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超融合文字方案

超融合文字方案

超融合文字方案
超融合文字方案

超融合基础架构解决方案

一、项目背景

陕西通汇汽车物流有限公司由陕西重型汽车有限公司联合上海远行供应链管理有

限公司共同组建,是陕汽控集团“精益一体化物流”的总服务商。全面承担陕汽控股集团的物流仓储配送、货物运输及各子公司的零部件集散运输,同时还承担了以陕重汽物资供应平台为依托的省际闭环式运输及其它营运业务。通汇公司运用国际先进的物流技术与管理理念,利用WMS/TMS/CMS物流信息管理网络、采用标准包装仓储运作、JIT 拉动配送、闭环式运输方式等精益物流运作模式,为客户搭建起了一体化的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平台,使客户享受到了个性化的高效率、低成本的物流服务。

数据中心作为保障公司各项业务正常运营的重要IT基础设施,承担着物流管理等业务稳定运行和创新的重任。随着企业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物流信息管理、供应链管理、运输管理、仓储管理、核心数据库等信息化应用数量越来越多、运维管理越来越复杂,数据中心需要更高效地支持后台业务和信息共享需求,同时要24小时不间断的提供服务,支持多种服务手段。这对数据中心的资源整合,全面安全,高效管理和业务连续性提出更高的要求。

二、用户面临的挑战

随着业务的发展,企业数据中心的问题与日俱增,所面临的压力和挑战也越来越大,业务的不断调整和改变让数据中心总体架构面临极大的压力,有限的物理空间让数据中心扩展性和灵活性有所限制,虚拟化的欠缺让数据中心资源调配能力有限,复杂多变的异构环境让数据中心管理效率异常低下,高居不下的耗电量让数据中心能源成本迅速上升,这些问题与挑战让数据中心管理者迫切需要对数据中心进行整合和升级,通过有效的整合让传统数据中心升级成为一个智能化、自动化、高效化的数据中心,当前数据中心面临的问题:

1、基于SAN架构的存储网络系统没有形成统一管理架构,形成了多个“SAN孤岛”。各类物流、财务系统软件平台数据分别存储在各个“SAN孤岛”中,各类存储资源池不能实现数据共享与自动迁移,资源存储的空间无法实现动态分配,造成了存储空间的巨大浪费。

2、大量各类应用软件平台以传统的方式运行在单个物理服务器上,导致对物理服

务器的需求数量巨大,并带来难题,如服务器购置成本和运维成本高昂,可用性不高;系统维护升级造成应用中断;可管理性、兼容性和数据安全性差;新服务器和应用的部署时间长等。

3、随着数据中心数据量的增加,数据类型的日益复杂,以及业务存储过于分散,数据中心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需要得到保证。特别是关键任务数据库需二十四小时不停运转,需要可靠的容灾备份机制,对于不可抗力原因导致系统宕机、硬盘损坏或者遭遇病毒侵害等问题。

4、数据中心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这些系统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牵一发而动全身,数据中心可靠性的发挥有赖于每个设备的正常运行,有赖于这些设备的协调一致,任何一个环节出现故障,都有可能造成巨大损失,因此,对整个系统的管理越来越重要,而难度也越来越大。

5、随着业务量的不断扩大,物流行业IT应用系统日益增长,IT设备规模变得日益庞大,带来了高能耗、空间紧张、IT预算紧张等问题制约数据中心未来信息化的设备扩展。

三、需求分析

随着通汇公司物流信息化建设的深入,已出现设备集中统一管理、业务相对集中的趋势,新业务系统会不断产生,数据中心的数据量会快速增长,对系统的性能与可扩展性等方面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根据系统的现状和未来规划,有必要引进合理的、适应未来增长的数据中心存储架构、服务器架构,以及先进的服务应用管理技术,以加强对企业内各种数据资源的保护、共享、维护、管理,同时满足未来需求的系统扩展能力。通过有效的整合让传统数据中心升级成为一个智能化、自动化、高效化的数据中心,数据中心建设应达成以下目标:

高可靠: 应采用高可靠的产品和技术,充分考虑系统的应变能力、容错能力和纠错能力,确保整个基础设施运行稳定、可靠。当今,关键业务应用的可用性和性能要求比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

高安全: 基础设计的安全性,涉及到核心数据安全。应按照端到端访问安全、网络

分层安全两个维度对安全体系进行设计规划,采用软硬件安全设备,从局部安全、全局安全、智能安全,将安全理念参透到整个数据中心。

先进性: 数据中心将长期支撑企业的业务发展,数据中心建设需要考虑后续的机会成本,采用主流的、先进的技术和产品,建立高性能,大容量、易扩展的数据中心架构。

易扩展: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企业内通信网络的建立和全面覆盖,未来的业务范围会更多更广,业务系调整与扩展再所难免,因此数据中心必须能够适应业务系统的频繁调整,同时在性能上应至少能够满足未来3~5年的业务发展,对于设备的选择和协议的部署,应尊遁业界标准,保证良好的互通性和互操作性,支持业务的快速部署。

易管理: 数据中心是IT技术最为密集的地方,数据中心的设备繁多,各种协议和应用部署越来越复杂,对运维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单独依赖运维人员个人的技术能力和业务能力是无法保证业务运行的持续性的。因此数据中心需要提供完善的运维管理平台,对数据中心IT资源进行全局掌控,减少日常的运维的人为故障。同时一旦出现故障,能够借助管理工具直观、快速定位。

四、超融合基础架构数据中心

1、方案概述

我们建议通汇公司数据中心建设通过达沃时代C-One超融合平台实现全新的资源调度方式,统一规划设计。方便快捷地进行基础设施云的部署和管理。根据目标用户以及应用范围,可以建立面向不同部门以及面向全局共享的私有化基础设施云。

C-One超融合平台是达沃和Citrix合作的一款超融合产品,系统内核级集成YeeSAN 作为存储系统,采用XenServer/XenCenter进行虚拟化,通过XenCenter插件方式提供YeeSAN存储管理工具,同时以Web管理界面C-One Web Console来可视化管理整个超融合系统,为用户提供一致的计算、存储、网络管理操作体验。

通过XenServer虚拟化系统将计算、网络、存储资源进行资源池化,实现数据中心智能调度系统,管理员将策略传递给数据中心,数据中心自动完成最经济,最有效的物理资源调度,并且对传统数据中心中的服务器,交换机等物理资源进行整合、虚拟化等操作,让这些资源变成一个统一的资源池,智能调度系统通过相应的算法,在资源池中切分以及组合资源,为用户提供虚拟机。

存储是整个系统的关键基础架构,是系统所有数据的最终承载体。传统的磁盘阵列式存储已经逐步被淘汰,不再是主流存储架构,要有效大量数据的访问,必须构建具有极强扩展性和伸缩性的存储架构。通过达沃时代YeeSAN分布式弹性融合存储对公司各个业务系统的动态扩展,资源的动态调配,系统的灵活部署等方面进行设计,使之成为一个动态、灵活、具有弹性的IT基础架构。

2、方案整体架构图

如上图所示,系统中使用3台X86服务器构成硬件服务器集群,通过超融合技术将X86服务器上的硬盘、网络和计算资源整合为存储、计算、网络资源池,在这个资源池上创建web服务集群、业务虚机集群、数据服务集群、数据库集群和存储资源集群,最终向各部门提供信息化服务。

C-ONE超融合平台是可以将多种服务器虚拟化技术和存储虚拟化技术统一进行管理调度的系统平台,支持多种服务器虚拟化技术,存储虚拟化技术使用达沃自研的YeeSAN作为超融合平台的存储层。C-ONE融合系统功能特点如下:

服务器虚拟化,合理管理使用资源

C-ONE超融合系统支持多种虚拟化技术,深度集成XenServer和XenCenter,支持VMware ESXI和vCenter,支持KVM和OpenStack,支持Xen和CloudStack。在通用服务器上部署关键的软件,云化资源管理,将所有服务器的CPU资源、内存等资源进行统一管理,按需进行分配、扩展、回收,充分发挥了硬件资源的特性,也避免了资源的闲置浪费,然后再在这些虚拟化资源的基础上部署应用,完成具体功能。

?高性能分布式存储

C-ONE集成高性能YeeSAN分布式存储;统一存储,同时提供文件/块存储;采用弹性架构,按需扩展;稳定可靠,冗余机制确保数据安全。YeeSAN分布式存储基于YeeOS 核心存储引擎,支持高IOPS和低延时应用。

?ROWSTM读写性能优化

C-ONE采用创新的ROWS(“Read Optimally, Write Sequentially”,优化读、顺序写)技术,实现读写分离设计,最大化利用SSD随机读性能;小IO聚合写入技术有效提升SATA盘IOPS性能;同时C-ONE充分利用CPU多核性能,Numa架构中实现性能明显提升;支持数据的locality特性,实现优先访问本地存储节点,缩短访问路径,降低网络延时。

?强大的扩展能力

C-ONE同时支持横向纵向扩展功能。其中,纵向扩展有效提升单个节点的容量和性能;横向扩展在线增加集群节点,实现性能容量同时提升,最大可扩展至1024个节点。C-ONE允许用户以较简单的方式,通过添加服务器,来增加计算和存储资源。基于独创的SARD(“Server-based Adaptive Redundant Distribution”,基于服务器的适配性冗余分布)调度算法,C-ONE把一个应用的逻辑数据划分为若干定长的逻辑块,每一个逻辑块被均匀地分布到每一个服务器。当上层应用访问数据卷时,所有服务器都参与到I/O 处理。这种并行I/O的服务模式,使系统服务性能线性提升。当增减服务器而使存储资源发生变化,或工作负载发生显著变化时,SARD适配算法将自动重新调整数据在服务器间的分布,保证系统I/O的均衡性。数据重分布期间,无需用户干预,无需中断应用的运行,也不影响前端应用的性能。

3、与传统架构对比

传统数据中心架构的计算层和存储层是分离的,并通过专用的存储区域网络NAS 或者SAN相连接。传统数据中心架构是许多企业数据中心的支柱,但现代虚拟化环境的需求给其带来的压力越来越大,无法满足虚拟机爆炸式增长以及随之而来的企业I/O需求。传统数据中心面临的问题包括:

缺乏IT灵活性:为了满足未来几年内对于功能、性能和容量的要求,在数据中心建设初期必须采购较高型号的存储设备,即便如此,随着技术发展也经常

出现基础设施与应用需求不匹配的情况。

可护展性差:随着数据量增加,传统磁盘阵列只能通过扩充磁盘的方式增加容量,在存储容量达到一定规模之后会出现性能瓶颈与安全隐患。

性能低下:传统磁盘阵列通常只有2个控制器,设备的性能受制于控制上的CPU和内存资源。

管理复杂:运维人员需要对各种专用的软硬件设备精通,不同品牌、型号设备的管理方式亦不相同。

在这样一种背景下,达沃致力于打造更为更简洁的融合基础设施,将服务器、虚拟化、存储进行融合,基于最常用的X86服务器平台构建,轻松部署,稳定适配。C-ONE 超融合系统是达沃时代在吸取国内外最前沿技术的基础之上,针对最广泛的中小型企业用户的共性需求,自主开发的企业级别的超融合虚拟化系统。

按需投入:数据中心建设前期最低只需要三台服务器+超融合软件即可搭建一套包含虚拟化功能、计算资源、存储资源的超融合集群,后期可根据公司业务

发展情况按需增加服务器节点,来扩展数据中心内部资源和性能。

灵活扩展:在系统扩容时,既可以纵向扩展主机内部资源(cpu、内存、硬盘、网卡等),也可以增加服务器的方式同时增加资源池的容量和性能,甚至还可

以将旧服务器改造后作为存储资源整合到系统中,扩展方式任意选择。

性能均衡:每台服务器都作为集群内部一个功能完整的独立节点,所有节点可协调工作,提高集群的整体性能(IO、吞吐率),避免了磁盘阵列的性能瓶颈

问题。

管理简单:通过单一平台统一管理数据中心内部的计算资源、网络资源、存储资源,自动化程度高,减轻运维人员工作压力。

C-ONE超融合系统

4、超融合系统扩展方式

针对不同的需求,达沃C-ONE产品有两种组网方式,包括标准融合组网和轻融合组网。

标准超融合组网

针对大型企业,达沃推出C-ONE传统融合平台。C-ONE标准融合由一系列的服务器节点组成,通过万兆网交换机进行网络连接,支持横向扩展,其示意图如下。

C-ONE传统融合

C-ONE传统融合特点:

1、灵活随机扩展。支持横向扩展,支持3~1024业务规模,用户可以根据业务发展需求,进行合理扩展工作。

2、支持1-6副本的方式保护数据。

3、分布式存储架构,性能线性叠加。

轻融合组网

精简成为IT业界的共识,针对中小型企业,达沃推出业界独有的轻融合三节点架构,简化基础设施,摒弃万兆交换机,采用万兆网线直连的方式,其示意图如下所示。

C-ONE轻融合

C-ONE轻融合特点:

1、精简架构。摒弃万兆交换机,减少网络管理维护。

2、灵活扩展。三节点集群扩展,每个三节点集群之间采用千兆交换机进行通信的方式进行扩展,集群与集群之间数据不共享。

3、支持3副本的方式保护数据。

5、方案配置

配置说明:

本方案结合现状并考虑未来业务发展规模设计,通过整合3台2路8核心机架式服务器,将底层存储打通,形成虚拟融合存储池,在此基础上进行虚拟计算,充分保障数据安全性与业务的高可用。融合存储通过存储与计算的紧密结合实现高IO性能优势,并可通过增加节点数量实现计算、存储、网络成线性增长;

计算:共6颗8核心CPU,192GB内存,当宕机任一节点情况下,平台不会中断服务,虚拟机自动故障迁移到可用节点。

存储:每节点配8块2TB NL_SAS硬盘,3台裸存储容量48TB,推荐通过2副本机制保证数据安全(2副本时可用存储约为24TB)。

网络:集群整体划分两个网段,分为业务网络、存储网络和管理网络三部分。

其他:通过超融合集群存储把所有机器上的本地盘融合成一个或者多个虚拟共享存储池,提供对应的存储服务。

单台服务器硬盘规划:

操作系统池-----2块300GB SAS盘:存放操作系统(两个SAS盘做Raid 1 提供高可用操作系统)。

缓存存储池-----2块400GB SSD固态盘:用于存放读缓存和写缓存数据。

数据存储池-----8块2T NL_SAS盘:存放存储的所有数据盘,其中1块盘用于元数据存储,存放元数据信息(包括文件系统元数据,NameNode、AttrNode信息,以及目录和回滚日志信息等)。

五、方案优势

1、简单经济

C-ONE超融合系统虚拟化服务器,集中管理服务器的所有CPU、内存等资源,按需分配使用虚拟服务器,充分发挥了硬件资源的特性,避免了资源的闲置浪费,降低系统硬件投入成本。

针对最广泛的中小型企业用户,C-ONE提供三节点轻融合技术,该技术使用网线将X86服务器节点进行两两互联,无需万兆网交互机即可进行系统间通信。采用这种组网,大大简化了系统架构,用户无需网络配置和管理维护,能简单便捷完成C-ONE系统的快速部署和实施,经济适用,降低成本。

C-ONE自带NAS共享存储,有效降低成本。C-ONE超融合系统通过将NAS共享存储系统的功能集成到存储层的YeeSAN中,同时在整个虚拟化平台管理上增加NAS共享存储的管理功能,保障NAS存储系统正常运行。C-ONE超融合系统自带的这种NAS共享数据功能,降低虚拟化系统对硬件环境的部署实施要求,提高存储系统的资源使用率,通

过提NAS共享存储系统给业务虚拟机降低了客户的采购成本,同时通过YeeSAN中的数据安全保障机制来提高虚拟化平台中的数据安全可靠程度。

在C-ONE超融合结构中,不再使用外置的陈列存储,以及连接阵列存储和服务器的专用网络,降低采购成本和运营成本。

2、高扩展性

C-ONE同时支持横向与纵向扩展功能。其中,纵向扩展有效提升单个节点的容量和性能;横向扩展在线增加集群节点,根据组网方式不同提供两种水平扩展方式。横向与纵向扩展行为不会影响到现有服务和业务的运行,能保障服务和业务的连续性。

C-ONE轻融合扩展是采用三节点一组集群,实现虚拟化HA和数据副本冗余,全部节点与网络实现统一管理,其扩展示意图如下:

C-ONE轻融合扩展模式

C-ONE轻融合扩展模式是针对最广泛的中小型企业用户,该类企业数据规模较小,且数据增长较慢。在轻融合扩展模式下,不需要万兆交换机,使用廉价的千兆交换机实现三节点集群之间的通信,有效地降低系统搭建成本,同时减少用户对网络的配置与管理工作,用户无需为超融合平台中的存储系统内部划分VLan,较好地解决了小规模网络情况下组网复杂、组网成本过高的问题。

C-ONE标准融合针对大型或者超级型企业用户,采取增加万兆交换机,支持3-1024节点业务规模,能够很好满足业务数据的增长需求。

C-ONE传统融合扩展模式

3、安全可靠

C-ONE系统的数据保护工作主要在存储层展开,集成YeeSAN系统作为存储层,采用该系统的数据保护技术。YeeSAN的数据保护技术,是建立在分布式、节点间冗余的基础上的。数据进入系统之后,被分成多个数据块,然后对每个数据块保存多份数据副本。C-ONE的每一个服务器的写缓存也采取多副本技术,保证其是一个没有单点故障的系统,系统可用度至少达99.999%。

C-ONE不仅可以支持硬盘级的故障,而且可以支持节点级的故障,只要系统中同时故障的节点数小于数据副本数目,系统就可以持续提供服务,通过数据重构过程,系统可以恢复出损坏的数据,恢复整系统的数据可靠性。

C-ONE的存储层以卷和文件为单位设置数据的副本数目,不同的副本数目对应于不同的保护级别和存储资源使用率。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合理设置,对于关键数据,建议设置三个或者三个以上的副本,保障它的安全性和可用性;对于非核心的备份型数据,设置一个或者两个副本即可,可以有效节约占用存储资源和降低关键数据的访问效率。

C-ONE摒弃传统的RAID保护机制,以逻辑数据块为单位进行保护。C-ONE的存储层对于数据的保护和传统的RAID保护机制不同,传统的RAID以硬盘为单位进行保护,但这会带来很多潜在的问题,硬盘损坏时,数据恢复的过程只能利用到单个硬盘的访问性能,恢复过程极其缓慢,恢复造成对其它磁盘的访问压力增加,产生新的故障可能性增加。C-ONE的存储层以逻辑数据块为单位进行保护,数据块的粒度非常小,在产生故障时,几乎可以立即在其它存储资源上恢复出该数据块。即便是在整个硬盘都故障的情况下,其数据的恢复也与RAID不同,C-ONE的存储层可以充分利用可用的存储资源参

与到恢复过程中,由于数据块在存储系统中的均衡性,所以恢复时,读取数据的硬盘也是系统中的几乎所有可以利用的硬盘,这个恢复过程极大的提高了恢复数据的性能,而且恢复的压力也转移到系统中的多数硬盘上去。减少恢复时间和平衡恢复压力降低了恢复数据过程中产生新的故障的可能性,提高了数据的可靠性和系统的可用性。

C-ONE会实时监控系统中的存储资源、硬件、虚拟机等的使用情况和运行状况。当出现数据块或者存储资源发生故障时,系统会进行及时的警告,管理员可以及时处理故障,这种及时处理,也可以加强数据的安全级别。

4、卓越性能

C-ONE支持的数据规模可以从几十TB到60PB,不管是小规模的应用场景,还是大规模的超融合场景,C-ONE都可以很好满足各种工作流所需性能要求。

C-ONE采用创新的ROWS技术,分离读、写的I/O处理。系统采用NVRAM变随机写为顺序写,并异步顺序写到持久化存储。通过NVRAM缓存对小IO进行聚合,达到预定大小后再异步顺序写入普通硬盘上专门划分的64GB缓冲区,随后异步刷入硬盘正常区间,有效提升普通SATA硬盘性能达10倍以上。对于大块顺序IO会直接落盘处理,普通硬盘即可提供足够的带宽以满足顺序读写的性能。

同时,用大容量闪存作为只读缓存,大幅减少对持久化存储的访问。可适应重负载处理的全新元数据设计,以及为支持顺序写而设计的日志式结构,使ROWS既擅长支持硬盘和闪存混合的存储,也适合支持全闪存存储。

C-ONE通过平衡各硬件部件的性能差异,充分调用CPU的计算性能,同时对数据进行有效的冷热分层处理。持久化存储由热数据和冷数据两部分组成,数据在各层之间自由流动。热数据采取自动分层机制,闪存作为性能层,磁盘作为容量层使系统整体数据流动合理、性能充分利用,容量空间也得到最合理划分和使用。

5、便捷管理

随着系统扩展,存储数据以及虚拟机等资源增多,系统管理维护复杂性不断提高。如何能可持续、可扩展和高效的方式满足客户需求,关键是降低系统管理维护的复杂性。

C-ONE web管理界面,调用存储管理系统和虚拟化管理系统提供的访问接口,采集实时精准数据,提供简单便捷管理操作,统一监控和管理存储系统,虚拟化平台、虚拟化平台之上建立的虚拟机等资源,降低系统管理的复杂性,简单高效地满足用户需求。

C-ONE Web管理界面

于此同时,C-ONE支持在虚拟化平台管理界面中嵌入存储管理组件的形式,以便于用户更好的来统一管理维护整个系统。虚拟化平台管理界面是由虚拟化产商提供的管理界面,这里包括Citrix的XenCenter、Vmware的Vsphere Client和Vsphere Web Client、微软的Hyper-V管理界面以及KVM的Virsh等。采用嵌入整合的方式,虚拟化平台管理界面可以便捷、高效的对整个C-ONE平台进行统一维护管理。

三网合一系统设计方案

三网合一系统项目设计方案

目录 前言 (1) 一、本系统设计说明 (4) 1、概述 (4) 2、工程简介 (4) 3、设计项目 (4) 4、设计依据 (5) 5、设计思想 (5) 6、设计原则 (7) 7、设计目标 (8) 二、三网合一系统 (8) 1、概述 (8) 2、系统构成 (9) 2.1 计算机网络系统 (9) 2.1.1 概述 (9) 2.1.2 结构化综合布系统构成 (9) 2.1.3 网络建设需求分析 (10) 2.1.4 网络系统建设设计思路 (13) 2.1.5 网络系统设计 (14) 2.1.6 三网合一网络系统主要设备选型与功能介绍 (17) 2.2.7 网络系统拓朴图 (27) 2.2 IP广播系统 (28) 2.2.1 概述 (28)

2.2.2 IP广播系统构成 (29) 2.2.3 IP广播系统需求分析 (29) 2.2.4 IP广播系统功能与和特点 (30) 2.2.5 IP广播系统线路敷设及材料使用规范 (32) 2.2.6 IP广播系统主要设备选型与功能介绍 (33) 2.2.7 IP广播系统拓扑图 (44) 2.3 IP监控系统 (45) 2.3.1 概述 (45) 2.3.2 IP监控系统构成 (45) 2.3.3 系统说明 (46) 2.3.4 IP监控系统所涉及的主要产品选型 (47) 2.3.5 IP监控系统拓朴图 (74) 2、供配电系统设计 (75) 3、机房设计 (75) 3.1 概述 (75) 3.2 机房建设设计思想 (75) 3.3 机房建设设计思路 (76) 3.4 机房建设方案设计依据 (76) 3.5 机房工程建设设计说明 (77) 3.5 机房工程建设设计要求 (78) 3.7音、监控机房建设 (81) 3.7.1天花、墙、柱面、地板 (81) 3.7.2 线路的布线方式 (82) 3.7.3 UPS供电设计 (82) 3.7.4机房建设防雷设计 (89) 3.7.5机房空调设计 (97) 3.7.6 机房建设所涉及的主要产品选型及介绍 (98) 4、传输线缆铺设配套部分: (99) 5、系统承载部分 (99) 6、控制部分 (100) 7、显示与记录部分 (100) 三、施工方案 (100) 四、系统施工作业指导书 (101) 五、培训计划 (103) 六、本公司工程保障体系简章 (104) 1、本公司工程管理流程 (104) 2、本公司工程质量保证体系 (105) 3、本公司工程服务承诺 (106) 4、技术支持及培训计划 (106) 七、系统图 (108)

融合通信方案

申瓯通信 申瓯通信设备有限公司创建于1990年10月,是经国家工商总局核准的全国性无区域企业,中国通信工业协会副会长单位,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注册资金6800万,在全国设立多家销售中心和特约经销处,目前,占地面积为3.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达3.8万平米的上海申瓯通信设备有限公司已经启动运营,借助上海这个经济中心的区位优势和有利平台,充分整合配置资源,吸引更多的人才,将进一步促进公司发展战略。 致力于IP融合通信系统的自主研发、制造。为国内外运营商提供先进的信息化解决方案。以“绿色、环保、节能”为宗旨,彻底降低设备的功耗和运营成本。全面配合运营商打造IP融合通信新潮流。 企业宗旨:“尽善尽美贡献产业,至诚至信服务用户” 使命:想客户之难题,为其提供完美的解决方案和服务,持续为客户创造最大价值 经营战略:“以培育综合竞争力壮大产业,以开拓新领域发展产业” 融合通信系统 优势 1、组网灵活、接入方便、节省成本 申瓯融合通信系统真正实现IMS(internet)、PSTN(E1/环路)、2G无线网(GSM/CDMA)、3G无线网(TD-SCDMA/WCDMA/CDMA2000)的无缝接入,彻底解决运营商组网和接入

困难的问题,内嵌电子传真、语音信箱、视频留言、视频录音、视频电话会议、服务满意度自动语音回访系统、产品序列号真伪自动查询系统、呼叫中心(IVR)等多业务服务器。给运营商做增值和传统业务提供了一系列的解决方案,彻底减少外围设备的添置。并可灵活组网,实现异地分支机构无缝接入此系统,真正实现全球无区域移动办公。使用申瓯融合通信系统无需重新部署电话线,同一条网线即可实现语音、视频、数据的传输,减少了人工和材料的成本。 2、提高客户生产、办事效率 申瓯融合通信系统一个总机下面的分支机构可迈向全球各地,实现便携式移动办公,彻底解决:企业与分公司、办事处之间,对外公布号码太多,联系不方便等问题,真正实现一次接通,全面提高办事效率和客户的满意度。 融合通信系统图 拓扑图如下:

小区三网合一方案

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三网合一建设方案
前言 住宅小区室外弱电线缆的布线设计是住宅小区弱电工程设计的一个十分重要组成
部分,能否做好住宅小区室外弱电线缆的布线设计既关系到当前住宅小区弱电系统功能的有 效发挥也关系到住宅小区今后在弱电技术方面是否便于维护管理、能否可持续发展。从多年 来从事住宅小区弱电工程设计的实践中体会到,住宅小区的弱电布线设计是有其很鲜明的特 点的,它既不同于工矿企业内的弱电布线设计,又不同于市政道路电信管道工程设计,研究 住宅小区弱电工程的特点,针对其特点进行设计将是十分必要的。
随着 INTENRET 数据通信、视频点播、可视电话、电视会议等多媒体业务的迅速扩大, 对网络的宽带化、高速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光纤到户(FTTH)的传输网络逐步取代现有 的光电混合网络而成为最理想的传输网络,从而实现高速、大容量的数据、语音、图像的传 输,为用户提供宽带高速的信息服务。因此,光纤到户是否适用于住宅小区的弱电设计正是 我们要探讨的课题。
1、什么是 FTTH
FTTH(光纤到户)的英文全称是 Fiber To The Home,指光纤直通用户家或办公桌 面。FTTH 全光纤网络采用一纤三波长的特殊通道处理方式,将一根光纤分成三个不同的波长 信道,分别传输语音、数据和有线电视信号,做到不同的业务采用不同处理方式,不同的业 务占用不同的通道,不同的业务享有不同的优先级,用各业务自有的帧格式传送,没有质量 损耗,保证了传输的质量。
2、FTTH 技术的先进性及成熟性
FTTH 是国际公认的终极接入网解决方案,具有对称高带宽、高稳定性、高可靠性、抗干 扰、环保无污染的优势,代表了当今和未来接入网建设的发展方向,被专家们誉为是一种一 劳永逸的网络接入方式。光纤接入技术也是能够同时传送语音、数据和视频三种信号的最佳 接入方案。事实上全光纤网络传输技术早已在电信和广电的长途网和城域网上采用,因此全 光纤网络接入技术在技术上的成熟性是勿庸置疑的。FTTH 只是将全光纤网络接入技术应用于 住宅小区。上世纪 90 年代初,FTTH 在技术上就已经可以实现。但是由于当时光纤和光器件 0

华为融合通信解决方案 V3.0 技术白皮书

华为融合通信解决方案V3.0 技术白皮书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2016年04月 版权所有?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2016。保留一切权利。

目录 1融合通信发展的业务驱动 (1) 2企业建设融合通信面临的挑战 (1) 2.1融合通信有效的从传统TDM平滑演进到全IP化协作 (1) 2.2如何确保融合通信的信息安全并简化运维工作? (2) 2.3融合通信如何有效提升业务运作效率实现CEBP? (2) 2.4在融合通信建设中如何结合运营商网络构筑整体低成本优势? (2) 2.5如何用融合通信满足BYOD/移动办公需求? (2) 3华为融合通信概述 (3) 3.1华为融合通信如何应对挑战 (3) 3.1.1把运营商领域的技术优点和轻量化优势带给企业 (3) 3.1.2为不同容量的市场提供不同的产品和方案 (3) 3.1.3保护客户投资,从TDM到全IP均可适应,伴随客户成长 (3) 3.1.4固定和移动的多终端一致用户体验 (4) 3.1.5端到端的安全和质量保障 (4) 3.1.6 SIP为基础的开放架构,实现CEBP (4) 3.2华为融合通信的核心理念 (5) 3.2.1全媒体融合 (5) 3.2.2移动/BYOD能力 (5) 3.2.3开放协作能力 (5) 4华为融合通信架构与主要产品组合 (6) 4.1华为融合通信是电信级政企UC架构 (6) 4.2呼叫管理 (6) 4.3业务应用 (7) 4.3.1 eServer应用服务器 (7)

4.3.2 Meeting MS多媒体会议应用服务器 (7) 4.3.3 MAA移动接入应用服务器 (7) 4.3.4 UMS (8) 4.3.5 Audio Recorder (8) 4.3.6 CDR话单与计费 (8) 4.3.7个人Portal (9) 4.4融合通信业务开放eSDK (9) 4.5融合通信管理应用 (9) 4.5.1 BMU业务管理模块 (9) 4.5.2 eSight统一网管 (10) 4.6 SIP软交换 (10) 4.6.1统一会话服务器USM (10) 4.6.2 U1900系列大中型SIP软交换网关 (11) 1. 统一网关U1981 (11) 2. 统一网关U1980 (12) 4.6.3 U1900系列中小型SIP软交换网关 (13) 1. U1960 (14) 2. U1911 (14) 4.6.4 IAD (14) 4.7终端系列 (15) 4.7.1 Desktop Client (15) 4.7.2 Mobile Client (15) 4.7.3 IP 话机系列 (16) 5华为融合通信典型解决方案 (16) 5.1融合通信解决方案 (17) 5.2融合会议解决方案 (17) 6华为融合通信的关键优势 (18) 6.1电信级的高性能和高可靠性 (18) 6.2丰富的UC业务特性 (19)

浅谈三网融合下小区的智能化系统设计

浅谈三网融合下小区的智能化系统设计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已经开始进入一个基于数字和网络的智能社会。席卷全球的智能化浪潮已成为历史上不可阻挡的趋势。其中,智能小区建设的兴起反映并满足了国际社会信息化、智能化发展的要求。这是21世纪住宅小区的一个新概念。本文提出了“三网融合”、电信信息采集等业务解决方案。光配网络系统的设计原理在智能化小区光纤到户工程中,在移动域网的使用趋于多样化的今天,路由的选择是必不可少的一步,最后,对工程设计的实施提出了一些建议。 标签:三网融合;智能化;设计 1智能化小区特征 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而不是简单地堆叠精品建筑和智能设备。合理的建筑结构设计、优良的施工质量和完善的基础设施是智能系统建设的基本前提和基础;相关系统设备和良好的集成是实现智能化系统的手段和途径,两者构成了智能化系统的硬件基础,配套及完善的物业管理和优质的服务是智能化系统良好运行的根本保证,两者构成了智能化系统的软件。只有将实施过程与软硬件紧密结合,才能保证智能住宅建设的顺利实施,为业主提供最好的服务。作为一个优美、完善的居住区,它具有以下特点:安全、宁静、干净、舒适、方便的居住环境;回归自然生活环境;优良文明的居住人文环境。 智能化系统是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主要特点是“智能化”。采用多信息处理、传输、监控、管理、系统集成等一系列高新技术,实现服务、信息、系统资源的高度共享,实现以人为本的建设理念和可持續发展的最终经济目标。 2三网合一 为了实现智能化小区的智能性和前瞻性,采用EPON技术实现了小区三网合一,即为每户建立住宅信息网络系统,系统类型为FTTH(光纤到户)和FTTB (光纤到楼),采用EPON(无源光网络)技术,来实现数据、语音和视频三网合一,为智能管理系统提供了一个传输平台。小区用地呈梯形,整块用地分为三个区域,依次为A、B、C,建设住宅楼和公共建筑共50栋,其中塔式高层住宅19栋,楼板小高层住宅28栋,三栋多层公共建筑。中央机房位于小区中心楼一层,主要配备三网合一的主要设备和智能化所需的服务器;中央控制室位于小区中心楼二层,主要配备小区监控MPDP大屏幕,配套液晶电视、智能化业务工作站。 3三网合一及智能化工程设计要点 3.1室内布线

媒体融合具体方案

一、发展目标 以互联网思维为导向,先进技术为支撑,建立符合媒体融合趋势地体制机制为保障,整合电视、报纸、网络“三一体”媒体地信息、人力和智力资源,进行采编流程地全面再造,打造一次采集、多次生成、多元发布、多级放大、多渠道融合、多平台互动地新型多媒体采编中心,着力提升媒体竞争力,促进本台完成向新媒体融合地转型.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品牌融合:策划重大活动打造品牌塑造平台 报网互动融合并非空洞地融合,需要不断设计促进融合地载体,通过载体搭建交流平台,建立联系机制.以特色内容建设为目标,以打造共同栏目、共同品牌为切入点开展融合.有了共同语言,便会增进交流沟通,在实际工作中增进联络增进感情,进而将常态化融合机制落到实处.报网资源地重新配置和内容地实质互动,可收到“报网双赢”之效.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经营融合:整合营销打造赢利平台 当前,地方城市广告主和广告公司广告投放规划也趋多元,一些客户不再单独考虑纸媒一种,希望也有其他新媒体形态可以提供,比如,网站、微信、微博、客户端、户外媒体地投放.在这样地广告需求下,媒体应加强经营上地融合,为一些广告客户提供整合营销方案,或者捆绑打包,附加赠送,为产品营销打造全新地度传播效果.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新闻融合:形成合力占领信息传播制高点 传媒无论如何发展,都会遵循“内容为王”地原则.融合有助于做出有影响力地新闻.要让报纸与网络实现从形式到内容地融合,角度多样、内容丰富、层次鲜明地对一个问题进行报道,在服务地方工作大局上下功夫,成为党委政府与老百姓、群众与群众之间面对面、心贴心交流地“连心网”.题材上互相借鉴,各尽所长,报纸尽量刊发深度报道,真正做到报网互相补充和联动,从而使新闻信息资源配置达到最优化.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二、重点内容: 、成立全媒体采编中心.所有采编人员聚合在一起,在采编中心进行统一报道部署、统一策划主题、统一组织采访、统一编发稿件,全媒体运作.把各个业务板块进行合并,并具备跨平台、跨网络地发布运营能力,一次生产多次包装发布,从内容层支持跨媒体组合编排,实现视频、图文交叉叠加,最终形成全媒体平台地全方位立体资讯服务发布体系.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建立组合信息终端平台.集电视、网站、报纸、手机等为一体化终端平台,并为此进行一体化地内容设计和生产,而不再将每个终端视为各自独立地媒体,单纯进行内容设计和生产.不管是记者,还是通讯员,所有传来地信息,都通过组合信息终端平台发布.这个系统支持文图、音视频、短信等多种信息录入和远程写稿.全媒体采编中心人员可以共享这个平台,采编中心在平台选稿、分发稿件.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建立统一地全媒体数据库.搭建起六大信息存储仓库,即:文字数据库、图片数据库、音频数据库、视频数据库和历史资料库、成品稿库等组成地多媒体数据库,努力使其成为区域性、专业化、多媒体地数字信息服务平台.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成立多媒体制作中心.集中对所有栏目进行统一地制作、包装、发布.所有录制设备集中在一个场地,每天或每周,由部主任根据其工作量、工作性质、工作岗位下派工单.设备集中使用、人员集中调配,节目(栏目)科学播出,切实提高工作质量、效益和新闻地传播效果.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建立商业运作模式.市场化运作,专业化生产,积极建立商业动作模式,建立新型绩效考核机制,探索媒体融合发展条件下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地有效途径,充分调动各方面地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传统媒体向客户端、微信、微博、手机和等智能终端推广,广告业务向网络信息类、数据服务等平台延伸.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三、采编流程

智慧小区建设方案设计

智能小区可视化服务平台 建设方案 翼昇俊科技

一、项目背景 在当今高科技迅速发展的时代,提供一个安全、舒适、便捷、节能、高效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已成为广大业主的一致要求,只有设计完整的小区智能化,才能建成先进的智能建筑。智能建筑目前已成为小区智能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小区的智能化系统从简单的楼宇对讲系统逐步发展到综合布线、计算机网络、小区公共安防系统、小区设备管理自动化系统以及物业管理系统,从单一的系统发展到多个智能化系统并且要求各个系统要形成有机的整体,进行系统集成。智能住宅是有美国首先提出,在欧洲、北美、日本、新加坡等地方得到迅速发展,我国起步较晚,但由于目前房地产的迅速发展和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集成商的推动,智能小区得到飞速发展。 根据《市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提出的“加快小区服务电子化进程。加快小区基础设施改造,推进小区服务功能信息化,大力推广智能化的小区居家养老呼叫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便民信息服务网络”进行了本项目设计。 小区智能化是指通过利用现代通信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IC卡技术,通过有效的传输网络,建立一个由住宅小区综合物业管理中心与安防系统、信息服务系统、物业管理系统以及家居智能化组成的"三位一体"住宅小区服务和管理集成系统,使小区与每个家庭能达到安全、舒适、温馨和便利的生活环境,最终目的是使每个住户得到满足其需求的最佳方案。按照国家《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关于住宅智能化的设计要求,住宅智能化系统设计应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做到安全、舒适、方便,在设计和设备的选用,应考虑技术的先进性、设备的标准化、网络的开放性、系统的可扩从性及可靠性。 通过智慧小区智能化服务平台实现了为业主提供安全、高效、舒适及优化环境的目标。开发商所销售的不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住宅,而包含了许多服务。如楼寓对讲系统、监控系统、车辆管理系统及巡更系统,都是从小区安全角度考虑建设的。物业应该让这些系统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并为物业公司创造出新的利益增长点,为广大业主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 二、项目整体建设方案 1、平台概述 本项目借助新一代的物联网、云计算、决策分析优化等信息技术,通过感知化、互联化、智能化的方式,将小区中的物理基础设施、信息基础设施、社会基础设施和商业基础设施连接起来,成为新一代的智慧化基础设施,使城市中各领域、各子系统之间的关系显化,使之成为可以方便服务、实时反应、协调运作的系统 平台运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3G网络、三维呈现技术、移动智能终端及多媒体展现技术为代表的新信息技术搭建,并与电信的号百平台和银行的结算平台集成,为物管、银行、商户、街道提供相应的小区物业管理系统、打通小区银行代收系统、创建小区电子商

媒体融合方案

媒体融合方案 一、发展目标 以互联网思维为导向,先进技术为支撑,建立符合媒体融合趋势的体制机制为保障,整合电视、报纸、网络“三一体”媒体的信息、人力和智力资源,进行采编流程的全面再造,打造一次采集、多次生成、多元发布、多级放大、多渠道融合、多平台互动的新型多媒体采编中心,着力提升媒体竞争力,促进本台完成向新媒体融合的转型。 1、品牌融合:策划重大活动打造品牌塑造平台 报网互动融合并非空洞的融合,需要不断设计促进融合的载体,通过载体搭建交流平台,建立联系机制。以特色内容建设为目标,以打造共同栏目、共同品牌为切入点开展融合。有了共同语言,便会增进交流沟通,在实际工作中增进联络增进感情,进而将常态化融合机制落到实处。报网资源的重新配置和内容的实质互动,可收到“报网双赢”之效。 2、经营融合:整合营销打造赢利平台 当前,地方城市广告主和广告公司广告投放规划也趋多元,一些客户不再单独考虑纸媒一种,希望也有其他新媒体形态可以提供,比如,网站、微信、微博、客户端、户外媒体的投放。在这样的广告需求下,媒体应加强经营上的融合,为一些广告客户提供整合营销方案,或者捆绑打包,附加赠送,为产品营销打造全新的360度传播效果。 3、新闻融合:形成合力占领信息传播制高点 传媒无论如何发展,都会遵循“内容为王”的原则。融合有助于做出有影响力的新闻。要让报纸与网络实现从形式到内容的融合,角度多样、内容丰富、层次鲜明地对一个问题进行报道,在服务地方工作大局上下功夫,成为党委政府与老百姓、群众与群众之间面对面、心贴心交流的“连心网”。题材上互相借鉴,各尽所长,报纸尽量刊发深度报道,真正做到报网互相补充和联动,从而使新闻信息资源配置达到最优化。 二、重点内容: 1、成立全媒体采编中心。所有采编人员聚合在一起,在采编中心进行统一

商务大厦三网合一覆盖工程设计方案

商务大厦三网合一覆盖工程 设计方案

目录 1.概述 (1) 1.1. 站点情况 (1) 1.2. 电磁环境.......................................................................................................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 覆盖目的 (2) 1.4. 解决方案 (2) 2.设计指标要求 (3) 3.设计思路 (4) 3.1. WCDMA网络信源的确定 (4) 3.2. WCDMA切换区域的确定 (4) 3.3. 设备型号的确定 (4) 4.WCDMA系统网络指标分析 (6) 4.1. 覆盖场强分析 (6) 4.2. 上行链路分析 (6) 4.3. 隔离度分析 (7) 5.WLAN系统网络指标分析 (8) 5.1. 系统吞吐量 (8) 5.2. 系统支持并发用户数 (8) 5.3. 无线覆盖边缘场强的取定 (8) 5.4. 覆盖范围预测 (8) 5.5. 信道配置 (9) 6.系统外泄分析(WCDMA) (10) 7.系统干扰分析 (11) 8.可预见性分析 (12) 8.1. 话务量分析 (12) 8.2. 市场前景分析 (12) 9.电磁辐射防护分析 (13) 10.设备性能指标 (14) 10.1. WCDMA放大器指标 (14) 10.2. WLAN功率放大器PA2500,其主要性能指标如下: (15) 10.3. 交换机性能指标 (16) 10.4. AC(A CCESS C ONTROLLER)性能指标 (17) 10.5. AP(A CCESS P OINT)性能指标 (18) 10.6. ODP-090/V11-NW型定向天线 (19) 10.7. IXD-360/V03-NN室内吸顶天线 (20) 10.8. G/W-NNN00合路器技术指标 (21) 10.9. CM-CLNN00合路器 (22) 10.10. 宽频带功分器RD-52(3/4)N/NP-F2 (23) 10.11. RC-5NK-**F宽频带耦合器 (24) 10.12. 馈线 (24) 11.施工说明 (25)

辉煌商务大厦三网合一系统设计方案#精选.

中国移动三网合一设计方案 工程名称:东莞辉煌商务大厦三网合一覆盖系统工程 建设单位:广东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东莞分公司 设计单位:京信通信系统(广州)有限公司 设计时间:2003年08月03日

目录 1.概述 (1) 1.1. 站点情况 (1) 1.2. 电磁环境 (1) 1.3. 覆盖目的 (2) 1.4. 解决方案 (2) 2.设计指标要求 (3) 3.设计思路 (4) 3.1. WCDMA网络信源的确定 (4) 3.2. WCDMA切换区域的确定 (4) 3.3. 设备型号的确定 (4) 4.WCDMA系统网络指标分析 (6) 4.1. 覆盖场强分析 (6) 4.2. 上行链路分析 (6) 4.3. 隔离度分析 (7) 5.WLAN系统网络指标分析 (8) 5.1. 系统吞吐量 (8) 5.2. 系统支持并发用户数 (8) 5.3. 无线覆盖边缘场强的取定 (8) 5.4. 覆盖范围预测 (8) 5.5. 信道配置 (9) 6.系统外泄分析(WCDMA) (10) 7.系统干扰分析 (11) 8.可预见性分析 (12) 8.1. 话务量分析 (12) 8.2. 市场前景分析 (12) 9.电磁辐射防护分析 (13) 10.设备性能指标 (14) 10.1. WCDMA放大器指标 (14) 10.2. WLAN功率放大器PA2500,其主要性能指标如下: (15) 10.3. 交换机性能指标 (16) 10.4. AC(A CCESS C ONTROLLER)性能指标 (17) 10.5. AP(A CCESS P OINT)性能指标 (18) 10.6. ODP-090/V11-NW型定向天线 (19) 10.7. IXD-360/V03-NN室内吸顶天线 (20) 10.8. G/W-NNN00合路器技术指标 (21) 10.9. CM-CLNN00合路器 (22) 10.10. 宽频带功分器RD-52(3/4)N/NP-F2 (23) 10.11. RC-5NK-**F宽频带耦合器 (24) 10.12. 馈线 (24) 11.施工说明 (25)

浅析4G和5G融合组网部署方案

2019年3月 个地球村,移动通信技术将全球人员紧密的联系到了一起,促进了人们的交流,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为移动通信使用者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目前我国的5G移动通信技术已经崭露头角,吸引着广大网民的目光,移动信息的发展象征了国家的通信发展水平[3]。 3现代无线通信技术未来发展趋势 3.1无线通信技术变革的发展趋势 为满足人们对无线通信技术的需求,无线通信技术将会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注重对现代无线通信技术的改革,全面发掘无线通信技术的优势,增加频谱,从而保证无线通信技术的传播效率,加大移动运营商与消费者之间的联系,让用户更好地体会到现代通信技术的优势,享受到科学技术在通信方面带来的巨大便利,根据人们的需求,目的性的对现代无线通信技术进行变革,为使用者提供更前沿的通信技术,让消费者体会到现代无线通信技术的便捷。 3.2宽带化方向的发展趋势 众所周知,无线宽带已经在国内得到普及,家家户户都能体会到无线宽在通信方面带来的极大的便利,但是无线宽带的普及并不是现代无线通信技术的极限,相关人员及部门正在努力的对无线宽带技术进行更深刻的分析与发展,以便给现代无线通信技术使用者提供更高的运行速度,让使用者深刻地体会到无线宽带带来的便利,享受到世界前沿的无线通信科技成就,提升使用者的幸福感及民族荣誉感,让人们充满对社会的希望,从而能够促进整个国家的全面发展。3.3完善信息个人化的发展趋势 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个人化仿佛已经成为了大势所趋,随着无线通信技术方面的科学成就的发展,信息个人化已经成为现实,每个人的手机电脑基本上都会有一个IP地址,这无异于将整个世界的人都登记在网络上,IP地址就像是身份证号,国家机构可以根据信息传播的IP地址来准确定位一个人的具体位置,为整个社会增加了一层保障,能够有效地制止不法分子的危险思想,还为每个人制造了一定的“私人空间”,满足了现代无线通信技术使用者的需求,但是目前的通信技术的信息个人化还不够完善,需要相关技术人员进一步的去修补完善,争取使得信息个人化更加全面和完善,建造起更加完备的信息体系。 4结语 就目前我国的无线通信技术而言,还不能够与国际前沿水平相媲美,但不可否认的是,随着我国技术人员的不断努力,我国的科技水平不断地提高,我国的无线通信技术水平也得到了质的飞跃,正在赶超国际无线通信技术水平,我们坚信在中华民族坚持不懈、辛苦奋斗的努力下,一定能使无线通信技术取得更高的水平,我国的无线通信技术的前途一片光明。 参考文献 [1]张玲.现代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J].中国新通 信,2017(18). [2]刁彩萍.现代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探析[J].电 子制作,2015(1z). [3]生云峰.分析现代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J].通讯世界,2017(1):79~80. 收稿日期:2019-2-16 作者简介:郗闻(1989-),女,满族,山东潍坊人,工程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信息化建设。 浅析4G和5G融合组网部署方案 苏耀星(中睿通信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摘要】5G基站工作频率高,覆盖范围小,可能存在不足,以及频繁切换的问题,运营商为了改善用户体验,需要5G和4G网络融合网络,因此推出5G和4G解决方案在网络集成中,分析各种业务感知、终端、网络修改要求,并比较各自的优缺点,以便为参考设备供应商和运营商提供服务。 【关键词】核心网互操作;融合组网;双连接 【中图分类号】TN92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222(2019)03-0075-03 1引言 在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下,人们对移动通信服务尤其是数据服务的需求急剧增加,这给现有的通信系统带来了挑战。为了满足用户对更短通信延迟、更高通信速率和更多通信连接的需求,5G技术应运而生。 5G网络是移动网络领域最受欢迎的概念之一。“万物互联”的愿景和促进产业升级的目标加快了5G研究和商业部署的步伐。3GPP SA2第124次会议结束后,Rel-15工作阶段也宣布圆满结束。5G核心网已完成第一阶段的架构设计。网络的商业产品开发、测试和商业部署即将大规模推出。 在5G网络部署的初始阶段,由于高频带和大的传播损耗,很难实现全面覆盖。如何将现有的覆盖良好的4G网络与5G网络的大容量相结合,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5G的商业部署过程将是基于4G系统的长期升级、替换和迭代过程。在5G网络部署的第一阶段和中期阶段,4G系统是在5G覆盖不全面的情况下确保用户业务连续性的最佳补充。所以,4G/5G融合网络和互操作技术将成为在网络演进中主要运营商需要考虑的关键问题之一。 本文详细地介绍了5G和4G融合网络的各个部署方案,并结合网络条件分析了各种方案的网络转型要求、业务感知和终端要求,并比较各自的优缺点,并详细阐述适用大型设备制造商和运营商的参考方案。 25G和4G融合组网部署方案介绍 4G/5G融合网络意味着网络、数据和服务都需要集成和发展。对从现有4G网络到5G的演变过程,在网络融合过程中,最优先考虑的问题是业务战略的数据融合、用户契约的数据融合和业务连续性。基于该部分网络的演变要求,3GPP将4G/5G融合网络元件定义为专用于跨系统互操作性的,即PCRF+PCF、HSS+UDM、PGW-C+SMF和PGW-U+UPF。4G/5G 集成互操作系统的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N26接口是可选的, 通信设计与应用75

酒店三网融合系统设计方案

酒店三网融合系统设计方案

目录 技术部分 (4) 第一章概述 (4) 第二章设计目标 (5) 2.1、用户需求 (5) 2.2、建设目标 (5) 第三章建设依据和设计原则 (6) 3.1、设计依据 (6) 3.2、设计原则 (6) 第四章系统设计思想 (7) 第五章需求分析 (8) 第六章系统方案总体设计 (9) 6.1、系统原理图 (9) 6.2、网络结构详细设计 (9) 6.3、设备选型及技术参数 (11) 6.4、设备清单 (21) 6.5、三网合一与普通网络对比 (21) 第七章三网合一综合布线系统设计 (23) 7.1、概述 (23) 7.2、系统结构 (24) 7.3、信息点分布表 (25) 7.4、业主配合环节 (28) 7.5、系统设计 (29) 7.6、设备选型 (35) 7.7、设备清单 (36) 第八章三网合一有线电视系统 (41) 8.1、有线电视点分布表 (41) 8.2、系统结构 (42) 8.3、节目源 (42) 8.4、办公楼一层机房部分系统原理图 (43) 8.5、综合楼及主楼有线电视系统布线原理图 (44) 8.6、传输部分 (44) 8.7、设备选型 (47) 8.8、设备清单 (48) 8.9、三网合一有线电视特点 (50) 第九章系统实施方案 (50) 9.1、工程特点 (50) 9.2、进度计划表 (51) 9.3、施工组织目标 (51) 9.4、施工准备 (52) 9.5、技术措施 (55) 第一〇章质量保证方案 (56)

10.1、质量保证措施 (57) 10.2、编制工程项目质量大纲 (57) 10.3、项目组织结构 (58) 10.4、项目的质量管理 (59) 10.5、质量管理组织机构设置及岗位责任制 (60) 10.6、质量控制 (62) 10.7、施工质量控制 (63) 10.8、纠正措施执行条例 (68) 10.9、预防措施执行条例 (68) 第一一章培训及售后服务方案 (69) 11.1、质保期 (69) 11.2、培训计划 (69) 11.3、售后服务方案 (73) 11.4、保修期外的服务 (75)

网络安全系统融合平台技术方案

TopHC网络安全系统融合平台技术方案TopHC系统架构 计算/存储/网络/安全融合 TopHC深度融合云计算IAAS层的4大核心组件,为用户提供统一的管理界面。 线性扩展 TopHC集群提供线性扩展的能力,初始时期最小节点可以是单台物理服务器,后期可以灵活的根据业务需求添加新的物理服务器以提升计算能力、扩容存储空间,而且随着服务器的增多,整套系统的聚合带宽也会线性、无缝的增加,完全可以满足业务不断发展所产生的容量和性能需求。 调度及策略 TopHC提供给用户的都是虚拟的资源,虚拟资源具体由那些物理资源承载,需要通过计算当前集群的资源使用情况和各个资源的状态,以达到资源使用的均衡和避免潜在的故障风险。 分布式资源调度系统DRS是根据集群内部的实时监控系统获取的物理状态,结合均衡分布策略、人工设置的策略(如标签)和电源策略,对物理资源进行过滤及筛选,得出最合适的物理承载。在集群运行状态,DRS系统会根据实时监控系统上报的状态,会对资源进行二次调度。 仲裁机制 集群节点间想要知道其他节点的状态,同时要防止脑裂情况下的误判,这时候就必须

要依赖仲裁机制来对状态做出一个正确的判断。仲裁实际上是一个多数对少数的投票,关键在于选取哪些节点作为witness。 仲裁采用了类似vSANwitness仲裁机制的方法,利用集群节点来充当witness,根据多数有效投票来仲裁目标的状态,可有效避免脑裂和孤岛。 当集群节点需要知道其他某一节点的状态时,会将仲裁请求发往集群中的所有n个同类节点,汇总投票结果来得出仲裁结论。 TopHC存储架构 分布式存储架构 分布式存储在超融合系统中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为了更好适应超融合系统,提供更加可靠的产品和服务,天融信自主研发了一套分布式存储系统,而非采用开源系统。这套分布式存储系统为TopHC量身定制: 块接口 分布式存储系统以两种方式提供块接口: ●标准块设备 ●iSCSI/iSERtarget 如下图,虚拟存储设备可以提供标准块设备接口,容器、虚拟机、应用程序可以将卷当成本地磁盘使用。也可以提供iSCSI/iSERtarget,容器、虚拟机、应用程序可以通过标准iSCSI和iSER访问虚拟块设备。

三网融合光纤到户接入系统的设计

3.三网融合光纤到户接入系统的设计 一、实验目的 1、了解三网融合光纤到户接入系统的网络拓扑结构,掌握星形网络和总线型网络的组网方法,了解数据、语音、视频三网融合业务的单纤传输和双纤传输方案。 2、掌握无源光网络中光功率预算的设计和计算方法,以及传输波长的选择和分配方法。 3、完成三网融合光纤到户接入系统的设计构建和业务配置,了解根据不同应用需求进行业务配置的方法和实现原理,学习三网融合光纤到户接入系统网络管理的基本方法。 二、实验原理 1、无源光网络简介 无源光网络(PON,Passive Optical Network)是光接入网的一种,是目前宽带光接入技术的发展方向。无源光网络的显著特点是接入网络只在边缘节点存在有源设备,在网络中间都是无源光节点,这个特点带来的好处是在接入网络中无需―光-电-光‖转换,简化网络结构,降低实现成本,并且有效减少网络维护工作。因此无源光网络技术被专家普遍认为是宽带光接入的理想技术。 无源光网络技术根据网络承载协议的不同,分为APON(ATM Passive Optical Network)、EPON(Ethernet Passive Optical Network)和GPON(Gigabit Passive Optical Network)等,其中由于EPON采用以太网协议作为二层承载协议,具有很好的兼容性和性价比,并且在2004年6月成为IEEE国际标准,因此目前得到最广泛的应用。 2、EPON无源光网络体系结构

EPON无源光网络体系结构图 上图所示为EPON无源光网络体系结构图,业务网络接口(SNI,Service Network Interface)到用户网络接口(UNI,User Network Interface)间为EPON,EPON通过SNI与业务节点相连,通过UNI与用户设备相连。EPON主要分成三部分,即OLT(Optical Line Termination)、ODN(Optical Distribution Network)和ONU / ONT(Optical Network Unit / Optical Network Termination)组成。其中OLT位于局端,ONU/ONT位于用户端(其区别为ONT直接位于用户端,而ONU与用户间还有其它的网络如以太网)。 OLT到ONU / ONT的方向为下行方向,反之为上行方向。EPON采用点到多点的分布结构,多种业务信号通过光纤传输到中心机房,然后被OLT通过ODN无源地分配到ONU单元,经过ONU的光/电转换和信号处理后,为用户提供服务。3、EPON无源光网络上、下行数据传输原理 EPON网络的数据链路层采用不定长的以太网数据包进行传输,数据包长度依照IEEE 802.3以太网协议,最长可达1518字节。在EPON网络结构中,物理链路为点到多点,在逻辑链路上OLT通过P2P仿真技术,为每个ONU都指定一个虚拟链路连接,每个链路都通过一个LLID来唯一标识,在ONU注册成功后,OLT 会动态地为其分配一个LLID。 在EPON网络中从OLT侧发到多个ONU的下行数据流的传输过程与从多个ONU

南昌广电基于“三网融合”的双向改造设计组网方案

南昌广电基于“三网融合”的双向改造设计组网方案 王爱彬南昌广播电视网络传输中心 摘要:2012年,南昌市被定为第二批“三网融合”试点城市,南昌广电根据目前行业内的技术体系以及公司网络现状,编制了基于“三网融合”的双向改造设计组网方案以及平滑升级方案。 关键词:三网融合组网方案扩容升级光纤到户 Abstract : In 2012, Nanchang was designated as one of the second batch of “triple play”pilot cities,Nanchang radio and television station drew up the two-way transformation network scheme and a smooth upgrade scheme based on Triple Play 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industry technology system and the company's current network status。 Keywords: T riple Play network scheme expansion and upgrade FTTH (Fiber to the home) 引言 三网融合是指电信网、互联网、广播电视网在业务上的融合,在同一张网中实现广播电视、语音、数据传输等综合通信。2010年国家广电总局提倡发展三网融合业务,南昌市广电网络公司针对三网融合的相关技术要求并比对目前网络现状以及将要开展的业务内容、目前的双向网技术类型和发展方向进行了网络改造技术方案研究和选型,于2010年形成了南昌市的三网融合双向改造设计方案。 一、光缆组网结构 光进铜退是发展方向,光缆进一步向用户侧延伸,是FTTB还是FTTH?南昌广电根据目前的网络现状、行业内的技术体系、现有业务类型、业务需求等多方面因素,选择FTTB模式的布网方案,在方案具体实施过程中根据用户分布情况来选择是到栋还是到单元,以每个光节点不超过64户,光节点下无放大器为基本组网原则。如图1所示

一体化融合通信指挥平台方案

一体化融合通信指挥平台 技 术 方 案 2018年2月

目录 第一章概述 (4) 1.1 建设背景 (5) 1.2 需求分析 (6) 第二章总体设计 (8) 2.1 设计目标 (8) 2.2 系统架构 (8) 2.3 系统拓扑 (9) 2.4 系统构成 (10) 2.5 系统功能 (12) 第三章平台建设与部署 (14) 3.1 各系统现状 (14) 3.2 整体组网方案 (14) 3.3 与各专网的对接 (15) 3.3.1 与视频专网对接 (15) 3.3.2 与PDT系统对接 (16) 3.3.3 与视频会议系统对接 (16) 3.3.4 与接处警系统等第三方调度系统对接 (17) 3.4 设备部署 (17) 3.5 融合通信平台设备介绍 (18) 3.5.1 产品简介 (18) 3.5.2 组网与交换说明 (19) 3.5.3 产品主要功能 (20) 3.5.4 产品主要参数 (21) 3.6 其他主要设备介绍 (21) 3.6.1 融合通信视频接入网关 (21) 3.6.2 融合通信数字电话网关 (22) 3.6.3 融合通信无线电话网关 (23)

3.6.4 融合通信无线集群网关 (23) 3.6.5 融合通信模拟电话网关 (24) 3.6.6 融合通信音频广播网关GPC (25) 3.6.7 融合通信远程无线接入终端 (26) 3.6.8 融合通信平台服务器 (27) 3.6.8 融合通信视频会议服务器 (27) 第四章业务描述 (29) 4.1 平台主控服务 (29) 4.2 平台管理服务 (30) 4.3 媒体控制服务 (31) 4.4 通信业务融合 (31) 4.4.1 语音业务融合 (31) 4.4.2 视频业务融合 (32) 4.4.3 GIS业务融合 (32)

三网融合是指电信网

现代通信作业 题目:什么是三网融合?你认为实现的技术基础是什么? 一、三网融合是指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在向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下一代互联网演进过程中,三大网络通过技术改造,其技术功能趋于一致,业务范围趋于相同,网络互联互通、资源共享,能为用户提供语音、数据和广播电视等多种服务。三合并不意味着三大网络的物理合一,而主要是指高层业务应用的融合。三网融合应用广泛,遍及智能交通、环境保护、政府工作、公共安全、平安家居等多个领域。以后的手机可以看电视、上网,电视可以打电话、上网,电脑也可以打电话、看电视。三者之间相互交叉,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可以这样说,三网融合打破了此前广电在内容输送、电信在宽带运营领域各自的垄断,明确了互相进入的准则——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广电企业可经营增值电信业务、比照增值电信业务管理的基础电信业务、基于有线电网络提供的互联网接入业务等;而国有电信企业在有关部门的监管下,可从事除时政类节目之外的广播电视节目生产制作、互联网视听节目信号传输、转播时政类新闻视听节目服务,IPTV传输服务、手机电视分发服务等。 二、实现的技术基础: 技术进步是三网融合的基本推动力: 1.数字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全面采用,把话音、数据和图像信号编码成“1”、“0”符号进行传输,它成为电信、计算机网和有线电视的共同语言。所有业务在数字网中都将成为统一的0/1比特流,而无任

何区别,话音、数据、声频和视频无论其特性如何都可以通过不同的网络来传输、交换、选路处理和提供。 2.大容量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为传送各种业务提供了必要的带宽和传输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减小了网络容量这一制约因素的影响。利用波分复用技术,目前在单一光纤上传输320Gbit/s的系统已经商用。具有巨大的可持续发展容量的光纤传输网是三网中各类业务的理想传送平台。光通信的发展也使传输成本大幅度下降,使通信成本最终成为与传输距离几乎无关的事。因而从传输平台上也已经具备了融合的技术条件。 3.软件技术的发展,使得三大网络及其终端都能通过软件变更最终支持各种用户所需的特性、功能和业务。现代通信设备已成为高度智能化和软件化的产品。今天的软件技术已经具备三网业务和应用融合的实现手段。 4.IP协议的普遍采用,使得各种以IP为基础的业务都能在不同的网上实现互通,具体到下层基础网是什么已无关紧要,IP协议不仅已经成为占主导地位的通信协议,而且人们首次有了统一的、为三大网都能接受的通信协议,为三网融合奠定了最坚实的联网基础。从用户驻地网到接入网再到核心网,整个网络将实现协议的统一,各种各样的终端最终都能实现透明连接。 技术领域的进步从技术上为三网融合创造了条件、铺平了道路,尽管各种网络仍有自己的特点,但技术特征正逐渐趋向一致,如数字化、光纤化、分组化等,特别是逐渐向IP协议的会聚已成为下一步发展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