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长征胜利82周年党课讲稿(从红军长征历程看共产党人的信仰追求)

长征胜利82周年党课讲稿(从红军长征历程看共产党人的信仰追求)

长征胜利82周年党课讲稿(从红军长征历程看共产党人的信仰追求)
长征胜利82周年党课讲稿(从红军长征历程看共产党人的信仰追求)

原创材料仅供学习

从红军长征历程看共产党人的信仰追求

同志们,

根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安排,今天我围绕“从红军长征历程看共产党人的信仰追求”这个主题和大家进行交流,主要讲三个方面。

一、哪几支队伍参加了长征

红军长征在我们小时候的记忆里,好像就只有毛主席所领导的中央红军。其实不然,参加长征的红军共有“三方四路”:①中央红军,即红一方面军;②红二方面军(红六军团);③红四方面军;④红二十五军(小长征)。长征初期应该是六路,另外两路就是“探路”的红二军团、“诱敌”的七军团。这四路红军长征出发的时间不同,长征的路线不同,到达陕甘的时间也不同。大概情况如下:①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从江西瑞金、福建长汀等地出发,经广东、湖南、广西、贵州、云南、四川、西康、甘肃、宁夏,于1935年10月到达陕西吴起镇结束长征;②1934年11月,红二十五军从湖北出发,经河南、陕西、甘肃、宁夏于1935年9月到达陕北结束长征;③1935年4月,红四方面军从四川北部突破嘉陵江西进,经四川、西康、甘肃(期间因张国焘错误指导的干扰在川西和西康往返行动,三过草地),于1936年10

—1—

月到达陇东会宁与红一方面军会师结束长征;④1935年11月,红二方面军的前身红二、六军团从湖南桑植出发,经贵州、云南、四川,在甘孜同红三十二军会师合编为二方面军,最后经青海、甘肃,于1936年10月在甘宁交界的将台堡同红一方面军会师结束长征。

各路红军的基本情况如下:

(一)红一方面军

中央军事顾问:李德(34岁)

中央政治局委员6人:博古(临时中央负责人,27岁)、张闻天(34岁)、毛泽东(41岁)、朱德(红军总司令,48岁)、周恩来(红军总政委,36岁)、陈云(29岁)

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4人:王稼祥(红军总政治部主任,28岁)、刘少奇(36岁)、邓发(28岁)、凯丰(28岁)红军总参谋长:刘伯承(42岁)

红一方面军下辖两个纵队、五个军团。

1.两个纵队。即军委纵队(4893人)、中央纵队(9583人)。两个纵队是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前组成的,主要由机关、老弱小和女同志组成。

司令员叶剑英(37岁)、政委陈云(29岁)。分四个梯队:第一梯队司令员兼政委彭雪枫(27岁)、第二梯队司令员兼政委何长工(34岁)、第三梯队司令员兼政委武亭(29岁,后为李维汉,38岁)、第四梯队司令员陈赓(31岁)、政委宋任穷(25岁)。

—2—

2.红一军团。共19880人。辖3个师即第1、2、15师。军团长林彪(28岁)、政委聂荣臻(35岁)、政治部主任罗荣桓(32岁)、参谋长左权(29岁)、保卫局局长罗瑞卿(28岁)。第1师师长李聚奎(30岁)、政治部主任谭政(27岁)、第1团团长杨得志(24岁)、第2团政委邓发(24岁)。第2师政委刘亚楼(23岁)、第4团团长耿飙(24岁)、政委杨成武(20岁)、第5团政委赖传珠(24岁)。第15师(原少共国际师)师长彭绍辉(28岁)、政委萧华(18岁)。

3.红三军团。共17805人。辖3个师即第4、5、6师。军团长彭德怀(36岁)、政委杨尚昆(27岁)、李富春(34岁)、参谋长邓萍(26岁)。

第4师师长张宗逊(26岁)、政委黄克诚(32岁)。第5师师长李天佑(20岁)、政委钟赤兵(20岁)、第10团政委杨勇(22岁)、第11团政委张爱萍(24岁)、政治部主任王平(27岁)、第12团政委苏振华(22岁)。第6师师长曹里怀、政委徐策。

4.红五军团。共12168人。辖37、38、39团,长征出发前夕整为辖2个师即13师、34师。军团长董振堂(39岁)、政委李卓然(35岁),中央驻五军团代表陈云,参谋长刘伯承(后为陈伯钧)。该军团人员多数原为国民党第26军,1931年12月14日在赵博生、董振堂、季振同等爱国将领的带领下于江西宁都起义。

5、红八军团。共10922人。辖第21、23两个师。中央代表

—3—

刘少奇(36岁)、军团长周昆(32岁)、政委黄苏(26岁)、参谋长张云逸(42岁)。湘江之战严重受损,取消建制,后并入五军团。

6、红九军团。共11538人。辖3个师即第3、第14、第22师。军团长罗炳辉(31岁)、政委蔡树藩(29岁)、参谋长郭天民(29岁)。

中央红军于1934年10月10日晚间出发,共约86789人,是红军的主力部队,也是国民党军重点剿灭对象,经历的艰难险阻最多、最艰苦,牺牲的人员也最多(1935年9月12日,中央红军到达哈达铺,红三军团仅剩2000多人。彭德怀在对原三军团的干部讲话时,哭了),同时影响也最大。历时一年,于1935年10月19日到达陕北的吴起镇结束长征,最后只剩下7000多人。

(二)红二方面军

总指挥:贺龙(38岁)

副总指挥:萧克(26岁)

总政委:任弼时(30岁)

副总政委:关向应(32岁)

参谋长:李达(29岁)

1934年7月23日,中共中央、中革军委命令由任弼时、萧克、王震带领红六军团提前撤离湘赣根据地,向湖南中部转移开始西征(周恩来当时提出叫“探路”)。10月底,转战80多天后,

—4—

与贺龙的红二军团在黔东会师后,于1935年11月19日从湖南桑植县刘家坪等地出发,于1936年7月初在甘孜和红四方面军会师。7月15日,红二军团、红六军团和32军(32军即红一方面军的第9军团。1935年6月,红一、红四方面军在懋功会师后,中革军委将红一方面军的第1、3、5、9军团改称为第1、3、5、32军)组成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1936年10月22日,在将台堡与红一方面军会师,结束长征。

1.红二军团。辖1个师、1个团。军长贺龙(兼任,后孙德清代)、政委朱勉之。师长王炳南、政委陈协平;警卫团团长贺佩卿,前身就是贺龙在湖北洪湖一带建立的洪湖赤卫队。

2.红六军团。辖2个师即第17、18师;军团领导机关成立后,17师师长萧克(26岁)、政委王震(26岁)、参谋长谭家述(25岁)。18师师长龙云,政委甘泗淇。出发时大约1.7万人,到达陕北时1.1万人。

(三)红四方面军

军政委员会主席:张国焘(37岁)

总指挥:徐向前(33岁)

副总指挥:王树声(29岁)

政委:陈昌浩(28岁)

政治部副主任:傅钟(34岁)

共有8万余人,到达陕北约1.2万人;下辖5个军(人多枪多,和中央红军差不多)。

—5—

1.红四军。辖2个师即第10、11师。军长王宏坤(25岁)、副军长许世友(29岁)、政委周纯全(29岁)。第10师师长陈再道(25岁),第11师师长张才千(23岁)。

2.红九军。辖2个师即第25、27师。军长何畏、政委詹才芳(27岁)、政治部主任王新亭(28岁)。

3.红三十军。辖3个师即第88、89、90师。军长程世才(22岁)、政委李先念(25岁)、政治部主任李天焕(22岁)。

4.红三十一军。辖3个师即第91、92、93师。军长王树声(兼,29岁)。

5.红三十三军。辖3个师即第97、98、99师。军长王维舟(47岁)、政治委员杨克明。

1935年3月下旬,红四方面军强渡嘉陵江西进。5月为迎接中央军委,西进至松潘、茂县一带。6月在懋功与红一方面军会师,编为左路军和右路军。其中左路军由朱德、张国焘带队,右路军由徐向前、陈昌浩带队,中共中央随右路军行动。8月10日,红军前敌总指挥部下达右路军先行北上,掩护左路军主力跟上北进。但张国焘按兵不动,9月9日晚至9月10日凌晨2时,毛泽东等人率三军团、红军大学出发北上,与红四方面军分离。此后,红四方面军(左路军)南下,先后转战川康边和康北地区,直到第二年1936年7月上旬在甘孜与贺龙率领的红二方面军会师北上,于1936年10月在甘肃会宁与红一方面军会师,结束长征。

—6—

(四)红二十五军

军长:程子华(29岁)

副军长:徐海东(34岁)

政委:吴焕先(27岁)

辖4个团即223团、224团、225团和手枪团。

1934年11月16日,中共鄂豫皖省委根据中央的指示,率领红二十五军以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的名义,从河南罗山县何家冲出发开始长征,并创建了鄂豫陕根据地。1935年7月,为配合红一、四方面军北上,西征北上,于1935年9月15日最先到达陕西延川县永平镇,结束长征。出发时共约2900人,到1935年创建鄂豫陕苏区发展到了3700余人,是长征中唯一增员的红军。

1934年7月6日,红七军团3个师约6000余人,在军团长寻淮州、政委乐少华、参谋长粟裕、政治部主任刘英的率领下,组成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从瑞金出发经福建向闽浙皖赣边挺进,企图调动敌人的“围剿”部队回援,以减轻中央苏区的压力。但由于兵力太少,未能牵动敌人。后与方志敏的红十军会合后组成红十军团,不幸在怀玉山陷入王耀武的补充旅和追赶上来的敌军重重合围,不但没有调开敌人,反而在敌人的围追堵截中,几乎全军覆没,仅存的约400人在粟裕、刘英的率领下突出重围。军团长寻淮州负伤壮烈牺牲,方志敏、刘畴西、胡天桃等被俘,蒋介石密令顾祝同等人多次劝降不成,仅顾祝同就亲自三

—7—

次劝降,次年(1935年8月6日)方志敏、刘畴西秘密杀害于南昌,胡天桃被俘后与王耀武有一段非常著名的对话,这段对话令王耀武想了二十五年也没想明白,王耀武1948年在粟裕带领的华东野战军发起的济南战役中被俘,1959年国庆十周年被特赦。而胡天桃在对话中表现出来的泰山般的意志和决心,永远是我们共产党人学习的榜样。1948年9月16日,差点被王耀武所俘的粟裕指挥32万大军重兵合围济南城,而守城的正是当年追击红十军团的国民党补充旅旅长、时任国民党山东省主席兼第二绥靖区司令官王耀武。14年前的生死对手再度交锋。济南战役打响时,粟裕大将一定想到了战死的寻淮州、被枪杀的方志敏、刘畴西、慷慨饮弹的胡天桃。粟裕亲自拟定攻城部队的战斗口号:“打到济南府、活捉王耀武。”8天后,济南城解放,王化妆出逃,在寿光抓获。“捷报飞来当纸钱”,那些在天的英灵们,一定有知!

二、红军为什么长征

1927年中国共产党开始领导土地革命并创建红军后,一直以受到大革命深刻影响的南方地区为主要斗争地区。1931年11月7日,赣南瑞金城内举行了一次“开国大典”,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政府,毛泽东当选为主席,朱德任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从此,“毛主席”一词传遍天下,瑞金在三年时间也成为全国革命首都,人称“北京南京,比不上瑞金”。

1931年至1933年间,除了以瑞金为中心的中央苏区外,国内还有鄂豫皖、湘鄂西、川陕边、湘赣、湘赣鄂等十几块苏维埃

—8—

区域,革命根据地总人口近1000万,主力红军和地方红军最多将近30万人。

1931年3月,顾顺章护送张国焘、陈昌浩前往鄂豫皖苏区后,绕道武汉化名登台表演魔术,被叛徒认出来而被捕,随即叛变。虽然钱壮飞事先得到情报避免了一些损失,但上海的中共中央还是遭到巨大损失。恽代英本来被关押在南京,化名王作霖,国民党并不知道恽代英的真实身份,因顾的指认旋即被处决。顾亲自带人带香港,抓获了时任政治局常委的蔡和森,被惨遭杀害。1933年,陈赓在上海治好腿即将返回苏区时,也落入顾布下的陷阱。只因陈赓早年对蒋有救命之恩,在宋庆龄等人的营救下,蒋才对陈赓特赦,陈才逃过一劫。许多同志由此而被害。顾的叛变被称为我党历史最危险的叛变。顾的叛变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此后中国历史的走向。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政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主要立足于城市,致力于工人运动,这是中共的“正途”。在顾叛变以前,让中共中央迁往乡下是不可能的。无论是共产国际还是中国共产党,甚至毛泽东本人,都不曾想到会把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向农村,也没有谁主张把党的基础从工人转移到农民身上,由于这一偶然事件,再加上左倾的城市暴动连遭失败,工人运动连遭镇压,最终工作重心才从城市转向了农村。

1933年初,因顾顺章叛变,中共临时中央在上海的白色恐怖下难以立足,被迫迁移到瑞金。此时的中央苏区发展到全盛阶段,由21县300万人口,由红一方面军改成的中央红军将近10

—9—

万,应该说形势一片大好。但是,到了1934年秋天,为什么中央红军要被迫放弃根据地呢?原因很多,但归纳起来不外乎两条。从外因上看,主要是国民党对我根据地“围剿”的加强,“铁桶计划”的实施;从内因上看,主要是我们党内左倾错误的严重存在,尤其是军事指挥的严重错误,导致第五次反围剿的彻底失败。

(一)外因—国民党的全力“围剿”

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东北,国民党当局却鼓吹“攘外必先安内”,对日本采取“不抵抗”政策,集中力量“围剿”各革命根据地的红军。1932年秋天,蒋介石亲自督师“围剿”以大别山为中心的鄂豫皖根据地,当地的红四方面军主力未能打破围攻而突围转移到川陕边区。与此同时,原来活动在洪湖地区的红三军也被迫放弃湘鄂西根据地,转移到湘鄂黔边山区游击作战。从1933年起,蒋介石又集中50万兵力“围剿”以江西瑞金为红色首都的中央苏区。这次“围剿”时,国民党军吸取过去的教训,不再长驱直入,而采取步步为营的堡垒政策(蒋介石同德国顾问赛克特制定的“铁桶计划”),逐步压缩根据地,以图涸泽而渔。

(二)内因—中共中央出现左倾错误

面对国民党军第五次“围剿”,临时中央以及完全不懂中国实际的洋顾问(“国际顾问”李德)改变了过去毛泽东等人实行正确的战略战术,照搬苏联模式,实行“堡垒对堡垒”、阵地防御、短促突击的战术,以己之短对敌之长,奋战一年仍无法打破敌军的

—10—

围攻。

国民党“铁桶计划”决定于1934年11月发起总攻。此时,国民党广东系将领莫雄担任德安地区专员兼保安司令,他身边的项与年是中共中央特科派出人员。9月下旬,莫雄到庐山参加军事会议得知“铁桶计划”,马上通知了项与年。项与年扮成教书先生,带着用特种药水抄写有“铁桶计划”要点的四本学生字典,用六天时间赶到瑞金向老上级周恩来报告。至1934年秋,中央苏区被压缩到只剩下七个县,10万红军被50万敌军围困在方圆不过一百余公里的范围内,最终不得不选择突围,开辟新区。

此时,红军被包围的地域狭小,陈毅形容“拿梭镖一捅都能戳穿”,南线的广东军虽停止进攻,其他三面的中央军却即将总攻。在危急形势下,临时中央最后下决心,利用广东军阀陈济棠在赣粤交界处有意放开的通道,于10月中旬以主力突围西征。中央红军虽然成功钻出了蒋介石的“铁桶”,却毕竟撤出了奋斗多年建立的根据地,陷入无后方作战。

整个撤出苏区的重大决定,一开始毛主席就没有参与。三人团就红军突围紧张筹划并且激烈争论的时候,被排斥在核心圈外的毛泽东,每天天不亮就在会昌城外爬山,并有一首《清平乐》:“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会昌城外高峰,颠连直接东溟。战士指看南粤,更加郁郁葱葱。”1958年,毛主席对这首词作批注:1934年,形势危急,准备长征,心情又是郁闷的。但从毛主席这首词来看,我们从中看不出他的

—11—

心情来。

眼见危机,又眼见自己的意见无人听,甚至无人来询问自己,内心之痛苦,常人是无法察觉的。

后来有人说,当时的领导人博古等人,不想让毛参加主力红军突围。这种说法与事实不符。

10月2日,即在长征开始前,毛给三人团写了一封信,要求带一军团和九军团部分官兵留在苏区打游击,请中央批准,几年后以崭新的面貌迎接中央回苏区。看完信后,博古找周商量。周坚决不同意,第二天一大早,周带着警卫员,冒着小雨,披着蓑衣,骑着马去于都找毛谈。第三天周回到瑞金,只对博古说了一句话:他同意随队转移了。

几个字的一句话,多么简单又多么的重大而又深远。此时离中央红军出发已不到10天。和毛谈了些什么,周没有对博古说。据周的随行警卫员后来回忆,周毛在毛的住处一直谈到深夜,警卫员送水都不让留在屋里,四个警卫员戴着斗笠,披着蓑衣,在屋檐下站了大半夜。这同样是决定中央红军命运的一个夜晚。

如果毛没有参加后来演变成长征的突围,中央红军的命运将会怎样?如果毛留在了苏区坚持斗争,在那种空前严峻的白色恐怖下,毛的命运又会怎样?

历史从来没有如果,也没有假设!只是从这个意义上说,周说服毛随队长征,对中国革命的贡献极其重大,怎么说都不为过。

三、“三方四路”会师的简要情况

—12—

四路红军从不同的时间、在不同的地点、经不同的路线开始长征,历经艰难险阻,最后都到达了陕甘会师。据统计,参加红军的各路红军曾经历七次会师,其中在西北高原上的三军(主力)大会师,是最有历史意义的一次主力红军会师。这七次会师,如果按时间顺序,是这样的:

①1934年10月,红六军团(“探路”的一路,1934年7月23日出发)与贺龙的红二方面军在黔东会师,开始长征。

②1935年6月,红一方面军与红四方面军在四川的懋功会师。

③1935年9月,红二十五军与刘志丹的红26、27军在陕北的延安附近会师。

④1935年10月19日,红一方面军到达吴起镇。11月6日,在甘泉的象鼻子湾与和红十五军团会师(徐海东、刘志丹)。

⑤1936年7月1日,红二方面军与红四方面军在四川甘孜会师。

⑥1936年10月9日,红四方面军与红一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

⑦1936年10月22日,红二方面军与红一方面军在甘肃静宁县将台堡会师。

关于会师地点的选择,有一个小故事:

对于三大主力会师的地点,中共中央在讨论时曾有一个带寓意的说法。当时毛主席回顾了头一年(1935年6月)一、四方

—13—

面军会合后的情形说:“上次和张国焘会和选了两河口,结果分道扬镳了,这次再不能重蹈覆辙。”周总理当时接着说:“会宁是陇东重镇和交通枢纽,北控靖(远)海(原),西障定(西)临(夏),南蔽秦(安)通(渭),东跨隆(德)泾(源),素有‘秦陇锁钥’之称,古代是中原通往西域的必经之路。”周认为,主力选在会宁会师即占领了交通枢纽,能掌握战略主动权。毛主席随即点赞会师点的地名,说:“会宁,好地名,好地名啊!会宁,红军会师,中国安宁!”

1936年10月,三大主力红军会师结束长征后,残存约8万人。同年底,红四方面军部分主力(约1/2),加红一方面军的五军团组成的“西路军”约2万人西渡黄河,向甘肃河西地区前进,想打通苏联的国际交通线。在经宁夏、甘肃、青海时,消灭了总数超过自己数量的马家军。但又先后于1936年12月、1937年1月和3月,遭马家军的歼灭性打击,几近全军覆灭,残部大约400人。在李先念的带领下,于1937年4月到达新疆的星星峡,被新疆军阀盛世才缴械俘虏。

1936年12月12日(“丙子双十二”),西安事变爆发后,第二次国共合作开始。

1937年8月25日,北方的工农红军改编为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为“八路军”),红一方面军改编为八路军第115师,红二方面军改编为八路军第120师,红四方面军改编为八路军第129师。南方的红军游击部队和南方八省的游击队则改编为国民革命

—14—

军新编第四军(简称为“新四军”),全部投入名义上的国民政府。但实际上,八路军和新四军仍为我党牢牢掌握。

下面我重点和大家说一说,红一、四方面军会师的情况。按时间顺序说三个方面基本情况,即会师、分歧、分开。

(一)会师

1.先头部队会师。1935年6月12日,中央红军先头部队一军团二师四团翻越夹金山,与四方面军第三十军八十八师会师。

8个月的艰苦征战,行程万余里,中央红军不知倒下了多少烈士,前面遇到的不是险峻的高山大河,就是重重堵击的凶恶敌人,这回终于在前面出现了自己人!两支部队拥抱握手,发出了山谷共鸣的欢呼。这些令我们无限崇敬的钢铁汉子热泪夺眶而出,其中所包含的意之切、情之深,是我们这些今天的后人所无法想象的。

大家知道,一军团本来就是中央红军的主力,二师四团(团长王开湘,政委杨成武)更是主力中的主力。三十军也是四方面军的主力部队,八十八师(师长熊厚发)也是主力中的主力。工农红军的两支头等主力热情相聚,王开湘和熊厚发紧紧拥抱。

王开湘(1908—1935,江西弋阳人),当年才27岁,是中央红军的一员猛将,遵义会议后接替耿飚为四团团长,一路先锋一路烈火,以行动快速和决心果断为特点,使红四团威上加威。1935年9月17日,林彪亲自到四团指挥,王团长则率领两个连突破腊子口。

—15—

熊厚发(1914年—1937年,湖北大悟人),当年才21岁,也是四方面军的一员猛将。17岁当营长,19岁当团长,20岁就是主力师的师长。四方面军所有主要战斗无所不与,如此年轻就成为四方面军中的著名将领。

可惜的是,我们十分崇敬的两员猛将都没能看到将来。4个月后的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吴起镇,王团长突患伤寒。11月上旬在医院不堪忍受病痛,这位长征先锋用手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熊师长于1937年3月在西路军最后的战斗中,负伤被俘,被马步芳用大炮轰死在青海西宁。

2.彭、徐会面。1991年11月出版的《徐向前传》,详细描述了彭德怀和徐向前两支部队主要指挥,在维古河渡口会面的的情形:

“这时河对岸出现了一支蜿蜒而来的小队伍。走在前面的一个人体魄健壮,中等身材,穿一身灰布军装,戴一顶斗笠,走到岸边后直向徐向前等人挥手喊话。徐也挥动八角帽答语。但因水声太大,谁也没听清对方说了些什么。彭、徐虽都知道对方,但两人从未见过面,所以谁也不敢断定对方就是要会见的人。过了一会,彭朝徐打了个手势,接着扔过来一块小石头,石头上用细绳拴着一张小纸条,上面写着:我带三军团一部,在此迎候你们!--彭德怀。徐高兴极了,马上从记事本上撕下一页纸,正正规规写上:我是徐向前,很想见到您!也拴在这块石头上甩过河去。彭得知对岸就是徐,高兴地挥动大斗笠,频频向徐亲切致意。”

—16—

当天,通信部队想办法在河面拉起一条电话线,彭、徐第一次通了电话,互相问候。徐定次日在河上游一个叫亦念的地点见面。第二天见面时,这个地方的铁索桥也遭破坏,双方仍然只能隔河相望。徐的随从在一段河面找到了另外的渡河工具--溜索,一条绳索横贯河岸,上面悬挂着竹条筐,里面坐着一个老乡,正向对岸滑来。徐因急着同彭会面,等那老乡下来,就急着像老乡那样坐进筐子,用脚往岩石上用力一蹬,向对岸滑去。刚到对岸,徐就急着跳出筐子,彭德怀快步迎上去,两人紧紧握在一起。彭风趣地说:“徐总指挥,还不知道你会这一着啊!”,徐说:“我这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啊!”弄得在场的人都哈哈大笑。

两位威震敌胆的红军将领,用石头和箩筐完成了这次情真意切的首次会面。

3.毛、张会师。中央红军和四方面军这两支主力红军的会师,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是毛泽东和张国焘的会见。

1960年10月,毛主席在中南海住宅的书房里,又一次会见了来自西方的老朋友---美国作家埃德加.斯诺。二十四年后的重逢使他们激动不已,两人连续谈了好几天,时间长达九个小时。谈话的氛围非常友好愉快,斯诺却以他职业的敏感,感觉到毛主席由内心深处的某些隐忧。虽然当时中国正处在三年自然灾害,加之苏联突然翻脸,国内形势确实不太乐观,于是斯诺向毛主席提出了一个只有斯诺才敢问的问题:你一生中最黑暗的时刻是什么时候?出乎意料,毛主席表情凝重地说:“那是1935年长征途

—17—

中,在草地与张国焘的斗争。当时党面临分裂,甚至有可能发生前途未卜的内战。”1959年庐山会议期间,毛主席在谈到与张国焘的分裂时说:“那时靠剑英,不忘记这一条,否则,中央当俘虏。”可见这件事在毛主席心中的分量

为了两军会合,毛亲自为一军团定了三条标语:①一、四方面军是一家人。②会师的胜利证明我们的红军是不可战胜的!③欢迎张主席。张主席也给毛发了热情洋溢的电报。

毛、张都是著名的红军领导人,都在蒋介石通缉的共产党要人名单里名列前茅。两人在两支主力红军中享有无可置疑的权威,对来自共产国际的指示,两人都敢表现出自己的独立性,两人都是中国共产党内具有领袖才能的人物。

1935年6月25日,张从茂县经汶川、理番到达两河口。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朱德等几十人赶到3公里以外的地方远迎。(张的回忆:在离抚边约3公里的地方,毛泽东率中央政治局委员及高级军政人员四五十人,立在路旁迎候我们。)这是毛泽东成为党的实际领袖后,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走出如此之远,去欢迎党内另外一位领导人物。

张很风光。与中央领导人坐担架不一样,他骑着一批白色的高头大马,在十多名卫士的簇拥下,由远及近疾驰而来。

【说明】毛、张相遇第一次是1918年。毛首次到北京,经杨昌济介绍给李大钊,被安排在北大图书馆当临时工,此后争取到旁听生的资格。而张当时是北大理工预科三年级的学生,而且

—18—

是学生中的风云人物,正在发起组织“国民杂志社”,每天晚上他的房间都是激进学生聚集地。张对毛最早的记忆不是来自身边的北大图书馆,而是毛回长沙后办的那份全国出名的《湘江评论》。两人第二次见面是在党的一大会议上,由于当时“南陈北李”都没有来,张成了一大的主持人(大会执行主席)。而毛在一大上是担任记录。在北大图书馆是记录每天到图书馆读者的姓名,现在又记录每名代表的发言。后来成立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主任张国焘,下设北方、湖南、武汉、广东、山东5个分部,毛在湖南分部当主任。此后,张长期居于中共中央的核心领导地位。

只有在1927年8月的“八七”紧急会议上,毛和张的地位才算扯平了一些。张因八一起义牵连(八一起义前,张国焘以中央代表的名义去传达共产国际的指示,企图阻止暴动。在周恩来、恽代英的强烈抗争下,张国焘才被迫服从大家的决定。为此,他在莫斯科召开的中共第六次代表大会上,受到严厉批评。),被降为政治局候补委员,毛因筹划领导秋收起义被提升为中央候补委员。但这个平衡没有维持多久。秋收起义后因为没有按共产国际的要求攻打大城市长沙,共产国际驻中国代表罗明纳兹提议,取消了毛的政治局候补委员资格。当时中共中央的实际负责人、毛的好友和支持者瞿秋白被迫同意这一建议。消息传到井冈山,还误传成毛被开除党籍。

由此可以看出,资格如此之老却又比毛年轻四岁的张,其内心的优越感即使不说、不表现出来,那也是巨大的。

—19—

(二)分歧

其实在两河口握手之前,毛与张的分歧已经存在。

6月16日毛致电张,提出回合后的战略方针:占领川、陕、甘三省,建立三省苏维埃政权,并适当时期组织一部远征军占领新疆;目前则在岷江以东,向着岷、嘉两江之间发展。第二天,张回电,同意向陕川发展,但不同意“目前计划”,认为中央来电提出的岷、嘉两江之间地形给养都不利于大部队行动,眼前暂时有利于向南进行发展。

一个要向北,一个要向南,有分歧是正常的。一方长途跋涉,一方长期据守,各自对地形的分析判断,对本身实力等综合估量都会有差距,出现分歧是正常的。通过讨论和比较也不难解决,问题是不能加入其他因素。后来有人说张不愿北上,提出远征军占领青海、新疆,这不符合实际事实。首先提出远征新疆的不是张,而是毛。但张第一个也是第一次把实力因素加入到争论中来,问题被迫大大复杂化、严重化和激烈化了。

最初大家面对争论,还是按党内通常的方法去寻求解决。毛、张会面的第二天,政治局在两河口一个喇嘛庙里召开扩大会议,以三天时间专门讨论两军会和后的战略方针问题。

会议由周恩来做目前的战略方针的报告,结论是要往“地域宽大便于机动、人口较多便于扩红、经济相对好一些”的地域发展。东过岷江,川军有130多个团;向西北是一片广漠的草原。可走的路只有一条,就是北向甘肃,去川陕甘。那里道路多、人

—20—

理想信念信仰党课心得

理想信念信仰党课心得 坚持理想信念信仰,通过党课学习,时刻牢记党对我们的要求,求真务实,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等优秀传统,一定要进一步发展,凝聚一切可以凝聚的力量,不端为我们当增添新的力量。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理想信念信仰党课心得,欢迎大家阅读。 理想信念信仰党课心得篇1 通过对教师教育学院党校活动课的学习,我深刻的认识到: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我们应该拒绝平庸,以青春的激情点燃理想;告别脆弱,以坚硬的脊梁担当责任;超越空想,以实际的行动书写忠诚。这是第一节课老师告诉我们的,这几句话一直被我铭记在心,成为推进我不断前进的内在动力。下面我就以上几点谈谈我的理解与认识: 一、拒绝平庸,以青春的激情点燃理想。 古人云:“有志者,事竟成。”我们每个人都从幼年一步步走向成熟,就像沿着一条河流逆勇而上。而河流的源头,屹立着一座雄伟高峻的雪山,令人神往。我们把它称之为——理想。一个最美的字眼!理想,包含着我们对未来的向往,对未来的希望,对未来的美好的憧憬。 有了理想,人生就变的充满意义,—切似乎清晰、明朗地摆在你的面前。什么是应当去做的,什么是不应当去做的,为什么而做,为谁而做,所有的要素都是那么明显而清晰。于是生活便会添加更多的活力与激情。使我们自身隐匿的潜能得到充分地迸发,为实现高素质的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当然,用理想点亮人生并不是一句宣传的空口号,我们应该将其付诸于实际行动中来。实践,只有实践才能化理想为现实。理想之花灿烂,理想之果甘美,要想使理想开花结果,必须用辛勤的汗水来浇灌。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行动很重要,空有理想有什么用。去奋斗,去努力,去实现,才有价值。有一位哲人说过:“梦里走了许多路,醒来还是在

我的长征观后感700字-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4周年

我的长征观后感700字-纪念红军长征胜利 84周年 《我的长征》讲述84岁的少年王瑞的长征经历,是一部爱国主义影片,凝聚了长征精神。今天我在这分享一些我的长征观后感给大家,欢迎大家阅读! 我的长征观后感 《我的长征》讲述84岁的少年王瑞的长征经历。父亲、姐姐、姐夫、战友都在长征途中牺牲。小小年龄,面对着亲人朋友在炮火中逝去,少年王瑞依旧坚定着跟着走,跟着党走,跟着红军走。四渡赤水河,横渡金沙江,大渡铁索桥,直到胜利的那一天...... 如果可以重来,"我"依旧不会后悔那段征途;如果可以重来,"我"庆幸碰到了曾连长;如果可以重来,"我"仍然会感谢毛主席那一番教导。如果可以,"我"宁愿以自己的身躯对抗熊熊炮火;如果可以,"我"要在那青山上插遍红旗,告慰那些逝去的英灵;如果可以,"我"想让和平鸽放飞在蔚蓝的天际;如果可以,"我"愿今后的人儿铭记长征的快乐多一点,苦难少一点。看了《我的长征》,我推测王瑞的心里定是对长征充满的怀念。同时长征也教会我们长征精神。"每个人都有自己幸福的回忆跟痛苦的回忆,我最幸福的回忆是我的长征,我最痛苦的回忆,也是我的长征"。我想,世界上总有些人有些事。只得自己去任眼泪在脸颊肆虐的。《我的长征》就是那一个可以主宰我的悲喜的故事。也许是长征时,类似"瑞牙儿"(王瑞)故事实在是太普遍了,但不可否认,这些"普遍性"又往往带有自己与众不同的"特殊性"。 红军过湘江,死伤无数。但王瑞一家都坚强的撑了过来。可是快乐才刚开始,悲伤,却早已潜伏而来。昌仔先是躺在手术台上,愤怒的吼着,"这哪里是打仗?这是挡仗"。然后因为没有麻药,但不得不减掉胳膊上的烂肉时发出痛苦的哀鸣。而当昌仔以无限凄凉的声音,叫出了最心痛的一声"爹",感动了多少人啊!我一直以为,兵荒马乱的年代,没有爱,但当我听到那一声"爹"的时候,才真真切切的感觉到,爱,原来一直存在,不管何时,都存在于你、我、他心底。 在后来,红军到达了遵义,到达了那个让人看见曙光的遵义。王瑞在帮毛主席梳头时这样说," 主席,我爹说,‘跟着走!’"于是就是这样一

《信仰的力量》观后感

信仰是力量之源——《信仰的力量:龚全珍》观后感犹记得今年参加党课培训的时候,讲台上的老师给我们讲述了许多革命老前辈坚定自身信仰,为中华之崛起而奋斗终身的事迹,那时候台下的我激动万分,为先人事迹感慨万千。近日,我院同学观看了教育电视片《信仰的力量:龚全珍》,该片生动的故事、先进的典型、感人的细节,使我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触动。 龚全珍同志既是开国少将甘祖昌的夫人,又是莲花县琴亭镇金城社区的一名年逾90、有着60年党龄的老党员。这位平凡朴素而有着坚定信念,充满活力的长者,淡泊俭朴了一辈子、情注教育了一辈子、无私奉献了一辈子,发扬着甘将军“联系群众,一心为公,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的宝贵精神。然而,已九十高龄的她关注社会、帮助他人的脚步没有丝毫放缓,这些早已在岁月的流转中成为她的习惯和本能。 她不是一个高大全式的不可企及的榜样人物,更像是我们身边的一位和蔼可亲的热心老奶奶,她从不以将军夫人自居,只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在学习完龚全珍先进事件后,我深有感慨,她的一生峥嵘岁月真值得我们大家去好好学习: 第一,要学习龚全珍坚守信念、执着事业、甘于奉献的精神。 龚全珍老人总是记得甘祖昌将军说过的话,“活着就是要为国家做事情,做不了大事就做小事,干不了复杂重要的工作就做简单的工作,决不能无功受禄,决不能不劳而获。”怀着这样的信念,龚全珍老人不怕工作环境的艰苦,一心一意扑在教书育人的工作上,她把教育工作当作一份事业来做,即便是退休之后也依然如此。我们要学习龚全珍老人这种对工作的认真和对事业的执着,不管在哪个岗位上,都要心存对事业的敬畏感和责任感,努力工作。 第二,要学习龚全珍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作风。 龚全珍老人对自己很节俭,但对于有困难的群众,总是倾囊相助。家乡人说,“…龚全珍?就是一块金字招牌,我们都服龚全珍,都认龚全珍。”我们学习她的勤俭节约不仅要体现在生活中,更可以体现在节约时间、提高效率上。学习她的艰苦朴素,就应该不怕吃苦,把自己该做的事做好,不空谈、不虚饰,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干事。 她从不以将军身份自居,她在生活和工作中一直平平淡淡,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兢兢业业埋头苦干,随丈夫甘祖昌将军回江西真正做农民,耕田养猪种树,捐出七成工资给乡亲修桥补路,建水库电站,却自奉甚薄,自已的生活必须品基本上是自己种的。 第三,要学习龚全珍不断学习、传递正能量的激情。 龚全珍说,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她说:“要给学生一滴水,老师就要储备一桶水”。生活中听到悲观言论,龚全珍就会把亲身体会与理论知识结合起来,把党的方针政策和当地实际情况结合起来,摆事实、讲道理,消除一些党员的悲观情绪,鼓励他们积极投身社会实践。看到这些,我不禁扪心自问,自己是不是经常以社团活动紧张为借口放松了学习?龚全珍老人身上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太多了,我会继续学习龚全珍的先进事迹,对照自身查找不足,改进提高,向榜样看齐。 第四,学习她那种崇高品格、人格魅力、高尚情怀。 龚全珍老人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和坚定信仰的典范,这种“艰苦奋斗、无私奉献、淡泊名利、一心为公”的精神,是将军夫人永恒的坚守。沧海桑田,春风化雨。龚全珍老人几十年如一日,践行着入党誓言。无论是在农村学校教书,还是离休之后的社区生活,龚全珍总是能用她身上的正能量来诠释一个共产党员的崇高品格和高尚情怀。 五十年前,甘祖昌将军自愿放弃新疆军区后勤部长的高位,解甲归田恢复普通农民的本色,在共军中空前绝后。作为他的妻子龚全珍也就毅然随着将军回到了莲花县坊楼公社沿背大队,在崇尚等级制、终身制和世袭制的华人社会中,只有历史文学作品中的花木兰可以相比。 现在,龚全珍老人至今还依然活跃在老百姓中间,关心社区的和谐发展,帮助身边的困难群体,关爱下一代的教育成长,倡导新风文明。她的白发,源自丈夫生前嘱托与爱的信任,源自革命老区的血脉情谊

坚定信仰,增强政治意识党课讲稿

“坚定信仰,增强政治意识”党课讲稿近日,习总书记在全党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时强调,学要带着问题学,做要针对问题改,把合格的标尺立起来,把做人做事的底线划出来,把党员的先锋形象树起来,用行动体现信仰信念的力量。今天我就“增强政治意识”与大家学习共勉。 信仰是什么?是梦想,是追求,是精神支柱,还是心灵慰藉?其实,信仰是心灵的产物,是灵魂的标注,是虔诚的梦想者朝着他们认准的方向而奋斗的终点的风景。“生无信仰心,恒被他笑具”。人无信仰,思想就没有框架,灵魂就没有归宿,精神就没有支柱,行动更无动力。党员、干部更是如此。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尤其是党员干部,自己应该有什么样的理想和信仰,是应该慎思的。正如习总书记所说:“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 然而,改革30多年来,我们最大的危机就是信仰危机,我们最大的危险是信仰破灭。不要说普通群众,我们共产党人已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理想、信仰和信念问题,这是一个严重的思想问题。他们有的信仰缺失导致了政治道德的沦丧,他们有的共产主义信仰异化成个人主义信仰。如果“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能从“虔诚”上解决问题,如果不升华理想,激活信仰,那么党员、干部的“软骨病”永远不得根治。 信仰的力量是无穷的,信仰的潜能是无限的。坚定的信仰不仅既能为“两学一做”助力,更能为“两学一做”铸魂。“在我们党90多年的历史中,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为了追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不惜流血牺牲,靠的就是一种信仰,为的就是一个信念。”从上甘岭

在学习中增强能力素质党课讲稿

在学习中增强能力素质党课讲稿 同志们: 根据市委“讲学习、严干部、强组织”活动安排,让我谈一谈学习这个问题。这个方面大家谈得都比较多,说来也话长。从古到今,人们围绕学习问题,研究探索了许多途径方法,也归纳总结了许多经验,我相信在座的各位领导和同志们也都有各自独到的心得体会。今天,我主要结合平常学习和工作谈点自己的体会。 学习是一个老话题,又是一个新话题,更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人类因学习而壮大文明,个人因学习而成长发展,无论是集体还是个人之间,形成差别的根本原因在于学习。其重要性大家都能认识到,也能谈出很多道道,在此就不去赘述,我重点围绕当前市委机关学习方面存在的倾向性问题、学什么、怎么学,谈几点肤浅认识。 一、当前市委机关在学习上存在的主要问题 总体来讲,市委机关在任务日趋繁重的情况下,能够抓住学习这一根本途径提高自己的能力素质,努力适应岗位需求,学习意识是强的,也涌现出了很多业务能手。但在日常工作的开展中,我个人感到市委机关人员在学习方面也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四个不够”: (一)学习目的不够明确,信仰追求缺失。学习到底为了什么?可能每个人的回答都不尽相同,但要真正搞清楚自己的学习动力源自哪里?是物质的享受,还是精神的追求,

抑或别的什么需要?恐怕很少有人悟到学习的真谛。有的谈到学习都说很重要,但学起来见行较差,动力不足。什么原因?我认为,主要是缺乏对学习正确的信仰和追求,只把学习当作谋生的手段,认为是调职位、长工资、找工作所需,眼睛只盯着一纸“文凭”,把学习仅看成是“积累个人资本”。抱着这种信仰去搞学习,一旦衣足饭饱,便志满松懈,意志衰退,再不思书香味,不愿尝寒窗苦。面对当前社会的“信仰多元”,如果没有一种信仰来引领我们的学习热情,那么学习动力就是短暂的,乃至枯竭。 (二)学习内容不够系统,素质结构偏单。在市委机关工作中,我相信不少同志都有“书到用时方恨少”的同感,自身的素质基础有时难以驾轻就熟地支撑工作运转,要么知之不深,或是所学知识对不上工作的路子,有的甚至基础知识缺乏,政策法规不熟,业务技能不精,相关理论不通,思想观念滞后,遇到问题难有自己的想法,为党委首长提不出好的建议。根本的我认为主要是有的同志学习上比较盲目,也是我们机关同志常犯的毛病和经常困惑的问题,想起什么学什么,抓到什么看什么,缺乏学习的计划性和针对性,以致我们的素质和知识结构不合理。 (三)学习方法不够得法,收效见果较慢。在我们身边不乏见到一些同志学习上功夫没少下,可就是收获不大甚至学无所成。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习方法不对路,爱学习而不善于学习,有的读书不灵活,死记硬背,照抄照搬,不会将书本知识运用于实践;有的忽视观察思考,不善于从实践中

“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党史知识竞赛试题有答 案

1.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保存下来的部队转战来到井冈山,和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胜利会师,成立了中国工农革命军第(C)军。 A.一 B.二 C.四 2.(C)后,将党的支部建在连上,是党领导和建设新型人民军队的重要开端。 A.古田会议 B.遵义会议 C.三湾改编 3.1929年12月邓小平、张云逸等领导百色起义,建立了中央工农红军第七军,邓小平任(A)。 A.政治委员和前委书记 B.军长 C.总指挥 4.井冈山革命时期,毛泽东总结各地建立红色政权的经验教训,提出了(C)的光辉思想。 A.武装斗争 B.土地革命 C.工农武装割据 5.毛泽东提出“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思想的著作是(C)。 A.《井冈山的斗争》 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C.《反对本本主义》 6.中国共产党在农村革命根据地建立的第一个红色政权是(A)。

A.茶陵县工农兵政府 B.宁冈县工农兵政府 C.永新县工农兵政府 7.1931年11月,在中央苏区成立了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主席是(C)。 A.周恩来B.王稼祥C.毛泽东 8.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首府是(B)。 A.福建长汀 B.江西瑞金 C.江西于都 9.红军长征时期我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群众组织是(B)。 A.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 B.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C.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 10.土地革命时期党创立和领导的少年儿童的革命组织名称是(B)。 A.劳动童子团 B.共产儿童团 C.少先队儿童团 11.在井冈山革命时期,因何叔衡、徐特立、谢觉哉、林伯渠、董必武五位同志年龄稍大,被大家尊称为“五老”。他们中有(B)人参加了长征。 A.3 B.4 C.5 12.从1930年10月到1933年9月,蒋介石先后(C)次调集176万兵力围剿中央根据地。 A.3 B.4

信仰的力量

信仰是“对某人或某种主张,主义,宗教极度相信和尊敬,拿来作为自己的榜样或指南针。”这是现代汉语词典中信仰的解释。百度百科这样解释:信仰是对某种理论、思想、学说极其信服,并以此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有盲目的信仰和科学的信仰之分。盲目的信仰是迷信。科学的信仰来自人们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无产阶级的信仰是共产主义。也有人这样解释:信仰是指对圣贤的主张、主义、或对神的信服和尊崇、对鬼、妖、魔或天然气象的恐惧,并把它奉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信仰与崇拜经常联系在一起,但是与崇拜还有不同。概括地说,信仰是人对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等的选择和持有。不同的人对信仰的解释各有不同但是总体意思都十分的相近。用哲学的观点来解释信仰可以说信仰是一种意识,既然是意识就要决定于物质,这是唯物主义哲学观点。意识有正确和错误之分,同样信仰也有科学理智的信仰和愚昧迷信的信仰。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意识对物质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错误的意识则会对物质起阻碍作用。信仰作为一种意识同样对物质有能动作用,不同性质的信仰对物质具有不同的作用。所谓“信仰的力量”就是信仰这种意识对物质作用的程度。 信仰作为一种意识具有巨大的力量,不管是崇高的科学的理智的还是愚昧的迷信的信仰都能对人的发展产生巨大的能动作用。积极地科学的理性的信仰能够激发人的灵魂的高贵,给人以巨大的精神力量使人在面对巨大的困难挫折是能够有在信仰的支持下挺过去,相反错误的愚昧的信仰则可以把人引向歧途,使人在背离正确道路的方向走的

越来越远。正因为信仰的力量如此之大所以拥有一个高尚的理智的正确的信仰对人生的发展是相当重要的,对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崛起都是非常重要的。纵观古往今来,国内国际的历史我们更清楚的看到了信仰对于人生、国家、民族历史的巨大作用信仰的巨大力量。因为人是时代的产物,因为物质决定意识,因为每个人所处的环境不尽相同,所以,人与人的信仰是不尽相同的。当你幼小熏陶于伊斯兰教的教化中,那么你的信仰就是真主了;当你幼小受教于基督教的感化里,那么,但你的信仰不一定就是上帝。只有向神认罪悔改让神赦免你的罪这样的经历才能是真正的基督徒,基督徒相信基督为你钉死在十字架上,他的宝血可以洗尽罪人我一切的罪;如果你幼小污染于金钱铜臭之环境,那么,金钱就是你的上帝了。不同的环境会让我们有不同的信仰,但是不同的信仰也会让我们有不同的人生道路,会让一个民族走上不同的道路。在佛教传入我国时正处于我国的盛唐时期所以传播的并不是那么快,但是当唐朝经历了“安史之乱”走入了衰落时期战争不断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中时人们开始相信佛祖,把佛教作为自己的信仰,因为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找不到自己想要的生活所以他们们只有把自己对安定幸福生活的渴望寄托与佛祖,人们相信佛教教义“因果报应”。在这个信仰下人们熬过了水深火热的日子。在西方世界里人们对基督教的信仰使西班牙葡萄牙走上了为传播基督教的殖民道路,广大的基督徒们为了使其他的民族皈依基督教走上了远洋探险寻找新大陆的“伟大征程”。宗教是一种信仰,信仰宗教是一种信仰,但是不是不信教就没有信仰。信仰是对人生意义的一种假定。人,就

长征胜利82周年党课讲稿(从红军长征历程看共产党人的信仰追求)

原创材料仅供学习 从红军长征历程看共产党人的信仰追求 同志们, 根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安排,今天我围绕“从红军长征历程看共产党人的信仰追求”这个主题和大家进行交流,主要讲三个方面。 一、哪几支队伍参加了长征 红军长征在我们小时候的记忆里,好像就只有毛主席所领导的中央红军。其实不然,参加长征的红军共有“三方四路”:①中央红军,即红一方面军;②红二方面军(红六军团);③红四方面军;④红二十五军(小长征)。长征初期应该是六路,另外两路就是“探路”的红二军团、“诱敌”的七军团。这四路红军长征出发的时间不同,长征的路线不同,到达陕甘的时间也不同。大概情况如下:①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从江西瑞金、福建长汀等地出发,经广东、湖南、广西、贵州、云南、四川、西康、甘肃、宁夏,于1935年10月到达陕西吴起镇结束长征;②1934年11月,红二十五军从湖北出发,经河南、陕西、甘肃、宁夏于1935年9月到达陕北结束长征;③1935年4月,红四方面军从四川北部突破嘉陵江西进,经四川、西康、甘肃(期间因张国焘错误指导的干扰在川西和西康往返行动,三过草地),于1936年10 —1—

月到达陇东会宁与红一方面军会师结束长征;④1935年11月,红二方面军的前身红二、六军团从湖南桑植出发,经贵州、云南、四川,在甘孜同红三十二军会师合编为二方面军,最后经青海、甘肃,于1936年10月在甘宁交界的将台堡同红一方面军会师结束长征。 各路红军的基本情况如下: (一)红一方面军 中央军事顾问:李德(34岁) 中央政治局委员6人:博古(临时中央负责人,27岁)、张闻天(34岁)、毛泽东(41岁)、朱德(红军总司令,48岁)、周恩来(红军总政委,36岁)、陈云(29岁) 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4人:王稼祥(红军总政治部主任,28岁)、刘少奇(36岁)、邓发(28岁)、凯丰(28岁)红军总参谋长:刘伯承(42岁) 红一方面军下辖两个纵队、五个军团。 1.两个纵队。即军委纵队(4893人)、中央纵队(9583人)。两个纵队是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前组成的,主要由机关、老弱小和女同志组成。 司令员叶剑英(37岁)、政委陈云(29岁)。分四个梯队:第一梯队司令员兼政委彭雪枫(27岁)、第二梯队司令员兼政委何长工(34岁)、第三梯队司令员兼政委武亭(29岁,后为李维汉,38岁)、第四梯队司令员陈赓(31岁)、政委宋任穷(25岁)。 —2—

党课演讲—榜样的力量

各位老师、同学大家晚上好,我们是谢地、杨阳、邢霄,今天演讲的题目是《榜样的力量》。 在美丽的威海,就在我们身边,有这样一类人,他们普通却不平凡,他们乐于奉献却默默无闻,他们是某些人眼中的“傻子”却是我们心中的模范。今天我们小组将分享亲身接触过的的四位榜样。 一、党员的坚守 这里是威海铁人三项国际锦标赛的赛场,我是文化西路自行车赛段的志愿者。经过前面赛段高强度的比赛,参赛选手的体能已经严重透支。自发组成骑行车队以节省体力是所有来到这一赛段选手的共同选择。而他,却义正言辞的拒绝了其他选手的组队邀请,理由只有一句话“我是中国共产党员,我不可以这样做”。这句话是我“铁三”志愿经历中听到的最振奋人心的话,也许仅仅从比赛的角度来看,这位无名党员的做法不是最明智的,但是从共产党员的政治信仰以及价值追求来说,他的行为无疑给我们学生党员树立了正确的榜样。 二、萤火虫的微光 也许大家早已习惯了春运的一票难求,也许大家早已习惯了农民工春节购票的茫然与无措,但他却在那个平凡的春节做了一件不平凡的事——主动到威海火车站做志愿服务。如果说张平同学数十天内帮助困难群众购票400余张只是他的个人行为的话,那么每年寒假出现的“订票哥”们帮助数以万计的同学、老师以及农民工朋友顺利买到回家的火车票则是在榜样的激励下订票哥精神的延续。三、默默地奉献 2005年已过而立之年的汤英带着一家三口来到威海,本想在海滨小城做点生意,却因为“聋人”这个特殊群体改变了自己命运的轨迹。我问起他的帮助聋哑人的初衷时他说,“那天是2008年12月24日,我还在威胜开店,有一群聋人朋友来到我的小店买东西,简单的交谈中,我觉得我应该帮助他们。”有了这个想法,汤英就开始了每天的各种忙碌。医院、工厂、派出所等单位成了他经常去的地方,来回为聋人朋友争取权益。后来索性把开了不到三年的小店关了,集中精力帮助聋人。在社会热心人士的帮助下,汤英先后组织成立了“橄榄叶”爱心协会、威海市聋人团契等聋人组织。每天骑着摩托车在市区穿梭,为聋人的各种事务奔走忙碌几乎就是汤英的全部生活,他用自己的默默付出告诉我们只要自信、自立、自强,聋人的生活也同样精彩,用自己的亲身躬为唤起了大家对聋人团体的关注。四、伟大的师魂 他为人谦逊,授课的时候总是说:“咱们大家一起学,一起攻克这座大山。”;他淡泊名利,课题组所有论文的第一作者全部都是学生本人;他为师严谨,虽然从来没有佩戴手机,但邮件的回复非常及时,;他心系学生,初来威海时,没为自己争取什么,却为自己所带的硕士研究生特意要了个办公室来学习。“鹤发银丝映日月,丹心热血沃新花。”这句诗是王克老师人格魅力的真实写照。王克老师的师魂精神必将伴随着一届又一届的哈工大学子,激励我们不断开拓进取,勇攀高峰。 在我们身边,我们知道的,或不知道的,随处都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他们用自己的平凡行为创造出了不平凡的精神力量,正是这种不平凡的榜样的力量,把每一位共产党员紧紧的联系在了一起,学习身边榜样的精神,严格要求自己,我们每一位共产党员就又变成人群中新的榜样,薪火相传精神永驻,当8600万的榜样在祖国的每一个角落里绽放光彩、传播政正能量的时候,如果你要问我叫什么,我会告诉你,请叫我中国共产党党员!如果你还要问我的梦想是什么,我会告诉你,是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谢谢大家!

信仰的力量党课学习心得体会

信仰的力量党课学习心得体会 篇一 这次党课的学习集中在了一周左右时间,是一次比较短暂的学习,但每次课上认真听讲,跟随授课老师的讲课思路,加上自己的心得体会,还是有了很大的收获的,下面依据每次讲座的不同,分别说说我 的心得体会。 第一次讲座的内容是“中国*的群众观”。首先是对党的群众观 的内容的了解: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 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 群众观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基本观点,它是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 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基本原理之上的。在讲座过程中,讲座老师提 问到,我们为甚么要改革开放?因为以前的政策已经不太适应当时的中 国国情,我们的目标是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提升人们生活幸福指数, 而当时人民吃不饱,穿不暖,解决不了温饱医疗问题,所以我们要调 整政策,我们要改革开放。这也集中体现了党的群众路线,一切为了 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坚持群众路线也有其重要的意义:群众路线是中国*的生命线;群 众路线是引领人民各项工作的基本路线;群众路线决定党和国家事业的 兴衰成败;完成历史使命必须要毫不动摇地坚持群众路线。从历史唯物 主义观点来看:中国*的长期革命斗争和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经济建设, 文化建设,法制建设,道德建设等等,都体现了群众路线的准确性, 所以说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路线,这也是由我们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 服务的宗旨所决定的。我们党是在与人民群众密切联系,共同战斗中 诞生,发展,壮大,成熟起来的。党离不开人民,人民也离不开党。 最后说到我们大学生应该如何树立准确的群众观。主要有一下三个方面:一、要树立准确的价值观。我们要自觉地把科学发展观作为我们 的价值追求,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把科学发展观作为一种价 值追求、一种人生信仰、一种学习理念,牢固树立起符合自己的人生

2021年弘扬长征精神82周年的心得体会

弘扬长征精神82周年的心得体会 二万五千里长征,一次改变中国命运的征程已在人们的评说中过去了大半个世纪,接下来为大家介绍弘扬长征精神82周年的,一起来看看吧! “长征是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___——请问,历史上曾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么?没有,从来没有。”伟大的长征早就以其英雄的史诗永远载入了中国 ___的史册。今年是伟大的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央视四套前不久重播了以长征为题材的电视剧《长征》。这是一部感天撼地的剧作。这部电视剧几年前就已经看过,这次重播,相信许多人会一集不拉地再看,会再一次地被震撼,被感动。长征的艰难是远远超出一般人想象的,真可谓惊天地,泣。长中,我们英雄的红军,每天要面临几十架敌机的侦察轰炸,面对几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途中又没有根据地可作为依托,红军所经过的地方,又多数是贫穷 ___的地区, ___要想筹集到自己所需的给养该是何其艰难。可以想象,红军是在怎样缺衣少食,缺医少药的情况下每天还要行军打仗,但是,在 ___的英明指挥下,英雄红军二占遵义,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不仅巧妙地调动了敌人,迷惑了敌人,拖垮了敌人,而且达到了消灭敌人,使战局始终朝着有利于我的方向发展,而长征途中最精彩,最惊心动魄的一仗,要数飞夺卢定桥了,为了粉碎国民x妄想红军成为石达开第二的梦想,我们的英雄

居然在下雨路滑的山路上,在一天的时间里奔袭240里!要知道,他们是在长途行军,连续作战,是在吃不饱,睡不好的极端疲惫的情况下完成这一壮举的。这该是怎样的壮举啊!如果没有这一天240里,如果国民x增援 ___抢先到达卢定桥,红军的命运会如何,是人们不敢想象的。由于缺衣少食,饥寒交迫,有多少英雄倒在了雪山,长眠在了草地!整个长征,我们英雄的红军,由离开江西苏区时的9万多人,到长征结束时仅剩一万多人!可以说,烈士的鲜血洒满了漫漫长征路!巨大的牺牲,也从一个侧面宣示着长征的艰难。 说到长征,还不能不说到遵义会议,遵义会议前,由于王明左倾路线把持了 ___的***大权,不仅造成了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致使红军损失惨重,使无数英雄的红军牺牲了生命,最终导致根据地的丢失,红军被迫长征,而且,在长征途中,又执行了一条错误的逃跑路线,搬着各种装备辎重,坛坛罐罐长征,最终导致湘江一役,红军牺牲大半!如果不是遵义会议确立了毛在党和红军的***地位,红军长征会是什么结局是不可想象的。 说到长征,也不能不说到张国涛 ___红军,另立 ___的罪行。用___的话说,同张国涛的斗争是长征中最大的危险。在同张国涛的斗争中,如果不是 ___机敏果敢地把张国涛欲加害 ___的电报给了 ___,中国 ___恐怕只会是悲惨的结局。由于张国涛的错误,不仅使我英雄的红四方面军和红一方面军五、九军团三过草地,而且在其

长征胜利82周年小报手抄报

难忘的长征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撤离长江南北各苏区,转战两年,到达陕甘苏区的战略转移行动。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中央红军共进行了380余次战斗,攻占700多座县城,红军牺牲了营以上干部多达430余人,平均年龄不到30岁,共击溃国民党军数百个团,其间共经过14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红一方面军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同红一方面军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万里长征的胜利结束。 七律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历史评价 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是一部伟大的革命英雄主义史诗。它向全中国和全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红军长征,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人民军队革命风范的生动反映,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长征精神为中国革命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 长征精神 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重于求实,独立自主的创新胆略;善于团结,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其主题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其最显著的特点就是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 高表现,是保证我们革命和建 设事业从弱小向强大精神力量。

纪念长征胜利演讲稿合集

纪念长征胜利演讲稿合集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每次听到这首豪迈激昂的《七律·长征》时,我的眼前都会浮现出这样的一组场景:泸定桥边、大渡河畔珍藏了他们英勇无畏的身影;雪山草地、高山峻岭留下了他们坚毅执着的脚步;四出奇兵,赤水河记录着他们胜利后的笑容;三军会师,会宁载歌载舞恭贺他们创造人间神话。八十九年前,先辈用他们的热血和生命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长征之歌。八十年后,作为新世纪的主人,我们又会做出怎样的回答呢? 今天,我们重温长征的历史,并不是号召大家再次用脚步去丈量那漫长的征程,而是要我们用心灵去感受去领悟长征精神,去传承去发扬长征精神,进而培育我们新时代的长征精神。 坚定的信念和必胜的信心是战胜困苦的精神动力。长征途中,先辈们脚下踏着华夏坚实的土地,手中高擎着民族振兴的大旗,心中升腾着祖国飞翔的梦想。正是这样的信念将他们紧紧地凝聚在一起,筑成一道摧不垮、压不倒的钢铁长城。正是这样的信念支撑着他们走过艰难,走过凶险,走出希望,走出了一片蓝天。今天,我们面前虽然没有了雪山和草地,但前进的道路依然漫长而曲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 __,也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又一次伟大而艰巨的长征。进行新的长征,我们同样需要有坚定信念,坚强的意志和必胜的信心。

艰苦奋斗、甘于奉献的革命精神是取得胜利的根本保障。长征途中,在强大的敌人和险恶的自然环境面前,红军正是凭着这种精神,征服千难万险,战胜了强大敌人,取得了最终的伟大胜利,为中国革命闯出了一条崭新的道路。今天,步入新世纪的我们,是否还需要这种精神呢?轻歌曼舞的欢乐,鸟语花香的芳馨,相敬互爱的甜蜜,灯红酒绿的痴迷,艰苦的环境似乎已离我们悠然远去,然而,亲爱的朋友,你可曾想到,伴随着时光流逝的不仅仅是我们的青春,还有我们绚烂的向往和似锦的前程啊。我们需要艰苦奋斗的精神,需要甘于奉献的精神。有了这样的精神,我们才能从容地藐视困难、顽强地面对困难、乐观地克服困难,有了这样的精神,我们才能以蓬勃向上的风貌,激发创新能力,燃烧创业的激情,焕发无坚不摧的力量。这样的精神是我们人生走向辉煌的基石。 八十年前的长征,已经作为一个符号,走进了历史,铭刻在我们记忆的深处。而岁月积淀的长征精神,却像古酒一般在我们的心中酿出了感情,酿出了味道,成为我们多彩人生的一道美味佳肴。 今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想那八十年前,工农红军在 __ __的领导下,经过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做出了重大的牺牲,翻过了一道道山,涉过了一道道水,行程

长征故事我来讲演讲稿800字-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2周年.doc

长征故事我来讲演讲稿800字-纪念红军长 征胜利82周年 长征故事我来讲演讲稿800字-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2周年 长征故事我来讲演讲稿 随着岁月流逝,长征精神以越来越深刻的魅力,吸引着众多的人们到长征路上去追寻,去思考。 1934年10月16日傍晚,八万中央红军由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而被迫突围西行,开始了万水千山只等闲的长征。在长征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红军将领的母亲,当她看到战士们吃的是清水煮的树皮、草根,外加一段牛皮带时,她落泪了。她把自己要饭讨来的生芋头全部倒进了锅里。就这,竟成为将士们难得的一顿美餐。牛皮腰带三尺长,草原荒地好干粮,熬汤煮菜别有味,端给妈妈来品尝。老妈妈听着战士们自编自唱的牛皮腰带歌,挂满泪花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还有一次过草地,一位在战斗中刚刚入党的警卫员,为了抢救陷入泥沼的文件箱,献出了年仅18岁的生命。当他渐渐沉下去的时候,手里紧紧攥着一块银圆,这是他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交党费。长征中,这样的事情几乎天天都有,然而队伍每天都在顽强地向前,向前这就是长征精神,这就是在枪林弹雨,雪山草地之间打不烂,拖不垮的硬骨头精神,这就是面对敌人的屠刀与诱惑,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的大无畏精神! 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的民族又开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长征。虽然再没有雪山和草地,但我们同样面临着历史和时代的挑战。这种挑战,是一种更为长期、更为严峻的考验。它表面上看起来并非那么艰难,那么壮烈,但要取得胜利,却是相当不易的。如果说当年所面临的是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民主政权的话,而我们今天所面临的,则是用我们的勤劳和智慧使我们的祖国阔步迈入世界经济强国的行列。这关系到当代中国的国际地位,关系到每一位华夏子孙的命运!作为当代的热血青年,我们应该有自己的远大理想,那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

党课纪录片《信仰》观后感1500字

党课纪录片《信仰》观后感1500字11月22日晚,在学校党组织的安排下,我收看了历史文献纪录片《信仰》,这是一部激人奋进的党史教育片。该片以共产主义理论为基调,上至党的领袖们,下至普通的共产党员为群体,他们坚信共产主义信仰,抛头颅洒热血,为信仰不惜牺牲自我生命的精神,鼓舞和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中国革命事业伟大胜利的鲜活事迹,无不昭示着信仰的光辉所折射出的无穷力量。 《信仰》分为3集,第一集“只要主义真”、第二集“壮志换新天”、第三集“时代先锋行”,每集时长50分钟,以党的90多年历程为背景,采用“大背景、小细节”的表现手法,通过讲述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优秀共产党员的感人故事,深刻阐述了共产党人的核心价值观。 随着音乐和画面的切换,我恍惚来到了旧社会中的苦难中国。从19世纪中叶起,在与外国列强签订了1000多个不平等条约和章程之后,中国已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处于随时亡国的危险之中。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迫在眉睫,无数仁人志士进行了千辛万苦的探索和不屈不挠的斗争。但始终未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催命运。然而,一代代的中国共产党人从未放弃过他们的信仰,正是他们对信仰的坚守与践行,才有今天的新中国。 澎湃,纪录片中第一个映入我心中的英雄,为了自己的信仰,甘愿放弃万贯家财,当着千万个农民的面将一箱子的田契约一张张

烧毁。这是何等的胸襟气概!在烈火中闪耀的是与传统剥削和压迫制度的决裂,动员农民起来革命的信仰之光。 沈浩,令我记忆深刻的又一英雄,为了自己的信仰,即使身患疾病也坚持为村民服务,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仍在为人民服务。这是多么地令人敬仰。 90多年来,正是一代又一代信念如钢铁、百折不挠的优秀儿女忠诚践行党的宗旨,勇立时代潮头,与人民心连心,我们的民族伟业才能于艰苦卓绝中砥砺奋进,于风云变幻中风光无限。 “信仰是石,擦出星星之火;信仰是火,点燃熄灭的灯;信仰是灯,照亮夜行的路;信仰是路,引领我们走向黎明。”作为新时代的共产党人,我们就更应该有坚定共产主义的信仰。 在观看《信仰》时,我体会到,作为共产党员,始终要牢记党的宗旨,自觉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带头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更好地立足岗位创先争优,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作为中华民族的儿女,要追求理想,不能追求名利,追求理想的过程是奋发向上的过程,也是精神升华的过程。在现实生活中,往往出现这样一种现象,一些开始时很有干劲很有成绩的干部,到后来却用人民赋予他们的权力来贪图钱财、名利,最后沦为千古罪人,究其原因就是在信仰上出了问题。没有坚定的信仰,就经不起物质和名利的诱惑,就不会有矢志不渝的追求,就没有为人民服务的崇高信念。那么,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又应该如何坚定为人民服务的信仰呢?

信仰的力量党课讲稿

信仰的力量党课讲稿 ----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范本,欢迎您借鉴参考阅读和下载,侵删。您的努力学习是为了更美好的未来! 信仰的力量党课讲稿一 各位党员同志: 大家好!很高兴在这里给大家讲授党课。讲课之前,先给大家讲一讲党课的重要意义。党课的重要意义在于为党组织培养、输送更多政治作风过硬、理论素质较强的优秀人才,教育我院学生党员树立远大的共产主义目标,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加强其对理论知识的学习,提高其思想政治理论素质,不仅要从思想上入党,更要从行动上真正入党。在这里,希望各位党员同学在上党课期间认真学习,不断丰富党的理论知识,为将来更好的为社会服务作好充分的知识储备。党课学习的意义重大,各位党员同学要把参加党课学习作为提高自己思想政治觉悟,锻炼党性的极好机会。下面我将从党的性质、党的指导思想,党的作风和党的基本路线来进行此次的党课讲授。 1.党的性质 《党章》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党章》对党的性质的规定,是我们党对自身清醒的界定,也是我们党对自己在中国发展历程中的一个准确的定位。一个人特别是一个未来想有一番作为的年轻人,对自己也要有一个清楚的定位,究竟是选择为大多数人奋斗一生呢,还是选择仅仅为自己奋斗的一生?老子讲,死而不亡者寿;臧克家讲,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毛主席讲,为人民利益而死,重如泰山。年轻人,心怀天下,总要为这个国家做点什么,总要为人民贡献点什么。歌德说:“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我们热盼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早日实现,要使我们的兄弟姐妹,我们中国人民的生活更加幸福美满,我们就要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就应该选择全心全意为大多数

朗诵信仰的力量

信仰的力量 各位领导、党员同志们:我的党课主题是信仰的力量 上学的的时候我学到了一种力量,她可以让一位母亲直挺挺的摔倒在地面,而不像常人那样下意识的去双手支撑地面,避免对自己的伤害,这仅仅因为她怀中的孩子,这是一种爱,一种对孩子的爱,这是爱的力量。后来参加工作,也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我学习了党史、党章、党规、党纪以及习总书记的系列讲话,学习的同时,我也有了疑惑: 我疑惑,到底是什么力量,让共产党人面对冰冷的死亡,可以如此微笑和坦然;是什么力量能够超越亲情与爱情,让母亲送儿郎,妻子送丈夫参加红军去战场;是什么力量,让几万衣衫褴褛,食不果腹的红军战士翻越穷山恶水,突破敌人的围追堵截跨越大半个中国?又是什么力量让仅仅二十几个党员的星星之火燃烧成担负起民族解放和复兴的中坚力量?这到底是一种怎么样神奇和伟大的力量?当一页页翻开中国共产党那奋斗与牺牲的篇章,我仿佛听到了答案的声响:这就是信仰的力量! 我很想回到1921年,去问问那些选择共产主义的年轻人:你们都是天之骄子,本有大好前途,为什么要冒着生命的危险把马克思主义带到中国。我想她们一定会坚定地回答:中国需要正确的方向,我们拥有正确的信仰! 我很想回到1927年北京菜市口,再去听听李大钊先生那刑场上唱的国际歌,也想问问他:面对敌人的屠刀,面对恐怖的死亡,您到底怕不怕。我想他一定会微笑着坚定地回答:死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

一个人失去信仰! 我也想回到1935年漫漫长征路上,去问问那位把缝衣针变成鱼钩的老班长:你们在这无边的草地和皑皑的大雪山上,想到过放弃吗。我想他们一定会坚定地回答:我们绝不放弃,因为我们有坚定的信仰,再冷再饿也充满着希望的曙光。 我还想问问董存瑞、刘胡兰、黄继光,你们浴血奋战,抛头颅洒热血,却没有享受一天平静的生活,后悔吗。我想他们一定会这样回答:为了信仰,总有牺牲,看到你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我们也会欣慰,不会有任何后悔和感伤。 我想问问钱学森、邓稼先,放弃国外优越的条件,来到祖国大漠戈壁隐姓埋名,即便“两弹一星”成功后,身份依然不能公开,冤不冤枉。我想他们一定会淡淡地一笑回答:祖国强大,民族复兴就是我们的信仰.祖国人民的赞扬才是最可贵的奖章. 这就是信仰的力量,哪怕身处黑暗仍然迸发火光,哪怕面对逆境,仍然心怀希望,哪怕面临死亡,仍然高歌刑场。这就是共产主义的信仰!为了让更多的人民过上好日子,为了让更多的孩子享受到幸福童年的时光,可以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所有全部牺牲和奉献。 一个民族可以贫穷、可以暂时落后,但是它绝对不能失去信仰,正是有了千千万万胸怀坚定信仰的中国共产党人,我们的祖国才有了今天的富强,我们中华民族才能实现伟大的复兴梦想。

法院微党课讲稿:用信仰之剑守护公平正义

法院微党课讲稿:用信仰之剑守护公平正义 我是xx,来自xx县人民法院,我微型党课的题目是:《用信仰之剑守护公平正义》,分三个部分与大家进行交流。 一、一种精神,一面旗帜 大家都知道,红旗渠精神已经成为指引我们团结奋进的一面光辉旗帜。红旗渠精神的精髓是什么?归根到底,就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半个世纪前,林县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宁愿苦干,不愿苦熬,建成了举世闻名的人工天河——红旗渠。期间孕育形成的“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奋勇向前。 习近平总书记将共产党人的信仰,形象地比喻为“总开关”。的确,正是坚定的信仰,让血肉之躯拥有了超越艰难险阻的力量;也正是忠诚的信仰,让境界因之提升、人格因之升华、事业因之兴旺。作为新时代的人民法官,我们接过红旗渠精神的旗帜,肩扛公正天平、手持正义之剑,以实际行动让人民群众真切地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二、一片忠诚、一心尽责 有一种感动叫做丹心映法魂。借此机会,我想给大家讲一个故事。两年前受害人吕某上班途中被货车撞伤,经抢救无效死亡。经劳动仲裁,由白莲坡煤矿赔偿受害人家属58万元。由于被执行人所在的煤矿因经营不善而倒闭,无

人可找,无财产可查,使执行一度搁浅。面对受害人母亲的哭诉,黄兰照承诺一定给其一个满意的答复。 于是,黄兰照历时八个月,先后到我市各家银行查找被执行人的财产信息。苦心人天不负,终于从郑州某银行发现有被执行人的流水账在运作,黄兰照立即和一名干警赶赴郑州某涉案公司。当时已是深夜,恰逢突降暴雨,雨水打湿了衣服,水深没过膝盖,他们就蜷缩在公司门栏下一直等到第二天早上。直到当天下午三点,终于查到被执行人的隐匿财产,果断采取强制措施,划拨全部执行款。 当黄兰照将赔偿款送到受害人母亲手里时,老人家颤抖地接过钱,激动地说:“天天想、夜夜盼啊,真没想到把钱给俺送到家了,感谢人民法官!”“我是农民的儿子,知道老百姓打官司的难处。不管大案、小案,用心了,尽力了,都能结案,都能给老百姓一个满意的答复。”黄兰照掷地有声的话语,诠释了一位人民法官情系人民的高尚情怀。 责任重于泰山,公正胜过生命。黄兰照的故事只是xx众多法官的一个缩影。虽然平凡,但传递给我们的却是不平凡的力量,让人钦佩,令人感动。每一次法槌的敲响,都代表了法律的公平正义,然而,每天的开庭、审理、执行、送达等等工作,常常需要加班加点,但为了守护法律生命的火种,我们责无旁贷、重任在肩。 三、一份担当,一项使命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