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神经外科疾病病种与手术名称

神经外科疾病病种与手术名称

神经外科疾病病种与手术名称
神经外科疾病病种与手术名称

神经外科常见疾病及手术名称

第一部分:头皮血肿

皮下血肿

帽状腱膜下血肿

骨膜下血肿

第二部分:头皮裂伤、头皮撕脱伤

第三部分:颅骨骨折

按形态分:线形骨折、凹陷性骨折

按骨折部位分:颅盖骨折、颅底骨折

颅底骨折

颅前窝脑脊液鼻漏脑脊液耳漏

颅中窝

颅后窝

按与外界是否沟通:开放性、闭合性

第四部分:脑的损伤

开放性脑损伤闭合性脑损伤

原发性脑损伤

脑震荡、

弥漫性轴索损伤

脑挫裂伤下丘脑损伤去脑强直去皮层昏迷

脑干损伤

继发性脑损伤

脑水肿

颅内血肿

硬膜外、硬膜下、脑内血肿

急性、亚急性、慢性

第五部分:颅内肿瘤

星形细胞,少枝胶质瘤

室管膜瘤

髓母细胞瘤

脑膜瘤

脊索瘤

颅内转移瘤

血管母细胞瘤

颅咽管瘤,垂体瘤

其他:

脑脓肿

结核瘤

脑寄生虫病

椎管内肿瘤:

硬膜外肿瘤:起源于硬膜外脂肪,血管,脊神经根,脊膜等组织。组织类型有神经鞘瘤、脊膜瘤、血管瘤、脂肪瘤、皮样及上皮样囊肿、肉瘤及转移瘤等。

硬脊膜下肿瘤:主要起源小神经根和脊膜,约占椎管内肿瘤

65%~70%。主要有神经鞘瘤及脊膜瘤。均属良性肿瘤。

髓内肿瘤主要来源于脊髓的神经胶质细胞,多为恶性。有室管膜瘤、血管母细胞瘤、星形细胞瘤、及胶质母细胞瘤。

第六部分:血管性疾病:

颅内动脉瘤破裂是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主要原因。颅内个部位血管均可发生。

颅内动静脉畸形是先天性的血管异常主要的缺陷是脑的局部缺乏毛细胞血管,使动脉与脑静脉之间形成短路,引起一系列脑血循环动力学的改变,

颈动脉海绵窦瘘颈内动脉海绵窦段或其分支的破裂形成的动静脉窦。80%以上是外伤引起,症状多数是伤后两个月内出现,亦可有迟达半年的。

颅底异常血管网症:烟雾病、颅底异常血管增生症,病因不明

脊髓血管畸形:少见,多为AVM;海绵状血管瘤,硬脊膜动静脉瘘等

神经血管介入诊疗技术

四级手术:急性脑血栓动脉内溶栓术:

海绵窦动静脉瘘栓塞术:

脊髓血管畸形栓塞术:

脑血管畸形及静脉瘤栓塞术:

脑膜瘤血管内栓塞术:

颅内动脉瘤栓塞术:

颅外血管畸形栓塞术:

颈内动脉扩张术+血管内支架放置术:

锁骨下动脉扩张+血管内支架放置术:

锁骨下静脉扩张+血管内支架放置术:

脑血管支架植入术:

三级手术:颈动脉扩张术:

颈内动脉成形术:

脊髓(血管)造影术:

基底动脉造影术:

脑(静脉)血管造影术:

颈总动脉造影术:

颈动脉造影术:

颈内动脉造影术:

选择性脊髓血管造影术:

主动脉弓造影:

全脑血管造影术:

二级手术:股动脉穿刺术:

选择性锁骨下动脉造影术:

神经外科手术目录及分级

神经外科常见疾病护理诊断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护理问题 1.意识障碍:与外伤及颅内压增高有关 2.头痛:与脑水肿、颅内压增高及血液刺激脑膜有关 3.呕吐:与颅内压增高有关 4.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呕吐、食欲减退、家属营养知 识缺乏有关 5.有体液不足的危险:与颅内压增高致呕吐有关 6.瞳孔、生命体征改变:与颅脑损伤有关 7.脑组织灌注异常:与颅内压增高有关 8.体温过高:与体温调节中枢障碍及合并感染有关 9.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长期卧床、活动障碍或营养不良 有关 10.睡眠形态紊乱:与头痛、恐惧、环境改变有关 11.有受伤的危险:与头痛头晕有关 12.便秘:与长期卧床运动量减少、饮食中纤维素减少有关 13.自理能力欠缺:与头痛头晕绝对卧床有关 14.知识缺乏:缺乏与本病的防治知识 15.焦虑/恐惧:与担心预后、环境改变有关 16.潜在并发症:再出血、消化道溃疡、脑水肿、下肢静脉血栓 硬膜下/外血肿的护理问题

1. 意识障碍:与外伤及颅内压增高有关 2.头痛:与硬膜下/出血、颅内压增高有关 3.呕吐:与颅内压增高有关 4.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呕吐、食欲减退有关 5.有体液不足的危险:与颅内压增高致呕吐有关 6.瞳孔、生命体征改变:与颅脑损伤有关 7.脑组织灌注异常:与颅内压增高有关 8.体温过高:与体温调节中枢障碍及合并感染有关 9.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长期卧床、活动障碍或营养不良 有关 10睡眠形态紊乱:与头痛、恐惧、环境改变有关 11有受伤的危险:与外伤致头痛头晕、肢体乏力有关 12便秘:与长期卧床运动量减少、饮食中纤维素减少有关13自理能力欠缺:与头痛头晕绝对卧床有关 14感知改变:与脑神经损伤有关 15外伤性精神障碍:与外伤、脑神经损伤有关 16有感染的可能:与手术有关 17清理呼吸道无效:与意识障碍有关 18知识缺乏:缺乏与本病的防治知识 19焦虑/恐惧:与担心预后、环境改变有关20潜在并发症:再出血、消化道溃疡、脑水肿、脑疝、下肢静脉血栓 颅底骨折的护理问题

神经外科常见疾病诊疗指南

神经外科常见疾病诊疗指南

神经外科常见疾病诊疗指南 一.常见的颅脑损伤 (一)头皮损伤 1.头皮血肿 【临床表现】 分为三种类型: ⑴皮下血肿:出血局限在皮下,不易扩散,肿块较硬;有时肿块较大,中心较软,造成颅骨凹陷骨折的假象。 ⑵帽状腱膜下血肿:出血弥散在帽状腱膜下的疏松结缔组织,血肿可迅速扩散,有的甚至使整个头部变形,谓“牛头征”,出血量大时可表现为贫血或休克症状。 ⑶骨膜下血肿:多伴有颅骨骨折,血肿局限在颅骨外膜和各颅骨缝线连接的区域之间,一般不跨越骨缝线,触之可有波动感。 【治疗】 皮下血肿早期应冷敷或加压包扎限制其发展,以后可做热敷促进其吸收消散,一般不做穿刺抽血,较小的血肿可在数日内吸收。帽状腱膜下血肿出血量大时一定要注意全身情况,特别是发生在幼儿时,应及时输血;因其出血量大,一

皮甚至连同额肌、颞肌或骨膜一并撕脱。根据撕脱的程度,又分为完全性撕脱伤和部分撕脱伤。后者斯托的皮瓣尚有部分蒂部与正常组织相连。 【治疗】 头皮撕脱伤的处理原则与头皮裂伤相同。 (二)颅骨骨折根据骨折的部位可分为颅盖骨折和颅底骨折;根据骨折形态可分为线性骨折、凹陷性骨折和粉碎性骨折。按骨折与外界是否相通,可分为开放性骨折和闭合性骨折。 1.线性骨折 ⑴颅盖的线性骨折一般不需特殊处理。 ⑵颅底的线性骨折,根据部位可分为下列三种 类型。 ①颅前窝骨折:骨折线累及额骨的眶板和筛骨,出血可经前鼻孔流出,或流入眶内,后者在眼睑中或球结膜下形成瘀斑,出血多时则在眶周广泛淤血,形成“熊猫眼”征。脑膜破裂时,脑脊液可经额窦或筛窦经前鼻孔流出,称为脑脊液鼻漏。筛板、视神经孔骨折或当骨折累及眶上裂

神经外科常见疾病诊疗指南

神经外科常见疾病诊疗指南 一.常见的颅脑损伤 (一)头皮损伤 1.头皮血肿 【临床表现】 分为三种类型: ⑴皮下血肿:出血局限在皮下,不易扩散,肿块较硬;有时肿块较大,中心较软,造成颅骨凹陷骨折的假象。 ⑵帽状腱膜下血肿:出血弥散在帽状腱膜下的疏松结缔组织,血肿可迅速扩散,有的甚至使整个头部变形,谓“牛头征”,出血量大时可表现为贫血或休克症状。 ⑶骨膜下血肿:多伴有颅骨骨折,血肿局限在颅骨外膜和各颅骨缝线连接的区域之间,一般不跨越骨缝线,触之可有波动感。 【治疗】 皮下血肿早期应冷敷或加压包扎限制其发展,以后可做热敷促进其吸收消散,一般不做穿刺抽血,较小的血肿可在数日内吸收。帽状腱膜下血肿出血量大时一定要注意全身情况,特别是发生在幼儿时,应及时输血;因其出血量大,一般不能自行吸收,穿刺抽血常不能一次将所有积血完全抽净,而需多次方能完成。骨膜下血肿常见于婴儿产伤,也见于幼儿跌伤。最好能够早做穿刺或引流,若待其自行吸收,多留下骨性钙化隆起,严重时使头颅变形。如头皮血肿出现感染,均应早做切开引流,同时全身应用抗生素药物治疗。 2.头皮裂伤 头皮裂伤为锐性切割或较大的钝力直接作用所致。 【诊断】 ⑴锐性切割伤伤口整齐。 ⑵钝性损伤在头皮裂开的边缘呈锯齿状并有头皮的挫伤和擦伤。 【治疗】 头皮裂伤在紧急处理时主要是止血。最常用的方法是加压包扎,然后在有条件的地方将伤口清创缝合。有的伤口在三天以内,只要无明显的化脓性感染,也应争取在彻底清创后一期缝合。 3.头皮撕脱伤和头皮去缺损 【诊断】 当大量的毛发收到暴力撕扯时可将整个头皮甚至连同额肌、颞肌或骨膜一并撕脱。根据撕脱的程度,又分为完全性撕脱伤和部分撕脱伤。后者斯托的皮瓣尚有部分蒂部与正常组织相连。 【治疗】 头皮撕脱伤的处理原则与头皮裂伤相同。 (二)颅骨骨折 根据骨折的部位可分为颅盖骨折和颅底骨折;根据骨折形态可分为线性骨折、凹陷性骨折和粉碎性骨折。按骨折与外界是否相通,可分为开放性骨折和闭合性骨折。

神经外科诊疗指南

神经外科常见疾病诊疗规范一.头皮裂伤 头皮裂伤是指由鋭器或钝器伤所致。由于帽状腱膜具有纤维小梁结构的解剖特点,头皮血管破裂后血管不易自行收缩而出血较多,可引起出血性休克。 【诊断】 (一)临床表现 1、活动性出血:接诊后常能见到头皮创口有活动性出血。 2、休克:在创口较大,就诊时间较长的病人可出现出血性休克。 3、须检查伤口深度、污染程度、有无异物、有无颅底骨折或碎骨 片,如果发现有脑脊液漏或脑组织外溢,须按开放性颅脑损伤处理。 (二)辅助检查 检查应在急诊止血处置后进行。 1、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化验:了解机体对创伤的反应状况,有无继发感染。(2)血红蛋白和血细胞比容持续下降标明出血程度严重。 2、影像学检查: (1)头颅X线平片,包括正位、侧位和伤口部位切线位平片。(2)必要时可考虑头颅CT,以除外颅内异常。 【治疗】 头皮血供丰富,其清创缝合的时限允许放宽至24小时。采用一期全层缝合,其后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并根据创伤情况应用抗生素、补液、输血等。

二、头皮血肿 头皮血肿多因头部钝器伤所致,根据头皮血肿的具体部位可以分为皮下血肿、帽状腱膜下血肿和骨膜下血肿。 【诊断】 (一)临床表现 1.局部包块皮下血肿一般体积较小,有时因血肿周围组织膨隆,中央相对凹陷,易误认为凹陷性骨折。帽状腱膜下血肿,因帽状腱膜组织疏松可漫及范围广。骨膜下血肿特点是局限于某一颅骨范围内,以骨缝为界。 2.休克或贫血帽状腱膜下血肿可漫及全头部小儿及体弱者可导致休克或贫血。 (二)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检查:了解机体对创伤的反应状况,有无继发感染。(2)血红蛋白下降表明出血严重。 2.影像学检查 (1)头颅X线片:包括正侧位和血肿部位切线片。 (2)必要时可考虑行颅脑CT,以除外颅内异常。 【治疗】 (一)非手术治疗 较小的头皮血肿在1-2周内左右可自行吸收,巨大的血肿可能需要4-6周吸收,采用局部适当加压包扎,有利于防止血肿继续扩大。为避免感染,一般不穿刺抽吸。 (二)手术治疗

小儿神经外科常见病新

小儿神经外科常见病诊疗规范 一:先天性脑积水 【概述】 先天性脑积水系指发生于胚胎期及婴幼儿期的,因脑脊液循环和/或吸收障碍、脑脊液过度分泌等原因所致的脑室或蛛网膜下腔扩大的病理状态。导致颅内压力增高、头颅变形、神经功能障碍。常合并其它神经畸形的存在,如胼胝体发育不全、Chiari’s 畸形、Dandy-Walker畸形、脊柱裂等。 单纯脑脊液分泌过多所致的脑积水只见于较大的脉络丛乳头状瘤。其它类型的脑积水,只是梗阻部位的区别。中脑导水管狭窄导致幕上脑室扩张,四脑室出口梗阻时幕上下脑室系统均扩张;蛛网膜下腔和蛛网膜颗粒部位的梗阻所致的脑积水,则符合传统分类中的交通性脑积水的描述。另有,根据脑积水进展的程度和颅内压力的高低,分为进展性脑积水、静止期脑积水、正常颅压脑积水。 【诊断要点】 1. 病史:患儿父母双方的家族史、遗传病史,如X染色体连锁遗传的中脑导水管狭窄;孕前病毒感染的筛查;孕期感染和药物暴露;特殊职业暴露;有无高危妊娠、难产及助产史;生后Apgar评分状况;产后有无补充维生素K1,单纯母乳喂养史(新生儿维生素K缺乏所致的脑出血几率增加);生后高热、抽搐历史;头部外伤史等。 2. 体格检查:头围异常增大是婴幼儿脑积水的突出特点。前囟扩大,甚至可达双侧翼点。头皮静脉怒张、“落日征”都是典型表现。头部叩诊可听到破壶音(Macewen 征)。若出现视乳头水肿,同时伴有头痛呕吐,应高度怀疑包括脑积水在内的高颅压状态。Parinaud综合征表现为上视麻痹,而水平玩偶眼征可引出。此外,应着重了解婴幼儿神经机能发育的状况。根据同月龄正常儿童应该出现的反应,对比患儿精神运动发育的状态。 【主要辅助检查】 1. 腰椎穿刺:腰椎穿刺(lumbar puncture)可以测定颅内压力。此法实施前,必须明确没有可能导致脑移位的梗阻性因素存在。通过腰穿注入核素或造影剂,可以完成同位素脑池扫描或CT脑池扫描,对于明确梗阻部位提供有益的信息。此外,通过腰穿引流脑脊液,对比引流前后临床症候改进的程度,可以判别实施分流术的价值——尤其对于正常颅压脑积水的治疗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2. 头颅X线检查:典型的颅骨变薄、骨缝增宽、脑回压迹加深等表现,常需数周至数月方能显现。已逐渐被更精确、便捷的手段所取代。 3. CT检查:此法安全快捷。可以显示脑室扩张的部位和程度,寻找病因;在脑池内注入造影剂的辅助下,动态CT扫描可以了解梗阻的部位。计算额角最宽径与颅骨内板最宽径的比值(Evan’s index),可以评估脑室扩张的程度。 4. 核磁共振成像检查精确、安全、无创,可以适用于婴幼儿,甚至是胎儿。但检查需要镇静下完成。MRI 除了显示脑积水的情况外,还可以发现合并存在的胼胝体发育不良、Chiari’s畸形、神经元移行异常、血管畸形、中脑顶盖部肿瘤等病变。T2加权能很好地显示脑脊液由室管膜的外渗现象。 【主要鉴别诊断】 1. 脑实质体积缩减继发的脑室扩大 2. 代偿性或静止期脑积水

神经外科疾病病种和手术名称

神经外科常见疾病及手术名称 第一部分:头皮血肿 皮下血肿 帽状腱膜下血肿 骨膜下血肿 第二部分:头皮裂伤、头皮撕脱伤 第三部分:颅骨骨折 按形态分:线形骨折、凹陷性骨折 按骨折部位分:颅盖骨折、颅底骨折 颅底骨折 颅前窝脑脊液鼻漏脑脊液耳漏 颅中窝 颅后窝 按与外界是否沟通:开放性、闭合性 第四部分:脑的损伤 开放性脑损伤闭合性脑损伤 原发性脑损伤 脑震荡、 弥漫性轴索损伤 脑挫裂伤下丘脑损伤去脑强直去皮层昏迷 脑干损伤 继发性脑损伤

脑水肿 颅内血肿 硬膜外、硬膜下、脑内血肿 急性、亚急性、慢性 第五部分:颅内肿瘤 星形细胞,少枝胶质瘤 室管膜瘤 髓母细胞瘤 脑膜瘤 脊索瘤 颅内转移瘤 血管母细胞瘤 颅咽管瘤,垂体瘤 其他: 脑脓肿 结核瘤 脑寄生虫病 椎管内肿瘤: 硬膜外肿瘤:起源于硬膜外脂肪,血管,脊神经根,脊膜等组织。组织类型有神经鞘瘤、脊膜瘤、血管瘤、脂肪瘤、皮样及上皮样囊肿、肉瘤及转移瘤等。 硬脊膜下肿瘤:主要起源小神经根和脊膜,约占椎管内肿瘤

65%~70%。主要有神经鞘瘤及脊膜瘤。均属良性肿瘤。 髓内肿瘤主要来源于脊髓的神经胶质细胞,多为恶性。有室管膜瘤、血管母细胞瘤、星形细胞瘤、及胶质母细胞瘤。 第六部分:血管性疾病: 颅内动脉瘤破裂是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主要原因。颅内个部位血管均可发生。 颅内动静脉畸形是先天性的血管异常主要的缺陷是脑的局部缺乏毛细胞血管,使动脉与脑静脉之间形成短路,引起一系列脑血循环动力学的改变, 颈动脉海绵窦瘘颈内动脉海绵窦段或其分支的破裂形成的动静脉窦。80%以上是外伤引起,症状多数是伤后两个月内出现,亦可有迟达半年的。 颅底异常血管网症:烟雾病、颅底异常血管增生症,病因不明 脊髓血管畸形:少见,多为AVM;海绵状血管瘤,硬脊膜动静脉瘘等 神经血管介入诊疗技术 四级手术:急性脑血栓动脉内溶栓术: 海绵窦动静脉瘘栓塞术: 脊髓血管畸形栓塞术:

神经外科常见疾病诊疗指南

神经外科常见疾病诊疗指南 第一节脑震荡 【诊断要点】 1、颅脑外伤病史。 2、临床表现: 伤后即刻出现的短暂神经功能缺损、近事遗忘。如头痛、呕吐、意识改变、视觉和平衡功能改变。分为三种程度: (1)轻度:不出现意识丧失; (2)中度:存在轻度的意识改变和逆行性遗忘; (3)重度:意识丧失超过5分钟。 3、查体:神经系统无阳性体征。 4、辅助检查: 头颅CT:颅内无明显异常改变。 腰穿测压在正常范围、脑脊液没有红细胞。 脑电图仅见低至高波幅快波偶而有弥散性慢波。 【治疗常规】 1、一般治疗:卧床休息,吸氧,减少外界刺激。 2、对症治疗:补液、止吐、营养神经、必要时镇静、止痛等。 3、密切监护,注意精神状态、意识状况、临床症状及生命体征,并应根据情况及时进行必要的检查,如复查头颅.

CT。 第二节脑挫裂伤 【诊断要点】 1、颅脑外伤病史。 2、临床表现: 脑挫裂伤的临床表现因致伤因素和损伤部位的不同而各异,悬殊甚大。 (1)意识障碍:伤后立即昏迷,持续数分钟至数日、数月,甚至迁延性昏迷。小儿局灶性脑损害部分患儿可以不出现昏迷。 (2)生命体征改变:多有改变,一般早期血压下降、脉搏细弱、呼吸浅快,创伤后不久逐渐恢复。 (3)局灶性症状:根据损伤的部位和范围不同。如果仅伤及颞、额叶前端等“哑区”可无神经系统功能缺损的表现;若是 脑皮质功能区受损,可出现相应的瘫痪、感觉障碍、失语、视野缺损、感觉障碍以及局灶性癫痫等。 (4)头昏、头痛、恶心、呕吐、闭目畏光、颈阻等脑膜刺激征象。 3、辅助检查: 头颅CT:脑皮层点片状高低混杂密度影(出血和脑水,脑室可因脑水肿受压,重者弥漫性脑肿胀或中线移位。肿).【治疗常规】 1、非手术治疗:

神经外科常见疾病地护理及健康宣教

脑挫裂伤的健康宣教 1、轻型病人鼓励尽早自理生活和恢复活动,注意劳逸结合。瘫痪 肢体处于功能位,瘫痪肢体各关节被动屈伸运动,以患者不劳累为宜(或每日3——4次,每次半小时),健侧肢体主动运动。 2、脑挫裂伤可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对有自觉症状(如头痛、 头晕、耳鸣、记忆力减退、注意力分散等)的病人,给予恰当的解释和宽慰,鼓励病人保持乐观情绪,主动参与社交活动,树立康复信心。 3、颅骨缺失的病人要注意保护缺损部位,尽量少去公共场所,外 出戴安全帽,在手术后6个月做颅骨成形术。 4、有癫痫发作者不能单独外出、攀高、游泳、骑车,指导按医嘱 长期定时服用抗癫痫药,随身携带疾病卡(注明、诊断、地址、联系等),教给家属癫痫发作时的紧急处理方法。 5、康复训练脑损伤后遗留的语言、运动或智力障碍在伤后1——2 年有部分康复的可能,应提高病人信心,进行废损功能训练。 6、如原有症状加重,头痛、头晕、呕吐、抽搐,手术切口发炎、 积液等应及时就诊。 7、3——6个月后门诊影像学复查。

脑震荡的健康宣教 1、保证充足睡眠,适当进行体能锻炼(气功、太极拳等),避免过 度用脑和过度劳累。 2、保持室空气清新,保持周围环境安静舒适。 3、解除思想上对所谓“后遗症”的紧和忧虑,保持心情愉快。 4、加强营养,多食健脑食品(如动物脑、栗子、核桃等)。 面神经炎的健康宣教 1、冷天外出戴口罩,眼睛闭合不好时应戴眼罩,以防角膜受伤。 2、加强体育训练,增强体质:每天早睡早起,适当锻炼身体,合理规律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避免过度疲劳,增强机体抵抗力。 3、不能用冷水洗脸,井经常按摩局部穴位,进行必要的表情肌训练。 4、寒冷季节注意颜面及耳后部位保暖、避免头朝风口窗隙久坐或睡眠,注意天气变化,及时添加衣物,防止感冒。 5、保持乐观的情绪:保持心情愉快、乐观向上,保持情绪的稳定,避免精神紧。

神经外科诊疗指南

神经外科常见疾病诊疗规范 一.头皮裂伤 头皮裂伤是指由鋭器或钝器伤所致。由于帽状腱膜具有纤维小梁结构的解剖特点,头皮血管破裂后血管不易自行收缩而出血较多,可引起出血性休克。 【诊断】 (一)临床表现 1、活动性出血:接诊后常能见到头皮创口有活动性出血。 2、休克:在创口较大,就诊时间较长的病人可出现出血性休克。 3、须检查伤口深度、污染程度、有无异物、有无颅底骨折或碎骨片,如果发现有脑脊液漏或脑组织外溢,须按开放性颅脑损伤处理。 (二)辅助检查检查应在急诊止血处置后进行。 1、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化验:了解机体对创伤的反应状况,有无继发感染。(2)血红蛋白和血细胞比容持续下降标明出血程度严重。 2、影像学检查: (1)头颅X 线平片,包括正位、侧位和伤口部位切线位平片。(2)必要时可考虑头颅CT,以除外颅内异常。【治疗】 头皮血供丰富,其清创缝合的时限允许放宽至24 小时。采用一期全层缝合,其后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并根据创伤情况应用抗生素、补液、输血等。

二、头皮血肿 头皮血肿多因头部钝器伤所致,根据头皮血肿的具体部位可以分为皮下血肿、帽状腱膜下血肿和骨膜下血肿。 【诊断】 (—)临床表现 1.局部包块皮下血肿一般体积较小,有时因血肿周围组织膨隆,中央相对凹陷,易误认为凹陷性骨折。帽状腱膜下血肿,因帽状腱膜组织疏松可漫及范围广。骨膜下血肿特点是局限于某一颅骨范围内,以骨缝为界。 2.休克或贫血帽状腱膜下血肿可漫及全头部小儿及体弱者可 导致休克或贫血。 (二)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检查:了解机体对创伤的反应状况,有无继发感染。(2)血红蛋白下降表明出血严重。 2.影像学检查 (1)头颅X线片:包括正侧位和血肿部位切线片。 (2)必要时可考虑行颅脑CT以除外颅内异常。 【治疗】 (一)非手术治疗 较小的头皮血肿在1-2周内左右可自行吸收,巨大的血肿可能需要4-6周吸收,采用局部适当加压包扎,有利于防止血肿继续扩大。为避免感染,一般不穿刺抽吸。 (二) 手术治疗

神经外科疾病护理常规

神经外科疾病护理常规 第一节神经外科疾病一般护理 一、神经外科疾病一般护理 1、加强病情观察 (1)意识状态是判断患者病情的重要指征。 传统方法根据语言刺激、痛刺激、生理反应、大小便自理情况、配合检查情况可分为:清醒、模糊、浅昏迷、昏迷和深昏迷五项。 昏迷评分法:评定睁眼、语言及运动反应,三者得分相加表示意识障碍程度,最高分表示意识清醒,分以下为昏迷,最低分,分数最低表示意识障碍越严重。 (2)瞳孔:瞳孔变化可因动眼神经、视神经一级脑干部位损伤引起,对估计患者的预后及定位有重要意义,应观察双侧瞳孔是否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的灵敏性等。 双侧瞳孔不等大,一侧进行性散大,对光反射迟钝货消失,并伴有意识障碍,对侧肢体瘫痪,提示有脑受压及脑疝,一般受压部位多在瞳孔扩大侧。 双侧瞳孔大小形状多变,不等圆,对光反应差,为脑损伤的特征,有无间接对光反射可鉴别视神经损伤与动眼神经损伤。 双侧瞳孔散大,眼球固定,对光反应消失,伴深昏迷,多为原发性脑干损伤或临危症象。 (3)生命体征:患者的、、、等定时测量,危重者分钟测量次,脑

疝的发生体温降至正常或有增高,应考虑切口、颅内、肺部或泌尿感染。 如出现脉搏慢而有力,呼吸慢而深,血压进行性升高, 应警惕 (4)肢体:活动是否对称,有无瘫痪。 (5)急性颅内压增高的表现: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等。 2.护理措施 ()体温在C以上,按高热常规处理,首先考虑物理降温。如冰敷、酒精擦浴等。 ()烦躁不安是禁用迷醉药(冬眠疗法除外)必要时可给一般镇定剂,如安定、鲁米那等,应上栏床架,防止坠床。 ()排尿困难者,定时按摩膀胱,伴有尿潴留时,留置导尿袋,尿失禁时男性可用阴茎套,前端开一小口套在阴茎上并接引流袋及 尿袋,女性可按时接尿,随时更换床单,保持会阴干燥。 ()便秘天以上这给予缓泻剂或开塞露通便,颅内压增高时禁用大量液体灌肠,如发生消化道出血,呕吐咖啡色胃内容物或柏油样大便、血压下降等应按医嘱给予止血剂,输血补液等。 ()保持呼吸道通畅,严重颅脑损伤或开颅术后早期需吸氧气。 ()患者康复时需加强营养,注意语言、肢体、功能锻炼及心理护理。 二、神经外科术前护理 、按外科疾病术前护理。 、术前天剃头,并将头部洗净(颅后窝手术备皮包括颈部及肩部) 、颅内压增高患者,术前按医嘱给予脱水剂,书中需用脱水剂时,

2神经外科常见手术护理常规

神经外科常见手术护理常规 一、神经外科手术一般护理常规 (一)术前护理 1.交叉配血并备血。 2.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戒烟、酒,训练主动咳嗽及床上使用便器。术前应加强营养。 3.备皮、洗澡、更衣。术日晨再次备皮,以乙醇消毒备皮范围,用无菌小巾包扎。 4.术前禁食8-12小时、禁饮6-8小时。 5.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完成各项术前检查,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必要时停止手术。 6.根据医嘱使用术前用药,做好术前处置,取下首饰、假牙等。 7.备好病历、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或磁共振成像(MRI)片与手术室护士交接患者。 (二)术后护理 1.根据手术部位及麻醉方式选择合适卧位,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输氧。 2.术后回房时与手术室护士、麻醉师认真交接患者生命体征、神志、瞳孔、皮肤、管道、伤口敷料等,了解术中情况。

3.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意识、瞳孔及肌力,如有异常应立即报告医生处理。 4.观察伤口敷料及伤口引流管情况,注意引流物的性质、量、色,各种管道标识清楚、醒目。 5.加床栏保护患者,必要时上约束带。 6. 正确、及时执行各项治疗与护理。 二、脑室引流护理常规 1.做好解释工作,备头皮。 2.按无菌操作原则连接备好的无菌脑室引流装置,引流袋上口高于患者双耳连线10-15cm处。 3.保持引流管通畅,阻塞时用无菌注射器抽吸,注意无菌操作,严禁冲洗。 4.观察脑脊液的颜色、量的变化,每班记录脑脊液的引流量。 5.保持引流管周围敷料干燥,如有外渗或切口感染或皮下肿胀,应及时通知医生。 6.拔管前先夹管观察24小时,如无颅内压增高次日可拔管,如有颅内压增高症状,则可间断夹管,待患者适应颅内压的变动后,再予拔管。 三、气管切开护理常规 1.严格无菌操作,减少呼吸道感染。

神经外科最常见综合征

1.Foster-kennedy syndrome 福斯特-肯尼迪综合征:额叶底面肿瘤(常见于嗅沟脑膜瘤)可出现同侧嗅觉缺失和视神经萎缩,对侧视乳头水肿。 2.Gerstmann syndrome古茨曼综合征:为优势半球角回损害所致,主要表现有:计算不能(失算症),手指失认,左右辨别不能(左右失认症),书写不能(失写症),有时伴失读。 3.Parinaud syndrome帕里诺综合征:又称上丘脑综合征,中脑顶盖综合征,或者上仰视性麻痹综合征。由上丘脑病变(多为松果体肿瘤压迫中脑四叠体)而导致的眼球垂直同向运动障碍,向上凝视麻痹、瞳孔对光反射消失(上丘受损);神经性聋(下丘受损);小脑性共济失调(结合臂受损)。症状多为双侧。 4.Wallenberg syndrome瓦伦贝格综合征:又称为延髓背外侧综合征。常见的原因为小脑后下动脉、椎基底动脉或外侧延髓动脉缺血性损害。表现为:1.眩晕、恶心、呕吐及眼震(前庭神经核损害);2.病灶侧软腭、咽喉肌瘫痪,表现为吞咽困难、构音障碍、同侧软腭低垂及咽反射消失(疑核及舌咽、迷走神经损害);3.病灶侧共济失调(绳状体损害);4.霍纳综合征(交感神经下行纤维损害); 5.交叉性偏身感觉障碍,即同侧面部痛、温觉缺失(三叉神经脊束及脊束核损害),对侧偏身痛、温觉减退或丧失(脊髓丘脑侧束损害)。 5.Horner syndrome霍纳综合征:颈交感神经麻痹综合征是由于交感神经中枢至眼部的通路上受到任何压迫和破坏,引起患侧瞳孔缩小、眼球内陷、上睑下垂及患侧面部无汗的综合征.据受损部位可分为中枢性障碍、节前障碍及节后障碍的损害。 6.CushingⅠsyndrome桥小脑角综合征:(1)病变部位:脑桥小脑角.(2)常见病因:听神经瘤、胆脂瘤、胶质瘤、桥小脑角脑膜瘤或蛛网膜炎、蛛网膜囊肿、结核性脑膜炎、血管畸形和动脉瘤.(3)受累颅神经:Ⅴ、Ⅶ、Ⅷ,有时伴Ⅵ,

神经外科博士考试历年考题及答案

华中同济2007 博神外 一名解(4×5') 1. 弥散性轴索损伤:指头部受钝力作用后所引起的以脑白质轴索弥散性损伤为主要特征的一种脑组织损伤。 2. 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指伤后首次CT检查时无血肿,而在以后的CT检查中发现了血肿,或在原无血肿的部位发现了新的血肿,此种现象可见于各种外伤性颅内血肿。 3. 先天性脑积水:由于脑组织先天性发育异常所致的脑积水称为先天性脑积水。形成脑积水的原因可能是脑脊液的分泌和吸收之间失去平衡,即脑脊液产生过多或吸收障碍。此外,脑脊液循环通路阻塞也是引起先天性脑积水的重要原因。 4. 颅内压增高:是神经外科常见的临床病理综合症,是颅脑损伤、脑肿瘤、脑出血、脑积水和颅内炎症等所共有征象,由于上述疾病使颅腔内容物体积增加,导致颅内压持续在2.0kPa(200mmH2O)以上,从而引起的相应的综合症。 二问答 1. 颅内压增高的治疗原则(10') ①一般治疗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禁食禁水,并适量补液;疏通大便;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切管切开;吸氧;②病因治疗③降颅内压治疗④应用激素,减轻脑水肿,有助于缓解颅内压增高⑤对症治疗⑥其他治疗,如冬眠疗法、脑脊液体外引流、巴比妥治疗、辅助过度换气、抗生素治疗等 2. 听神经瘤的临床分期(10') 第一期:肿瘤局限于内听道,仅有听神经受累的表现:听力下降、耳鸣、眩晕和眼球震颤 第二期:肿瘤进入脑池,除上述症状进一步加重外,出现前庭性共济失调,头痛,面部和角膜感觉迟钝 第三期:肿瘤压迫脑干,除上述症状进一步加重以外,还可出现面神经功能异常,后组颅神经受累的表现,并有颅内压增高的表现:复视,视力减退,头痛,此外,常有明显的小脑症状 3. 垂体瘤常用的两种手术方式的注意事项和适应症(20') ⑴经颅手术:适合于体积巨大、哑铃型、肿瘤向鞍旁生长者。术后注意处理鼻腔分泌物、术后出血、头痛、垂体功能低下、低钠血症、脑脊液鼻漏、尿崩症、视力减退并注意饮食及休息。 ⑵经蝶窦入路手术:a适合各种类型的垂体微腺瘤;b各种类型的垂体大腺瘤;c部分类型的垂体巨大腺瘤(主要向鞍上或鞍后上伸展者);d视交叉前置者;e肿瘤向蝶窦生长、向后生长侵蚀鞍背、斜坡者;f脑脊液鼻漏。⑶注意事项:①保持鼻粘膜完整,减少渗血②严格保持正中入路,避免伤及鞍旁重要血管神经③动作轻柔,若观察不清避免盲目操作④止血彻底⑤鞍内、蝶窦内填塞脂肪组织要适度 首医天坛医院2007 博神外 名词解释 1. Gradinego syndrome :由于颞骨岩部内气房的化脓性感染扩展至岩骨尖范围外而侵及海绵窦、咽鼓管、Meckel氏腔或邻近结构导致耳溢、头痛,三叉神经感觉支感觉减退和外展神经麻痹的综合征。 2. 功能神经外科:采用手术的方法修正神经系统功能异常的医学分支是为功能神经外科学(Functional Neurosurgery)。 3. Nelson…s syndrome:部分库欣病患者在两侧肾上腺全切除或次全切除后,全身色素增深,蝶鞍扩大,出现垂体瘤者,称为Nelson 综合征(Nelson syndrome),即纳尔逊综合征。 4. GCS: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 Glasgow Coma Scale),此指数是由格拉斯哥大学的两位神经外科教授Graham Teasdale与Bryan J. Jennett在1974年所发表,格拉斯哥昏迷指数的评估患者病情,主要分睁眼反应、语言反应和肢体运动三个方面,三个方面的分数加总即为昏迷指数。最高分为15分,表示意识清楚;12-14分为轻度意识障碍;9-11分为中度意识障碍;8分以下为昏迷;分数越低则意识障碍越重。 5. V on-Hippol-Lindau 脑血管母细胞瘤伴视网膜血管瘤,肾,胰和肝血管瘤。 简答题 1. CCF的临床表现 答:颈内动脉海绵窦瘘(CCF)是指颅内海绵窦段的颈内动脉本身或其在海绵窦段内的分支破裂,与海绵窦之间形成异常的动、静脉沟通,导致海绵窦内的压力增高而出现一系列临床表现。(1)搏动性突眼(文献95%以上),因为海绵窦内的压力增高,影响了眼静脉的回流造成;(2)震颤与杂音,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工作和休息,这是患者就诊的主要原因,所以治疗过程中以杂音消失为标准;(3)球结膜水肿和充血,由眼静脉的回流受限造成,是病人就诊的原因之一;(4)眼球运动受限(不多见),是因为通过海绵窦的颅神经(动眼、滑车及外展神经)受压所致;(5)视力减退;(6)神经功能障碍及蛛网膜下腔出血,在外伤的早期出现,与外伤的部位和程度有关;(7)致命性鼻出血,可能与假性动脉瘤有关。 2. 延髓网织细胞瘤手术并发症的防治

神经外科常见疾病护理诊断

蛛网膜下腔出血得护理问题 1.意识障碍:与外伤及颅内压增高有关 2.头痛:与脑水肿、颅内压增高及血液刺激脑膜有关 3.呕吐:与颅内压增高有关 4.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呕吐、食欲减退、家属营养 知识缺乏有关 5.有体液不足得危险:与颅内压增高致呕吐有关 6.瞳孔、生命体征改变:与颅脑损伤有关 7.脑组织灌注异常:与颅内压增高有关 8.体温过高:与体温调节中枢障碍及合并感染有关 9.有皮肤完整性受损得危险:与长期卧床、活动障碍或营养不 良有关 10.睡眠形态紊乱:与头痛、恐惧、环境改变有关 11.有受伤得危险:与头痛头晕有关 12.便秘:与长期卧床运动量减少、饮食中纤维素减少有关 13.自理能力欠缺:与头痛头晕绝对卧床有关 14.知识缺乏:缺乏与本病得防治知识 15.焦虑/恐惧:与担心预后、环境改变有关 16.潜在并发症:再出血、消化道溃疡、脑水肿、下肢静脉血栓 硬膜下/外血肿得护理问题 1. 意识障碍:与外伤及颅内压增高有关 2、头痛:与硬膜下/出血、颅内压增高有关

3。呕吐:与颅内压增高有关 4、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呕吐、食欲减退有关5.有体液不足得危险:与颅内压增高致呕吐有关 6。瞳孔、生命体征改变:与颅脑损伤有关 7、脑组织灌注异常:与颅内压增高有关 8.体温过高:与体温调节中枢障碍及合并感染有关 9。有皮肤完整性受损得危险:与长期卧床、活动障碍或营养不良有关 10睡眠形态紊乱:与头痛、恐惧、环境改变有关 11有受伤得危险:与外伤致头痛头晕、肢体乏力有关 12便秘:与长期卧床运动量减少、饮食中纤维素减少有关13自理能力欠缺:与头痛头晕绝对卧床有关 14感知改变:与脑神经损伤有关 15外伤性精神障碍:与外伤、脑神经损伤有关 16有感染得可能:与手术有关 17清理呼吸道无效:与意识障碍有关 18知识缺乏:缺乏与本病得防治知识 19焦虑/恐惧:与担心预后、环境改变有关20潜在并发症:再出血、消化道溃疡、脑水肿、脑疝、下肢静脉血栓 颅底骨折得护理问题 1。意识障碍:与外伤有关 2.头痛:与外伤有关

神经外科常用手术器械使用心得

1. 吸引管 与其他神经外科手术操作一样,吸引管在颅脑损伤的手术中是一件十分重要的工具。它的功能包括吸除手术野的血液,保持清洁的手术野,寻找出血点,切开脑组织,清除血肿,清除失活的碎化脑组织,协助探查颅底脑表面,吸干压在明胶海绵上的棉片、协助止血。吸引管的操作过程中,吸引力的调节是至关重要的环节。一般在切开头皮时可用较粗的吸引管,吸引力也可强一些,有利于头皮的止血。而在脑部操作时应更换较细的吸引管,并根据吸引对象的不同调节吸引力。清除硬脑膜外血肿时吸引力可大一些,但不宜用强吸引力去吸除紧密粘连在硬脑膜上的小血块;吸除脑棉片中的水分时,吸引力也可大一些。在脑组织上直接操作时,吸引力应调节到吸引管只能吸去水分和血液而不能吸动脑组织、血管和神经的程度。在所有的操作中最好吸引管下始终有棉片保护。在清除失活的碎化脑组织时吸引力也不能太大,以免损伤正常的脑组织和脑血管。吸引力的调节可通过墙壁吸引器的调节或通过吸引管侧壁开孔的多少来调节。 2. 双极电凝 由于颅脑损伤的手术很少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双极电凝很少用到尖端很细的镊子。根据物理上尖端放电的原理,过尖的双极电凝镊只能用于弱电流情况下的电凝,功率稍有增大便可引起被凝组织的焦化,也易引起组织与镊子的粘连。因此治疗颅脑损伤用的双极电凝镊最好采用镊尖宽度大于1mm的镊子。双极电凝功率的大小应以被电凝组织不被焦化为宜,电凝开启后2-3秒钟组织变黄为较好的功率选择。双极电凝的镊子切忌用刀片或锐器去削刮,以免损伤镊尖的功能。尽管双极电凝比单极电凝对组织的热损伤小得多,但皮层和重要功能区使用双极

电凝仍应及时用生理盐水冲洗降温。 3. 脑压板 在清除脑内血肿和探查颅底时常需要用脑压板协助显露手术野,脑压板的形状应尽可能与接触面的脑组织形态相吻合,切忌将用力点集中在脑压板的尖端,否则极易造成受压脑组织的挫伤,甚至于插入脑组织内。用手扶持脑压板时用力要均匀,时松时紧很容易造成受压区域的脑挫伤和脑出血。另外还应时刻牢记,任何时候都不能用脑压板强行推压脑组织。 一些国内外的专业书籍都多少有提到手术器械的使用,包括吸引器的不同握法。如Yasargil的《Microneurosurgery》第4册提到不同手柄器械的使用差异;Perneczky 热衷于在手术中显微器械的旋转与器械在手中的平衡,把手柄设计成圆形。 Rhoton常写手术器械的使用方法,有很多临床医师都认为正确的简单操作,也有值得推敲的地方。如我看到过很多神经外科医师(包括我自己)在开颅后,在颅骨和硬膜间填塞明胶海绵,然后悬吊硬膜。但Rhoton指出应该不分离硬膜,把窄条明胶海绵放在骨缘处,然后悬吊硬膜。 电凝完善的表现: 1.血管颜色由白变黄,管壁仍保持一定的柔韧性; 2.血管皱缩,血管直径明显变小,约为原血管直径的一半;

神经外科诊疗指南

神经外科常见疾病诊疗规 一.头皮裂伤 头皮裂伤是指由鋭器或钝器伤所致。由于帽状腱膜具有纤维小梁结构的解剖特点,头皮血管破裂后血管不易自行收缩而出血较多,可引起出血性休克。 【诊断】 (一)临床表现 1、活动性出血:接诊后常能见到头皮创口有活动性出血。 2、休克:在创口较大,就诊时间较长的病人可出现出血性休克。 3、须检查伤口深度、污染程度、有无异物、有无颅底骨折或碎骨 片,如果发现有脑脊液漏或脑组织外溢,须按开放性颅脑损伤处理。 (二)辅助检查 检查应在急诊止血处置后进行。 1、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化验:了解机体对创伤的反应状况,有无继发感染。(2)血红蛋白和血细胞比容持续下降标明出血程度严重。 2、影像学检查: (1)头颅X线平片,包括正位、侧位和伤口部位切线位平片。(2)必要时可考虑头颅CT,以除外颅异常。 【治疗】 头皮血供丰富,其清创缝合的时限允许放宽至24小时。采用一

期全层缝合,其后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并根据创伤情况应用抗生素、补液、输血等。 二、头皮血肿 头皮血肿多因头部钝器伤所致,根据头皮血肿的具体部位可以分为皮下血肿、帽状腱膜下血肿和骨膜下血肿。 【诊断】 (一)临床表现 1.局部包块皮下血肿一般体积较小,有时因血肿周围组织膨隆,中央相对凹陷,易误认为凹陷性骨折。帽状腱膜下血肿,因帽状腱膜组织疏松可漫及围广。骨膜下血肿特点是局限于某一颅骨围,以骨缝为界。 2.休克或贫血帽状腱膜下血肿可漫及全头部小儿及体弱者可导致休克或贫血。 (二)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检查:了解机体对创伤的反应状况,有无继发感染。(2)血红蛋白下降表明出血严重。 2.影像学检查 (1)头颅X线片:包括正侧位和血肿部位切线片。 (2)必要时可考虑行颅脑CT,以除外颅异常。 【治疗】 (一)非手术治疗 较小的头皮血肿在1-2周左右可自行吸收,巨大的血肿可能需要4-6周吸收,采用局部适当加压包扎,有利于防止血肿继续扩大。

神经外科常见疾病护理_诊断

1.意识障碍:与外伤及颅压增高有关 2.头痛:与脑水肿、颅压增高及血液刺激脑膜有关 3.呕吐:与颅压增高有关 4.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呕吐、食欲减退、家属营养 知识缺乏有关 5.有体液不足的危险:与颅压增高致呕吐有关 6.瞳孔、生命体征改变:与颅脑损伤有关 7.脑组织灌注异常:与颅压增高有关 8.体温过高:与体温调节中枢障碍及合并感染有关 9.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长期卧床、活动障碍或营养不 良有关 10.睡眠形态紊乱:与头痛、恐惧、环境改变有关 11.有受伤的危险:与头痛头晕有关 12.便秘:与长期卧床运动量减少、饮食中纤维素减少有关 13.自理能力欠缺:与头痛头晕绝对卧床有关 14.知识缺乏:缺乏与本病的防治知识 15.焦虑/恐惧:与担心预后、环境改变有关 16.潜在并发症:再出血、消化道溃疡、脑水肿、下肢静脉血 栓

1. 意识障碍:与外伤及颅压增高有关 2.头痛:与硬膜下/出血、颅压增高有关 3.呕吐:与颅压增高有关 4.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呕吐、食欲减退有关 5.有体液不足的危险:与颅压增高致呕吐有关 6.瞳孔、生命体征改变:与颅脑损伤有关 7.脑组织灌注异常:与颅压增高有关 8.体温过高:与体温调节中枢障碍及合并感染有关 9.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长期卧床、活动障碍或营养不良有关 10睡眠形态紊乱:与头痛、恐惧、环境改变有关 11有受伤的危险:与外伤致头痛头晕、肢体乏力有关 12便秘:与长期卧床运动量减少、饮食中纤维素减少有关 13自理能力欠缺:与头痛头晕绝对卧床有关 14感知改变:与脑神经损伤有关 15外伤性精神障碍:与外伤、脑神经损伤有关 16有感染的可能:与手术有关 17清理呼吸道无效:与意识障碍有关 18知识缺乏:缺乏与本病的防治知识 19焦虑/恐惧:与担心预后、环境改变有关20潜在并发症:再出血、消化道溃疡、脑水肿、脑疝、下肢静脉血栓

神经外科常见综合征

syndrome:额叶底面肿瘤(常见于嗅沟脑膜瘤)可出现同侧嗅觉缺失和视神经萎缩,对侧视乳头水肿,称为福斯特-肯尼迪综合征。(P7) syndrome:古茨曼综合征。为优势半球角回损害所致,主要表现有:计算不能(失算症)、手指失认、左右辨别不能(左右失认症)、书写不能(失写症),有时伴失读。(P7) 3. Parinaud syndrome:帕里诺综合征。又称上丘脑综合征,中脑顶盖综合征,或者上仰视性麻痹综合征。由上丘脑病变(多为松果体肿瘤压迫中脑四叠体)而导致的眼球垂直同向运动障碍,向上凝视麻痹、瞳孔对光反射消失(上丘受损);神经性聋(下丘受损);性共济失调(结合臂受损)。症状多为双侧。(P13,37) 4. Wallenberg syndrome:瓦伦贝格综合征,又称为延髓背外侧综合征。常见的原因为小脑后下、椎基底动脉或外侧延髓动脉缺血性损害。表现为:1.眩晕、恶心、呕吐及眼震(前庭神经核损害);2.病灶侧软腭、咽喉肌瘫痪,表现为吞咽困难、构音障碍、同侧软腭低垂及咽反射消失(疑核及舌咽、迷走神经损害); 3.病灶侧共济失调(绳状体损害); 4.霍纳综合征(交感神经下行纤维损害); 5.交叉性偏身感觉障碍,即同侧面部痛、温觉缺失(脊束及脊束核损害),对侧偏身痛、温觉减退或丧失(丘脑侧束损害)。(P15) 5. Horner syndrome:霍纳综合征。颈麻痹综合征是由于交感神经中枢至眼部的通路上受到任何压迫和破坏,引起患侧瞳孔缩小、眼球内陷、上睑下垂及患侧面部无汗的综合征。据受损部位可分为中枢性障碍、节前障碍及节后障碍的损害。(P15) 10. CushingⅠsyndrome:桥角综合征,(1)病变部位:脑桥小脑角。(2)常见病因:听神经瘤、胆脂瘤、胶质瘤、桥小脑角脑膜瘤或蛛网膜炎、蛛网膜囊

神经外科诊疗规范

神经外科五种常见病诊疗规范 目录 1、高血压脑出血诊疗规范 2、头皮裂伤诊疗规范 3、急性硬脑膜外血肿诊疗规范 4。急性硬脑膜下血肿诊疗规范 5。脑胶质细胞瘤治疗规范 高血压脑出血诊疗规范 一、血肿部位: 基底节就是常见得血肿部位,其次就是丘脑、小脑、大脑皮质、脑干。 二、病因: 1.急性高血压引起惊厥造成颅内出血。 2.慢性高血压就是由于脑血管内退行性改变而引起、 3.脑血流量得急剧增加,特别就是以前发生脑出血得部位、 4.物理因素继发于剧烈体力活动,暴露于寒冷户外等、 三、临床表现 脑内血肿得病人会出现剧烈头痛、呕吐及不同程度得意识障碍等症状,常经过几分钟至几小时得平稳期后出现进行性加重、 四、诊断 1.头颅CT扫描:就是高血压脑出血得首选检查,明确出血部位与体积,血肿呈高密度影; 2。头颅MRI扫描:不做为首选检查,有助于鉴别诊断、 五、鉴别诊断 (1)蛛网膜下腔出血 起病急,多见于青少年,常有意识障碍、颈强直、克氏征阳性,可有动眼神经瘫痪,脑脊液压力增高,呈血性,脑血管造影可发现有动脉瘤等,可助诊断。 (2)脑栓塞 起病急,多见于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可突然发生意识丧失,但恢复较快,脑脊液检查正常,CT脑扫描可见低密度影,可资鉴别、 (3)脑血栓形成 发病较缓慢,多见于老年人,常有动脉粥样硬化病史,一般发生在休息或睡眠中,起病之初常无意识障碍,脑脊液压力不高、透明,CT脑扫描可见低密度影,可助鉴别。 (4)脑肿瘤

起病缓慢,常有头痛、呕吐且进行性加重症状,体检可有视神经乳头水肿及局灶性神经体征等,可助鉴别、 (5)其它原因所致昏迷 如药物中毒、低血糖及乙型脑炎等,均有各自病例特征,一般可与脑出血昏迷区别开来、 六、治疗 (一)早期处理 1、控制血压及血糖; 2、了解凝血状况; 3。抗血管痉挛治疗必要时用钙离子拮抗剂(尼莫地平); 4、如果神志不清伴有反复呕吐、气道不通畅则考虑插管或气管切开; 5。处理颅内压增高; 6.控制电解质平衡; 7。血管造影对于>45岁,以前有高血压或丘脑、壳核、颅后窝出血得患者可不做DSA。血管造影只就是排除动静脉畸形或其她原因导致得脑内出血。 (二)外科治疗 外科治疗可以降低再出血、水肿或由于血肿得占位效应导致坏死引起得致残率,采取外科治疗措施必须针对具体神经功能情况、出血多少与部位、年龄以及患者本人与家庭对疾病得关注程度。 适应症: 1、经内科保守治疗无效,颅内压持续升高,病情继续加重,在无手术禁忌得情况下,应争取在脑组织未遭受不可逆损害前清除血肿、 2.幕上血肿量〉30ml,中线结构移位>1cm者。幕下血肿量>10ml,直径〉3c m,有脑干或第四脑室受压者。 3.GCS评分≤13分,病人呈浅昏迷、不完全或完全性偏瘫、脑疝早期。 禁忌症: 1、有严重心脏病或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等,全身情况差,不能耐受手术者。 2。脑疝晚期,双侧瞳孔散大、去皮质强直、病理性呼吸、脑干有继发损害者、3.病人与家属拒绝手术者。 手术方法: 开颅清除血肿:以往传统开颅手术多采用大骨瓣开颅,近期提倡进行微创骨窗入路或显微外科手术,我院在立体定向治疗脑出血方面有优势,目得就是一方面清除血肿与彻底止血,另一方面可能减少手术创伤,从而将手术对患者得影响降至最低、 七、康复治疗: 1。被动运动与按摩, 2、主动运动,患者肢体有肌力后应及时开展主动运动。 八、预后:出血量较少且部位较浅者一般1周后血肿开始自然溶解血块逐渐被吸收 ,脑水肿与颅内压增高现象逐渐减轻 ,患者意识也逐渐清醒,最终少数患者康复较好,多数患者则遗留不同程度得偏瘫与失语等 1。预后较差得因素 (1)血肿较大严重脑组织破坏已引起持续颅内压增高 (2)意识障碍明显 (3)上消化道出血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