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家庭结构变化对农村家庭养老制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家庭结构变化对农村家庭养老制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家庭结构变化对农村家庭养老制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家庭结构变化对农村家庭养老制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农村消费特点与农民行为变化调查总结

农村消费特点与农民行为 变化调查总结 篇一:农村生产消费情况调查报告 农村生产消费情况调查报告 时至今日,中国依然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据全国总人口的半数还要多。农村的生产发展是中国经济发展大潮中居于基础地位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消费则是一个永远的社会最关注的话题,在改革开放这30年来,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村居民的消费也发生了巨变。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迅速提高,消费日趋多元化,需要我们以新的眼光去认识农村,用新的思路去发展农村。 在这个暑假中,我通过对我家所处地区农村发展网上资料的大量查阅和调查问卷的形式总结了十六以来本地区农村经济生产发展和居民消费的基本情况及变化趋势,并由此提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制约因素,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推动农村居民消费的措施和建议,最后据此做出报告。 一、农村的生产情况

在进行农村生产情况进行调查时,我以调查问卷的形式,走访了部分地区,就春耕种植粮食面积、春耕期间农资市场尿素的价格、春播种子价格、今年春耕生产中水费价格等问题展开了调查。 75%的农户今年春耕种植粮食面积与去年基本持平,还有30%的农户面积有所增加,面积增加的农户主要是种田大户和以经济作物为主的农户;53%的农户倾向于种植粮食,剩余的47%倾向于种植经济作物;春耕期间农资市场尿素的价格情况,60%的农户认为高于去年同期,还有20%的农户认为尿素价格低于去年同期,剩下20%的农户认为尿素价格和去年持平,这主要是因为今年一季度尿素价格有一点小波动的原因;春播种子价格,85%的农户感觉价格高于去年同期,另外还有15%的农户认为种子价格与去年持平,认为价格没有变化的人主要是稻种自留或不以种植业为主的农户;今年春耕生产中水费价格,50%的人认为水费升并表示理解上涨行为,理由是电费、人工工资上涨,还有50%的人表示水费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有40%的农户认为今年本村外出务工的劳动力比往年多,还有60%的农户认为本村外出劳动力没有变化,说外出劳动力增加的主要是村干部和以种植经济作物为主的农户,说外出劳动力没有变化的是纯农户和以种养业为主的农户以及种田大户。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现在的农村经济呈现出下面的一些特

2019年当前中国农村家庭结构现状调查研究

当前中国农村家庭结构现状调查研究 当前中国农村家庭结构现状调查研究 赵静 (哈尔滨理工大学,哈尔滨 15001)8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农村家庭结构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正处在激烈变化时期,这一变化既体 现了农村发展的文明与进步,又给农村家庭结构的变迁带来了某些不利影消除不利影响响,应采取完善社会保障。 体系与继续发挥家庭养老功能相结合;改革户籍制度与改进考试制度相结合;鼓励农民工回乡创业与就近就业相结合,以切实保障农村家庭结构的变化朝着有利于农村家庭建设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农村;家庭结构;结构变迁;原因;影响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3,0042,02 根据 2000 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结果,居住乡村的人二、中国农村家庭结构变化的原因口共 80 739万,占总人口的63.91%, 组建农村家庭数大约 “现代化理论的基本观点是,家庭的发展和变迁与—2.38 亿,占全国家庭总数的半数以上,但这些数据也非常不稳生产方式的发展和变化紧密相连。工业化的生产方式及其生定。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农村移民城市,包括农村家庭移产力将对传统的家庭制度、家庭模式及其结、构功能乃至观 ? 民的数量呈明显上升势“,头中国城乡一体化已开始起步”。?念等产生全面的影响。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包括社—”就目前形势来说,当前中国社会正处在激烈变化时期,中国会阶层在内的社会结构急剧变化、社会物质生活水平高速发农村家庭结构形式也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展、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仍然存在的城乡二高元结构,乃至 国家相关制度、政策等因素,都对中国农村家庭结构变迁产一中国农村家庭结构类型及变迁、生了巨大影响具体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家庭结构是指家庭成员间不同的组成方式和组合方式,第一,普遍的分家风俗与计划生育导致农村家庭结构核即家庭是由哪一种或哪几种家庭关系组成。农村家庭结构指心化与空巢化。分家是家庭成员亲属关系在财产所有权方面的中国农村地区的家庭成员间不同的组成方式和组合方式。的进一步延伸和体现。自1978 年土地包产到户政策后,核心目前国内学者对家庭结构分类主要按代际层次和亲属关系 家庭组织生产表现出了有效性与灵便性的特点给中国农村以及家庭结构完整性两个方面来分析家庭结构类型。从代际 层次和亲属关系来看,中国农村家庭主要包括核心家庭、主家庭带来了第一次分家高。近些年外出务峰工的增多,年青干家庭、单身家庭和联合家庭等;从家庭成员结构的完整性一代在非农经济中的优势地位,“父辈在非农经营中的权威来说,又可分为完整家庭与不完整家

关于农村家庭养老情况的调查论文

论文 关于农村家庭养老情况的调查 学号: 学生: 指导老师: 学科、专业:11春行政管理学(专+本)所在单位: 关于农村家庭养老情况的调查

调查时间:2012年10月 调查地点:安徽省蒙城县楚村镇 调查对象:安徽省蒙城县楚村镇居民 调查方式:实地考察 调查目的:调研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政策的实施状况发现其中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我们的建议和意见,同时推广和宣扬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政策推行模式。 1.家庭养老 这是当前中国农村使用最普遍的养老方式,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具体体现。这是一种最完美的养老方式,它所具有的优越性是任何其他养老方式都无法比拟和替代的。在现有经济水平条件下及传统文化模式下,家庭养老仍然是我国农村的主流养老方式。目前我国农村养老保障主要还依赖家庭养老,家庭养老占92% , 社会化养老的实行很有限。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 这种养老保障格局将受到严峻挑战。 所谓家庭养老,即以家庭为单位,由家庭成员主要是年轻子女或孙子女赡养年老家庭成员的养老方式。家庭养老实际上是以终身积累为基础,在家庭内部进行代际交换的反哺式养老。目前农村家庭养老有以下特点: (1)绝大多数老年人依托家庭养老; (2)老年人绝大部分与子女居住一起,且三代同堂家庭居多; (3)分而不离的家庭居多。 就现阶段中国农村养老的实践结果来看,家庭养老已被证明是切实可行的养老方式。它既能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满足老年人安享天伦之乐的宿愿,又能缓解并不富裕的中国社会所要承担的养老社会压力。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一方面农村人口流动幅度加大,子女不在老人身边的空巢家庭日渐增多, 家庭养老已受到不同程度的威胁;另一方面,农村人口出生率明显下降,家庭的规模趋向小型化、核心化, 这使家庭养老的负担加重,再加上农民收入水平较低, 致使部分年轻人可能无力承担或不愿承担养老重任。总之, 传统意义上的家庭养老功能呈现日渐削弱的趋势, 这就要求社会化养老的普及和加强。 2.存在的问题

2021年农村养老问题调查报告

2021年农村养老问题调查报告 2019年农村养老问题调查报告 摘要:农村人口的养老问题日益突出,如何解决好广大农村人口的养老问题已成为事关和谐社会构建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事。与城市相比,我国农村绝大部分地区尚未建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即使是农村新型医疗制度也还处于试点阶段,因此造成了目前农村养老、缺乏必要的保障。因此,深入了解和分析农村养老所面临的困境,探讨现阶段农村养老的可行路径,是理论和现实都亟需解决的问题。为此我们我们在崇阳县路口镇进行了一次养老情况调查。 关键字:养老方式;社会养老保险政策;崇阳县路口镇;家庭养老 一、调查背景 (一)社会背景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70%的人口生活在农村。“三农”问题一直是国家关注的问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是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农民的生活水平、生存状态如何,关乎整个社会的文明发展程度。而由于受生活环境、经济状况、文化素养等方面的限制,农村老年人更是社会的弱势群体。如今老龄化日益严重,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如何做到使广大的农民能够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解决好农村养老问题,不仅是关系着尊老、敬老美德能否得以继承发展的精神文明建设,而且更关系着社会的稳定、和谐发展的问题。 (二)宏观政策背景

从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政策提出,到XX年已经在全国10%县市开展了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再至XX年开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由试点开始逐步推广,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影响逐步扩大。 根据党的xx大和xx届三中全会精神,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新型农村养老保险顺利开展的指示精神,各试点县市在研究各自具体情况的基础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要求,逐步解决农村居民老有所养问题,改善民生,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深入开展了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工作。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政策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理论的伟大落实,是持续多年的惠农政策的又一亮点,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它的主要内容是:坚持“保基本、广覆盖、有弹性、可持续”的原则,从农村实际出发,低水平起步,筹资,标准和待遇标准要与经济发展及各方面承受能力相适应同时个人(家庭)、集体、政府合理分担责任,权利与义务相对应并且实行政府主导和农民自愿相结合,引导农村居民普遍参保由中央确定基本原则和主要政策,地方制订具体办法,对参保居民实行属地管理。 XX年9月1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标志着全国新农保试点工作正式启动,以后逐步扩大试点,2021年之前基本实现农村适龄居民的全覆盖,以解决广大农村居民老有所养问题,从而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和消费趋势的变化

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和消费趋势的变化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内容摘要: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引起市场营销微观环境的变化。对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和消费趋势做出数据和理论分析,并结合市场营销理论对其变化带来的市场营销机会从现存和未来两个方面探讨。 关键词:消费结构,消费趋势,市场营销机会 一、问题的提出 经过近三十年的高速经济增长,中国经济已由短缺经济过度为过剩经济,买方市场已经形成,企业面临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资源是稀缺的,过剩永远是相对,无限商机也蕴藏在这复杂多变、竞争激烈的市场之中。谁能独具慧眼发现机会,领先一步利用机会,谁就能在竞争中占据主动。因此,市场机会的识别和利用已成为企业发展的当务之急。其实,市场营销管理是企业竞争的重心之一,而市场营销机会分析又是市场营销管理的基础和起点。不做市场营销机会分析便没有市场营销管理;不做好市场营销机会分析便没有有效的市场营销管理。 要真正做好市场营销机会分析,就必须掌握市场

营销的核心理念。在市场营销学研究领域中,市场是以消费的需求为中心形成的市场。从生产观念到推销观念,再到营销观念,使企业经营观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市场营销观念的诞生是现代企业经营观念的一次革命,从根本上改变了企业经营的指导思想,从原来的以产定销转变为以销定产,明确地指出企业必须以顾客的需要为最根本的出发点。这足以说明“以满足顾客需求为出发点,一切以顾客为中心”已成为市场营销的核心理念之一。一般来讲,企业的顾客市场可分为五类:消费者市场、生产者市场、经销商市场、政府市场和国际市场。消费者市场,是消费者为了个人或家庭集体消费而购买,他们为自身消费购买商品和劳务,也是我们通常所讲的居民消费,是企业顾客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既然一切以顾客为中心,就没有理由不关注消费者市场,也即居民消费。同时,居民消费,作为市场营销的微观环境之一,作为影响企业经营活动的重要因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总是不断的变化,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关注,其影响力愈加强大。因此,研究居民消费结构和消费趋势的变化,掌权居民消费特点和规律,为市场营销机会分析提供了一个重要而且有效的途径。 二、我国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

对农村老年人养老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农村老年人养老问题的调查报告>> 内容提要:目前农村老年人养老现状不容乐观。由于农村生活条件与城市相比较差,加之农村绝大部分地区尚未建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目前还处在试点阶段,因此目前农民的养老、医疗都缺乏必要的社会保障。而能否妥善解决农村老年人口的养老问题,关系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成败,是理论和现实都迫切需要面对的问题。 关键词:农村老年人养老问题思考 老年人口问题在我国早已存在,既表现为老年人的生存与发展,如物质保障、医疗服务、住房等问题;还表现为因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如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社会心理等社会生活的变化等等。这其中,仅仅满足老年人在年老时的供养问题就已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面对中国老年人70%以上居住在农村的现实国情,显然,农村老年人养老问题是我国养老问题中的重中之重。为了更深入具体地了解当前农村老年人的基本现状,我以抽样调查的方式,于2013年1月对光山县的218位老人进行调查。结合调查所得的及自己的肤浅认识,我认为当前中国农村养老仍是以家庭养老为主,现将此次实践活动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家庭养老还存在强劲的生命力 社会经济的发展提高了社会支持能力。然而,家庭养老告别是子女养老对中国农村老人仍然具有现实意义,并起着社会养老不可替代的作用。无论城乡,家庭仍然是一个基本的生活单位,是老年人最后的大本营。而越是经济落后的地区,家庭养老的作用也就越大。笔者认为:在社会保障制度尚不健全和完善的条件下。家庭养老起到了社会稳定器的作用,一旦家庭养老的基础遭到破坏,几千万农村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将失去保障。 (一)家庭养老方式符合当前我国的现实国情。当前我国人口众多,人口老龄化趋势快、经济发展总体水平不高,地区差异较大。而农村地区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农民支付能力相当有限,中国绝大多数农村地区尚处于温饱阶段,只有小部分达到小康水平,少数农村仍处于贫困状态。不仅地区间存在差异,而且在同一地区中的不同乡镇、同一乡镇中的不同村庄、甚至在同一村庄中的不同家庭之间,农民的经济收入也有较大悬殊。在这种情况,若完全依靠建立起统一完善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来解决农村老年人口养老问题,显然是不合实际的,因为一定的保障制度必须与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因而当前我们仍有必要依赖家庭养老方式来保障农村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中华人民

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调研报告

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调研报告 消费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是经济持续增长的最终牵引力。消费结构则是居民生活质量最直接的表现。是一个农业大省,,农村居民万,占总人口数的%农村居民的消费能力和消费结构对全省居民的消费情况有着重大影响。 一、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分析 本文收集了-省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和食品、衣着、居住、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交通通讯、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其他商品及服务共八项消费支出数据。运用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对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进行分析。 从表1中的eles参数估计值及统计检验结果来看,各项消费支出和人均纯收入之间都存在较强的线性关系,eles 模型的拟合效果较好。下面从基本需求、需求收入弹性和边际消费倾向方面对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进行分析。 基本消费需求支出水平分析:基本生活需求能充分满足,但文化、教育、娱乐消费不足。居民基本消费需求支出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水平下,为保证劳动力的正常再生产,居民对商品和劳务所需要的基本消费量的支付能力,它反映了居民最低消费需求。 由表2得知,省农村居民人均基本生活消费需求支出总额为

元,而人均实际消费支出总额达到元,将近人均基本生活消费需求的两倍,由此可见,省农村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能够得到充分满足。进一步观察,尽管在总量上实际消费总额大大高于基本需求总额,但文教娱乐这一项并没有达到基本需求额,反映出省农村居民的文化、教育、娱乐现状亟待改 善。 边际消费倾向分析:消费意识较强,但消费结构层次偏低。边际消费倾向是消费变动额和收入变动额之间的比率。它反映了居民对各类消费的偏好及其新增购买力的投向。 由表1得知,省农村居民总边际消费倾向为,说明农村居民新增收入中的70%用于生活消费支出。显示出省农村居民储蓄率较低,消费意识较强。这对全省经济的健康快速增长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各大类边际消费倾向系数中,排第一位是食品,其次是居住。这说明省农村居民在收入有所增加的情况下,首先考虑的是增加食品的消费量和提高食品的质量,改善膳食结构。紧接着便是考虑改善居住环境,这也反应出省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层次偏低。 其他按顺序排列分别为交通通信、医疗保健、家庭设备、衣着、其他、文教娱乐。交通通信和医疗保健两大类较高的边际消费倾向也说明了:一方面,交通通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已深入到农村,农民对出行以及加强与外界的联系方面的要求提高;另一方面,农民医疗保险、保健意识增强,越来越关注自身的身体健康。文教娱乐的边际消费倾向为负数,说明随着农民收入的

家庭结构变化对农村家庭养老制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1)

陕西综合经济[2008.2] 一、现阶段家庭养老仍是我国 农村养老的主要方式 家庭养老是指成年子女及其他家庭成员为年迈的长辈提供经济上的资助、生活上的照料和精神上的慰藉。家庭养老符合我国农村发展现状。 我国自古就是非常重视赡养 老人的国家,孝敬父母一直是人 们行为的伦理规范。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行和老年人口数量的日益庞大,我国养老问题日益突出,并逐渐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焦点。我国农村老人占全国老人比例达到75%。据预测,到2030年,我国60岁以上的农村老年人口数量将由目前的1.05亿增加到 2.33亿,占总人口的比例提高到20.42%;到2050年,60岁以上的老 年人口数量将达到4.68亿,占总人 口的比例提高到27.71%。马克思认为“随着人类由农业社会进入工业社会和后工业化社会,家庭赡养功能就慢慢脱离家庭而社会化”。而目前农业经济仍是我国农村经济的主体,农村经济中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至今尚未健全,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广大农村老人的衣食住行仍须其家庭负担。家庭在为老年人提供精神慰藉、情感维系方面的作用无可替代。 二、家庭结构的变动对农村家庭养老制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1、家庭规模的小型化将使子女负担加大 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和 生育观念的改变,独生子女家庭成为基本的家庭模式。 以往的多子女家庭结构中,子女间互相监督、相互制衡,彼此间往往会达成一种默契或隐性协议,子女对老人的赡养往往由以下几种方式分摊。一是平均分摊。这种方式操作简单,子女相互协 商或征求老人意见后,按照商定标准等量分摊老人的养老费用。这种方式不利于形成家庭团结的凝聚力,也会造成子女心理上的不平衡和老人的失落感。因为在多子女家庭中,受条件限制,父母对孩子不可能做到等同对待,往往有长幼、男女间的差别。二是按子女的负担能力分摊。这种方式要求子女根据自身经济条件和实际状况确定负担程度。经济宽裕的子女可多出资,经济条件差的子女可少出资,住房相对宽松的子女可接老人一起居住。这种方式较上者更为合理,但在确定分摊比例时容易产生矛盾,且子女的负担能力也并非一成不变。三是按子女年少时所受待遇予以分摊。这种方式以近乎公平的方式,按照子女年幼时从父母那获得的照顾和收益的多少,在父母年老时按此比例予以反哺偿还。年幼时谁从父母那得到的多,谁就应在父母年老时承担的更多。 当子女对老人赡养的隐性协议或默契破裂时,便会产生争端和纠纷。此时,一般首先会在家庭内部协商解决。其次,会通过亲戚朋友、左邻右舍的舆论谴责和道德压力来解决。最后,实在无法达成协议时,只能求助于法律手段。 家庭规模的小型化直接导致供养来源的减少,子女负担加重。而且原先如果出现家庭争端可以首先通过子女间内部协商来解决,子女数量的减少不但中断了这一途径,还会弱化家庭外部对其的影响,子女的不当或不孝行为会因“家丑不可外扬” 等观念的家 庭结构变化对农村家庭养老制度 的影响因素分析■ 陕西师范大学! 观察思考 GUANCHASIKAO 23 王 彬

2020年最新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调研报告范文

最新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调研报告范文 本文收集了-省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和食品、衣着、居住、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交通通讯、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其他商品及服务共八项消费支出数据。运用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etendlinearependituresystem,eles)对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进行分析。 从表1中的eles参数估计值及统计检验结果来看,各项消费支出和人均纯收入之间都存在较强的线性关系,eles模型的拟合效果较好。下面从基本需求、需求收入弹性和边际消费倾向方面对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进行分析。 (一)基本消费需求支出水平分析: 基本生活需求能充分满足,但文化、教育、娱乐消费不足。居民基本消费需求支出是指在一定的 __水平下,为保证劳动力的正常再生产,居民对商品和劳务所需要的基本消费量的支付能力,它反映了居民最低消费需求。 由表2得知,省农村居民人均基本生活消费需求支出总额为2040.62元,而人均实际消费支出总额达到4020.87元,将近人均基本生活消费需求的两倍,由此可见,省农村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能够

得到充分满足。进一步观察,尽管在总量上实际消费总额大大高于基本需求总额,但文教娱乐这一项并没有达到基本需求额,反映出省农村居民的文化、教育、娱乐现状亟待改善。 (二)边际消费倾向分析: 消费意识较强,但消费结构层次偏低。边际消费倾向是消费变动额和收入变动额之间的比率。它反映了居民对各类消费的偏好及其新增购买力的投向。 由表1得知,省农村居民总边际消费倾向为0.70,说明农村居民新增收入中的70%用于生活消费支出。显示出省农村居民储蓄率较低,消费意识较强。这对全省经济的健康快速增长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各大类边际消费倾向系数中,排第一位是食品(0.3352),其次是居住(0.2051)。这说明省农村居民在收入有所增加的情况下,首先考虑的是增加食品的消费量和提高食品的质量,改善膳食结构。紧接着便是考虑改善居住环境,这也反应出省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层次偏低。

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现状对策

财经大学 自学考试毕业论文 题目 专业 学生论文编号 号 指导教师 年度(上/下)

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现状与对策 专业:学号: 学生:指导教师: 摘要 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保障是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及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因此,针对当前农村社会保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应建立合理的筹资机制、建立分层分类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完善和规农村社会保障管理制度、加强法制建设,确保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有法可依。只有这样,才能加快农村社会保障建设的步伐。 [关键词]农村社会保障;现状;问题;对策 .

目录 摘要............................................................................................................................ Abstract…………………………………………………………………………………………目录............................................................................................................................ 一、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的现状.............................................................................. (一)农村养老保险在反复中探索推进.................................................................(二)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在强力推进中面临难题.................................................(三)社会救助体系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健全和规................................二、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完善,保障覆盖面窄............................................(二)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在强力推进中面临难题.................................................(三)农村社会保障的管理体制不够科学与规,缺乏法律保障.....................三、发展和完善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的对策............................................................

农村家庭消费支出结构调查报告

《关于农村家庭消费支出结构的调查报告》 调查人:沙松、沙青 时间:2013年7月20号

关于农村家庭消费支出结构的调查报告 调查人:沙松(水工122)、沙青(葡酒124) 指导老师:张捐社、李博 时间:2013年7月20号 地点:山东省定陶县前沙海村 一、调查情况简介 自古以来,我国就是一个农业大国,5000年的华夏文明是依靠农耕文明一点点积淀起来的。目前我国农民人数占据了全国人口的三分之二,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和消费质量的提高对国家的发展和繁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可是和繁荣的城市相比,农村居民的生活状态又是什么样的呢?毋庸置疑,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是否稳定,农村市场是否旺盛,也直接影响到我国经济的发展,也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伟大目标能不能够实现。面对飞速发展的中国,这些宏观的发展是否也反映到了中国的农村?是不是对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带来了提高?对此,在这个暑假我对山东省定陶县前沙海村的居民家庭消费支出结构进行调查,通过对村民家庭消费支出结构进行分析,并和以往的消费结构进行比较,进而得出农村居民生活水平是否得到提高以及如何提高的结论。在本次调查的过程中,我主要通过走访的形式来了解村民家庭消费支出结构共走访50户),通过提出具体的问题获得数据资料,主要包括食品,居住,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交通和通讯,文娱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等方面。 二、调查内容 首先,选好50户村民家庭,分别将其编号1-50号。(因调查主要通过访问进行,并且访问的内容以及涉及的问题都相似,现在仅列出一例调查内容) 针对于家庭消费结构我主要对以下问题进行询问: 1、请问您的年龄是? 答:47岁。 2、您的文化程度是? 答:小学。 3、您家有几口人? 答:5口,包括家里的老人,有两个孩子。 4、家庭的主要收入主要依靠什么? 答:我和儿子外出打工,妻子无工作,在家务农,女儿在上学。 5、您的家庭月收入大概为多少?(包括家里所有的人) 答:整个家庭5口人的月收入大概在3000元到3500元左右。

中国农村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模式分析

中国农村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模式分析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约占全国人口的71%,农村老人约占全国老人的75%以上。由于社会历史的原因,农村老人的养老问题比城镇老人更为艰难。老有所养,一直是广大农民的迫切愿望,也是学术界和各级政府开始关注的课题。近年来,与农村社会保障体制滞后相适应,农村养老保障体制也自然游离于社会保障网之外,据统计,中国农村目前有97.6%的老人依靠家庭养老,而依靠退休金和集体养老的老人仅占 2.34%。人口老龄化给农民家庭带来的负担,抑制了农村消费和农民的购买力,也阻碍了计划生育政策的执行和农村人口素质的提高,这种状况不利于农村改革的进行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而且不利于整个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加快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制已经成为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 一、中国农村传统家庭养老模式的现状和局限性 中国农村老人与城镇老人的显著区别在于农村老人没有退休金,而且农村老人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极少,他们因年老疾病丧失劳动能力后,生活来源只能完全依赖子女,经济上靠子女供养,生活上靠子女照料,没有其他出路。目前,农村老人的生活方式主要有三种:一种是多代同堂型,既三世同堂或四世同堂,老人与子孙同吃同住,共同生活,生产生活中的事物主要由子女决定,老人除了做点家务或照看孩子外,别无其他活动。有的家庭则沿袭古老的家族管理习俗,由老人做主,子女很少有个人财产。另一种是分居赡养型,既能够从事一

般家务的老人和子女分开居住,老人的责任田和口粮田交给子女耕种,生活费用由子女供应,女子定期把生活用品或现金交给老人,他们一般居住较近,感情联系较为密切。再一种是独立生活型,既具有一定劳动能力的老人,依靠承包田种植或家庭养殖等方面的劳动收入来养活自己。但老人一旦丧失劳动能力,这种生活方式就难以维持了。 家庭养老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它是伴随着古老的农业文明而出现的。在原始社会里,老年人并不是一开始就受到家庭和社会的尊重,那时候为了保存种群的生存和延续,老年人和无行动能力的人会被很残忍地杀害或遗弃。后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剩余的生活资料足以养活老年人,赡养老人的孝文化才有了物资基础,而且在农业社会里,简单地耕作方式使老年人的经验和智慧受到尊重。社会统治者为了通过控制家庭而控制个人,把孝文化推崇到很高的位置,孝顺父母和家庭养老就逐渐成为基本的社会规范,成为人们自觉遵守的义务和责任。然而,近年来,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人们受利益的驱动,传统的孝文化观念和家庭养老方式开始日益瓦解,子女虐待老人和不赡养老人的现象不断上升。据《中华老年报》报道,山西省有关部门近4年接待来访的老人2万多起,在侵犯老年人利益的案件中,赡养权受到侵犯的比例最高,得不到家庭赡养的老人多是高龄、多病的农村老人,而这些老人恰恰是最需要照顾的。目前,在我国农村的大部分地区,经济还比较落后,农民收入较低,供养老人对中年夫妇来说是沉重的负担,尤其在老人生病的情况下更是如此。这时子女往往会更看重自身的经济利益,而不是遵从传统文化的要求尊老养老。

农村居民消费变迁情况调查及分析

农村居民消费变迁情况调查及分析——从于管营村发 展看农村居民消费变迁 马卫南课题组 一、农村居民消费变化的具体表现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实现促进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的转变。近年来,由于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的进步,农村居民的消费状况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对此,小组成员深入到于管营村进行了调查,面向于管营村的广大村民发放了120份调查问卷,经过三天的发放,实际回收108份,88份整体信息完整,此次问卷调查对象统计包括20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20人,20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生的28人,20世纪九十年代出生的人(主要为10-20岁)40人,通过这一系列的调查访问我们了解到农村居民消费的具体表现如下: 1.村民们消费观念的变化表现的最为明显。在进行调查问卷的整合分析的过程中, 出生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人中有60﹪的人选择在需要购买某物而钱不够时会选择干脆不买了,出生于七八十年代的人中有85.7﹪的人选择不购买,相比较而言,青年一代有了很大的变化,在出生于九十年代的人中有37.5﹪的人选择向亲戚朋友借钱购买,有25﹪的人选择向父母借钱买,这说明四五十年代人们还属于保守性消费,到了九十年代的时候,消费观念逐步放开,提前消费现象逐步出现并发展。 2.村民们对消费对象的选择有较大变化。社会的进步使得商品呈现多元化趋势,不同的时代,消费对象必然有其不同的特点,在本次的农村居民消费调查过程中,这一特点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五六十年代人们普遍喜欢购买床、衣柜、沙发、桌椅等家私用品。有60﹪的人仍然觉得目前家里尚缺少床、沙发、衣柜、桌椅等高档家私,而在七八十年代年代人们则倾向于购买冰箱、空调、电视等大型的家用电器,57.1﹪的人认为目前家里尚缺少空调等大家电。到了九十年的时候,绝大多数人都认为轿车是必备的代步工具,也是消费首选品,高达70%的人认为目前家里尚缺少小轿车。据此可以看出,农村的消费需求已经从日常必备的生活用品向服务型产品转变。 3.村民们获取消费信息的渠道有较大变化。由于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消费的模式也在改变,村民们对商品服务的获取也有其不同的渠道,在我们的调查过程中,20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倾向于经过朋友介绍再购买商品,在消费抉择上,他们比较依赖周围的亲戚朋友,有80﹪的人选择朋友介绍,仅有20﹪通过电视和广告的介绍,由此可以看出他们倾向于经过朋友介绍再购买商品。而在调查七八十年出生的人时通过数据的统计可以看到,14.3﹪的人选择朋友介绍,35.7﹪的人选择电视广告的介绍,7.1﹪人选择网上查阅,42.9﹪的人会直接去商场挑选产品,由此可以看出他们倾向于去商场亲自挑选适合自己家庭的商品,而在20世纪九十年代时几乎80﹪的人选择上网查阅所需的商品,网络是他们获取消费信息的首选方式。 4.村民们对品牌的关注度有很大变化。由于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时品牌效益尚未得到关注,因此在购买商品时人们倾向于选择实用型的产品,而在七八十年代人们则比较喜欢物美价廉的产品,到了九十年代人们更关注名牌产品,除了实用外,品牌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的购买条件。 5.村民们在消费决策方面有很大的变化。大男子主义以及家长独裁制逐步消失,人们的自主和平等衣食随着社会文化的提高也在逐步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在购买大件商品时会选

当前农村家庭结构现状调查报告

当前农村家庭结构现状调查报告 ——基于北舞渡镇农户调查问卷分析 经济管理学院 工商管理10-1班 张萌 学号:311010010130 调查时间:2012-07-10至2012-07-20 调查地点:河南省舞阳县北舞渡镇 调查方式:问卷调查 指导老师:张富文 综述:在当代政策环境及经济发展条件下,农村家庭结构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时刻发生着变化,农村城镇地区在这种变化的环境条件下获得了快速发展的机遇,农民生活水品的提高及城镇一体化日益明显等已诉说着农村的文明与进步,同时农村人口的流失及在计划生育政策下农村家庭人口数量的下降也警戒你我,显明农村家庭结构在激烈的变迁中。基此,正确认识当前农村家庭结构的现状,在家庭结构的变迁中趋利避害,保障农村家庭结构朝着有利于农村家庭建设的方向变化发展。 调查目的:正确认识当前农村家庭结构的现状,在家庭结构的变迁中趋利避害,保障农村家庭结构朝着有利于农村家庭建设的方向变化发展。

当前农村家庭结构现状调查报告 ——基于北舞渡镇农户调查问卷分析 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家庭结构受来自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时刻发生着变化,所谓机遇伴危险同在,进步携不利同行,随着国家惠农强农政策的实施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民生活水平是蒸蒸日上,同时农村家庭结构也处于激烈的变迁中,农村移民城市及外出务工人员携子女落户城市已屡见不鲜,农村人口流失和计划生育下农村家庭人口数量的下降促使我们不得不正确认识当前农村家庭结构的现状,以至做到趋利避害,保障农村家庭结构的变化朝着有利于农村家庭建设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农村、家庭结构、变迁、现状、趋利避害 农村家庭处于社会的基层,它的存在维系着社会基本生活的稳定,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深入,城市领携农村,带动农村一步步城市化,近些年来外出务工人员数量不断增加,由于常年在外而想转移户口定居城市人口不在少数,再有高考制度下的户籍转移制度给了无数农村学子鱼跃龙门轻松落户大城市的机会,这些农村家庭的转移及农村人口数量的下降严重冲击着农村家庭结构。 一、农村家庭结构类型及变迁 小结:(宋体小四,1.5倍行距) 参考文献:(楷体小四) 目前国内学者对家庭结构分类主要按代际层次和亲属关系以及家庭结构完整性两个方面来 分析家庭结构类型。从代际层次和亲属关系来看,中国农村家庭主要包括核心家庭、主干家庭、单身家庭和联合家庭等;从家庭成员结构的完整性来说,又可分为完整家庭与不完整家庭,空巢家庭以及隔代就是当前农村不完整家庭的具体表现类型。 随着国家惠农强农政策的实施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家庭是组成社会的基本细胞,也是社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现其实正是一直履行着维系社会基本生活与稳定的基本功能。改革开放以来,大批农村人口进城务工,使得农村人口数量下降,导致农村家庭结构的变化,变异家庭数量在农村家庭结构中呈现迅速上升趋势。笔者通过对东北地

农村养老现状及对策

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就是需要稳定”,而“中国百分之八十的人口住在农村,中国的稳定首先要瞧这百分之八十稳定不稳定”。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有个稳定的社会环境,稳定就是深化改革与加快发展的前提,而农村稳定又就是整个国家稳定的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没有农村的稳定,就没有全国的稳定。解决农村养老就是我国社会保障的重要内容与组成部分,尤其就是我国有70%的人口生活在农村,探讨农村养老保障模式,对于实现我国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与社会与谐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农村养老现状 我国农村流传一首打油诗“隔窗望见儿喂儿,遥想当年我喂儿。儿喂儿来不喂我,不知将来谁喂儿。”这一首打油诗反映了我国农村现实生活中残酷的、真实的生活写照。残酷的现实生活直接冲击我国农村现在传统养老模式即家庭养老,也就就是靠儿子与土地养老,农村老人生活主要靠土地获得基本生活需要的粮食,其次才就是从儿子那里获取经济援助。即使我国农村发展到今天,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与人民生活水平不高等因素的影响,家庭养老模式仍然就是农村养老的主要形式。虽然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报告中强调“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当前农村一部分年轻人自主意识的增强,传统的“孝”文化观念趋于淡薄,随着改革开放我国农村人口流动性显著增强,尤其就是山区农村的青壮年大批涌向发达地区打工,家里往往只留下妇女、小孩、老人,甚至一些家庭青年夫妇全部外出打工,只留下老人与小孩,让老人照瞧小孩,往往让老年人不堪重负。农村人口向城镇的流动迁移,直接导致农村老年人身边子女数减少,从而冲击着中国农村家庭养老。“都说养儿能防老,可儿山高水远她乡留”,一句心酸的歌词道出对养老问题的担忧。同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的重大变革,对农民的个体价值给予了多方面的承认,并从道义上肯定了追求个人幸福的合理性。个体价值的确动摇了传统家庭伦理的基础,老人在家庭中的传统权威地位全面动摇。加之现代社会中老年人在文化资源、经济资源等方面处于弱势地位,导致老年人在家中处于较低的地位,难以在家庭中获得其想要的生活照料与精神慰籍。所有的这一切都导致了当代中国农村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出现了一系列的赡养问题。因此,在农村家庭养老中,有的老人能生活幸福,安度晚年;有的只能维持温饱,有的却受到虐待,这反映出农村家庭养老在表面维持的背后,潜伏着一种危机。陈红一首“常回家瞧瞧”歌曲,“。。。。。。。。。找点时间,找点空闲,领着孩子常回家瞧瞧,带上笑容,带上祝愿,领着爱人常回家瞧瞧”。这一首歌曲就是现实生活中老人心理与精神方面的真实写照。 二我国养老困境 思想导致社会前进步伐缓慢。我国农村农民虽然经历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社会主义社会这一个漫长的道路,但就是思想还就是很陈旧,就像就是山上的花岗石一样一点都没有改变,生儿子养老的思想已经深深地扎根在农民的思想里。农民的思想就是如果只有一个女儿,女儿出嫁以后,家里面就剩下两个老人生活,平时没有亲人在身边照顾的确很孤独,她们都希望自己身边儿孙满堂,哪怕平时闹一点、忙一点她们心理很充实。哪怕就是违反《计划生育条例》也要生一个儿子,等老了以后,不管儿子孝顺如何老了总就是有人养老送终。在现实生活当中的情况也的确如此,女儿大了总就是要出嫁,出嫁以后呆在别人的家里,就就是有孝心也就是偶尔回家一趟,不可能仍然天天住在娘家照顾两位老人。当两位老人去世一位的时候另一位就是很孤独的,特别就是单身老人有病的时候,常常连吃饭这样的基本生活都

中国北方农村家庭能源消费结构变化分析

大连理工大学本科外文翻译 中国北方农村家庭能源消费结构变化分析: 事例研究 Analysis of changes in the structure of rural household energy consumption in northern China A case study 学院(系):能源与动力学院 专业:能源与环境 学生姓名:李延庆 学号:200672060 指导教师:宁亚东 完成日期:2010年6月5日

中国北方农村家庭能源消费结构变化分析:事例研究Zhongren Zhou,Wenliang Wu,Xiaohua Wang,Qun Chen,Ou Wang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南京农业大学工程学院 农业部农村经济调查中心 摘要目前对中国北方农村地区家庭能源消费结构变化有少量的研究调查,在这里,从能源来源和最终消费意义上说,我们认真分析了从1989年到2005年桓台县农村家庭能源消费,结果显示:商业能源消费增加,在绝对额和相对部分中都是如此。非商业能源使用大幅减少,但是在总能源中还占有相当大的部分。从能源的最终消费意义上说,用来做饭和家庭取暖的能源基本上是同等重要。有史以来用来做饭的能源在总能源中占支配地位,对于娱乐互活动来说能源的使用相比较而言出乎意料的增加。此外,我们讨论的是能源消费结构对农村能源消费额,环境的影响和能源的供需平衡变化的影响。结果显示,家庭能源消费的支出是稳定的,环境恶化,化石燃料的供应在很长一段时间是不可持续的。为了当地能源来源,环境,经济的持续发展,充分的开发合适的,当地可再生能源资源将是必由之路。 关键字:能源消费能源类型中国北方可再生能源农村地区 1 前言 自从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高速的社会经济发展同广泛的农村能源建设一样,有着较好的发展,农村地区家庭能源消费结构发生显著改善。商业能源的消费比例相对于总能源的消费从1980年的15.71%增加到2005年的45.40%。此外,在发展中地区和中国北方商业能源的消费占总消费的较大比例,在那里煤炭被用来作为家庭取暖的燃料。农村家庭能源消费结构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区有所不同,它可以被很多因素影响,其中包括当地能源来源、气候、经济、社会结构、文化和地理位置。然而,在某些类似的地区消费的某些方面表现出某种趋势。因此,在典型的地区对能源消费结构变化

中国农村养老问题的调查报告

中国农村养老问题的调查报告 中国农村养老问题的调查报告 摘要:农村养老问题直接关系到中国农村秩序的稳定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由于固有的道德体系的崩溃和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通过构建和不断完善农村养老法律体系来规范农村养老已是大势所趋,“以家庭养老为主导,强化社会养老保险、引进商业养老保险,建立多种形式并存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价值定位既符合中国农村的实际,又有利于操作和实施。 人总是要老的,这是一种客观的不可逆转的趋势。人老的直接后果就是获得生存条件的各种能力逐渐丧失,那么,曾经为这个社会做出过贡献的老人们在其

获得生存的能力逐渐失去时,谁应该向老人伸出援助之手,为其提供物质和精神的帮助呢?这就是养老问题。随着计划生育政策在农村的实施,拥有中国大多数老年人口的农村地区将迅速出现家庭小型化的倾向。同时,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流动、农村年轻一代道德观念的下降等因素,都使得传统的家庭养老形式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不难想象,在新的世纪,农村养老问题将是我国最大的社会问题之一。农村养老这个被我们回避了半个世纪的课题,在人权制度逐渐完善、社会物质文化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我们已经没有了回避理由。 一、中国农村传统的家庭养老的基础分析 养儿防老是中国农村几千年的传统养老方式,这种以家庭作为最基本的养老模式得以长期存在的基础是什么?对这个问题的深层次研究将成为我们设计今天的农村养老制度的重要参考依据。 家庭养老的客观条件分析

1.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是家庭养老的前提条件 新中国建立以前的两千多年中,中国农村一直处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社会。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是一种不发达的经济形态,低下的生产力将农民紧紧地束缚在一块块土地上而无其它谋生手段,封闭的交往形式又使农民只能依靠自身积累经验而无其它获取知识的途径。于是,对土地和耕作知识的拥有就成了社会继承与世代交替的重要内容。土地是父母的私有财产,父母退出生产领域后,并不放弃对生产资料的占有权,子女要想获得土地必须以赡养父母为代价。同时,子承父业是传统农民家庭的突出特点,后代不仅由父母抚养成人,而且还从父祖那里学会谋生的技能,继承一定的产业和土地,这种生活上经济上的高度依赖使得他们自觉服从父辈祖辈的制约,不敢有丝毫违抗。 父辈们靠土地生产生育,培育后代;子辈们靠土地维持生活,赡养老人,土地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