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9年中考化学实验探究必备训练题(附答案解析)

2019年中考化学实验探究必备训练题(附答案解析)

2019年中考化学实验探究必备训练题(附答案解析)
2019年中考化学实验探究必备训练题(附答案解析)

2019中考化学实验探究必备训练题

1.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验证“碱使酚酞试液变红”的实验时,发现一个意外现象:将酚酞试液滴人某NaOH溶液中,溶液变成了红色,可是过一会儿红色却消失了。

【提出问题】是什么原因导致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由红色褪为无色?

【猜想与假设】他们分别对这种意外现象作如下猜想:

甲同学:可能是酚酞与O2发生了反应;

乙同学:可能是NaOH溶液与空气中的CO2发生了反应;

丙同学:可能与NaOH溶液浓度大小有关;

你认为可能还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写一条即可)。

【设计实验】三位同学分别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

(1)甲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请你填写下表。

实验步骤设计这一步骤的目的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1.将NaOH溶液加热煮沸

溶液变红,过一会

儿红色消失

甲同学猜想

___________(填

“正确”或不正

确”)2.向冷却后的溶液中滴人酚酞,并滴

一些植物油在其上方

2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甲同学认为乙同学的实验不够严谨,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丙同学使用了色度传感器测溶液的颜色。他在a、b、c三个比色皿中分别加入等量5%、10%、20%的NaOH1溶液,然后各滴加2滴酚酞试液。溶液颜色的变化曲线如图[说明:溶液无色时色度值(透过率)为100%]。请你观察右图回答问题。①写出两条规律性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推测5%的NaOH溶液滴加2滴酚酞试液后褪为无色的时间约为( )

A.小于30s B.30-90s C.90-140s D.140-180s E.180-280s F.大于280s

【答案】滴入酚酞溶液的多少、滴入酚酞溶液的浓度大小以及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的杂质等.

(1)

实验步骤设计这一步骤的目的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1.将NaOH溶液加热煮沸除去溶液中的氧气

溶液变红,过一会儿红色甲同学猜想不2.向冷却后的溶液中滴入酚酞,并滴一些植

(3)①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越大,酚酞试液变红后褪色越快;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越小,色度值越大.②F

2.已知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中发生的主要反应:C+2CuO2Cu+CO2↑.化学兴趣小组对该实验产物(假设反应物已完全反应)作如下探究:

探究一:检验产物的成份

【提出问题】实验产物是暗红色固体,很难观察到紫红色固体.暗红色固体是什么?

【查阅资料】氧化亚铜(Cu2O)为红色固体;Cu2O+H2SO4═CuSO4+Cu+H2O.

【猜想与假设】暗红色固体除铜外还可能含有Cu2O.

【设计实验】取少量暗红色固体,加入稀硫酸,如果观察到现象:,说明暗红色固体含有Cu2O.探究二:测定产物中Cu2O的含量

原理:Cu2O+H22Cu+H2O,称取一定质量的固体样品,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固定装置略去,碱石灰为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通过测定反应前后装置d的质量达到实验目的.

(1)装置a中用稀硫酸而不用稀盐酸,原因是;

(2)若不加装置e,实验结果会偏高,原因是;

(3)点燃酒精灯前涉及的部分操作如下,正确的顺序是

①打开K2,关闭K1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③连接仪器④关闭K2,打开K1,通氢气一段时间

(4)还可通过测定反应前后装置(填“a”、“b”或“c”)的质量达到实验目的.

【答案】探究一:

【设计实验】固体部分溶解,溶液变成蓝色.

探究二:

(1)盐酸易挥发,挥发出的氯化氢能被碱石灰吸收,影响测定结果.

(2)d中的碱石灰能够吸收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

(3)③②④①.

(4)c.

3.在化学实验探究课上,化学老师交给化学兴趣小组一包可能含有Na2SO4、NaNO2(亚硝酸钠)、NaCl(至少含有两种物质)的白色粉末,请你和同学们一起参与探究该白色粉末的主要成分

(1)提出问题:该白色粉末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2)查阅资料

化学式酸碱性与稀盐酸作用毒性

NaNO2碱性放出棕红色气体有

NaC1 中性不反应无

猜想Ⅲ:只含有猜想Ⅳ:含有NaCl、Na2SO4、NaNO2

(4)进行探究

)通过实验,猜想成立.

(6)写出步骤二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

(7)拓展:粗盐中常含有可溶性和不溶性杂质,粗盐提纯的基本操作步骤是溶解、、蒸发.

【答案】(3)Na2SO4、NaNO2

(4)NaNO2、Na2SO4,NaCl

(5)Ⅱ

(6)AgNO3+NaCl=AgCl↓+NaNO3

(7)过滤

4.学习了CO2的有关知识后,同学们查阅资料发现Mg能在CO2中燃烧:2Mg+CO2═2MgO+C,所以镁着火不能来CO2来灭火,但没有找到有关Na能否与CO2反应的介绍.于是同学们展开了钠着火能否用CO2来灭火的探究.

【提出猜想】钠能发生类似于CO2与镁的反应,可能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

【实验】将燃着的钠伸入装有CO2的集气瓶中,钠能在集气瓶中继续燃烧.

进一步【查阅资料】得知:

①Na2O是白色固体,能与CO2反应生成Na2CO3,也能与H2O反应生成NaOH.

②Ba(OH)2溶于而BaCO3不溶于水.

③Na2CO3的存在会干扰NaOH的检测.

基于以上资料,同学们认为钠在CO2中燃烧的产物情况有所不同,并对产物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

Ⅰ.Na2O、C;Ⅱ_________ 、C;Ⅲ.NaOH、C;Ⅳ.Na2O、Na2CO3、C

通过理论分析,猜想_________ (填序号)肯定错误的,理由是_________

【验证猜想】

2溶液为什么要加入至过量?其原因是:_________ .

【结论】猜想_________ (填序号)是正确的.

【答案】

【提出猜想】4Na+CO2Na O+C;

步骤实验操作主要实验现象结论(燃烧产物判断)

(1)

(2)有白色沉淀生成

(3) CuSO4(或CuCl2)Na2O

2323

【结论】Ⅳ.

5.定性和定量结合既是化学的重要思想,也是研究物质组成的重要方法.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检测实验室用H2还原CuO 所得红色固体Cu中是否含有Cu2O(红色),进行了认真的探究.请你一起踏上探究之路,回答下列问题.

【查阅资料】

①无水CuSO4遇水变蓝

②高温灼烧CuO生成Cu2O和O2

③Cu2O与稀H2SO4反应:Cu2O+H2SO4=Cu+CuSO4+H2O

【设计实验方案】

方案1 取该红色固体加入适量稀H2SO4,实验现象为,结论为红色固体中含有Cu2O.

方案2 装置如图所示,拟通过干燥管中CuSO4变蓝来判断红色固体是否含有Cu2O.

(1)为确保探究的科学、合理、安全.实验中还应采取的措施有;(填序号)

①加热前先排尽装置中的空气

②在氢气发生器与硬质玻璃管之间加一个干燥装置

③在盛有CuSO4的干燥管后再连接一个装有浓H2SO4的洗气瓶

(2)由方案2实验后得出结论:红色固体中含有Cu2O.写出红色固体Cu2O与H2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

方案3 称得干燥坩埚(常用于固体加热的容器)的质量为ag,取红色固体置于坩埚中称得总质量为bg,在空气中高温灼烧至质量恒定,称得最后坩埚与固体总质量为cg.

(1)该实验方案最少得进行次称量;

(2)若确认红色固体中含有Cu2O,则c与a,b应符合的数学关系式为.

【答案】方案1:溶液变为蓝色;

方案2:(1)①②③;

(2)H2+Cu2O2Cu+H2O;

方案3:(1)4;

(2)cく.

【提出问题】小玉同学实验时澄清石灰水为什么没有变浑浊呢?

【作出猜想】猜想一:澄清石灰水变质.猜想二:反应产生的气体除了有二氧化碳外,还有氯化氢.

【查阅资料】氯化氢气体溶于水形成盐酸.

【实验探究】

B 装置所起的作用是.

如果看到现象,则两个猜想都成立.

【实验反思】由实验可知,小玉同学实验时可能错误使用了一种药品,她使用的药品是.

(1)产生的气体从长颈漏斗中逸出;

(2)【实验探究】硝酸银溶液中;有白色沉淀产生;检验氯化氢气体是否除尽;A中有白色沉淀产生,B,C中无变化的;

(3)浓盐酸

7.一种名为“污渍爆炸盐”的洗涤产品能高效去除衣物上的顽固污渍,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对该产品开展了以下探究活动。

【查阅资料】

“污渍爆炸盐”的主要成分是过碳酸钠(相对分子质量为122),它是一种白色固体粉末,易溶于水且能与水反应生成一种碳酸盐和一种强氧化性的物质,是当前使用最为广泛的洗涤助剂之一。

【实验探究一】过碳酸钠的化学组成

为探究过碳酸钠的化学组成,同学们设计了以下实验,请按要求完成表格容:

序号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分步结论(或解释)

向盛有过碳酸钠固体的试管中加入适量水

固体溶解

。 ②

向序号①的所得溶液中加入适量的二氧化锰粉末

有大量气泡产生

③ 将带火星的木条置于试管口 木条复燃 序号②试管中产生的气体是 ;过碳酸钠

溶于水能生成 (填化学式)。

④ 取序号③试管中的上层清液加入

氯化钙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实验 小结

过碳酸钠的化学式是 ;

过碳酸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老师给同学们一份含碳酸钠杂质的过碳酸钠样品(不含其它杂质),要求设计方案测定该样品中过碳酸钠的含量,同学们经讨论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图中装置B 盛装氢氧化钠溶液、C 盛装澄清石灰水、D 盛装浓硫酸,E 、F 均装入干燥的碱石灰(主要成分: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固体混合物;可吸收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1)首先关闭活塞K 、K 2,打开活塞K 1、K 3、K 4,通入一段时间的氮气排出锥形瓶中的空气,此时装置B 的作用

是 ;

(2)依次关闭活塞K 1、K 3、K 4,打开活塞K 2、K ,此时锥形瓶中反应生成的气体是 ,E 中装入碱石灰的作用

是 ,反应完全后关闭活塞K ,再次打开活塞K 1通入氮气的作用是 ; (3)同学们根据E 装置在测定前后的质量差计算出了样品中过碳酸钠的含量。装置F 的作用是 ,如不连接装

置F ,测定的过碳酸钠含量会 (填“偏高”或“偏低”)。 【答案】【实验探究一】①让过碳酸钠溶于水且能与水反应; ③氧气;H 2O 2

④Na 2CO 3+CaCl 2═CaCO 3↓+2NaCl A B C D E F

过碳酸钠样品

二氧化锰粉末

K K

氮气

锥形瓶 K 3

K 4

K 2 稀硫酸

(2)二氧化碳和氧气;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碳;将装置中的气体排出,被E装置完全吸收;

(3)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进入E装置,影响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偏高.

8.袋装食品中常用一种“双吸剂”保持,主要成分是铁粉和生石灰,同学们对一久置的双吸剂固体样品很好奇,设计了如下实验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久置“双吸剂”的成分是什么?

【做出猜想】久置“双吸剂”中可能有Fe、Fe2O3、CaO、Ca(OH)2和CaCO3

【实验探究1】

取固体样品研磨,用磁铁吸引,磁铁上沾有黑色粉末,说明“双吸剂”中一定有

.再用磁铁反复吸引后,残

留固体用于后续探究活动.

【实验探究2】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取少量探究实验1的残留固体放入试管中,

加入蒸馏水

试管外壁不发烫固体中一定没有

【实验结论】

步骤②产生白色沉淀,说明久置的“双吸剂”中含有,其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

步骤③有气泡冒出,溶液变为黄色,说明久置的“双吸剂”中含有和.

【实验探究1】Fe;【实验探究2】CaO;

【实验结论】Ca(OH)2;Na2CO3+Ca(OH)2=CaCO3↓+2NaOH; Fe2O3;CaCO3.

9.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用氢氧化钡溶液和盐酸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钡溶液加入一定量稀盐酸后,发现忘记了滴加指示剂.因此,他们停止滴加稀盐酸,并对烧杯溶液中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

Ⅰ.探究烧杯溶液中溶质的成分.

【提出问题】该烧杯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猜想】猜想一:BaCl2、Ba(OH)2和HCl;猜想二:BaCl2和Ba(OH)2;

猜想三:①_________ ;猜想四:BaCl2和HCl.

根据所学知识判断,②_________ 一定不成立

【查阅资料】氯化钡溶液呈中性,碳酸钠溶液呈碱性

【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取少量烧杯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振荡

实验现象:③_________

结论:猜想二不成立

反思与拓展】

(1)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成分时,除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⑤_________ .

(2)烧杯中的溶液未经处理直接倒入下水道,可能造成的危害是⑥_________ (写一条即可).要处理烧杯的溶液,使其溶质只含有BaCl2,应向烧杯中加入过量的⑦_________ .

Ⅱ.取10g烧杯中的溶液,向其中逐滴滴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3.25%的碳酸钠溶液.测得溶液pH与加入的碳酸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1)通过如图可知,当碳酸钠溶液质量加到⑧_________ g时,溶液中盐酸恰好处理完.

(2)请计算原烧杯溶液中氯化钡的质量分数.(要有必要的解题过程)

①BaCl2②猜想一

③溶液无明显变化(或溶液不变红色)④先有气体产生,后产生沉淀

⑤反应物的用量⑥腐蚀铁质下水管(或污染水源)

⑦BaCO3

Ⅱ(1)由图可知,当碳酸钠溶液质量加到2g时,溶液中盐酸恰好处理完,溶液呈中性.

(2)解设原烧杯溶液中BaCl2的质量为x

BaCl2+Na2CO3═BaCO3↓+2NaCl (1分)

208 106

x (6g﹣2g)×13.25%=0.53g(1分)

=

x=1.04g(1分)

原烧杯溶液中氯化钡的质量分数×100%

=10.4%(1分)

答:原烧杯溶液中氯化钡的质量分数是10.4%.

故答案为:Ⅱ(1)2

(2)10.4%

10.甲、乙两同学在学完酸的化学性质后,做了如下实验:

【观察与讨论1】甲同学在做实验时观察到的明显现象是①。再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无明显现象(已知CaCl2溶液呈中性)。

【观察与讨论2】乙同学在做实验时开始没有观察到气泡产生,于是对碳酸钠能否与盐酸反应表示怀疑。甲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在碳酸钠溶液中滴加少量稀盐酸,先发生反应Na2CO3+HCl=NaCl+NaHCO3,继续滴加稀盐酸,再发生反应NaHCO3+HCl=NaCl+H2O+CO2↑。所以甲同学认为,乙同学实验时还应②,才能观察到有气泡产生。

【观察与讨论3】甲同学先将废液缓慢倒入一洁净的废液杯中,乙同学在观察到气泡产生后,也将实验废液缓慢倒入该

为了处理实验后产生的废液,甲、乙同学决定对废液杯中最终废液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最终废液中含有什么溶质?

【猜想与假设】猜想1:废液中含有⑤(写化学式)两种溶质。

猜想2:废液中含有⑥(写化学式)三种溶质。

猜想3:废液中含有NaHCO3、CaCl2、 NaCl三种溶质。

【活动与探究】甲、乙同学为了验证猜想,进行了如下实验:

甲同学实验: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盐酸,无气泡产生。

乙同学实验: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红色。

【结论与反思】(1)猜想⑦(填“1”或“2”或“3”)正确。

(2)要得到相同的结论,还可采用很多种方法。如加入氧化铁粉末,可观察到溶液呈⑧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⑨。

【表达与交流】甲、乙同学确认了最终废液中溶质的成分,若直接排放,可能造成的危害是⑩,你认为处理该废液的方法是?。【答案】①悬浊液变澄清②继续滴加稀盐酸③CaCl2④NaCl

⑤NaCl、CaCl2⑥NaCl、CaCl2、HCl ⑦ 2 ⑧黄

⑨Fe2O3+6HCl=2FeCl3+3H2O (2分)⑩腐蚀下水道等答案合理即可

?将废液用熟石灰中和至中性再排放

11.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要探究镁、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方案

(1)试管乙中观察到的现象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同学们经讨论后认为该方案可以优化,

试管的实验是多余的。同学经讨论得出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

顺序为

(3)去掉多余的实验,同学们将另两只试管中反应后的物质倒入同一大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过滤,得到不溶物和滤液,并对不溶物的成分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烧杯中不溶物的成分是什么?

【实验探究】向过滤得到的不溶物中加稀硫酸

①若无气泡产生,则不溶物的成分是

②若有气泡产生,则不溶物中一定含有,可能含有

【答案】(1)铁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溶液颜色变化可不答,但只

答溶液颜色变化不得分) Fe + CuSO4==FeSO4 +Cu

(2) 丙 Mg>Fe>Cu

(3)①铜(或Cu)②铜铁(或Cu Fe)(漏选不得分)镁(或Mg)

浓硫酸

12.实验室可用草酸(H2C2O4)在浓硫酸的作用下分解制得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H2C2O4CO2

若分别得到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请回答:

①装置A中,盛放浓硫酸的仪器名称是;

②收集一氧化碳时,打开a、b,关闭c,装置B的作用是。由于一氧化碳有毒,多余的气体应(填写具体处理办法);

③关闭、打开,释放出二氧化碳,并通过装置可收集到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

(2)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过氧化氢迅速分解生成氧气和水。哪些因素还影响着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课外活动小组结些进行了更深入的探究:

探究实验一: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实验步骤现象结论

取一支试管加入3~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然后加

缓慢有少量气泡冒出

入少量二氧化锰。

迅速有大量气泡冒出

另取一支试管加入3~5mL15%的过氧化氢溶液,然

后加入少量二氧化锰。

实验用品:试管、烧杯、热水、冷水、5%过氧化氢溶液、15%过氧化氢溶液

探究实验二: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实验步骤现象结论

温度越高,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越大

③ b 、 c , C、D

(2)浓度越大,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越快;

探究实验二

实验步骤现象

取一支试管加入3~5mL15%的过氧化氢溶

缓慢有少量气泡冒出

液,然后把试管放入盛有冷水的烧杯中

迅速有大量气泡冒出

取一支试管加入3~5mL15%的过氧化氢溶

液,然后把试管放入盛有热水的烧杯中

13.“双吸剂”是常用的袋装食品的保鲜剂,可用来吸收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等气体.某化学小组的同学在袋装食品中发现一包名为“504双吸剂”的保鲜剂,其标签如图所示.同学们对这包久置的“504双吸剂”的固体样品很好奇,

【收集资料】:

1.查阅资料:铁与氯化铁溶液在常温下生成氯化亚铁:Fe+2FeCl 3═3FeCl 2

2.打开固体包装观察:部分粉末呈黑色、部分粉末呈白色、另有少数红棕色的块状固体.

【作出猜想】:久置固体中可能含有Fe 、Fe 2O 3、CaO 、Ca (OH )2、CaCO 3.你猜想固体中可能含有Fe 2O 3的依据是 .

【实验探究】:如表是甲组同学涉及并记录的实验报告,请你补充完整.

23是 . ;你认为甲组同学哪一步操作得出的结论也不合理 ,理由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继续探究】:为验证固体中是否含有Fe 2O

3,乙组同学用 先分离出铁粉,向残留固体中加入足量 ,若溶液呈棕黄色,证明固体中含有Fe 2O 3.写出溶液呈棕黄色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答案】【作出猜想】:有少数红棕色的块状固体.

【实验探究】:如表是甲组同学涉及并记录的实验报告,请你补充完整. 二步操作,CaO+H 2O=Ca (OH )2.

【继续探究】:磁铁,稀盐酸,Fe 2O 3+6HCl=2FeCl 3+3H 2O .

14.工业上可采用多种方法冶炼铜.

(1)在地下利用爆破粉碎孔雀石[Cu2(OH)2CO3],再注入稀硫酸原地浸取,将浸取液抽到地表,加入铁屑制得铜.冶炼铜的有关化学方程式为:

①;②.

(2)利用一氧化碳还原赤铜矿(Cu2O)冶炼铜.实验室可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当硬质玻璃管中的反应结束时,应进行的实验操作是;尾气导管口处的细铜丝,能防止点燃尾气时产生回火引起爆炸,其原理是.(3)利用辉铜矿(Cu2S)冶炼铜的原理如下:

Ⅰ.取一定质量的Cu2S在空气中高温焙烧,安全反应后生成一种铜的氧化物和二氧化硫;

Ⅱ.再取上述一半质量的Cu2S,与Ⅰ中生成的铜的氧化物混合均匀,隔绝空气高温煅烧,恰好完全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硫.

结合质量守恒定律,判断这种铜的氧化物是什么,写出推理过程.

【答案】解:(1)碱式碳酸铜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水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u2(OH)2CO3+2H2SO4=2CuSO4+3H2O+CO2↑;硫酸铜和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化学方程式为:CuSO4+Fe=Cu+FeSO4;

(2)利用一氧化碳还原赤铜矿(Cu2O)冶炼铜.实验室可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当硬质玻璃管中的反应结束时,应进行的实验操作是:应先停止加热,继续通一氧化碳,防止新生成的铜再次被氧化;尾气导管口处的细铜丝,能防止点燃尾气时产生回火引起爆炸,其原理是铜丝有导热性,能吸收部分热量,使导管温度达不到CO的着火点;

(3)若2个Cu2S焙烧后生成4个CuO,则4个CuO与2个Cu2S恰好反应生成Cu和SO2,4CuO+2Cu2S=4Cu+2SO2,不符合题目中“一半质量的Cu2S与Ⅰ中生成的铜的氧化物恰好完全反应”;若2个Cu2S焙烧后生成2个Cu2O,则2个Cu2O 与1个Cu2S恰好反应生成Cu和SO2,2Cu2O+Cu2S=4Cu+2SO2,符合“一半质量的Cu2S与Ⅰ中生成的铜的氧化物恰好完全反应”的要求,所以该铜的氧化物是Cu2O.

故答案为:(1)Cu2(OH)2CO3+2H2SO4=2CuSO4+3H2O+CO2↑;CuSO4+Fe=Cu+FeSO4;

(2)应先停止加热,继续通一氧化碳,防止新生成的铜再次被氧化;铜丝有导热性,能吸收部分热量,使导管温度达不到CO的着火点;

(3)Cu2O;若2个Cu2S焙烧后生成4个CuO,则4个CuO与2个Cu2S恰好反应生成Cu和SO2,4CuO+2Cu2S=4Cu+2SO2,不符合题目中“一半质量的Cu2S与Ⅰ中生成的铜的氧化物恰好完全反应”;若2个Cu2S焙烧后生成2个Cu2O,则2个Cu2O与1个Cu2S恰好反应生成Cu和SO2,2Cu2O+Cu2S=4Cu+2SO2,符合“一半质量的Cu2S与Ⅰ中生成的铜的氧化物恰好完全反应”的要求,所以该铜的氧化物是Cu2O.

15.某碳酸钾固体样品,可能含有硫酸钾、碳酸钙、硫酸铜、氯化钾、氯化钙中的一种或几种杂质,为了确定杂质的成分,进行以下实验:

①取少量样品溶于水得到无色溶液,然后滴加过量的氯化钡溶液,出现白色沉淀A,过滤.

②沉淀A中加入过量的稀硝酸,沉淀部分消失并放出气体.往步骤①所得的滤液中加入适量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生成白色沉淀B,过滤.回答下列问题

(1)白色沉淀B是,步骤②中放出的气体是.

(2)杂质中一定含有,一定没有.

(3)最终所得滤液中含有的阳离子是.

【答案】(1)氯化银,二氧化碳气体;

(2)硫酸钾,碳酸钙、硫酸铜、氯化钙;

(3)钾离子、钡离子、氢离子.

16.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对家用普通干电池中含有的物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剥开电池时闻到氨味且发现有黑色物质.

【提出问题】为什么有氨味?黑色物质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假设】能闻到氨味说明含有铵盐(如NH4Cl);黑色固体可能有铁粉、氧化铜或二氧化锰.

【实验探究】同学们分别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实验I.小聪取适量黑色物质与混合置于研钵研磨,嗅到强烈氨味,再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测,观察到试纸变蓝,证明黑色物质中含有铵盐.

实验II.小敏将黑色物质加入适量的水中搅拌溶解,静置后,取不溶物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1.取适量黑色滤渣装入试管中,再加入过量稀盐酸无气泡生成,溶液不

变色

2.取适量黑色滤渣装入另一支试管中,

再加入溶液,向上述试管中伸

入带火星的小木条.

黑色粉末中含有二氧化锰

【交流讨论】步骤2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答案】实验I.熟石灰(或烧碱或其他碱性物质);

实验Ⅱ.过滤;

黑色粉末中一定不含铁粉与氧化铜

H2O2(或过氧化氢)溶液,木条复燃

【交流讨论】2H2O22H2O+O2↑.

17.聪聪做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实验时发现除生成白色固体外还有少量淡黄色固体,他对得到的固体成分进行探究.【提出问题】固体成分是什么?

【提出猜想】猜想一:MgO 猜想二:Mg3N2 猜想三:

【查阅资料】MgO与水反应类似于CaO与水反应;Mg3N2与水反应产生NH3.

式,

【相关结论】空气中N2和O2体积比约为,由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少量Mg3N2可得出的一个结论是【答案】【提出猜想】猜想三应是MgO、Mg3N2两者的混合物;故填:MgO、Mg3N2.

【查阅资料】MgO与水反应类似于CaO与水反应;Mg3N2与水反应产生NH3.将该固体投入到盛水的烧杯中,若烧杯中只有白色固体,无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说明没有氨气生成,猜想一正确;若烧杯底部有白色固体,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则猜想二或猜想三正确;【表达与交流】氧化钙与水反应方程式是CaO+H2O═Ca(OH)2;氮化镁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3N2+6H2O=3Mg(OH)2+2NH3↑.故填:.

【相关结论】空气中氮气(N2)和氧气(O2)的体积比约为4:1,但由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少量Mg3N2可得出的一个结论是氮气含量多但是很稳定,难以发生反应.

18.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取一定量碳酸钙固体,高温煅烧一段时间后冷却,对剩余固体成分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剩余固体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Ⅰ.全部是氧化钙。Ⅱ.Ⅲ.全部是碳酸钙

【实验探究】

(1)甲同学取一定量的剩余固体于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水振荡,有白色不溶物.甲同学据此认为试管中的固体有碳酸钙.乙同学认为上述实验不足以证明剩余固体中含有碳酸钙,其理由是

(2)乙同学取一定量的剩余固体于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水,触摸试管外壁感觉发热,据此得出猜想Ⅲ(填“成立”或“不成立”).乙同学继续向试管中加入几滴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认为猜想Ⅰ成立.丙同学认为上述实验不足以证明猜想Ⅰ成立,其理由是

(3)丙同学设计实验证明了猜想Ⅱ成立.丙同学的实验方案是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要求写出实验的操作和现象)

【答案】【猜想与假设】氧化钙和碳酸钙

【实验探究】(1)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钙微溶于水,也可能产生白色不溶物(2)不成立;如果稀盐酸不足以和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钙反应时,即使固体中含有碳酸钙,也不产生气泡;(3)实验步骤:取一定量的剩余固体于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水,触摸试管外壁,再加入足量稀盐酸;实验现象:试管外壁发热,产生气泡。

19.某学习兴趣小组研究发现铜锈 [Cu2(OH)2CO3]在加热后,除有二氧化碳和水生成外,在试管底部还有黑色粉末生成,他们通过实验研究了黑色粉末的成分和所产生的气体。请填空。

(1)提出问题:黑色固体是什么?

(2)猜想与假设,黑色固体可能是:a.炭粉b.氧化铜c. 。

(3)查阅资料:炭粉和氧化铜均为黑色固体,其中炭粉不与稀酸反应,也不溶于稀酸,而氧化铜可与稀酸反应而溶解。写出氧化铁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设计实验方案:

向试管中的黑色固体滴加足量的(填化学式)溶液,充分反应后,观察固体的溶解情况和所得溶液的颜色。

(5)现象与结论:

如果猜想a正确,则现象为

若现象是,则猜想b正确;

假如现象为,则猜想c成立.

【答案】(2)炭粉和氧化铜的混合物(3)CuO + H2SO4 ==CuSO4 + H2O

(4)H2SO4(HCl)(5)黑色固体不溶解,溶液呈无色;黑色固体完全溶解,溶液呈蓝色;黑色固体部分溶解,溶液呈蓝色

20.草酸(H2C2O4)又名乙二酸,是一种有机酸,易溶于水,广泛存在于植物源食品中。草酸不稳定,在浓硫酸的催化作

用下,草酸固体受热分解生成碳的氧化物和水。某化学课外兴趣小组对生成物中碳的氧化物种类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生成物中有哪几种碳的氧化物?

【实验猜想】猜想1:只有CO;猜想2:只有(填化学式);

猜想3:含有CO和CO2。

【设计实验】基于猜想3,根据CO和CO2的性质,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

【实验探究】

(1)观察到A装置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草酸分解有CO2气体生成,请写出A装置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有两种实验现象都能分别证明草酸分解的气体中含有CO;

①C装置中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F装置中出现的现象;

②E装置中出现的现象。

【实验结论】通过实验探究证明:猜想3成立。

(2) C装置的作用是;

(3)该实验装置的设计还有一处明显不足(实验前已排尽装置的空气),请提出改进措施

(任写一条)。

【答案】【实验猜想】CO2;【实验探究】(1)Ca(OH)2+CO2=CaCO3+H2O;

(2)①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②黑色粉末变红色;

【实验结论】H2C2O4CO↑+CO2↑+H2O

【问题讨论】(1)除去二氧化碳气体;(2)检验二氧化碳气体是否除尽;(3)在F装置后设置尾气处理装置。21.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碳酸氢钠、碳酸钠、氢氧化钠的某些性质进行相关探究。

【提出问题】它们溶液的酸碱性及与酸反应时溶液的pH如何变化?

【实验探究1】向等体积、等浓度的碳酸氢钠、碳酸钠、氢氧化钠溶液中,分别加入几滴紫甘蓝汁液,同时用蒸馏水进行对比实验,观察并记录现象如下:

液体名称蒸馏水碳酸氢钠溶液碳酸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

紫甘蓝汁液显示的颜色蓝紫色蓝色绿色黄色

pH 7.5~9 10~11.9 12~14

紫甘蓝汁液显示的颜色蓝色绿色黄色

】三种溶液的碱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实验探究2】甲同学在烧杯溶液中加入约5mL稀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此时溶液由__色变为 _色。向其中加入稀盐酸,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乙同学向一定体积、一定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浓度的盐酸,得到pH变化与时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

【得出结论2】从微观角度分析,该反应的实质是。

【实验探究3】向等体积、含等碳原子数的碳酸氢钠和碳酸钠溶液中,分别逐滴加入一定浓度的盐酸,得列pH变化与时间的关系如图2、图3所示。

【交流与反思】b点的溶质为_(写化学式),将图2和图3的阴影部分进行叠加,发现两者基本重合,c点的溶质(写化学式)

【得出结论3】通过上述分析,碳酸钠和盐酸反应过程,可以依次用以下两个化学方程式表

示:。

【结论与反思】探究溶液的酸碱性及反应pH值的变化,可以认识反应的原理及进行的过程。

【得出结论2】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

【交流反思】NaCl、HCl NaCl、NaHCO3

【得出结论3】Na2CO3+HCl= NaHCO3+NaCl NaHCO3+HCl= NaCl + H2O+ CO2↑

22.过碳酸钠(Na2CO4)在洗涤、印染、纺织、造纸、医药卫生等领域有大量应用,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实验。

【实验目的】测定过碳酸钠样品(含有的杂质不溶于水且不与酸反应)的纯度。

【实验原理】2Na2CO4 + 4HCl ===== 4NaCl + 2CO2↑+ O2↑+ 2H2O

【实验装置】

【交流与讨论】

Ⅰ.甲同学认为测定产物中O2的体积即可测定样品的纯度。

(1)装置②的作用是:;

(2)装置③的作用是:;

(3)称取适量样品与足量浓盐酸充分反应后,收集到的氧气的体积为0.25 L(已知该实验条件下氧气的密度为1.28g/L),则称取的样品质量应大于 g;

Ⅱ.乙同学认为测定产物中CO2的质量(即反应前后装置②的质量差)就可测定样品的纯度。但利用上述实验装置测得CO2的质量并计算样品的纯度,结果会偏高,你认为原因可能是;(填序号)

A.浓盐酸易挥发,产生的氯化氢气体被装置②吸收

B.二氧化碳气体逸出时带出的水蒸气在装置②中冷凝而被吸收

C.装置①、②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被装置②吸收

Ⅲ.丙同学提出了一种新方案,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称取样品12.5g,滴加足量浓盐酸至样品反应完全,再将烧瓶中所有的液体蒸发、结晶、烘干,称得氯化钠固体11.7 g。则该样品的纯度为。

【答案】I.(1)除去CO2和HCl气体(2)验证CO2是否被除尽(3)2.44 II.ABC III.97.6%

23.做完“铁在氧气里燃烧”实验后,小冬同学有两个疑惑不解的问题,于是她进行了以下探究活动,请你一同参与。

[问题1]铁燃烧时溅落下来的黑色物质中还有没有铁呢?

[查阅资料1]

(1)自然界中铁的氧化物主要是Fe3O4和Fe2O3两种(FeO极易被氧化为Fe2O3);

(2)铁的氧化物均能溶于酸的溶液。

[实验探究]

将冷却后的黑色物质碾碎,装入试管,加入_____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说明铁燃烧时溅落下来的黑色物质中还含有铁。

(1)Fe3O4和Fe2O3的分解温度、铁的熔点见表:

(2)Fe2O3高温时分解成Fe3O4。

[理论探讨]

根据实验现象,并结合表中数据,可推知铁在氧气里燃烧时产生的高温应在_____之间,在此温度围Fe2O3已分解,所以铁在氧气里燃烧的产生是Fe3O4。

[拓展延伸]

(1)实验中为了防止集气瓶炸裂,必须_____;

(2)Fe2O3高温时会分解成Fe3O4和一种气体,请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3)有些超市的食品密封包装盒的透明盖放有黑色的FeO粉末,若粉末的颜色_____,就说明包装盒破损进气,这样售货员就能及时发现并处理。

【答案】

【实验探究】稀盐酸、硫酸铜等;冒气泡、出现红色固体等

【理论探讨】 l535℃~l538℃

【拓展延伸】 (1)在集气瓶底部放少量的水(或在集气瓶底部铺一层细沙) (2)6Fe203高温4Fe304+02↑

(3)由黑色变成红棕色

初中化学常见实验题型解题技巧

初中化学常见实验题型解题技巧 知识要点: 1. 除杂题: 解答除杂质一类的题目时,要注意三原则;三要领;五种常用的方法。 三原则:①不引入新杂质;②不减少被提纯物质的质量;③杂质便于分离。 三要领:①根据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的差异;②确定除杂质方法;③选择适宜试剂。 除杂质思路分析方法: (1)沉淀法:加入一种试剂将被除去的杂质变为沉淀,再用过滤法除去。 (2)化气法:加热或加入一种试剂将杂质变为气体逸出。 (3)置换法:利用置换反应的原理将杂质除去。 (4)转纯法:将被除去的杂质变为提纯的物质。 (5)吸收法:常用于气体的提纯。 在掌握了以上除杂质的原则、要领、方法后,解答题目时要审清题目要求,分析理顺思路且与题目要求吻合,才能准确解题。 2. 混合物的分离: (1)可溶性与难溶性物质的混合物——常用溶解、过滤、蒸发三步操作加以分离,分别得到纯净物。如:粗盐的提纯;BaSO 4和Na 2SO 4的混合物。 (2)两种物质均溶于水,但两种物质的溶解度一种随温度变化大,另一种变化不大时,可考虑——结晶法。即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加以分离。如:NaCl 和KNO 3的混合物。 (3)两种物质均溶于水时,可考虑用化学方法分离。如BaCl 2和NaCl 的混合物。可将混合物先溶于水,加入适量Na 2CO 3溶液,得到BaCO 3和NaCl 溶液。 BaCl 2+ Na 2CO 3=BaCO 3↓+2NaCl 。将沉淀过滤出,洗净后在沉淀中加入适量盐酸溶液,又得到BaCl 2溶液,CO 2逸出。BaCO 3+2HCl =BaCl 2+H 2O+CO 2↑。最后分别将NaCl 溶液和BaCl 2溶液蒸发,分别得到纯净的NaCl 固体和BaCl 2固体。 注意:用化学方法或用物理方法进行混合物分离时,要区别除杂质与分离物质的不同点是:除杂质时只要求把杂质除掉、保留原物质即可;而混合物分离是几种物质用一定的方法分开,原混合物中各成分都必须保留。 3. 物质的鉴别: 鉴别是通过化学实验将几种不同特性的物质区别开来。如鉴别两瓶无色溶液哪瓶是NaCl 或KNO 3。我们只要把NaCl 溶液中的Cl -检验出来,即可认定NaCl 溶液,另一瓶则是KNO 3溶液。 (1)常见离子鉴别的特效试剂 H +和- OH :紫色石蕊试液或pH 试纸。 OH -:无色酚酞试液(可鉴别碱性溶液)——变红。 Cl -:AgNO 3溶液和稀HNO 3——有白色沉淀。 SO 42-:BaCl 2溶液和稀HNO 3——有白色沉淀。 -23CO :稀HCl 和石灰水——有CO 2 ↑。 -34PO :AgNO 3溶液——有黄色沉淀。

初三化学实验探究题模板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题的设计新视角 一. 注重对化学变化的再思考,设计实证性实验探究题 1.某中学化学兴趣小组在学习了《金属与矿物》一章后,到实验室中模拟工业炼铁的原理,探究CO 与Fe2O3反应后的产物(所用装置如下图所示)。 【搜集资料】 (1)铁有多种氧化物,常见的有:Fe2O3、FeO(黑色)、Fe3O4 (其中Fe元素化合价为+2、+3),都能与稀盐酸反应; (2)通常所说的“加热”一般使用酒精灯,火焰的温度约在 400~500℃;而“高温”一般使用酒精喷灯或煤气灯来实现,温度可达700~1000℃; (3)铁的氧化物的热稳定性顺序是FeO﹥Fe3O4﹥Fe2O3。 【提出猜想】Fe2O3全部参加反应后所得固体的成分可能是①Fe,②FeO,③Fe3O4,④, ⑤,⑥,⑦,⑧(可不填满,也可添加)。 【实验探究】主要步骤如下: ①准确称取一定质量纯净的Fe2O3固体和澄清的石灰水并按上图要求进行实验; ②观察到管内固体全部变为黑色时停止加热,用磁铁靠近玻璃管,固体能被吸引; ③冷却后重新称量玻璃管内的固体以及变浑的石灰水的质量; ④取少量反应后的固体倒入试管中,向其中滴入足量的稀盐酸,并适当加热,发现固体逐渐溶解, 溶液呈黄绿色,但自始自终都没有气泡产生; ⑤另取少量反应后的固体倒入试管中,向其中滴入2 mL CuSO4的浓溶液,未见红色固体生成。再用磁 铁靠近试管,发现管内黑色固体仍然能被吸引。 实验所测定的有关数据如下: 实验数据物质质量实验前实验后 数据Ⅰ玻璃管内的固体质量(g) 数据ⅡB装置(石灰水和广口瓶)的质量(g) 【实验分析】 (1)根据步骤②,可确定Fe2O3固体(填“全部”、“部分”)参加了反应,理由是。 (2)根据步骤④⑤,可确定反应后的固体中一定不存在,理由是。 (3)实验中的数据(填“Ⅰ”或“Ⅱ”)不可靠,理由是。

2019-2020年中考化学实验操作考试试题(无答案)

学校报名号姓名成绩 2019-2020年中考化学实验操作考试试题(无答案) 一、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探究证明氢氧化钙已完全变质。 二、实验用品: 药匙、试管(Ф20×200mm)2支、试管架、镊子、试管刷、盛放废弃物的大烧杯、纸槽、洁净纸、抹布。 稀盐酸(1:4,盛于滴瓶中)、完全变质的氢氧化钙固体样品、酚酞溶液。 三、实验步骤及评分标准:

监考教师 确认成绩学生签字 学校 报名号 姓名 成绩 四川省二〇一七年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化学学科实验操作试题 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探究 一、实验目的:探究化学反应前后质量是否守恒。 二、实验用品:托盘天平(带砝码盒)或电子秤、白纸2张(10cm ×10cm )、 镊子、烧杯(100mL )、量筒(10 mL )、滴管(置于一烧杯中)、盛放废弃物的大烧杯、抹布。硫酸铜溶液(盛于细口瓶中)、铁钉(盛于广口瓶中)。 三、实验步骤及评分标准:

监考教师确认成绩学生签字

学校报名号姓名成绩 四川省二〇一七年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 化学学科实验操作试题(四) 液体药品的量取 一、实验目的:准确量取10mL蒸馏水 二、实验用品: 量筒(10 mL)、胶头滴管(置于一烧杯中)、盛放废弃物的大烧杯、抹布。 蒸馏水(盛于细口瓶中)。 三、实验步骤及评分标准:

监考教师确认成绩学生签字 学校报名号姓名成绩 四川省二〇一七年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 化学学科实验操作试题(七) 配制5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 一、实验目的:配制5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 二、实验用品: 量筒(50mL)、胶头滴管和玻璃棒(盛于烧杯中)、烧杯(250 mL )、细口试剂瓶(盛放配制后的6%的氯化钠溶液)、盛装废弃物的烧杯、抹布。 蒸馏水(盛于细口瓶中)、氯化钠固体3g(备好,并用纸包装)。 三、实验步骤及评分标准:

初中化学专题训练--中考化学实验探究题归类

中考化学实验探究题归类 科学探究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要学习方式,贯穿与整个教学的各个环节。近几年的各地中考试卷中,以开放型的命题方式对探究能力的考查比重在逐年加大,尤其是实验探究题更呈现出多样、灵活和开放。现就该类考题归类解析如下: 一、物质成份的探究 例1、(05黄岗)室验室开放日,我与小娜、小佳、小华、小丽等同学来到实验室,看到实验桌上摆放着四瓶无标签的试剂,分别是两瓶固体和两瓶液体,我们决定对“固体与液体”之间的反应进行一些探究。 (1)小娜同学从一瓶固体和一瓶液体中各取少量试剂于试管中进行混合,立即 产生了一种无色气体,对气体是何物质,同学们进行了大胆的猜想,小佳同学的 猜想可能是①;②;……。 (2)我想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小佳同学猜想①是正确的,实验设计如下: 实验步骤现象及结论 (3,则气体 由(填a或b)端进入。 (4)小丽同学从另外两瓶试剂中各取少量试剂于试管中,发现混合后,固体发生了变化,但无气泡放出。同学们对加入试管中的固体和液体从不同的反应类型、物质类别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猜想: 猜想一:; 猜想二:; 猜想三:; ……。 例2、(03宜昌)“旺旺雪饼”袋内有一个小纸袋,上面写着“干燥剂,主要成分是生石灰”。 ⑴生石灰(CaO)可作干燥剂的理由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我对它作了一系列探究,获得较多收益,其实验方案如下:

我对它还有 一个要再探 究的新问 题:。 分析:首先 是要清楚生 石灰可作干 燥剂的化学原理,同时要分析生石灰在空气中久置会发生一些什么变化以及变化后的产物,针对产物的性质特点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探究。 例3、(05眉山)小李和小王两位同学对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受热完全分解后的黑色固体产物的成分进行探究。 (1)小李根据碱式碳酸铜的化学式对黑色固体产物做出以下猜想:①可能是碳,②可能是氧化铜,③可能是碳和氧化铜的混合物。他做出以上猜想的依据是; (2)小王根据碳的化学性质,认为猜想③可以排除,理由是; (3)为验证①、②猜想,他们设计如下实验方案:向盛有少量黑色固体的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振荡,待完全反应后静置观察现象。若猜想①正确,现象应该是 ;若猜想②正确,现象应该是。 分析:(1)反应物为碱式碳酸铜[Cu2(OH)2CO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都不变,所以反应后物质也由铜、氧、氢、碳几种元素组成,据此可作出猜想; (2)猜想③碳和氧化铜的混合物受热会发生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所以此猜想不合理; (3)鉴别碳和氧化铜,根据其化学性质不同,可向盛有少量黑色固体的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振荡,碳和稀硫酸不反应,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溶液变蓝色,据此可鉴别碳和氧化铜. 二、物质变化条件的探究

(完整版)初中化学实验探究题解题技巧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题的解题技巧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性题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不仅能考查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还能考查学生对科学探究方法和过程的理解程度,有效检测学生的科学素养,突出了新课标、新教材的特点,代表了教材改革和中考改革的方向,在近几年中考中起到了一定的导向作用,因此此类题在中考中频频出现,且分值相对较高,现已成为中考命题的热点和亮点。从历年的考试中看,初中化学实验探究的题型主要有应用型探究、构建型探究和综合型探究等,涉及的内容主要是:利用控制变量法研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在类似物质的干扰下定性探究物质的组成、利用对比实验法探索化学反应中的异常现象及其发生原因等。为了更好的提高学生对化学实验及探究题的解题能力,本人通过对近几年南京市化学实验及探究题的研究,结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改编、设计的一些实验探究题,谈谈这类试题的设计新视角。 一、创新类探究试题 创新类探究试题涉及提出问题、作出猜想或假设、设计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要素。以探究为形式或情景,可考察考生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测试考生解决化学问题的思路、过程和方法。 解答探究创新类试题一般步骤是:首先要能根据题干背景材料提出问题,联想到相对应的化学知识。第二,作出猜想或假设时,最重要的是要有科学依据,要从化学的视角作出科学的猜想或假设。第三,设计探究(实验)方案,要围绕寻找特征反应作为论证(肯定或否定)的依据,同时应注意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第四,对探究问题作出解释与结论时,要通过实验、观察等多种手段获取事实和证据,或通过查阅资料获取的信息,以事实为依据,应用化学原理进行分析推理,不能随意编造,牵强附会。最后,从反应原理是否正确、实验方案是否完善、探究过程是否合理以及经济效益、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等方面对探究方案或过程进行反思与评价。探究

中考化学实验探究题归类及解法

中考化学实验探究题归类及解法 实验探究活动是新课标理念中的一种全新的学习方法,也是中考考查的重点和热点,但不少同学对于实验探究类试题,往往不知如何入手去解答。实验探究题中的许多内容都是平时学习(实验)或生活中司空见惯的,只是命题形式新颖,选择素材陌生度高,但基础知识或原型实验来源于教材的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很多同学做题时联想不到,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学习和生活中要多想多问几个为什么?要注意从化学的视角去观察思考学习和生产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并能根据自己已有的化学知识和经验对问题做出有意义的猜想和假设,并设法用实验去检验验证它。在解答实验探究类试题时要①通读全题划出关键的语句,审清题意,明确要求;②回归教材确定知识点;③细心分析明确设计意图,灵活应用基础知识解决探究题中的问题(关键是分析题中的设计方案和实验装置图)。现从近年来各地中考试题中选取数题,进行简要的归类与评析。 根据探究题的内容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气体成分的探究 如人吸入和呼出气体成分探究、酒精和蜡烛等可燃物燃烧后产生气体成分探究、两种物质反应后产生气体成分探究、鱼瞟内气体成分探究等。涉及的知识点有空气、O2、N2、H2、CO、CO2等这些物质的制法及检验,以及它们与氧气、水、碱溶液等反应产生的特有现象。

例1.(07长春)请你阅读下列短文后,回答有关问题。 “二氧化碳本身没有毒性,但当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超过正常含量时,会对人体产生有害影响,所以在人群密集的地方,应该注意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 (1)根据上述短文,提出一个你想探究的问题:。 (2)对你的问题做出一个比较合理的猜想:。 (3)请自选用品设计实验验证你的猜想,并填写下表。

(完整版)初三化学实验操作题专项练习

1 化学实验操作题专项练习 17.(11分)某二氧化锰样品中含有杂质炭,为测定该样品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在一定量的样品中通入干燥纯净的氧气,使杂质炭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CO 2来进行分析测定。 (1)仪器①的名称是 。如果该实验选择图(一)装置来制取氧气,则所反应的化学方程为 。其中二氧化锰的起到 作用。 (2)用图(二)装置可收集和干燥氧气:若烧瓶充满水来收集氧气,气体应从 (“a”或“b”)端通入。 (3)图(三)是用干燥纯净的O 2与样品反应来测定二氧化锰质量分数的装置,装置③中装有碱石灰,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验证图(三)中装置②已将CO 2吸收完全,可在装置②与③之间加 入图(四)装置进行证明,则图(四)装置中加入的试剂为___(填字母)。 A. NaOH 溶液 B. 澄清石灰水 C. 浓硫酸 五、(本题1个小题,共16分) 18.某化学兴趣小组有一次活动的内容是:对一包干燥的红色粉末组成进行 探究请你参与并回答有关问题。 【教师提醒】它由Cu 、Fe 2O 3 、Fe(OH)3三种固体中的一种或两种组成。 【提出猜想】红色粉末可能的组成有: ①只有Cu ②只有Fe 2O 3 ③只有 Fe(OH)3 ④是Fe 2O 3与Fe(OH)3的混合物 ⑤是Cu 与Fe 2O 3的混合物 ⑥是Cu 与Fe(OH)3的混合物 【资料获悉】 ⑴ ⑵白色无水CuSO 4遇水变蓝; ⑶Cu 在FeCl 3溶液中发生反应:2FeCl 3+Cu =2FeCl 2+CuCl 2。 【探究思路】利用物质的性质不同设计实验加以甄别,先分别探究其中是否含有Fe(OH)3 、Cu 等,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选择适当的试剂和方法通过实验探究其组成。(装置内空气中的水蒸气、CO 2忽略不计) 【实验探究】 ⑴甲同学取适量红色粉末装入试管中,按下面左图进行实验。结果无水CuSO 4没有变蓝,从而排除猜想中的 (填猜想中的序号)。 ⑵在甲同学实验结论的基础上,乙同学另取少量红色粉末于试管中, 滴加足量稀盐酸,振荡后观察,发现固体全部溶解,溶液变色。乙同学认为可以排除猜想中的①和⑤,而丙同学认为只能排除猜想①,你认为 的观点正确(填“乙”或“丙”)。 ⑶丁同学为进一步确定红色粉末的组成,称取该粉末5.0g 装入硬质玻 璃管中,按上面右图在通风橱中进行实验。开始时缓缓通入CO 气体,过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题的解题技巧-

初 三 化 学 实 验 与 探 究 1.某化学探究小组准备用碳酸钠溶液与石灰水反应来制取氢氧化钠。 (1)实验过程: ①把石灰水加人盛有碳酸钠溶液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再通过 操作,得到无色滤液。 ③将无色滤液通过 操作,得到白色固体。 (2)猜想:得到的白色固体是纯氢氧化钠吗?三位同学分别作出以下猜想: 小李:是纯净的氢氧化钠! 小强:可能还含有碳酸钠! 小陈:也可能含有 。 2.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一瓶久置的熟石灰粉末的组成进行实验探究,请你一起参与他们的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这瓶熟石灰粉末是否已经变质生成了CaCO 3? 进行猜想 :猜想一:熟石灰全部变成了CaCO 3。 猜想二:熟石灰部分变成了CaCO 3。 猜想一:熟石灰没有变质。 设计实验: 该小组同学对猜想一设计了下列探究方案,请你帮助他们完成下表 ①要证明猜想二成立,可参照上述实验方案进行探究,在步骤②中产生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熟石灰变质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缘故。在初中化学我们所学过的物质中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举一例)等具有这样的性质,因此像熟石灰这类物质在实验室应_____________________保存。 ③称取1.0g 上述熟石灰样品,加适量水使之充分溶解,搅拌过滤后,往滤液中滴入酚酞试液,同时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盐酸至溶液刚好变为无色,消耗盐酸溶液7.3g 。求样品中Ca(OH)2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3.据估计,每年全世界被腐蚀损耗的钢铁材料,约占全年钢产量的十分之一。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探究金属腐蚀的原因,设计如下实验: (1)如图,取一根约10cm 的光亮铁钉放在自来水中,观察A 、B 、C 三处的变化。几天后,他们会发现 处最先出现铁锈,大家结合书本知识知道,铁在空气中生锈实际是铁和 、 等物质相 互作用发生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的过程。

高中化学工艺流程题目解题技巧

化学工艺流程题近几年是高考的热点,所占的分值也相当重,但由于此类试题陌生度高,对学生的能力要求也大,加上有的试题文字量大,学生在没做之前往往就会产生畏惧感,所以这类题的得分不是很理想。 要解好这一类题,学生最重要的是要克服畏惧心理,认真审题,找到该实验的目的。一般来说,流程题只有两个目的:一是从混合物中分离、提纯某一物质;另一目的就是利用某些物质制备另一物质。 一、对于实验目的为一的题目,其实就是对混合物的除杂、分离、提纯。当遇到这一类题时,要求学生一定要认真在题目中找出要得到的主要物质是什么,混有的杂质有哪些,认真分析当加入某一试剂后,能与什么物质发生反应,生成了什么产物,要用什么样的方法才能将杂质除去。只有这样才能明白每一步所加试剂或操作的目的。这里特别提一提蒸发与结晶。蒸发与结晶方法都可以将溶液中的溶质以固体形式析出,具体采用何种方法,主要取决于溶质的溶解度。 有的物质它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比较大,如NH4NO3、KNO3等物质,在蒸发过程中比较难析出来,所以要用冷却法使它结晶。而有的物质它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比较小,如NaCl、KCl等,有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如Ca(OH)2要使它们析出较多固体溶质时,则要用蒸发浓缩的方法。例如NaCl 和KNO3混合溶液,如果将混合溶液蒸发一段时间,析出的固体主要是NaCl ,母液中是KNO3和少量NaCl 。如果将混合溶液加热后再降温,则析出的固体主要是KNO3,母液中是NaCl 和少量KNO3。如果是除杂,杂质所含的量比较少,一般是让主要物质析出来。如KNO3溶液中含少量NaCl,常用升温冷却结晶法,再经过过滤、洗涤、烘干(不同的物质在烘干时采取的方法不同),就可得到KNO3固体了。如果NaCl溶液中含少量KNO3,则用蒸发浓缩结晶法.,这种方法一般要经过趁热过滤才能得到主要物质,主要原因是如果温度下降,杂质也会以晶体的形式析出来。 二、对于目的为制备某一物质的流程题,要求学生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明确题目目的是制什么物质,从题干或问题中获取有用信息,了解产品的性质。 只有知道了实验目的,才能非常清楚的知道整个流程的意义所在,题目中的信息往往是制备该物质的关键所在。而产物如果具有某些特殊性质(由题目信息获得或根据所学知识判断),则要采取必要的措施来避免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其它杂质。一般来说主要有如下几种情况: ⑴如果在制备过程中出现一些受热易分解的物质或产物,则要注意对温度的控制。如:侯德榜制碱中的NaHCO3;还有如H2O2、Ca(HCO3)、KMnO4、AgNO3、HNO3(浓)等物质。 ⑵如果产物是一种会水解的盐,且水解产物中有挥发性的酸产生时,则要加相对应的酸来防止水解。如:制备FeCl3、AlCl3、MgCl2、Cu(NO3)2等物质时,要蒸干其溶液得到固体溶质时,都要加相应的酸或在酸性气流中干燥来防止它水解,否则得到的产物分别是Fe2O3、Al2O3、MgO、CuO;而像Al2 ( SO4 ) 3、NaAlO2、Na2CO3等盐溶液,虽然也发生水解,但产物中Al (OH) 3、H2SO4、NaHCO3、NaOH 都不是挥发性物质,在蒸发时,抑制了盐的水解,最后得到的还是溶质本身。 ⑶如果产物是一种强的氧化剂或强的还原剂,则要防止它们发生氧化还原的物质,如:

2017年六安市中考化学实验操作试题及实验报告

2017年六安市中考化学实验操作试题及实验报告 (考试时间:15分钟) 准考证号姓名学校 说明:1、考生除发现仪器、药品有损或缺少可向教师提出外不得问其他问题。 2、考试时间15分钟。 3、满分15分,其中实验报告3分,实验操作12分。 实验A 探究化学变化常伴随的现象 实验用品:试管架,试管,酚酞试液,氢氧化钠溶液,石灰石,硫酸铜溶液,稀盐酸,胶头滴管(放在盛水的烧杯里),镊子,试管刷,抹布,废液缸,回收石灰 石的广口瓶 解 序号实验步骤实验现象 释 或 结 论 1探究颜色的变化:取一支试管,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然 后向试管中滴加酚酞试液,观察现象。 氢氧化钠溶液由无色 变为___色 2 3 4 探究沉淀的生成:取一支试管倒入适量硫酸铜溶液,向变化中伴随的现象:试管中滴加适量氢氧化钠溶液,观察现象。________________探究气体的生成:在试管中加一小块石灰石,然后滴入变化中伴随的现象:少量(约1-2ml)稀盐酸,观察现象。________________ 处理废液,清洗仪器,整理桌面 注:每空1.5 分总计3分 实验报告得分:监考教师签名:

2017年六安市中考化学实验操作考核要点及评分标准 (考试时间:15分钟) 准考证号姓名学校 实验A 探究化学变化常伴随的现象 评分点考核内容分值得分 取液:取下瓶塞,倒立桌面,手持试剂瓶,标签对着掌心,口挨1口在试管中加入约12m l氢氧化钠溶液,盖好瓶塞,放回原处。2 2(亦可用胶头滴管取用,用量不得超过2m l) 滴液:用胶头滴管吸取酚酞试液少量,悬放于试管口上方,向试 管中滴入酚酞试液1-2滴,取液后,滴管放回原处。 取液:取下瓶塞,倒立桌面,手持试剂瓶,标签对着掌心,口对 2 3口在试管中加入约12m l硫酸铜溶液,盖好瓶塞,放回原处。(亦 1.5可用胶头滴管取用,用量不得超过2m l) 4 5滴液:用胶头滴管吸取氢氧化钠溶液少量,悬放于试管口上方, 向试管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边加边振荡,取液后,滴管放回原 处。 固体药品取用:试管横放,用镊子夹取大理石放入试管口,将试 管慢慢竖起,让大理石滑入试管底部。 取液:取下瓶塞,倒立桌面,手持试剂瓶,标签对着掌心,口对 1.5 2 6口在试管中加入约12m l稀盐酸,盖好瓶塞,放回原处。(亦可2用胶头滴管取用,用量不得超过2ml) 7清洗仪器,整理桌面,桌面整洁,摆放整齐。1 注:每空1.5 分总计3分 实验报告得分:监考教师签名: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题专题训练(整理).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题专题训练 一、气体的制取、干燥及装置连接 1、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学习了气体的制取和收集后,对相关知识进行总结,请你一起参与,并完成下面题目内容: (1)写出下列仪器名称:a ;b .图3 (2)若用E装置收集氧气,则氧气应从口通入(填“c”或“d”). (3)装置B、C都可用来制取二氧化碳,装置C相对于装置B在操作方面的优势是。也可用加热碳酸氢钠(NaHCO3)固体(产物为碳酸钠、二氧化碳、水)来制取C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若用此法来制取CO2,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收集装置为. (4)实验室制取氧气有以下主要操作步骤:①加热②把药品装入试管后固定在铁架台上③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④熄灭酒精灯⑤用排水取气法收集气体⑥从水槽中取出导管。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写序号)。(5)若用F收集CO2,要测量生成的CO2气体的体积,其中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目的是;植物油上方原有的空气对实验结果(填“有”或“无”)明显影响. 2、图3所示装置有多种用途。请回答下列问题: (1)洗气:除去CO2中的水蒸气,装置内应盛的物质是,气体应从装置的端通入。 (2)检验:证明CO中混有CO2,装置内应盛。 (3)贮气:若用排空气法收集H2,气体应从装置的端通入(填“A”或“B”,下同。) 若用排空气法收集O2,气体应从装置的端通入。 若用排水法收集H2,瓶内先装满水,气体从端通入。 若用排水法收集O2,瓶内先装满水,气体从端通入。 3、下图是实验室常用的装置。请据图回答: (1)写出仪器①的名称。收集某气体只能采用E装置,由此推测该气体具有的性质;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组合是(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实验室制得的CO2气体中常含有HCl和水蒸气。为了得到纯净、干燥的CO2气体,除杂装置的导管气流方向连接顺序是(填选项)。A.a→b→c→d B.b→a→c→d C.c→d→a→b D.d→c→b→a 4、实验室用图所示装置制取纯净、干燥的氢气,并进行还原氧化铜的实验。 (1)装置B、C内所盛的液体分别是浓硫酸和氢氧化钠中的一种,则装置B内所盛液体是,装置C的作用是。 (2)为检验氢气还原氧化铜有水生成,装置E中所盛试剂是,反应后装置E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3)为证实生成的气体中混有氯化氢气体,装置B应改盛溶液。 (4)氢气还原氧化铜的主要操作步骤有:①加热氧化铜②检验氢气纯度③停止加热④通入氢气⑤停止通入氢气。正确的操作顺序(序号)是。

中考化学实验操作考试试题

中考化学实验操作考试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__ 题目(一) 制取一瓶二氧化碳气体、验满并试验其性质 实验用品:集气瓶、玻璃导管、胶皮管、试管、单孔橡皮塞、锥形瓶、长颈漏斗、毛玻璃片、镊子(或药匙)、稀盐酸、大理石(石灰石)、澄清石灰水、 考核教师签字_______________ 考核组长签字_______________ 2009年5月日 本溪市2009年中考化学实验操作考试试题学校 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__

题目(二) 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 实验用品:托盘天平、量筒、烧杯、玻璃棒、氯化钠、水、胶头滴管、药匙 考核教师签字_______________ 考核组长签字_______________ 2009年5月日 本溪市2009年中考化学实验操作考试试题学校 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__ 题目(三) 硫酸的性质 实验用品:石蕊试液、稀硫酸、氧化铜粉末、试管、试管夹、药匙、胶头滴管、酒精灯、纸槽、火柴

考核教师签字_______________ 考核组长签字_______________ 2009年5月日 本溪市2009年中考化学实验操作考试试题学校 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__ 题目(四)金属的性质 实验用品:试管、玻璃棒、药匙、铁架台、漏斗、烧杯、滤纸、铁片、铜片、稀硫酸、、硫酸铜溶液、氯化钠与铁粉的固体混合物

初中化学实验题的解题技巧——教你怎么样做实验题_中考化学

初中化学实验题的解题技巧——教你怎么 样做实验题_中考化学 在化学的学习过程中,做好化学实验是很重要的。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初中化学实验题的解题技巧以供大家学习。 一、思考问题的顺序 1、围绕主要问题思考。例如:选择适当的实验路线、方法;所用药品、仪器简单易得;实验过程快速、安全;实验现象明显。 2、思考有关物质的制备、净化、吸收和存放等有关问题。例如:制取在空气中易水解的物质(如AL2S 3、ALCL3、MG3N2等)及易受潮的物质时,往往在装置末端再接一个干燥装置,以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 3、思考实验的种类及如何合理地组装仪器,并将实验与课本实验比较、联系。例如:涉及到气体的制取和处理时,实验的操作程序及装置的连接顺序大体可概括为:气体

发生→除杂质→干燥→主体实验→尾气处理。 二、仪器连接的顺序 1、所用仪器是否恰当,所给仪器是全用还是选用。 2、仪器是否齐全。例如:制有毒气体及涉及有毒气体的实验是否有尾气的吸收装置。 3、安装顺序是否合理。例如:是否遵循;气体净化装置中不应先干燥,后又经过水溶液洗气。 4、仪器间连接顺序是否正确。例如:洗气时;干燥管除杂质时等。 三、实验操作的顺序 1、连接仪器。按的顺序连接好实验仪器。 2、检查气密性。在整套仪器连接完毕后,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然后装入药品。检查气密性的方法要依装置而定。

3、装药品进行实验操作。 例题:在实验室里制氧气时常用氯酸钾作原料,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根据催化剂的含义,二氧化锰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发生改变。试设计一个实验,证明二氧化锰在氯酸钾分解前后的质量不变,并说明实验程序和主要操作步骤。 解析:要证明二氧化锰在氯酸钾分解前后质量不变,就必须测定两个质量,一个是加到反应器中的二氧化锰的质量,另一个是反应后剩余固体中的二氧化锰的质量。 加到反应器中的MnO2的质量可以在加入前测得,而反应后的质量,必须从反应后剩余固体中将MnO2分离出来才能测得。因此,整个实验便以如何解决MnO2的分离为实验目的。 根据学过的知识,MnO2不溶于水,而KCL溶于水,由此可应用溶解过滤的方法将它们分离开。 (1)用天平称量w1gKCLO3和w2gMnO2,混合均匀,

中考化学实验探究题归类及解法(全详细总结)

中考化学实验探究题归类及解法认真看 实验探究活动是新课标理念中的一种全新的学习方法,也是中考考查的重点和热点,但不少同学对于实验探究类试题,往往不知如何入手去解答。实验探究题中的许多内容都是平时学习(实验)或生活中司空见惯的,只是命题形式新颖,选择素材陌生度高,但基础知识或原型实验来源于教材的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很多同学做题时联想不到,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学习和生活中要多想多问几个为什么?要注意从化学的视角去观察思考学习和生产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并能根据自己已有的化学知识和经验对问题做出有意义的猜想和假设,并设法用实验去检验验证它。在解答实验探究类试题时要①通读全题划出关键的语句,审清题意,明确要求;②回归教材确定知识点;③细心分析明确设计意图,灵活应用基础知识解决探究题中的问题(关键是分析题中的设计方案和实验装置图)。现从近年来各地中考试题中选取数题,进行简要的归类与评析。 根据探究题的内容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气体成分的探究 如人吸入和呼出气体成分探究、酒精和蜡烛等可燃物燃烧后产生气体成分探究、两种物质反应后产生气体成分探究、鱼瞟内气体成分探究等。涉及的知识点有空气、O2、N2、H2、CO、CO2等这些物质的制法及检验,以及它们与氧气、水、碱溶液等反应产生的特有现象。

例1.(07长春)请你阅读下列短文后,回答有关问题。 “二氧化碳本身没有毒性,但当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超过正常含量时,会对人体产生有害影响,所以在人群密集的地方,应该注意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 (1)根据上述短文,提出一个你想探究的问题: 。 (2)对你的问题做出一个比较合理的猜想:。(3)请自选用品设计实验验证你的猜想,并填写下表。

初中化学实验仪器基本操作大全及对应经典习题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化学实验操作及注意事项: 1. 药品的取用: (1)取用原则 ①“三不”原则:不摸——不用手接触药品。 不闻——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直接闻药品气味。 不尝——不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②节约原则:若没有说明用量时,液体一般取1~2ml,固体以盖满试管底部为宜。 ③处理原则:实验剩余药品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能随便丢弃,要放在指定的容器内。 (2)取用方法 ①固体药品一般放在广口瓶中,固体药品的取用:用药匙取, 块状——用镊子夹取,一横二放三慢立 固体粉末——用纸槽送入,一斜二送三直立 ②液体药品的取用: a. 液体药品一般放在细口瓶(试剂瓶)中,取用时注意:瓶塞倒放,手握标签,瓶口紧挨试管口,回收一滴。 b. 少量液体药品可用滴管取用。一般做到“垂直悬空四不要”,即应在仪器的正上方垂直滴入,胶头滴管不要接触烧杯等仪器壁;不要平放或倒置,保持橡胶乳头在上;不要把滴管放在实验台或其它地方,以免沾污滴管;不能用未清洗的滴管再吸别的试剂,(但滴瓶上的滴管不能交叉使用,也不能冲洗)。 c. 定量取用——量筒读数时量筒必须放平稳,视线与量筒内液体凹底保持水平 注意:量筒的0刻度在下,读数时俯视——数值偏高(大) 仰视——数值偏低(小) 先将液体倾倒入量筒至接近刻度时,用滴管逐滴滴入至刻度值。 (3)浓酸、浓碱的使用 使用时注意保护眼睛,若不慎溅到皮肤、衣服或实验台上要采取相应的措施。 2. 托盘天平的使用: (1)构造:托盘、指针、标尺、平衡螺母、游码、分度盘。 (2)称量范围:砝码5~50g,精确称至0.1g(只用于粗略称量)。 (3)操作: ①称量前应把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度处,检查天平是否平衡。

化学中考实验探究题专题训练(有答案)

实验探究题 1、某学校实验室的废液缸中收集了学生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后残留的废液。小红同学想探究废液中溶质的成分,请你一同参与探究并回答下列问题: 【提出问题】废液中的溶质是什麽物质? 【做出猜想】小红认为废液中的溶质只有CaCl 2。你认为还可能含有的物质是 HCl 。(填化学式)。 【查阅资料】CaCl 2溶液呈中性。 【实验与结论】(1)小红取少量残留废液和少量氯化钙溶液分别加入到两支试管中,并分别滴入无色酚酞试液作对比试验,结果两支试管中溶液均无色,于是小红认为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 (2)你认为小红的实验 不能 (填“能”或“不能”)证明他的猜想是正确的,理由是 酸性、中性物质都不能使酚酞溶液变色 。 (3)如果要证明你的猜想是正确的,你选择的试剂是 石蕊试剂 ,当加入该试剂时观察到的现象是 溶液显红色 。 【拓展应用】(1)若实验证明你的猜想是正确的,想要处理废液只得到CaCl 2溶液,应向废液中加入过量的 碳酸钙 ,反应完全后过滤。 (2)通过以上探究你认为实验室的废液未经处理直接导入下水道,可能造成的危害是 腐蚀管道,污染环境等等 。(写一条) 2、某学习小组在探究CO 2与NaOH 溶液反应的实验中,先用铝制易拉罐收集满一罐CO 2气体,然后迅速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NaOH 浓溶液,立即将易拉罐口封闭(不漏气),轻轻摇动易拉罐,发现易拉罐很快变瘪,但过一段时间后,易拉罐又重新鼓起来(反应过程中温度的变化忽略不计)。 【提出问题】易拉罐为什么先瘪后鼓? 【分析猜想】易拉罐开始时变瘪的原因 是 O H CO Na CO NaOH 23222+=+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易拉罐重新鼓起的原因是易拉罐中又生成了气体A ,其成分极有可能是CO 2或 H 2。 【查阅资料】①Na 2CO 3具有较强的热稳定性,只有在高温条件下才会分解; ②铝单质比较容易被酸、碱腐蚀。 【设计方案并进行实验】为了检验铝制易拉罐中重新生成的气体成分,小组又进行如下实验,并记录了相应的实验现象:

高中化学有机实验题解题技巧!

1、加热方式 有机实验往往需要加热,而不同的实验其加热方式可能不一样 ①酒精灯加热。酒精灯的火焰温度一般在400~500℃,所以需要温度不太高的实验都可用酒精灯加热。教材中用酒精灯加热的有机实验是:“乙烯的制备实验”、“乙酸乙酯的制取实验”、“石油蒸馏实验”。 ②水浴加热。水浴加热的温度不超过100℃。教材中用水浴加热的有机实验有:“银镜实验(包括醛类、糖类等的所有银镜实验)”、“硝基苯的制取实验(水浴温度为55~60℃)”、“乙酸乙酯的水解实验(水浴温度为70~80℃)”和“糖类(包括二糖、淀粉和纤维素等)水解实验(热水浴)”。 ③用温度计测温度的有机实验:“硝基苯的制取实验”、“乙酸乙酯的制取实验”(以上两个实验中的温度计水银球都是插在反应液外的水浴液中,测定水浴的温度)、“乙烯的实验室制取实验”(温度计水银球插入反应液中,测定反应液的温度)和“石油的蒸馏实验”(温度计水银球应插在蒸馏烧瓶支管口处,测定馏出物的温度)。 2、催化剂的使用 ①硫酸做催化剂的实验:“乙烯的制取实验”、“硝基苯的制取实验”、“乙酸乙酯的制取实验”、“纤维素硝酸酯的制取实验”、“糖类(包括二糖、淀粉和纤维素)水解实验”和“乙酸乙酯的水解实验”。

其中前四个实验的催化剂为浓硫酸,后两个实验的催化剂为稀硫酸,其中最后一个实验也可用氢氧化钠溶液做催化剂 ②铁做催化剂的实验:溴苯的制取实验(实际起催化作用的是溴与铁反应生成的溴化铁)。 ③铜或者银做催化剂的实验:醇的去氢催化氧化反应。 ④镍做催化剂的实验:乙醛催化氧化成酸的反应。 ⑤其他不饱和有机物或苯的同系物与氢气、卤化氢、水发生加成反应时,为避免混淆,大家可直接写催化剂即可。 3、注意反应物的量 有机实验要注意严格控制反应物的量及各反应物的比例,如“乙烯的制备实验”必须注意乙醇和浓硫酸的比例为1:3,且需要的量不要太多,否则反应物升温太慢,副反应较多,从而影响了乙烯的产率。 4、注意冷却 有机实验中的反应物和产物多为挥发性的有害物质,所以必须注意对挥发出的反应物和产物进行冷却。

2020年中考化学实验探究题专练

2017年九年级化学中考复习实验探究题专练 (一)物质变质题型 1.实验室常用的干燥剂“碱石灰”是CaO和固体NaOH的混合物,极易与空气中水蒸汽和CO2反应而变质。某同学对一瓶久置的“碱石灰”作了如下探究: (1)【猜想】 猜想Ⅰ:没有变质,“碱石灰”只含有CaO、固体NaOH; 猜想Ⅱ:已完全变质,“碱石灰”全部变成了CaCO3和Na2CO3。 则CaO 与水反应的反应方程式为。 (2)【实验】如图所示: (3)【判断】 a.若Ca(OH)2、CaCO3和Na2CO3投入到水中不会放热,则由操作②现象判断:猜想Ⅱ填:成立、不成立)b.操作④发生化学反应的方程式为;由操作⑤⑥的现象判断:滤液中含有(写化学式);由此判断猜想Ⅰ(填:成立、不成立)。 c.综合a和b的结论,判断该样品变质情况为。 (4)【拓展】由上述实验说明,实验室中“碱石灰”应保存;操作③中玻璃棒作用是。 2.(201 3.内江市)(12分)某化学实验活动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实验室中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的成分,进行了有关实验。请你参与他们进行的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久置氢氧化钠固体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Ⅰ:全部是NaOH;猜想Ⅱ:全部是Na2CO3;猜想Ⅲ:。 实验操作步骤实验现象结论及解释 步骤一:取少量固体样品于试管 中,加蒸馏水完全溶解,然后加入 足量的稀盐酸。 实验过程中始终没有气泡产生。证明猜想成立。 步骤二:另取少量固体样品于试管中,加蒸馏水完全溶解,然后滴加氯化钡溶液。实验过程中产生。证明猜想Ⅱ或Ⅲ成立。此过 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为。 (2)为了进一步的验证猜想结果,小明同学提出如下实验方案:继续步骤二的实验,过滤,然后向滤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若酚酞变红,则猜想Ⅲ成立;若酚酞不变红,则猜想Ⅱ成立。 小华同学立即对小明同学的方案提出了质疑,通过查阅资料知道,氯化钡溶液呈中性,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但碳酸钠溶液呈性(填“酸”或“碱”),能使酚酞变红,因此他认为该方案的操作步骤中应该改进的是。 【反思与交流】久置的固体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初中化学实验操作考试试题

初中化学实验操作考试试题 试题一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食盐溶液 考点学校姓名准考证号 【实验要求】: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食盐溶液。 【实验用品】:托盘天平,食盐,药匙,量筒,烧杯(100ml),玻璃棒、滴管各1支(均放在一250ml烧杯中),抹布。 【主要步骤】: 1.观察托盘,调零, 2.称量:称18g食盐,量42ml水; 3.溶解:将食盐和水倒入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 4.计算食盐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 5.清洗、整理仪器。 监考教师总分

试题二鉴别氨水、氢氧化钠、碳酸钠三种溶液 考点学校姓名准考证号 【实验要求】:鉴别氨水、氢氧化钠、碳酸钠三种溶液。 【实验用品】:试管(15×150mm)三支,试管架,试管刷,石灰水(盛在滴瓶中),稀盐酸(盛在滴瓶中)、未知溶液A、B、C(分 别在细口瓶中装有浓氨水,氢氧化钠,碳酸钠三种溶液,三 者随机标示A、B、C),废液桶,抹布 【主要步骤】: 1.分别闻三种药品的气味:有刺激性气味的是; 2.分别取另两种种液体1-2ml于二支试管中; 3.向装有未知溶液的两支试管中滴石灰水或者是稀盐酸; 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和结论:现象,结论;另一瓶则是。 4.清洗、整理仪器。 【评分要点】 监考教师总分

试题三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考点学校姓名准考证号 【实验用品】:硫酸铜溶液、铁钉、托盘天平、烧杯、胶头滴管、镊子、试管刷、砂纸、废液桶。 【实验步骤】: 1.用烧杯取约10ml硫酸铜溶液; 2.将盛有硫酸铜溶液的烧杯和一根铁钉(表面无锈,如有锈,用砂纸打磨) 一起放在天平上称量,并记录称量的数据m1。 3.将铁钉浸入硫酸铜溶液中,观察现象,再将烧杯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 记录数据m2 4. 5.整理实验用品,复位。 【评分要求】: 监考教师总分

初中化学实验题的解题技巧

初中化学实验题的解题技巧 一、思考问题的顺序 2、思考有关物质的制备、净化、吸收和存放等有关问题。例如:制取在空气中易水解的物质(如AL2S 3、ALCL3、MG3N2等)及易受潮 的物质时,往往在装置末端再接一个干燥装置,以防止空气中的水 蒸气进入。 3、思考实验的种类及如何合理地组装仪器,并将实验与课本实 验比较、联系。例如:涉及到气体的制取和处理时,实验的操作程 序及装置的连接顺序大体可概括为:气体发生→除杂质→干燥→主 体实验→尾气处理。 二、仪器连接的顺序 1、所用仪器是否恰当,所给仪器是全用还是选用。 2、仪器是否齐全。例如:制有毒气体及涉及有毒气体的实验是 否有尾气的吸收装置。 3、安装顺序是否合理。例如:是否遵循“自上而下,从左到右”;气体净化装置中不应先干燥,后又经过水溶液洗气。 4、仪器间连接顺序是否正确。例如:洗气时“进气管长,出气 管短”;干燥管除杂质时“大进小出”等。 三、实验操作的顺序 1、连接仪器。按“气体发生→除杂质→干燥→主体实验→尾气 处理”的顺序连接好实验仪器。 2、检查气密性。在整套仪器连接完毕后,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然后装入药品。检查气密性的方法要依装置而定。 3、装药品进行实验操作。

例题:在实验室里制氧气时常用氯酸钾作原料,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根据催化剂的含义,二氧化锰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发生改变。试设计一个实验,证明二氧化锰在氯酸钾分解前后的质量不变,并说明实验程序和主要操作步骤。 解析:要证明二氧化锰在氯酸钾分解前后质量不变,就必须测定两个质量,一个是加到反应器中的二氧化锰的质量,另一个是反应 后剩余固体中的二氧化锰的质量。 加到反应器中的MnO2的质量可以在加入前测得,而反应后的质量,必须从反应后剩余固体中将MnO2分离出来才能测得。因此,整 个实验便以如何解决MnO2的分离为实验目的。 根据学过的知识,MnO2不溶于水,而KCL溶于水,由此可应用 溶解过滤的方法将它们分离开。 (1)用天平称量w1gKCLO3和w2gMnO2,混合均匀,放入大试管中; (2)组装成制氧气的装置,加热,至不再有气体放出为止; (3)待大试管冷却后将剩余固体取出放入一小烧杯中,加水搅拌 使KCL溶解; (4)取一张滤纸对折后剪去多余部分,称量其质量为w3; (5)用该滤纸做成过滤器,过滤(3)制成的液体,全部过滤完后,再用清水洗涤不溶物; (6)取下滤纸,小心干燥后称量,滤纸连同滤纸上滤出的不溶物 的质量共为w4; (7)将滤液蒸干称量其质量为w5; (8)将收集到的氧气换算成质量为w6; (9)比较各质量之间的关系,若w5+w6=w1,w4-w3=w2,则证明氯 酸钾分解前后MnO2的质量没有改变。 注意:本题是较简单的实验设计,但也需要全面考虑。通过只要证明w4-w3=w2即认为任务完成,但由于没有验证溶质和滤渣的性质,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