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危险因素的分析及预防措施

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危险因素的分析及预防措施

80中国处方药 第12卷 第11期·临床研究·

内注射)、关节功能保护等方法,均不能够阻止破坏关节软骨的进程。本研究选择针刀联合关节内注射玻璃酸钠疗法,其中玻璃酸钠对关节软骨有润滑、营养作用,可起到保护、康复作用;玻璃酸钠也是软骨基质、关节滑液的重要组成,及时进行外源性补充,可减少关节碰撞、摩擦,促进滑膜细胞合成并分泌玻璃酸钠,增强关节液的润滑功能,使得关节腔内生物环境得以改善;另外还能阻止软骨退变,且对已病变关节有促进、修复作用[4]。针刀将西医的刀与中医的针融为一体,兼具西医术刀作用(切开疤痕、剥离黏连、松解挛缩)及中医针刺功效(疏通经络、调和阴阳、镇定止痛),辅助治疗KOA,能够直接松解关节外软组织黏连,解除软组织挛缩,且能镇定止痛,减轻关节内压力,促进炎症介质吸收,加速关节软骨基质合成和损伤软骨修复,同时还能发挥滑利关节、疏通筋脉、调理经气的功效,而另行腰、臀部松解,可从整体上恢复关节正常生物力学关系,调节膝关节力学平衡,抑制脑干、脊髓致痛物质释放,从而提高痛阀,减轻疼痛,解除肌肉高张力对关节的破坏,帮助恢复关节功能,发挥更好的疗效[5]。本研究结果也显示,较之单行关节内注射,联合针刀可将总有效率从73.3%提高到93.3%(P<0.05),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说明联合治疗的有效性、安全性。

参考文献

[1] 申延清,刘风霞,曹红,等. 膝骨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相关影响因素.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1,15(9):1643-1646.

[2] 孙奎,刘德春,吴三彬,等. 针刀治疗膝骨关节炎疼痛及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 中医药临床杂志,2012,24(5):416-418.

[3] 郑筱萸.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349-353.

[4] 兰天露. 膝骨关节炎患者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后血清及关节液中可溶性Fas蛋白的变化.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2,16(3):560-562.

[5] 袁高明,范伏元,张谨. “针刀三部曲”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68例. 针灸临床杂志,2011,27(2):36-38.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是新生儿儿消化道极为严重的一种获得性疾病,尤其在早产儿或低出生体重儿中多见[1]。这种疾病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新生儿肠膜受到损害,使之缺血缺氧,最终导致小肠、结肠膜发生局限性或弥漫性坏死,主要以回肠端和结肠近端最易发生,小肠受累甚少,临床表现主要以腹胀、便血为主[1]。据有关资料报道[2],其发病率和死亡率为5%和20%左右。因此分析其发病的危险因素有其重要性和必要性,能为临床提高治愈成功率和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提供可靠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2010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出生并住院治疗的120例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孕周是否足月分为两组,将78例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患儿作为研究组,其中男42例,女36例;胎龄29~31周19例,32~34周32例,35~36周27例;出生体重≤1 500 g者39例,1 600~2 000 g者31例,2 100~2 500 g者18例;发病年龄≤3 d者5例,4~7 d者32例,≥8 d者41例。42例足月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患儿作为对照组,其中男24例,女18例;胎龄38~39周9例,40~41周21例,41周12例;出生体重≤2 500 g者19例,2 600~3 000 g者16例,3 100~4 000 g 者7例;发病年龄≤3 d者4例,4~7 d者25例,≥8 d者13例。两组患儿均符合新生儿NEC修正Bell分期诊断标准。

1.2方法

将收集的120例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患儿的发病因素、临床表现等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两组患儿发病的相关情况。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发病危险因素情况比较

两组患儿发病危险因素主要以产时窒息、喂养不当、肺炎及败血症者居多,其中研究组中除硬肿症因素外,其他发病因素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儿临床表现比较

两组患儿的临床表现中以腹胀、肌张力减退、体温不升及精神萎靡者居多,并且研究组除呕血外,其余临床表现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早产儿不同出生体重发生NEC及严重程度情况比较

出生体重≤1 500 g者发生NEC为50.00%,并且以中、重度者多见,分别为51.28%和23.08%;而大于1 500 g和小于2 500 g 患儿中发生NEC分别为39.74%和23.08%,主要以轻中度多见,总发生率和中度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在早产儿发生NEC中,体重越低发病率越高,且病情越严重,见表3。

3 讨论

早产儿NEC属儿科急症,病情凶险,并发症多,死亡率极高,是导致早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发病原因和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确。早产儿NEC的发生是由于多种因素对肠膜血

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危险因素的分析及预防措施

吴小玲,黄翠兰,林菲

(广西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西柳州 545002)

【摘要】目的 探讨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危险因素的分析及预防措施。方法 收集2010年1月~2013年1月出生并住院治疗的120例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孕周是否足月分为两组,将78例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患儿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组,42例足月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患儿的临床资料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儿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两组患儿发病危险因素主要以产时窒息、喂养不当、胎膜早破及细菌感染者居多,临床表现以纳差、肌张力减退、体温不升及精神萎靡者多见,其中研究组中除硬肿症及呕血表现外,其他发病因素及临床表现均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在早产儿发生NEC中,体重越低发病率越高,且病情越严重。结论 早产儿发生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是由于单一或多种因素引起的,其中以细菌感染、产时窒息、肺炎为主要危险因素,应及早采取有效的针对性的综合防治措施,提高患儿预后。

【关键词】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危险因素;预防措施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