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大乘数学三境界

大乘数学三境界

大乘数学三境界
大乘数学三境界

大乘数学三境界

数学= 小乘数学+ 大乘数学。小乘数学= 推理+计算,大乘数学= 哲学+艺术。小乘数学是术,大乘数学是道;小乘数学是剑招,大乘数学是剑意;小乘数学是科学的工具,大乘数学是科学的女王。治大乘数学经历三种境界。

苏武慢

仙峰绝壁,攀登无数,往往到头虚老;支离破碎,细微末节,多少青春废了;

鲸吞碧海,芥纳须弥,中西合璧最好,只凭这微分代数,消融那纤维同调;

谁听得,千尺崖前,百丈悬冰,杜宇一声春晓?黑洞路远,夸克关深,行人原自稀少;

体系我立,定理自出,此心可通天道;寻根本,识破源流,自有人间真宝。

此乃第一境界。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寂寂寞寞依依,万水千山独行,登天有计,

有我美梦做伴,怎怕他晚来风急,我来也,正悦目,别有一番天地。

满室书本堆积,翻阅尽,查找蛛丝马迹,中西合璧,探索数学真谛,

春风化物细雨,会心处点点滴滴,这次第,唯极乐差可比拟。

此乃第二境界。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寂寂寞寞依依。万水千山独行,登天有计。

这是一条神奇的天路,用中国数学传统文化破解数学七十二绝技。

一、学数参禅

学数浑似学参禅,一经领悟便超然。五灯会元东方亮,光芒四射照人间。

破除迷信,张扬自我,众生平等,皆可成佛;解粘去缚,方便接引,就近取譬,随机化寻;真参实证,圆融无碍,以心传心,心心相印;因缘契合,自悟本心,明心见性,见性成佛。

禅是穷理尽性之学。穷理于事物始生之处,研几于心意初动之时。

禅者,意也,以人意会天意,以己意会大师之意,禅的真理以心传心,心灵相通时方可传授。禅师接引学人,讲求心心相印,因缘相契,以心传心,啐啄同时。灵犀相通才称得上因缘相契。禅是看入自己生命本性的艺术,从枷锁到自由的道路。禅的真理把单调乏味的生活,索然平凡的生命,变为充满真实内容的创造性真理。做学问是一种精神统一的修行,面壁就是面书壁,在精神上创造自己理想的世界。疑生滞,通破疑,疑被通破则无可生滞。禅宗张扬自我,崇尚自我,使学人确立自信,崇拜自我,打破外在权威,敢于作祖成佛。云门一曲,高古绝唱,涵盖乾坤,截断众流。云门天子,金口风范,一语既出,万法顺从。孙悟空诗云:“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就在你心头,人人有座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佛是觉悟了的人,自性即佛,心外无佛,佛即众生,众生即佛。学数=参禅悟道。唯天是我师,唯心通天道,六经当注我,我何注六经,外师造化,内法自然,此心可通天道。

二、言数明理

数理同源,理数相倚,理由数显,数自理出;物无妄然,必由其理,理一分殊,月映万川;知书达理,理在书外,穷心尽性,尽性知天;由博返约,以简御繁,一花六瓣,五灯会元。

数是数学,理是道理。道理=道+理,言数者必先明理,数与道非二本也

一花六瓣:不学数无以言;不学理无以立;不知哲学无以知根本,不知历史无以知源流,不知大美无以知天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

在数学中逻辑推理只是形式,不是精髓,思想才是数学的灵魂。其出弥远,其知弥少,形式推理走得太远,忘记了为什么出发。证明应该通过思想完成,而不是用大量计算完成,数学的威力不是推理而是想象。数学是通过发展概念和技巧使我们轻快前进的科学,并非靠蛮力计算的技术。圣人之学,心学也。今日之数学犹昔日之经学,虽数十年不能通也。DTP 模式,微局部分析,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一叶障目,不识泰山,剖析愈繁,支离愈甚。数学不能分解成一个个概念和定理,而是要融会他的思想和精神,打破原有的理论框架,超越其中的逻辑束缚,使人达到完全自由的境界。用最适合自己的方法画出一幅简单而又容易理解的世界图景,以这个世界图景解释研究经验世界。众多定义定理并非没有章法,而是受一个中心思想统率,由一个根本的规则所支配。统之有宗,会之有元,约以存博,简以御繁,一以贯之,形之所归者为道,众之所归者为一,其事弥繁,则愈滞于形,其理弥约,则转近乎道。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圣人只要减去,常人只要添上,言数者必先明理,数与道非二本也。

三、五灯会元

1) 本源性原理:明示根本,指解源流,正本清源,融会贯通。2) 不变性原理:变易不易,不易简易,简易直接,把握整体。3) 对偶性原理:阴阳对偶,此长彼消,互逆互补,相反相成。4) 协调性原理:一生万象,万象协调,协调正合,正合归一。5) 奇正性原理:奇出正合,以奇制胜,奇正相生,循环无穷。

一生万象曰生,生生之为易。易一名而三义,曰变易、不易、简易。

变易者,万物也,不易者,道也。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故圣人于错综纷纭之中,指认其不变之真体。大道必易,大理必简,易简而天下之理得,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

万象协调曰和,协调正合曰中,和则立,不和则废,和实生物。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谓也。中者天下之大本,和者天下之达道。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庸者,平常也,定理也。定理者,天下不易之理也。

中庸者,无过不及而平常之定理,充分必要恰当正合之定理,乃天命所当然,精微之极致也。

正合归一曰复。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归根曰复,复者其见天地之心乎。

万象皆流,本源为一。一生万象,放之弥于六合;万象归一,卷之不盈一握。明示根本,指解源流,正本清源,返璞归真,本立而道生,洞悉大本大要乃学问之极致。

阴阳对偶,此长彼消,互逆互补,相反相成。有象斯有对,对必反其为。一阴一阳之谓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一气混元,两仪化元,三才运元,四象会元,阴阳升降,进退左右,互通变化,错综无穷。

道可道,非常道,不可道为奇,可道为正,奇正相生,循环无穷

四、数学神功

分析三法,先人指路,运算四则,算法之宗。独孤九符,以符代数,阴阳升降,进退左右,九阴九阳,降龙十八掌;太极圆转,圈圈连环,五灯会元,以理御数,六脉神剑,凌空飞渡,吸人内力,化功大法,借力打力,乾坤大挪移。

分析三法:化问题为方程法,用方程证定理法,解方程法。独孤九符:A C B D R =?+ 。九阴九阳,降龙十八掌,对偶空间,对合代数。()***A B A B αβαβ+=+,()***AB B A =,()**A A =。 化功大法乃通透之学,博览以为通,洞察以为透。数学抽象,抽是抽取,象是万象。抽象三部曲:观象寻意,得意忘象,以意制象。“非忘象无以制象,非遗数无以极数,至精者

无筹策而不可乱,至变者体一而无不周,至神者寂然而无不应,斯盖功用之母,象数之所由立,故曰非至精至变至神则不可与于斯也。”由表及里是化功大法,由此及彼是乾坤大挪移。

五、诗化数学

学海无边多分支,大本大要诗先知,至精至简诗中出,每逢妙处便有诗。

数学道理化,道理哲学化,哲学浪漫化,浪漫艺术化,艺术诗词化,诗词模块化,模块艺术化。

1) 读书由薄到厚,由厚到薄,从几十万字变成几个字;2) 找出几个字的物理意义(不学数无以言,不学理无以立);3) 从哲学上予以概括(不知哲学无以知根本);4) 从历史上考察其发展,预测其未来(不知历史无以知源流);5) 用诗词的形式表达(不知大美无以知天地);6) 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镃基,不如待时(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

兴于诗,立于理,成于乐。诗者天地之心,理者天地之序,乐者天地之和。非诗人无以感知,非哲学无以提升,非数学无以确立。没有数学不能探测哲学的深度,没有哲学不能探测数学的深度,没有这二者就不能探测一切的深度。大自然以巧妙的方式包含数学,数学家要成为自然哲学家。浪漫化是世界的诗意化,用灵性之光临照世界。只有浪漫化才能找到世界的本意。诗是思想的浓缩,激情的升华,诗意是使我们超越事物一般状态的感受。发现诗意的一刹那是灵感降临的一刹那,是摆脱枷锁获得顿悟的一刹那,是人和大自然沟通的一刹那。晦涩难懂枯燥无味的数学变得简单美丽,光芒四射!

数学诗词化将一系列数学分支变成一系列诗词链,将一系列思想模式凝聚成一系列模块,将诗词的对仗转化成学科之间的对偶,只要更换几个字就将一个分支变成另一个分支,建立各分支间出人意料的联系,实现学科之间的乾坤大挪移。因此诗人的诗句表示自己不理解的意思,具有诗人所不体会的感召力。

开天辟地,阴阳两分,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象曰映象,形曰流形,易行乎其中。在阳为乾,在阴为坤,乾为粒子,坤为波动,一阴一阳之谓道。

夫乾者,其动也直,其静也专,是以粒子生焉。夫坤者,其动也翕,其静也辟,是以波动生焉。乾坤交合,天地交感,朝为行云,暮为行雨,云行雨施,品物流形。万物皆流,流者群也。方以类聚,物以群分。云者气也,气者场也,信息能量,皆在场中,气者质也,质者气也,气聚为孤子,质聚为万物,气散则死,气聚则生。

沁园春

万物皆流,大化流行,阴阳对偶。

看何处奇异,何处障碍;从何处来,向何处流。

亏格示性,指标计数,拓扑场论刚开头。

神通有,揽彼造化力,渡我飞舟。

科学艺术漫游,读历史峥嵘岁月稠。

恰英雄少年,风华正茂;统一数学,思想建构。

流形奠基,群论分类,笑傲当年万户侯。

凌空起,与天地万物上下同流。

这是大乘数学的第三境界。数学物理大统一是一个美丽的梦,也是大乘数学追求的理想境界。

大乘数学= 学数参禅= 言数明理= 诗化数学= 一花六瓣,五灯会元= 天眼通,凌空飞渡= 化功大法,乾坤大挪移= 用中国传统文化破解数学七十二绝技。

九年级数学能力培养专题

九年级数学能力培养专 题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九年级上学期数学能力培养综合题 一、选择题 1.如图,已知点A、B、C在⊙O上,∠COA=100°,则∠CBA的度数是 () A.40°B.50°C.80°D.100°2.如图,BD为⊙O的直径,30 A = ∠,则CBD ∠的度数为()A.30. B.45. C.60. D.80. (第1题图)(第2题图)(第3题图)(第4题图) 3. 如图,已知⊙O的半径为5,弦AB=6,M是AB上任意一点,则线段OM的长可能是() A.2.5 B.3.5 C.4.5 D.5.5 4. 图中的四条抛物线中,可能是二次函数22 y x x =+的图象为() A.①. B.② C.③ D.④ 5.如图,四边形PAOB是扇形OMN的内接矩形,顶点P在弧MN上,且不与 M、N重合,当点P在弧MN上移动时,矩形PAOB的形状、大小随之变化,则AB的长度()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不能确定6. 如图,⊙O是△ABC的外接圆,连OA、OC.若⊙O的半径为2,sin B= 3 4 ,则弦AC的长为() 2

3 A.3 4 B.7 C.3 D.32 (第5题图) (第6题图) (第7题图) 7. 如图,⊙O 上有两点A 与P ,若P 点在圆上匀速运动一周,那么弦AP 的长度 d 与时间t 的关系可能是下列图形中的 ( ) A. ① B. ③ C. ②或④ D. ①或③ 8.如图,A 、B 是反比例函数y =x k (k >0)上的两个点,AC ⊥x 轴于点C ,BD ⊥y 轴交于点D ,连结AD 、BC ,则△ABD 与 △ACB 的面积大小关系是( ) (A) S △ADB >S △ACB . (B)S △ADB <S △ACB . (C )S △ACB =S △ADB . (D)不能确定. 二、 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9. 函数y =x 2+bx -c 的图象经过点(1,2),则b -c 的值为______. 10.如图,一宽为2cm 的刻度尺在圆上移动,当刻度尺的一边与圆相切时,另一边与圆两个 交点处的读数恰好为“2”和“8”(单位:cm),则该圆的半径为 cm. ① d t O ③ d t O ② d t O ④ d t O

孩子的数学理解能力差怎么办精编版

孩子的数学理解能力差怎么办? 一、孩子做错题是正常的事情。 对学生来说,答错几道题是很正常的事,而且,我的博客上的数学题都是有一定灵活性和难度的题目,所以我在题目前面通常要加上“本套题有一定难度,家长在让孩子解答时,注意不要要求太高”。作为家长,应该帮助找出答错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给学生予以讲解或辅导,以达到提高学习成绩的目的。家长要求孩子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不犯错误是一种不合理的信念,知识的形成过程是纠正错误的认知,形成正确的认知的过程。作为家长,要有一颗宽容心和平常心,同时要懂一些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知识。 你的孩子能够每套题错一两道已经相当不错了。在这让我想起一个故事,两个人在沙漠上行走,每人都只剩下最后一壶水,乐观者说:“我还有一壶水,我能走出沙漠。”悲观者说:“我只有一壶水,我怎么办啊?”结果乐观者非常自信地走了沙漠。同样是错题,乐观的家长看到孩子说:孩子不错嘛,这么难的题,只错了一两个,并帮助孩子讲解做错的题目。悲观地家长说:你怎么又错两个道。让孩子在伤心和自责中学习知识,心情可想而知。 二、不能责备孩子的知识错误。 儿童对某学科的兴趣,通常是通过在学科中成功的喜悦获得的。在学科学习中获得的成功喜悦越多,就会越喜欢该学科,形成良性循环;反之,则会形成恶性循环,从而厌学。所以有时宽容孩子和淡化所犯的知识的错误,给以孩子适当的帮助,给他信任,相信孩子的潜

能,这不仅不是纵容,反而是使其“改邪归正”的最佳方法。如心理学家库利“镜中我”的理论所揭示,人在形成自我意识的过程中,会把他人作为镜子,从中照见了自己,即自我评价源自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对于心理未成熟的学生来说,别人一个微不足道的“消极暗示”,如:“你的理解能力有问题。”可能影响孩子的自我评价,认为自己的理解能力真有问题,让他消极对待自我的学习。 三、培养孩子理解应用题意的能力。 孩子对于一些应用题目的表述,不能正确的理解其中的意思,也是正常的。应用题是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小学生害怕的学习内容。家长在辅导孩子的过程中,要注意充分利用生活实际与实物场景的方法,克服难点,诱发学习兴趣。 如上例中的“把一根绳子对折后从中间剪开,问可以剪成几段。”孩子做错了,我们怎么纠正呢?可以让孩子用绳子做实验,考试的时候没有绳子怎么办?用纸条代替绳子,很多孩子在考试的时候只能对题冥思苦想,就没有想到动手试一试。如五年级数学题中,把一张正方形对折,对折,再对折,其中的一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如果学生找一张纸立即动手实验,马上就能知道答案。但有些学生不去动手,随意写个答案。 有一类应用题如“一筐鸡蛋连筐重36千克,一只筐重2千克,买6筐鸡蛋共重多少千克?”孩子由于缺乏实际经验,不能理解题意,如果家长急于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孩子是很难明白的。聪明的家长设计了两个场景,要他们做一个“工商人员”看哪一个小贩的做法是合

数学能力测试题-小升初

北大附中河南分校焦作校区数学能力测试题 宏志生招生考试 说明:本试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80分钟2013.4.5 一、计算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 2. 3. 4. 5. 6.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7. 定义运算※为a※b=, 3※m=2,那么m的值是()。

8.用橡皮泥做一个圆柱形学具,做出的圆柱底面直径 4厘米,高6厘米。如果再做一个长方体纸盒,使 橡皮泥圆柱正好能装进去,至少需要() 平方厘米硬纸。 9.如图是小明上个月零花钱的支出情况。乘公交车的 费用占支出总数的()%。,他上个月买早餐用 去30元,上个月的零花钱一共是()元。 10.一个自然数,各位数字之和是17,而且各位数字都不相同,这个数最小是(),最大是()。 11.一张边长是10厘米的正方形纸,沿着边剪去一个长为6厘米,宽为4厘米的长方形,余下图形的周长可能是()厘米。 12.如果物价下降50%,那么原来买1件东西的钱现在就能买2件。1件变2 件增加了100%,这就相当于我手中的钱增值了100%。如果物价上涨25%,相当于手中的钱贬值了()%。 13.加工西服要三道工序,专做第一、二、三道工序的工人每小时分别能完成西服30套、24套、20套,现有90名工人,要使每天三道工序完成的套数相同,每道工序分别人数分别是()。 14.下面算式左边的□里都是整数,右边答案只写出了四舍五入的近似值,则算式□中的数依次分别是()。

15.用同样大小的方砖铺一个正方形地面,两条对角线铺黑色的,(如图所示)当铺满这块地面时,共用了97块黑色的瓷砖,那么用了()块白色的瓷砖。 16.如果自然数 a 的各位数字之和等于5,那么称a 为“如意数”.将所有的“如意数”从小到大排成一列,2012 排在这一列数中的第()个。 17.甲车由 A 地开往B 地,同时乙车也从B 地开往A 地.甲车速度是每小时80 千米,乙车速度是每小 时70 千米.甲车在中途C 地停车,15 分钟后乙 车到达C 地,这时甲车继续行驶.如果两车同时到 达目的地,那么A、B 两地相距()千米。 18.小虎组织本班17位同学利用暑假到植物园去旅游,右图是植物园门票的 收费标准,请你帮助小明计算一下他们最少需要( )元买门票。 三、解答题:(第1小题4分,其余每小题6分,共34分) 19.甲乙两班学生人数相等,各有一些同学参加课外兴趣小组,甲班参加兴趣 小组的人数是乙班没有参加人数的,乙班参加兴趣小组的人数是甲班没 有参加人数的,甲班没有参加的人数是乙班没有参加人数的几分之几? 20.有糖水若干,加入一定量的水后,含糖率降低到3%,第二次又加入同样多的水后,含糖率降低到2%,第三次再加入同样多的水,这时糖水的含糖率

数学特色课程方案

数学特色课程方案

《小学生数学思维开发训练》课程方案(试行稿) 一、课程开发背景 教育是否培养出具有严密的思维能力和具有创造精神的新人,是当今素质教育的核心所在。2011版《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由此可见,从小加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方法的训练和创造性思维品质的培养,对于实施素质教育具有深远的意义。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开展数学思维训练,不仅使学生能够掌握渊博的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可以训练他们的思维,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发展,形式健全人格,具有终身持续发展能力的力量源泉。开展思维训练活动,能扩大学生的视野,拓宽知识,培养兴趣爱好,发展教学才能,为培养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品质提供极大的空间,全面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 二、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的数学各专题知识,初步应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问题;学会一些基本的解题策略和解题方法,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学会一些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尝试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提升数学思维能力。 2.能力目标:通过校本课程的学习,提高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品质,并在学习中学会与人分享、与人合作。 3.情感目标:通过思维训练,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喜爱,感受数学学科独特的魅力,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三、课程内容 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数学学习的特点和学生实际学习情况,本课程安排了“数与运算、图形与几何、解决问题”三方面的内容,放在五个年级学习,各年级教学内容如下: 年级数的运算图形与几何解决问题 一年级找规律(一)、数 和数数、数的计算、图形的计数(一)、谁 的眼力好、图形游戏 比较、简单运用、智力趣题 二年级加法的巧算、有余 数的除法、算式中 的数迷(一)、巧图形的剪拼(一)、 拼图游戏、数立方 体、图形的计数 周期问题(一)、天平问题、 幻方(一)、移多补少问题、 年龄问题、简单重叠问题、

浅谈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摘要: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一般特殊性和规律性的一种间接的、概括的反映过程。学生的良好思维能力是他们获取新知识、进行创造性学习和发展智力的核心。数学思维是对数学对象(空间形式、数量关系、结构关系等)的本质属性和内部规律的间接反映,并按照一般思维规律认识数学内容的理性活动。学习数学的本质,是数学思维活动的过程。国内外一系列研究表明:在学生学习数学的一切能力之中,思维能力居于核心地位。所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中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 关键词:思维数学思维培养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重要前提条件。真正做到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为学生将来的学习奠定基础。 新课标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纬一体的课程目标,将素质教育的理念体现在课程标准之中,通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从而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发展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获取新知、分析解决问题、合作交流的能力。那么,教师怎样通过明理启发、诱导,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就此谈谈一些教学体会。 一、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数学思维。 大教育家赞科夫说:“在各科教学中要始终注意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创造性。”大家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些都是站在自身的立场上来阐明思维与兴趣的重要性,这是把思维与兴趣分开来看。如果把思维和兴趣这两者结合起来,将会达到更加完美的效果。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每一个数学教师十分关心的问题。教师应吃透教材,把握教材中的智力因素,积极地进行教学。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从心理学角度看,如何抓住学生的某些心理特征,对教学将起到一个巨大的推动作用。兴趣的培养就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兴趣能激发大脑组织,有利于发现新事物和事物的新要素,并进行积极探索创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佳营养和催化剂。学生对学习有兴趣,对学习材料的反映也就最清晰。思维活动是最积极有效的,它能使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怎样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兴趣,调动数学思维的积极性呢? 1、利用演示、操作。演示可把图由静变动,能更好吸引学生的注意,起到直观的效果;操作是一种辅助的教学手段,恰当运用直观操作,师生互动,让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这样,既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又增强了思维能力。 2、保护好小学生的学习好奇心。好奇心是对所发生的新异事物感到惊奇,引发疑问,进行探究的心理倾问,它也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有助于点燃思维的火花。 3、克服以教师思维代替学生思维、教师讲、问牵着学生听、答的教学现象。要为学生留出足够的思维活动的空间,让学生利用自己的学习方式,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结构的基础上,自己动手、动脑、动口,在活动探究中发挥创造性,进行自主的建构。 4、考虑到学生现有心理水平,按照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原理,为学生创造一定问题情境,是引发学生思维活动的外部环境因素。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有疑才能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才能使他们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在教学时通过谈话、设问、提问、实

学生学习数学能力的培养

学生学习数学能力的培养 本人从事实践数学教学工作有十几年了,在教学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不强.在平时教学过程中:很多内容已经讲了很多次,但是学生还是不理解.根据这几年来的学习、总结和教学,我觉得原因在于: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过于注重“教”的环节,而学生在被动的学习,从而导致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一直得不到提高.现就这几年来的教学经验,谈谈几点体会: 加强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新课程越来越突出学生个人的主体性,越来越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提出“先学后教”的教学理念,在教学的过程中具体做法如下: 布置课前预习:每次上新课前,要求学生先预习,记下自己不理解的知识,以便上课时提出问题.当教师讲述这个知识点时刺激学生集中注意力。利用有梯度的练习,检验预习效果:学生在预习完一节课的内容后,让他们做基础练习,体会成功的喜悦,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习自信心;同时又通过做提高题,培养他们探索和求知的欲望.例如,在讲述平方差公式时可设计三组习题: A组:(1)(x+3)(x-3)(2)(1+2a)(1-2a) (3)(x+4y)(x-4y)(4)(y+3z)(y-3z) B组:(1)(-2a+b)(-2a-b)(1)(-m+3n)(m+3n) C组:(1)(2a-b+c)(2a+b-c) 这三组练习,要求一致。A组为基础练习,考查学生对公式掌握情况。B组练习是拓展练习,考查学生公式运用能力。C组为能力提高题型,考查学生对公式的理解。 利用分组讨论共同探讨,让学生在讨论探索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老师参与学生讨论并不时的进行引导,最后老师则对重点、难点、易错、易混的内容和题目进行概括和总结,让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掌握得更加透彻. 写学习反思:教师教学要写教学反思,在反思过程中发觉写反思对我的教学帮助很大.于是,我想如果学生也写学习反思总结,是不是也有帮助,我就要求学生在学完一章内容后进行反思,没想到效果很好,不但提高了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还给我提出了很多保贵的教学建议,这样一来,师生之间的距离拉进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增强了。 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数学学习中思维能力培养是数学教学中的必然趋势,让学生有个主动思维的空间,让他们好学,爱学。这对我们传统教学法以我为主,让学生被动接受课本的知识要求学生认真的听

数学理解的本质

数学理解的本质 认知心理学家将知识在学习者头脑中的呈现和表达方式称为知识的表征.对知识的理解与知识的表征密切相关,事实上,对一个事物本质的理解,就是指该事物的性质以一定的方式在学习者头脑中呈现并能迅速提取.基于此,我们将理解解释为对知识的正确、完整、合理的表征. 根据对数学知识的分类,数学理解应涵盖对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及过程性知识的理解等3个方面. (1)对陈述性知识的理解. 陈述性知识以命题、表象、线性排序等3种形式作为基本表征单位.命题相当于头脑中的一个观念,一个命题被看作是陈述性知识的最小单元.一个命题不是孤立的,它与其它命题相互联系组成命题网络.表象表征是对事物的知觉特征的保留,是一种连续的,模拟的表征.线性排序是对一系列元素所作的线性次序的编码.在人的知识表征中往往组合了命题、表象及线性排序,从而形成对知识的综合表征—_一图式.Anderson[8]认为:“图式是对范畴的规律性做出编码的一种形式.这些规律性既可以是知觉性的,也可以是命题性的.”显然,图式包容了命题网络,因为命题网络并不对可以知觉的规律性做出编码.Gagne 隅】对图式的特征作了更细致的刻画:①图式含有变量;②图式可按层级组织起来,也可以嵌入另一图式之中;③图式能促进推论. 对数学陈述性知识的理解是从知识的基本单元表征,到形成命题网络,再到获得图式的过程.许多学者认为,所谓对一个陈述性数学知识的理解就是在个体头脑中建立了该对象的一个命题网络.这种界定将知觉表征排除在外,有偏颇的一面,笔者认为,对一个陈述性数学知识的理解,是指学习者获得了该对象的图式. (2)对程序性知识的理解. 程序性知识是由陈述性知识转化而来的,是陈述性知识的动态成分.与静态的陈述性知识不同,程序性知识以“产生式”这种动态形式来表征.所谓产生式指一条“条件——行动”规则,即一个产生式总是对某一或某些特定的条件满足时才发生的某种行为的一种程序.当一个产生式的行动成为另一个产生式的条件时,这2个产生式便建立了相互的联系,若一组产生式有这种相互联系,便形成一个产生式系统,产生式系统代表了人从事某一复杂行为的程序性知识.对数学知识而言,其二重性表现得尤为突出,这种二重性或称为概念性知识和方法性知识(Hiebert& Carpenter) ,或称为对象和过程(Thompson 等),其本质就是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一个数学概念既包含结果也包含过程,如“加法”:a+b,既代表2个集合中的元素合并或添加起来的过程,又代表合并或添加后的结果.因而,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就不仅包括对静态的、结果的陈述性知识的理解,而且还包括对动态的程序性知识的理解. 既然程序性数学知识的表征是产生式和产生式系统,因此,程序性数学知识的理解就应解释为学习者对产生式和产生式系统的获得.特别地,我们认为对程序性知识中的策略性知识,其表征是一种双向产生式.双向产生式是一种具有双重功能的指令,它既能指令在具备什么样的条件下会有什么动作,又能指令在不同的情形中选用不同的产生式.换言之,学习者不仅知道“如果?那么?”,而且还应知道在什么条件下去使用这个“如果?那么?”.综上所述,学习者对程序性数学知识的理解,是指他建立了双向产生式和产生式系统. (3)对过程性知识的理解. 过程性知识与程序知识的共通之处是2者都是动态型知识,但2者的内涵是不同的.其一,过程性知识是指个体对数学知识发生发展过程的体验性知识,当然包含对陈述性知识及程序性知识获得的体验,其动态性贯穿于知识学习的全过程.而程序性知识是进行某项操作活动的程序,它是陈述性知识经过内化而得,其动态性表现在学习过程中的知识应用阶段.其二,程序性知识通过一定量的练习后可以习得甚至形成自动化技能,但过程性知识难以通过练习去习得.其三,程序性知识往往是针对某个知识点而言的,而过程性知识则是关注知识点之间的关系. 我们将过程性知识的表征分为2个层面,一是关系表征,二是观念表征.关系表征指个体对知识发展过程中知识之间存在某些关系的体悟.具体地说,它相当于陈述性知识的命题网络中连结命题的连线,以

(完整版)初一数学能力测试题

初一数学能力测试题(1) 班级______姓名______ 一. 填空题 1、将下列数分别填入相应的集合中:0、0.3、— 2、21- 、1.5、32、5 12-、+100 整数集合{ …} 非负数集合{ …} 2、早晨的气温是-2℃,中午上升了10℃,半夜又下降了8℃,则半夜的气温是________0C 3、—2与—3的和是_________;-4与-6的差是__________ 4、最小的正整数是________,绝对值最小的数是___________ 5、_______的相反数是0;_________的绝对值是它身;________平方是它本身 6、一个数的平方等于1,则这个数是________ 7、如果—a =—3,则a=_________;如果|a —3|=0,则a =______ 8、计算-|-2|=__________;—(—2)2=__________ 9、绝对值大于2而小于5的所有数是__________________ 10、比较大小:—2_______—3 3 1____21-- 11、在数轴上点A 表示—2,点B 离点A 五个单位,则点B 表示___________ 12、|a|=2,|b|=3,且a>b ,则=b a ___________ 二.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比负数大是正数 B 、数轴上的点表示的数越大,就离开原点越远 C 、若a>b ,则a 是正数,b 是负数 D 、若a>0,则a 是正数,若a<0,则a 是负数 2、下列说法:①正数的绝对值是正数;②两个数比较,绝对值大的反而小;③任何一个数的绝对值都不会是小于0的数;④任何一个整数的绝对值都是自然数 其中说法正确的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有理数加法或减法中,和不一定比加数大,被减数不一定比减数大 B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 C 、两个数的差一定小于被减数 D 、两个数的差一定小于被减数 4、一个数的立方等于它本身,这个数是 ( ) A 、0 B 、1 C 、-1,1 D 、-1,1,0 5、下列各式中,不相等的是 ( ) A 、(-3)2和-32 B 、(-3)2和32 C 、(-2)3和-23 D 、|-2|3和|-23| 6、(-1)200+(-1)201=( ) A 、0 B 、1 C 、2 D 、-2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学生数学思维发展的特点

学生数学思维发展的特点 学生数学思维发展的特点 数学思维的发展呈现年龄特征,要经历直观行动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包括辩证思维)等阶段。不同阶段的思维形态 有本质的差别,表现出不同的功能、数学思维就是按此顺序由低层 次向高层次不断发展的。当然,这种发展不是以高层次思维取代低 层次思维,而是高层次思维形态以低层次思维形态为基础,高层次 思维形态的出现与发展又反过来带动、促进低层次思维形态由低水 平向高水平发展。 小学阶段,学生的数学思维从以具体形象恩维为主要形式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当然,这种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 上仍与感性经验直接相联系,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这里的 过渡通常认为以1011岁(4年级)为转折点,称为“关键年龄”。在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数学思维具有明显的形象性,与面前的具体事 物或其生动表象联系着。而在高年级,学生逐步学会区分概念中的 本质与非本质属性、主要与次要的因素,学会掌握初步的科学定义,学会独立进行逻辑论证。当然,这种思维活动仍然要与直接的、感 性的经验联系在一起,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抽象性。 在整个中学阶段,学生的数学思维获得迅速发展,抽象逻辑思维占据优势地位。这种思维有五方面特征征:第一,能够离开具体事物,运用概念、通过假设进行思维,使思维按照发现问题、明确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的途径,经过一系列抽象逻辑思维,达到 解决问题的目的。第二,在具体从事复杂活动之前,能够预计活动 的发展进程,预先设想活动的计划、步骤和策略,具有思维的预见性。第三,由具体运算思维占优势发展到形式运算思维占优势,具 有思维的形式化特点。第四,思维活动中,自我意识或监控能力明 显化,反省的、监控性的思维特点越来越明显。第五,思维的自我 调节能力明显优,思维过程中追求新颖独特性、追求个性,思维的 系统性和结构性明显加强。中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发展也存在“关

浅谈高中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谈高中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从一道高考试题谈起 福州市第十五中学代勇内容摘要:数学在培养和提高人的思维能力方面有着其它学科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数学高考坚持的能力立意很好的体现了这一点。因此在数学教学中一定要下大气力来抓思维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能迸发出更多的数学灵感。 关键词:数学思维能力、抽象概括能力、逻辑推理能力、选择判断能力、数学探索能力。 数学在培养和提高人的思维能力方面有着其它学科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数学高考坚持的能力立意很好的体现了这一点。在整个高中数学,加上学生已有对数学的一些认识,牵涉到的概念、定理是不计其数的,不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灵活应用,学生学的只是一些“死”的知识。有些学生只是记住一些题目,想想老师以前似曾这么讲过,这些都不能很好的学好数学,只要注重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才能建立良好的学习态度,培养对数学的浓厚的兴趣,这才是学好数学的有效途径,那么,数学的思维能力,包括什么内容呢?在数学学习中可以直接培养的几种能力有:抽象概括能力、逻辑推理能力、选择判断能力和数学探索能力。现在的许多高考试题,一方面是老师认为出得好,出得妙,试题容易入手,运算量相应减小,另一方面却是老师教出来的学生认为出得难,出得怪,不知如何切题,有力使不上。如2005年高考数学试题(福建卷)选择题第12题:f(x)是定义在R上的以3为周期的偶函数,且f(2) = 0,则方程f(x) = 0在区间(0 , 6)内解的

个数的最小值是()A.5 B.4 C.3 D.2.高考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平时学习、训练不曾出现的新面孔试题,学生不能采用“把问题放到严密的数学体系中,将思维重点放到如何剖去具体问题的外部伪装,将其中的数学本质挖掘出来,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的作法。而想的更多是如何套上以往见过的哪一类题型,想来想去想不出,以致想到没有时间为止。因此在数学教学中一定要下大气力来抓思维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能迸发出更多的数学灵感。(一)抽象概括能力 数学抽象概括能力是数学思维能力,也是数学能力的核心。它具体表现为对概括的独特的热情,发现在普遍现象中存在着差异的能力,在各类现象间建立联系的能力,分离出问题的核心和实质的能力,由特殊到一般的能力,从非本质的细节中使自己摆脱出来的能力,把本质的与非本质的东西区分开来的能力,善于把具体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的能力等方面。在数学抽象概括能力方面,不同数学能力的学生有不同的差异。具有数学能力的学生在收集数学材料所提供的信息时,明显表现出使数学材料形式化,能迅速地完成抽象概括的任务,同时具有概括的欲望,乐意地、积极主动地进行概括工作。抽象概括能力是学习数学的基础,我们必须把握概念的本质,从而能够应用概念去解决问题,例如,求两个集合的交集,同学应该知道,交集是两个集合元素共同部分组成的一个集合,那么有针对性地应用这个概念去寻找两个集会的公共部分,问题就解决了,有些同学之所以不能区分,交集、并集的概念,就在于不注重对概念的理解,以致做很多的题目,也只能是事倍而功半了。 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呢?我认为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教学中将数学材料中反映的数与形的关系从具体的材料中抽象出来,概括

浅谈数学中数学能力的培养

浅谈数学中数学能力的培养

初中数学素质能力培养之我见 [摘要]初中数学素质能力的培养应成为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和一条基本原则。在教学中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独立思考,不断追求新知,发现,提出,分析并创造地解决问题,使数学学习成为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数学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数学知识,而且还要揭示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后者对发展素质能力更为重要。 [关键词]素质教育;素质能力;学习兴趣;创新精神。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发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号召,素质教育打破传统的应试教育局面,它以提高全面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发展个性,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为目的的一种教育思想和人才培养模式。为了充分发挥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则必须对数学教学进行改革。 一、提高思想认识,更新教学观念。 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主阵地,它是由教师、学生、教学媒体等要素构成的系统,学生在校的大部分时间都在课堂中度过,因此为了实施素质教育则必须重视45分钟的课堂教学,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作用即要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变讲堂为学堂,变学会为会学,变知识为能力。因此要让素质教育进入课堂则必须在思想上有所认识,提高。教师首先要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质,不能片面强调学生的考试成绩,而是要充分认识到素质教育的实质和重要性,使自己从经验型转向科研型,才能适应社会的要求,而学生则不能依赖教师、课本,他们应从接受模仿型转为自主探索创新型。因此,在教学中,要打破传统的灌输教学,要提高启发式教学要把教学系统从封闭向开放,在系统有序化的舞台上,教师和学生都“既是演员,又是观众”(物理学家玻尔语)教师不再处于独占讲台的静态格局,不再是单一地向学生“送去”知识,而是引导学生“拿来”理论,吕叔湘说:“教师培育学生,主要教会他

数学能力解读

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能力内涵解读及数学能力的培养 数信学院潘园园课程与教学论新课程数学更加重视对能力的要求,强调“能力立意”而非“知识立意”。提高空间想象、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等基本能力是“标准”对基本能力认识的一个发展,是课程目标对数学能力的基本要求。 1.空间想象能力 几何学能够给我们提供一种直观的形象,通过对图形的把握,发展空间想象能力,这种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无论是数学本身、数学学习本身,还是在其他方面,都是一种基本能力。搞艺术的人就经常说,这种空间想象能力与他们艺术上的想象能力、艺术创作能力是一种殊途同归的感觉。 “标准”对空间想象能力的发展是:更加关注通过对整体图形的把握去培养和发展空间想象能力;关注在空间想象能力培养中人的认识规律,概括了人们认识和探索几何图形的位置关系和有关性质的规律,建议通过“直观感知、操作确认、思辩论证、度量计算”等学习过程,培养和发展空间想象能力,这对几何课程的学习应该是有帮助的。例如在立体几何的学习中,建议从对空间几何体的整体观察入手,认识整体图形,再以长方体为载体,直观认识空间点、线、面的位置关系,抽象出有关概念,用数学语言表述有关性质与判定。事实上,相关研究表明,个体的认识是先从对整体的认识开始的。大家知道,在立体几何的学习中,异面直线和异面直线之间的距离是比较难理解的两个概念,如果先讲平行平面,那么,异面直线就是两个平行平面中的两条不平行的直线,而异面直线之间的距离问题,也会因为平行平面间距离的确定性而变得容易理解了。而且从几何学的发展来看,对整体微分几何的研究也受到越来越大的关注。在生活中,我们在做事的时候也一样,你首先要有一个整体的安排,你才能把握各个方面在其中的作用和地位。 2.抽象概括能力 抽象概括能力是这次“标准”中新加的一个基本能力,这不仅是数学本身、数学学习的需要,也是现代社会对未来公民基本素养的要求。 数学高度抽象的特点,要求我们能从具体事物中区分、抽取研究对象的本质特征,即抽象概括,通过抽象概括的过程,认识和理解研究对象。没有抽象概括的过程,就不会很好地认识和理解数学概念和结论。如果我们从中学生熟悉的图形入手,提出问题,把他们的区别用数学语言表达,引导他们一步一步抽象概括出概念,这样,从具体的、生动的实例出发,加上恰当的问题,让学生在经历抽象概括的过程中,去发现研究对象本质的东西,不仅能使学生能较好地认识和理解数学,更重要的是学会了怎样进行抽象概括,怎样学习数学,进而还可促进其

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水平能力测试卷

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水平能力测试卷 一、填空 1、3.08千克=()千克()克 43.6毫升=()升 2、一个小数的百分位上的数字是最小的合数,百位上的数字是最小的质数,其余位上的数都是0,这个数写作(),保留一位小数是()。 3、把4米长的铁丝平均分成5段,每段长是这根铁丝的()/(),其中的3段是这根铁丝的()/(),每段长()/()米,也就是1米的()/()。 4、王师傅23 小时织了米长的毯子,1小时织()米,织1米需()小时。 5、菜籽的出油率是30%,3000千克菜籽可榨油()千克,要榨油5100千克需要菜籽()千克。 6、挖一个长50米,宽40米,深2米的长方体蓄水池,占地面积是()平方米,如果在它的四壁和底面抹水泥,抹水泥的面积是()平方米,最多能容纳()立方米的水。 7、一个圆柱体和一个圆锥体的底面积和高都相等,已知它们体积之和是48立方分米,圆柱的体积是()。 8、一张长方形纸的长是8分米,宽是6分米,把它剪成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面积是()平方分米。 9、3个完全相同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后,长方体的表面

积比原来3个正方体表面积的总和减少了12平方厘米,长方体的体积是()立方厘米。 二、判断。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一个棱长为6分米的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相等。() 2、27 的分子和分母同时加上4,这个分数的大小不变。() 3、244=6,24是倍数,6是约数。() 4、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就叫做互相平行。() 5、甲数比乙数少40%,则甲数与乙数的比是3:5。( ) 6、如果一个圆柱体与一个长方体的底面积和高都相等,那么它们的体积也一定相等。() 三、选择 1、等腰三角形一定是()三角形。 ①锐角三角形 ②直角三角形 ③钝角三角形 ④以上都有可能 2、需要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数量跟总数之间的关系时,应选用()。 ①统计表 ②条形统计图 ③折线统计图 ④扇形统计图

数学思维的三个特性分别是什么

数学思维的三个特性分别是什么 数学思维的特性 数学思维从数学学科的特点出发,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主要表现为以下特性: 1.数学思维的问题性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它促使数学发现、推动数学的发展。没有问题就不会导致数学的思维。数学思维主要地表现在数学问题解决过程中。希尔伯特说:“正如人类的每项事业都追求着确定的目标一样,数学研究也需要自己的问题。正是通过这些问题的解决,研究者锻炼其钢铁般的意志和力量,发现新方法和新观点,达到更为广阔和自由的境界。”(引自:希尔伯特《数学问题》,《数学与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p191) 在数学学习中,数学思维总是从提出问题开始的,并且数学思维贯穿问题解决的始终。关于问题解决,我们将在后面讨论。 2.数学思维的概括性 思维的概括性主要表现是通过思维而把抽象出的事物本质特性联合起来,或推广到同类事物中去。数学研究的对象不是客观事物,而是从客观事物中抽象出的事物的空间形式与数量关系。例如,数学思维中的平行四边形,就是从客观世界中形形色色的有关的四边形物体中进行抽象和概括出来的。没有抽象概括,就没有数学概念,也就不存在数学思维。

在数学思维中,思维的概括性可以使数学知识活化和推广。“概括就是迁移”。数学思维的概括性具有学习迁移的作用。例如,通过思维的概括,可以使分数的性质很容易地推广到分式上去。 3.数学思维的间接性 间接认识事物是思维的一大功能。对非欧几何的认识是思维间接性何在我们地球这个空间中是无法直观地认识的,只有通过数学思维才能接的思维途径而认识它。 数学思维的间接性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经常地出现,并表现出它的威力与作用。当然,数学思维的间接性是要凭借已知的数学知识进行思维才能表现出来的。 思维与数学思维 思维是人的一种高级的心理活动形式。 数学思维也就是人们通常所指的数学思维能力,即能够用数学的观点去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转化与划归,从一般到特殊、特殊到一般,函数/映射的思想,等等。一般来说数学能力强的人,基本体现在两种能力上,一是联想力,二是数字敏感度。前者能够把两个看似不相关的问题联系在一起,这其中又以构造能力最让人折服;后者便是大多数曝光的所谓geek,比如什么nash之类的。当然也有两种能力的结合体。 我国初、高中数学教学课程标准中都明确指出,思维能力主要是指:会观察、实验、比较、猜想、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会用归纳、演绎和类比进行推理;会合乎逻辑地、准确地阐述自己的思想和观点;能运用数学概念、思想和方法,辨明数学关系,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完整版)浅谈幼儿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谈幼儿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数学是一门创造性和应用性都很强的学科,21世纪需要开拓型、创造型的人才,创造性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对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创造性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是人们完成创造性活动的基础。教育能促进幼儿创造力的发展,数学教育不仅能发展幼儿的逻辑思维,还可以培养其创造思维。通过数学领域中开展各种创造性的活动,发展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变通性、独特性、培养幼儿探索发现的积极性,从而开发幼儿的创造潜能力。 为此,我在各种数学教育途径中渗透创造教育的精神与做法,在实践中探索促进创造力发展的教法。在幼儿数学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一、培养孩子的独立学习能力 (一)营造家庭和谐氛围,让孩子在宽松环境中成长 家庭是孩子接受第一教育的基础,构建和谐家庭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家庭的方方面面。家长的生活态度、生活方式以及所受的教育程度等因素控制和主导着家庭成员的情感行为,他们的喜怒哀乐,会在家

庭中表现和宣泄,如果家长没有足够的宽容接纳态度,这种消极情绪就会转嫁给孩子。因此,家长的一种从容不迫的气度,谦抑的态度,便能从内心传导出一种饱和的力量,并将这种力量传递到孩子的心里,也就是人在自然状态中的一种和谐,在这样的状态下,才能触及到孩子学习能力的根部,并加以培养。 (二)潜移默化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让兴趣成为习惯 一个人的兴趣可以是自然发生的,但更多的时候是靠培养获得的,在孩子的日常生活中家长潜移默化给予孩子的积极的影响。培养孩子读书的兴趣并最终养成读书的习惯,让读书成为孩子终生受益,永远都喜欢并乐于做的事。 (三)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孩子无意中获取知识 有条件的家庭可以常带孩子去书店或图书馆,并且把它安排在日常生活的例事日程中,只要能坚持下去,孩子就会好学、会学、能学,自主学习的能力就会自然形成。有效利用网络资源可培养孩子自主学习能力。 二、幼儿数学兴趣的培养是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关键 兴趣是学习的重要动力,兴趣也是创造性思维能

数学能力的培养

数学能力的培养 数学教学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包括数学观念、数学意识、数学思维、数学能力及基本的数学逻辑。而素质教育的核心也就在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如何把数学知识与生产,生活实际结合起来,注重学生应用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每一位数学教师必须思考的课题。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强调数学来自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生活中的数学教学本质是培养学生的应用与创新能力。下面谈谈自己在数学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 一、联系生活现实,创设情境,理论联系实际进 行教学,培养学生应用能力 在七年级下期,学生都将转入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学习,在头天晚上备课时,我正愁眉不展的思考如何上明天的新课,忽然我想起了自己在小时候遇到的“警察与小偷”的故事:“有一位便衣警察根据线报明察暗访到一间小屋后,细听到屋内的小偷正在分赃:每人分300元,就多出200元;每人分400元,又还差300元…这位警察叔叔眼睛一转,就算出了有几位小

偷,多少赃款。”当我把这道数学题一出给同学们,众说不一,却很少有同学能短时内算出正确答案。于是我便很自然地引入我要讲的新课内容,给同学们分析、讲解、计算、求解。同学们这节课听得特别认真,特别入神,知识也掌握得特别牢固。由于提出的问题源于生活现实,就缩短了教材内容与现实的差距,使学生兴趣陡增,让学生感到数学无处不在,有利于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结合数学内容,布置有个性发展的兴趣作业,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初二上期,同学们对乘方知识掌握比较牢固之时,我给学生留了一道作业: 观察下列等式: 13=12 13+23=32 13+23+33=62 13+23+33+43=102 …

对数学理解的再认识

对数学理解的再认识 作者:黄燕玲等文章来源:数学教育学报 摘要:现代心理学将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 2 大类,根据数学知识的特征,我们将数学知识分为结果性知识和过程性知识 2 类,其中结果性知识包括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因而,数学理解就应指对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过程性知识的理解.图式的获得、产生式系统的建构、关系和观念表征的完善分别是陈述性知识理解、程序性知识理解、过程性知识理解的本质. 关键词:数学理解;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过程性知识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894(2002)03–0040–04 “数学理解”已成为当今数学教育研究的一个热点[1~4].纵观这些研究,可以发现有一个明显的缺陷,即缺乏对数学过程性知识理解的探究,本文旨在对这一问题作初步探索. 1.数学理解”的研究概述 1.1 两种学习理论对“理解”的阐释 行为主义把学习解释为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认为学习过程是一种试误过程,在不断的尝试与错误中逐渐形成联结.在行为主义看来,刺激与反应的联结受到练习和使用的次数增多而变得越来越强,反之,变得越弱.因而,行为主义学习观强调技能训练,实现技能由“自觉地执行”向“自动地执行”的转化,于是,个体对知识的理解就是记忆概念、规则和方法,并能迅速提取并用于解决问题.显然,行为主义将知识理解定位在知识记忆的层面上,而不对“机械性记忆”和“在理解基础上的记忆”加以区别.事实上,行为主义只关注人的外部行为,不研究人的内部思维过程,因而不可能对“知识的理解”作深入探讨. 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理解的实质是学习者以信息的传输、编码为基础,根据已有信息建构内部的心理表征、并进而获得心理意义的过程.Mayer 给出了学习者的理解过程模式[5],如图1 所示. 在这一模式中,个体的理解分为3 个阶段:第一阶段,各种信息经过注意的“过滤”,部分信息经过感觉登记进入短时记忆.第二阶段是编码阶段,进入短时记忆的信息没有得到复述和加工的部分很快消退,得到及时复述和进一步加工的信息进入长时记忆.第三阶段是表征的重新建构和整合阶段.当信息进入长时记忆后,一方面,使已有图式的一些节点和相应的区域被激活,从而使已经得到编码的信息获得了心理意义;另一方面,新信息的纳入又使已有的图式发生相应的变化,形成新的知识网络和认知结构.由于认知心理学是从人的内部心理去探索人类的学习规律,从而对知识理解的解释就更加深刻和合理. 1.2 对数学理解的研究 对数学理解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 (1)数学理解的界定.Hiebert 和Carpenter[1]认为:“一个数学的概念或方法或事实被理

幼儿的思维特点和学习数学的心理特点汇总

幼儿的思维特点和学习数学的心理特点幼儿期思维发展和趋势是从直觉行动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发展,抽象逻辑思维尚处于萌芽状态。幼儿学习数学,主要通过四个阶段,即实物操作——语言表达——图像把握——符号把握,从而建立数学的知识结构。幼儿学习数学的心理特点,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1.幼儿学习数学开始于动作 自从皮亚杰提出“抽象的思维起源于动作”之后,这已经成为幼儿数学教育中广为接受的观点。我们也经常能观察到,幼儿在学习数学时,最初是通过动作进行的。特别是小班的幼儿,在完成某些任务时,经常伴随着外显的动作。比如在“对应排列相关联的物体”活动中,幼儿在放卡片时,总要先和上面一排相对应的卡片碰一下,然后才把它放在下面。这实际上就是一个对应的动作。随着幼儿动作的逐渐内化,他们才能够在头脑中进行这样的对应。幼儿在最初学习数数的时候,也要借助于手的点数动作才能正确地计数。直到他们的计数能力比较熟练,才改变为心中默数。 幼儿表现出的这些外部动作,实际上是其协调事物之间关系的过程。这对于他们理解数学关系是不可或缺的。在幼儿学习某一数学知识的初期阶段,特别需要这种外部的动作。而对于那些表现出抽象思维有困难的幼儿,也需要给予他们充分的动作摆弄的机会。例如,在学习加减运算时,最能帮助幼儿理解加减的数量关系的方法,就是让幼儿进行合并和拿取的操作,让幼儿在实际的动作中理解两个部分如何合为一个整体、整体中拿走一个部分还剩下另外一个部分。而那些不能摆脱实物进行抽象的数字运算的幼儿,正说明他们还需要动作水平上的操作。在这时给予他们摆弄实物的练习,既符合他们的心理需要,也有助于他们的学习。 2.幼儿数学知识的内化要借助于表象的作用() 尽管说表象对于幼儿学习数学不起决定性的作用,但并不是说毫无作用。幼儿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开始于外部的动作,但是要把它们变成头脑中抽象的数学概念,还有赖于内化的过程,即在头脑中重建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表象的作用即在于帮助幼儿完成这一内化的过程。 过去有些不适当的做法把表象的作用无限地夸大,甚至以为幼儿学习数学就是在头脑中形成数学表象的过程,于是通过让幼儿观看实物或图片、教师讲解数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