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古人的识人方法

中国古人的识人方法

中国古人的识人方法
中国古人的识人方法

中国古代识人之法“神准”!

2013-12-21 09:22:31| 分类:默认分类 | 标签: |字号大中小订阅

中国古代识人之法“神准”!

作者:不详

转帖:呼呼

纵观中国历史,善于识人者比比皆是,周文王渭水河畔识得姜太公,吕太公挑选无赖刘邦为婿,曾国藩初会江忠源纵观……诸如此类的典故可谓数不胜数。近日网络疯传中国古代识人之法,“神准”!

早在数千年前,中国古代就有了相关的理论书籍,如《周易》、《易经》等等。除此而外,圣人先贤们还总结出了很多识人方法,如三国时诸葛亮的“观人七经”,刘邵《人物志》中的“九征”、“五常”学说,吕不韦提出的“八观六验”和“六戚四隐”,曾国藩《冰鉴》中关于识人的著述等等。

1、《吕氏春秋》提出的识人六验法:

(1)喜。验其节制能力,不得意忘形。

(2)乐。验其癖性爱好,不玩物丧志。

(3)怒。验其控制能力,不失去理智。

(4)惧。验其是否勇于负责,当铮铮好汉。

(5)哀。验其是否悲观失望,怨天尤人。

(6)苦。验其是否有坚韧不拔的气度,能够吃苦耐劳。

以上六法松下幸之助评价甚高。

2、魏人李悝提出识人的五视法:

(1)居视其所亲。即考察该人经常和谁在一起。因为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近朱者赤,近墨都黑。从一个人平时所喜欢亲近的人那里,就可以知道他的人品。

(2)富视其所与。即考察该人在生活富裕时将钱花在什么上面。

(3)达视其所举。即考察该人身居高位时,提拔重用的是什么样的人。是任人唯亲还是任人唯贤。

(4)穷视其所不为。即考察该人在身处逆境时的作为。是否会人穷志短,牺牲原则换取利益。

(5)贫视其所不取。即考察该人在贫困境地时的作为,看能否洁身自好,不取不义之财。

3、诸葛亮提出的识人七法:

(1)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通过观察该人对一些大是大非问题的态度和观点,了解他的信仰和志向。

(2)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通过和该人展开辩论以观察应变能力。

(3)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通过请该人出谋划策以了解其学识和视野。

(4)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通过将灾事、祸事等告诉他,看他的反应,由此来观察他是否有勇气直面苦难的现实。

(5)醉之以酒而观其性。即将其灌醉以后,观察他的真实性情。

(6)临之以利而观其廉。即用物质利益引诱他,以观察他是否能保持廉洁。

(7)期之以事而观其信。即托给他办一些事,看他是否讲信用。

4、司马光《资治通鉴》:

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

德胜于才谓之君子,才胜于德谓之小人。

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挟才为善者,善无不至;挟才为恶者,恶亦无不至矣。愚者虽欲为不善,智不能周,力不能胜,比如乳狗搏人,人得而制之。小人智足以为其奸,勇足以决其暴,是虎而翼者矣,其为害岂不多哉!夫德者,人之所严,而才者人之爱;爱者易亲,严者易疏,是以察者多蔽于才而遗于德。自古昔以来,国这乱臣,家之败子,才有余而德不足,以致于颠覆者多矣。

凡用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

5、《人物志》刘邵关于性格:

厉直刚毅,才在矫正,失在激讦;

柔顺安恕,每在宽容,失在少决;

雄悍杰健,任在胆烈,失在多忌;

精良畏慎,善在恭谨,失地多疑。

6、吕不韦提出的“八观六验”和“六戚四隐”两个考核人的标准:

八观:

(1)在一个人通达、过着很顺利的日子的时候,要注意看他礼遇的是些什么人。

(2)在他显贵、发达的时候,要注意看他举荐些什么人。

(3)在他富贵的时候,要注意看他供养、收养些什么人。

(4)在他听取意见的时候,要注意他将采取些什么行动。

(5)在他闲暇无事的时候,要注意看他有些什么喜好和嗜癖。

(6)在与他探讨问题的时候,要注意他说些什么话、怎样说话。

(7)当他贫穷的时候,要看他不接受什么东西。

(8)当他社会地位处在下贱阶层的时候,要看他绝对不做什么事情。

六验:

(1)当他高兴的时候,要检验他什么地方没有过分的表现、所守的事情没有因此而开放。

(2)当他快乐的时候,要看清他的癖好。

(3)当他发怒的时候,要看清他的节制,能否保持理性。

(4)当他恐惧的时候,要看清他是否保持着足够的自制力。

(5)当他哀伤的时候,要看清他为何哀伤?透过这种哀伤能否看到他的仁慈之心?

(6)当他处于苦难当中的时候,要看清他这时所秉持的始终不渝的志向。

六戚四隐:

所谓“六戚四隐”的标准就是:鉴定一个人的品质,除了要有以上标准之外,还要听取他六类亲戚、四种接近他的人对他所作的评价。

六类亲戚是:父、母、兄、弟、妻、子;

四类接近他的人是:朋友、老相识或同事、乡亲和邻居。

这些人代表了他不同时间、生活侧面和生活空间内对他最为熟悉的群体,所发表的看法和见解也必然是最为客观和全面而公正的。所以,要全面的考察一个人,不但要能看清他的表现,而且还能够洞察他的内心品格,根据实际情况综合应用这些方法,则任何人的本来面目不论是虚伪贪婪还是诚实谦让、不论是卑鄙庸俗还是磊落高尚、不论是邪恶阴险还是正派善良都将一一明察而不会有丝毫的疏漏。这就是古代圣贤之所以能知人的道理。

2019届吉林省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1)

2019届吉林省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 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 根据学者许倬云的统计,春秋时期政要人物516人中出身寒微者135人,占总数的26%;到了战国时代,在713位政要人物中,出身寒微者243人,占总数的34%。对此现象出现原因的推断,正确的是 A. 宗族制度彻底瓦解________ B. 世家大族向士族转化 C. 宗法制度开始下移________ D. 私学教育的迅速发展 2. 李白以仙人自诩,诗作往往飘飘欲仙,人称诗仙;杜甫的政治抱负是“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人称诗圣;王维的诗清冷幽邃,远离尘世,人称诗佛。这一文化现象表明当时 A. 三教合一的趋势________ B. 社会经济的繁荣 C. 天理人欲观对立________ D. 佛学诗词的兴盛 3. 一名官员在乾隆二十四年给皇帝的奏折中说:“近年以来,南北丝货腾贵,价值较往岁增至数倍……民间商贩希图重利出卖,洋艘转运,多至盈千累万,以至丝价日昂。”乾降皇帝谕旨宣布:“前因出洋丝斤过多,内地市价腾涌是以申明限制,俾裕官民织”。该谕旨反映的实质是 A. 政府限制出口数量平抑丝织品的价格________ B. 政府希望扩大出口提高丝织品的价格 C. 政府推行闭关政策来稳定丝织业发展________ D. 政府缩小丝织品出口满足民间的需要 4. 中国近代有学者提到:在生物界里,开放的“四达之地”的物种,有较强的竞争力,而与世隔绝的“孤悬岛国”的物种,一旦有“外种闯入,新竟更起,往往年月以后,旧种渐湮,新种迭盛。此自舟车大通之后,所特见屡见不一见者也。”这一观念产生的社会影响是

中国古代的人才观对新时期识人_用人的启示_彭雪莲

2006年第3期总第24卷(总第86期) 毕节学院学报JOUR NAL OF BIJIE UNIVER SITY NO.3,2006Vol.24General No.86 收稿日期:2006-03-02 作者简介:彭雪莲(1978- ),女,贵州安顺人,毕节学院经济管理系助教。研究方向:政治学和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 中国古代的人才观对新时期识人、用人的启示 彭雪莲 (毕节学院经济管理系,贵州毕节551700) 摘 要:在促进国家的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中,人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古代的政治思想史中就有许多关于人才的重要论述。虽然很多观点带有一定的历史和阶级局限性,但仍有一些观点闪烁着智慧的光茫,具有普世的意义,其精华仍值得我们去吸收和借鉴。 关键词:人才观;标准;启示 中图分类号:D69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059(2006)03-0075-05 所谓人才就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能以其知识、技能和智慧从事创造性劳动,为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作出较大贡献的人。人才在国家的治理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康熙指出 自古以来有治人无治法,为政全在得人 。[1]303 明史<选举志> 指出: 贤才,国之宝也。古圣王劳于求贤。若高宗之于傅说,文王之于吕尚。彼二君者岂其智不足哉,顾皇皇于版筑鼓刀之徒者,盖贤才不备,不足以为治。鸿鹄之能远举者,为其有羽翼也。蛟龙之能腾跃者,为其有鳞鬣也。人君之能致者,为其有贤人而为之辅 也。 [2]258古人不仅认识到了人才的重要性,而且在识别人才、衡量人才、选拔人才、使用人才、爱惜人才等方面也形成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和有益的经验。 一、中国古代的人才观 (一)识别人才的标准 关于古人识别人才的方法, 吕氏春秋<论人篇> 的 八观六验 、 六戚四隐 作了比较全面的总结。 八观 是指:凡是要考察一个人,当他在仕途顺利时就看他所尊敬的是什么人;当他在显贵时就看他所任用的是什么人;当他富有时就看他所养的是什么人;听了他的言论就看他怎么做;当他空闲时就看他的爱好是什么;当和他熟悉了之后就看他的言语是否端正;当他失意时就看他是否有所不受;当他贫贱时就看他是否有所不为。 六验 是指:使他欢喜以考验他是否不失常态;使他快乐以考验他是否放纵;使他发怒以考验他是否能自我约束;使他恐惧以考验他是否能自持;使他悲哀以考验他是否能自制;使他困苦以考验他是否不变其志。 八观六验 是贤主用来考察人的手段。除此之外,考察一个人还必须观察他的 六戚四隐 。 六戚 就是指他的父、母、兄、弟、妻、子。 四隐 就是指他的朋友、故旧、邻里和左右之人。内则观察他的 六戚四隐 ,外则用 八观六验 的方法进行考察,人的真伪、贪吝、善恶就没有看不清的。在古代,帝王拥有用人的最高决定权,孟子因此指出君主切忌凭个人好恶决定取舍,应该尊重国人的意见, 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左右皆曰不可,勿听;诸大夫皆曰不可,勿听;国人皆曰不可,然后察之;见不可焉,然后去之。 [2]272金世宗完颜雍也说,自己判断人 不以独见为是也 。尤其可贵的是,古人很早就注意到通过实践考察人才的重要性。 吕氏春秋 告诫人们,判断人时 无以毁誉定其身 ,不要轻信议论,要亲自考察。张居正 75

浅谈中国古代吏治

浅谈中国古代吏治 提纲:(1)中国古代各朝吏治体现的简介; (2)中国古代吏治方面的制度及其特点; (3)影响各朝吏治的共同性因素; (4)古代吏治对我们现时的启发。 开篇 翻开浩瀚的史册,打开尘封的岁月。走进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我们发现:在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发展中,风采各异的法律文化系统,成为我们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当我们纵观中国古代法律文化时,却又惊诧的发现:作为古代文化系统重要组成部分的吏治之法就像一束耀眼的光芒绽放在漫漫历史长河之中。 轮回千载,更迭千秋。浏览中国古代封建吏治,各个官员如走马观灯般频繁轮换。自先秦时期,法家提出“治国必先治吏”的政治主张,到清代人唐甄提出“治民必先治官”的观点,我们不难看出,中国古代的治国方略大多以治官进而达到治国的目的。而封建吏治作为封建政治建设的核心,在两千多年的形成、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紧密围绕封建国家集权专制制度来实现自身的稳固和强化,从实践到理论,从制度到法制,举足轻重之间,古代吏治一步步地迈向成熟,并逐渐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吏治制度。 那么,何为“吏治”呢? 所谓吏治,指古代官吏特别是地方官吏管理和统治民众的方式和治绩。它涉及到官吏的教育、选拔、任免、考核、监察和奖惩等诸多方面。从这样的意义上说,吏治也就是治吏,或者叫吏政。 中国古代各朝吏治体现的简介 约从商朝开始,其立法就有吏治的体现。商朝初期制定的《汤之官刑》中有曰:其恒舞于宫,是谓巫风。而所谓的巫风最就是官吏沉醉于歌舞,处以罚丝。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当时就对官吏做出的一些约束,虽然仅仅是星星之火,却是统治阶级吏治思想的早期体现。 进入西周,吏治似乎有了一定的发展,包括其刑事法律中规定的“群饮罪”“失农时罪”等都是出于维护自身统治、更好治理国家的考虑而对官吏的职责和行为做出的一些约束。当然,西周的立法还规定了一些特权,如贵族官僚犯罪不仅有“八辟”规定的特权,而且宫刑不适用于贵族,对贵族处以死刑的地点和方式也与常人不同。虽为特权规定,但也体现出当时吏治的思想特点。 随着大一统的秦朝的建立,中共古代吏治似乎也初具雏形。从秦朝的睡虎地秦简中来看,其行政法规中的《治吏律》《除吏律》《内史杂律》《尉杂律》《司空律》等都是特别针对官吏所制。下面我们再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体会一下秦朝吏治的举措: (1)官吏的条件:首先,忠于君主的政治思想条件;其次,胜任其官职的能力;再次,曾受过“废”刑及其他刑罚的不得任职;最后,丰富的法律知识和熟练的 法律技能。 (2)官吏的责任:A、行政责任:国家行政机关对不履行义务而又没有触犯法律的官吏,不通过司法程序而直接实施行政处分,分别有“谇”“赀”“免”“废”。B、 刑事责任:指官吏因职务之便进行犯罪而承担的刑事责任,包括贪污公款、内

古代读心识人三大方法

古代读心识人三大方法 选人先要识人。识人是一门学问。识人得首先读懂人心,读懂人心的善恶、读懂人心的舍得、读懂人心的公道、读懂人心的信仰。 中国很早就有了关于如何识人的理论书籍,如《易经》等。几千年的风雨洗礼,使得古圣先贤们总结了很多读心识人的方法,如战国时的魏人李悝、秦人吕不韦,三国时的诸葛亮等。这些方法在今天看来,对识人和用人依然有古为今用的价值。 魏人李悝提出识人五视法: 一、居视其所亲。考察这人经常同谁在一起。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从一个人平时喜欢亲近怎样的人,就可以略知他的人品。二、富视其所与。考察这人在生活富裕时将钱都花在哪些方面,大致能看出一个人的欲望和追求。三、达视其所举。考察这人身居高位时,提拔重用的是什么样的人,是不是任人唯贤。四、穷视其所不为。考察这人在身处逆境时的作为,是不是人穷志短,有没有牺牲原则巧取利益。五、贫视其所不取。考察这人在贫困境地时的作为,看能否洁身自好,不取不义之财。 吕不韦提出“八观六验”考核人的标准: 八观:在一个人仕途通达、处境顺利的时候,要注意看他礼遇的是些什么人;在他显贵、发达的时候,要注意看他举荐些什么人;在他富贵的时候,要注意看他供养、收养些什么人;在他听取

意见的时候,要注意他将采取些什么行动;在他闲暇无事的时候,要注意看他有些什么喜爱和嗜好;在与他探讨问题的时候,要注意他说些什么话、怎样说话;当他贫穷的时候,要看他不接受什么东西;当他的社会地位处在下贱阶层的时候,要看他绝对不做什么事情。 六验:当他高兴的时候,要检验他什么地方没有过分的表现、所坚守的事情没有因此而放纵;当他快乐的时候,要看清他的癖好;当他发怒的时候,要看清他的节制,能否保持理性;当他恐惧的时候,要看清他是否保持着足够的自制力;当他哀伤的时候,要看清他为何哀伤,透过这种哀伤能否看到他的仁慈之心;当他处于苦难当中的时候,要看清他这时所秉持的始终不渝的志向。 诸葛亮提出识人七法: 一、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通过观察该人对一些大是大非问题的态度和观点,了解他的信仰和志向。二、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通过和该人展开辩论以观察应变能力。三、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通过请该人出谋划策以了解其学识和视野。四、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通过将灾事、祸事等告诉他,看他的反应,由此来观察他是否有勇气直面苦难的现实。五、醉之以酒而观其性。一个人在醉酒以后,观察他的真实性情。六、临之以利而观其廉。看一个人在物质利益面前的心态,以观察他是否能保持廉洁。七、期之以事而观其信。托付他办一些事情,看他是否讲信用。 要全面地考察一个人,不但要看清他的表现,而且还要洞察他的内心品格,根据实际情况综合应用这些方法,则任何人的本来面目不论是虚伪贪婪还是诚实谦让,不论是卑鄙庸俗还是磊落

从古人智慧看识人、用人之道

从古人智慧看识人、用人之道 刘敏杰 企业文化的本质是以人为本,其实这一点我们的老祖宗早已对此有深刻的认识。 燕昭王问为国。郭隗曰:“帝者之臣,师也;王者之臣,友也;伯者之臣,宾也;危国之臣,虏也。唯王所择。”(译文:燕昭王(战国时燕王)问郭隗(战国时燕人)如何使国家强盛。郭隗说:“三皇五帝将大臣当做老师一样看待,将臣子当做朋友一般交往;霸王对待大臣如同宾客;只有七国之君才会将臣下视同罪虏。成败之道在此,希望大王有所拣择。”) “帝者之臣,师也”,这大概是尊重人的最高典范了。比郭隗更早些时候姜太公对以人为本也为极精辟的论述: 利天下者,天下启之;害天下者,天下闭之。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也。取天下者,若逐野鹿,而天下皆有分肉之心;若同舟而济,济则皆同其利,败则皆同其害。然则皆有以启之,无有闭之也。译文:为天下人谋利的,天下人支持他,为害于天下人的,天下人摒弃他。天下不是一个人的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夺得天下的情势,就好比众人猎逐野鹿一样,因为天下人都有想分取鹿肉的欲望。就像同舟渡河一样,渡过了河大家就都受益,没有渡过河大家就都要受到损害。 对于选择人控才的标准,姜太公讲有六个标准:“一曰仁,二曰义,三曰忠,四曰信,五曰勇,六曰谋,是谓六守。” 文王曰:“慎择六守者何?” 太公曰:“富之而观其无犯,贵之而观其无骄,付之而观其无转,使之而观其无隐,危之而观其无穷。富之而不犯者,仁也。贵之而不骄者,义也。付之而不转者,忠也。使之而不断隐者,信也。危之而不恐者,勇也。事之而不穷者,谋也。” (译文:太公说:“一是仁,二是义,三曰忠,四是信,五是勇,六是谋,这就是六种应该信守的品德。” 文王说:怎么能谨慎地选择具有“六守”的臣子呢? 太公说:使他富贵看他是否恃才而逾越本分;让他地位显贵,看他是否自满放纵;交付他权力,看他是否仗权专断;派他作为使节出使看他是否有所隐瞒;使他处于危险境遇看他是否临危不惧;让他处理繁琐的大事看他是否方略无穷。让他富贵而他没有逾越本分,那就是仁;使他地位显贵而他没有娇贵放纵,那就是义;交付权力而他没有仗权专断,那就是忠;让他作为使节出使而他没有隐瞒,那就是信;让他处于危险之中而他没有惊慌失措,那就是勇;让他处理繁琐的大事而没有穷尽计谋,那就是谋。) 而用人的最高境界应该如姜太公所言:天下之人如流水,障之则止,启之则行,动之则浊,静之则清。呜呼,神哉!圣人见其所始,则知其所终。(译文:天下百姓就有如流水一般,阻碍它就会停止流动,疏导它就会川流不息;搅动它就变得浑浊不堪,不去触碰它就可以说清澈明净。哎呀,多么奇妙啊!圣人看到它的开始,就已经推知它的结局了。)因势利导,才能发掘其潜力,才能充分利用优势,正所谓“介虫之捍也,必以其坚厚;螫虫之动也,必以毒螫。故禽兽知用其所长”(译文:甲虫防卫,是用它坚硬的甲壳;必定用它毒的螫子,所以就

庄子识人九法

庄子识人之“九征”法 干部选拔一定要知人善任,怎样才能超越人的表象而认识其本质,进而选拔出德才兼备的人才呢?庄子从忠诚、敬慎、能力、智识、信誉、廉洁、节操、仪态、人际等九个标准,提出一种遴选人才的办法——“九征”。“九征”即九种征验,“远使之而观其忠,近使之而观其敬,烦使之而观其能,卒然问焉而观其知,急与之期而观其信,委之以财而观其仁,告之以危而观其节,醉之以酒而观其则,杂之以处而观其色”。 “远使之而观其忠。”忠诚,从古至今都是为官之人必备的品质之一。在中国古代社会,“忠”指尽忠于自己的上司、君王。而庄子的“远使之而观其忠”,是指权力中心有意疏远、冷落考察对象,看他是否依旧忠心耿耿,会不会立马牢骚满腹,由此观察他的忠诚度。在当代,“远使之”的观察点则落在考察对象是否仍能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否在工作岗位上继续恪尽职守,是为自身的利益而谋官,还是时时处处都能服务于人民、服务于群众。如果因为远离了权力中心,远离了领导层,就开始心理失衡、言行失度,甚至破罐子破摔,辜负人民群众和党的重托,这样的人,其用心不言自明。 “近使之而观其敬。”与“远使之”相对,庄子还有一个“近使之”的考察策略,即与考察对象近距离接触,建立私交,观察他是否还能保持应有的礼仪与尊敬,是否就由“对事负责制”变为“对人负责制”,是否会进一步发展为恃宠而骄、得意忘形。普通人大约都有这种“远则怨,近则不逊”的人性弱点,只有心怀无私的纯粹的执政为民的为官宗旨,才能无视距离权力中心的远近;只有意在有所作为而非为个人谋利,才能专注于发挥自己所能,任职一方,造福一方。 “烦使之而观其能。”人是复杂的,又是独特的,能力总会有所偏长。如果要达到“各司其职,各尽其能”的良好工作局面,对人能力的考察不可避免。庄子的“烦使之而观其能”,即给考察对象安排很多有挑战性的工作,看他能否游刃有余,借以观察其工作能力。诸葛亮选定的接班人费祎就是一位能人。当时蜀国正值征战多事之秋,公务繁杂琐碎。费祎担任尚书令,见识过人,且有过目不忘之能。他常在早晨和傍晚处理公事,听取大家意见,中间接待宾客,宴饮娱乐,使人人尽兴而公事井井有条。除了天生异禀,这也是个人修养的结果。佛教上说“定能生

中国古代吏治的得失与反思考试答案

中国古代吏治的得失与反思 77分 ? 1.唐朝的考核制度规定的考期是()。(单选题3分)得分:0分 o A.一年一小考,四年一大考 o B.一年一小考,五年一大考 o C.一年一小考,三年一大考 o D.一年一小考,两年一大考 ? 2.重视吏治是中国古代政治的特点,这是由()所决定的。(单选题3分)得分:3分o A.严密的监察制度 o B.等级森严的分封制度 o C.高度完善的科举制度 o 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官僚制度 ? 3.唐朝最主要的选官制度是()。(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征辟制 o B.九品中正制 o C.科举制 o D.察举制 ? 4.唐朝设立御史台专门为皇帝监督官员,以下对御史台三院的职能理解不正确的是()。(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殿院:巡视宫禁京城 o B.殿院:可直接受理投诉、独立办案 o C.台院:纠弹中央官吏

o D.察院:分巡州县 ? 5.唐代勾检系统的官员统属于()。(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门下省 o B.尚书都省 o C.御史台 o D.中书省 ? 6.察举制是一种( )推举人才为官的制度,形成于汉代,后来沦为世族豪强垄断仕途的工具。(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同级之间 o B.由上而下 o C.由下而上 o D.以上三种方式均可 ?7.吏治腐败的时势性因素不包括()。(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官僚群形成的利益集团 o B.民众群体的因素 o C.皇帝个人的因素 o D.封建王朝的本质 ?8.唐朝的考核制度分为()等,以考核定官阶俸禄的升降。(单选题3分)得分:3分o A.九 o B.六 o C.五 o D.三 ?9.吏治,指古代官吏特别是地方官吏管理和统治民众的()。(单选题3分)得分:3分

古人总结的精辟句子

人情是纸张张薄,事事如棋局局新。贫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不信但看宴中酒,杯杯先敬富贵人。门前拴上高头马,不是亲来也是亲。门前放根讨饭棍,亲戚故友不上门。世上结交须黄金,黄金不多交不深。纵令然诺暂相许,终是悠悠路行人。有钱有酒多兄弟,急难何曽见一人。胜者为王败者寇,只重衣冠不重人。三贫三富不到老,十年兴败多少人。在官三日人问我,离官三日我问人。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逢春。谁人背后无人说,谁人背后不说人。百炼化身成铁汉,三缄其口学金人。十分伶俐使七分,常留三分与儿孙。君子落得做君子,小人枉自做小人。山中自有千年树,世上难逢百岁人。岂无远道思亲泪,不及高堂念子心。堂上二老是活佛,何用灵山朝世尊。平身不做皱眉事,世上应无切齿人。越奸越狡越贫穷,奸狡原来天不容。富贵若从奸狡起,世间呆汉喝西风。求人须求大丈夫,济人须济急时无。茫茫四海人无数,哪个男儿是丈夫。人情是水分高下,世事如云任卷舒。如山不怕伤人虎,只怕人情两面刀。务求到处人情好,不饮随他酒价高。知事少时烦恼少,识人多处是非多。秋至满山皆秀色,春来无处不花香。贫无达士将金赠,病有高人说药方。美人卖笑千金易,壮士穷途一饭难。少时总觉为人易,华年方知立业难。用心计较般般错,退迟思量事事难。世上闲愁千万斛,不叫一点上眉端。毁身每是作恶日,成名皆在行善时。莫把真心空计较,唯有大德享万年。谗言败坏真君子,美色消磨狂少年。神仙难断阴骘事,黄天不昧苦心人。人恶人怕天不怕,人善人欺天不欺。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平身不做亏心事,半夜敲门心不惊。万事劝人休瞒昧,举头三尺有神明。鬼神可敬不可谄,冤家宜解不宜结。

庄子的识人“九征”

庄子的识人“九征” 人力资源管理中,选、用、育、留是基本的环节,而选人识人是最基础的、也是最困难的。近期翻故纸堆发现,中国文化真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如今管理学的教科书中讨论的种种管理艺术、策略和技巧,也就是常说的驭人之术,在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典籍中,或是理论,或是案例,都早有过详尽的论述。 《庄子?列御寇》篇中,就说人有“九征”,即识人有九种方法: “远使之而观其忠(又曰:远使之以观其不二);近使之而观其敬(又曰:近之以昵,观其不狎);烦使之而观其能(又曰:烦之以事,以观其理);卒然问焉而观其智(又曰:设之以谋,以观其智。太公曰:事之而不穷者谋);急与之期而观其信(太公曰:使之而不隐者谓信也)杂之以处而观其色(又曰:纵之以视,观其无变)”。翻译一下,就是: 远使之而观其忠——派他到远处任职,观察其忠诚度; 近使之而观其敬——让他在身边任职,观察其敬慎; 烦使之而观其能——派他做繁杂之事,观察其能力; 卒然问焉而观其知——突然问其问题,观察其是否机智; 急与之期而观其信——仓促约定见面时间,以观其信用; 委之以财以观其仁——托付大笔钱财,观察其是否是仁人君子; 告之以危而观其节——告诉他情况危急,观察其节操; 醉之以酒而观其则——故意灌醉他,观其本性; 杂之以处而观其色——与众人杂处中,观其为人处事态度。 管理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科学。对古人的驭人之术,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单靠所谓的“驭人之术”是难以长久的,甚至是与现代人文理念背道而驰的。 驭人之术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本质区别,就是体现在是把人当目的还是手段。如果仅仅从“用”的角度,把员工简单当成实现目的的工具和手段,必然容易产生心理上的隔阂,难以产生归属感和认同感。所以,管理者在吸收古人驭人之“术”的同时,更要懂以人为本之“道”。真正把管理的落脚点定在“企业靠人,企业为人,企业是人”的根本理念上,走出就管人而管人,甚至“治”人整人的怪圈。 老子《道德经?第三十三章》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记者寿。”对于管理者,更需要的是“自知者明”。能够对他人有所了解的人,称得上是聪明人。但只有能了解自己,才算得上“心有明镜”。知人者不一定能自知,胜人者也不一定能自胜。了解自己的优劣而能去面对的人,才能算是

龙 昶 贺志明-我国古代吏治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我国古代吏治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龙昶贺志明1 摘要: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国家学说中,国家是由一批专门从事管理的人组成的,这些人就是官吏,他们被称之为“国家代表”。可见,官吏是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层面。如何管理官吏,使其发挥统治效能,是一个令历代统治者及思想家都十分关注的焦点问题。我国历史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丰富的吏治思想。 关键词:我国古代;吏治思想;形成与发展 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国家学说中,国家是由一批专门从事管理的人组成的,这些人就是官吏,他们被称之为“国家代表”。可见,官吏是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层面。如何管理官吏,使其发挥统治效能,是一个令统治者及思想家特别关注的焦点问题。 研究历史,最终是为了开拓未来。鉴古察今是开拓未来的基地。古代吏治思想,不仅为深化当今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它由此而揭示的居安思危、励精图治的治国思想,安民、富民、改革、发展的执政理念,识善恶、辨美丑、廉洁勤政、做官做人的哲辩性义理,留给后人的思考绵绵深长,对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高执政能力,不无裨益。 1作者简介:龙昶,湖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政教部讲师;贺志明,湖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政教部教授,湖南长沙,410131.

一、我国古代吏治思想----先秦时期吏治观的形成及特点 先秦时期,在社会大变革的条件下,各诸侯国的经济、政治改革竞争激烈。富国强兵、争霸天下的目标需要广纳人才。“千军易得,一将难求”的共识使“治国、平天下”大计中人才问题凸显,吏治思想在百家争鸣中逐渐形成。儒家举贤能的德治思想与法家重军功的法治思想,成为先秦吏治思想的核心。“德治”与“法治”的对立与整合成为先秦时期的理论焦点,对自汉至明清各朝代的吏治思想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而德治与法治的融合,促进了伦理的法律化与法律的伦理化进程,使得我国自古追求的和谐理想得以发展。 第一,用官层面任德与任法的冲突 儒家重德,法家重刑。在先秦儒法两家法律思想的总体对立中,“德治”与“法治”或曰“德”与“法”的对立,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同时也是法理学或法哲学领域中的重要课题。而在用官层面上德(德治)与刑(法治)的冲突又是核心问题。孔孟儒家从维护宗法贵族政体的立场出发,认为贤人在治理国家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由于上行下效的影响,因此官吏的贤能、仁义是决定吏治好坏的重要表现,而吏治在治国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贤吏可以依其德智和远见卓识制定合适的政策,以维护社会的稳定,保障民众的生活与生产,达到国富民安的目标。贤吏通过严格约束自己的行为,“修己以安人”,“修已以安百姓”,[2]?杜绝骄奢淫逸,成为民众的表率,能避免激化阶级矛盾,能使民众心悦诚服地服从统治。同时,儒家一贯推崇道德治国,他们相信人性中的善端,相信人的道德自觉和内心的自我约束,在他们看来,“监督”主要来自于人的内心,外在的制度会使人失去廉耻而变成小人。在先秦儒家的思想中,难以找到通过外在机制对官吏实行法律监督的主张。因此,用官之道在于德。法家则认

国学大师之识人法

纵观中国历史,善于识人者比比皆是,周文王渭水河畔识得姜太公,吕太公挑选无赖刘邦为婿,曾国藩初会江忠源纵观……诸如此类的典故可谓数不胜数。近日网络疯传中国古代识人之法,“神准”! 早在数千年前,中国古代就有了相关的理论书籍,如《周易》、《易经》等等。除此而外,圣人先贤们还总结出了很多识人方法,如三国时诸葛亮的“观人七经”,刘邵《人物志》中的“九征”、“五常”学说,吕不韦提出的“八观六验”和“六戚四隐”,曾国藩《冰鉴》中关于识人的著述等等。 1、《吕氏春秋》提出的识人六验法: (1)喜。验其节制能力,不得意忘形。 (2)乐。验其癖性爱好,不玩物丧志。 (3)怒。验其控制能力,不失去理智。 (4)惧。验其是否勇于负责,当铮铮好汉。 (5)哀。验其是否悲观失望,怨天尤人。 (6)苦。验其是否有坚韧不拔的气度,能够吃苦耐劳。 以上六法松下幸之助评价甚高。 孟子:

孟子曰:“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瞭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廋哉?” 2、魏人李悝提出识人的五视法: (1)居视其所亲。即考察该人经常和谁在一起。因为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近朱者赤,近墨都黑。从一个人平时所喜欢亲近的人那里,就可以知道他的人品。 (2)富视其所与。即考察该人在生活富裕时将钱花在什么上面。 (3)达视其所举。即考察该人身居高位时,提拔重用的是什么样的人。是任人唯亲还是任人唯贤。 (4)穷视其所不为。即考察该人在身处逆境时的作为。是否会人穷志短,牺牲原则换取利益。 (5)贫视其所不取。即考察该人在贫困境地时的作为,看能否洁身自好,不取不义之财。 3、诸葛亮提出的识人七法: (1)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通过观察该人对一些大是大非问题的态度和观点,了解他的信仰和志向。 (2)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通过和该人展开辩论以观察应变能力。

识人读心术

识人术 认识一个人很简单,你只要把握下列几条即可。 1.日久见人心,这是古人的话,这是古人用一生甚而是几生 所得的人生经验。再会伪装的人也会露馅的,而且人不可能总是伪装。如果总是伪装的,那其实就是真实的了。2.关键时刻见人心。当然那是真正的关键时刻,而不是自己 的情绪化认为的关键时刻。在你最需要的时候给予你帮助的人才是你真正的好朋友,平常你好,他好,大家好,互相忽悠调侃的那是酒肉朋友。你得势,就是朋友。你一失势,早就跑得远远的。 3.细节见人心。看一个人可以从细节方面看出这个人的心。 当然也有人故意在细节方面下文章,特别是针对女性的。 4.他处见人心。因为一个人总要恢复其自身的面目的,看人 不一定要看其对自己怎样,而要看其对待周边的人怎样。 包括父母、妻儿,亲戚朋友。如果连对父母都不好的人,你一般是要谨慎的。古人酿造就告诉我们修为先从自身开始,特别是从孝开始,从对待自己的父母开始。 5.静心见人心。人在静心的时候就能生出智慧来。有了智慧, 自然能很轻松地认出一个人的心。特别是如果话多的话就是存在一个显示心的机率,这下要注意自己了,要平淡、平静中生出智慧。 6.初次见人心。人有时候是有超感的,特别是心特别纯净的

情况下尤是。所以我们不容忽视自己的第一感觉的。有些人的超感是很强的。这些是我们现在的科学无法解释的。至于为什么,慢慢讲,可能和人的生命科学有关,也就是说人的生命里面其实有我们看不到的一面的生命的,而我们看不到其的生命是能看到我们现有生命看不到的东西的,他能接收到周边的内在的信号、信息的。也许就是那些所谓的潜意识之类的说法吧。可能和老祖先说的七魂五魄之类的相关。所以说现代的很多所谓的高端科学是可以在老祖宗的文献中找出原型的,比如心理学、侦探、政治等之类的。所以说我们真的先研究好我们中国自己的东西再说,不能我们自己的东西,别人研究的还比我们深透。 道公家塾

中国古代吏治之法

中国古代吏治之法 姓名:张龑 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学号:10261096

前言:官吏是在国家机构中担任一定职务、享有一定权利的一个特殊群体,是行使国家职能、执行国家政策的工具,吏治的好坏对国家政治有着重要的影响,甚至直接关系到国家政权的兴衰。法律由人来制定,也只能由人来实现,法治不能无人去治。中国历代统治者为了谋求国家的长治久安,对于吏治建设都给予了极大的关注,许多政治家和思想家也都深刻地认识到治吏对推行“法治”的重要意义。 先秦法家提出“名主治吏不治民”的著名论断,其实质并非轻视、否定治民,而是强调治吏的重要性,试图通过治吏来实现治民。儒家主张“为政在人”、“人存政举”、“有治人,无治法”,更是突出了人,即圣君、良吏在国家治乱和法治兴衰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法治是治国的宏观方略,吏治则是治国的一种具体途径,只有以法治吏,才能保障以法治国。中国古代绝大多数时期都做到了既重视法治,又重视吏治,将二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一)中国古代吏治法的内容概要 中国古代吏律,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惩处的刑罚也比较严酷,主要内容包括: 一、对贪污受贿的罪与罚 古代刑律中的贪污行为是指官吏利用职权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行为。受贿行为是指官吏利用职权为行贿人谋取私利,而非法索取收受贿赂的行为。 古代社会统治阶级为整肃吏治,严明法纪,都一向注意与官吏的贪脏枉法作斗争。早在奴隶社会的商朝,商王成汤就首创了“官刑”,禁止“三风十衍”,“儆于有位”,三风指 巫风、淫风、乱风,其中包括十种犯罪之一就是收受贿赂,凡违反“官刑”者,一般官吏要遭贬,君王违反,要追究“臣下不谏”的责任,对“臣下”处以“墨刑”。到战国时,李悝制定的“法经”规定了“嬉禁”和“全禁”,对赌博和受贿判处罚金和死刑不等,“承相受金,左右伏诛,犀首(将军)以下受金则诛。” 秦朝对贪脏枉法的官吏一律重罚,“不赦不宥”,即不赦免不宽大,在秦律中有“通一钱,鲸为城旦罪”的规定,甚至私借公款也要以盗窃问罪,秦简中记载:“府中公金钱私贷用之,与盗同法”。 汉律因袭秦律,重惩脏吏。依汉律,“主守盗值十金者”即处以死刑;一长官接受属下财物的,要依法问罪;汉文帝时曾下令,“禁生脏者,不得为吏”,后代连同胶吏子孙,要禁 锢三世,不得为官。 南北朝时,法纪废弛,故统治者更加重了脏罪的刑罚。“事涉货财,宁不尤切。今可改不枉法受财科同正盗”。北朝后魏时,亦用重法惩治脏吏,《魏书·张衰传》载:“显祖诏 诸监临之官所监治,受羊一口、酒一解者,罪至大辟,与者以从坐论”。北齐《齐书·祖珑传》载:“奥拟补令史十余人,皆有受纳,后其事发,缚逛送廷尉,据枉法处绞刑”。 唐朝初年,统治者在总结了历代惩治贪官污吏的经验基础上,制定了更为详尽的法律惩办赃官。唐代宗“深恶官吏贪浊,有枉法受财者,必无赦免”,因而唐朝初年,“官吏多自清谨”,政纪比较严明。在唐朝《职制律》中规定: 1凡接受财物为人请求者,都要问罪。其中“非监临之官受人财物而为请求者,坐脏 论加二等,即一尺以上答四十,一匹加一等,罪止二千五百里”,对接受某人之财物,通过一定关系代向主办人请求者要判刑。 2“若官人以所受之财,分求余官,无受者并脏论,余各依己分法”,共谋受贿,分脏入

教你如何识人用人

治理之道,就是善于用人之所长,避人之所短,也就是使人人各得所宜,而都能各扬其所长,避其所短。 识别人才,考核才能,是治理国家的根本。因此,在很早年间,古人就提出:为治以知人为先。即治理国家以了解、识别人为最首要的事情。可以说,非知人不能善其任,非善任不能谓知之。这很富有哲理的良言告诉世人,不了解人就不能很好地使用人。没有很好地使用人就是因为没有了解人。所以,得人之道,在于识人。而识人之前,重在观人。观人重在言与行,识人重在德与能,不细观则不能明识,不明识则不能善用。只有知人才能善任,因为对一个人了解得越深刻,便用起来就越得当。历来人们都认为,帝王之德,莫大于知人。也就是说,帝王的作用,没有比识人更重要的了。如果一个国君,有贤不知,知而不用,用而不任,这是一个国家三种不祥之兆的表现。所以,作为一个明君,最大的隐患就在于不能知道和识别人才。若不能识人,势必不能用人。一旦知道和识别到人才,又不及时地推荐和提拔使用,则为失才的表现;同样,一旦了解和识别的人既缺德又缺才,而又不及时地从其现任的位置上撤职和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进行罢免,继续将其留用,这必然是国家之祸,使人民受害,后患将是无穷的。古今中外的有识之士对识人的重要性都看得非常清楚,他们产生了极为相近的一种共识:要想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安居乐业,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完善,可以不识字,但不能不识人。总之,国家兴亡,务在得人、用人。得其人任用之则存,失其人未任用则亡。何世无才,患在不识。 知人善用,择贤而任。要做到知人善用,所谓知人,就是考察选准人才;所谓善用,就是正确地使用人才。要做到择贤而任,所谓择贤,就是要选择那些德、才、能三才兼备的善良者;所谓而任,就是将具有德、才、能三才兼备的善良者任用到重要的工作岗位上去,发挥他们应有的智慧与才能。 那么,究竟怎样才能考察出一个人的品德如何、能力如何及其是否具有真才实学呢? 其实,标准很多,方法也很多。在此,笔者提出一个全面衡量人才的10项标准,以供明君参考:一、品德;二、能力;三、学识;四、交际;五、目的:六、行为;七、志向;八、专长;九、发展;十、成就。 举凡对那些品德高尚、能力突出、学识渊博、交际广泛、目的纯正、行为端庄、志向远大、专长精熟、发展全面、成就卓越的人来讲,我们可认定他为上上之才;而对那此品德恶劣、能力平平、学识粗浅、交际凡泛、目的不纯、行为不端、志向渺小、专长全无、发展没有、成就归零的人来讲,我们可认定他为下流之徒;再对那些具备10项标准中一两条或三四条的人来讲,我们可认定他为平庸之辈,或是一般性人才,对那些已具备10项标准中五六项或七八项的人来讲,我们可认定他为中才,或确定其为上等人才。衡量一个人的全面并定义一个人才的水准,是应有所变动的,因为人本身是无时无刻都在变化与发展之中的,坏的人也可能变好,好的人也可能变坏。因此,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人,用客观真实的眼光审视人,用全面公正的眼光定义人。观人要由表及里、注重表里如一,识人贵新不贵陈,用人须鉴古察今。以史为镜,明兴衰;以经为镜,通事理;以人为镜,知得失。 衡量一个人是否真的是一个人才和贤良,其方法举不胜举。下面,笔者就庄子和诸葛亮提出的一些观人、识人、用人的方法,再结合本人对观人、识人、用人总结出的一些浅显方法与见识,提出观人、识人、用人26法。特陈述如下,以供圣明的领导参考。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试题详解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三) 制定田相波审核高二历史组2014年3月24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20题60分) 1. 据《史记》载,周武王灭商后“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周与鲁的关系是 A.父子 B.兄弟 C.平等 D.大宗与小宗 2.相传周成王和弟弟叔虞玩耍时用桐叶对弟弟说:“我把它封给你吧!”一旁的周公马上上前表 示祝贺。成王说:“我是开玩笑的。”周公说:“天子无戏言。”于是成王把唐封给了弟弟叔虞。这则故事讲的是 A.世袭制 B.分封制 C.君主专制 D.禅让制 3.“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焉,立嫡子不使庶孽疑 焉。疑生争,争生乱。是故诸侯失位则天下乱,大夫无等则朝廷乱。”这表明西周嫡长子继承制的目的是 A.确立嫡长子的最高地位 B.防止内部纷争,强化君主专制 C.解决权位和财产的继承与分配,稳定统治秩序 D.保证贵族血统的纯正 4.下图中的政治制度是 A.夏朝的王位世袭制 B.西周的宗法制和分封制 C.秦朝的三公九卿制 D.商朝的宗法制和分封制 5.宗法制的实行使西周的政治制度具有浓重的 A.神权色彩 B.血缘色彩 C.平等色彩 D.民主色彩 6.下列是对右图铜权[注:权身刻有秦始皇二十六年 (公元前221年)统一度 量衡的诏文和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诏文]观察所得出的结论,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这是全国通用的标准衡器 B.采用皇帝世系纪年法 C.反映了国内市场开始走向统一 D.权身诏文由太尉起草 7.秦朝为巩固国家统一而采取的加强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措施中,根本性的保障措施是 A.三公九卿制 B.郡县制 C.监察制度 D.统一货币 8. 杨家将的故事是根据宋太宗时期西路军副帅杨业的故事改编的。杨业是前方作战 的将军,本应该具有较大的自由权,但却受到皇帝、正帅和监军等多方面的制约, 只能绝对服从不得应变,最后战死沙场。除了以上的制约,他还受到谁的制约? A.丞相 B.知州 C.枢密 使 D.通判 9.钱穆在《国史新论》中说:“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汉代宰相位高权重 B.唐代宰相权力下降 C.宰相数量逐渐增加 D.皇权不断加强 10.唐朝元和年间(806~820年),主管财政的宰相皇甫镈奏请减少内外官俸,诏书下达后被给事中崔祐驳 回,皇帝最终采纳了崔祐的意见。崔祐所属的部门应是 A.中书省 B.门下省 C.尚书省 D.参知政事 11.隋唐时期社会全面繁荣,具体表现在国力的强盛、经济的发达、文化的兴盛等方面。史学家们在总结 其原因时,曾归结为“得益于政治制度的创新、成熟与完善”,其中三省六部制的成熟与完善体现在 A.它既削弱了相权,巩固了皇权,又提高了行政效率 B.官员责任明确,分工细密 C.机构运作程序合理 D.负责皇家与国家的官署和官吏相互脱离而自成系统 12.下列关于隋唐时期科举制作用的表述,正确的是 A.禁止世家大族子弟入朝做官 B.调整了统治集团内部关系 C.为各阶层的读书人进入仕途开辟了道路 D.忽视实际性学问,降低了官员文化素质 13.朱熹说:“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这段话说

识人——辨人七法

识人——辨人七法 热度 61已有 831 次阅读2011-3-14 10:28|系统分类:选拔招聘|关键词:辨人七法 结合我自己半年来的工作,对于“招聘面试问题”这一块,有些自己的看法。 首先,招聘的主题就是招聘进人,人是最重要的,招聘的成败关键在于对招人员的把控。 其次,我们公司一个大的用人方针还是从校园招聘,然后基层一步步培养,所以我觉得考察他们的德、性、行方面比较重要。 很多时候,我们简单的几个问题很难知道其具体的各种素质如何,但是,一个人的性往往是外展于形、言、行的,所以,考察其德、性、行等方面就显得比较直接和有效。如sunny说的一样,知性方演人生,一个民族因为优秀的民族精神,才会成就这个民族的伟大;同样一个人也因为其有优秀的品性,才会成为一个对他人、对公司、对社会有用的人。 而这方面的考察,孔明的“辨人七法”是非常全面到位的。我个人的具体见解如下: 一、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 通过一些是非问题的询问,观察其回答问题的方式,对等问题的艺术,来评定其心中的是非观念,及其志趣胸怀。一个人的素质有多高最终决定了他能走多远,这一方面的考察是很关键的。我觉得可以用类似下面的问题来考察: 1、在工作中你看到别人违反规定和制度,你怎么办? 2、发现你的直接上司有受贿行为,你怎么办? 二、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 他擅长辞辩和善于应变吗?接连不断地向其提问,就可以在他的回答中发现其是否真的具有这方面的才能。善辩明变之才,绝非诡辩狡诈之才。善辩明辩之才,必当腹有才学、胸有韬略、脑有乾坤,以言理正,名亦顺,义必重,天下先,惟贤是举方能为众人所折服。 诡辩狡诈之才,只是腹中滥学,胸藏奸邪脑灌私欲,以言乖巧,名假借顺,义取轻,私利先,陷害忠良,蒙蔽昏君。这般人物,当属王莽篡逆、秦侩害忠之流也。 是璞玉方有雕琢的意义,不然浪费别人也浪费自己。所以,在招聘时,这方面的考察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通过以下类似的问题来考察: 1、你为什么离开原来的公司。。。。。(随机应变的引发一连串的问题) 2、假如你是领导,你怎么培训你的下属?为什么不怕他超过你?到时他超过你,成为你的上级,你怎么处理你们之间的关系?。。。。。。(随机应变的引发一连串的问题) 三、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 他真有学识吗?通过询问其计谋,就可以了解到一个人是否具有真才实学,也可以了解到他是否具有真正的见识。“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说的是通过询问计谋而了解其学识。学识的多寡对识人关系极大。有识,才能看准方向,预见正确,提出的建议合理合情,拿出的方案切实可行,不会走大的弯路或走错路,以免除误入歧途、陷入困境。无识,就会看错方向,视线模糊,思想困惑,感情起伏不定,根本就提不出好的建议,也拿不出好的方案,甚或就是能够提出合理合情的建议并拿出了切实可行的方案,也不能被顺利地采用、有效地实行,这样,等待他的只能是听天由命、自哀其怜,或者是一味地蛮干瞎闯,造成其频频地失败后而无所适从,无甚成就。对公司来说,得到的只是一个麻烦。 “热爱实践而又不讲求科学的人.就好像一个水手走进了一只没有舵或罗盘的船,他从来就不能肯定他究竟在往哪里走。”这里实际上讲得就是“识”的重要性。无识而又热爱自己事业的人,就像划无舵之船的人,

曾国藩教你观眼识人

曾国藩教你观眼识人 曾国藩指出,眼神是我们判断人心地的重要依据。古人通过不断的研究和观察,把眼神区别为清与浊两种,清与浊是比较容易区别的,但邪与正却不容易区分,因为邪与正都是托身于清之中的。考察一个人眼神的邪正,要从动静两种状态入手。 眼睛处于安静状态时,目光安详沉稳而有光,宛如晶莹玉亮的明珠,含而不露;处于运动观物状态时,眼中光华生辉,精气闪动,犹如春水之荡清波。或者眼睛处于安静状态时,目光清莹明澄,静若无人;处于运动状态时,锋芒内蕴,精光闪射,犹如飞射而出的箭,直中靶心。以上两种表现,澄澈明亮,一清到底,属神正的状态。 眼睛处于安静状态时,目光像萤火虫的光,一点柔弱却又闪烁不定;处于运动状态时,目光又像流动的水,虽然清澈,但游移不定,没有归宿。以上两种目光,一种属于奸巧和伪善的神情,一种属于奸心内萌的神情。处于安静状态时,眼睛似睡非睡,似醒非醒;处于运动状态时,又像受惊吓的鹿,总是惶恐不安的样子。以上两种神态,一是聪明而不行正道的表现,一是深谋内藏、又怕别人窥探的表现。前一组神情多是品德欠高尚、行为欠端正的表现,后一组神情多是奸心内萌、深藏不露的表现。这两种状态都属于奸邪神情,由于

二者都混迹在清莹之中,因此必须仔细、正确地区分。按照曾国藩的经验,一个愚笨的人,在不断的训练中,如果大脑升华了,人也聪明起来了,眼神也会由浊而清。也许曾国藩本人就是一个由浊到清的人。 曾国藩7岁时,他父亲因多次童试未果。愤而设立私塾,起名叫“利见斋”,曾国藩就开始随他读书,前后共八年。他父亲自信心连遭重创,因此自卑,自认天分有限,教书的秘诀就是不厌其烦,重复是记忆之母。父子俩同睡一床,同行一路,时时不忘考曾国藩功课。他常自我解嘲地说,“因为我自己笨,所以教起你们这些笨弟子来,一点也不感到厌烦。” 曾国藩并不聪明(至少在童年时没有表现出聪明),才思也欠敏捷。一天,他与妹妹随父亲外出,一路上学习作对联。父亲随景出上联“狗尾草”,妹妹立刻接口说出“凤冠花”,父亲点头说:“也还工整。”曾国藩却答不上来。过一座桥时,父亲又命上联:“观风桥。”兄妹俩都未对出佳联。一天,曾国藩跑去对父亲说:“对‘听月楼’。”父亲一时间竟没想过来,继而点头赞许他的倔强。并说他的这种性格深受母亲的影响。他自己也讲道:“吾兄弟皆秉母德居多,其好处亦正在倔强。”“故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 19岁时,他与弟弟曾国潢去衡阳,师从汪觉庵。弟弟聪明伶俐,深得汪觉庵的欢心,常受夸奖,而曾国藩却默不好言,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