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8年河南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8年河南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8年河南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8年河南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8年河南省中考化学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四页,四个大题,25个小题,满分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

2.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Mg:24 Al:27 S:32 Cl:Ca:40 Cu:64 Zn:65 Ag:108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1分,共1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蜡熔化

B.铁生锈

C.米酿酒

D.纸燃烧

2.开封小笼包是地方特色美食,其主要食材瘦肉中富含的营养素为

A. 糖类

B. 油脂

C. 维生素

D. 蛋白质

3.“建设美丽中国”是新时代的目标。下列说法不利于减少环境污染的是

A. 回收各种废弃塑料

B. 开发和利用新能源

C. 工业废水任意排放

D. 积极植树、造林、种草

4.下列物质在氧气里燃烧,生成物为白色固体的是

A. 硫

B. 镁条

C. 铁丝

D. 木炭

5.下列各组元素中,元素符号的第一个字母不相同的一组是

A.锰、钛

B. 氩、金

C. 铅、铂

D. 氦、汞

6.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冰水共存物属于混合物

B.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C. 将硬水过滤可得到软水

D.凡是有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7.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其对应实验目的的是

A. 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

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D.验证CO2密度比空气的大

8.硅是信息技术的关键材料。右图为硅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硅属于稀有气体元素

B.图中n的值为8

C.硅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4

D.硅元素位于第三周期

9.室温时将少量干冰放入塑料袋中并密封,塑料袋会快速鼓起,其原因是

A. 分子的体积变大

B.分子分解变成了原子

C. 分子的间隔变大

D. 分子由静止变为运动

10.下列区分物质的方法或试剂不正确的是

A. 用带火星的木条区分氧气和氮气

B. 用熟石灰区分氯化铵和氯化钾

C. 灼烧后闻气味区分羊毛线和腈纶线

D.用酚酞溶液区分硫酸和硫酸钠溶液

11.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时,下列操作会导致结果偏小的是

①称量的氯化钠固体中含有不溶性杂质;②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③往烧杯加水时有水洒出;④将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有少量溅出。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③④

12.过氧化钠(Na2O2)可做呼吸面具中氧气的来源,它与二氧化碳反应后的生成物为

A. Na2CO3和H2

B. Na2O 和O2

C. NaOH和O2

D. Na2CO3和O2

13.甲、乙、丙有如右图所示的转化关系(“→”表示反应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下列各组物质按照甲、乙、丙的顺序不符合要求的是

A. C、CO 、CO2

B. H2O2、H2O、O2

、K2CO3、KNO3

D. Fe2O3、FeCl3、Fe(OH)3

14.有Mg、Al、Zn的混合物共,与足量盐酸反应,生成H2的质量可能是

A. B. C. D.

二、填空题(本题包含6个小题,每空1分,共16分)

15.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在尿素、硫酸钾、磷酸二氢铵三种化肥中,属于复合肥的是。

16.乙醇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高压水枪灭火所依据的灭火原理是;氢气作燃料的优点是(答出一条即可)。

17.铜丝作导线是利用了其良好的性;铁锈(主要成分是Fe2O3)可用硫酸除去,该反应的生成物为H2O和;铝制品耐腐蚀是因为其表面生成了致密的氧化铝薄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8.右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时的温度为℃,分别用甲、乙的固体配制相同质量甲、乙的饱和溶液,所需要水的质量关系为甲乙(填“大于”、“小于”、“等于”);t2℃时,将75g甲的饱和溶液与50g水混合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部分物质已经略去)。

已知A是目前世界上年产量最高的金属;B是胃酸的主要成分;C中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其水溶液呈蓝色,常用来配置农药波尔多液;D属于碱;E属于盐;则C的化学式为;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E转化为D的化学方程式为。

20.碱式碳酸铜[Cu2(OH)2]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充分加热24g含氧化铜的碱式碳酸铜固体,若反应前后固体中铜元素的质量分

数之比为3:4,则该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之和为g。

三、简答题(本题包含4个小题,共10分)

21.(2分)右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1)写出图中单质的化学式。

(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2.(2分)将锌粉加入到一定质量Cu(NO3)2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可以得到溶液和固体。

(1)写出会导致溶液质量变小的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若所得溶液中只含有一种溶质,请分析所得固体的成分。

23.(3分)下图是实验室制取的常用装置。

(1)写出一个用A装置制取O2的化学方程式。

(2)B和C装置均可制取CO2,与B相比较,C的主要优点是什么

(3)用试管采用排空气法收集H2,请在D处方框中画出装置图(只画试管和导气管)。

24.(3分)下图装置可以做CO还原Fe2O3的实验并检验该反应的气体生成物。已知由一氧化碳发生装置得到的CO中混有杂质CO2和H2O。

(1)写出B装置玻璃管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从环保角度考虑,请写出一种尾气处理方法。

(3)若没有A装置,则该实验不能达到检验气体生成物的目的,请说明原因。

四、综合应用题(共10分)

25.酸、碱、盐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1)焙制糕点所用发酵粉中含有碳酸氢钠,其俗名为(填字母代号)。

a.纯碱

b.烧碱

c.苏打

d.小苏打

(2)右图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反应时溶液pH变化的示意图。

①根据图示判断,该实验是将(填“氢氧化钠溶液”或“硫酸”)滴加到另一种溶液中。

②滴入溶液体积为V2mL时,溶液中的溶质为。

(3)为除去粗盐水中的可溶性杂质MgSO4、CaCl2,某化学小组设计了以下方案:

①过滤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杯和。

②写出加入Ba(OH)2溶液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提示:微溶物不形成沉淀)

③溶液X中含有哪些杂质请设计实验加以证明。(简要写出实验步骤和现象)

(4)为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称取10g石灰石(杂质不参加反应)放入烧杯中,加入100g稀盐酸,二者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烧杯中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气体的溶解忽略不计)。请计算该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近三年中考化学试卷分析

2011-2013年的初中毕业暨高中招生考 试化学试卷分析 2011-2013年的初中毕业暨高中招生考试的背景依然是推进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负担。中考模式以毕业、升学两考合一为主,命题形式为化学、物理合堂分卷,2011、2012年满分为75分,2013年满分为70分。可以看出,这几年的中考模式是基本稳定的,这有利于初中的化学教学,有利于稳步提高初中化学教学质量。考试内容注重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同时体现了化学关注科学探究,联系生产、生活实际的风格,还关注了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发展,为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实施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起到了正确的导向作用。 现将2011-2013三年中考化学试卷分析总结如下: 一、试题特点 (一)、试题分析 1、试题题型及分值境况统计 (1)2011年化学试题题型及分值境况统计 (2)2012年化学试题题型及分值境况统计

(3)2013年化学试题题型及分值境况统计 2、试题知识点分布统计 (1)2011年试题知识点分布统计 (2)2012年试题知识点分布统计

(3)2013年试题知识点分布统计 以上数据体现了化学学科以实验为基础,以基本概念和元素化合物知识为框架的特点,符合简化纯化学计算的要求。 3、试题难易程度分布统计 (1)2011年试题难易程度分布统计 (2)2012年试题难易程度分布统计 (3)2013年试题难易程度分布统计

以上数据体现了试题易、中、难的比例基本符合7:2:1的要求。可以说试题内容广泛,重点突出,精选得当,难易适中。 (二)、试题评价 1、立足教材,侧重学以致用。试题特别注重考查了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及未来社会所必需的基础内容,而且从应用入手,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实际,以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切入点,以日常生活和社会建设所用到的化学知识为背景,融入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考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运用最基础的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这些试题为学生体验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生活的紧密联系创设了丰富多彩的生产生活情境,既考查了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促使学生体验化学的应用价值,感到学有所得,学有所用,体现了“生活中处处有化学”,有助于学生建立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意识,这也是化学课程的重要功能。如2012年试题2关于“锌合金”的认识,试题12关于食物以及烧烤的知识,2013年试题3关于“微量元素”的知识,试题14中关于抗旱以及漂白粉的作用等等。 2、紧扣双基,着重化学基本素养。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初中化学课程的基本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的基础,是学生适应现代社会及未来社会生活所必需的,也是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和情感教育的必要载体。试题内容考查知识面宽、覆盖面大,减少了考查的偶然性和片面性。试题将化学的基本知识放在真实的情境中,通过学生

2020年河南省中考化学试卷

2020年河南省中考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1分)河南小麦熟,国家粮食足。小麦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属于() A.糖类 B.油脂 C.蛋白质 D.维生素 【考点】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 【解答】A、小麦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故选项正确。 B、小麦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而不是富含油脂,故选项错误。 C、小麦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而不是富含蛋白质,故选项错误。 D、小麦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而不是富含维生素,故选项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各种营养素的生理功能、食物来源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2.(1分)下列传统工艺品的制作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

化的是() A.南阳玉雕 B.洛阳剪纸 C.开封汴绣 D.汝州瓷器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解答】A、南阳玉雕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B、洛阳剪纸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C、开封汴绣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D、瓷器的烧制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基础性比较强,只要抓住关键点:是否有新物质生成,问题就很容易解决。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3.(1分)绿满中原需要天蓝、地绿、水清。下列做法值得提倡的是() A.燃放烟花爆竹 B.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回收处理 C.露天焚烧秸秆

D.实验室含酸废水倒入下水道 【考点】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 【解答】A、燃放烟花爆竹会产生大量烟尘、有害气体等,不利于环境保护; B、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回收处理,节约资源,有利于环境保护; C、露天焚烧处理农作物秸秆,会产生大量烟尘、有害气体等,不利于环境保护; D、实验室含酸废水倒入下水道,会造成水土污染,不利于环境保护。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化学与环境保护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4.(1分)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A.He B.NH3 C.C60 D.NaCl 【考点】物质的构成和含量分析. 【解答】A、氦气属于稀有气体单质,是由氦原子直接构成的,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B、NH3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氨分子构成的,

2018年河南省中考真题历史

2018年河南省中考真题历史 一、选择题(共20小题,20分)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面图片中的历史文物上均有文字,这些文字() “司(后)母戊”方鼎(局部)“汉并天下”瓦当“汉倭奴国王”金印 A.完整呈现了汉字的演变过程 B.有印证历史史实的作用 C.都体现了封建中央集权制度 D.均以隶书字体进行呈现 解析:解题的关键是根据图片信息排除不符合题意的选项,首先因汉字演变顺序的不完整排除A,然后根据司母戊鼎的所处朝代排除C,根据司母戊鼎的文字排除D。 答案:B 2.将廷黻曾写道: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不力图改革,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倘使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移到道光咸丰年间,我们的近代化就要比日本早二十年。作者强调了当时中国() A.军备落后 B.国力贫弱 C.政治腐败 D.急需改革 解析:根据题干的“不力图改革,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倘使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移到道光咸丰年间,我们的近代化就要比日本早二十年。”可以看出作者在强调中国急需改革,改革能促进中国的近代化。故D符合题意;军备落后、国力贫弱、政治腐败都是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也是当时中国急需改革的原因,但题干材料中作者未强调。故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答案:D 3.一位俄国记者记述了1900年6月2日发生在天津火车站的一幕:月光照耀着这些莽汉,照耀着他们的大刀和旗帜。一排子弹射过去,大旗倒下了,又举了起来,接着又倒了下去。这描写的是() A.三元里民众抗英斗争 B.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C.义和闭抗击八国联军

D.国民革命军的北伐 解析:根据题干的“1900年”和“大刀和旗帜”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义和团在北京、天津等地英勇抗击八国联军,题干材料反映的是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情景。故C符合题意;三元里民众抗英斗争发生在1841年,故A不符合题意;太平军抗击洋枪队发生在1856——1864年,故B不符合题意;国民革命军的北伐发生在1926——1927年,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答案:C 4.随着洋务运动的推进,需要解决资金、原料和运输问题,洋务派认识到,国家“必先求富而后能强”。下列属于洋务派将这一认识付诸实践的是() A.开设江南制造总局 B.创建福州船政局 C.成立轮船招商局 D.修筑京张铁路 解析:“必先求富而后能强”体现的是求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地主阶级洋务派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提出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洋务派掀起了学习西方军事技术的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前期的口号是“自强”,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包括安庆内军械所、福州船政局、江南制造总局等。故AB体现的是自强,不符合题意;洋务运动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创办了一批近代民用工业。轮船招商局是洋务派为求富创办的近代民用工业,故C符合题意;修筑京张铁路的是詹天佑,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答案:C 5.把科学和民主结合起来,作为衡量一切社会现象的价值原则,合之者则接受、信仰,反之者则摒弃、批判。在近代中国首先倡导这一“原则”的代表人物是() A.魏源 B.严复 C.孙中山 D.陈独秀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科学和民主是新文化运动的两面大旗。魏源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故A不符合题意;严复主张改革,属于资产阶级维新派,故B不符合题意;孙中山是辛亥革命的领导者,故C不符合题意;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的发起者,故D符合题意。故选D。 答案:D 6.1921年李大钊指出,中国现在没有一个真能表现民众势力的团体,若能成立一个强固精密的组织,那么中国彻底的大改革将有所附托。这段话表明李大钊的主张是() A.建立中国同盟会 B.成立无产阶级政党 C.创办黄埔军校 D.实现国共两党合作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李大钊最早在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受马克思主义的影响,李大钊主张建立无产阶级政党。李大釗所说的“一个强固精密的组织”指的是无产阶级政党。故B符合题意;中国同盟会是1905年建立,与题干的1921年不符。故A题意;孙中山创办黄埔军校是1924年,与题干的李大釗不符。故C不符合题意;实现国共两党合作是1924

近三年中考化学试卷分析报告

2011-2013年的初中毕业暨高中招生考试化 学试卷分析 2011-2013年的初中毕业暨高中招生考试的背景依然是推进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负担。中考模式以毕业、升学两考合一为主,命题形式为化学、物理合堂分卷,2011、2012年满分为75分,2013年满分为70分。可以看出,这几年的中考模式是基本稳定的,这有利于初中的化学教学,有利于稳步提高初中化学教学质量。考试容注重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同时体现了化学关注科学探究,联系生产、生活实际的风格,还关注了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发展,为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实施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起到了正确的导向作用。 现将2011-2013三年中考化学试卷分析总结如下: 一、试题特点 (一)、试题分析 1、试题题型及分值境况统计 (1)2011年化学试题题型及分值境况统计 (2)2012年化学试题题型及分值境况统计

(3)2013年化学试题题型及分值境况统计 2、试题知识点分布统计 (1)2011年试题知识点分布统计 (2)2012年试题知识点分布统计

(3)2013年试题知识点分布统计 以上数据体现了化学学科以实验为基础,以基本概念和元素化合物知识为框架的特点,符合简化纯化学计算的要求。 3、试题难易程度分布统计 (1)2011年试题难易程度分布统计 (2)2012年试题难易程度分布统计 (3)2013年试题难易程度分布统计

以上数据体现了试题易、中、难的比例基本符合7:2:1的要求。可以说试题容广泛,重点突出,精选得当,难易适中。 (二)、试题评价 1、立足教材,侧重学以致用。试题特别注重考查了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及未来社会所必需的基础容,而且从应用入手,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实际,以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切入点,以日常生活和社会建设所用到的化学知识为背景,融入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考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运用最基础的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这些试题为学生体验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生活的紧密联系创设了丰富多彩的生产生活情境,既考查了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促使学生体验化学的应用价值,感到学有所得,学有所用,体现了“生活中处处有化学”,有助于学生建立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意识,这也是化学课程的重要功能。如2012年试题2关于“锌合金”的认识,试题12关于食物以及烧烤的知识,2013年试题3关于“微量元素”的知识,试题14中关于抗旱以及漂白粉的作用等等。 2、紧扣双基,着重化学基本素养。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初中化学课程的基本容,是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的基础,是学生适应现代社会及未来社会生活所必需的,也是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和情感教育的必要载体。试题容考查知识面宽、覆盖面大,减少了考查的偶然性和片面性。试题将化学的基本知识放在真实的情境中,通过学生对问

河南名校中考化学总复习知识点总结

河南省重点中学中考化学总复习 一、基本概念和理论 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1).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常常同时发生。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伴随物理变化;而发生物理变化,不一定同时发生化学变化。物质的三态变化(固、液、气)是物理变化。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发生变化,而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被破坏,分子本身发生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2).物质的性质 (描述性质的语句中常有“能……”“可以……”等字) 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 化学性质: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的性质。如还原性、氧化性、酸性、碱性、可燃性、热稳定性。 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关系最密切。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2、物质的分类 混合物单质酸性氧化物 稀有气体氧化物碱性氧化物 质纯净物元素种类无机物酸其他氧化物 碱 化合物 有机物盐 (1).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或由不同种物质组成)例如,空气,溶液(盐酸、 澄清的石灰水、碘酒、矿泉水),矿物(煤、石油、天然气、铁矿石、石灰石),合金(生铁、钢) 注意:氧气和臭氧混合而成的物质是混合物,红磷和白磷混合也是混合物。 纯净物、混合物与组成元素的种类无关。即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多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纯净或混合物。 (2).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例如:水、水银、蓝矾(CuSO4 ·5H2 O)都是纯净物冰与水混合是纯净物。名称中有“某化某”“某酸某”的都是纯净物,是化合物。(3).单质:由同种(或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例如:铁氧气(液氧)、氢气、水银。(4).化合物:由不同种(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名称中有“某化某”“某酸某”的是化合物。 (5).有机物(有机化合物):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除CO、CO2和含碳酸根化合物外)

2018年河南省中考历史试卷

2018年河南省中考历史试卷 一、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英文字母代号涂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1. 下面图片中的历史文物上均有文字,这些文字() A.完整呈现了汉字的演变过程 B.有印证历史史实的作用 C.都体现了封建中央集权制度 D.均以隶书字体进行呈现 【答案】 B 【考点】 文字的演变 【解析】 本题以历史图片为切入点,考查文字的演变的知识。 【解答】 图中所给的文物上都带有文字,这些文字有印证历史史实的作用,故B正确; ACD三项表述与题目不符,故排除。 故选B。 2. 蒋廷黻曾写道: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不力图改革,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倘使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移到道光咸丰年间,我们的近代化就要比日本早二十年。作者强调了当时中国() A.军备落后 B.国力贫弱 C.政治腐败 D.急需改革 【答案】 D 【考点】 历史文化常识 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 【解析】 本题考查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解答】 依据题干“倘使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移到道光咸丰年间,我们的近代化就要比日本早二十年”可知,作者强调了当时中国急需改革。 故选D。 3. 一位俄国记者记述了1900年6月2日发生在天津火车站的一幕:“月光照耀着这些莽汉,照耀着他们的大刀和旗帜。一排子弹射过去,旗帜倒下了,又举起来,接着又倒了下去……”这描写的是() A.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D.国民革命军的北伐 【答案】 C 【考点】 义和团运动 【解析】 本题考查义和团运动的相关知识。 【解答】 由题干时间“1900年”“天津”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反映的是义和团在天津抗击八国联 军的史实,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4. 随着洋务运动的推进,需要解决资金、原料和运输问题,洋务派认识到,国家“必先求富而后能强”。下列属于洋务派将这一认识付诸实践的是() A.开设江南制造总局 B.创建福州船政局 C.成立轮船招商局 D.修筑京张铁路 【答案】 C 【考点】 洋务运动的兴起 【解析】 本题考查洋务运动,知道洋务派创办了轮船招商局。 【解答】 在兴办军事工业和近代海军的同时,洋务派逐渐认识到“必先求富而后能强”,运输困 难也是急需解决的问题。为此,洋务派兴办了轮船招商局,1873年1月在上海成立轮 船招商局,规定官督商办,招商集股,故C正确。 故选C。 5. 把科学和民主结合起来,作为衡量一切社会现象的价值原则,合之者则接受、信仰,反之者则摒弃、批判。在近代中国首先倡导这一“原则”的代表人物是() A.魏源 B.严复 C.孙中山 D.陈独秀 【答案】 D 【考点】 新文化运动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新文化运动的相关史实。 【解答】 题干中强调“科学”“民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D项正确。 故选D。 6. 1921年李大钊指出,中国现在没有一个真能表现民众势力的团体,若能成立一个强 固精密的组织,那么中国彻底的大改革将有所附托。这段话表明李大钊的主张是

2016年中考化学试卷分析

2016年中考化学试卷分析

2016年中考化学试卷分析 佟春姬 通过对2016年中考化学阅卷分析,总的结论是2016年中考化学试题紧扣《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和教材,注重考察了初中化学知识的全面性、灵活性,试题重点考查学生化学学科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学生对化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解,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等。 一、试题分析 2016年中考化学试题与2015年相比,总体比较平稳,紧扣教材,侧重基础,无偏题、怪题、难题,试题有一定的区分度,总体难度适中。试题能结合教材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偏重于化学基础知识和化学实验运用的考查,较好地体现了新课标三维目标的考查要求。 (一)试题的特点 2016年的中考化学试题充分体现了我省中考化学命题一贯坚持的“稳重求变、变中求新”的原则。纵观2016年中考化学试题,我们不难发现以下四个特点:

1、紧扣双基,重视考查化学基本素养。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初中化学课程的基本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的基础,是学生适应现代社会及未来社会生活所必需的,也是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和情感教育的必要载体。2016年6中考化学试题内容考查知识面宽、覆盖面大,减少了考查的偶然性和片面性。试题将化学的基本知识放在真实的情境中,通过学生对问题情境的分析和解决的过程,来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的化学知识来分析和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考查了学生的化学基本素养。 2、立足教材,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实际。 试题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实际,以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切入点,以日常生活所用到的化学知识为背景,融入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考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运用最基础的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这些试题为学生体验化学与社会、生活的紧密联系创设了丰富多彩的生产生活情境,既考查了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促使学生体验化学的应用价值,感到学有所得,学有所用,体现了“生活中处处有化学”,有助于学生建立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意

2019 年深圳市中考化学试卷(附答案解析和试卷分析)

2019 年深圳市中考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1.5 分,共15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 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1.化学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引起贫血的主要原因是缺锌B.不合理施用化肥会造成水体污染 C.右图电池回收标志D.用水喷淋燃着的酒精以降低着火点 2.下列化学用语表述正确的是() A.硫酸钾的化学式:K2SO4 B.1 个氯分子:Cl C.2 个硝酸根:2NO2—D.铜离子:Cu+2 3.下列实验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4.钪Kc是一种“工业的维生素”。下图为钪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及其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钪属于非金属元素 B.钪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1 C.原子结构示意图中x = 10 D.钪原子核外有四个电子层 5.科学家研制出一种新型催化剂,可用于去除装修残留的甲醛(化学式为CH2O),该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甲为甲醛,其分子由碳原子和水分子构成 B.物质乙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 价 C.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均发生改变 D.该反应消耗物质甲和生成物质丁的质量比为5∶3 6.CuO 粉末与H2 在加热条件下会发生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所需H2 可由Cu 与稀H2SO4反应制得 B.反应过程可观察到固体粉末由黑色变成红色 C.发生的反应为CuO + H2Cu + H2O D.该反应说明H2具有还原性 7.异烟肼(化学式:C6H7N3O;相对分子质量:137)是治疗肺结核药物的有效成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异烟肼属于氧化物B.异烟肼分子中H、O 原子个数比为7∶1 C.异烟肼中C、H 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36∶7 D.异烟肼中N 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式为

河南省中考化学试卷分析(课改区)

2008年河南省中招化学试卷评析 第一部分命题指导思想 2008年我省初中毕业生已全部是实施新课程的学生,在这一背景下,我省的中招化学试卷旨在考查学生的科学素养,体现化学课程标准对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基本要求。依照有利于全面、准确地反映初中毕业生的学业水平;有利于引导新课程的实施,全面落实课程标准所设定的目标;有利于高一级学校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择优录取新生的原则,依照《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的“内容标准”,并结合河南省初中化学的教学实际情况和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命题,努力为促进化学新课程的实施发挥良好的导向作用。 第二部分试题结构和特点 我省今年的化学试卷仍为四种题型: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综合应用题。各种题型所占的分值与前三年一样,分别为12分、16分、12分、10分。 今年我省中招试题的一个突出特点仍然是“稳中求变,变中求新”。“稳”主要体现在与前三年相比,试卷的结构和难度均未大起大落。“变”主要体现在试题的开放性更强,给考生一个充分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试卷的整体难度较2007年略有降低。试题的另一个特点就是紧扣教材和课程标准,没有偏题、怪题。考生在拿到试卷后,有一种亲切感,如:试卷中涉及的插图绝大部分选用教材中的原图。 总之,2008年我省的中招化学试卷覆盖面更广,既注重对考生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又重视对考生综合运用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既重视与生产、生活的联系,又能充分体现新课标的指导思想。试题的灵活性较以往更高,难度、广度都恰到好处,是一份质量优异的中招试卷。 第三部分试题精析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 1.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是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A.用干冰作制冷剂 B.用金刚石切割玻璃 C.用煤作燃料 D.发烧病人用酒精擦身体降温 思路方法点拨:本题考查物质的性质与物质的用途之间的关系,属于历年中招考试中的常见题型。解答本题,首先要分析这四种物质的用途分别体现了物质的哪些性质。很明显,C 选项“用煤做燃料”包含着“燃烧”,这是在化学变化中体现出来的物质的性质,所以应为正确选项。其他选项都是由物质的物理性质所决定的,均不符合题意。 阅卷反馈信息:本题得分率较高,说明考生对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掌握得比较好。个别考生误选A、D的原因主要是对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区别没有熟练掌握。 建议:在初中化学的启蒙阶段,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区别,同时帮助学生树立性质决定用途的观点。学生在学习物质的用途时,最好能找出对应的性质,对比记忆效果会更好。 2.2008年6月1日,我国正式实行“限塑令”,开始在全国范围内限制使用塑料购物袋。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限塑令”有助于控制白色污染 B.提倡生产和使用可降解的塑料

河南省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含解析

2020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试卷 化学试题卷 注意: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考试时间50分钟,满分50分。考生应首先阅读试题卷及答题卡上的相关信息,然后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交卷时只交答题卡。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0-16 Na-23 S-32 C1-35.5 Ca-40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个小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14分) 1.河南小麦熟,国家粮食足。小麦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属于() A. 糖类 B. 油脂 C. 蛋白质 D. 维生素 【答案】A 【解析】 【详解】人体所需六大基本营养素:糖类、蛋白质、维生素、油脂、无机盐、水,而淀粉、葡萄糖、纤维素等属于糖类。 故选A。 2.下列传统工艺品的制作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 南阳玉雕 B. 洛阳剪纸 C. 开封汴绣 D. 汝州瓷器 【答案】D 【解析】 【详解】A、南阳玉雕只是玉的形状发生了变化,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B、洛阳剪纸只是纸的形状发生了变化,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C、开封汴绣只是用线绣成不同的图案,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D、汝州瓷器,瓷器的烧制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故选D。 3.绿满中原需要天蓝、地绿、水清。下列做法值得提倡的是 A. 燃放烟花爆竹 B. 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回收处理 C. 露天焚烧秸秆 D. 实验室含酸废水倒入下水道 【答案】B 【解析】

【详解】A、燃放烟花爆竹,烟花爆竹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和烟尘,会污染空气,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 B、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回收处理,分类便于垃圾处理,不会污染环境,故选项B符合题意; C、露天焚烧秸秆,会产生烟尘和二氧化碳,会污染空气,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 D、实验室含酸废水倒入下水道,酸会腐蚀下水管,而且会使水质酸化,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A. He B. NH3 C. C60 D. NaCl 【答案】D 【解析】 【详解】A、He为稀有气体,是由氦原子构成的,不符合题意; B、NH3是由氨分子构成的,不符合题意; C、C60是由碳60分子构成的,不符合题意; D、NaCl 是由Na+、Cl-构成的,符合题意。故选D。5.水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物质。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冰和水的共存物属于混合物 B. 有水生成的反应一定属于中和反应 C. 可用肥皂水区分软水和硬水 D. 水气化时体积增大是因水分子变大 【答案】C 【解析】 【详解】A、冰水混合物中只有水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说法错误; B、酸碱中和反应一定有水生成,但有水生成的不一定是酸碱中和反应,如金属氧化物与酸的反应、含有氢元素的物质的燃烧反应,也会有水生成,说法错误; C、可以用肥皂水区分软水和硬水,硬水中泡沫少、浮渣多,说法正确; D、水气化时体积增大是因水分子间的间隙变大,而不是分子体积变大,说法错误; 故选:C。 6.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使用广泛。下列金属的用途利用了金属导电性的是 A. 铜制电线 B. 铁质铁锅 C. 金制项链 D. 铝制饮料罐 【答案】A

2018年河南省中考历史试题答案

2018年河南省中考历史试题、答案 选择题(共20小题,20分) 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英文字母代号涂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1.下面图片中的历史文物上均有文字,这些文字 A.完整呈现了汉字的演变过程 B.有印证历史史实的作用 C.都体现了封建中央集权制度 D.均以隶书字体进行呈现 2.将廷黻曾写道: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不力图改革,那 才是民族的致命伤。倘使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移到道光咸丰年间,我们的近代化就要比日本早二十年。 作者强调了当时中国 A.军备落后 B. 国力贫弱 C.政治腐败 D.急需改革 3.一位俄国记者记述了1900年6月2日发生在天津火车站的一幕:月光照耀着这些莽汉,照耀着他们的大 刀和旗帜。一排子弹射过去,大旗倒下了,又举了起来,接着又倒了下去。这描写的是 A.三元里民众抗英斗争 B.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C.义和闭抗击八国联军 D.国民革命军的北伐 4.随着洋务运动的推进,需要解决资金、原料和运输问题,洋务派认识到,国家“必先求富而后能强”。下 列属于洋务派将这一认识付诸实践的是 A.开设江南制造总局 B.创建福州船政局 C. 成立轮船招商局 D.修筑京张铁路 5.把科学和民主结合起来,作为衡量一切社会现象的价值原则,合之者则接受、信仰,反之者则摒弃、批 判。在近代中国首先倡导这一“原则”的代表人物是 A.魏源 B.严复 C.孙中山 D.陈独秀 6.1921年李大钊指出,中国现在没有一个真能表现民众势力的团体,若能成立一个强固精密的组织,那么 中国彻底的大改革将有所附托。这段话表明李大钊的主张是

中考化学试卷分析与启示

中考化学试卷分析与启示 课程改革的理念已逐步为广大的教育工作者所接受,宜昌市全面推进的素质教育的思想已逐步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实践中,而在此背景下,中考试卷的命题思路和走向已经成为各界人士关注的热点。试卷是否真正有利于各类高级中学选拔新生,是否真正有利于各初中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是否真正有利于促进师生按照新课程标准的理念转变教学方式,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一份中考试卷的命题是否很好地体现这些功能竟对我们的教学理念、教育行为乃至教学改革产生深刻的影响。 1. 对试卷的分析 2009年宜昌市化学中考试卷在较全面地考查学生的初中化学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突出考查了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实践设计及操作能力和基本计算能力等。充分体现了“能力立意,双基为本,学以致用”的命题思想。 1.1 试卷的科学性 (1)题量控制合理,卷面设计人性化 整卷六个大题,多数大题分若干个小题,题目长度适中,阅卷中发现绝大部分考生有充足的时间完成全卷。卷面设计人性化,在答卷的开头和结尾都有动漫卡通图“踏上探究之路,我们信心百倍”“反思探究旅程,展示更好成绩”,每个大题分别设为“我会选择”“我会填空”“我会说明”等富有鼓励意味的词语,这样一方面既能缓解考生压力另一方面又能充分体现新课标中以人为本的思想。 (2)难度控制合理,难易布局有序 统观全卷,无偏、怪和超纲题,试卷难度适中,且试卷中六个大题(共27个小题)均按照一定的知识台阶有序布局,让考生思考有方向,尤其使部分功底扎实,思路严密,思维灵活的考生能充分展现自己的思维品质。 (3)知识点考查多元化,注重实验探究能力 在考查知识与技能的同时,也注意对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考查。比如采用较开放性的试题形式加强对考生思考问题的方法和思考解决问题的过程的考核,促进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必须从“学会”向“会学”的转变,培养自身的创新精神。化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既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内容,又是进行科学探究、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本卷较好地突出了学科的特点,加强实验考查的力度,涉及有实验原理、方案设计、装置、操作、试剂以及观察、分析、表达、合作与交流等各方面的要求,有利于学校在教学中加强化学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实验能力。比如第22题和第25题就是对实验的综合考查。 1.2 试卷的导向性 (1)立足基础源于教材 注重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考查。比如,化学变化,物质类别,基本实验操作,日常生活中的化学常识(第5题和第23题第4小题),根据化学式说出各元素的质量比,根据化学式推断元素化合价,根据质量守恒补全化学方程式,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辨别置换反应,根据稀释原理计算溶液质量分数,溶解度的计算,用化学符号表示化学用语的含义,常见化学方程式的书

河南名校中考化学总复习知识点总结

河南名校中考化学总复习知识点总结

————————————————————————————————作者:————————————————————————————————日期:

河南省重点中学中考化学总复习 一、基本概念和理论 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1).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常常同时发生。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伴随物理变化;而发生物理变化,不一定同时发生化学变化。物质的三态变化(固、液、气)是物理变化。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发生变化,而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被破坏,分子本身发生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2).物质的性质 (描述性质的语句中常有“能……”“可以……”等字) 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 化学性质: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的性质。如还原性、氧化性、酸性、碱性、可燃性、热稳定性。 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关系最密切。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2、物质的分类 物混合物单质酸性氧化物 物质种类稀有气体氧化物碱性氧化物 质纯净物元素种类无机物酸其他氧化物 碱 化合物 有机物盐 (1).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或由不同种物质组成)例如,空气,溶液(盐酸、 澄清的石灰水、碘酒、矿泉水),矿物(煤、石油、天然气、铁矿石、石灰石),合金(生铁、钢) 注意:氧气和臭氧混合而成的物质是混合物,红磷和白磷混合也是混合物。 纯净物、混合物与组成元素的种类无关。即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多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纯净或混合物。 (2).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例如:水、水银、蓝矾(CuSO4 ·5H2 O)都是纯净物冰与水混合是纯净物。名称中有“某化某”“某酸某”的都是纯净物,是化合物。(3).单质:由同种(或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例如:铁氧气(液氧)、氢气、水银。(4).化合物:由不同种(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名称中有“某化某”“某酸某”的是化合物。 (5).有机物(有机化合物):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除CO、CO2和含碳酸根化合物外)

2018年河南省中考历史试题(含答案解析)

2018年河南省中考历史试题(含答案解析) I 选择题 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英文字母代号涂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1.下面图片中的历史文物上均有文字,这些文字() 司母(后)戊鼎(局部)“汉并天下”瓦当“汉委奴国王”金印 A.完整呈现了汉字的演变过程 B.有印证历史史实的作用 C. 都体现了封建中央集权制度 D.均以隶书字体进行呈现 【答案】B 【解析】“司母戊鼎”、“汉并天下瓦当”和“汉倭奴国王金印”都属于历史实物,有印证历史史实的作用。 2.将廷黻曾写道: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不力图改革,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倘使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移到道光咸丰年间,我们的近代化就要比日本早二十年。作者强调了当时中国() A.军备落后 B. 国力贫弱 C.政治腐败 D.急需改革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中的“失败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不力图改革,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倘使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移到道光咸丰年间,我们的近代化就要比日本早二十年”可以看出作者强调当时中国急需改革。 3.一位俄国记者记述了1900年6月2日发生在天津火车站的一幕:月光照耀着这些莽汉,照耀着他们的大刀和旗帜。一排子弹射过去,大旗倒下了,又举了起来,接着又倒了下去。这描写的是() A.三元里民众抗英斗争 B.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C.义和闭抗击八国联军 D.国民革命军的北伐 【答案】C 【解析】1900年6月,义和团在天津老龙头火车站英勇抗击八国联军侵华。 4.随着洋务运动的推进,需要解决资金、原料和运输问题,洋务派认识到,国家“必先求富而后能强”。下列属于洋务派将这一认识付诸实践的是() A.开设江南制造总局 B.创建福州船政局 C. 成立轮船招商局 D.修筑京张铁路 【答案】C 【解析】洋务运动期间,洋务派为了“求富”,创办了一批近代民用工业,如,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轮船招商局等。 5.把科学和民主结合起来,作为衡量一切社会现象的价值原则,合之者则接受、信仰,反之者则摒弃、批判。在近代中国首先倡导这一“原则”的代表人物是() A.魏源 B.严复 C.孙中山 D.陈独秀 【答案】D 【解析】新文化运动期间,陈独秀最早提出了“民主”“科学”的口号,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两面大旗。

中考化学试卷分析

中考化学试卷分析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2017年中考化学试卷分析 今年中考化学试卷整体来看,难度处于中等,但是考查学生的能力各方面如分析能力,文字叙述及探究等。整体来看,试题坚持了“重视基础、突出能力、关注探究、联系实际、促进发展”的命题思路;试题“稳中有变、变中有新”,既注重基础知识及其内在联系的考查,同时又注重科学方法和能力的考查;试题突出了化学学科的特点,既体现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也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一、试题结构 化学试题仍然采用选择题、填空、实验(常规实验和探究实验)、计算应用题等几种题型。四种题型在考查和区分学生时有着不同的功能。选择题每个小题综合了多个知识点,增大了整套试题对知识点的覆盖面,对全体考生有一定的区分。填空及简答题比较基础,主要考查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能够把中上水平的学生区分出来。实验探究题和计算应用题对能力要求较高,能够把水平较高的学生选拔出来。同一题型中的化学试题由易到难排列,利于学生答题。这样的试卷结构避免了学生因题型不确定而造成的答题障碍,能更好的考查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低。

与前几年试题相比,2017年试题较大的变化是实验探究题,更加注重学生分析能力和实验探究的能力,对于实验现象描述的化学用语等,使得整份试卷的阅读量减小,给学生思考的时间更充分,更能考查出学生的真实水平。 二、试题特点及措施 1.知识分布合理,学科重点突出。初步形成层次的全部内容,如质量守恒定律、金属活动性顺序、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金属与矿物、溶液的有关知识、微粒构成物质、基本的实验技能、化学用语的书写和化学计算等,突出了对化学主干知识的考查。 2.回归教材,指导教学 回归教材是今年中考试题的一个突出特点。立意均源自于教材,充分体现出了教材的重要性,同时也对教师在教学中挖掘教材的内涵有很好的导向性。 3.突出能力考查,体现学科思想 试题既体现了《课程标准》对化学知识与技能的要求,又体现了对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考查。试题的能力结构见表3 4.强化知识迁移,注重联系实际 试题与现在最新的社会热点事件相连,试题情景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体现了化学新课程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基本理念。

河南省中考化学试卷分析含解析版试卷剖析

2014年中招化学试卷逐题分析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运用题

以上是我个人对2014年河南中考化学试卷与《说明与检测》、考试范围与要求的对照,指导今后中考复习工作,希望老师们用好《说明与检测》,同时,配以专题复习、强化训练、针对性训练。比如,今年的《说明与检测》与往年大不相同:1、增加难度;2、2012、2013河南预赛卷的题几乎都在《说明与检测》中找到;3、新思想、新方法、新解题技巧的出现预示着中考试卷的方向。所以,我即使捕捉到这些信息,没有数据的计算题、关系式法计算题、框图推断题(氢循环、碳循环、钙循环、铁循环、铜循环等),首次总结化学方程式出现氢氧化铜受热分解,我猜测今年一定有铜循环题,最后20天专门做《说明检测》上册,详细讲评特色的题目,一些知识点要求学生会背会写会描述。 总之,我在今后教学中注意关注河南中考动向,多参加省教研室组织的更新 获得,搜集各省市的特色试题,更好的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河南省2014年中考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下列各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选项的标号填入题后括号内. 1.(1分)(2014?河南)下列变化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 蒸馏B.升华C.爆炸D.燃烧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A、蒸馏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升华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爆炸过程中不一定有新物质生成,例如锅炉爆炸就属于物理变化. D、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1分)(2014?河南)下列物质排放到空气中,不会造成大气污染的是() A.S O2B.O2C.C O D.NO2

河南省2020年中考历史模拟试题(4月份)

2020年河南省中招历史模拟试卷(4月份) 一、选择题(共20小题,20分)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英文字母代号涂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1.(1分)如图三幅图所示是我国古代著名建筑工程的代表,它们的共同特点() A.结构对称,主体突出B.军事防御,稳固边疆 C.沟通交通,加强交流D.强化统治,巩固皇权 2.(1分)《后汉书?蔡伦传》记载:“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渔网以为纸。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材料表明“蔡侯纸”的广泛使用源于() A.政府推动B.原料易得C.易于保存D.节省人力 3.(1分)英国学者李约瑟评价说:“东方的航海家中国人从容温顺,不记前仇慷慨大方,从不威胁他人的生存;他们全副武装,却从不征服异族,也不建立要塞。”这一评价体现了郑和下西洋的特点是()A.船队规模大B.友好交往C.航行时间长D.范围广 4.(1分)据统计,英国输华商品总值在1837年为90多万英镑,到1845年达到2394万多英镑。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战争赔款B.五口通商C.割占土地D.开设工厂 5.(1分)近代一些思想家指出“民与君不两立,自由与专制不并存”,他们还认为“近代欧洲之所以优越他族者,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说下”。这些思想家主张() A.自强、求富B.变法、图强C.民主、科学D.民主、共和 6.(1分)“革命靠军阀的部队是靠不住的,我们必须建立自己的武装来打倒反革命。现在,我们起义成功了。 这里的军队归共产党领导。”周恩来的这一讲话是为欢庆() A.北伐胜利B.南昌起义C.秋收起义D.红军会师 7.(1分)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对华全面侵略,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深深蕴藏着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量,特别是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材料强调日本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A.战略战术失误B.中共的中流砥柱作用 C.缺乏民众支持D.中国实行全民族抗战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