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台湾舞蹈《行草三部曲》

台湾舞蹈《行草三部曲》

台湾舞蹈《行草三部曲》
台湾舞蹈《行草三部曲》

台湾舞蹈《行草三部曲》

「如何将书法转化为肢体舞蹈,进而表现出龙飞凤舞的精神呢?」这个问题一直存在云门舞集艺术总监林怀民的心里。经过二十多年的思索,林怀民终于从舞者修习静坐、太极导引、书法与拳术等传统训练的过程中,找到了答案,并

《行草贰》、自2001年起陆续推出「行草三部曲」──《行草》、

《狂草》。这套讲求以身体书写出气韵生动的经典系列舞作,过去在台湾都是个别演出,今年九月在两厅院为期三周的公演将是首度连篇演出,也是完整欣赏云门登峰造极经典之作的大好机会。十一月,更将远赴北京国家大剧院演出首部曲《行草》,让大陆观众分享云门舞集令人震撼的经典舞作。「行草三部曲」曾在欧美演出时,被赞誉为「令人震撼的二十一世纪之舞」。林怀民表示,其实一开始在创作《行草》,没想过会有三部曲,但是当舞者身体不断进步下,他发现这不只是一支舞,也不只是一支关于书法美学的舞,而是一趟探究身体的旅程,也是一套前所未有的独特舞蹈语汇。「三支作品的肢体看似一样,却又大不一样。舞者的肢体动作都是由内而外所引发,就像是写书法所注重的以气运笔、气韵生动,有留白也有虚实。」林怀民指出,「行草三部曲」彷佛交响乐的三个乐章,虽然风格各异,但合起来看却能深刻感受到彼此的呼应,是台湾罕见的观舞经验。

《行草》摄影/ 刘振祥

丰富而厚重的新舞风──行草

「字有多少种写法,身体就有多少动法,是临摹、也是礼赞,更以现代科技召唤古老的字魂,成就了丰美典雅的篇章。」2001年发表的《行草》,是林怀民以书法为灵感的首部作品。他认为,在艺术创作中,最困难的阶段在于语言的新发现,而《行草》就是从传统训练中,所编出来前所未见的舞蹈动作。舞台上,历代书法家手迹,透过幻灯片投影,以君临天下的姿势出现;舞者则以身型临摹王羲之「永」字破题,随后展开变奏,引出群舞。舞者流利拧旋,呼应书法婉转的线条;发自丹田的吆喝与跺脚声,则是书法顿挫的回响。

《行草》的背景音乐,邀请享誉国际的当代作曲家瞿小松作曲,并由德国大提琴家莱姆?柯洛普与「加级打击乐团」在德国海德堡录制。流畅的大提琴与打击乐器间的对话,形成动人的张力。瞿小松在乐曲中大量留白,使作品充满了深沉的特质,也让舞蹈和书法交汇成流动的河川,牵动了所有观众

的呼吸。

尽管取材自传统,《行草》的风貌却是当代的。穿着黑色服装的舞者,在白色的舞台上起舞,有如宣纸上的墨迹。在巨大的白色银幕上投射的录像与幻灯,与舞蹈相契合。特写镜头下,王羲之、怀素、张旭等历代名家的书法,以惊人的巨大尺寸,动人的细节,恢宏地呈现在观众眼前。

《行草》演出信息

演出时间:11.27~11.29

演出地点:北京国家大剧院歌剧院

《行草贰》摄影/ 刘振祥

舞出气韵流动的冥想世界──行草贰

相较于行草的庄重凝炼,《行草贰》的风格则显得墨色淡雅、内敛含蓄,较为空灵。舞台上不再有字,舞蹈也不让人想到字,但动作的抑扬点捺却隐藏着毛笔在宣纸上温柔的拂触。这支舞蹈风格衍生自太极导引的基本功,融合了缓慢深沉的呼吸吐纳,以及疾速舞动的踢打招式,在刚强阴柔、间接与直接之间,取得了均衡。

除此之外,《行草贰》的舞台设计一气呵成,只运用背幕做细部的变化;透过故宫宋瓷局部放大的幻灯投影,靛蓝、赭黄的釉粒,乃至青灰的冰裂痕,渲染飘游,溶入空气。在二十世纪前卫音乐大师约翰.凯吉冥想式的音乐衬托下,黑白丝衣的舞者彷佛在那气流中舞动,虚实有致地变幻出千百种姿态与动作。

《行草贰》2003年受邀为墨尔本艺术节揭幕舞作,佳评如潮。澳洲人报舞评表示:「这出舞作有细致的表相,丰富的内涵,使人沉醉不已。不管在独舞或群舞里,每位舞者都呈现了个别的特色。更让人赞叹的是所有动作,都由脊椎上涌,透过四肢延伸到指尖、脚趾,过程静定如冥想,使人目不转睛。」

《狂草》摄影/ 刘振祥

进入瀑布般的奔腾境界──狂草

经过多年拳术和太极导引的锻炼之后,云门舞者在《狂草》里,完全绽放了他们炉火纯青的技法与爆发力,有如高手出招,奔放腾跃,凌厉撼人,正是十年练功的成果。在编舞上,《狂草》呈现出一种浪漫自由的形式,表面上没有章法,没有结构,正是书不限于法,身不拘于形的体现。云门舞者以气引体,锤练出内运外动的极致表现,在《狂草》释放出刚柔并济的奔腾能量。

顶天立地的巨幅宣纸是《狂草》唯一布景。演出过程中,墨迹逐渐浮现,在纸上恣意渲染流泄。舞者在纸墨间穿梭舞动,与蜿蜒的墨迹虚实对应。延伸《狂草》师法自然的精神,舞蹈的音乐以大自然的音响为主要素材,蝉声、鸟鸣、水滴和浪涛,交织成充满呼吸与悸动的氛围。舞终时,蝉声依稀,

观众才发现舞台上的直轴纸幅已在不知不觉间漫延为一片墨色斑驳的森林。

林怀民小档案

云门舞集创办人兼艺术总监,1947年出生于台湾嘉义。1973年,林怀民创办「云门舞集」,带动了台湾现代表演艺术的发展。云门在台湾演遍城乡,屡屡造成轰动,并经常赴海外巡演,获得无数佳评。2005年,林怀民获颁美国乔伊斯基金会文化艺术奖,这是该奖项第一次颁给艺术舞蹈类得主,也是第一次颁给美国以外人士。同年,获《时代》杂志选为「亚洲英雄人物」。2006年,获国际表演艺术协会颁发卓越艺术家奖,同年获亚洲文化协会颁赠约翰·洛克斐勒三世奖,表扬他对亚洲文化艺术的卓越贡献。今年五月,林怀民获欧洲Movimentos国际舞蹈大奖颁赠「终身成就奖」。

《行草三部曲》图片欣赏

曾经苍海编辑

台湾地区社区大学评估模式

台湾地区社区大学评估模式研究 摘要:台湾地区社区大学评估制度的运作模式分为地方政府对所创建的社区大学校务评估、“教育部”对地方政府创建社区大学业务评估、“教育部”资助及奖励社区大学审查和社区大学全国促进会推动社区大学认证四类,台北市的社区大学评估机制的运作在台湾众多地区的评估中,其做法具有比较好的代表性与示范性,对内地的社区学院的评估具有良好的启示。 关键词:台湾;台北;社区大学;评估 目前我国台湾地区已有81所社区大学,为了监控这些社区大学的办学质量,其主管机构充分利用评估作为监控其办学质量的重要手段。目前台湾地区现行社区大学评估制度的运作模式,基本上可分为四类:一是地方政府对所创建的社区大学校务评估;二是“教育部”对地方政府创建社区大学业务评估;三是“教育部”资助及奖励社区大学审查;四是社区大学全国促进会推动社区大学认证(见图1)。 图1 台湾地区社区大学评估系统运作模式 一、台湾地区现社区大学评估制的运作模式 (一)地方政府对所属社区大学的校务评估 根据台湾《终身学习法》第9条规定:“直辖市、县(市)主管机关为推展终身学习,提供国民生活知能及人文素养,培育现代社会公民,得依规定设置社区大学或委托办理之;其设置、组织、师资、

课程、招生及其它相关事项,由各级政府自定之”。第21条规定:“各级主管机关得会同目的事业主管机关监督及评估终身学习机构,其绩效优良者,应予以奖励”。在此法律框架下,各地方政府在其制定的《社区大学设置及管理办法》、《社区大学设置暨奖助要点》、《办理社区大学实施要点》或《社区大学委托办理实施计划》中,均明确列出社区大学评估的规范,同时绝大多数地方政府已制订《社区大学评估及奖励作业要点》、《社区大学校务评估暨作业要点》或《社区大学评估要点》等相关规定。 有关地方对社区大学的评估方式,一般都采取自我评估及委员实地评估两个阶段。自我评估是由各社区大学根据所制定的评估标准的各项指标进行自我评价;实地评估则由评估委员实地进行检查评估。 (二)“教育部”对地方政府办理社区大学业务评估 目前“教育部”对地方政府办理社区大学业务评估,是根据2008年9月15日所修订的《“教育部”评估直辖市县(市)政府办理社区大学业务实施要点》执行,其目的有了解地方政府推动社区大学状况与成效及其对所属社区大学指导与评估的情况,以此作为规划社区大学政策的参考;提升地方政府推动社区大学办学与运行发展绩效,健全各社区大学的体制;激励推动绩优的地方政府,并指导及协助地方政府健全社区大学的发展,以培养现代化公民并构建终身学习环境。

分析“社区营造”为导向对乡村旅游发展的推动作用

分析“社区营造”为导向对乡村旅游发展的推动作用 摘要:近年来,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新型城镇的发展建设越来越成功,因此也促进了乡村休闲旅游与当地社区营造之间的关联度。一个地方的文化与其社区的营造是密不可分的,如何做到将社区营造的更具特色从而促进乡村旅游事业的发展是社区营造过程中需要面对以及解决的问题。发展过程中政府的积极组织并为其创造良好的制度原则,乡村社区要积极配合开展旅游事业的发展,将地方的旅游事业体系完善从而提高当地旅游服务质量,本文将从“社区营造”的角度分析如何更好的开展乡村旅游事业。 关键词:社区营造;乡村旅游;发展;推动 一、社区营造概述中要 (一)社区营造概念 “社区”一词在拉丁语中意义为共同的事物和亲密的朋友,滕尼斯在其作品中提出过“社区”一词主要适用于社会学的研究。滕尼斯在文章中提到社区中会有一些共同血缘为基础的而建立的一些联系以及相关的结合体,我国在20世纪初期将community一词的具体概念引进我国并翻译为“社区”。将社区的定义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功能主义的概念为具有共同发展目的和利益关系的群体而组成的社会群体,

这样的关系我们称之为社区;另一种则是地域主义的概念意为在一定的区域中有共同生活组织的群体,地域主义由此得来。社区营造在社区中将共同体的作为发展的基础,通过社区群众的参与将地方的坏境、文化产业以及旅游资源相继带动起来。换一种说法就是利用社区的资源以及结合群众的创造力将社区的具体性形成可持续发展。 (二)中国台湾和日本的社区营造经验 社区营造最早起源于日本,在“文建会”中台湾提出“社区营造”改革的政策后,日本社区营造的经验被台湾地区广泛利用。在日本很多的新城乡是在20世纪初期通过社区营造而建立起来的,2006年日本将社区营造战略逐渐形成观光立国的主要战略方案。将这样的社区营造与当地的旅游事业紧密相结合起来,利用旅游的方式将当地历史文化以及生活习俗相紧密的联系起来,成为社区营造的先驱。在台湾地区的桃米社区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桃米社区中覆盖了大量的植被、河川、野生动物以及湿地林园。这样天然的条件为台湾地区形成社区营造模式提供了很大保障,桃米社区由一个“垃圾社区”转变成为一个新型有机农业生态教育基地。现如今由于台湾游客的日益增多,桃米变成了游客眼中的“桃花源”。 二、以社区营造为导向推动乡村旅游的必要性 (一)中国乡村旅游发展背景

社区营造视角下的长三角地区乡村振兴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3f13263252.html, 社区营造视角下的长三角地区乡村振兴研究作者:曹鑫 来源:《艺术科技》2018年第11期 摘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实现现代化道路的重大历 史任务;建设新农村是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支撑。目前,中国新农村建设的过程是不同的,有很多制约因素。长三角地区是中国经济发展最快、经济规模最大、发展潜力最大的经济部门,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和浙江省。本文在分析长三角新农村建设现状的基础上,评价了该地区新农村建设的有效性。再分析台湾社区营造的发展历程、政策内容、案例经验,给长三角地区乡村振兴计划建言献策。 关键词:农村社会学;长三角地区;乡村振兴;社区营造 1 背景描述 从历史背景来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诞生。经过几十年的改革和发展,中国进入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了工业化时期,具备了实现工业反哺农业和农村城市转型的能力和条件。从“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来看,新农村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从“三农”问题的现状来看,新农村建设是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必由之路;从国际经验的角度来看,要使现代化进程顺利进行,必须重视并妥善解决“三农”问题。 当前,全国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成果:中央政府加强了对农民的支持和保护,农民增产的尴尬局面有所缓解;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步伐加快;农民的文化水平和素质逐步提高,民主法制逐步完善,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农村卫生事业进一步发展,农民的医疗保健意识逐步增强。但是,由于不同的经济基础和资源,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及其所取得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新农村建设离不开国家对农村金融资金的投入,资金流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新农村建设的方向和进程。面对日益增长的农村经济,当局需要适应当地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长期规划,促进新农村稳定高效发展。 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是中国最发达的地区之一。生产、生活、乡村风格、村庄容量和管理的建设已超过全国大部分城市。研究新农村建设快速发展的领域,可为解决本地区新农村建设中的瓶颈问题提供重要建议。在其他地区建设新农村地区时,也可以根据自身条件制定政策。 2 长三角地区乡村现状分析 2.1 长三角地区的自然状况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长江流入大海的地方。该区域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东部濒临东海,北部紧挨山东,西部接壤安徽省和江西省,南部与福建省毗邻。近二三十年来,长三角地区年

以场所再造探索社区营造的设计实验——以深圳蛇口招北地块概念设计为例

以场所再造探索社区营造的设计实验 ——以深圳蛇口招北地块概念设计为例 李辰,刘浩 摘要:蛇口是珠三角崛起的工业先锋,在三十多年的发展后,特别是珠三角自贸区划定后,面临着产业与城区的双向转型与升级。在这样一个高度建成区,既要实现国际化、高品质的发展诉求,又要延续蛇口一直秉持深耕的人文情怀。如何高效组织空间、集聚社区活力、延续邻里人情,重新激发蛇口人心理与情感归属?怎样通过设计寻求城市更新中社区规划的优解方案,从工业化发展形成的封闭住区,走向高品质、健康、充满人情的真正社区?本文基于蛇口招北地块的实际案例,从人文社区的经营和复合场所的再造的角度,对社区活化提出思考与建议。 关键词:蛇口社区营造场所人文社区 1 从封闭住区到社区,是从设计功能分区向设计使用关系的转变 中国城市中早期建设的居住区(Residential District),主要有居住小区和职工居住区两类。居住小区主要由各级政府修建。职工居住区是指1949年以后的30年间围绕旧城区、以单位的形式建设而成的居住地区[1]。早期建设的居住区显著特点是相对封闭、独立的住宅群体或住宅区域,职住分离,功能相对单一,小区内配套设施供小区内居民公用。 住宅进入市场化开发之后,极大丰富了住宅类型,而政府对于这类市场开发的控制主要体现在以开发强度、小区配套设施等的物质空间方面,虽然开发商也会配套建设社区服务中心或者会所空间,但使用情况效果差别较大,社区交往仍然缺乏。 社区营造(community development)是新城市主义提出的社区规划后的产物,可以看作是由聚居在一定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到,社区营造已经从功能区的空间设计范畴拓展到了生活居住者之间形成的共同利益关系,社区空间成为这个关系的载体。集约性、复合性、交往性和公共性等,更新了传统居住区的绿化率、容积率等指标,成为衡量社区质量的新指标。 因此,从“小区”到“社区”,实际上是从单一居住功能向多元功能复合的转变,是从设计功能性空间,向设计使用者与场地的关系、使用者之间关系的理念的转变。

台湾桃米社区的重建启示

台湾桃米社区的重建启示 陈统奎 桃米社区从一个环境杂乱、发展无力的弱势社区,变成“9·21”重建的耀眼明星,一个欣欣向荣的生态村,是“人”的力量改变了桃米——人文精神可以改变一个社区,从而优质社会。桃米社区是现代桃花源,却不是乌托邦。 “人类为了在地球上生活下去,未来5~10年,社会必须要变,环境逼着我们必须改变。重新回到纯朴生活,慢活、简朴的生活要成为未来新的生活方式。”李远哲忧(地)球忧民之情溢于言表。 在台湾南投县埔里镇一个社区营造座谈会上,记者与这位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台湾前“中央研究院”院长不期而遇,这才知道,李远哲有一个令大陆民众听起来很陌生的头衔——“社区营造学会创会理事长”。记者也好奇:一个科学家“不务正业”,搞什么社区营造? 李远哲回答:少小离家老大回,台湾经历了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剧烈变迁,他的新竹老家原有的树木都不见了,头前溪无比脏乱,似乎以前美好的地方都没有了,“我很难过我的家乡不见了”,这几十年来人类文明史“就是一部脱离大自然的危险的浩劫史”。 “要改变世界,让它变好,要靠世界各地社区的草根力量。”李远哲说,社区的草根活动是真正改变我们世界的开始,可以鼓励社区的人站出来,把自己的社区做好,由下而上再推及国家社会的公共事务中,“我们如果要当社会的主人、国家的主人,很多问题我们就要积极地参与。” 桃米社区承载的正是这样一种希望与梦想。 “大家一起来清溪” 桃米社区原叫“桃米里”,一个乡土气息浓浓的村落名称。 桃米社区海拔高度介于420至800米之间,面积18平方公里,具有多彩多姿的森林、河川、湿地及农园,野生动植物资源丰沛。但10年前,这个拥有1200人的村落,却是埔里镇最贫穷的里之一,加之镇垃圾掩埋场就设在此,居民自嘲为“垃圾里”。 尽管桃米里有一个大邻居——暨南国际大学,距离只有1公里,但知识分子和农民各占一端,我做我的学问,你过你的日子。桃米里还是往日月潭的必经之地,车程20分钟,但观光经济亦从未辐射至桃米里。台湾的工业化和城市化一批批把桃米里的青壮年吸走,使它变成一个人口结构老化,农业经济衰退的老旧社区。 1999年“9·21”地震,距震央20多公里的桃米里被震出一个“桃米坑”,成为明星灾区。桃米里369户人家,有168户全倒,60户半倒。“明星灾区”的身份一下子更将桃米里长久以来传统农村产业没落,人口外流等尴尬暴露出来,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和反思。 “地震是危机,也是转机。”今天的桃米民宿经营者邱富添如是说。 从1990年代初期起,桃米里居民一向赖以为生的主要产业——寐竹笋一片低迷,主要销售市场从日本转向大陆再转向越南,“20多年前,一公斤3块半(约合人民币8角),20年后一公斤的价钱还是没变。”邱富添说,在乡下只能糊口,都往城市跑。从小学到高中,每到周末,邱富添都得凌晨3点起床,加入全家挑竹笋的行列。春夏,麻竹笋盛产期,邱家的竹笋一天可挖4吨。高中毕业那年,16岁的邱富添迫不及待地“告别挑竹笋的噩梦”,闯荡台北,做过喷漆工、车床工、电工,也开过计程车。 1996年,为了照护年迈的母亲,32岁的邱富添重返桃米里,接手经营父亲留下的麻竹笋园。一年后,邱富添一算,“收入只有12万(约2.6万元人民币),怎么养家?”台湾一般大学毕业生年薪30万元新台币左右,与之相比,辛劳一年的农民收入水平实在低下。邱富添深深地体会到,农业产业转型的重要。农村社会向下沉沦更令他不安:“从农业社会到工业

社区营造课程纲要

社區營造專題研究課程綱要 授課老師:廖俊松 壹、主要閱讀書目 ?王本壯(2005),〈公眾參與社區總體營造相關計畫執行之行動研究—以苗栗縣推動 社區規劃師運作模式為例〉,《公共行政學報》,第17期,頁1-35。 ?丘昌泰(2007),《鄰避情結與社區治理:台灣環保抗爭的困局與出路》,偉伯文化。 ?朱美珍(1999),〈台灣社區發展的歷史過程與未來發展〉,《人文學報》,第4卷,第 23期,頁61-81。 ?克利斯托弗.亞歷山大(2008),《社區發展與公民參與:俄勒崗實驗的啟示》,商務。 ?李謁政(2006),〈臺灣遭遇現代性的後果與社區總體營造的創造性修補〉,《環境與 藝術期刊》,第4期,頁1-15。 ?柯于璋(2005),〈社區主義治理模式之理論與實踐:兼論台灣地區社區政策〉,《公 共行政學報》,第16期,頁33-57。 ?夏鑄九(2007),〈做為社會動力的社區與城市:全球化對社區營造的一點理論上的 思考〉,《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65期,頁227-247。 ?陳亮全(2000),〈近年台灣社區總體營造之展開〉,《住宅學報》,第9卷,第1期, 頁61-77。 ?陳欽春(2000),〈社區主義在當代治理模式中的定位與展望〉,《中國行政評論》,第 10卷,第1期,頁183-215。 ?曾旭正(2007),《台灣的社區營造》,遠足文化。 ?黃肇新(2003),《營造公民社會之困境:921災後重建兩種民間團體的理想與實踐》, 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博士論文。 ?黃麗玲(2000),〈從文化認同轉向區域治理:921地震災後重建工作對「社區總體營 造」論述的挑戰〉,《都市與設計學報》,第9/10期,頁147-173。 ?楊弘仕(2007),《黑珍珠之鄉的派系、在地師傅與社區總體營造》,左岸。 ?劉毓玲譯(1997),D. Osborne and T. Gaebler著,《建立社區理想國》,天下。 ?鄭水萍(2003),〈2000年前後台灣社造比較研究〉,發表於「第三屆地方文史工作者 研討會」。 貳、評量方式:本課程成績的評量考慮學生課堂表現與期末報告。 1.課堂表現,佔50%。主要觀察學生上課出勤、資料準備與參與討論情形。 2.期末報告,佔50%。主要評價學生獨立研究精神與內容的價值性。

台湾淡水老街在社区营造模式下的公共空间设计

第42卷第22期 山 西建筑 Vol .42No .222 0 1 6 年 8 月 SHANXI ARCHITECTURE Aug . 2016 ?规划?延&? 文章编号:1009-6825 (2016) 22-0001 -03 台湾淡水老街在社区营造模式下的公共空间设计+ 彭予欢 1 蒋龙波m 黄瑞茂 3 (1.华侨大学建筑学院,福建厦门361021; 2.福建农林大学艺术学院园林学院,福建福州350000; 3.淡江大学工学院,台湾新北25137) 摘要:在对台湾新北市淡水老街社区更新及旅游开发观察的基础上,从历史街区公共空间改造模式入手,探讨了社区营造对街 区复兴及旅游开发的影响,通过对淡水老街几处公共空间改造的分析,论述了社区营造作为一种设计手法应对历史街区转型的可 行性。 关键词:社区营造,历史街区,公共空间,社区民众中图分类号 :TU 984.113 文献标识码 :A 于20世纪80年代在台湾兴起的“社区营造”式的社区复兴, 关注社区中空间,人文,经济,景观等综合因素,重视社会结构与 民众意识的培养。经过约20年的发展,台湾有了一批成功的社 区复兴案例。社区营造模式下台湾新北市淡水老街的公共空间 调整,重视与当地民众与组织交流合作,空间上采用局部“调整” 的策略,付出较低的经济代价,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 1台湾历史街区改造中的社区营造模式 1.1台湾社区营造发展的历程 自1987年台湾解严后,长期受到抑制的民间社会力量得以 释放,民众自我意识觉醒。一些民众自发组成了社团组织,并展 开了一系列社会运动。至20世纪90年代,台湾市民社会浮现,不 同类别的第三部门组织大量出现,他们强调对社会底层的一般民 众的生活环境的关怀。经过社会各界的多种努力,政府部门终于 开始调整过去的工作模式,在社区规划方面,接纳了带有“自下而 上”性质的社区营造方式,并于1994年前后推出“社区总体营造” 政策,与之相应的制度与法律日渐完善。 1.2社区营造模式下的历史街区公共空间营造模式 1) 基地“对话”。在社区营造中,空间设计者并不局限于对基 地一般文脉的分析。通过与当地的政府或非政府组织的交流,设 计师搜集大量关于社区的资料,另外,他们广泛而大量的接触民 众,以开讨论会,发放问卷,走访人家等方式,搜集他们对现有基 地的理解状况以及居民最真实的日常故事。这成为之后活动安 排和人员组织的依据。通过与基地的“对话”,设计者总结出基地 空间对于未来的使用者的具体意义,同时也了解到当地的社会结 构等基地综合信息。这种方式同时也让民众重新整理了自己的 记忆,而民众间的相互交流则帮助他们扩展了对地方的认识。 2) 设计内容拟定。公共空间的设计内容部分来自城市发展 对社区功能的新需求,同时也兼顾社区居民对社区发展的期许, 它是居民、设计师、社会组织等多方讨论交流的结果。设计者首 先推出一般设计模式中“最合理”的几个设计方案,其后以非专业 人员可以感知的方式将它们呈现出来,并与民众及各方其他人员 反复讨论不断调整,最终完成设计方案的内容拟定。值得一提的 是物质空间设计与活动内容的策划是同等重要的讨论议题,它们 都被拿来与民众讨论。3) 营建设计参与和使用。通过在设计不同阶段的交流,设计 方案在执行空间施工营建时,居民能有比较高的接受度,参与其 中的其他组织也清楚知道各自的工作内容。设计者在此阶段常设 法组织民众参与到实际的营建过程中,建立他们与空间之间的直接 营建体验。由设计师安排,居民参与其中部分或者全部的空间改 造,其他专业工作人员协同帮助。空间营造往往是多重活动的综合 结果。实体空间搭建之前的筹备活动与空间建成后的使用活动需 要设计师一起设计,以达到最大程度调动民众互动的目的。 社区营造中各方合作的一种模式见图1。 图 1 社区营造中各方合作的一种模式 2台湾新北市淡水老街历史街区公共空间调整2.1 淡水老街社区营造简述 台湾新北市淡水老街地段, 是台湾重要的旅游景区。淡水港 历经荷兰, 日本,民国统治,历史上经济发达,形成了自己独具特 色的商业街市。到20世纪末,旅游开发相关政策的实施,使得淡 水历史街区吸纳越来越多的外来游客,淡水地方经济活跃。淡水老街的社区营造是台湾早期“社区总体营造”背景下一 个重要的测试点。1993年淡水社区工作室进驻淡水老街。淡水 社区工作室是一个投身于社区建筑的公益组织。它是专业者都 市改革组织在社区扎根的实验性基地之一,组成人员为空间设计 的专业者,旨在推动社区参与自身的环境设计,以形成社区共同 体意识,落实草根民主。2.2 淡水老街公共空间改造的两处实例1)由老街民众讨论展开的设计—— 福佑宫庙埕广场。位于 淡水老街中段的福佑宫是重要的古迹,日常就是当地居民祈福的 重要场所,外来游客来此参观的人数众多。然而在日治时期,福 佑宫庙埕广场被改作市场市功用,至20世纪90年代,福佑宫前的 市场已经是一处两层楼高建筑。随着社区发展,市场前人多拥 挤,空间无法应对大量增多的游客。两层高的市场切断了原本福 佑宫与淡水河及观音山的视觉联系,也不利于引导淡水河岸的客 流。在1995年推行的淡水老街美化工程中,福佑宫地段被定为 收稿日期=2016-05-30 ★:华侨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育计划资助项目 作者简介: 彭予欢(1989-),男,在读硕士;黄瑞茂(1963-),男,副教授 通讯作者: 蒋龙波(1988-),男, 助教

乡村治理创新之社区营造

乡村治理创新之社区营造 近些年,社区营造这一新鲜事物在中国,尤其是经济较发达、思想观念较开放的沿海地区备受推崇。学者、民间力量及政府开始尝试将这一理念应用于乡村治理中,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果。 社区营造的定义是:“居住在同一地理范围内的居民,持续以集体的行动来处理其共同面对社区的生活议题,解决问题同时也创造共同的生活福祉,逐渐地,居民彼此之间以及居民与社区环境间建立起紧密的社会联系。”因有着良好的兼容性和可持续性,社区营造成为日本和中国台湾城乡社区更新的主要建设模式,台湾的桃米社区即是成功案例之一。 危机即转机,“大家一起来清溪” 桃米社区又叫“桃米里”,是台湾一个乡土气息浓厚的村落。这里有森林、河流、湿地、果园及农田,但却是埔里镇最贫穷的村落之一,加上埔里镇的垃圾场就设在此,桃米里又被讽刺性地称为“垃圾里”。即便是毗邻著名景点日月潭,但旅游经济的效应从未辐射至此。随着城市化巨大吸引力的裹挟,桃米里的青壮年劳动力逐渐离开,使它同很多村庄一样衰退和萎缩下去。 直到世纪之交的台湾“921”大地震,桃米里又受到了重重一击,当地的建筑和环境遭受了巨大的破坏,它以重灾区的形象出现在大众视野,这才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和反思。政府出台优惠政策,巨额补贴每户贷款建房,自己建房,同时引进新故乡文教基金会帮助桃米里进行社区营造。至此,桃米里的发展出现了转机。 “新故乡”以“大家一起来清溪”的公共行动,作为灾后重建的启动项目。以公共事务作为促进公众参与的媒介,虽然一开始受到大部分村民抵触和反对,但在项目进行过程中逐渐促进了村民思想的转变,社区体制的改变和农村治理模式的转型。在活动过程中,村民自我意识的觉醒是最为珍贵的成果。 “造人运动”,绿色民宿 青年劳力的外流,知识精英的缺失,造成发展动力不足是乡村建设一道迈不过去的坎。因此,“新故乡”一直将“造人”作为社区营造的核心理念,村民有改变现状的需求,社区营造才有成功的可能。重建初期,“新故乡”并不急着大兴土木,而是在保证村民维持基本生活的情况下,将大部分政府补助、社会捐款用于教育培训,遵循“教育学习——观念改变——行动实践”的理念,培育新的社区生产力。 课堂内外,桃米人与“新故乡”、教授们共同讨论出了桃米社区的重建愿景,提炼出“桃米生态村”的概念,目标是将桃米里从一个传统农村,转型成为一个结合有机农业、生态保育和休闲体验的教育基地,绿色民宿成为了极佳的切入点。 绿色民宿的一大特色是靠口碑相传,就是要让客人感到新鲜多元、舒适自由、值得选择,这其中“造人”扮演极为重要的角色。“新故乡”通过教育培训,构建了一个“知识经济的社群”,在此基础上逐渐产生了具规模的知识农民经营的民宿,他们乐于合作互助,重视客户体验,渐渐地,人与人之间的感情通过新的方式连结起来。这种模式得到了市场的肯定和欢迎,桃米人的生活也因此得到了质的提升。 文化名片,“青蛙共和国” 正因为桃米里过去鲜为人知,未被开发,因此当地蕴藏着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未被破坏。全亚洲有51种青蛙,台湾有29种,而桃米里就有23种;台湾有143种蜻蜓,桃米里就有49种。通过研究,桃米里将“青蛙”提炼为新文化符号,建设“青蛙共和国”、发展“青蛙观

社区营造——建设美好家园

社区营造——建设美好家园 摘要:在中国社会整体转型的大环境下,传统的单位制社区开始向新型社区转变,由单一的管理模式向多元化管理发展,传统社区开始由听命于单位管理的被动参与到政府、市场和社会各方积极主动参与社区的管理事务,本文从资源分配的视角研究社区的转型,这对于促进社区的发展,促进社区基层管理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社区转型,社区居民,单位制,社会资源,社区建设,社区营造 轰轰烈烈的社区建设造就了中国繁华的现代城市面貌,伴随而来的是越来越多的新问题,新矛盾,而政府在处理这些问题的手段、方式上越来越简单粗暴,以致酿成了不少悲剧,最极端的例子就是暴拆。在以“物质空间资源”为主体的社区建设似乎走进了死胡同,国内很多学者也积极探寻中国社区运动未来的出路,一些人提出了以社区营造替代社区建设来改造社区并引发了广泛的讨论。 社区营造起源于上世纪50年代末的日本“造乡运动”,经过20年的发展演进,已成为日本解决地域、社区发展中具体问题的主要方式。社区营造主要是以“人群”为主体,发挥市民社会的力量,将传统文化融入到现代生活中,通过民众与政府协商的形式调和社会矛盾,实现传统社区的再生。我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探讨社区营造对于中国当前社区发展的积极意义。 (一)建立第三方团体主导社区资源分配 在现在的社区建设中,政府始终是稀缺性社区资源的绝对拥有者。这也就意味着社区的管理和建设始终都要依赖于政府,政府就有了绝对的权力可以参与到更多的社区事务中去,居民自治也就只是一句口号而已。一旦民众在旧城改造或土地拆迁中与政府产生冲突,很少有地方政府能真正的调节好其中利害关系,真正的使价值转换保障居民应有的财产价值。 在社区营造中,起主导作用的既不是政府,也不是当地居民,而是由政府和居民联合成立的社会团体法人(台湾地区称之为第三方团体),这个部门是政府和居民利益的调和者和社区具体事务的管理者。社会团体法人可以招纳社会精英、NGO和专业人士以加强其在社区事务中的影响力,对社区收费项目进行管理,规划建设社会福利设施,安排工作人员和义工,成立实践单位招聘专业对口的工

台湾生态农业的社区营造

台湾生态农业的社区营造 2014-10-09有机农业者 台湾,一直是我想去但愿望又没有那么强烈的地方。直到有机会参加了台湾生态农业和社会创新考察团。 在台湾7天,除台北之外,我们基本在中部山区活动,考察了布农族望乡部落、信义酒庄、日月潭邵族部落、桃米社区、埔里镇、赛德克族眉溪部落、大雅小麦文化园区、泰雅族达观部落、南庄老街、石壁部落,基本都是社区营造的典型例子。 社区营造是个新词,维基百科里的定义是:“居住在同一地理范围内的居民,持续以集体的行动来处理其共同面对社区的生活议题,解决问题同时也创造共同的

生活福祉,逐渐地,居民彼此之间以及居民与社区环境之间建立起紧密的社会联系,此一过程即称为…社区营造?。” 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整合“人、文、地、景、产”五大社区发展方向:“人”指的是社区居民需求的满足、人际关系的经营和生活福祉之创造;“文”指的是社区共同历史文化之延续,艺文活动之经营以及终身学习等;“地”指的是地理环境的保育与特色发扬,在地性的延续;“产”指的是在地经济与产业活动的集体经营等;“景”指的是社区公共空间的营造、生活环境的永续经营、独特景观的创造等。 笔者目前所做的是基于古徽州村落的传统社区形态,也一直在思考如何使商业模式更好地服务于古村的发展。其实仅就商业“利益最大化”目标而言,没有持续性社会价值,也就没有持续性商业价值,利益并非只有短期,真正的企业家还是要“风物长宜放眼量”。 培立而非植入 非常敬佩这样一群人,十几年如一日,投身到一个并非自己故乡的地方—他们称之为“新故乡”,不计报酬,只为了让这个地方更美好,更繁荣,尤其是能培立和强化自己鲜明的文化与自然特色。 “培立”这个词,是我第一次接触,觉得非常到位。这群人不是给当地人植入什么,而是发现其原本具有的某种特点,加以培育和扶植,使之能自主自立。这是一件说来容易做来难的事情,无恒心、无恒力者断不可为!而现实也给了他们丰厚的回报,于是我们便看到了一个个震后曾经千疮百孔、人心涣散的社区,如今变得草木葱茏,溪流清澈,蝶舞蛙鸣,尤其是整个社区形成了强大的向心力,人人以

社区营造

社区营造 1、台湾的社区营造概念是一种解决场所疏离感的空间行动,各种空间参与策略来重新介入场所,开展场所好事件记忆。 2、社区总体营造为建立社区文化、凝聚社区共识、建构社区生命共同体的概念,是一文化政策新思维。 3、整合人、文、地、产、景五大社区发展面向,而产生出来的综合性发展名词。 4、以社区共同体的存在和意识作为前提和目标,借着社区总体营造的理念推动社区居民积极参与地方公共事务,凝聚社区共识,让各地方社区建立属于这个地方的意向。 5、寻找地方公共空间的活力是重启区域文化认同感的关键。 1、社区共同体:意指具有共同属性的社区,包括两个层面,一是人与人之间形成社会的与心理的联系关系,二是人们与生活环境之间形成的社会与心理的联系关系。 2、社区营造就是将居住于一定地域空间范围内的人群聚合成富有认同感和内聚力的群体。社区营造的宗旨是建立社区共同体。 3、社区营造的机制——社区营造希望通过社区居民自下而上的自主规划和参与过程,来改变自上而下、政府全面主导的传统规划模式,在实际操作中强调以公众参与的方式形成政府、非营利组织和社区三者之间良性互动和合作伙伴关系,建立公私协力的营造机制。 4、社区营造:从社区生活出发,集合各种社会力量与资源,通过社区中人的动员和行动,社区完成自组织、自治理和自发展的过程。 1、社区营造的作用: 形塑对家乡的认同感;培养众人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弥补政策末端的福祉与环境品质;引进专业,激励专业实践。 2、专业社区营造 社区营造需要许多相关专业;专业在社区中实践检验理论;发展出鼓励居民参与的操作;结社能力是营造社区之关键。 我们选择资产为本模式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社区的需求存在多元性、重叠性和复杂性,难以逐一回应。如果社区工作者扮演了问题解决者的角色,一方面其自身的能力未必能解决所有问题,另一方面社区的能力并未得到充分的开发,一旦外部资源撤离,社区发展将陷入困境。如果社区工作者扮演社区发展规划的参与者或协助者的角色,就能有效地运用社区内在能力保障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结合国外的实证经验和本土情况,本文将资产为本社区发展模式分为5个步骤:第一步绘制社区资产图谱;第二步通过现有能力采取行动以动员社区资产参与;第三步构建资产关系并形成制度或规则;第四步调整发展节奏解决内部冲突;第五步拓展外部资源增强社区能力。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