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对当前我国房地产宏观调控中几个问题的思考

对当前我国房地产宏观调控中几个问题的思考

GREENECoNoMY

府应通过对产业发展的倾斜政策,尽性,政府应对其采取特殊的税收政策,保项目和生态工程,可由银行通过发行可能发展轻污染、无污染的产业,加大免除或减轻其税负,包括零税率、低税“绿色”金融债券一金融环保债券来解那些技术含量高、加工层次深、产品附率、先征后返等,通过税收政策的优惠,决,所筹资金可以通过优惠贷款提供给加值大的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的产生对社会资本的吸引力。在金融政策企业,支持其研发绿色产品,从事生态投入,并以此为契机,加快建立我国的方面,政府可以对绿色产品生产经营的农业生产,实现生态工业加工,开展绿绿色产品体系。政府通过提高排污费、项目给予贷款贴息,使从事绿色产品生色管理。由于“绿色”金融债券发行主排污权交易费等费用的标准,对收费产经营的投资者更容易获得银行资金支体信用好(在我国一般应由四大国有商监督措施进行重新认识与修正,使排持。由政府支持的政策性银行,可以直业银行发行),可免征个人利息收入所污费尽快接近或超过处理费或对环境接对绿色产品生产经营的企业给予优惠得税,其利率水平又高于银行存款,应造成的损失费,增加环境成本的约束政策支持,例如低息贷款、无息贷款、优该是广大投资者欢迎的投资工具。但是力,使经济手段真正起到防止环境污先贷款、延长信贷周期等。其他筹资途其运行的前提是需要国家贴息。当然,染、推动企业开展绿色管理的目的。径有:①建立绿色产业发展基金。通过贴息的资金来源可通过在前面所提到的(4)对企业环境行为实行经济干政府财政划拨一部分资金、企业排污费国家“绿色产业发展基金”或通过国债预措施:污染税(费)、污染许可制度、的收取以及其他有效手段,筹集资金,安排解决。③支持绿色产业企业的股票垃圾回收制度、资源节约贷款、清洁生建立绿色产业发展基金。对绿色产业企优先上市。为了支持绿色金融的发展,产贷款、绿色管理贷款、绿色技术开发业的绿色产品开发进行直接投资,或用国家在增加直接融资的比例和进一步推和研究贷款、差别定价、特殊折旧政投资控股的方式,对那些和生态环境问动资本市场的发展时,应把调整产业结策、逐步提高资源价格(如水、电、煤题密切相关的企业进行积极渗入,调控构,加强环境保护作为一个重要的政策等),促进企业的节约与绿色化。它们的生产经营方式,促使其采用绿色导向,严格把握新股发行的“环保审查”2.4以优惠政策支持企业绿色管理技术,走保护生态环境与合理开发利用关,对企业或项目的环境质量评估,应目前,我国对环保产业在税收方面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发行彩票立足于国家的环保法律、法规来开展,有四项优惠政策。是一种非常好的资金筹集方式,它不需凡是不符合国家和地方有关部门环保规(1)企业所得税。企业利用废水、要还本付息。在海外许多国家和地区,定的企业或项目,不能上市发行股票。废气、废渣等废弃物为主要原料进行彩票发行规模非常大,以致于许多学者在同等条件下,环保效果更佳的企业或生产的,经税务机关审核,可在5年内称其为“第二财政”,所筹资金主要用于项目可优先考虑上市;还可发行绿色优减征或免征所得税。公益事业。我国的彩票发行市场潜力应先股,即环境保护优先股股票,企业通(2)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生产墙体该是巨大的。我国彩票的品种和行业规过这种优先股筹集来的资金必须专门用材料的原料中掺有煤矸石、粉煤灰、废模与此相比存在很大差距,急需大力发于环境保护,用于建立环境污染的预防渣(不包括炉水渣)的,可依照6%的展,发行彩票是“功在当代,利及子孙”和治理体系。这类股票的发行适用于那征收率计算缴纳增值税,并可由其自的事情。如果国家每年发行100亿元的些有较大市场潜力,进行绿色经营和清己开具专用发票。国民经济“绿化”彩票,扣除发行费用洁生产,经济效益看好的企业。

(3)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对和返奖部分,至少还能筹集30亿元的资

下列环保项目的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金;如果把这些资金用于补足“绿色产3建立健全利于企业绿色管税实行零税率:治理污染、保护环境和业发展基金”,再用于经济的“绿化”,理的宏观管理和监控体系

节能项目,污水处理广,垃圾处理厂、转将为绿色金融的运行提供不小的动力。在环境管理中,行政手段、法律手运站,有集中供热的项目,城市园林绿②发行“绿色”金融债券。金融债券作段一直都是基本的手段。伴随着环境地,水资源保护和水库移民安置。为一种较为理想的筹集信贷资金的融资问题的日益严重,经济手段的作用越(4)土地使用税。经批准开山填海工具,银行通过发行金融债券可以吸收来越不容忽视,成为制定环境政策的整治的土地和改造的废弃土地,从使用相对稳定的中长期资金,再以贷款或其根本依据。然而,经济手段自身的局限的当月起免缴土地使用税5~10年。当他方式投入到急需资金的产业领域或工性又必须靠政府进行宏观调控,充分前,我国绿色产业面临一个突出的问题程项目。金融债券流动性强,筹资量大,发挥政府的宏观协调与控制作用。

就是缺少资金和其他优惠政策扶持。效率较高,是解决银行和其它金融机构(1)建立有效的环境宏观管理要制定对绿色产品生产经营的优惠资金矛盾的一个有效途径。对于一些社机制。

ECoLoGICALiINDUSTRYWATCH

下的经济适用房购买条件,在经济适征收营业税和个人所得税,限制外资合的而不是单一的,但在一段时间内,用房没有建立退出机制的情况下,远投资房地产。必须有主导目标,在中长远目标的统远不够。试图用经济适用房来来解决2005年开始在继续严控“地根”、一指导下,还必须解决最突出的矛大部分人的住房问题的思路,同样导紧缩“银根”的同时,房地产调控的政盾。当前我国房地产宏观调控的短期致对经济适用房的过度消费和超前策进一步深化,政府也开始综合使用目标是:尽快解决市场供求的结构性消费。市场手段、行政手段、法律手段进行全矛盾,保持市场供需的总体平衡,抑我们认为,坚持多渠道住宅供给体面的调控,调控力度加大,政策措施更制房价的过快上涨;其中,长期目标系,让高收入阶层购买商品房,中低收加具体,意图更加明显,重点更加突是解决产业发展的深层次的矛盾,重入阶层购买或租用经济适用房,特别出,目标就是:加大中低收入住房供构房地产市场的价值体系和基本框困难家庭租用廉租房的政策,是符合应,抑制房价的过快增长。国务院明确架。要以资源和环境的制约为前提,我国国情的,是我国的一项长期基本要求加大对中低价位房屋和中小户型合理分配社会资源,协调推进住房建国策,必须坚持。从20世纪90年代初房屋的供应,并提出了明确的量化指设,科学、合理地确定我国城市建设开始的城镇住房制度和土地使用制度标,各地也相继出台加大经济适用房和住房建设的各项指标;要转变消费的改革,始终坚持住房市场化的发展建设和推进廉租房建设的计划和措施。观念,提倡适度合理消费,建设资源方向,房地产业才因此取得了长足的可以说,这几年房地产宏观调控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要坚持住发展。要充分认识到相对于我国经济的力度之大,政策之多,政策之集中,房市场化的方针,坚持完善市场体系高速发展、人多地少、资源严重制约的超过了任何一个时期,也超过了任何的建设,保持市场总体的供需平衡,基本国情,解决住房问题是一个漫长一个行业。近几年的三次房地产宏观抑制房价的过快增长;要坚持住房多而艰巨的过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经调控,充分显示出我国房地产市场管渠道的供应体系,着力加大经济适用济适用房不能作为建设的主体,也不理是被动的、缺乏前瞻性的管理。当房和廉租房的规范建设,加快住房保可能依靠经济适用房解决大部分人的前,我们在房地产业发展的一些根本障制度的建立;要大力推进住宅产业住房问题。性制度问题的认识上还不是很清晰,的自主创新,提高住宅产业化的水1。5宏观调控政策目标就是“控制短期的政策手段和中长期的目标、思平,提高住宅科技含量,真正用科技房价的过快增长”吗?路还不一致,必须客观分析我国的现的手段,实现住宅消费从单纯的追求2003年开始,针对宏观经济运行实特征,从中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数量到追求质量的转变。

中的问题,中央实施了以“管严土地,重新调整房地产行业发展的基本政策,(2)要始终坚持住房市场化的发看紧信贷”为主的宏观调控措施,房地重新考虑房地产业的发展模式。展方向,重构住宅市场价值体系,形成产业成了本轮宏观调控的首要目标。科学合理的市场结构,保持市场供需宏观政策有两条主线:一是严把土地2结论与政策建议的总体平衡,维护市场的公平、透明、关;二是严把信贷关,其根本宗旨和通过上述分析得出结论:资源和环高效、规范,实现价格的整体平稳。

政策目标是抑制投资过快增长,促进境对住房建设的制约、住房过度消费在目前的经济发展阶段,要在短时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一方面,土地的误区、现行住房保障制度的缺陷、城间内解决大部分人的住房问题不现实,管理部门持续开展土地市场的清理整乡土地二元结构的矛盾、宏观调控政大部分人的住房问题还是需要通过市顿,强化对土地供应的管理,严格对策目标的错位等问题是当前我国房地场的方式,用商品化的手段加以解决。耕地占用的审批,执行经营性土地的产宏观调控中较为突出的问题。只有通过市场化运作,才能实现土地“招拍挂”制度;另一方面,银行严格对此,有效解决上述问题的对策和房屋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集约化控制对房地产的信贷投放,提高门建议如下:和节约化配置,提高有限的资源的效槛,强化审核,对个人住房按揭也加(1)要正确认识房地产业发展与率。商品房市场中市场交易的效率越大了审核管理的力度。房地产企业普宏观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坚持用科高,越容易形成自由竞争的价格,一个遍感受到了“地根”严控、“银根”紧学的发展观指导房地产业的全局,以完全自由竞争的市场所形成的价格,缩的压力。房地产管理部门则加强规资源和环境的制约为前提,以全面、泌才是最合理的价格。在强调市场化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实行网上签约,调可持续发展为目标,重构房地产业同时,还必须坚持多渠道住宅供应体打击开发商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严的政策框架。系的建设,住房保障制度必须与经济厉打击炒房,对短时间内的房屋转让我们认为,宏观调控的目标是综发展阶段和经济发展水平相吻合。要

根据经济发展阶段在商品房市场和经相对于目前的收入水平而言,经济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的住房保障功能得济适用房市场之间建立一个合理的结适用房购买限制条件过宽,导致了对

到更好的体现,真正使中低收人家庭构和比例关系。经济适用房的过度需求。应该进一步买得起,住得踏实。同解决当前的结构性矛盾,逐步从根t限制购买条件,对经济适用房和廉租

本匕形成供需平衡的格局,必须从供房的消费建立严格的封闭体系,只能注:

给和需求两个方面双启动。首先,在供在通过资格审查的家庭之间进行买卖,辜篓誓糕羟妻?喜纛羹辜冀

给方面,要扩大有效的合理的供给,根同时建立退出机制。市化率将达到5

o%~60%。

本在于调整供给结构,加大对中低收在我国目前经济发展阶段,商品②根据北京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入住房和中小户型住房的供应。对于房的价格根据市场状况保持稳定增长印制((北京市新建商品住房买卖指导

商品房市场,要盘活存量,促进交易和的速度,也是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在价格手册》(2004年4月)。

抛放开和搞活住房二级褫打击宏观政策的制定上'房地产市场价格冀糍蜚纂豁掣∞。06争炒房,抑制投机;其次,在需求方面,应控制的重点应在经济适用房,而不是

该制订政策引导科学的消费理念,要商品房。加大经济适用房的建设,保持

参考文献:

通过技术创新,通过提高住宅科技含经济适用房的价格稳定甚至下降,而

[1]成思危.中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量,实现“面积不大、舒适度高”。要放开商品房的市场,形成经济适用房——目标模式与实施难点[M].北京:民通过经济的手段和政策的引导,重构市场和商品房市场合理科学的价值重主与建设出版社,1999.

住宅市场价值体系,通过税收等经济构,形成各自独立的市场体系,形成各[2]张泓铭,等.中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手段增加住宅物业持有阶段的成本,自的价格形成和波动的机制。通过实原理、方法和实践[M】.上海:上海社会使中低收入阶层主要通过租赁市场,施不同的开发建设计划和管理政策,科学院出版社,2006,

而高收入阶层主要通过购买住房来实不同的消费和转让流通的政策,不同

[3】刘志峰?2003~20。4年中国住宅现住宅消费。的银行金融支持政策,不同的税收政!当年鉴[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t

(3)坚持完善多渠道住宅供给体策,不同的物业管理和收费政策,真正

[4]谢伏瞻.住宅产业发展战略与对策系,深化完善住房保障制度建设,建立体现二者之间的本质差异,降低经济[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0.

退出机制,切实加快解决中低收入人适用席的转让和使用维护成本、物业[5]成思危.房地产的虚拟性及其波动群的住房问题。管理成本,鼓励租用经济适用房,使经研究[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

确的消费政策,抵制发达国家消费方式院、大型商场等场所,大多空调的电能结构比较研究[J].上海市经济管理干部示范作用的不良影响;促使恩格尔系数浪费率大得惊人,达到50%左右。如果学院学报,2006(5):29

下降,逐步改变消费结构;推广消费品给空调器总控制柜装上cc大脑”,能够‘掣孽多誊,_寰飞鹏?节约型社会的理知识和技术,降低流通费用等㈣。最后,灵活地按需消耗能量,那么消耗将大篓慧专曼亭麓譬系[J卜经济研究参考’

要建立干部考核制度,抓紧建立科学的大减少。所谓的“大脑”其实就是一种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政府绩效评估体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综控制软件,这种软件的开发可以带动集:第1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合评价体系,落实资源节约的工作责任同类节能产业的兴起。因此,创新技术1962:739.

制,完善法律法规;同时,严格管理,加机制,发展先进的节约技术和基于节[4]何昀.论建设节约型社会中的消费强监督,加大执法和司法的力度,做到约技术制造的产品f71,以全新的观念创方式变革[J]?消费经济,20。6(5):66?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造性地提出实现节约型消费结构的技‘?:登謦磐:、中国居民消孝’节约型社笋罾。一。。。。..^.。.韭。...。术支持体系,实现更少的资源能耗和[6]周宏春,吕文斌.构建节约型社4-5运用创新型的科学技术物质产出,加快构建资源节约型消费蓦1的;jij.“羞茹击嘉善≥.12亏菇

科学技术的运用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结构的进程。同

f75).21.

消费结构最为强劲的推动力,应充分利[7]侯远长.形成健康文明、节约资源用科技,在生活消费的方方面面大做资参考文献:型消费模式[J卜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源节约文章。例如,在工厂、宾馆、医[1]陈启杰.张丹.我国城乡居民消费报.2006(4):54.

对当前我国房地产宏观调控中几个问题的思考

作者:黄石松, 郭建民, 陈红梅, HUANG Shi-song, GUO Jian-min, CHEN Hong-mei

作者单位:黄石松,HUANG Shi-song(西北工业大学,经济研究中心,西安,710072), 郭建民,GUO Jian-min(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北京,100875), 陈红梅,CHEN Hong-mei(首都经济

贸易大学,北京,100071)

刊名:

生态经济

英文刊名:ECOLOGICAL ECONOMY

年,卷(期):2007,""(8)

引用次数:1次

参考文献(8条)

1.成思危中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目标模式与实施难点 1999

2.张泓铭中国城市房地产管理:原理、方法和实践 2006

3.刘志峰2003~2004年中国住宅产业年鉴 2004

4.谢伏瞻住宅产业发展战略与对策 2000

5.成思危房地产的虚拟性及其波动研究 2005

6.建设部公布的我国每年城市化率提高1%左右进行推算,到2020年城市化率将达到50%~60%

7.北京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北京市新建商品住房买卖指导价格手册 2004

8.北京住房建设规划(2006年-2020年)

相似文献(10条)

1.期刊论文陈驰.张旻刍议宏观调控下的房地产与房地产金融风险——对上饶市房地产市场和房地产金融发展现

状的调查与评价-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21)

本文分析了在健康合理的趋势下,上饶市房地产市场局部存在的投资增长较快、房产供应结构失衡、导向型经济比例不匹配等问题.以及这些问题带来的信贷风险隐患.上饶市房地产信贷呈现"总量扩大、个贷为主、质量提升"的运行特点.但由于目前房地产市场存在的隐患和金融介入的非理性,房地产金融极易陷入系统性、流动性风险中.必须采取总量控制和结构调整相结合的政策措施来加强风险管理.

2.学位论文丁一我国房地产宏观调控有效性的分析与应用2007

本文论述了我国房地产宏观调控有效性的分析与应用。

自从1988年土地流转制度建立以来,随着对市场经济规律认知的发展,我国房地产宏观调控经历了一个较为曲折的发展过程。在市场形成初期,房地产宏观调控主体缺乏调控经验,对整个房地产市场的把握不够,并且调控手段多以指令性的行政手段为主,从而导致房地产市场出现了剧烈波动,严重阻碍了房地产经济的发展。随着房地产宏观调控系统的不断成熟,调控手段也逐渐由以指令性的行政手段为主转变为以经济手段为主的间接调控模式,大大降低了房地产市场的波动幅度,特别是1998年我国经济成功实现“软着陆”后,房地产经济走出了一条快速并较为平稳的发展轨迹。但是,也应该看到,我国房地产宏观调控体系中仍存在许多问题,影响着调控有效性的提高。因此,如何克服这些问题以提高房地产宏观调控过程的有效性是目前急需解决的一个课题,基于此,对历年来我国房地产宏观调控的有效性作了尝试性的研究,希望能为房地产宏观调控知识体系的完善做一些有意义的工作。

在对房地产宏观调控理论和系统控制理论进行归纳总结的基础上,从调控目标和调控过程的角度对房地产宏观调控系统进行了一般性的规定,然后对房地产宏观调控有效性的定义做出了界定,提出房地产宏观调控的有效性包括稳定性、准确性和快速性三个方面。具体地说,房地产宏观调控的有效性是指通过房地产宏观调控,能平稳、快速地对房地产经济体系的运行情况进行调整,并使房地产经济体系的实际运行结果尽量与预期目标一致,即满足房地产宏观调控体系在稳定性、准确性和快速性三个方面的要求。稳定性主要反映房地产宏观调控过程的波动幅度的大小;准确性主要反映房地产经济体系的实际运行结果与预期目标的偏离度的大小;快速性主要反映房地产宏观调控过程的时滞长短。

在对历年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分别从稳定性、准确性和快速性三方面揭示了1988-2005年期间我国房地产宏观调控有效性的变化情况,并对变化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导致我国房地产宏观调控有效性发生变化的原因是由于房地产宏观调控系统中的调控主体、调控对象、信息结构和行业环境发生了变化所致,然后在此基础上对如何进一步提高我国宏观调控的有效性进行了探讨。

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在于:

第一,提出运用系统控制论建立房地产宏观调控有效性的分析框架,并在对历年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对房地产宏观调控有效性的变化情况进行了描述。

第二,提出影响房地产宏观调控有效性的四种影响因素,它们分别是政府、市场与市场主体、信息结构和制度环境,然后,系统地论述了从这四个方面进一步提高房地产宏观调控有效性的方法。

3.期刊论文夏辉.李景霞.吴志清.甘俊美上海房地产宏观调控及其效果分析-上海经济研究2005,""(5)

上海房地产经济是在市场化进程与政府宏观调控的双重作用下成长、发展和繁荣起来的.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是一门具有高度科学性的艺术.文章通过对十多年来上海市政府出台的有关房地产经济稳定发展的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及其效果进行了较为系统地分析,阐明政府的宏观调控在保持上海房地产经济快速和稳定发展的作用效果.

4.期刊论文郭松海.张振勇.Guo Songhai.Zhang Zhenyong房地产宏观调控的背景分析与创新举措-山东经济

2006,22(1)

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房地产宏观调控的背景及所面临的问题,接着指出政府要深入认识房地产特性,加强房地产宏观调控力度.最后,提出进一步加强房地产宏观调控的几点举措.

5.学位论文韩万渠我国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工具研究2006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日益扩大,房地产业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和先导产业,但是与之相随的房价上涨过快现象,一方面导致中低收入者买不起房子;另一方面大量房地产投机使得房地产有效供给和有效需求失衡.房地产业的这种发展态势恶化了社会收入分配,潜在的金融风险也成为宏观经济波动的导火索.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央政府在2004至今推出三次大规模的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但是一次又一次的调控恰恰说明调控政策的有效性问题,本文正是从这一角度出发,通过对房地产宏观调控体系的论述,结合我国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体系的缺陷,提出了政策工具选择对于解决这些缺陷的重要意义,并致力于构建以房地产税为基础的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体系,明确提出了通过房地产税制改革以及保障措施的辅助突出房地产税在宏观调控中的基础地位,并针对房地产税制改革的重点,也是房地产税体现基础性调控地位的关键点,即不动产税的开征问题进行专门论述.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部分主要论述本文研究背景和房地产宏观调控研究现状以及采用的研究方法.

第二部分主要论述房地产宏观调控的有效性问题,具体介绍了房地产业在国民经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以及由房地产失灵引起的房地产市场出现的问题,由这些问题概括房地产宏观调控的目标,通过对房地产宏观调控有效性问题的论述,将当前房地产宏观调控有效性不足的问题归结为政策工具选择.

第三部分主要论述我国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工具,通过对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工具选择对于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体系、政策过程完善的重要性以及我国近年来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的简介,概括了在政策工具选择上的缺陷,确定了我国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体系的构建应该以房地产税为基础的论调.

第四部分主要论述房地产税之所以能够成为基础性的调控政策工具的自身特性以及与其它政策工具相比的优势,并论述了房地产税发挥基础性的调控作用的保障措施.

第五部分主要论述房地产税收体系改革,通过对现行房地产税制的分析,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并重点论述了不动产税改革的税制要素设计以及不动产税开征对于税制完善以及房地产宏观调控的重要性.

6.期刊论文沈晖健全我国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体系-现代商业2009,""(2)

政府在进行房地产宏观调控的同时,不能忘记努力推进市场化改革的基本责任,更不能以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来替代市场制度的改革,以政府力量替代市场力量,以"看得见的手"替代"看不见的手".因此,要保证我国房地产市场的持续、健康、平稳发展,必须解决制约房地产市场良性发展的制度机制,把深化市场改革同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结合起来,构建和完善与中国经济相适应的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体系.

7.期刊论文余凯.YU Kai论我国房地产宏观调控的长效机制的构建-城市发展研究2008,15(5)

本文认为近年来我国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的效果不够理想,原因主要在于缺乏一个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的长效机制.本文分析了构建我国房地产宏观调控的长效机制的意叉,剖析了影响我国房地产宏观调控效果的深层次问题,并提出了构建我国房地产宏观调控的长效机制的对策和建议.

8.学位论文樊鸿雁房地产宏观调控的法律思考2009

我国房地产市场经历了两次高速发展的阶段。第一次高速发展期发生在上世纪90年代初,整个房地产市场出现迅速发展、急剧升温态势。针对房地产业在部分地区发展过热的现象,我国政府开始对房地产业进行有针对性的宏观调控。第二次高速发展期始于2003年持续至今,在此阶段,我国政府开始全方位的对房地产业进行宏观调控。主要是通过行政、经济以及法律手段,采取了三种调控政策,即土地政策、金融政策、税收政策。本文以2003年以来的调控政策为背景,提出房地产宏观调控存在的三大问题:首先是,政府与市场界限不清;其次是,中央与地方决策主体与执行主体权限博弈;再次是,房地产宏观调控相关法律法规滞后。这些问题的存在需要土地、财税与金融调控合法化运行。为解决以上问题,我国需要逐步完善土地管理法、财税法与金融法等相关法律。本文在此基础上还提出了建立宏观调控法的设想,从而实现宏观调控主体、宏观调控程序、宏观调控法律责任的有法可依,这样可以更好的保障我国房地产宏观调控的有效实施。

第一部分,论述房地产宏观调控的法律概述。包括宏观调控权利主体及权利分配和房地产宏观调控的法律体系两部分。提出宏观调控主体包括决策主体与执行主体。其权利配制分为纵向配制与横向配制。法律体系包括土地和产业政策法、财政税收法、金融法与宏观调控法等。房地产宏观调控的法律概述为下文的进一步论述提供理论基础。

第二部分,论述了房地产宏观调控法律规制的必要性。从第一章宏观调控权利主体入手,从制约宏观调控权、保障宏观调控有效运行、明确宏观调控宏观调控法律责任三方面分析了对房地产宏观调控进行法律规制的必要性。

第三部分,论述了我国房地产宏观调控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对2003年以来的宏观调控政策进行分析。并针对突出案例,在前两章论述的基础上得出房地产宏观调控存在的问题。引出下文对房地产宏观调控的法律完善。

第四部分,在上一部分的基础上,论述了房地产宏观调控的法律完善。包括完善土地立法、财税立法、金融立法和完善宏观调控立法四方面。

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区别于以往关于房地产宏观调控的研究大多都着重于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制定、调控手段、调控目标与原则,忽略了宏观调控权及其权利配制的法律关系。从而未能找到房地产宏观调控失效的本质原因。本文是从分析我国房地产业宏观调控中的决策主体与执行主体入手,分析房地产业宏观调控现状及原因,得出如何以法律手段保障房地产宏观调控的有效运行的结论。

9.期刊论文李晨.潘蕙.尹平我国房地产宏观调控的政策网络分析-现代商业2008,""(15)

2005年以来,我国政府针对房地产行业发展过快、房价上涨过快、市场需求过度等不合理现象进行全面的宏观调控,但效果甚微,房价已经成为事关民生的一大社会问题.本文基于政策网络理论分析我国房地产宏观调控过程,通过理清我国房地产宏观调控的网络主体,探讨涉入政策形成的政府部门与各利益团体之间的复杂网络关系,进而分析我国房地产宏观调控的网络行动者、网络关系和政策结果之间的交互影响.

10.学位论文郝新艳我国房地产宏观调控效果及对策研究2009

我国房地产业起步晚,从1998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起,才真正进入了房地产商品化时代。从1998年到现在仅有11年时间,房地产市场发育很不成熟。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工业化高速发展的时期,城市化、工业化必然会带动房地产市场的快速发展,使房地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是由于房地产市场起步晚、不成熟,因而出现了大量问题,引发了国家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2005-2007年间,国家密集出台了一系列的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和措施,期望能够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从2005年以来的房地产市场的现实情况来看,房地产宏观调控大的方向是正确的,但是在整个市场供给小于需求的前提下,政策的效果具有双重性,既有成功的一面,又有失效的一面,这就决定了对我国政府的房地产宏观调控问题研究的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以2005年以来的房地产市场为研究对象,深入地研究了我国房地产宏观调控效果及对策。文章从房地产相关理论出发,归纳总结了2005-2007年房地产宏观调控的各项政策,根据2005-2008年房地产市场的实际状况,分析了我国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效果,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

本文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相关的房地产基本理论概述。房地产理论已经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本文选择了与文章内容密切相关的房地产理论

,包括房地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理论、房地产宏观调控理论、房地产周期理论、房地产泡沫理论、房地产价格理论。第二部分是2005-2007年我国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效果分析。在这一部分中,首先叙述了2005-2007年房地产宏观调控背景,然后按照宏观调控所针对的不同问题,归纳总结了2005-2007年房地产宏观调控的各项政策,鉴于宏观调控作用的滞后性和写作时间,本文通过大量相关的统计数据,对2005-2008年房地产市场状况进行了比较准确的描述,从而分析了2005-2007年出台的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的双重效果,有成功的一面,也有失效的一面。第三部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针对问题,提出对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和措施的建议,主要包括:房地产宏观调控的主导方向是增加有效供给;注重政策的配套性、连续性;搞活农村建设用地和宅基地产权流转,增加建设用地供给:强化房地产市场竞争机制,弱化垄断;以不同政策区别对待自住性、投资性、投机性房地产需求

;社会保障性住房由政府“主导”;商品房供给由市场“主导”。

本文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在分析已经出台的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效果的基础上,为国家进一步的房地产宏观调控提供理论依据和建议。但是本文侧重于理论上的定性分析,实践检验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引证文献(1条)

本文链接:https://www.wendangku.net/doc/3b17779098.html,/Periodical_stjj200708022.aspx

下载时间:2010年6月6日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