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前摄行为 (Rev)

前摄行为 (Rev)

所謂“前攝行為”即是:

遭遇困境時,

反過來控制局面,

而不被局面所牽制。

一對夫婦在婚後十一年生了一個男孩,

夫妻恩愛,

男孩自然是二人的寶。

男孩兩歲的某一天早晨,

丈夫出門上班之際,

看到桌上有一瓶打開蓋子的藥水

不過,因為趕時間,

他只大聲告訴妻子

記得把藥瓶收好,

然後就關上門,上班去了。

卻忘了丈夫的叮囑。

男孩拿起藥瓶,

被藥水的顏色所吸引,

覺得好奇,

於是一口氣都給喝光了。

藥水成份劑量很高,

即使成人也只能服用少量。

由於男孩服藥過量,雖然及時送到醫院,

但仍舊迴天乏術。

妻子被突如其來的意外嚇呆了,不知如何面對丈夫。

更害怕丈夫的責難。

焦急的父親趕到醫院,

得知噩耗非常傷心,

看兒子的屍體,

望了妻子一眼,

然後說了四個字。

作者讓讀者猜猜,

這丈夫說了四個甚麼字?

I love you darling !

作者說:

這種反應稱之為Proactive 的行為

前攝–

即反過來控制局面

而不被局面所牽制

作者讚揚丈夫是人類關係的天才

因為兒子的死亡已成事實,再多的責罵也不能改變現況,只會惹來更多的傷心,

而且不只自己失去兒子,

妻子也同樣失去了兒子 。

妻子也同樣失去了兒子

這則故事,

主要的是在彰顯人類

有能力選擇「自我層次」。

面對一件不幸的事件,你可以大發雷霆,

怨天尤人,

甚至責難一干人等,但事情卻不會因這些

而有絲毫改變。

不幸的是,

它只會伴著你往後的生活,

負著疤痕的活下去。

相反的,

如果能放下怨恨和懼怕,換一個角度看事情,

勇敢的活下來,

可能事情的境況

原來並不如想像中那麼遭,

這就是作者所要闡釋的

Proactive Behavior (前攝行為)

佛家也常說:

「由內心來轉變境界,

而不是讓身外的境界

影響內心的清淨與智慧」

很簡短的故事,

但是能夠體會其中的道理,

而且又能夠在真實的生活中實踐,有多少人能做得到呢?

當我看到那句『I love you darling 』的時候,心中感概萬千,多麼簡單的一句話。

但要有多久的修練、多大的包容、多深的人生智慧,才能在那種時刻,說出如此令人動容的一句話。

院前急救医疗管理办法

《院前医疗急救管理办法》(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令第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3-12-19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令第3号 《院前医疗急救管理办法》已于2013年10月22日经国家卫生计生委委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公布,自2014年2月1日起施行。 主任李斌2013年11月29日 院前医疗急救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院前医疗急救管理,规范院前医疗急救行为,提高院前医疗急救服务水平,促进院前医疗急救事业发展,根据《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护士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从事院前医疗急救工作的医疗机构和人员。 本办法所称院前医疗急救,是指由急救中心(站)和承担院前医疗急救任务的网络医院(以下简称急救网络医院)按照统一指挥调度,在患者送达医疗机构救治前,在医疗机构外开展的以现场抢救、转运途中紧急救治以及监护为主的医疗活动。 第三条院前医疗急救是政府举办的公益性事业,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按照“统筹规划、整合资源、合理配置、提高效能”的原则,统一组织、管理、实施。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应当建立稳定的经费保障机制, 保证院前医疗急救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和医疗服务需求相适应。 第四条国家卫生计生委负责规划和指导全国院前医疗急救体系建设,监督 管理全国院前医疗急救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负责规划和实施本辖区院前医疗急救体系建设,监督管理本辖区院前医疗急救工作。 第二章机构设置 第五条院前医疗急救以急救中心(站)为主体,与急救网络医院组成院前医疗急救网络共同实施。 第六条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应当将院前医疗急救网络纳入当地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按照就近、安全、迅速、有效的原则设立,统一规划、统 一设置、统一管理。 第七条急救中心(站)由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按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设 置、审批和登记。 第八条设区的市设立一个急救中心。因地域或者交通原因,设区的市院前医疗急救网络未覆盖的县(县级市),可以依托县级医院或者独立设置一个县级 急救中心(站)。

行为偏差生的转化

行为偏差生的转化 健康不仅仅是没有躯体疾病、不体弱,而是一种躯体、心理和社会功能均臻良好的状态。”所谓行为偏差生,是指学习习惯差、行为习惯差、两者均差的学生。具体表现为:思想品德不高尚,缺乏爱心、责任感和义务感;心理健康不健全,言行不能统一,叛逆性过强;行为习惯不良,自由散漫,意志薄弱,自控能力差,大错不犯,小错不断。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纠正和辅导,将对孩子的发展和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如何才能转化行为偏差的行为呢?我们应该找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当代小学生行为偏差产生的客观原因。主要包括:家庭不良教育的影响。人们知道,影响和决定人的发展的因素有遗传、环境和教育,而从人出生到社会化过程,又集中到环境和教育这两个方面的影响。 我们也知道,一个人的成长除了有自我教育以外,主要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而作为未成年的青少年学生,由他们的身心和成长规律特点,决定家庭对他们的教育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可以说家庭是影响青少年学生发展之要素的一个“综合体”,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父母是人生的第一个老师。 尽管家长文化程度高低并不与青少年出现偏差行为成正比,但目前家长整体文化素养较低而导致教育子女失当这一点却是不容置疑的事。 一、目前存在的问题是: (1)、父母自身素质太差,家风不正。一种是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不少家长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差,滥交不良朋友,说话做事不注意场合身份,作风不正,行为不轨,这往往是孩子形成不良品行的温床和染缸。另一种是家庭成员之间对孩子的教育不一,特别是隔代教育,使孩子感到行为无准则可依,是非观念模糊,有的父母忙于工作,无暇顾及孩子的教育,致使孩子长期放任自流,在这种情况下,容易受坏人勾引而变坏。 (2)、对子女期望过高。不少家长观念陈旧,以家长的“思维方式”要求孩子达到规定目的,殊不知当孩子的能力,自身愿望达不到家长“定式”时,就反过来影响学习,行为上更出现偏差。

最新浅谈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教学内容

浅谈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 课程改革的成败归根结底取决于教师,所以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在当前显得尤为重要。我们要有意识地转变教学行为,就有必要先来了解一下以往教学行为的不足:1、教学目标的狭窄化 2、教学设计的程式化 3、教学结果的短期化,我们怎么来转变自己的教学行为呢?我们不妨来看一下影响教师教学行为转变的几个主要因素。 一、教学观念的转变 教学行为不会孤立存在的,它首先取决于教师的教学观念,因此在实施课改的过程中,做好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工作是做好教师教育行为转变工作的前提。只有新的教学观念,才会给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注入鲜活的动力,教学观念不更新,教学行为就不可能转变。 1、加法的思维方式 我们先来分析以往课堂教学中教师表现出的对学生的极大关注。在课堂中,教师对学生解答问题的正确与否表现出极大的关注,这反映了教师对教学目标是否落实的关注。诚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确实要关注教学目标是否落实,但是,教师从教材出发制订的关于知识点的教学目标,围绕着知识点的教学设计,并没有考虑到学生已有的基础和可能达到的水平,更没有考虑到数学教学是为了学生思维的进一步发展,所以教师只是关注了学生掌握知识点的情况,而没有关注到学生在课堂中深层次的思维状态。从本质上反映了教师对“人”的问题的忽视。 2、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 在很多教师看来,开放的教学与基础的扎实是一对矛盾,一旦实施教学的开放,就会丢失基础的扎实。因此,在实践中往往表现出以下几种状态:第一种状态,在教师的浅意识里,封闭教学的结果是基础的扎实,开放教学的结果是学生虽然思维活跃但是成绩会下降,因此,教师意识到自己的教学是封闭的,但是为了确保

护理干预对乙肝肝硬化患者院外遵医行为的影响分析

护理干预对乙肝肝硬化患者院外遵医行为的影响分析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乙肝肝硬化患者院外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 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100例乙肝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同时给予两组患者相同的常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加以针对性的护理干预。采用自编遵医行为调查表及生存质量测定量表(QOL-100)对两组患者的遵医行为及生存质量进行调查,并对比两组调查结果。结果:观察组出院第6个月时的生存质量各项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各行为的遵医率均高于对照组,而其再入院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纯常规治疗护理相比,额外给予乙肝肝硬化患者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遵医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而加快疾病康复。因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标签:护理干预;乙肝肝硬化;遵医行为 乙肝肝硬化是由肝炎引起的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不可逆转的肝脏疾病[1]。据统计,乙型肝炎在我国的发病率已高达20%,使得乙肝肝硬化的医护工作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研究指出,患者出院后不遵医嘱而再次住院是导致该病反复发作的主要原因。因此如何提高乙肝肝硬化患者院外遵医率是临床工作重点[2]。对此,文章结合笔者所在医院工作实例探讨分析护理干预对乙肝肝硬化患者院外遵医行为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100例乙肝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符合北京第五次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于1995年制定的乙型肝炎肝硬化诊断标准;患者均为初中及以上学历;无心肝肺等器官功能障碍;无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心理认知正常;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并签订知情同意书[3]。排除标准:不符合纳入标准者;存在肝性脑病者[4]。观察组中男35例,女15例;年龄28~65岁,平均(42.91±6.27)岁;根据Child分级,A级16例、B级27例、C级7例。对照组中男34例,女16例;年龄27~63岁,平均(40.21±4.35)岁;根据Child分级,A级14例、B级26例、C级10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与护理,(1)用药指导。向患者强调遵医嘱用药的重要性,并指导患者按时、定量用药,切忌随意增减药物剂量及种类。由于抗病毒药物的治疗费用较高,因而有些患者舍不得长期用药。在患者用药期间,医护人员需对其肝功进行定期检测,并定期检测其电解质水平,及时补

_院前急救管理规定

2011年改善医疗服务具体措施 一、改善门诊服务 1、规范窗口服务。落实《江苏省医疗机构主要窗口服务规范》,三级和县级综合医院以及门诊量较大的专科医院实行挂号、检验、“一站式”服务台等窗口工作人员提前30分钟以上挂牌上岗。挂号、取药等候时间一般不超过15分钟。改善服务态度,杜绝生、冷、硬、顶、推现象。 2、改革服务流程。实行首问、首接负责制。优化门诊“一站式”服务和导医服务。开设简易门诊。门诊服务窗口和诊室弹性排班、分层分科分区挂号、收费、候诊。三级医院和县级综合医院要全面实行电子排队、叫号。注意运用信息化、网络化手段,实时传输门诊和入院患者相关信息,提前做好服务,缩短患者门诊检查、缴费、取药和办理住院手续时间。鼓励开展门诊适宜手术、开设日间病房,减轻群众医药费用负担,提高工作效率。 3、推进预约诊疗。建设省、市级区域预约诊疗服务信息平台。各医院积极推进窗口、诊间、出院、电话、短信、网络、社区等多种预约方式,方便患者预约。2011年,二、三级医院专家门诊预约率分别达20%、50%以上。其他医院也要积极开展预约诊疗服务。加强预约诊疗管理,确保预约成功率。 4、方便患者检查。合理安排检验检查设备和人力资源,进一步减少预约检查,力争做到随到随查。对需要空腹检查等特殊项目,在人员和时间上要尽可能从患者角度考虑,努力节省患者等候时间。全面推行检验检查报告及时发放制度,能即时出结果的,即时发放;能当天出结果的,当天发放。继续完善检验检查结果查询方式,在确保患者隐私的前提下,通过自助打印、手机短信、电话或网络查询等多种形式方便患者。

5、实行专家门诊“全日制”。方便农村和外地患者就医,合理安排专家门诊,积极推行专家门诊“全日制”和专家门诊“中心制”。专家门诊要确保诊疗时间,确保诊疗质量,对疑难杂症要以专家诊疗中心为平台,及时组织相关专科的专家会诊,让患者得到便捷、优质的医疗服务。进一步加强紧缺专家门诊号的管理,想方设法杜绝“炒号”牟利行为。 6、安排好节假日服务。认真执行我厅下发的《省卫生厅办公室关于全省公立医疗机构节假日正常开诊的通知》(苏卫办医…2008?11号)和《省卫生厅关于全省公立医疗机构取消“黄金周”休假方式的通知》(…2007?14号),合理调配人力、物力资源,安排好节假日门急诊和住院医疗服务,满足患者需求,确保医疗安全。 7、改善服务设施和环境。坚持一切从方便患者出发,完善医院标识和就诊流程引导系统。门诊实行分科候诊,并保证各医疗区域有足够的候诊空间,保持安静、舒适。有条件的医院要开设自动取款机、小卖部、休闲区等服务设施。加强医院安全保卫工作,为患者创造安静、有序、安全的诊疗环境。 8、强化患者身份识别。运用信息手段,加强对患者的身份识别。对首次就诊患者,建立规范的电子档案。对重复就诊的患者,及时查阅相关门诊或住院病历资料,及时识别患者,以便于及时、详细了解病史和治疗情况,减少不必要的重复检查。运用信息网络技术,探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医院之间建立患者就诊信息交流机制,提升服务质量,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医疗费用。 二、改善急救医疗服务 9、强化院前急救服务。完善院前急救医疗服务体系,加强调度指挥,接到呼救信息后,无特殊情况下,农村30分钟内、城市(含县城区)10—15分钟内救护车赶到现场规范开展救治、转运。加强院前、院内急救医疗服务的协调配合,确保急救医疗服务的

从理念到行为的转化

从理念到行为的转化 ——就一则美术教学活动看教师教育行为 南京市江宁示范幼儿园吴思英 内容提要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颁布以后,教师以各种形式进行学习,教师的教育观念发生了根本转变。平时经常反思自身的教育教学工作,努力实践着《纲要》精神。 下面这个活动是教师通过学习、反思、实践后,组织的一次大班美术教学活动:盆景——休闲广场。作者通过对教师课堂实录的评析,从而,反映该园教师努力把《纲要》理念转化到教师的实践行为中。 (一)在活动中教师积极引导幼儿感受美、发现美和创造美。 (二)在活动中教师努力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三)在活动中教师有效地激发幼儿的情感、激活幼儿的兴趣、激发幼儿的创造。 (四)在活动中教师注重体现整合教育的理念。

从理念到行为的转化 ——就一则美术教学活动看教师教育行为 南京市江宁示范幼儿园吴思英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颁布以后,我园组织教师以各种形式进行学习。教师的教育观念发生了根本转变。平时经常反思自身的教育教学工作,努力实践着《纲要》精神。 下面这个活动是教师通过学习、反思、实践后,组织的一次大班美术教学活动:盆景——休闲广场。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教师从理念到行为的转化。 一、活动实录 片断一: 师:星期天,老师到休闲广场玩去了,特别高兴。你们到哪儿去了? 幼1:南京。 幼2:玄武湖。 幼3:新街口。 师:我们东山也有很多休闲广场,可以让人们散散步,休息休息,你们去过东山镇的哪些休闲广场? 幼1:东山广场。 幼2:百家湖广场。 幼3:大市口广场。 幼4:国旗广场 …… 片断二: 师:老师今天带来的几张照片,现在请小朋友仔细看一看照片,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幼1:我发现照片上有石像。 幼2:我发现照片上有草地。

院前急救

●院前急救 概念:院前急救是指急、危、重症伤病员进入医院前的医疗救护。 ●急诊科救护 是指院内急诊科的医护人员接受各种急诊病人,对其进行抢救治疗和护理,并根据病情需要,对病人作出出院、留院观察、收住专科病房或ICU进一步救治的决定。 ●危重症救护 是指受过专门培训的医护人员在备有先进监护设备和救治设备的重症监护病房(ICU),接收由急诊科和院内有关科室转来的危重病人,对多种严重疾病或创伤及其复杂并发症等进行全面监护和治疗。 急诊医疗服务体系(EMSS) 是将院前急救、院内急诊科诊治和ICU救治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即院前急救负责现场急救和途中救护,急诊科和ICU负责院内救护。它是一个有严密组织和统一指挥机构的急救网络。 ?何谓EMSS 、ICU、院外救护 ?院外救护:是指在医院之外的环境中对各种危及生命的急症、创伤、中毒、灾难事故等伤病者进行现场救护、转运及途中救护的统称,即在病人发病或受伤开始到医院就医之前这一阶段的救护。 ?ICU(intensive care unit):是应用现代医学理论,利用高科技现代化医疗设备,对危重病病人进行集中监测,强化治疗的一种特殊场所 ? ?说出院外救护的特点、原则、组织形式 ?对医护人员素质要求高。 ?身体素质-适合强体力劳动。 ?心理素质-沉着冷静、紧张有序。 ?涉及知识范围广。 ?技术技能要求高。 ? ?原则“1.先排险后施救 ? 2.先重伤后轻伤 ? 3.先施救后运送 ? 4.急救与呼救并重 ? 5.转送与监护急救相结合 ? 6.紧密衔接、前后一致 ?广州模式(指挥型):中心具有全市院外救护的调度指挥权 ?重庆模式(依托型):中心依托于一家综合性医院 ?上海模式(单纯型):中心和其所属分站与该市若干协作医院紧密配合的急救模式 ?北京模式(独立型):是首都院前抢救和重大急救医疗任务的统一指挥、调度和抢救中 心 ?深圳模式(交叉型):既依托各大医院,又自成体系的急救医疗指挥中心 ?香港模式(附属消防型):中心与消防、司警统一通讯网络,报警电话为"999" ? ?简述院外救护“生存链”由几哪个环组成及其内在的含义 ?第一环——早期通路(早期呼救) ?第二环——早期心肺复苏

院外护理干预对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遵医行为及疾病复发情况的影响

面罩与面部接触部位的密闭性,并经常检查和调整,减少漏气,以提高无创呼吸机使用效率。 参 考 文 献 [1] Mandell LA,Wunderink RG,Anzueto A,et al.Infectious Disea- ses Society of America/American thoracic Society consensus guide-lines on the management of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in a-dults[J].Clin Infect Dis,2007,44Supp l 2:S27-72.[2] 倪斌, 马海涛,秦涌,等.镇痛治疗方法对开胸术后患者心肺并发症的影响[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07,13(6):334-336.[3] 姜文军. 张丹丹.杨景田.开胸术后肺不张感染的高危因素探讨[J].中国老年医学杂志,2006,26(4):479- 480.[4] Nakos G,Tsang aris H,Liokatis S,Kitsiouli E,Lekka ME.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 and atelectasis:evaluationthrough 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 analysis[J].IntensiveCare Med,2003,29:555- 563.(收稿日期:2012-04- 13)院外护理干预对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遵医行为 及疾病复发情况的影响 彭开珍 卢秋穗 周玉峰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南京212600 ) 关键词 院外干预 毛细支气管炎 遵医行为 疾病复发 Key words Outside the hospital intervention Capillary bronchitis Compliance behavior Relapse 中图分类号:R472.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6975(2012)24-2302- 02 作者简介: 彭开珍(1971-),女,江苏南通,本科,主管护师,从事儿科护理工作 毛细支气管炎是2岁以下婴幼儿特有的呼吸系统 感染性疾病,多见于1~6月的小婴儿。30%的患儿反复发作,最终发展为支气管哮喘,严重威胁患儿的健康。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居家期间的遵医情况是疾病预 后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1 ],而院外护理干预对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及家属遵医情况的研究少见报道。因此,我科在参考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确立了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院外干预方法[1 ],并选取我科2011年1~6月的156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对其中78例进行院外护理 干预,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相关研究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科2011年1~6月住院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156例, 均符合毛细支气管炎的诊断标准[2] 。其中,女44例,男112例;年龄1个月~2岁( 平均月龄10.42个月)。全部病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78例,男57例,女21例,对照组78例,男55例,女23例。看护家长年龄在22~60岁,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病情、病程以及看护家长年 龄、文化等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指导, 同时每月一次电话随访(简单询问患儿近期的相关信息)。观察组除给予常规出院指导外,同时给予院外干预。 1.2.1 建立患儿健康档案,内容包括:年龄、性别,治疗情况,看护家长的年龄、性别、文化,建立干预情 况登记本。 1.2.2 组建干预团队, 选择责任心强,专业知识扎实, 语言沟通交流能力强的护士负责干预,并请专科医生一起参与指导干预。干预过程中有问题随时予以正确指导。 1.2.3 确定干预方案 干预主要采用电话随访和督导的方式。首次干预在患儿出院后一周进行,而后每2周一次电话随访。电话随访和督导的内容主要包括询问现状与针对性指导,首先询问患儿居家用药、合理饮食、预防感染、过敏源接触、家庭吸烟及医院复查情况等,然后根据询问的情况给予针对性指导。基于医学伦理学的要求,在6个月干预活动结束后,给予对照组实施了同样的干预措施。1.3 评价方法 遵医情况评价通过自设问卷在电话随访时进行填写,疾病复发情况在6个月干预结束后,对在本院和外院住院次数进行统计。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1.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描述与分析,其中遵医情况采用2×2列联表进 行χ2检验,疾病复发情况根据poisson分布原则, · 2032·护士进修杂志2012年12月第27卷第24期

从组织行为学角度浅析人力资源培训

从组织行为学角度浅析人力资源培训 【摘要】:从组织行为学角度分析人力资源培训,充分发挥每个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调动员工潜在的积极性,争取获得最佳的工作绩效,也有利于管理者和全体员工心理与行为的更新和提升。针对人力资源培训的特点,从组织行为学的心理资本和激励理论的视角对人力资源进行分析,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力资源优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试图以组织行为学中的心理资本和激励理论为切入点,探讨组织行为学在人力资源培训中的作用。 【关键词】: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培训心理资本激励 From the angle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to analyse the human resources training [Abstract]:From the angle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to analyze the human resources training, which not only gives full play to the initiative and creativity of each person, arouses the enthusiasm of potential employees, try to get the best work performance, also to help update and improve the psychology and behavior of managers and staff.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uman resources training,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psychological capital and the theory of motivation in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to analyze human resources, the uttermost advantage of human resource has the very vital significance. This article attempts to use the breakthrough point psychological capital and incentive theory in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s to explore the role for human resources training in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Keywords]: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human resources training; psychological capital; incentive theory 0 引言 随着科学的发展和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劳动者的素质越来越高,同时,在以微电子技术为标志的信息时代,管理的不确定性增大,人在工作中的能动性对工作效率和质量越来越具有决定性作用。这要求组织行为寻求“人”与“工作”的相互适应,把人的发展与企业的发展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因此要更加重视人才的培训与开发,提高人的能力,激发人的活力,实现最大的潜能, 完成更好的业绩, 最终实现企业的经营和发展目标的一系列活动。 1 组织行为学的产生及基本原理 组织行为学的名字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首次提出了组织行为学的观点,即组织和社会都将从劳动分工中获得经济优势。在其后的管理实践研究中,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的行政管理理论、韦伯的结构化理论等都对组织行为学理论进行了不断补充,组织行为学的发展日渐成熟完善,并越来越受到了企业界、社会组织的广泛重视。

创伤患者的院前急救措施

创伤患者的院前急救措施 目的探讨提高创伤患者的院前急救护理措施。方法对120例创伤患者的院前急救过程及护理进行总结分析,采取快速有效的院前急救护理措施,同时加强危重患者的呼吸道管理、心肺复苏、伤口创面处理及心理护理等。结果120例患者中經过院前急救和院内急救成功救治117例,3例在院前急救无效死亡。结论对创伤患者进行快速有效的院前急救护理,及时准确评估伤情,保持呼吸道通畅、心肺复苏、抗休克、妥善处理伤口及伤肢固定、运送途中密切观察及对症处理、快速安全转运,是提高创伤患者抢救成功率的有效措施。 标签:创伤患者;院前急救;护理措施 创伤是当今世界各国急诊外科共同面临的一个严重的医疗问题。创伤是指人体结构连续性的破坏[1]。现将本院2013年7月~2015年7月急诊科救护创伤患者120例,院前急救护理报到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120例患者,其中男性86例,女性34例,年龄6~68岁,平均年龄35.8岁。 1.2创伤原因交通事故78例,意外坠落伤16例,锐器伤18例,机械辗伤5例,房屋坍塌伤3例。 1.3创伤部位颅脑损伤18例,颌面颈部伤8例,胸部伤10例,腹部伤9例,骨盆部位伤5例,脊柱脊髓伤5例,上下肢伤40例,全身多处软组织挫伤25例。 1.4急救时患者情况意识障碍23例,呼吸困难窒息6例,休克6例,呼吸心跳骤停5例,经现场心肺复苏后2例救活,3例死亡。 1.5结果本组120例患者中,有3例由于创伤复杂、严重,伤及颅脑、胸腹、多个器官,导致呼吸心跳骤停,经现场抢救无效死亡。其余117例患者由于抢救及时,护理措施得当,均得到成功救治。 2 院前急救措施 2.1快速出诊:医护人员接到”120”电话后,应快速准确的记录患者的受伤情况、受伤程度、出事地点和联系电话等信息及时出诊。救护车必须在3min内开出医院,如呼救范围在1~10km以内,10~15min内必须赶到现场,平均8min 到达现场。 2.2及时准确评估评估是护理程序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2]。

行为改变技术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行为及其特点 一、行为的涵义 (一)行为的界定 (1)传统华生斯金纳可观察的外显行为 (2)新行为主义赫尔托尔曼内隐性的意识行为 (3)认知论心理表征的过程 (4)广义内在外显意识潜意识 有机体在主客观因素的作用下产生的外部活动,即有机体任何外显的,可观察的动作,反应、运动或行动,以及人的头脑里所进行的内在的心理活动,是人与环境互动作用的结果,人类的行为大都是通过学习获得的。 (二)促使个体行为发生变化的因素 1、生理成熟与衰退 2、偶发事件(疲劳,疾病,药物,剧烈运动,情绪紧张) 3、学习 二、1行为问题的产生 (一)适应与发展 个体通过不断的做出身心调整,在现实环境中维持一种良好的、有效的生存状态的过程。个体的身心机能及其品质在时间上的变化过程。 三、行为的分类 正常行为:普通人能做到的,与个人的性别,年龄以及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相适应,并与社会规范、道德标准和法律法规的要求相符合的行为。 不正常行为 四、行为的特点 1、行为包括人们的所说和所做 2、行为具有可塑性 3、行为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4、行为具有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测量尺度 5、行为可以由别人或自己进行观察、描述和记录 6、行为可对外界环境产生影响 7、行为受自然规律支配 8、行为是可以公开的,也可以是隐蔽的 第二节行为改变技术及其特点 一、行为改变技术的产生背景 二、行为改变技术的界定 建立在心理学理论的基础之上,旨在减少、消除个体不良行为,塑造、增进个体的良好行为的各种原理和方法。 三、行为改变技术与心理治疗、行为治疗的辨析 四、行为改变技术的特点 (一)研究领域集中于人的行为 (二)积极应用实验心理学的原理 (三)注重客观系统的行为处理方法 (四)强调分析当前的环境事件并重组个体的环境 (五)解决个体问题、增进个体社会适应为终极目标

综合管理办法于建立优质120急救中心院前急救医疗服务体系中对抢救成功率和急救差错事故的影响

综合管理办法于建立优质120急救中心院前急救医疗服务体系中对 抢救成功率和急救差错事故的影响 目的分析于建立優质120急救中心的院前急救医疗服务体系中应用综合管理办法的抢救成功率和急救差错事故情况。方法对该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120急救中心接诊170例患者临床资料加以分析,按照于院前急救医疗服务体系中不同管理办法分成2组,将85例行传统常规性院前急救医疗服务管理患者设为对照组,将85例于其基础上行患者设为观察组,对两组抢救成功率、急救差错事故及满意度评分情况进行比对、分析。结果两组抢救成功率98.82%、96.47%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差错事故、急救缺陷和医疗纠纷发生概率1.18%、1.18%和0.00%均比对照组低,且救护专业性、反应速度和操作技能准确性评分(77.68±9.60)分、(76.57±9.45)分和(82.78±10.60)分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于建立优质120急救中心的院前急救医疗服务体系中应用综合管理办法效果明显,患者抢救成功率较高,且有利于减少急救差错事故的发生,提高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 标签:120急救中心;院前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综合管理办法;急救差错事故;满意度 Effect of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Method in Establishing the Excellent 120 Emergency Center Pre-hospital Care Medical Service System on the Emergency Successful Rate and Emergency Error Events FAN Ling-xia Emergency Center,Shishou People’s Hospital,Shishou,Hubei Province,4344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method in establishing the excellent 120 emergency center pre-hospital care medical service system on the emergency successful rate and emergency error events. Methods 170 cases of patients in the 120 emergency center in our hospital from May 2017 to May 2018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85 cases in each according to different management methods in the pre-hospital 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 system,the control group used the traditional routine pre-hospital 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 management,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used the pre-hospital 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 management,and the rescue successful rate,emergency error events and satisfactory degree score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Results The difference in the rescue successful rat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not obvious (98.82%,96.47%)(P>0.05),and the occurrence probabilities of errors,emergency defects and medical disput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respectively 1.18%,1.18%,0.00%,which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院前急救措施研究

院前急救措施研究 院前急救人命关天,责任重于泰山[1]。120呼救调度工作是院前急救的第一环节,呼救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这一环节的质量高低对整个院前急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准确把握派车原则无疑是院前急救及时、安全、有效的必要前提,是避免和减少医疗纠纷的有效途径,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工作实践,就准确把握派车原则,防止医疗纠纷的发生,略述己见,以供同仁参考。 1准确把握院前急救的派车原则 院前急救往往是在人们预料之外、突然发生的事件,伤病员有时是个别的、少数的,有时是成批的;有时是分散的,有时是集中的。事发地点有的是在家中,有的是在公共场所;有的是在中心城区,有的是在城郊结合部,有的甚至还地处郊区。事件性质有的是突发个体事件,有的是突发公共事件。在复杂多变的院前急救中,调度员接警受理呼救电话首先应了解呼救原因及事发现场的具体位置等重要信息,然后,按照实际需要和可能,合理调派120急救车前往现场实施急救。 1.1一般情况,按急救分区的原则 一般情况,是指伤病员目前的病情尚未危及到生命安全。此时,调度员应根据全市急救分区划片的原则,调派相应120急救车赶赴现场实施院前急救。根据攀枝花地理位置的具体特点及现状,全市急救分区的划定,一般是依据“急救半径”标准和该区域医疗机构的综合能力而定。急救车辆未设独立的急救站,而是按各医院的急救能力按比例具体分派到各个医院。在患者病情一般的情况下,按照急救分区原则调度派车,既可以避免“跨区派车”带来的医院之间矛盾的发生,又可以降低“跨区派车”带来的寻找事发现场难度大的风险。 1.2病情危急,按最近医院的原则 病情危急,是指伤病员的病情较重,已对生命安全构成威胁。此时,调度员应当秉承“时间就是生命”的理念,当机立断,调派离事发现场最近的120急救车赶赴现场实施院前急救。有的患者家属认为就近医院的能力和水平不能令他们满意,要求调派相对现场较远的医院的救护车赶赴现场,忽视患者当前已生命垂危,很可能选成“远水救近火”的风险,进而埋下医疗纠纷的隐患。此时,我们要对患者家属耐心讲明利害关系,以配合调度及急救的实施。病情危急时,按照就近就急原则调度派车,既能够为患者争取到“黄金救命时刻”,又能够有效地规避“舍近求远”的医患纠纷。 1.3病情特殊,按医院能力派车的原则 病情特殊,是指病人情况复杂,比如严重的脑外伤、烧伤、肢体断离、涉外伤害等。此时,调度员应当考虑救治医院的能力和在救治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有关

不良行为学生教育转化案例(内容充实)

不良行为学生教育转化案例 徐琛琛,四年级学生,本学期转到我班。在老师和同学的眼里,他是一个“问题学生”:性格外向,脑瓜很灵。但他脾气大,纪律散漫,没有好朋友,学习习惯不好,学习态度不端正,故成绩平平。 一面是见多识广的聪明表现,一面是平平无奇的学习成绩;一面是开朗外向的性格,一面是没有朋友的寂寞。长期的心理需要得不到满足,造成徐琛琛“心理失衡”以致难以合群的个性。一天到晚,他不是与人唇枪舌剑,便是幸灾乐祸。他认为与别人对抗得越激烈,他越能享受到快乐。 [归因分析] 首先从家庭情况来看。徐琛琛的父母长期外出务工,平日里徐琛琛一直由祖父母照管、教育,属于典型的留守儿童。祖父母对孙子总是过于宠爱,于是徐琛琛一直处于以“我”为中心的氛围中。所以徐琛琛来到学校后,同学不买他的帐,老师也不会无原则地去迎合他的口味,所以他心理很不平衡。 其次是徐琛琛的前任老师操之过急的教育使徐琛琛造成了错觉:老师是仇视他的,对他有成见。倔强的徐琛琛天真地认为:只有自己不断反抗,才有机会“胜利”。于是他常常故意惹老师生气,他觉得老师越生气他越开心。 [干预策略] 1、多管齐下,以诚感化

对徐琛琛这样的学生仅靠班主任的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多方位强化管理。于是一开学我先同其家长商量,希望徐琛琛暂时离开“宠境”,希望徐琛琛的祖父母严格要求。 2、耐心激励,换位认知 自徐琛琛转入我班的第一天,我就努力去发现他的闪光点,看到他值日工作做好了我就及时表扬,见他作文写得不错我就在班上读一读。但看到他有问题时,我则要求自己忍耐些,做到不揭他的短,不当众批评他,而是等到课后进行个别谈话。 3、量才而用,建立威信 徐琛琛很乐意当小干部,我有意让他当值周班长,负责一周的纪律、卫生。在我的协作下,他的工作完成很出色。徐琛琛的才能得到了施展,他感到自己受到了老师、同学的重视,从此他的行为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规范,在同学中的威信也增加了。 [收获与启示] 现在徐琛琛的脾气有明显好转,基本上能克制自己急躁的情绪,同学关系也相处得较好,学习成绩也进步了。 面对徐琛琛的转变,我得到了以下启示: “问题学生”的思想、心理、行为习惯已造成偏差定势,要转变并非易事;况且其转变是反反复复的。为此,教师要认识到转变“问题学生”是一个长期而艰难的过程,需要有坚忍不拔的精神。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必须紧密结合,形成合力。“问题学生”的出现与家

高血压病患者院外治疗遵医行为的调查

高血压病患者院外治疗遵医行为的调查 目的对高血压患者院外治疗遵医行为进行调查。方法采取问卷形式对100例高血压病患者的院外治疗情况进行调查,对该组患者的遵医行为项目进行评分调查。结果全部患者在院外未能正确按照医嘱进行治疗,占92%,各项不遵医行为按得分,从高到低排序为自我监测、定期复查、饮食治疗、运动治疗及药物治疗。结论患者遵医行为受到诸多因素所影响,包括患者年龄、病程长短、文化程度等,提示护理人员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帮助提高患者遵医行为,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标签:高血压病;问卷调查;遵医行为 高血压病为终生性疾病,如果血压长期不能得以控制,将引起包括心、肾、脑等不同类型的并发症,同时该病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及病死率。由于该病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患者不仅在院内需接受积极有效的血压控制,同时还需在日常生活中进行治疗,以维持血压至正常水平。大量研究结果证实,患者对疾病的态度及其对治疗过程的认识与血压的控制均有密切的相关性,另外,我们在住院期间发现绝大多数患者均能按照医生要求完成一般治疗过程,但在出院后其遵医程度却大幅度降低,这就使得血压控制情况较差。为此,本文对我院收治的100例高血压病患者在院外治疗的遵医情况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将研究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自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在我院住院的高血压患者100例,全部患者均符合符合WHO/ISH诊断标准。其中男49例,女51例,年龄50~70岁,60例;30~50岁,40例;病程≥20年63例,20分则表示患者对于医嘱调查表中的某个项目未完成遵循任务,得分越高表示其不遵循医嘱的项目越多,反应出该病患者遵医程度越差。 1.3 调查方法 指派专员针对上述每个患者的调查结果进行整理与合计,对于每位受试者通过电话或直接询问的方式进行调查,向其说明关于本次调查的目的及意义,征得受试者同意后,指派专人询问并代为填写。有效调查卷的回收率达到100%。 1.4 统计方法 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关于教育观念转化为教育行为的实1

教育观念转化为教育行为的实践 对教师来说,转变教育思想的核心任务是解决正确的教育价值与传统的教育实践的矛盾,园长的任务是帮助教师有效地将这对矛盾进行转化,使正确的教育思想真正转化为教师的教育行为。在这一转化过程中,我们的做法是: 1、管理保证。所谓管理保证,指的是“在课程设置、计划安排、组织形式”等方面,为教师创设实施新观念的机会与条件。如课程安排上我们提供给幼儿更多的自主活动和动手操作的时间和空间;组织形式上将个别化教育、小组教育与集体教育有机结合,以保证新观念在组织形式这一方面的落实。在计划制定上,我们变5大领域为共同生活、探索世界、表达表现3大块面,使教育在制定计划、实施计划的过程中能向《新纲要》靠拢。 2、点拨指导。园长每周保证一至二个半天深入课堂,了解教师新观念转化为教育行为的情况,并进行相应的指。采用的指导方法有: (1)分析引导法。即当我们看了教师的半日活动后,与其共同探讨分析,请教师思考:你的教育活动中有哪些正确教育思想作为支撑点,在教育行为中如何体现?有哪些行为还没有体现正确的教育思想,如何体现?在此基础上引导教师在情感交流、兴趣激发、方法指导、非智力因素培养等方面,认真研究教育内容、研究孩子,帮助教师将正

确的教育思想落实在教育行为中。 (2)概括提升法。即把教师教育实践中一些好的做法、好的行为进行总结提炼,使之形成可操作的带有规律性的经验,如:看了一位教师成功的教育活动后,帮助她总结提炼出以下成功的因素: 教育目标突出发展性,表现在目标的多元性、具体可操作性,落脚在幼儿的最近发展区,这是“促进幼儿发展这一观念的行为上的体现”; 教育过程的开放性,包括材料开放、环境氛围开放、提问的开放,而这种教育过程的开放性,强调尊重幼儿、重视幼儿的自主精神,让幼儿通过自身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获得经验,这是幼儿主体性发展观念的体现。我们将这些概括提升的经验与教育观念紧密联系,帮助教育在实践中将教育观念与行为有机结合并不断强化。 (3)宣传发扬法。当我们发现教师在教育实践中体现出新的正确的教育观念时,就大力宣传,加以发扬。我园每月有一次活动名曰“隆重推出”,即将正确的教育思想转化为教育行为,并促进幼儿发展的教师隆重推出后,教研级组织观摩其活动,并将其活动拍摄成录像供教师本人和教研组研讨、分析、互帮互学、共同提高。宣传发扬使良好的教育行为由点及面、扩大延伸。

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影响因素的调查与分析

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影响因素的调查与分析 发表时间:2011-12-16T13:57:38.23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34期供稿作者:袁培琼赵隽[导读] 我科自2009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符合WHO诊断标准的糖尿病患者215例。 袁培琼赵隽(上海市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内分泌科上海 200021) 【中图分类号】R58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34-0149-02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糖尿病的发病率也在逐年提高,研究显示其中有将近60%的患者出院后血糖控制较差,出院后遵医行为的降低是导致血糖控制不理想的直接原因,为此,我就患者出院后影响遵医行为的因素做了相关的调查分析,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从而提高患者的院外遵医行为,最终帮助患者更好地控制血糖。 1 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我科自2009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符合WHO诊断标准的糖尿病患者215例。其中男性112例,女性103例;年龄≥60岁121例,<60岁94例;家庭月人均收入1000元以上195例,1000元以下20例。上述患者平均住院10d以上,意识清楚。 1.2调查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表(该问卷经过糖尿病专家指导和认可),问卷以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及家庭月人均收入作为分组依据,例举了25项影响遵医行为的因素。由患者根据自身情况真实填写。问卷各项采用四级评分法,即:天天(4分),经常(3分),有时(2分),从不(1分),最高得分100分。得分越高,表示遵医行为差,存在严重的不遵医行为,得分越低,表示遵医行为越好。对回收问卷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影响各分组遵医行为的主要因素。 1.3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10.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结果采用(x±s)表示和t检验。 2 结果 2.1各分组糖尿病患者院外遵医行为分析见表1。 表1 从表1看出,年龄、文化程度、经济情况分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而性别分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各分组不遵医行为相关因素分析通过统计分析,就有统计学意义的各分组做了进一步的统计整理,从而得出不同人群影响遵医行为的主要因素。 2.2.1年龄分组 ≥60岁的患者影响遵医行为的因素主要表现为:记忆力下降,经常忘记用药或重复用药;学习力较低,对糖尿病的自我保健知识掌握不够;对疾病治疗产生倦怠情绪,丧失信心;家庭支持情况较低。<60岁的患者多为在职职工,主要因素为:常有吸烟、饮酒过量、饮食无节制、食物结构不合理、作息不规律等不良生活方式;工作压力大,社会应酬多,缺乏运动,对糖尿病的知识缺乏,对糖尿病并发症带来的危害认识不足。 2.2.2经济情况分组该组中影响遵医行为的主要因素为:患者出院后无力承担较高的医药费用;缺乏有效的血糖检测;家庭支持情况较低。 3 讨论 3.1老年患者此类患者虽然存在记忆力差、学习慢、体力差、缺乏信心和家庭支持等因素,但一般都有较好的生活习惯和自我控制力。所以对于老年患者给予的护理措施主要是反复、不厌其烦地多次进行相关知识的宣教,做好心理护理,帮助其树立治疗疾病的信心。同时,要加强对于患者家属的宣教工作,使患者能更好的得到家庭其他成员的支持,在日常生活中起到督促作用,降低忘记用药或重复用药的几率。 3.2中青年糖尿病患者教育内容应侧重于让患者正确认识糖尿病的重要性及血糖控制不佳可能导致的严重并发症,以及改变患者的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指导患者做好“饮食、运动和监测记录表”,对其进行饮食、运动、用药、监测及自我管理知识及行为方面的评估,根据评估问题为患者讲解本身疾病知识、纠正错误态度、进行行为干预,直至患者建立健康合理的生活方式,掌握自我管理的方法。 3.3对于家庭经济状况较差的患者一方面,告知患者坚持用药和定期监测血糖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指导患者如何进行饮食控制和运动疗法,帮助患者更好地控制血糖,以求降低药物治疗的比例,减轻经济负担。另外,也要重视与患者家属的沟通,取得患者家属的支持和谅解,减轻患者对于家人的愧疚感。 4 小结 目前,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糖尿病患者出院后的遵医行为普遍较住院期间差,因此设法帮助患者提高遵医率对于较好的控制血糖有很重要的意义。目前在我国社区医疗尚未健全的情况下,医院在患者住院期间采取以上护理干预是很有必要的,它有助于提高遵医行为,有效控制血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其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柏玉萍,王超红,乔灿华,等.糖尿病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对血糖值的影响.实用护理杂志,2000,16 (3):27228. [2]刘庆霞,钟婉崧,等.社区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现代医院,2004,4(11):11.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