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阿赖耶识语义流变初探

阿赖耶识语义流变初探

阿赖耶识语义流变初探
阿赖耶识语义流变初探

阿赖耶识语义流变初探

陈屹

(武汉大学心理学系,湖北武汉 430072)

[摘要] 本文以佛教经典为依据,考证阿赖耶识语义的渊源和流变,初步梳理从佛教初期到中晚期阿赖耶识语义的变迁,从而较为全面的诠释阿赖耶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关键词] 阿赖耶识语义渊源和流变

阿赖耶识,旧名阿黎耶识,梵文作alayavijnana,为唯识学中第八心识名。梁真谛训名译为无没识,唐玄奘就义译为藏识;藏是摄义,无没是不失义,意思相同名称相异而已。阿赖耶识不仅是唯识学的核心概念,而且是佛教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它的内涵和外延可谓博大精深。本文试图以佛教经典为依据,初步考证阿赖耶识语义的渊源和流变。

1、早期阿赖耶的概念

一般认为阿赖耶识成立于印度佛教的瑜伽行派,但阿赖耶一词在初期佛教经典中即已出现。无著在《摄大乘论》中提到阿含经中所说的阿赖耶:

玄奘译本《摄大乘论本》中为,

复次声闻乘中。亦以异门密意已说阿赖耶识。如彼增壹阿笈摩说。世间众生爱阿赖耶。乐阿赖耶。欣阿赖耶。喜阿赖耶。为断如是阿赖耶故。说正法时恭敬摄耳。住求解心法随法行。如来出世如是甚奇。希有正法出现世间。于声闻乘如来出现。

真谛译本《摄大乘论》中为,

如增一阿含经言。于世间喜乐阿梨耶。爱阿黎耶。习阿黎耶。著阿黎耶。为灭阿黎耶。如来说正法。世间乐听故。属耳作意欲知生起正勤。方得灭尽阿黎耶。乃至受行如来正法及似法。由如来出世。是第一希有不可思议法。

“增壹阿笈摩”即是增一阿含经、“阿梨耶”即是阿赖耶,但北传汉译《增一阿含经》中并没有相对应的经文,而在南传巴利文《增支部》中则有与无著所引几乎完全相同的经文。《成唯识论》中也引用说一切有部增壹经提到阿赖耶,

说一切有部增壹经中亦密意说此名阿赖耶。谓爱阿赖耶、乐阿赖耶、欣阿赖耶、喜阿赖耶。无性解释说“爱阿赖耶”是总句,其余三句则是三世别说,即现在世乐阿赖耶、过去世欣阿赖耶、未来世喜阿赖耶。上述经文中都说众生喜乐、爱著阿赖耶,所以要断灭阿赖耶,阿赖耶是爱着或贪爱之义。在另一部综述南传佛教的著作《清净道论》(Visuddhimagga)中亦有两处出现阿赖耶,觉音(Buddhaghosa)均将其译为“执着”,他说五种欲的执着即是阿赖耶。根据舟桥尚哉对南传巴利文大藏经的调查,发现阿赖耶共出现二十三次,他认为大部份的地方阿赖耶皆是执着或爱着之意。

在《The Pali Text Society's Pali-English Dictionary》中总结阿赖耶的解释有三:1. roosting place, perch, i.e. abode settling place, house (栖息所,、卧室、住所、住处等意思)

2. "hanging on", attachment, desire, clinging, lust (执着、欲望等意思)

3. pretence, pretext, feint (伪装、借口等意思)

《大日经疏》中也对阿赖耶作了解释:“阿赖耶,义云含藏,正翻为室。谓诸蕴于此中生,于此中灭,即是诸蕴巢窟,故以为名。”又云:“阿赖耶是房义,是盛受义。”这种解释基本取

的是第一义。但从上面引证的初期佛教关于对阿赖耶的认识,其含义基本上是取第二义,即阿赖耶是爱着、执着之义,这可能便是后来阿赖耶识“执藏”义的原型。

研究部派佛教发展的北传史料论书《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阿毗达磨俱舍论》、《阿毗达磨顺正理论》、《阿毗达磨藏显宗论》中,均出现了阿赖耶一词。《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中有三处提及阿赖耶,《阿毗达磨俱舍论》中有一处、《阿毗达磨顺正理论》中有四处、《阿毗达磨藏显宗论》中有两处。

云何无为阿罗汉果。谓贪嗔痴永断。及一切烦恼永断。越一切趣断一切路。灭三种火渡四瀑流。摧诸傲慢离诸渴爱。破阿赖耶。无上究竟无上寂静无上安乐。及诸爱尽离灭涅盘。是名无为阿罗汉果。

若法为欲界阿赖耶所藏。摩摩异多所执。名欲界系。为色无色界阿赖耶所藏。摩摩异多所执。名色无色界系。阿赖耶者谓爱。摩摩异多者谓见。

然由三事故有情无智无见。一由乐着阿赖耶故。二于所作多疑惑故。三于有情不谦敬故。

上面三段出自《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第一段引文阿赖耶与一切趣、一切路、三种火、四瀑流、傲慢、渴爱并列,第三段引文说乐着阿赖耶为有情无智无见,都为须破灭的对象,可见其意义仍未脱离执着、贪爱义。第二段引文更有意思,提到阿赖耶所藏、摩摩异多所执,前者为“爱”,后者为“见”。阿赖耶所藏,“所藏”似乎暗示了阿赖耶识的原型亦即阿赖耶识的含藏种子之义,但文中又进一步用“爱”来说明阿赖耶之意,也即是说阿赖耶所藏的是贪爱执着而非种子,仍未脱离“执藏”义,但可以肯定这种说法对后来阿赖耶识意义的发展是有影响的。

诸所有色非汝眼见。非汝曾见。非汝当见。非希求见。汝为因此起欲起贪起亲起爱起阿赖耶起尼延底起耽著不。

上座所持契经亦说。若缘欲界起染起贪。起阿赖耶起尼延底。起诸耽着。是欲贪相。故执有贪通三界者。非为善执。

诸所有色非汝眼见。非汝曾见。非汝当见。非希求见。汝为因此起欲起贪起亲起爱起阿赖耶起尼延底起耽着不。

此三段分别引自《阿毗达磨俱舍论》、《阿毗达磨顺正理论》、《阿毗达磨藏显宗论》,论书中均将阿赖耶与欲、贪、亲、爱等联在一起,在《俱舍论记》中有很好的解释,

汝为因此色境起欲、贪、亲、爱、阿赖耶、尼延底、耽着不。此欲等七皆贪异名。阿赖耶此云执藏。尼延底此云执取。或云趣入。或云沈滞。

《俱舍论记》说的很清楚,欲、贪、亲、爱、阿赖耶、尼延底、耽着不,此等七皆贪异名,阿赖耶仍属于情绪意义上的概念,《俱舍论记》还明确提出阿赖耶即执藏。

综上初期佛教、部派佛教中对阿赖耶识的叙述是没有的,但在一些地方均提到了“阿赖耶”的概念,并基本上确立了阿赖耶识执藏概念的原型。

2、阿赖耶识概念的成立和发展

早期大乘佛教的经典中也同样出现了“阿赖耶”一词,般若类经有两处出现,

如是法食无漏无系。能永解脱执着世间不出离法。亦能永灭一切骄慢。无阿赖耶无尼延底。无诸戏论本性空寂。一切菩萨摩诃萨众皆希此食汝亦当求。

须菩提。所谓了知阿赖耶等诸能缘心。无能缘心相。是故如来因般若波罗蜜多故。能知无量无数众生如是能缘心。

“无阿赖耶无尼延底”,此和《俱舍论》中说法完全一致;“了知阿赖耶等诸能缘心”即是说阿赖耶等能攀缘事物,般若经中阿赖耶的意思延续了初期和部派佛教的用法。而在《大方广佛华严经》中出现了“阿赖耶识”一词,并赋予了“阿赖耶”新的含义,

如是一切佛菩萨法。皆由自心。善男子。诸业虚妄。积集名心。末那思量。意识分别。眼等五识。了境不同……诸佛菩萨自证悟时。转阿赖耶。得本觉智。善男子。一切凡愚。迷佛方便。执有三乘。不了三界由心所起。不知三世一切佛法自心现量。见外五尘。执为实有……善男子。愚痴凡夫。妄起分别。无中执有。有中执无。取阿赖耶种种行相。堕于生灭二种见中。不了自心。而起分别。

藏识转变。识波浪生。譬如瀑流相续不断。善男子。如眼识起一切根识。微尘毛孔。俱时出生。亦复如是譬如明镜顿现众像。诸识亦尔。或时顿现。善男子。譬如猛风吹大海水。波浪不停。由境界风。飘静心海。起识波浪。相续不断。因缘相作。不相舍离。不一不异。如水与波。由业生相。深起系缚。不能了知色等自性五识身。转彼阿赖耶。终不自言。我生七识。七识不言从赖耶生。但由自心执取境相。分别而生。如是甚深阿赖耶识行相。微细究竟边际。唯诸如来住地菩萨之所通达。愚法声闻。及辟支佛。凡夫外道。悉不能知。

经文中提出了八识的概念,“积集名心、末那思量、意识分别、眼等五识了境不同”,心即阿赖耶识,其性质是“积集”;阿赖耶识即是藏识,色等自性五识身、七识都从赖耶生,藏识转变,而凡夫取阿赖耶种种行相执为实有,不了自心而起分别,这里已经表明了万法唯识的思想,凸现了阿赖耶识在本体论上的意义;论及阿赖耶识性质甚深、微细、究竟边际、悉不能知,它不在意识领域,是一种究竟边际的宇宙潜意识。华严经系虽属于早期大乘经,但它在后来的不同时期有不断增补,所引《大方广佛华严经》这段对阿赖耶识的论述应该是瑜伽行派产生后才有的,“阿赖耶识”一词的最初出处来源于中期的大乘经论。

中期大乘佛学续出的大乘经论《大乘阿毗达磨经》、《解深密经》、《瑜伽师地论》、《摄大乘论》中对阿赖耶识有确切的描述。现在一般倾向认为阿赖耶识一词最早出现于《瑜伽师地论?本地分》,

种子依谓即此一切种子。执受所依。异熟所摄阿赖耶识……一切种子识。谓无始时来乐着戏论。熏习为因。所生一切种子异熟识。

《瑜伽师地论?本地分》是从种子因相门、异熟果相门引出阿赖耶识,表明阿赖耶识是一切种子识和异熟识,但应指出此段引文中种子是乐着、戏论、熏习,是说阿赖耶识执受杂染种子;《本地分》中也提到阿赖耶识也摄持清净种子,所以一切种子识不仅含有杂染种子、也含有清静种子。这里要说明阿赖耶识是杂染体,当然执受一切杂染种子,但是清净种子也客居于此识、为阿赖耶识所执受。

《瑜伽师地论?本地分》中又进一步区分了心、意、识,

云何意自性。谓心意识。心谓一切种子所随依止性。所随 (依附依止)性。体能执受。异熟所摄阿赖耶识。意谓恒行意及六识身无间灭意。识谓现前了别所缘境界。

这里说明心意识各自殊胜不同,阿赖耶识是心的异名,为一切种子所依止;意即意识(指末那识),恒行思量;前六识皆名识,于境了别为相,这样就点明了八识的心体结构。

本地分中重在从摄持种子和异熟两方面提出阿赖耶识的概念,《解深密经》对阿赖耶识的概念作了进一步发展。其中,《解深密经?心意识相品》中说,

于六趣生死。彼彼有情堕彼彼有情众中。或在卵生。或在胎生。或在湿生。或在化生身分生起。于中最初一切种子。心识成熟展转和合增长广大。依二执受。一者有色诸根及所依执受。二者相名分别言说戏论习气执受。有色界中具二执受。无色界中不具二种。广慧。此识亦名阿陀那识。何以故。由此识于身随逐执持故。亦名阿赖耶识。何以故。由此识于身摄受藏隐同安危义故。亦名为心。何以故。由此识色声香味触等积集滋长故。广慧。阿陀那识为依止。为建立故。六识身转。谓眼识耳鼻舌身意识……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颂曰。阿陀那识甚深细、我于凡愚不开演、一切种子如瀑流、恐彼分别执为我。

经中说流转于六道的众生,不管是胎、卵、湿、化,其身心整体的生起,皆有赖于一切种子心识成熟,然后展转、和合、增长,以证实心识不灭、生命无穷。这里是从生死轮回的人生

现象角度来说明一切种子心识的,主要说明阿赖耶识为业力生死轮回的主体。《解深密经》又进一步以阿陀那识、心来诠释阿赖耶识,首先阿赖耶识“于身摄受藏隐同安危义”,这里表明阿赖耶识是潜藏在身体当中之识并与身体同安危;其次阿陀那识“于身随逐执持”,即阿陀那识执持自身;最后以“此识色声香味触等积集滋长”谓心。《解深密经》在这里诠释的阿赖耶识是潜藏在身体当中之识、是业力生死轮回的主体,即说明阿赖耶识是一切有情的生命体,突出阿赖耶识执持身体,还不似上面所引《大方广佛华严经》中突出阿赖耶识的宇宙本体论上的意义。

《大乘阿毗达磨经》原本已失,但无著的《摄大乘论》、《阿毗达磨集论》都有关于此经的材料,特别我们可以从《摄大乘论》了解《大乘阿毗达磨经》的思想。

阿毗达磨大乘经中。薄伽梵前已能善入大乘菩萨。为显大乘体大故说。谓依大乘诸佛世尊有十相殊胜殊胜语。一者所知依殊胜殊胜语……谓阿赖耶识说名所知依体……世尊何处说阿赖耶识名阿赖耶识。谓薄伽梵于阿毗达磨大乘经伽他中说。无始时来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诸趣、及涅盘证得。即于此中。复说颂曰。由摄藏诸法、一切种子识、故名阿赖耶、胜者我开示。

《大乘阿毗达磨经》中有十相殊胜殊胜语,第一句所知依殊胜殊胜语,谓阿赖耶识名所知依体,宇宙的一切统而言之谓“所知”,“依”是依止、依托、依靠之义,“所知依”就是说宇宙万有诸法(精神的、物质的、清净的、杂染的、有形的、无形的、意识的、无意识的)都是要依赖阿赖耶识方能生起,阿赖耶识是人生和宇宙的本原、是精神和物质的总合体。

摄藏诸法、一切种子识,明确指出阿赖耶识即“藏识”,它含藏一切法的种子,种子又生诸法,所以阿赖耶识是一切法之所依,已不再是《解深密经》中所说阿赖耶识是潜藏在身体当中之识,而是宇宙的本源。吕澂先生认为赋予阿赖耶识如此的功能,是一种新说,是以前经典所没有的。阿赖耶成为阿赖耶识,阿赖耶识成为一切法之所依,阿赖耶识“藏识”概念的成立,标志着阿赖耶语义的一个根本变迁。

《摄大乘论》对阿赖耶识概念提出了新的观点,一方面,从三个角度解释阿赖耶识,

此识说名阿赖耶识。一切有生杂染品法。于此摄藏为果性故。又即此识于彼摄藏为因性故。是故说名阿赖耶识。或诸有情摄藏此识为自我故。是故说名阿赖耶识。

这是以阿赖耶识和一切有生杂染品法的关系,从三个角度解释阿赖耶识。首先,一切有生杂染品法摄藏于阿赖耶识,即是现行熏习成种子作为果藏于阿赖耶识;其次,阿赖耶识又作为原因摄藏于一切有生杂染品法,即是种子生现行,这样阿赖耶识和一切有生杂染品法为相互摄藏、相互为缘的关系;最后,“或诸有情摄藏此识为自我故”是执藏的概念,只是没有明确提出第七末那识执阿赖耶识为自我。《摄大乘论》在此中似已将阿赖耶识能藏、所藏、执藏的概念建立。

另一方面,《摄大乘论》中以“分别自性缘起”和“分别爱非爱缘起(即业感缘起)”说明阿赖耶识是万有诸法的本体,亦是业力生死轮回的主体。

此中依止阿赖耶识诸法生起是名分别自性缘起。以能分别种种自性为缘性故。复有十二支缘起。是名分别爱非爱缘起。以于善趣恶趣能分别爱非爱种种自体为缘性故。

论中说明“分别自性缘起”、“分别爱非爱缘起”是以阿赖耶识为根本所依。“分别自性缘起”表明阿赖耶识是万有诸法的本体,是根本识;“分别爱非爱缘起”表明阿赖耶识为业所感引的异熟之体,即阿赖耶识为异熟识。同时,“分别自性缘起”为严格的俱时因果关系,是名言种子的缘起;而“分别爱非爱缘起”是不俱时因果,非严格因果关系,为业种子的缘起,并以前者为基础。

3、阿赖耶识概念的成熟和系统化

瑜伽行派无著、世亲在其论书中关于阿赖耶识的描述,以及玄奘对阿赖耶识概念的梳理,标志着阿赖耶识概念的成熟和系统化。下面主要以《唯识三十论颂》、《成唯识论》来阐释阿赖耶识的概念。

世亲的《唯识三十颂》归纳整理前期阿赖耶识的思想,使阿赖耶识概念成熟并系统化。颂曰:

初阿赖耶识,异熟,一切种。不可知执受、处、了。常与触、作意、受、想、思相应。唯舍受。是无覆无记。触等亦如是。恒转如暴流。阿罗汉位舍。

这可算是对阿赖耶识的精辟诠释,说明了阿赖耶识的十相门:自相门、果相门、因相门、所缘行相门、心所相应门、受相应门、三性分别门、心所例王门、缘起法喻门、转舍位地门。(1)自相门:自相即自身性状,“初阿赖耶识”,《成唯识论》解云,

初能变识大小乘教名阿赖耶。此识具有能藏所藏执藏义故。谓与杂染互为缘故。有情执为自内我故。此即显示初能变识所有自相。摄持因果为自相故。此识自相分位虽多。藏识过重是故偏说。

阿赖耶识,玄奘意译为藏识,即“此识具有能藏所藏执藏义”,为阿赖耶识之自相。对一切种子而言,阿赖耶识能含藏种子,所以名能藏。宇宙万有诸法必须以阿赖耶识的种子为因缘方能生起,所以阿赖耶识为宇宙的本体;我们所造的业种子和名言种子,为阿赖耶识所摄藏,机缘成熟便能产生果报,阿赖耶识又是我们人类生命的本体。

对一切现行杂染法而言,当种子生现行后,阿赖耶识反为一切现行杂染法所覆藏,所以名所藏,能藏、所藏乃是说明与杂然互为缘。

对第七末那识而言,恒时有我爱执,将阿赖耶识执为自我,所以名我爱执藏。人生当中的我执我见、自他分别、物我不平等的观点,都是从此起源的。

阿赖耶识的能藏、所藏、执藏义,描述了阿赖耶识的自相,三藏义也说明了阿赖耶识的三种不同表现形式:第一,摄藏万有诸法种子的阿赖耶识;第二,潜藏于众生身体中的阿赖耶识;第三,被执着为自我的阿赖耶识,本身阿赖耶识是刹那生灭、非断非常的,而不是常一、永恒的自我——阿特曼,可是从阿赖耶识产生的末那识,却将产生自己的阿赖耶识误认为是常一、永恒的自我而加以执着。

(2)果相门:名异熟识,异熟早期译为果报,指根据过去的善恶业而得的总报。《成唯识论》云,

异熟果故说名异熟。离此命根众同分等恒时相续胜异熟果不可得故。此即显示初能变识所有果相。此识果相虽多位多种。异熟宽不共故偏说之。

第八识的果相有“多位多种”,多位可分三位,《八识规矩补注》中有解释,

此识从有漏因至无漏果。略有三位。谓我爱执藏位。二善恶业果位。三相续执持位。初从无始至不动地名阿赖耶。此云藏次。亦从无始至解脱道名毗播迦。此云异熟。盖具变异而熟。异时而熟。异类而熟。故名异熟。后佛果位尽未来际名无垢识。初阿赖者。有情执为自内我故。异熟者是善恶所引果故……此识至佛果位。转成上品无漏净体。号无垢识。

文中提到异熟有三义:一、异时而熟,乃讲因果报应时间上的差异,前世造因、后世得果,因与果之间在时间上有相当的距离;佛学的看法,现在所生之果,都离不了先业之作因。二、变异而熟,谓果为因所变异而熟,成果之时,果异于因。三、异类而熟,此讲果与因为异类、性质不同,前世之因有善、有恶,但一切异熟果报之法皆是由前世业因造成的不得不然之果,果是机械的、被动的、不负责任的非善非恶的无记性。

第八识也可分为两位,有漏位与无漏位,漏为烦恼之异名,含有烦恼的事物叫做有漏。有漏位,是指众生无始以来恒是有漏种子起诸现行,而净种(无漏种子)则被覆障,处于此有漏位的第八识就是染分,称为阿赖耶识。无漏位,是指众生通过佛教的修行有漏种子逐渐去除、烦恼无明断尽,从而使净种现起,此时第八识为无漏之体、染分已经灭尽,处于此无漏位的

第八识最极清净、为诸无漏法所依止,称为无垢识、又名阿摩罗识。

(3)因相门:名一切种识,为阿赖耶识能执持染净诸法种子,使之不丧失;种子为诸法之因,能生起万有诸法,所以称为因相。此中所说一切种,无形可见,为阿赖耶识的一种潜在功能,因缘合和时,第八识中潜在功能便能生起万有诸法。

根据阿赖耶识自相、果相和因相,阿赖耶识具有三位.即:从第八识自相的角度,称第八识为“我爱执藏位”,这是因为第八识从无始以来,一直被第七识执为“我”的缘故。(2)从第八识果相的角度,称第八识为“善恶业果位”,这是因为第八识是由无始以来的善恶业因所招感的异熟果。(3)从第八识因相的角度,称第八识为“相续执持位”,因第八识执持万法种子,在从凡夫到佛的转迷开悟过程中,第八识恒为众生所依止。

阿赖耶识、异熟识、一切种识,是初能变识(第八识)的三个专有名词,尚有阿陀那识、无垢识、心、所知依等,这些名目地位不同、亦有其侧重义。太虚法师从众生位、三乘圣位(阿罗汉、辟支佛及八地以上菩萨)、佛位来加以区分,详见表1。阿赖耶识(自相,重在我爱执藏义)仅在众生位,三乘圣位即舍;异熟识(果相,重在业果报)通众生位、三乘圣位,在佛位舍,此时名无垢识或阿摩罗识(即清净心);阿陀那识(重执持义)、心(重集起义)、所知依(为一切法所依止)、一切种识(因相,执持一切法种子)通众生位、三乘圣位和佛位。

众生位三乘圣位佛位三位

无垢识

阿赖耶识(自相)我爱执藏位

异熟识(果相)异熟识(果相)善恶业果位

一切种识(因相)一切种识(因相)一切种识(因相)

相续执持位

所知依所知依所知依

心心心

阿陀那识阿陀那识阿陀那识

表1,七名三相三位表

(4)所缘行相门:不可知、执受处、了。了即了别,为阿赖耶识行事的相状(行相),此了别作用为阿赖耶识之见分。见分缘相分,相分即是执受处、为所缘境,执受即种子、根身,处即器界(山河大地宇宙万有),阿赖耶识自体生时内变种子及根身、外变器界。不可知,谓阿赖耶识了别之行相极微细难知,所缘之种子、根身及其界亦微细难测,是第六意识所不可明白了知的,即相当于心理学上的潜意识。

(5)心所相应门:常与触、作意、受、想、思相应,这为阿赖耶识所摄的遍行心所,所谓遍行,涵盖其它各识及一切性、一切地、一切时、一切俱,也可以说这五个心所法是普遍的心理现象。《成唯识论》云,

触谓三和、分别、变异。令心心所触境为性。受想思等所依为业。谓根境识更相随顺故名三和……起尽经说受想行蕴一切皆以触为缘故。由斯故说识触受等因二三四和合而生……作意谓能警心为性。于所缘境引心为业。谓此警觉应起心种引令趣境故名作意……受谓领纳顺违俱非境相为性。起爱为业。能起合离非二欲故……想谓于境取像为性。施设种种名言为业。谓要安立境分齐相方能随起种种名言。思谓令心造作为性。于善品等役心为业。谓能取境正因等相。驱役自心令造善等。此五既是遍行所摄。故与藏识决定相应。

触即接触,接触就会发生变化。如论云“触谓三和、分别、变异”,即触为根、境、识三和而生,由此三和而生一切分别、有分别而有种种变异。“令心心所触境为性。受想思等所依为业”,即是受、想、思等心理活动的产生必须以触的产生为前提条件。所谓依根缘境二生识、根境

识三和而生触、根境识触四合和而生受、想、思,即是“由斯故说识触受等因二三四和合而生”。作意谓警觉,其作用是引心趣境,相当心理学上的注意;受谓领受,依触而生的爱欲等情绪;想即是一种思维活动,表现为概念的形成,所谓“于境取像为性。施设种种名言为业”。于触、受、想中所起之冲动造作即思,思即是一种驱力,可导致行为。此五种心所与心王和合生起,共同发生作用,故称相应。

(6)受相应门:受即感受,有五受,谓苦、乐、忧、喜、舍。舍受即是非苦非乐、非忧非喜的中庸之受。《成唯识论》云,

此识行相极不明了。不能分别违顺境相。微细一类相续而转。是故唯与舍受相应。又此相应受唯是异熟。随先引业转不待现缘。任善恶业势力转故。唯是舍受。苦乐二受是异熟生。非真异熟待现缘故。非此相应。又由此识常无转变。有情恒执为自内我。若与苦乐二受相应。便有转变。宁执为我。故此但与舍受相应。

依论中说明,阿赖耶识无感情性,在五受中唯有舍受,不可能有苦乐受。

(7)三性分别门:是无覆无记,以伦理学上善恶标准分类来讲,第八识是无覆无记性所摄。三性即善、恶、无记(非善非恶);无记有两种,有覆无记、无覆无记,有覆是污染义、即是烦恼无明。阿赖耶识无烦恼相应,是无覆,又是无记性。也就是说阿赖耶识像白纸一样没有烦恼、也无所谓善恶,所以任何东西都可以摄入其中,才可以转变、才可以受熏习、才有修证可言。

(8)心所例王门:第八识是无覆无记,和其相应的五种心所亦是无覆无记,故曰:触等亦如是。

(9)缘起法喻门:恒转如暴流,这是譬喻性说法,意在说明第八识非断非常,既一类相续、常无间断,又念念生灭、前后变异。《成唯识论》解云,

阿赖耶识为断为常?非断非常以恒转故。恒谓此识无始时来一类相续常无间断。是界趣生施设本故。性坚持种令不失故。转谓此识无始时来念念生灭前后变异。因灭果生非常一故。可为转识熏成种故。恒言遮断转表非常。……如是法喻意显此识无始因果非断常义。谓此识性无始时来刹那刹那果生因灭。果生故非断。因灭故非常。非断非常是缘起理。故说此识恒转如流。

(10)转舍位地门:阿罗汉位舍。阿罗汉是声闻乘中的最高果位名,含有杀贼、无生、应供三义,杀贼是杀尽烦恼之贼、无生是解脱生死断尽轮回、应供是应受天上人间的供养,三义中最主要的意思是无生。舍是舍去我爱执藏,因为到了阿罗汉的时候,已证我空真如,七识永远不执第八阿赖耶识为自我,即名为舍,并不是全舍第八识。

从初期佛教开始仅是心理学意义上的贪爱、执着的“阿赖耶”概念,发展到瑜伽行派的作为宇宙万有本体的“阿赖耶识”概念,阿赖耶识的语义发生了根本变化。阿赖耶识成为人生与宇宙的总合体,精神和

物质的总聚体;阿赖耶识是万有之本、诸法之因,也是一切有情生命流传的轮回主体。

瑜伽行派根据阿赖耶识的概念,又进一步建立了阿赖耶识缘起学说。所谓阿赖耶识缘起,简单说就是众生阿赖耶识所执持的染净种子,当具备适当的因缘,就能生起诸法现行;而现行又可以熏习成种子藏于阿赖耶识,然后再遇因缘,产生新的现行,现行反过来再熏习成种子。如此种子生现行,现行熏种子,展转依存、互为因果而无穷无尽。这样,通过阿赖耶识缘起学说,就从根本上阐释了佛教对于世界本原、世界生成和认识根源的看法。

An initial research into the semantic change of Alayavijnana

Chen Yi

(Psychology department of Wuhan University ,Wuhan Hubei 430072)

Abstract: With reference to Buddhist classics, this treatise investigates the

佛家的底蕴

佛家的底蕴 佛家的底蕴众所周知,佛教并不是宗教,“宗教”一词在中国出现以前,所有的学问道统都称为“家”,比如佛家、道家、儒家。“宗教”一词在中国出现之后,才有佛教、道教、儒教之说。如果说佛教的“教”指的是教育、教导,那么,佛家可以称之为佛教。道教、儒教也是如此。 当 然,称佛家所说的是一种学问(就称之为佛教吧),也不尽准确,佛家所说的(佛教),主要是实践,如同有人所说,佛教说的就是---过来看。佛教不强迫你认 识一个事物,不强迫人承认一个事物(比如上帝),只是让人过来看,让人们自己领会。佛教所教的就是,人们按照佛家的方法实践之后,所得到的认识,而这种认 识,其实也是佛经中早就描述过的。 那么,佛家的底蕴是什么呢?佛家到底要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呢? 要弄清佛教的底蕴,可以从佛家的起源开始。 任 何一种学问或者说教法,都是为了解决一个问题而生发的。比如儒家,所要解决的问题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儒家所说所行,目标只是平天下。所谓

“夫子之道,忠恕而己”,想要解决的,就是平天下的问题。(当然,用儒家的方法能不能达到儒家所要达到的目标,是另一回事,这是儒家的方法是否高明与高效 的事情了,历史证明儒家的方法并非高明,也非高效)。而近代的李宗吾所谓厚黑学,其产生的源头,是作者朝思暮想如何成为英雄豪杰而生发的。它的目标、它要 解决的问题,是如何使一个人成为豪杰(枭雄也罢,流氓也罢,只要掌握权柄、保持主动、占据高位即可),其目的决不是治国平天下。当然,厚黑学能不能真的让 人成为一个枭雄豪杰,历史证明,也不完全是那么回事。 佛 家的起源,也就是说佛家在当初所要达到的目的,众所周知,是为了使人摆脱“苦”。佛祖释伽牟尼是一位王子(姓名为乔达摩-悉达多)的时候,分别在王城的 东、南、西这三个城门看到了老、病、死三种苦,这三种苦都是人生之苦,只在北门看到一个修道人的不苦。于是这位王子产生了要修道的念头,经过长时间的曲折 磨难与沉思修炼,终于在菩提树下悟得正道----如何摆脱人生之苦的方法。从此佛祖开始了宣讲道义的历程,直到涅盘。这就是佛家的起源,要弄清佛家的底蕴,人们就必须仔细分析佛家的起源之处。 人的生老病死,确实有苦饱含在其中,生之苦、老之苦、病

古今词义的演变

古今词义的演变 古今词义的演变,是指一个词的意义从古到今的发展变化。这跟我们前面讲的“词义的引申”不完全相同。“词义的引申”着重讨论一个词的各种各样的意义是怎样演变出来的。“古今词义的演变,,则着重于讨论一个词由古到今词义上有无变化或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一、古今词义演变的一般情况从词义演变的结果上看,大致有三种情况:(一)古今词义基本相同 汉语词汇在由古到今的发展过程中,有一些词的意义基本上没有发生什么变化。例如:山、水、风、雨、雪、人、牛、马、羊、茶、酒等。这类词大都是汉语的基本词汇,它们对于保持汉语的相对稳定有重要作用。 需要指出的是,这种古今意义基本相同的词是不多的,我们不要看到这些词大都是基本词汇,就反过来认为基本词汇意义上都没有什么变化。事实上,基本词汇中的许多词,由古到今,意义上也都发生了一些变化。 (二)古今词义完全不同 这类词,在字形上古今是相同的,但意义上却看不出任何联系。它们或者原来就是两个不同的词,但也可能原来是同一个词,由于意义几经辗转,我们现在还没有发现它们在词义上的联系,因此,暂时作为同一个词处理。 “抢”这个词在元明以前,都只有“碰”、“撞”的意思,《战国策·魏策》:“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庄子·逍遥游》:“我决起而飞,抢榆枋。”元明之交,才有了“抢夺”的意思。 “绸”这个词古代是“缠绕”的意思,《尔雅·释天》:“素绵绸杠。”郭璞注:“以白地绵韬旗之杆。”郭氏的意思是说,所谓“绸杠”,就是用白底子的绵把旗杆缠裹起来。今义则指“绸缎”。 这类词古今意义完全不同,阅读古书时照今义去理解就不通。这对初学者来说是有困难的,但它常常逼得你去查问,也就不容易弄错了。而且,这类词的数量也十分有限,对阅读古书来说问题不是很大。 (三)古今词义同中有异 古今词义演变的结果是,绝大多数词古今意义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发展,既有某些相同之点又有某些不同之处。有些时候,某词用今义去理解,好像能够讲通,其实并不准确,甚至把意思全弄反了。例如: ①穆公访诸蹇叔。(《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②孟子去齐。(《孟子·公孙丑下》)第一句中的“访”字如果照今义“拜访”去理解,就不准确,“访”在上古是向别人征求意见的意思,“访”的宾语是事而不是人。这个句子的意思是说秦穆公向蹇叔征求关于袭郑的

词义的分析与描写

第七节词义的分析与描写 学习要点 1. 掌握义素分析法的特点及其作用 2.了解辅助性的语素析义法以及构词析义法 3. 掌握解释现代汉语词义的四种基本方法 4. 能够比较准确地描写词语的意义 一、语义场 1、语义场是指语义的类聚,是借用物理学“场”(物质存 在的一种基本形态)的概念而来的。 语义场强调的是一个词跟全体词在语义上存在着密切的 联系,语义场必须在一个共同语义要素的支配下组成。例如: 家畜(共同义素) 牛、羊、马、猪、骡 同一词语可以依据不同的语义要素归入不同的语义场。 ?多义词根据不同的义项一般可以归入多个不同的语义场。 2、义素分析与语义场 根据语义要素建立语义场,大的语义场下面可以分出小的语 义场,义素分析法必须在最小的语义场里进行。例如: 儿子、女儿——血缘语义场 哥哥、弟弟 姐姐、妹妹 ?同一语义场的词语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一个词义范围的 扩大或缩小都会受到周围词语的影响。 二、义素分析 ?义素的确立过程就是对一个词义进行分析的过程。 ?一个词义包含许多的义素,而义素的提取只注意那些在一组对比中有区别作用的意义要素。 (一)义素的提取 1.必须提取跟其他词有区别作用的义素。例如: “父亲”的区别义素是 [ + 男性 + 血亲 + 长一辈 + 父系 ], 这四个义素是有区别作用的本质性义素,只要其中一个义素不 同,或再加上别的一两个义素就可以与其他的词语区分开来: 母亲: [ - 男性 + 血亲 + 长一辈 + 母系 ] 舅舅: [ + 男性 + 血亲 + 长一辈 + 母系 ] 姑姑: [ - 男性 + 血亲 + 长一辈 + 父系 ]

姨娘: [ - 男性 + 血亲 + 长一辈 + 母系 ] 姨父:[ + 男性–姻亲 + 长一辈 + 母系 ] 2.要提取的应该是最小义素。例如: 习惯、习气、陋习、积气 长期形成不易改变贬义行为作风习惯 + + - + - 习气 + + + - + 陋习 + + + + - 积习 + + + + ++ 最小义素是相对的,是建立在“有区别价值”的基 础上的,也就是说要寻找最小的有区别价值的义素。 如上面这组词如果把第二个义素换成“稳定”的,就 不如“不易改变”来得恰当,因为“不易改变”除了 含有“稳定”义外,还有“改变很困难”的意思。 3.要找出一组词的共同义素,这样就能使有关的辩析建立在共 同的意义基础上。例如: 蓄谋、合谋、密谋、阴谋 “考虑”是一般的思考,范围又显得过宽。 “策划”除了思考外,还含有要作出决定、付诸行动的意义。 挑选“策划”作为“蓄谋”四个词的有区别价值的共同义素, 这样就能使义素分析进行得更准确、简洁。 (二)义素分析法的作用 提取义素到什么程度要看能否达到区别词语意义的目的。 义素分析法在分析词义的内部构成,以及词义的类聚、组 合、比较、变化、系统的关系上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人们往 往可以根据一个共有的义素来建构一个词群。例如: 滴:[+液体 +落下 +一点一点地] 变换其中的一个或几个义素就成了“浇”“流”“迸” “溅”“淋”“喷”“溢”“漫”“滋”等。 三、语素析义法 汉语里的复合词是由两个以上的语素构成的。语素义跟词 义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我们完全可以通过语素义来了解词 义。语素相同的词构成了同族词。 以“人”为例,形成四组词群: 前族词:人民、人名、人马、人类、人力、人称、

唯识论

唯识的现实意义 杨小福 (西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重庆北碚400715) 摘要:但凡了解点唯识学的人都知道其义理对现实社会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那么要将唯识之体作为现实之用,必先深刻地理解唯识学所阐述的形而上之义理。既然拿来用,必定涉及到学以及用。大家都知道,唯识可以看作是佛教鼻祖,但是后来佛教本身也分了派别,单独的派别义理并不能完全代表唯识,由于此文侧重点不在此,因此不再细谈。可以这样说,如果将唯识看作体的话,那么现实社会中的佛就是用。而大部分人对唯识的接触都是从学佛或了解佛而开始的,可是生活中,总有一部分人易将学佛与佛学混为一谈,致使在追求佛学过程中“失之一毫,谬以千里”。学佛于佛学为两种完全不同概念,现实生活中很多求佛之人不能完全区分学佛与佛学之真正要旨,甚至对于学佛之目的也不尽清楚。处事不争就能带来好运。另外,万物是紧密联系的整体,表现在人这个群体中就是整个人类群体当中的生死,好坏,是非都是没有差别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对也是错,错也是对。你就是我,我就是你!学佛的一个大境界就是能让我们明白,福报源于给予众生的施舍,然而这种施舍是无条件,无目的的。最后为人处事宽容便能获得心灵的丰盈! 关键词:唯识;福报;施舍;宽容 释义 所谓唯识,即是简去心外诸法,择取识心。这是遮简迷情、外界有实我实法的存在,表显内界识心的真性法相。换句话说,唯识宗立论,以我人心识之外的万有现象,皆是由我人心识自体所变现而来,亦即是由第八阿赖耶识中的种子所变现生起,故除心识之外,万有现象皆非实在。因此说:‘唯识无境’;或自万有现象自识所变一面来说,称为‘唯识所变’。 中国唯识宗立宗的主要理论依据,以大乘佛教唯识宗创始人之一世亲的《唯识三十颂》为主线,由唐代著名高僧玄奘三藏法师揉合印度十大论师的诠释编译而成,最能体现法相唯识学派的基本思想。

语义分析与双语词典-Read

语义分析与双语词典 南京大学钱厚生 语义分析(semantic analysis)是双语词典编纂过程中最主要的语言分析。它不仅与释义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有着直接的关系,而且与双语词典结构设计有着密切的联系。积极吸收语义学研究成果,应用新的语义分析方法,对双语词典编纂很有益处。 一、词典语义分析对象 语义分析, 笼统地讲是对语言单位的意义进行分析。对于词典编纂工作来说, 语义分析就是对词语的意义作出科学的分析。 广义上讲,词语的意义包括词汇意义(lexical meaning)、语法意义(syntactic meaning)、语体意义(stylistic meaning)、语用意义(pragmatic meaning)、文化意义(cultural meaning)等。狭义上讲,词语的意义主要指词汇意义。 在词典编纂过程中, 语义分析的首要对象是词汇意义。语义分析的本质就是词义分析(lexical semantic analysis)。至于语法意义、语体意义、语用意义和文化意义, 则是语法分析、语体分析、语用分析和文化分析的对象。所有这些语言分析项目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应当分别探讨,不要混淆。 一般认为,词汇意义包括外延(denotation)和内涵(connotation)两项内容。严格地讲,内涵属于文化意义范畴,应当通过语言文化分析来解决。因此,双语词典语义分析要先集中在与词汇外延相关的意义成分。 外延意义(denotative meaning)又称指称意义(referential meaning)、认知意义(cognitive meaning)或概念意义(conceptual meaning),是词汇意义的核心部分。外延意义的把握直接关系到双语词典释义的准确性,而准确性恰恰是双语词典的生命线。对被释词语外延的界定过宽或过窄都会造成词典释义方面的失误。因此,在双语词典编写过程中,编者必须对源语词目和对应词的外延进行反复对比分析,选择最佳匹配。 二、义素分析与双语词典 语义分析方法多种多样。义素分析,又称语义成分分析(componential analysis),是语义学著作和词典学著作中经常讨论的一种。这种分析方法的基本思想是词义是由各种义素(sememe)组合而成的,正像语音是由若干音素(phoneme)构成一样。当然,语言的义素要比音素复杂得多。 义素是词语最基本的意义单位。词语的意义大多是由若干个义素组成的。例如,英语“man”的意义是 [+HUMAN] [+ADULT] [+MALE]这三个义素的总和, 即男性成年人;“woman”的意义是 [+HUMAN] [+ADULT] [–MALE], 即女性成年人;“boy”的意义是[+HUMAN] [–ADULT] [+MALE], 即男性未成年人;“girl”的意义是 [+HUMAN] [–ADULT] [–MALE],即女性未成年人。可用下列语义矩阵表示: HUMAN ADULT MALE man + + + woman + + - boy + - + girl + _ _

语义场与词义的类聚

第五章语义场与词义的类聚 问题定位: 义项与义素分析是对词义的微观分析,是就词的某一个意义本身而言;语义场与词义的类聚是对词的宏观把握,讨论的是词与词之间的语义关系。 目的要求 1.掌握语义场的定义与性质; 2.掌握语义场的类型; 3.掌握同义词的辨析方法; 4.把握反义词的特征与不平衡性等问题。 一、什么是语义场(P275) 定义---语义场是指义位形成的系统。即通过不同义位的对比,根据它们的共同特点或关系划分出来的类别。属于同一语义场的各个义位含有共同的义素,表明它们同属于一个语义场,同时又含有一些区别义素表明彼此间的差别。 例如:椅子凳子沙发(类义义场) 共同义素:坐具;区别义素:+[靠背]+[弹簧] 二、语义场的性质 1.系统性 属于同一个语义场中的词,它们在意义上是互相依存和互相限制的。也就是说要确定一个词的范围,必须首先比较这个词与同一义场的其他词在意义上的联系,以及这个词在语义场中所占的位置。一般说来在一个语义场中,每增减一个词,这个场所包括的词就要作相应的调整。 例如:爱人 【爱人】原指“恋爱中的一方”;后指“丈夫或妻子”。 分析:“恋爱”一词的词义发生了转移,其原义由“朋友”“对象”代替,导致“朋友”“对象”各增加一个义项。 【朋友】①彼此有交情的人。②指恋爱的对象。

【对象】①行动或思考时作为目标的人或事物。②特指恋爱的对方。 分析:“朋友”“对象”各增加了一个义项,构成一个语义场。“爱人”与“丈夫”“妻子”构成一个语义场,并使“妻子”“丈夫”的使用频率减弱。当前随着“先生”“太太”“老公”“老婆”等词语的流行,爱人的使用频率也有所降低。 图示: 【爱人】原义:恋爱中的一方——朋友、对象(增加义项替补) (转移)现指:丈夫或妻子——丈夫、妻子//先生、太太、老公、老婆 注:【爱人】①丈夫或妻子。②指恋爱中男女的一方。(《现代汉语词典》83与96版) 又如:哥哥姐夫姐姐嫂子 在城市多以“哥哥”代替“姐夫”,以“姐姐”代替“嫂子”,相应“哥哥姐姐”的指称范围增大,“姐夫嫂子”的使用频率减低。 2.层次性 任何一种语言的语义场都存在着大小不同的结构层次: 语义总场--若干子场--……最小子场 例如: 交通工具:水陆 陆路(火车/电车/三轮车/自行车/汽车)——卡车/轿车/客车等 空中 drinks(饮料):beverages(茶类):tea(茶)/coffee(咖啡) wines(酒类): claret(红葡萄酒)/hock(白酒)3.民族性 语义场的划分要受到社会的(包括社会状况、社会认识、风俗习惯等)和语言的(交际需要、语言系统等)多种因素的制约,从而具有民族特点。目前语义场研究较为深入的领域是颜色词与亲属词。比如颜色词的划分标准有较大差异,有的按色泽的深浅划分,有的按光谱的长短划分。据某些学者考察,美洲印地安语中的那伐霍语(navajo)不区分蓝和绿,黑色用两个词表示,灰和棕用一个词表示。又如云南的德昂语有“红、黄、蓝、白、黑”等词,但无上位词“颜色”。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学内容: 《龄官划蔷痴及局外》 《竹林的故事》 二. 学习目标 通过讲解《龄官划蔷痴及局外》达到二个教学目标 1. 了解《红楼梦》第三十回里人物的命运及人物的个性。 2. 鉴赏《红楼梦》刻画人物细腻周到的表现手法。 通过讲解《竹林的故事》达到二个教学目标 1. 三姑娘的形象分析 2. 诗化小说的特征 三. 知识归纳总结 1. 曹雪芹(1715~1763) 清代小说家。名霑,字梦阮,号雪芹,祖先本来是汉人,后来成为满洲正白旗“包衣”。康熙年间,从曾祖父曹玺起,三代四人世袭江宁织造60年,成了煊赫一时的贵族世家。后因清宫内部斗争激烈,其父被株连,获罪削官,家产被抄,家道日渐衰微。曹雪芹一生恰值曹家由盛而衰的时期。曹雪芹晚年移居北京西郊,生活更加贫困。1762年他的小儿子夭亡,曹雪芹悲痛欲绝,一病不起。1763年终因贫病无医而去世(也有说1764年去世的)。 2. 废名(1901~1967) 原名冯文炳。废名于1901年生在湖北黄梅,家境殷实,自幼多病,童年受传统私塾教育,13岁入学黄梅八角亭初级师范学校,1917年考入国立湖北第一师范学校,接触新文学,被新诗迷住,立志“想把毕生的精力放在文学事业上面”。毕业后留在武昌一所小学任教,期间开始和周作人交往。1922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英文班,开始发表诗和小说。在北大读书期间,广泛接触新文学人物,1925年10月,废名出版第一本短篇小说集《竹林的故事》。1927年,张作霖下令解散北大,改组京师大学堂,废名愤而退学,卜居西山,后任教于成达中学。1929年,废名在重新改组的北平大学北大学院英国文学系毕业,受聘于国立北京大学中国文学系任讲师,抗日战争期间回黄梅县教小学,写就《阿赖耶识论》。1946年由俞平伯推荐受聘于北大国文系任副教授,1949年任北大国文系教授,1952年调往长春东北人民大学(后更名为吉林大学)中文系任教授,1956年任中文系主任,1967年因癌症病逝于长春。废名可谓是楚地的一个奇才。文学史家易竹贤先生在为《废名年谱》作的序言中说:“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他的创作不算多,却极具自己独特的艺术个性,常有珍奇的精品,耐人咀嚼寻味。”早在20世纪30年代,著名评论家李健吾就曾说过:“在现存的中国文艺作家里面……有的是比他通俗的,伟大的,生动的,新颖而且时髦的,然而很少有像他更是他自己的……他真正在创造。”当代学者杨义认为,废名虽然算不上“大家”,但“我们应该说:废名的名字是不应该废的。”文学评论家格非则认为:“研究中国现代的抒情小说,废名是不可或缺的。”老作家汪曾祺1996年曾断言:“废名的价值的被认识,他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真正被肯定,恐怕还得再过二十年。”废名在文体建构、叙事方式等方面所进行的探索,构成了中国现代小说史上的重要资源之一。废名文学创作的探索性、实验性、前卫意识及个性化色彩,在文学史上无疑具有其特殊的意义和价值。 “废名先生教我们大一国文。第一堂课讲鲁迅的《狂人日记》,废名先生一开头就说:‘我对鲁迅的《狂人日记》的理解比鲁迅自己深刻得多。’这话使我大吃一惊,于是不得不仔细听他讲了。”废名的“特立独行”还有不少的轶事,如用毛笔答英文试题,参禅入定胜过出家和尚等等。

第五章_词义

第五章词义 第一节词汇和词义 一、词汇的定义 词汇是一种语言里全部词语的总和。词汇不论指什么样的范围,总是个表示集合体的名称,绝不能用来表示个别的词。 词汇同语音、语法比较起来是最敏感、最容易变化的。 二、词义 (一)词义的定义 语言的意义非常复杂,总的说可以分为两类。由词的语法关系产生的意义叫作语法意义,由人们对现实现象的反映以及由此产带来的人们对现实现象的主观评价,叫作词的词汇意义,简称词义。 词义是客观对象的反映,客观存在的事物是词义形成的基础。 (二)词义的构成 1.理性意义 词的理性意义,也叫词的物质意义,是指客观事物在人脑中概括反映后所形成的意义。这是词义的核心部分,是词义的基础。 2.词的附加色彩 词的附加色彩包括表情色彩、语体色彩和联想色彩。 表情色彩就是说话者对所谈论对象的评价和态度,有褒有贬有中立。 语体色彩是语言使用受言语环境制约而产生的。在语言体系的同义手段中,有的适用于书卷语体,有的适用于艺术语体,有的适用于谈话语体,有的适用于科学语体等等。 联想色彩是从词汇意义的联想而产生的。 三、词义的基本特征 (一)概括性 (二)模糊性

When the last of my fellow-passengers had gone, I put down my paper, stretched my arms and my legs, stood up and looked out of the window on the calm summer night through which I was journeying, nothing the pale reminiscence of day that still lingered in the northern sky. A .G .Gardiner: A Fellow-Traveller 当我的最后一个旅伴下车后,我放下报纸,伸伸手脚,站起来眺望旅途窗外那沉寂的夏季的,注视着那白日的暗淡余晖仍都留在北方的天空。 (三)全民性 四、词义成分分析 (一)义素分析的定义 1.义素的定义 词义的义素分析就是直接从语词的意义下手,把语词的意义分解为若干个意义元素,从而寻找出语词意义结构单位的描写单位。 2.怎样进行义素分析 义素分析就是把语义分割成最小的对立成分,从而描写语义的相互关系。 “父亲”:[+男性+直系亲属+长辈] “母亲”:[+女性+直系亲属+长辈] “儿子”:[+男性+直系亲属+晚辈] :[+男性+旁系亲属+长辈] 分析一组词的语义成分,可以采取列语义成分矩阵的方式。用竖标表示语义单位,横标表示语义成分,两标相交点用+—表示。 汉语中表示各种长辈亲属关系的语义矩阵: [男性][旁系][长辈][父方][父方兄弟][母方兄弟][兄长]叔叔+-+++- 伯伯+-++++ 姑夫+-++— 舅父+-+-+ 姨父+-+-—

阿赖耶识语义流变初探

阿赖耶识语义流变初探 陈屹 (武汉大学心理学系,湖北武汉 430072) [摘要] 本文以佛教经典为依据,考证阿赖耶识语义的渊源和流变,初步梳理从佛教初期到中晚期阿赖耶识语义的变迁,从而较为全面的诠释阿赖耶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关键词] 阿赖耶识语义渊源和流变 阿赖耶识,旧名阿黎耶识,梵文作alayavijnana,为唯识学中第八心识名。梁真谛训名译为无没识,唐玄奘就义译为藏识;藏是摄义,无没是不失义,意思相同名称相异而已。阿赖耶识不仅是唯识学的核心概念,而且是佛教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它的内涵和外延可谓博大精深。本文试图以佛教经典为依据,初步考证阿赖耶识语义的渊源和流变。 1、早期阿赖耶的概念 一般认为阿赖耶识成立于印度佛教的瑜伽行派,但阿赖耶一词在初期佛教经典中即已出现。无著在《摄大乘论》中提到阿含经中所说的阿赖耶: 玄奘译本《摄大乘论本》中为, 复次声闻乘中。亦以异门密意已说阿赖耶识。如彼增壹阿笈摩说。世间众生爱阿赖耶。乐阿赖耶。欣阿赖耶。喜阿赖耶。为断如是阿赖耶故。说正法时恭敬摄耳。住求解心法随法行。如来出世如是甚奇。希有正法出现世间。于声闻乘如来出现。 真谛译本《摄大乘论》中为, 如增一阿含经言。于世间喜乐阿梨耶。爱阿黎耶。习阿黎耶。著阿黎耶。为灭阿黎耶。如来说正法。世间乐听故。属耳作意欲知生起正勤。方得灭尽阿黎耶。乃至受行如来正法及似法。由如来出世。是第一希有不可思议法。 “增壹阿笈摩”即是增一阿含经、“阿梨耶”即是阿赖耶,但北传汉译《增一阿含经》中并没有相对应的经文,而在南传巴利文《增支部》中则有与无著所引几乎完全相同的经文。《成唯识论》中也引用说一切有部增壹经提到阿赖耶, 说一切有部增壹经中亦密意说此名阿赖耶。谓爱阿赖耶、乐阿赖耶、欣阿赖耶、喜阿赖耶。无性解释说“爱阿赖耶”是总句,其余三句则是三世别说,即现在世乐阿赖耶、过去世欣阿赖耶、未来世喜阿赖耶。上述经文中都说众生喜乐、爱著阿赖耶,所以要断灭阿赖耶,阿赖耶是爱着或贪爱之义。在另一部综述南传佛教的著作《清净道论》(Visuddhimagga)中亦有两处出现阿赖耶,觉音(Buddhaghosa)均将其译为“执着”,他说五种欲的执着即是阿赖耶。根据舟桥尚哉对南传巴利文大藏经的调查,发现阿赖耶共出现二十三次,他认为大部份的地方阿赖耶皆是执着或爱着之意。 在《The Pali Text Society's Pali-English Dictionary》中总结阿赖耶的解释有三:1. roosting place, perch, i.e. abode settling place, house (栖息所,、卧室、住所、住处等意思) 2. "hanging on", attachment, desire, clinging, lust (执着、欲望等意思) 3. pretence, pretext, feint (伪装、借口等意思) 《大日经疏》中也对阿赖耶作了解释:“阿赖耶,义云含藏,正翻为室。谓诸蕴于此中生,于此中灭,即是诸蕴巢窟,故以为名。”又云:“阿赖耶是房义,是盛受义。”这种解释基本取

浅论古今词义演变

浅论古今词义演变 语言是不断发展的,尤其是语言中的词汇,它的发展演变更为突出。词汇的发展除了旧词消亡、新词产生这两种情况外,还表现为词义不断演变。下面就古今词义的演变进行一定的分析,讨论。 一、古今词义演变的原因 方案一:语言中的词汇是不断发展演变的,影响词义演变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首先词义是以社会客观事物为基础和前提条件的,所以社会的发展必然引起词义的变化。其次人们思维能力的提高、对事物认识的深化,也会引起词义变化。再则词与词的互相影响、外来的文化语言的影响都可能影响词义的演变。因此词义演变是诸多因素一同作用的结果。 方案二:(一)社会的发展引起词义的变化。这是词义演变最重要的原因。词义就是客观世界的事物反映到人的大脑之中,形成的认识。词义是以客观事物为基础与前提的,社会发生了变化,客观事物发生了变化,词义必然发生变化。例如“床”,刘熙日:“人所坐卧曰床。”由此可知,在古代社会,床既是坐具,又是卧具。而后来出现了椅子、凳子等专用坐具后,“床”的词义便发生了变化。 (二)人们思维能力的提高、对事物认识的深化,也会引 起词义变化。例如“鲸”,《说文解字》日:“鲸,海大鱼也。”过去,受认识上的局限,人们误认为鲸是海中的大鱼,后来人

们的认识程度加深了,就知道鲸不是鱼。《辞海》曰:“鲸, 水栖哺乳动物。外形似鱼,大小随种类而异,最小的只有1米左右,最大的可达30米。” (三)词与词之间的互相影响引起词义的变化。古代的“走”是“跑”的意思,当“走”被“跑”代替后,“走”又取代了“行”的意义。 (四)外来语的影响。汉民族语言在发展过程中不断从外族语言吸收养分,如:站:古汉语原始义为“久立”,随着蒙古语传入,出现“站赤”一词,逐渐进入“站”的义项之中,如“车站”等,词义扩大。 二、古今词义演变的结果 (一)古今词义基本相同 这类词是汉语的基本词汇,发展缓慢,与缓慢发展的语法一 起保证了汉语的稳固性。如“日、月、牛、马、人、手”等常用词,以及“唉、逍遥、凤凰”等不常用词。 (二)汉语词汇中大量的非基本词汇古今词义完全不同,如“该”,中古以前它是“完备”的意思,以后演变为“应当”。又如《世说新语》中“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中“造”是“到”的意思,而今义却完全没有这个含义。 (三)古今词义同中有异,有细微差别 1、词义的扩大:词义的扩大是指词的意义有了新的发展,应用范围比原来广泛了,这种现象叫词义的扩大。有以下几

语义场

(一)关于“语义场”的理论 1.什么叫语义场 语义场就是由具有某些共同义素的一群词类聚而成的场。 2.语义场的来源 “场”最早是物理学上的概念,如“电场”“磁场”“重力场”,后来将“场”引入语义学,建立了“语义场”。 3.语义场的层次 4.语义场的种类 (1)分类义场;(2)顺序义场;(3)关系义场 一语义场的性质 语义场是由语义系统中的一组有关联的义位组成的、具有一定共同语义特征的聚合体。 现代语言学认为,语义现象尽管极为复杂,但它仍是成系统的,是一个与语音和语法相并列的同属于语言系统的子系统。同其它系统一样,语义系统也是由若干成分之间相对稳定的联系性所构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整体。 语义既是一个系统,包含着整体性原则和关联性原则,那么,它无疑是可以进行结构分析的。结构是系统内成分间内在有机联系形式,或者说是构成系统的各个部分及层次间依照一定的共同性所形成的相互联系和作用的总和以及其表现形式。在语义系统中,语义的众多成分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既相互隶属,又相互制约,从而成为一个有序的聚合体。这个聚合体具有层次化和网络化等特点,因而能从结构成分、结构关系等方面进行考察。 要分析语义系统的结构关系,必须先确定结构成分。我们把组成语义系统的基本结构成分称为“义位"。义位是语义系统中能独立存在的基本语义单位(相当于“义项"的概念)[(1)],它是以词义中的指称意义为基础,辅之以附加意义而形成的。也就是说,考察一个词义是否为义位,关键在于看它的指称意义能不能独立,能不能与其它指称意义相区别,如果能,则应算为义位;如果两个指称意义没有多大区别,那就应再分析其附加意义有无不同,如不同之处特别明显,也应分别算为义位。比如,把“枯萎"“逝世"“归天"这三个语义单位互相比较,可以看出,虽然它们均是指生物的发展过程,但前者和后两者的指称意义有明显不同,前者是指草木干枯、萎缩,而后二者则是指人的死亡。后二者的指称意义虽然基本一致,但附加意义有差别,分别带有庄重色彩和迷信色彩。因而,它们是三个不同的义位。 在语义系统中,各种各样的义位在总的方面均有共同点,服从共同语义原则的支配,各作为聚合体的有机组成部分而存在。一个义位不仅自身独立,更为重要的是,它还通过多种关系与其他义位相关联,从而取得彼此存在的价值。一般说来,这诸多联系不外是“同中之异"和“异中之同"的两种性质的联系,不外是纵的方面逐级隶属,横的方面相互对立的两种形式的联系。义位之间在语义系统中正是从共时方面由这些联系形成了大大小小、各种性质的组系化、层次化的聚合,即从结构的平面上构成了语义场。例如,具有共同语义特征“说"的义位就有“说、扯、称、道、讲、唠、聊、嘀咕、唠叨"等等,这些义位聚合成组,构成

词义分析和语义场

(一)什么是词义 客观事物(这里指人脑以外的所有事物,包括一切生物、非生物、事件以及它们的行动、状态、性质等等)反映在人脑中,产生感觉(sensation),知觉(perception),表象(representation);人脑把感觉、知觉、表象加以概括和抽象,形成概念(concept)。人们用语言形式把概念固定下来,成为人们交流思想的符号(sign),这就是有一定意义的词。也就是说,词的意义的"人"赋予它的,难怪英国语言学家帕特里奇(Eric Partridge)说过,"Words have no meaning; peope have meaning for them"(词本无义,人赋予之)。传统语义学家通常用三角图形来说明词义,称"词义三角"(triangle of significance): 意义(概念)Meaning (Concept) 词Word 形式Form……所指对象Referent 这个图形表示:第一,词有两个方向--"形式"和"意义(概念)"。"形式"首先是指词的语音形式,也就是平常所说的发音,其次是指词的书面形式,也就是平常的说的拼写;与此相对的是词的意义(其核心部分是概念),也就是词的内容。每个词都有一定的形式和意义;这两方面缺一不可,统一在每个词中。第二,词义与所指对象联接在一起--一方面,词义在客观世界中是有所指的,另一方面,词义又是客观世界的某一(或某些)事物在语言中的反映。客观世界是无穷无尽、无限丰富的,客观世界的事物之间存在着细微的千差万别。人类语言无法完完全全地准确表达客观世界。一种语言无论词汇多么浩瀚、词义多么丰富,都不足以完完全全地准确反映客观世界。 现代语义学家对"词义三角"提出很多批评,涉及哲学、心理学等各个领域。但是如果我们从学习语言的实用目的出发,粗浅地分析词义、解释有关词义的种种现象,传统语义学提出的"词义三角"还是能说明一些问题的。 (三)词义分析和语义场 前面已经提到,词义是词的内容,每个词有一个或几个意义,每个词义又可以进一步分析成若干个语义成分(semantic compo-nents)或语义特征(semantic features)作为区别性特征(distinctive features)。叶姆斯列夫(Hjelmslev)在本世纪四十年代出版的《语言理论导论》中应用于语义成分分析了"公羊、母羊、男人、女人、男孩、女孩、公马、母马"这组词。至于语义成分分析法(componential analysis)则是美国的人类学家威廉·古迪纳夫(W. H. Doodenough)于1956年提出来的。此后,美国语言学家奈达(Nida)、卡兹(Katz)和福德(Fodor)等人进一步发展了这种方法。举个最简单的例子:man, woman, boy, girl都属于"人"(human)这个语义范围(即语义场,semantic field),以"人"(human)这一共同的语义成分为核心,以男性(male)女性(female),成年(adult 每个词的语义又可以分别通过区别性特征表示为: man: +人+ 成年+ 男性 woman: +人+ 成年-男性 boy: +人- 成年+ 男性 girl: +人- 成年- 男性 把每个词义分析成若干语义成分可以帮助我们比较完整地了解词义,以及词与词之间的关系。例如:adult和grown-up这一对同义词就可以表示为:+ 人+成年,另外再表明它们的文体区别,前者是正式用语,后者是非正式用语。又如man这个词的多义性可以表示为:它有两个词义,第一个词义是+ 人+ 成年+ 男性,第二个词义是+ 人。 词义研究的另一种理论是所谓的"语义场"(semantic field),这个理论最早是由德语言学家特里尔(Jost Trier)在本世纪三十年代初提出来的。他认为,每个词都身居其亲属概念之间,这些词相互之间以及它们特指的那个词一起构成了一个自成系统的整体,这种结构可称为"词场"(das Wortfeld)或语言符号场(das Spraches Zeichenfeld)。其实,语义场就是同一词类的词由于它们之间紧密的联系而形成的一个词汇小体系,这些词具有它们的共有语义成分,体现了它们的概念核心。属于同一个语义场的词除了具有共同的语义成分以外,还具有各种非共同语义成分作为区别性特征。按照区别性特征的不同,语义场可以分为同义、近义类义、反义等几种。同义语义场里的词的概念意义相同,关联意义有差别;近义语义场里的词的共同语义成分的含义在程度上有细微的差别;类义语义场里的词在非共同语义成分的种别上有差异;反义语义场里的词的非共同语义成分的含义截然相反或者相对。各个语义场之间也呈现着包含、并列、部分覆盖等错综复杂的关系。用语义场的概念

浅析词义的演变与流行新词

浅析词义的演变与流行新词 摘要: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与社会发展变化息息相关。从语言的词义演变和产生的流行新词中,我们可以看到社会的变化动态及其给我们带来的多元的、丰富多彩的生活。本文通过介绍语义变化类型、变化因素,对近年出现的来自网络和生活中的英汉流行新词进行了分析和说明,并归纳了词汇发展所遵循的规律及特点。 关键词:词义演变变化因素新词发展规律 1.引言 正如社会在不断变化发展一样,任何语言都不是静止的而是不停地变化的。词语的意义在一个时间段内是相对稳定的,但每个时间断都会有所变化,或产生新的词汇。在经过多年之后,同一种语言甚至会发生重大变化。语言承载着文化,是对文化的表达,而流行新词更是社会文化发展的体现。下面将结合词义演变类型对新词进行分析和说明,并找出这些新词所遵循的发展特点和规律。 2.词义的演变 语言无时无刻不在发生变化,在语言的变化中,语音和语法的变化相对比较缓慢,而语义的变化最快。随着科技、经济、政治的发展,各种文化之间的交流,语义变化的原因和形式多种多样。 英语的词义变化是最为迅速和显著的语言之一。纵观历史,英语经过了古英语时期、中古英语时期以及现代英语时期三个发展阶段,随着发语词、拉丁语词、希腊语词和斯堪的纳维亚语词等的大量涌入,英语的词汇越来越丰富。(田喜腾,单翔燕,张苹:2011)现代使用的英语词汇中,有2/3以上是在近300年中产生的。(赵露:2001) 词汇的发展主要分为词义的变化和新词的产生两方面。词义的变化,是指词本身内部结构形式不发生变化,而意义发生改变的现象。这使得词汇在表达和运用上更加灵活和多样。 2.1演变类型 束定芳在《现代语义学》(2000)中提到,词义变化类型分为两种。一是词义范围发生变化,二是词义的感情色彩发生变化。 词义范围的变化包括词义的扩大(extension of meaning)和词义的缩小(restriction of meaning)两种情况。语言反映着时代的变化,旧词随着时代变迁会产生新的意义,从而扩大了语义。如mouse一词,以前只是一种动物的名称,而进入信息时代之后,随着电脑的普及,mouse有了“鼠标”的含义,词义得到了扩大。又如paper一词来自希腊语,本意是一种植物,而现在paper一词在字典里具有“纸”“论文”“报纸”“文件”等多种解释。 词义的缩小,是指一个原来词义广泛的词演变成了比较狭窄的、含特殊意义的词。(田喜腾,单翔燕,张苹:2011)词义缩小的现象也很常见,如accident 原指“发生的任何事件”,现在只指“事故”。 词义的感情色彩发生变化,包括词义的扬升(amelioration)和贬降(deterioration)。词义扬升,是指原来具有负面意义的、贬义的词演变成了含义较好的词。如《西游记》中的白骨精,本是邪恶的妖精,现代被解读为“白领、骨干、精英”,即词义的扬升。 词义的贬降,与词义的扬升相反,指原来具有正面意义的词变为具有负面意

词义演变的分析

词义演变的分析 小姐”词义演变的简单分析 摘要:“小姐”作为对女性的一个常见的称呼语,随着时代的发展其使用范围和含义也在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本文从社会学、心理学及语言学三个角度探究了“小姐”称呼语词义变化的轨迹,并分析了其变化的原因。 关键词:称呼语“小姐”;词义变化;原因 一、“小姐”词义的历史演变 “小姐”一词从最初产生到现在,其含义已发生了很多变化,了解这一称呼语的发展轨迹有利用更好的讨论它变化的原因。 “小姐”一词最早出现在宋代,此时的“小姐”专指歌舞艺人(如南宋洪迈撰《夷坚志》记载:“傅九者,好使游,常与散乐林小姐绸缪。”)、使女或宫女(如宋代钱惟演撰《玉堂逢辰录》记载:“掌茶酒宫人韩小姐”)、妓女(如苏武创作的《成伯席上赠妓人杨小姐》诗)等从事低贱侍奉职司的女性。据清代文史家赵翼《陔余丛考》称:“宋时闺阁女称小娘子,而小姐乃贱者之称”,这时,“小姐”之称遂为大家闺秀所忌讳。关于贬义的指称,在明代的《警世通言》和清代《称谓录》等不少著作中都可以得到佐证。 “小姐”一词从低贱摇身变为尊贵,大约是在元、明代初期的时候,特指官僚缙绅豪门富家里还未出嫁的少女,如元代王实甫的《西厢记》,在《楔子》里有云:“只生得个小姐,小字莺莺。”此后,大凡侯门千金,大家闺秀,堂楼闺阁,富豪娇女之类,用今天的眼光来看,都可以统统敬称为“小姐”而不辱身份。 五四时期指代思想开放的青年知识女性五四运动时期,西方文化涌进中国。许多出国留学的人特别青睐“小姐”这一称呼语。此时受英语称呼语Miss的影响,“小姐”一词多用于指代思想开放、反封建的年轻知识女性。她们渴望接受新知识,实践先进的思想。这时的“小姐”是对年轻女性的尊称。 解放后,特别是在“文革”期间,因“左”的意识形态操纵,“小姐”与“少爷”一起,在大陆被涂抹上了浓厚的政治色彩,贬为对女性异己分子的贱称,成为好吃懒做的女剥削者的代名词。“资产阶级小姐”的说法,艳羡之中又带有轻蔑的成分。此时,“小姐”的褒义缩小到只用来尊称外国的年轻女性。 改革开放初期,“小姐”又恢复了解放前的“尊贵”身份,多用作服务员的代称,年轻女士亦称“小姐”,中性。在商务交往和日常生活中,这种称呼一度显得新鲜时尚而又文雅礼貌,被称为“小姐”者也无不觉得声声入耳,自我感觉不错。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们丰富多彩的生活,更赋予了“小姐”特别的色彩,如果对“小姐”不加限定(如空中小姐、礼仪小姐等)或在特殊场合(如电视节目主持、明星颁奖晚会之类的艺术界)使用的话,“小姐”一词几乎是“妓女”的代名词。 二、“小姐”词义演变的简单分析 词义演变的原因常常是多个动因交互作用的结果,本文从社会学、心理学及语言学三个角度简单探究“小姐”的词义演变轨迹及原因。 (一)社会学角度 1、社会制度变革

义素分析法分析“看的方式”语义场

义素分析法分析“看的方式”语义场 摘要:“看的方式”的语义场可以归为同义语义场。通过义素分析的方法,并写出 每个词的基本义的义素表达式,来分析该语义场内的词之间的异同。词不仅有理 性意义还有感性意义,通过感性意义能更好的区别和运用同义词。 关键字:义素分析法,同义词辨析,看的方式 一、义素分析法在同义词辨析中的运用 同义词辨析一直以来都是语言研究的重要方面,不仅是在语言研究,还是在 语言运用中,甚至在语言的教学中都具有特殊的意义。义素分析法是准确描写和 掌握词义的有效方法。词义并不是一个整体,而是有若干层次的结构,义素是构 成词义的最小意义单位。将义素分析法引入对外汉语词汇教学,可以对词义的微 观层面进行准确有效的分析,把词义分割成若干个义素的组合,不仅有利于准确 掌握同义词之间的大同小异,还能提高人们对语言的运用能力,有利于第二语言 学习者在语言学习中理解两个及两个以上抽象的同义词,加深对汉语词汇的理解 和运用。 本文主要通过义素分析法来分析比较“看的方式”的语义场,来说明义素分析 法在同义词比较中的运用。运用义素分析法的表达式来研究“看的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本文研究的看的方式词有:看、望、顾、瞪、瞥、瞅、盯、窥、伺、瞟、瞰。 二、“看的方式”的语义场义素分析的方法和步骤 1.确立语义场 语义场是通过不同词之间的对比,根据它们词义的共同特点或关系划分出来 的类。同义语义场相当于一些论著中讲的一组广义的同义词(即不包括等义词),它所包括的各个义位间大同小异。所谓的同,表现为基本义相同或者是基本义有 一部分相同。所谓的异,就是附加义不同,或者是基本义有一部分不同,又或是 不只是基本义有一部分不同附加义也不一样。“看的方式”语义场内的词是眼部动 作描写都有“用眼睛看”这一基本义项,因此,这些看的方式词都可以看作是“看” 这个词的同义词。那么“看的方式”就构成了一个眼部动作的同义语义场。根据义 素分析法的分析并通过表达式的比较,可以准确的辨析出同义语义场内各个词之 间的细微区别,有利于第二语言的学习。 2.通过义素的具体对比分析“看的方式:看、望、顾、瞪、瞥、瞅、盯、窥、伺、瞟、瞰”的异同。 这些字从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中查到“看的方式”词的意义如下所示: (1)看: [动] 使视线接触人或物:~书|~电影|~了他一眼。 [动] 观察并加以判断:我~他是个可靠的人l你~这个办法好不好。 [动] 取决于;决定于:这件事能 不能成功全~你了|飞机能否准时起飞,要~天气如何。 [动] 访问;探望:~望|~朋友。 [动] 对待:~待|另眼相~|别拿我当外人~。 [动] 诊治:王大夫把我的病~好了。照料:照~l衣帽自~。 [动] 用在表示动作或变化的词或词组前面,表示预见到某 种变化趋势,或者提醒对方注意可能发生或将要发生的某种不好的事情或情况: 行情~涨|别跑!~摔着!|~饭快凉了,快吃吧。 [助] 用在动词或动词结构后面, 表示试一试(前面的动词常用重叠式):想想~I找找~|等一等~l评评理~先做几 天~。 (2)望: [动] 向远处看:登山远~|一~无际的稻田。观看;察看:~风!观~|~ 闻问切。探望:拜~|看~。盼望;希望①:~子成龙l~准时到会。盼头;希望②: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