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小儿脑性瘫痪康复治疗中新的量化评估方法

小儿脑性瘫痪康复治疗中新的量化评估方法

小儿脑性瘫痪康复治疗中新的量化评估方法
小儿脑性瘫痪康复治疗中新的量化评估方法

一、儿童常用心理测验和心理卫生评定量表计算机软件3.2版

用于儿童行为问题筛查和评定量表:1、ACHENBACH量表(CBCL)2、RUTTER儿童行为问卷3、CONNERS儿童行为问卷4、婴儿—初中学生社会生活能力量表(日本S—M 社会生活能力检查修订版)。用于儿童智力测验和行为评定量表:1、瑞文联合智力测验2、婴儿—初中学生社会生活能力量表(日本S—M社会生活能力检查修订版)3、儿童适应行为评定量表4、儿童自我意识量表5、韦氏儿童智力量表(湖南)(包括简式分析)6、韦氏儿童智力量表(北京)(包括简式分析)7、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

用于儿童和父母人格测验和评定量表:1、成人和儿童艾森克个性问卷(EPQ)2、气质问卷3、防御方式问卷4、卡特尔十六项个性因素量表。

用于儿童孤独症筛选和诊断量表1、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2、儿童ABC量表。

用于儿童自信心、自卑感、社交适应等心理状况的问卷:1、惧怕否定评价量表2、社交回避与苦恼量表3、缺陷感量表4、交往焦虑量表5、个人评价问卷6、儿童孤独量表7、自尊调查表8、窘迫感受性量表9、考试焦虑量表。

用于父母心理健康状况的评定:1、症状自评量表(SCL—90)2、焦虑自评量表(SAS)3、抑郁自评量表(SDS)4、BECK抑郁问卷。

用于家庭环境和家庭功能评定的量表:1、家庭环境量表(FES)2、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3、家庭功能评定量表。

父母教育方式和父母对儿童行为控制量表:1、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2、子女教育心理控制源量表。

儿童和父母心理控制源量表:1、智力成就责任问卷2、成人N—S内外控制量表3、儿童N—S内外控制量表4、儿童控制知觉多维度测查表。

3.2版新增量表:婴幼儿智能发育量表(CDCC) 、麦卡锡幼儿智能量表、考试焦虑自我评定量表、RUTTER儿童行为问卷(教师)。佳木斯脑瘫儿童体格检查表、脑瘫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价表、YLS 3-7岁儿童气质问卷、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应付方式问卷、儿童感觉统合能力评定量表、临床记忆量表、西安和上海修订儿童气质问卷等共21个。

所有的量表都是世界上权威的心理测验和心理卫生评定量表,其中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卡特尔十六项个性因素量表和瑞文联合智力测验、ACHENBACH量表(CBCL)、临床记忆量表、气质问卷、婴儿—初中学生社会生活能力量表(日本S—M社会生活能力检查修订版)等都是在中国经过修订并有中国常模。SCL-90、Back抑郁量表等量表也都是精神卫生方面著名的筛查和评定量表,在我国也广泛应用。其它量表被引进国内,在一定范围内也都有较好的使用。其中韦氏儿童智力量表(北京)、韦氏儿童智力量表(湖南)、韦氏成人智力量表(湖南)提供计算机分析,把简式计算并入其中,根据文献资料,把智力结构分析方法写入软件中,可以给测验人员提供参考,便于工作。

二、小儿脑性瘫痪康复治疗中新的量化评估方法

脑性瘫痪(CerebralPalsyCP),简称脑瘫,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可伴有或不伴有智力低下、癫痫、行为异常及感知觉障碍,原则上均采用综合康复治疗。由于目前尚无统一的小儿脑瘫运动功能评定方法,因此,我们选用修订后小儿脑瘫运动评价量表[1](GMFM)对100例小儿脑瘫进行了治疗前后的运动功能量化评价,以反映疗效及各方面运动功能改善趋势,现报道如下。

1.2方法

1.2.1综合康复治疗方法针对患儿运动障碍,采用针灸、药物、功能训练等全面、多样化的

综合治疗。(1)针灸:传统中医的头针,选双侧运动区、足运感区、平衡区,并结合体针,隔日1次,每针10次休息15d,共30次为1大疗程。(2)药物:脑代谢激活剂,用脑多肽或胎脑注射液5~10ml/d,1次/d静滴,连用20d为1个疗程。(3)功能训练:以Vojta 诱导疗法和Bobath法为主,Vojta法我们多用于1岁半以下患儿,通过反复、规则地对身体诱发带压迫刺激诱导产生全身性反射运动,以此促进正常并抑制异常的反射通路和运动,实际操作中以反射性腹爬和反射性翻身为主进行诱导疗法。Bobath法我们应用多年康复工作中娴熟的手技,通过反射性抑制异常姿势和运动来促进正确的运动感觉和运动模式,方法上以抑制手技、关键部位控制、叩击性手技、注意避免某些异常模式出现4个方面为重点[3],对每一患儿临床分析后选用适当的模式。治疗中常用的模式有(1)整个机体的伸展模式;(2)竖头以抵抗重力模式;(3)对称性姿势模式;(4)保护性伸展模式;(5)伸腿坐模式;以躯干为轴心的旋转模式。Bobath法主要用于1岁半以上患儿,以患儿实际情况,配伍物理疗法(PT)和语言治疗(ST),每日训练1~2h,90d为1疗程。

1.2.2量化评价方法我们对初治患儿在入院时、治疗20d、90d时进行运动功能评价,由专业主管医师进行,要求环境安静,充分取得患儿的熟悉与合作,在平静、愉快状态下逐项测评记录,特别是对神经反射、异常姿势的检查做到细致、准确。采用《小儿脑瘫运动评价量表》,共80项指标(见表1,2),分5个功能区。(1)仰卧、俯卧位结合翻身、原始反射残存及直立反射建立(1~21);(2)四点位跪结合爬(22~30,40~49);(3)坐结合平衡反射(31~45);(4)站(50~60);(5)走、跑、攀登(61~80)。每一项指标以完成程度给分,完全不会为0分;完成动作<10%为1分;10%~90%为2分,100%为3分,神经反射以仍残存或未出现的年龄给分。最后评分有3项,(1)功能区得分,为该功能区总分×100;

(2)总评分,为每一功能区得分相加除以检查功能区数;(3)实际得分,为检查功能区得分除以检查功能数。

2在小儿脑瘫的长期治疗中,各医院的综合治疗措施不尽相同,修订后的GMFM 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并且易于操作,为各医院间统一客观评价提供了一种可信方法,可以此加强国内不同专业之间的相互交流。

定期量化评价无疑会增加医患之间的协调配合,帮助家庭及患儿建立康复治疗的信心,患儿在某一指标、某一功能区的进步,通过量化评分得以具体显示,必然使他们更加积极配合以取得更多方面改善,并得到精神上的鼓励,这样,有利于小儿脑瘫家庭、社会、医疗三结合的康复模式实现。

三、脑瘫评价

评价内容

1、运动功能障碍评定

2、特殊感知觉障碍评定

3、智能障碍评定

4、语言功能障碍评定

5、功能独立性评定

1.运动功能障碍的评定

(1)体格发育及运动发育:头围、身长、体重等的测量;要了解小儿粗大运动及精细动作的发育规律。标准值可采用我国1985年0~6岁小儿生长发育评估表。

(2)肌张力测定:年龄小的患儿常做以下检查:

①.硬度:肌张力增高时肌肉硬度增加,被动活动是有发紧发硬的感觉。肌张力低下时触之肌肉松软,被动活动时无抵抗感觉。

② .摆动度:固定肢体近位端,使远端关节及肢体摆动,观察摆动幅度,肌张力增高时摆动度小,肌张力低下时无抵抗,摆动度大。

③.关节伸展度:被动伸屈关节时观察伸展、屈曲角度。肌张力升高时关节伸屈受限,肌张力低下时关节伸屈过度。小于1岁小儿关节伸展度正常标准参照表5-2-1。

年龄大些患儿还可采用修改的Ashworth痉挛评定法:

0级无肌张力的增加。

Ⅰ级肌张力轻度增加,受累部分被动屈曲时,在ROM之末呈现最小的阻力或出现突然卡住和释放。

Ⅰ+级肌张力轻度增加,在ROM后50%范围内出现突然卡住,然后在后50% ROM均呈现最小的阻力。

Ⅱ级肌张力较明显地增加,通过ROM的大部分肌张力均较明显地增加,但受累部分仍能较易地被移动。

Ⅲ级肌张力严重增高,被动运动困难。

Ⅳ级僵直,受累部分被动屈曲时呈现僵直状态而不能动。

(3)关节活动度ROM的评定:关节活动度(范围)是指关节向各个方向所能活动的幅度。如果是患儿自己活动所达到的范围称为主动关节活动范围;如果是由检查者活动患儿的关节所达到的范围则称为被动关节活动范围。关节活动范围的测量用测角计进行,参照第*章第*节。

(4)肌力的评定:因为有肌张力变化的影响、有智力低下情况和年龄太小不配合等因素的影响,所以脑瘫患儿肌力评定一般较困难。能配合的患儿常用徒手肌力检查法MMT法。

(5)平衡功能评定:参照表5-2-2 Berg平衡量表。

2、特殊感知觉障碍评定

⑴视觉评定:有无斜视、弱视、屈光不正、散光、视神经萎缩、先天畸形等。

⑵听觉评定:利用一般的声音反射动作来观察、检查或客观测听——电反应测听(electric response audiometry,ERA)检查。

⑶其他触觉,味觉、位置觉等的评定(略)

3、智能障碍评定智力测验是评定智力水平的一种科学手段,是发育诊断的具体方法,可得知智力发育水平,作为对了解CP患儿是否合并智力障碍客观指标的参考,以便为康复教育和防治提供客观依据,并可早期发现智力低下合并症,及早开展特殊教育。

⑴智商测试:智力评定所应用的智力量表分为筛查与诊断两种。最常用的筛查测验手段是丹佛发育筛选测验(Denvor developmental screening test,DDST)。此法适用于从出生至6岁儿童;另外,还有绘人测验(draw a man test),图片词汇测验(peabody picture vocabulary test,PPVT)、新生儿行为量表等。诊断性测验是我国修订的韦氏儿童智力量表(Wechsler intelligence scale for children,WISC)、斯坦福-比奈智力量表(Stanford –Binet intelligence scale)、格赛尔(Gesell)量表等。

⑵适应行为测试:我国一般采用湖南医大二院的―适应行为量表‖和―婴儿—初中学生社会生活能力测试表‖。

根据以上测试结果,结合智力低下和程度的诊断标准,做出患儿智力水平的判断。

4、语言功能障碍的评定首先要了解语言的正常发育,包括语言前期的发育、语言接受期的发育、语言表达期的发育等。脑瘫患儿的语言功能障碍主要为―语言发育迟缓‖和―运动性构音障碍‖。

⑴语言发育迟缓:是指在发育过程中的儿童其语言发育没达到与其年龄相应的水平。呈现语言发育迟缓的儿童多数具有精神发育延迟或异常。评定时可采用用汉语特点修定的研制成中国版的S-S(sign-significance)检查法。

⑵运动性构音障碍:它是由于参与发音的诸器官(包括肺、声带、软腭、舌、下颌、口唇)的肌肉系统及神经系统的疾病所致的语言运动功能障碍,结果使构音方面出现各种症状。如语音欠清晰、鼻音重、语速减慢、发声困难等等。评定时可采用河北省人民医院康复中心修定的Frenchay构音障碍评定法。

5、功能独立性评定日常生活活动是在独立生活中反复进行的最必要的基本活动,从实用角度来进行评定是对患儿综合活动能力的测试,包括以下方面:①个人卫生动作;②进食动作;

③更衣动作;④排便动作;⑤转移动作;⑥移动动作(包括行走、上下楼梯);⑦认知交流能力。

其评定方法称为WEEFIM,包括患儿一般情况了解及FIM评定表(见表5-2-1)。WEEFIM是1983年美国物理医学与康复学会和美国康复医学会提出的康复统一数据系统

(uniform data system for medical rehabilitation,UDSMR)中的重要内容。它不仅评定了躯体功能,而且还评定了言语、认知和社会功能。已经过效度、信度的研究,在美国已大量应用于评定脑卒中、颅脑损伤、脊髓损伤、骨科和其它神经科疾病。目前加拿大、澳大利亚、德国、法国、意大利、日本等国也开始应用。我国也在逐渐应用中。

四、脑瘫治疗

药物:

常用的药物有促进脑神经代谢的药物:脑活素、神经再生因子、r-氨酪酸、B族维生素等;肌松弛剂常用力奥来索(巴氯芬)、妙纳、安定等;抗震颤麻痹药如美多巴、左族多巴;抗胆碱能药如安坦等;自由基清除剂如维生素C、维生素E、维生素B等;其它如抗癫痫药和中药等。近年,美国和加拿大通过使用一种灌注泵进行持续的鞘内巴氯芬给药来改善患儿痉挛的方法。此法效果不错,但费用较为昂贵,广泛应用尚有一定困难。

手术:

手术治疗包括矫形手术,如常做的肌腱切断、肌腱延长、肌腱松解、肌腱移位等手术;神经手术如神经的肌支部分切断术,选择性脊神经后跟切断术;骨性手术如切骨术、关节融合术等。目前也开展了肉毒杆菌毒素A阻滞术,改善肌张力,矫正肌肉痉挛导致的畸形。颈动脉交感神经网剥离术,改善大脑供血等。目前北京宣武医院采用先进的CRW立体定向手术系统,结合高精度的脑部磁共振扫描,对脑内的有关病变部位进行精确的定位和毁损来减轻部分手足徐动型脑瘫的运动障碍。以上各种治疗的目的主要是纠正负重力线,矫正畸形,平衡肌力,降低肌张力,减少肌肉痉挛和挛缩为基本原则。

五、脑瘫的康复

对脑瘫患儿的运动功能障碍的康复,首先需要了解疾病的发展规律和对患儿有用的运动动作训练以及对长远康复目标的设立。通常我们是采用和推广多样性的专门化治疗方案,也就是在我国推广中西医相结合、采用多种康复手段、全面康复患儿的原则。因为目前很少有证据能够证明某一种康复治疗方法较之另一种方法有更好的临床效果。所以,目前主要的康复治疗方法包括传统的ROM矫治方法、牵张、增强肌力、运动学习和张力正常化的神经发育学治疗方法。感觉统合(Sensory Integration)、引导式教育(PêTo)以及各种其它的方法。

现代对脑瘫康复疗法的方案不应是排除其它而单一依赖一种学派的治疗,而应引用折衷的多样性技术和策略,这些措施都应对患儿的功能改善和能力的提高有一定的效果,并注意避免因不必要的或不合理的治疗而给患儿和家庭带来过重的负担。

康复的目的和原则

脑瘫康复治疗的目的是减轻致残因素造成的后果,尽最大努力改善功能,提高运动能力,语言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争取达到能接受教育(正常教育或特殊教育)和生活自理。

康复的原则:

1.早期发现,早期康复治疗,争取达到最理想效果。

2.康复治疗要与游戏玩耍相结合、与教育相结合。

3.康复治疗要与有效药物和必要手术相结合。

4.中西医结合,如中医针灸、按摩、中药等。

5.采用综合手段,全面康复。

6.康复训练要长期坚持。

7.康复训练内容要个体化。

8.康复训练患儿的同时与培训家长相结合。

对脑瘫患儿的康复,应当采取的策略是应将正常的家庭生活、游戏以及持续不断的教育都做为一个整体的计划贯彻到患儿的每日生活表现中去。

脑瘫儿童康复阶段的划分

1.婴儿初期的训练,也称超早期训练。为生后6个月以前,脑瘫的症状还未完全出现时的训练,可期待完全恢复正常。

2.婴儿后期至幼儿期的训练,也称早期训练。为6个月至3岁的患儿,脑瘫症状已明显,但尚无挛缩畸形时的训练。此期运动功能可有大幅度改善。

3.学龄前期的训练,也称功能训练期。脑瘫症状已明确,可能有固定的挛缩畸形。此期在强化功能训练时可借助矫形器等辅助步行。

4.学龄期的训练,也称能力训练。年龄在6岁以上的脑瘫儿童,需进行社会适应性训练,接受教育与职业培训,以提高生活质量,争取生活自理或部分自理。

小儿脑瘫的康复治疗有哪些原则

小儿脑瘫的康复治疗有哪些原则小儿脑瘫的康复治疗基本原则是: 1. 早诊断、早治疗。 2. 综合治疗、持之以恒,循序渐进。 3. 家庭参与、协作治疗。 4. 分析患儿的心理、引发其主动性。 5. 医疗康复与教育康复同步进行。 小儿脑瘫的康复治疗方法有: 一. 运动功能训练内容:人体的运动大体分为粗大运动和精细运动,粗大运动有基础性运动(抬头、翻、爬、坐、跪、站、走、跑、跳、投等)和技巧性运动(翻滚、走平衡木等)。精细动作包括:抓、握、提、放、撕、扯、捻、压、拧、悬、揉、搓、翻、掀、折、曡、捆、绘、写等。 二. 常用的治疗训练方法;首先要根据小儿运动发育顺序制定治疗计划,按照从简单到复杂、从容易到困难的规律。第二不要给两个以上难题。第三是运动和感觉训练同时进行。早期训练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 头的控制: 1. 眼球追視训练: 治疗师用颜色鲜艳能发出声音的玩具在离患儿眼睛 30cm的水平位置缓慢的左右、上下移动,完成眼球追視训练,为头的控制打下基础。 2. 仰卧位头部的旋转: 完成仰卧位时头部的上下左右旋转功能训练。 3. 肘支撑头抬起:俯卧位完成此功能训练,来抑制迷路性反射姿势及屈肌张力的亢进。 4. 仰卧位头部的上抬:脑瘫患儿常有仰卧位时屈肌控制能力低下,受到外界刺激是伸肌过度紧张的现象,这种情况进行此项训练非常必要。 5. 俯卧位头部上抬与双上肢支撑 :这一动作主要是抬高头部的抗重力能力和双上肢支撑负重的能力。

(二)躯干的控制 1.仰卧位的屈伸统合的调整:通过调整双上肢可以向前方伸展,,还可以抓住膝、脚并放到口边,分离运动开始出现,腹侧肌肉发育达到高峰。 2.俯卧位的屈伸统合的调整:这一训练来控制患儿肩关节上提和内收。 3.骨盆的控制训练:这是维持坐位和站立的重要环节 (三)上肢的支撑 1.骨盆部位的负重及重心的移动。 2.侧方、后方支撑体重 (四)保护性伸展:在球上完成效果较好. (五)坐位的训练:这一训练完成坐位的平衡和调整能力 (六)爬行能力训练:包括腹爬、膝手立位爬行,俯卧位、膝跪位、仰卧位的训练侧卧位、 (七)站立训练:从跪到站立(四点跪训练、两点跪训练、蹲起训练)从坐位站起、从跪位站起、单腿站立、立位姿势等训练。 (八)步行训练 三.手部功能训练 握拳式手的纠正训练、伸肌痉挛者的抓握训练、伸肌痉挛、拇指不能内收的纠正训练、对掌、对指、并掌的引导训练 四.认知能力训练:包括感知、识别、记忆、概念的形成、思维推理及表象过程。 五.语音能力训练:包括呼吸、构音、发音、表达、阅读、书写训练等。 六.生活自理能力训练:包括吃饭、穿衣、洗脸、刷牙、梳头、如厕、上下台阶等。 七.社会适应能力训练:包括与亲人的交往、社会生活的适应,知道自己、认识熟悉的人、认识家庭环境、知道居家注意事项、认识公共设施、参与集体活动、懂得安全常识等。

小儿脑性瘫痪诊疗常规

小儿脑性瘫痪诊疗常规 一、病史 1 产前因素遗传因素(如家族中有脑瘫、智力低下等患者和其他遗传学因素) 、先兆流 产、宫内感染、胎儿宫内窘迫、双胎或多胎、脐带绕颈、前置胎盘和胎盘早 剥等。 2 产时因素宫内外窒息、难产和各种产伤等。 3 产后因素早产/低出生体质量、新生儿窒息/H IE、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颅内 出血和新生儿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等。 二、临床表现 1中枢性运动功能障碍和运动发育落后: ( 1 )粗大运动发育落后: 抬头、翻身、坐、爬、站立等发育明显落后。 ( 2)精细运动发育落后:见物主动伸手、伸手主动抓物、手指捏物等精细动作明显落后。( 3)自主运动困难: 动作僵硬,肌张力过高或过低, 不能完成自主运动模式, 出现异常运动模式。 ( 4 ) 主动运动减少: ①新生儿期吸吮能力差,很少啼哭; ②2 ~3 个月双腿蹬踢少或单腿蹬,手活动少和无爬行等基本动作。 2异常姿势如持续头易背屈、斜颈、四肢痉挛、手喜握拳、拇指内收、上臂常后伸、尖足、剪刀步和角弓反张等。 3肌力低和肌张力改变肌张力增高、降低或混乱。 4异常反射原始反射延迟消失、保护性反射不出现或减弱,可出现病理反射。 三、辅助检查 1脑瘫诊断的直接相关检查 ( 1 )头颅影像学检查:MR I和CT为最有力的证据支持。鉴于MR I有较高的分。辨率,所以在病因学诊断上优于CT。 ( 2 )遗传代谢和凝血机制检查:遗传代谢和凝血机制检查为较好的证据支持。遗传代谢不作为常规的检查项目。由于不易解释的脑梗死常在脑瘫的偏瘫患儿中发现,因此在进行诊断需要时检查凝血机制。 2脑瘫并发症的相关检查 ( 1 ) EEG:有癫发作史的患者进行EEG检查。不作为脑瘫病因学诊断的常规检查项目。( 2)是否有精神发育迟滞、视力及语言障碍:并发有以上症状,即对于存在的问题进行智商/发育商和视听觉的相关检查。

小儿脑瘫康复的诊疗流程

小儿脑瘫康复的诊疗流程 第一步沟通 首先与患者家属沟通,询问患者的病史,诊断为脑性瘫痪。 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中国康复医学第二版) (1)出生前至出生 1月内有致脑损伤的高危因素; (2)在新生儿及婴儿期出现脑损伤的早期症状; (3)有脑损伤的神经学异常,如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反射异常; (4)常同时伴有智力低下、言语障碍、惊厥、感知觉障碍等多种异常; (5)排除其他进行性疾病所致的中枢性瘫痪及正常儿的一过性运动发育滞后。 2.鉴别诊断 (1)进行性中枢性瘫痪 例如遗传性痉挛性截瘫、脑白质营养不良、颅内及脊髓肿瘤等。这些疾病所致的中枢性瘫痪应和痉挛型脑瘫鉴别。由于此类疾病所致的瘫痪有进行性加重的特点,结合各自的临床特征,不难鉴别。 (2)锥体外系变性病 如苍白球黑质变性、震颤麻痹综合征、亨廷顿舞蹈病等,应与手足徐动型或其他类型的以锥体外系症状为主的脑性瘫痪鉴别。但此类疾病起病一般较晚、病程呈进行性发展等特征与脑性瘫痪明显不同。 (3)婴儿型脊髓性肌萎缩症 与肌张力低下型脑性瘫痪一样,表现为肌张力低下。但前者的腱反射消失、肌萎缩发生较早且明显、常伴肌束颤动等特点与脑性瘫痪不同。 根据运动障碍性质分为: (1)手足徐动型

主要病变部位集中在锥体外系,常常表现为四肢、头面部或全身肌肉的“蠕虫样”不自主运动。紧张、兴奋时加重,安静时减轻,入睡后多动消失。多动症状在进行有意识的动作时尤为明显,如取拿物品时不能顺利接触该物品,而是上肢高举或伸向后方,摇动,全身用力、面部肌肉活动增多,表情怪异。 协同运动能力极差。由于颜面肌肉、舌肌及发声肌肉受累而常伴有语言障碍。 单纯手足徐动型脑性瘫痪常肌张力减低,腱反射不亢进,亦无病理反射。但本型常与痉挛型共同存在。 (2)痉挛型 脑瘫患儿大多数属于这种类型的。也是最为常见的临床类型。主要表现为肌张力“折刀样”增高,以屈肌张力增高为主,下肢内收肌群尤为显著。患儿双大腿外展困难,膝部屈曲不易伸直,腓肠肌收缩而致跟腱挛缩。竖立抱起时两下肢伸直、内收并内旋,两腿交又呈剪刀状。行走时呈“剪刀状”痉挛性瘫痪步态,足尖着地。上肢表现为肘、腕关节屈曲。受累肢体呈典型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腱反射亢进,病理反射阳性。 根据受累部位的不同,痉挛型脑性瘫痪又可分为四肢瘫、偏瘫、三肢瘫及单瘫等。其中以四肢瘫或偏瘫较为多见,其他类型少见。 (3)共济失调型 这种类型较少见,主要表现为小脑病变体征,常见眼球震颤,辨距不良,步态不稳、摇晃及意向性震颤等。肌张力偏低,腱反射不亢进。 (4)其他类型: a.强直型:主要表现为铅管样或齿轮状肌张力增高等锥体外系症状,腱反射 不亢进。 b.肌张力低下型:表现为肌张力低下,但腱反射存在或亢进。 C.震颤型:表现为静止性震颤,与锥体外系受累有关。 3.辅助检查: (1)头部影像学检查: MRI、CT (2)神经电生理学检查:脑电图、肌电图及诱发电位

脑瘫儿童康复指导手册

脑瘫儿童康复指导手册 脑瘫儿童康复指导手册 一、小儿脑瘫概述 小儿脑性瘫痪(小儿脑瘫)是指围产期各种原因所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脑瘫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可伴有智力发育障碍、癫痫、行为异常或感知觉障碍、语言障碍等,症状多在1岁内出现,是小儿时期较常见的一种严重致残性疾病,其发病率大约为1.5‰~5‰,占小儿神经与遗传咨询门诊人数的首位。 脑瘫的特点:发育性:是指在脑组织生长发育过程中受到的损伤。非进行性:脑瘫的病变是非进行性的,病情以不再向前发展为特点。永久性:脑瘫不是一过性疾病,而是永久存在的中枢性运动功能障碍性疾病。 脑性瘫痪(脑瘫)的具体表现:脑性瘫痪(脑瘫)为某种病因损害了脑部,病变虽不再进行,而造成运动、姿势发育向异常方面进展,甚至出现损害智力、语言等并发症,主要表现为运动功能发育迟缓、自我调控肢体运动能力差、平衡能力差、语言发育落后、智力发育落后、对外界反应能力下降、不能与人正常交流。个别伴有癫痫、听力减退、视力异常(斜视、弱视、视野缺失)等。 脑性瘫痪主要靠临床诊断,缺乏特异性诊断指标。我国1988年小儿脑性瘫痪会议拟订了三条诊断标准: ①婴儿期内出现的中枢性瘫痪; ②可伴有智力低下、惊厥、行为异常、感知障碍及其他异常; ③需除外进行性疾病所致的中枢性瘫痪及正常小儿一过性运动发育落后。 高度提示脑性瘫痪的临床表现: ①早产儿、低体重儿、出生时及新生儿期有严重缺氧、惊厥、颅内出血和核黄疸等; ②有智力发育迟滞、情绪不稳定和易惊恐。运动发育迟缓,肌张力增高及痉挛的典 型表现; ③锥体外系统症状伴双侧耳聋和上视麻痹。 应注意与以下疾病鉴别: ①遗传性痉挛性截瘫; ②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 ③脑炎后遗症。 诊断要点 1、出生后数月至一年内出现的双侧中枢性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 2、病情平稳,非进行性发展;

小儿脑瘫的的康复与治疗

小儿脑瘫的的康复与治疗 任浩 安徽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安徽合肥 230001 摘要:在两千多年前功能康复的概念就已经形成。新中国成立后,相继兴办 各种福利院,一些中医院。直到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引入了现代康复医学的理论与方法,并得到政府和社会的普遍重视,康复医学在教育、临床、科研方面都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卫生部规定二级以上医院必须设立康复医学科。在康复这门学科飞速发展的今天,康复功能训练能最大限度地恢复和发展病、伤残者的身体、心理、社会、职业、娱乐、教育、与周围环境相适应方面的潜能。特别是在对小儿脑瘫的康复治疗尤为突出,现代康复的发展让脑瘫儿童更快、更好的回归生活、回归社会。 关键词:成因;症状;手术;中医;综合治疗 1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治疗的发展日益壮大。但少数农村及乡镇未能普及。并加上农村乡镇地区的新婚夫妇未能掌握一定的生育知识。导致农村及乡镇是脑瘫儿童多发生地区。但随着社会的关注,家庭的关注。脑瘫儿童同样得到很大的帮助进行康复。下面结合自身实习浅谈一下小儿脑瘫的康复与治疗。 2脑瘫定义及临床表现 2.1小儿脑瘫的定义 小儿脑瘫为脑性瘫痪的简称,是指小儿因多种原因(如感染、出血、外伤等)引起的脑实质损害,出现非进行性、中枢性运动功能障碍而发展为瘫痪的疾病。严重者伴有智力不足。癫痫、肢体抽搐及视觉、听觉、语言功能障碍等表现。 2.2临床表现 主要临床表现大致可分为两个方面1、中枢性运动障碍:表现为运动发育迟缓,比同龄儿童明显落后,当患儿抬头、翻身、坐力困难时才被家长发现。病儿的肢体很少动作,特别是下肢更为明显,常表现为偏瘫、双侧瘫、四肢瘫等。由于自主运动困难,动作僵硬,不协调,常出现异常的运动模式。2、肌张力和姿势异常:锥体外系或基底节有病变时,主要表现为异常动作、运动增强、手足徐

儿科 五迟、五软、五硬(脑性瘫痪)诊疗方案设计(试行版)

五迟、五软、五硬(脑性瘫痪)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规划教材《中医儿科学》第六版(王萍芬主编,上海科技出版社,2007年)。 (1)小儿1~2岁还不能站立、行走、不会说话。 (2)小儿周岁前后头项软弱下垂,手臂不能握举或握之不紧,不能立、不能行,或立之不久,行之不远;皮宽肌肉松软无力。 (3)肢体强硬而不柔,拘急挛缩。 (4)有孕期调护失宜、药物损害,产伤、窒息、早产及喂养不当史。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实用儿科学》第七版(诸福棠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新世纪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西医结合儿科学》第一版(王雪峰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5年)。 (1)引起脑性瘫痪(简称脑瘫)的脑损伤为非进行性; (2)引起运动障碍的病变部位在脑部; (3)症状在婴儿期出现; (4)有时合并智力障碍、癫、感知觉障碍及其他异常; (5)除外进行性疾病所致的中枢性运动障碍及正常小儿暂时性的运动发育迟缓。 (二)证候诊断 1.脾肾两亏证:头项软弱,不能抬举或挺而不坚;口软唇弛,吸吮或咀嚼困难;肌肉松软无力,按压失于弹性,两足痿弱,骨软无力。面白,肢倦无力。舌淡,苔薄白。脉沉无力或指纹淡。 2.肝肾亏虚证:肢体不自主运动,关节活动不灵,手足徐动或震颤,动作不协调。语言不利,或失听失明,或失聪。舌质淡。脉细软或指纹淡紫。 3.肝强脾弱证:自出生之后多卧少动,颈强不柔,肢体强直拘挛,强硬失用,或动作笨拙,肌肉瘦削。烦躁易怒,遇到外界刺激后加重,食少纳呆。舌质胖大或瘦薄,舌苔少或白腻。脉沉弦或细弱,指纹沉滞。 4.痰瘀阻络证:自出生后反应迟钝,智力低下;关节强硬,肌肉软弱,动作不自主,或有癫痫发作。肌肤甲错,毛发枯槁,口流痰涎,吞咽困难。舌质紫暗,苔白腻。脉滑沉。 5.心脾两虚型:语言发育迟缓,智力低下,伴运动发育落后,发迟或发稀萎黄,四

小儿脑瘫康复九种运动训练法

小儿脑瘫康复九种运动训练法 痉挛型脑瘫患儿训练有以下九种方法: 1、抑制上肢的内收内旋、拇指内收、握拳、屈肘、肩关节后撤,保持良好的体位和姿势,采用Bobath手技。其训练方法如下: ①拇指关键点控制训练。②被动手指屈伸训练。③上肢带关键点控制,双上肢外展外旋、上举。④抱球姿势。⑤Bobath球或滚筒上训练,仰卧其上促进全身伸展姿势。仰卧一侧并抱腿抑制头背曲,俯卧其上促进抬头和手支撑。⑥拧毛巾式训练纠正内旋后伸。⑦中线活动的促通。 2、抑制下肢的内收交叉、屈膝屈髋、尖足、足内外翻,其训练方法如下: ①双下肢交互运动训练,对降低肌张力,抬腿跨步都有帮助,②双下肢外展、外旋训练,纠正内收交叉,③双侧内收肌的放松和按摩,④骑跨于滚筒、花生球上或借助于髋关节外展训练椅,⑤利用手法和内外翻矫正板纠正足内外翻,⑥胭绳肌牵张训练(见膝关节活动训练章节)。⑦髂腰肌牵张训练,⑧跟腱的牵拉训练及足背屈的维持训练,以纠正尖足,⑨髋关节伸展训练以纠正屈髋,⑩搭桥式练习,促进骨盆伸展和加强腰背肌肌力。 3、关节活动度的改善训练和稳定性、协调性训练: ①各大关节的被动关节活动训练。②对于严重的有踝阵挛或肌紧张的,可配合痉挛肌治疗仪治疗。③手口眼和手足口协调性训练。④双上肢支撑训练(既可促进手支撑和手指的伸展、抬头,也可促进髋关节伸展):训练床上被动支撑;楔型垫上训练;滚筒上训练。⑤立位促通板训练以促进站立并加强下肢稳定性。⑥年龄3周岁以上的可利用骑自行车、跑步机加强下肢训练。利用股四头肌训练仪既可增强下肢肌力,又可促进下肢分离运动的完善。⑦利用娱乐体操,提高上肢侧举、上抬、外展的关节活动。⑧手指训练可用捏取小食品、玩积木、叠纸、持笔描图、木钉盘训练等。 4、增强体轴性旋转能力和体干的活动能力训练: ①体轴回旋模式(卧位、坐位、立位)。②仰躺于滚筒上,利用滚筒的旋转性,使患儿双下肢、髋关节、躯干以及颈背部出现伸展姿势,也可以缓慢转动滚筒,使患儿重心左侧或右侧转移,反复操作,让患儿感觉重心的变化。③翻身训练:反射式翻身;手部控制式翻身;腿部控制式翻身;头部控制式翻身。

小儿脑性瘫痪的治疗和康复训练

小儿脑性瘫痪的治疗和康复训练前言:小儿脑性瘫痪是一种比较古老的疾病,是继小儿麻痹之后,主要致残的疾病之一。目前,临床医学治疗的方法很多,但都不理想,故认为是一种非常难治性疾病。小儿脑瘫是指患儿在出生前,出生时,出生后,婴幼儿早期的某些致病原因,损伤了中枢神经系统(大脑皮质,基层节,小脑及下位等),所致非进行性中枢神经系统的运动功能障碍,和肢体姿势异常为主要症状和体症的疾病。损伤严重时可伴有不同程度的智力低下,惊厥或癫痫,听觉和视觉功能及行为异常等表现。一般在2岁后明显表现或被发现患儿异常。诊断时一般不困难。小儿脑瘫的病因很多均很复杂,目前仍有许多尚未定论或不清楚。但现代医学认为:主要原因是围产期的三大高危因素:窒息、核黄症、低体重儿,其次是早产儿和急产儿的产伤。个别是意外伤害或者是不清楚什么原因所致。尽管当前社会科学知识得到广泛普及,城乡各级医疗机构对优生优育和妊娠期教育的水平不断提高,使其发病率和以往相比较大大降低,可是在基层和乡村仍然有新患儿发生或来院就诊治疗的病例。治疗小儿脑瘫,其目的不是彻底治疗,而是尽量减少残疾程度,提高以后的生活质量。因此认为:其治疗的关键是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越是早期坚定治疗决心,其远期效果越理想。理由是:在患儿脑组织细胞和神经系统尚未发育完全之前,也就是各种功能系统的发育和建立没有完全停止之前,能否给以合理的治疗和功能康复训练,其结果明显不一样,可塑性很大,所以这期间称为可贵的黄金治疗期。现代医学认为:人类的脑组织细胞和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建立,主要是

在6岁以前完成(90%),3岁以前发育最快(60%),所以治疗的效果取决于早期发现的时间,开始治疗的时间,坚定决心持续治疗的时间,合理治疗的方式和方法,以及能否坚持、持久战式的功能康复训练。 主题:小儿脑瘫治疗体会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近10余年来,在门诊陆续医治了主动来医院就医,诊断为小儿脑性瘫痪的患儿72例。轻重程度不等,类型不同,男女比例接近约各50%,年龄在2—17岁之间,分别是:2—5岁组11例,占15.28%。6—12岁组42例占58.33%(2—12岁两组53例占73.6%),13—17岁组19例,占26.39%。 1.2主要表现和体症 1.2.1按生理运动类分型: 痉挛型(抽搐型) 不随意运动型(手足徐动型) 僵直硬型(持续僵硬型) 混合型(均有型) 1.2.2按部位分型: 单肢瘫:一侧上肢或下肢瘫。 偏瘫:一侧的上、下肢瘫、多伴有面瘫。 三肢或四肢瘫:(面瘫多不确切)

小儿脑瘫的康复

小儿脑瘫的康复 一、定义: 小儿脑性瘫痪又称脑瘫,是小儿出生前至出生后1个月内因各种原因所致的一种非进行性的脑损伤综合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可伴有智力低下、癫痫、行为异常、视听觉障碍、言语障碍。 由于病因在出生前到出生后4周,所以在婴儿期可以表现出一些症状,通过检查原始反射、被动肌张力、主动肌张力、运动发育,就能观察出,但由于小儿神经早期皮质下中枢控制,受反射支配,此时脑损伤后症状多不典型,而且肌张力检查受诸多因素影响,特别是孩子当时的状态,所以早期诊断必须慎重。 二、脑瘫特点:(脑瘫定义的要素): 1.发生在小儿生命的早期,或出生前或出生过程中; 2.脑瘫本身是非进行性的疾患;脑瘫是脑组织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受到的损伤,而不是发生在已发育成熟的脑组织,因此,脑瘫本身是非进行性的疾患; 3.主要障碍是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病变部位在脑部,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常见病理改变有:不同程度的脑萎缩、脑室扩张、神经细胞减少和退行性变。鉴于以上原因,脑瘫是中枢性的运动功能障碍症候群。其主要障碍是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 三、康复治疗 (一)医学康复: 1.运动疗法 运动疗法属于物理疗法(physical therapy, PT)的一种,主要针对患儿的运动功能进行康复治疗。可以抑制异常姿势和运动模式,促进正常姿势和运动发育,改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1)运动功能训练的原则:①遵循从头到尾、由近位端向远位端等儿童运动发育的规律;②在抑制异常运动模式的同时,进行正常模式的诱导;③使患儿获得保持正常姿势的能力;④促进左右对称的姿势和运动;⑤诱发和强化所希望的固定运动模式,逐渐完成由单个运动向多个运动的协调运动;⑥康复训练前缓解肌张力。 (2)运动功能训练的要点: ①头部的控制要训练仰卧位头部保持正中位,颈部牢固挺起,俯卧位抬头和转动,坐位保持头部直立位。 ②支撑抬起训练进行躯干肌肉的控制训练,使身体能够抬起,翻身和回旋,逐渐实现肘支撑、手支撑、坐位支撑。 ③翻身训练小儿翻身时要先抬头,因此翻身和抬头是密切相关的。

小儿脑瘫的康复治疗方法

小儿脑瘫的康复治疗方法 以下内容由成都78115部队医院脑瘫科提供 小儿脑瘫的康复治疗在脑瘫的治疗中起着去足轻重的 作用,经过采取有效的康复治疗方法,患者的症状就会明显得到改善,甚至达到生活自理的程度。成都78115部队医院脑瘫科专家介绍其康复治疗的方法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站立时足跟不能着地的小儿,训练者可在其仰卧时,四指握住足跟,以手掌压向足心,使足背向小腿方向背屈,足背与小腿之间角度尽量小于90°。还可以穿戴足踝矫形器,以利于矫正尖足、稳定踝关节,更好地进行站立、行走训练。有的小儿双手握拳,不会抓物,训练者要坚持做被动手指伸展活动,将其大拇指外展伸开,其它手指就容易伸开了。 二、对不会翻身的小儿,在其仰卧时,将翻动侧的下肢屈曲,并辅助屈曲腿带动身体旋转或握住翻动侧上肢使其伸展,内收,带动躯干翻身。学会爬行是行走的先决条件之一。小儿需双上肢伸展支撑,下肢以膝关节支撑使躯干与大腿成90°。姿势保持稳定后,可在小儿面前放置带有声响、颜色鲜艳的玩具,诱发其向前交替伸手抓取,同时可向前推动小儿足底,辅助其前行。

三、中医按摩可减低痉挛肌肉的张力,扩大四肢关节活动范围;针灸可采取头针在运动、语言区,以改善该区功能。 四、正确的抱姿,即将小儿双腿骑跨在康复人员的腰间。为了加强小儿头的控制,可使其俯卧位双手支撑抬头、抬胸或仰卧时双上肢伸展,将其缓慢自仰卧拉至坐位。当小儿坐在床面上时,应诱发其向前方、侧方伸手取物,逐渐出现各方向的保护性反应,以增强坐位的稳定性。 五、在运动训练的同时,也要加强语言训练。以颜色鲜艳的玩具吸引小儿的注意力,力争其模仿训练者的发声、发音。创造良好的言语环境,及时纠正异常的发音。对于四肢肌肉张力明显增高或四肢不自主的运动妨碍了患儿的活动时,可考虑使用解痉或控制徐动的药物 温馨提示:小儿脑瘫的治疗关键在于早,因此已经发现脑瘫的症状及时的到脑科医院进行治疗。脑瘫疾病的诊断治疗对医院的技术设备和专家经验水平都有较高的要求,因此脑瘫一定要到正规专业的脑科医院进行治疗。 我院采用“BC——脑细胞介入修复疗法”的研制是从分子基因学、细胞病理学、纳米药理学、生物物理学、分子免疫学、医学心理学等多种学科出发,立体综合地治疗脑瘫疾病基础,是一种中枢神经再生疗法。

脑性瘫痪的康复方案

作业治疗 科目名称 RTP1205 脑性瘫痪的康复方案 概要 1.掌握作业治疗的定义和目的。 2.了解作业治疗的种类与作用。 3.了解作业治疗的治疗流程及训练方法。 4.了解作业治疗在不同专科中的康复角色。 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 网络课总时数 节数课程内容理论课操作课/ 辅导课/ 讨论课 2.5 - 2.5 5 1 ●脑性瘫痪的病因及脑瘫的类型 ●作业治疗于脑性瘫痪康复的定 义,目的和基础;作业疗法于脑 性瘫痪康复的历史及发展歴史; ●脑性瘫痪康复的康复评定 ●自理能力(ADL) 的功能评估及训 练方案; 带MBI及FIM测量自理 能力的评审方案 2.5 - 2.5 5 2 脑性瘫痪康复之作业疗法 ●智力障阻评估 ●知觉障阻评估 ●情绪及行为障阻评估 ●学习障阻的评估 ●脑性瘫痪康复的治疗方法 ●实例讨论: 脑性瘫痪康复的处理 方案作业治疗的处方,活动训练 与方法治疗成效检讨 3 脑性瘫痪康复之作业疗法 2.5 - 2.5 5 ●纠正不良姿势,特别是坐姿评估 ●坐位训练 ●姿势训练 ●自理能力的训练 ●实例讨论:坐位和姿势训练的作

业治疗的处方( 穿着训练,进食训 练,梳洗活动训练与方法 2.5 - 2.5 5 4 脑性瘫痪康复之作业疗法 ●单侧瘫 ●双侧瘫 ●四肢瘫 ●单肢瘫 ●实例讨论:按不同障阻程度分类 (轻度、中度及重度) 的脑性瘫痪 康复处理方案 总时数20 课程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1.《实用瘫痪康复》燕铁斌窦祖林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9年 2.《作业治疗学(本科康复)》窦祖林 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年 3.《作业治疗学学习指导和习题集(本科康复配教)》窦祖林 主编人民卫生 出版社 2008年 4.《脑性瘫痪患几的家庭康复》张竹清编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1998年 5.《肢体残疾系统康复训练》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编华夏出版社 1998年 6.《脑性瘫痪患儿的治疗与康复》韩伟成编华夏出版社 1992年 第一军医大学珠江医院侨科康复室, 电敎中心联合制作;卫生部科技敎育司监制. 小儿脑瘫的康复 [videorecording] : 康复医学. 北京市 : 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 社, 2001

最新小儿脑瘫康复

小儿脑瘫康复

[关键词]:小儿脑瘫、多种方法、郁氏手法PPT Bobath、快速达到康复 [论文]目前,国内外对脑瘫病的治疗是以康复为主,所采用的康复疗法也几乎相同。如对患处进行按摩、针灸、功能训练及采用一些营养神经细胞药物等等。多年来一直应用的这些方法极少产生显著效果,致使对脑瘫病的治疗处于无特效治疗状态。郁氏手法是澳大利亚PPT脑瘫治疗中心郁孟德主任四十年来潜心研究国内外先进的康复技术和手法,结合多年临床实践总结出的一套以整体干预为原则,注重精细干预并渗透、融合中医精髓的脑瘫康复治疗方法。主要运用运动解剖学、运动力学知识全面总结、分析脑瘫患儿具体的异常姿势和运动的特点,采用中医指压疗法等综合手法,对每一块肌肉有针对性的加以训练,以达到肌力平衡、纠正异常的精细干预。 一、脑瘫病的概念及分型 (一)概念:脑瘫病(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是指在出生前到出生一个月各种原因引起的脑损伤或发育缺陷所致的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常伴有智力低下、感知觉障碍、言语和行为及学习等方面的障碍和异常。虽然脑的所有功能均可受累,但运动皮质的损伤最为多见,故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我国在1988年召开的专

题座谈会。对脑性瘫痪的定义为:“脑性瘫痪是出生前到出生后一个月内发育时期非进行性脑损伤所致的综合症,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 脑瘫病的分类较为复杂,可基于病因学、病理学和临床症状来分类。但临床应用颇为复杂。目前绝大多数采用Minear分型。使用较方面,定义也较明确.具体如下:(二)分型:分四型1、痉挛型(Spastic form)①双下肢为主型(Diplegic):②四瘫型(Quadriplegia form;③偏瘫型(Hemiplegia form);④双侧性偏瘫(Double-hemlplegla form)。 2、运动困难型①运动过度型或手足徐动型(HyPerkinet or form);②肌张力障碍型(Dystonia form) 3、共济失调型(Ataxia form) 4、混合型(Mlxed form)二、病因及发病机制 脑性病痪的病因较为复杂,许多患儿甚至找不到明确的病因其发病与产前、产时、产后短期内诸多因素关系密切。据Ell enbery统计属于分娩过程中的占60%。产前的占30%,产后的约占10%。Russman统计脑瘫发病的高危因素在产前包括母亲患有癫痫、甲亢、毒血症、妊娠末三个月出血、宫缩乏力。患儿在产期内有颅内出血、胎盘功能异常、臀位产、早产、缺氧、窒息、低出生体重、出生

小儿脑瘫运动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概况综述

小儿脑瘫运动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概况综述 自1861年英国矫形外科医生威廉约翰利特尔(WilianJahnLitle,1810 —1894发表第 1 篇脑性瘫痪(简称脑瘫的论文后,各国相关学科的专家相继对此作了研究。 脑瘫是以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为主的一组综合征,是继小儿麻痹症之后 又一个重要的致残性疾病。运动障碍导致大量儿童长期或终身残疾,给家庭和社会 带来沉重的损失和 负担,使社会丧失了大量的劳动力,因此脑瘫运动障碍的治疗尤为重要。脑瘫儿童的患病率各国脑瘫儿童的患病率都很高,世界范围内大约有 1 500万脑瘫患儿,其中50%以上合并智力低下,30%合并癫痫。在中国, 1 998年我国“九五'攻关课题报告,全国0—6岁脑瘫患儿有31万(患病率为1.86 %。并以每年4.6万的速度递增。另有资料报告,目前我国约有77万一175万脑瘫患儿。对于脑瘫患儿的治疗,国外主要用Bobath等运动疗法,近年国内结合传统医学等疗法治疗脑瘫的方法较多。现把目前治疗8,JD脑瘫常用方法 综述如下; 1 运动疗法 1839年英国著名学者WilianJahnLitle博士开始了运动疗法治疗;J,JL脑瘫的研究;1941年美国学者Phelps最早明确的提出运动疗法是治疗脑瘫的主要方法,改变 了 脑瘫是不治 之症的观点;1965年著名的Bobath疗法问世,并很快得到世界各国的承认和采用。我国对脑瘫的研究起步较晚,20世纪70年代前脑瘫患儿被认为是不治之症,仅可用针灸、理疗、按摩等方法对症治疗;80年代初佳木斯小儿脑瘫研究中心首次引进了Bobath疗法,2O多年来在全国各地得到了很好地推广,

小儿脑性瘫痪研究论文

---------------------------------------------------------------范文最新推荐------------------------------------------------------ 小儿脑性瘫痪研究论文 小儿脑性瘫痪(cerebralpalsy,CP),简称脑瘫,是患儿在母亲妊娠期到新生儿期受到脑部损伤而引起的脑部疾患。脑瘫的患病率发达国家为1‰~2‰,我国为1.8‰~4‰[1]。随着新生儿医学的进步,新生儿死亡率逐年下降,但脑性瘫痪的患病率不仅没有减少,反而有升高的趋势。因此,为了提高人口素质,对CP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日趋重视。笔者将CP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近况综述如下。1小儿脑性瘫痪的基础研究1.1病因学研究CP病因多样,Vojta提出可能发生CP 的43项危险因素几乎包括了所有围产期和新生儿期的异常因素。其中新生儿窒息(包括宫内窒息)、早产(和/或低出生体重)和核黄疸被认为是3大主要原因[2]。一般认为发达国家CP的病因多以产前为主,而发展中国家以产时和产后病因多见。在我国,围产期窒息高居首位30.7%~47%[3]。国内肖勇[4]回顾性分析过去10年里收治的68例脑性瘫痪患儿的病因和临床表现,结果表明窒息、早产、低体重是引起CP的主要原因。CP的高危因素依次是新生儿期疾病史、母亲营养状况差、低出生体重、母亲月经周期不规则、母亲过去疾病史、父亲年龄大和母亲妊娠期有毒物接触史。须指出的是,母亲未参加围产期保健者相对危险度高于参加围产期保健者。1.2病理研究目前关于CP的病理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且主要集中在痉挛型CP上,对痉挛型CP患儿脑组织观察,发现脑干神经核、皮质、灰质团块的神经元结构有显著的溃变性改变,白质中可见神经纤维变性及髓鞘分 1 / 9

脑性瘫痪的定义

脑性瘫痪的定义:是一种由于发育中的胎儿或婴幼儿脑部非进行性损伤所致的持续存在的姿势性运动和发育障碍、活动受限症候群。 脑性瘫痪的病因:早产、窒息、缺氧缺血性脑病、核黄疸、脑外伤、感染等 脑性瘫痪的合并症:脑性瘫痪的运动障碍常伴有感觉、知觉、认知、交流和行为障碍,以及癫痫和继发性肌肉、骨骼问题 脑瘫的分型: 按运动障碍类型及瘫痪部位分为六型: 1、痉挛型四肢瘫(spastic quadriplegia) 2、痉挛型双瘫(spastic diplegia) 3、痉挛型偏瘫(spastic hemiplegia) 4、不随意运动型(dyskinetic) 5、共济失调型(ataxic) 6、混合型(mixed) 注:①由于痉挛型单瘫、三肢瘫十分罕见,不再单独分型,一般归类为偏瘫、四肢瘫;②不随意运动型主要包括:手足徐动(athetoid)、肌张力障碍(dystonic),也可包括舞蹈、舞蹈手足徐动;③由于肌张力低下型主要为其他类型早期表现,因此不单独列该型,小婴儿时表现肌张力低下,1 岁以后逐渐呈现出运动障碍的实际类型;④混合型多为痉挛型与不随意运动型混合,也可是其他类型混合或多种类型混合;⑤由于临床实用性小,因此不必单列“不可分类型”。 各型脑瘫的临床表现: 1、痉挛型四肢瘫:以锥体系受损为主,牵张反射亢进是本型基本特征,四肢肌张力增高,上肢背伸、内收、内旋,拇指内收,躯干前屈,下肢内收、内旋、交叉、膝关节屈曲、剪刀步、尖足、足内外翻,拱背坐,腱反射亢进、踝阵挛、折刀征和锥体束征等 2、痉挛型双瘫:症状同上,主要表现为双下肢痉挛及功能障碍重于双上肢 3、痉挛型偏瘫:症状同上,表现在一侧肢体 4、不随意运动型:以锥体外系受损为主,主要包括舞蹈性手足徐动和肌张力障碍,该型最明显的特征是非对称性姿势,头部和四肢出现不随意运动。该型肌张力可高可低,腱反射正常,锥体外系征阳性。静止时肌张力低下,随意运动时增强。对刺激敏感,表情奇特,颈部不稳定,言语障碍,流涎、摄食困难。婴儿期多表现为肌张力低下 5、共济失调型:以小脑受损为主,以及锥体系、锥体外系损伤。主要特点是由于运动感觉和平衡平衡感觉障碍造成不协调运动。步履蹒跚,方向性差,运动笨拙、不协调,可有意向性震颤及眼球震颤,平衡障碍、站立重心在足跟部、基底宽、醉汉步态、身体僵硬。肌张力可偏低、运动缓慢、分离运动差。闭目难立征阳性、指鼻试验阳性、腱反射正常 6、混合型:具有两型以上的特点 各类脑瘫的治疗要点: 1、痉挛型:降低肌张力,提高拮抗肌收缩;扩大关节活动度;抑制异常姿势反射,学会主动运动;提高平衡能力;诱发随意性、分离性的运动 2、不随意运动型:抑制异常的肌紧张和非对称姿势;通过压迫、负重、抵抗等方法提高肌肉同时收缩能力;进行持续性的中间位的姿势控制;给予适当的刺激,进行感觉的强化教育以提高平衡能力 3、共济失调型:改善患儿的协调及平衡能力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