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X镇是省

X镇是省

X镇是省
X镇是省

X镇是省、市、县通往团结水库的必经之地,距绵阳、三台县城36公里,距德阳市45公里,距罗江县、中江县城20余公里。辖21个行政村,197个经济合作社,1 个居委会,总人口34521人,幅员面积53平方公里,场镇面积0.65平方公里。

一年来,镇党委、政府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发展中统一思想,在发展中化解矛盾和风险,负重自强,锐意创新,用智慧和激情凝聚力量,用汗水和心血成就事业,用行动和实践浇铸辉煌,披荆斩棘,突破险阻,顺利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实现了镇经济跨越式发展和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

党的建设不断创新

(一)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一是领导班子成员带头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六大”精神、胡锦涛总书记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和温家宝总理科学发展观,努力掌握观察事物、判断形势、解决问题、推动工作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善于在纷繁复杂的矛盾中抓住根本,在不断变化的形势中把握大局。二是加强制度建设,规范班子运作,做到班子成员分工明确,相互支持,紧密配合,注重调查研究,作风深入,工作踏实,密切联系群众。三是镇级部门包村工作进一步加强。各部门对包村帮助解决一个问题,提供一条信息,赠阅一份《四川农村日报》,卫生、工商、畜牧等部门还从资金、技术上给予扶持,受到村社干部的好评。四是坚持班子成员多通气,重大事情集体决定,增强班子凝聚力和战斗力。五是加强对干部的教育和管理,加大后备干部培养力度,全镇培养各级后备干部102人,完善干部激励机制和监督机制。撤换村支部书记2人,精简村、社干部136人,村社干部兼职92人。六是认真开展争当“优秀公务员”和“优秀村社干部”活动。

(二)党员先锋工程抓特色、抓亮点。一是突出重点,广泛开展“双培”活动和“党员农贷助力快车”活动,加强党员队伍素质先进建设,对“双培”对象进行重点培养,使他们尽快致富。强化“双向培养”措施,通过致富能手与镇级部门联姻,做到“强强联合”。二是树立典范,认真开展党员实践“三个代表“示范活动,加强党员队伍形象先进性建设,全镇示范户26户、示范村4个,示范窗口8个。通过示范村、示范户直到辐射带头作用。三是建立基地,加强农村党员信息技术培训,大力实施“党员致富工程”。四是创新党员管理机制,党员分类管理工作全面开展,对全镇1206名党员分类进行管理,制定了完善的流程图、示意图和管理制度。为了充分发挥老党员的桥梁纽带、示范带动作用,新建立了老协党支部,镇党委按“分组、归队、设岗定责”方式加强对老党员的管理。

(三)深化“三级联创”,巩固提高“千、百、万、十”工程。全镇压以争创实践“三个代表”模范镇乡党委为目标,以转变作风,寻找经济发展路子为重点,大力实施“一、五、五0工程”(即每年评选1个优秀党总支,1名优秀党总支书记;评选5个优秀党支部、5名优秀党支部书记;使50名贫困党员摆脱贫困走上致富路、把50名致富能手培养成致富党员)。目前,全镇“五好村”达100%,涌现出“先进党总支”2个,“先进党支部”10个、“优秀党总、支部书记”12人。通过对农村党员、致富能手进行双向培养和开展实践“三个代表”优秀党支部、优秀党支部书记的创建活动,造就一批带领群众发展致富的农村致富集体。

(四)扎实推进“三个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镇上认真抓好基层干部科技培训和素质提高;为科技兴村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全镇涌现出科技拨尖人才48人。二是进一步规范村级组织运行机制;确保村民民主选举权、决策权、管理权、监督权的落实。三是理顺和改善本“两委”关系,加强村干部教育管理;扎实推进依法行政、民主管村。抓好基层干部进村入户和村干部集中办公等制度的落实,建立了8个“三村建设”示范村,抽派了镇属农业、科学、金融部门对口联系、指导,以点带面,推动全镇的“三本建设”工作。

(五)积极推行“支部+协会”工作模式,在党委政府的积极引导下,按照“三民”、“四自”

原则,建立了养猪协会,并成立了养猪协会党支部,现有协会成员96名,协会和协会党支部运行良好,其成功经验被县委组织部作为好的典型在全县推行。

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镇党委、镇政府坚持“科技兴镇、教育强镇、农业稳镇、商贸活镇、创建塑镇、依法治镇”的发展战略,以发展为主题,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克服种种困难,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推进全镇经济持续健康发展。2003年,全镇工农业产值实现1。04亿元,财政收入222。6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58元。今年头10个月,实现财政税收136万元,农业人均可支配收入有较大增长。

五大产业齐头并进

(一)竹材工业原料建设。全镇统一布署,屐千家万户农民利用户前屋后、包产地边、自留山疏林、溪沟、荒滩、渠系及乡村道路两旁的宜林地段,已打窝13。6万个,栽绿竹4。2万余株,栽本地慈竹9。4万余株,成活率达99%。

(二)绿色生猪基地建设。全镇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绿色环保、无公害、安全为最终目标,按照一定的政策措施,统一技术规程,统一质量安全标准,稳步发展绿色生猪。今年该镇涌现出了许多养猪大户,其中年出栏500头生猪大户2户,年出栏100头的大户10户,年出栏50头以上的大户50户。镇上还专门扶持了10家专业大户,建立10个专业基地村,辐射全镇,示范带动。

(三)粮食“三百工程”。为了调动全镇农民种粮积极性,今年初,全镇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同时确保降低农业税率和粮食直补落到实处,镇上成立了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专门班子,并将“致全省广大农民朋友一封信”发放到农民手中。4月30日前全镇发放“直补”9323户,余额17万余元,到户率达100%。据统计,今年粮食总产量实现463万吨,油料作物总产112万吨;大春1000亩制种水稻,优质稻8100亩,玉米8400亩,花生6300亩,大豆2000亩等均获得了丰收。

(四)劳务输出。镇上把劳务输出作为贯彻县委“3个三十万工程”的重要内容,通过各种方式广泛输出剩余劳动力,年实现劳务输出8500人;百胜村建筑老板羊凯不仅加大劳务输出,还无偿投资20万元修建乡村道5000米。今年9月,XX镇相继被绵阳、三台县列为劳务输出基地镇。

(五)蚕桑产业。该镇确定了蚕桑产业基地村7个,增育桑苗3亩,栽密植桑350亩。今年实现年发种量达5000张,产茧11。9万公斤,超额完成县上下达蚕茧收购任务。

城镇建设与管理取得新进展

(一)城镇建设日新月异。2000年,我镇被确定为省级小城镇建设试点镇。2002年

被县委、县政府验收为文明卫生场镇。今年初,镇上又创建市级文明卫生场镇,狠抓了基础设施建设,投资5万元,安装路灯50盏;对自来水厂进行改制,提高了饮用水质量;改造和新建公厕2处;栽梧桐树、大叶女贞等绿化树150株,绿化面积达4800平方米;大力发展有线电视和电话,入户率分别达99%和90%。

(二)城镇管理更加科学规范。我镇成立了联合执法大队,完善了“门前三包”责任

制,采取逗硬检查,逗硬通报的办法,垒各单位的色创情况进行了每月一次的检查和通报,度记入年终政府与各单位签订的创建目标责任书进行考核。完善了城镇清洁卫生制度和垃圾收集清运制度,建立城镇保洁队,城镇管理规范、保洁工作落到了实处。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一)事业快速发展。全镇有中小学校6所,在校学生5500人。XX小学建成了“绵

阳市示范小学”,XX中学建成了“绵阳市示范初中”、“绵阳市甲级校风示范学校”,在

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在今年的升学考试中,升入高中人数突破306人,升学率为46。7%,受到社会各届好评。投资28万元,完成了同德小学改建工程。

(二)卫生事业平稳发展。卫生工作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医防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到2003年,全镇孕产妇、儿童系统保健覆盖率分别达到91。5%、97。58%。镇中心卫生院的软硬件均达到全县乡镇卫生院一流水准。

(三)计生工作迎难而上。通过精心组织,综合协调,多方配合,共同努力,实现了计生政策生育率达95。1%的目标。2003年,被县委、县政府表彰为“先进集体”。今年9月24日,镇上举行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金首发仪式,全镇69名符合条件的老人高兴地领到了今年的600元计划生育奖励扶助金。

社会稳定工作进一步加强

镇党委、政府认真开展“四五”普法工作,实施了整体联动防范工程,打造平安镇乡,实行夜间巡逻守护制度,坚持“四级一院”的治安防范网络,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妥善平息了突发事件,建成“省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范镇”,社会政治稳定,人民安居乐业。

成绩属于过去,未来任重道远。镇党委、政府将瞄准新目标,制定新举措,迎难而上,开拓创新,蹋实苦干,务求发展,带领全镇人民共建小康社会。

扶持重点中心镇发展意见(征求意见稿)

关于加快重点中心镇发展的扶持意见 (征求意见稿) 为推进我市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着力加快重点中心镇建设,根据《省政府关于扎实推进城镇化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意见》(苏政发〔2013〕1号)、《淮安市域城镇体系规划(2009-2030)》等文件精神,结合淮安实际,现制定如下扶持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一系列决策部署,以人的就地就近城镇化为主线,以改革创新和完善机制为动力,以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为支撑,强化重点中心镇在市域城镇体系和新型城镇化发展中的重要节点地位,坚持“统筹发展、有序推进、集聚高效、彰显特色”原则,通过体制创新、政策扶持、行政推动、市场运作,促进片区人口向城镇社区集中、产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和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重点中心镇科学跨越发展。 二、工作目标 围绕建设“现代小城市、县域副中心”的定位,通过加大政策扶持,增强重点中心镇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吸纳就业、人口集聚功能,全面提高城镇化发展速度和质量,把市域10个重点中心镇建成“布局合理、发展领先、功能完善、生态宜

居、特色鲜明”的新型美丽小城市。到2020年,镇域面积扩大到150平方公里左右,镇域人口规模10万人左右;建成区面积10平方公里左右,镇区人口规模5万人左右。 三、基本原则 1、统筹发展。突出重点中心镇作为连接中心城市、县城与农村的纽带作用,强化其吸纳资源、汇聚要素、集聚项目的载体作用,打造新型城镇化结构体系。 2、有序推进。按照“一套规划、统一编制、分步实施”和“多规融合”的要求,着眼于提高重点中心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先地下后地上、先配套后开发、先老镇区后新镇区,分步实施,分期推进。 3、集聚高效。强化土地、财政、金融等政策支持,推动人、财、物和产业向重点中心镇有效集聚,集中力量,重点突破。 4、彰显特色。加强城镇特色街区、建筑、景观保护,彰显地方历史生态旅游、文化传承、建筑风格,形成“一镇一特色、一镇一风格”的小城市发展格局。 四、扶持措施 1、强化规划引领作用 根据重点中心镇的功能定位,由市规划局牵头,按照《淮安市城镇空间发展战略规划》中全域规划和片区发展理念,统一组织修编以重点中心镇为节点、周边乡镇为统筹范围的10个重点中心镇总体规划。加强重点中心镇总体规划与经济

黑龙江各市经济排名

第一,哈尔滨市中国重要的重工业城市之一,黑龙江省的中心城市,经济实力强,拥有厚重的文化底蕴,具有旅游业的优势,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健全的工商业体系决定了她是沈阳市同为祖国东北两大中心都市,未来有望成为直辖市。 第二, 大庆市全国重要的能源基地之一,并于哈尔滨共同成为黑龙江省高新技术产业基地,黑龙江省最富有的城市,拥有雄厚的资金和科研实力,人均购买力是任何一个企业家都不能不关注的地方。未来有两种可能:一是大庆地方经济的崛起,成为黑龙江省的副中心城市,大庆与哈尔滨将共同成为黑龙江省的“双中心”。二是哈尔滨直辖后,成为黑龙江省省会。 第三,齐齐哈尔市全国最重要的重工业基地之一,黑龙江省西部的中心城市,重要的地理位置,雄厚工业基础是她再次腾飞的资本。未来有望成为大兴安岭省省会城市。 第四, 牡丹江市全国重要的城市之一.黑龙江省东南部的中心城市,重要的地 理位置,丰富的旅游资源,蓬勃对俄贸易是她不断发展的引擎,未来她将成为牡丹 江省的省会城市。 第五, 佳木斯市全国重要的城市之一,黑龙江省东北部的中心城市,重要的地 理位置,大量的待开发矿藏资源和未开发荒地,是她能够腾飞主要因素,未来她将 成为三江省的省会城市。 第六, 鸡西市中国城市之一,黑龙江省的主要城市之一,丰富的煤炭资源是她 快速发展的动力.未来她将是牡丹江省第二大城市。 第七, 鹤岗市中国城市之一,黑龙江省的主要城市之一,丰富的煤炭资源是她 快速发展的动力。未来她将是三江省第二大城市。 第八, 双鸭山市中国城市之一,黑龙江省的主要城市之一,丰富的煤炭资源是 她快速发展的动力.未来她将是三江省第三大城市。 第九, 七台河市中国城市之一,黑龙江省的主要城市之一,丰富的煤炭资源是 她快速发展的动力.未来她将是牡丹江省第三大城市。 第十, 绥化市中国城市之一,黑龙江省的主要城市之一,便利的地理位置和交通,丰富的粮食产量是她发展的条件.未来她将成为大哈尔滨直辖市的一个区。 第十一,伊春市中国城市之一,黑龙江省的主要城市之一,丰富森林和木材是她宝贵财富.发展森林旅游和木材深加工是她唯一的出路.未来她将是三江省第六大城市(第四同江,第五富锦)。

《关于进一步加快中心镇发展和改革的若干意见》(浙委办[201(精)

浙委办[2010]115号 中共浙江省委办公厅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进一步加快中心镇发展和改革的若干意见 (2010年10月11日) 改革开放以来,小城镇建设一直是我省区域和城乡发展的一大特色和优势。“十一五”以来,省委、省政府把培育发展中心镇摆上重要位置,部署实施“中心镇培育工程”,并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效。着眼新型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趋势,适应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要求,中心镇发展和改革正面临新的历史机遇。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进一步加快中心镇发展和改革,经省委、省政府同意,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培育发展中心镇作为推进新型城市化、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战略支点和节点,以促进中心镇转型升级为目标,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加快推进中心镇人口集中、产业集聚、功能集成、要素集约,走特色发展之路,使中心镇建设在推进经济发展、环境改善和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提高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促进县域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实现科学发展。 (二)总体目标。到2015年,将全省200个中心镇培育成为县域人口集中的新主体、产业集聚的新高地、功能集成的新平台、要素集约的新

载体,成为经济特色鲜明、社会事业进步、生态环境优良、功能设施完善的县域中心或副中心。力争100个左右中心镇的建成区户籍人口达到5万人或常住人口达到8万人以上,建成区户籍人口集聚率达到45%以上。工业功能区增加值占全镇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70%以上,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5%以上,年财政总收入达到4亿元以上;努力把一批规模大、条件好的中心镇培育发展成为现代新型小城市。 二、主要任务 (一)科学规划,促进中心镇资源要素优化配置。按照城乡统筹、区域协调的要求,因地制宜调整行政区划,拓展中心镇发展空间。依据县市域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加快修编中心镇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编制完善中心镇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优化中心村布局规划和建设规划。结合编制“十二五”发展规划,因地制宜定位中心镇功能,加快编制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资源环境等专项规划。 (二)实施“千亿产业集聚提升”工程,加快中心镇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按照“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的原则,做大做强特色产业,科学合理开发利用低丘缓坡、滩涂、农村建设用地等资源,支持中心镇设立产业集聚发展功能区。加快产业共性技术创新,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支持中心镇加快商贸综合体和商业网点建设,着力改造提升专业市场,积极开发旅游资源,发展特色旅游业,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加快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大力发展设施农业、规模农业和精品农业。到2012年,完成1000亿元左右产业投资,有效提升中心镇产业集聚发展水平。

全国百强县(市)排名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全国百强县(市)排名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自2000年以来,关于县域经济“百强县”的评价,国内有两个最权威的排名。即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评出的中国最发达100名县(市、区)和《经济日报》与中国区域经济学会评出的我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即“经济百强县”,至今已进行到了第四届。 2011全国百强县排名完整名单 1,江苏江阴市 1,江苏昆山市 1,江苏张家港市 1,江苏常熟市 2,江苏吴江市 3,浙江慈溪市 4,江苏太仓市 5,江苏宜兴市 6,浙江绍兴县 7,福建晋江市 8,浙江义乌市 9,广东增城市 10,浙江余姚市 11,山东龙口市 12,内蒙古准格尔旗 13,辽宁瓦房店市 14,山东文登市 15,山东邹平县 16,江苏丹阳市 17,辽宁海城市 18,湖南长沙县 19,浙江诸暨市 20,四川双流县 21,山东荣城市 22,山东胶南市 22,山东即墨市 22,山东胶州市 23,山东新泰市 24,河北迁安市 25,山东邹城市 26,浙江乐清市 27,浙江温岭市 28,浙江富阳市 29,内蒙古伊金霍洛旗 30,江苏海门市 31,浙江瑞安市

32,山东滕州市33,山东寿光市34,江苏靖江市35,山东诸城市36,陕西神木县37,福建福清市38,山东章丘市39,山东莱州市39山东招远市39,山东平度市39,山东莱西市40.江苏溧阳市41,浙江上虞市42,浙江海宁市42,浙江桐乡市42,浙江平湖市42,浙江长兴县42,浙江嘉善县42,浙江德清县43,江苏启东市44,辽宁庄河市45,山东肥城市46,辽宁普兰店市47,福建南安市48,辽宁大石桥市49,福建石狮市50,江苏如皋市51,河北武安市52,山东省充州市53,江苏江都市53,江苏铜山县54,福建惠安县55,新疆库尔勒市56,江苏东台市56,江苏泰兴市56,江苏海安县56,江苏如东县56,江苏兴化市56,江苏大丰市56,江苏姜堰市57,浙江永康市58,浙江玉环时59,山东广饶县60,山东乳山市

浙江省强镇扩权改革政策文件

《关于进一步加快中心镇发展和改革的若干意见》(浙委办[2010]115号) 浙委办[2010]115 号 中共浙江省委办公厅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进一步加快中心镇发展和改革的若干意见 (2010 年 10 月 11 日) 改革开放以来,小城镇建设一直是我省区域和城乡发展的一大特色和优势。“十一五”以来,省委、省政府把培育发展中心镇摆上重要位置,部署实施“中心镇培育工程” ,并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效。着眼新型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趋势,适应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要求,中心镇发展和改革正面临新的历史机遇。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进一步加快中心镇发展和改革,经省委、省政府同意,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培育发展中心镇作为推进新型城市化、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战略支点和节点,以促进中心镇转型升级为目标,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加快推进中心镇人口集中、产业集聚、功能集成、要素集约,走特色发展之路,使中心镇建设在推进经济发展、环境改善和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提高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促进县域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实现科学发展。 (二)总体目标。到 2015 年,将全省 200 个中心镇培育成为县域人口集中的新主体、产业集聚的新高地、功能集成的新平台、要素集约的新载体,成为经济特色鲜明、社会事业进步、生态环境优良、功能设施完善的县域中心或副中心。力争 100 个左右中心镇的建成区户籍人口达到 5 万人或常住人口达到 8 万人以上,建成区户籍人口集聚率达到45%以上。工业功能区增加值占全镇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70%以上,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5%以上,年财政总收入达到 4 亿元以上;努力把一批规模大、条件好的中心镇培育发展成为现代新型小城市。 二、主要任务 (一)科学规划,促进中心镇资源要素优化配置。按照城乡统筹、区域协调的要求,因地制宜调整行政区划,拓展中心镇发展空间。依据县市域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加快修编中心镇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编制完善中心镇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优化中心村布局规划和建设规划。结合编制“十二五”发展规划,因地制宜定位中心镇功能,加快编制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资源环境等专项规划。 (二)实施“千亿产业集聚提升”工程,加快中心镇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按照“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的原则,做大做强特色产业,科学合理开发利用低丘缓坡、滩涂、农村建设用地等资源,支持中心镇设立产业集聚发展功能区。加快产业共性技术创新,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支持中心镇加快商贸综合体和商业网点建设,着力改造提升专业市场,积极开发旅游资源,发展特色旅游业,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加快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大力发展设施农业、规模农业和精品农业。到 2012 年,完成 1000 亿元左右产业投资,有效提升中心镇产业集聚发展水平。

嘉兴市中心镇与小城市发展对策探索_以中心镇发展为例

展、培育阶段,“权力下放、超收分成、规费全留、干部配强”的基本原则,从制度确立了新市镇建设的目标、地位与要求。 一是资金要素支持。提出“超收分成、规费全留”的资金倾斜政策,即在保证2007年基数的前提下,暂定五年内基数外新增财力的70%以上留镇。市县两级政府财政资金安排,优先考虑符合新市镇各种专项资金使用范围的项目。新市镇土地出让金的净收益全部留镇。同时支持和鼓励新市镇盘活镇域范围内各种原因形成的各类闲置国有资产、集体资产。 二是土地要素支持。加大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创新力度,努力破解土地要素制约,鼓励推进农村土地整理、宅基地专项治理和复垦,由此取得的用地指标,省级中心镇全部留用,其他镇80%以上留用。以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有序流转,探索建立土地在空间、时间上的置换机制为手段,从而在财力、土地、资金等要素上保障新市镇的培育与发展。 三是人才要素支持。对到新市镇或村(居)工作的各种人才给予优惠与政策倾斜,并从住房购置补助、子女教育安排、家属就业等方面给予支持。连续三年举办“星耀南湖”人才对接交流会,吸引了大批海外精英和国内外高科技人才投资创业。 在省委、省政府“扩权强县”政策的指引下,通过“扩权强镇”战略,在政策扶持上进行改革,除下放省、市行政许可、行政审批权限外,还将部分行政处罚和行政管理权限下放。如2008年9月,市政府下发《关于印发嘉兴市新 2.要素支持。3.政策扶持。城镇建设是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为城市建设提供一个渐进的平台,是避免中心城市发展过快,人口过于集中等问题的一种制度安排。 近年来,浙江省在培育中心镇建设上有了较大突破,嘉兴市在此基础上又有所创新。在省、市、县三级党委、政府的政策推动下,嘉兴市从1997年起开始推进小城镇建设,到2000年开始启动中心镇建设,再到新市镇建设,其经济发展持续加速,人口规模快速扩张,社会经济较为全面发展。 嘉兴市这十几年的发展变化表明,中心镇、新市镇的政策创新、倾斜和支持等方面的制度,不仅有助于镇级经济要素与人口集聚,推动镇区经济发展,还有助于整合区域资源,加速城市群建立,进而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扩大国内消费,启动内需。 嘉兴市委、市政府在省委、省政府政策、意见的指导下,以小城镇建设、中心镇建设和新市镇建设为重要抓手,推动镇级区域建设,提升镇区集散能力与辐射能力,提高市镇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为嘉兴市现代化网络型大城市和新农村建设奠定坚实基础。其主要措施: 市委、市政府在政策设置、财力补助、要素配置等细节上对新市镇建设进行调整与倾斜,并从制度层面上进行改革、保障与确认,形成有利于新市镇发展的制度环境。2007年12月29日,市委、市政府印发了《关于推进强镇扩权积极培育现代新市镇的若干意见》,明确了嘉兴市在新市镇发一、嘉兴市推进新市镇建设的主要措施 1.制度创新。DOI:10.3969/j.issn.1674-8905.2011.06.015 张全跃 (国家统计局嘉兴调查队,浙江 嘉兴 314050) 内容提要:中心镇建设是当前我国城市化进程中有效的政策创新。嘉兴市委、市政府采取制度创新、要素支持、政策扶持、行政推动、自生能力等措施,以中心镇建设为重要抓手,推动镇级区域建设,从而提高市镇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此同时,针对规划布局有待完善,产业发展不合理等问题,提出培育竞争机制、引导产业发展、行政放权、分工合作、人口自主流动等建议,从而推动区域经济整体、高效增长。 关键词:中心镇;区域经济;政策设置 嘉兴市中心镇与小城市发展对策探索 ——以中心镇发展为例 区域发展 40 《统计科学与实践》2011年6期

黑龙江(河流)情况

黑龙江的基本情况 一、界河黑龙江的概况 黑龙江是世界上著名的国际河流,是中国与俄罗斯的重要国际界河。黑龙江流域跨中国、蒙古和俄罗斯3个国家,地理位置在北纬47。40'-53。34',东经121。28'-141。20'。黑龙江全长4510km,流域东西跨度约2000km,南北跨度约1500km。黑龙江上、中游1887 km为中俄两国国际界河,下游全部在俄罗斯境内。流域面积185.5×104km2,其中中国境内80.34×104km2,占全流域的48%,俄罗斯侧占50.4%,蒙古侧占l3%。 黑龙江有南北两源。南源为额尔古纳河,由发源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大兴安岭两麓的海拉尔河和发源于蒙古固肯特(Khentei)山脉东坡的克鲁伦(Cherlen)河在满洲里市东南两河相汇后始称额尔古纳河。北源为俄罗斯境内的石勒喀(Shilka)河。全长1592km,其上游称鄂嫩河,发源于蒙古肯特山脉东侧。南化两源在中国黑龙江省漠河以西的洛古河附近汇合后成为黑龙江。 黑龙江沿途接纳左岸(俄罗斯侧)的结雅河、布列亚河、阿姆贡河和右岸(中国一侧)的呼玛河、逊河、松花江、乌苏里江等支流。黑龙江水量丰沛,乌苏里江汇合口以上年平均流量8600m3/s,入海口多年平均流量10800m3/s。 黑龙江干流至哈巴罗夫斯(伯力)与南来的支流乌苏里江汇合后流入俄罗斯境内,在克拉耶夫斯克(庙街)附近注入鄂霍茨克海。黑龙江干流全长2821 km。黑龙江干流分为上、中、下三段。额尔古纳州与石勒客河汇合处(洛古河村)至结雅河口(黑河市)为上游,长905 km;结雅河至乌苏里江口为中游,长982 km;乌苏里江至入海口为黑龙江下游,长934 km。黑龙江干流上游

2013全国百强县排名

2013全国百强县排名 1,江苏江阴市1,江苏昆山市1,江苏张家港市1,江苏常熟市 2,江苏吴江市 3,浙江慈溪市 4,江苏太仓市 5,江苏宜兴市 6,浙江绍兴县 7,福建晋江市 8,浙江义乌市 9,广东增城市 10,浙江余姚市 11,山东龙口市 12,内蒙古准格尔旗 13,辽宁瓦房店市 14,山东文登市 15,山东邹平县 16,江苏丹阳市 17,辽宁海城市 18,湖南长沙县

19,浙江诸暨市 20,四川双流县 21,山东荣城市 22,山东胶南市22,山东即墨市22,山东胶州市 23,山东新泰市 24,河北迁安市 25,山东邹城市 26,浙江乐清市 27,浙江温岭市 28,浙江富阳市 29,内蒙古伊金霍洛旗 30,江苏海门市 31,浙江瑞安市 32,山东滕州市 33,山东寿光市 34,江苏靖江市 35,山东诸城市 36,陕西神木县 37,福建福清市 38,山东章丘市 39,山东莱州市39山东招远市39,山东平度市39,山东莱西市

40.江苏溧阳市 41,浙江上虞市 42,浙江海宁市42,浙江桐乡市42,浙江平湖市42,浙江长兴县42,浙江嘉善县42,浙江德清县 43,江苏启东市 44,辽宁庄河市 45,山东肥城市 46,辽宁普兰店市 47,福建南安市 48,辽宁大石桥市 49,福建石狮市 50,江苏如皋市 51,河北武安市 52,山东省充州市 53,江苏江都市53,江苏铜山县 54,福建惠安县 55,新疆库尔勒市 56,江苏东台市56,江苏泰兴市56,江苏海安县56,江苏如东县56,江苏兴化市56,江苏大丰市56,江苏姜堰市 57,浙江永康市 58,浙江玉环县 59,山东广饶县

中心镇创建先进镇申报材料

打造转型升级先行镇建强扮靓沛县南大门 ——强势推进综合型中心镇创建 张庄镇党委、政府 张庄镇被列为徐州市首批30个中心镇之一创建达标以来,紧扣“打造转型升级先行镇、建强扮靓沛县南大门”的工作主题,坚持“三化三提升”统领中心镇建设,以科学规划为先导、项目建设为重点、环境综合整治、绿化“百日会战”、“五整治五提升”专项活动为载体,对照市定6大类25项考核指标,加大投入、逐一完善、强势推进中心镇创建达标活动,全力打造经济繁荣、环境优美、功能完善、特色鲜明、辐射力强的徐州一流中心镇。 一、健全组织,落实制度 我镇坚持把中心镇创建达标活动统领全镇工作全局来抓,成立了党委书记牵头、班子成员共同参与的张庄镇中心镇创建达标活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中心镇创建达标活动的实施。同时出台了《张庄镇关于中心镇创建达标活动的实施意见》、《张庄镇小城镇建设管理办法》、《张庄镇关于进一步加强村镇建设管理意见》等一系列文件,建立健全了工作调度会、协调会、监查通报等管理制度,有力地保证了中心镇规划建设管理服务工作的全面开展。同时坚持每季度召开一次中心镇创建协调会,每月开展

一次推进会,每周开展一次督查,及时掌握情况,督促进度,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二、规划先行,绘就蓝图 牢固树立“规划是中心镇建设的龙头和灵魂”的理念,高起点定位“楚风汉韵,现代新镇”目标,按照5平方公里、5万人口的中心镇的发展规模,突出规划的科学性、可行性、可操作性和适度超前性,聘请了徐州市规划设计院高起点、高标准修编了张庄镇《镇区总体规划》、《镇区控制性规划》和《镇区环境综合整治详细规划》,构建“西扩新区、北拓园区、南延商区”的中心镇格局。对照中心镇创建的各项指标,完善徐沛路沿街立面整治景观设计水平的再提升及楚风汉韵规划设计,确保了镇区重要节点规划、专项规划水平再上新台阶。在规划实施过程中,严格坚持“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做到以规划引领发展,着力打造产业强镇、商贸重镇、文化名镇、物流大镇,把我镇打造成为徐州至沛县的最大的节点中心镇。 三、多轮驱动,提升标准 一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按照基础设施配套先行的原则,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加快中心镇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资 18000余万元,完善配套道路、雨污分流、路灯、污水处理厂、垃圾体系、农贸市场等基础设施,优化了镇区环境、改善了镇容镇貌、夯实了基础。二是破解三个难题,实现三个集中。坚持集中连片建设,实现人口向镇区、居民向社区、工业向园区三集中,破解了土地、资金、人口三个难

湖南省中心镇名单

地区序号中心镇名称 长沙市1 长沙县金井镇(示范镇) 2 望城区乔口镇(示范镇) 3 浏阳市永安镇 4 浏阳市大瑶镇 5 宁乡县灰汤镇(示范镇) 6 宁乡县双凫铺镇 株洲市 7 云龙示范区云田镇(示范镇) 8 株洲县淦田镇 9 醴陵市石亭镇(示范镇) 10 攸县网岭镇(示范镇) 11 茶陵县界首镇 12 炎陵县鹿原镇 湘潭市13 湘潭县花石镇 14 湘乡市棋梓镇(示范镇) 15 韶山市清溪镇(示范镇) 16 雨湖区楠竹山镇(示范镇) 衡阳市17 衡南县车江镇(示范镇) 18 衡南县三塘镇 19 衡阳县洪市镇(示范镇)

地区序号中心镇名称 20 衡山县白果镇 21 衡东县大浦镇 22 祁东县归阳镇(示范镇) 23 祁东县太和堂镇 24 常宁市松柏镇 25 耒阳市新市镇 邵阳市26 邵阳县五峰铺镇 27 邵东县廉桥镇(示范镇) 28 武冈市邓元泰镇(示范镇) 29 新邵县陈家坊镇 30 隆回县六都寨镇 31 城步县西岩镇 32 绥宁县武阳镇 33 新宁县回龙寺镇 34 洞口县高沙镇 岳阳市35 平江县伍市镇(示范镇) 36 平江县长寿镇 37 岳阳县麻塘镇 38 华容县注滋口镇

地区序号中心镇名称 39 汨罗市汨罗镇(示范镇) 40 临湘市羊楼司镇(示范镇) 41 湘阴县鹤龙湖镇 常德市42 桃源县陬市镇 43 汉寿县罐头嘴镇(示范镇) 44 汉寿县太子庙镇 45 石门县皂市镇 46 临澧县新安镇(示范镇) 47 临澧县合口镇 48 澧县大堰垱镇 49 津市市保河堤镇 50 安乡县黄山头镇 郴州市51 苏仙区良田镇(示范镇) 52 资兴市兴宁镇 53 桂阳县太和镇 54 宜章县梅田镇 55 嘉禾县行廊镇 56 安仁县安平镇 57 永兴县马田镇

黑龙江省城镇化发展研究

黑龙江省城镇化发展研究 [摘要] 当前,黑龙江省在城镇化发展进程中仍存在着许多问题,如城镇化质量不高,城镇化率提高相对较慢,小城镇建设滞后、结构不合理等黑龙江省城镇化存在的问题,其主要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非农产业发展滞后,现行土地政策制约,中心城市影响力不明显等。黑龙江省应加快推动第三产业的发展,加快小城镇发展,逐步扩大小城镇规模,加强当地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合理布局城镇体系,从而通过城市群的建设,加快城镇化步伐。 [关键词] 黑龙江省;城镇化;问题;对策 一、黑龙江省城镇化发展现状 人口城镇化水平是衡量一个地区城镇化发展水平的最重要指标。目前得到学术界普通认同的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黑龙江省第五次人口普查城镇化的水平为51.53%。全国城镇化的水平为36.22%。目前,全国城镇化水平已经进入了加速期,全国城镇化水平近年来保持年均1个多百分点的速度增长。而黑龙江省城镇化水平虽然很高,但近年来发展速度明显放缓。而且人口城镇化的水平较高,但施城镇化的水平较低,二者共存的现象较为明显。 黑龙江省面临着综合效益较差、城镇化质量不高、镇化率提高相对较慢、小城镇建设滞后、结构不合理等问题。目前,全省经济的发展仍高度依赖资源产出。受到自然资源的开发时序、宏观产业布局、地域分布等因素的影响,全省城镇化发展地域分异与城镇分布密度反相关。 二、城镇化进程相对较慢 黑龙江省经济正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加速阶段。自2000年到2010年的十年,黑龙江省城镇化率由51.94%提高到55.50%,到2012年末黑龙江省城镇化水平已达到56.5%,预计在2015年有望突破60%。而在这十年间,全国平均的城镇化率由36.22%提高到49.68%,年均增长1.34个百分点,年均增速是黑龙江省的3.78倍,而到2011年我国的城镇化率已达到51.27%的高水平,因是多方面的: (一)黑龙江省第三产业的滞后发展严重制约了城镇化的发展 城镇化的发展水平与该地区第三产业的发展具有很强的关联性。以黑龙江自身为例,2000年黑龙江省第三产业产值为1027.5亿元,到2010年约为3838.1亿元,年均增长仅280亿元。第三产业中的中介服务、电信通讯、金融服务等发展较为缓慢。正因为三产业缓慢的发展,对城市和农村的发展都起到了较为严重的制约的作用,一方面阻碍了劳动力的转移,同时也阻碍了资本等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不仅如此,与全国的平均水平相比,全省第三产业的劳动生产率不高,导致比较劳动生产率处于较低的水平,致使吸纳劳动力就业的能力有限,导致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滞留在第一产业里。

2010全国百强县排名

2010全国百强县排名 在全国百强县中,江苏、浙江、山东三省占的比例最大。江苏县域经济规模大,百强县大而强,全国十强县中占有7席。 第九届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排序变化比较大,全国百强县格局悄然改变。老牌百强县出现分化,一部分已经成为中心城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部分发展相对较慢,退出了百强县行列。广东省百强县数目历史上曾达到15个之多,后来有6个改成市辖区,有7个退出百强县。 在新兴百强县中,江苏省百强县由苏南向苏北“北上”;山东省百强县由胶东半岛向鲁中“西进”;中西部地区具有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的强县迅速崛起,现在中部地区已经崛起16个全国百强县,西部地区已大开发出6个全国百强县;全国百强县的格局正在改变。 1.江苏江阴市R1T2005 相对稳定A级 2 江苏昆山市R2T2005 相对稳定A级 3 江苏张家港市R3T2005 相对稳定A级 4 江苏常熟市R4T200 5 相对稳定A级 5福建晋江市R5T2005 相对稳定A级 6 江苏吴江市R6T2005 相对稳定A级 7 浙江慈溪市R7T2005 相对稳定A级 8 浙江绍兴县R8T2005 相对稳定A级

9 江苏宜兴市R9T2005 相对稳定A级10山东荣成市R10T2005 相对稳定A级11浙江余姚市R11T2005 相对稳定A级12浙江义乌市R12T2005 相对稳定A级13江苏太仓市R13T2005 相对稳定A级14浙江诸暨市R14T2005 相对稳定A级15浙江温岭市R15T2005 相对稳定A级16山东文登市R16T2005 相对稳定A级17福建福清市R17T2005 相对稳定A级18浙江乐清市R18T2005 相对稳定A级19广东增城市R19T2005 相对稳定A级20浙江瑞安市R20T2005 相对稳定A级21浙江海宁市R21T2005 相对稳定A级22山东邹城市R22T2005 相对稳定A级23山东龙口市R23T2005 相对稳定A级24浙江桐乡市R24T2005 相对稳定A级25山东胶南市R25T2005 相对稳定A级26江苏丹阳市R26T2005 相对稳定A级27山东即墨市R27T2005 相对稳定A级28浙江富阳市R28T2005 相对稳定A级29山东寿光市R29T2005 相对稳定A级30山东胶州市R30T2005 相对稳定A级

江苏省重点中心镇名单(共96个,定稿)

江苏省重点中心镇名单 (共96个) 南京市(3个) 六合区:竹镇镇 高淳区:桠溪镇 溧水区:白马镇 无锡市(2个) 宜兴市:和桥镇、官林镇徐州市(12个) 铜山区:利国镇、郑集镇、 大许镇 丰县:欢口镇 沛县:龙固镇 睢宁县:古邳镇、双沟镇新沂市:马陵山镇、窑湾镇邳州市:官湖镇、碾庄镇、 铁富镇 常州市(4个) 溧阳市:社渚镇、南渡镇金坛市:薛埠镇、儒林镇苏州市(3个) 吴江区:黎里镇 常熟市:沙家浜镇 昆山市:周庄镇 南通市(10个) 海门市:包场镇、三星镇启东市:吕四港镇、近海镇如皋市:搬经镇、长江镇海安县:李堡镇、曲塘镇如东县:洋口镇、长沙镇 连云港市(9个) 赣榆县:柘汪镇、沙河镇、 海头镇 东海县:桃林镇、白塔埠镇 灌南县:汤沟镇、堆沟港镇 灌云县:圩丰镇、杨集镇 淮安市(10个) 淮阴区:徐溜镇、渔沟镇 淮安区:车桥镇、钦工镇 涟水县:高沟镇、红窑镇 洪泽县:岔河镇 盱眙县:马坝镇、旧铺镇 金湖县:银集镇 盐城市(13个) 盐都区:大冈镇、大纵湖镇 响水县:陈家港镇 滨海县:八滩镇、滨海港镇 阜宁县:益林镇 射阳县:海通镇、黄沙港镇 东台市:安丰镇、弶港镇 大丰市:刘庄镇、南阳镇 建湖县:上冈镇 扬州市(10个) 江都区:邵伯镇、小纪镇 宝应县:范水镇、曹甸镇、 射阳湖镇 仪征市:大仪镇、月塘镇 高邮市:菱塘回族乡、三垛镇、 临泽镇 镇江市(4个) 丹阳市:新桥镇、皇塘镇 句容市:下蜀镇、茅山镇 泰州市(7个) 姜堰区:溱潼镇、白米镇 兴化市:戴南镇、安丰镇 泰兴市:黄桥镇、虹桥镇 靖江市:新桥镇 宿迁市(9个) 宿城区:龙河镇 宿豫区:来龙镇 沭阳县:马厂镇、韩山镇、 贤官镇 泗阳县:王集镇、新袁镇 泗洪县:双沟镇、界集镇。

广东268个中心镇名单

广东省268个中心镇名单 广东省中心镇 共268个,2002年5月8日确定 广州(13个) 白云区江高镇人和镇太和镇 番禺区大岗镇石楼镇榄核镇 花都区炭步镇狮岭镇花山镇 增城市石滩镇中新镇 从化市太平镇龙潭镇 深圳市(5个) 宝安区龙华镇沙井镇 龙岗区布吉镇横岗镇坪山镇 珠海市(4个) 香洲区红旗镇平沙镇 斗门区白蕉镇斗门镇 汕头市(9个) 潮阳区峡山镇两英镇谷饶镇关埠镇沙陇镇澄海区东里镇莲下镇外砂镇 南澳县后宅镇 韶关市(23个) 仁化县仁化镇董塘镇长江镇 南雄市乌迳镇黄坑镇珠玑镇 始兴县太平镇马市镇顿岗镇 翁源县龙仙镇翁城镇江尾镇 新丰县丰城镇马头镇 曲江县马坝镇大塘镇龙归镇 乳源县乳城镇桂头镇大桥镇 乐昌市坪石镇廊田镇梅花镇 河源市(17个) 源城区埔前镇 和平县阳明镇彭寨镇下车镇 龙川县老隆镇鹤市镇麻布岗镇 紫金县紫城镇蓝塘镇龙窝镇古竹镇 连平县元善镇忠信镇隆街镇 东源县仙塘镇灯塔镇蓝口镇

梅州市(21个) 梅县雁洋镇畲江镇松源镇 蕉岭县蕉城镇新浦镇广福镇 大埔县湖寮镇高陂镇茶阳镇 丰顺县汤坑镇丰良镇隍镇 五华县水寨镇华城镇安流镇 兴宁市罗浮镇坭陂镇水口镇 平远县大柘镇仁居镇石正镇 惠州市(13个) 惠城区小金口镇水口镇陈江镇 惠阳区新圩镇 惠东县平山镇捻山镇吉隆镇 博罗县罗阳镇杨村镇石湾镇 龙门县龙城镇平陵镇永汉镇 汕尾市(10个) 海丰县海城镇公平镇梅陇镇可塘镇 陆河县河田镇河口镇螺溪镇 陆丰市碣石镇甲子镇南塘镇 东莞市(7个) 虎门镇常平镇长安镇塘厦镇石龙镇麻涌镇樟木头镇 中山市(3个) 小榄镇三乡镇沙溪镇 江门市(11个) 新会区荷塘镇双水镇司前镇 台山市斗山镇广海镇海宴镇 开平市水口镇苍城镇赤坎镇 鹤山市址山镇 恩平市沙湖镇 佛山市(11个) 南海区西樵镇大沥镇里水镇 三水区乐平镇芦苞镇 高明区明城镇合水镇杨梅镇 顺德区北窖镇龙江镇乐从镇 阳江市(11个) 江城区平冈镇 试验区闸坡镇

黑龙江省垦区森工林区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办法

黑龙江省垦区森工林区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办法 【法规类别】村镇集镇建设 【发文字号】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令第2号 【发布部门】黑龙江省政府 【发布日期】2008.07.17 【实施日期】2008.09.01 【时效性】失效 【效力级别】地方政府规章 【失效依据】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废止、停止执行涉及农垦、森工系统行政管理和办社会职能的省政府规章及有关规定的决定(2018)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令 (第2号) 《黑龙江省垦区森工林区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办法》业经省政府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公布,自二○○八年九月一日起施行。 省长栗战书 二○○八年七月十七日

黑龙江省垦区森工林区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了加强本省垦区、森工林区小城镇的规划、建设和管理,促进垦区、森工林区和周边地区的经济社会健康、协调、有序发展,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垦区,是指省人民政府确定并由省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设在省农垦系统的派出机构管辖范围内的区域。 本办法所称森工林区,是指国务院确定的森工国有重点林区以及省人民政府确定并由省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设在省森工系统的派出机构管辖范围内的区域。 本办法所称垦区、森工林区小城镇,是指垦区、森工林区范围内的农垦分局局址、农场场部、林业局局址(含林业局管辖的部分中心林场场部,下同)所在地,具体范围及分类由省人民政府另行确定。 第三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垦区、森工林区小城镇的规划、建设、管理及其相关活动,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省农垦总局及其各农垦分局、省森工总局及其各林业局负责垦区、森工林区小城镇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具体实施工作由其所属的建设管理机构(以下简称农垦、森工系统建设管理机构)负责,业务上接受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和指导。 第五条垦区、森工林区小城镇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应当遵循统一规划、分区建设、

浙江争取首批27个小城市培育试点镇详细概况

浙江争取首批27个小城市培育试点镇 杭州(4个):萧山区瓜沥镇、余杭区塘栖镇、桐庐县分水镇、富阳市新登镇; 宁波(4个):象山县石浦镇、慈溪市周巷镇、奉化市溪口镇、余姚市泗门镇; 温州(4个):苍南县龙港镇、瑞安市塘下镇、乐清市柳市镇、平阳县鳌江镇; 湖州(2个):吴兴区织里镇、德清县新市镇; 嘉兴(3个):桐乡市崇福镇、秀洲区王江泾镇、嘉善县姚庄镇; 绍兴(2个):诸暨市店口镇、绍兴县钱清镇; 金华(2个):东阳市横店镇、义乌市佛堂镇; 台州(3个):温岭市泽国镇、玉环县楚门镇、临海市杜桥镇; 衢州(1个):江山市贺村镇; 舟山(1个):普陀区六横镇; 丽水(1个):缙云壶镇镇。

萧山区瓜沥镇 瓜沥镇位于杭州市萧山区钱塘江南岸,是始建于北宋太平兴国三年的千年古镇、近代绘画巨匠任伯年先生的故乡。全镇总面积42.5平方公里,其中镇建成区面积近6平方公里。辖23个行政村、5个社区、7.2万人口。境内拥有现代化航空港杭州萧山国际机场;沪杭南高速公路瓜沥出口处。镇区金融、电信、保险、工商、公安等机构齐全,文化娱乐中心、宾馆、风景休闲度假区设施完备。 瓜沥镇位于萧山市东部,镇人民政府驻地瓜沥自然镇。东南接党山镇和绍兴县,西连坎山、衙前镇,北靠靖江、南阳镇,西距市区19公里。境内以航坞山为界,北为钱塘江泥沙淤积而成的沙土平原,南为河湖密布的水网平原区,属萧山市水面最多的镇,耕地与水面之比为5∶1。瓜沥,地处萧山东部的航坞山麓,距杭州城区25公里,与绍兴柯桥、安昌镇构成黄金三角。自北宋太平兴国三年建镇以来,一直

富蔗繁华。这里是近代绘画巨匠任伯年先生的故乡。瓜沥总面积42.5平方公里,其中镇建成区6平方公里,辖23个行政村,5个社区,7.2万人口。镇境内座落着大型现代化航空港——杭州萧山国际机场、杭甬高速设有瓜沥出口,这里,有周朝名山——航坞山,宋代古刹——白龙寺。 瓜沥镇以小城镇综合改革为突破口,以省中心镇建设为目标,坚持工业化与城市化联动互进,大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走出了一条以经济建设带动城镇开发,以城镇建设来推动三产发展的路子,经济和社会发展始终走在萧山乃至杭州市镇乡前列。2004年被国家建设部、国家发改委等确定为全国重点镇。1997年以来,瓜沥镇先后被列为浙江省首批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浙江省中心镇和杭州大都市六大组团之一。先后被命为“百强乡镇”、省文明镇、省卫生镇、省教育强镇、省绿化先进镇。特别是率先进入浙江首富村之列的航民村,声名远播,作为全国现代化气息的小城镇雏形。

2008年中国各省GDP排名及2008年全国百强县排名

2008年中国各省GDP排名及2008年全国百强县排名2008中国各省GDP排名 GDP总量( 亿元) 人均GDP人均排名1广东29863 32142 6 2山东25326 27148 7 3江苏24738 32985 5 4 浙江17633 35730 4 5 河南14234 1505 6 16 6 河北1338 7 19363 11 7上海 1165 8 65473 1 8 辽宁 10418 24645 9 9 四川 9657 11708 25 10 北京 8879 57431 2 11 湖北8451 14733 17 12 福建8440 23663 10 13 湖南 8366 13123 20 14 黑龙江7081 18463 12 15 安徽 6906 11180 28 16 内蒙古6140 25558 8 17 山西 5465 16143 15 18 广西 5386 11417 27 19 江西 5323 12204 24 20 天津 5014 47972 3 21 陕西 4806 12843 21 22 吉林 4693 17211 13 23 云南 4260 9459 30 24 重庆 3938 14011 18 25 新疆 3305 16164 14 26 贵州 2543 6742 31 27 甘肃 2494 9527 29 28 海南 1121 13361 19 29 宁夏 769 12695 23 30 青海 706 12809 22 31 西藏 326 11567 26

2008年全国百强县排名: 浙江、山东、江苏以25、23、22个位列三甲。 1 江苏江阴市 R1T2005 相对稳定 A级 2 江苏昆山市 R2T2005 相对稳定 A级 3 江苏张家港市 R3T2005 相对稳定 A级 4 江苏常熟市 R4T200 5 相对稳定 A级 5 福建晋江市 R5T2005 相对稳定 A级 6 江苏吴江市 R6T2005 相对稳定 A级 7 浙江慈溪市 R7T2005 相对稳定 A级 8 浙江绍兴县 R8T2005 相对稳定 A级 9 江苏宜兴市 R9T2005 相对稳定 A级 10山东荣成市 R10T2005 相对稳定 A级 11浙江余姚市 R11T2005 相对稳定 A级 12浙江义乌市 R12T2005 相对稳定 A级 13江苏太仓市 R13T2005 相对稳定 A级 14浙江诸暨市 R14T2005 相对稳定 A级 15浙江温岭市 R15T2005 相对稳定 A级 16山东文登市 R16T2005 相对稳定 A级 17福建福清市 R17T2005 相对稳定 A级 18浙江乐清市 R18T2005 相对稳定 A级 19广东增城市 R19T2005 相对稳定 A级 20浙江瑞安市 R20T2005 相对稳定 A级

中心镇建设工作方案

中心镇建设工作方案 篇一:广州市中心镇建设扶持资金管理办法 穗建村镇〔2015〕1025号 关于印发《广州市中心镇建设扶持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各区人民政府,市直各有关单位: 《广州市中心镇建设扶持资金管理办法》业经14届179次市政府常务会议原则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广州市财政局 2015年9月21日 广州市中心镇建设扶持资金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意见》(粤府〔2014〕30号)、市财政局关于印发《广

州市市对区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穗财预〔2014〕168号)和《广州市政府投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试行)》(穗府办〔2014〕15号)等相关文件精神,为规范我市中心镇建设扶持资金的管理,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促进中心镇建设更好更快地发展,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指中心镇建设扶持资金(以下简称“扶持资金”),是指市财政每年安排一定额度用于扶持全市中心镇建设的资金。 第二章扶持资金额度、支付方式、使用范围 第三条市级财政每年对15个中心镇建设扶持资金总额为16500万元,各镇基本额度为: (一)重点中心镇每镇每年1300万元,分别有白云区江高镇、花都区花东镇、南沙区大岗镇、增城区新塘镇、从化区太平镇等5个镇。 (二)一般中心镇每镇每年1000

万元,分别有白云区太和镇、钟落潭镇,花都区炭步镇、狮岭镇,番禺区石楼镇,南沙区榄核镇,增城区石滩镇、中新镇,从化区鳌头镇、良口镇等10个镇。 (三)若中心镇名单、扶持政策和扶持额度等发生变化,则相应进行调整。 第四条市中心镇建设办公室会同市财政部门根据各中心镇上年度资金使用绩效情况,在申报下年度预算时统筹分配各区扶持资金额度。 第五条中心镇建设扶持资金由市财政部门按一般性转移支付的方式下达区,按《广州市市对区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管理办法》(穗财预〔2014〕168号)有关规定进行管理。 第六条扶持资金的使用范围: (一)中心镇及所属行政村村庄规划,行政村公益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项目的规划设计。 (二)中心镇镇域范围内的公益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费用(不包括征地、拆迁及管线迁移)。

浙江141个中心镇特色产业盘点

浙江141个中心镇特色产业盘点 1 浙江141个中心镇特色产业盘点 141个中心镇特色产业盘点https://www.wendangku.net/doc/3018719727.html, 2007年06月18日12:40 观察与思考 宋朝“浙江六大米市”之一:临浦镇 萧山第二大中心镇,以纺织、羽绒、服装产业为支柱产业。 任伯年故里:瓜沥镇 目前已形成轻纺印染、信息技术、环保材料、轻工机械、建筑建材、家用电器等六大行业结构。瓜沥镇航民村被誉为浙江省“首富村”。 萧山萝卜干主产地:义蓬镇 工业企业基本形成了化纤纺织、化工橡塑、机械电子、建筑建材、蔬菜食品等五大支柱产业群。 枇杷之乡:塘栖镇 明清时为“江南十大名镇”之首。以金属制品、蜜饯食品、农药化工、针织服饰为四大优势产业。 大禹治水之地:余杭镇 西倚天目山脉,全镇已形成电器电子、塑业、木业等为主的块状经济格局。 良渚文化腹地:瓶窑镇 杭州市工业十强乡镇之一,工业体系以纺织服装、文教印刷、机械五金和农产品加工为主导。 中国制笔之乡:分水镇 制笔经济发展迅猛,产业积聚效应显著。2006年,制笔数量实现“世界人均一支分水笔”目标。 浙江机械工业专业区:富春江镇 机械制造、水泥建材、服装布艺为富春江镇三大支柱产业,其中以机械制造为重,被誉为“浙江省的机械工业专业区”。 中国针织名镇:横村镇 浙江省最早的乡镇工业发源地之一,针织行业在全省外贸出口占据重要地位。 “一城山色半城湖”:千岛湖镇 浙江省第一个全国卫生县城,2004年荣获中国首个国际花园城市(B类城市)金奖。 杭州西部的大门:汾口镇 位于淳安县西部,其工业区块特色轻纺项目集聚效应明显。 “梅花雉堞严州城”:梅城镇 建德经济重镇,主导行业有低压电器、五金工具、精细化工等六大系列,其中以低压电器和精细化工为主。 诸葛后裔栖息地:寿昌镇 现已形成以建材、冶炼、机械、化工、服装为主的工业布局。 中国家纺寝具名镇:乾潭镇 工业包括五金工具、家纺、胶合板、机械制造、石煤综合利用等五大系列,其中五金工具螺丝刀为全球最大生产地。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