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普通高中教材 第1课培养审美的眼睛

普通高中教材 第1课培养审美的眼睛

普通高中教材 第1课培养审美的眼睛
普通高中教材 第1课培养审美的眼睛

普通高中教材第1课培养审美的眼睛

一、教材分析

(一)教学目的

使学生明确美术欣赏课教学的目的、意义,原则上知道怎样欣赏美术作品,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

(二)内容结构

本课讲述的主要知识点:什么是美术,美术的功能,美术的分类,人和美术的关系,美术欣赏教学的目的,如何欣赏美术作品等。

课文部分:为本课教学内容之梗概,共分10个自然段。

第1自然段,概述什么是美术,美术的分类,人与美术的关系。

第2自然段,介绍美术的功能。

第3自然段,概述美术欣赏课的教学目的。

第4自然段至第9自然段,结合作品分析概述如何欣赏美术作品,即第一步从分析形式和形象入手,第二步对内容理解和体验,第三步对内容的探究和领悟。

第10自然段,替代学生提出欣赏时遇到的多种问题,以引起学生的共鸣和求知的欲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1. 为什么要提高欣赏美术作品的能力。

2. 怎样欣赏美术作品。

教学难点:结合实例明确如何欣赏美术作品。

二、教学内容资料

(一)课本内容补充资料

(下面按课文中的问题展开的论述,供教师教学参考。主要是为偏远地区不便查找资料的教师提供参考资料,引文中涉及该课的名词解释。)

1. 什么是美术,美术的特点和美术的分类

(1)美术的概念。课本给美术下的定义为:美术是以物质材料为媒介,塑造可视的、静止的、占据一定平面或立体空间的艺术形象的艺术。它是通过塑造艺术形象反映人的精神和社会生活,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同时也是一种生产形态。前一句是美术的定义,后一句是美术的性质。中国与西方最早只有“技艺”而无“美术”一词。西方17世纪出现“艺术(Art)”一词,泛指以审美为目的的文学艺术。今天被我们称作美术的东西,西方人一般称作艺术或造型艺术。我国“五四运动”前后引进“美术”一词。1920年蔡元培在《美术的起源》一文中,仍从广义上将诗歌、音乐、舞蹈、绘画、雕塑等统称为美术。其后,我国学者为了将美术与艺术中的戏剧、电影、音乐、舞蹈等加以区分,而从分类学角度给美术下定义为:美术属于艺术,美术与其他艺术的根本区别,即在于它们之间的物质存在的时空形式,也就是艺术形式的物化(物质化)结构的不同。美术的特质媒介存在形式是空间性,是在一定空间中并列式地展开,或占据二维空间,或占据三维空间。音乐则是时间艺术,是在一定的时间过程中延续地展开,也就是在一定时间里,有程序地存在,经过起始、高潮和尾声,在此时间延续的程序中显示其生命力。戏剧、电影、舞蹈等,则是时空艺术,其形态的物化结构,既有空间形象,又需要在时间的过程中展开,既有造型,又有活动表演性。

美术,亦称造型艺术。西方普遍用造型艺术一词称之,是有其历史渊源的一种习惯。他们认为,就美术创造的形象化手段来说,造型性是美术的重要形态特征之一,所以将美术称为造型艺术理所当然。但也有人认为“造型艺术”这一概念不具备艺术形态学的价值。舞蹈、戏剧、艺术体操、花样滑冰等艺术门类或艺术活动,都具有造型性,但它们与绘画、雕塑的造型艺术有根本的不同,认为艺术分类的内在依据,首先应该是艺术传达媒介的物质存在形式的差异。这是艺术分类的本体论标准。(参照王林著《美术形态学》,重庆出版社) 国内外也有人将美术称为“视觉艺术”,这是从感知方式上的艺术分类。但由于戏剧、舞蹈、电影等,也需要通过视觉的感知,所以有其不科学的一面。

(2)美术的特点。美术这一物质存在方式的空间性,表现出以下特点:

①静态性。美术以其物质媒介静态地呈现于空间之中,也就是美术作品的艺术形象、内容、情绪表达等,都是以物质媒介静态性地实现的。无论是快节奏的火热的现实生活,还是历史上轰轰烈烈的斗争;无论是狂风暴雨等自然现象,还是人的奔跑运动等,一切对象的动态和心理活动的表现都如同摄影抓拍式地将其瞬间凝固于静止状态。作品本身是静止的,作品中的形象是凝固不动的。龙门、云冈石窟中的大佛在洞窟中静坐了千年。画中的仙女,虽然对人们含情脉脉,却不能走向尘世人间。他们在美术家的刀下、笔下诞生之日起,就静止地亮相于那里,人不搬动,他们就不会自动地离开供人观赏的“舞台”。建筑艺术,即使经历多年风化雨蚀,依然植根于原地。

美术有时也表现动态事物和人与事物的运动过程,但它的整体形象是永远凝固于作品上的。只是由于观者在观赏之中会产生动的联想,于是便将时间从物理世界转移为心理世界。

②可视性。人对美术作品的感知方式是用眼观看,即美术作品的可视性。可视性有两层意思:其一,区别于戏剧、电影的可视性,是它的一目了然的直观性,无需借助于听觉。其二,美术作品有引起视觉审美注意的性质,或是悦目的,给人以美的享受,如《蒙娜丽莎》、《虾》等;或是夺目的,如埃及金字塔、中国长城及某些现代派作品。

③质、材与精神统一性。美术作品是由物质材料构成的,没有物质材料就无法制作美术作品,物质材料是美术作品的传达媒介。美术不同于音乐、舞蹈等表演艺术,不是以人自身作为表现某种精神的载体,而是以物质形态的作品作为人的精神的载体,在相异的物质实体形式中实现自我。在绘画、雕塑以及建筑等空间艺术中,其精神内容与石头、木材、金属、颜料等物质实体融合为一,或者说艺术家以他自己的生命、情感、力量,赋予无生命的石头、金属、颜料、纸、画布等物质实体以生命,使自然物质经过人的塑造而与人的精神情感合一。长城那砌筑于高山顶峰的蜿蜒万里的巨大实体,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种体现。法国埃菲尔铁塔,其巨大的钢铁构架显示出法国19世纪末资本主义勃发的时代精神。

质材性还表现在质材自身的审美价值具有符号学的意义,也就是质材自身是一种形式语言,可以传达出某种意义,或者说特质材料决定美术作品的形式特点以及在作品中发挥质材美的艺术魅力。例如,青铜的凝重、大理石的洁白、泥塑的质朴等,这些材料的特点一旦与表现内容很贴切地结合,便会使作品的审美情感与特性得到加强。质材成为重要的形式语言,使作品更具感染力。汉白玉石的《宋庆龄雕像》给人以圣洁高贵的感觉,如用泥塑代替,汉白玉石的形式语言便会随之消失。玻璃面的摩天大楼与茅草屋二者之间,体现出的人的精神差异是巨大的。

(3)美术的本质

所谓事物的本质,就是事物的根本性质,也就是一种内部的规定性。社会的物质生活和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艺术家生活在特定的社会时代之中,他与社会的关系决定了其创作的题材、内容、艺术手段和形式。旧石器时期产生描绘狩猎动物的洞窟壁画,而今天才能出现多媒体艺术。因此,以物质为媒介,通过塑造艺术形象,反映人的思想、精神、情感、社会生活和审美理想的美术,其本质首先是社会的一种表现形态。

美术又是劳动创造的精神产品,是通过艺术家的手的操作成为物质化的成型的产品。从创造这一精神产品的方式与样式来说,美术又是生产形态。

美术与其他的意识形态、生产形态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①强烈的主体性。美术是美术家个体创造的产品。美术家在创造作品时,将自己的思想、情感、意向、心境、精神和审美理想等倾注于其生产的全过程,物化于作品之中。美术是美术家自我的表现,是作品与作者的合一。无论是从对客观对象的选择上,还是从将客观世界加以主观变形,创造新的艺术形象上看,或者是从笔触、色彩传递出的情绪来看,都体现了这种主体性。

②独创的艺术形象性。美术不同于政治、法律、哲学等社会意识形态,在于它以艺术形象呈现于世,而且这种艺术形象是以其独创的不可重复性区别于其他生产方式。这种艺术形象,是通过艺术想象和各种造型手段创造出来的。

③形式构成的审美性。美术生产是创造具有审美特性的物质形态,满足人类高尚的审美需要,因此,美术家要遵循形式美法则,创造具有美的形式的产品。它是人的审美情致、审美体验、审美意识的物化过程,其形式构成的审美性,又推动人们的审美实践活动。美的规律,如同价值规律支配商品生产一样,支配着艺术品的生产,愈是美的产品,其价值愈高。所以美术又是人的审美活动的集中体现。

(4)美术的分类

美术包括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4大类,这是按物质材料、制作方法、空间性质和功用加以划分的,是沿袭西方习惯的传统分类。对此,我国很早就有不少学者提出书法、篆刻是我国传统艺术,是抽象的平面空间的线条艺术,纳入美术当属必然。《中国美术辞典》一书已将书法、篆刻列为重要门类予以介绍。另外,关于摄影艺术是否属于美术的问题尚有争议。有人认为那是依靠机械手段制作的艺术产品,不属美术;也有的专家从美术形态的本体论角度考虑,认为它属于平面的空间艺术,当属美术,它与绘画同是二维空间艺术,仅仅是它的构成图象的纪实性不同于绘画。这个问题由于尚未定论,课本中没有涉及。

2. 美术的功能

由于美术形态的多样性,其功能也是多方面、多层次的,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1)认识、教育功能

绘画、雕塑的认识、教育功能是明显的。在照相机未发明之前,人类以绘画、雕塑作为存形的手段,我们从古代遗留下来的美术作品中,可以了解历史,认识古代人类的生活情况。例如,秦始皇陵兵马俑,可以使我们了解秦代军人的服饰和军阵状貌;从宋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可以了解北宋的都城汴京的社会生活和经济、交通状况;敦煌壁画,为我们提供了古代方方面面的知识。

艺术是真善美的统一,真作用于认识,善作用于教育,美作用于审美。美术作品,通过审美起到认识、教育作用。中外都有为社会功臣、模范画像、塑像和建纪念碑、馆的传统,以期起到宣扬、教育作用。尤其是在革命斗争和战争年代,各国普遍重视运用政治宣传画和政治讽刺画的形象的直观性,唤起民族和群众的团结精神,对敌进行斗争。即使在和平时期,很多美术作品也起着歌颂时代新风、鞭挞社会时弊的作用。

(2)审美功能

美术作品是美术家运用各种造型手段,把生活中获得的美感通过形象思维加工创作出来的,具有唤起人的美感的心理效应作用,给人以审美享受。人们在欣赏美术作品过程中,不是机械地、被动地接受,而是通过联想和想象等复杂的形象思维,超越对象地去把握到理性的美感,使作品的境界得到升华,从而起到陶冶人的高尚的思想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的作用。

(3)实用功能

与其他艺术相比,美术是实用性最强的艺术品种。人类社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需要加以美化,无论是城市建筑、生活环境,还是劳动工具、交通工具、服装、文具等的设计,都显示着美术的实用功能:创造实用、适用,且和美相结合的物品和环境空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美的追求,美术的实用性功能也越来越显著。

(4)传播交流的功能

美术以形象作用于人的视觉,易为人们直观地接受,起到传播信息和帮助人们交流的作用。在没有文字的渔猎社会,人类即以图画传递信息,如在水塘捕到鱼之后,就于岸边画上鱼,告诉人们这里有鱼。现代社会,为适应生活的快节奏产生的各种标志,是以直观形象传递着丰富的信息,如商标、交通标志、企业事业标志等。

美术如同“世界语”,既有传递美的信息的功能,又有传达语言不便于传达的形象性内容的功能,还可以起到交流文化和沟通感情的作用。

美术的以上四种功能,就一件具体的作品而言,可能有某一方面的偏重,但美术的各种功能,都需要通过审美发挥其作用。

3. 为什么要上美术鉴赏课

欣赏美术作品,就是对美术作品的领略、品味、体验和赏识的审美活动,是人类高级的、复杂的、特殊的精神活动,要求观赏者深入其美的情境之中,并要走出情境之外,反复品味、玩赏,不断思索其深邃的内蕴和隽永的意味。体验,是对美术作品的一种情感和意境的体会和感受,或产生相应的情感共鸣,是欣赏者对美术作品加以联想、想象和再创造的思维活动。欣赏还包含着某种程度的品评作品的审美价值,即鉴别的审美活动。鉴别,是通过对美术作品所体现的思想内容、艺术技巧等方面进行认真研究,而后对其作出审美评价。有鉴别的审美活动,称为鉴赏,是比较专业化的审美活动。

不同文化层次的人观看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和齐白石的《虾》,都能认出一个画的是女人,一个画的是虾,感觉的心理过程是一样的,但感觉到的内容却大不相同。这种不同,是人的审美能力的不同。对美术作品的品味、体验、赏识能力,称为欣赏能力或审美能力。它和人的文化素质、艺术素质、认识鉴别水平、理解程度有关。有了鉴别能力,才能更准确地领略和赏识,变直觉的观赏为自觉的鉴赏,使欣赏水平达到较高的层次。

本书为了提高同学们的欣赏能力和水平,即提高审美能力,而讲述有关的鉴赏基础知识。

4. 为什么要提高审美能力

(1)审美能力是现代人文知识结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1985年6月10日《文汇报》发表我国著名科学家、上海工业大学校长钱伟长对记者的谈话,沉痛地列举了洛阳一位建筑工程师,在施工中遇到了古墓,他为节省工时,未等文物部门做完清理工作,便强令引爆,竟炸穿了三层古墓,其损失之重,比节省工时的价值不知要高多少倍。这位工程师此举说明什么呢?说明他文化知识结构有缺欠,只知工程,不懂艺术,不知艺术的文化价值,这是不完全的教育造成的结果。缺乏艺术教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人失去对艺术的理解和兴趣,会致使感情生活单调,还可能殃及他的心理健康。达尔文说:“……失去这种趣味(指对艺术的趣味)和能力,就意味着失去幸福,而且还能进一步损害理智,甚至可能会因为本性中感情成分的退化而危及道德心。”我国近代教育家蔡元培在上世纪初,对我国科学工作者讲话中,也曾说过:“常常看见专治科学,不兼涉美术的人,难免有萧索无聊的状态。无聊不过,于生存上强迫的职务以外,俗的是借低劣的娱乐作消遣;高的是渐渐的成了厌世的神经病。因为专治科学,太偏于概念,太偏于分析,太偏于机械的作用了。譬如人是何等灵变的东西?照单纯的科学家眼光:解剖起来,不过几根骨头,几堆筋肉。分化起来,不过几种原质。要是科学进步,一定可以制造生人,与现在制造机械一样。……抱了这种机械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不但对于自己竟无生趣,对于社会毫无爱情;就是对于所治的科学,也不过‘依样画葫芦’,决没有创造的精神。”(蔡元培《美术与科学的关系》,见《蔡元培美学文选》,北京大学出版

社,第137页。)达尔文也深有体会地说,由于对绘画和音乐兴趣的丧失,“我的思想似乎已经变成了一种机器,它只是机械地从无数事实和原料中剔取出一般规律。我真的不明白为什么对艺术爱好的丧失会引起心灵的另一部分能力——能够产生更高级的意识状态的另一部分能力——的衰退。”(见《达尔文自传》,转引自滕守尧《审美心理描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第351页。)

事实已经证明,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分手的艺术与科学,又开始携起手来。科学界泰斗钱学森曾说:“光靠逻辑思维、实验手段是不能使科学向前发展的。文艺上叫灵感,科学上是创造,科学和文艺有共同点,科学发展到最高级的阶段,这种相通的共同的东西也就越来越多。这种趋势,我们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将看得越来越清晰了。”现代社会,文艺家要用新的科学技术武装自己,科学家要凭借美感去追求真理。创立量子力学矩阵理论的科学家海森堡认为“美是真理的光辉”。现代创造心理学研究证明,“艺术熏陶哺育起来的美感就成了科学家进行探索的智慧源泉之一。”“美感可以唤起一个人到未知领域去进行探索的欲望,同时又可以指导一个人怎样去进行这种探索。”(周昌忠编译《创造心理学》,中国青年出版社,第190页。)原苏联物理学家格达尔说:“科学的美在于它逻辑结构的合理匀称和相互联系的丰富多彩。在核对结果和发现新规律中,美的概念证明是非常宝贵的,它是自然界中存在的‘和谐’在我们意识中的反映。”科学家相信美感常常比知识或者比思维更直接地引导人们走向真理。他们常常遵循美感的引导去追求真理。与一种更符合实证的理论相比较,他们常常宁愿选择更富有美感的理论,因为他们知道在美之中包含着一种比局部的实证更普遍和更根本的东西。

随着脑科学的发展,人们认识到对右脑开发的重要意义。人的大脑运用尚有4/5待开发,按单一知识结构培养的人,不会建立健全的网络联系系统,可见人具有健全的知识结构的重要。

就目前功利而言,即便在交朋友和各种社会交往中,能欣赏美术作品,也显示出高雅的文化层次。

(2)具有审美能力,可从美术作品中获得更多的美的享受

当今社会,一切人造物都是经过美术工作者设计的,人就生活在美术的苑圃之中。如果对如何欣赏美术作品一无所知,就不能从中获得美的享受,不能对其有所鉴别。这不仅是文化知识的欠缺,更是感情生活单调的反映。感受不到艺术的美,是很可怜的。如果我们具有审美的眼睛,则可以从美术作品中获得多方面的感受,可以接受美术艺术语言传递的各种信息,体验更丰富的内涵,使自己的精神生活更充实和更加丰富起来。

(3)具备审美能力,可使审美情趣更高尚

审美能力,即辨别美丑和领略美的能力。人的审美趣味有高雅低俗之别,美术作品的格调同样具有高雅低俗之分。具有审美能力,就可以从格调高雅的美术作品中获得美好情趣的感染和崇高艺术境界的陶冶,就可以对格调低俗的作品有所识别,具有抵御精神污染的免疫能力。

5. 怎样鉴赏美术作品

这是高中阶段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在本课中很难用较短篇幅说清。所以,我们用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和齐白石的《虾》这两幅不同画种、不同类型的作品为例,按三个步骤进行具体分析:

第一步,对形式特点的把握和形象的感受。

第二步,从形象分析入手,对内容的理解和体验。

第三步,深入思索探究作品的内蕴和意味。

将上述步骤稍加具体化,即首先应区分作品是哪个门类的,然后再区分出它在该门类中属于哪一种类,例如是油画、中国画,还是版画;是石雕,还是面人彩塑等,把握它们由于工具材料的不同而形成的艺术特点。其次,还要把握作品由于观赏需要和功能所构成的特点,如大厅的壁画、卧室的小画、广场上的雕塑和建筑物上的浮雕、历史画、年画等。能够区分艺术种类特点是很重要的,因为每个艺术种类都有各自的

艺术特点,把握其艺术特点,不致于出现鉴赏版画时用油画特点去衡量,鉴赏中国画时要求它和真实物象的色彩一致等。此外,还要进一步看它的造型、色彩、构图等艺术个性特点,把握形式美的所在,如艺术技巧的功力美、整体形式结构的美、质材特点运用的美等。

从形象剖析入手,是鉴赏美术作品的钥匙。要先区分形象的类别,是写实的,还是变形的,或是抽象的。作品整体的艺术形象给你的是一种什么感觉,进而分析形象关系、形象特点,再去看作品的内容,感受和体验艺术家所表现的情绪、意境,感受体验作品结构形式的美。还要通过对形式特点的把握和形象分析,领会作品的含义、主题思想、主观精神、形式意味和社会意义等。

我们如此笼统地说如何鉴赏,是很简单的,但是当您照课本讲完对《蒙娜丽莎》和《虾》这两件作品的分析之后,如果让学生按此三步去分析新的作品,就会遇到许多具体问题,如从形式上如何把握特点,怎样分析作品类别,为什么艺术形象有的写实、有的变形、有的抽象,怎么看内容,那抽象的作品又是什么内容,怎么鉴赏美术作品形式美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课之后安排美术作品的艺术形象、艺术语言、形式美,以及各门类艺术特点等课。

美术的鉴赏能力是可以培养的。这种能力的培养,一是通过课堂教学,学习有关的基础知识;二是多接触美术作品,在审美的实践活动中提高鉴赏能力。18世纪法国哲学家、文学家、评论艺术家狄德罗曾指出:“由于反复的经验而获得的敏捷性,它表示在能使它美化的情况下,抓住真实与良好的东西,并且迅速而强烈地为它所感动。这样就由一般的欣赏能力,变为鉴赏能力。”

那么,美术鉴赏的教学应该怎样进行呢?这里引用常锐伦教授在其专著《美术学科教育学》中的一小节有关论述:

(1)美术批评法

美术批评法是师生通过对美术作品的分析、解释、价值判断等批评活动,使学生获得对美术作品的含义、价值和个人意义的理解的审美享受,并习得美术批评方法,从而提高美术理解力、鉴赏力的教学方法。美术批评法,主要是于专题欣赏、参观美术馆等鉴赏教学活动中运用的教学方法。美术批评法是将理论界的“美术批评”引用到欣赏课中的教学方法,故称“美术批评法”。

这里涉及到欣赏课、鉴赏、美术批评等概念,有必要予以弄清楚。“欣赏”,是指享受美好事物,领略其中趣味,包含对事物的肯定和赞赏。所以,作为美术课业类型的“欣赏课”,是对作品的肯定和赞赏,而应选取优秀的美术作品供学生审美享受,其称谓是正确无误的。人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虽然也会有一定的鉴别,但主要是直觉地感受、领略其美和艺术趣味。一个未受过训练的文盲,也可以对《开国大典》、《蒙娜丽莎》发出由衷的赞叹;一个小孩子也可对齐白石画的虾、蟹领略其美。高中阶段应该提高一个层面,即“鉴赏”。

“鉴赏”的涵义是鉴别、品评、欣赏。美术鉴赏,是在对美术作品的品质、价值、意义作出判断基础上的欣赏活动,是一个对美术作品的感受、理解和评判的过程,包括知觉、感情、认知、判断等心智活动。人对美术作品,只有通过鉴别之后才能肯定喜欢不喜欢,最初接触时可能由于不理解而不喜欢,一旦理解之后会变为欣赏。

对美术作品的分析、理解、判断的鉴别活动,就是美术批评。王朝闻在《美学概论》中对艺术批评的界定是:“艺术批评是以艺术欣赏为基础,按照一定社会和阶级的利益和理想,根据一定的批判标准,对艺术作品的是非、善恶、美丑所作的理论上的鉴别和论断。对于艺术欣赏和艺术创作来说,艺术批评比美学和艺术理论起着更直接的指导作用。”(王朝闻主编《美学概论》,第319页,人民出版社,1981。)台湾学者王秀雄说:“美术批评具有两方面机能。一为解说作品之结构,作品内涵及其象征意义等作品性质的‘解释批评’;另一为判断作品优劣和价值的‘价值批评’。要判断价值之前,需要先了解作品,所以在批评次序上,‘解释批评’总是在‘价值批评’之前。”[王秀雄:《美术批评鉴赏教学的研究》(台湾《学校美感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研究论文与研讨记录》),第44页。]

由于批评者对美术作品重视的层面和观点的不同,以及价值判断标准的不同、审美取向的不同,便产生了不同意义的解释,有的着眼于固有的美感价值的批评,有的着眼于伦理道德的批评,有的着重于个人获得印象、感受的批评,有的着重于作品产生背景、社会背景及社会意义的批评,有的着重于作者的性格、情感表现的批评,有的着重于作品形式结构的批评……因此也就出现了不同的批评理论和不同的批评类型。

不同类型的批评于美术创作来说,或是立足于分析某一层面,或是强调创作的某一环节,其批评存在着以偏概全之弊端。作为美术批评,既然是以美术作品作为对象,就应从整体把握作品,探讨其形式、意义与价值。

怎样将与美术创作逆行的批评程序运用于美术教学中,美国教育家早在20世纪60年代便进行了探讨,不断有人设计其教学模式(见下表)。

王秀雄参照美国美术教育学者的美术批评教学程序,设计了美术批评的层面与程序(见下表),这是值得我们学习和研究的美术批评教学的过程模式。

美术批评教学的过程及各过程所探讨的重点和层面

美国艺术批评家和艺术教育家沃尔夫·吉伊根针对美国教师机械地运用批评模式,而于1997年在其《艺术批评与艺术教育》一书中指出“紧紧抓住这种单调的讨论程序,对许多教师来说的确有很大的吸引力”。因为这种讨论能够预料出现的结果。然而,“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种教学方法必将产生一种负面效应。”“首先,强加于学生的这种程序限制和约束了他们对作品的理解。一个人对艺术作品的体验与感受是复杂的,不能简单地归结成几个相互分开的部分。这种固定程序不可避免地会忽视观众感受的某一方面,不论它是学生的情感,还是对艺术家意图的关注;不论是对作品创作经过的兴趣,还是感受与体验的其他某个方面。学生需要有机会来全面表达他们个人的感受,教师也要尊重学生,使他们能充分、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感受。”“限制和约束对作品的体验,就等于对学生在刚刚接触作品时产生的感受置之不理或不屑一顾。”“强迫学生在感受艺术作品时遵从某种固定模式,会将学生在课堂以外其他渠道获得的直接的兴趣拒之门外。”“为了遵守这种简单、机械的程序,学生的主要兴趣及关注的东西统统被忽视了。”“这样做的结果就等于有意无意之中宣传和强化了那些教条主义和僵化了的东西。教师应该培养学生坦诚面对自己的感受,并且愿意认真思考自己最初对作品的印象,以便更专注于艺术批评。”“为批评艺术作品设计一种严格化

的程序(描述、解释、评价等),只会窒息有意义的讨论。”因为“模式不能适应学生和教师在讨论艺术作品时很可能作出的范围十分广泛的评论。”“逐步发展形成的艺术批评模式事实上是批评文章的模式而不是批评探索的模式。”(沃尔夫·吉伊根著,滑明达译:《艺术批评与艺术教育》,第193页、194页、259页、260页,四川人民出版社。)那么,他们认为批评探索的模式是什么呢?他们认为批评探索可以被界定为对艺术作品的含义和价值的探索,而课堂教学的批评探索应是意图理解、审美理解和个人意义,应强调艺术作品的含义,而不是确认价值。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感到确实很难对某些作品予以价值判断,价值判断只能流于形式。笔者在编写《高中美术欣赏基础》教科书(人民美术出版社,1993年)时,于第一课中以齐白石的《虾》和达·芬奇《蒙娜丽莎》的分析为例,设计了探究作品的三个步骤:第一步是从分析形式和形象入手,首先让学生搞清他们所看到的作品的艺术类别,在外在形式和创造的形象上有什么特点;第二步搞清作者的艺术处理所要表达的是什么,即对内容含义的理解,强调欣赏者对作品的审美体验;第三步是联系作品的时代背景和作者本人,探究作品的精神内蕴,领悟作品的意义,这便包含了价值判断。

美国美术批评家、教育家沃尔夫·吉伊根强调个人反应和个人意义,这对我们是有启发的,应予以重视。美术批评法,不仅在于帮助学生理解课本上的美术作品,而且在于让学生学会探究方法,学会理解美术,认识美术多样性特点和创新性品格。这样才对学生个人具有启迪性价值,这样也就将美术批评法与理论界的美术批评分开了。

然而我们也必须注意到,王秀雄在提出“程序模式”之后,也强调“不过上述教学过程的次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笔者发现人物画的题材,尤其是表达宗教、历史、神话或风俗等主题,观众最大的兴趣在于这主题在叙述什么故事?这个人到底在做什么等?对主题的意义与内涵首先产生极大的关心。尤其年龄愈小的学生,就想立刻知道这一幅画到底在叙述什么故事,绝不会耐心地等待‘形式分析’后再来探讨‘作品的内涵’。所以,遇到宗教、历史、神话等主题的作品,就宜采取描述→解释→分析→判断的教学过程次序。内容与形式是分不开的,有时先了解作品的内涵后,再来探讨形式,反而能确切认知形式处理的优点与特色。”[王秀雄:《美术批评鉴赏教学的研究》(台湾《学校美感教育国际美术研讨会研究论文与研讨记录》),第52页。]看来,关键在于教师如何灵活运用批评程序。

笔者以为还是应有一个模式供参照。设计批评程序的教学模式,是为了便于教师的操作,以便使对美术批评尚不熟悉的教师在欣赏课教学中不致于束手无策。但长期以同样模式教学,也确实存在很大弊端。所以又要根据具体作品,设计新的方法灵活地进行教学,使之既有法,又活用教法,乃至无法,当为至法,关键在于教师要具体问题具体处理。

(2)美术批评法对教师的要求

①引导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批评要客观全面。任何人对美术作品都存在着个人的审美偏爱,例如,有的人钟爱中国画,有的人偏爱油画;有的人喜欢写实,有的人喜欢写意;有的人欣赏古典美术作品,有的人赞赏现代艺术;有的人重视作画主题的政治意义,有的人重视形式美感……这些审美偏爱往往容易带进美术批评,教师一定要认识到现代社会美术多元化的现实,要以对美术多元化的包容态度去进行美术批评。教师作为个体,是可以有审美选择性的,但不应因此而否定和排斥自己不喜欢和尚未理解的美术风格,要客观地引导学生的美术批评。

所谓客观即不带个人偏见,按照事物本来面目去考察探究。对某一流派的作品的理解与评价,需要查找有关资料,需要美术史与美学知识,要弄清来龙去脉,以避免主观裁断地批评。

②尊重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感受与反应。欣赏美术作品是欣赏者再创造的过程。每个人经历不同,对美术作品引起的联想就不同,也决定了能否产生共鸣,决定着对作品喜爱与否以及喜爱程度的不同。在讨论中,学生自由表达出感受和对作品的看法,都值得尊重,不能划一要求。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引导学生思考、探究、发现,进行创造性的探索。

③在教学中善于运用谈话法与讨论法,使学生能在宽松的气氛中各抒己见,启发引导学生通过交流看法进行学习。

④教学中可用比较批评方法,纵向比较看发展及风格的变化;横向将同一时期的中西方同类美术作品比较,分析其异同,以理解艺术观念、风格样式的多元化和多样性;同一题材表现主题不同的作品比较,看艺术处理手法的异同等,以利于学生在比较中的感受、发现、认知和加强理解。

⑤适当结合现实中难于理解的作品,发动学生查找有关资料和走访有关人士,进行探讨。学生愈是不明白愈有想弄懂的欲望,通过美术批评的探索是最能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的。

⑥要向学生提供有关背景资料,如作品的时代背景、艺术潮流和艺术家的生平、创作特点等,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但是,应避免以艺术家的奇闻轶事冲淡对作品的探索。

(3)美术批评法对学生的要求

①要有探索精神。美术批评是探索,意味着进行主动的调查研究,意味着对审视的美术作品提出问题和对问题的寻根问底。如此,才能投入对美术作品的讨论,才能在讨论中学会美术批评和提高对美术作品的理解力。

②强调个人的感受,表达自己的认识。对同一作品,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感受、认识与理解。要敢于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与认识,以启发他人和加深全班对问题的理解,同时也要尊重他人的独特见解。

③主动查找有关资料,介绍资料,以提高学习能力。美国教师为进行鉴赏教学,往往向学生布置查阅有关艺术家生平、创作过程以及有关的批评文章。我国为了减轻学生负担尚未如此。但如果学生能主动查找和搜集,对学生研究能力的提高无疑具有积极作用。

④通过鉴赏课,明确美术对个人的意义。美术的不断创新性,对每个人都是有启发意义的,要从中学到美术家打破艺术常规模式的创新精神。

(二)作品分析

蒙娜丽莎(油画)达·芬奇(意大利)

《蒙娜丽莎》是一幅高77厘米,宽53厘米的肖像画。画面色调典雅柔和。画中是一位年轻貌美、温柔和悦的女性,她安坐于幽深苍茫的自然美景之前,神态坦然地注视着观者。那披散下来的柔发衬托出俊秀的面庞,传神的眸子含蓄而多情,微翘的嘴角流露出温文尔雅的微笑。双手自然交搭的坐姿,更显得安详端庄。画家以经过处理的画室光线、减弱衣纹对比的手法和用极少花纹装饰的深色衣衫,衬托出人物的面部和她那丰满的胸脯以及柔美丰润的双手,使人物充满活力。

画家着意表现的是有神圣尊严的活生生的人,赞颂人的自然美,赞美人的生命的可爱。画家所描绘的女性的优雅、恬静、思想深邃、品德高尚等,寄托着他创造人像典型的理想。这种以歌颂人为主题的肖像画,一反过去宗教内容绘画的传统,是对欧洲中世纪压抑人性的神学和禁欲主义的一种反叛,是打碎教会精神枷锁的革命。正是这种新思想、新观念使该画成为“文艺复兴”时期人道主义的旗帜。因此,有人称道:一个年轻女子的微笑,唤起欧洲人性的觉醒。

关于《蒙娜丽莎》的模特儿是谁,众说纷纭,有的说是佛罗伦萨一位官员的第三位妻子,有的说是佛罗伦萨一位大皮货商的妻子,美术史家一般习惯说她是佛罗伦萨一位叫佛朗西斯·戴尔·佐贡多的银行家的妻子。据史料记载,画家在作画过程中,为了使这位26岁的女子摆脱丧子不久的哀伤和能长时间内保持发自内心的微笑,曾请演员给她讲故事,请小丑表演和请乐队演奏音乐,特别是竖琴演奏一直伴随了作画的全过程。从中可以看出画家严肃的创作态度。

达·芬奇画佐贡多夫人达四年之久,直到她逝世为止,画家尚有未尽的想法要表现,但不得不遗憾地就此搁笔。正是由于画家捕捉到了人物的具有丰富内涵的微笑,使观者在不同时间、不同心境时欣赏《蒙娜丽莎》,都会有不同的感受,因此,人们将其称为“神秘的微笑”或“永恒的微笑”。

同时,还应看到,达·芬奇以高超的艺术技巧创造的《蒙娜丽莎》,既是佐贡多夫人,又是画家自身思想与性格的写照,更是一个时代精神的代表,因而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

由于该画名声太大,凡去巴黎卢浮宫博物馆的人都争相目睹,因此将其单独置一展室。又由于这幅名贵的作品曾经被盗,所以法国巴黎卢浮宫博物馆将其置于罩有防盗玻璃的展柜内,并有保镖护卫在旁。

达·芬奇(1452—1519)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巨匠,与米开朗基罗、拉斐尔并列,被称为文艺复兴美术三杰。他在自然科学和技术方面也有业绩,被誉为“万能的天才”。1452年生于芬奇镇,1516年应法兰西斯一世之召赴法国,1519年逝世于巴黎西面的昂布瓦。他是15世纪意大利美术追求的透视法和明暗法之集大成者,留下《最后的晚餐》、《岩间圣母》和《蒙娜丽莎》等世界名画及理论著作《绘画论》。在他之后西方绘画完全改变了面貌。

虾(中国画)齐白石

画面描绘的是三只向前游动的河虾。三只虾由画面的右上角向左下方向布局,形成一股向前的动势。虾的身躯好似随着水流向前游动。虾须柔软中透着劲挺,富有弹性,仿佛在不停地摇动。画家不仅画出了虾的形态,而且以洗练的淡墨画出了虾体的厚薄和软硬不同的质感,尤其虾的头胸部分以淡墨画出后,在其上加上一笔浓墨。这一笔浓墨的渗化不但加强了虾的重量,而且也表现了虾体的透明。这是“点睛”之笔、绝妙的表现,齐白石也认为是他最成功的创造。在虾头的上部四分之一的地方,用中锋浓墨两横笔,笔不露锋画出了虾的眼睛,更丰富了墨色的对比与变化,也使虾透出了活力。虾须用细而长的线,笔力劲挺。虾钳用“铁线篆”笔法,笔痕硬直而挺拔。每一笔皆如书法,巧妙地将粗细、浓淡、软硬、疾徐的笔墨线条配合起来,构成了极富笔墨韵味的活虾。白纸似乎也变成了一泓清水,虾群在水中戏耍觅食,竞游向前,画面构成自然生命的赞歌。

画家经过数十年的锤炼,熟练地利用了纸、笔、墨的特性,掌握墨色的浓淡干湿及水墨在宣纸上的自然渗化作用,不但表现了虾的形体的阴阳、向背、轻重、厚薄、软硬,而且由于墨色浓淡鲜明,稍有晕开,画面好像永远未干的样子。因此,白纸上的虾如同在水中游戏一般,气韵十分生动。

齐白石的虾与真虾有很大区别,真虾很小,他将小小的河虾放大了十几倍。真虾后腿很多,他63岁时画虾后腿有10只,经过不断提炼、取舍,78岁时画虾后腿只画5只,并且夸张了重要特征部分,如以重墨画凸出的眼睛,使虾更见精神。他画的虾与真虾另一不同之处,是他将俯视的虾头、虾尾与侧视虾身结合在一起,突出其最有特征感的部位,这种类似西方立体主义方法,又不同于其法的以集合对象形象特征的画法,使其所画形象更加符合人对虾的认识,形象更加鲜活。这就体现了他的“绘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画理。

我们欣赏齐白石的画,既受到生动艺术形象的感染,更被其深厚的笔墨功力和笔墨艺术的美所吸引,感到妙不可言。

静坐的莫瓦特歇夫人(油画)安格尔(法国)

这是一幅非常写实的油画肖像画,表现一位典雅高贵的妇人,她身穿华丽的大开肩花衣花裙,安闲地倚坐在沙发上,姿态悠闲稳重,面部呈现满足于舒适生活的得意和自信的神情。画家以高超的写实技巧和古典优雅的画风,将一个养尊处优的贵妇人形象描绘得栩栩如生。那保养得极好的白皙的肌肤、丰满的肩膀,以及衣裙、饰物、折扇、手镯等,都刻画得详尽具体,但又不失整体的统一。妇人背后是一面镜子,映照出她的背影。画家以较为概括的手法,以深暗褐色为背景的统调,衬托出前面明亮的人物形象。衣服花饰虽然色彩艳丽得繁杂,但由于画家技

巧高超,不仅未与面部冲突,反而与洁白光润的肌肤形成繁简对比进而使头部突出。安格尔的画有唯美主义气息,是严谨、典雅的古典主义风格的代表。从该画细腻描绘的肌肤、衣饰、褶纹等质感的逼真,使我们看到古典主义大师的油画技巧。

安格尔(1780-1867),法国画家,生于蒙托邦。11岁入图卢兹学院接受正规的美术训练,17岁到巴黎拜达维特为师,1806年又去意大利研究文艺复兴大师的绘画技巧长达18年。他把达维特的画风与拉斐尔的艺术风格相结合,形成线条工整、轮廓确切、色彩明晰、构图平稳的个人风格。安格尔虽然有历史画、宗教画的创作,但因其大量的肖像画成就,而在绘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代表作品有《里维耶夫人肖像》、《路易·伯丁的肖像》、《大宫女》、《泉》等。

思(大理石雕刻,高74厘米,1886年,罗丹美术馆藏)

罗丹(1840—1917)是法国近代最著名的雕塑家。14岁学习绘画,后又学习雕塑。1875年游意大利,受米开朗基罗启示,确立自己的创作倾向,以丰富多样的手法塑造神态生动、富有表现力的艺术形象,对欧洲近现代雕塑发展有很大的影响,被人称作“近代雕塑之父”。《思》是罗丹的代表作之一。美术理论家陈允鹤在《西洋雕塑百图》中对其作了很好的分析,现引录在下面(极个别文字有改动),以供参考:“作于1886年的这座雕像体现了罗丹创作方法的主要原则。这里刻画的是一个秀美而淳朴的女性形象,她低着头正沉浸在默默的深思之中。那忧郁而凝视的目光、紧闭的双唇,表露了她的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她似乎正处在深沉的冲突和痛苦之中。可是在这美丽的头颅下面,却既没有肩颈身躯,也没有手足,而是一块仅粗粗凿成方形的石头。罗丹曾解释说,他是要以这个雕像集中地表现‘冥思’,因而除弃了一切与此不相关的东西。他认为,在一些和主旨无关的局部上加工雕琢,只会损害对中心主题的注意,因此是不必要的。这就是他在这个年轻妇女头像下面保留了一整块粗糙石头的原因。人们在看这件作品的时候,初时会觉得好像未做完,形象似乎不完整;但渐渐地,注意力就会完全被这个仅有头部的美丽女性所吸引,会随着她的沉思冥想而驰聘自己的想象,而不再因为她没有手足、没有身躯而困惑。罗丹的艺术手法确是大胆的、独创的,但他的目的是在于更集中地表现主题、突出主题,而不是玩弄形式、追求离奇,因此,它能够为观者所理解,并引起共鸣。”

簪花仕女图(中国画局部)周(唐)

《簪花仕女图》是画在绢上(称绢本)的长卷,纵33.7厘米,横204.8厘米。传为盛唐时期画家周的作品。全画描绘一群衣着华丽的贵族妇女在庭园中闲步、赏花、戏犬等悠闲生活。画中共有四个贵妇,其间穿插两个侍女。课本所选是该画的局部,画中是一位头梳高髻、项插花饰、身披纱衫、体态丰腴的妇女,站在盛开的玉兰花前,回身看着向她跑来的小狗。其气质高雅、神态端庄、衣着华丽,显示出身份的高贵。在她的不远处站着身着红纱衫的侍女,在关切地注视着主人。画家有意将主仆二人比例画得大小有别。这是古人常用的手法,用以象征身份的不同和凸显主人在画中的醒目的地位。该画用笔流畅,线条细劲,设色浓丽,不仅画出宫廷贵妇保养得很好的细嫩肌肤,而且将丝绸花衣及细薄纱衫的质感画得逼真,尤其人物形象的丰厚肥美和贵妇的气质都表现得淋漓尽致。

周,生卒不详,唐代大历至贞元末年之间(766—804)是他从事绘画的活动时期。官至宣州长史。他继承张萱的仕女画,也擅长宗教画和人物画。他的另一幅代表作品是《挥扇仕女图》。从两幅作品可以看出他所画题材主要是宫廷妇女生活。周不但刻画人物形象准确,而且能够展示人物性情和心理特征。其画法,史称“周家样”。

华严寺菩萨像(雕塑,辽)

华严寺在今山西大同,是我国古代寺庙,始建何时不详。其分上下寺,下寺的薄迦教藏经殿建于辽重熙七年(1038年),内有31尊精美彩塑,除其中两尊是明清补塑之外,其余29尊均为与建筑同时的遗物。华严寺塑像全部敷色,面部和冠上贴金,制作精美,其中一批菩萨像动态各异,神美动人,尤为引人注目。课本所选的是其中一位胁侍菩萨像。

菩萨,是梵文音译的简称,全称为“菩提萨”,意为“觉有情”、“道众生”,有时又译为“大士”、“开士”、“力士”、“圣士”、“超士”等。菩萨在佛教中地位很高,仅次于佛。其职务是协助佛传播佛法,普渡众生,以种种化身来到众生之间,解救苦难,很符合中国民众心理,所以人们对菩萨感到亲切。在各寺庙中都塑有各位菩萨像。佛教认为佛、菩萨皆无生无死,亦无性别。他们在世人面前,可根据不同需要示现各种化身。所以南北朝时期,菩萨像有男的,也有女的,有的面部有蝌蚪小髭,唐以后趋向女性化。宋以后,民间流行的观世音菩萨,则完全变成仕女形象。

这尊菩萨,赤脚站立,双手合十,呈S形的站姿,不仅显示出女性体态的优美,也给人以静中的动感,其身着在家装束,贴体罗裙,颈项和手臂有各种金银珠宝、璎珞、臂钏、腕钏等饰物,头梳高髻,顶戴宝冠,眉如翠黛,双目修长而微张,面部丰润,表情安详、慈善,具有娴淑女性风度。

此尊菩萨像其肌肤莹润细嫩,金冠饰物精致细巧,衣带轻柔飘动,均质感逼真。虽然刻画精细却无繁琐之感,其沥粉堆描花纹,虽纷杂却无屑碎之嫌,形象的整体感与统一性极强,显示出塑造技法娴熟,兼有唐塑的丰满和宋塑的富有生活气息的特点。艺术家将一个菩萨的形象,塑造成一位身形窈窕、体态端庄、气质高贵、性情慈善、形象俊美的理想女性,正是该尊塑像所内蕴的辽代艺术家和广大佛教信众对菩萨形象美的追求的反映。正因如此,我们从这尊雕塑中,可以感受到无限美好的审美愉悦。

拾穗(油画,83.5厘米×111厘米,1857年作,现藏巴黎卢浮宫)米勒(法国)

米勒(1814—1875)又译作“米莱”,以画农民题材著称的法国现实主义画家。他生在布列塔尼一个自耕农家庭,自幼参加田间劳动。18岁开始学画。23岁赴巴黎深造,从学院派画家德拉罗什学画。因他个人的艺术追求与学院派的宗旨不相适应,不久便离开德拉罗什的画室。为养家糊口,不得不画些当时社会需要的肖像等作品。1846—1847年他先后认识了专画农村风景的法国巴比松画派的画家特鲁容、罗梭等人,向往农村生活。1849年起,他带领妻儿到巴比松村(巴黎近郊一个风景优美的小村)定居,从此跟繁华的都市生活绝缘,直到在巴比松村逝世。由于他出生农民,后来又长期生活在农村,并且亲自参加劳动,所以,他不是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去观察和描绘农民的,而是带着深厚的情感和切身体验真实地反映农民的劳动和生活。就反映农民生活的广度和深度来讲,美术史上的任何一个画家都无法与他相比。在艺术风格上,米勒的作品也很有特点,那就是形象朴实,寓意深长,发人深思。它证实了十九世纪法国最杰出的雕塑家罗丹所说的:“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米勒一生的代表作很多,著名的如《拾穗》、《牧羊女》、《晚钟》、《小鸟的哺食》等,都是在巴比松村完成的。

《拾穗》一画通过刻画三个贫困的农妇到农场主的麦田里拾收割后剩落下来的麦穗这一情节,歌颂了农民劳动的艰辛与崇高。这使人很容易联想到我国唐诗中的名句:“汗滴禾下土”、“粒粒皆辛苦”的深刻含义。整个作品的手法极为简洁朴实:晴朗的天空和金黄色的麦地十分和谐,丰富的色彩统一于柔和的调子之中。它像米勒的其他代表作一样,虽然所画的内容通俗易懂、简明单纯,但又绝不是平庸浅薄、一览无余,而是寓意深长、发人深思。无怪乎这一作品一展出,便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当时的《费加罗报》惊呼:“在这三个突出于阴沉天空前的拾穗者后面,有民众暴动的长矛与1793年的断头台!”当然,米勒本人并不理解当时先进的政治理论,但由于他具有朴素的劳动人民的立场和思想情感,他在作品中反映出了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如当时占法国人口75%的农民的极度贫困和繁重的劳动,因而使他的作品的思想内容能超越他本人所能意识到的范围,甚至因而使站在与他相对立场上的人感到害怕!

三、教学建议

(一)本课涉及的问题很多,教师要把握住教学重点与难点,在如何欣赏美术作品上下功夫。

(二)教师可本着以案例分析、设问研讨和对具体作品让学生进行全面分析的方法设计教学。

(三)参考引文“美术批评法”的教学设计。

(四)参考引文“美术批评法”中对师生的要求把握教学。

四、教学设计参考

设计一北京九中王世宏

设计二北京九中王世宏

普通高中教材第2课美术作品的艺术形象

一、教材分析

(一)教学目的

本课是有关美术欣赏基础知识教学的第2课,是关于美术作品创作的最重要和最基本的问题,即艺术形象问题的基本知识的教学。本课的教学目的应该是:

1. 使学生了解美术形象的基本含义和一般特征。

2. 使学生了解和明确美术形象的本质特性和基本特性。

3. 初步知道美术形象类型的区别以及形象的多样性。

(二)内容结构

在分析本课的教材内容结构时,我们可以按照课文叙述的层次,把它看作由4个部分组成。

本课课文的第1、2自然段为第一部分。其中第1自然段主要讲“美术形象”的一般含义和特征。在包括美术在内的所有的艺术作品中,“艺术形象”是人类“艺术地掌握世界”,或者说认识世界和反映社会生活的特殊的方式和手段,这是艺术区别于其他意识形态的基本特性。因此

艺术形象便成为艺术作品的基本成分,成为作品的基础,甚至可以说没有艺术形象便没有艺术作品。美术作品的艺术形象(在课本中,它和“美术形象”是同义语)区别于其他艺术种类的艺术形象之处,就在于它是一种空间形态的视觉艺术形象。

第2自然段所讲的是美术形象概念中的局部和整体关系问题。这也就是说,“美术形象”这一术语在没有赋予它限制条件的时候,既可适用于一件作品的整体,也可以适用于它的局部与个体形象。事实上,由于不同作品的题材自身的巨大差异,就造成有的作品只具有单一的形象,而有的作品则是由众多个体构成的形象群有机组成的一种整体艺术形象。例如在王式廓的著名作品《血衣》(见课本第4页)中,除去处于画面矛盾冲突中心地位的手持血衣悲愤控诉的妇女与孩子的形象以及她们的对立面——罪行累累的地主形象之外,我们还可以区分出中间近景那一组曾经遭受地主迫害,正准备以亲身遭受的苦难来揭发地主罪恶的农民形象,组织和主持斗争会的干部与民兵的形象以及中景中那些与会的充满同情和义愤的革命群众的形象。甚至其中每一个具体的个别人物形象,画家都是把他们作为独立完整而有机的美术形象,来进行探索和创造的。正是由于那极其丰富多彩的、个性鲜明而又具体生动的个体形象,有机地交织成作品的整体艺术形象——以农民的血泪控诉为中心情节的惊心动魄的中国农村土地改革斗争的雄壮艺术场景。

课文的第3自然段是本课教学内容的第二部分,主要讲美术形象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和区别。它是既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审美创造的结果,是人类精神创造的产物,这表现出艺术形象的本质属性,也体现出艺术美与现实美的根本区别。

课文的第4、5自然段是本课教学内容的第三部分,主要讲美术形象应该是通过生动具体的个性来表现事物的共性与普遍真理的形象,也就是典型形象(或叫“艺术典型”)。这是美术形象的本质性特征。这一本质特征体现着美术形象创造的本质——审美创造的必然要求。这也就是说,创造出寓普遍共性于鲜明生动个性之中的典型形象,也就达到了“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要求,体现出了艺术美区别于现实美的本质。因此,这一部分实际上是和第二部分内容紧密联系的相关内容,它们说的是美术形象的最重要的两个方面,即它的最根本的性质和特征。这两部分对于深入理解什么是美术形象,也是极为重要的。

本课课文的第6、7自然段是本课教学内容的第四部分,是讲由于美术形象创造的主客观条件以及创作方法与艺术手法的不同而出现的类型或风格上的多样性问题。这主要是为使学生对美术形象概念内涵、外延的广泛性能有所了解。

(三)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从总体上说,美术形象的问题涉及的内容比较具体、直观,相对来说讲授难度并不很大,其教学难度主要在于理论的概括与对其本质内涵的分析。因此本课应以教材的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作为教学的重点。无论是美术形象的创造,还是欣赏,都不是一种简单的像或不像,或者好看与不好看的问题,而是一种复杂的认识过程和创造过程,其中包含着许多既互相对立又互相联系的因素,以及它们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如美术形象既反映着客观现实和客观真理,又反映着作者的主观感受、主观认识、主观理想和主体的感情;既有着具体的感性外观,又能概括和体现生活的本质;既有着鲜明而生动的个性面貌,又体现出其普遍的共性特征;它既是表现人们生活感受和审美情感的感性形式,同时又是蕴含着深刻的思想认识、价值取向以及人生理想等的理性内容。好的美术形象,正是由于它能体现出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外观与本质的统一、个性与共性的统一和感性与理性的统一,才成为美术中的典型形象。

美术形象的创造,是有其固有特点和规律的复杂的精神创造活动。美术作品所要传达的思想感情,都要通过鲜明、确定、生动而完整的视觉形象来直接体现,而不需通过语言文字或其他手段进行解释或补充。因此,视觉形象的创造,无论是整体的形象,还是个别的局部形象,就成为美术创作的关键和核心。毕加索曾经说过:“没有所谓抽象画,人必须用某些东西开始,后来可以把现实的一切痕迹去掉,然后就不再存在危险,因事物的观念在其间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记号。那正是原始推动艺术家走上创作的,刺激了他的观念的,把他的情感鼓动起来的。观念与情感终于在他的画幅之内成了俘虏。无论怎样,它们不再能逃出画幅了。它们和它构成一个亲密的整体,尽管它们的存在不再能分辨出来。”

毕加索这里所说的“观念”,不是指作为理性认识的思想观念,而是指客观事物在意识中构成的形象。他的这段话是讲美术家怎样能动地创造美术形象的。

只要我们把毕加索为创作他的代表作《格尔尼卡》而作的一些草图和习作与他最后完成的作品进行一些比较,就会对美术形象作为复杂的精神创造的性质和特点,得到比较具体而深入的体会与认识。毕加索在创作《格尔尼卡》(见课本第61页)初期所作的草图和他最后完成的作品有着较大的差别。其中最明显的是,草图中部上方有一只高举着的握拳的手臂。它的含义可能是表示对悲剧事件的抗议和向上帝发出复仇的呼吁。但在完成的作品中,这只手臂被取消了,主要因为这一象征性的形象影响着整体形象的明确性。取消它的结果,是使作品中那些遭受残暴轰炸的无辜的人们的绝望与呼号的形象以及作者所寄托于画面的哀悼情绪,都更加鲜明、生动和具有感染力。在每一个局部形象的创造上,毕加索也充分发挥了他的艺术独创精神。例如画面最左侧那个位于牛头下面的怀抱死孩子的妇女的形象。毕加索在1937年5月9日画过一幅习作,画中妇女的脸部表情极度痛苦。而在图5的完成作品中,习作中的妇女的眼睛产生了很大的变形,它们变化成了滴出的泪珠,从而使形象变得更加富有表现力和深刻的含义。

总之,在进行本课的重点部分的教学时,应该紧紧围绕美术形象是对现实生活的能动的反映,是美术家的审美认识和按美的规律进行创造的结果,是人类精神创造的产物这一本质属性来进行教学。同时,只有讲清那些与美术形象创造相关的诸多因素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才能真正使学生比较全面地了解美术形象的基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前面提到,本课教学的难点在于对教材重点部分的理论阐述。所以,如果能够讲清前面所说明的那些问题,教学难点也就基本上解决了。不过,其中还有一个比较突出而尚未说明的难点,那就是课文第3段提到的中国古代美学和画论中所说的“形神”与“气韵”的问题。

在中国绘画史上最早提出“以形写神”的,是东晋画家顾恺之。他说:“……以形写神而空其实对,荃生之用乖,传神之趋失矣……”这说明他提出以形写神是为了“传神”,并由此开始成为影响深远的传神理论。“气韵”是在稍晚于东晋的南齐,由谢赫在自己的著作《古画品录》中提出来的。他说:“六法者何?一气韵生动是也,二骨法用笔是也,三应物象形是也,四随类赋彩是也,五经营位置是也,六传移模写是也。”在这里,谢赫把气韵生动(钱钟书先生认为,按照古代语法,其第一句应断句为“一气韵,生动是也;”)作为自己品评作品的标准的“六法”的第一法,也就是最主要的法则或总纲而提出来的。如果从传神和气韵理论的时代背景、哲学思想渊源以及它们在以后历代的发展变化来进行深入的研究,确实是个相当深奥而复杂的问题(可参见后面《名词解释》部分“形神”条和“气韵”条)。但是,在公元4、5世纪的时候,传神与气韵在说明人物形象的精神特质这一根本点上,其实是一致的。传神一词在顾恺之乃至后人主要是指人物的面部所传达的人的内在情性或内在精神,而谢赫所说的气韵则是指这种精神、情性的外在化表现的风度和韵致。精神、情性是不具物质形象的,但也不是与人和人的外貌不相关的。在中国古代哲学里,老子把主宰宇宙万物的道称为精,把道的妙用称为神。到了庄子,则将人之心称为精,将心的妙用称为神,合而言之,则称为精神。神本来无形,但可从人的形相中见到,就称之为神貌、神姿、神情。这些都是形神统一的说法。此外,古人还把生命原动力的气与神相联系,称为神气。魏晋时代,人们还把韵看作人的风神,即风姿神貌,所以神又被称为神韵。由此可以说,气和韵就等于是神的另一种分解开来的说法,谢赫说的气韵生动不过就是顾恺之的传神理论的进一步的具体化和精密化而已,而所谓传神也就是表现出生动的气韵。气韵与传神的统一在民间工匠塑造的《灵岩寺罗汉像》中也能体现,足见其影响之深。而且它一直是指导历代优秀画家的绘画创作,特别是人物画创作的最重要的法则与规范,推动着中国绘画的发展和提高。如近代著名画家任伯年的《吴仲英肖像》就是一幅生动地传达出人物的神气与风韵的很有代表性的作品。

在宋、元以后,气韵的含义渐渐涵容进更多的主体表现的因素,气韵就指的是作为主客体融一的形象表现形式的总体内在特质了。就像课本所举石涛的《翠壁长松图》体现的那样,它对气韵的表现,既扩展了原来气韵的内涵,同时又和传神理论有了明确的区别(参见《作品分析》部分的该画解说)。

二、教学内容资料

(一)作品分析

教皇英诺森十世像(油画,1650年,罗马多利亚美术馆藏完成原作)

委拉斯凯兹(1599—1660)是17世纪西班牙最杰出的画家。他终生担任西班牙宫廷画师,为国王、王后、教皇、宫廷贵族等上层人物画了大量的肖像画。《教皇英诺森十世像》是其中最重要的代表作。这是1650年他在意大利罗马访问期间,应教皇本人的邀请而画的。权势显赫的教皇正襟危坐在一把精致的椅子上,一双凶相毕露的眼睛直盯着观众,威严中包含着贪婪,凶狠中隐藏着狡诈。这个当时已76岁的老谋深算的教皇的面貌和性格特征,被真实地表现出来了,以至于教皇本人看了,也只能用半是不满半是赞叹的口吻说:“画得太逼真了!”甚至后来这幅肖像画挂在一间厅堂里时,从外面经过的几个主教,看到这一肖像还以为真的是教皇坐在里面呢!此外,这一作品的用色也相当精彩,闪闪发光的冠帽和法衣,同洁白的亚麻衣领以及镶在衣服上的白花边,形成一种鲜明而有变化的色调,再加上暗红色的天鹅绒背景,和镶在椅背上闪闪发光的宝石,使整个画面呈现出一种沉着厚重而又华贵的气氛,以显示教皇至高无上的地位。

血衣(素描,1959年,中国革命博物馆藏)王式廓

王式廓(1911—1973)是中国现代油画家、版画家,山东掖县人。1936年赴日本留学,1937年回国,1938年赴延安。历任延安鲁艺研究员,晋冀鲁豫边区北方大学、华北大学文艺学院、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他具有深厚的绘画基本功,经常生活在农民之中进行人物写生。代表作品有版画《改造二流子》,油画《井冈山会师》、《毛主席在十三陵水库劳动》及《血衣》的油画素描稿等。1973年4月,为完成油画《血衣》,去河南写生以充实素材,由于辛劳过度,于5月22日逝世于画架旁。

《血衣》是王式廓以在华北地区参加土地改革运动所积累的生活体验与素材为基础而创作的大型素描(油画稿),也是曾经引起广泛社会反响的杰出革命历史画。它以一位农村妇女手持的血衣作为揭示主题和画面情节的中心,用一系列饱受封建剥削和摧残的农民形象组成了控诉斗争的宏大场面,表现了农民的痛苦、仇恨与斗争激情,显示了民主革命所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历史变化和人民群众当家做主的时代的到来。作品场面宏大,人物众多,作者真实、生动地刻画了不同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内心世界,富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在中国现代美术史中,有过不少反映农村土地革命斗争的优秀作品,如著名版画家古元、彦涵等的许多版画作品,而王式廓的《血衣》可以说是同类题材作品中最深刻、最成功的艺术典型。

玉兰黄鹂(中国画)于非

于非(1889—1959)是中国现代中国画家。原名于照,字非厂(音ān),别署非。满族,出生和生活于北京。早年随民间画家王润暄学习绘画。1935年到古物陈列所(今故宫博物院)工作、临摹,并担任国画研究馆导师,还先后任教于北京师范学校、京华美术专科学校、华北大学、北平艺术专科学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央民族美术研究所研究员,北京中国画院(今北京画院)画师、副院长等职。他善学赵佶的工笔花鸟及瘦金书法。其作品线条严谨,劲挺有力,设色典雅清丽,形象刻画细致精微、生动传神,并特具装饰性的风采。

《玉兰黄鹂》约创作于20世纪50年代,是于非艺术最成熟时期的代表作品。当时的画家对于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革事业欣欣向荣的景象,充满了欣喜和信心,这种心情会很自然地流露于画面之中。作者创造性地突破了传统花鸟画以纸、绢素地来突出花鸟形象的惯例,大胆地以色调沉着的重石青来铺满背景,从而衬托得那耀眼的黄莺与洁白的玉兰显得异常的明丽动人。他还用金粉在右下角题写了“仓

人美版高中美术教案

人美版高中美术教案:第1课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其意义(一)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美版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第1课《培养审美的眼睛》。主要从教材分析、教法运用、学法指导、教学手段和教学过程五个方面加以阐述。一、教材分析(一)教学目标本课作为高中整个美术鉴赏教学的开篇,对后面的教学具有指导意义。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美术鉴赏,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和特征,以及学习美术鉴赏的意义,由此掌握美术鉴赏的方法,培养学生“审美的眼睛”。 (二)重点:培养学生送审美的眼睛,让学生掌握美术鉴赏的一般方法,认识美术鉴赏对于个人未来人生发展的重要价值和意义。(理由:审美应是一种主动地行为,因为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只有具备了一双审美的眼睛,才能会看和主动。) (三)难点如何结合实例讲清美术的主要分类方法、美术鉴赏的概念和美术鉴赏一般过程或方法。(理由:由于学生原有知识基础的制约,对新概念的理解必然有一定的难度。)(四)内容结构本课主要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提出学习美术鉴赏的必要性,第二部分说明什么是美术鉴赏,第三部分为美术作品的分门别类,第四部分是美术鉴赏的意义。二、教法:本课涉及的新知识主要以基本概念为主,所以我采用了讲授法、对于相关的作品采用演示法。 三、学法:记录、观察、理解、记忆四、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们在满足了物质生活的需要之后,对精神生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当我们面对数量众多,风格各异的美术作品时,如何来辨别作品的好坏,如何认识和理解艺术家的表现方法,作品的意义,对作品的价值的判断以及会从内心产生喜欢或厌恶等的情绪反应。所有这些疑问的产生,都涉及到了美术的鉴赏问题。教师活动:展示图片:张萱的《捣练图》米勒的《拾穗》达利的《内战的预感》康定斯基的《即兴之31》提出问题:A、你喜欢哪幅或者哪几幅作品,为什么?B以上有你感到厌恶或不解的作品吗?为什么?C你能说说其中有关作品的表现有哪些独到之处吗?学生活动:带着问题观察展示的作品,踊跃的回答问题。教师点评:大家对美术作品的这些疑问或者观点,都涉及到了美术鉴赏的问题。那么什么是美术鉴赏,美术作品是怎样分类的以及学习美术鉴赏的意义是什么?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理由:通过作品展示,让学生在看画的同时,提出自己的观点,自然而然的引出美术鉴赏的概念,比单纯由老师来讲述要直观和具有乐趣。)2、什么是美术鉴赏?基本内容:先从对天安门广场的感受和对天安门的审美认知中,说明鉴赏并不神秘,而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然后从具体的美术作品入手,以张萱的中国画《捣练图》和法国画家米勒的油画《拾穗者》,来介绍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和方法,阐明什么是美术鉴赏及其对象、过程、目的和本质特征等。通过对徐悲鸿的《奔马》和梁楷的《太白行吟图》以及吴冠中的《根扎南国》三幅国画的欣赏以及对各自相关知识的查证,得出他们的内涵是不同的。所以美术鉴赏是被动接受与主动参与的综合的审美活动。美术作品的直观和相关知识是美术鉴赏的基础,这就要求鉴赏者必须首先具备美术的基本知识,识别美术的基本类型和一般表现方法,然后才能进行实质的鉴赏活动。那么美术作品有哪些类型呢?这就涉及到了美术作品是如何分门别类的问题。教师活动:(1)、分别展示天安门的图片、张萱的中国画《捣练图》和法国画家米勒的油画《拾穗者》,徐悲鸿的《奔马》和梁楷的《太白行吟图》以及吴冠中的《根扎南国》(2)、提出问题:A、看到天安门我们联想到什么?(提示:造型的、历史的、情感的)B、《捣练图》和《拾穗者》两幅作品有什么区别?(提示:画种、服装、国家、贫富、)C、《奔马》《太白行吟图》《根扎南国》都是中国画吗?(3)、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有关理论和观点。学生活动:欣赏图片,探究问题,回答提问。 一、教材分析(一)教学目标本课作为高中整个美术鉴赏教学的开篇,对后面的教学具

教案第1课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

第1课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其意义 一、教学目标 本课作为高中整个美术鉴赏教学的开篇,对后面的教学具有指导意义。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美术鉴赏、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和特征,以及学习美术鉴赏有什么意义,由此掌握美术鉴赏的方法,培养学生“审美的眼睛”。 二、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本课教学的重点在于培养审美的眼睛,掌握美术鉴赏的一般方法,认识美术鉴赏对于个人未来人生发展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本课教学难点,主要是如何结合实例讲清美术的主要分类方法、美术鉴赏的概念和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或方法。 三、教学方法 讲授与合作探究结合、试验演示等 四、教学过程 1、导入:作品欣赏 xx、xx日出(摄影) 随着历史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未来社会对人的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人不仅要学习和掌握各种专门的技术以维持自身的生存,更需要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完善美好的人生。只有这样,我们的人生才是完满和有意义的。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培养审美的眼睛。培养审美的眼睛有两个途径:一是欣赏大自然;二是欣赏第二自然——由人创造的艺术品。我们许多同学可能都喜欢旅游,希望到北京去看看雄伟庄严的天安门,到黄山去观赏烟波浩淼的云海和壮观美丽的日出。但这是两种不同的美——一种是自然景观,一种是人文景观。当我们置身自然景观中的时候,我们似乎完全融入自然之中,成为自然的一部分;而当我们置身天安门广场的时候,我们都会不禁在内心升起一种崇高、庄严和神圣的情感,这种情感不仅来自天安门广场的布局、空间和周围的建筑,

更来自我们对天安门的认知、回忆和想象。表面上看,天安门只是一座古建筑,但从审美角度说,它已成为象征中国历史的一个审美符号。 它经历了古代中国的文明和近代中国的屈辱和奋起,更见证了中国二十多年来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可以说,我们对中国历史的认识越深入,从中获得的审美想象就越丰富。这个过程其实已经蕴涵了美术鉴赏的基本特征。 捣练图 中国画,宋代摹本,绢本设色,37厘米×147厘米,美国波士顿博物馆藏)张萱(唐)张萱(生卒年月不详),是盛唐时期著名的人物画家,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唐玄宗开元年间(公元713—741)入禁做宫廷画师。他特别擅长画女性和婴儿,所作人物雍容华贵,形成“丰颊肥体”的人物造型,成为唐代名重一时的人物画大师。尤其是他突破了汉魏以来中国人物画主要描绘“列女”、“孝子”的传统题材,开始表现现实中的人物形象,在美术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张萱一生只留下了《虢国夫人游春图》和这幅由宋人临摹的《捣练图》两件作品。《捣练图》描绘的是宫中妇女“捣练”的情景。“练”又称“缣”,是一种古代的丝织品,织成时质地较硬,须煮熟后加漂粉用杵轻捣使之柔软,并经熨平后才能使用。全画共分三个部分:右边一组描绘的是四个妇女用木杵捣练;中间一组描绘的是两个正在理线的女工;左边一组描绘的是四个妇女在熨练,其中两个拉平白练,另两个在熨练,在白练下面还有一个来回穿梭玩耍的小孩。画面形成一个完整的捣练过程,具有连环画的性质。这里既让我们看到了唐代人的衣饰、生活等,其人物造型和工细劲健的线条、富丽华贵的用色也明确传达出唐代人的审美观和审美趣味。2、授新: 本课主要包括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从现代人的全面发展出发,指出培养审美的眼睛是现代人全面发展的需要,而美术鉴赏则是培养审美的眼睛的必要途径。 第二部分“什么是美术鉴赏”,先从对身处天安门广场的感受和对天安门的认知中,说明美术鉴赏并不神秘,而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并由此引出美术鉴赏的问题。然后再从具体的美术作品入手,以中国唐代画家的中国画《捣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第1课“培养审美的眼睛”_1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第1课“培养审美的眼睛” 教学设计方案 培养审美的眼睛 北京96中学常燕 一、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的范围: 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其意义 2、本单元教学内容在鉴赏模块内容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为高中美术鉴赏模块的开篇,对以后的学习具有指导意义。本单元围绕着什么是鉴赏、如何进行鉴赏及鉴赏的意义三个问题展开教学,有助于明确模块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意图,增强学生的学习情趣和以便今后教学的开展。 3、本单元教学内容的总体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知道什么是美术鉴赏,了解美术鉴赏的一般方法。 能力目标:能正确区分美术门类,学会运用美术鉴赏的一般方法分析鉴赏美术作品。 情感目标:明确学习美术鉴赏的意义,产生对美术鉴赏的兴趣。 4、本单元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分析。 重点: 学习掌握美术鉴赏的一般方法,认识美术鉴赏对于个人未来人生发展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难点: 掌握美术鉴赏的一般方法或过程,激发学生学习美术鉴赏的兴趣 5、其它相关问题: 教师要自制多媒体课件来开展教学活动,在充分利用教材的基础上多搜集相关素材提供给学生使用。 二、与本单元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概述 采用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设计系列文体串引导启发学生对每一件作品进行感受、质疑、研究、分析、讨论、评价、总结。有目的的选择典型或学生喜欢熟悉的作品,借助参考资料加深理解和感受,通过小组讨论,作出评价。最后师生共同总结鉴赏的基本方法。 三、本单元所需教学资源概述 1.教学课件 2.教师查找学习资料提供给学生。 3.学生鉴赏学习表。 四、本单元学时建议 建议用一课时完成教学任务。 五、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知道什么是美术鉴赏,了解美术鉴赏的一般方法。 2、能力目标:能正确区分美术门类,学会运用美术鉴赏的一般方法分析鉴赏美术作品。 3、情感目标:明确学习美术鉴赏的意义,产生对美术鉴赏的兴趣。 教学重点: 学习掌握美术鉴赏的一般方法,认识美术鉴赏对于个人未来人生发展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教学难点:掌握美术鉴赏的一般方法,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媒体:自制课件、学生学习参考资料、学生美术作品鉴赏报告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环节一:导入 课件展示若干美术作品,请学生试辨别其所属门类 导入语: 当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美术作品时(参观美术馆、博物馆)你是否能对它们进行分门别

培养审美的眼睛教案

《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其意义》教案 一、课程名称: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意义 二、课时: 1课时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技能: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什么是美术鉴赏、鉴赏的一般过程和特征、美术鉴赏的意义。 (二)能力问题:掌握美术鉴赏的方法,提高学生美术鉴赏能力。 (三)情感态度:培养学生热爱艺术、热爱生活的情操。 四、课程类型:新授课 五、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美术鉴赏的一般方法,认识到美术鉴赏对于个人未来和人生发展的重要意义。(审美应是一种主动地行为,因为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只有具备了一双审美的眼睛,才能会看和主动。) (二)教学难点:如何结合实例讲清美术的主要分类方法、美术鉴赏的概念和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或方法。(由于学生原有知识基础的制约,对新概念的理解必然有一定的难度。) 六、教学方法:讲授法 七、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件、各类艺术图片 八、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图片导入师:展示图片:张萱的《捣练图》、米勒的《拾 穗》、达利的《记忆的永恒》,提出问题: A、你喜欢哪幅或者哪几幅作品为什么? B、以上有你感到厌恶或不解的作品吗?为什 么? 师:艺术作品就在我们身边,和我们的生活息息 相关。当我们面对数量众多,风格各异的美术作 品时,如何来辨别作品的好坏,如何认识和理解 艺术家的表现方法,作品的意义,对作品的价值 的判断以及会从内心产生喜欢或厌恶等的情绪 反应。所有这些疑问的产生,都涉及到了美术的 鉴赏问题。 那么,什么是美术鉴赏,美术作品是怎样分 类的以及学习美术鉴赏的意义是什么?通过这 节课我们来学习如何鉴赏美术作品。 生:学生观 察作品后作 答 喜欢《拾穗》 不理解《记 忆的永恒》

高中美术鉴赏教案: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其意义

高中美术鉴赏教案:培养审美的眼睛—— 美术鉴赏及其意义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一:教学内容: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其意义 二: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美术鉴赏、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和特征,以及学习美术鉴赏有什么意义,由此掌握美术鉴赏的方法,培养学生“审美的眼睛”。 2、方法与过程:本课作为高中整个美术鉴赏教学的开篇,对后面的教学具有指导意义。教学中以生活中的美术现象为引导,引起关注---深入讨论---感悟意义---树立信心。 3、情感态度价值观:启发学生对美术现象的关注,在集体讨论的过程中,去深入感觉人类生活中美术的作用与人类创造美的精神。使学生明确美术鉴赏的学习目的以及重要意义,从而树立学好美术鉴赏课程的兴趣与决心。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在于培养审美的眼睛,掌握美术鉴赏的一般方法,认识美术鉴赏对于个人未来人生发展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教学难点:主要是如何结合实例讲清美术的主要分类方法、美术鉴赏的概念和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或方法。 四:教具准备:本课教学幻灯片及相关画册 五:教材分析 (A)本课的内容结构 本课主要包括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从现代人的全面发展出发,指出培养审美的眼睛是现代人全面发展的需要,而美术鉴赏则是培养审美的眼睛的必要途径。 第二部分“什么是美术鉴赏”,先从对身处天安门广场的感受和对天安门的认知中,说明美术鉴赏并不神秘,而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并由此引出美术鉴赏的问题。然后再从具体的美术作品入手,以中国唐代画家的中国画《捣练图》和法国画家米勒的油画《拾穗》为例,简单介绍了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或方法,由此导入,进入概念分析,阐明什么是美术鉴赏、其特性以及在美术鉴赏中被动接受与主动参与的关系等。这里没有涉及什么是美术或什么是艺术的问题,

人美版高中《美术鉴赏》第1课-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意义-教学设计

第1课 培养审美的眼睛 ——美术鉴赏及其意义 教材分析: 本课作为高中整个美术鉴赏教学的开篇,对后面的教学具有指导意义。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美术鉴赏,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和特征,以及学习美术鉴赏的意义,由此掌握美术鉴赏的方法,培养学生“审美的眼睛”。 一、学情分析:高一学生都是刚刚接触美术鉴赏,并且对于美术专业理论知识基本不懂。学生接受起来有些困难,但学生学习较为主动,相互之间能够探讨交流,学习气氛较好,对美术鉴赏课有浓厚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美术鉴赏、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和特征,以及学习美术鉴赏有什么意义,由此掌握美术鉴赏的方法,培养学生“审美的眼睛”。 2、方法与过程:本课作为高中整个美术鉴赏教学的开篇,对后面的教学具有指导意义。教学中以生活中的美术现象为引导,引起关注---深入讨论---感悟意义---树立信心。 3、情感态度价值观:启发学生对美术现象的关注,在集体讨论的过程中,去深入感觉人类生活中美术的作用与人类创造美的精神。使学生明确美术鉴赏的学习目的以及重要意义,从而树立学好美术鉴赏课程的兴趣与决心。 三、教学重点:在于培养审美的眼睛,掌握美术鉴赏的一般方法,认识美术鉴赏对于个人未来人生发展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四、教学难点:主要是如何结合实例讲清美术的主要分类方法、美术鉴赏的概念和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或方法。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提问:鉴赏=欣赏?(引导学生看书) 艺术=美术? 老师提问,学生回答。 教师以剪纸作品《齐白石像》为例请学生欣赏并分辨它属于哪种美术类型,教师引导学生回答问题,并根据学生回答的内容总结什么是美术鉴赏。(点出课题) (学生:剪纸作品、以线条为主要造型方法、黑白色的、纵向构图) 美术鉴赏:就是运用我们的视觉感知、视觉经验和相关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归类、分析、判断、体验、联想和评价,从而获得审美感受,它是一个综合的审美活动。 (二)、新课内容: 1、话题1:请学生欣赏一组摄影作品:《天安门》、《黄山日出》面对这些景观有何感受? 学生回答:壮观、崇高、神圣 教师总结:两种不同的美:一种是自然景观;一种是人文景观。

普通高中教材 第1课培养审美的眼睛

普通高中教材第1课培养审美的眼睛 一、教材分析 (一)教学目的 使学生明确美术欣赏课教学的目的、意义,原则上知道怎样欣赏美术作品,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 (二)内容结构 本课讲述的主要知识点:什么是美术,美术的功能,美术的分类,人和美术的关系,美术欣赏教学的目的,如何欣赏美术作品等。 课文部分:为本课教学内容之梗概,共分10个自然段。 第1自然段,概述什么是美术,美术的分类,人与美术的关系。 第2自然段,介绍美术的功能。 第3自然段,概述美术欣赏课的教学目的。 第4自然段至第9自然段,结合作品分析概述如何欣赏美术作品,即第一步从分析形式和形象入手,第二步对内容理解和体验,第三步对内容的探究和领悟。 第10自然段,替代学生提出欣赏时遇到的多种问题,以引起学生的共鸣和求知的欲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1. 为什么要提高欣赏美术作品的能力。 2. 怎样欣赏美术作品。 教学难点:结合实例明确如何欣赏美术作品。 二、教学内容资料 (一)课本内容补充资料 (下面按课文中的问题展开的论述,供教师教学参考。主要是为偏远地区不便查找资料的教师提供参考资料,引文中涉及该课的名词解释。) 1. 什么是美术,美术的特点和美术的分类 (1)美术的概念。课本给美术下的定义为:美术是以物质材料为媒介,塑造可视的、静止的、占据一定平面或立体空间的艺术形象的艺术。它是通过塑造艺术形象反映人的精神和社会生活,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同时也是一种生产形态。前一句是美术的定义,后一句是美术的性质。中国与西方最早只有“技艺”而无“美术”一词。西方17世纪出现“艺术(Art)”一词,泛指以审美为目的的文学艺术。今天被我们称作美术的东西,西方人一般称作艺术或造型艺术。我国“五四运动”前后引进“美术”一词。1920年蔡元培在《美术的起源》一文中,仍从广义上将诗歌、音乐、舞蹈、绘画、雕塑等统称为美术。其后,我国学者为了将美术与艺术中的戏剧、电影、音乐、舞蹈等加以区分,而从分类学角度给美术下定义为:美术属于艺术,美术与其他艺术的根本区别,即在于它们之间的物质存在的时空形式,也就是艺术形式的物化(物质化)结构的不同。美术的特质媒介存在形式是空间性,是在一定空间中并列式地展开,或占据二维空间,或占据三维空间。音乐则是时间艺术,是在一定的时间过程中延续地展开,也就是在一定时间里,有程序地存在,经过起始、高潮和尾声,在此时间延续的程序中显示其生命力。戏剧、电影、舞蹈等,则是时空艺术,其形态的物化结构,既有空间形象,又需要在时间的过程中展开,既有造型,又有活动表演性。

第一课 培养审美的眼睛学案

第一课 培养审美的眼睛 ---------- 美术鉴赏及其意义 导学案 编制:游淑红 张晓晓 2011 –9—5 【明确目标】 一:教学目标:使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美术鉴赏,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和特征, 以及学习美术鉴赏有什么意义,由此掌握美术鉴赏的方法,培养学生审美的眼睛。 二:教学重点:掌握美术鉴赏的一般方法,认识美术奖上对于个人未来人生发 展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三:教学难点:如何结合实例讲清美术的主要分类,美术奖赏的概念和美术鉴 赏的一般过程或方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以提问的方式让学生说出他熟悉的美术作品有哪些?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总结 (二)课内探究 1美术作品的形式美法则:变化与统一、对比与和谐、比例与尺度、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其中变化与统一是基本法则。 2美术作品的具体分类: 雕塑:圆雕 浮雕 透雕 建筑:园林 纪念 住宅 公共 设计 :实用 商业 特种工艺 书法:楷书 隶书 草书 篆书 摄影:人物 风景 动物 静物 3通过欣赏这三幅图片,你喜欢哪一副?比较一下有什么不同,并说出原因。 启发引导学生从艺术形象和绘画形式的不同 油画 按技法分 工笔画 写意画 山水 人物 花鸟 按题材分 版画 中国画 素描 绘画 水粉 连环画 年画 壁画 宣传画 插画

教师总结美术的形式语言:具象美术意象美术抽象美术 4观看天安门和《手》你有什么感想?逐步启发引导学生再欣赏《捣练图》和《拾穗》 完成下列表格 作品名称形式语言功能分类社会角度情感体验《捣练图》 《拾穗》 美术鉴赏的定义:是运用(视觉)感知、(视觉)记忆、(视觉)经验、(相关)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分析、判断、归类、联想、评价而获得审美享受和美术知识的过程。 何为“鉴”何为“赏”:所谓“鉴”,就是甄别、归类、分析、判断,具体地说,就是要弄明白一件美术作品的作者、创作年代、材料、手段(方法)、语言形式和内容等直接呈现给我们的东西,以及美术作品产生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等相关知识。 在美术鉴赏中,“鉴”是手段、是基础,“赏”才是目的,“鉴”是为“赏”服务的。让学生分组鉴赏 组一《太白行吟》和《蒙娜丽莎》 组二《父亲》和《清明上河图》 这些作品有什么艺术价值?

第1课培养审美的眼睛教案

第1课培养审美的眼睛一一美术鉴赏及其意义 一、授课时间:一课时 二、授课题目:培养审美的眼睛一一美术鉴赏及其意义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是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美术鉴赏,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和特征,以及美术鉴赏有什么意义,由此掌握美术鉴赏的方法,培养学生审美的眼睛。 能力问题:掌握美术鉴赏的方法,提高学生美术鉴赏的能力。 情感态度:培养学生热爱艺术,热爱生活的情操。 四、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本课教学的重点:在于培养审美的眼睛,掌握美术鉴赏的一般方法,认识美术鉴赏对于个人未来人生发展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本课教学难点:主要是如何结合实例讲清美术的主要分类方法、美术鉴赏的概念和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或方法。 五、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提问法 六、教具准备:幻灯片 七、教学过程设计 (一)作品分析《天安门广场》 提问:《天安门广场》给大家什么样的感受? 学生回答:宏伟、壮观等 提问:为什么给大家这样的感受? 学生回答:设计上采用了对称,历史的遗物等。 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都非常好,随着历史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未来社会对人的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人不仅要学习和掌握各种专门的技术以维持自身的生存,更需要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完善美好的人生。只有这样,我们的人生才是完满和有意义的。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培养审美的眼睛。培养审美的眼睛有两个途径:一是欣赏大自然;二是欣赏第二自然一一由人创造的艺术品。我们许多同学可能都喜欢旅游,希望到北京去看看雄伟庄严的天安门,到黄山去观赏烟波浩淼的云海和壮

观美丽的日出。但这是两种不同的美——一种是自然景观,一种是人文景观。当我们置身自然景观中的时候,我们似乎完全融入自然之中,成为自然的一部分;而当我们置身天安门广场的时候,我们都会不禁在内心升起一种崇高、庄严和神圣的情感,这种情感不仅来自天安门广场的布局、空间和周围的建筑,更来自我们对天安门的认知、回忆和想象。表面上看,天安门只是一座古建筑,但从审美角度说,它已成为象征中国历史的一个审美符号。它经历了古代中国的文明和近代中国的屈辱和奋起,更见证了中国二十多年来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可以说,我们对中国历史的认识越深入,从中获得的审美想象就越丰富。这个过程其实已经蕴涵了美术鉴赏的基本特征。 (二)、欣赏《捣练图》和《拾穗》,寻找相同点和不同点学生回答(讨论分析) 教师总结:张萱(生卒年月不详),是盛唐时期著名的人物画家,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唐玄宗开元年间(公元713—741 )入禁做宫廷画师。他特别擅长画女性和婴儿,所作人物雍容华贵,形成“丰颊肥体”的人物造型,成为唐代名重一时的人物画大师。尤其是他突破了汉魏以来中国人物画主要描绘“列女”、“孝子”的传统题材,开始表现现实中的人物形象,在美术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张萱一生只留下了《虢国夫人游春图》和这幅由宋人临摹的《捣练图》两件作品。《捣练图》描绘的是宫中妇女“捣练”的情景。“练”又称“缣”,是一种古代的丝织品,织成时质地较硬,须煮熟后加漂粉用杵轻捣使之柔软,并经熨平后才能使用。全画共分三个部分:右边一组描绘的是四个妇女用木杵捣练;中间一组描绘的是两个正在理线的女工;左边一组描绘的是四个妇女在熨练,其中两个拉平白练,另两个在熨练,在白练下面还有一个来回穿梭玩耍的小孩。画面形成一个完整的捣练过程,具有连环画的性质。这里既让我们看到了唐代人的衣饰、生活等,其人物造型和工细劲健的线条、富丽华贵的用色也明确传达出唐代人的审美观和审美趣味。 2.米勒从35岁起就定居巴比松,之后他一住就是27年,几乎一生没有离开过那里。他在那里生活、劳动、创作,画出了他一生最重要的作品。他与巴比松许多画家来往,和他们交流创作思想。他的作品反映了巴比松农民的生活和那里的自然世界。但是从米勒作品的意义来看,他又超越了巴比松派,他把人性中质朴、善

第1课《培养审美的眼睛》说课稿

第一课培养审美的眼睛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美版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第1课《培养审美的眼睛》。我主要从教材分析、教法运用、学法指导、教学手段和教学过程五个方面加以阐述。 一、教材分析 (一)教学目标 本课作为高中整个美术鉴赏教学的开篇,对后面的教学具有指导意义。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美术鉴赏,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和特征,以及学习美术鉴赏的意义,由此掌握美术鉴赏的方法,培养学生“审美的眼睛”。 (二)重点: 培养学生送审美的眼睛,让学生掌握美术鉴赏的一般方法,认识美术鉴赏对于个人未来人生发展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理由:审美应是一种主动地行为,因为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只有具备了一双审美的眼睛,才能会看和主动。) (三)难点 如何结合实例讲清美术的主要分类方法、美术鉴赏的概念和美术鉴赏一般过程或方法。 (理由:由于学生原有知识基础的制约,对新概念的理解必然有一定的难度。) (四)内容结构 本课主要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提出学习美术鉴赏的必要性,第二部分说明什么是美术鉴赏,第三部分为美术作品的分门别类,第四部分是美术鉴赏的意义。 二、教法: 本课涉及的新知识主要以基本概念为主,所以我采用了讲授法、对于相关的作品采用演示法。 三、学法: 记录、观察、理解、记忆 四、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们在满足了物质生活的需要之后,对精神生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当我们面对数量众多,风格各异的美术作品时,如何来辨别作品的好坏,如何认识和理解艺术家的表现方法,作品的意义,对作品的价值的判断以及会从内心产生喜欢或厌恶等的情绪反应。所有这些疑问的产生,都涉及到了美术的鉴赏问题。 教师活动:展示图片:张萱的《捣练图》米勒的《拾穗》达利的《内战的预感》康定斯基的《即兴之31》 提出问题:A、你喜欢哪幅或者哪几幅作品,为什么?B以上有你感到厌恶或不解的作品吗?为什么?C你能说说其中有关作品的表现有哪些独到之处 吗? 学生活动:带着问题观察展示的作品,踊跃的回答问题。 教师点评:大家对美术作品的这些疑问或者观点,都涉及到了美术鉴赏的问题。

人民美术出版社-高一美术教案1-20课(全)全册教案

第1课培养审美的眼睛 一、教学目标 本课作为高中整个美术鉴赏教学的开篇,对后面的教学具有指导意义。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美术鉴赏,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和特征,以及学习美术鉴赏的意义,由此掌握美术鉴赏的方法,培养学生“审美的眼睛”。 二、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送审美的眼睛,让学生掌握美术鉴赏的一般方法,认识美术鉴赏对于个人未来人生发展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理由:审美应是一种主动地行为,因为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只有具备了一双审美的眼睛,才能会看和主动。) 三、教学难点 如何结合实例讲清美术的主要分类方法、美术鉴赏的概念和美术鉴赏一般过程或方法。 四、教学设计 (一)、引入新课 请同学们回忆:在我们的身边有哪些值得骄傲的建筑或是艺术作品? 可见,艺术美就在我们身边,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要学会鉴赏身边的艺术作品。 (二)、讲授新课 1、美术鉴赏的概念 2、美术的分类 播放幻灯片同学们请你们研究以下的作品,从美术分类的角度,可以把它们分为几种类型?你的分类标准是什么?按照其他角度又能如何划分? 绘画,雕塑,建筑,工艺设计,书法篆刻,摄影六大类 3、鉴赏美术作品的步骤 感受、归类、分析和判断→体验、想象和评价 a.下面以《捣练图》和《拾穗》为例,相同题材对比分析欣赏这两幅作品前提:题材相同,同是描绘妇女劳动的场面, 分组:

第一组:从社会背景、画家本身进行分析,对作品进行价值判断。 第二组:从作品的艺术形式入手,对作品进行价值判断 请同学们表述讨论结果: 形式上对比分析: 《捣练图》:中国传统绘画,绢本设色,37厘米*147厘米,长卷,展现宫中妇女的完整的捣练劳动过程,具有连环画性质,人物造型工细,线条劲键,用色富丽华贵,明确传达盛唐的审美观和审美趣味。 《拾穗》油画83.5厘米*111厘米画面质朴真诚,人物造型结实,展现真实的生活气息。 社会背景、画家本身进行分析: 《捣练图》:作者张萱,圣唐时期著名人物画家,宫廷画师所画人物雍容华贵,丰颊肥体,突破了中国人物画主要描绘“烈女”“孝子”传统题材,开始表现现实中的人物形象,在美术史上产生深远影响。 《拾穗》:作者米勒(法国)站在同情农村贫穷妇女的立场上暗示阶级对立,歌颂劳动者质朴勤劳的美德。 总结:两幅作品国度不同,形式不同,两幅作品的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也不同。 b.《黄山日出》这幅摄影作品所表达的意境和绘画作品的意境是否相同?摄影的工具是否最重要的? 教师引导: 第一,摄影属于美术的范畴,摄影的意境和绘画的意境有共同的追求。 第二,摄影和绘画还是有一定区别的,摄影所受时间、空间、工具的限制比较大,比较多的反映现实社会。绘画相对来说限制较小,画家的思想和情感,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形式可以更加自由。 第三,摄影工具非常重要,但作品的主题和反映的内容才是最重要的,她和绘画作品一样,最终是要和观众进行交流。 结论: 1,美术作品最直接的反映是视觉形象。艺术家总是通过视觉形象与欣赏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而交流的内容则是艺术家的情感世界和世界观、艺术观等等。 2,不同时代,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艺术家由于受到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科技的限制,艺术形式和内容必然反映不同的社会性和现实性,这样就形成艺术的多元化。

高中美术电脑美术教案

高中美术电脑美术教案 【篇一:高中美术教案】 第1课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其意义 一:教学内容: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其意义 二: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美术鉴赏、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和特征,以及学习美术鉴赏有什么意义,由此 掌握美术鉴赏的方法,培养学生“审美的眼睛”。 2、方法与过程:本课作为高中整个美术鉴赏教学的开篇,对后面的 教学具有指导意义。教学中以生活中的美术现象为引导,引起关注-- -深入讨论---感悟意义---树立信心。 3、情感态度价值观:启发学生对美术现象的关注,在集体讨论的过 程中,去深入感觉人类生活中美术的作用与人类创造美的精神。使 学生明确美术鉴赏的学习目的以及重要意义,从而树立学好美术鉴 赏课程的兴趣与决心。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在于培养审美的眼睛,掌握美术鉴赏的一般方法,认识 美术鉴赏对于个人未来人生发展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教学难点:主要是如何结合实例讲清美术的主要分类方法、美术鉴 赏的概念和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或方法。 四:教具准备:本课教学幻灯片及相关画册 五:教材分析 (a)本课的内容结构 本课主要包括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从现代人的全面发展出发,指出培养审美的眼睛是现代人 全面发展的需要,而美术鉴赏则是培养审美的眼睛的必要途径。 第二部分“什么是美术鉴赏”,先从对身处天安门广场的感受和对天 安门的认知中,说明美术鉴赏并不神秘,而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并由此引出美术鉴赏的问题。然后再从具体的美术作品入手, 以中国唐代画家的中国画《捣练图》和法国画家米勒的油画《拾穗》为例,简单介绍了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或方法,由此导入,进入概 念分析,阐明什么是美术鉴赏、其特性以及在美术鉴赏中被动接受 与主动参与的关系等。这里没有涉及什么是美术或什么是艺术的问题,而是直接谈什么是美术鉴赏,这是因为美术或艺术的概念本身

人美版高中美术《美术鉴赏》第1课《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意义》说课稿

《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其意义》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高中美术教材中的第一课《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其意义》,下面我从教材与教法、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板书和效果预测这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其意义》是选取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美术鉴赏》第一课的内容。通过学习这一课的内容使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美术鉴赏,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和特征,以及学习美术鉴赏的意义,由此掌握美术鉴赏的方法,培养学生“审美的眼睛”。 本课从首先回顾以前学过的美术基础知识,然后培养学生送审美的眼睛,让学生掌握美术鉴赏的一般方法,认识美术鉴赏对于个人未来人生发展的重要价值和意义。分析作品的历史背景并联系生活去感受,并采用Authorware制作的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既加强了课堂的交互能力,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还可以对学生进行艺术熏陶。 2、教学目标 美术鉴赏课的教学目的是通过美术基础知识的传授,使学生学会对美术作品的欣赏方法,进而培养学生欣赏美、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根据高中学生的心理、智力发展水平以及当前美术教育的实际情况,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知识目标:掌握美术鉴赏的概念、意义、特征和过程等基础知识 (2)、能力目标:A. 提高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感知能力。 B. 培养学生对美术作品的多种语言形式的实际运用能力。 (3)、发展目标:A.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B.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C. 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的竞争和发展的能力。 (4)、情感目标:A. 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和探索新知识的兴趣 B. 培养学生以审美之心来感受生活,看待社会。 3、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培养学生送审美的眼睛,让学生掌握美术鉴赏的一般方法,认识美术鉴赏对于个人未来人生发展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2)、教学难点:如何结合实例讲清美术的主要分类方法、美术鉴赏的概念和美术鉴赏一般过程或方法。 二、说教法学法 本课的教学过程主要强调师生的互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作为学生主动构建知识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

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其意义 教案

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其意义教案 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其意义 教案 课题: 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其意义 课时: 一课时 课型: 理论欣赏课高中美术教案: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其 意义 教材分析: 本课高中美术教案: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其意义是 关于美术欣赏 理论知识的第一课。美术欣赏,是欣赏者对美术作品进行知觉、感受、体会和解 释、评价的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在欣赏过程中,欣赏者的欣 赏能力和知识素养 往往直接影响到欣赏活动的质量,而掌握美术理论知识能有效 的提高欣赏质量。 教学目标: 本课作为高中整个美术鉴赏教学的开篇,对后面的教学具有指 导意义。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美术鉴赏、美术 鉴赏的一般过程和特征,以及学习美术鉴赏有什么意义,由此掌握 美术鉴赏的方法,培养学生“审美的眼睛”。 教学过程: 本课主要包括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从现代人的全面发展出发,指出培养审美的眼睛是现 代人全面发展的需要,而美术鉴赏则是培养审美的眼睛的必要途径。 第二部分“什么是美术鉴赏”,先从对身处天安门广场的感受

和对天安门的认知中,说明美术鉴赏并不神秘,而是与我们的生活 息息相关,并由此引出美术鉴赏的问题。然后再从具体的美术作品 入手,以中国唐代画家的中国画《捣练图》和法国画家米勒的油画《拾穗》为例,简单介绍了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或方法,由此导入,进入概念分析,阐明什么是美术鉴赏、其特性以及在美术鉴赏中被 动接受与主动参与的关系等。这里没有涉及什么是美术或什么是艺 术的问题,而是直接谈什么是美术鉴赏,这是因为美术或艺术的概 念本身就十分复杂,它将涉及到更为复杂的专业知识,这对于学生 的理解来说是困难的,也将影响本课的主题。更由于当代艺术已模 糊了艺术与非艺术、艺术与生活的界限,“什么是艺术”在学术界 也是一个正处于争论之中的问题,对于那些还没有定论的问题我们 只好在教学中暂时悬置起来。 第三部分“美术作品是如何分门别类的”,简单介绍了美术的 基本分类方法,这里只列出了一个简略的艺术分类,学生了解这些 就可以了。但教师还应明白,在美术的六大分类——绘画、雕塑、 建筑、 设计 、书法、摄影中,还可以按照其材料、功能、题材、内容等作更细 致的划分。 第四部分“美术鉴赏有什么意义”,以美术的三大功能为基础,说明美术鉴赏不仅是对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对培养学生认识世 界的能力、审美的眼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以及未来的人生发展,都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本课教学的重点在于培养审美的眼睛,掌握美术鉴赏的一般方法,认识美术鉴赏对于个人未来人生发展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本课教学难点,主要是如何结合实例讲清美术的主要分类方法、美术鉴赏的概念和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或方法。 课堂

高中美术鉴赏说课稿《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其意义》[1]

高中美术鉴赏说课稿 课题: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其意义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美版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第1课《培养审美的眼睛》。主要从教材分析、教法运用、学法指导、教学手段和教学过程五个方面加以阐述。【教材分析】 (一)教学目标本课作为高中整个美术鉴赏教学的开篇,对后面的教学具有指导意义。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美术鉴赏,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和特征,以及学习美术鉴赏的意义,由此掌握美术鉴赏的方法,培养学生“审美的眼睛”。 (二)重点:培养学生送审美的眼睛,让学生掌握美术鉴赏的一般方法,认识美术鉴赏对于个人未来人生发展的重要价值和意义。(理由:审美应是一种主动地行为,因为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只有具备了一双审美的眼睛,才能会看和主动。)(三)难点如何结合实例讲清美术的主要分类方法、美术鉴赏的概念和美术鉴赏一般过程或方法。(理由:由于学生原有知识基础的制约,对新概念的理解必然有一定的难度。)(四)内容结构本课主要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提出学习美术鉴赏的必要性,第二部分说明什么是美术鉴赏,第三部分为美术作品的分门别类,第四部分是美术鉴赏的意义。 【教学方法】 本课涉及的新知识主要以基本概念为主,所以我采用了讲授法、对于相关的作品采用演示法。 【学法指导】记录、观察、理解、记忆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1 、导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们在满足了物质生活的需要之后,对精神生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当我们面对数量众多,风格各异的美术作品时,如何来辨别作品的好坏,如何认识和理解艺术家的表现方法,作品的意义,对作品的价值的判断以及会从内心产生喜欢或厌恶等的情绪反应。所有这些疑问的产生,都涉及到了美术的鉴赏问题。教师活动:展示图片:张萱的《捣练图》米勒的《拾穗》达利的《内战的预感》康定斯基的《即兴

人美高中美术教案

人美高中美术教案 【篇一:人美版--高中美术鉴赏教案】 教案 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其意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美术鉴赏、美术鉴赏的一般过 程和特征,以及学习美术鉴赏的意义,由此掌握美术鉴赏的方法, 培养学生“审美的眼睛”。 过程与方法:本节课主要采用教师引导学生,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 学习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充分展现自我,体现自我现有发展水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美术鉴赏对于个人未来人生发展 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教学重点在于培养审美的眼睛,使学生掌握美术鉴赏的一般方法, 认识美术鉴赏的价值与意义。教学难点主要是如何结合实例,让学 生初步了解与学习美术的主要分类方法、美术鉴赏的概念和美术鉴 赏的一般过程或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由法国雕塑家罗丹的一句话“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 眼睛”,引出本节课课题——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其意义。 二、学习新知 1、师生共同探究美术鉴赏的概念 ⑴从“美术鉴赏”的字面意思进行分析:“美术”:视觉艺术,可视形象,平面空间,以供欣赏;“鉴赏”:“鉴”鉴别、鉴定,“赏”欣赏、 观看。“美术鉴赏”即鉴赏视觉艺术。 ⑵规范的概念:运用我们的视觉感知、视觉经验和相关知识对美术 作品进行归类、分析、判断、体验、联想和评价,从而获得审美享受,它是一个综合的审美活动。(美术鉴赏教材中p4,第2、3段) 2、小组合作学习,鉴赏两幅作品,总结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与方法 ⑴合作学习时间为10分钟左右。学习提示:观看两幅作品《捣练图》和《拾穗》(哪种美术?画的是?他们在做?构图?色彩??);对 比两幅作品,体会感受(通过对比,带给你什么不一样的感受???)。 ⑵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成果展示。

培养审美的眼睛.教学设计.docx

精品文档课题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意义 版本人民美术出版社《美术鉴赏》授课年级高一年级 在与学生的交流中,发现同学们经历了初三的洗礼,美术学科已淡出视线,班级近一半 的学生来自山区,没上过美术课,可喜的是学生们对美术课充满学情分析期待。本课 是学生升入高中的第一节美术课,意义重大。本节课不仅要备教材、备学生,而且要在 每个环节中充分考虑到设计的意图,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发学生兴趣,树立学好美术鉴赏课程的信心。 本课作为高中整个美术鉴赏教学的开篇,对后面的教学具有引领作用。在激 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过程中融汇本课的知识点,意在说明美术鉴赏并不神秘,它 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本节课内容:了解什么是美术鉴赏?我们为什么要 进行美术鉴赏?美术作品的种类繁多,文化内涵深厚,如何对美术作品分类、教 学分析美术鉴赏的意义是什么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展开,意在开阔视野,培养学生 审美的眼睛,引导学生关爱生活,激发热爱艺术文化的情感。本课知识容量 大,因此课件的制作需要准确到位,图片的选择要选取学生熟悉的具有代表 性的作品,便于学生理解,以便更有效的传授各个知识点,激发学生学习兴 趣,明确美术鉴赏的学习目的以及重要意义。 教学目标 重点 难点 教、学具准备 教学环节情景导入 了解什么是美术鉴赏? 分清美术作品的分类。 知识与技能初步掌握美术鉴赏的方法。 理解美术鉴赏的意义。 欣赏、评述、讨论、体验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采用欣赏、归类、实践、讨论归纳的方法学习。 开阔视野,培养学生喜爱美术、关爱生活,热爱艺术文化的 情感。明确美术鉴赏的学习目的以及重要意义,树立学好美情感价值 术鉴赏课程的信心。 美术作品的定义、分类及意义 美术作品的分类,通过学习美术鉴赏的方法,理解美术作品,提高学生审美 能力 教师PPT课件等 学生预习本课内容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设计意图 请学生大声说出课题名称,集中学生注意力。吸引学生,从学生的问题中引师:出示波洛克创作照片及其作品。发学生思考。 生:视觉震撼,并提出不解的问题。 师:肯定学生,并提出“问题的提出正是美 术鉴赏的开始”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