为缀续,但多鄙俗失真,不足以踵继《史记》,班彪乃发愤继续前史,终作成“后传”(列传)六十五篇。同时班固以班彪所续前史未详,因“以彪所续前史未详,乃潜精研究,欲就其业”,遂本其父所作,潜精研究,续成其书,踵继先人之业。 班固亦有歌颂汉朝功德之意。《汉书叙传》中,班固曾述其撰书之旨谓:“虽尧舜之盛,必有典谟之篇,然后扬名于后世,冠德于百王”故知班固撰《汉书》以颂汉朝之功德。 《汉书》为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汉书》的记载,上起刘邦被封为汉王元年(西元前206年),下终王莽地皇四年(西元23年),以西汉一朝为主,同时亦囊括了四年楚汉之争,十五年王莽改制,共二百三十年的史事。全书包括十二“纪”、八“表”、十“志”、七十“列传”,凡一百篇,共八十余万言。至唐代颜师古以《汉书》卷帙繁重,便将篇幅较长者分为上、下卷或上、中、下卷,成为现行本《汉书》一百二十卷。《汉书》中所载汉武帝以前之纪、传,多用《史记》旧文,武帝以后之史事,则为新撰。汉书虽沿用史记旧文,却补充了大量新的资料,并非完全抄袭。如纪,大量增补了当时的诏令等文献,因此比史记更显得有史料价值。 纪 《汉书》中的“纪”共十二篇,是从汉高帝至平帝的编年大事记。虽写法与《史记》略同,但不称本纪,如《高帝纪》、《武帝纪》及《平帝纪》等。由于《汉书》始记汉高祖立国元年,故将本在《史记》本纪中的人物如项羽等,改置入传中;又由东汉不承认王莽之政权,故将王莽置于传中,贬于传末。 表 《汉书》中的“表”共八篇,多依《史记》旧表而新增汉武帝以后之沿革。前六篇的记载包括汉初同姓诸侯之《诸侯王表》,异姓诸王之《异姓诸侯王表》,高祖至成帝之《功臣年表》等,藉记录统治阶层来达到尊汉的目的。后二篇为《汉书》所增,包括《百官公卿表》和《古今人表》,其中《古今人表》一门,班固把历史的著名人物,以儒家思想为标准,分为四类九等,表列出来;《百官公卿表》则详细介绍了秦汉之官制。 志

遵义近3年地方志

遵义市方志办2010年总结2011年工作计划 2010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和省地方志办公室的指导下,市地方志办公室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深入开展“四型”机关和“践行宗旨教育”活动为引领,坚持依法、科学、民主修志,发扬艰苦奋斗、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精神,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整体推进,全面完成了全年工作目标任务。2010年遵义市地方志办公室荣获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全国地方志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同时荣获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全国地方志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一、县、区(市)志编纂工作推进情况 1. 落实工作措施,明确目标任务。召开全市地方志主任会议,通报、总结2009年地方志工作情况;分析研究县、区(市)志编纂工作存在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办法;安排部署2010年全市地方志工作任务;制定《县、区(市)地方志工作考核办法》,开展2010年县、区(市)地方志工作总结、考核、评比工作。 2. 深入基层调研,搞好工作衔接。为加强县志编纂指导工作,安排本办业务人员每人联系2个县、区(市),跟踪、检查、指导志稿编纂情况以及评审、验收、修改情况。2010年,地方志机构在县、区(市)政府机构改革中,形成档案局、方志办、党史办三合一或档案局、方志办二合一的机构状况,为使机构不撤、人员不散、工作不停,市方志办及时安排相关人员与14个县、区(市)新班子成员进行工作衔接,提出工作要求,确保地方志工作不受机改影响。 3. 加强业务指导,严把志书质量关。加强对县、区(市)志分纂、

总纂、评审、验收工作的指导,分别于5月、9月、11月、12月成功召开《正安县志》、《湄潭县志》、《绥阳县志》、《汇川区志》市级评稿会;参与终审验收工作,使《正安县志》、《凤冈县志》、《道真县志》顺利通过省地方志办公室终审验收,并进入印刷出版程序。严把县、区(市)乡镇志和部门志质量关,协助完成《仁怀市教育志》、《遵义县沙湾镇志》、《遵义县审判志》、《遵义县检察志》、《遵义县广播电视志》、《遵义县粮食志》、《汇川区高坪镇志》、《汇川区泗渡镇志》、《汇川区高桥镇志》、《红花岗区粮食志》、《习水县教育志》《中国贵州茅台酒厂有限责任公司志》等12部志稿的评审验收工作;协助完成《遵义县交通志》、《红花岗区南关镇志》、《务川自治县纪检监察志》、《正安州志点校合集》等5部志稿的印刷出版工作。 4. 加强督查指导,确保工作整体推进。在座谈调研、分析原因、找准问题的基础上,市编委会向工作相对滞后的习水县、桐梓县下发督查通知,指出存在问题,提出工作要求,推动两县工作步入正轨。针对仁怀市地方志工作出现滞后的情况,与仁怀市志办及编辑部人员进行座谈,指出存在问题并提出工作要求,确保地方志工作整体推进。 二、《遵义市志》编纂工作推进情况 1. 认真做好部门志及资料长编验收工作。按照联系人指导初审、单位交叉复审、主编副主编终审验收的程序和要求,共审查验收24个单位的部门志稿和资料长编;对进度缓慢的部门,采取联系人上门指导、两办下发通知督查的办法,使大部分单位于12月底基本完成资料长编编纂任务。 2. 加强方志业务培训和理论研究。5月,组织县、区(市)志办主任、县志主编参加“全国市县地方志编纂业务主任、主编岗位培训

汉书·地理志(中)全文

汉书·地理志(中)全文 南阳郡(1),秦置(2)。莽曰前队。属荆州。户三十五万九千三百一十六,口一百九十四万二千五十一。县三十六(3):宛(4),故申伯国。有屈申城(5)。县南有北筮山(6)。户四万七千五百四十七。有工官、铁官。莽曰南阳。犨(7),杜衍(8),莽曰闰衍。酂(9),侯国。莽曰南庚。育阳(10),有南筮聚(11),在东北。博山(12),侯国(13)。哀帝置。故顺阳。涅阳(14),莽曰前亭。阴(15),堵阳(16),莽曰阳城。雉(17),衡山(18),沣水所出,东至入汝(19)。山都(20),蔡阳(21),莽之母功显君邑。新野(22),筑阳(23),故谷伯国(24),莽曰宜禾。棘阳(25),武当(26),舞阴(27),中阴山(28),水所出,东至蔡入汝(29)。西鄂(30),穰(31),莽曰农穰。郦(32),育水出西北,南入汉。安众(33),侯国。故宛西乡。冠军(34),武帝置。故穰卢阳乡、宛临駣聚。比阳(35),平氏(36),《禹贡》桐柏大复山在东南,淮水所出,东南至淮浦入海,过郡四(37),行三千二百四十里(38),青州川。莽曰平善。随(39),故国。厉乡(40),故厉国也。叶(41),楚叶公邑。有长城(42),号曰方城。邓(43),故国。都尉治。朝阳(44),莽曰厉信。鲁阳(45),有鲁山。古鲁县,御龙氏所迁。鲁山,滍水所出(46),东北至定陵入汝。又有昆水,东南至定陵入汝。舂陵(47),侯国。故蔡阳白水乡。上唐乡(48),故唐国。新都(49),侯国。莽曰新林。湖阳(50),故廖国也(51),红阳(52),侯国。莽曰红俞。乐城

(53),侯国。博望(54),侯国。莽曰宜乐(55)。复阳,侯国。故湖阳乐乡。 (1)南阳郡:辖境为今豫南南阳地区及鄂北襄樊市等部分地区。郡治宛。(2)秦置:秦昭襄王三十五年置。(3)县三十六:王先谦曰,见《王子侯表》者,有路陵;见《功臣表》者,有特辕、随桃、涉都;见《外戚表》者,褒新、广阴,共六县无考。(4)宛:故城在今河南南阳市。(5)屈申城:在今南阳市北。(6)北筮山:在今南阳市西南。 (7)犨(chōu):故城在今河南鲁山县东南五十余里。(8)杜衍:故城在今河南南阳西南二十余里。(9)酂:故城在今湖北均县东南。萧庆国,武帝封。(10)育阳:故城在今河南南阳市南六十里。(11)南筮聚:在北篮山之东。(12)博山:故城在令河南浙川县东南数十里顺阳堡。(13)侯国:孔光国,成帝封。(14)涅阳:故城在今河南镇平县南。吕腾国,高帝封;最,武帝封。(15)阴:故城在今湖北光化县西北。(16)堵(zh ě)阳:故城在今河南方城东六里。秦名阳城,故王莽复旧。(17)雉:故城在今河南南召县东南。(18)衡山:在雉县东北,在今方城县西北;非南岳衡山。(19):郾之误。郾,汝南郡属县,故城在今郾城县西南。(20)山都:故城在今湖北襄阳西北。高后四年封王恬启为侯。(21)蔡阳:故城在今湖北枣阳县西南。蔡水出蔡阳东入淮。(22)新野:故城即今河南新野县治。(23)筑阳:故城在今湖北谷城东北。县在筑水之阳。(24)谷伯国:据《一统志》,谷城县西北谷山有谷伯墓。高后封萧延为侯国。(25)棘阳:故城在今河南南阳市南。县城在棘水之阳。 (26)武当:故城在今湖北均县西北。县南有武当山。(27)舞阴:故城

关于1的知识

关于1的知识 海内第一山浙江普陀山 南天一柱广西桂林独秀峰 天下第一关河北山海关(也称万里长城第一关)天下第一泉山东济南趵突泉 天下第一瀑浙江雁汤山大龙湫 天下第一石浙江普陀山盘陀石 天下第一峰浙江缙云鼎湖峰 天下第一碑陕西华山铭残字碑 天下第一村吉林和龙县大洞村 天下第一松安徽九华山凤凰松 天下第一洞湖南冷水江市波月洞 天下第一佛四川乐山大佛 天下第一龙山西襄汾县陶寺发掘出的陶寺龙 天下第一荔广西桂平丁香荔枝 天下第一鲜江苏吕四文蛤 天下第一菜江南传统名菜“虾仁锅巴” 天下第一香兰花 人间第一香茉莉 迎春第一枝梅花 海门第一关安徽宿松县小孤山 岭南第一关位于赣南、粤北的梅岭上的梅关

西南第一山云南狮山 江南第一山江苏无锡惠山 京东第一山天津盘山 淮东第一观江苏扬洲大明寺 鹭江第一峰鼓浪屿日光岩 千山第一峰西沟仙人台 黄山第一处玉屏峰 上海第一景外滩 天下第一江山江苏镇江北固山 天下第一奇山安徽黄山 天下第一奇石福建东山岛上的铜山风动石 天下第一奇观云南石林 天下第一福地陕西终南山楼观点 天下第一名刹河南嵩山少林寺 天下第一古刹河南咯阳白马寺 天下第一雄关甘肃嘉峪关 天下第一名塑山东泰山灵岩寺泥塑罗汉 天下第一洞天河南济源县西北王屋山 天下第一纪游明末徐弘祖著的《徐霞客游记》天下第一长联云南昆明大观楼门长联 中原第一名山河南中岳嵩山

福建第一名山武夷山 金陵第一名胜江苏墒京莫愁湖 万里长江第一坝湖北省的葛洲坝 万里长江第一桥湖北省的武汉长江大桥奇险天下第一山陕西华山 桂林城南第一景桂林南溪山 世界第一大洲亚洲 世界第一大洋太平洋 世界第一大海南太平洋的珊瑚海 世界第一大岛北美洲的格陵兰岛 世界第一名山喜马拉雅山 世界第一高原巴西高原 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 世界第一深湖亚洲的贝加尔湖 世界第一大半岛亚洲的阿拉伯半岛 世界第一大群岛亚洲的马来群岛 世界第一大平原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世界第一平平原亚洲的西西伯利亚平原世界第一大沙漠北非的撒哈拉沙漠 世界第一大峡谷美国的克罗拉多峡谷世界第一大大陆亚欧大陆

《汉书·地理志》所记赵地民风考

第36卷第4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7月 Vol.36 No.4 Journal of Tangshan Teachers College Jul. 2014 ────────── 收稿日期:2013-12-28 作者简介:石春平(1987-),男,山西临汾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民族史、中国边疆史地。 -64- 《汉书·地理志》所记赵地民风考 石春平 (陕西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2) 摘 要:《汉书·地理志》记载,赵地(以当今河北邯郸为中心,包括山西中南部和河北中南部大片地区)民风剽悍尚武、慷慨侠义、不事农桑。考据认为赵地民风是华夏文化和戎狄文化相结合的结果。 关键词:《汉书·地理志》;赵地;风俗;民风 中图分类号:K2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9-9115(2014)04-0064-03 DOI :10.3969/j.issn.1009-9115.2014.04.018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olk Custom in Zhao Di in Han Shu·Geography SHI Chun-ping (The History Department of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 Xi’an 710062, China) Abstract: It is recorded in Han Shu ·Geography that “Zhao Di” in history refers to a large area, which centers around today’s Handan in Hebei and covers most parts of south central Shanxi and Hebei. The folk custom there is said to be bravery encouraging, chivalry worshiping and free of farming. That custom is proved to be the combination of Chinese culture and Rong Di culture. Keywords: Han Shu ·Geography ; Zhao Di; convention; folk custom 作为第一部正史地理志,《汉书·地理志》通览历代典章制度、经济文化等沿革,被后人奉为经典,在中国史学史上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史学家范晔曾言:“《汉书·地理 志》记天下郡县本末,及山川奇异,风俗所由,至矣。” [1,p3385] 这得益于班固“博贯载籍,九流百家之言,无不穷究,所学无常师”[1,p1330]。以后历代的正史地理志基本都以其为典范,且都记载民俗民风。 一、《汉书·地理志》中的风俗文化地理理论 《汉书·地理志》贯穿多种分区理念,这些理念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该书按风俗文化地理将当时全国划分为十三个区域。在此基础之上,又详细记载了各区域的物产、风土及民情。这既不同于司马迁的“经济文化”区域观,也有别于扬雄的“方言地理”区域观。同时作者以《易》《书》《诗》《礼》等典籍为参考考证风俗,卷末辑录以《史记·货殖列传》为基础的刘向的《域分》和朱赣的《风俗》,可以说是我国最早的风俗资料[2,p362]。 在该书开头,班固对“风俗”一词作了具体的阐释。“凡民函五常之性,而其刚柔缓急,音声不同,系水土之风气,故谓之风;好恶取舍,动静亡常,随君上之情欲, 故谓之俗。”[3,p1640]风俗是一种具有相同时间特征的变化历史范畴,它涉及范围十分宽广,几乎囊括人类生活全部方面。历史风俗区一旦形成,便具有很强的相对稳定性。特别是春秋战国时期,列国中的每个大国都可以看作是一个相对具有认同感的风俗区。一个区域风俗的形成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其中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班固所谓的“风”强调的便是风俗的自然成因,即地理环境的影响,但他更多地强调人文因素“俗”所起的作用,即社会环境对风俗的影响。因此,《汉书·地理志》主要研究的是风俗文化地理。 二、《汉书·地理志》中的“赵地”与赵地民风特征 在《汉书·地理志》中,班固以春秋战国时期较大诸侯国为划分单位,以各诸侯国历经数代开疆拓土达到的最大区域为划分依据,将全国划分为西方、中原、北方、南方和东方五个风俗圈,其下又分秦地、魏地、赵地等十三个风俗区。其中赵地“北有信都、真定、常山、中山,又得涿郡之高阳、鄚、州乡;东有广平、巨鹿、清河、河间,又得渤海郡之东平舒、中邑、文安、束州,成平、章武,河以北也;南至浮水、繁阳、内黄、斥丘;西有太原、定

汉书 地理志

昔在黄帝,作舟车以济不通,旁行天下(1),方制万里(2),画野分州,得百里之国万区。是故《易》称“先王建万国,亲诸侯”(3),《书》云:“协和万国(4)”此之谓也。尧遭洪水,怀山襄陵(5),天下分绝,为十二州(6),使禹治之。水土既平,更制九州(7),列五服(8),任土作贡(9)。 (1)旁:广也;横也。(2)方:始也。(3)《易称》等句:引文见《易·比卦》象辞。(4)“协和万国”见《尚书·虞书·尧典》。(5)洪水,怀山襄陵:大水泛滥,包山而驾陵。怀:包也。襄:驾也。(6)十二州:《书·禹贡》冀、豫、雍、扬、兖、徐、梁、青、荆九州外,还有并、幽、营三州。(师古说)(7)九州:即《书·禹贡》冀、豫、雍、扬、兖、徐、梁、青、荆九州。(8)五服:古代王畿外围,由近而远,每五百里为一服,即侯服、甸服、绥服、要服、荒服。(9)任土作贡:任其土地所有,以定贡赋之差。 曰(1):禹敷土(2),随山刊木(3),奠高山大川(4)。 (1)曰:自此以下,皆《尚书·禹贡》文。(2)敷:分也;布也。敷土:言划分为九州。(3)随山:循行诸山。刊木:斫木。言斫木通道。或解作立木为标记。(4)奠:定也。奠高山大川:定高山大川为各州的疆域之意。 冀州既载(1),壶口治梁及岐(2)。既修太原(3);至于岳阳(4)。覃怀底绩(5),至于衡章(横漳)(6)。厥土惟白壤(7)。厥赋上上错(8),厥田中中(9)。恒、卫既从(10),大陆既作(11)。鸟夷皮服(13)。夹右碣右(13),入于河。 (1)冀州:其名因古冀国而来。冀是春秋国名,今山西河津县东北有冀亭,即古冀国(顾颉刚说。见《禹贡注》载侯仁之主编:《中国古代地理名著选读》第一辑科学出版社1959年版。下同),其范围约当今山西全省、河北的西、北境,以及河南的北部、辽宁的西部。既:已

贵州最著名的地方志《大定府志》

《大定府志》名列全国四部著名地方志之首 作者高致贤 《大定府志》:“编纂之勤,采辑之博,抉择之当,综核之精”“只有严如熤的《汉南续修府志》、冯敏昌的《孟县志》和李兆洛的《凤台县志》,或堪与此颉昂,其他则未能望及项背也。”“且此书之用,非独一郡所资。即措之天下,传之奕祀,莫不如契斯印。”是谁将《大定府志》列全国四大地方名志之首并对此书作了如此高度的评价林则徐。林则徐的身份无须赘述,国人皆知。可是何人组织编修《大定府志》谁为《大定府志》作序林则徐又为什么会给予此书这样高的评价还是让我们看看史料介绍吧。 据《毕节地区志·人物志》记载:黄宅中,字惺斋,号图南,山西河曲人,清道光进士,选翰林院。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任大定知府。鉴于大定地处偏隅,少数民族多,声教不通,志乘残缺,乃取前知府王允浩于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主修的《志稿》作权舆,主修《大定府志》,延请湖南人邹汉勋主纂。前后历经4年,终于修成60卷、60余万字的巨帙志书,对于府属州县情况,一一记载。 时值大定知府黄宅中组织编修《大定府志》60卷完稿一年的时间。林则徐因旧病复发,于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秋,御任云贵总督回乡养老,经过贵州。大定知府的黄宅中赶到贵阳去拜见他,二人回顾以往、畅叙别情,依依惜别。临别时黄宅中送《大定府志》六十卷请林则徐撰写序文,林则徐愉快接受。一个地方知府怎能请到曾是钦差的林则徐写方志序史料记载,他们之间有一段历史渊源!黄宅中道光八年(1828年)至道光十年(1830年)间正在林则徐的

家乡侯官(今闽侯)县任知县,林则徐因父亲去世回家守墓,借此不能外出会客之际,潜心研究各地的地方志书。黄宅中便登门拜访林则徐。交谈中,林则徐发现黄宅中对地方志很感兴趣,也颇有见地,与他志趣相投,因而黄宅中受到林则徐器重。二十年后,黄宅中转任贵州大定知府,他又到贵阳拜访林则徐,两人重见格外亲切,畅谈离情别绪,论及撰写地方志问题,英雄所见略同,互为知己。林则徐接受了黄宅中的请求。 林则徐作的,绝非那种文人捉刀,大官签名之序,而是自己研究其它地方志,认真阅读《大定府志》之后的心得体会。他在《大定府志序》中指出:“书成示余,且嘱为序。余受而读之,为卷凡六十,视旧稿奚翅增以倍蓰。其体例、门目,亦皆自抒胸臆,不相沿袭。乃每卷先标原撰名氏于前,而自署曰:‘重辑’。噫!此诚君子以虚受人,美不自炫;而实则重辑之功,什百于原撰,谓之‘创造’可也。夫王君八卷之稿,断手于乾隆十五年庚午,距今已百年矣。此百年中事,非旧稿所有也。且旧稿仅纪郡守亲辖之地,而各属皆未之及。君则于所属诸州、县一一载记,巨细靡遗。荒服瘠土,搜受綦难,而君竭数年精力,不使以阙漏终。一境地必溯其朔;一名物必究其原;一措施必缕陈其得失。凡可以昭法守、示劝惩者,无不郑重揭之。且每事必详所出,不以己意为增损。”从这段话中不难看出,林则徐认为撰写地方志序要先熟读有关资料内容,还要阅读新志,翻检旧志,将两志内容比较,举出新志的优点等,在把握和弄通志书内容的情况下,才能动笔写序文。 具体情况是,林则徐在贵阳接受黄宅中请求之后,带着书稿继续前行,到达贵州东边的镇远后,在镇远弃岸登舟,继续东行。就在这泛舟途中,林则徐对《大定府志》“反复寻绎”,“深叹编纂之勤,采辑之博,抉择之当,综核之精”。

《汉书》重点注解

《汉书》重点注解 【作者简介】 姓名班固生卒年 32年—92年 别名孟坚 出生地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 职业历史学家、政治家、文学家、地理学家 《汉书》、《两都赋》(《西都赋》和《东都赋》)、《答宾戏》、《幽通 代表作品赋》 著《汉书》;开创正史地理志的先例;记录并保存了大量的自然和人文地理个人成就 资料。 汉明帝时,皇帝召他到校书部,任命他为兰台令史(相当于今天的中央档案典籍管理员),后转迁为郎,典校秘书,负责校勘典籍。 汉章帝时先任郎官,公元78年升为玄武司马(守卫玄武门的小郎官)。 工作经历公元89年,大将军窦宪奉汉和帝旨远征匈奴,班固被任为中护军随行,参与 谋议。 公元92年,窦宪在政争中失败自杀,洛阳令对班固积有宿怨,借机罗织罪名, 捕班固入狱,同年死于狱中。 家中名人祖父:班稚;父亲:班彪;弟弟:班超;妹妹:班昭 班固墓位于陕西省宝鸡市浪店村,被评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名气指数 ?????

【著作影响】 《汉书》:西汉王朝的兴亡史 继司马迁撰写《史记》之后~班固撰写了《汉书》。《汉书》包括十二本纪~八表、十志、七十列传~共一百篇~后人划分为一百二十卷~记载了整个西汉王朝二百三十年间的兴亡史。 《汉书》成书于汉和帝时期~前后历时近四十年。班固的父亲班彪为当世儒学大家~曾采集前史遗事~旁观异闻~作《后传》。《汉书》就是在《后传》的基础上完成的~但班固未完成全书便辞世~其书的八表和《天文志》~则由其妹班昭及马续共同续成~故《汉书》前后历经四人之手完成。当然~最主要还是班固几十年心力的结晶。 关于《汉书》的体例~它与《史记》相比已经发生了变化。《史记》是一部通史~《汉书》则是一部断代史。《汉书》把《史记》的“本纪”省称“纪”、“列传”省称“传”~“书”改曰“志“~取消了“世家”~汉代勋臣世家一律编入传。这些变化~被后来的一些名书沿袭下来。同时~《汉书》新增加了“刑法”、“五行”、“地理”、“艺文”四志。《刑法志》第一次系统地叙述了法律制度的沿革和一些具体的律令规定。《地理志》记录了当时的郡国行政区划、历史沿革和户口数字~有关各地物产、经济发展状况、民情风俗的记载更加引人注目。《艺文志》考证了各种学术别派的源流~记录了存世的书籍~它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图书目录。《食货志》是由《平淮书》演变来的~但内容更加丰富了。它有下下两卷~上卷谈“食”~即农业经济状况,下卷论“货”~即商业和货币的情况~是当时的经济专篇。 《汉书》的叙事比较详尽~史料的选择也比较严谨。《汉书》首创的“包举一代”的断代史体例~开了后节断代史书著述的先河~为史学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

汉书·地理志(中)(13)全文

汉书·地理志(中)(13)全文 (1)牂柯郡:辖境包括今贵州省中部与西南部,广西西北部:云南省东南部。郡治故且兰。(2)故且兰:在今贵州福泉县等地。(3)沅水:今清水江。东南:实是东北流。(4)过郡二:二当作三,即牂柯、武陵、长沙。(5)镡封:在今云南文山县等地。或说在今广西西林、凌云间南盘江南岸。(6)温水:今南盘江。广郁:郁林郡县名,在今广西凤山县西南。案:温水不在广郁入郁水;而是至桂林郡中留县境会入潭水,再至布山县境入郁水。(7)过郡二:二当作三,即牂柯、益州、桂林。(8):故城在今贵州遵义市西郊。(9)不狼山:在遵义市西。有说不狼山为大楼山。(10)水:今湘江。有说为正安至绥阳的芙蓉江。(11)沅:延之误。延江水,下游今称乌江。(12)过郡二:牂柯、犍为。(13)漏卧:在今云南罗平县等地。或说在今云南广南等地。(14)平夷:在今贵州毕节县等地。(15)同并:在今云南弥勒县等地。或说在云南沾益等地。(16)谈指:在今贵州贞丰县等地。 (17)宛温:在今云南丘北县南。或说在今贵州兴义等地。(18)毋敛:在今贵州独山县等地。(19)刚水:今都柳江。潭中:桂林郡县名,故城在今广西柳州市东南郊。潭水:今柳江。(20)夜郎:在今贵州关岭县等地。(21)豚水:今北盘江。(22)毋单:在今云南路南、弥勒等地。 (23)漏江:在今云南沪西县。或说在今弥勒至开远间地。(24)西随:在今云南金平县等地。(25)麋水:今红河。(26)过郡二:牂柯、交趾。

(27)都梦:在今云南文山县等地。(28)壶水:今盘龙河。(29)过郡二:牂柯、交趾。(30)谈稿:在今贵州盘县等地。或说在盘县、普安、晴隆等地。(31)进桑:在今云南屏边县境。或说在云南蒙自。县西有进桑关。(32)句町:故城在今云南广南县等地。或说主要在今云南富宁。 (33)文象水:今西洋江。增食:桂林郡县名。故城在今广西隆安东。 巴郡(1),秦置(2)。属益州。户十五万八千六百四十三,口七十万八千一百四十八。县十一:江州(3),临江(4),莽曰监江。枳(5),阆中(6),彭道将池在南,彭道鱼池在西南。垫江(7),胸忍(8),容毋水所出,南入江。有桔官、盐官(9)。安汉(10),是鱼池在南。莽曰安新。宕渠(11),符特山在西南(12)。潜水西南入江(13)。不曹水出东北徐谷(14),南入。鱼复(15),江关,都尉治。有桔官。充国(16),涪陵(17)。莽曰巴亭。 (1)巴郡:在今四川省东部。郡治江州。(2)秦置:故巴国。秦惠王置巴郡。(3)江州:故城在今四川重庆市江北。(4)临江:故城即今四川忠县治。(5)枳:故城在今四川涪陵县东郊。(6)阆(l ng)中:故城在今四川阆中县西郊。县南有阆中山。(7)垫江:故城即今四川合川县治。(8)朐忍:故城在今四川云阳县西。(9)桔官:据陈直考证,西汉桔官的组织有长、丞、监等官,长、丞之秩为三百石。(10)安汉:故城在今四川南充市东北郊。(11)宕(d ng)渠:故城在今四川渠县东北约六十里。(12)符特山:在今渠县城西北郊。(13)潜水:今名南江、渠江。(14)不曹水:今后河。徐谷:在今万源县东北约六十里。(15)鱼复:故城在今四川奉节县东约二十里。(16)充国:故城在今四川南

中国地方志集成陕西府县志辑

中国地方志集成陕西府县志辑 01-02乾隆西安府志/(清)舒其绅修;(清)严长明纂熙宁长安县志/(宋)宋敏求纂;(元)李好文绘;(清)毕沅校嘉庆长安县志/(清)张璁贤修;(清)董曾臣纂 03嘉庆咸宁县志/(清)高廷法,(清)沈琮修;(清)陆耀遹,(清)董祐城纂民国咸宁长安两县续志/翁柽修;宋联奎纂 04乾隆鄠县新志/(清)汪以诚修;(清)孙景烈纂民国重修鄠县志/张云程,赵葆真修;吴继祖纂乾隆咸阳县志/(清)臧应桐纂修道光续修咸阳县志/(清)陈尧书纂修 05民国重修咸阳县志/刘安国修;吴廷锡,冯光裕纂 06乾隆兴平县志/(清)顾声雷修;(清)张埙纂民国重修兴平县志/王廷珪修;张元际,冯光裕纂嘉靖高陵县志/(明)吕柟纂修光绪高陵县续志/(清)程维雍修;(清)白遇道纂 07乾隆泾阳县志/(清)葛晨纂修道光重修泾阳县志/(清)胡元煐修;(清)蒋湘南纂宣统重修泾阳县志/(清)刘懋官修;(清)宋伯鲁,周斯亿纂 08嘉靖重修三原志/(明)张信纂修乾隆三原县志/(清)刘绍攽纂修光绪三原县志/(清)焦云龙修;(清)贺瑞麟纂 09乾隆盩厔县志/(清)杨仪修;(清)王开沃纂民国盩厔县志/庞文中修;任肇新,路孝愉纂隆庆淳化志/(明)罗廷绣纂修乾隆淳化县志/(清)万廷树修;(清)洪亮吉纂 10乾隆醴泉县志/(清)蒋骐昌修;(清)孙星衍纂民国续修醴泉县志稿/张道芷,胡铭荃修;曹骥观纂民国邠州县新志稿/刘必达修;史秉贞等纂乾隆三水县志/(清)朱廷模,葛德新修;(清)孙星衍纂同治三水县志/(清)姜桐罔修;(清)郭四维纂 11-12宣统长武县志/(清)沈锡荣修;(清)王锡璋纂光绪永寿县志/(清)郑德枢,(清)赵奇龄纂光绪乾州志稿/(清)周铭旂纂修光绪乾州志稿补正/(清)周铭旂纂民国乾线新志/续俭,田屏轩修;范凝绩纂 13嘉靖渭南县志/(明)南大吉纂修道光重辑渭南县志/(清)何耿绳修;(清)姚景衡纂光绪新续渭南县志/(清)严书麟修;(清)焦联甲纂 14乾隆富平县志/(清)吴六熬修;(清)胡文铨纂光绪富平县志稿/(清)樊增祥,(清)刘锟修;(清)田兆岐纂

清代地理著作

第四章清代考据学派的地名学成就 第一节总论 清代的考据学肇源于清初,因反对明末“束书不观、游谈无根”的空疏学风而逐渐形成,至乾隆(1736年~1795年)、嘉庆(1796年~1820年)年间达到鼎盛并占据了学术思想的主导地位,故有“乾嘉学派”之称。考据学派并非仅指乾、嘉时期从事汉学研究的学者群,而是从该学派的奠基、形成、鼎盛以至衰落的全过程来衡量,包括了自清初始、一直延续到清末乃至民国初年的考据学家。 考据学派对我国两千多年以来的文献进行了大规模的总结性整理,使丰富的文化遗产赖以保存,并为后人阅读、重新整理提供了方便;他们的治学态度踏实,治学方法严谨,强调无征不信,引证务求广博,主张“无一字无出处、无一事无来历”,开近代实证学风之先河。 清儒研治地名,主要为解经、读史服务,故有关地名研究的著作主要集中在经、史二部,而子、集二部中少见。今据《清史稿·艺文志》及其补编统计,仅经部有关地名的著作即有27种112卷,史部有关地名的专门著作更是多达68种872卷以上,详见下表: 表4-1:清儒地名研究著作目录

资料来源:章钰、吴士鉴、朱师辙编《清史稿·艺文志》和武作成编《清史稿艺文志补编》。 表中所列,尚未包括《清史稿·艺文志》及补编失收的徐善《春秋地名考》(14卷)、程廷祚《春秋地名辨异》(3卷)、丁寿征《春秋异地同名考》(1卷)、王士濂《周末列国有今郡县考补》(1卷)、吕调阳《郡经释地》(6卷)、

《古史释地》(3卷)、朱为弼《汉书地理志考证》(1卷)、毛昌杰《续汉书郡国志释略》(1卷)、张穆《延昌地形志》(20卷)、胡孔福《南北朝侨置州郡考》(不分卷)、吴兰修《南汉地理志》(1卷)等书在内,也未列入徐松《西域水道记》(5卷)、张穆《蒙古游牧记》(16卷)、何秋涛《朔方备乘》(85卷)、徐继畬《瀛寰志略》(10卷)、魏源《海国图志》(100卷)等历史地理名著,内含地名考证篇章的著作如顾炎武《日知录》、阎若璩《古文尚书疏证》、钱大昕《廿二史考异》、顾栋高《春秋大事表·列国地名考异》、谢启昆《西魏书·地域考》、汪士铎《南北史补志·地理志》等也没有包括在内。所以说,清儒研究地名的专门著作在一百部以上、卷数超过一千,那是毋庸置疑的。 在这些有关地名研究的著作中,既有对传世正史《地理志》的考订,也有对正史所缺地理志的续补;既有校注、集注、补注,也有考释、释地、考实,又有志疑、考辨、疏证,还有补正、纠谬;其中“考订校补历代正史《地理志》是有清一代学者对于地理沿革学的最大贡献” 。作者队伍中,既有考据学派的汉学大师顾炎武、全祖望、阎若璩、胡渭、戴震、钱大昕、洪亮吉、杨守敬,又有像江永、焦循、高士奇、沈钦韩、汪士铎、李兆洛、刘文淇、徐松、陈澧这样的经学家和史学家,还有学识过人而以前较少为人所注意的吴卓信、施世杰.等。 至于考据学派在地名研究方面所做的单篇论文,数量到底有多少,目前尚难以有一个准确的估计。清人文集多至上千种,散藏全国各地,内含多少地名考证内容也无人作过普查。不过,1935年时,王重民先生等以428种清代学者的文集为基础编成了《清代文集篇目分类索引》一书(国立北平图书馆出版),当时谭其骧先生曾协助王重民先生编排了地理类的篇目。书中的“学术文之部·史部地理类”一目,曾以《清代学者地理论文目录》为题发表于《禹贡》半月刊第三卷第8、9、12期和第四卷第3、5、11、12期上。五十多年之后,谭其骧先生主编的一部近三百万字学术资料集───《清人文集地理类汇编》编集完成,并于1986~1990年间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分七册陆续出版。该书收录清人文集三百多部,地理类文章虽不能说已一网打尽,但主要的、重要的论文均已包括在内,因而是迄今为止收录清人地理类论文最为全面的一种资料集。 笔者根据这部学术资料集,统计出清朝学者关于地名考证的论文共有341篇,其中篇名称“考”的有223篇、称“辨”的有55篇、称“释”的有23篇、称“说”的有19篇、称“解”和“论”的各有9篇、称“证”有的3篇。这341篇地名考证论文由119位作者撰写,其中汪之昌所作最多,达26篇;其次是张澍,作23篇;以下从多到少依次的是:吴承志作21篇、王国维作14篇、王舟瑶作12篇、杨守敬作11篇、沈垚作9篇,全祖望、程瑶田、汪士铎三人各作7篇,莫与俦、庄有可、陈汉章、邹汉勋四人各作6篇,段玉裁、洪颐煊、王棻三人各作5篇。以上17位作者共作176篇,占总数341篇的51.6%。其余一百余位作者平均个人所作不到两篇。作者队伍中,少数以治舆地之学而闻名,而大多数都是经学家、史学家乃至小学家,他们在各自擅长的领域里所解决的地名问题,客观上组成了清代地名学成绩的一部分。 如果将这341篇论文以其研究的地名所在省份来划分,则整体分布大致均匀,说明清代学者研究地名关注到了全国各地的状况,如内地十八省中除福建、广东、广西、云南之外,涉及其余14省地名的均在10篇以上,而考证伊犁将军辖区之内地名的也达到了12篇。由于作者队伍中以江南学者居多,而相当一部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