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小麦白粉病

小麦白粉病

小麦白粉病
小麦白粉病

小麦白粉病的发生特点及综合防治

13动检1361104005 张鑫焱摘要简述了小麦白粉病的发病症状,分析了小麦白粉病的发病原因,并提出了防治小麦白粉病的综合措施。

关键词小麦白粉病;发生症状;流行成因;综合防治

小麦是世界性的重要粮食作物之一。全世界小麦总产量仅次于玉米,位居第二位,小麦的丰缺直接影响人们的粮食安全。小麦白粉病是小麦生产上的重要病害,严重影响了小麦的品质与产量。近年来随着土肥水等条件的改善和小麦栽培密度的提高,小麦白粉病危害逐年加重。目前全国已有20个省市普遍发生,其中,西南地区和河南、湖北、江苏、安徽、上海等地发病较重外,西北地区和东北辽宁等省春麦区,也日趋严重。

1 病原及发病症状

1.1病原小麦白粉病病原为禾本科布氏白粉菌小麦专化型(Blumeria grarninis DC.f.SP.tritici Marthai),属子囊菌亚门真菌。菌丝体表寄生,无色,仅以吸器深入寄主表皮细胞。在显微镜下可以看到菌丝上垂直生成的孢子梗,其上生有成串的分生孢子。病部产生的小黑点,即闭囊壳,球形,黑色,外有发育不全的附属丝。无性态为串珠状粉孢菌(Oidium monilioides.)

1.2发病症状白粉病在小麦苗期至成株期均可危害,该病主要危害叶片,严重时也可危害叶鞘、茎秆和穗部。病部初产生黄色小点,后逐渐扩大为圆形或

椭圆形病斑,表面生有1层白粉状霉层(分生孢子),以后逐渐变为灰白色,最后变为浅褐色,并

产生许多小黑点(闭囊壳)。霉斑最初分散,后联合成大斑,覆盖

全叶,病斑下面及周围组织褪绿,病叶易发黄早枯,茎和叶鞘被害后,植株易倒伏。一般叶片正面病斑比反面多,下部叶片上病斑多于上部叶片。发病严重时植株矮小细弱,危害颖壳和麦芒,

穗小粒少,千粒重明显下降,对

产量影响很大。

2 致病机理

2.1病原菌的越冬和越夏在西南地区,部分山区夏季气温较低,小麦白粉病菌以分生孢子在自生麦苗上越夏。平原地区,夏季温度高,白粉菌不能在这些地方越夏。另一种越夏方式是以病残体上的闭囊壳在低温干燥的条件下越夏,成为秋季初侵染的主要来源。冬小麦出苗后,来自自生麦苗上的分生孢子或越夏子囊孢子经气流传播到麦苗上,侵染小麦,以分生孢子形态菌丝体潜伏在寄主组织内越冬。在夏季干燥的情况下,病菌以子囊壳在病残体上越夏,秋季子囊壳得到充分湿度后,放射出子囊孢子侵染秋苗;病菌越冬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以分生孢子形态越冬,一种是以菌丝体潜伏在寄主组织内越冬。影响病菌越冬存活的主要因素是温度和湿度,冬季温暖,雨雪较多有利于病菌的越冬。

2.2传播和侵入病菌的分生孢子和子囊孢子,而且病菌可借助高空气流进行远距离传播,并随降雨沉落到小麦叶片上,遇到合适的条件即可萌发产生芽管,芽管的形成附着孢,附

着孢上会再产生侵入丝直接穿入寄主表面的角质层,侵入寄主表皮细胞,并在表皮细胞内产生吸器,吸取寄主营养。适宜条件下(10-20℃,较高的相对湿度),病原菌一天即可完成侵入过程。

2.3再侵染病原菌完成侵染并与小麦建立寄生关系之后,菌丝即可在其寄主组织表面不断蔓延生长,随后在菌丝中分化形成分生孢子梗并产生大量的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成熟后脱落,由气流向周围传播引起多次再侵染。白粉病潜育期很短,21-25℃时只有3d,整个生育期中再侵染十分频繁。该病一般在植株下部呈水平方向扩展,以后逐步向上部蔓延。发病早期,病田中有明显发病中心,由此向四周传播蔓延引起流行。

3 发病原因

3.1预测预报不到位由于近年来个别植保部门在预测预报工作上的松懈,没有贯彻好预防为主的方针,致使病原菌基数逐年上升。

3.2小麦品种抗病性目前的小麦品种大多数都不抗病,这是近年来小麦白粉病发生严重的重要原因之一。据有关专家研究认为:有些品种苗期抗病,成株期却感病;而有些品种苗期感病,成株期却抗病。病菌的变异性和致病性的改变导致品种的抗性变化。环境温度和湿度的变化以及生育期生理生化方面条件的变化对小麦抗自粉性都有一定的影响。

3.3白粉病菌的变异性小麦白粉病菌存在极其复杂的变异性,变异速度快,不同小麦品种对白粉病的抗性具有特异性,

一个品种开始推广时表现出较强的抗性,但随着种植面积的扩大和种植年限的延长,品种抗性逐年丧失。

3.4气候条件白粉病发生的适温为15-20℃,最新研究表明18℃左右时发展最快,气温低于lO℃或超过25℃,病害在潮湿条件下发生会加重,一般相对湿度达60%-70%,白粉菌孢子就可以侵染小麦。小麦直射阳光不利于白粉菌发病,在春季发病期,若日照少,阴天多,病害发生重,反之则轻。小麦白粉病对外界环境条件适应性很强,适温、高湿、弱光照最有利于发病。

3.5栽培条件和方法主要是播期不当,播量过大,通风透气性差,为病原菌滋生蔓延创造条件。施肥过度,为病原菌提供丰富营养。连年种植,多数病叶、病秆不作处理,造成田间病菌大量积累,成为翌年侵染的病源。

4 防治措施

防治策略小麦白粉病是典型的气候型病害,防治仍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认真做好预测预报,采用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等技术措施。

4.1预测预报技术对小麦白粉病进行及时准确的监测预报是科学指导大田防治、抗灾保产的关键。由于小麦白粉病是典型的气候性病害,发生趋势预测主要对病害发生流行规律进行总结、对流行因子进行分析,应以春季温度、雨量、日照为主导因子,以越冬菌源基数、冬温、积雪等为辅助因子,通过系统模拟方法进行。但其流行因素复杂,一般预测方法

的准确率低。因此,要利用现有技术结合模糊数学手段,用模糊聚类分析法预测不同区域的发生流行趋势。另外,预警模型大多是一些测报站点根据特定的历史资料建立,数据资料系统性与准确性存在差异。因此,应综合网络病害数据库和数据挖掘,建立一个基于数据挖掘的小麦白粉病信息系统,从而提升对该病害的监测预警能力。

4.2农业防治目前,除化学防治外,农业防治是小麦白粉病综合防治中最有效的措施。实行间作、选育抗(耐)病品种、根据小麦品种特性和土壤肥力状况适期晚播、合理密植、平衡施肥、适当增施有机肥、合理灌溉等措施已构成比较完善的小麦白粉病的农业防治体系。有研究表明,小麦间作蚕豆能明显降低小麦白粉病的发生,间作相对防效达42.10%~8 2.30%,在选育抗病品种方面,具有突出抗性的品种尚未发现,但是小麦品种或种质的抗性变异是存在的。

4.3生物防治随着生态学的日益渗透,农业可持续发展已经对传统的病害防治策略提出新的要求,生物防治作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吸引了众多植物病理学家的关注。大量研究表明,生物防治在植物病害综合控制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生物防治的研究和应用成为新的热点。已有研究发现E AI9菌体对小麦白粉病菌的分生孢子萌发和吸器形成具有极显著的抑制作用,并导致病菌附着胞发育畸形,对小麦白粉菌孢子萌发抑制效果较好的菌株。目前对小麦白粉病的生物

防治还处在室内基础研究阶段,大规模的投入生产应用尚需时间。从保护农业环境、高食品安全性、保持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进行考虑,生物防治前景十分广阔。

4.4化学防治目前小麦白粉病的防治主要以药剂防治为主,化学防治要以田间病情监测为依据,抓住用药适期,做到对症用药,提高防治效果。应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避免造成环境污染,要做好各种农药的轮换使用,以提高防治效果,延缓抗性产生,如在播种前用粉锈宁拌种,用粉锈宁以0.03%的比例来拌种。在发病初期,用80%多菌灵WP加15%三唑酮WP、15%三唑酮WP、30%戊·福WP的交替轮换使用,效果显著。

化学防治适期,一般小麦孕穗抽穗期病叶率达10%时应及时用药。防治药剂首选粉锈灵,15%粉锈灵750~900hm或25%粉锈灵525g/hm对水750.0~1125.0kg喷雾或对水75.0~ll2.5kg低量喷雾,效果很好,在孕穗至破口期施药1次即可,特别严重的田块需增加施药次数。

总之,控制小麦白粉病需从间作、选用抗耐病品种、改进栽培技术、加强田间管理、药剂防治、生物防治等各方面综合进行。借助媒体、培训等手段让群众树立绿色植保意识,积极主动开展综合防治,也就是说,要建立一个持续、高效的综合治理体系,为小麦白粉病的防治提供长期保障。

参考文献

[1]高雪小麦白粉病综合治理研究进展

[2]王卫红.不同杀菌剂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效试验

[3]杨普选小麦白粉病的发生特点及综合防治

[4]王志顺,陈桥生,张道荣等小麦白粉病的发生原因及综合防治

[5]郭小山,周长勇,熊战之等小麦白粉病的发生与防治[6]程珂蕊小麦白粉病重发原因及综合治理对策

[7]郭小山,熊战之,付佑胜等小麦白粉病的发生及综合防治研究

[8]赵豫,易亮,马振升.信阳冬小麦白粉病发生发展气象预报模型

[9]孙苏阳,李海军,王永军,徐文静,蒋守华等

小麦白粉病的发生因素及防治对策

[11]陆永庆小麦春季田间管理技术

[12]张丽霞,潘兹亮,吕玉虎等豫南地区小麦白粉病的发生规律与防治

[13]董自庭,陈光华,王刚云等商洛市小麦白粉病发生现状及防治对策

[14]刘丽君,司乃国小麦白粉病化学防治现状及发展方向[15]张志芳,路海燕,陷春萍等小麦自粉病发生原因及防治

小麦白粉病

小麦白粉病防治的研究进展 摘要:作者通过观察小麦白粉病的发生规律,并进行了防治试验与实践,提出了选用小麦抗病优良品种、粉锈宁拌种、加强麦田栽培管理、及时清理麦田秸秆,并结合药剂防治等综合防治措施,防治效果显著。介绍了小了讨论"麦白粉病的化学防治现状!存在问题,同时对解决问题的对策及化学防治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小麦;白粉病;发病规律;防治技术 小麦是山阳县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近年来,由于小麦白粉病的发生加重,致使小麦严重减产,对当地的粮食生产造成较大的影响。 前言:小麦白粉病(Blumeria graminis)是一种世界性的小麦主要病害,病害严重时引起的减产幅度可达 20%。近年来,随着栽培密度的提高,该病害日趋严重,对小麦高产稳产构成严重威胁。目前抗性品种选育和化学农药使用是防治小麦白粉病的主要途径,为探索一种有效药剂,笔者于 2009 年进行了几种药剂对小麦白粉病的田间防效试验,现报告如下。 1.危害症状 该病主要危害叶片,严重时也危害叶鞘、茎秆和穗部。在叶片上最初出现分散的近圆形或椭圆形的白色丝状霉斑,后逐渐扩大并互相联合呈长椭圆形的较大霉斑,严重时可覆盖叶片大部,甚至全部,病部表面为一层白色粉状霉层,这就是病菌的菌丝层、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后期,在白色粉层中出现许多黄色小颗粒,并逐渐变为褐色至黑色,此即病菌的闭囊壳。 2.病原菌 该病害的病原菌属于子囊菌纲白粉菌目白粉菌科,球针壳属。外生菌丝多为永久性生存,很少有消失性,有隔膜,并形成瘤状附着器。内生菌丝通过叶的气孔侵入叶肉的细胞间隙,近先端有数个瘤状突起,突起生出吸器穿入叶的海绵细胞摄取营养。分生细胞梗由外生菌丝垂直向上发出,稍弯曲,单条,无色,具 0 ~ 3 个隔膜,顶端着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呈瓜子形或棍棒形,无色,单胞,表面粗糙,中部稍缢缩,大小 63 ~ 104μm ×20 ~ 30 μm。闭

小麦白粉病的防治方法

小麦白粉病的防治方法 小麦白粉病是一种世界性病害,在各主要产麦国均有分布,我国山东沿海、四川、贵州、云南发生普遍,近年来在东北、华北、西北麦区亦有日趋严重之势,可侵害小麦植株地上部各器官,但以叶片和叶鞘为主,发病重时颖壳和芒也可受害,下面就来看一看小麦白粉病的防治方法吧!

危害症状 小麦白粉病可侵害小麦植株地上部各器官,但以叶片和叶鞘为主,发病重时颖壳和芒也可受害。初发病时,叶面出现1~2毫米的白色霉点,后逐渐扩大为近圆形至椭圆形白色霉斑,霉斑表面有一层白粉,遇有外力或振动立即飞散,这些粉状物就是该菌的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后期病部霉层变为灰白色至浅褐色,病斑上散生有针头大小的小黑粒点,即病原菌的闭囊壳。

发病条件 冬麦区春季发病菌源主要来自当地,春麦区,除来自当地菌源外,还来自邻近发病早的地区。发生适温15~20℃,低于10℃发病缓慢,相对湿度大于70%有可能造成病害流行,少雨地区当年雨多则病重,多雨地区如果雨日、雨量过多,病害反而减缓,因连续降雨冲刷掉表面分生孢子。施氮过多,造成植株贪青,发病重。管理不当、水肥不足、土地干旱、植株生长衰弱、抗病力低、也易发生该病,此外密度大发病重。

防治方法 1、种植抗病品种,各地可因地制宜选用,如北京冬小麦现在以京411为主栽品种,高肥麦田搭配种植京冬8号、京冬6号、中麦9号,中肥及水浇条件差的种植京437、京核1号、轮抗6号等抗旱、耐瘠的品种,稻茬麦及晚播麦田可选用京411、京冬8号、京双18等。 2、提倡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或腐熟有机肥,采用配方施肥技术,适当增施磷钾肥,根据品种特性和地力合理密植。南方麦区雨后及时排水,防止湿气滞留。北方麦区适时浇水,使寄主增强抗病力。 3、自生麦苗越夏地区冬小麦秋播前要及时清除掉自生麦,可大大减少秋苗菌源。用种子重量0.03%(有效成分)25%三唑酮(粉锈宁)可湿性粉剂拌种,也可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20~25克拌667m2麦种防治白粉病,兼治黑穗病、条锈病等。 4、在小麦抗病品种少或病菌小种变异大抗性丧失快的地区,当小麦白粉病病情指数达到1或病叶率达10%以上时开始喷洒20%三唑酮乳油1000倍液或40%福星乳油8000倍液,也可根据田间情况采用杀虫杀菌剂混配做到关键期一次用药,兼治小麦白粉病、锈病等主要病虫害。 5、小麦生长中后期,条锈病、白粉病、穗蚜混发时,亩用粉锈宁有效成分7g加抗蚜威有效成分3g加磷酸二氢钾150克。条锈病、白粉病、吸浆虫、粘虫混发区或田块,亩用粉锈宁有效成分7克加40%氧化乐果2000倍液加磷酸二氢钾150克。赤霉病、白粉病、穗蚜混发区,亩用多菌灵有效成分40克加粉锈宁有效成分7克加抗蚜威有效成分3克加磷酸二氢钾150克。

小麦白粉病菌浸染过程观察

小麦白粉病菌浸染小麦过程姓名:杨平 班级:植保10-1 学号:20100331 时间:2012年4月24日

一、目的要求 1、了解植物病原物浸染寄主过程的观察方法; 2、了解病原物的进入过程; 3、了解植物病理学绘图方法; 4、通过实验结果的观察学习,初步认识小麦白粉病防治方法; 二、材料与用具 川育20小麦、有盖培养皿、盆钵、镊子、试管、显微镜等。 三、内容和方法 1、幼苗的准备:向盆钵中播种川育20小麦,拿回寝室培养近一个月,至小麦幼苗长出2--3叶时,将叶片中部剪成4cm左右长度的小段,并在右上角剪一缺口方便辨认正面,将剪好的小麦叶段铺于培养皿培养; 2、小麦白粉病病菌的接种:用镊子夹取已经感染白粉病的小麦植株叶片,小心用解剖针敲打镊子底部,将叶片上的白粉均匀抖落到培养皿内的小麦植株叶段上,完成小麦饱白粉病病菌的接种; 3、管理及取样:接种后加盖继续培养,并分别于接种后6h、8h、12h、24h、36h、48h、72h分别取样; 4、取样处理和观察:6h、8h、12h、24h取样的叶段分别用异丙醇蒸气使之脱色,其余叶段用AA液(冰醋酸:95%酒精=1:1)透明,透明后的叶段用棉兰乳酚油染色,染色后用显微镜观察分生孢子的萌发和浸染过程 5、潜育期观察:为取样的盆钵培养至初现症状,观察记录下潜育期; 四、实验观察结果 1、实验观察,该小麦白粉病的潜育期为两天; 2、6h和8h孢子形态基本相似,都是生长出细长的菌丝,不同点在于8小时比6小时菌丝显得更加粗大;(如图1、2所示)

图1:6小时图2:8小时 3、12h—36h的菌丝膨大形成附着胞以及侵入钉(如图3、4所示) 图3:24h 图4:36h 4、72小时的孢子生长出的菌丝末端侵入植物细胞形成菌丛和吸器(图5) 图5:72h

小麦白粉病病理的遗传学特征

小麦白粉病病理的遗传学特征 小麦是我国种植面积和产量仅次于水稻的第二大粮食作物,是我国北方地区人民最重要的主食作物。小麦病害种类很多,全世界正式记载的约有 200 种。在我国,小麦发生较重的病害有20余种,其中白粉病是最重要的病害之一。 小麦白粉病是由活体营养专性寄生真菌引起的一种气传性病害,在世界各主要产麦区均有发生。近十年来,小麦白粉病发生面积每年均大致在600-900 万公顷,导致小麦产量每年损失近 3 亿公斤,已成为我国小麦发病面积最大、危害损失最重的常发性病害。 小麦白粉病从小麦幼苗至成株各生育阶段均可发生,主要危害叶片,严重时也危害小麦的叶鞘、茎秆和穗部。通常叶面病斑多于叶背,下部叶片比上部叶片受害严重。典型病状为病部表面覆 有一层白色粉状霉层。小麦受侵染后,先出现白色绒絮状霉斑,逐渐扩大为近圆形或椭圆形的 霉层,表面渐呈粉状,粉状实际为白粉菌的分生孢子。严重时粉状霉层覆盖小麦整个叶片,霉 层厚度可达2 毫米左右。后期霉层渐变为灰色至灰褐色,上面散生黑色小颗粒,黑色小颗粒实 际是白粉真菌的闭囊壳,导致叶片褪绿、发黄甚至枯死。小麦穗部受害能引起麦粒不饱满甚至 腐烂,发病严重的病株矮而弱,不抽穗或抽出的穗短而小。 小麦白粉菌侵染具有多循环特性,在小麦生长季节,主要以无性繁殖的方式产生大量的分生孢子进行危害。随着温度的上升,亲和的交配型之间通过有性组形成闭囊壳。分生孢子在风的作 用下可进行远距离传播,从而造成整个病原菌群体的扩张和定殖。 在我国, 小麦白粉菌越夏的方式有两种:在夏季气温较低的地区,以分生孢子在自生麦苗或夏播 小麦上继续侵染繁殖,或以潜育菌丝状态越夏。自生麦苗是病原菌的主要越夏寄主。分生孢子 在夏季最热一旬平均气温低于 23.5℃的地区可以顺利越夏。在 24-26℃的地区,病原菌可在荫 蔽处勉强越夏。在低温干燥地区或在低温干燥条件下,以闭囊壳混杂在种子中或病残体上越夏,并成为秋苗发病的初侵染源。在我国,小麦白粉菌有性时期闭囊壳可能是通过侵染自生麦苗在 侵染循环中起作用。因此,我国小麦白粉病菌主要是以分生孢子在自生麦苗上越夏。 病原菌越夏后,首先侵染越夏区的秋苗,引起发病并产生分生孢子。之后病原菌借助高空气流 向附近及低海拔地区和非越夏区传播,侵害该地区的秋苗。因此,越夏区小麦秋苗发病较早且 严重。 病原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在秋苗基部叶鞘或叶片组织上越冬。影响病原菌越冬的主要因素 是温度,其次是湿度。如果冬季温暖,雨雪较多或土壤相对湿度较大,寄主不被冻死或干枯,则有 利于病原菌的越冬。 来年早春气温回升,小麦返青后,潜伏越冬的病原菌恢复活动,产生分生孢子,借助气流传播,造 成危害扩大。当温度、湿度条件适宜时,病原菌不断产生分生孢子,对寄主频繁进行再侵染,从 而引发病害在春季流行。 春季是白粉病主要流行时期,其流行程度主要取决于寄主抗病性和环境条件等因素。小麦品种之间对白粉病的抗性存在差异。生产上广泛栽培感病品种,少数抗病品种也因其抗源单一以及 病原菌生理小种变异速度较快而相继丧失抗性。这是近年来小麦白粉病发生严重的重要原因 之一。 在环境条件方面,小麦白粉菌分生孢子的萌发对湿度和温度的适应范围很广,在相对湿度0%-100%、温度 0.5℃-30℃之间分生孢子均可萌发。一般情况下,湿度越大,萌发率越高,但在水滴 中反而萌发率下降,这也是南方春季多雨时,白粉病发生反而较轻的重要原因。温度为 10℃-20℃时,对子囊孢子形成、萌发和侵入都比较适宜。直射阳光对分生孢子萌发有抑制作用,因 此在植株郁闭、通风透光不良或阴天时发生较重。

小麦各个时期病虫草害防治大全

小麦各个时期病虫草害防治大全 1小麦播种期(10-01——10-16) 小麦播种期防治病虫害是整个生育期防治的基础,有利于压低小麦整个生育期的病虫基数。此期主要的防治重点是地下害虫(金针虫、蛴螬、蝼蛄)、纹枯病、全蚀病、根腐病等种传、土传病虫害。 防治措施:小麦播种期病虫害的防治应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实行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土壤处理和药剂综合拌种并举的综合防治策略。 农业防治 1、种植抗病虫品种。 2、清除杂草、深翻土壤、平整土地等措施优化农田环境、恶化病虫生存条件。 3、增施腐熟有机肥,实行轮作倒茬。 4、选种晒种。播前晒种可杀死部分病虫,并能提高发芽率和发芽势。 药剂防治 1、土壤药剂处理:每亩用5%辛硫磷颗粒剂,或3%甲基异柳磷颗粒剂2~2.5㎏;或用50%辛硫磷乳油、40%甲基异柳磷乳油每亩100~150ml,兑细土20~25㎏。 2、种子药剂处理(包括包衣和拌种) ⑴根据病虫害发生的种类,选择适当的种衣剂,如用27%酷拉斯,既可防治地下害虫,又可防治小麦纹枯病、根腐病等。 ⑵药剂拌种:预防全蚀病、纹枯病等种传、土传病害和地下害虫,拌后堆闷1―3小时,待药液全部吸收后播种。 2 小麦苗期——冬期分蘖期(10-16——12-10) 苗期主要病虫害是锈病、纹枯病、全蚀病、蚜虫、灰飞虱、叶蝉等传毒媒介昆虫。 小麦病害 1、小麦锈病小麦出苗后15~20天,当病叶率达到10%,且秋季气温偏高,雨水偏多时,立即喷洒杀菌剂进行防治,发现一株防一片,发现一片防一块。 2、小麦纹枯病小麦纹枯病从小麦苗期至抽穗期均能发生。苗期的症状主要表现在地下部分,出苗后为害小麦的地下茎,使之变成褐色病斑,或椭圆形眼斑病,并向上发展,20%粉锈宁可湿性粉剂75克或20%井岗霉素40克兑水50公斤顺垄喷施,效果很好。

小麦白粉病的识别

小麦白粉病的识别 小麦白粉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病害,通常以闭囊壳越夏,以菌丝体在冬麦苗上越冬。近年来,由于品种、栽培制度、肥水、气候条件的影响,白粉病大量发生,导致小麦叶片早枯、成穗率减少、千粒重下降,严重影响了小麦的品质与产量。小麦白粉病对温度、湿度较为敏感。黄淮麦区冬前气温偏低,病害不易发生。次年初春,温度回升至12度时,病苗即发生分生孢子,进行初次侵染。当环境温度适宜,湿度70%以上时,极易造成病害流行。 症状 小麦白粉病主要为害叶片、叶鞘和茎秆,发病严重时麦穗也可受害。发病初期叶片表面出现白色粉状小霉点,后逐渐扩大成圆形或长椭圆形的白色霉斑,严重时许多霉斑相互联合形成一个较大的霉斑,甚至可覆盖大部或全部叶片。霉斑颜色由白色逐渐变成灰色,最后呈灰褐色,病斑上面散生许多黑色小粒,即病菌的闭囊壳。一般情况下,叶片正面症状最为明显。霉斑下的寄主组织初期无明显症状,后期可褪绿、枯黄甚至枯死。叶片受害后容易早枯,茎和叶鞘发病可导致植株倒伏。 病原特征 Blumeria graminis (DC.) Speer Erysiphe graminis DC.E.graminis DC.f.sp.tritici Marchal称禾本科布氏白粉菌小麦专化型,属子囊菌亚门真菌。菌丝体表寄生,蔓延于寄主表面在寄主表皮细胞内形成吸器吸收寄主营养。在与菌丝垂直的分生孢子梗端,串生10—20个分生孢子,椭圆形,单胞无色,大小25—30×8—10(μm),侵染力持续3—4天。病部产生的小黑点,即病原菌的闭囊壳,黑色球形,大小163—219μm,外有发育不全的丝状附属丝18—52根,内含子囊9—30个。子囊长圆形或卵形,内含子囊孢子8个,有时4个。子囊孢子圆形至椭圆形,单胞无色,单核,大小18.8—23×11.3—13.8(μm)。子囊壳一般在大小麦生长后期形成,成熟后在适宜温湿度条件下开裂,放射出子囊孢子。 该菌不能侵染大麦,大麦白粉菌也不侵染小麦。小麦白粉菌在不同地理生态环境中与寄主长期相互作用下,能形成不同的生理小种,毒性变异很快。

小麦白粉病的科学防治措施

小麦白粉病的防治 白粉病是传染和流行性病害,发病初期在病症主要集中在中下部,病症严重的已到旗叶和穗上,下部叶片已干枯,上部叶片被病菌覆盖,一扒白粉乱飞,严重损坏叶片制造养分功能。 白粉病的发病症状:主要危害叶片,叶片出现白色霉斑,一般叶片正面病斑比反面多,下部叶片多于上部叶片。严重时也可危害叶鞘、茎秆和穗部。 下面来分析一下白粉病的原因 小麦白粉病的发生,和田间的温度以及湿度都有很大关系。首先,春季温度回暖,当温度达到20度左右时,小麦白粉病的发病率就会增加,其次,春季降水量也不少,当遇到了连续的阴雨天气,田间的湿度就会增加,就会加大白粉病发生的概率,所以在4、5月份应格外注意田间温度湿度的变化。

小麦白粉病的综合防治: 1、选择抗病品种。 2、做好田间的管理措施,提高小麦的抗病性,肥料供应一定要到位,底肥、追肥不可少,出现干旱时及时灌溉,另外,在前期如果有旺长情况也要及时进行控旺处理。 3、发现白粉病要及时进行药物治理,常用药剂有:烯唑醇、氟环唑、三唑酮、吡唑醚菌酯等单剂,也可使用戊唑·嘧菌酯/苯甲·嘧菌酯/肟菌·戊唑醇/己唑·多菌灵/苯甲·丙环唑等复配药剂。 戊唑醇、烯唑醇、己唑醇、氟环唑、苯甲·丙环唑等唑类杀菌剂对小麦纹枯病、白粉病、锈病均有较好防效,而且持效期长达15天以上。小麦生长中后期白粉病、锈病和纹枯病常混发,同时防治这3种病害可以优先选用唑类杀菌剂。唑类杀菌剂对小麦生长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用药量不能过大。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前要注意天气变

化,避免使用后有强降温天气,以免对小麦生长造成过度抑制。 由于三唑酮在生产上应用多年,小麦白粉病病菌和锈病病菌对该药的抗药性不断上升,导致防效下降。该药与戊唑醇、烯唑醇、己唑醇等唑类杀菌剂存在交互抗性,在白粉病病菌和锈病病菌对三唑酮产生抗药性的地区,用其他唑类杀菌剂防治效果往往也不好,可换用嘧菌酯、吡唑醚菌酯、醚菌酯等药。农作物病菌容易对嘧菌酯、吡唑醚菌酯等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产生抗药性,应注意与唑类杀菌剂交替或混配使用,以延缓病菌抗药性产生。 防治小麦纹枯病,除选用唑类杀菌剂外,还可以选用井冈霉素、噻呋酰胺等药。其中,噻呋酰胺是防治小麦纹枯病的高效药种,而且持效期长达28天左右,一般每亩用240克/升噻呋酰胺20毫升。 需注意一下:使用化学药剂防治时,根据发病的程度以及防治效果,中间间隔7-10天,可多次喷施。(河北农粮网)

丙环唑对小麦白粉病药效试验

25%丙环唑EC防治小麦白粉病 药效分析 1 试验目的 通过试验明确该药剂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治效果、每亩用量、对小麦安全性以及使用方法。 2 试验条件 2.1 试验对象、作物和品种的选择 防治对象:小麦白粉病(Erysiphe graminis Dc);作物品种:扬麦158。 2.2 环境条件 试验在藻溪镇九里村大畈小麦田里,前茬作物为水稻;土质为黄泥砂田,PH 值为6.8。 3 试验设计和安排 3.1 药剂 3.1.1 试验药剂 25%丙环唑EC(浙江禾本农药化学有限公司) 3.1.2 对照药剂 25%敌力脱EC(先正达公司) 3.1.3 药剂用量与处理编号 3.2 小区安排(略) 3.2.2 小区面积和重复

小区面积:18m2。 重复次数:四次重复。 3.3 施药方法 3.3.1 使用方法 对植株叶片均匀喷雾。 3.3.2 施药器械 施药采用PB—16手动喷雾器。 3.3.3 施药时间和次数 试验施药时,植株上已有明显白粉病病斑,4月6日第一次喷药,隔7天施第二次药。 3.3.4 使用容量 亩用药液量为50Kg。 3.3.5 防治其它病虫害的药剂资料 试验作物未施用过其它药剂。 4 调查、记录和测量方法 4.1 气象及土壤资料 4.1.1 气象资料(略) 4.1.2 土壤资料 土质为黄泥砂田,PH值为6.8,有机质含量1.9%。 4.2 调查方法、时间和次数 4.2.1 调查时间和次数 4月6日施药前调查病情基数,第一次药后7天、第二次药后10天分别调查防治效果。整个试验期间共计调查3次。 4.2.2 调查方法 依据《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GB/17980.1-17980.53—2000。每小区对角线固定五点取样调查,每点调查0.25 m2植株,每株自上而下调查全部叶片病情。 病情分级标准为: 0级:无病斑; 1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5%以下; 3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6~15%; 5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16~25%; 7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26-50%; 9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50%以上。 4.2.3 药效计算方法 依据《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GB/17980.1~17980.53—2000。

小麦白粉病

一、什么是农作物病害?有一定的病理变化过程,并在作物外部形态上表现出特定的症状。 二、农作物病害的症状病症: 就是霉状物、粉状物、粒状物、浓胶状物;病状就是变色、半点、畸形、腐烂、萎蔫、等。 三、农作物病害的类型:侵染性病害和非侵染性病害。 四、农作物致病的原因非侵染性病因就是:营养不良、水分失调、高温灼烧或低温冻害、中毒;侵染性病因就是:真菌、细菌、病毒、线虫、立克氏体、类立克氏体、寄生性植物。 五、分清害虫和益虫 六、害虫医生的演变: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也有三个阶段的交不完全变态。 七、害虫的世代和生活史:从卵到成虫完成发育叫一个世代,一年的生活过程叫生活史。 八、害虫的习性:生活习性、趋性、假死性、群聚性、休眠等。 九、测报的目的和防治的基本原则:病虫害防治就像对敌作战一样,要先了解敌情根据敌情作出判断才能制胜,病虫测报也是防患于未然,不但要认识防治对象,熟悉防治措施,了解病虫害的发生规律,掌握一套简单易行的测报办法,做到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防治的基本原则就是以防为主,综合防治 十、测报的基本类型和方法:类型按预测内容主要是发生期预测和发生量预测,按时间分短期、中期、长期预测。 十一、防治病虫害的基本方法:植物检疫、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药剂防治;重点说说农业防治,很重要但往往被忽略,他是病虫害防治的基础,选用抗性品种、合理轮作、科学浇水施肥、深耕细耙、合理栽培加强田间管理。下面我重点吧我们常见的病虫害预

测预报及防治简单介绍一下: 我们主要负责大田作物的病虫草害的预测预报及防治,主要是小麦玉米棉花蔬菜等上的病虫草害预报与防治,有精力的话也可以扩大到果树。小麦常发性病虫害有小麦根腐病、白粉病、锈病、纹枯病、赤霉病、黑穗病、全蚀病、小麦蚜虫、吸浆虫、麦叶蜂、麦蜘蛛、麦田棉铃虫、地下害虫、还有小麦杂草特别是对小麦生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的禾本科杂草雀麦、节节麦;玉米常发性病虫害有玉米大小班、褐斑病、玉米黑粉病、粗缩病、玉米螟、粘虫、玉米蓟马、玉米耕葵粉蚧、蚜虫、叶螨、棉铃虫、玉米田杂草等;棉花上常发的病虫害有棉花苗病、棉花黄枯萎病、棉花烂铃、棉蚜、棉铃虫、棉红蜘蛛、盲蝽象、象鼻虫等;另外还有其他的花生、大豆、甘薯地的地下害虫,蔬菜上的白菜霜霉病、软腐病、病毒病、番茄早晚疫病、病毒病、黄瓜霜霉病、菜呀、菜青虫、小菜蛾、烟粉虱以及菜地杂草等。下面我 有重点的给大家一块共同切磋交流一下: 小麦锈病 小麦锈病分条锈病、叶锈病和秆锈病3种,是我国小麦上发生面积广,危害最重的一类病害。条锈病主要危害小麦。叶锈病一般只侵染小麦。秆锈病小麦变种除侵染小麦外,还侵染大麦和一些禾本科杂草。 1.症状与诊断 (1)小麦条锈病发病部位主要是叶片,叶鞘、茎秆和穗部也可发病。初期在病部出现褪绿斑点,以后形成鲜黄色的粉疱,即夏孢子堆。夏孢子堆较小,长椭圆形,与叶脉平行排列成条状。后期长出黑色、狭长形、埋伏于表皮下的条状疱斑,即冬孢子堆。 (2)小麦叶锈病发病初期出现褪绿斑,以后出现红褐色粉疱(夏孢子堆)。夏孢子堆较小,橙褐色,在叶片上不规则散生。后期在叶背

小麦白粉病自动监测预警系统

小麦白粉病是我国小麦上的常发病害,近年来,小麦生长后期发生较重,严重影响小麦光合作用,造成千粒重下降,品质降低。黄氏生物通过前期小麦“一喷三防”工作的开展,小麦白粉病得到了有效控制,但部份田块发生依然较重,而且发展快。各地要认真抓好小麦白粉病的调查工作,积极开展防治,确保夏粮丰产丰收。 小麦白粉病主要为害叶片,病情严重时也可为害叶鞘,茎杆和穗部。从幼苗至成株期皆可发生。病斑部位初期长出丝状白色霉点,以后表面覆盖的霉层逐渐加厚,似绒毛状,颜色由白色逐渐变为灰色,为病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后期散生黑色小点,即病菌的有性进代,闭囊壳。 小麦白粉病发病条件和传播途径小麦白粉病发生的适宜温度为15-20℃,低于10℃发病缓慢。相对湿度大于70%有可能造成病害流行。特别是4月份雨量较多的年份,田间湿度大,5月上旬阴

雨连绵极易造成小麦白粉病流行,如果又碰上小麦生长后期雨量偏多分布均匀,温度又偏低,将延长白粉病的流行期,加重病情。 目前许多生产品种都不抗白粉病,可采用药剂防治。应加强前期防治,对发病中心和中心病团要及时喷药防治,初春要全面检查,继续防治,争取在3月气温全面回升前消灭菌源,控制病害继续扩散。 药剂防治首选为特效药粉锈灵,15%粉锈灵

750-900g/hm2或25%粉锈灵525g/hm2对水750-1125kg喷雾或对水75.0-112.5kg低量喷雾,效果很好,施用粉锈灵以孕穗至破口期施药较好,施1次即可。对于特别严重的病田增加施药次数,也可用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喷雾防治。

小麦白粉病

中文名称:小麦白粉病 英文名称:Wheat powdery mildew 中文别名: 拉丁学名:Erysiphe graminis D.c.f.sp.tritici E.Marchal 为害作物:大、小麦 为害症状:自幼苗至抽穗均可发生。主要为害大、小麦叶片,也为害茎和穗子。在叶片上起初形成一层白色棉絮状霉斑,以后逐渐变为灰色至灰褐色,上面散生黑色小点,即病菌的子囊壳,称闭囊壳。霉斑早期单独分散,以后可相互联合形成一个较大霉斑,甚至可以遮盖全叶;霉斑下面和周围寄主组织出现褪绿后,菌丝体繁殖逐渐衰退,在霉斑边缘形成大量分生孢子。 病原菌形态特征: 分类属性: 分布区域:全国麦区 发病特点:小麦白粉病菌对温度的适应范围较大,在我国大部分麦区,8一10月份在自生麦苗上能继续产生分生孢子。病菌侵染秋苗的方式有两种,一是以麦收后自生麦苗上产生的分生孢子侵染大田秋苗;二是由留在麦草上的闭囊壳产生的子囊孢子直接侵染秋苗。在秋苗上,病菌以侵入在叶片表皮细胞内的菌丝体越冬,第二年春天,当温度适合时,菌丝体再产生分生孢子传播为害。在感病寄主存在的情况卜,大气温度和湿度对病害流行与否起决定性作用。在我国。西南一带雨水较丰富的地区,冬季和早春气温偏高,雨量及雨日少,有利白粉病流行,3月开始发病,4~5月进入盛期。在我国北方麦区,靠近林区或地下水位高,较湿润的地块每年病早而且重。一般4月份开始发病,5月中下旬进入发病盛期。过密或氮肥使用量过大,会使田间郁蔽,加重病情。品种间抗病性差异显著。 流行动态: 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 (1)选用抗病品种 (2)麦收后及时灭茬翻耕,消灭自生麦苗,减少菌源。 (3)合理密植,合理施肥。 2.药剂防治 (1)秋苗常年发病较重的地块,采用药剂拌种,同小麦锈病。 (2)大田防治,秋季或春季田间发病率3-5%时(成株调查以旗叶至旗叶下2叶计算发病率)用20%粉绣宁乳油每亩20-30毫升,或25%的粉绣宁可湿性粉剂每亩15-20克,或15%的粉绣宁可湿性粉剂每亩30-40克;也可用40%多菌灵胶悬剂100克;或70%的甲基托布津每亩50-100克,或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每亩75-100克。 常用药剂: 粉绣宁多菌灵甲基托布津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