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第一章第五节-磁生电-练习题(无答案)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第一章第五节-磁生电-练习题(无答案)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第一章第五节-磁生电-练习题(无答案)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第一章第五节-磁生电-练习题(无答案)

第5节磁生电

1.磁生电电磁感应。

英国科学家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标志着时

代的开始。

(1)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的运动时,导体

中就会产生电流,这种现象叫做电磁感应,产生的电流叫。

(2)如果电路不闭合,当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没有,

但是导体中却有。

(3)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且部分导体做运动。2.感应电流的方向与方向和方向有关。改变导体的或,感应电流的方向会发生相应的改变。这三个方向可用右手定则来判定。(了解)下列示意图中,闭合电路有电流产生的是(只画出导体的横截面)。

A B C D E

3.电磁感应现象中,移动导体磁感线时消耗了机械能,在闭合电路中产生了电能,实现了能向能的转化。

4.交流发电机的工作原理是根据现象制成的。

abcd为线圈A、B为电刷

(1)分析线圈运动到几个特殊位置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情况:当线圈平面和磁感线垂直时,

;当线圈平面和磁感线平行时,。(注意两次的切割方向,及电流方向的改变)

(2)线圈在磁场内转动一周,感应电流方向改变两次;线圈不断转动,则感应电流方向不断做周期性变化。这种改变大小和方向的电流就是。交流电跟我们从电池得到的电流有所不同,从电池得到的电流的大小和方向不变,通常叫做。

(3)我国交流电的周期,频率为,即发电机线圈转一周用0.02s,即1s内线圈转50周,每秒出现50个周期,方向改变次。

(4)发电机主要由转子和定子两部分组成,再利用铜环和电刷把线圈产生的电输送给用电器。当转子线圈转动时,线圈的ab与cd边切割磁感线而产生感应电流。实际使用的大型交流发电机,一般采用线圈不动,磁极旋转的方法来发电。为得到较强的磁场,还可用电磁铁代替永磁体。

5.发电机和电动机的结构本质上是一样的,因此,电动机也可用来做发电机。交流发电机发电时,内部线圈中是电,外部电路中也是电;直流发电机发电时,内部线圈中是电,外部电路中是电。

6.了解电与磁的发展历程。

题型一电磁感应现象

1.如图所示·蹄形磁铁位于水平木板上,现要使电流表的指针偏转,下列做法可行的是()

A.蹄形磁铁不动,导体棒ab竖直向上运动

B.蹄形碰铁不动,导体棒ab竖直向下运动

C.蹄形磁铁不动,导体棒ab水平向左运动

D.蹄形磁铁N、S极互换,导体棒ab竖直向上运动

2.如图所示,在磁场中悬挂一根直导线,导线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灵敏电

流计○G的两个接线柱上,组成一个闭合电路。当导线沿着图示方向运动

时,有两个运动方向能使电流表的指针偏转,这两个运动方向是()A.向右或向左B.向上或向下

C.向左或向上D.向右或向下

题型二交流发电机

1.如图所示是某同学自制的发电机,叶轮转动时灵敏电流表的指针

便会摆动,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发电机是利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原理制成的

B.该发电机发电时,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C.叶轮转动后,会发现灵敏电流表的指针左右摆动,因为该发

电机发出的是交流电

D.由于线圈和支架间存在摩擦等因素,叶轮的能量不可能全部转化为电能

2.如图所示,放在磁铁中的线圈A和B用导线串联,当用力使线圈A

向右运动时,发现悬挂的线圈B也随着摆动。此时线圈A、B各自的实

验原理与下列设备的工作原理相对应的是()

A.发电机、电动机B.电动机、发电机C.发电机、发电机D.电动机、电动机题型三实验探究

1.在探究“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验中:

(1)如图,a、b所接线柱间应接入(填“大”或“小”)量

程的电流表。

(2)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电流表指针没有发生偏转,其原因

可能是。

(3)改正错误后继续实验,小王发现每次电流表指针的偏转角

度不相同,于是他对影响感应电流大小的因素做以下猜想:

猜想一:与导体切割磁感线运动的速度大小有关;

猜想二:与磁场的强弱有关;

猜想三:与导体的匝数有关。

为了验证猜想三,他设计的方案是:分别让两个匝数不同的线圈,在如图所示的磁场中水平向左运动,观察电流表指针的偏转角度。请对此方案做出评价,指出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请你说出小王最终如何判断猜想三是否正确:。

在“探究感应电流的产生”的实验中,小颖同学的四次实验情况分别如图所示。

甲乙丙丁(1)根据图甲和图乙的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

(2)根据图乙和图丁的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

(3)有同学说:“只要闭合电路中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运动,就会产生感应电流。”你认为他的说法对吗?,图可支持你的结论。

一、选择题

1.发电机是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下列能作为发电机设计原理的装置是()

A B C D

2.在交流发电机中,将线圈中产生的交流电供给外电路是利用()

A.滑环B.电刷C.换向器D.滑环和电刷

3.以下关于直流发电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线圈中产生的是直流电,对外输出的是交流电

B.线圈中产生的是交流电,对外输出的是直流电

C.线圈中产生的是直流电,对外输出的也是直流电

D.线圈中产生的是交流电,对外输出的也是交流电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导体在磁场中运动就能产生感应电流

B.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运动就一定能产生感应电流

C.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应线的运动,导体中就会产生电流

D.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应线的运动,一定能产生感应电流

5.如图是探究“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装置。闭合开关S后,下列操作能使灵敏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的是()

A.磁体、导体ab均保持不动

B.磁体不动,导体ab沿竖直方向上下运动

C.导体ab不动,磁体沿竖直方向上下运动

D.磁体不动,导体ab沿水平方向左右运动

6.如图所示,是小滨探究“什么情况下磁可以生电”的实验装

置,ab是一根直铜丝,通过导体与电流表的“3”“-”两接线柱

相连,当把ab迅速向右运动时,并未发现电流表指针明显偏转,

你认为最可能的原因是()

A.没有感应电流,指针不偏转B.感应电流太小,无法使指针明显偏转

C.应把ab改为迅速向左运动D.应把ab改为迅速上下运动

7.将小电动机与小灯泡按如图所示电路连接,在小电动机转轴上绕线,

然后用力拉线,使电动机转动。在电动机转动过程中,小灯泡发光。该

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①电产生了磁,使电动机转动②磁产生了电,使小灯泡发光③电动

机是电源④转速越快,灯泡越亮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8.王斌同学根据如图所示的原理,制作了一台小型风力发电机,用

以辅助照明。发电机工作时,发现灯泡发光较暗,下列措施不能够

增加灯泡亮度的是()

A.把铜线圈换成铁线圈

B.换用磁性较强的磁体

C.提高线圈的转动速度

D.换用匝数较多的线圈

9.回顾如图所示“什么情况下磁可以生电”的探究过程,你认

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让导线在磁场中静止,蹄形磁铁的磁性越强,电流表指

针偏转角度越大

B.用匝数较多的线圈代替单根导线,且使线圈在磁场中静

止,这时电流表指针偏转角度大些

C.蹄形磁铁固定不动,使导线沿水平方向运动时,电流表指针会发生偏转

D.蹄形磁铁固定不动,使导线沿竖直方向运动时,电流表指针会发生偏转

二、填空题

10.如图是手压式电筒,压动按柄,通过塑料齿轮带动铜丝线圈内磁性飞轮高

速旋转,实现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流。它在工作时机械能转化为

能,进而转化为光能。它的工作原理是。

11.如图所示,将一根导体棒ab两端用细导线与灵敏电流计组成

一个闭合回路。让导体棒ab水平向左运动时,电流计的指针向右

偏转;导体棒ab水平向右运动时电流计的指针向左偏转,说明感

应电流的方向与有关。让导体捧ab沿竖直方向上下

运动时,电路中(填“有”或“没有”)感应电流。

12.如图所示,把一条长约10m的导线两端连在灵敏电流计的两个接

线柱上,形成闭合电路。有两个同学迅速摇动这条导线,两个同学沿

(填“东西”或“南北”)方向站立时,电流计指针更容易

偏转。应用该原理制成了机。

三、实验、探究题

13.在学校实验室开放时,同学们对手摇发电机非常感兴趣,他们想:

发电机产生感应电流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呢?于是他们开展了探

究,如图是他们所用的发电机和实验记录表:

实验顺序线圈转速线圈转向小灯泡亮度

1

2

3

(1)根据表格可知,他们准备研究发电机产生感应电流的大小是否与有关。

(2)手摇发电机在发电时将能转化为电能。

(3)他们根据小灯泡的亮度来判断电路中感应电流的大小,像这种用能直接观测的最来显示不易直接观测的量的方法叫“转换法”。下列方法属于“转换法”的是(填序号):①根据磁铁吸引大头针的多少来判断磁性的强弱;②根据能否进行新陈代谢来区分生物与非生物;③根据纯净物中元素种类的多少来区分单质与化合物。

(4)判断电流大小,除了借助小灯泡观察之外,实验室常用表来测量。

1.关于电磁现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发电机的原理是电磁感应现象

B.金属导体中的自由电子在做定向移动时,周围一定会产生磁场

C.电动机工作时,主要的能量转化是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D.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一定产生感应电流

2.如图所示的装置中,所有部件都静止时,小磁针亦静止于如图所示的位置。在下述四种情况下,小磁针发生偏转的是()

A.磁铁不动,导线ab向左运动

B.导线ab不动,磁铁向下运动

C.磁铁与导线以相同的速度同时下落

D.磁铁与导线以相同的速度同时上升

3.小明将灵敏电流计和线圈连接成如图电路,来研究电磁感应现象。图甲与图乙中线圈的匝数是相同的,将相同的条形磁铁以相同的速度插入线圈中,

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两图中电流方向相同

B.甲、乙两图中电流计指针都发生偏转

C.当磁铁不动时,电流计也有示数

D.此现象中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甲乙4.作为一种应急措施,有时也可以用扬声器代替话筒。如

图所示装置,人对着扬声器的锥形纸盆说话,声音就会使与

纸盆相连的线圈在磁场中振动,从而产生随着声音的变化而

变化的。这种现象在物理学上称为现象。

5.如图为探究“磁生电”的实验装置。

(1)闭合开关,让悬着的导体ab (填“左右”、

“上下”、“沿a向b”或“沿b向a”)运动时,电流表会发

生偏转。

(2)若保持导体ab不动,要产生感应电流,正确的操

作是。

(3)实验中发现电流表指针偏转不明显,为了使指针偏转明显,请你从实验装置和操作上各提一条改进建议。装置改进:;操作改进。

6.右图是某课外活动小组仿制的一个能产生持续电流的装置发

电机。装有手摇柄(未画出)的转轴垂直穿过圆盘中心,金属圆盘放

在蹄形磁铁之间,圆盘的轴心和能在圆盘的边缘滑动接触的滑片通过

金属导线与电流表相连。金属圆盘可以看成是由无数根长度等于圆盘

半径的导线组成的,圆盘在磁极间不断转动,每报导线都在做切割磁

感线的运动,从而产生持续电流。当以某一转速匀速转动金属圆盘时,

电流表有一定的计数。根据上述材料,请完成下面的实验探究填空:

(1)换用磁性更强的磁铁,其他条件不变,发现电流表读数增大,说明电流大小跟

有关;

(2)换用一个半径大一些的金属圆盘,其他条件不变,发现电流表读数增大,说明电流大小也跟切割磁感线的有关;

(3)当圆盘转速增大,其他条件不变时,发现电流表读数也增大,说明电流大小还跟切割磁感线的有关。

7.实验室内设置有四辆脚踏车,每逢下课同学们就会排队来

骑脚踏车。因为骑车不仅可以健身,同时还可以发电供学校

使用。装在自行车上的发电机工作时把能转化成电

能。同学们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探究发电机的工作原理,探

究中有同学提出了问题:“感应电流的大小会跟哪些因素有关

呢?”

小红猜想:“可能跟磁场的方向有关。”

小华猜想;“可能跟导体切割磁感线运动的方向有关。”

小丽猜想:“可能跟导体切割磁感线运动的快慢有关。”

请你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帮助小丽设计实验来验证她的猜想,简述你的,实验方法:。请你也猜猜看,感应电流大小还可能跟有关。

浙教版八年级下科学答案

浙教版八年级下科学答案 LELE was finally revised on the morning of December 16, 2020

八年级科学(下)试卷 满分:100分时间:90分 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N-14 C-12 O-16 Na-23 H-1 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40分) 1. 下列选项属于符号的是() 2. 生活中常接触到“加铁酱油”、“高钙牛奶”等用品,铁、钙指的是() A.元素 B.分子 C.原子 D.单质 3.世界首个铟金属交易中心已在我国成立并开业。铟原子核外电子数为49,相对 原子质量为115,则铟原子的质子数为( ) A.49 B.18 C.66 D.115 4. 三聚磷酸钠(Na 5 P 3 O 10 )过去常用作洗衣粉的辅助剂,我国部分省市为防止水体 富营养化已禁止销售和使用含磷洗衣粉。在Na 5 P 3 O 10 中磷元素的化合价为() A.+3 B.+4 C.+5 D.+6 5.下图是表示气体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A B C D 6.过氧化氢(H 2 O 2 )是隐形眼镜的洗涤成分,关于过氧化氢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它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B.它由一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分子构成 C.它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D.它由两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成 7.有一条酸河,经分析发现是由于河水中含有的物质R在氧气的作用下发生反应所 致,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R+2 H 2 O +7O 2 =2 FeSO 4 +2 H 2 SO 4 据则R的化学式为() A. FeS B. Fe 2 S 3 C. FeO D. FeS 2 8.下面有关分子的正确说法是() ①分子由原子构成;②分子是由一种原子构成的;③分子是由不同的原子构成的;④分子构成了所有物质;⑤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之一。 A.①②⑤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⑤ 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汤姆生建立的“汤姆生模型”认为原子核像太阳,电子像行星绕原子核运行 B.卢瑟福建立的“卢瑟福模型”认为电子像云雾一样出现在原子核周围 C.波尔建立的“分层模型”认为电子在原子核周围分层运动 D.现代科学家认为电子像西瓜籽似地嵌在原子中 10.下列试剂瓶标签上的化学式书写错误的是() 11.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硫元素的信息示意图,对图中信息理解错误的是( ) A.A为原子序数 B.B为元素名称 C.C为元素符号 D.D为中子数 B.危险标 志 C.细胞结构 图 D.甲烷分子 A.眼球结 构

浙教版八年级下科学复习提纲

浙教版八年级下科学复习提纲 第一章电和磁 1、简单的磁现象:磁铁能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叫磁性,具有磁性的物质叫磁体。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磁极,任何磁体只有两个磁极即:南极S 、北极N 。磁极间存在相互作用,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的过程叫磁化。 2、磁场:磁体周围空间存在磁场。磁场的基本性质是它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磁力的作用,磁 体间的相互作用都是通过磁场而发生的。在磁场中某一点,小磁针静止时 N 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物理学家用磁感线来形象地描述空间磁场分布的情况。磁体周围磁感线都是从磁体的 N 极出来,回到磁体 S 极。 3、地磁场:地球的周围空间存在着磁场,叫地磁场。磁针指南北就是因为受到地磁场的作用。地磁场与条形磁铁的磁场相拟,地磁的N极在地理南极附近。地理的南北极与地磁的南北极之间的夹角叫磁偏角。 4、电流的磁场:奥斯特实验说明通电导线和磁体一样周围也存在磁场,即电流的磁场;电流的磁场方向跟电流方向有关。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和条形磁铁的磁场相似,通电螺线管的磁极方向跟电流方向的关系可用安培定则来判断:用右手握住螺线管,让四指弯向螺线管中电流方向,则大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螺线管的北极。影响通电螺线管磁性强弱的因素是:电流大小、线圈匝数、有无铁芯。 5、电磁铁:内部带有铁芯的通电螺线管叫电磁铁。电磁铁的优点是:(1)磁性的有无可由通断电来控制;(2)磁性的强弱可由电流的大小来控制;(3)磁的极性可由电流的方向来控制。电磁继电器实质上是一个由电磁铁控制的开关。应用:电铃、电磁起重机、电磁选矿、电磁继电器、电话等. 6、磁场对电流的作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要受到力的作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方向跟电流方 向和磁场方向有关。 电动机就是利用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的原理制成的,它把电能转化成为机械能。直流电动机中换向器的作用:当线圈转到平衡位置时,自动改变线圈中电流的方向,从而使线圈沿原方向继续转动,改变直流电动机转向的方法:改变电流方向。直流电动机模型通电后不能转动的原因可能是:_在平衡位置(还有很多可能)_____. 7、电磁感应:闭合电路里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就产生电流,这种现象叫电磁感应现象,产生的电流叫感应电流。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1、闭合电路、2、一部分导体、3、切割磁感线运动。若电路不闭合,则无感应电流,但有感应电压。这种现象由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通过实验发现。导体中感应电流的方向跟切割磁感线方向和磁场方向方向有关。在电磁感应现象中,机械能转化成电能。发电机就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制成的,发电机线圈中产生的电流是交流电。我国交流电周期0.02秒,频率:50赫兹一个周期内电流方向改变两次,1秒内电流方向改变100次。大型发电机包括转子和定子两部分。一般采用线圈不动,磁极转动的方式。 8、家庭电路:火线与零线间的电压是 220 , V,分辨火线、零线的工具是测电笔 电能表的作用:测一定时间内消耗的电能“220V 10(20)A ”的意 义:。

八年级科学下册第三章测试卷2

§3.4测试卷(考试时间45分钟) 班级学号姓名 得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2分) 1.下列不是植物的营养器官的是() A.根B.茎C.叶D.种子 2.双子叶植物的茎能不断的加粗是由于这些植物具有()A.形成层B.生长区C.韧皮部D.木质部 3.下列哪一个过程符合植物体内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途径() A.叶→根→茎B.根→叶→茎 C.叶→茎→根D.根→茎→叶 4.植物的年轮存在于植物体茎的哪个结构中() A.外树皮B.髓C.形成层D.木质部 5.植物体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在各个器官是相互联通的。 A.筛管B.导管C.水管D.毛细管6.收集橡胶胶乳时往往要割橡胶树,为使胶乳顺利流出,正确的割胶方式是应该割到橡胶树的哪个部位。()

A.木质部B.内树皮的韧皮部 C.形成层D.外树皮的韧皮部 7.植物体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动力是() A.光合作用B.蒸腾作用 C.呼吸作用D.渗透作用 8.使植物体不断长长的结构是() A.茎的形成层B.茎的生长区 C.根冠D.根的生长区 9.植物体通过蒸腾作用散失水分的结构是() A.叶表皮的气孔B.表皮以下的叶肉 C.树皮D.叶片 10.植物体的叶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部位,那么在叶中制造有机物的部位是() A.叶肉B.叶表皮C.叶脉D.叶柄11.植物体的叶片只有充分地伸展才能维持它的功能,使植物体的叶片充分伸展的结构是() A.叶脉B.叶肉 C .叶表皮D.气孔12.制作麻袋用的材料取自于植物体的() A.根的韧皮部B.茎的韧皮部 C.叶片D.茎的形成层 13.废弃的塑料制品成为土壤污染的主要原因是()A.因为它们者是有毒物质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

【教学方案】第1节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用符号和模型来表示复杂的事物或过程的科学方法。 2.举例说明学习和生活中所见过的符号和模型。 3.学会用模型解释简单的科学现象和过程。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了解用符号和模型来表示复杂事物或过程这一科学方法。 2.了解模型的各种不同类型及作用。 3.能用物质粒子模型解释水的状态变化,体验建立模型的思想。 三、教学准备 1.随身听、饮料罐。 2.地球仪图片、细胞模式图图片、眼球模型图片、水分子模型图片等。 四、教学方法 1.演示法 2.谈话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课程引入 1.观察与思考。(展示一部随身听给学生看) 师:请大家看一下这部随身听,你能告诉老师如何使用它吗?假如你要在巴黎都市购买一套住房,你会去销售大厅看什么?

生:学生思考并回答。 师:这部随身听上并没有汉字,而且你也没有看过说明书,你是怎么知道它的使用方法呢? 生:学生思考并回答。(根据机身上的符号,特别是按键上的符号)。师:我们的生活包括衣食住行,那么假如你要在巴黎都市购买一套住房,你会去销售大厅看什么? 生:回答问题(楼房沙盘)。 2.讲述。 师: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用到一些类似的符号来表示事物,有时我们也会用到模型来表示事物。这是一种非常有用的科学方法。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 二、模型 1.列举。 师:在生活中,我们曾听说过“模型”这个词。例如我们常见的地球仪、动物细胞模式图等。请你说说什么是模型,并列举几个模型的例子。 生:(学生回答:航模、船模、宇宙飞船模型、建筑模型等)。 2.提问。 师:在我们以前的学习中,我们都用过哪些模型呢?(地球仪、细胞模型、眼球模型、皮肤模型、水分子模型等。(注:老师可以下载这些模型的图片并播放。) 师:我们为什么要用地球仪和植物细胞模式图呢? 生:学生思考并回答。

最新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归纳

最新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电与磁 一、磁现象: 1、磁性:能够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 2、磁体:具有磁性的物质(磁铁:铁质的磁体) 3、磁极:定义: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磁极,任何磁体都有两个磁极。 种类:如果磁体能自由转动,指南的磁极叫南极(S),指北的磁极叫北极(N) 相互作用规律: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4、磁化:①定义: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得到磁性的过程。 磁铁吸引铁钉的原因是因为铁钉被磁化后,铁钉与磁铁的接触部分间形成异名磁极,异名磁极相互吸引的结果。 ②钢和软铁的磁化:软铁被磁化后,磁性容易消失,称为软磁材料。钢被磁化后,磁性能 长期保持,称为硬磁性材料。所以制造永磁体使用钢,制造电磁铁的铁芯使用软铁。 二、磁场: 1、定义:磁体周围存在着的物质,它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特殊物质。 磁场看不见、摸不着我们可以根据它所产生的作用来认识它。这里使用的是转换法。 2、基本性质:磁场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力的作用,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而发生的。 3、方向规定: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磁场的方向。 4、磁感线:在磁场中一些带箭头的曲线。 ①方向:磁体周围的磁感线都是从磁体的北极出来,回到磁体的南极。 ②说明:A、磁感线是为了直观、形象地描述磁场而引入的曲线,不是客观存在的。 B、用磁感线描述磁场的方法叫模型法。 C、磁感线是封闭的曲线。 D、磁感线立体的分布在磁体周围,而不是平面的。 E、磁感线不相交。 F、磁感线的疏密程度表示磁场的强弱。 ③熟练掌握条形磁铁磁感线的画法。 三、地磁场: ①定义:在地球产生的磁场,磁针指南北是因为受到地磁场的作用。 ②磁极:地磁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 ③磁偏角:首先由我国宋代的沈括发现,地磁南北极与地理南北极不重合。 四、电生磁:1.奥斯特实验:通电导线的周围存在磁场,称为电流的磁效应。直线电流周围的磁感线是环 绕导线的同心圆,距离直线电流越近,磁场越强。 2.通电螺线管的磁场: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和条形磁铁的磁场很相似。其两端的极性跟电流方 向有关。 安培定则:右手握螺线管,四指弯向螺线管的电流方向,大拇指所指的一端就是螺线管的北极。 影响通电螺线管磁性强弱的因素:电流大小、线圈匝数、有无铁芯。 3、电磁铁 A、定义:带铁芯的通电螺线管。 B、优点:磁性有无由通断电来控制,磁性强弱由电流大小来调节,磁场方向由电流方向 来控制, C、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通过线圈的电流越大,磁性越强;线圈匝数越多,磁 性越强。 电磁继电器:由电磁铁控制的开关。用低电压弱电流控制高电压强电流,进行远距离操作和自动控制。分为控制电路和工作电路。 电话:话筒把声音信号转化成强弱变化的电流(发电机),电流沿着导线流入对方听筒,听筒又把变化的电流通过电磁铁转化成声音信号(电动机)。 五、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1、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力的方向跟电流方向和磁场方向有关。 如果改变其中一个量,则受力方向将改变;如果两个量同时改变,则受力方向将不变。 2、应用——直流电动机 ①构造:线圈(转子)、磁铁(定子)、换向器、电刷; ②工作原理: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 ③能量转换: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④平衡位置:线圈处于平衡位置(线圈面与磁感线垂直)时受平衡力作用。 ⑤换向器作用:当线圈转过平衡位置时,通过换向器改变电流方向,从而改变线圈的受 力方向,保证线圈持续转动。 六、电磁感应(磁生电): 1、物理学史:该现象1831年被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发现。 2、定义:闭合电路 ....的.一部分导体 .....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的运动 ........时,导体中就会产生电流,这种现象叫做电磁感应现象。 3、感应电流的方向跟导体运动方向和磁场方向有关。如果改变其中一个量,则电流方向将改变;如果两个量同时改变,则电流方向不变。 4、感应电压:无论电路是否闭合,做切割磁感线的导体两端都会产生感应电压。 5、应用——交流发电机 ①构造:线圈(转子)、磁铁(定子)、铜环、电刷 ②工作原理:电磁感应 ③能量转换: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6、交流发电机和直流发电机在线圈中产生的都是交流电。交流发电机通过铜环向外输出交流电。直流发电机通过换向器向外输出直流电。 大型交流发电机一般采用线圈不动,磁极旋转的的方式来发电。 7、交流电和直流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第三章测试题

八年级科学下册第三章测试题(1) 一、选择题: 1.以下不属于土壤中物质的是( ) (A)矿物质(B)氧气(C)水(D)臭氧 2.土壤中死亡的生物体,最后被分解成无机物,主要是因为( ) (A)土壤氧气氧化的结果(B)小动物食用后排出 (C)微生物分解(D)植物根呼吸作用的结果 3.如右图所示,土壤浸出液蒸发后的残留物是( ) (A)小细砂(B)蛋白质 (C)无机盐(D)金属 4.蚯蚓在土壤中生活,能松土,对这种现象认识有错误的是( ) (A)增加土壤中的含氧量(B)有利于空气进入土壤 (C)促进植物根的呼吸作用(D)使植物光合作用增强 5、下列各项中关于破坏土壤资源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恣意砍伐森林会导致水土流失(B)草原的过度放牧会引起沙漠化 (C)焚烧作物秸杆后土壤无须再施肥(D)烧山开荒将会导致土壤肥力下降 6、周末,小明和爸爸想找地方挖蚯蚓做鱼饵,他们在哪个地方能找到蚯蚓( ) (A)乱石堆里(B)干硬的土堆中(C)小水洼(D)湿润的草地 7、关于土壤的形成过程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地球上—开始就有土壤 (B)风和流水、太阳共同作用使岩石变为土壤 (C)种类繁多的动植物也会使岩石变为土壤 (D)岩石的热胀冷缩导致岩石的分裂,最后形成土壤 8、以下三种土壤样品中,哪种通气性能最差,哪种保水性能最强() (A)甲,甲(B)甲,乙(C)乙、乙(D)乙、丙 9.小明同学在探究植物根系分布与哪些因素有关,提出了下列假设,你认为哪个假设最不适宜() (A)植物根系分布可能与土壤结构有关 (B)植物根系分布可能与光照强度有关 (C)植物根系分布可能与通气状况有关 (D)植物根系分布可能与地下水位高低有关 10.根尖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在() (A)根冠(B)根毛区(C)分生组织(D)侧根 11.小明一连几天用妈妈清洗过咸水鱼的水浇一株花卉,不久后发现该花卉枯萎死亡其原因可能是() (A)营养过多(B)因阳光过强 (C)因细胞失水而死(D)水分蒸发过多

(2017)新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 第一章《电与磁》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下第一章 电与磁 知识点第一节:指南针为什么能指方向 1、磁性:磁铁能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磁铁的这种性质叫做磁性。 2、磁体:具有磁性的物质叫做磁体。 3、磁极;磁体各部分的磁性强弱不同,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做磁极,它的位置在磁体的两端。 可以自由转动的磁体,静止后恒指南北。为了区别这两个磁极,我们就把指南的磁极叫南极,或称S极;另一个指北的磁极叫北极,或称N极。 4、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是: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异名磁极互相吸引。 5、磁体可分为天然磁体和人造磁体,通常我们看到和使用的磁体都是人造磁体,它们都能长期保持磁性,通称为永磁体。 6、磁化: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得到磁性的过程。 铁棒被磁化后,磁性容易消失,称为软磁体。钢被磁化后,磁性能够长期保持,称为硬磁体或永磁体,钢是制造永磁体的好材料。人造磁体就是永磁体。 7、磁场: 磁场的基本性质:它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磁力的作用,磁体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而发生的。磁场的方向:在磁场中某一点,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 8、磁感线: 为了形象地描述磁体周围的磁场,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引入了磁感线:依照铁屑排列情况,画出一些带箭头的曲线。方向都跟放在该点的磁针北极所指的方向一致,这些曲线叫磁感应线、简称磁感线。 9、磁感线的特点: (1)在磁体外部,磁感线由磁体的北极(N极)到磁体的南极(S 极)。 (2)磁感线的方向就是该点小磁针北极受力的方向,也就是小磁针静止后北极所指的方向。

(3)磁感线密的地方表示该点磁场强,即磁感线的疏密表示磁场的强弱。 (4)在空间每一点只有一个磁场方向,所以磁感线不相交。 10、地磁场 地磁场:地球产生的磁场。 地磁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 地球南北极与地磁的南北极并不重合,它们之间存在的一个夹角,叫磁偏角。小磁针的南极始终指向地理南极的原因就是:在地理南极附近,存在着地磁场的 北 极或 N极。 第二节.电生磁 11、奥斯特实验 现象:导线通电,周围小磁针发生偏转;通电电流方向改变,小磁针偏转方向相反. 结论: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 12、直线电流的磁场 直线电流的磁场的分布规律: 以导线上各点为圆心的一个个同心圆,离直线电流越近,磁性越强,反之越弱。 13、安培定则(一) 用右手握住导线,让大拇指所指的方向跟电流方向一致,那么弯曲的四指所指的方向就是磁力线环绕方向。 14、通电螺线管的磁场 通电螺线管周围能产生磁场,并与条形磁铁的磁场很相似。改变了电流方向,螺线管的磁极也发生了变化。 15、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和电流关系——安培定则(右手螺旋定则) 用右手握螺线管,让四指弯向螺线管电流的方向,则大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螺线管的北极. 16、通电螺线管的磁性强弱由什么因素决定?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单元测试第三章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第三章测试题 班级姓名学号 一.选择是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准备移栽的茄子秧、黄瓜秧的根部总是带着一个土坨。这是为了() A。减少根部水分的散失 B.减少幼根和根毛的折断损伤 C。防止营养流失 D.防止植物不适应新的土质 2.把幼嫩植物的茎掐断,从断面上流出的白色汁液来自() A.筛管 B.木纤维 C.韧皮纤维D.导管 3。正在结果的黄瓜植株,其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 A。光合作用B瓜果的膨胀 C。经气孔散发D。植株的生长 4.科学研究发现,用适量的“汽水”(一种能释放二氧化碳的弱酸性溶液)浇灌植物,能促进植物的生长。原因是它能() ①增强呼吸作用;②改良碱性土壤;③增强光合作用;④增强蒸腾作用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5.植物体进行的下列活动中受到气孔开闭影响的是() ①水分的吸收和运输;②无机盐的运输;③光合作用;④呼吸作用;⑤蒸腾作用 A.①②④⑤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 6.根毛区是根尖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从结构上说其原因是() ①根毛细胞有大液泡;②生有大量根毛,大大增加了根与土壤的接触面积;③有输导组织; ④根毛细胞的细胞液浓度通常比土壤溶液的浓度高 A。①和④B。①和② C。②和③D。以上都是 7.如图是某科研小组研究某种植物吸水速率与蒸腾速率关系时绘制的曲 线图,图中两曲线表示一天内光照和黑暗环境下吸水速率与蒸腾速率的 变化过程。请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b时刻蒸腾速率等于吸水速率B.a到b时间段内,蒸腾速率大于 吸水速率 C。光照时,蒸腾速率有可能会小于吸水速率,黑暗时吸水速率总是大于 蒸腾速率 D.光照时,蒸腾速率有可能会小于吸水速率,黑暗时吸水速率总是小于蒸腾速率 8.双子叶植物的茎能加粗的原因是() A。茎中导管、筛管的运输能力特别强 B.双子叶植物的根系特别发达 C。韧皮部细胞是活的细胞 D.形成层能不断分裂,产生新的细胞 9.近年来,我国四大海域都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赤潮”现象,严重地影响到了近海养殖业和渔业的生产。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 科学知识点归纳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归纳第一章电与磁 一、磁现象: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 1、磁性:能够吸引、磁体:具有磁性的物质(磁铁:铁质的磁体)2、磁极:定义: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磁极,任何磁体都有两个磁极。3 种类:如果磁体能自由转动,指南的磁极叫南极(S),指北的磁极叫北极(N) 相互作用规律: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4、磁化:①定义: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得到磁性的过程。 磁铁吸引铁钉的原因是因为铁钉被磁化后,铁钉与磁铁的接触部分间形成异名磁极,异名磁极相互吸引的结果。 ②钢和软铁的磁化:软铁被磁化后,磁性容易消失,称为软磁材料。钢被磁化后,磁性能长期保持,称为硬磁性材料。所以制造永磁体使用钢,制造电磁铁的铁芯使用软铁。 二、磁场: 1、定义:磁体周围存在着的物质,它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特殊物质。 磁场看不见、摸不着我们可以根据它所产生的作用来认识它。这里使用的是转换法。 2、基本性质:磁场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力的作用,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而发生的。 3、方向规定: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磁场的方向。 4、磁感线:在磁场中一些带箭头的曲线。 ①方向:磁体周围的磁感线都是从磁体的北极出来,回到磁体的南极。 ②说明:A、磁感线是为了直观、形象地描述磁场而引入的曲线,不是客观存在的。 B、用磁感线描述磁场的方法叫模型法。 C、磁感线是封闭的曲线。 D、磁感线立体的分布在磁体周围,而不是平面的。 E、磁感线不相交。 F、磁感线的疏密程度表示磁场的强弱。 ③熟练掌握条形磁铁磁感线的画法。

三、地磁场: ①定义:在地球产生的磁场,磁针指南北是因为受到地磁场的作用。 ②磁极:地磁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 ③磁偏角:首先由我国宋代的沈括发现,地磁南北极与地理南北极不重合。 四、电生磁: 1.奥斯特实验:通电导线的周围存在磁场,称为电流的磁效应。直线电流周围的磁感线是环绕导线的同心圆,距离直线电流越近,磁场越强。 2.通电螺线管的磁场: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和条形磁铁的磁场很相似。其两端的极性跟电流方向有关。 安培定则:右手握螺线管,四指弯向螺线管的电流方向,大拇指所指的一端就是螺线管的北极。.影响通电螺线管磁性强弱的因素:电流大小、线圈匝数、有无铁芯。 3、电磁铁 A、定义:带铁芯的通电螺线管。 B、优点:磁性有无由通断电来控制,磁性强弱由电流大小来调节,磁场方向由电流方向来控制, C、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通过线圈的电流越大,磁性越强;线圈匝数越多,磁性越强。 电磁继电器:由电磁铁控制的开关。用低电压弱电流控制高电压强电流,进行远距离操作和自动控制。分为控制电路和工作电路。 电话:话筒把声音信号转化成强弱变化的电流(发电机),电流沿着导线流入对方听筒,听筒又把变化的电流通过电磁铁转化成声音信号(电动机)。 五、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1、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力的方向跟电流方向和磁场方向有关。 如果改变其中一个量,则受力方向将改变;如果两个量同时改变,则受力方向将不变。 2、应用——直流电动机 ①构造:线圈(转子)、磁铁(定子)、换向器、电刷; ②工作原理: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 ③能量转换: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④平衡位置:线圈处于平衡位置(线圈面与磁感线垂直)时受平衡力作用。 ⑤换向器作用:当线圈转过平衡位置时,通过换向器改变电流方向,从而改变线圈的受力方向,保证线圈持续转动。 六、电磁感应(磁生电): 1、物理学史:该现象1831年被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发现。

科学八年级下第一章知识点

八年级下科学第一章知识点梳理 第一节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 1、符号:是指有一定意义的图形、文字等。如数学运算符号、电路元件符号等。 符号的作用:能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还可以避免由于表达的文字语言不同和事物外形不同而引起的混乱。 如:交通符号、电学符号、元素符号… 2、模型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或复杂的事物。 如:地球仪、眼球模型、水分子模型…… 1.图 2.表 3.计算机图像 4.公式 5.化学方程式都是模型等等… 在自然科学研究中,人们通过一定的科学方法,建立一个适当的模型来反映和代替客观对象,并通过研究这个模型来揭示客观对象的形态、特征和本质,这样的方法就是模型方法。 第二节物质与微观粒子模型 一.分子的定义与性质: 1.分子的定义:在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注:“保持”是指构成物质的每一个分子和该物质的化学性质完全相同,如水分子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物理性质是物质的大量分子聚集所表现的属性,是宏观的,所以单个分子是不能表现的。保持化学性质的粒子除了分子外,还有其他的粒子,如原子、离子等。)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2.分子的性质: (1)分子很小:肉眼看不见,需通过扫描隧道显微镜等显微设备来观察。 (2)分子不断运动: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如远处可闻到花香,樟脑球在衣柜中时间久了就不见了。 (3)分子间有空隙:一般来说气体分子间间隔很大,固体、液体分子间间隔较小,因此气体容易压缩(如可向轮胎中打气),固体、液体不易被压缩。不同液体混合总体积小于两者的原体积和等现象。(4)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此处的性质是指化学性质。 二、用分子观点解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1、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本身不变,只是分子间的距离发生了变化,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本身发生变化,变成其他物质的分子。如:水变成水蒸气时,水分子本身没有变化,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变大。水通直流电时,水分子发生了变化,生成了氢分子和氧分子。 2、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结合成新物质的分子; 三、原子的定义与性质 1、原子的定义: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用化学方法不能再分)(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裂成原子,而原子不可再分。) 2、原子的性质 (1)原子很小:肉眼看不见,需通过扫描隧道显微镜等显微设备来观察。 (2)原子是不断运动的。 (3)原子间有空隙:如由原子构成的金属也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4)同种物质的原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原子性质不同,此处性质是指化学性质。 3、物质的构成 (1)有的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如水、氢气、氧气、二氧化碳等。 (2)有的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如金属单质、碳(石墨)、磷等固态非金属单质(碘除外)、氦气、氖气和氩气等稀有气体。 (3)有的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如食盐、烧碱(氢氧化钠)等。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浙教版八年级下科学期末试卷A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量:H—1 I—127 K—39 O—16 S—32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 60分) 1、下列是光源的是( C) A、月亮 B、宝石 C、烛焰 D、看电影时的电影幕布 2、下列动物的受精方式不相同的一组的是( A ) A、金鱼和鲸 B、蛇和龟 C、鸽和猫 D、大鲵与鲫鱼 3、发生灾难时,被困在建筑废墟中的人向外界求救的一种好方法是敲击铁制的管道,这种做法是利用铁管能( A ) A、传声 B、传热 C、响度 D、通风 4、为了制作一束平行光,班里的同学提出了以下的方法,你认为可行的方法是( B ) A、选用凹透镜并把一小灯泡放在凹透镜的焦点上 B、选用凸透镜并把一小灯泡放在凸透镜的焦点上 C、选用凹透镜并把一小灯泡放凹透镜的2倍焦点处 D、选用凸透镜并把一小灯泡放凸透镜的2倍焦点处 5、一位同学在使用电流表测电流时,发现指针向左边没有刻度的一方偏转,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C ) A、电流表的量程选错了节 B、电路中的电流过小 C、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D、电流表被短路了 6、下列现象中,属于非条件反向的是( D ) A、海狮听到饲养员的脚步声,分泌唾液 B、学生听见铃声,跑进教室 C、司机看见红灯,停止前进 D、风沙吹进眼里,出现流泪现象 7、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C ) A、月食现象 B、阳光在浓密的树荫下形成的圆形光斑 C、平静湖面上群山的倒影 D、岸边看到清澈见底的湖水中嬉戏的小鱼 8、为探究声的产生条件是什么,有人建议以下几个实验方案,你认为能说明问题的实验是( B ) A、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钟罩内空气抽去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小 B、拨动吉他的琴弦发出声音时,放在弦上的小纸片会被琴弦弹开 C、吹响小号后,按不同的键使其发出不同的声音 D、把正在发声的收音机密封在塑料袋里,放入水中,人们仍能听到收音机发出的声音 9、如图所示中能正确测出电灯L1的电流的是(C ) 10、下列关于敲声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D ) A、鼓面振动的幅度越大,发出的声音的响度越大 B、鼓面振动的越快,发出的声音的频率越高 C、用大小不同的力量敲鼓,鼓声的响度不同 D、敲鼓的力量越大,鼓声的音色越好 11、如图所示四种情景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A )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第一章测试题

八年级科学下册第一章测试题 班级姓名 相对原子质量:S∶32 Cu∶64 Mg∶24 C∶12 O∶16 N∶14 H∶1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1、下列选项属于模型的是() A、H2O B、表示方向的指向标 C、电流I D、沙盘中的校园 2、冰融化成水时,发生改变的是() A、分子的种类 B、分子间的间隔 C、分子本身体积变大 D、分子质量变小 3、能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微粒是() A、氧元素 B、氧原子 C、氧离子 D、氧分子 4、氢元素和氧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A、质子数不同 B、中子数不同 C、核外电子数不同 D、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5、下列元素符号书写正确的是() A、MN B、CA C、mg D、Zn 6、“2N”表示的意义是(). A、表示两个氮元素 B、表示两种氮元素 C、表示两个氮原子 D、既表示两个氮元素,又表示两个氮原子 7、隐形眼镜洗液的主要成分是 H2O2(双氧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2O2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B、H2O2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C、H2O2是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的 D、H2O2是由两个氢元素和两个氧元素构成的 8、下列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 A、三氧化二铝 B、空气 C、铁粉 D、液态氧 9、下面有关分子的正确说法是() ①分子由原子构成;②分子是由一种原子构成的;③分子是由不同的原子构成的; ④分子构成了所有物质;⑤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之一。 A.①②⑤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⑤ 10、下列符号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种原子,还能表示这种单质的化学式的是 () A.N B.CO C.Cu D.Cl 11、硒是抗衰老元素,且能抑制癌细胞生长。“北大富硒康”中含有硒酸根离子(SeO42-) 则在硒酸根离子中硒元素的化合价为() A、―2价 B、―4价 C、+4价 D、+6价 12、首先提出原子学说的科学家是 ( ) A、道尔顿 B、德莫克利特 C、牛顿 D、爱迪生 13、证明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的是 ( ) A、铁矿石磨成粉末 B、碘受热升华 C、加热水有水蒸气生成 D、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

新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第三章知识点梳理

第三章——空气与生命知识点详解 §2.1 空气 1.空气的组成(体积比): (78% ) (21%) 稀有气体、 二氧化碳、水蒸气和固体杂质共占1% 2.空气成分的检验: ①水:通常用 来检验,现象为 变 色。 原理:CuSO 4(白色粉末) + 5H 2O = CuSO 4·5H 2O (蓝色晶体) ②CO 2:通常用 来检验,现象为澄清石灰水变 。 原理: (化学方程式表示) 3.空气的利用 ①氮是构成生命体蛋白质的主要元素。用途:灯泡、食品中作保护气;化工原料;液态氮可作冷冻剂。 ②氧气化学性质 ,可支持 ;支持 。 用途:急救病人、登山、潜水、气焊、气割、炼钢等 ③稀有气体:化学性质 , 时能发出各种有色光。用途:保护气;各种电光源;激光技术。 ④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 ,不支持 ,也不支持 。 用途: 作为制冷剂;工业原料;灭火;气肥。 4. 实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原理:选择某种能与氧气反应而不与空气中氮气及其他气体反应的固体物质(红磷、汞) ,利用氧气与该物 质反应后生成固体物质,使密闭容器中气体体积减小(减小的体积即为氧气的体积),气体压强减小,引起瓶内水位变化,从而确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实验分析:导致实验结果偏小的原因: ①红磷量不足,使瓶内氧气未耗尽; ②胶塞未塞紧,使外界空气进入瓶内; ③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弹簧夹,使进入 瓶内水的体积减少。 导致实验结果偏大的原因:点燃红磷,塞紧胶塞后,未关闭弹簧夹,使瓶内部分空气逸出,致使瓶内气压偏 小,进入瓶内水的体积增大。 注:①CO 2、SO 2易被NaOH 溶液吸收,因此如用NaOH 溶液代替水时,可用硫粉、木炭代替红磷做该实验。 ②因镁能与空气中的氮气反应生成氮化镁,故不可用镁来做该实验。 3)反应结束后充分振荡水的目的:________________ 5. 氧气的物理性质:通常情况下是一种 色、 味 体;标准状况(0℃、1标准大气压)下密度为 1.429×103Kg/m 3 比空气略大; 溶于水(或难溶于水);在标准大气压下, ℃时液化成 色液氧、 ℃时凝固成 色 状固态氧。 氢氧化钠溶液

浙教版八年级下科学(答案)

八年级科学(下)试卷 满分:100分 时间:90分 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N-14 C-12 O-16 Na-23 H-1 Cl-35.5 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40分) 1. 下列选项属于符号的是( ) 2. 生活中常接触到“加铁酱油”、“高钙牛奶”等用品,铁、钙指的是( ) A .元素 B .分子 C .原子 D .单质 3.世界首个铟金属交易中心已在我国成立并开业。铟原子核外电子数为49,相对原子质量 为115,则铟原子的质子数为( ) A .49 B .18 C .66 D .115 4. 三聚磷酸钠(Na 5P 3O 10)过去常用作洗衣粉的辅助剂,我国部分省市为防止水体富营养化 已禁止销售和使用含磷洗衣粉。在Na 5P 3O 10中磷元素的化合价为( ) A .+3 B .+4 C .+5 D .+6 5.下图是表示气体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 A B C D 6.过氧化氢(H 2O 2)是隐形眼镜的洗涤成分,关于过氧化氢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它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B.它由一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分子构成 C .它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D.它由两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成 7.有一条酸河,经分析发现是由于河水中含有的物质R 在氧气的作用下发生反应所致,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R+2 H 2O +7O 2=2 FeSO 4 +2 H 2 SO 4据则R 的化学式为( ) A. FeS B. Fe 2 S 3 C. FeO D. FeS 2 8.下面有关分子的正确说法是 ( ) ①分子由原子构成;②分子是由一种原子构成的;③分子是由不同的原子构成的;④分子构成了所有物质;⑤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之一。 A .①②⑤ B .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⑤ 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汤姆生建立的“汤姆生模型”认为原子核像太阳,电子像行星绕原子核运行 B.卢瑟福建立的“卢瑟福模型”认为电子像云雾一样出现在原子核周围 C.波尔建立的“分层模型”认为电子在原子核周围分层运动 D.现代科学家认为电子像西瓜籽似地嵌在原子中 10.下列试剂瓶标签上的化学式书写错误的是( ) B .危险标志 C .细胞结构图 D .甲烷分子 A .眼球结构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第一章知识点归纳教学提纲

科学八年级下册第一章知识要点归纳整理 1、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是: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异名磁极互相吸引。 2、磁体可分为天然磁体和人造磁体,通常我们看到和使用的磁体都是人造磁体,它们都能长期保持磁性,通称为永磁体。 3、磁化: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得到磁性的过程。 4、磁性:磁铁能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磁铁的这种性质叫做磁性。 5、磁体:具有磁性的物质叫做磁体。 6、磁极;磁体各部分的磁性强弱不同,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做磁极,它的位置在磁体的两端。 可以自由转动的磁体,静止后恒指南北。为了区别这两个磁极,我们就把指南的磁极叫南极,或称S 极;另一个指北的磁极叫北极,或称N极。 铁棒被磁化后,磁性容易消失,称为软磁体。钢被磁化后,磁性能够长期保持,称为硬磁体或永磁体,钢是制造永磁体的好材料。人造磁体就是永磁体。 7、磁场: 磁场的基本性质:它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磁力的作用,磁体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而发生的。磁场的方向:在磁场中某一点,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 磁场的方向:在磁场中某一点,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 8、磁感线: 为了形象地描述磁体周围的磁场,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引入了磁感 线:依照铁屑排列情况,画出一些带箭头的曲线。方向都跟放在该点的 磁针北极所指的方向一致,这些曲线叫磁感应线、简称磁感线。 9、磁感线的特点: (1)在磁体外部,磁感线由磁体的北极(N极)到磁体的南极(S极)。 (2)磁感线的方向就是该点小磁针北极受力的方向,也就是小磁针静止后北极所指的方向。 (3)磁感线密的地方表示该点磁场强,即磁感线的疏密表示磁场的强弱。 (4)在空间每一点只有一个磁场方向,所以磁感线不相交。 10、地磁场 地磁场:地球产生的磁场。 地磁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 地球南北极与地磁的南北极并不重合,它们之间存在的一个50夹角, 叫磁偏角。 11、奥斯特实验 现象:导线通电,周围小磁针发生偏转;通电电流方向改变,小磁 针偏转方向相反. 结论: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 12、直线电流的磁场 直线电流的磁场的分布规律: 以导线上各点为圆心的一个 个同心圆,离直线电流越近,磁 性越强,反之越弱。 13、安培定则(一)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第三章《空气与生命》知识点归纳

新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第三章《空气与生命》知识点 第一节:空气与氧气 1.常见气体和物质的检验 ①二氧化碳(CO2)的检验:通入澄清石灰水,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②氧气(O2)的检验: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③水(H2O)的检验:能使白色的无水硫酸铜变成蓝色。 2.空气的成分一般来说是比较稳定的。法国科学家拉瓦锡通过实验首先得出了空气是由氮气(N2)和氧气(O2)组成,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1/5的结论。 3.空气的成分 4.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1)测量原理 利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原理:红磷(P)燃烧消耗密闭容器内空气中的氧气(O2),使密闭容器内压强减小,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水被压入集气瓶内的体积即为减少的氧气的体积。 (3)实验步骤 ①连接装置,广口瓶加入少量水,将剩余瓶子容积用记号笔分成5等份。 ②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立即塞紧瓶塞,并观察现象。 ③分燃烧后(等火焰熄灭),振荡广口瓶直至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观察现象。 (4)实验现象 ①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②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容积的1/5。 (5)结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空气体积的1/5。

(6)注意事项:(1)装置不漏气(2)红磷应足量(3)冷却后再打开弹簧夹 (7)思考与讨论: (1)实验时为什么要选用红磷,用木炭代替红磷是否可行?为什么? 答:不可以。木炭燃烧消耗氧气,但是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不能使瓶内气压有效减小。而红磷燃烧生成的是固态的五氧化二磷(P2O5),能使瓶内气压有效减小。 (2)在这个实验中,有时气体减少的体积小于1/5,导致结果偏低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答:①红磷的量不足或燃烧不充分,没有完全消耗掉氧气。 ②装置漏气(如塞子未塞紧、燃烧匙与橡皮塞之间有缝隙等),使外界空气进入瓶内; ③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弹簧夹,使进入瓶内的水的体积减少。 (3)实验中有时气体减少的体积大于1/5,又是为什么呢? 答:①点燃红磷后,插入燃烧匙时,瓶塞子塞得太慢,使得瓶中空气受热膨胀,部分空气溢出。②实验开始时,没有夹或没夹紧止水夹。 (4)此实验说明剩余气体有哪些性质?答: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溶于水。 5.空气的利用 6.氧气的性质 (1)物理性质: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溶于水。标准状况下氧气密度比空气略大。 液态氧气为淡蓝色,固态氧气为蓝色雪花状。 (2)化学性质: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能支持燃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和多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CO

浙教版八年级下科学试卷+答题卷+答案

八年级(下)科学试卷 2012.6 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有:H—1 O—16 N—14 C—12 Al—27 Cl—35.5 一、选择题(本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 A、闻气体气味B.试管夹套入试管C.熄灭酒精灯 D.液体药品的取 用 2 、某地,一辆石油液化气运输车发生事故翻倒,储气罐部分破裂,并有液化气漏出,此时切不可采取的措施是(▲) A.疏散周围人群B.用水喷气罐降温C.控制火源靠近D.焊接储气罐泄漏处 3、下列名称与其对应的符号完全正确 .... 的是(▲) A.氯元素Al B.氢氧根离子HO-C.硫酸铜CuSO4D.碳酸CO3 4、对有关实验现象 .... 的描述正确 .. 的是(▲) A、碳在氧气中燃烧放出白烟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5、1934年,卢瑟福等科学家通过核反应发现氢的同位素原子—氚。氚可用表示(其中 “l”表示核电荷数),氚原子的模型如图所示,图中“●”表示的粒子是 (▲) A.原子核B.质子C.中子D.核外电子 6、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必须按照一定规则进行。下列实验操作的先后顺序不正 ..确.的是(▲) A.验证植物光合作用是否产生淀粉时,应先用酒精脱色,再滴加碘液 B.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实验结束时,应先将酒精灯熄灭,后将导管移出水面 C.实验室制取O2、CO2等气体时,应先检查装置气密性,再向容器中装药品 D.做铁丝在氧气瓶中的燃烧实验时,应先在瓶底放些水或铺一层沙,再引燃铁丝 7、下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质子数不同原子,其中可以表示化合物的是(▲) A B C D 8、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某化学反应的微 观模拟示意图如下: 小华同学对该微观模拟示意图的认识中错误 .. 的是(▲) A、该反应前后分子的总个数发生了改变 B、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 C、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D、该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