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儿童行为问题的研究进展

儿童行为问题的研究进展

儿童行为问题的研究进展
儿童行为问题的研究进展

?综述?

【作者单位】1.首都医科大学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教研

室,北京 100054

2.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安徽合肥 230032

【作者简介】彭迎春(1977~),女,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专业

硕士,主要从事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

儿童行为问题的研究进展

彭迎春1,倪进发2,陶芳标2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R912.68;C913.5;R179【文章编号】1007-1040(2003)03-0192-05【关键词】行为障碍; 儿童; 研究

儿童行为问题是指童年期出现的在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上都超过了相应的年龄所允许的正常范围的异常行为。儿童期的行为问题如得不到及时解决,持续时间过长,问题会变得更加复杂、严重,造成心理缺陷或人格障碍。据Brandenburg NA (1990)[1]报道,20世纪80年代发达国家儿童行为问题的检出率为14%~20%。我国22个城市协作调查组的调查结果表明4~16岁儿童少年行为问题检出率为(12.97±2.19)%[2]。近年来,儿童行为问题的研究在国内外受到广泛的关注。现就儿童行为问题的分类及表现形式、影响因素、防治对策等综述如下。

1 儿童行为问题的分类及表现形式[3~4]

根据多数学者的调查研究,儿童少年各年龄段的常见行为问题按主要行为表现一般可归纳为以下

5个方面:

1.1 学业问题 表现的行为与学习有关,如学习困

难、注意力异乎寻常不集中、过度活动,控制自己的能力差往往影响课堂秩序。一般来说,这些问题多发生于小学阶段,尤其是初入学儿童中,大多数属于从学龄前期向学龄期过渡中的暂时性适应不良。

1.2 情绪问题 表现为情绪不稳、自控力差、反应不

适度,如有焦虑、孤僻、抑郁、疑病、过分任性、过分冲

动和人际关系不适应等,遇到这些行为表现时,必须请精神科医生加以鉴别诊断。

1.3 品德行为问题 如偷窃、经常打架、骂人、经常

说谎、拒绝上学、逃学、离家出走、攻击行为、破坏行为等,这方面问题往往是男孩多于女孩。

1.4 顽固性不良习惯 这些习惯不是在短时间内容

易改正过来的。如吮吸手指、咬指甲、遗尿和口吃及其他一些不良习惯。

1.5 青春期问题 问题常发生在处于青春期的青少

年。如吸烟、吸毒、酗酒、少女怀孕、家庭暴力、出走、自杀、犯罪等。

2 儿童行为问题的影响因素

国内外学者研究认为儿童的心理行为发展受到先天因素和后天环境相互作用的影响。先天因素包括遗传及母亲怀孕期间的情况,这些因素决定了儿童先天的身心发育状况。后天环境因素指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所生活、学习、娱乐的家庭、学校及社会对儿童的心理行为发展的影响。

2.1 先天因素

2.1.1 遗传因素 行为的物质基础主要是神经系

统,特别是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元和神经系统的分化、发育以及最终形成的生理生化性能受遗传物质基因的调控。Marcia B [5]认为虽然基因本身不直接产生行为,但基因在神经系统分化发育过程中的表达,可间接地影响行为。近年来分子遗传学的兴起,一些调控正常或异常行为的基因已被定位或克隆。

Ward D 等[6]研究表明儿童行为问题受遗传因素影

响,有些行为障碍是由于相应的染色体缺损或基因

突变所造成的。如孤独症行为儿童的染色体内会出现某些基因位点的复制(X p22.3~22.2),小的缺损

(lq43)及较大的缺损(5q15~q22.3或18q )。Marshall E [7]认为大多数人类行为是多基因参与调控的,如疾

病行为中的精神疾病。Vernon PA 等[8]利用多因素遗传学分析显示不同的攻击行为之间存在着相当大的

遗传相关性。个体攻击行为的差异主要归因于遗传因素的作用范围以及不同攻击行为之间所存在的相当数量的重叠基因所致。

2.1.2 母孕期、围产期因素 母孕期、围产期各种不利因素可能是造成儿童行为问题重要的生物学危险因素。母亲孕期各种并发症、合并症,营养状况差、精神受挫,支持系统差,母亲受孕时父亲大量喝酒,孕期母亲服用某些药物、接触X线等均可影响胎儿脑的发育。围产期胎动厉害、早产、过期产,难产和缺氧窒息等所造成的脑功能的损害,亦可导致儿童神经系统,特别是脑的发育迟缓,构成日后儿童行为问题的危险因素[9]。Mccormick MC等[10]研究表明低出生体重儿童比正常出生体重儿童更易出现行为问题。Pagani L等[11]报道分娩时母亲年龄较小,其孩子日后更易出现攻击行为。随着分娩时母亲年龄的增大,儿童行为问题呈连续性下降趋势,尤其是攻击、违纪、多动等外化性行为问题明显减少[12]。

2.2 环境因素

2.2.1 家庭因素 家庭是儿童最早接触和接触最多的社会环境,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位启蒙老师,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对儿童智力、性格、品德及早期行为的塑造起着关键性作用。

(1)家庭结构 目前我国的家庭结构以三口之家的核心家庭占多数,部分是与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生活在一起的三代同堂的联合家庭以及少数单亲家庭或重组家庭。据王玉凤等[9]报道,联合家庭中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最低,核心家庭次之,单亲家庭中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最高。单亲家庭不论是父母病逝还是离婚,都会给儿童带来巨大的心灵创伤,由于无法得到完整的家庭的爱,儿童容易产生孤独、恐惧或忧郁心理,进而出现行为问题。Mekos D等[13]调查结果表明,再婚家庭(尤其是生活在继父家庭)的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最高。Pagani L等[11]研究认为父母在儿童童年早期离婚对儿童日后的焦虑、多动及违纪行为有着长期的、直接的负面影响。

(2)父母个体因素 父母健康状况差、患精神疾病、父亲酗酒、性格内向是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14]。父母受教育程度及自身修养越高,孩子的行为问题发生率越低[11]。父母的文化素质是决定其教养态度、教养方法最关键的因素。父母职业为个体劳动、工人、服务性行业,其孩子发生行为问题明显多于父母从事科技文教工作的儿童。

(3)家庭教育 正确的家庭教育方式和教育态度是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父母对儿童教育态度不一致,儿童容易出现行为问题。父母教育态度的分歧使儿童处于矛盾的环境中而无所适从,久之会导致儿童心理或行为的异常。Straus MA等[15]调查发现父母对孩子进行肉体处罚会导致儿童日后反社会行为发生率的增加。尽管儿童在受到体罚后可能会立即按照父母的要求去做,但他们并没有学会父母所期望的良好行为,因此父母必须进一步使用威胁或更重的体罚来维持现状[16]。但如果父母对儿童不良行为不管,儿童对自己的正确行为得不到正强化,对不良行为得不到负强化,也易产生行为问题。

(4)家庭养育类型 儿童行为问题与婴幼期养育类型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孩子出生后采取母乳喂养的儿童,通过母亲的抚摸和语言交流进行皮肤接触,对儿童日后的心理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丧失母性哺乳将给婴幼儿的心身发育带来深刻的影响,如形成病态人格、冷漠、孤僻等[17]。婴幼期寄养的儿童常会表现一定程度的行为问题和情绪紊乱,如焦虑、恐惧、害怕、多动、注意力不集中、攻击性、不良的学习习惯等[18-19]。

(5)家庭气氛 家庭稳定,家庭气氛轻松愉快,亲子关系密切对儿童的个性塑造和心理行为的发展会产生积极作用。不良家庭环境是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20]。Richman N[21]研究表明父母经常吵架、母子关系差、家庭婚姻状况不良等与儿童行为异常相关。生活在紧张、压抑或沉闷的家庭气氛中,儿童易形成焦虑、孤僻、冷漠等不良情绪,会出现多动或冲动行为。亲子关系差,父母对子女缺乏理解,子女对父母的满意感差,会使子女的行为异常程度提高。父母与儿童缺乏感情上的交流,会使儿童情感日久趋于冷淡,双方容易产生隔阂,情感破裂,甚至对抗,是儿童不良行为的诱因。

(6)家长的期望水平 文献报道[22]父母期望与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关系密切。父母对儿童的适宜的期望是儿童成功的动力,期望过高或过低都是不妥当的。如果父母不考虑儿童的实际能力,要求过高,会使儿童经常处于过大的学习压力之下,容易发生情绪和行为障碍。反之,如果父母对儿童关心不够,期望过低,久而久之,会使儿童对学习失去兴趣,缺乏上进心和求知欲,不利于其身心健康发展。

2.2.2 社会因素 儿童行为问题与社会经济发展程度有关。王玉凤等[22]通过对不同时期北京市城区学龄儿童行为问题的比较研究发现,1993年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为10.9%,明显高于1985年的8.3%,提示儿童行为问题与经济发展程度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Shaw DS等[23]通过对310名生活在低社会阶层家庭的男童从婴儿期至6岁的长期随访研究表明:儿童期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反社会行为、品行障碍等均与婴儿期的心理社会危险因素有关。

社会风气和传播媒介对儿童的行为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Sim ons R L等[24]通过对207个生活在单亲家庭的儿童的行为调查发现,社区环境不良可直接导致男孩痛苦、忧伤的心情,同时会影响双亲关系并加速男孩与社区内一些有违法行为的同伴建立友谊关系,最终导致儿童品行问题的发生。社区环境不良与女孩的行为和情绪问题无明显关联,但社区内单亲家庭所占的比例对女孩的品行问题有直接影响。在当今的信息高科技时代,儿童通过电视、电影、图书、广播、音像制品以及国际互联网络等传播媒介获得知识的同时,其中一些不健康的东西或不良倾向也对儿童产生直接或间接的消极影响,有些甚至是毒害作用。由于儿童自身的辨别能力尚不成熟,容易模仿或学习传媒中的一些异常行为,进而发展为心理行为障碍。

2.3 儿童自身因素 儿童的健康状况与行为问题的关系国内外均有报道。H olmes CS等采用Achenbach 儿童行为量表(C BC L)对患有糖尿病的儿童及正常对照儿童分别进行调查发现,糖尿病患儿的内化性行为问题及总行为问题的评分均高于对照儿童,在控制混杂因素后,糖尿病患儿的C BC L量表的8个因子中仍有6个因子的评分高于对照。Merrell K W等通过对198名发育迟缓的儿童及198名正常儿童进行病例对照研究表明发育迟缓儿童的社会技能缺乏的危险性是正常儿童的4~5倍,其行为问题的发生率亦明显高于正常儿童。儿童自身的健康状况不佳,一方面限制儿童的日常活动,另一方面疾病本身使儿童产生情绪反应;其次,儿童的疾病使周围其他人员产生情绪反应,这三方面共同作用,使儿童的行为发生改变。

Byrd RS等研究发现儿童入学年龄过大或者留级都会增加其行为问题的发生率。国内学者[25]研究表明儿童的学习成绩对行为问题有一定的影响,学习成绩差的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较高。可能是由于父母或老师对待孩子学习成绩差时采取鄙视或斥责等不正确的态度,导致儿童产生自卑心理或厌学情绪,加剧异常行为的出现。

3 防治对策

儿童行为问题直接影响儿童学习或工作的效能、知识与技能的获得及社会适应的良好程度,有些还可能成为成年期精神疾病的根基。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必然会受到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其中有些不良因素可能会导致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因此,需要从以下方面给予儿童及时的干预和指导:(1)从母孕期,围产期进行预防;重点做好孕产期保健工作,努力避免和减少感染、接触有害物质、重大精神刺激、营养不良、病理分娩等孕产期不利因素影响胎儿脑的发育和功能。广泛开展优生遗传咨询,应用遗传学和临床医学的基本原理和技术,对精神障碍患者的婚姻、生育以及遗传监护给予医学指导。(2)从婴幼儿期开始对高危人群进行监测,重点在于早期发现,早期矫正。努力改善婴幼儿身体健康状况,减少婴幼儿期高烧、营养不良、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和颅脑外伤等高危因素。(3)对不利于儿童心理行为发展的家庭因素应早期干预,重点在于提高父母科学文化素质,普及家庭教育和儿童心理卫生知识,使家长掌握和运用正确、积极的教养方式或行为,指导家长认识家庭职责,为儿童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4)开展学校、家庭、社区及医疗保健机构的综合干预措施,通过广播、电视、报刊、讲座等多种形式,积极开展心理卫生宣传教育,普及儿童心理卫生常识,使人们认识到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还包括良好的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培训儿童心理卫生专业人员,了解儿童的心理发育特点,识别正常与异常行为。在学校定期举办教师心理卫生讲座、设立心理咨询室,出版儿童心理卫生专栏,加强教师对儿童心理行为知识的了解;召开家长会,针对有行为问题儿童布置家庭干预性作业;在社区内定期出有关儿童心理卫生和教育的板报;开设社区儿童心理卫生专科门诊,以便做到早发现、早诊断和早干预。医疗保健机构对检查中发现的行为问题应及时进行心理治疗和行为矫正教育,严重者辅以药物治疗。

4 研究展望

在当今社会、经济变革的时代,儿童的身心健康

问题已成为儿童保健工作者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国内外学者近年来主要是针对其中反映儿童心理发展水平的行为问题进行了较多的研究,但对于儿童行为问题的研究多集中于描述性研究和少数的病例对照研究,而且将儿童的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看作两个独立的问题。关于儿童行为问题是否导致儿童期一系列有害于健康事件的发生,以及行为问题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状况的追踪随访研究等尚未开展,儿童行为问题与儿童期其他对躯体健康有严重影响的疾病或事件之间关系的研究将是一个值得重点研究的领域。因此根据地域差异广泛开展儿童行为与儿童期其他常见的健康问题之间关系的队列研究,探讨儿童期各种身心健康问题的影响因素以及对儿童身心健康的交互作用,并针对相应因素积极开展干预措施的研究,有利于儿童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Brandenburg NA,Friedman RM,S ilver SE.The epidemiol2

ogy of childhood psychiatric dis orders:prevlalence findings

from recent studies.J Am Child Adolesc P sychiatry,1990,29

(1):76-83.

[2] 全国22个城市协作调查组.儿童行为问题影响因素分

析:22城市协作调查24013名儿童少年报告[J].中国

心理卫生杂志,1993,7(1):13-15.

[3] Rutter M.Behavior screening for com pletion by parents:

preliminary finding.J Child P sychiat P sychol.1967;8:1. [4] 叶广俊主编.现代儿童少年卫生学[M].北京:人民卫

生出版,1999:327-328.

[5] Marcia B.From fruit files,rats,mice:evidence of genetic

in fluence.Science,1994,264(17):1690-1693.

[6] Ward D,Bray-Ward P,Lombros o P J.G enetics of child2

hood dis orders:VI.FISH,FISH,and m ore FISH.J Am A2

cad Child Adolesc P sychiatry,1999,38(9):1200-1202. [7] Marshall E.High and lows on the research roller coaster.

Science,1994,264(17):1693-1695.

[8] Vernon PA,Mccarthy JM,Johns on AM,et al.Individual

difference in multiple dimensions of aggression:a univariate

and multivariate genetic analysis.Twin Res,1999,2(1):16

-21.

[9] 王玉凤,沈渔 .学龄儿童行为问题综合研究(之二)

-临床病例对照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0,4

(6):241-246.[10] Mccormick MC,W orkman DK,Brooks G J.The behavioral

and em otional well-being of school-age children with dif2

ferent birth weights.Pediatrics,1996,97(1):18-25. [11] Pagani L,Boulerice B,Richard E,et al.Behavioural de2

velopment in children of div orce and remarriage.J Child

P sychol P sychiat,1997,38(7):769-781.

[12] Orlebeke J F,K nol D L,Boomsma DI,et al.Frequency of

parental report of problem behavior in children decreases

with increasing maternal age at delivery.P sychol Rep,

1998,82(2):395-404.

[13] Mekos D,Hetherington E M,Reiss D.S ibling differences

in problem behavior and parental treatment in nondiv orced

and remarried families.Child Dev,1996,67(5):2148-

65.

[14] Jensen PS,Bloedau L,Degroot J,et al.Child at risk:I.

Risk factors and child sym ptomatology.J Am Acad Child

and Adolescent P sychiatry,1990,29(1):51-59.

[15] S traus M A,Sugarman DB,G iles JS.S panking by parents

and subsequent antis ocial behavior of children.Arch Pedi2

atr Adolesc Med,1997,151(8):761-767.

[16] E lliman D,Lynch M A.The physical punishment of chil2

dren.Arch Dis Child,2000,83:196-198.

[17] 谭英,崔伊薇,胡虞志,等.儿童行为问题与早期家庭

生活环境关系的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杂志,1998,

19(1):68-70.

[18] Dubowitz H,Zuravin S,S tarr RH,et al.Behavior problem

of children in kinship care.J Behav Pediatr,1993,14(6):

386-393.

[19] Dubowitz H,Sawyer R J.School behavior of children in

kinship care.Child Abuse Negl,1994,18(11):899-911.

[20] F orm os o D,G onzoles NA,Aiken LS.Family con flict and

children,s internalizing and externalizing behavior:predic2

tive factors.Am J Community P sychol,2000,28(2):175

-199.

[21] Richman N.Behavior problems in pre-school children:

family and s ocial factors.Brit J P sychiat,1997,(3):522

-527.

[22] 王玉凤,任桂英,顾伯美.不同时期北京市城区儿童行

为问题比较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0,14(1):

51-53.

[23] Shaw DS,Owens E B,G iovannelli J,et al.In fant and tod2

dler pathways leading to early externalizing dis orders.J Am

Acad Child Adolesc P sychiatry,2001,40(1):36-43.

?监督监测?

灵璧县农村生活饮水水质监测结果

张健,赵波,岳鹏

【文献标识码】B

【中图分类号】R123.9

【文章编号】1007-1040(2003)03-0196-01

【关键词】生活饮水; 监测; 供水

本县位于安徽省东北部,毗邻江苏省,属淮北平原地区,全县区域总面积2054km2,辖21个乡(镇),总人口约120万,现已列为2002年度水质量重点监测县之一。按照省卫生厅要求对我县21个乡(镇)居民生活饮用水进行卫生学监测。现将我县农村居民生活饮用水水质监测情况报告如下。

1 内容与方法

按照《安徽省农村生活饮用水质监测方案》要求设置监测点共35个,其中集中式15个,分散式20个,每个监测点枯水期与丰水期各采一次水样。按G B5750-1985生活饮用水标准检测方法检验。检验内容包括水温、色度、臭和味、浑浊度、pH值、总硬度、铁、锰、氧化物、硝酸盐、氯化物、氨氮、亚硝酸盐氮、C OD、总大肠菌群、细菌总数、余氯等指标。按《农村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准则评价:一级水为合格水;凡1份水样有1项以上检测指标不符合一级水卫生标准的,则该水质被列为不合格饮用水。

2 结果与分析

我县居民饮用水均采自地下,且均未进行处理直接饮用。供用水方式分为集中式供水和分散式供

【作者单位】灵璧县卫生防疫站,安徽灵璧 234200

【作者简介】张健(1968~),男,主管医师,从事卫生监督水。枯水期共采水样35份,符合一级水质标准的30份(85.7%)。其中集中式供水水样15份,符合一级水质标准的14份(93%),分散式供水水样20份,符合一级水质标准的12份(60%)。二者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主要超标项目为细菌总数7份(20%);大肠菌群3份(8.6%),硫酸盐4份(11.4%);铁、锰、总硬度等。丰水期共采水样35份,符合一级水质标准的18份(51.4%)。其中集中式供水样15份,符合一级水质标准的12份(80%);分散式供水水样20份,符合一级水质标准的4份(20%)。二者间差异有显著性(P<0.025),主要超标项目为大肠菌群15份(42.8%);细菌总数16份(45.7%)。枯水期与丰水期的水质经统计学分析显示,集中式供水水质好于分散式供水,且比较稳定。

3 讨论

由于集中式供水的水源多为地下深层水(80~150m),水质比较稳定,不易受地面水污染。而分散式供水的水源多为浅层地下水,水质不稳定。丰水期,地面水比较丰富,极易渗透地下,污染浅层水质。再者分散式取水点多为庭院内,与家庭厕所、粪坑、畜圈等污染源较近(30m内)。水源防护措施及生活污水处理不严格,饮用水未消毒处理,致使微生物指标严重超标。此外受本地区地质特性的影响,铁、锰、硫酸盐、总硬度有不同程度的超标。鉴于农村集中式供水水质合格率高于分散式供水水质。因此建议发展集中式供水,并同时加强分散式供水水源的管理与防护。

收稿日期:2003-03-17

[24] S im ons R L,Johns on C,Beaman J,et al.Parents and peer

group as mediators of the effect of community structure on

adolescent problem behavior.Am J Community P sychol,

1996,24(1):145-71.[25] 尤三力,吴佩芳,俞琳,等.深圳地区少儿行为问题影

响因素初步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8,12(3):

163.

收稿日期:2003-02-26

幼儿教育研究如何对待幼儿的告状行为

《如何对待幼儿的告状行为 作者:郑艳琼 [摘要]:在幼儿园里,幼儿告状的现象十分突出,这使许多教师为此发愁。其实幼儿告状行为是幼儿形成社会意识初期阶段的一种表现,也是幼儿在成人帮助下学习和分辨是非的过程,教师要了解幼儿告状的动机,正确认识看待幼儿的告状行为,科学地引导与教育幼儿,使幼儿在这个过程中学会交往,学会解决矛盾,从而提高交往的技能与水平。 [关键词]:幼儿教育告状行为 幼儿告状行为是指:“幼儿在幼儿园日常生活中为自己受到来自同伴某一方面的侵犯,或者发现同伴的某种行为与幼儿园的集体规则、教师的某项要求不相符合时,向教师发起的一种互动行为,这种行为的突出目的是要阻止同伴的行为。”[1]在幼儿园里, 幼儿告状的现象十分突出,这使许多教师为此发愁,有的教师担心孩子思想品德会出问题,认为小小的孩子就如此打小报告,久而久之,会形成不良习气;有的则认为孩子无聊,对鸡毛蒜皮的小事小题大做。上述对幼儿告状现象的认识都是不正确的,其实幼儿告状行为是幼儿形成社会意识初期阶段的一种再现,也是幼儿在成人帮助下学习和分辨是非的过程。教师要了解幼儿告状的动机,正确认识看待幼儿的告状行为,科学地引导与教育幼儿,使幼儿在这个过程中学会交往,学会解决矛盾,从而提高交往的技能与水平。 一、案例描述与分析

案例一: 快要吃午饭了,小朋友们有序地进入卫生间洗手准备就餐。当大部分孩子坐到位子上时,老师开始分饭菜,这时兜兜急匆匆地跑来告诉我,“老师,菲儿在卫生间玩水。”当时,我很随便地说了声:“喔,我知道了。”继续忙着给孩子们分饭菜。我分完后才想起菲儿在卫生间玩水这件事。当我走进卫生间一看,只见兜兜和菲儿一起玩水,玩得很开心。 分析:兜兜向老师告状,说明他了解洗手时不可以玩水的规则,他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和判断能力。告状是想向老师再次确认规则,他希望老师能对“被告”的行为做出解释,结果发现老师“毫无反应”之后,他也加入“不守规则”的行列。 这件小事使我明白了:类似的告状行为是孩子用来试探成人处事的反应的。我想,当时我若马上处理此事,兜兜就不会跟着玩水了。从此以后,当我再次碰到类似情况时,我总是按照幼儿常规要求尽快做出处理,避免来告状的幼儿学样。 案例二: 韩瑞是班里最爱告状的孩子。平时总是向老师告状:“XX小朋友打人。”“XX把美工区的纸带回家了。”……常常能听到韩瑞告状的声音。一次,韩瑞奶奶来接时,韩瑞正向老师告状:“XX小朋友把玩具藏起来不给别人玩。”奶奶见了就劝说韩瑞少管闲事,并告诉韩瑞:“你要是老向老师告小朋友的状,小朋友就不和你玩了。” 分析:奶奶担心韩瑞告状会引起别的小朋友的敌视,从而制止韩瑞告状。其实这种做法是很不可取的。因为这样做的结果只会使孩子失去那刚刚萌芽的道德责任感,久而久之会使孩子变成一个自私的人。这种带有检举心理的告状,应视为一种可喜的现象。这正反映了幼儿在把别的孩子的行为与老师、家长平时教导的

学前儿童行为观察(学习纲要),DOC

欢迎阅读 第一章观察概述 第一节第二节 ⊙学习指导 一个教师能够利用观察来了解儿童,要具备两方面的知识: 1、关于儿童身心发展方面的知识。 2、关于观察方面的基本知识。 目前,学前教育实践工作者已经从转变教育观念的阶段发展到如何在坚定的教育理念得指引下提高自己实践能力的阶段。 ⊙一般观察 1、什么是一般观察?观察是人类的本能。日常生活中的观察行为是由好奇引起的。观察是指通过人的感官,从周围环境中获得信息,并进行组织说明的过程。 2、观察的对象:物、事、人。 3、观察的要素:注意、对象与背景、主观介入、判断和结论。 ⊙专业的观察 1、什么是专业的观察?是为了职业要求或科学研究而进行的、以正确的了解为目的、需要收集多方面的资料、需要对资料进行缜密的处理。 一般观察:事实接收→主观判断 专业观察:事实接收→主观判断 2、专业观察的客观性与主观性 客观性——是指事实存在的真实面。现实资料的呈现及提供的证据都必须符合客观的要求。 主观性——是指观察者个人主观的想法。决定资料的收集方向、辨别资料真伪或可靠性、分析或归纳出假设性的解释、分别解释的程度等过程中都要体现主观的作用。 主观与客观的整合——观察的目的是在揭露客观的事实,但是观察的过程却是通过主观的处理或诠释。 ⊙专业观察的基本能力 1、辨识观察动机的能力。 2、追求可靠资料的能力。 3、观察工具的选择或制作的能力。 4、反省主观情绪或成见的能力。 5、区分客观与主观的能力。

6、摘要行为意义的能力。 7、用词语下基础定义(操作)的能力。 8、提出假设的能力。 ⊙被观察的行为 1、什么是行为? 狭义:个体表现在外且能被直接观察、描述、记录或测量的活动。 广义:不只限于直接观察可见的外在活动,还包括以外在行为为线索,间接推论内在的心理活动和心理过程。 2、个体与环境的互动 环境的刺激:外显行为、内隐行为 刺激→行为反应 行为的产生是个体接受了刺激很快就出现的,行动者的思考或意识的参与比较少。 刺激→有机体的意识→行为反应 个体针对刺激产生思考及选择,决定了反应方式后才表现的行为。 内在动机→行为反应 发自内在的驱力、情绪或意念等的行为。 3、外在行为表现的特点(人类行为的共同特点): ﹡连续性:某一行为的发生,是有始有终的。 ﹡整体性:人身体不同部位的动作及表情的意义不是分离的。 ﹡程序性:先前的经验会影响后面的行为表现。

孤独症儿童课堂问题行为的个案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3717648552.html, 孤独症儿童课堂问题行为的个案研究 作者:高孟霞 来源:《启迪与智慧·教育版》2018年第03期 【摘要】本研究通过对个案亮亮进行追踪观察,探寻孤独症儿童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提出有效应对的策略。 【关键词】孤独症儿童;课堂问题行为;个案研究 近年来,我国特殊教育事业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学校教育对象的类型也有了极大的扩展,其中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的数量在逐年增多。这些儿童身上都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问题行为,当这些问题行为发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时,无疑会影响正常教学的开展。因此,对特教学校孤独症儿童问题行为的调查,探究其行为表现背后的动因,可以帮助特教学校教师选择制定恰当的干预策略,进而有效缓解其教学压力。 一、研究方法 研究对象:亮亮,男,9岁,孤独症兼轻度智障,现就读于安徽某特教学校康复班。亮亮生活在一个六口之家,家中还有一个一岁多的妹妹。亮亮四岁时被医院诊断为孤独症,之后进入一家私立康复机构接受教育训练,2015年秋季进入该特教学校就读,平时由爷爷、爸爸轮 流陪读。 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界定:课堂问题行为是指课堂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影响课堂常规秩序及教学有效性的行为。北京师范大学特殊教育教授朴永馨认为问题行为会阻碍儿童的社会适应以及身心的充分发展。国外最早对问题行为进行研究的是威克曼(E.K.Wakeman),他在 1928 年首次提出问题行为这一术语,并指出问题行为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指任何一种会引起麻烦的行为(干扰学生和班级集体发挥有效的作用),也可以说是这种行为所产生的麻烦(表示学生或集体丧失有效的作用)。此后,有更多的学者给予问题行为不同的解释与命名:偏态行为、异常行为、挑战性行为等。综合国内外学者的观点,问题行为应包含以下几层含义:(1)问题行为会阻碍自身的身心发展和社会适应;(2)问题行为会影响自己与他人的正常学习和生活;(3)问题行为偏离社会常态。 个案主要的问题行为有:发脾气、自我伤害、不参与等行为,其操作性定义如表1。 二、研究结果 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表现:通过对亮亮的课堂行为观察发现,该生坐在椅子上不断前后摇晃自己身体,不参与教学活动的行为出现频率最高,约占50%。其次是双脚同时起落蹦跳、用力拍桌子、推翻课桌等发脾气行为,约占40%。捶打自己下巴的自伤行为发生频率最低,约占10%。

学龄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研究综述

学龄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研究 综述 时间: 2010-4-26 作者: 刘晋来源:幼儿教育 [摘要] 攻击性行为的存在造成了教养者不同程度的困扰,为了解决这种困扰,笔者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和研究。要解决问题,我们首先要了解攻击性行为是什么回事,它在学龄前幼儿的身上又是如何的产生,如何体现的,它发生的概率、频率有多高?第二,现在面对这一现象存在,社会以及社会各界给予的态度又是怎样,有没有找到合适的方式来解决。第三,这一群体的幼儿其社会关系比较差,作为他们的教养者,我们应该采取的正确方式是什么,怎样的方式方法才是对“问题幼儿”最好的。事实上,为了避免攻击行为的发生,人们容易孤立这一群体的幼儿。在这种消极、否定的环境中成长,久而久之,各方面的发展必然

受到很大的限制,更要引起注意的是如果幼儿的攻击性行为不及时加以干预、矫治,那么幼儿期攻击性行为严重的幼儿将来容易走上犯 罪的道路。 [关键词] 攻击性行为;形成原因;现状;对策 学龄前(0—6岁)幼儿的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但由于学龄前幼儿各方面都处在发展阶段,也就是说处在不稳定状态,家长和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会遇到各种不同的问题,例如:幼儿问题行为。幼儿问题行为是一种具有普遍性特点的客观存在的行为,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民族素质的提高,而攻击性行为是问题行为极其重要的表现之一,是一种消极行为。它不但会对其他幼儿或班集体造成危害,而且容易使攻击者本人得到比较多的来自周围环境的 否定,不利于幼儿健康的成长。正因为如此,该问题历来为发展心理学和幼儿教育学研究 所重视,在这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较丰富的成

果,这些研究成果为我们一线教育者对有攻击性行为的幼儿进行教育提供了有效的依据。 那么,攻击性行为究竟是怎样一种行为,又是如何形成的呢?我们的教师和家长又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教育策略才是最佳方式呢?针对这一系列的问题,笔者认为有必要进行实例研究。 一、攻击性行为的概念以及形成原因 要解决攻击性行为的问题,不可避免,首先对攻击性行为需要具备有深刻的认识,这里我们所谈到的攻击性行为的对象为学龄前幼儿。 ㈠攻击性行为的概念 攻击性行为⑴(aggressive behavior)通常定义为有意伤害他人身心健康的行为。而幼儿攻击性行为是指幼儿经常性发生对他人、周遭物体进行的行为或言语上的严重攻击表现。0——4岁的幼儿常采用直接的吵架,打架等进行身体攻击,4——6岁的幼儿常采用间接的语

关于幼儿“告状”行为的研究及其指导策略

编号 2013381108 毕业论文 (2017届本科) 论文题目:关于幼儿告状行为的研究及其指导策略 学院:教育学院 专业:学前教育 班级: 2013级学前一班 作者姓名:陈倩倩 指导教师:何国宏职称:讲师 完成日期:2017年 5 月16 日

陇东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诚信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本科毕业论文,是本人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成果不存在知识产权争议,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 2017年月日

目录 陇东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诚信声明.................................. - 3 - 一、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 三、幼儿“告状”行为的原因分析 (2) (一)幼儿自身原因 (3) (二)教师评价标准对幼儿告状行为的影响 (3) (三)家长不正确教育观念对幼儿告状行为的影响 (3) (四)电视、网络游戏、动漫等对幼儿告状行为的影响 (4) 四、幼儿“告状”行为的指导策略 (4) (一)教师对幼儿告状行为的指导策略 (4) 1 .保持良好的心态,宽容对待告状行为 (4) 2 .了解动机和目的,区别对待告状行为 (4) (二)家长对幼儿告状行为的指导策略 (6) 五、总结与反思 (7) 致谢 (8)

关于幼儿“告状”行为的研究及其指导策略 陈倩倩 (陇东学院教育学院,甘肃庆阳 745000) 摘要:幼儿告状是指3-6岁的幼儿将自己或同伴受到的欺负向教师或家长转述的过程。在幼儿园的日常生活中,告状行为是由幼儿发起的几种师幼互动中发生频率最高的一种。幼儿频繁的告状花费了教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教师正确处理幼儿的告状行为有助于幼儿形成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培养幼儿同伴间互相帮助的优秀品质。本文根据笔者在幼儿园的实习经历和教育教学的实践分析了幼儿告状行为的成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几点教师对待幼儿告状行为的指导策略。 关键词:幼儿告状行为指导策略 一、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笔者在幼儿园实习期间发现幼儿的告状行为非常频繁,几乎每天都有超过半数以上的幼儿因为一点点鸡毛蒜皮的小事来找老师告状,这严重影响了教师工作的正常秩序。因此,了解幼儿告状行为的原因,以及教师对待告状行为时该使用怎样的策略来应对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一举措有助于幼师在幼儿园的日常工作生活中更好地应对幼儿的告状行为。 本文采用了文献研究和案例研究两种方法,在论文写作过程中查阅了很多的文献资料,进行深入剖析对比,或针对“幼儿告状行为”这一关键词进行了文献查阅;在研究过程中针对幼儿告状行为作了实际的案例记录,并将这些案例作为行为研究的实践依据。 二、幼儿“告状”行为的含义及类型 (一)幼儿“告状”的含义 告状指的是人与人之间发生某种冲突、矛盾而又不能自行解决时出现的、借助第三方力量来解决纠纷的一种特有的人际行为,这是从人际关系和心理学角度上来说的。 幼儿的“告状”是指幼儿认为自己受到同伴欺负或发现某种行为和幼儿园集体规则不相符合时,向教师发起的一种师幼互动行为。

儿童问题行为案例分析

案例介绍: 小A是一个10岁男孩,四年级。智力正常。他的不适当行为特别表现为上课随便插嘴,有时站起来离座与人讲话,严重影响课堂正常教学。对小A的这种表现,他的幼儿园老师、小学各任课老师及家长都甚感头疼,曾想过许多办法试图制止,但效果不佳。经××医院诊断,系过分活动症。 根据上述情况,尝试用行为矫正技术对小红的不良行为进行矫正。设计一个行为矫正方案。

设计方案: 一、确定目标行为:减少小A上课随意插嘴的次数,不影响课堂正常教学。 二、测定基准线:采用“事件取样”观察法。在上课4 5分钟内记录随意插嘴的次数,为求准确性,选择不同节次的数学、语文课,共观察5天,观察数学平均每节课插嘴4~6次,语文约5次。 三、选择增强物:由家庭访问得知,该生很喜爱看课外书,又与该生交谈,知道他更喜欢班内墙上的红星,因此,约定以红星作为增强物。 四、过程与方法:我事先和小A谈话,帮助他进一步认识上课随便插嘴行为的不良后果,增强他减少这一不良行为的意愿,向他说明协助他改变的办法。取得该生的同意后,订立口头契约。 第一阶段,减少数学课插嘴行为,若做到一节数学课插嘴次数比基准期少1次,可得代券1张;少2次,可得代券2张,以此类推,3张代券可换1颗墙上的红星。若超过基准线平均数1次。则罚代券l张,以此类推。时间两周,效果非常显著:处理期第一周即下降到平均每节课3—5次,第二周2—3次。 第二阶段,数学、语文课上同时控制。数学课要求保持第一阶段的平均3~5次,就可得l张代券;若少1次。可得2张代券;超过4次,罚券l张。语文课也以基准期5次为界,减1次奖1张券。超1次罚1张券。其他以此类推,时间4周。结果表明他能够达到预定要求。第三阶段,数学、语文、外语课同时控制。数学插嘴保持第二阶段的

儿童攻击性行为研究综述

儿童攻击性行为研究综述 何伟健吴思远梁熙维 [摘要]儿童攻击性行为是儿童表现出来的对他人和社会造成负面影响的一种不健康的社会行为,不利于儿童未来的发展。导致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原因有多方面,本文对其中的媒体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并从正确使用媒体的角度提出矫正的相关对策。在个人内部冲突和社会性冲突中有的儿童缺乏有效的方式化解,于是采取攻击行为,阻碍了社会化发展。只有正确认识小学生攻击行为的表现和特点才能进行有效干预,帮助小学生克服攻击行为,学会合理解决问题,促进其社会化健康发展。 [关键词] 攻击性行为;儿童;现状;对策 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儿童的攻击行为、暴力犯罪正呈日益严重的势态,不仅在犯罪率居高不下的美国,在整个西方国家如此,中国也受到这个问题的严重困扰。可以这么说,我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正是针对这样一种严峻形势而制定的,同时,在社会心理学和社会认知研究中,对攻击行为的研究乃是证明社会认知具有内隐性的突破口,因此,对儿童攻击行为进行深入全面的研究极具迫切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攻击行为的概念:攻击行为,就是攻击,也称侵犯,也称侵犯或侵犯行为。而对于攻击行为这一概念,学术界对其界定可谓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那么,攻击性行为究竟是怎样一种行为,又是如何形成的呢?我们的教师和家长又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教育策略才是最佳方式呢?针对这一系列的问题,笔者认为有必要进行实例研究。 1.攻击性行为的概念以及形成原因 1.1攻击性行为的概念 攻击是指个人或者团体有意地攻击或伤害他人身体或精神或者损害他人财物的反社会行为。儿童, 甚至是成年人都会表现出这种行为,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言语攻击,即指通过取笑、讽刺、诽谤、谩骂、背后说别人坏话等方式对他人进行人格欺侮, 或者是恶意造谣中伤他人, 破坏别人之间的关系。二是身体攻击, 即用身体的某些部位或者是有可能造成伤害的工具攻击他人身体。三是

幼儿“告状”行为的研究及指导策略

幼儿“告状”行为的研究及指导策略 温江区鱼凫阳光幼儿园干田甜摘要:告状,从人际关系心理学角度上来说,指的是人与人之间发生某种冲突、矛盾而不能自行化解时出现的,借助第三方力量来解决纠纷的一种特有的人际行为。而被家长们娇生惯养的幼儿们则有一种天生的优越感,认为自己是最重要的,喜欢以自我为中心,当别人来反对他时会很不高兴,当两个幼儿发生冲突时,势弱的那一个幼儿就要寻求帮助,而被幼儿选为寻求帮助的那个人就是教师。幼儿的告状,是指幼儿在他们自己认为受到同伴侵犯或发现某种行为与幼儿园的集体规则、教师的某项要求不相符合时,向教师发起的一种互动行为。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告状是一种发生次数很频繁的现象,它花费了教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幼儿作为一个特殊的人类个体,他们的告状行为一定有许多和成人不同的地方。 关键字:幼儿;告状;频繁 一、幼儿告状行为的产生 1、概述 我们应该知道,在幼儿时期,孩子的认识水平低,生活经验缺乏,各种心理过程,特别是认知处理过程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他们的思维能力,独立性等还很差,依赖性较强。而且他们都是家里的宝贝,很娇惯他们,使他们不懂的为他人着想,因而,他们对周围所发生的事不能进行完整的、全面的评价,也不能应付和处理发生在他们身上或周围的问题。而成人特别是幼儿教师是他们心中的权威,幼儿一旦出现问题或遭到挫折,他们的告状行为便会频繁出现。据一些调查资料显示:幼儿园中每天约有60%的幼儿向老师告状,有的每人每天告状次数达5次之多,令老师们应接不暇,又忙又累。 2、幼儿告状行为的发展 幼儿的告状的高峰期是在幼儿园中班到小学二年级的时候,告状行为消退甚至消失是在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因为那是他们就可以自己解决问题而不是依靠老师来解决。不过在幼儿告状的高峰期四年的时间,他们都是矛盾都会找老师来解决,这要求老师处理

儿童攻击性行为汇编

儿童攻击行为的影响因素和对策研究综述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形成原因进行一番透视和分析,并针对幼儿的攻击性行为的克服提出对策 关键词:儿童;攻击行为;影响因素;对策 1 引言 攻击行为是儿童经常会发生的不良行为,这种行为对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较强的影响力。研究结果表明,就攻击行为的频率而言,学前阶段儿童的攻击性最高,随着年龄的增长呈线性下降。到青春期攻击和反社会行为出现暂时增长,[1]儿童期一般表现为打人、踢人等身体上的直接攻击,也有间接攻击,如从面部表情、姿态和手势等表现出来的攻击性倾向。又经心理学研究表明,因斗殴犯罪的青少年中,其攻击性行为可以追溯到儿童期,70%的少年暴力犯罪在儿童期就有攻击性行为。[2]儿童攻击性行为是今后各种各样行为问题的先兆。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儿童之间因矛盾而互相辱骂、恶意中伤、打架斗殴、乃至动用武器伤害生命的事件的发生频率越来越高,报刊上此类报道已屡见不鲜,着实让人忧虑。因此,对儿童攻击性行为的研究具有很重要的价值。有鉴于此,本文在较广泛参阅有关文献的基础上,对有关研究成果中这类障碍儿童的概念,理论,分类,原因进行研究归类,在此基础上做了综合论述,以期对儿童良好行为的塑造有所启迪。 2 攻击行为概念的界定 虽然关于攻击的研究己有上百年的历史,但是对于攻击本质的认识至今仍存在争议。早在20世纪20年代“攻击性行为”被看作是“人们为了寻求快乐而遭受挫折的基本反应”,之后人们通过大量研究后,较多的心理学家赞同“攻击是以直伤害他人为目的的任何行为”[3]与之对应,心理学中对攻击的定义主要有解剖学定义、前提条件定义、行为后果定义和社会判断定义四种。这四种定义从不同角度阐述了攻击性行为,各有其侧重及可取之处,同时也存在着不足。

5-7岁幼儿告状行为的策略与分析

——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5-7岁幼儿告状行为的策略与分析 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

幼儿告状行为是指:“幼儿在幼儿园日常生活中为自己受到来自 同伴某一方面的侵犯,或者发现同伴的某种行为与幼儿园的集体规则、教师的某项要求不相符合时,向教师发起的一种互动行为,这种行为 的突出目的是要阻止同伴的行为。”〔1〕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在告状时 会采用不同的策略,同一年龄段的幼儿也会根据不同的情境采用多样 化的告状策略。本研究基于幼儿告状行为的具体案例,结合与教师、 家长的访谈,对幼儿告状时所采用的策略进行归纳与分析。 一、幼儿告状行为策略的类别界定与量化分析 (一)幼儿告状行为的类别界定 借鉴刘晶波在师幼互动行为研究中现场获得数据的具体方法,〔2〕笔者在一所幼儿园的一个大班和一个中班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观察和 记录,共获得231个幼儿告状行为有效事件,其中大班115个,中班116个。通过编码,初步归纳出5~7岁幼儿的12种具体告状策略。 1.消极评价〔3〕:指幼儿指责同伴的行为,对他们的活动作出 负面评价。如:“老师,他有这么多玩具,为什么不给我们玩?小气鬼!”“老师你看,他画得乱七八糟!” 2.神态示意:指幼儿借助面部表情、眼神、动作等方式向教师示意,以达到告状的目的。如长江①笑嘻嘻地看着教师,同时用手指着 乱蹦乱跳的方昕,以此向教师告状。 3.嘲笑:指幼儿看到同伴的行为异常或者听到同伴的言语怪异、 夸张,便以嘲弄、取笑等方式向教师告状。如:“哈哈,老师,他说 他一说话小椅子就会跟着走……” 4.撒娇:指幼儿想得到某种东西或达到某种目的,但只凭自己已 有的条件无法做到,因而借助于语言、动作取悦于教师,以博得教师

[行为,儿童]儿童关系攻击行为研究综述

儿童关系攻击行为研究综述 摘要儿童早期的攻击行为一定程度上可以预测以后的反社会行为倾向。儿童的关系攻击是近年来一些研究者较为关注的研究新领域。从关系攻击的提出、测评、理论基础、目前研究的新进展等几个方面总结了近年来关于关系攻击行为的研究结果,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作了一些展望,以期对关系攻击的研究有一些启示。 关键词儿童关系攻击综述 Review of Children's Relational Aggression LIU Lu, WANG Xiaojun (Shenzhen University Normal College, Shenzhen, Guangdong 518000) Abstract Early childhood aggression can predict the future antisocial behavior in tendencies to some extent. Relational aggression of children study new areas in recent years, some researchers are more concerned about. Several aspect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roposed attack, evaluation, theoretical foundation,etc. Progress summarizes current research findings on the relationship in recent years, aggressive behavior, and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 were some prospects,in order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ttacks on some inspiration. Key words children; relational aggression; review 攻击行为是在儿童发展中比较常见,对儿童的心理、行为、社交及学业发展有较大的负面影响。传统研究多集中于身体攻击、言语攻击,但近年来对影响儿童心理及情绪发展的攻击类型,如关系攻击的研究成为趋势。由于关系攻击不像身体或言语等外部攻击那么明显,其伤害性很容易被家长和教师所忽视,而其对小学儿童个人成长及人格特质的发展的影响又是极其深远的,对此进行系统研究的需要仍然十分迫切。 1 关系攻击的提出 对关系攻击研究最早开始于攻击行为的性别差异研究。Crick N R等(1995)提出“关系攻击”这一术语,认为它是通过有目的的操纵和损害他人的人际关系而达到有意伤害他人的目的一种工具行为,存在直接攻击形式也存在间接攻击形式。 2 关系攻击行为的测评 目前,用于儿童关系攻击行为测评的方法主要有观察法、访谈法、教师评定和同伴提名法、自我报告法等。① 3 理论基础

[小班,幼儿,行为]小班幼儿告状行为研究

小班幼儿告状行为研究 摘要告状是幼儿园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不同年龄班的幼儿告状的特点和原因有所不同。本文运用事件取样法对小班幼儿的告状行为进行观察,总结小班幼儿告状行为的特点,分析小班幼儿告状行为的原因。根据观察结果显示,小班幼儿以“求助型”告状为主,告状原因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最后针对小班幼儿告状行为的特点和原因提出指导策略。 关键词小班幼儿告状研究 Study on the Behavior of Children Complain LI Yushu (College of Education, Sichuan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 Dazhou,Sichuan 635000) Abstract Kindergarten complain is a common phenomenon, characteristics and causes of different age classes of children complain of different. In this paper,event sampling method complain to observe the behavior of small children,summariz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behavior of small children complain, complain to analyze the reasons for the behavior of small children. According to observation showed small children to "help type" complain main reason to complain influenced by many factors. Finally, the guidance policy for small children complain behavior characteristics and causes. Key words small class; children; complain; research “幼儿在幼儿园日常生活中为自己受到来自同伴某一方面的侵犯,“幼儿告状行为”是指: 或者发现同伴的某种行为与幼儿园的集体规则、教师的某项要求不相符合时,向教师发起的一种互动行为,这种行为的突出目的是要阻止同伴的行为。”①幼儿的告状行为发生在幼儿园的每个时刻、遍布在幼儿园的每个角落。幼儿告状的类型繁多、原因多样,不同年龄班幼儿的告状行为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和原因。本文通过在幼儿园中的观察收集到的多例小班幼儿告状行为分析总结出小班幼儿告状行为的特点及原因,从而提出小班幼儿告状行为的指导策略。以期能促进小班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减轻小班幼儿教师的工作压力、保证幼儿园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1 小班幼儿告状行为的特点 1.1 以“求助型”告状为主 幼儿告状的原因和类型多种多样,其中最常见的类型之一是“求助型”告状。“求助型”告状是幼儿为了得到老师的保护而产生的告状行为,在幼儿告状行为中占得比例最大。②根据观察结果显示,以“求助型”告状为主的特点同样体现在小班幼儿身上。当小班幼儿受到同伴的攻击或打扰时,小班幼儿告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向有权威的老师请求帮助,以揭发同

幼儿行为问题干预的个案研究

幼儿行为问题干预的个案研究 ——不爱说话的孩子 南宁市福利院慈海幼儿园李顺霞 幼儿的行为问题一般是指对身心健康发展有重要障碍的行为和情绪方面的异常表现。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是人类构建知识、发展能力、适应社会、集体生活的重要途径,而本案例中的小七(化名)进入幼儿园7个月,却还存在着不愿意在集体中表达,不愿意跟班级中的小朋友和老师用语言交流的情况。为改善小七这个情况,教师通过观察和分析,针对具体情况采用适宜的方法,同时加强家园沟通,共同帮助小七。 一、基本情况 (一)个体情况 小七,3岁,男孩,是一对异卵双胞胎中的哥哥,来幼儿园已经7个月了。 (二)家庭情况 医生爸爸一人赚钱养家,妈妈是一位全职太太,小七还有一个6岁的哥哥和一个双胞胎弟弟,据了解,哥哥在幼儿园也不喜欢说话,不喜欢跟老师交流,已经大班了,每天跟老师交流最多的就是两句话——“老师早上好!”和“老师再见”。 二、问题概述 小七来幼儿园已经七个月了,但是一直都不太愿意说话,跟班里的两三个小朋友偶尔有打闹、很简单的语言交流,但是与班上老师几乎没有语言交流,也不能回应教师的打招呼、点名、提问等。当小七有小便的要求的时候,就会摸着裤裆,不说话、看着老师,如果老师没有发现他的意图,偶尔有其他小朋友会帮助他们告诉老师。没有小朋友帮助的时候,老师尝试耐心地询问他是不是想上厕所,小七只是一直看着老师,摸着裤子,希望老师明白之后让他去上厕所,不管老师怎么引导,他都不愿意说出来,最后老师没办法,只能带着他去上厕所,而下次,这种情况依旧继续。 三、观察与诊断 (一)教师初步诊断 孩子是不是得了选择性缄默症?“选择性缄默症”是一种精神障碍。是指已经获得了正常的语言功能儿童,因精神刺激的影响而表现在某些社交场合保持沉默不语的现象,其实质是社交功能障碍而非语言障碍。”“行为学家认为,儿童选择性缄默症是他们处理与环境之间关系的一种行为表现,沉默对孩子来说是一种最有利的自我保护工具,特别是那些还没有学会适应环境变化的孩子,当他认为自己所处的环境会给自己带来紧张感的时候,缄默几乎成为了他们最直接的本能反应。”为了验证自己的想法,老师对小七进行了细致的观察。

大班幼儿攻击性行为的个案研究精编版

大班幼儿攻击性行为的个案研究 【摘要】: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在20世纪初以来就受到很多心理学家的关注,是发展心理学研究中极具事件意义的课题。我在实践教学工作中,采用间歇强化法成功矫正了一个儿童的攻击性行为。间歇强化法是一种对所发生行为进行强化矫正,但并不是每一次都对所发生行为进行强化矫正的方法。 【关键词】:攻击性行为;间歇性强化法 一.问题的提出 (一) 研究综述 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受到很多心理学家的高度关注,是发展心理学研究中极具实践意义的研究课题。在众多的研究中,研究者们大多从攻击性行为的起因、产生的原因及对策矫正方面等等进行深入的研究。 1.幼儿攻击性行为的起因 陈丽颖认为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儿童的健康成长直接影响到我国未来人口素质。在当前社会转型期青少年犯罪已引起社会广泛重视,想了解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发展特点就必须了解攻击性行为的起因: (1).获得他人物品 (2).保护自己物品 (3).争夺座位或活动场所 (4).帮助好朋友或受人指使 (5).游戏或其他活动纠纷 (6).他人违反游戏或行为规则 (7).无故挑衅欺侮他人 (8).报复还击。 2.幼儿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原因 窦维杰认为幼儿的攻击性行为会影响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以及人格和良好品德的

发展,而产生攻击性行为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的: (1)幼儿受某些生理特征的影响 (2)家庭环境是造成幼儿攻击性行为的重要原因 (3)社会环境是造成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成因之一 3. 矫正策略 马开剑认为幼儿攻击性行为的产生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既有先天因素,又有后天环境因素;既有个体差异,又有性别差异;既有个性特点的因素,也有教育方法的失误;既有家庭因素,又有幼儿园的教育因素。由于各种因素交互影响,错综复杂,因而靠单一途径或方法来矫正幼儿的攻击性行为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必须通过多种途径,综合各种措施,进行系统地矫正。 (1)幼儿园要开展多种活动,使导致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情绪得到合理排解。 (2) 鼓励与人合作和对人亲善,从正面平抑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发生。 (3) 远离环境中暗示和鼓励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因素,创设和谐自然、温馨舒畅的教育环境。 (4) 改进我们的幼儿教育方法。 (二) 研究问题 儿童攻击性行为在20世纪初以来就受到很多心理学家的高度关注,是发展心理学研究中极具实践意义的研究课题。虽然经验告诉我们:儿童的攻击行为及儿童之间冲突早在两岁就有了,但是,其表现特点怎样?影响原因有哪些?对个体攻击性行为如何矫正?等等,这些问题都有待于儿童教育与研究工作者作出回答。 攻击性行为是指幼儿为一些小矛盾冲突或受到挫折时,就作出侵犯他人利益

正确认识和对待学前儿童告状行为

正确认识和对待学前儿 童告状行为 LEKIBM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5AB- LEKIBMK08- LEKIBM2C】

浅谈学前儿童告状行为 摘要:幼儿的日常生活中,告状行为是幼儿比较典型的一种社会行为,是幼儿社会化的常见行为之一。随着对幼儿教育的关注,人们对幼儿告状行为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幼儿为什么如此热衷于告状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幼儿的告状行为若处理不当,会影响幼儿之间,师幼之间以及幼儿人际的关系,并对幼儿的性格,品格产生影响,因此要求我们教师要正确认识和对待学前儿童的告状行为。这个问题也将有助于我们认识真实的幼儿生活世界。 关键词:学前儿童;告状行为;纠正方法 引言 告状行为是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一种表现。由于教师对学前儿童告状行为的处理会影响学前儿童之间以及学前儿童与教师的关系,并会对学前儿童的性格和品质的形成产生影响。因此,正确认识和处理学前儿童告状行为,在学前教育的教育中显得非常重要。本文将从学前儿童告状行为的性质,意义等反面探讨学前儿童告状行为的产生和处理。 一·学前儿童告状行为的内涵 (一)学前儿童告状行为 幼儿告状行为是指幼儿在他们自己认为受到同伴的侵害或者发现同伴的某种行为与幼儿园的集体规则,教师的某项要求不相符合时,向教师发起的一种互动行为,他突出的目的是要借助教师权威力量的影响,约束,改变,阻止同伴的行为。 *(二)学前儿童告状行为的分类

幼儿告状行为也是多种多样的。 从告状行为的使用策略来分,告状行为分为以自我为导向的告状(包括请求,撒娇,耐心等待,反复告状,炫耀)。以他人为导向的告状(包括消极评价,嘲笑,诉苦)和以规则为导向的告状(包括解释说理,神态示意,抱怨,提示)。 从告状行为发生的动机来分,可以把告状行为分为求助型告状(学前儿童受欺负后为寻求保护而产生的告状行为),求赏型告状行为(企图用告状来贬低别人,抬高自己),求罚型告状行为(动机是报复或嫉妒,希望借助教师的力量达到报复的目的),试探型告状行为(为了试探教师的态度)和陈诉型告状行为(为明辨是非和说明情况)。 告状行为的表现形式多样,产生的原因也特别复杂,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特别关注:一是,需要我们从幼儿的行为和幼儿的特点找出背后的原因,然后对症下药;二是,我们要有足够的耐心,针对不同的幼儿做出不同的处理,这样才会取得比较理想的成绩。 二·对学前儿童告状行为的分析 (一)幼儿告状的原因分析 在幼儿园中,解决小矛盾最好的办法就是告诉老师,这种行为就是幼儿园里常见的"告状"行为。在幼儿园中,幼儿告状是一种常见现象。这种行为,能让教师在无暇顾及各个幼儿时,了解到一些幼儿的情况,但同时也极让教师在处理上头疼,在访谈中也了解到个别教师甚至对幼儿的告状行为感到厌烦。而此时, 老师更像一名法官, 对他们进行"案件"处理,有时在几分钟内会处

学前儿童行为观察学习纲要

第早观察概述第一节第二节 O学习指导 一个教师能够利用观察来了解儿童,要具备两方面的知识: 1关于儿童身心发展方面的知识。 2、关于观察方面的基本知识。 目前,学前教育实践工作者已经从转变教育观念的阶段发展到如何在坚定的教育理念得指引下提高自 己实践能力的阶段。 O—般观察 1什么是一般观察?观察是人类的本能。日常生活中的观察行为是由好奇引起的。观察是指通过人的感 官,从周围环境中获得信息,并进行组织说明的过程。 2、观察的对象:物、事、人。 3、观察的要素:注意、对象与背景、主观介入、判断和结论。 O专业的观察 1什么是专业的观察?是为了职业要求或科学研究而进行的、以正确的了解为目的、需要收集多方面 的资料、需要对资料进行缜密的处理。 一般观察:事实接收T主观判断 专业观察:事实接收T主观判断 2、专业观察的客观性与主观性 客观性一一是指事实存在的真实面。现实资料的呈现及提供的证据都必须符合客观的要求。 主观性一一是指观察者个人主观的想法。决定资料的收集方向、辨别资料真伪或可靠性、分析或归纳 出假设性的解释、分别解释的程度等过程中都要体现主观的作用。 主观与客观的整合一一观察的目的是在揭露客观的事实,但是观察的过程却是通过主观的处理或诠 释。 O专业观察的基本能力 1辨识观察动机的能力。 2、追求可靠资料的能力。

第早观察概述 3、观察工具的选择或制作的能力。

4、反省主观情绪或成见的能力。 5、区分客观与主观的能力。 6、摘要行为意义的能力。 7、用词语下基础定义(操作)的能力。 8、提出假设的能力。 O被观察的行为 1什么是行为? 狭义:个体表现在外且能被直接观察、描述、记录或测量的活动。 广义:不只限于直接观察可见的外在活动,还包括以外在行为为线索,间接推论内在的心理活动和心理过程。 2、个体与环境的互动 环境的刺激:外显行为、内隐行为 刺激T行为反应 行为的产生是个体接受了刺激很快就出现的,行动者的思考或意识的参与比较少。 刺激T有机体的意识T行为反应 个体针对刺激产生思考及选择,决定了反应方式后才表现的行为。 内在动机T行为反应 发自内在的驱力、情绪或意念等的行为。 3、外在行为表现的特点(人类行为的共同特点): *连续性:某一行为的发生,是有始有终的。 *整体性:人身体不同部位的动作及表情的意义不是分离的。 *程序性:先前的经验会影响后面的行为表现。

最新-小学生问题行为的案例分析 精品

小学生问题行为的案例分析 一、基本情况: 这个孩子名叫马康,是一个调皮但是很聪明的男孩子,今年10岁,读四年级。 二、问题行为概述: 这个孩子在校经常打骂同学,暴躁伤人事件屡屡发生,严重违反行为规范,他的行为引起了班上同学的极大反感和很多家长的强烈不满。而且学生成绩较差,几乎很少能按时完成作业的。是宁愿做事不愿读书的这种。 三、个案生活背景: 自入学以来,经常无缘无故打同学,揪女同学的辫子,上课影响其他同学,简直是一个“小恶霸”,严重违反了学校行为规范。在家里也很不听父母的话,经常发脾气,动辄摔东西,与父母吵闹。他的爸爸坦然自身修养不高,对孩子的管教较粗暴,一不听话,就打就骂。而且工作比较忙,没时间管教和辅导孩子。而孩子的妈妈却又比较溺爱孩子。我还了解到孩子特别喜欢爱攻击性较强的漫画、电视等,这又为他提供了模仿攻击行为的条件。 四、个案现状分析: 从以上现象表明,马康的行为是一种攻击性行为。儿童具有任何一种不良行为,一般都具有一定的起因,要帮助他们改正这些不良行为,首先应找到引起这一行为的原因。 五、辅导策略及过程: (一)父母的配合 人们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经过和马康父母长时间的沟通,在如何教育马康的问题上,我们逐步达成了一致意见。我劝导马康的爸爸不可用简单粗暴的方法对待孩子,要多和儿子相处、交谈,用温情和儿子沟通。从那以后,我就很少听到马康爸爸打儿子的事了。马康特别爱看打斗火暴的场面,还时不时地拳打脚踢进行模仿。对此,我与他父母交换意见后,在家长的引导下,改看一些既有教育意义,孩子又喜欢爱的书报、片子。当孩子的坏习惯逐渐改变时,我又要求他的家长即时给予表扬。激励,并用奖励的方法给孩子买些学习用具、玩具等,从正面对孩子的行为予以肯定。多抽出时间来陪伴孩子,并做到每天都辅导孩子的学习。

儿童欺负行为研究综述

儿童欺负行为研究综述

摘要:为了减小欺负行为对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造成的消影响及日后可能出现心理疾病的隐患,加深人们对欺负行为这一特殊类型攻击行为的认识和了解。本文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综述了儿童欺负行为的概念界定、分类、普遍性及其特点,分析了儿童在欺负行为中的角色及儿童欺负行为的影响因素,讨论了儿童欺负行为的干预对策。结果表明,欺负行为会对个人及他人产生极其严重的危害,更甚者会影响其终生,合理妥善地处理好这一问题,最大限度的减少欺负行为的发生频率,对正在开展的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有所帮助。 关键词:儿童;欺负行为;干预 欺负行为是发生于学生之间一种相互欺负的现象。研究表明,欺负严重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经常受欺负者消极、抑郁、自尊心和自信心低下,欺负他人则可能引起他人的反感和排斥,恶化了个体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同样不利于个体的社会化程度。通过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弄清其发生的频率、类型、方式等,对于我们控制和消除这一不良行为可以提供参考依据。同时这也是目前配合素质教育,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和儿童发展中某些新情况的出现,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越来越具有现实意义。本文将从儿童欺负行为的界定、分类、普遍性及其特点、儿童在欺负行为中的角色、影响儿童欺负行为的因素及如何干预儿童欺负行为几个方面,对近来有关儿童欺负问题的研究做一综述。 一、关于儿童欺负行为的概念界定与分类的研究 (一)儿童欺负行为的概念界定 儿童欺负行为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Olweus在瑞士和挪威中小学开展的校园欺负行为问卷调查。在Olweus研究的基础上,众多学者对此进行了进一步探讨,目前研究者一般采用Simth对于欺负行为所做的界定,即认为欺负是力量相对较强的一方在未受激惹的情况下对较弱的一方重复进行的攻击,并将欺负行为视为攻击行为的一个子集。欺负行为区别于一般攻击行为的三个特征是:(1)未受激惹性;(2)重复发生性;(3)双方生理或心理力量上的不平衡性[1]。 也有学者认为,欺负的本质不在于欺负行为是否重复发生,即使偶尔的欺负也是欺负行为,并不能因为只发生一次而改变性质。因此,不能将欺负的重复发生性作为一个本质对欺负行为进行界定,如果将偶然发生的欺负行为排除在外,势必会在统计数据时漏掉一部分数据,从而降低研究的客观性、科学性[2]。 (二)儿童欺负行为的分类 根据儿童欺负方式的不同,Rivers和Smith把欺负行为分为两大类,即直接欺负和间接欺负,其中直接欺负包括直接的身体欺负和直接的言语欺负[3]。前者是指欺负者一方利用身体动作直接对受欺负者实施的攻击,如打人、踢人、损坏或抢夺他人财物等;后者是指欺负者一方通过口头言语行式直接对受欺负者实施的攻击,如骂人、羞辱、讽刺、起外号等;而间接欺负是指欺负者一方借助某种手段或第三方对受欺者实施的攻击,如背后说坏话、造谣离间、社会诽谤等;相对于直接欺负,间接欺负比较隐蔽并且不容易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但实际上它依然会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