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执业医师-医学心理学

执业医师-医学心理学

执业医师-医学心理学
执业医师-医学心理学

第一单元绪论

第一节概述

考点:在现代医学中占重要地位:医学模式转变、预防战略转变、临床需要、改善医患关系

(H2004-1-16 本题超纲,答案应为D)心理学的学科创建人冯特

第二节医学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与方法

考点:医学心理学研究方法4(观察、实验、调查、心理测量)

(2003-1-1,影响健康的有关心理问题和行为D)

医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有:

一、临床观察法

优点:直接源于生活实际,缺点:易受主观因素及时间短暂的偶然性影响。

二、实验室方法

优点是所测数据精确、可信;缺点是不接近自然生活。

三、心理测验方法和评定量表法

1.心理测验是对心理进行客观的、标准化的定量测定的方法。

2.评定量表也是评定心理和行为量化的方法。

3.两者共同点是客观化、数量化,有标准化的操作程序;不同点是量表法标准化程度不如测验法。

第三节医学心理学主要学派的观点

考点:注意总结本节有关主题词:代表人物、学派、特点关键词

理论:1精神分析、2行为主义、3、心理生理、4、人本主义、5、认知学派

一、精神分析理论的观点

1.弗洛伊德将心理活动分为

(1)意识:人们当前注意到的,由外界刺激引起的,符合社会规范和道德标准的并通过语言表达的心理活动。

(2)前意识:人们当前并未注意到,需经他人提醒或经自己集中注意,并努力回忆才能进入意识领域的心理活动,它是意识和潜意识之间的过渡领域。

(3)潜意识:又称无意识,指由本能冲动引起的和被压抑的愿望,是不能为人意识到,也不能说出的心理活动。2001-4-81

2.认为正常人的心理活动,大部分是在潜意识中进行,因其不能进入意识领域,所以常得不到满足。

3.认为童年时压抑在潜意识中的心理冲突.是引起各种心理障碍和心身疾病的根源。

二、行为主义理论的观点

1.华生、巴甫洛夫认为人的一切行为、习惯、生活方式都是通过学习得来的。2006-1-17 2.学习类型

(1)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由条件刺激物与非条件刺激物在时间的结合(强化),并经训练而获得的反射。

(2)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由操作式动作与强化物相结合,如与食物奖励、认知因素、欲望、动机、情感奖励,或与惩罚性强化物相结合而产生的反射。

(3)班杜拉的社会观察学习:通过注意观察模特的行为,再通过个人认识、记忆、模仿行动而习得的条件反射。

3.治疗的原则也是通过不强化而使已建立的错误反射消失(消退)。

三、心理生理学理论的观点

l.坎农等认为,心理因素对健康和疾病产生的影响,必须通过生理活动作为中介机制。(2003-277与之相关的有,

2.生理中介是指心理必须通过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三大调节系统,从而对人体各系统、各器官的健康发生影响。

四、人本主义学派的观点

l.罗杰斯、马斯洛认为:人性是善的,人的本质都要发挥自己的潜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是高尚的向上的。

2.潜能是指友爱、白尊、自由、平等、创造性、追求真善美和公正的价值。

3.人都要实现自己的潜能,自我实现。

4.环境如阻碍自我实现便产生各种心理障碍和疾病。

五、认知学派理论

贝克和瑞米认为,人的行为是个人理性认识、评价的结果。只有矫正错误观念,才能解除心理障碍。

第二单元医学心理学基础

第一节心理活动

考点:1心理活动分类

一、心理学的概念

心理学是研究机体心理活动和行为规律的科学,其研究对象是人的心理活动和个体的行为。

二、心理活动的定义及分类

1.心理活动又称心理现象,包括两个方面,即心理过程和人格。

2.心理过程是指心理活动发生、发展、消失的动力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绪过程和意志过程。

(2005-1-36 )认识过程包括:感知觉、学习、记忆、思维、想象、注意、语言(本题难度较大)

3.人格又称个性,包括两个方面

(1)人格特征:是指先天遗传、稳定不易变化的心理特征,如气质、性格、能力等。

(2)人格倾向:即后天习得、随环境变化而产生的心理倾向,如世界观、人生观、珂想、需要、动机、兴趣等。

第二节心理的实质

一、心理实质的内容H2004-1-13

(一)心理是脑的功能

(二)心理是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反映(2003-1-58 H2004-1-13)

2)人脑对现实的反映具有主观性(经历不同)、能动性(即有选择地反映外界事物),不是对所有外界事物都反映。(Z2006-1-34,E)

第三节认识过程

考点:2知觉定义;特性4

一、感觉、知觉的概念与特征

1.感觉是客观事物作用于感觉器官,脑对这个事物的个别属性的直接反映,如嗅觉只反映苹果的香味。

2.知觉是脑对作用于各种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2004-1-34),如苹果的知觉反映其形状(视)、颜色(视)、气味(嗅)、甜味(味)、硬度(触)等。

3.感觉的特征是适宜刺激、阈值和适应性(2004-1-35)。

4.知觉有四个基本特征

1)知觉的选择性:人只对自己有意义的外来刺激才注意,才选择性地对其进行加工称知觉的选择性。

2)知觉的整体性:指知觉对事物的各种属性统一地、整体地予以反映的特性。

3)知觉的理解性(Z2006-1-35):指对事物加工处理时,能结合自己的经验,并用概念的形式进行反映的特性。

4)知觉的恒常性:指在知觉过程中对事物知觉的恒定或不变性。

二、学习、记忆的概念与规律

(一)学习

考点3学习概念;记忆概念、规律

l.学习是指通过练习而促使行为发生相对持久变化的过程。(2003-278,基本概念的掌握)2.学习或建立条件反射的规律为

1)强化:指条件刺激和非条件刺激在时间上的结合(经典条件反射)或指强化物如环境困素、食物等惩罚或奖励物和操作动作在时间上的结合(操作条件反射),这是建立条件反射的关键。

2)消退:指对条件刺激或对操作式动作不予奖励性强化物时,则原先的已建立的条件反射便可消失。

(二)记忆

1.是指对过去已感知的事物、思考过的问题其印象仍保留在脑中,在一定条件下能重现的心理过程。

2.记忆过程的规律是识记、保持、再认、回忆和遗忘。

3.识记是指对学习材料进行编码、组织并储存在记忆系统(Z2004-1-36,短时记忆的储存量7+-2C)。

4.保持是指对学习过的事物在脑中保留一定时间。

5.再认和回忆均是对记忆的信息提取的形式,再认是指当感知过的事物重新出现在眼前时,仍能重新再现出来。

6.遗忘是对已感知过的事物提取时失败。(2005-1-37,遗忘最快发生在识记第一天,对我们的考试非常有现实意义)

7.提取失败由多种因素造成.但记忆痕迹的自然衰退和干扰是造成遗忘的主要原冈。8.回忆是指已识记保持的事物不出现在眼前时仍能回想起。

9.学习、记忆机制研究有新突破,即N0调控学说和突触可塑性学说早已证明,突触长时程增强电位(LTP)是记忆的电生理学基础,现又证明N0是LTP产生的关键。

三、思维的概念与特征

1.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

2.思维的特征是间接性和概括性。H2006-1-13

3.间接性是指不是直接通过感觉器官而是通过其他媒介来认识客观事物。

4.概括性则是找出同一类事物的共同性,本质属性的联系。

(Z2006-1-37)顺利完成各种活动的必备的基本能力:判别能力

四、想象和创造的概念

1.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形成新形象的过程。

2.创造是想象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是一种与生活愿望、研究发现相结合的并指向未来的想象。

第四节情绪过程

考点:4情绪和情感的区别4;情绪的作用3

一、情绪与情感的概念

l.情绪是人和动物受到情景刺激时,经过是否符合自己需要的判断后,产生的行为、生理变化和对事物态度的主观体验。(Z2004-1-37,情绪的状态包括心境、激情和应激)

2.情感是人的高级心理.是人对精神性和社会性需要的态度的体验。

二、情绪与情感的区别(4,有,需要,生理行为变化,情境性冲动性)

1.情绪是人和动物共有,情感是人特有。

2.情绪产生多和生物性需要有关,而情感产生则和精神上或社会需要的满足有关。

3.情绪产生伴有生理、行为变化,而情感产生则多不伴有生理变化和行为改变。

4.情绪具有较大的情景性、冲动性,情感则不易受情景影响,冲动性小。

H2006-1-14 心境的概念:一种微弱而持久具有一定渲染性的情绪。

三、情绪的作用3(健康,学习,工作)

1.情绪可通过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的生理反应,对人体的健康产生影响,长期的负性情绪作用可导致心身疾病产生。乐观的心境有利于健康,而抑郁的心境则会导致心理疾患或心身病症。愤怒、紧张、焦虑情绪可使交感神经兴奋,应激性激素分泌,免疫系统功能低下而产生心身疾病。

2.情绪、情感对工作效率的影响

(1)积极的情绪、情感能提高工作效率、充实人的精力和体力,即增力作用。

(2)消极的情绪、情感则降低工作效率,即减力作用。

3.情绪、情感对人际交往的影响:肯定的情绪和情感如自信感、信任感、理解感、忠诚感、爱感促进人际交往、友谊;而否定的情绪和情感,如不信任感、嫉妒感、猜疑、怀恨报复感则对人际交往产生减力和破坏的作用。

第五节意志过程

考点:5意志的概念、特征和不良意志的表现

一、意志的概念

意志是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来支配自己的行动,克服困难以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

二、意志的特征

1、意志行动是有目的的行动

2、与克服困难相联系

3、以随意运动为基础

三、不良意志

1、自觉性差,盲从,没主见

2、果断性差,优柔寡断或草率

3、坚韧性差,执拗,不听意见

4、自制力差,感情用事

第六节需要、动机

考点6马斯洛的需要层次5;

一、需要层次论

1.马斯洛根据对不同职业人的需要的调查统计认为,存在着五个层次的需要,只有在最低层次的需要满足后,才会发生上一层次的需要,由低至高,逐层发展,故称为需要层次论。2.最低层是生理的需要。H2005-1-13

3.第二层为安全的需要

4.第三层是爱与被爱的需要

5.第四层次是尊重的需要

6.最高层次为自我实现。H2004-1-14 H2001-1-89

考点7:动机的定义、分类

二、动机的定义与分类

1.动机即推动个体投入行动达到目的的心理动力。

2.它是以需要为基础,并在外界诱因下产生的。(Z2006-1-38),动机产生的条件:需要与诱因

3.根据动机的内容可分为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

4.根据动机的社会效益可分为正确的动机或错误的动机。

5.根据动机的作用可分为主导动机和辅助动机。

6.根据引起动机的原因,可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

考点8:冲突的类型:双趋、双避、趋避

三、冲突的类型

l.动机冲突指存同一时间如存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相似或相互矛盾的动机时,人难以取舍,产生斗争。

2.它有三种类型

(1)双趋冲突:两个目标对个人有相同的吸引力,无法同时实现,二者必择其一时的冲突,如“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2)双避冲突:指一个人同时受到两种威胁,产生同等程度的逃避动机,但迫于形势只能择其一时的冲突,如“前有狼.后有虎”。

(3)趋避冲突:指人对同一事物同时产生相矛盾的动机,既向住得到它,又想拒绝避开它,如好吃糖的人既想吃它,又怕引起肥胖。(Z2004-1-38,冲突的三种类型)

第七节人格

一、人格的定义

人格指在遗传基础上,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具有一定倾向性的行为模式和心理特征,即个体总的精神面貌。由人格特征和人格倾向两部分组成。

二、能力

能力是人格组成的一部分,是指能直接影响人们完成活动质量和数量水平的个性心理特征。能力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

考点1:气质分型4

古希腊名医希波克拉底用观察的方法将人的气质分为四型,并认为人有四种体液:血液、黄胆汁、黑胆汁和黏液,根据不同体液在人体内的优势,把气质命名为多血质、胆汁质、抑郁质和黏液质。

2.这种分类虽缺乏生理学依据,但却符合实际生活中对人气质的观察,故仍沿用至今。1)多血质。

相当于活泼型,其气质特征为感受性低、耐受性高,可塑性强、敏捷。其外显行为是言、行敏捷,活泼好动,待人热情,粗心、浮躁,注意力不稳定,兴趣易变,外倾性格。

2)黏液质

相当于安静型,其气质特征为感受性低、耐受性高、可塑性稳定、敏捷性差。其外显行为是言行少而慢.活动稳且慢,情绪隐而不露,善忍耐,对人冷淡,固执拘谨,内倾性格。

3)胆汁质2001-4-82

相当于兴奋型.其气质特性是感受性低、耐受性高、可塑性不稳定、敏捷性快,其外显行为为精力充沛、不易疲劳,情绪急躁、粗心,易冲动、自制力差.外倾明显。

4)抑郁质

相当于抑制型,感受性高、耐受性低、可塑性差而刻板.敏捷性慢;其外显行为是动作稳定、缓慢,观察细微,情感体验深刻,敏感、怯懦、孤独多虑,不果断且缺乏信心,严重内倾。

三、性格

性格是个人对客观现实稳定的态度及与之相适应的行为模式,它是人格的核心,能反映人的本质属性H2006-1-15。

其特征为:

l.对客观现实的态度特征H2005-1-89,如对社会.对集体、对他人的态度,对劳动的态度和对自己的态度。

2.情绪特征;如心境、强度与稳定性。

3.意志特征,如自制与放纵。

4.智力特征,如感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个人认知能力特征或理智特征。

考点2:人格理论(结构、特质、维度、社会学习、自我理论)

四、人格的理论

(一)精神分析的人格结构理论

l.认为人格的结构包括“本我”,即生物本能驱使的人格部分;“自我”,即客观现实产生的心理成分;“超我”,即社会道德。

2.规范约束的人格成分的这三部分如能保持平衡,则有利于人格正常发展。

3.主张人的本性一方面是受本能驱使的,另一方面义受现实和社会文化的制约。

(二)人格特质理论

1.卡特尔人格特质理论认为特质是指个人形成的稳定而一致的行为特点。特质是构成人格的砖块。他用因素分析方法,确定了16种根源特质或人格因素,并据此编制丁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索测验,简称16PF。

2.艾森克的人格维度理论认为,人格特质包括三个维度:

(1)情绪维度:稳定或不稳定。

(2)内向一外向维度。

(3)精神质维度。

(4)艾氏据此编制了艾森克个性测验量表,简称EPQ。

(三)社会学习理论

华生和斯金纳等行为主义学派认为,人格形成主要是学习适应社会环境导致;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刺激与强化建立起的不同的条件反射,形成个人的人格。

(四)人本主义的人格自我理论

l.罗杰斯认为,自我实现是人格形成的动力,人是趋向自主、摆脱外力。

2.自我是白己对自己潜力、价值、表现的全部知觉,包括“我是什么样的人”和“我能干什么”的意识。

3.人格是自我和经验的统一,人可以独创性地适应环境,以最大限度的和谐与他人相处,并实现自己的潜力。

考点3:人格形成的标志

五、人格形成的标志人的遗传基因是人格形成的基础,在出生后随着发育成熟、环境影响、学校教育形成人格。其标志为:

1.自我意识的确立:

(1)是个人对自己形象、能力、家庭、人际、应对、归属总的估价和认识。

(2)常以他人的评价作为依据来形成对自己的认识。

2.社会化程度:社会化指个人的价值观、道德观、行为准则、遵守各种规单元、制度、纪律、法律、纳入社会规范的过程

气质的分型:多血质、黏液质、胆汁质(2005-1-41,特点:易受感染型,考试重点是黏液质、胆汁质)抑郁质

第八节行为

考点:A型和C型行为模式特征

一、A型行为与心血管疾病(2005-1-90,A、C行为与疾病2001-4-85

l.Fm~dman(1965)提出的A型行为是指容易发生冠心病的行为模式,其特征为:

(1)时问紧迫感,如同一时间做两件事,行为急促,说话快、走路快、办事快。

(2)脾气暴躁,容易激动。

(3)争强好胜。

(4)对人有敌意等。

2.具有这种行为的人因经常处于忙碌状态,研究发现其血中应激性激素,如儿茶酚胺、血管升压索、肾上腺皮质激素均较B型行为人(温和、安静,言行缓慢、不争强好胜,无时间紧迫感)高,日久天长可引起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H2001-1-15.

H2005-1-88 2002-3-132.某患者,竞争意识强,总想胜过他人;老觉得时间不够用,说话快、走路快;脾气暴躁,容易激动;常与他人的意见不一致。其行为类型属于A

A.A型行为

B.B型行为

C.C型行为

D.D型行为

E.E型行为

2006-1-88.某男职员,经常感到时间紧迫,整日忙忙碌碌;工作中争强好胜,不甘落后;情绪不稳定、外露:好与人争执,富于敌意。近一年来常心前区疼痛,被诊断为冠心病,其人格特征为

A. A型行为特征

B. B型行为特征

C.C型行为特征

D.AC混合型行为特征

E.D型行为特征

二、C型行为与肿瘤发生

1.Ballmsch(1988)提出C型行为,是指易发生肿瘤的行为模式,其特征为

(1)童年生活挫折、不顺利。

(2)性格克制,压抑情绪,压抑愤怒。

(3)焦虑、抑郁。

(4)谦虚、谨慎、过分合作、调和行为。

2.C型动物模型研究发现,受束缚和压抑后通过交感一肾上腺、垂体一肾上腺皮质、垂体一神经免疫肽类、下丘脑下部一神经免疫肽类系统使细胞和体液免疫力低下,加上遗传癌基因和易损伤性器官使之发生各种癌症。

3.近来研究发现c型行为还易得溃疡病、哮喘、糖尿病和皮肤疾患。

H2006-1-17 C型行为与肿瘤发生

第三单元心理卫生

第一节心理卫生概述

考点:心理健康的标准

一、心理健康的标准

1.认知过程正常,智力正常。

2.情绪乐观、稳定,心境舒畅。

3.意志坚强、目标明确,能克服困难坚持完成,并能约束自己的言行和情绪。

4.人格健全,表现为有健康的价值观、人生观,对现实持正确、积极的态度.具有良好的自我意识与人际关系,精力充沛地适应工作和社会。

5.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

第二节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卫生

一、儿童心理健康的问题与维护

儿童常见心理问题是不良行为习惯、偏食、肥胖、口吃、场所恐惧、注意力障碍等。

维护方法

l.优生是儿童心理健康的基础:

(1)选择心身健康、不近亲、感情心理相投的配偶。

(2)孕期时要注意围生卫生,如孕妇心境平和、乐观,尽力避免病毒性及其他传染性疾患,不接触烟、酒和影响胎儿发育的药物,如土霉索、链霉素、中枢镇静剂等。

(3)孕妇防止外伤以免损伤胎儿。

(4)防止难产导致的胎儿脑缺氧。

(5)加强围生期教育。

2.母爱、拥抱、抚摸儿童是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关键。儿童缺乏安全感,母爱、皮肤触摸是使儿童产生安全感,心境乐观的重要因素。

3.感觉整合训练具有促进儿童脑发育的作用,是促进儿童心理正常发展的关键,感觉整合训练即同时能刺激多种感官的游戏或运动.如爬行、滑板、秋千、垫上运动、木马等。

考点1:儿童心理发展关键期:语言、人格、智力、自制力

4.抓住不同心理发展的关键期,促进心理发展

(1)心理发展是个渐进过程,但也有个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期。

(2)如语言发展关键期是l~3岁,这时同语言有关的五个中枢都已发育成熟,故在l~3岁时应多训练儿童听、说能力。

(3)人格发展关键期在3~7岁,“从小看到老”说明人格在此阶段是发展的关键期。

(4)智力发展关键期在7岁前。(Z2005-1-34),

H2006-1-16 个体自我意识的开始时期——婴儿期

相关考点:人格发展关键期、语言发展关键期、儿童自制力关键期、形成健康行为习惯的关键期。

(5)2~3岁是培养儿童自制能力的关键期。

(6)儿童期也是形成健康行为习惯的关键期。

5.家庭教育要民主协商式,反对封建式管教和溺爱。

考点2:维护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教育4(性、世界、友爱情、自我)

二、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问题与维护

青少年是性生理发育成熟,自我意识形成期,常见心理问题是学习困难、性问题、神经症、行为不良。

维护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教育

1.性生理、性心理、性道德教育;防止早恋、未婚先孕、性解放与性罪错。

2.正确世界观、价值观教育。因青少年期是世界观、价值观、兴趣、意志、需要、社会行为形成的关键期。

3.正确友谊观和恋爱观教育

(1)交友对青少年心理发展影响甚大,要选择与有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作风正派、正直的人交友。不能讲江湖义气.感情用事交坏朋友。

(2)正确恋爱观应建立在双方相互理解,心理相投,感情融洽,理想、价值观、兴趣相似,习惯、行为、卫生相互适应的基础上。

4.自我意识形成教育:正确认识自己的潜力与价值观,并使自我与经验相统一。

(Z2006-1-38)青春期自我意识的主要矛盾:不包括学习与恋爱(本题超纲。。。)

2006-1-89.某初中生,特别喜欢玩电子游戏,也常常因贪玩完不成作业而叹息,但就是管不住自己,这表明他的

A.情绪不稳定

B.兴趣太广泛

C.耐受力差

D.自制力差

E.理智感差

三、中年心理健康的问题与维护

中年心理问题是记忆力下降、事业与家庭问题、不良行为、心理压力大等。

维护方法

1.事业上要量力而行.不可超负荷工作行为等行为模式。

(1)成人正处于成家立业时期,工作压力大,家庭负担重,扮演角色多,易导致紧张。(2)而大多数慢性病如冠心病、高血压、动脉硬化、糖尿病的发生都与工作紧张、心理压力大相关。

2.保持家庭稳定和幸福

(1)家庭稳定、幸福是成年人情绪稳定、乐观、事业成就的基石。

(2)要扮演好家庭中的角色如孝女、贤妻、贤媳、良母等的角色,求同存异,从而维持家庭和睦的大局,心胸宽大处理好家庭矛盾。

3.矫正不良行为,培养健康行为是预防各种慢性病的关键;各种慢性病的主要病因是行为习惯、生活方式不良所致,所以要保证充足睡眠,吃好早餐,平衡膳食结构,不吸烟、不酗酒,低盐食,改变A型和C型行为。

四、老人心理问题为老年痴呆和老年抑郁。

维护疗法

1.要纠正对老年的不正确观点,使心理得到解脱,并促进老人正确自我知觉。如老年期的变化是生理变化而非病理过程,大多老人仍保持正常的智力,老人残疾者只占少数,老人仍有性功能,老人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也有一定的工作能力,以保持自尊与乐观。

2.保持乐观情绪,适当参加各种社会活动,积极锻炼身体以预防痴呆。

3.具有健康的行为习惯,才能健康长寿。

第四单元心身疾病

第一节心身疾病的概述

考点1:心身疾病的定义

一、心身疾病的定义

心身疾病是指由心理社会因素,主要为情绪引起的躯体生理变化并伴有器质性变化的疾病。心身反应是指心理因素引起的短暂的生理反应。心身障碍是指长期心理刺激引起躯体功能持久变化,但并不伴有器质性变化。

考点2:心身疾病的诊断标准4(器质性临表现,发病有明确的心理社会因素,排除神经症精神病、单纯的生物医学的治疗措施收效甚微)

二、心身疾病的诊断标准

l.根据临床症状、体征、特殊检查和化验室检查已明确有器质性病变,如胃溃疡2005-1-17、H2002-1-64动脉硬化、糖尿病等。

2.疾病的发生有明确的心理社会因素,如情绪障碍、性生活事件、A型行为、心理紧张等,且疾病发生、发展与心理应激相平行。

3.排除神经症、精神病、心因性精神障碍。

4.用单纯的生物医学的治疗措施收效甚微。

第二节心理应激与应对

考点1:心理应激和应对的定义

一、心理应激与应对的定义

拉瑞鲁斯(1968)认为,心理应激是指人对外界有害物、威胁、挑战经认识评价后,知其将危害个人的生存和地位时,所产生的生理、心理和行为反应。应对是指人面对威胁性的应激源时,需要通过各种适当的心理行为策略,经过努力、行动、克服困难,解决问题来消除或缓解自己的紧张状态。

考点2:心理应激对健康的影响与机制

二、心理应激对健康的影响与机制

1.适当的心理应激可以提高个体生活中的应对和适应能力,可提高注意力和工作效率,从而促使心身成长、发展和身心健康。

2.近期研究发现,持久、过强的紧张、焦虑、愤怒情绪,可使交感一肾上腺、下丘脑一垂体一肾七腺皮质系统、垂体一甲状腺系统活化而产生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脑血管病等。

3.持久、过强的失助、失望、压抑、孤独、抑郁则使副交感神经、垂体一肾上腺皮质系统障碍而易产生哮喘、溃疡病、皮肤病、肿瘤等。

考点3:应对心理应激的方法(回避、乐观、增强应对能力、转移控制、放松术、支持和理解)

第三节心身疾病的治疗预防与治疗

考点:心身疾病的治疗治疗原则——5条

1、通过心理测量与量表了解与病情有关心理因素

2、有针对性进行心理治疗和护理

3、矫正不良行为习惯

4、教会和训练病人自我放松和调节

5、药物解除症状

第五单元心理评估

第一节心理评估的概念

考点1:心理评估、心理测量和心理测验的概念。

一、概念

心理评估依据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对人的心理品质及水平所作出的鉴定。所谓心理品质包括心理过程和人格特征等内容,如情绪状态、记忆、智力、性格等。心理测量是依据心理学的法则,用数量化手段对心理现象或行为加以确定的测定。主要采用量表的形式进行。

心理测验是一种心理测量的工具,严格说来借鉴了实验心理学的方法和手段。

二、心理测验的分类

考点2:心理测验的分类2(根据功用3;根据测验方法3:问卷、作业、投射)

(一)根据功用分类

1.智力测验

(1)主要应用于儿童智力发育水平的鉴定、脑器质性损害及退行性病变、特殊教育或职业选择时的咨询参考指标。

(2)常用工具有比奈一西蒙智力量表(2003-233,H2003-43常用的智力测量表,)、韦克斯勒成人与儿童智力量表等。

2.人格测验

(1)多用于某些心理障碍病人的诊断和病情预后的参考、科研和心理咨询对人格的评价。

(2)常用工具有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表(MMPI)、洛夏墨迹测验(2003-345 H2003-129),以及艾森克人格问卷(EPQ)等。

16PF卡特尔人格因素问卷问卷(2003-1-101,出现这样死记硬背的考题只能靠蒙答案,除非把心理学学透,但今年出题的可能性不大),与之相关MMPI、EPQ

3.神经心理学测验

(1)可用于脑器质性损害的辅助诊断和对脑与行为的关系的研究。

(2)常用工具有H.R神经心理学成套测验、个别能力测验等。

(二)根据测验方法分类

l.问卷法:多采用结构式问题的方式,让被试者以“是”或“否”或在有限的几种选择上作出回答,如MMPI、EPQ等。

2.作业法:非文字的,让受试者进行实际操作,如测量感知觉和运动的测验。

3.投射法:受试者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对一些意义不明的图像、墨迹等作出回答,借以诱导出受试者的经验、情绪或内心冲突,如洛夏测验、主题统觉试验(TAT) (H2003-165)等。(2004-1-40,与之相关的MMPI、EPQ、TAT等都是出题的题眼)

考点3:心理评估的常用方法(调、观、会谈、作品分析、心理测验,无实验)

(三)心理评估的常用方法(2005-1-43、2001-4-84,H2005-1-14实验法不实用于心理评估,能猜出答案的考题)

l.调查法:对档案、文献、经验以及当前问题有关内容的历史与现状调查。

2.观察法:对被评估者行为表现直接或间接地观察或观测的方法。

3.会谈法:面对面的语言交流的方法。

4.作品分析法:对被评估者的日记、书信、图画、工艺等文化性创作的分析方法。

5.心理测验法:对心理现象的某些特定方面进行系统评定的方法。

第二节心理测验的原则和条件

考点1:心理测验的原则3(标准化、保密、客观性)

一、心理测验的原则

2002-3-22.心理测验工作应遵守的原则为D

A.真诚、中立、回避

B.自强、自立、自省

C.信度、效度、常模

D.客观、保密、标准化

E.自主、学习、实效

(一)标准化原则测量应采用公认的标准化的工具,施测方法要严格根据测验指导手册的规定进行。

(二)保密原则

l.测验的内容、答案及记分方法只有此项工作的有关人员才能够掌握,不允许随意扩散。2.对受试者测验的结果保密,因为其涉及个人的隐私权。

(三)客观性原则

对测验结果的解释要符合受试者的实际情况.评价应结合受试者的生活经历、家庭、社会环境以及通过会谈、观察获得的其他资料全面参考。

考点2:标准化心理测验的条件7:效度、信度、常模、固定施测条件、标准的指导语、统一的计分、大样本

二、标准化心理测验的条件

l.效度(Z2004-1-39,效度、常模和信度的相关概念)

(1)指一个测验工具能够测量出其所要检测东西的真实程度。

(2)它反应工具的有效性、正确性。

2.信度

(1)指一个测验工具在对同一对象的几次测量中所得结果的一致程度。H2001-1-91

(2)它反应工具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3.常模:是测验取样的平均值,即正常的或平均的成绩。

4.固定的施测条件:要有固定的、较好的施测环境及一致的条件。

5.标准的指导语:可以印制在测验的开始或片用播放录像的方式。

6.统一的记分方法:计算分数与统计要有一致的标准。

7.大样本代表性强。

考点3:智商指数90-109 平常,离差智商、比率智商

三、心理测验与评定量表

智商指数130以上超常120-129 优秀110-119 高于平常90-109 平常(2004-

2003-321 离差智商=15*(X-M)/ S+100

比率智商=MA(智力年龄)/ CA(实际年龄)* 100

第六单元心理治疗与咨询

第一节心理治疗概述

考点1:心理治疗的概念、性质3

一、概念

心理治疗又称精神治疗,指以良好的医患关系为桥梁,应用心理学的方法,影响或改变病人的感受、认识、情绪及行为,调整个体与环境之间的平衡,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二、性质

l.自主性(2005-1-89,心理治疗的特性:自主、学习、实效)

1)心理治疗的关键是帮助病人自己改变自己。

2)在心理治疗过程中的医患关系,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关系,而是一种合作努力的行为,是一种伙伴或同盟的关系。

3)病人从一开始就承担主动的作用。

4)通过治疗,病人变得越来越具有自主性和自我导向能力,对自己的情感和行为更负责任。2.学习性

1)心理治疗的过程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2)心理治疗的一个基本假设就是个体的情感、认知以及行为都是个体过去生活经历的产物,它们是“学习”而来的。

3)因此心理治疗需要具备三个条件.一是病人自愿主动,参加治疗的来访者应有强烈的动机;二是环境允许他的改变,即有一个可能提供转变的外环境;三是能克服学习的内部阻碍.这需要转变其防御机制,与治疗师取得密切配合。

3.实效性:心理治疗是一项有实效的工作,它是有效的、有益的而且是人道的。

考点2:心理治疗和心理咨询的区别4

三、心理治疗和心理咨询的区分4点

1、工作对象:病人;来访者

2、工作者:医生;咨询心理学家

3、工作任务:人格障碍、行为障碍、心身疾病、性变态;人际关系、学习、升学、婚姻

4、工作方式:人格的改造和行为的矫正,费时长;教育和发展,费时短

四、分类

五、心理治疗适应证:

l.心理治疗可以广泛地应用于临床与心理的许多疾病与问题。

2.其最常应用在:神经症、儿童与成人的行为障碍,包括性心理障碍;应激或挫折后的情绪反应;重型精神病的恢复期;心身疾病的辅助治疗;学习问题;个性问题;以及某些慢性病患者的康复治疗等。

(Z2006-1-40(41题,同年出一个考点抽题有问题))心理治疗原则:保密、忠诚、耐心、中立(Z2006-1-41、2004-1-89心理咨询的原则)、回避

第二节心理治疗的常用方法

考点1:精神分析的常用方法3(自由联想、析梦、移情)

一、精神分析的常用方法(2005-1-40,精神分析学派的关键词:潜意识、梦解析、自由联想、移情别恋(父母)

(一)自由联想(2005-1-42,精神分析的常用方法)H 2003-164 H2002-1-65

2005-1-15 2002-3-105.在下列方法中,属于精神分析治疗常用的是E

A.系统脱敏

B.厌恶治疗

C.患者中心

D.催眠治疗

E.自由联想

l.是精神分析疗法的主体。

2.不对病人进行定向的引导,让病人仰卧在躺椅上畅所欲言,治疗者坐在病人侧后方,以免妨碍其自由表达思想。

3.治疗者的任务是在病人“信口开河”过程中了解到用来解释疾病现状的潜意识情绪或幼年的特殊事件。

4.捕捉到这样的关键之后,要进行鞭辟人里、抽丝剥笋般的耐心解释,使患者本人产生心悦诚服、茅塞顿开、疑云全消之感。

(二)梦的分析(H2003-205 被狗咬的梦境)

1.治疗者对梦的内容加以分析,以期发现这些象征的真谛。

2.通过分析,把梦的“显像”还原为它的隐意,进而发现潜意识中的动机和愿望。

3.病人需要医师的“指点迷津”,释梦是一种顺势引导人的手段。

(三)移情

治疗者在患者心目中成为父母的代替者,患者把他儿童期对父母的依恋关系转移到治疗者身上,分为正、负移情.使患者重新体验到童年时期与父母的关系,以此消除过去留下的心理矛盾。

考点2:行为主义的常用方法4(系统脱敏、厌恶疗法、放松训练、生物反馈)

二、行为主义的常用方法(Z2006-1-41)本题超范围,需要从相关教材中找到答案。(一)系统脱敏疗法(Z2006-1-90)(Z2005-1-88)(Z2005-1-88)(2004-1-88)H2004-1-88 通过渐进性暴露于恐惧刺激,使已建立的条件反射消失,用以治疗心理或行为障碍,称为系统脱敏疗法。

(二)厌恶疗法(2004-1-90,本题答案应为B,注意与生物反馈疗法的区别-自身生理变化,单纯的心理恋物)

将令病人厌恶的刺激与对它有吸引力的不良刺激相结合,形成条件反射,以消退不良刺激对病人的吸引力,使症状消退。H2004-1-89 最典型为恋物癖抽烟(H2003-189 )

(三)放松训练法

按一定的练习程序,学习有意识地控制或调节自身的心理生理活动,以达到降低机体唤醒水平,调整那些因紧张刺激而紊乱了的功能。

(四)生物反馈法(Z2006-1-89,生物反馈纠正行为,如酒僻、手淫、咬指甲。眼动治疗通过声音或视觉重新回忆创伤,把留在左脑中记忆转移到右脑。,系统脱敏用于恐惧治疗如90题。)

人们借助于反馈信息了解自身的生理变化,并依据这些变化,逐渐学会对其加以随意控制和矫正的一种行为疗法。

考点3:人本主义疗法的特点3(以患者为中心、把心里治疗看成一个转变过程、非指令性治疗的技巧)

三、人本主义疗法的特点(Z2006-1-39)比较精神分析法、行为疗法的区别,通过历年例题,每年必考,比如2006年41题也是这一考点—心理治疗方法。

(一)以患者为中心

l.动员患者内在的自我实现潜力,使病人有能力进行合理的选择和治疗他们自己。

2.治疗者的责任是创造一种良好的气氛,使病人感到温暖,不受压抑,受到充分理解。(二)把心理治疗看成一个转变过程

1.心理治疗主要是调整自我的结构和功能的学习过程。

2.治疗者如同一个伙伴,帮助病人消除不理解和困惑,产生一种新的体验方式,而放弃旧的自我形象。(2005-1-39,人本主义治疗最重要的是倾听)、(2003-361)2003-128H 2003-235 (三)非指令性治疗的技巧

反对操纵和支配病人,避免代替病人作决定,不提出需要矫正的问题,从而强化病人的言语表达,激发病人的情感,使病人进一步暴露自己。并随之产生批判性的自我知觉。

第三节心理治疗的原则和要求

考点1:心理治疗的医患关系

单向性、系统性、正式性、时限性

考点2:心理治疗的工作原则

真诚、耐心、保密、中立、回避

第四节心理咨询

考点;心理咨询的方式(门诊、电话、信函、专题)

l.咨询是商量及征求意见的磋商行为。

2.心理咨询是给来访者以心理上的指导和帮助的过程。

2002-4128.患者,女,55岁,10年来主要因丈夫有外遇,夫妻感情不佳,总想离婚,但又总舍不得孩子,又怕丢面子,来到心理咨询门诊,想问心理咨询师,离婚还是不离婚好?此时心理咨询师最应注意采用的原则是

A.回避原则

B.中立原则

C.耐心原则

D.综合原则

E.灵活原则

第七单元病人心理

第一节病人角色

考点1:病人权利

一、病人的权利和义务

l.病人的权利

(1)受到社会尊重、理解的权利。

(2)享受医疗服务和保守个人秘密的权利。

(3)免除或部分免除健康时的社会责任的权利。

2.病人的义务

(1)及时就医、早日康复。

(2)认真遵守医嘱。

(3)遵守医疗部门的规单元制度。

考点2:病人角色改变

二、病人角色的变化

人们期望病人完全按病人角色行事,但往往并非实际角色与期望角色相吻合。

具体表现为:

l.角色行为缺如:否认自己有病,未能进入角色。

2.角色行为冲突:病人角色与其他角色发生心理冲突。

3.角色行为减退:因其他角色冲击病人角色,从事了不应承担的活动。

4.角色行为强化:安于病人角色的现状,期望继续享有病人角色所获得的利益。(2004-1-41,与之相关的角色概念)

5.角色行为异常:病人受病痛折磨感到悲观、失望、不良心境导致行为异常。

第二节求医与遵医行为

考点:求医的原因

求医类型

影响求医行为的因素

影响遵医行为的因素

一、求医行为

(一)概念

(二)求医的原因

躯体原因、心理原因、社会原因

(三)求医类型

l.主动求医型:个体产生不适感或病感,自觉作出决定。

2.被动求医型:由病人的家长、家属或他人作出求医的决定。

3.强制求医型:本人不愿求医,但对本人或社会人群健康构成危害而强制其求医。

(四)影响求医行为的因素

1. 症状特点,病人的心理社会特征

2、医疗保健系统特点

3. 社会经济状况

二、遵医行为

(一)概念

(二)影响遵医行为因素

病人的人口统计学特点

所患疾病的严重程度

治疗计划的特点

医患关系的特点

病人的社会行为特点

(三)提高遵医率的方法

l.建立融洽的医患关系。

2.纠正病人对检查及防治措施的错误认识和不正确

3.耐心解释、反复说明,提高病人对医嘱的理解和记忆程度。

4.采用必要的行为技术,如订协议、自我监测、刺激控制法等。

第三节病人心理问题(略)

(2004-1-42)P1231 病人心理状态:焦虑、退化、主观感觉异常、猜疑、愤怒、回避、期待

考点:患者的心理需要(被认识与接纳的需要;关心与尊重;信息索取;安全感和早日康复)患者常见的心理问题(焦虑、退化、主观感觉异常、猜疑、愤怒、孤独感、失助感和自怜、期待)

第八单元医患关系

第一节医患关系的概念

考点:医患交往的两种形式(言语和非言语)、两个水平(技术水平和非技术水平)治疗效果=医生的临床知识与技能*患者的依从性

第二节医患交往中的问题

一、医患间的冲突

1.冲突发生于有两个竞争目标出现之时。

2.按理说,医疗中医患双方具有共同的目标——病人的康复或减轻病痛,不应当有冲突。3.但实际上,医患间的冲突是十分常见的,成为损害医患关系的重要原因。

4.医患间的冲突主要表现在

(1)医患间交往的信息量过少

1)医务人员对病人所说的话即使是与疾病有关,也常常不愿意听完,甚至显得不耐烦,对疾病以外的话更是不愿谈、不愿听、不愿问。

2)病人方面,在医患交往中处于被动地位,即使与疾病有关的话,也只是与医生进行“封闭式”的回答,很少采取讨论式的交谈.对疾病以外的话,更是不想说,也不好意思去说。(2)病人不遵从医嘱,甚至表现为攻击行为,医患间的不信任、隔阂,可以表现为患者不听从医生的处理.甚至在双方矛盾激化,例如出现某些医疗上的“事故”时,可能就会演变为严重的冲突——攻击行为。

考点:医患间交往障碍的原因

二、医患间交往障碍的原因

1.当代医学科学的发展具有两个特点:其一是尖端的医疗技术和医学科学知识空前增多,这一点虽然大大提高了医生的诊断与治疗水平,但也使人们过多地把注意力放在技术方面。2.有研究表明,人们已不像过去那样对医务人员给予十分高的评价与尊敬,涉及治疗不当的“诉讼”和医疗纠纷的数量也随之增多。

3.其二是医生的专门化倾向,造成了医生的“病人观”的变化,医生在医疗过程中所考虑的往往不是有着丰富躯体和心理活动完整的人,而是患者生病的器官。

(1)医生方面表现为

1)医生对病人的病痛缺乏应有的同情和责任感。

2)以是否有“医疗价值”或“科研价值”为标准去对待病人。

3)以对方能否带来物质利益而确定关系的好坏。

(2)病人方面表现为。

1)情绪不稳,容易激惹,反应敏感。

2)过分挑剔或过分冷淡。

第三节医患关系的模式

考点:医患关系模型类型(主动—被动型;指导—合作型;共同参与型)

一、医患关系模式类型

(一)主动—被动型

1.医务人员的作用:叫病人做某事。

2.病人的作用:接受(不能反对或无作用)。

3.临床应用:麻醉、严重外伤、昏迷、谵妄等。

4.模式的原型:父母—婴儿。

(二) 指导—合作型

l.医务人员的作用:告诉病人做什么。

2.病人的作用:合作者(服从)。

3.临床应用:急性感染过程等。(切除阑尾术后的病人)

4.模式的原型:父母—儿童。

(三)共同参与型

1.医务人员的作用:帮助病人自助。

2.病人的作用:合作关系的参加者(利用专家的帮助)。

3.临床应用:大多数慢性病患者。

4.模式的原型:成人—成人。

(Z2005-1-29)医患关系模式的适应对象:2004-1-15

2002-2-26.医生在与慢性病患者的交往中,医患关系中最理想的模式是C

A.主动-被动型

B.指导-合作型

C.共同参与型

D.主动-主动型

E.被动-被动型

2002-4-101.医生的临床知识和技能×病人的依从性,等于A

A.治疗效果

B.技术交往

C.非技术交往

D.言语交往

E.非言语交往

二、医患关系模式的转化

(一)医患关系模式建立的原则

l.疾病的性质。

2.病人的人格特征。

(二)医患关系模式的转化常可以由一种模式转向另一种模式。

第四节医务人员的心理素质(略)

医学院医学心理学复习总结(首版)

填空 #1、情感活动的特性倾向性、稳定性、深刻性、效能性。 #2、学习是在生活中由经验而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比较持久的变化。 #3、气质是表现在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动力方面的特征。即心理活动的速度、強度、稳定性和心理活动的指向性。 #4、系统脱敏法是利用交互抑制原理来达到治疗的目的。 #5、应急是个体在察觉到环境变化(应激原) 对自身构成威胁或挑战时做出适应和应对应激反应的过程。 6、SWS是慢波睡眠。FWS(REM)快波睡眠其一重要特征是发梦。

#7、知觉是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整体属性反映。具有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恒常性。 感觉是脑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8、需要是个体在生理上和心理上的某种失衡状态。个体活动的基本动力,个体积极性的源泉。 #9、精神分析的代表人物是弗洛伊德,该理论的主要治疗方法有自由联想,移情,释梦,阐释。 #10、广义的焦虑症包括一般性焦虑、恐慌症、恐惧症、强迫症 #11、分裂性心理疾病包括神游症,健忘症,人格解体,多重人格。 #12、评估心理健康的量表是 SCL-90 。 #13、合理情绪疗法基本观点:一切错误思考方式或不合理信念是心理障碍、情绪和行为为问题的症结。 14、睡眠覺醒障碍包括梦呓、夜游症、梦魇、夜惊。 #15、思维是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和事物之间规律性联系的反映。 16、马思洛的需要层次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17、埃利斯提出的ABC理论A指诱发事件;B指信念;C指情绪反应后果。 18、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显示记忆量在24小时内会降低80% #19、思维活动的特点是逻辑性,逻辑性从低到高又分为形式逻辑,辨证逻辑和数理逻辑 20、强迫症的主要治疗方法有前额脑叶切除术,系统脱敏 #21、根据耶尔克斯定律,在完成复杂任务的时候,动机保持在较低水平,效率最高 #22、人们在认知、情绪和意志活动中形成的那些稳固而经常出现的意识特性,叫个性心理特征主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23、焦虑症的主要治疗方法有压力管理、认知准备、能力发展、肌肉放松技术 #24、生物反馈是利用检测装置把有关人体内部某些特定的生物过程诸如:血压、体温、心脏搏动、心率、以及肌电等动态信息,经仪器检测、放大和转换,通过记录、显示系统,将此种信息转变为易于理解的信号如声光等直接而又不断地反馈给病人,使病人能够看到、听到或感到变化。 恐惧症的主要治疗方法有系统脱敏疗法、示范疗法、暴露疗法、冲击疗法 #25、心理现象由心理动力系统心理过程、个性心理特征、意识特征组成 #26、成瘾药物可分为兴奋剂、抑制剂阿片类、挥发性溶剂、烟草、致幻剂等六大类。 #27、艾森克人格问卷包括有四个量表,它们分别是:(E内外向)、(P精神质)、(N神经质)、(L掩饰性)#28、儿童病人的护理主要是对儿童家长的安抚 #29、心理测量的特征性:可量化性、间接性、概括性 #30、艾森克量表中高分表示焦虑、紧张、易怒、情绪易激惹而不稳定致出现不理智行为的是神经质N #31、情绪障碍认知理论认为人的情感与行为主要有其认知过程所决定,错误的认知引起错误的判断、推论导致病态的情感与行为 #32、患者中心疗法将医患关系视为改变和成长的最重要治疗因素,医生的任务在于表达无条件的积极尊重与接纳、通情、真诚的态度以促进形成平等协作、坦诚信赖的和睦关系,局部试图代替患者解决问题。#33、行为主义理论包括经典条件反射、操作性条件反射、社会学习理论 名词解释 #1、动机:推动人进行活动,并使活动朝某一目标的内部动力。 #2、能力:人成功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心理特征。 #3、创伤后应激障碍L(PTSD):在遭受巨大危机之后产生的心理障碍,特点有: 有明确可见的应激源,每一受害者都导致产生灾害症状;病人躲避原创伤事件的情境;精神麻木或失去感觉状态;回忆原来情境时会产生多种心身异常,睡眠、记忆障碍 #4、离差智商:以标准差为单位的每一年龄组的个人分数与同年龄团体平均分数的比较。公式为:IQ=15*(X-M)/S+100 5、思维:是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和事物之间规律性联系的反映。 #6、应激:个体在察觉到(通过认知性评价)环境变化(应激源)对自身构成威胁或挑战时做出适应和应对(应激反应的过程。)

2018临床执业医师考前冲刺模拟习题(医学心理学三)

2018临床执业医师考前冲刺模拟习题(三) 39、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是 A.新生儿期 B.婴儿期 C.乳儿期 D.幼儿期 E.学龄期 40、不属于心理健康标准的是 A.身体强壮 B.智力正常 C.人际和谐 D.情绪良好 E.人格完整 41、第一反抗期是在 A.婴儿期 B.幼儿期 C.新生儿期 D.学龄期 E.乳儿期 42、以下哪一项不符合青少年的心理特点 A.感情丰富 B.认知功能全面和均衡发展 C.像一个疾风怒涛的时期 D.情绪体验敏感而稳定 E.性观念已基本形成 43、属于心理健康的范围的是 A.见人都热情相待 B.见什么人说什么话 C.不对别人说不 D.遇到困难,能忍则忍 E.保持乐观的心态 44、以下哪一项心理属于健康心理 A.抑郁情绪 B.不愿与人交往 C.感觉生活很乏味 D.感觉自己很无能 E.负性的情绪,能够积极调整 45、在人的心理健康中起着核心作用的是 A.正常的智力

B.良好的情绪 C.和谐的人际关系 D.适应变化的社会环境 E.人格的完整 46、下列哪一项属于人格完整主要表现的是 A.人格的各个结构要求不存在明显的缺陷与偏差 B.具有清醒的自我意识,不产生自我同一性混乱 C.以积极进取的人生观作为人格的核心 D.有相对完整统一的心理特征 E.以上都是 47、下列哪一项属于人际和谐的表现 A.乐于与人交往 B.交往中保持独立而完整的人格 C.能客观评价别人 D.交往中积极态度多于消极态度 E.以上都是 48、智力包括一个人的 A.观察力 B.注意力 C.想象力 D.思维力 E.以上等能力的综合 49、心理健康的首要标准是 A.智力正常 B.情绪良好 C.人际和谐 D.社会适应 E.人格完整 50、下列有关心理卫生的描述正确的是 A.以积极有益的教育和措施,维护和改进人们的心理状态,去适应当前和发展的社会环境 B.个体在“察觉”到环境刺激构成威胁或挑战、必须作出适应或应对时作出的生理、心理及行为的适应性反应过程 C.依据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对人的心理品质及水平所作出的鉴定。所谓心理品质包括心理过程和人格特征等内容 D.是以一定的理论体系为指导,以良好的医患关系为桥梁,应用心理学的方法,影响或改变病人的认识、情绪及行为,调整个体与环境之间的平衡,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方法 E.神经系统尤其是脑的功能,发育完善的神经系统是各种心理现象发生和发展的基础 51、心理卫生应从何时抓起 A.胎儿期 B.新生儿期

《医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2014级临床本科《医学心理学》试卷 姓名:学号:分数: 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10 分) 1.美国心里学家()在1913年创立了行为主义理论。 2.()是医学心理学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方法。 3.()是一种最简单,最基本的心理现象。 4.根据思维方向可分为()和发()。 5.()是指具有正常的认知能力,适宜的情绪体验,健全的人格,正确的自我意识及和谐的人际关系。 6.()是指测验或量表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的程度。 7.心里咨询按照咨询对象的多少可分为()和()。 8.()可称为精神分析疗法,心理动力学疗法。 二、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 1 分,共30 分) 1.生理应激引起( ) A.单纯生理反应 B.单纯心理反应 C.免疫反应 D.全身适应综合征伴心理反应 2.下列哪项与原发性高血压发病无关( ) A.性情敏感 B.不争强好胜C.慢性应激状态 D.高度紧张职业 3.关于系统脱敏法,以下哪项最为合适( ) A.必须了解异常行为的刺激因素 B.必须将焦虑的刺激分等级并逐步放松 C.最适合于治疗恐怖症 D.以上都是 4.对护士思维能力的最主要要求是( ) A.善于归纳 B.善于推理C.独立性 D.发散性 5.和情绪活动密切相关的内分泌系统主要是( ) A.丘脑下部——垂体——肾上腺系统B.丘脑下部——垂体——甲状腺系统C.丘脑下部——垂体——性腺系统 D.副交感——胰岛系统 6.以经验为标准判断心理活动是否正常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 ) A.判断者的个性不一样 B.判断者的经验和水平不一样 C.A、B 两项都是 D.A、B 两项都不是 7.关于求医行为,哪项最正确( ) A.求医行为的人肯定自觉有病B.一个人身体出现病变时就会产生求医行为 C.求医行为主要取决于疾病的性质 D.求医行为受多种心理社会因素的影响 8.A 型行为与冠心病的关系最早集中在哪方面研究( ) A.病因 B.诊断 C.治疗D.预防 9.护士职业要求其情绪必须( ) A.积极而稳定 B.心境平静 C.乐观 D.悲喜有节制 10.在个性形成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 A.遗传素质 B.环境因素 C.教育因素 D.家庭因素 11.办事见异思迁的人,其意志活动属于( ) A.缺乏自制性B.缺乏果断性C.缺乏坚韧性 D.缺乏独立性 12.下列哪类患者不适宜进入特殊学校进行教育康复( ) A.智力残疾 B.视力残疾 C.肢体残疾 D.听力和语言残疾

医学心理学重点

医学心理学重点 经典精神分析理论代表人物:西格蒙德。费洛伊德 潜意识是指人们对自己一些行为的真正原因和动机不能意识到。划分为三个层面:意识:处于表层,人们在清醒状态下能够觉察到的各种有目的的心理活动。 前意识:在意识下面,平时并不为人所知,但集中注意或加以提醒可进入意识。 潜意识:处在深层,被压抑着,很难察觉到。 人格结构学说:一个人的心理由本我,自我,超我三个部分组成,并共同表现出其人格特征。 防御机制:是一个人直接的,习惯性的心里保持机制,即当个体潜意识中本我的欲望与现实或超我之间出现矛盾造成心理冲突时,会出现焦虑反应。 常见的防御机制(定义和例子):否认,投射,内向投射,退化,转换,转移,补偿,合理化,幽默,升华。 行为是指个体活动中可以直接观察的部分。 条件反射型代表人物:巴甫洛夫,华生,雷纳 操作反射型代表人物:沃尔普,桑代克,纳金斯 经典条件反射理论的意义:经典条件反射理论强调环境刺激对行为反应的影响,任何环境刺激,都可以通过经典条件作用影响行为。据此,许多正常或异常行为都可以通过条件作用机制而获得。 经典条件反射的规律:强化,泛化,消退。 操作条件反射的规律:正强化,负强化,消退,惩罚。 示范作用:通过对具体模型的行为活动的观察和模仿,可以使人学会一种新的行为。 人本主义理论代表人物:马斯洛,罗杰斯 功能系统学说的三个系统: 1调节张力和维持觉醒状态的系统 2接受,加工和储存信息的系统 3心理活动与行为调控的系统 三个功能系统之间的关系:在正常情况下,三个系统不是独立工作的。第一功能系统保证必要的皮层张力和维持一定的觉醒水平,第二功能系统实现对信息的分析和综合,第三功能系统保证有目的的探索。 社会化是指一个人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掌握社会经验和行为规范成为社会人,同时也积极地反作用于社会环境的双向过程。 社会角色是指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它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刺激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知觉是当前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及其外部相互关系在人脑的反映;或者说感觉器官和脑对刺激做出的解释、分析和整合。 知觉的基本属性:知觉的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恒常性。 感觉与知觉的区别和联系P42 记忆:是人脑通过对经历过的食物的识记、保持、再认和重现等方式,在人们的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 记忆的过程: 1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的过程 2信息加工的过程 感觉记忆:当客观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信息在一个极端的时间内保存下来,这种记忆叫感觉记忆。 短时记忆:是保持在1分钟以内的记忆,它起着少量信息临时仓库的作用。 长时记忆:是指信息经过充分的和有一定深度的加工后,在头脑中长时间保留下来,是一种永久性的贮存。

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医学心理学模拟试题(一)及答案

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医学心理学模拟试题(一)及答案 [A1型题] 以下每一考题下面有A、B、C、D、E5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方框涂黑。 1.医学心理学是以下哪一门学科的分支学科 A.医学 B.社会学 C.伦理学 D.心理学 E.人体学 2.华生创立的学派认为主要研究人的 A.行为 B.本性 C.憎绪 D.欲望 E.冲突 3.不仅和嗅觉、听觉、视觉有关,而且对记忆也有重要影响的中枢区域为A.海马区 B.额叶 C.顶叶 D.枕叶 E.颞叶 4.瞬时记忆的信息,在大脑中保持的时间大约为 A.几秒钟 B.几十秒 C.几十分钟 D.一二分钟 E.十几分钟 5.有关感觉的相互作用 A.一般弱刺激能提高其他分析器官的感受性 B.红、黄、橙等暖色给人以温暖的感觉,主要体现了感觉的相互作用 C.强烈的声音刺激可使牙疼得更加厉害,符合感觉相互作用规律 D.以上均正确 E.以上均不正确

6.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A.人的心理活动和个体的行为 B.人的心理活动 C.生物的心理活动和行为 D.生物的心理过程 E.以上都不正确 7.以下哪位科学家绘成了遗忘曲线 A.弗洛伊德 B.马斯洛 C.华生 D.艾宾浩斯 E.魏特默 8.根据记忆的内容,记忆可分为四种,以下哪项不是 A.感觉记忆 B.情绪记忆 C.逻辑记忆 D.形象记忆 E.运动记忆 9.关于心理的过程所指的以下哪一个是正确的 A. 感觉、学习、想象、动机、情绪 B.感觉、兴趣、想象、动机、情绪 C.感觉、学习、性格、想象、情绪 D.思维、语言、情感、需要、自制力 E.注意、语言、情感、需要、目的性 10.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创造形成新表象的心理过程,称为A.迁移 B.创造 C.想象 D.思维 E.以上都不是 11.人类意识的产生与哪些因素相连 A.劳动 B.语言 C.以上都正确 D.生物规律 E.直立行走 12.关于“情绪”不对的说法是

最新2020年医学心理学完整题库158题(含答案)

2020年医学心理学考试158题[含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常见的性偏好障碍有那些、、、: 2.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人的人格形成要经过五个时期,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3.自我心理学与自我一适应镇型,客体联系理论和人际关系摸型. 4.医生劝告病人“你应该参加一些晨间锻炼”这种医患关系属于___。 5.病人常见的心理问题有哪些? 6.病人角色 7.被动求医行为 8.晤谈技术基本内容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 9.认知偏差主要有两种:对自我认知的偏差和对他人认知的偏差. 10.拒绝执行医嘱,部分地执行医嘱,诊疗过程中擅自停止执行医嘱 11.焦虑,退化,主观感觉异常 12.观察资料的记录方法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和事件记录。 13.1.医学心理学是研究与的相互关系,研究在疾病的发生·预防·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的科学。 14.行为疗法的常见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等。 15.森田正马提出了自己独特的心理治疗方法是______。 二、解答题 16.)按事件的影晌分类:正性生活事件、负性生活事件

17.除了生物遗传物质的质和量之外,人格还受到环境因素的影晌。一个成熟的 人格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影晌下,通过实践活动逐新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这 种经历在人生的前30年中田显作用于人格. (1)生物因素即遗传因素一个近期开展的双生子的研究表明,人格中盗 传部分的贡献约占30写-50%。说明先天物质对人格形成的重要,这部分 包括早期学者们所定义的气质和现今仍然被关注的智力。然而思维模式,尤 其价值观或信念相关的部分财很少受其影晌。其次,神经系统的特性不同, 高级神经活动的类型不同,内分泌系统分泌教素的水平不同,也会使人们人 格的形成和发展显示出不同的特点。此外,人的体态、体后和吝貌,也是影 晌人格形成和发展的生物因素.例如有些人因容貌出众而自负,有些人因先 天不足而自卑。但是,生物因素只为人格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一种可能性, 不能决定宪整人格的发展。 (2)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对人格发展的影晌占到50%-70%,主要指社会 环境,如家庭、学校和社会文化环境等. 18.第一类属于行动上的,即行为反应,包括针对自身的行为币应和针对应衡源 的行为反应。第二类属于认识上的,即自我防御反应,它是对自己或自己的 应对效果重新作出解释,以缓解应教所引起的紧张和不适。第三类属于求助 形式的。 19.①应教源,它们有着破坏有机体平衡的倾向性,可以是生物的、心理的、社 会的和文化的;②中介因素,起调节应教源影晌的作用,认知评价在其中起 着关健作用;③应教的体验本身,是应教源同中介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④ 有机体9力应对应激源;⑤个体对应教源作出的反应,表现为生理的、心理 的和行为的适应和不适应。 三、单选题 20.下列疗法中,除()外,均属操作性行为治疗D A.奖励法 B.惩罚法 C.生物反馈法 D.行为塑造法 21.请论述心理咨询的依赖性原则如何建立 V.问答题(共5题,0分) 22.决定评估内容,确定评估目标,迭择测量参照标准,收集评估资料,判断与决策,交流评沽信息 23.起病常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2、愚者人格特征常构成其发病基础3、没有任何可证实的器质性病理改变 4.意识的心理冲突(自相矛盾、为难自己、无力自拔)5.病人有相当自知

医学心理学(重点知识总结)

医学心理学(重点知识总结) 1、医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变量与健康和疾病变量之间的关系,研究决定医学领域中的健康和疾病的心理行为问题,他有助于临床上“重治轻伤”“只见病,不见人”的不良倾向,为医学提供心理学的研究和干预手段,并改善病人生活质量、改善医患关系。 2、心理学研究任务:心理行为因素在人类的健康和疾病中的作用规律;心身相互作用的规律和机制;如何保持健康和预防疾病;各种疾病对人的心理行为的影响规律,如何加强医患沟通,改善医患关系。 3、心理测量法是采用经过信度、效度检验的心理测验和评定量表研究心理行为的一种方法,结果能够数量化。 4、医学心理学的基本观点:身心统一的观点;社会影响的观点;认知评价的观点;主动调节的观点;情绪作用的观点;个性特征的观点。 5、行为主义理论:华生;人本主义理论:马斯洛;精神分析理论:佛罗尹德 6、心理过程包括:情绪过程;意志过程;认知过程。人格或个性包括:人格倾向 7、认知过程是客观世界的认识和察觉,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和注意。 8、知觉的特性: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恒常性。 9、记忆的基本过程:识记、保持和遗忘、再认和再现。 10、情绪与情感的区别:情绪与生理需要是否满足相联系;情感是与社会需要有关,;情感比情绪更稳定。 11、意志的特征:意志行动是有自觉目的的行动、是以随意运动为基础的、总是与克服困难相联系。 12、需要层次论:由人本主义家马斯洛提出的。由高到低分: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喝归属的需要、尊重和自我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13、气质的意义:气质没有好坏之分,但是气质类型与职业匹配的人容易获得成功。 14、A型行为表现为“雄心勃勃、竞争性强、易于激动、好争执、敏捷但缺乏耐心、语声洪亮和时间紧迫感”。——为冠心病发病,其发病率比B型行为的2.37倍。 15、心理卫生一词是1943年斯惠特提出来的。 16、3岁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7岁前是智力发展的关键时期。 17、心身疾病:是指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器质性疾病和躯体性功能障碍。 18、心理应激:指个体在觉察需求与满足的能力不平衡时,倾向于通过整体心理和生理反应表现出的多因素作用的适应过程。 19、心里紧张刺激与高血压、溃疡病、脑血管意外、心肌梗死、癌症等发病率的增高有关系。 20、精神分析学家Dunbar认为,至少8种如冠状动脉梗赛、高血压心脏病、心绞痛、心律失常、糖尿病等和人格特征有关。 21、如果生活变化过大、过多、过快和持续过久,就会造成适应新的困难,引起严重的心理应激,甚至损害健康。

执业医师医学心理学讲义0801

第八节患者的心理问题 患者角色和求医行为 一、患者角色的概念 患者角色又称患者身份,指被医生确认的患病者应具有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模式。 1.免除或部分免除社会职责(免责) 2.不必对陷入疾病状态负责(免责) 3.寻求帮助(求助) 4.恢复健康的义务(自助) 二、患者角色的转变 1.角色行为适应 患者基本上与患者角色的“指定心理活动和行为模式”相符合。 表现为比较冷静,客观地面对现实。关注自身的疾病,遵行医嘱,主动采取必要的措施减轻病痛。 患者角色适应的结果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2.角色行为缺如 多发生在常态角色向患者角色转化时,或发生在疾病突然加重时。表现为患者意识不到自己有病,或否认病情的严重程度,其原因是患者的社会角色或状态不能接患者角色而表现出否认心理。 这种行为的后果往往是疾病因治疗被延误而加重。 3.角色行为冲突 这是指个体在适应患者角色过程中与其病前的各种角色发生心理冲突,使患者焦虑不安、烦恼,甚至痛苦。

4.角色行为减退 已进入角色的患者,由于强烈的感情需要,或因环境、家庭、工作等因素,或由于正常社会角色的责任、义务的吸引,可使患者角色行为减退。 5.角色行为强化 角色强化多发生在由患者角色向常态角色转化时。由于适应了患者的生活,产生了对疾病的习惯心理,即按时打针、吃药,按医嘱办事成了自己的行为模式。 6.角色行为异常 这是患者角色适应中的一种异常类型。患者无法承受患病或患不治之症的挫折和压力,表现出悲观、绝望、冷漠,对周围环境无动于衷。 三、求医行为 1.概念:求医行为指人们发觉症状后寻求医疗帮助的行为。 2.影响求医行为的因素 (1)躯体原因 (2)心理原因 (3)社会原因

医学心理学测试题及答案——医学心理学基础

医学心理学测试题及答案——医学心理学基础 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58题) 1、医学心理学是哪一门科学的分支学科【C】 A、医学 B、社会学 C、心理学 D、生理学 E、生理心理学 2、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认为【E】 A、心身是统一 B、心理对健康和疾病有能动作用 C、心理因素、社会因素和生物因素都影响人体健康和疾病的发生 D、在健康和疾病问题上应将人视为一个整体 E、以上都是 3、下列哪项不属于医学心理学的研究对象【A】 A、动物的心理发育 B、病人的焦虑 C、人际关系紧张 D、人的不良行为 E、人群心理健康水平 4、不属于医学心理学分支学科的是【E】 A、健康心理学 B、变态心理学 C、神经心理学 D、药物心理学 E、教育心理学 5、心理科学诞生的标志是【C】 A、希波克拉底提出气质体液说 B、弗洛伊德提出精神分析理论 C、冯特在莱比锡建立第一个心理实验室 D、詹姆斯等人提出新心理学理论 E、巴甫洛夫提出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 6、《黄帝内经》提出的“天人合一”、“形神合一”的心理学观点属于医学心理学发展的哪一阶段【B】 A、神灵医学心理学时代 B、哲学医学心理学时代 C、科学医学心理学时代 D、现代医学心理学时代 E、以上都不是 7、弗洛伊德提出五个阶段的性发展理论,“肛门期”在【B】

A、出生至一岁半时期 B、一岁半至三岁时期 C、四至六岁儿童期 D、七至十二岁的儿童期 E、十三岁以上青春期及成人期 8、H.Selye认为对机体有害的各种应激源,可引起以什么为主的非特异性反应【B】 A、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轴 B、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 C、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 D、下丘脑-垂体-性腺轴 E、下丘脑-垂体后叶轴 9、行为主义学派认为,人的异常行为、神经症的症状主要是通过什么得来的【D】 A、外界刺激 B、生理反应 C、人的认知 D、学习过程 E、遗传因素 10、从心理或行为角度研究躯体疾病的预防和健康促进,该项工作属于以下哪个范畴【B】 A、临床心理学 B、健康心理学 C、行为医学 D、心身医学 E、神经心理学 11、通过交谈或问卷的方法了解一些人对某一事件的感受、态度和行为,在医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中属于【A】 A、调查法 B、临床观察法 C、个案法 D、实验法 E、心理测验法 12、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的发展是靠力比多(libido)推动的,它属于精神分析理论体系中的哪种理论【C】 A、潜意识理论 B、人格理论 C、性欲学说 D、释梦学说 E、心理防御机制学说 13、人的行为不是由本能决定,也不简单是外部刺激的结果,而是人的理性评价的结果,这种观点符合【D】 A、精神分析理论 B、行为主义理论 C、人本主义理论 D、认知理论 E、心理生理学理论 14、弗洛伊德认为正常人的心理活动大部分是在哪一层次运行【C】

医学心理学总结(详细)(最新整理)

医学心理学 1、医学心理学:是心理学和医学相结合的学科,这门学科是将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 应用与医学领域,研究心理因素在人类健康和疾病及其相互转化过程中的作用及规律。 2、医学模式:是人们对健康和疾病总体的认识和本质的概括,体现了一定时期内医 学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一种哲学观在医学上的反映。分为:①神灵主义医学模式(万物有灵);②自然哲学医学模式(形神合一、天人相应、内伤七情、外感六欲); ③生物医学模式(以心身二元论和机械唯物论的哲学思想为主导);④生物-心 理-社会医学模式(现阶段)。 3、科学心理学自1879年冯特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 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4、医学心理学的技术方法:①观察法:观察法是通过对研究对象的科学观察与分析, 研究各种环境因素影响人的心理行为的规律。②实验法:实验法是一种经过精心的设计,并在高度控制的条件下,通过操作某些因素,来研究变量之间相关或因果关系的方法。(可重复)③调查法(a.抽样b.资料收集:问卷法、访谈法、测验法):调查法是通过结构式访问或问卷等形式,系统、直接地从某一群体的样本中收集资料,并通过对资料的统计分析来认识心理行为现象及其规律的方法。 ④个案研究法:个案法是对一个被试者的研究方法,可以使用观察、交谈、测量 和实验等手段。(深入的) 5、心理现象的结构: (1)心理过程:①认知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注意、思维、想象 ②情绪和情感过程:情绪、情感 ③意志过程:意志、行为

(2)个性心理:①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信念等 ②个性心理特性:能力、气质、性格 ③自我意识系统 6、心理的实质:①心理是脑的机能:1)心理是物质发展到一定阶段才产生的;2) 心理的器官是脑;3)心理是在反射活动中实现的。②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主观能动的反映:1)心理是观念的反映;2)心理的内容来自客观现实;3)心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能动的映像;4)人的心理的社会制约性。 7、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维、表象和想象等过程。 8、感觉:ppt: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书:是客观 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在人脑中所产生的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感受性:是指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感受性的大小可以用感觉阈限来度量。感觉阈限:是指能够引起感觉的最低刺激量度。 常见的感觉现象:①适应(“入兰芝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明适应,暗适应)②后像(例如,人在注视亮的电灯时,如注视时间较短,然后闭上眼睛或关闭电灯,仍会感到眼前有一个灯的光亮形象出现在暗的背景上:正后像。如注视的时间较长,将灯光移去后便会有一个黑色的灯的形象出现在亮的背景上:负后像。颜色视觉也有后像,一般为负后像,颜色的负后像是原来注视颜色的补色,比如,注视一个红色正方形约1分钟,然后将视线转向身边的白墙,那么在白墙上将会看到一个绿色正方形后像;如果先注视一个黄色正方形,那么后像将是蓝色的。)③感觉的相互作用(先吃糖,后喝苦药会觉得苦药更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于重点、难点也常常使用彩色粉笔书写板书以突出重点加深印象。人对某种刺激物的感受性取决于感受器直接接受的刺激和同时受到刺激的其他感受器的机能状态,如摇动产生眩晕呕吐、辛辣气味使人流涕

执业医师考试-医学心理学

医学心理学——一、绪论 [2140]一、A1 型题:每一道考试题下面有 A、B、C、D、E 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人本主义理论认为心理障碍的原因是 A.不良的认知模式 B.潜意识内的心理冲突 C.获得性学习结果 D.个人成长受到阻抑 E.心理-神经-内分泌-免疫机制作用 [2141]2.不属于医学心理学基本观点的是 A.心身统一 B.被动调节 C.情绪作用 D.个性特征 E.认知评价 [2142]3.医学心理学的研究任务不包括 A.研制抗精神病药物 B.探讨心理评估、心理治疗与咨询的理论与方法 C.心理行为因素对健康和疾病的影响 D.心理行为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中的作用和影响规律 E.通过心理行为调整达到预防、治疗疾病和促进健康的作用与机制 [2143]4.精神分析基本理论特点是 A.基本课题是心身问题,研究影响健康和疾病的心理与生理中介机制 B.研究对人类进步富有意义的问题,关心人的价值和尊严 C.源于治疗精神病的临床经验,强调潜(无)意识的研究D.研究刺激和反应 E.认知是行为和情绪的中介,理性认识和合理评价影响人的心态和行为 [2144]5.医学心理学的分支学科有 A.生理心理学 B.心理生理学 C.精神病学 D.心身医学 E.行为医学 [2145]6.恩格尔于 1977 年提出医学模式向 A.生物医学模式转化 B.生物-社会医学模式转化 C.生物-心理医学模式转化 D.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化 E.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化 [2146]7.行为主义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A.华生 B.坎农 C.弗洛伊德 D.马斯洛 E.塞里 [2147]8.不属于医学心理学相关学科的是 A.健康心理学 B.变态心理学 C.神经心理学 D.药物心理学 E.教育心理学 [2148]9.《黄帝内经》提出的"天人合一"、"形神合一" 的心理学观点属于医学心理学发展的哪一阶段 A.神灵医学心理学时代 B.哲学医学心理学时代C.科学医学心理学时代 D.现代医学心理学时代 E.以上都不是 [2149]10.医学心理学是 A.研究心理变量与健康和疾病变量之间的关系 B.由德国人洛采首次提出 C.是应用心理学分支 D.促进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的转变 E.以上都正确 [2150]11.(2000 年真题)关于医学心理学的实验研究方法,其主要特点是 A.只在实验室中完成 B.只以人为被试对象 C.只记录生物学指标 D.只在有目的的一定控制条件下进行 E.只使用各种现代仪器设备 [2151]12.医学心理学研究任务不包括 A.研究心理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其机制 B.研究个性的形成和发展 C.研究自我调节对防病、治病和康复的作用 D.研究疾病过程中的心理反应 E.研究心理因素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2152]二、B1 型题:以下提供若干组考题,每组考题共用在考题前列出的A、B、C、D、E 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与问题关系最密切的答案。某个备选答案可能被选择一次、多次或不被选择。 (13-14 题共用备选答案) A.调查法 B.临床观察法 C.个案法 D.实验法 E.心理测验法 13.通过交谈或问卷的方法了解一些人对某一事件的感受、态度和行为,在医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中属于 14.通过 严格控制条件。研究行为或活动条件与心理的因果关系。 在医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中属于 医学心理学——二、医学心理学基础 [2153]一、A1 型题:每一道考试题下面有 A、B、C、D、E 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胆汁质气质的人,其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属于 A.强、均衡而灵活的活泼型 B.强、均衡而不灵活的安静型 C.强、不均衡而灵活的兴奋型 D.弱、不均衡、不灵活的抑制型 E.弱、均衡、灵活的灵活型 [2154]2.(2000 年真题)马斯洛将人的需要由低级到高级划分为 5 个层次,最高一层的是 A.尊重的需要 B.生理的需要 C.自我实现的需要 D.安全的需要 E.归属与爱的需要 [2155]3."想象"这种心理活动属于 A.情感过程 B.意志过程 C.意识过程 D.个性特征 E.认识过程

新版精编2020医学心理学完整题库588题(含参考答案)

2020年医学心理学考试题库588题[含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病人常见的心理问题有哪些? 2.会谈按方法的不同可分为_______式和_______式 3.一级 4.顺其自然、为所当为 5.昏迷病人、精神病人的求医属于_____。 6.医患交往水平主要包括___、___、___。 7.医患交往的形式有___、___。 8.病人的心理需要可以归纳为四个方面,分别是___、___、___、___。 9.医患的三种关系模式是______ 10.病人角色适应不良表现为___、___、___、角色行为强化和角色行为异常。 IV.简答题(共7题,0分) 11.影响社会认知主要因素有什么? 12.社会认知的特征是什么? 13.经典条件反肘、操作条件反肘、学习理论、社会学习理论 14.病人角色 15.顺其自然,为所当为 16.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和人际交往的经验,人际吸引的规律有那些? 名词解释

17.病人的认知活动特征是什么?病病人的认知活动特征病人的认知活动特征人的认知活动特征 18.医患关系的含义? 19.病人的意态行为特征是什么? 20.病人的个性改变是什么? 正确答案 ABCD XX√XX√ 填空题 21.缺如,强化,消退,恐俱 22.技术水平的交往,非技术水平的交住,病人的依从性。 23.主动-被动型医愚关系,指导-合作型医患关系,共同参与型医患关系 24.临床心理评估主要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方法。 25.观察法基本内容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临床上常用的观察法可分为随机观察法和_______法 27.何为病人角色?其特点如何? 28.精神分析理论的代表人物是______,______和______。 29.医学心理学是_____和_____的交叉学科。 30.1.医学心理学是研究与的相互关系,研究在疾病的发生·预防·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的科学。 31.2.现代医学模式是··。 32.躯体性应激源,生理性应激源,社会性应激源 33.文化性

医学心理学个人心得体会

医学心理学个人心得体会 医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活动与病理过程相互影响的心理学分支。医学心理学个人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参考借鉴。 篇一:医学心理学个人心得体会本学期通过教师在线培训学习了医学心理学这门课,本门课程培训主讲教师为北京大学胡佩诚教授。老师讲了很多东西,这门课其实讲的东西也很多,但是课时所限只能初略学一些,稍微讲讲我对这门课的心得。 医学心理学是一门交叉学科,也是医学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已是全国医学院校的医学生的必修课,也是许多医学院校招收的一个心理学或医学的一个专业方向。本次培训围绕着如何学好这门课来进行教学。从本门课程的内容进行全面的分析,对于难点、重点有特别的分析;对于医师资格要求掌握的重点有深入的讲解;对于教学方法有全面的介绍,特别有最新的情景教学法与英文演讲的介绍;全课贯穿着对于人生和医学生以至于医生如何健康的度过一生、保持心理健康具有非常有益的引导;对于心理评估与心理治疗两大手段有精辟的要点分析。其中普通心理学知识是学习任何一门应用心理学包括医学心理学的基础知识。与医学有关的理论也很多,但行为理论、精神分析理论、心理生物理论、认知理论等能较全面解释医学中的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心理疾病增多。心理咨询门诊的诞生

为心理疾病患者提供了场所。心理测验已被越来越多的医院所应用。心理常识的宣传,对预防心理疾病起到了积极作用。基础心理学的部分,他几乎包括了基础心理学的全部内容,比如认知的形成啊,怎么会形成记忆啊,注意,思维,感知啦,兴趣还有我们一直看重的气质啦。甚至是马斯洛的精神需求理论。在没有学习这门课之前我一直觉得马斯洛先生的这套理论很神秘,学后也觉得很有意思。临床应用部分。这又更加专业了,我觉得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论,包括荣格的理论都是非常深奥的东西,等到真的看到这一部分时,觉得非常有意思,关于梦的解释啊,分析啊,还有移情等等都让我觉得非常有前文所说的“兴趣”。这也成为现在我时常查阅有关弗洛伊德的资料以及阅读其著作的一个契机,极大的丰富了我的生活,非常感谢这门课。 几周的医学心理学学习,只是我对我对心理学的一个简单入门,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合理的应用心理学会是人生的一段美丽插曲。 篇二:医学心理学个人心得体会在接触健康心理学这门学科以前,它总给我以一种神秘的感觉,让我对它充满了幻想。甚至认为它可以使人聪明,了解别人的内心世界,成为超凡脱俗的预言家。 但是通过这一个学期的学习,我才真正了解了它,并被它的科学性,真实性所折服,可以说它是实实在在存在的东

2018医学心理学试题库及答案

2018医学心理学试题库及答案 绪论 (1) 第一章主要理论 (4) 第二章人的心理 (7) 第三章心理应激 (12) 第四章心理评估 (16) 第五章心理治疗 (19) 第六章心理健康 (22) 第七章临床心身相关问题 (24) 第八章异常心理与不良行为 (27) 第九章临床其它心理问题 (31) 第十章病人心理与医患关系 (33) 第十一章医学心理咨询 (36)

绪论 一、单选题(注:各题干后的罗马数字表示该题的估计难度:I 易;II 较易;III 较难;IV 难)1.从教材的概念描写,医学心理学最象是:()I A 交叉学科 B 心理学学科 C 医学学科 D 精神病学科 [答案] A 2 .医学心理学研究医学中的心理行为问题,涉及:()I A 康复医学与预防医学 B 临床医学 C 基础医学 D 几乎所有医学领域 [答案] D 3 .医学心理学理论与技术可以在以下部门工作中得到应用:()I A 医院 B 康复与预防机构 C 心理门诊 D 以上都是 [答案] D 4.医学模式是:()II A 某一时代各种医学思想的集中反映 B 某一时代各种医学学派的集中反映 C 对医学各门类的总称 D 对医学知识和技术的总称 [答案] A 5.促进医学模式转变的因素不包括:()I A 现代人心身素质降低 B 心脑血管病等已成为人类主要死亡原因 C 社会发展对人的适应要求提高 D 现代人对健康的要求提高 [答案] A 6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是:()I A 一种系统论和整体观的医学模式 B 在健康和疾病的问题上关注生物心理社会因素的综合作用 C 认为人是多层次的和完整的连续体 D 以上都是 [答案] D 7.以下不符合医学心理学观点的是:()II A 强调心理因素在临床的主导作用 B 强调个体内外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在临床的意义 C 强调疾病过程中心身相关作用的意义 D 强调临床医学模式改变的迫切性 [答案] A

医学心理学重点知识梳理

医学心理学重点知识梳理 学科性质 1、交叉学科 2、基础学科 3、应用学科 研究范围: ①研究心理或行为的生物学和社会学基础及其在健康和疾病中的意义。 ②研究心身互相作用关系及其机制。 ③研究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过程中的作用规律。 ④研究各种疾病过程中的心理和行为特征及变化规律。 ⑤研究如何将心理学原理及技术应用于人类的健康促进及疾病防治。 医学模式: 指医学的主导思想,包括疾病观、健康观等,并影响医学工作的思维及行为方式,使之带有一定倾向性,也影响医学工作的结局。 医学心理学对疾病与健康的认识: 1.人是一个完整的系统。 2.人同时有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心、身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3.人与环境是密切联系的,人不仅是自然的人,而且也是社会的人。 4.心理因素在人类调节和适应内外环境活动中具有一定的能动作用。 基本研究方法: 1.观察法 2.问卷法 3.心理测量法 4.个案法 5.实验法 6.相关研究法 感觉(sensation)的定义: 感觉就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感觉的特征: (1)感受性和感觉阈限:感受性也叫感觉的敏感程度,是感觉器官对刺激的感觉能力。 感觉阈限则是指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感受性和感觉阈限之间呈反比的关系。差别感受性和差别感受阈限也呈反比关系。(绝对感觉阈值:刚刚能引起感觉最小刺激的强度,越小,感觉越强。绝对感受性:人们在最小强度刺激的感觉能力。差别感受性:对刺激物之间最小差异量的分辨能力。差别感觉阈值:刚刚能够引起差别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 (2)感觉后像:刺激作用停止以后,感觉印象的暂时存留现象,叫感觉后像。 (3)感觉的适应:由于刺激物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使感受性发生变化(感受性提高或降低),就是感觉的适应。 (4)感觉对比:同一感觉器官由于不同刺激物的作用,会使感觉在强度上和性质上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做感觉对比。

医学心理学总结

医学心理学总结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医学心理学复习 一、绪论 健康和疾病中的作用,也重视解决医学领域中的有关健康和疾病的心理或行为问题。研究医学领域中的心理学问题的学科,是心理学的分支,是一门医学与心理学的交叉学科。 医学模式:医学的一种主导思想,包括疾病观、健康观等,影响医学工作的思维和行为方式,有一定倾向性,也影响医学工作的结局。 生物医学模式: 强调疾病与个体的生物学变化的相互关系,强调一种疾病必然能从生物学角度找到一种原因。在认识论上往往倾向于将人看成是生物,而忽视人的社会属性;只重视局部器官,而忽略人的整体系统;重视躯体而不重视心理和社会因素。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在方法学上强调系统, 把人看成是身心社三方面协调统一的整体.其特点为: 1. 人是一个完整的系统。2.人同时有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生理和心理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3.人和环境密切联系,个体生存的环境与所接受的文化熏陶对其心理和生理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4.心理因素在适应和调节活动中具有能动作用. 基本研究方法: 1.观察法(研究者通过对心理现象的科学观察,记录和分析,研究心理行为规律。自然观察法、控制观察法。有点事可取得被试者不愿意或没有报告的行为数据,缺点是观察的质量很大程度上依赖观察者的能力,而且观察活动的本身可能影响被试者的行为表现。) 2.调查法(通过晤谈,问卷等方式) 3.心理测验(以心理测验或评定量表作为心理或行为变量的主要定量手段,如人格测验、智力测验等) 4.个案法(对单一案例的研究) 5.实验法(在控制的条件下观察、测量和记录个体行为) 二.心理学基础(名解!) 认知过程:心理过程中最重要和最基本的部分,指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或称,是情绪情感和意志过程的基础,包括感知觉、记忆、思维、想象和语言等。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是个体最简单最初级的心理活动,是一切较高级、较复杂心理现象的基础。 感觉的特征:1)感受性与感受阈限:感受性即感觉的敏锐程度,是感觉器官对刺激的感觉能力。感觉阈限是衡量感觉能力的客观指标。绝对感觉阈限是刚刚能够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

医学心理学测试题及答案(1)

医学心理学测试题及答案(一) 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50题) 1、情绪由哪三个要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E】 A、环境、心境、生理变化 B、情景、心境、条件反射 C、情景、刺激、生理过程 D、认知、反应、结果评价 E、情景、认知、生理变化 2、从心理或行为角度研究躯体疾病的预防和健康促进,该项工作属于以下哪个范畴【B】 A、临床心理学 B、健康心理学 C、行为医学 D、心身医学 E、神经心理学 3、应用心理学的方法影响或改变病人的感受、认识、情感和行为,调整个体与环境之间的平衡,称之为【B】 A、心理诊断 B、心理治疗 C、心理卫生 D、心理咨询 E、心理适应

4、人类能创造出“猪八戒”这一并不客观存在的文学形象,这恰好说明了【D】 A、心理是脑的功能 B、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C、心理是极其复杂的 D、心理是客观现实在人脑中的主观能动的反映 E、动物进化中产生了神经结构这一物质基础之后才有了心理机能 5、H.Selye认为对机体有害的各种应激源,可引起以什么为主的非特异性反应【B】 A、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轴 B、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 C、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 D、下丘脑-垂体-性腺轴 E、下丘脑-垂体后叶轴 6、给来访者以心理上的指导和帮助的过程,叫做【E】 A、心理评估 B、心理诊断 C、心理治疗 D、心理支持 E、心理咨询 7、发挥自己的潜能,实现自已的理想与抱负的需要是【E】 A、生理需要 B、安全需要 C、爱与被爱的需要

D、尊重的需要 E、自我实现的需要 8、医学心理学是哪一门科学的分支学科【C】 A、医学 B、社会学 C、心理学 D、生理学 E、生理心理学 9、儿童病人的求医行为属【B】 A、主动型 B、被动型 C、强制型 D、参与型 E、合作型 10、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表属于【A】 A、人格测验问卷 B、智力测验 C、人格投射测验 D、评定量表 E、神经心理学测验 11、一男性,某省厅干部,平时不嗜烟酒,生活规律;但性情急躁,易激动,工作认真,争强好胜,雄心勃勃。一年前单位减员时调入某厂工作,常因小事上火,发脾气。三日前因心绞痛入院,诊断为冠心病。病前病人的人格类型是【A】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