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古汉语词汇双音化研究

中古汉语词汇双音化研究

中古汉语词汇双音化研究
中古汉语词汇双音化研究

近五年来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研究综述

近五年来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研究综述 本文对近五年来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有关研究进行了综述,内容涉及有关对外汉语词汇具体教学方法的研究、对外汉语词汇教学具体方法以外的有关研究和有关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总结性研究,目的是探讨当前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标签: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综述 外国留学生在习得汉语的过程中,要掌握语音、词汇和语法三大语言要素。其中,词汇习得是对外汉语习得的核心,贯穿于汉语习得的全过程。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是对外汉语语言要素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对外汉语教学的基础和开端,而且还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处于对外汉语语言要素教学的中心位置。近五年来学者们越来越重视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研究,据统计,从2004年1月到2009年6月仅发表在四种核心期刊上的有关研究文章就有36篇。即《世界汉语教学》8篇,《语言教学与研究》13篇,《汉语学习》4篇,《语言文字应用》11篇。本文主要基于以上四种核心期刊的36篇相关文章对近五年来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作一个综述。 一、有关对外汉语词汇具体教学方法的研究 近五年来有关对外汉语词汇具体教学方法的研究文章有很多,涉及的内容也很广泛。 在近义词、同义词等词汇方面:敖桂华(2008)阐述了近义词辨析的教学对策,揭示了近义词辨析的途径和方法,即辨析近义词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辨析语义,探究语义上的细微差别;深入语境,捕捉用法的差异;区别词性,认知词性的语法功能。对教师教学和外国留学生学习汉语近义词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吴琳(2008)针对同义词教学的复杂性提出了运用系统化程序化的方法建立分层有序的同义词异同对比项目系统,这样同义词就有了一个具体的操作流程,教起来更加方便。系统化程序化的方法还可以用来解决其他易混词语的教学,对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教材编写以及辞典编纂都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刘春梅(2007)对《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中的单双音同义名词的应用实例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70.59%的单音词和30.23%的双音词在使用中有偏误,并且这些偏误分布是不均衡的;单双音同义名词偏误的主要类型有语义差异引起的偏误、色彩的偏误、音节限制引起的偏误、受量词修饰引起的偏误等。产生这些偏误的原因有教材、教师和工具书等。 孟凯(2009)对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反义属性词教学及相关的词汇教学提出了以下四点建议:重视反义属性词语义与构词以及义项上的显著对应性;反义属性词中容易引起过度类推的语义与构词或义项上的不对应要着重强调;教师应帮助留

汉语词汇语法化

汉语词汇语法化的情况 词汇语法化也就是狭义的语法化它包括两种情形: (l) 实义向虚义的变化; (2) 不太虚向更虚义变化;. 1 实义向虚义的变化 这类虚化一般是名、动、形三类实词虚化成副词等意义比较虚的词,如刘坚等认为近代汉语动态助词“将”、“着”、“取”、“得”等是由动词演变而来。“将”、“取”、“得”是由句法位置改变虚化的。它们大致都经历这样一个语法化过程: 连动式→表示动作结果(补语)→表示动作完成、持续(助词) 另外,该文中还分析名词“时”到晚唐五代演化为语气词,表“附着”义的动词“着”到六朝乃至唐五代演化为介词,这都属于词汇语法化的第一类。 . 2 不太虚向更虚义变化 此类虚化如刘坚等认为,反诘副词“敢”是由表“可、能、会”的助动词“敢”虚化而来。其实,词汇语法化的第二类还应该包括意义具体的词变成意义抽象的同,如一般动词变化为能愿动词。 汉语词汇语法化的原因 一、汉语词汇语法化的外因 交流的需要是语法化首要的和根本的动力。交流的需要落实到具体的话语中,体现为交流必须满足便于表达和便于交流两个条件。表达和交流同人类的认知规律息息相关,认知规律对具体的语法化过程及原因有很强的解释性。 (一)交流的需要 远古时期,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的思维简单,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含混、笼统,用名、动、形、数等实词组成的语言可基本满足交流的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认识能力以及抽象思维能力的提高,原先只由实词组成的简单含混的语言开始无法满足交流的需要。为了表达错综复杂的事物、性质之间的关系,为了表达变幻多端的行为、状态之间的关系,原先的语言系统不得不进行调整、变化,这就从语言外部为语法化提供了动力。如没有交流的需要,便没有语法化,交流的需要是语法化首要的动力和原因 (二)认知的规律 认知规律作为语法化的重要原因之一,与交流需要密切相关。交流需要是从宏观的角度考察语法化的动力、原因,认知规律是从微观的角度寻求某一类词、某一个词具体的语法化原因。人类认知的基本规律是从具体不断向抽象发展,这条规律体现在时空领域,表现为人的认知总是由空间域转向时间域。受人类这种认知规律的支配,每一个实在意义的词总是处在不断抽象的过程中。这种过程在历时的发展中形成了一个虚化链,闭当虚化走到虚化链的临界点时,词的实在意义丢失,变为仅表语法功能的词,该词由此进人语法化过程。然后,在进一步语法化过程中,一些经过语法化而表空间的虚词受人类空间域向时间域转移的认知规律的支配,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硕士)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 讲授提纲 第一讲结构分析法 第二讲变换分析法 第三讲语义特征分析法第四讲配价分析法 第五讲语义指向分析法第六讲句法空位与成分提取第七讲篇章语用与语法研究第八讲认知语法分析法

第一讲结构分析法 一、基本理论方法: 1.工作程序: (1)用国际音标如实记录语言资料; (2)从上述资料中切分出语言的各级单位; (3)列出单位清单,并考察其分布; (4)根据分布,对每层单位进行分类。 2.基本思路: 切分→语言单位同一性的认定→分类 3.主要方法: 替换、对比、分布和直接成分分析。 二、替换: 1.语素的确定: 蜡烛:a.花烛、香烛、火烛;b.蜡人、蜡纸、蜡笔。 (1)必须同时替换:蝴蝶:粉蝶、彩蝶、蝶泳。 (2)意义基本一致:马虎:a.老虎、猛虎、幼虎;b.马车、马尾、马匹。 (3)剩余语素:不能替换,但有区别意义的作用。如:菠菜、荞麦、牦牛;槐树、柏树、苋菜;渤海、泰山、渭河;卡车、啤酒、尼姑(Buddhist nun)。 2.形容词的确定: (1)很+;(2)*很++宾语 想、爱、怕、关心、同意、怀疑……:动词 三、扩展: 1.扩展的条件: (1)扩展式的长度超过原式:买房子→买木头房子。 (2)扩展式与原式分布相同:买房子不容易→买木头房子不容易;买房子的人→买木头房子的人。 (2)原式中被替换的项目在扩展式的相应替代部分中为核心:小丽喜欢干净→*小丽喜欢干净的房子。 2.扩展的类型: (1)替换性扩展:干家务→干完家务;我去→我去韩国;马上说→马上说清楚。 (2)组合性扩展:去→他去/去韩国;吃饱→吃饱肚子、吃饭→*吃饭肚子。 (3)插入性扩展:洗干净→洗得/不干净、洗得干净洗不干净(可能补语)、洗得干净不干净(状态补语)。 四、分布: 1.分布的含义: (1)能作什么成分、不能作什么成分:副词(只能作状语)、区别词(只能作定语)。 (2)能出现在什么位置、不能出现在什么位置:连词(句首、主语后)、篇章连接成分。 (3)能与什么样的词结合、不能与什么样的词结合:很~、不~、~了、~着、~过。 2.分布的作用: (1)作为分类的依据:如词类划分。 自主动词:别~、别~了;非自主动词:*别~、别~了。 (2)作为确定语言单位同一性的根据: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大纲

南京师范大学编(高纲号0350) (一)课程内容与考试要求 第一章语法单位 一、考核知识点 (一)语素的概念、语素的特点及其与汉字的关系 (二)确定词的方法 (三)词组的结构类型的功能类型 (四)句子的结构类型和功能类型 二、考核要求 (一)语素的概念、语素的特点及其与汉字的关系 1、识记:(1)语素;(2)自由语素;(3)粘着语素;(4)定位语素;(5)不定位语素。 2、领会:(1)现代汉语语素的特点及其与汉字的关系。 (二)确定词的方法 1、识记:(1)词;(2)单纯词;(3)合成词;(4)成语语素;(5)不成词语素。 2、领会:(1)词与语素的关系;(2)确定词的主要方法及其存在的问题。 (三)词组的结构类型的功能类型 1、识记:(1)词组。 2、领会:(1)词组的结构类型;(2)偏正结构中修饰语和中心语之间意义上的联系;(3)述宾结构中宾语的意义类型;(4)连谓结构中动词之间的关系;(5)词组构成的层级性。 3、运用:(1)能把词组从结构和功能两个方面进行分类;(2)能运用层次分析法分析词组的结构层次。 (四)句子的结构类型和功能类型 1、识记:(1)句子;(2)主谓句;(3)非主谓句;(4)复句 2、领会:(1)句子的特点;(2)句子和词、词组的区别;(3)句子的结构分类;(4)句子的功能分类。

第二章词的构造 一、考核知识点 (一)句法和词法的区别 (二)合成词的构造方式 (三)复杂的合成词的构词方式和构造层次 二、考核要求 (一)句法和词法的区别 1、识记:(1)句法研究;(2)词法研究;(3)合成词的构造方式。 (二)合成词的构造方式 1、识记:(1)研究重叠式合成词应该注意的问题;(2)附加;(3)词缀;(4)词根;(5)前缀;(6)后缀;(7)复合;(8)复合词; 2、领会:(1)重叠式合成词和叠音词的区别;(2)词缀和非词缀的区分;(3)常用前缀和后缀的意义和作用;(4)区分复合词和句法结构的方法。 3、运用:(1)能具体分析重叠式合成词的结构类型和语音特征、基式和重叠式的语法功能的异同、重叠式的语法意义;(2)能够辨别复合词的结构关系; (三)复杂的合成词的构词方式和构造层次 1、领会:(1)复杂合成词的层次;(2)并立式复合词和联合结构的区别。 第三章词类 一、考核知识点 (一)划分词类的根据 (二)词类的共性和个性 (三)词的兼类问题 (四)实词和虚词的区别 (五)体词和谓词 二、考核要求 (一)划分词类的根据 1、识记:(1)语法功能;(2)词类; 2、领会:(1)划分词类的依据。 (二)词类的共性和个性

陆俭明《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摘要编排版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 (第三版) 陆俭明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年,北京

目录 绪论 0.1 关于语言 0.2 关于汉语 0.3 语法到底是指什么? 0.4 语法和语音、语义 0.5 关于语法单位 0.6 三组重要的概念 0.7句法结构中的两种结构关系 第一章词类研究 第一节汉语词类研究 1.1 汉语词类问题一直被认为是个老大难问题 1.2 关于划分词类的依据 1.3 怎样依据词的语法功能来给汉语词分类? 1.4 各家词类数目多少简析 1.5 关于词的兼类问题 1.6 汉语词类划分中难处理的问题 第二章汉语句法分析 第二节层次分析法 2.1 句子成分分析法及其局限 2.2 句法构造的层次性 2.3 关于层次分析法 2.4 运用层次分析法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2.5 层次分析法的作用 2.6 层次分析法的局限 第三节变换分析法 3.1 层次分析法的局限和变换分析的产生 3.2 关于“变换”这个概念 3.3 变换分析的客观依据 3.4 变换分析的基本精神和所遵守的原则 3.5 变换分析的作用 3.6 变换分析的局限 第四节语义特征分析法 4.1 变换分析的局限与语义特征分析的产生 4.2 关于语义特征 4.3 关于“名词[主语]+动词+名词1+给+名词2”句式4.4 关于“动词+了+时量+了”句法格式 4.5 关于“v有……”格式 4.6 关于“形容词+ (一)点儿!”祈使句式

4.7 关于“名词语+了”句法格式 4.8 关于语义特征分析 第五节配价分析法 5.1 语法研究中的“配价”思想及配价语法分析 5.2 “喝啤酒助学生”和“喝啤酒的方式”在语法上有区别吗? 5.3 “VP+的”这种“的”字结构的指称和歧义问题 5.4 “放了一只鸽子”和“飞了一只鸽子”在语法上有区别吗? 5.5 形容词都能受“对……”这一介词结构修饰吗? 5.6 介词结构“对……”能作什么样的名词的定语? 5.7 为什么可以说“他是王刚的老师”却不能说“※他是王刚的教师”? 第六节语义指向分析 6.1 为什么“只吃了一个面包”里的“一”有时能省略,有时不能省略?6.2 语义指向和语义指向分析 6.3 是不是每个句法成分都有语义指向的问题? 6.4 对于句法成分的语义指向需考虑哪些问题? 6.5 对被指向的成分是否会有某些特殊的要求? 6.6 “究竞”在句中为什么有时能移位,有时不能移位? 6.7 “吃了他三个苹果”到底该看作单宾结构还是双宾结构? 6.8 语义指向分析的作用 第三章范畴研究 第七节汉语语义范畴研究 7.1 汉语句法研究中所要关注的语义问题 7.2 汉语中的数量短语和数量范畴 7.3 数量范畴对汉语句法的制约作用 7.4 领属范畴对汉语句法的制约作用 7.5 自主范畴对汉语句法的制约作用 第四章汉语虚词研究 第八节汉语虚词研究 8.1 关于虚词用法的研究 8.2 关于虚词意义的研究 8.3 研究虚词意义的基本方法——比较分析 8.4 虚词研究中的语义背景分析 第五章形式学派与功能学派 第九节形式学派的研究思路 9.1 形式学派内的主要派别 9.2 美国结构主义形式学派的语言研究 9.3 关于切分、语言单位同一性的认定、分类 9.4 再说层次分折 9.5 两种描写模型 9.6 乔姆斯基形式学派的研究思路 9.7 乔姆斯基的思想观点

近代汉语语法史研究综述

《近代汉语语法史研究综述》 第十三章 比较句 《马氏文通》将古代汉语的比较句分为平比、差比、极比三种。 一、差比句 1.1差比句词序的历史变化 太田辰夫的观点: 古代汉语的差比句用“A —形容词—介词—B ”式,A 、B 代表两个比较项,可用于古代汉语差比句式的介词有“于、过、如、似”。——《中国语历史文法》 “于”最常用,从古代一直用到唐代。 “过”见于唐代。 “如”本来用于平比句,从唐代起转为表示差比。 “似”在唐代产生,用得比“如”多。 现代汉语差比句用“A —介词—B —形容词”式,介词用“比”,由动词发展而来,唐代“比”处于由动词虚化为介词的过程中,有些句子还有“比较、比拟”的意思,如: 若比李三犹自胜。(白居易诗) 但有的例子已经可以看作差比句,如: 色比琼浆犹嫩。(郎士元诗) 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差比句的不同: 1、词序不同:古代汉语差比句中形容词在两个比较项中间,现代汉语差比句中形容词在两个比较项后。 2、古代汉语差比句不能用副词或补语说明差别程度,但是唐代以后情况有所改变。 如:眼见的泪点儿更多如他那秋夜雨。(潇湘雨,3折) 总的来说,古代汉语差比句中一般只用一个形容词表示比较结果,不能说明差别的程度。现代汉语差比句则以用副词,后助形容词,补语等更细致地表示差比为特征。如: 我这枝笔比刀子还快哩。(救孝子,2折)——现代汉语差比句 贝罗贝的观点: 将现代汉语比较句结构概括为:X+比较词(comparative )+Y (+adverb )+比较结果 (dimension )”。X 和Y 是两个比较项。贝罗贝把比较分为三级:比较级(superiority )、等同 平比 差比 极比 平比者,凡象静字以比两端 无轩轾而适相待者也。 差比者,两端相较有差也。 极比者,言将所以比之象推至於其极也。 例:且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 之交甘若醴。(庄子?山木) 例:季氏富於周公。(论语?先进) 例:诸子中胜最贤。(史记?平原君列传)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

浅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词汇教学 论文关键词:语言教育对外汉语词汇教学 论文内容摘要:词汇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随着世界范围内“汉语热”现象的出现,关于如何提高词汇教学效果的探讨也越来越成为研究的重点。本文主要从词汇教学入手,通过对对外汉语教学中词汇教学的目标和任务、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拓展和教学实践等几方面进行了全面论述,从不同角度对词汇教学的深层问题和教学方法做出思考。 词汇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近年来在对外汉语教学领域,词汇教学越来越得到大家的重视,几乎每一篇关于词汇教学的论文中都谈到了词汇教学的重要性。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词汇教育的重要性做了详细论述:杨惠元先生从词汇教学与句法教学的关系角度提出“强化词语教学,淡化句法教学” ①的观点;齐春红先生从认知语言学理论的角度对词汇教学的关键作用进行了理论阐释,详细论述了词汇教学的特点与认知理据②;胡明扬先生以语言的实质情况为视角,认为“语言说到底是由词语组合而成的……离开了词语也就没有语言可言。”③总之,词汇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因此,从不同角度对词汇教学的深层问题和教学方法做出思考,对于提高对外汉语教学效果、提升留学生语言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词汇教学的目标和任务 词汇是语言学习的基础,它贯穿学习的始终,词汇教学的效果也直接影响着留学生汉语学习的整体水平。汉语的词汇体现了语音的结构和变化,组成语句又体现了种种语法关系,因此,词汇的学习也涉及到语音和语法。词汇的本质就是人们对现象的分类、归类和命名,词汇具有音节的整齐性、组词的灵活性以及复合词的构成方式跟词与词的结合方式的一致性等特点④。词语教学作为提高学生汉语认知能力的一门教学是必不可少的,关键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词汇教学内容应该包括什么,如何通过对词汇本质和特点的把握来实现词汇教学的目标?笔者认为:以汉字为基础的词汇讲解是基础,因为学生学习汉语有一个很重要的目的是要与中国人交流,能够应用。所以对外汉语中的词汇教学要能够让学生把自己学到的汉语应用起来,就是教给他们如何应用和怎样应用,让他们分清日常口语词汇和书面语词汇的不同,并加以运用。同时需要学生明白,书面语词汇与口语词汇并不是截然分开的,很多时候书面词汇的东西也需要在口头上来表达,在初等阶段需要的是汉字(语素)与基本词汇的学习。提高学生的词汇认知能力是词汇教学的重要目标,词汇认知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具体表现为词汇意思表达的准确性、词汇运用的正确性和词汇使用的得体性,这种能力要建立在语言知识和相关文化知识的基础上。词汇教学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任务非常繁重,因此教学要分阶段、有侧重地完成目标。 二.词汇教学的难点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教案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教案 一、基本教学情况 课程名称:对外汉语词汇教学 教学对象:中低级水平留学生 学生人数:3名 授课学时:45分钟 二、教学目的 1、通过引导、图示使学生学习第三课关于“在饭馆儿”的个生词,并学会其读音、写法; 2、通过讲解新词语的重点、难点,指导学生正确运用词语,并能在交际中使用; 3、适当对这些关于“在饭馆儿”的词语作出解释,从而扩大词汇量。 三、教学要求 1、要求能正确的掌握每个生词的读音; 2、要求能够正确书写每个生词 3、要求能运用本课生词造日常用的句子,并知道其运用的场合。 四、教学方法 采用多媒体教学,教师将教学内容制作成Powerpoint或多媒体课件,图文并茂,生动活泼,语境具体,有助于理解。教师可采用动作表演、自由对话、分组对话等教学手段进行辅助教学,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更深、更好的理解。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有没有经常出去外边的饭馆吃饭?” “有。” “那你们都是怎么点菜的呢?” (同学们七嘴八舌地回答) “好吧,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三课关于“在饭馆儿”的的词汇,认识一下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 (二)生词导读: 给学生发印有18的生词一张纸,生词上方标注有拼音,给2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自由熟悉。接下来用ppt展示生词,分成三组,分别让每个学生读6个,如果学生发音错误,教师进行纠正。 (三)讲解生词: 1、“正好”的讲解 (1)教师领读,学生跟读。(两遍) (2)在ppt上展示一张同学们坐在一起吃饭的图片,教师给出一个情景,“大家正在吃

饭,Adam正好来了” (3)让学生们自主思考“正好”的意思,引导后讲解时“这时候,刚刚好”的意思 (4)练习:模仿上面的情景,让学生分别造一个有“正好”的句子。 2、“门口”的讲解 (1)教师领读,学生跟读。(两遍) (2)教师走到教室门口,向学生提问:“老师站在哪里?” (3)向学生讲解“门口”的意思是站在门外面的意思。 3、“清蒸”的讲解 (1)教师领读,学生跟读。(两遍) (2)在ppt中插入一个关于“清蒸”的短视频,向学生讲解清蒸是做菜的一种方法(3)向学生拓展其它的做菜方法,如炒,煮等。 4“味道”讲解 (1)教师领读,学生跟读。(两遍) (2)在ppt上展示四张关于“酸甜苦辣”的图片 (3)提问学生图片中的四种事物尝(吃)起来怎么样? (4)向学生讲解味道是舌头对于食物的感知,只有吃东西的时候才有感觉。 (5)练习:让学生就生活中常见的食物造一个关于“味道”的句子。 5、“嫩”的讲解 (1)教师领读,学生跟读。(两遍) (2)在PPt中展示两组图片,分别是“婴儿和老人”“嫩芽和大树”,采用对比的方法加深学生对嫩字的理解。 (3)讲解嫩的意思是“初生而柔弱”或者“幼稚” (4)让学生举例生活中常见的嫩的东西,教师加以引导和纠正。 6、“香”的讲解 (1)教师领读,学生跟读。(两遍) (2)教师准备两个东西:香水和樟脑丸 (3)教师将香水拿到鼻子前面做深呼吸的动作,表示很香水;当把樟脑丸拿到鼻子前,捂住鼻子,表示难闻。用动作演绎加深学生对“香”的理解,并告诉学生香的反义词是“丑”。 7、“菜单”“叫菜”的讲解 (1)教师领读,学生跟读。(两遍) (2)首先先展示菜单的图片,让学生清楚什么是菜单 (3)教师准备好一份菜单,请两名学生上台,一个当服务员,一个当手里拿着菜单的客人。让学生演绎一个情景:你在餐馆拿着菜单该怎么做 (4)当客人将菜单上想吃的菜告诉服务员时,跟学生说这就叫做“叫菜”。 8、“新鲜”的讲解 (1)教师领读,学生跟读。(两遍) (2)在ppt展示一组图片进行对比:一个鲜红的苹果和一个放久了的苹果 (3)向学生讲解新鲜的意思是:新鲜形容物品生产日期很近,没有遭受过多的污染。 (4)练习:让学生说说他们所知道的新鲜的东西,举出几个。 9、“清淡”的讲解 (1)教师领读,学生跟读。(两遍) (2)在ppt展示两组关于食物的图片:大鱼大肉和蔬菜水果,很浓的汤和很清的汤。 (3)向学生讲解清淡的两张意思:颜色、气味等不浓;食物含油脂少的

词汇化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董秀芳《词汇化:汉语双音词的衍生和发展》介评 本书主要研究汉语史中与双音词的产生和发展密切相关的词汇化现象,作者总共分五章论述:第一章,汉语双音词的主要衍生方式;第二章,从短语到双音词;第三章,从句法结构到双音词;第四章,从跨层结构到双音词;第五章,双音词语义和功能的演变。除此五章外,前有绪论,后有结语。本文在介绍此书时,总体按照原书本来的框架结构,同时做一些简单的调整,即因为从第二章到第四章都是介绍双音词的主要来源,因此把此三章放在一起来介说。因此就本文的结构如下:第一部分,对原书进行简单介说,第二部分,对原书进行扼要评析。 一,简单介说 1.1绪论和第一章——题旨简介 在绪论部分,作者一开始就开宗明义的明确了自己的研究对象:本书主要研究汉语史中与双音词的产生与发展密切相关的词汇化现象,所谓双音词,是指语音形式为两个音节,但这里所讨论的双音词不包括双音节的连绵词和音译词。接下来论述了此课题的意义和研究概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在绪论的最后,作者交代了自己的研究目标和方法。 如果说绪论部分做的还是“外围”工作,那么,第一章——汉语双音词的主要衍生方式就正式深入到“内线”。 第一章首先说明了汉语双音词的主要来源:一是从短语变来的,这是双音词的主要来源;二是从由语法成分参与组成的句法结构固化而来的;三是由本不在同一句法层次而只是线性顺序上相邻接的成分变来。 接下来讨论了双音词衍生的性质,作者认为汉语历史上双音词的产生体现的由句法到词法的变化实际上是一种类似语法化的语言形式的理据性减弱的变化过程,同时将双音词的衍生定性为一种词汇化现象,即短语等非词单位逐渐凝固或变得紧凑而形成单词的过程。 而在谈及双音词衍生的基本条件和特点时,因为在汉语中双音词有不同来源,其在衍生方式共同表现出一下几个基本的条件限制:1,语音条件限制。原来的句法单位或跨层结构中的两个分立的组成那个成分都必须是单音节的,二者必须构成一个双音节音步。2,原有的两个成分必须在线性顺序上贴近。3,语义上要有一定的改造。4,使用频率高。 在本章的最后,作者讨论了双音词衍生的机制问题,应该说,这个问题讨论起来有相当大的难度,作者在质疑语言变化是使用者有意识自主选择这个命题外,认为双音词的衍生过程基本是在语言使用者无意识的状态下进行的,语言使用者的自主选择指数在双音化的趋势变得比较明显时进一步促进了这一变化,这一点用心理学上的组块记忆模式加以证明。 1.2第二章到第四章——主体部分 此三章是本书的主体部分,也是本书的精华之所在,作者对不同来源的双音词一一作了认真而严谨的论述。 1.2.1第二章——从短语到双音词 (一)并列短语的词汇化 作者首先将并列短语分为两类:一类不用连词连接并列项,如“调查研究”,这样的并列短语没有外部形式的标记,可以称之为“意合并列短语”。另一类用并列连词连接并列项,如“老师和学生”,这一类称之为“形合并列短语”。进一步指出:只有意合短语才有可能变为并列复合词,形合并列短语不可能变为并列复合词,这话说因为形合并列短语一定长于两

古代汉语语法研究

题目:论古代汉语中的“者”字结构与“所”字结构的比较 学院: 学生姓名: 学号: 专业: 年级: 摘要:“者”“所”是古代汉语中两个十分重要的词语, 它们的分布非常广泛, 主要是与其它成分结合组成“者”字结构和“所”字结构, 充当各种句法成分。“者”字结构与“所”字结构是古汉语研究中争议较多的一个问题。它们在词性、功能、结构性质等方面都存在着共同点和不同点。不同的学者对于这两者的看法有所不同,本文不能全部列出,仅选取其中一些观点进行归纳整理。本文从语法功能、结构的构成特点以及结构的性质三个方面尝试做了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者”字结构“所”字结构语法功能构成特点构成性质 一、从语法功能上看 从语法功能上看,者字结构与所字结构中“者”和“所”字都是特别的指示代词,它们具有大致相同的语法功能,即指代作用;具有共同的语法特点,即不能独立进入句子,充当句子成分。但二者的作用并不完全相同,“者”字的作用都是“指”指别而“代”代替 ,因此,“者”字的后面不会再出现所代的名词“所”字一般是“指”而“代”,但有时是指”而不“代”。指而代时,所字结构后面不

再出现所代的名词,指而不代时,所字结构后面另外出现名词。例如: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孟子·公孙丑上) 大者王,小者侯。(汉书·高帝纪) 此二句的“者”,王力认为是特别的指示代词。 陈胜者,阳城人也。(史记·陈涉世家)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列子·汤问) 此二句中的“者”,王力认为是语气词。 君子所贵于道者三。(论语·泰伯)这一句中的“者”,王力认为仍是指示代词,但指示作用由“所”承担,“者”主要表称代。 天所立大单于,敬问皇帝无恙。(史记·匈奴列传)中“所”为指而不代。 仲子所居之室,伯夷之所筑与?(孟子·滕文公下)中的两个“所”恰好说明“所”字不仅可以指而代,有时也可以指而不代,前一个“所”是指而不代 ,后面另外出现“室 ,以示指别之对象 ,后一个“所”是指而代。正因为所字有指而不代的情况 ,因此可以出现“所……者”的结构,这时, “所”是指别, “者”是代替。如: 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礼记·大学) 拱把之桐梓 ,人苟欲生之 ,皆知所以养之者。(孟子·告子上) 二、从结构的构成特点上看 从结构的构成特点上看,跟“者”、“所”结合的通常是谓词性成分。其中,“所”一般只跟动词或动词短语组合,其构成大致有三种情况: (一)所+及物或不及物动词,例如: 邪秽在身,怨之所构(荀子·劝学) (二)所+动词+者,例如: 狄人之所欲者, 吾土地也。(孟子·梁惠王下) (三)所+介词+及物或不及物动词,例如: 是吾剑之所从坠。(吕氏春秋·察今) 者字结构则由形容词、动词、数词或动词性短语加“者”构成。例如: (1)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孟子·梁惠王上) (2)仁者不忧,知者不惑,者不惧。(论语·宪间) (3)此五者, 邦之蠹也。(韩非子·五蠹) (4)有衣者亦衣,无衣者亦衣。(战国策·齐策四) 在固定结构里,“者”字放在组合词之后,所字放在组合词之前,这种词序、语序上的差异并不影响它们共同的指代功能 ,恰恰相反,由于“所”的虚化较“者”更强,“所”在实施指代功能并使整个结构名词化的过程中似乎显得力不从心,这时往往求助于“者”构成“所…者”结构,从而巩固和加强其语法意义。 三、从结构的性质上看 从结构的性质上看 ,者字结构和所字结构都是名词性结构。者字结构表示的是具有某种特征意义的实体,如动词加“者”,表示具有某种动态特征的实体,形容词加“者”,表示具有某种性状特征的实体。 (1)为此诗者,其知道乎?(孟子·公孙丑上) (2)窃钩者诛,窃国者侯。(史记·游侠列传) (3)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孟子·公孙丑上) (4)治国能使贫者富。(商君书·去强) 以上四例,(1)、(2)例为动词(短语)加“者”,分别表示具有“为此诗”、

汉语发展史上词序的变化及语法化

汉语发展史上词序的变化及语法化 一、语法化与汉语句法研究 本书根据孙朝奋博士在斯坦福大学的博士论文修改而成,1996年被斯坦福大学出版社出版,共分六章,基本上采用归纳—演绎—再归纳的写作思路。第一章勾画了本书的篇章结构,阐明了本书的研究目的。作者讨论了汉语句法研究与普通语法化研究之间的关系,介绍了国内外这方面研究的最新发展以及汉语历史分期和历史语料的选择问题。中国学者对汉语语法化的研究经历了由单纯描写语法现象到在描写的基础上解释语言现象出现的动因和机制的变化。本书也是对近期语法化研究发展的一个总结,作者以几个汉字为例,用事实证明了他们从古到今的变化确实是一个语法化的过程,从语言内部找出了导致这种

变化的动因和机制,继而对语法化研究和普通语言学研究中存在的一些争议较大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二、介词词组的语序变化与汉语语言结构 第二章讲述的是介词词组的词序变化及其与汉语语言结构的关系。作者以《左传》和《史记》为依据,选择了古汉语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介词“以”,“于/於”,结果显示,无论数量上还是频率上,动词前后的介词短语比例大致相当,借此否定了所谓的参数设定变化。 “以”用法上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导致了交流上的障碍才使得它的诸多用法逐步被其他的词所替代。如“以”可以表示工具,后来被“把/将”取代,元代以后,又逐步让位于“用/拿”;上古汉语中,“以”还可引导间接宾语,但在V1V2连动结构的类推和两个同音异义词“与”的重新分析的作用下,形成了一种新的双宾结构“V1Do与Io”,这也是现代汉语中“给”的前身。

同样的道理,“于/於”作为上古汉语中主要放在动词后面的介词,交流上的不便也是导致其变化的外部动因。其被动标记身份从六朝开始让位于“为”“被”,因为此时,带施事主语的动词性复合词V-杀与代受事主语的动词性复合词V-死之间的界限得以中和化,即它们既能带实施主语又能代受事主语,这样就造成了谓语之前的名词性成分角色的复杂化,施事和受事混杂不清,造成交际上的困难,这时的语言倾向于产生一种语法手段,有效标示谓语之前的施事名词,而“被”本身的特点最适合充当这一角色,便在此背景下语法化为前置施事标记。 上古汉语中,“于/於”以及“如”“似”“比”还可以用作比较中枢词,而现代汉语中,只有前置“比”有此项功能。这是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在相同的句法环境和语义相关性的推动下,“比”与其他成分进行重新分析的结果。 经过这些变化,放在动词之后的介

现代汉语研究概述

第一讲现代汉语研究概述 1.2现代汉语研究概述 20世纪中国语言学由于马建忠的《马氏文通》的问世,可以说是我国现代科学意义上的语言学的发展历史。汉字的研究一直占有很重要的位置。30年代,唐兰先生强调“文字的形体研究”,他的《古文字学导论》标志着的汉字学的建立。近二三十年还加强了对汉代以后,现代汉字以前的文字的研究,特别是俗字的整理和研究,并形成了汉字学的一个新分支——现代汉字学。70年代末以来由于各种因素的推动,汉语音韵学的研究进入了一个鼎盛的时期。这一时期的训诂学也有了一定的发展,该时期训诂学的基本任务是解释文献字词。汉语语法研究也进入了鼎盛时期。下面主要从语法、语音、词汇、语用、对外汉语教学交叉学科等方面进行简要的说明。 1.2.1现代汉语语法方面: 在20世纪的一百年里,我国语言学的发展中要属汉语语法学的发展最快,成果最显著。汉语语法研究是从古代汉语语法开始的,《马氏文通》是一部古代汉语语法研究专著。但从黎锦熙《新著国语文法》这第一部白话文语法著作于1924年问世以来,现代汉语语法研究一直是本世纪汉语语法研究的主流。40年代出现了20世纪前半叶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鼎盛时期,王力的《中国现代汉语》和《中国语法理论》,吕叔湘的《中国文法要略》,高名凯的《汉语语法论》是该时期的代表作都采用了“三品说”(丹麦叶斯柏森《语法哲学》首品——

主语、宾语、中心语,次品——谓语、定语,末品——状语、补语)。当今世界语言学领域普遍关注和运用的一些语法思想和分析方法,如“动词中心说”、“语义格”、“动词配价”、“范畴论”、“语用分析”、“变换分析”、“篇章分析”等等,在这一时期的著作中都有体现,只是没有上升到理论层面加以论述和阐释。(如朱德熙著作中的动词的“向”,就相当于“价”)新中国成立后,吕叔湘和朱德熙合著的《语法修辞讲话》起到了“匡谬正误”的作用。语法知识的普及大大促进了现代汉语语法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与此同时,随着赵元任的《北京口语语法》(李荣译)一书的翻译出版,美国描写语言学理论方法开始影响着现代汉语语法的研究。这个时期(50-60年代)的语法一直停留在词语和句子成分的充当上。 古代汉语语法的研究,自《马氏文通》以后,还有以王力(50年代)为代表的研究古代汉语为主的语法学家。他开创了汉语语法研究的历时研究,这为汉语语法史研究奠定了基础。80年代后,古代汉语语法研究有了可喜的变化。不论在研究队伍、研究方法、研究理念都有了明显的变化。如“要有明显的时代观点,语料不可古今杂糅”、“必须注重语法的系统性,要从语法系统去思考问题”、“要注意吸取各种语言学理论中有利于古代汉语语法研究的东西”、“加强专书、断代语法研究”以及“既要有定性分析,又要有定量分析”等,开展了语法化的研究,出现了一批较好的研究成果。 近代汉语语法研究始于20年代末,黎锦熙和吕叔湘分别发表了很多研究近代汉语“把”字结构和个别代词、量词、虚词的研究。黎

中古语法系统

中古语法系统 一.构词法 中古音变构词能力下降,这一时期结构构词法多产,主要表现就是在附加构词中,产生了新的词头、词尾。 词头:阿老词尾:子儿头 1.阿名词词头,出现于上古末期,对其来源学界存有多种看法: ①来源于?伊? 王力《汉语语法史》P5 向熹(《简明汉语史》)也认为,词头?阿?可能来源于上古的?伊?,因为?伊??阿?同属于影母,是双声,而脂、歌韵部接近。 ②?阿?是天生的前缀 任学良《汉语造词法》认为汉语历史悠久,很多语言现象都不容易找出来源,这是很自然的,?‘阿瞒’、‘阿姨’的‘阿’……都不好说明来源。对于那些确实无演变痕迹可寻的形态标志,我们只能说它们是天生的?。 ③?阿?是发语词 杨建国(《近代汉语引论》)、沈怀兴(《复音单纯词、重叠词和派生词的产生和发展》)从发声学的角度看,认为?阿?是个衍声词头,在日常用语中,见了面打个招呼,?阿?一声应该是非常自然的,正因为如此,?阿?通常出现在亲属称谓与人名之前。 ④来源于动词?阿? 孙常叙(《汉语词汇》)、朱茂汉(《名词前缀?阿?和?老?的形成和发展》)、杨天戈(《名词前缀?阿?探源》)等学者认为来自?保育?义的?阿?,最初用在亲属称谓、代词前,后来扩展到姓名、排行前。《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故济北王阿母自言足热而懑。?正义:?服虔云:乳母也。? 《史记〃范雎蔡泽列传》:?足下上畏太后之严,下惑于奸臣之态,居深宫之中,不离于阿保之手。? ?阿?的虚化过程:大土山、大丘陵→山的弯曲处→屈从、迎合→徇私、袒护→保育→亲昵 西汉末和别的词类结合面渐宽,作为词头即已萌芽,开始可以附于女性专名前。例如《汉书》出现?乳母王阿舍?、?寡妇左阿君。? 东汉、南北朝时出现于称谓中,如:阿母、阿妹、阿女、阿兄、阿爹、阿爷、阿姨、阿姑、阿翁、阿叔等 东汉开始也可用于代词前:阿谁阿侬阿你 后来范围扩大,出现于姓、名、字、行第前面: 俞樾引宋〃王楙《野客丛书》:?阿之一字缀以姓,阿阮;缀以名,阿戎;缀以字,阿平;缀以行第,阿六。? 宋代以后,?阿?构词能力变弱,逐渐退出共同语,但现在在一些方言里还有存留。 2.老名词词头,源于形容词?老?,最初表示年长或年老的意思,先秦两汉时期,?老+名词?很多,如老臣、老妇、老儒等。 存在争议的?老?: ①老彭 《论语〃述而》:?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何晏《集解》引包咸曰:?老彭,殷贤大夫。? 刘宝楠《正义》引郑玄:?老,老聃。彭,彭祖。? ②老师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齐襄王时,而荀卿最为老师。? 金〃元好问《示姪孙伯安诗》:?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几儿。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 ③老鼠 《方言》:?伏翼,或谓之老鼠,或谓之仙鼠。? 《释名》:?老而不死曰仙,伏翼即蝙蝠,古云鼠所化,故有老鼠、仙鼠之名。? 王力认为?老?成为名词词头,从唐代开始,可加在姓、称谓、动物名前,例如:

汉语的句法演变与词汇化

中国语文2009年第5期(总第332期) 汉语的句法演变与词汇化3 董秀芳 提要 本文对汉语历史上由于句法演变所引起的词汇化的几种情况做了分析。实词功能的 变化、虚词功能的变化、词序的改变等都有可能促使相应句法结构中的某些形式发生词汇化。 不过句法演变并不是发生词汇化的必要条件。由句法演变所引起的词汇化和与句法演变无 关的词汇化是可以分辨的,二者具有一系列不同之处。 关键词 词汇化句法演变虚词 1.引论 这里所讲的词汇化是指由非词形式变为词的历时变化(董秀芳,2002)。 这里顺便说一下概念名称的问题,同样是指这一现象,在文献中有人使用“词化”这一名称(包括董秀芳2002也在一些章节中使用过“词化”,比如用了“词化程度”的提法)。那么到底是用“词汇化”合适还是用“词化”合适呢? 有人可能会觉得“词汇”是指词语的总汇,是个集合概念,说“词汇化”不如说“词化”更合适。而且,“词化”是双音节,更符合汉语复合词的构词主流。 笔者主张采用“词汇化”这一术语,现在这一术语也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我们采用“词汇化”这个术语,不仅仅是从音节数量和内部构造上对应于“语法化”这一概念,而且也有意义上的考虑。正像语法化是指非语法性的(non2gra mmatical)成分变为语法性的(gra mmatical)成分或语法性较低的成分变为语法性较高的成分,词汇化指的是非词汇性的(non2lexical)成分变为词汇性的(lexical)成分或者词汇性较低的成分变为词汇性较高的成分。在语法化和词汇化这两类过程中,发生变化的是某个形式(或范畴的)语法性或词汇性的程度,而不是语法或词汇,因此“语法化”(gra mmaticalize/gra mmaticalizati on)和“词汇化”(lexicalize/lexicalizati on)这两个术语中的“语法”(gra mmatical)和“词汇”(lexical)都是形容词性的词基(base)①,词缀“化”(对应于英文的2ize或2izati on)的作用是使一个形容词变为动词或进一步使该动词变为名词。而且,用“词汇化”这一术语比用“词化”还有一个优势,就是可以涵盖“习语化”(idi om ize/idi om izati on)这样的现象。习语化指的是由短语等非词汇性单位变成习语(idi o m)的变化,习语不是词,但却是具有词汇性的单位,很多词汇化过程的第一步或说初级阶段就是习语化,即先由自由短语变为固定短语,然后再进一步向词发展。因此,用“词 3本文得到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汉语的词汇化与句法演变”的资助(项目批准号:08CYY022),曾在第四届肯特岗国际汉语语言学圆桌会议(新加坡国立大学,2008年9月)上宣读,在法国东亚语言研究所演讲,吴福祥、洪波、陶红印、贝罗贝、罗端、曹茜蕾、彭国珍等先生对本文提出了很好的意见,谨此致谢。

现代汉语词汇研究总结..

第一章词和词汇 第一节什么是词 第一节主要是讲什么是词。对词的定义:词是最小的有相对固定的语音形式和适度词长的能独立运用的语音单位。 第二节是讲词的离散性问题,最早提出这个问题的是前苏联学者彼施考夫斯基,之后就是斯米尔尼兹基。第二部分是关于如何区分词和语素。语素,一般定义为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是构词的材料。关于词和语素的区别,国内学者普遍接受的观点是词是可以在语言片段中单独出现或独立运用的一种语言单位词在句子层面具有离散性;而语素则不能独立运用于语言片段中,语素的离散性是属于词汇层面——发生在词的内部,而不是句子层面的。 第三部分是如何区分词和短语。词一般具有结构的完整定型性、意义的整体性、不可扩展性以及适度的词长等特征,而短语则一般不具街这些特征。关于不可扩展性,陆志韦先生提出了“扩展法”但并非万能的。 第三节词位和词位变体 一,词位的含义:一个词项可以是一个间,也可以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而其中“等于一个词的词项叫词位。如“成语就是一种特殊的词位”,“等于两个或两个以上词的词项”则叫“超词位,如“打长工”。词位”实际上是同一个词的具体表现形式,“它表明了是一个可能包含有不同变异状态的、统合的单位。”二、讲词位变体。关于词位变体有四种情形:1.词的语音形式的变异会形成词位变体。其中一种变异是由异读引起的,如:露[lòu] ——露[lù] 结[jiē]——结[jié];另一种变异是由变调引起的:不(bú)——不bù。有些词的语音形式发生变异后,词义也随之发生了变化,这就形成了不同词位的词位,而非间位变体。如:倒[dǎo]——倒[dào]。还有儿化现象,如:唱片一唱片儿,中间一中间儿2.。词的书写形式的变异也会形成变体。如:绝招一绝着,龟裂一皲裂。3. 词的语法形式的变异也会形成词位变体。有些同伴随语法意义的变化的还有词的语音形式、词汇意义的变化,如:1.好[hǎo]2.好[hào]。4.词的意义丄的变舁也会形成间位变体。

语体与古代汉语语法研究

语体与古代汉语语法研究 一、语体的定义(什么是语体) 语体这个术语在语言研究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对于语体,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认识,有的学者认为语体就是文体(包含诗、词、曲、赋、散文、小说)。我们要说的是:语体和文体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是语体不等同于文体,因为文体和交际没关系,而语言研究关心的是人说的话和人的交际。所以在语言学领域提到语体时,以往经常被提到的两种语体是口语体和书面语体。 说到口语和书面语的区分,容易有一种误解:认为这两种语体的区分和信息传播的媒介有关,口语就是通过嘴传播的,书面语就是通过文字纸张传播的。当然,这种分类是有根据的,但是这样对口语、书面语的简单理解对语言研究没有好处。语言研究之所以要考虑语体,就是要看不同的语体所选择的语言表达方式有什么区分?我们可以看两段文字:1.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当前首要的政治任务,意义深远、责任重大,对学校今后一段时期的发展至关紧要。全校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领导干部,一定要按照中央和教育部的决策部署,紧密结合学校实际,以高度负责的态度,以改革创新的精神,以求真务实的作风,积极投入到学习实践活动中来,团结拼搏、锐意进取,努力创造南开科学发展的新业绩,为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薛进文在南开大学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2.王氏这一条把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归到一块儿,真是失败,连形而上学分类法都不配叫。简直像相声里的杂烩菜,吃糖葫芦儿蘸卤虾油了!……《齐策》的?比胜?就是?并胜?。非常简单好懂,让王氏一讲,倒绕脖子,这是个实字根本不该收进来。(俞敏《〈经传释词〉札记》) 领导讲话是一种口头语用方式,但正式的讲话是有底稿的,讲话的语言特征跟口语对话体没什么相似处,反而更像书面语。但口头对话也可以在纸上写下来。所以,单凭信息媒介来区分语体,对于我们的语言研究并没有多少好处。 所以我们在这里引入另一种语体分类:正式语体和非正式语体(俗常体)。如果我们从交际对象、交际场所、交谈内容给语体下个定义的话:正式语体往往在庄严肃穆的场合、谈到严肃的话题时使用,谈话者之间的人际距离一般比较远;非正式语体一般是在日常随意谈话中使用,谈的内容是轻松的,谈话者之间是亲密的关系。 二、语体和文体的关系 首先要明确:语体和文体是两码事(语体和交际有关,文体和交际没关系)。1但不同的语体是不同文体的构成要素。例如小说倾向于使用非正式体,官方的文书、新闻稿倾向于使用正式体。 三、语体的交际功能 语体是一种调节人际距离的手段。人交际的本质在于确定彼此的关系:远或近。人的交际关系需要调节,所谓调节就是调节彼此之间的距离。让远的变近、让近的变远。正式语体有推远交际距离的作用,而非正式语体能够拉近交际距离。例如: 这句话不行,得改改。/ 此句欠妥,宜加修改。 前一句话显然比后一句话更亲切。这就是使用不同语体所产生的效果,正式语体给人一种距离感,让人变得庄重严肃。非正式语体就是要消除听者的距离感,让听者变得放松随意。我们看两段古汉语的例子: 1 文体可以指文学作品的形式,也可以是文章的体裁(论说文、记叙文、说明文、抒情散文等)。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