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浮力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浮力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浮力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浮力知识点总结

物理第十章《浮

力》知识点总结

第一节 浮力

1、定义:一切浸入液体(气体)的物体都受到液体(气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力 叫浮力。

2、方向:竖直向上,施力物体:液(气)体

3、产生的原因(实质):液(气)体对物体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向上、向下的压力差 即浮力。

第二节 阿基米德原理

(1)内容: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2)公式表示:F 浮 = G 排 =ρ液V 排g 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而与物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形状 、浸没的深度等均无关。 (3)适用条件:液体(或气体)

第三节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

(1)前提条件:物体浸没在液体中,且只受浮力和重力。

下沉 悬浮 上浮 漂浮

F 浮 <

G F 浮 = G F 浮 > G F 浮 = G

ρ液<ρ物

ρ液 =ρ物 ρ液 >ρ物 ρ液 >ρ物

说明:

① 密度均匀的物体悬浮在某液体中,若把物体切成大小不等的两块,则大块、小块都悬浮。

②一物体漂浮在密度为ρ的液体中,若露出体积为物体总体积的1/3,则物体密度为(2/3)ρ

分析:F 浮 = G 则:ρ液V 排g =ρ物Vg ρ物=( V 排/V )·ρ液= 2 3ρ液 ③ 悬浮与漂浮的比较 相同: F 浮 = G

不同:悬浮ρ液 =ρ物 ;V 排=V 物

漂浮ρ液 >ρ物;V 排

④判断物体浮沉(状态)有两种方法:比较F 浮 与G 或

比较ρ液与ρ物 。 ⑤ 物体吊在测力计上,在空中重力为G ,浸在密度为ρ的液体中,示数为F 则物体密度为:ρ物= G ρ/ (G-F)

⑥冰或冰中含有木块、蜡块、等密度小于水的物体,冰化为水后液面不变,冰中含有铁块、石块等密大于水的物体,冰化为水后液面下降。

液面不变的原因是:∵漂浮 ∴F=G F1=G 冰+G 木 F2=G 水+G 木(熔化后的)又∵G 冰=G 水 ∴F1=F2 即V 排=V ∴液面不变

液面下降的原因:∵漂浮 ∴F1=G 冰+G 铁 冰熔化后,铁块沉底,∴F2<G 水+G 铁 ∴F1>F2, 即V 排>V ∴液面下降

漂浮问题“五规律”:

规律一:物体漂浮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等于它受的重力; 规律二:同一物体在不同液体里漂浮,所受浮力相同;

规律三:同一物体在不同液体里漂浮,在密度大的液体里浸入的体积小;

规律四:漂浮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是它总体积的几分之几,物体密度就是液体密度的几分之几;

规律五:将漂浮物体全部浸入液体里,需加的竖直向下的外力等于液体对物体增大的浮力。 浮力的利用: (1)轮船:

排水量:轮船满载时排开水的质量。单位 t 由排水量m 可计算出:排开液体的体积V 排= m/ρ液;排开液体的重力G 排 = m g ;轮船受到的浮力F 浮 = m g 轮船和货物共重G=m g 。 (2)潜水艇:

工作原理:潜水艇的下潜和上浮是靠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的。 (3)气球和飞艇:

工作原理:气球是利用空气的浮力升空的。气球里充的是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如:氢气、氦气或热空气。为了能定向航行而不随风飘荡,人们把气球发展成为飞艇。

计算浮力方法:

1、示重差法:物体在空气中的重与物体在液体中的重的差值等于浮力。即浮

液空F G G =-。

2、压力差法:应用F 浮=F 向上-F 向下求浮力。

3、公式法: F 浮=ρ液gV 排=G 排液

4、受力分析法:如果物体在液体中处于漂浮或悬浮状态,则F 浮=G 物。如果物体受三个力而处于平衡状态。则要分析出重力和浮力以外的第三个力的方向,当第三个力方向与重力同向时,则F 浮=G 物+F 3,当第三个力方向与重力方向相反,则F 浮=G 物-F 3。

5、排水量法:F 浮=排水量(千克)×g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十章浮力知识点总结

物理第十章《浮力》知识点总结 第一节 浮力 1、定义:一切浸入液体(气体)的物体都受到液体(气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力 叫浮力。 2、方向:竖直向上,施力物体:液(气)体 3、产生的原因(实质):液(气)体对物体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向上、向下的压力差 即浮力。 第二节 阿基米德原理 (1)内容: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2)公式表示:F 浮 = G 排 =ρ液V 排g 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而与物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形状 、浸没的深度等均无关。 (3)适用条件:液体(或气体) 第三节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 (1)前提条件:物体浸没在液体中,且只受浮力和重力。 下沉 悬浮 上浮 漂浮 F 浮 < G F 浮 = G F 浮 > G F 浮 = G ρ 液 <ρ物 ρ液 =ρ物 ρ液 >ρ物 ρ液 >ρ物 说明: ① 密度均匀的物体悬浮在某液体中,若把物体切成大小不等的两块,则大块、小块都悬浮 。

②一物体漂浮在密度为ρ的液体中,若露出体积为物体总体积的1/3,则物体密度为(2/3)ρ 分析:F 浮= G则:ρ液V排g =ρ物Vg ρ物=(V排/V)·ρ液= 2 ρ液 ③悬浮与漂浮的比较 相同: F 浮= G 不同:悬浮ρ 液=ρ 物 ;V 排 =V 物 漂浮ρ 液>ρ 物 ;V 排

初三物理浮力知识点归纳

第十四章《浮力》知识点 三、浮力 1.浮力的定义:一切浸入液体(气体)的物体都受到液体(气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力叫浮力。 2.浮力方向:竖直向上,施力物体:液(气)体。 3.浮力产生的原因(实质):液(气)体对物体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向上、向下的压力差即浮力。 4.物体的浮沉条件: (1)前提条件:物体浸没在液体中,且只受浮力和重力。 (2)请根据示意图完成下空。 下沉悬浮上浮漂浮 F浮< G F浮= G F浮> G F浮= G ρ液<ρ物ρ液 =ρ物ρ液 >ρ物ρ液>ρ物 (3)说明: ①密度均匀的物体悬浮(或漂浮)在某液体中,若把物体切成大小不等的两块,则大块、小块都悬浮(或漂浮)。 ②一物体漂浮在密度为ρ的液体中,若露出体积为物体总体积的1/3,则物体密度为ρ。 分析:F浮=G 则:ρ液V排g =ρ物Vgρ物=(V排/V)·ρ液=ρ液 ③悬浮与漂浮的比较 相同:F浮=G:物不同:悬浮ρ液=ρ物;V排=V物漂浮ρ液<ρ物;V排

初中:八年级物理压强与浮力知识点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教材 物理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物理教案 / 初中物理 / 八年级物理教案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八年级物理压强与浮力知识点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物理知识,可以让学生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对事物的理解认识也会有一定的帮助,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初中八年级物理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为大家整理了初二物理压强与浮力知识点,让我们一起学习,一起进步吧! 1、压力:指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压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发生形变。 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就越显著;当压力的大小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就越显著。压力的作用效果是可以比较的。 2、压强:作用在物体单位面积上的压力叫做压强。压强用符号p表示。压强是为了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而规定的一个物理量。 3、压强的计算公式及单位:公式:p=f/s,p表示压强,f表示压力,s表示受力面积压力的单位是n,面积的单位是m2,压强的单位是n/m2,叫做帕斯卡,记作pa。1pa=1n/m2。(帕斯卡单位很小,一粒平放的西瓜子对水平面的压强大约为20pa) 4、增大压强与减小压强的方法:

当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可以减小压强,减小受力面积可以增大压强; 当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可以增大压强,减小压力可以减小压强。 5、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液体内部压强的产生是因为液体具有重力,同时具有流动性。) 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在同一深度,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深度增大,液体的压强增大;液体的压强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在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液体内部的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液体的深度有关,与液体的质量、体积无关。 6、液体内部压强的公式: p=ρghρ指密度,单位kg/m3,g=9.8n/kg,h指深度,单位:m,压强单位(pa)注意:h 指液体的深度,即某点到液面的距离。 7、连通器: 1、是指上部开口,底部连通的容器。 2、连通器至少有两个开口,只有一个开口的容器不是连通器。 8、连通器的原理: 如果连通器中只装有一种液体,那么液面静止时连通器中液面总保持相平。 9、连通器的应用: 洗手池下的回水管———管内的水防止有异味的气体进入室内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浮力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的理性思维较弱,对概念的理解、规律的分 析有欠缺。但学生的求知欲很强,动手心情很迫切,对 新生事物有很浓厚的兴趣,渴望掌握知识。本节课学生 通过直观的体验、实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找出规 律。利用这节实验探究课创设一个平台,充分发挥学生 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轻松、愉快地掌握知识,形成技 能并锻炼能力。 教 学 流程老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浮力的定义 1让学生举出生 活中关于浮力的 现象。 2 说出浸入漂在 浸没的状态 3 板书浮力定义 简单提问浮力的 施力物体受力物 体方向 二浮力的大小 称重法 F 浮 =G- F 示 三浮力产生的原 因 浸没在液体中的 物理,其上下表 面受到的压力不 同,这就是浮力 1学生说出关于 浮力的现象,演 示浮力存在的情 景 2 说明物体漂浮 浸入,浸没的状 态。 学生经历探究过 程测量浮力大小 通过检测学 生的预习成果激 励学生的学习和 探索兴趣,了解 重要的动词在浮 力中的应用并且 让学生们积极的 投入到学习中 来,有感性过度 到理性,引出浮 力定义。 让学生体会探究 的过程

产生的原因(压力差法求浮力) 四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 老师演示 五浮力的影响因素 通过学生演示引出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规律:物体在液体中所收浮力的大小,跟它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跟液体的密度有关,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越大,液体的密度越大,浮力就越大 小结:师生共同总结收获与疑问学生阅读,交流 总结 学生观察总结 演示压乒乓球, 压排球 猜想实验探究 交流合作总结规 律 培养学生的分析 总结能力 从现象看规律 经历探究过程, 培养学生的动手 操作能力和学生 的交流合作能力

初二物理浮力知识点总结

初二物理浮力知识点总结 1、浮力的定义:一切浸入液体(气体)的物体都受到液体(气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力叫浮力。 2、浮力方向:竖直向上,施力物体:液(气)体 3、浮力产生的原因:液(气)体对物体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向上、向下的压力差即浮力。 4、物体的浮沉条件:(1)前提条件:物体浸没在液体中,且只受浮力和重力。GF浮GF浮(2)示意图F浮GF浮G 下沉悬浮 上浮漂浮 F浮 < G F浮 = G F浮 > G F浮= G ρ液<ρ物ρ液=ρ物ρ液>ρ物ρ液>ρ物(3)、说明:① 密度均匀的物体悬浮(或漂浮)在某液体中,若把物体切成大小不等的两块,则大块、小块都悬浮(或漂浮)。②一物体漂浮在密度为ρ的液体中,若露出体积为物体总体积的1/3,则物体密度为 (2/3)ρ F浮G分析:F浮 = G 则:ρ液V排g =ρ物Vg ρ物=( V排/V)ρ液=23ρ液③ 悬浮与漂浮的比较相同:F浮 = G 不同:悬浮ρ液=ρ物;V排=V物漂浮ρ 液>ρ物;V排

体,冰化为水后液面不变,冰中含有铁块、石块等密大于水的物体,冰化为水后液面下降。 5、阿基米德原理:(1)、内容: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2)、公式表示:F浮 = G排=ρ液V排g 从公式中可以看出: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而与物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形状、浸没的深度等均无关。(3)、适用条件:液体(或气体) 6、浮力的利用:(1)、轮船:工作原理:要使密度大于水的材料制成能够漂浮在水面上的物体必须把它做成空心的,使它能够排开更多的水。排水量:轮船满载时排开水的质量。单位 t 由排水量m 可计算出: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 m/ρ液;排开液体的重力G排 = m g ;轮船受到的浮力F浮 = m g 轮船和货物共重G=m g 。(2)、潜水艇:工作原理:潜水艇的下潜和上浮是靠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的。(3)、气球和飞艇:工作原理:气球是利用空气的浮力升空的。气球里充的是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如:氢气、氦气或热空气。为了能定向航行而不随风飘荡,人们把气球发展成为飞艇。(4)、密度计:原理:利用物体的漂浮条件来进行工作。构造:下面的铝粒能使密度计直立在液体中。刻度:刻度线从上到下,对应的液体密度越来越大计算浮力方法: 1、示重差法,就是物体在空气中的重与物体在液体中的重的差值等于浮力。即。

(精品)浮力知识点总结(完整)

浮力 1、浮力的定义:一切浸入液体(气体)的物体都受到液体(气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力 叫浮力。 2、浮力方向:竖直向上,施力物体:液(气)体 3、浮力产生的原因(实质):液(气)体对物体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向上、向下的压力差 即浮力。F 向上—F 向下=F 浮 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F=PS=ρghS 4、阿基米德原理: (1)、内容: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2)、公式表示:F 浮 = G 排 =ρ液gV 排 从公式中可以看出: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而与物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形状 、浸没的深度等均无关。 (3)、适用条件:液体(或气体) 5、物体的浮沉条件: (1)前提条件:物体浸在液体中,且只受浮力和重力。 (2)请根据示意图完成下空。 悬浮 下沉 上浮 漂浮 F 浮 = G F 浮 <G F 浮 > G F 浮 = G ρ液=ρ物 ρ液 <ρ物 ρ液 >ρ物 ρ液 >ρ物 例:把木块按在水里后放开,浮力的变化示意图。 (3)、说明: ① 密度均匀的物体悬浮(或漂浮)在某液体中,若把物体切成大小不等的两块,则大块、小块都悬浮(或漂浮)。 ②一物体漂浮在密度为ρ的液体中,若露出体积为物体总体积的1/3,则物体密度为 (2/3)ρ 分析:F 浮 = G 则:ρ液V 排g =ρ物Vg ρ物=( V 排/V )·ρ液= 2 3ρ液

6、漂浮物体“五规律” 规律一:物体漂浮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等于它受的重力; 规律二:同一物体在不同液体里漂浮,所受浮力相同; 规律三:同一物体在不同液体里漂浮,在密度大的液体里浸入的体积小; 规律四:漂浮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是它总体积的几分之几,物体密度就是液体密度的几分之几; 规律五:将漂浮物体全部浸入液体里,需加的竖直向下的外力等于液体对物体增大的浮力。 7、浮力的利用: (1)、轮船: 工作原理:要使密度大于水的材料制成能够漂浮在水面上的物体必须把它做成空心的,使它能够排开更多的水。 排水量:轮船满载时排开水的质量。单位 吨(t ) 由排水量m 可计算出:排开液体的体积V 排= m/ρ液;排开液体的重力G 排 = m g ;轮船受到的浮力F 浮 = m g 轮船和货物共重G=m g 。 (2)、潜水艇: 工作原理:潜水艇的下潜和上浮是靠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的。 潜艇两侧有水舱,当水舱充满水时,潜艇受到的重力大于浮力,潜艇就会下沉。当用压缩空气将水舱里的水排出一部分时,潜艇受到的重力小于浮力时,潜艇就会上浮。 (3)、热气球和气艇: 工作原理:气球是利用空气的浮力升空的。气球里充的是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如:氢气、氦气或热空气。为了克服气球没有动力的缺点,人们把气球发展成为气艇(安装带螺旋桨的发动机)。 计算浮力方法: 1、示重差法,就是物体在空气中的重与物体在液体中的重的差值等于浮力。即

八年级物理重难点:压强、浮力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物理重难点:压强、浮力知识点归纳 压强知识点 1.压力: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2.压强: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它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3.压强公式:P=F/s,式中p单位是:帕斯卡,1帕=1 N/m2,表示是物理意义是1m2的面积上受到的压力为1N。 4. F= Ps; 5.增大压强方法:(1)S不变,F 增大;(2)F不变,S 减小;(3)同时把F↑,S↓。而减小压强方法则相反。 6.应用:菜刀用久了要磨一磨是为了增大压强,书包的背带要用而宽是为了减小压强铁路的钢轨不是直接铺在路基上而是铺在在枕木上是为了减小压强,钢丝钳的钳口有螺纹是为了增大摩擦。 7.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是由于液体受到重力作用,而且液体具有流动性。8.液体压强特点: (1)液体对容器底部和侧壁都有压强; (2)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3)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加,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4)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液体密度有关系。 9.液体压强计算:P=ρ液gh(ρ是液体密度,单位是kg/m3;h表示是液体的深度,指液体自由液面到液体内部某点的垂直距离,单位m。) 10.液体压强公式:P=ρgh,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体积和质量无关。 11.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是马德堡半球实验。

12.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空气受到重力作用而产生的,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大而减小。13.测定大气压的仪器是:气压计,常见金属盒气压计测定大气压。飞机上使用的高度计实际上是用气压计改装成的。1标准大气压= 1.013×10 5 帕= 76 cm水银柱高。 14.沸点与气压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高山上用普通锅煮饭煮不熟,是因为高山上的沸点低,所以要用高压锅煮饭,煮饭时高压锅内气压大,水的沸点高,饭容易煮好。 15.流速和压强的关系:在液体中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 一、固体的压力和压强 1、压力: ⑴定义: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⑵压力并不都是由重力引起的,通常把物体放在桌面上时,如果物体不受其他力,则压力F = 物体的重力G ⑶固体可以大小方向不变地传递压力。 ⑷重为G的物体在承面上静止不动。指出下列各种情况下所受压力的大小。 2、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因素的实验: ⑴课本甲、乙说明: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乙、丙说明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概括这两次实验结论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有关。本实验研究问题时,采用了控制变量法。和对比法 3、压强: ⑴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⑵物理意义: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⑶公式 p=F/ S 其中各量的单位分别是:p:帕斯卡(Pa);F:牛顿(N)S:米2(m2)。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浮力教案

物理教案 解愠初级中学王瑞菊 课题第十章浮力第1节浮力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弹簧测力计、大钩码、水、烧杯、酒精教学 教学目标 1、认识一切浸在液体中的物体都要受到浮力的作用,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能通过实验证明上述结论的正确性。 2、能认识浮力产生的原因。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 3、经历探究浮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过程,认识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跟它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重点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难点探究浮力大小的因素 教学过程 一、课题引入 1、演示实验;将木块投入水中,木块最终要漂浮在水面上。 2、通过分析漂浮在水面上的木块受力情况,得出得出浮力的概念、方向和施力物体。 二、板书课题第1节浮力 三、出示学习目标 1、认识浮力及浮力的方向。 2、认识浮力产生的原因。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 3、实验探究浮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四、浮力的教学 (一)、通过教师引导分析实验得出:在液体中下沉的物体也要受浮力作用。 (1)演示:钩码在水中要下沉。 (2)引导学生分析如何用实验证明在液体中的下沉物体是否受到浮力。 (3)演示实验证明在液体中的下沉物体是否受到浮力。 (4)分析物块的受力情况,得出浮力的大小为:F浮=G-F示(称重法) (5)总结出测量浮力的方法。 (二)、第一次先学后教 出示自学指导(一) 阅读课本第50页"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上面那一自然段文字,并结合图10.1—3思考下列问题:(3分钟后检测) 1.浸没在液体中的长方体,两个相对的侧面所受液体的压强大小有什么关系?所受的压力大小有什么关系? 2.浸没在液体中的长方体,上下表面所受液体的压强大小有什么关系?所受的压力大小有什么关系? 3.分析其受力可知,浮力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2、学生自学 3、检测(一): (1)浸没在液体中的长方体两个相对的侧面的深度,受到液体的压强,因而所受液体的压力相互平衡。 (2)长方体下表面的深度上表面的深度,因而下表面所受的液体压 强上表面所受的液体压强,液体对长方体向下的压力液体对它向上的压力.,所以浮力产生的原因是:物体上下表面受到液体对它的压力。 4、更正点拨利用课件讲解浮力产生的原因。 五、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的教学 (二)第二次先学后教 1、出示自学指导(二): 阅读课本第51页至52页内容思考下列问题:(10分钟后检测) (1)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和课本所举的事例可以猜想: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2)怎样进行实验验证? 2、学生自书中内容 3、学生自主探究 自主探究一(2分钟后检测) 目的:探究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没的深度是否有关 将物体浸没在同一液体的不同深度(不接触容器底和壁),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否不同?所受的浮力是否不同? 检测结论:浮力的大小跟物体浸没的深度。 自主探究二(3分钟后检测) 目的:探究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入的体积的关系 将物体从空气中缓慢浸入水中,逐渐增大浸在液体的体积,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化。检测现象是: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越,钩码受的浮力越。 结论:在同一液体中,物体浸在液体中的的体积越大,浮力。 同一物体浸没在水中比浸没在酒精中弹簧测力计示数,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比在酒精中受的浮力。 自主探究三(3分钟后检测) 目的: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用弹簧测力计悬挂着同一物体分别浸没在盐水和酒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否相同?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什么关系? 检测结论:物体排开液体体积一定时,液体密度越大,浮力。 4、针对学生回答情况,教师进行更正指点,注意讲解实验方法及注意事项。体现控制变量法。 5、师生共同分析实验得出: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跟它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跟液体的密度有关。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越大,液体的密度越大,浮力越大。 六、当堂训练

物理浮力知识点总结

物理浮力知识点总结 物理浮力知识点总结 一、重难点知识剖析 (一)、阿基米德原理 1、什么是浮力 液体对浸在其中的物体,具有竖直向上的托力的作用,这个作用叫做浮力。 浮力的施力物体——所浸入的液体。 浮力的受力物体——被浸入的物体。 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 2、用弹簧测力计测浮力 如图所示,此时小石块所受的浮力等于先后两次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差,即F浮=F-F′=G-F′。 3、阿基米德原理 实验表明: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被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的大小,即: F浮=G排=m排·g=ρ液·g·V排式中ρ 液为所浸入的液体的密度,单位kg/m3;V 排为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也就是物体浸在液体中 的体积,单位m3;g=9.8N/kg,粗略计算可取10N/kg。 4、气体的浮力 气体与液体一样,对浸在其中的物体也具有浮力的作用。

实验证明,阿基米德原理对气体同样适用,即:浸在气体里的物体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被物体排开的气体受到的重力的大小。 例1、一均匀实心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称得其重力为 G=19.6N,当把物体没入水中后,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减小到F′=9.8N,求: (1)该物体没入水中时所受到的浮力F浮=? (2)该物体的密度ρ=? 解答:由弹簧测力计先后两次读数G和F′可求物体受到的浮力F浮=G-F′。 进而先根据G=mg求出物体的质量是浸没于水中,所以再由阿基米德原理的数学表达式F浮=ρ液gV排,求出最后根据来求物体的密度,由于此物体 说明:F浮=G-F′是求物体所受浮力的一种方法,通常叫做“测量法”,F浮=ρ gV排是求物体所受浮力的液 另一种方法,通常叫做“公式法”,而且它的两个变式:ρ液 =常用于计算液体的密度; 用于在知道V排与V物的大小关系时,计算物体的体积V物,进而做物体密度ρ物等的计算。 常本题第②问,显然可利用 来计算物体的密度更为简单:

(完整版)初中物理浮力知识点汇总

《浮力》知识点 浮力 1.浮力的定义:一切浸入液体(气体)的物体都受到液体(气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力叫浮力。 2.浮力方向:竖直向上,施力物体:液(气)体。 3.浮力产生的原因(实质):液(气)体对物体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向上、向下的压力差即浮力。 4.物体的浮沉条件: (1)前提条件:物体浸没在液体中,且只受浮力和重力。 (2)请根据示意图完成下空。 下沉悬浮上浮漂浮 F浮< G F浮= G F浮> G F浮= G ρ液<ρ物ρ液=ρ物ρ液>ρ物ρ液>ρ物(3)说明: ①密度均匀的物体悬浮(或漂浮)在某液体中,若把物体切成大小不等的两块,则大块、小块都悬浮(或漂浮)。 ②一物体漂浮在密度为ρ的液体中,若露出体积为物体总体积的1/3,则物体密度为ρ。

分析:F浮=G 则:ρ液V排g =ρ物Vgρ物=(V排/V)·ρ液=ρ液 ③悬浮与漂浮的比较:相同:F浮=G:物不同:悬浮ρ液=ρ物;V排=V物漂浮ρ液<ρ物;V排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浮力知识点总结

物理第十章《浮 力》知识点总结 第一节 浮力 1、定义:一切浸入液体(气体)的物体都受到液体(气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力 叫浮力。 2、方向:竖直向上,施力物体:液(气)体 3、产生的原因(实质):液(气)体对物体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向上、向下的压力差 即浮力。 第二节 阿基米德原理 (1)内容: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2)公式表示:F 浮 = G 排 =ρ液V 排g 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而与物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形状 、浸没的深度等均无关。 (3)适用条件:液体(或气体) 第三节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 (1)前提条件:物体浸没在液体中,且只受浮力和重力。 下沉 悬浮 上浮 漂浮 F 浮 < G F 浮 = G F 浮 > G F 浮 = G ρ液<ρ物 ρ液 =ρ物 ρ液 >ρ物 ρ液 >ρ物 说明: ① 密度均匀的物体悬浮在某液体中,若把物体切成大小不等的两块,则大块、小块都悬浮。

②一物体漂浮在密度为ρ的液体中,若露出体积为物体总体积的1/3,则物体密度为(2/3)ρ 分析:F 浮 = G 则:ρ液V 排g =ρ物Vg ρ物=( V 排/V )·ρ液= 2 3ρ液 ③ 悬浮与漂浮的比较 相同: F 浮 = G 不同:悬浮ρ液 =ρ物 ;V 排=V 物 漂浮ρ液 >ρ物;V 排

(完整版)第十章流体力现象浮力知识点总结

第十章流体的力现象 一、在流体中运动 1.把具有流动性的液体和气体统称流体。 2.伯努利原理:流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在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 3.飞机升力产生的原因:空气对飞机机翼上下表面产生的压力差。 飞机升力产生的过程:机翼形状上下表面不对称(上凸),使上方空气流速大,压强小,下方空气流速小,压强大,因此在机翼上下表面形成了压强差,从而形成压力差,这样就形成了升力。 二、浮力 1.浮力的定义:一切浸入液体(气体)的物体都受到液体(气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力叫浮力。浮力方向:竖直向上施力物体:液(气)体 2.浮力产生的原因:液(气)体对物体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向上、向下的压力差即浮力。 3.阿基米德原理: (1)内容: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这一原理对气体也适用。 (2)公式:F浮= G排=ρ液V排g 。从公式中可以看出: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而与物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形状、浸没的深度等均无关。 【特别注意】式中ρ是谁的密度?V排一定等于物体的体积吗? 4、浮力计算题方法总结: (1)确定研究对象,认准要研究的物体。 (2)分析物体受力情况画出受力示意图,判断物体在液体中所处的状态(看是否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 (3)浮力的计算方法及公式: ①称量法:F浮= G-F(用弹簧测力计测浮力) ②压力差法:F浮= F向上-F向下(用浮力产生的原因求浮力) ③漂浮、悬浮时,F浮=G (二力平衡求浮力)

④F浮=G排或F浮=ρ液V排g (阿基米德原理求浮力,知道物体排开液 体的质量或体积时常用) ⑤根据浮沉条件比较浮力(知道物体质量时常用) 三、沉与浮 1、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其沉浮由它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F浮与其重力G物的大小关系决定: ①当__________时,物体上浮;②当__________时,物体悬浮; ③当__________时,物体漂浮;④当__________时,物体下沉。 2、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其沉浮也可通过比较物体和液体的密度判断: ①当时,物体上浮;②当时,物体悬浮; ③当时,物体漂浮;④当时,物体下沉。 【注】悬浮与漂浮的比较: 相同点F浮= G 不同点悬浮ρ液 =ρ物;V排=V物 漂浮ρ液 <ρ物;V排

初中物理浮力知识修订稿

初中物理浮力知识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第十讲 浮力 ▲ 考点全面梳理 考点一 浮力(常考考点) 1.一切浸入液体(气体)的物体都受到液体(气体)对它 叫浮力。 2.浮力的测量:(称重法)F 浮 = G - F 3.浮力产生的原因: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F 浮 = F 向 上 - F 向下 考点二 阿基米德原理(常考考点) 1.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 和物体 有关。 2.阿基米德原理: (1)内容: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 。即:F 浮 = G 排 (2)阿基米德原理的推导公式及物理量的单位:(图1-10-1) (3)阿基米德原理同样适用于气体 考点三 物体的浮沉条件(必考考点) 下沉 ③ ④ 漂浮 ①F 浮 G F 浮 = G ⑤ ⑥ F 浮 G ②ρ 液 ρ物 ρ液=ρ物 ρ液>ρ物 ⑦ ρ 液 ρ物 公式 适用条件 ①称重法 F 浮 = G - F 悬挂、弹簧测 力计 ②原理法(阿) F 浮 = G 排= m 排g=ρ液gV 排 通用 ③平衡法 F 浮 =G=mg 漂浮、悬浮 ④成因法 F 浮 = F 向上- F 向下 说明 1.在具体题目中运用的主要是前 三个方法。 2.因为①和③一般不会同时出现,所以解题往往是①②相结合 图1-

考点五浮力的应用(常考考点) 1.轮船: (1)轮船是利用物体条件工作的,即:F浮G (2)轮船的排水量表示轮船满载时排开水的,可以用“m排”表示;根据 阿基米德原理,轮船满载航行时,受到液体的浮力为F浮= = 。 (3)由(1)(2)的结论可以得出:轮船的排水量即为轮船满载时轮船的总质 量(即m排=m总=m船+m货) 2.潜水艇:潜水艇的下潜和上浮是靠来实现的。 3.气球和飞艇:气球和飞艇是利用升空的。气球里充的是密度小于 空气的气体如:氢气、氦气或热空气。 4.密度计:利用条件来进行工作。 5.其它应用:如盐水选种、打捞沉船等 ▲典型例题精析 类型剖析 类型1 浮力和阿基米德原理 【类型解读】分析近5年河南省中考题,有关浮力的简单计算并没有考查过。但 是教材的例题、课后的动手动脑学物理习题均有浮力的相关计算,利用的原理就 是浮力的测量方法和阿基米德原理。所以简单的浮力计算还是应该掌握,但是不 要求高难度,基本的原理、公式熟练、单位准确使用、计算准确即可。 【例1】在弹簧测力计下悬挂一金属块,示数是7.5N。当把金属块浸没在水中 时,测力计的示数是 6.5N,则金属块的体积为 m3。当把金属块浸没在某 种油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6.7N,则此种油的密度为 kg/m3。 (g=10N/kg) 【解析】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G)减去物体浸入水中时测力计的示数 (F),所以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所受浮力F浮=G-F=7.5N-6.5N=1N,根据阿基米德 原理,F浮= G排=ρ水gV排,所以V排=F浮 ρ水g = 1N 1×103kg/m3×10N/kg =1×10-4m3,因 为金属块浸没水中,所以V金=V排=1×10-4m3;金属块浸没在油中所受的浮力F浮 =7.5N-6.7N=0.8N根据F浮= G排=ρ油gV排,ρ油=F浮 gV排 = 0.8N 10N/kg×1×10-4m3 =0.8×103 kg/m3。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浮力教案

第二节浮力 (一)内容 华师大版九年义务教育八年级第四章第二节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浮力和浮力的方向。 2.知道不仅浮体受到浮力,一切浸在液体中的物体都受到浮力。 3.理解浮力产生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了解浮力是怎样产生的。 2.经历探索非浮体的浮力和探索浮力产生的原因。 3.从日常生活现象入手,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与动手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乐于探索生活中物理知识的兴趣; 2.培养学生大胆猜想,在实验过程中勇于创新精神。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知道不仅浮体受到浮力,一切浸在液体中的物体都受到浮力。 2.理解浮力产生的原因。 (四)教具

铁架台、弹簧、烧杯、小铁块、正方形木块(或象棋子)、乒乓球、漏斗、玻璃水槽、水、小药瓶、塑料薄膜若干 (五)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船可以浮在水面,潜水艇能潜入水下航行,节日放飞的气球可以升到空中,金鱼可以轻盈地在水中上下游动等等是一些有关浮力的问题。从本节起学习新的一章“浮力”。 板书:“第二节浮力 一、浮力” 二、进行新课: 1.感受浮力? 演示实验:放入水中的可乐瓶和乒乓球放手后,从水里浮上来,最后浮在水面上静止不动。 提问:在放入水中过程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是否有竖直向上的托力。 由此大家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回答后总结:这个托力就是浮力,液体对浮在其中的浮体有竖直向上的浮力作用。 教师指出:要做个善于问问题的人和勇于探究的人,对于浮力你想研究什么问题?两人一组互相讨论,一会儿大家汇总问题,我们用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逐一去解决。

最新人教版初中物理第十章《浮力》知识点大全

知识点1:浮力 1.概念: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力叫做浮力。 2.方向: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 3.施力物体:液体。 4.产生原因:由于浸在液体(或气体)的物体,其上表面和下表面存在压力差,就产生了浮力。 5.液体中浮力的计算方法: (1)物体在空气中的重力减去做液体中的重力就是物体受到的浮力。 (2)物体下表面受到的向上的压力减去物体上表面受到的向下的压力就是物体受到的浮力。(3)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见识试点2) 6.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浮力的大小跟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有关,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越大,液体的密度越大,浮力就越大。(采用控制变量法) 知识点2:阿基米德原理 1.实验: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的关系: (1)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所受的重力G1,小桶所受的重力G2; (2)把物体浸入液体,读出这时测力计的示数为F1,(计算出物体所受的浮力F浮=G1-F1)并且收集物体所排开的液体; (3)测出小桶和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的总重力G3,计算出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G排=G3-G2。 2.内容: 浸入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 3.公式:F浮=G排=ρ液gV排 4.结论:浮力的大小只决定于液体的密度、物体排液的体积(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与物体的其它因素无关无关。 知识点3:物体的浮沉条件 1. 2.浮力的应用实例: (1)轮船是采用空心的方法来增大浮力的。轮船的排水量:轮船满载时排开水的质量。轮船从河里驶入海里,由于水的密度变大,轮船浸入水的体积会变小,所以会上浮一些,但是受到的浮力不变(始终等于轮船所受的重力)。 (2)潜水艇是靠改变自身的重力来实现上浮或下浮。 (3)气球和飞艇是靠充入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来改变浮力。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浮力》教学设计

《浮力》教学设计(全国创新赛) 一、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课分两课时完成,本课(第一课时)教学以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感性知识为切入点,通过观察、实验、思考,提出问题,进行自主猜想,综合运用已有知识分析问题,设计实验思路,让各种观点交流碰撞,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分析归纳,得出结论。重点通过实验使学生进一步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初步掌握利用探究性实验研究物理问题,并归纳出物理规律的一般方法,形成初步的分析排除、归纳整理数据的能力。渗透科学探究方法,突出三维目标,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浮力。知道一切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都受到浮力,知道浮力的方向、施力物体、单位。 2、学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浮力。 3、了解影响浮力大小的相关因素。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能力。 2、初步掌握利用探究性实验研究物理问题,并归纳出物理规律的一般方法,形成初步的分析排除、归纳整理数据的能力 3、通过观察演示实验,懂得实验是探究物理知识,验证科学原理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探究性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团结合作精神 2. 通过探究性实验,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教育,并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鼓励学生树立刻苦钻研、大胆探索科学的精神 3.通过研讨与实验提高观察自然现象,探究物理知识的兴趣。 三、教学的重点、难点 1.重点:认识浮力,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2.难点:启发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时的科学方法 四、教学资源 弹簧测力计、大、小烧杯、水、酒精、橡皮泥、木块、同体积的铝块、铁块、铜块、多媒体资源等 五、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尽管对物理现象有很高的好奇心,但对现象的认识很多是感性认识,而且学生从日常生活中产生的感性认识有许多是片面的和错误的前概念,要把有关浮力的认识从感性提高到理性,又要综合运用各方面的知识,如力的测量、重力、二力平衡、三力的合成、密度、压力、压强等知识,并通过实验、理论分析和推理判断归纳获得新知识,对初二学生是较难的。本节课侧重科学探究方法,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素养,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 六、教学流程图 教师活动 媒体使用 学生活动

压强、浮力知识点归纳

压强 1.压力: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2.压强: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它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3.压强公式:P=F/s,式中p单位是:帕斯卡,1帕=1 N/m2,表示是物理意义是1m2的面积上受到的压力为1N。 4. F= Ps; 5.增大压强方法:(1)S不变,F 增大;(2)F不变,S 减小;(3)同时把F↑,S ↓。而减小压强方法则相反。 6.应用:菜刀用久了要磨一磨是为了增大压强,书包的背带要用而宽是为了减小压强铁路的钢轨不是直接铺在路基上而是铺在在枕木上是为了减小压强,钢丝钳的钳口有螺纹是为了增大摩擦。 7.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是由于液体受到重力作用,而且液体具有流动性。8.液体压强特点: (1)液体对容器底部和侧壁都有压强; (2)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3)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加,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4)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液体密度有关系。 9.液体压强计算:P=ρ液gh(ρ是液体密度,单位是kg/m3;h表示是液体的深度,指液体自由液面到液体内部某点的垂直距离,单位m。) 10.液体压强公式:P=ρgh,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体积和质量无关。 11.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是马德堡半球实验。 12.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空气受到重力作用而产生的,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大而减小。 13.测定大气压的仪器是:气压计,常见金属盒气压计测定大气压。飞机上使用的高度计实际上是用气压计改装成的。1标准大气压= 1.013×105 帕= 76 cm 水银柱高。 14.沸点与气压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高山上用普通锅煮饭煮不熟,是因为高山上的沸点低,所以要用高压锅煮饭,煮饭时高压锅内气压大,水的沸点高,饭容易煮好。 15.流速和压强的关系:在液体中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 一、固体的压力和压强 1、压力: ⑴定义: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⑵压力并不都是由重力引起的,通常把物体放在桌面上时,如果物体不受其他力,则压力F = 物体的重力G ⑶固体可以大小方向不变地传递压力。 ⑷重为G

浮力知识点归纳总结

浮力知识点归纳总结(表格式) 产生原因 液(气)体对物体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向上、向下的压力差就是浮力;如下图所示。 图一浮力产生原因 知识点二阿基米德原理 阿基米德原理 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如图(2)所示。 图(2)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条件 物体 沉浮 条件 图示 重力与浮力的关系如图(3)所示: 图(3)物体的沉浮条件

知识点四浮力的利用

浮力知识点归纳总结 一、浮力的概念与物体浮沉的条件 1.浮力的概念:一切浸入液体的物体,都受到液体,都受到液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力,这个力叫浮力。浮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物体在空气中也受到浮力) 2.物体沉浮的条件:开始是物体浸没在液体中 (1)比浮力与物体重力大小:①f浮<g下沉;②f浮>g上浮; ③f g悬浮或漂浮 浮= (2)比物体与液体的密度大小:① ρ物>ρ液下沉;②ρ物<液上浮;③ ρ物=ρ液悬浮。(不会漂浮) 3.浮力产生的原因: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对它的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 二、阿基米德原理 1.阿基米德原理: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浸没在气体里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气体受到的重力) 2.阿基米德原理公式:F浮=G排=ρ液gv排 3.计算浮力的方法 (1)称量法:浮力F浮=G-F′,(G是物体受到重力,F′是物体浸入液体中弹簧秤的读数) (2)压力差法:F浮=F下-F上 (3)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或气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

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气体)受到的重力,写成公式:F浮=g排=ρ液gv排 (4)平衡法: 漂浮的物体:F浮=G物 悬浮的物体:F浮=G物 沉底的物体:F浮=G物-FN(FN为容器底面对物体的支持力) 三、浮力的利用 1.轮船、密度计: 利用漂浮条件工作,无论浸在哪种液体中,工作时F浮不变,液体密度ρ液大时、V排小,即浸在液体中体积小,露出体积大。用密度大于水的材料做成空心,使它能排开更多的水。这就是制成轮船的道理。 2.潜水艇: 利用浮沉条件工作。可以通过改变自身重,从而改变F浮-G重的值,来实现上浮、下潜。 3.气球、飞艇: 里面充入小于空气密度的气体后,可使浮力大于重力,等于重力或小于浮力,从而实现自由升降。 四、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 五、神奇的升力 由于飞机机翼上凸下平的特殊形状,气流经机翼上方的流速比下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