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红楼梦研究综述

红楼梦研究综述

红楼梦研究综述
红楼梦研究综述

会计学院

审计14-1班

万雨巍

红楼梦研究综述

红楼梦是中国清代伟大的著作。从清代到现在,对红楼梦的研究就从未停止,甚至出现了“红学”。其研究涉及《红楼梦》主题、版本、作者。现将其部分整理如下: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红楼梦学术研究总的有以下新热点:

1.红楼梦的作者是谁?红楼梦问世以来一直未署明作者之名。四川联合大学中文系张放教授发表了一个标新立异的论断:《红楼梦》作者不是曹雪芹,而是墨香,即脂砚斋。近几十年来报刊上发表的文章对《红楼梦》原始作者的探讨更加具体化,有说是曹颊的,有说是“竹村”的,有说是脂砚斋的,有说是曹渊的;也有人认为《红楼梦》的原始作者应是曹雪芹的二伯父曹硕。根据胡适的研究,明确了以下观点:第一、《红楼梦》的著者是曹雪芹;第二、曹雪芹是正白旗人,曹寅的孙子,生于富贵之家,身经繁华之所,会作诗也能作画;第三、曹寅死于康熙五十一年,曹雪芹生于此时;第四、曹家极盛时办过四次接驾;第五、《红楼梦》一书是曹雪芹破产倾家之后,在贫困中作出的,著书大概在乾隆初年到乾隆三十年左右,书未完而曹雪芹死了。胡适的考证意见代表了主流红学的意见,《红楼梦》第一页有一句话“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这句话是胡适认为曹是《红楼梦》作者的主要依据。但是“披阅十载,增删五次”似乎是编辑工作,并非原创。曹雪芹在曹家遭查检破败时仅十二岁,要理解曹家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是不可能的,可能有一个红楼梦的原创稿,而这原创可能就是曹家的人,后来经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进行编辑整理成为了这部宏著。

2.关于《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生辰,有多种说法:1715、1724、1716、1718、1719、1720、1 723。各种说法各持论据,争执不清。但主要争论的有两种,其一为康熙五十四年说。确认曹雪芹是曹颇遗腹子,就确定了他的生年。康熙五十四年三月初七日曹颗上代母陈情折说:“奴才之嫂马氏,因现怀妊孕已及七月。”三个月后生子即雪芹,他的生年便解决了,他是康熙五十四年(1715)六月降生的。其二是雍正二年说,周汝昌在《红楼梦新证》第五章《雪芹生卒》中,根据自己曹雪芹卒于癸未年的观点,又据敦诚《挽曹雪芹》.‘四十年华付杳冥”的诗句,上推四十年,得出曹雪芹生于雍正二年(1724)。另外,吴新雷曾提出康熙五十年说。他在《<朴村集>所反映的曹家事迹——兼考曹雪芹的生年和生父》(1981年《红楼梦研究集刊》第6辑)中认为,据张云章《闻曹荔轩银台得孙却寄兼送人都》,其“‘得孙诗’中的孙子就是曹雪芹,他于康熙五十年十一月初在北京出生,康熙五十一年春随曹寅到南京,至雍正五年十二月家破时已17岁。”1991年第4辑《红楼梦学刊》发表李春祥《(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兼评“自传说”》,也论证了“雪芹生于康熙五十年”,最后享寿52岁。

3.通州墓石是不是曹雪芹的墓碑:北京市通州区张家湾于一九九三年出土曹雪芹“墓石”,碑上写着“曹公讳霭墓壬午”。2005年5月8日,《解放日报》发表一篇冯其庸、曹可凡的文章,“坚信不疑”认为农民李景柱前一年发现的曹雪芹墓石是真的,“确凿无疑”地证明了曹雪芹死于“壬午除夕”(1883年2月12日)。但是中国姓曹名霭的人有几万人,况且也没有文献或其他资料说明曹雪芹到过张家湾,所以墓石并不一定真正是曹雪芹之墓碑。

4.北京曹雪芹祠庙落成纪念专版书《太极红楼梦》,作者署名是王国华、曹雪芹,将红书重新选编为五部,在每一部之后写一个“对称提要”,以八卦太极的思想诠释红楼梦,认为“红楼梦是《康熙字典》的演绎”。本人认为纯属对红楼梦的恶搞。

5.1995年霍国玲与弟霍纪平、姐霍力君、丈夫紫军,合著《红楼解梦》,形成红楼梦研究的解梦派,认为红书以小说作掩护而隐写历史,是历史书而不是小说。红书的别名叫《风月宝鉴》,象一个二面皆可照人的镜子,正面是小说,反面是历史。红书隐写曹雪芹与竹香玉合谋害死雍正的全过程。许多红学家认为这种观点毫无根据,十分荒谬。

6.曹雪芹祖籍。辽阳说,丰润说是曹祖籍二大说法“丰润说”由李玄伯提出。1931年5月他在《故宫月刊》发表了《曹雪芹家世新考》指出:“曹寅实系丰润人。”1947年12月23日萍踪在青岛《民言报晚刊》发表《曹雪芹籍贯》一文,也认为:“雪芹上世本为丰润人。”。周汝昌后来继承并发展了以上说法,在他的《红楼梦新证》第三章《籍贯出身》里明确说曹雪芹是“丰润县人”。他的论据之一是雪芹的祖父曹寅在诗中几次称丰润曹鼢、曹铪兄弟为二兄、四兄,并用“恭承骨肉惠,永奉笔墨欢”,“骨肉论文少,公私拂纸忙”来指称他们的“骨肉”关系,说明他们“决不是什么‘同姓联宗”’。他的论据之二是推测“曹雪芹的远祖,当是明永乐以后由丰润出关”。在第七章《史事稽年》“明万历四十七年后金天命四年”部分说:“据丰润曹氏宗谱,其先世于永乐初自江西迁丰润,一支又出关落籍铁岭,则曹世选(又名曹锡远,雪芹的上世祖)有可能为铁岭卫或附近一带人。”他据丰润曹的族谱说明落籍丰润的“曹端明,字伯亮,宋曹彬之后。端明之弟端广,落籍铁岭卫。疑本年铁岭役中,被俘为奴者纵非曹世选本人,应已有其族人”。周汝昌以曹雪芹是丰润始祖曹端明的胞弟曹端广的后人来证明他是丰润人。1953年,贾宜之发表《曹雪芹祖籍不是丰润》,根据曹寅曾自署“千山曹寅子清”,认为曹雪芹的祖籍不是丰润,而是辽阳。1961年李西郊认为曹“原籍丰润,寄籍辽阳”。1980年,冯其庸的《曹雪芹家世新考》曲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冯先生据《五庆堂重修辽东曹氏宗谱》,经过详赡考证,论定曹雪芹的人辽始祖是曹俊,他跟途经丰润人辽的曹端广毫无关系。1996年第1辑《红楼梦学刊》发表了刘世德的《再评“丰润说”》。此文从七个方面批评了“丰润说”的谬误,梳理出17条重要资料,例如:“乾隆

《浙江通志》卷122:‘曹振彦,奉天辽阳人。”“‘乾隆《大同府志》卷21:‘曹振彦,辽东人。”“‘嘉庆《山西通志》卷82:‘曹振彦,奉天辽阳人。”“康熙《上元县志》卷16曹玺传:‘著籍襄平。”’襄平是秦置县名,治所在今辽阳市。“曹寅诗文集的题署。曹寅的诗集存康熙五十二年(1713)刊本。其中的《楝亭诗钞》,系曹寅自编,共8卷,每卷的卷首均署‘千山曹寅子清撰’。‘千山’是辽阳的别称。”曹振彦、曹玺、曾寅分别是曹雪芹的高祖、曾祖、祖父。刘世德的论文说明清代人举世公认曹寅家是奉天辽阳人,更具权威的是曹寅在自己诗集上自署“干山曹寅子清”,自认是辽阳人。这才是曹雪芹的祖籍。1997年7月辽海出版社出版冯其庸、杨立宪主编的《曹雪芹祖籍在辽阳》,内收论文40篇,从多方面论证了雪芹祖籍辽阳说的确凿和可信。1998年1月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刘世德《曹雪芹祖籍辨证》。全书共22章,50余万字。在第一章《曹雪芹祖籍问题的重要性与特殊性》之后,连续用十几个专章从十个方面论证曹雪芹祖籍是辽阳。胡适发现清代官书《八旗满洲氏换通谱》中,记载曹雪芹的上六世曹锡远“世居沈阳地方”,后来发现康熙《江宁府志、曹玺传》云,写曹玺之祖父曹锡远“宦沈阳,遂家焉”,曹家因为做官来到沈阳,祖籍仍是悬案。围绕曹雪芹“祖籍”问题,周汝昌、冯其庸两位专家之间争论颇激烈,周汝昌、冯其庸二位先生都是当今红坛的“巨擘”,他们对曹雪芹“祖籍”问题的研究,各有创建,各有贡献。红楼梦作者是谁尚有八种说法,曹氏之祖籍更是难解之谜。

7.曹雪芹蒜市口故居。张书才在《曹雪芹蒜市口故居初探》认为北京蒜市口十八间即曹家所居“十七间半”相近。王军认为此处屏门上书“端方正直”在红楼梦甲辰本中出现过,可能是曹氏家训。周汝昌认为“蒜市口地区有曹家的十七间半房,但到底是哪一座院子,尚难以定论”。原因是“建筑不会是二百年前原貌”。

8.北师大发现新抄本。2000年北师大博士曹之波,在学校图书馆善本室发现红楼梦旧抄本《脂砚斋重译石头记》,八十回,有脂砚斋的眉批、侧批、秉批、墨批。现未公开发表。

参考文献:

1.周汝昌的《红楼梦新证》的第五章

2.敦诚的《挽曹雪芹》

3.霍国玲与弟霍纪平、姐霍力君、丈夫紫军,合著《红楼解梦》

4.李玄伯在《故宫月刊》发表了《曹雪芹家世新考》

5.冯其庸的《曹雪芹家世新考》

6.俞平伯发表的《红楼简论》

7.王国维的《红楼梦评论》

8.王梦阮、沈瓶庵的《红楼梦索隐》

9.蔡元培的《石头记索隐》

10.邓狂言的《红楼梦释真》

11.周思源的《周思源看红楼》

红楼梦研究综述只是分享

红楼梦研究综述

红楼梦研究综述 红楼梦是中国清代伟大的著作。从清代到现在,对红楼梦的研究就从未停止,甚至出现了“红学”。其研究涉及《红楼梦》主题、版本、作者等以及其中的衣食住行、人物形象、诗词歌赋等各个方面。现将其部分整理如下: 一.研究热点综述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红楼梦学术研究总的有以下新热点: 1.红楼梦的作者是谁?红楼梦问世以来一直未署明作者之名。四川联合大学中文系张放教授发表了一个标新立异的论断:《红楼梦》作者不是曹雪芹,而是墨香,即脂砚斋。近几十年来报刊上发表的文章对《红楼梦》原始作者的探讨更加具体化,有说是曹颊的,有说是“竹村”的,有说是脂砚斋的,有说是曹渊的;也有人认为《红楼梦》的原始作者应是曹雪芹的二伯父曹硕。根据胡适的研究,明确了以下观点:第一、《红楼梦》的著者是曹雪芹;第二、曹雪芹是正白旗人,曹寅的孙子,生于富贵之家,身经繁华之所,会作诗也能作画;第三、曹寅死于康熙五十一年,曹雪芹生于此时;第四、曹家极盛时办过四次接驾;第五、《红楼梦》一书是曹雪芹破产倾家之后,在贫困中作出的,著书大概在乾隆初年到乾隆三十年左右,书未完而曹雪芹死了。胡适的考证意见代表了主流红学的意见,《红楼梦》第一页有一句话“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这句话是胡适认为曹是《红楼梦》作者的主要依据。但是“披阅十载,增删五次”似乎是编辑工作,并非原创。曹雪芹在曹家遭查检破败时仅十二岁,要理解曹家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是不可能的,可能有一个红楼梦的原创稿,而这原创可能就是曹家的人,后来经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进行编辑整理成为了这部宏著。

2.关于《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生辰,有多种说法:1715、1724、1716、1718、1719、1720、1 723。各种说法各持论据,争执不清。但主要争论的有两种,其一为康熙五十四年说。确认曹雪芹是曹颇遗腹子,就确定了他的生年。康熙五十四年三月初七日曹颗上代母陈情折说:“奴才之嫂马氏,因现怀妊孕已及七月。”三个月后生子即雪芹,他的生年便解决了,他是康熙五十四年(1715)六月降生的。其二是雍正二年说,周汝昌在《红楼梦新证》第五章《雪芹生卒》中,根据自己曹雪芹卒于癸未年的观点,又据敦诚《挽曹雪芹》.‘四十年华付杳冥”的诗句,上推四十年,得出曹雪芹生于雍正二年(1724)。另外,吴新雷曾提出康熙五十年说。他在《<朴村集>所反映的曹家事迹——兼考曹雪芹的生年和生父》(1981年《红楼梦研究集刊》第6辑)中认为,据张云章《闻曹荔轩银台得孙却寄兼送人都》,其“‘得孙诗’中的孙子就是曹雪芹,他于康熙五十年十一月初在北京出生,康熙五十一年春随曹寅到南京,至雍正五年十二月家破时已17岁。”1991年第4辑 《红楼梦学刊》发表李春祥《(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兼评“自传说”》,也论证了“雪芹生于康熙五十年”,最后享寿52岁。 3.通州墓石是不是曹雪芹的墓碑:北京市通州区张家湾于一九九三年出土曹雪芹“墓石”,碑上写着“曹公讳霭墓壬午”。2005年5月8日,《解放日报》发表一篇冯其庸、曹可凡的文章,“坚信不疑”认为农民李景柱前一年发现的曹雪芹墓石是真的,“确凿无疑”地证明了曹雪芹死于“壬午除夕”(1883年2月12日)。但是中国姓曹名霭的人有几万人,况且也没有文献或其他资料说明曹雪芹到过张家湾,所以墓石并不一定真正是曹雪芹之墓碑。

红楼梦研究个人小结

个人小结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其人物刻画、语言描写无不精妙传神,思想内涵更加丰富,其中的诗词曲赋也为人称颂。参与这次《红楼梦》鉴赏的课题研究活动,使我获益匪浅,通过实践学到了一些阅读经典名著的方法。 阅读一部经典的文学作品,首先要了解作者所处时代的大背景以及作者的生活状况,此外还需了解作者创作的意图和思想。深入作者的时代思考,才能更进一步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红楼梦》作者具有初步的民主主义思想,他对现实社会、宫廷、官场的黑暗,封建贵族阶级及其家庭的腐朽,封建的科举、婚姻、奴婢、等级制度及社会统治思想即孔孟之道和程朱理学、社会道德观念等都进行了深刻的批判。 在阅读时,要注意评点,做好笔记。正所谓“不动笔墨不看书”,评点式阅读是对所读内容的提炼总结,对提高分析、理解、鉴赏能力都大有好处。 还要做到略读与精读相结合。阅读像《红楼梦》这样的文学名著,不能只看个热闹,在了解大致内容的基础上更要对重点章节细致阅读。《红楼梦》的写作特色之一就是“草蛇灰线,伏迈千里”,埋下了大量的伏笔,此外,人物的姓名谐音也都有特殊的涵义,其中的诗作也很多都暗示了人物未来的命运。在阅读时如果草草带过而不深入思考,将会错过很多精彩内容。 《红楼梦》是一座文化的宝库,容及百家之长,汇集百科之粹,

在我国古代民俗,封建制度,社会图景,建筑金石等各领域皆有不可替代的研究价值。“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红楼梦》作为一部旷世奇书,还有很多谜团等待挖掘。此次探究活动,使我学到了实用的阅读技巧,增添了我对阅读古典文学名著的兴趣,拓展了我的视野,充实了我的心灵,也为我的学习生活留下了精彩的一笔。

1510-江苏省-红楼梦研究

1510-江苏省-红楼梦研究 总分:100 一、单选题(共15题,共15分) 1、甲戌本又称脂残本,现存()回。(1分) A:12 B:15 C:16 D:28 2、在《红楼梦》的影响下诞生的朝鲜语的著名古典小说是《玉楼梦》和()(1分) A:《九云记》 B:《青楼梦》 C:《九尾鱼》 D:《金玉缘》 3、大观园中宝玉与诸姐妹一人一座大院,宝玉所住的地方叫做()(1分) A:稻香村 B:怡红院 C:蘅芜院 D:秋爽斋 4、引发抄检大观园的绣春囊的主人是()(1分) A:晴雯 B:平儿 C:人画 D:司棋 5、吴宓的《红楼梦新谈》直接援引西方小说理论解释《红楼梦》的悲剧,其运用的是()(1分) A: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 B:柏拉图的悲剧理论 C:莎士比亚的悲剧理论 D:尼采的悲剧理论 6、对抄检大观园表示强烈反对,并且当众打了王善保家的一个响亮的耳光的是()(1分) A:林黛玉 B:晴雯 C:探春 D:袭人 7、《红楼梦》中“千部一腔,千人一面”是曹雪芹对()(1分) A:《西厢记》的批判 B:话本小说的批判

C:才子佳人小说的批判 D:《三国演义》的批判 8、小说第二回演说荣国府介绍贾府背景的古董商人是()(1分) A:冷子兴 B:贾雨村 C:蒋玉函 D:程日兴 9、根据有关记载,曹家第一位担任江宁织造的是()(1分) A:曹寅 B:曹颙 C:曹玺 D:曹頫 10、贾府纨绔习气的集大成者,“引诱的薛蟠比当日更坏了十倍”的是()(1分) A:贾琏 B:贾珍 C:贾赫 D:贾环 11、胡适以“作者之生平”为研究的突破口,提出了著名的()(1分) A:他传说 B:自传说 C:附会说 D:虚幻说 12、第四十七回,写老色鬼贾赦想占贾母的丫头()(1分) A:司棋为妾 B:金钏为妾 C:紫鹃为妾 D:鸳鸯为妾 13、张新之的《红楼梦》评本题为()(1分) A:《金玉缘》 B:《新评绣像红楼梦全传》 C:《国初钞本原本红楼梦》 D:《妙复轩评石头记》 14、元春是荣国府贾政之女,生于()(1分) A:正月初一 B:正月十五 C:三月三日

红楼梦研究性学习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红楼梦研究性学习报告 篇一:红楼梦人物研究研究性学习开题报告[1] 红楼梦人物研究研究性学习开题报告 1.课题的来由 《红楼梦》是我们四大名著之一,从清至今,人们对它的拜读不但没有减少半分,反而与日俱增。这都缘于它所描写人物的多样性,故事情节的曲折性使我们爱恨交加。对于宝玉,黛玉,宝钗三人之间的感情纠葛。也许是最吸引大家的。随着我们成长,对这个也有深入了解。看过刘心武的“百家讲坛”,认识到这不只是三人的感情纠葛,更大的意义在 于三人后的家庭,社会背景的深入。因此,我们决定去探究。也许只会是冰山一角,也许九牛一毫,但领略一番它的内涵,也并非无所收获。 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通过感受《红楼梦》中主要人物的悲欢离合,体验人生的丰富内涵,走进《红楼梦》,走进人物的心灵世界,在阅 读的基础上,鉴赏分析人物的精神世界和命运走向的合理性,

从而更好的把握名著的博大精深的思想意义,更好的了解文学反映生活的本质特征。 3.成员分工 指导老师: 组长 组员 4.活动步骤,内容 (1)阅读经典名著《红楼梦》 (2)搜集与《红楼梦》相关的人物评论与分析。 (3)制定表格,研究各种不同学说之间的主要差异。 (4)对书中的某一人物提出自己相对独立的观点。 (5)提交经验论文,制成开题报告。 5.研究计划 时间内容 1-6周查阅资料确定课题 7-10周开题报告会上网调查、实验调查10-17周筛选资料,形成论文 17-20周展示研究成果,结题报告 4.活动步骤,内容 (1)阅读经典名著《红楼梦》 (2)搜集与《红楼梦》相关的人物评论与分析。 (3)制定表格,研究各种不同学说之间的主要差异。

红楼梦研究在线考试(客观题)

单选题(共23道题) 1.( 2.0分)织造在清代是一种特殊的官职,此官职也涉及到清代的()制度问题。 A、奏折 B、密折 C、公折 D、量刑 我的答案:B此题得分:2.0分 2.(2.0分)目前比较流行的版本为: A、一百二十回 B、八十回 C、一百回 D、一百四十回 我的答案:A此题得分:2.0分 3.(2.0分)一些《红楼梦》的抄本附有脂砚斋的评语,被称为: A、程高本 B、脂评本 C、原初本 D、早期本 我的答案:B此题得分:2.0分 4.(2.0分)以下人物属于“金陵十二钗”副册的有: A、林黛玉 B、晴雯 C、巧姐 D、李纨 我的答案:B此题得分:2.0分 5.(2.0分)《红楼梦》第五回册页上画着“一座荒村野店,有一美人在那里纺织。”是对()命运的暗示。 A、巧姐 B、王熙凤 C、林黛玉

我的答案:A此题得分:2.0分 6.(2.0分)《红楼梦》第五回册页上“一从二令三人木,苦相金陵事更哀”是对()命运的暗示。 A、林黛玉 B、王熙凤 C、薛宝钗 D、贾宝玉 我的答案:B此题得分:2.0分 7.(2.0分)《终身误》的抒情主人公是: A、林黛玉 B、贾宝玉 C、贾元春 D、薛宝钗 我的答案:B此题得分:2.0分 8.(2.0分)“木石姻缘”指的是贾宝玉和()的爱情: A、林黛玉 B、薛宝钗 C、史湘云 D、妙玉 我的答案:A此题得分:2.0分 9.(2.0分)“金玉良缘”指的是贾宝玉和()的爱情: A、林黛玉 B、薛宝钗 C、史湘云 D、妙玉 我的答案:B此题得分:2.0分 10.(2.0分)在()眼里,《红楼梦》就是一个巨大的谜团和寓言,故事背后隐藏这微言大义。 A、新红学

红楼梦课题研究计划

《红楼梦》研究计划 指导老师:贺洪爱学生:巫雅琴 一、研究意义分析 大家知道,《红楼梦》是一部具有深广的文化内涵和高度的思想内涵的奇书,《红楼梦》是中华民族五千年传统文化思想的最高综合和体现,所以学习研究《红楼梦》当然有他重大的现实意义,不能采取立时见效的实用的态度。譬如用药,有些药是补药,久服可以延年强身,有些药是治病的药,可以立见功效或在较短时间内见效,但如果患疾病而用滋补缓药,当然劳而无功,如果患虚病弱症而用补药,事久必然有效。《红楼梦》是药中的大补,当治患文化虚弱之症,久服必定有效,所以学习《红楼梦》的现实意义,首先是在提高人们的文化艺术修养,提高人们的思想精神境界,提高全民的文化素质! 二、思想根源分析 1、外部的思想根源,也就是世界的大环境。曹雪芹大约诞生在清康熙54年,即公元1705年(有争议),卒于乾隆27年即公元1763年。他出生时正值18世纪的开始,欧洲文艺复兴已过去了400年,在这段时间,世界范围的人文思潮进一步发展,其特点是反对中世纪的神权和专治统治,尊重和提倡人的价值,人要自己主宰自己。同时大力提倡科学,产生了哥白尼的太阳学说。中国封建王朝处于康乾鼎盛,而西方进入进一步认识世界的科学时代。1760年英国开始了工业革命。乾隆25年《红楼楼》手抄本诞生并在社会上传播。此时瓦特发明的蒸汽机已开始应用于工业,带来了工业革命的高潮。当时中国与世界的隔绝是比较严重的,但也不是一点风都吹不进来。在明万历10年(1582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来中国传教,带来了西方文明和科学技术。万历30年利玛窦来到了北京,呈进自鸣钟以讨皇帝的欢欣,同时带来了万国图,即世界地图,使上层及士大夫开阔了眼界。其后耶稣教士汤若望于清顺治年间来到中国,带来了基督教义与西方文明及科学知识。基督教义是主张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反对纳妾等,这些思想不可能不影响到中国社会,特别是上层知识界。 2、内部思想根源及国内政治经济状况。自明朝后期中国的资本主义从萌芽到逐步发展,商品经济进入社会生活,形成了几个大的商业城市,如南京。明朝后期,南京很繁华,商店林立、招牌盈目。比较大的商业城市还有北京、杭州、

《红楼梦》翻译研究综述

摘要:《红楼梦》作为中国的四大名著之一,已经被翻译成了英、法、德、日、韩、俄、泰、西班牙等多种译本。随着外语研究及翻译研究的发展,学者们对《红楼梦》各种版本的语言翻译、文化翻译、译本对比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本文主要对目前国内《红楼梦》翻译研究做了大体回顾,从语用学、修辞学、文化等方面对翻译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和总结,指出了目前《红楼梦》翻译研究存在的问题,提出今后《红楼梦》翻译研究可能的领域与途径。 关键词:《红楼梦》翻译语用学修辞学文化 《红楼梦》作为中国的四大名著之一,已经被翻译成了英、法、德、日、韩、俄、泰、西班牙等多种译本。海外的《红楼梦》译本有摘译、节译、全译三种形式。虽然《红楼梦》已有多种语言的全译本,但是从目前国内的翻译研究来看,却只涉及到三种语言的版本。英译本的研究最多,占所有研究的90%以上,俄语、法语、德语、日语、韩语版本的研究虽有涉及,但都总计不过十余篇。主要有成蕾的《“潇湘馆”里的“潇湘妃子”――〈红楼梦〉两个法译本中建筑专名的语义层级分析及其翻译策略选择》(《译林(学术版)》2011年第3期);郭玉梅的《〈红楼梦〉法译本传统文化内涵的翻译策略》(《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年5月)、《从〈红楼梦〉法译本看汉语歇后语的翻译》(《法语学习》2011年第3 期);森中美树的《简述日译〈红楼梦〉之难点――以平冈龙城〈国译红楼梦〉为例》(《红楼梦学刊》2011年第3辑);苏德昌的《从红楼梦的日译看“そんな”的感叹词性用法》(《日语学习与研究》1993年第3期);史华慈与姚军玲的《〈红楼梦〉德译书名推敲》(《红楼梦学刊》2010年第6辑)等。 一、《红楼梦》翻译研究现状评述 (一)《红楼梦》翻译研究总体概述 在进行《红楼梦》翻译研究的内容前,有必要从数量和质量上对其研究的总体状况进行宏观概述,为下面研究内容的归纳和分析提供相关数据。笔者通过CNKI中国知网,输入“红楼梦”及“译”两个关键字,在“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及“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选择“题名”检索条件,进行模糊检索,得到以下数据。 表1 ■ 从上面的数据来看《红楼梦》翻译方面的研究已经取得了较多的研究成果,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更多的相关博士论文及专著的出版,《红楼梦》翻译的研究的范围和质量都有了较大的提升。 (二)《红楼梦》翻译研究状况 1.语用学视觉下的《红楼梦》翻译研究李蓓在《〈红楼梦〉语言学研究综述》(《红楼梦学刊》2011年第4辑)中认为汉语版《红楼梦》中语言学研究主要集中在语言的性质、构成、词汇、词汇系统及对成语、惯用语、歇后语等熟语方面的研究。而目前的翻译研究来看还相对比较单一,主要涉及到词汇、委婉语、习语、典故等方面。《红楼梦》中词汇的翻译研究。从目前的研究来看词汇的翻译研究主要涉及某一类词的翻译。 (1)人名的翻译。王静在《〈红楼梦〉姓名翻译与注释译法》(《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4月)中分析了杨、霍两英译本《红楼梦》的人物命名艺术,提出要忠实地再现《红楼梦》的文化内涵,就必须利用音译法和意译法、运用双关语法和借用法语、拉丁语等方法译出其中姓名的含义。赵丽娟在《金陵十二钗判词中人物姓名的英译本解读――浅谈霍克斯〈红楼梦〉版本主要人物命名》(《语文建设》2013年第6期)中以霍克斯对《红楼梦》译本中人名的翻译为蓝本,以金陵十二钗判词中所暗含的人名含义为研究对象进行阐

2020年江苏自考27038红楼梦研究复习资料

27038江苏省自考红学笔记 题目一:林黛玉性格中凝聚着中国文化的各种特征,试以落花自喻挖掘其内含。 前言: 落花,是黛玉一生不幸遭遇的一个美丽的概括,新颖又贴切的描绘出在深闺自怜,又无法抗拒命运的黛玉的形象。封建社会的上天旨意、宗法势力、社会道德等,相互勾结成一种强大的压力。除皇帝外,每人头上都承担着足够的份量,迫使你低头、弯腰、折膝、匍匐,剥夺你的一切。古往今来,越是展转于淫威之下的人们越容易从心底升起一种“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信仰。曹雪芹把这种高尚的精神情操给予了他所着意塑造的悲剧形象。林黛玉秉承这种精神情操而生,纤弱的身躯并不妨碍她仰起高昂的头,果敢之气、刚正之节也同样会在深闺少女身上体现。 从黛玉进府后的一系列微妙的不平等的待遇上,慢慢地体味出这种气质给人的感染力量。作者把黛玉放在各种矛盾纵向发展和各种社会关系横向联系之中写她内心深刻的变化。那万恶的社会,经常以金钱和地位衡量人的价值,黛玉要维护自己的尊严,甚至要以匹夫不可夺其志的决心来抗争。 举例: 有一次,凤姐见一个小旦长得像黛玉,笑道:“这孩子扮上活像一个人,你们再瞧不出来。”率真的湘云脱口说出她很像林姐姐的样子。倡妓、优伶处于卑下的地位,狡黠的凤姐眼睛看着戏,心里却冒出个这么罪恶的念头,并含骨露肉地稍事提醒,果然大家都向黛玉

看,笑道:“果然像她!”如果黛玉此时站起来就走,又能走到哪里去呢?无怪她叹道:“双文虽然命薄,尚有孀母弱弟,今日我黛玉之薄命,一并连孀母弱弟俱无。”她像一团漂泊无根的柳絮,“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 内心沉重的负担也常常给明丽的爱情抹上一缕暗色。当宝玉用《西厢记》中的妙词表达对黛玉的倾心时,却又大大刺伤了她的自尊。她哭起来说:“看了混帐书,也拿我取笑儿。”这一夜,黛玉倚着床栏,抱膝含泪,如木雕泥塑般坐到两更多天方才睡去。第二天就写了那完全是言志的《葬花吟》。 结语: 花,终于谢了。红消香断,难觅难寻。明媚鲜艳的鲜花,如何抵得过一年360日的风刀霜剑!如此绚烂的生命终于悄悄地叹了最后一口气,留下了最后一滴泪。那根本无法作主的命运,在曹雪芹心中有许多叠印着又十分清晰的形象。这多像怀才不遇又横遭大故的落拓不羁的才子!寂寞西郊,一灯如豆,穷困潦倒到只能举家食粥的曹雪芹。它又很像一心想报效君王,最后落得个“智穷罪极”不能自免的司马迁!它又像那“举世皆浊唯我独清,众人皆醉唯我独醒”的屈原,为了维护自己的清白、理想,要下定“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决心。愈是身处逆境,愈能不屈地反抗,愈是被人践踏,愈要维护自己的尊严。这是林黛玉从我国优秀文化传统中秉承的品格和气概。 题目二:试阐明《红楼梦》前五回在结构上的作用 前言:

研究性学习红楼梦专题

研究性学习结题论文: 红楼梦读后感 读《红楼梦》,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熙熙攘攘的人物世界,给我们印象最深的也是这此些感动我们的人物,我们耳熟能详的贾宝玉,林黛玉,薜宝钗,王熙凤乃至刘姥姥等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再读《红楼梦》,一些其他的人物又让我产生不同的感觉,一种新的东西也在这些人物中散发出来! 《红楼梦》中描述了这样一个人“鲜艳妩媚,有似乎宝钗,风流袅娜,则又如黛玉“乳名”“兼美”,脂寓兼具宝钗、黛玉之类“擅风情、秉月貌”,便是败家的根本,这个人就是《红楼梦》中最美丽的女人------秦可卿,秦可卿凭借自己的美丽荣登上了“蓉大奶奶”的宝座,她“蓉大奶奶”的地位与她的娘家的家世不相称,她的家里老父弱弟,无钱无势,而贾府却是京都八公之一。“假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且“上上下下都是一双富贵的眼睛”,因此她的地位并不像凤姐“莲二奶奶”的位置那么可靠,她的花容月貌虽然为她增色,让她荣登宝座,但却不能保证她不受歧视,然而秦可卿到了贾府后获得的不是虐待和歧视,反而成为贾母的重孙媳中“第一得意之人”这是由于她生的“袅娜纤巧,行事又温柔和平”,她不仅“秉花容”,而且“会行事儿”这点就印证了在贾府这个大家庭也即一个社会的环境中会行事,会看眼色是一个多大能耐,此时我也不得想到了林黛玉和薜宝钗,为什么后来会有这样的爱情悲剧,在会芳园中赏梅,宝玉想睡中午觉,贾母就让小厮好生哄着去玩一回,秦氏忙主动接过这一差使,为的是博取贾母的欢心,在宴宁府宝玉会秦钟,二人到里间小炕上肠叙,秦氏忙进来叮嘱宝玉道:“宝叔,”你侄儿年小,倘或言语不低头,你千万看着我,不要理他”,为的是怕秦钟说错话使宝玉扫兴,秦氏病重,贾府还动了一大群大夫,“三四个人一日轮流着倒,有四五遍来看脉”,秦氏甘冒着凉添病的危险,一日换四五遍衣裳,坐起来见大夫,为的是怕万一礼数不周,落人非议,……如此这么多,不难看出,秦可卿不细心和要强,但她的这种细心和要强也反映了她只要求不开罪人,不落人褒贬,从而能博得人们的好感。

红楼梦研究综述

红 楼 梦 研 究 综 述 会计学院 审计14-1班 万雨巍

红楼梦研究综述 红楼梦是中国清代伟大的著作。从清代到现在,对红楼梦的研究就从未停止,甚至出现了“红学”。其研究涉及《红楼梦》主题、版本、作者。现将其部分整理如下: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红楼梦学术研究总的有以下新热点: 1.红楼梦的作者是谁?红楼梦问世以来一直未署明作者之名。四川联合大学中文系张放教授发表了一个标新立异的论断:《红楼梦》作者不是曹雪芹,而是墨香,即脂砚斋。近几十年来报刊上发表的文章对《红楼梦》原始作者的探讨更加具体化,有说是曹颊的,有说是“竹村”的,有说是脂砚斋的,有说是曹渊的;也有人认为《红楼梦》的原始作者应是曹雪芹的二伯父曹硕。根据胡适的研究,明确了以下观点:第一、《红楼梦》的著者是曹雪芹;第二、曹雪芹是正白旗人,曹寅的孙子,生于富贵之家,身经繁华之所,会作诗也能作画;第三、曹寅死于康熙五十一年,曹雪芹生于此时;第四、曹家极盛时办过四次接驾;第五、《红楼梦》一书是曹雪芹破产倾家之后,在贫困中作出的,著书大概在乾隆初年到乾隆三十年左右,书未完而曹雪芹死了。胡适的考证意见代表了主流红学的意见,《红楼梦》第一页有一句话“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这句话是胡适认为曹是《红楼梦》作者的主要依据。但是“披阅十载,增删五次”似乎是编辑工作,并非原创。曹雪芹在曹家遭查检破败时仅十二岁,要理解曹家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是不可能的,可能有一个红楼梦的原创稿,而这原创可能就是曹家的人,后来经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进行编辑整理成为了这部宏著。 2.关于《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生辰,有多种说法:1715、1724、1716、1718、1719、1720、1 723。各种说法各持论据,争执不清。但主要争论的有两种,其一为康熙五十四年说。确认曹雪芹是曹颇遗腹子,就确定了他的生年。康熙五十四年三月初七日曹颗上代母陈情折说:“奴才之嫂马氏,因现怀妊孕已及七月。”三个月后生子即雪芹,他的生年便解决了,他是康熙五十四年(1715)六月降生的。其二是雍正二年说,周汝昌在《红楼梦新证》第五章《雪芹生卒》中,根据自己曹雪芹卒于癸未年的观点,又据敦诚《挽曹雪芹》.‘四十年华付杳冥”的诗句,上推四十年,得出曹雪芹生于雍正二年(1724)。另外,吴新雷曾提出康熙五十年说。他在《<朴村集>所反映的曹家事迹——兼考曹雪芹的生年和生父》(1981年《红楼梦研究集刊》第6辑)中认为,据张云章《闻曹荔轩银台得孙却寄兼送人都》,其“‘得孙诗’中的孙子就是曹雪芹,他于康熙五十年十一月初在北京出生,康熙五十一年春随曹寅到南京,至雍正五年十二月家破时已17岁。”1991年第4辑《红楼梦学刊》发表李春祥《(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兼评“自传说”》,也论证了“雪芹生于康熙五十年”,最后享寿52岁。

《红楼梦研究》自学考试大纲

《红楼梦研究》自学考试大纲 曹雪芹是对中国和世界文化有着巨大贡献的作家,他所写的《红楼梦》,无论思想上和艺术上都取得了空前的成就,形成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被誉为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一、红楼梦研究的主要教学任务和范围 本课程以研究《红楼梦》作品本身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为主,考生应充分重视学习并钻研这部现实主义杰作的思想价值,作用影响、及其卓越的艺术技巧,以期提高自身的文学修养,并从中总结出具有普遍意义的创作规律,为繁荣我国社会主义文学,提供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 二、红楼梦研究的教材、学习方法和要求 (一)考生应熟读《红楼梦》原著。由于版本复杂和借书困难,指定两个读本:曹雪芹、高鹗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120回本;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120回本。教材选用华东师范大学版邸瑞平著《红楼撷英》(二)研究范围的四个方面要求如下: 1.红楼梦思想艺术的研究将成为自学考试的主要内容,考生应对这一专题有较深的理解和领会,在深入思考及钻研的基础上,提高分析能力及鉴赏水平,掌握这方面的有关知识,并能写出有一定质量的研究心得体会。 2.作者曹雪芹的研究。这一专题有助于理解《红楼梦》的时代背景及创作情况,考生应根据大纲要求,阅读一定的专著和论文,了解曹雪芹的家世和生平的研究概况,并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 其他如红学史的研究,成书过程及版本研究两个方面,考生可根据大纲要求,适当参考一些资料,了解这两方面研究之概况。 三、自学和考核内容 (一)《红楼梦研究》基本分叙为二十二个专题 1.红楼述略 2.红楼梦一书对传统思想和写法的打破 3.方兴未艾的学科——曹学 4.主题的多义性 5.孤标傲世借谁隐 6.贾宝玉论

关于红楼梦的研究性学习报告

关于红楼梦的研究性学习报告 《红楼梦》是一部中国末期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小说以讲述 上层社会中的四大家族为中心图画,真实、生动地描写了十八世纪上半叶中国末期封建社会的全部生活,是这段历史生活的一面镜子和缩影,是中国古老封建社会已经无可挽回地走向崩溃的真实写照。把一个个的人物写的活灵活现,有以神话故事中的女娲为开头引出着一故事——石头记,有以甄士隐为线索开始即结束了的整个故事。 故事整体讲的是一个家族的兴衰,一个家族的大小故事。主人 公为贾宝玉,他应该说是一个柔中稍稍带刚的男子,他的柔有部分是因为环境所致,他们家上上下下几乎都是女性,掌管全家的也全是女子,自然而然地就应了一句话“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他们的家族是因为家中一女子进宫当了皇帝的宠妃而盛起,于是他们天天吟诗作乐,而其中又有两女子非提不可,那便是薛宝钗和林黛玉。林黛玉生性猜忌,多愁善感,可贾宝玉偏偏就是喜欢她,她身子弱,老祖宗看不上她,便骗贾宝玉与薛宝钗成亲,林黛玉闻讯气死,而当贾宝玉揭开喜帕发现并非林黛玉,而林黛玉又身亡,悲痛欲绝,出家当了和尚。 读罢《红楼梦》,心里酸酸的。不知是为了什么。是为了荣宁 二府的家破人亡?红粉丽人的香消玉殒?还是投机分子的欺世盗名?好像每种都有一点。但总是觉得那不是全部。从一个男人的角度分析,我豁然开朗,这是嫉妒。我在隐隐之中对宝玉产生了醋意。说来也真是惭愧,但是有几个男性看到一个纨绔子弟的周围无缘无故的缠绕着数不胜数的美女而不心酸呢?

说到这,红楼梦里的爱情故事还真是数不胜数。首先力推的,就是宝玉和黛玉的红粉痴恋。在红楼梦里要数这两个人的爱情最纯洁了。从两小无猜,青梅出马,到长大后的坠入爱河。曹公简直就是顺水推舟,让读者感到,世间又一份千古流芳的爱情故事诞生了。它的出现是那么的自然,几乎没有人怀疑过,它的出现是那么纯洁,纤尘不染 但是生不逢时的爱情就是痛苦的代名词。黛玉性格里独有的叛逆和孤僻,以及对世俗的不屑一顾,令她处处显得特立独行,卓尔不群。花前痴读西厢,毫无避讳;不喜巧言令色,言随心至;崇尚真情真意,淡泊名利种种这般,都使得她象一朵幽然独放的荷花,始终执著着自己的那份清纯,质本洁来还洁去,一如碧玉般盈澈。用一个普通人的眼光看她,最欣赏的还是黛玉的诗情画意,灵秀慧黠。黛玉每每与姐妹们饮酒赏花吟诗作对,总是才气逼人,艺压群芳。无论是“少年听雨歌楼上”的诗情,“清寒入骨我欲仙”的画意;还是“草木黄落雁南归”的凄凉,“花气温柔能解语”的幽情,无不体现出她娟雅脱俗的诗人气质。最叹息的是黛玉的多愁善感,红颜薄命。黛玉的身世,注定了她的孤独无依,而她的性格,又注定了她的寥落忧伤。纵使大观园里人来人往好不热闹,可是这里没有她可以依靠的亲人,没有她可以倾诉的知己,只有风流多情的宝玉让她芳心暗许,却又总是患得患失。于是她无奈着“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悲哀着“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套无情”,伤感着“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终落得“一缕香魂随风散,三更不曾入梦来”的凄凉结局。

红楼梦开题报告doc

红楼梦开题报告 篇一:《红楼梦》开题报告 一、开题报告的含义与作用 开题报告,就是当课题方向确定之后,课题负责人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撰写的报请上级批准的选题计划。它主要说明这个课题应该进行研究,自己有条件进行研究以及准备如何开展研究等问题,也可以说是对课题的论证和设计。开题报告是提高选题质量和水平的重要环节。 研究方案,就是课题确定之后,研究人员在正式开展研之前制订的整个课题研究的工作计划,它初步规定了课题研究各方面的具体内容和步骤。研究方案对整个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起着关键的作用,尤其是对于我们科研经验较少的人来讲,一个好的方案,可以使我们避免无从下手,或者进行一段时间后不知道下一步干什么的情况,保证整个研究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可以说,研究方案水平的高低,是一个课题质量与水平的重要反映。 二、写好研究方案应做的基础性工作 写好研究方案一方面要了解它们的基本结构与写法,但“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写好开题报告和研究方案重要还是要做好很多基础性工作。首先,我们要了解别人在这一领域研究的基本情况,研究工作最根本的特点就是要有创造性,熟悉了别人在这方面的研究情况,我们才不会在别人

已经研究很多、很成熟的情况下,重复别人走过的路,而会站在别人研究的基础上,从事更高层次、更有价值的东西去研究;其次,我们要掌握与我们课题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理论基础扎实,研究工作才能有一个坚实的基础,否则,没有理论基础,你就很难研究深入进去,很难有真正的创造。因此,我们进行科学研究,一定要多方面地收集资料,要加强理论学习,这样我们写报告和方案的时候,才能更有把握一些,制定出的报告和方案才能更科学、更完善。 三、课题研究方案的结构与写法 课题研究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题名称 课题名称就是课题的名字。这看起来是个小问题,但实际上很多人写课题名称时,往往写的不准确、不恰当,从而影响整个课题的形象与质量。这就是平常人们所说的“只会生孩子,不会起名字”。那么,如何给课题起名称呢? 名称要准确、规范。 准确就是课题的名称要把课题研究的问题是什么,研究的对象是什么交待清楚,比如我们现在有一个课题名称叫“佛山市教育现代化进程研究”,这里面研究对象就是佛山市,研究的问题就是教育现代化问题。有时候还要把研究方法写出来,比如鸿业小学的“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验研究”,这里面研究的对象是小学生,而不是中学生或者大学生,研

红楼梦专题研究研究性学习活动结题报告

《红楼梦》专题研究研究性学习活动结题报告 一、【课题背景】 《红楼梦》作为我国古典小说的扛鼎之作,多少年来在社会上广泛流传,影响深远。她如同文化界的瑰宝,在不时地闪烁着光芒。但这一切都需要我们后人去挖掘,去体会去感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让我们的文化更加灿烂,也让红楼梦为更多人所熟知。学生对《红楼梦》有着特殊喜爱,但大家也都是处在朦胧之中,对《红楼梦》焕发的神秘色彩充满了好奇,对她的奇妙,她的文学价值有这一股莫名的冲动,此外,也有红楼梦作为我国四大名著之首,远在国外的学生们都能讲得头头是道,而我们所谓的本土学生却对她了解得少之又少,所以确定了这个题目。 二、【现状】 在这次研究的过程中我指导学生进行名著阅读,和学生一起设计活动方案,召开师生见面会讨论形成开题报告,指导学生上网搜集材料、到图书馆查阅文献、筛选整合资料,对大量的信息进行整理,形成了自己解读人物的独特感受,并形成过程性材料;指导学生开展了问卷调查、召开学习讨论会,指导学生撰写心得体会和结题报告。 三、【活动主要过程与内容】 (一)、读《红楼梦》,按照专题与老师同学共同探讨。 (二)、把学生分成2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成员整体素质相当;以小组为单位展开活动,要求组内合作,组间交流。 (三)、教师对小组学习提出具体的训练要求,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作品,完成任务。1、人物 (1)在《红楼梦》中,除却著名的金陵十二钗,其他有名有姓的人物就有400多个,这么多的人物如“过江之鲫”,纷繁多姿,个性鲜明,生气勃勃,绝无重复,囊括了世间各色人形,即便在同个人的塑造上,也是一人千面,令人叫绝。 林黛玉,林如海与贾母的女儿贾敏之女,从小体弱多病,加上有点儿小心眼,比较多心,所以会“病如西子胜三分”,“娇袭一身之病”。曹雪芹把她的绝代姿容与西施联系起来,拥有富有魅力的西施式的清瘦之美。然而,使她更具艺术魅力的,是她丰富且优美的精神世界。她不是一个平凡的女子,她聪明,诗思敏捷,但太过于敏感,也许是她聪慧以及不幸的身世。虽说如此,但黛玉也并非心胸狭窄,耍小性儿的人,她“冰心玉壶”,谦和。她的才学更是不可低估的。她独特的见解,丰富的想象力,使她在众多诗会中夺魁。还有一点,她是带有叛逆的才女,也正是曹雪芹赋予这一形象的原因,是为了批判封建礼教。其实黛玉许多泪,都是为当时黑暗的社会所流的。 贾宝玉,贾母的孙子,贾政与王夫人的二儿子,因长相清秀出世时嘴里衔着“通灵宝玉”,且又聪慧异常,于是被荣、宁两府视为掌上明珠,从小受贾母溺爱,淘气异常,顽劣不堪。其身上有两个陋习。一是喜好男宠,也就是有同性恋倾向。养男宠是明清社会一些上层士大夫的陋习之一,是一种极其恶劣的变态行为。书中薛蟠、贾珍、北静王等都有此陋习。贾宝玉的此陋习体现在他与几个人的关系——蒋玉菡、秦钟、柳湘莲。其二是多情,爱吃人家的胭脂。虽说他深爱黛玉,但是他先前与袭人、晴雯、鸳鸯、金钏儿更不用说,以致香菱、平儿,都套近乎。宝玉有陋习,但更重要的是他平等待人,尊重个性,崇尚自由。他不肯谈“经济学问”,他认为这是“混帐话”。还有他性格丰富,多情多思,无事忙所以说他的品行既可笑又可爱又可叹。

《红楼梦》主线研究综述(1)

《红楼梦》主线研究综述(1) 关于《《红楼梦》主线研究综述(1) 》,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于《红楼梦》主线问题,学术界意见纷纭复杂,莫衷一是。而把握《红楼梦》的主线是认识《红楼梦》的主题及其思想价值和美学价值的关键。因此本文将50年代以来,有关《红楼梦》主线的各种见解加以梳理,以供红学研究者参考。 从50年代起,红学界开始提出了《红楼梦》的“主线”,或称作“中心线索”的问题。1980年前后,围绕《红楼梦》主线问题,展开了热烈的争论。从那时到最近,不断有人对这一问题发表有卓见的文章。据笔者所见,迄今为止有关《红楼梦》主线的看法,大致可以归纳为三类:(一)“单线”、(二)“双线”、(三)“三线”。现分述如下。 一

“单线”。此种意见又可梳理为六种观点: 一、“宝黛钗爱情婚姻悲剧说”。此说提出最早。下举三家·①李希凡、蓝翎在《关于〈红楼梦〉的思想倾向问题》(《新建设》1955年4月号)中说:“《红楼梦》是以贾宝玉、林黛玉与薛宝钗的恋爱故事作为贯串全书的中心线索。”②舒芜同志在《“谁解其中味”—有关〈红楼梦〉的若干问题讨论》(《红楼梦学刊》1980年第1辑)中认为:“无论如何,宝、黛、钗之间的故事,才是《红楼梦》的主要故事,或者说,是贯串和联络千头万绪的一条主线,这是不可否认的。”③邓遂夫在《<红楼梦>主线管窥》(《红楼梦学刊》1982年第1辑)中指出:“这部作品的主线,正确表达,应该是宝黛钗的爱情和婚姻悲剧。”“作品中‘描写主人公具体活动的具有连续性的、贯穿全书的一个中心事件’,也不仅仅是宝玉、黛玉之间的爱情悲剧,还应包括与此紧密相连而不可分割的宝玉、宝钗之间的婚姻悲剧,实际上是相互交错地构成了一个统一的,更具典型意义的中心事件—宝黛钗三人的命运悲剧。”除以上三家外,诸如吴组缃《论贾宝玉典型形象》(《北京大学学报》1956年第4期)、北京大学中国古典文学组写的《<红楼梦>的思想和艺术》(《北京大学学报》1973年第3期)等文章也都持此观点。 二、“宝黛爱情悲剧说”。持此观点的文章最多。下举5家:①

奥鹏 2019年 红楼梦研究 在线考试

单选题 (共23道题) 展开 收起 1.( 2.0分)织造在清代是一种特殊的官职,此官职也涉及到清代的()制度问题。 ? A、奏折 ? B、密折 ? C、公折 ? D、量刑 我的答案:B 此题得分:2.0分 2.(2.0分)目前比较流行的版本为: ? A、一百二十回 ? B、八十回 ? C、一百回 ? D、一百四十回 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2.0分 3.(2.0分)一些《红楼梦》的抄本附有脂砚斋的评语,被称为: ? A、程高本 ? B、脂评本 ? C、原初本

? D、早期本 我的答案:B 此题得分:2.0分 4.(2.0分)以下人物属于“金陵十二钗”副册的有: ? A、林黛玉 ? B、晴雯 ? C、巧姐 ? D、李纨 我的答案:B 此题得分:2.0分 5.(2.0分)《红楼梦》第五回册页上画着“一座荒村野店,有一美人在那里纺织。”是对()命运的暗示。 ? A、巧姐 ? B、王熙凤 ? C、林黛玉 ? D、惜春 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2.0分 6.(2.0分)《红楼梦》第五回册页上“一从二令三人木,苦相金陵事更哀”是对()命运的暗示。 ? A、林黛玉 ? B、王熙凤 ? C、薛宝钗

? D、贾宝玉 我的答案:B 此题得分:2.0分 7.(2.0分)《终身误》的抒情主人公是: ? A、林黛玉 ? B、贾宝玉 ? C、贾元春 ? D、薛宝钗 我的答案:B 此题得分:2.0分 8.(2.0分)“木石姻缘”指的是贾宝玉和()的爱情: ? A、林黛玉 ? B、薛宝钗 ? C、史湘云 ? D、妙玉 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2.0分 9.(2.0分)“金玉良缘”指的是贾宝玉和()的爱情: ? A、林黛玉 ? B、薛宝钗 ? C、史湘云 ? D、妙玉

红楼梦开题报告

红楼梦人物研究研究性学习开题报告 1.课题的来由 《红楼梦》是我们四大名著之一,从清至今,人们对它的拜读不但没有减少半分,反而与日俱增。这都缘于它所描写人物的多样性,故事情节的曲折性使我们爱恨交加。对于宝玉,黛玉,宝钗三人之间的感情纠葛。也许是最吸引大家的。随着我们成长,对这个也有深入了解。看过刘心武的“百家讲坛”,认识到这不只是三人的感情纠葛,更大的意义在于三人后的家庭,社会背景的深入。因此,我们决定去探究。也许只会是冰山一角,也许九牛一毫,但领略一番它的内涵,也并非无所收获。 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3.成员分工 指导老师: 组长 组员 4.活动步骤,内容 (1)阅读经典名著《红楼梦》 (2)搜集与《红楼梦》相关的人物评论与分析。 (3)制定表格,研究各种不同学说之间的主要差异。 (4)对书中的某一人物提出自己相对独立的观点。 (5)提交经验论文,制成开题报告。 5.研究计划 时间内容 1-6 周查阅资料确定课题 7-10 周开题报告会上网调查、实验调查 10-17 周筛选资料,形成论文 17-20 周展示研究成果,结题报告 4.活动步骤,内容 (1)阅读经典名著《红楼梦》 (2)搜集与《红楼梦》相关的人物评论与分析。 (3)制定表格,研究各种不同学说之间的主要差异。 (4)对书中的某一人物提出自己相对独立的观点。 (5)提交经验论文,制成开题报告。 5.研究计划 时间内容 1-6 周查阅资料确定课题 7-10 周开题报告会上网调查、实验调查 10-17 周筛选资料,形成论文 17-20 周展示研究成果,结题报告 4.活动步骤,内容 (1)阅读经典名著《红楼梦》 (2)搜集与《红楼梦》相关的人物评论与分析。 (3)制定表格,研究各种不同学说之间的主要差异。 (4)对书中的某一人物提出自己相对独立的观点。 (5)提交经验论文,制成开题报告。 5.研究计划 时间内容 1-6 周查阅资料确定课题

《红楼梦》研究综述

《红楼梦》研究综述 《红楼梦》研究进入一九八四年后,已失去了前几年浩大的声势,出现了相对沉寂的局面。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缺乏新鲜材料和新的研究手段;二是前些年争论的许多问题或已基本解决,或者僵持不下,没有新的焦点;三是由于整个古典小说的研究日趋活跃,一些研究者开始将课题转移到其他作品方面。其他方面也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现将研究情况的部分综述如下: 一艺术研究与比较研究 想内容研究相比较,《红楼梦》艺术研究方面更多地吸引着研究者的注意,但是多数文章是探讨技巧,手法方面特色的,所论平平,重复者亦不鲜见。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对小说美学问题的探讨。 之《“红学”与美学》〔1〕从“《红楼梦》是艺术”、“艺术需要美”、“美在整体”三方面逐层深入地从美学的角度探及如何看待《红楼梦》内容之美和艺术之美的问题,思路较宽。吴调公《从晴雯之死一节看曹雪芹的美学观》〔2〕从具体的悲剧情节分析了曹雪芹由泛神思想出发表现出来的美学观所具有的三个特色,即“把悲剧美和泛神论朦胧地融合起来,加深加强了他对美与丑搏击的鲜明感受”,“在泛神论和悲剧美融成的美感中表现了一贯的神秘主义、悲观主义色彩”,“泛神论在他的悲剧描述中形成了时间和空间境界的广阔性以及朦胧美的特色”,论述角度较为独特。吴功正《论曹雪芹对中国小说美学的贡献》〔3〕、和何永康《笔在狂澜,诗触雅俗》〔4〕着重论述了《红楼梦》在小说美学方面的独特成就,梁归智《〈红楼梦〉与中国传统美学》〔5〕则从脂本、程高本的差别分析中,提出脂本的审美观是“真”,而程高本的审美观是“善”,两者高下悬殊,且有新旧之别,程高本取代脂本流传是“中国美学史上的一幕悲剧,是旧审美观对新审美观进行反扑的胜利”。从美学角度评价、讨论《红楼梦》的成就意义是一件重要的工作,近年来已经引起研究者的注意。这一方面需要有美学方面的研究者参加讨论,另一方面也需要红学界的同志注意吸收美学研究的成果,以便能使这项课题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直《〈红楼梦〉中的实境和借境》〔6〕一文以诗家“境界说”分析作品创造艺术境界的两种主要手法,广征博引而又立足本书,细微深入,颇能予人启发。李彤《〈红楼梦〉的意境表现浅谈》〔7〕在论述作品的意境表现之后指出,“因为通过意境贯通了中国诗和画的精神,才使《红楼梦》达到了如此幽深清雅的艺术境界,打破了叙事和抒情的界限,打破了小说和诗(狭义的)的界限,打破了再现性艺术和表现性艺术的界限,打破了诗(广义的)和画的界限,打破了时间艺术和空间艺术的界限——我们正应该从如此重复的意义上,去认识《红楼梦》的意境,也应该这样融会贯通地去认识中国美学思想的传统。”庄克华《诗化的小说》认为:“《红楼梦》那迷人的魅力正是诗化的艺术力量产生出来的。曹雪芹成功地运用了诗化的结构、诗化的意境和诗化的语言去创作小说,打开了小说创作在艺术表现上的新路。其在艺术上的深刻影响,是很难估计出来的。”这些意见有助于将研究引向深入。 一些文章意在通过总结《红楼梦》的艺术经验以推动今天的文艺创作。例如周中明《曹雪芹在典型形象塑造上的新贡献》提出三点,一是“不是从旧的传统观念出发,而是从实际生活出发,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创造出了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的新人物”,二是“从描写单一的性格特征,发展为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地描写人物的复杂性格”。三是“既通过日常的现实生活,创造出与千千万万个普通读者声息相通的普通人物,同时在这些普通人物形象身上,又体现了我们民族传统的理想主义英雄主义精神”。刘敬圻《“淡淡写来”及其他》从《红楼梦》描叙大事件大波澜的艺术经验的分析中说明“我国小说的传统表现方法,并不存在永恒不变的模式,也不象某些文章所嘲弄的那么单调。古典小说中一系列卓有成效的艺术经验,对于反映我们当前的复杂世态、复杂的人物性格以及复杂而又复杂的一切,并不显得已经过时。”都有一些新意。 外文学比较研究的角度探讨《红楼梦》的文章不算太多。李达武《〈红楼梦〉与〈呼啸山庄〉主人公爱情悲剧的比较》认为两书主人公在对社会环境的反叛精神、性格特征以及不幸的命运方面有某种相似之处,但在充满迷恋、痛苦、钟情的纠缠与执着的追求爱情的悲剧方面,都有着完全不同的表现形式。李书鲤《林黛玉与安娜》分析了她们在叛逆精神与悲剧命运方面同样具有高度的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但两书作者的妇女观却有很大不同,托尔斯泰的妇女观是“历史的反动”,而曹雪芹却站在时代的前列。吴国光《〈十日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