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血糖稳态

血糖稳态

血糖稳态
血糖稳态

机体血糖稳态

正常机体在神经系统和体液以及免疫系统的调控下,使得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做稳态。葡萄糖是机体的重要供能物质,血液中的糖称为血糖,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葡萄糖。体内各组织细胞活动所需的能量大部分来自葡萄糖,所以血糖必须保持一定的水平才能维持体内各器官和组织的需要。血糖含量的稳定对机体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血糖平衡的调节是生命活动调节的一部分,是保持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条件,血糖平衡的调节途径有激素调节和神经-----体液(激素)调节。本文从机体调节方面介绍血糖的稳态及调节。

为适应机体的能量供求变化,血液中的葡萄塘水平恒定地维持在3.89—6.1lmmoL/L之间。血糖之所以能保持恒定,是进入和移出血液的葡萄糖平衡的结果。血糖的来源主要有肠道吸收、肝糖原分解或肝中糖异生作用的葡萄糖入血。血糖的去路则为周围组织及肝脏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这些组织中摄取的葡萄糖的利用、代谢各异:某些组织用氧化供能;肝、肌肉可用于合成糖原;脂肪组织和肝可将其转变为甘油三酯等。血糖感受神经元分布在脑的一些部位,如下丘脑、后脑等处。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其中有个比较特殊的部位——下丘脑腹内侧核(Ventromedial hypothalamus,VMH),那个区域的血糖感受神经元能感受到其所处环境中的血糖的变化并且相应地改变它们

的代谢率。VMH就像一个血糖感受信号的整合中心。它既接受所处环

境中的血糖感受信号,也接受分布在全身的血糖感受网络的信号。在VMH部位有两种主要的血糖感受神经元亚型:葡萄糖兴奋神经元(能被葡萄糖兴奋);葡萄糖抑制神经元(被葡萄糖抑制)。

当动物饮食后或机体大量摄入葡萄糖后,机体的的血糖含量升高,机体启动各种机制降低血糖的含量,大致的主要过程是。血液中葡萄糖的含量升高,下丘脑中葡萄糖抑制神经元兴奋,引起迷走神经兴奋,释放乙酰胆碱作用于胰岛B细胞上的M受体,促使胰岛素分泌增强,促进胰岛素分泌;同时迷走神经通过刺激胃肠道激素的释放间接促进胰岛素的分泌。胰岛素是机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可以同时促进糖原、脂肪和蛋白质合成。通过促进糖原合成及全身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并抑制糖异生,从而降低血糖。其作用机制:促进肌肉、脂肪组织等的细胞膜葡萄糖转运体将葡萄糖转运人细胞;通过增强磷酸二酯酶的活性等,使糖原合酶活性增强、磷酸化酶活性降低,加速糖原合成、抑制糖原分解;通过激活丙酮酸脱氢酶磷酸酶等,加快糖的有氧氧化;抑制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的合成,以及促进氨基酸进入肌组织并合成蛋白质,减少糖异生的原料,抑制肝内糖异生;抑制脂肪组织内的激素敏感性脂肪酶,减缓脂肪动员的速率,促进肝、肌肉、心肌等组织利用葡萄糖。如果机体内血糖含量超过肾糖阈,葡

萄糖浓度超过8.96~10.08mmol/L时,部分近端小管上皮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已达极限,葡萄糖就不能被全部重吸收,随尿排出而出现糖尿。

当血糖浓度降低时下丘脑腹内侧核,其对低血糖发出应激信号,

产生对低血糖的神经内分泌负反馈调节反应。对低血糖的反应包括:兴奋交感神经,刺激高血糖素的分泌及影响下丘脑、垂体一肾上腺轴;同时副交感神经抑制,胰岛素分泌减少。下丘脑小细胞分泌分泌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作用于垂体,并促进垂体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ACTH作用于肾上腺,促进糖皮质激素的分泌。糖皮质激素能增加肝糖原、肌糖原含量并升高血糖(其机制为:促进糖原异生;减慢葡萄糖分解为CO2的氧化过程;减少机体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同时交感神经兴奋,促进胰高血糖素的分泌。胰高血糖激素最主要的作用是促进糖原分解和糖异生作用,使血糖明显升高。胰高血糖素激活肝细胞的磷酸化酶,加速糖原分解。胰高血糖素还可激活脂肪酶,促进脂肪分解,同时又能加强脂肪酸氧化,使酮体生成增多。

通过神经体液调节,机体的血糖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在实际的机体调控中,机体并不会出现单独的交感神经或副交感神经兴奋地现象。因此机体的血糖稳定是一个相对的,经过机体不断调节保持的动态稳定状态。并且机体内各种激素之间存在着各种相互作用(拮抗作用和协抗作用),对激素的调节起着重要的作用,例如胆囊收缩素和促胃液素可刺激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同时也可以促进胰岛素的分泌。许多激素对血糖升高也有很大的作用,如甲状腺激素(主要使机体处于应激状态),可以促进小肠粘膜对糖的吸收和肝糖原的分解,抑制糖原合成,升高血糖含量。

综上所述,机体的血糖的稳态是神经系统和体液调控下,使得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到达的血糖含量相对稳定。如果破坏其中任何一个环节,机体血糖稳态被破坏,都会对机体产生严重影响。如果胰岛素的作用效果大打折扣,血糖含量过高,导致2型糖尿病的发生。

二阶系统的稳态性能研究

实验十二 二阶系统的稳态性能研究 实验原理 1. 对实验所使用的系统进行分析 为系统建模时,需要考虑各个环节的时间常数,应远小于输入正负方波的周期,只有在响应已经非常近稳定的时候才能将此时的值认为是稳态值。 1 0.01s 1+R(s) C(s)+ - 10 10R ++ +N(s) 1 0.01s 1 + 当r(t)=1(t)、n(t)=0时,单位阶跃响应的误差为: 随开环增益的增大,稳态误差渐渐变小。 1 0.01s 1++ - 1 0.01s 1+1010R +N(s) C(s) 当r(t)=0、n(t)=1(t)时,单位阶跃响应的误差为:

随开环增益的增大,稳态误差渐渐变小。 1 0.01s 1 + C(s) + -10 10 R+ N(s) 1 0.01s 1 + 当r(t)=0、n(t)=1(t)时,扰动位于开环增益之前的时候,单位阶跃响应的误差为: 随开环增益的增大,稳态误差渐渐增大。 1 0.01s 1 + R(s)C(s) + -10 10 R+ 0.01s 1 当r(t)=1(t)、n(t)=0,为积分环节时,单位阶跃响应的误差为: 实验目的 1、进一步通过实验了解稳态误差与系统结构、参数及输入信号的关系: (1)了解不同典型输入信号对于同一个系统所产生的稳态误差; (2)了解一个典型输入信号对不同类型系统所产生的稳态误差; (3)研究系统的开环增益K对稳态误差的影响。 2、了解扰动信号对系统类型和稳态误差的影响。 3、研究减小直至消除稳态误差的措施。 实验步骤

阶跃响应的稳态误差: (1)当r(t)=1(t)、n(t)=0时,,为惯性环节,为比例环节, 观察系统的输出C(t)和稳态误差,并记录开环放大系数K的变化对二阶系统输出和稳态误差的影响。 (2)将改为积分环节,?观察并记录二阶系统的稳态误差和变化。 (3)当r(t)=0、n(t)=1(t)时,扰动作用点在f点,,为惯性环节, 为比例环节,观察系统的输出C(t)和稳态误差,并记录开环放大系数K的变化对二阶系统输出和稳态误差的影响。 (4)当r(t)=0、n(t)=1(t)时,将扰动点从f点移动到g点,,为惯 性环节,为比例环节,观察系统的输出C(t)和稳态误差,并记录开环放大系数K的变化对二阶系统输出和稳态误差的影响。 (5)当r(t)=0、n(t)=1(t)时,扰动作用点在f点时,观察并记录当, 分别为积分环节时系统的稳态误差的变化。 (6)当r(t)=1(t)、n(t)=1(t)时,扰动作用点在f点时,分别观察并记录以下情况时系统的稳态误差 a. ,为惯性环节; b. 为积分环节,为惯性环节; c. 为惯性环节,为积分环节。 实验结果 阶跃响应 (1)r(t)=1(t)、n(t)=0,,为惯性环节,为比例环节,R=0 kΩ

内环境与稳态教学设计

内环境与稳态 华中师大一附中汪红兵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理解:1.理解内环境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并能解释和说明其意义。 2.理解内环境稳态的概念及其生理意义,并且能够解析一些实例。 能力目标 1.图形辨析能力、图形和文字信息的转换能力。 2.基本的绘图能力。 3.一定分析综合能力。 情感目标 1.整体和局部的关系。 2.善待自然、珍爱生命的意志品质。 3.事物都是对立统一及相互联系的观点。 ●重点·落实方案 重点 稳态的概念和生理意义。 落实方案 1.精讲实例缓冲物质对pH的调节过程,说明pH对内环境稳态的影响。 2.结合新陈代谢中酶促反应的条件与实例归纳出内环境稳态的生理意义。 ●难点·突破策略 难点 稳态的概念。 突破策略 1.播放微课件直观显示内环境的动态变化过程,理解内环境组成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 2.补充直接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四大系统的有关内容,使学生在宏观上掌握内环境稳态的基本原理。 ●教具准备 微课件、投影片、试管、血浆、蒸馏水、1%的盐酸、pH试纸等。 ●学法指导 1.指导学生预习。寻找相关疑点。 2.指导学生思考。根据预习情况对提出的疑点寻找思考线索。 3.回忆人体的四个系统的知识。 ●教法建议 1.谈话法。 2.讨论法。 3.实验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课] 细胞是如何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我们知道单细胞动物如草履虫等在其生活过程中,可以和它生存的环境直接进行物质交换。那么人体的体内细胞,是如何与外界环境进

行物质交换的呢? [教学目标达成] 一、内环境 学生阅读:内环境的内容。 教师演示:微课件(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动态过程) 学生思考:(1)环境概念中“内”“外”的含义。 (2)淋巴的形成过程。 师生总结:内环境的概念和组成。 学生活动:用箭头连线的方式,将内环境中组织细胞、组织液、血浆和淋巴的关系表示出来。 师生总结:由此可见,组织细胞可以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教师提问:内环境中的营养物质又是怎样获得的?(多媒体课件展示) 学生分析,归纳:内环境是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间接地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体内的细胞只有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教师指点:内环境是体内细胞生存的直接环境,细胞与内环境、内环境与外界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物质交换,因此,细胞的代谢活动以及外界环境的不断变化,必然会影响内环境的理化性质。那么,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会不会发生剧烈的变化呢?这就是我们要讨论的第二个问题。 二、内环境的稳态 学生阅读:内环境的稳态的内容。 投影片:(1)影响血液理化性质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正常人血液的pH是多少? (3)调节血液pH处于正常范围的方式是什么? 学生阅读后,回答:(1)主要因素有pH、渗透压、温度等。 (2)正常人血液的pH为7.35~7.45。 (3)缓冲物质(缓冲对)的缓冲作用。 下面以内环境的pH为例来说明 学生探究性实验:1.用加了抗凝血剂(柠檬酸钠)的血浆为实验材料,取两只洁净的试管,甲试管中加入2 mL血浆,乙试管中加入等量的蒸馏水,分别用pH试纸测试,并进行比较。 2.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一滴质量分数为1%的盐酸溶液,分别用pH试纸测试,并进行比较。 讨论:请部分学生将其实验结果在投影仪上展示,并分析实验现象。 例如:人在剧烈运动时,肌肉组织中会产生大量的乳酸,碳酸等物质,当这些酸性物质进入血液后,血液的pH将发生什么变化?(多媒体展示) 师生总结: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因为当乳酸进入血液后,乳酸就会与NaHCO3发生反应,生成乳酸钠和H2CO3,H2CO3是一种弱酸且不稳定,很容易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对血液的pH影响不大。血液中增多的二氧化碳会刺激控制呼吸活动的神经中枢,促使呼吸运动增强,增加通气量,从而将血液中过多的二氧化碳排出体外。如果有过多的Na2CO3发生反应,生成NaHCO3,过多的NaHCO3可以从肾脏排出体外。 教师总结:由于血液中缓冲物质的调节作用,可以使血液的酸碱度不会发生剧烈的变化,从而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内环境的其他理化性质,如温度、渗透压、各种化学物质的含量等,也都能够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通过实验、实例的分析,我们归纳出稳态的概念。稳态是正常机体在神经和体液调节下,通过各器官系统协调运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

物理实验报告-稳态法导热系数测定实验

稳态法导热系数测定实验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使学生加深对傅立叶导热定律的认识。 2、通过实验,掌握在稳定热流情况下利用稳态平板法测定材料导热系数的方法。 3、确定材料的导热系数与温度之间的依变关系。 4、学习用温差热电偶测量温度的方法。 5、学习热工仪表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平板式稳态导热仪的测量原理是基于一维无限大平板稳态传热模型,这种方法是把被测材料做成比较薄的圆板形或方板形,薄板的一个表面进行加热,另一个表面则进行冷却,建立起沿厚度方向的温差。 三、实验设备 实验设备如图2所示。 图2 平板式稳态法导热仪的总体结构图 1.调压器 2.铜板 3.主加热板 4.上均热片 5.中均热片 6.下均热片 7.热电偶 8.副加热板 9.数据采控系统10.温度仪表 11.试样装置12.循环水箱电位器13.保温材料14.电位器 键盘共有6个按键组成,包括为“5”、“1”、“0.1”3个数据键,“±”正负号转换键,“RST”复位键,“ON/OFF”开关键。 数据键:根据不同的功能对相应的数据进行加减,与后面的“±”正负号转换键和“shift”功能键配合使用。“±”正负号转换键:当“±”正负号转换键为“+”时,在原数据基础上加相应的数值;为“-”时,减相应的数值。“RST”复位键:复位数据,重新选择。 控制板上的四个发光二极管分别对应四路热电偶,发光二极管发光表示对应的热电偶接通。由一台调压器输出端采用并联方式提供两路输出电压,电位器对每路输出电压进行调整,作为两个加热板的输入电压。 四、实验内容 1、根据提供的实验设备仪器材料,搭建实验台,合理设计实验步骤。调整好电加热器的电压(调节调压器),并测定相关的温度及电热器的电压等试验数据。 2、对测定的实验数据按照一定的方法测量进行数据处理,确定材料的导热系数与温度之间的依变关系公式。 3、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与讨论。 4、分析影响制导热仪测量精度的主要因素。 5、在以上分析结论的基础之上尽可能的提出实验台的改进方法。 五、实验步骤 1、利用游标卡尺测量试样的长、宽、厚度,测试样3个点的厚度,取其算术平均值,作为试样厚度和面积。 2、测量加热板的内部电阻。 3、校准热工温度仪表。 4、向水箱内注入冷却水。 5、通过调整电位器改变提供给主加热板和副加热板的加热功率,通过4位“LED”显示主加热板和副加热板的温度,根据主加热板的温度,调整电位器改变施加在副加热板的电压,使副加热板的温度与主加热板的温度一致。利用数字电压表测量并记录主加热板电压。 6、在加热功率不变条件下, 试样下表面和循环水箱下表面的温度波动每5min不超过±1℃时,认为达到稳态。此时,记录主加热板温度、试样两面温差。

问血糖高一般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问血糖高一般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浏览次数:876次悬赏分:0|解决时间:2010-12-20 17:20 |提问者:guangxiwjzlk 最佳答案 一般情况下,血糖高的原因我们大致上可以分为四类:饮食习惯、胰岛素、情绪波动以及睡眠质量。血糖高的原因之一:饮食习惯是引起高血糖的原因。饮食习惯毫无疑问的是造成血糖高的主要原因之一。血糖高或者说高血糖病人在饮食方面,无时无刻都在严格地进行着控制,因为他们清楚地知道,饮食稍不恰当,就会成为血糖高的原因。血糖高的原因之二:胰岛素是引起高血糖的原因。显然,胰岛素也是引起血糖高的原因之一。只要略懂糖尿病知识的人都清楚,胰岛素与血糖之间的关系。由于胰岛素具有促进糖原分解的作用,所以一旦胰岛素出现任何问题,那么血糖高也将随即而至了。血糖高的原因之三:情绪波动也是引起高血糖的原因。有人觉得纳闷。难道情绪也是引起血糖高的原因么?确然如此。情绪的异常波动同样是血糖高的原因之一。那么哪种类型的情绪波动会导致血糖高呢?通常情况下,焦燥易怒这类过于激动的情绪,最容易导致血糖升高。血糖高的原因之四:睡眠不足同样是引起高血糖的原因。权威糖尿病治疗机构研究表明,血糖高的原因还有一种,那就是由于睡眠不足而引起的高血糖。倘若一个糖尿病患者连续几日睡眠质量不好,或者睡眠不足的话,就很容易引起血糖高或者说血糖不稳定的情况发生。所以说,睡眠质量与血糖高的原因也是密不可分的。 血糖高有什么症状 造成高血糖发生原因: 1.胰岛素的用量不足。 2.未遵照医疗食谱,热量摄取太多。 3.生病发炎感染。 4.糖尿病的初症,病人常不自知。 5自行停止使用降血糖药、或药量不足。 6.不当饮食、或吃得太多。 7.其他疾病,如重感冒、中风、有伤口或感染等。 8.情绪压力。 9.不知道有糖尿病未治疗,或知道有糖尿病却未适当的治疗 二、高血糖的症状: 1.尿多,皮肤乾燥,脱水。 2.极度口渴。 3.恶心,呕吐,腹部不适。 4.厌食,体重减轻,虚弱无力。 5.心跳快速,呼吸缓而深。

高中生物必修3《第2章生物个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1节人体的代谢与稳态一内环境...》342北师大教案设计

1 《内环境》教学设计 授课班级:高二18班 授课时间:2018年9月28日 授课人:蔡晓纯 一、教材与学情分析 本节内容选自必修三《稳态与环境》第2章第1节。本节内容放眼生命世界中“细胞生活的环境”这样的广阔视角,既与必修一《分子与细胞》衔接,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内环境是本节课的核心概念,既包括了内环境的定义,也包括组成内环境的各种细胞外液通过动态的有机联系形成统一整体。为后续学习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埋下伏笔。 高二的学生思维活跃,正处于分析能力、推理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内环境的组成属于微观层面的知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难以接触到。这使得学习有一定难度。学生将通过观看草履虫生活的视频、阅读课本资料、观察图片等活动,理解细胞生活在内环境中,逐步建立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之间的联系。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简述体液的概念与组成; (2)构建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之间的关系; (3)理解内环境的组成,并能与外界环境区分开。 2.能力目标 (1)能对相关视频、图片进行细致的观察,准确地表达与交流。 (2)能运用资料中的信息和已学的知识,进行分析和推理,并得到符合逻辑的结论。 2 3.情感目标 体会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三、教学重难点 ⒈教学重点 内环境的概念,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之间的联系。 ⒉教学难点 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之间的联系 四、教学策略 根据本节课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我拟采用以下的策略组织教学活动。 以草履虫生活的视频作为导入,让学生理解单细胞生物的能量和物质交换离不开水环境。从而引出多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细胞外液。通过血浆、组织液、淋巴等三种液体环境

最新电力系统稳态分析课程设计

内蒙古科技大学 本科生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基于Matlab的电力系统潮流仿 真计算 Subject:The Power Flow Simulation of Power System Based on MATLAB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指导老师:李子剑 完成日期:2010-12-27

目录 一、内蒙古科技大学课程设计任务书 (2) 二、中英文摘要 (4) 第一章电力系统潮流计算 (5) 第一节潮流计算简介 (5) 第二节潮流计算的意义及其发展 (5) 第二章潮流计算的数学模型 (6) 第一节导纳矩阵的原理及计算方法 (6) 第二节潮流计算的基本方程 (8) 第三节电力系统节点分类 (11) 第四节潮流计算的约束条件 (11) 第三章牛顿-拉夫逊法概述 (12) 第一节牛顿-拉夫逊法基本原理 (12) 第二节牛顿-拉夫逊法求解过程 (13) 第四章Matlab简介 (15) 第一节Matlab简介 (15) 第二节矩阵的简单基本运算 (16) 第五章牛顿—拉夫逊法潮流具体计算 (17) 第一节牛顿—拉夫逊直角坐标法潮流计算Matlab程序及运行结果 (17) 第二节本程序的符号说明 (26) 总结及感想 (27) 参考文献及资料 (28)

内蒙古科技大学课程设计任务书

系统接线图

其中节点1为平衡节点,节点2、3、4、5为PQ 节点。 摘 要 电力系统潮流计算是电网分析的基础应用,是对复杂电力系统正常和故障条件下稳态运行状态的计算。给定电力系统的网络结构、参数和决定电力系统运行状况的边界条件,,确定电力系统运行的方法之一是朝流计算。 PQ 分解法是极坐标形式牛顿-拉潮流计算的一种简化计算方法,。P —Q 分解法通过对电力系统具体特点的分析,对牛顿法修正方程式的雅可比矩阵进行了有效的简化和改进。由于这些简化只涉及修正方程式的系数矩阵,并未改变节点功率平衡方程和收敛判据,因不会降低计算结果的精度。 MATLAB 是一种交互式、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广泛应用于工业界与学术界,主要用于矩阵运算.采用迭代法,通过建立矩阵的修正方程来依次迭代,逐步逼近真值来计算出电力网的电压,功率分布。 用手算和计算机算法对其进行设计。使用MATLAB 软件进行编程,在很大程度上节省了内存,减少了计算量。通过对本题计算我们了解了一些工程计算和解决工程问题的方法。 Based on MATLAB electrical power system complex tidal current analysis Abstract Power Flow Analysis Grid computing is the basis of applications, the complex power system under normal and fault conditions for the calculation of steady state operation. Given the power system network structure, parameters and decisions operation of the power system boundary conditions, to determine the method of operation of the power system is one of North Korea flow calculation. PQ decomposition method is the form of polar coordinates Newton - the widening trend of a 12

人体的稳态及调节

人体的稳态及调节 回归教材 一、内环境与稳态 二、水和无机盐的平衡 4.水平衡的调节 水平衡调节的意义:维持细胞内、外液的 和内环境的稳态 调节过程: 1.水的平衡 来源: 排出: 2.钠盐的平衡 来源: 排出:主要由 ,极少量由汗液、粪便 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不排 3.钾盐的平衡 来源: 排出:主要由 ,其次由 排出 多吃 排,少吃 排,不吃 排 组织液 淋巴 呼吸系统 CO 2刺激呼吸中枢的神经体液调节 内环境 概念: 体液细胞内液 内环境 三者关系: 血浆 组织液 淋巴 作用: 消化系统 泌尿系统和 稳态 含义: 内环境中各种理化性质能维持一个相对稳定状态。包括水、无机盐、 等营养物质的量;PH 、 、 等理化指标;激素、代谢废物等物质的含量保持相对稳定。 影响内环境稳态的因素: 细胞代谢活动及外界环境变化 机制:在 和 共同调节下,各 活动的结果 意义:机体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血液PH 的维持 缓冲系如H 2CO 3/NaHCO 3的调节 PH =7.35-7.45 破坏:引起代谢紊乱,导致疾病。如血液中 降低会导致骨 质软化病或佝偻病, 导致肌无力

5.钠、钾平衡的调节 调节的意义:Na +在维持 方面有重要作用;K + 在维持 、 、 三、血糖调节 1 2.血糖平衡调节 -

3.糖尿病的原因及特点 消瘦 四、体温调节 体温的含义: 体温的来源: 体温调节的意义: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特别是维持( )的活性保证新陈代谢等生命 活动的正常进行 体温调节的过程:

(1)A液为,B液为,C液 为。三者共同构成的胰腺组织细胞生活的液体 环境,这个液体环境称为 (2)C02不从毛细血管进入胰腺组织细胞的原因是 (3)胰腺组织细胞可分泌胰酶和胰岛素,其中 可进入血液,参与物质代谢的调节,如果该物质分泌不足,可使血液中 浓度升高,导致病的发生。 〖解析〗考查胰腺组织细胞的内环境、血糖的调节及糖尿病的发病机理。 (1)体内组织细胞(包括胰腺组织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叫内环境,是由血浆、淋巴和 组织液构成。 (2)气体O2、CO2等在动物体内进行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实现的。在动物体 内,肺泡内的二氧化碳浓度最低,组织细胞中二氧化碳浓度最高;氧气浓度跟二氧化碳相 反。所以毛细血管中的二氧化碳不能向组织细胞内扩散。 (3)胰腺的外分泌部能分泌胰液,胰液中含有各种消化酶,进人消化道后分解有机物; 胰腺中的内分泌部(胰岛)分泌胰岛素,首先进入血液,通过血液循环流到“靶器官”,参 与调节代谢,若胰岛素分泌不足,就会使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升高,在尿液中有葡萄糖(糖 尿)。 〖答案〗(1)组织液;血浆;淋巴;内环境 (2)毛细血管内二氧化碳浓度低于胰腺组 织细胞中二氧化碳的浓度 (3)胰岛素;葡萄糖;糖尿 〖例2〗右图是高等动物体内蛋白质代谢过程简图,请据图回答: (1)若图中A是在胰岛B细胞中合成,与此有关的生理过程①是;正常人饭 后物质A 会,约1小时后又会 (2)图中③过程进行的场所是

电力系统稳态潮流计算课程设计剖析

课程设计(论文) 题目名称电力系统潮流计算 课程名称电力系统稳态分析 学生姓名 学号 系、专业电气工程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力方向指导教师 2009年1月6日

前言 在如今的社会,电力已经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需求,而建立结构合理的大型电力系统不仅便于电能生产与消费的集中管理、统一调度和分配,减少总装机容量,节省动力设施投资,且有利于地区能源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更大限度地满足地区国民经济日益增长的用电需要。电力系统建设往往是国家及地区国民经济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电力系统的出现,使高效、无污染、使用方便、易于调控的电能得到广泛应用,推动了社会生产各个领域的变化,开创了电力时代,发生了第二次技术革命。电力系统的规模和技术水准已成为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 电力系统稳态分析包括潮流计算(或潮流分析)和静态安全分析。潮流计算针对电力系统各正常运行方式,而静态安全分析则要研究各种运行方式下个别系统元件退出运行后系统的状况。其目的是校验系统是否能安全运行,即是否有过负荷的元件或电压过低的母线等。原则上讲,静态安全分析也可用潮流计算来代替。但是一般静态安全分析需要校验的状态数非常多,用严格的潮流计算来分析这些状态往往计算量过大,因此不得不寻求一些特殊的算法以满足要求。 牛顿法是数学中解决非线性方程式的典型方法,有较好的收敛性。解决电力系统潮流计算问题是以导纳距阵为基础的,因此,只要在迭代过程中尽可能保持方程式系数距阵的稀疏性,就可以大大提高牛顿法潮流程序的放率。自从20 世纪60 年代中期利用了最佳顺序消去法以后,牛顿法在收敛性、内存要求、速度方面都超过了阻抗法,成为直到目前仍在广泛采用的优秀方法。

阶系统性能改善及稳定性

例1 系统结构图如图所示。求开环增益K 分别为10,,时系统的动态性能指标。 计算过程及结果列表 K 计算 10 开环 传递 函数 )1(10 )(1+= s s s G )1(5 .0)(2+= s s s G )1(09 .0)(3+= s s s G 闭环 传递 函数 10 10 )(21++= Φs s s 5 .05 .0)(22++= Φs s s 09 .009 .0)(23++= Φs s s 特征参数 ?? ? ? ????===?===81arccos 158.016.32116.310ξβξωn ?? ? ? ????===?===45arccos 707.0707.021707 .05.0ξβξωn ?? ? ??=?===67.13.0213 .009.0ξωn 特征 根 12.35.02,1j ±-=λ 5.05.02,1j ±-=λ ???-=-=9.01.021λλ???==11.1102 1T T 动态 性能 指标 2 2 100001.01160.43.5 3.5 7 0.5p n s n t e t ξπξπξωσξω--? ==?-??==???===?? ???? ????? =====-=--7 5 .35238.61001002 2 n s n p t e t ξωσωξπξξπ ()122111009 31,0 s s p T T t t T T t λλσ?==? =?=??=∞=?

调整参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系统性能,但改善程度有限 §3.3.4 改善二阶系统动态性能的措施 (1) 测速反馈 —— 增加阻尼 (2) 比例+微分 —— 提前控制 例 2 在如图所示系统中分别采用测速反馈和比例+微分控制,其中 10K =,216.0=t K 。分别写出各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闭环传 递函数,计算动态性能指标(σ%,s t )并进行对比分析。

内环境与稳态教学设计: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百度文库 1 内环境与稳态教学设计: 1.教学设计理念: 由于本节内容比较抽象,仅仅依据教师的讲解难以让学生充分理解这部分内容,而这部分内容又是本单元学习内容的基础,因此本节内容的讲解主要运用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让学生依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自主建构“多细胞动物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以及“内环境稳态”模型的概念,从而让学生达到理解并运用的效果。 2.学习任务分析: 本节内容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三第二章第一节内容。 对应第一章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二章重点讲述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动物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要维持生存,必须对内外环境的变化作出适当的反应,动物的这些反应都是依靠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活动来调节的。因此维持内环境是接下来“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以及“内分泌系统与体液调节”内容学习的基础。 3.教学重难点: 内环境稳态及其生理意义。 4.学习者分析: 尽管这个知识点比较抽象,但一方面高中生对事物的认知以抽象思维为主,另一方面学生已经对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有了大致的了解,对之后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有一定的借鉴作用,所以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比较有优势。高中学生的好奇心较初中低,学生在上课的参与力度也相比较弱,所以利用自主学习的方式,让学生主动分析,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参与力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培养他们分析、归纳、概括能力。 5.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理解内环境的概念。 2. 说明稳态的生理意义。 3. 简述稳态的调节机制。 能力目标: 1、 形成图形辨析能力、图形文字转换能力。 2、 巩固分析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关注内环境稳态与健康的关系。 2. 列举生活中与稳态有关的实例。 3. 建立小组合作精神。 6.教学策略、方法、手段 问题探究教学法、讲授法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步骤 教师的组织和引导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观看草履虫与其生存的环境物质交换的过程图片。 提问:单细胞生物如何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学生观看 学生回答:单细胞生物的细胞能直接与外部环境接触,所需的食物与氧直接取自外部环境,代谢废物直 培养学生看图分析总结的能力

电力系统稳态分析课程设计

1 任务书 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 一、设计要求: 1、绘制原始网络接线图 2、变压器,线路选型 3、查阅工程手册,得到设备参数 4、标幺值参数计算(S B=1000MV A,U B=U A V) 5、等值网络 6、潮流结果图(各节点电压、各条支路的始端和末端功 率) 7、设计总结 二、计算要求: 1、每个节点的电压必须在额定电压值的±5%范围。 2、发电机的输出功率必须在60%以上。 三、上机说明: (一)安装: 在Windows下安装。软盘中的setup文件为安装文件,密码为123456。

1 (二)使用: 1、在工具栏中用鼠标左键点击要画的元件的图标,即可在空白文档中画出接线图。画图中通过鼠标点击拖拉方向不同,可以画出不同方向的元件。 2、在画线路时,要注意点击鼠标的右键使线路结束,点击鼠标左键可以使线路方向改变。 3、每个元件的参数在元件属性中填写。注意:PV 、PQ、平衡节点的选择在每一条母线上的属性框中选择。 发电机:其阻抗参数不需填写,只需要选择电压等级。如为PQ 节点,需填写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如为PV节点,需要填写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填写0;如为平衡节点,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都填写0。 变压器:需要填写各侧电压等级、变压器的变比、正序电阻、正序电抗。变比=高压/低压的标幺比。 线路:需要填写电压等级、正序电阻、正序电抗、1/2对地电纳负荷:需要填写电压等级、有功功率、无功功率。 4、结果输出可以以文本形式,也可以直接标注在接线图中。 当以文本形式输出时:

1在工具栏中的“结果输出”的下拉菜单中选择“网络参数”进行网络参数的输出,选择“潮流结果”进行计算结果的输出。注意在文件名中写清楚路径,以免找不到文件。如:c:\my documents\cljg.txt ?当以图形文件输出时: 需要在接线图上进行标注。 如要标注变压器,先用鼠标点击要标注的变压器,在本元件为选中状态下,再用鼠标点击标注图标,然后再一次用鼠标点击本变压器元件,则出现对话框,其中标注信息用来标注你想要标注的任意中、英文信息,而关联变量用来标注本元件的有关计算结果。注意:变压器功率是以升压变为准,即降压变的功率与实际的功率方向相反。 ?结果打印可采用全屏拷贝即“print screen”键,然后在画板中粘贴并剪切到word中打印。 5、填写好参数后,在工具栏的“分析”菜单下先选择“自动连接”,以确保接线图的每个节点正确连接。 6、在工具栏的“分析”菜单下选择“潮流计算”,进行计算。(三)注意事项:

高血糖病人的预防及防治

高血糖病人的预防及防治 一.定义 当空腹(8小时内无糖及任何含糖食物摄入)血糖高于正常范围,称为高血糖,空腹血糖正常值4.0-6.1mmol/L,餐后两小时血糖高于正常范围7.8mmol/L,也可以称为高血糖,高血糖不是一种疾病的诊断,只是一种血糖监测结果的判定,血糖监测是一时性的结果,高血糖不完全等于糖尿病。 二.形成原因 1:偶然的高血糖。血糖检查前如果食用大量的甜食,当然会出现血糖高的结果。所以检查出是高血糖,不要过于担心。间隔一段时间后,再次检查看看血糖结果。 2:不良生活习惯和环境。现在的年轻人大部分都很喜欢肯德基一类的快餐,不喜蔬菜和水果,长久的饮食习惯可能导致血糖偏高。空气负离子是存在于空气中的自然因子,能有效降低高血糖,但环境的污染,导致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剧减,人体摄取的负氧离子不足,这也是导致高血糖的一个重要原因。 3:其他疾病引起的高血糖。冠心病等与高血糖有着紧密的联系。所以一旦确诊是高血糖,应该尽量清楚是什么原因引起的高血糖,这样才能对症治疗,才能做好预防和治疗高血糖的工作。 4.在排除了以上的引起高血糖的诱因之后,那么高血糖就极有可能是糖尿病的早期症状。目前糖尿病患病人群已经越来越年轻,甚至出现儿童糖尿病。所以,糖尿病患者一定要知道的是,高血糖要及早治疗。 5.遗传等原因也可以导致高血糖。 三.疾病症状 血糖升高,尿糖增多,可引发渗透性利尿,从而引起多尿的症状;血糖升高、大量水分丢失,血渗透压也会相应升高,高血渗可刺激下丘脑的口渴中枢,从而引起口渴、多饮的症状;由于胰岛素相对或绝对的缺乏,导致体内葡萄糖不能被利用,蛋白质和脂肪消耗增多,从而引起乏力、体重减轻;为了补偿损失的糖分,维持机体活动,需要多进食;这就形成了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糖尿病病人的多饮、多尿症状与病情的严重程度呈正比。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患者吃得越多,血糖就越高,尿中失糖也越多,饥饿感也就越厉害,最终导致了恶性循环。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以少吃为好,但不能少于每日150克主食。但如果糖尿病未缓解,病人的食欲突然降低,此时应注意是否合并感染、酮症及其他并发症。 (1)尿多,皮肤乾燥,脱水

2019-2020学年新北师大版必修3 第2章第1节人体的代谢与稳态 作业2

2.1人体的代谢与稳态 一、单选题 1.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及稳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下丘脑与呼吸、体温恒定、水盐平衡等的调节控制有关 B. 淋巴细胞主要存在于血浆、淋巴中 C. 血浆中抗利尿激素水平随内环境渗透压升高而升高 D. 突触间隙的液体中也含有少量蛋白质 2.下列有关内环境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内环境中含量最多的成分是蛋白质 B.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C. 正常人血浆的pH稳定在7.35﹣7.45之间,与内环境中含有的HCO3﹣、HPO42﹣等离子有关 D. 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在37℃左右,即人体的正常体温 3.正常人处于0℃的环境中时,产热为a1,散热为b1;处于30℃的环境中时,产热为a2,散热为b2。下列关于体温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冷觉在大脑皮层形成 B. 人处于0℃环境中要通过增加产热,减少散热以维持体温恒定,因此a1>a2,b1

实验二:系统稳定性和稳态性能分析

实验二:系统稳定性和稳态性能分析 主要内容: 自动控制系统稳定性和稳态性能分析上机实验 目的与要求: 熟悉 MATLAB 软件对系统稳定性分析的基本命令语句 熟悉 MATLAB 软件对系统误差分析的 Simuink 仿真 通过编程或 Simuink 仿真完成系统稳定性和稳态性能分析 一 实验目的 1、研究高阶系统的稳定性,验证稳定判据的正确性; 2、了解系统增益变化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3、观察系统结构和稳态误差之间的关系。 二 实验任务 1、稳定性分析 欲判断系统的稳定性,只要求出系统的闭环极点即可,而系统的闭环极点就是闭环传递函数的分母多项式的根,可以利用MATLAB 中的tf2zp 函数求出系统的零极点,或者利用root 函数求分母多项式的根来确定系统的闭环极点,从而判断系统的稳定性。 (1)已知单位负反馈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0.2( 2.5)()(0.5)(0.7)(3)s G s s s s s +=+++,用 MA TLAB 编写程序来判断闭环系统的稳定性,并绘制闭环系统的零极点图。 (2)已知单位负反馈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2.5)()(0.5)(0.7)(3)k s G s s s s s +=+++,当取k =1,10,100用MA TLAB 编写程序来判断闭环系统的稳定性。 只要将(1)代码中的k 值变为1,10,100,即可得到系统的闭环极点,从而判断系统的稳定性,并讨论系统增益k 变化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2、稳态误差分析 (1)已知如图所示的控制系统。其中2(5)()(10) s G s s s +=+,试计算当输入为单位阶跃信号、单位斜坡信号和单位加速度信号时的稳态误差。 从 Simulink 图形库浏览器中拖曳Sum (求和模块)、Pole-Zero (零极点)模块、Scope (示波器)模块到仿真操作画面,连接成仿真框图如右上图所示: (2)若将系统变为I 型系统,5()(10) G s s s =+,在阶跃输入、斜坡输入和加速度信

控制系统性能指标

第五章线性系统的频域分析法 一、频率特性四、稳定裕度 二、开环系统的典型环节分解 五、闭环系统的频域性能指标 和开环频率特性曲线的绘制 三、频率域稳定判据 本章主要内容: 1 控制系统的频带宽度 2 系统带宽的选择 3 确定闭环频率特性的图解方法 4 闭环系统频域指标和时域指标的转换 五、闭环系统的频域性能指标

1 控制系统的频带宽度 1 频带宽度 当闭环幅频特性下降到频率为零时的分贝值以下3分贝时,对应的频率称为带宽频率,记为ωb。即当ω>ωb 而频率范围(0,ωb)称为系统带宽。 根据带宽定义,对高于带宽频率的正弦输入信号,系统输出将呈现较大的衰减,因此选取适当的带宽,可以抑制高频噪声的影响。但带宽过窄又会影响系统正弦输入信号的能力,降低瞬态响应的速度。因此在设计系统时,对于频率宽度的确定必须兼顾到系统的响应速度和抗高频干扰的要求。 2、I型和II型系统的带宽 2、系统带宽的选择 由于系统会受多种非线性因素的影响,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端不可避免的存在确定性扰动和随机噪声,因此控制系统的带宽的选择需综合考虑各种输入信号的频率范围及其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即应使系统对输入信号具有良好的跟踪能力和对扰动信号具有较强的抑制能力。 总而言之,系统的分析应区分输入信号的性质、位置,根据其频谱或谱密度以及相应的传递函数选择合适带宽,而系统设计主要是围绕带宽来进行的。 3、确定闭环频率特性的图解方法

1、尼科尔斯图线 设开环和闭环频率特性为 4、闭环系统频域指标和时域指标的转换 工程中常用根据相角裕度γ和截止频率ω估算时域指标的两种方法。 相角裕度γ表明系统的稳定程度,而系统的稳定程度直接影响时域指标σ%、ts。 1、系统闭环和开环频域指标的关系 系统开环指标截止频率ωc与闭环带宽ωb有着密切的关系。对于两个稳定程度相仿的系统,ωc大的系统,ωb也大;ωc小的系统,ωb也小。 因此ωc和系统响应速度存在正比关系,ωc可用来衡量系统的响应速度。又由于闭环振荡性指标谐振Mr和开环指标相角裕度γ都能表征系统的稳定程度。 系统开环相频特性可表示为

电力系统稳态课程设计(1)

课程设计(论文) 题目名称潮流计算 课程名称电力系统稳态分析 学生姓名 学号10412010 系、专业电气工程系 指导教师 2013年1月3 日

邵阳学院课程设计(论文)任务书 年级专业 10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学生姓名 学 号 10412010 题目名称 电力系统潮流计算 设计时间 2013.12.21- 2012.1.3 课程名称 潮流计算课程设计 课程编号 121202306 设计地点 综合仿真实验室 一、课程设计(论文)目的 1.掌握电力系统潮流计算的基本原理; 2.掌握并能熟练运用PSCAD 仿真软件; 3.采用PSCAD 软件,做出系统接线图的潮流计算仿真结果。 二、已知技术参数和条件 在图1所示的简单电力系统中,系统中节点1、2为PQ 节点,节点3为PV 节点,节点4为平衡节点,已给定3.04.01j s --=,2.03.02j s --=,4.03=P ,02.13=V ,05.14=V , 04=θ,网络各元件参数的标幺值如表2所示,给定电压的初始值如表2所示,收敛系数 00001.0=ε。试求: ~1 2 3 4 1 :k 4 4θ∠V 1 1jQ P +2 2jQ P +3 V 3P 图1 简单电力系统 三、任务和要求 1.按学校规定的格式编写设计论文。 2.论文主要内容有:①课题名称。②设计任务和要求。③PSCAD 的应用以及仿真结果。④收获体会、存在问题和进一步的改进意见等。 注:1.此表由指导教师填写,经系、教研室审批,指导教师、学生签字后生效; 2.此表1式3份,学生、指导教师、教研室各1份。

四、参考资料 何仰赞主编.电力系统分析. 高教出版社出版.第三版.2002年 刘明波主编.大电网最优潮流计算.科学出版社出版.第一版.2010年 陈珩主编.电力系统稳态分析.中国电力出版社.第三版.2007年 韩祯祥主编.电力系统分析.浙江大学出版社.第三版.2005年 五、进度安排 2012年12月21日:下达课程设计的计划书,任务书,设计题目及分组情况 2012年12月22日-28日:学生熟悉PSCAD软件和建模 2013年1月29日-30日:上机调试程序,建立系统接线图的仿真模型和得出仿真结果 2013年1月31日-2日:写出报告(A4打印稿)和PPT报告(用于答辩) 2013年1月6日:组织学生答辩 六、教研室审批意见 教研室主任(签字):年月日七|、主管教学主任意见 主管主任(签字):年月日八、备注 指导教师(签字):学生(签字):

人体的稳态与调节机制(强化练)

人体的稳态与调节机制(强化练) 一、选择题 1.(2019甘肃兰州诊断)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氧气、生长激素、乙酰胆碱、唾液淀粉酶都可以出现在内环境中 B.饥饿时,血液流经肝脏后血糖浓度会升高 C.内环境的稳态指的是理化性质的相对稳定 D.抗利尿激素基因能够在肾小管细胞中选择性表达 答案 B 唾液淀粉酶属于消化酶,不可以出现在内环境中,A错误;饥饿时,血糖浓度低,肝糖原可分解产生葡萄糖,所以血液流经肝脏后血糖浓度将升高,B正确;内环境的稳态是指正常生理情况下机体内各种成分和理化性质的相对稳定,C错误;抗利尿激素的靶细胞可以为肾小管上皮细胞,该激素由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分泌,经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基因能够在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中选择性表达,D错误。 2.(2019福建厦门高三质检)某种鳗鲡在淡水中生长,到海洋中产卵。鳗鲡进入海水后,吞饮海水,Na+进入血液,通过鳃上皮细胞排出;洄游到淡水时,不再吞饮水。如图表示鳃上皮细胞的Na+-K+-ATP酶活性和Na+排出量的变化。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注:Na+-K+-ATP酶是一种具有ATP水解酶活性的载体蛋白,能跨膜运输Na+、K+ A.鳗鲡吞饮海水后,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B.在海水中,Na+排出量与Na+-K+-ATP酶活性呈正相关 C.在淡水中鳃上皮细胞Na+-K+-ATP酶活性上升 D.鳗鲡由海水洄游进入淡水,尿量增加 答案 C 鳗鲡吞饮海水后,Na+进入血液,使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A正确;据图可知,在海水中,Na+-K+-ATP酶活性上升且Na+-K+-ATP酶活性与Na+排出量变化曲线几乎同步,两者呈正相关,B正确,C错误;鳗鲡由海水洄游进入淡水,会引起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尿量增加,D正确。

电力系统稳态分析实验报告

电力系统稳态分析实验报告 篇一:电力系统稳态分析实验指导书 电力系统稳态分析实验指导书 目录 实验一单机-无穷大系统稳态运行方式实验 ................................................ ........................................ 2 1.1 实验目的................................................. ................................................... ........................................... 2 1.2 原理说明................................................. ................................................... ........................................... 2 1.3 实验内容与步骤 ................................................ ................................................... ................................ 3 实验二电力系统潮流计算分析实验 ................................................ ...................................................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