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7高中高考化学分类试卷试题专题1常用化学计量.doc

2017高中高考化学分类试卷试题专题1常用化学计量.doc

2017高中高考化学分类试卷试题专题1常用化学计量.doc
2017高中高考化学分类试卷试题专题1常用化学计量.doc

2017 年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 1

常用化学计量Ⅰ—阿伏伽德罗常数和物质的量

1.(2017?新课标Ⅱ -8 )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

N A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L0.1mol?L ﹣1

4

4

+

0.1N A

NHCL 溶液中, NH 的数量为

B . 2.4gMg 与 H 2SO 4 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 0.1N A

0.2N

C .标准状况下, 2.24LN

2

和 O 的混合气体中分子数为

A

2

D . 0.1mol H 2 和 0.1mol I 2 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其分子总数为0.2N A 2. ( 2017?新课标Ⅲ -10) 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0.1 mol 的 11

B 中,含有 0.6N A 个中子 B

. pH=1 的 H 3PO 4 溶液中,含有 0.1N A 个

H +

C . 2.24L (标准状况)苯在

O 中完全燃烧,得到

0.6N

A

个 CO 分子

2

2

D .密闭容器中 1 mol PCl 3 与 1 mol Cl 2 反应制备 PCl 5(g) ,增加 2N A 个 P ﹣ Cl 键

3.(2017?浙江 -22 )设 N 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标准状况下, 2.24 L 乙醇中碳氢键的数目为

0.5 N A

B .1 L 0.1 mol?L ﹣ 1

硫酸钠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0.4 N A

C . 0.1 mol KI 与 0.1 mol FeCl 3 在溶液中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 0.1 N

D . 0.1 mol 乙烯与乙醇的混合物完全燃烧所消耗的氧分子数为 0.3 N

A

A

Ⅲ—常用化学计量综合

1. (15 分)(2017?新课标Ⅰ -26 )凯氏定氮法是测定蛋白质中氮含量的经典方法,其原理是用浓

硫酸在催化剂存在下将样品中有机氮转化成铵盐,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处理铵盐,然后通过滴

定测量。已知: NH 3 H 3BO 3 NH 3 H 3BO 3 ; NH 3 H 3BO 3 HCl NH 4Cl H 3BO 3

回答下列问题:

( 1)a 的作用是

( 2)b 中放入少量碎瓷片的目的是

。 f 的名称是 。

( 3)清洗仪器: g 中加蒸馏水;打开 k 1 ,关闭 k 2

、k 3 ,加热 b ,蒸气充满管路;停止加热,

关闭 k 1 ,g 中蒸馏水倒吸进入 c ,原因是

;打开

k

2

放掉水,重复操作

2 ~

3 次。

( 4)仪器清洗后, g 中加入硼酸(

H 3 BO 3 )和指示剂。铵盐试样由 d 注入 e ,随后注入氢 氧化钠溶液,用蒸馏水冲洗

d ,关闭 k 3 ,d 中保留少量水。打开

k 1 ,加热 b ,使水蒸

气进入 e

① d 中保留少量水的目的是

② e

中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e

采用中空

双层玻璃瓶的作用是

( 5)取某甘氨酸( C 2 H 5 NO 2 )样品 m 克进行测定,滴定 g

中吸收液时消耗浓度为

c mol L 1

的盐酸 V mL ,则样品中氮的质量分数为

% ,样品的纯度 ≤

% 。

2.( 14 分)(2017?新课标Ⅱ -26 )水泥是重要的建筑材料.水泥熟料的主要成分为

CaO 、 SiO 2,

并含有一定量的铁、铝和镁等金属的氧化物。实验室测定水泥样品中钙含量的过程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 1)在分解水泥样品过程中,以盐酸为溶剂,氯化铵为助溶剂,还需加入几滴硝酸。加入硝酸

的目的是,还可使用代替硝酸。

( 2)沉淀 A 的主要成分是,其不溶于强酸但可与一种弱酸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加氨水过程中加热的目的是。沉淀 B 的主要成分

为(填化学式)。

( 4)草酸钙沉淀经稀H2SO4处理后,用 KMnO4标准溶液滴定,通过测定草酸的量可间接获知钙的

含量,滴定反应为:﹣+ 2+ 水泥样品,滴定时消耗了

MnO +H+H C O →Mn +CO+H O.实验中称取 0.400g

4 2 2 4 2 2

0.0500mol?L ﹣1的 KMnO4溶液 36.00mL,则该水泥样品中钙的质量分数为。

3.( 15 分)(2017?新课标Ⅲ -27 )重铬酸钾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一般由铬铁矿制备,铬铁

矿的主要成分为 FeO?Cr2O3,还含有硅、铝等杂质。制备流程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的主要反应为:

FeO?Cr O+Na CO+NaNO Na CrO +Fe O+CO+NaNO 。上述反应配平后FeO?CrO 与 NaNO的系

2 3 2 3 3 2 4 2 3 2 2 2 3 3

数比为。该步骤不能使用陶瓷容器,原因是。

( 2)滤渣 1 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滤渣2 的主要成分是及含硅杂质。

( 3)步骤④调滤液 2 的 pH 使之变( 填“大”或“小”) ,原因是

(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 。

( 4)有关物质的溶解度如图所示.向“滤液3”中加入

适量 KCl,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得到K2Cr 2O7固体。

冷却到(填标号)得到的K2Cr2O7固体产品最多。

a.80 ℃

b.60 ℃

c.40 ℃

d.10 ℃

步骤⑤的反应类型是。

(5)某工厂用 m1 kg 铬铁矿粉(含 Cr2O3 40%)制备

K2Cr2O7,最终得到产品 m2 kg ,产率为

×100%。

4.(14 分)(2017?新课标Ⅲ -26 )绿矾是含有一定量结晶水的硫酸亚铁,在工农业生产中具有

重要的用途。某化学兴趣小组对绿矾的一些性质进行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 1)在试管中加入少量绿矾样品,加水溶解,滴加KSCN溶液,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再向试管

。中通入空气,溶液逐渐变红。由此可知:

( 2)为测定绿矾中结晶水含量,将石英玻璃管(带两端开关K1和 K2)(设为装置A)称重,记为

m1 g .将样品装入石英玻璃管中,再次将装置 A 称重,记为m2 g .按下图连接好装置进行实验。

①仪器 B 的名称是。

②将下列实验操作步骤正确排序

(填标号);重复上述操作步骤,直

至 A 恒重,记为 m 3 g 。 a .点燃酒精灯,加热 d .打开 K 1 和 K 2,缓缓通入

N 2 b

.熄灭酒精灯

e .称量 A

f c

.关闭 K 1 和

.冷却至室温

K 2

③根据实验记录,计算绿矾化学式中结晶水数目 x= (列式表示)。

若实验时按 a 、 d 次序操作,则使 x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

( 3)为探究硫酸亚铁的分解产物,将( 2)中已恒重的装置 A 接入下图所示的装置中,打开

K 1

和 K 2,缓缓通入 N 2,加热。实验后反应管中残留固体为红色粉末。

①C 、 D 中的溶液依次为 (填标号) 。 C 、 D 中有气泡冒出,并可观察到的现象分别 为 。 a .品红b . NaOH c . BaCl 2 d .Ba(NO 3) 2 e .浓 H 2SO 4 ②写出硫酸亚铁高温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5.( 4 分)(2017?浙江 -29 )分别称取 2.39g(NH 4) 2 SO 4和 NH 4Cl 固体混合物两份。 ( 1)将其中一份配成溶液,逐滴加入一定浓度的 Ba(OH)2 溶液,产生的沉 淀质量与加入 Ba(OH) 2 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混合物中 n[(NH 4) 2SO 4] :

n(NH Cl) 为

4

( 2)另一份固体混合物中 +

NH 4 与 Ba(OH)2 溶液 ( 浓度同上 ) 恰好完全反应时,

溶液中 c(Cl ﹣

)= ( 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 。

2017 年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 1 常用化学计量Ⅰ—阿伏伽德罗常数和物质的量

答案与解析

1.【答案】 D +

【解析】 A .铵根易水解,所含

NH 4 数小于 0.1N A ,故 A 错误;

2 4

2+

2mol 电子,故 0.1molMg

B .n ( Mg ) =0.1mol ,Mg 与 H SO 反应生成 Mg ,则 1molMg 参与反应转移

参与反应转移 0.2mol 电子,即 0.2N A ,故 B 错误; 1mol ,故 2.24LN

和 O 的混合气体中分子数为 C .标准状况下, 22.4L 任何气体所含的分子数为

2

2

0.1mol ,即 0.1N A ,故 C 错误;

0.2NA 。

D . H +I

2

2HI 这是一个反应前后分子物质的量不变的反应,故反应后分子总数仍为

2

【考点】 阿伏加德罗常数。 【专题】 阿伏加德罗常数和阿伏加德罗定律。

【点评】 本题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应用,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气体摩尔体积指的是

1mol 任

何气体的体积为 22.4L .

2.【答案】 A 【解析】 A . 11B 中含有中子数 =11﹣ 5=6, 0.1 mol 的 11

B 中含有 0.6mol 中子,含有 0.6N A 个中子,故 A 正确; B .没有告诉 pH=1 的

H 3PO 4 溶液的体积,无法计算溶液中含有氢

离子的物质的量就数目,故 B 错误; C .标准状况下苯不是气体,不能使用标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计算,故 C 错误;

D . PCl 3 与 Cl 2 生成 PCl 5 的反应为可逆反应,则生成 PCl 5 的物质的量小于 1mol ,增加的 P ﹣ Cl 键

小于 2N A ,故 D 错误;

【考点】 阿伏加德罗常数;弱电解质的电离;化学计量;物质结构。 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 阿伏加德罗常数和阿伏加德罗定律

【点评】 本题考查阿伏伽德罗常数的计算与判断, 题目难度不大, 明确标况下气体摩尔体积的使

用条件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物质的量与其它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B 为易错点,注意缺少溶液体

积。 3.【答案】 CD

【解析】 A 、标况下乙醇为液体,故不能根据气体摩尔体积来计算其物质的量,故 A 错误; B 、硫酸钠溶液中,除了硫酸钠外,水也含氧原子,故此溶液中的氧原子的个数大于 0.4N A 个, 故 B 错误; C 、 0.1 mol KI 与 0.1 mol FeCl 3 在溶液中能完全反应,且碘元素由﹣ 1 价变为 0 价,故 0.1molKI

反应后转移 0.1mol 电子即 0.1N A 个电子,故 C 正确; D 、1mol 乙烯和乙醇均消耗 3mol 氧气,故 0.1mol 乙烯和乙醇消耗 0.3mol 氧气即 0.3N A 个氧气分

子,故 D 正确.

【考点】 阿伏加德罗常数 【专题】 阿伏加德罗常数和阿伏加德罗定律

本题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难度不大,应注意掌握公式的运用和物质的结构。

Ⅲ—常用化学计量综合

1. 【答案】( 1)使容器内气体压强与外界大气压相同(或平衡压强)

( 2)防暴沸

直形冷凝管( 3)停止加热,水蒸气变为液态,装置内压强减小

( 4)①液封,防漏气

② NH 4

OH

=== NH 3↑ H 2 O ;保温( 5)

1.4cV

7.5cV

m m

【解析】( 1)该装置利用水蒸气推动 NH 3 进入 g

装置,故 a (空心玻璃管)的作用是使容器内气

体压强与外界大气压相同(或平衡压强) 。 ( 2)防暴沸

直形冷凝管( 3)加热圆底烧瓶使整个装置内充满水蒸气,停止加热,关闭

k 1

时,右侧装置内水蒸气冷凝为液态,装置内压强减小。 ( 4)①防止漏气 ② e 采用中空双层玻璃瓶的作用是减少热量损失,尽量保证水以水蒸气形 式存在。 ( 5)①根据 N 守恒,甘氨酸中的 N 元素被处理成铵盐后,在

e 装置中转化为 NH 3 进入 g 装置:

n(C 2H 5 NO 2 ) n(NH 4 ) n(NH 3 ) n(HCl) cV 10 3

, n(N) cV 10 3 ,

m(N) 1.4cV

②由于 HCl 具有挥发性,可能有部分逸出,导致测量结果偏高,

w(N) 100% % m m cV

75 7.5cV

测得 N 的含量应为最大值,纯度为 1000 % 。

m 100%

m

【考点】 探究物质的组成;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离子反应与离子方程式;化学计算。

【专题】 定量测定与误差分析. 【点评】 本题考查含量的测定实验设计,为高考常见题型,试题涉及了元素化合物的性质、 实验原理、 物质制备等, 侧重考查学生对实验方案理解及对元素化合物的知识的应用能力,难度中等。

2.【答案】 ⑴将样品中的 Fe 2+ 氧化为 Fe 3+ H 2O 2 ⑵ SiO 2 SiO 2+4HF=SiF 4↑+2H 2O

⑶ 防止胶体生成,易生成沉淀。 Al(OH)

3

、 Fe(OH) 3 ⑷ 45.0%

【解析】( 1)铁离子在 pH 较小时易生成沉淀,加入硝酸可氧化亚铁离子生成铁离子,比避免引

入新杂质,还可用过氧化氢代替硝酸,故答案为:将样品中的

Fe 2+氧化为 Fe 3+; H 2O 2;

( 2)由以上分析可知沉淀

A 为 SiO ,不溶于强酸但可与一种弱酸反应,

应为与 HF 的反应,方程

2

式为 SiO 2+4HF=SiF 4↑+2H 2O ,故答案为: SiO 2; SiO 2+4HF=SiF 4↑+2H 2 O ;

( 3)滴加氨水,溶液呈碱性,此时不用考虑盐类水解的问题,加热的目的是防止生成胶体而难

以分离, 生成的沉淀主要是 Al(OH) 3、Fe(OH) 3,故答案为: 防止胶体生成, 易生成沉淀; Al(OH) 3、

3 ;( 4)反应的关系式为 2+

2 2 4 4 Fe(OH)

5Ca ~ 5H C O ~ 2KMnO ,

n ( KMnO 4)=0.0500mol/L ×36.00mL=1.80mmol , n ( Ca 2+

) =4.50mmol ,

水泥中钙的质量分数为 ( 4.50 × 10—

3mol × 40g/mol) ×100%/0.400g =45.0% , 故答案为: 45.0%。 【考点】 探究物质的组成或测量物质的含量

;硅及其化合物; 铁、铝及其化合物; 胶体的性质; 化学计算; 【专题】 定量测定与误差分析 【点评】 本题侧重考查物质的含量的测定, 为高频考点, 注意把握流程的分析, 把握物质的性质, 结合关系式法计算,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实验能力和计算能力,难度中等。 3.【答案】 ⑴ 2: 7 二氧化硅与碳酸钠高温下反应生成硅酸钠和二氧化碳

⑵ Fe Al(OH) ⑶小 2﹣ + O

2﹣

3

CrO

+2H ? Cr +HO

4 2

7 2

⑷ c 复分解反应 ⑸[m 2/(m 1×0.4 ×294g/mol ÷152 g/mol)]

【解析】 ⑴铬铁矿的主要成分为

FeO?Cr O ,还含有硅、铝等,制备重铬酸钾,由制备流程可知,

2 3

步骤①的主要反应为 FeO?Cr 2 O 3+Na 2CO 3+NaNO 3

Na 2CrO 4+Fe 2O 3+CO 2

+NaNO ,Cr 元素的化合价由

+3 价升高为 +6 价,Fe 元素的化合价由

+2 价升高为 +3 价, N 元素的化

2

合价由 +5 价降低为 +3 价,由电子、原子守恒可知,反应为 2FeO?Cr 2O 3+4Na 2CO 3

+7NaNO 3

4Na 2CrO 4+Fe 2O 3+4CO 2+7NaNO 2,则 FeO?Cr 2O 3 与 NaNO 3的系数比为 2:7。该步骤不能使

用陶瓷容器,原因是二氧化硅与碳酸钠高温下反应生成硅酸钠和二氧化碳,故答案为: 2:7;二

氧化硅与碳酸钠高温下反应生成硅酸钠和二氧化碳。

( 2)由上述分析可知,滤渣 1 含 Fe 2O 3,滤渣 1 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Fe ,滤渣 2 的主要成分

是 Al(OH) 3 及含硅杂质,故答案为: Fe ; Al ( OH ) 3;

( 3)④中调节 pH 发生 CrO 4 2﹣ +2H + Cr 2O 7 2﹣

+H 2O ,则步骤④调滤液

2 的 pH 使之变小, 增大氢离子

浓度,平衡正向移动,利于生成

2﹣ ,故答案为:小; 2﹣

+

2﹣

+H 2O ;

Cr 2O 7 CrO 4 +2H Cr 2 O 7

( 4)向“滤液 3”中加入适量 KCl ,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得到

K 2Cr 2O 7 固体,由溶解度可

知,冷却到 40℃K 2Cr 2O 7 固体的溶解度在四种物质中最小、且溶解度较大,过滤分离产品最多;

步骤⑤发生 Na 2Cr 2O 7+2KCl=K 2Cr 2O 7↓+2NaCl ,反应类型是复分解反应。 故答案为: c ;复分解反应; ( 5)用 m 1 kg 铬铁矿粉(含 Cr 2O 3 40%)制备 K 2Cr 2O 7,最终得到产品 m 2 kg ,产率为:实际产量 / 理论产量,由 Cr 原子守恒可知,则产率为 [m 2/(m 1×0.4 ×294g/mol ÷152 g/mol)] ×100%, 【考点】 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铁及其化合物;铝及其化合物; 化学计量; 有 【专题】 无机实验综合 【点评】 本题考查物质的制备实验,为高频考点,把握流程中发生的反应、混合物分离提纯、发 生的反应为解答的关键, 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 注意元素化合物知识与实验的结合, 题目 难度不大。 4.【答案】 ⑴硫酸亚铁与 KSCN 不反应、硫酸亚铁易被空气氧化为硫酸铁。

⑵①干燥管

②dabcfe

③ 76(m -m )/9(m

-m )

偏小

2

3

3

1

⑶① c 、 a

产生白色沉淀、品红褪色

② 2FeSO

Fe O+SO ↑+SO ↑

4

2 3

2

3

【解析】( 1)滴加 KSCN 溶液,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可知硫酸亚铁与 KSCN 不反应,但亚铁离子

不稳定,易被空气中氧气氧化生成铁离子,最终溶液变红色。故答案为:硫酸亚铁与 KSCN 不反 应;硫酸亚铁易被空气氧化为硫酸铁; ( 2)①由仪器的图形可知 B 为干燥管, 故答案为: 干燥管; ②实验时, 为避免亚铁离子被氧化, 应先通入氮气,冷却时注意关闭开关,防止氧气进入,冷却至室温再称量固体质量的变化,则正确的顺序为 dabcfe 。故答案为: dabcfe ;

③直至 A 恒重,记为 m 3 g ,应为 FeSO 4 和装置的质量,则 m (FeSO 4) =(m 3﹣ m 1), m (H 2O ) =(m 2 ﹣ m 3) ,则 n(H 2O) =(m 2﹣m 3)/18 、 n(FeSO 4) =(m 3﹣ m 1)/152 ,结晶水的数目等于 =n(H 2O)/ n(FeSO 4)

=76(m 2﹣ m 3)/9(m 3﹣ m 1)

若实验时按 a、 d 次序操作,会导致硫酸亚铁被氧化,则导致固体质量偏大,测定结果偏小。故

答案为: 76(m ﹣ m)/9(m ﹣ m) ;偏小;

2 3 3 1

( 3)①实验后反应管中残留固体为红色粉末,说明生成Fe2O3,则反应中 Fe 元素化合价升高, S 元素化合价应降低,则一定生成 SO,可知硫酸亚铁高温分解可生成Fe O、SO、SO,C为氯化钡,

2 2

3 3 2

用于检验 SO3,可观察到产生白色沉淀, D 为品红,可用于检验 SO2,品红褪色,故答案为:c、a;产生白色沉淀、品红褪色;

②硫酸亚铁高温分解可生成Fe2 O3、 SO3、SO2,方程式为 2FeSO4 Fe2O3+SO2↑+SO3↑,故答案为:2FeSO4Fe2O3+SO2↑+SO3↑.

【考点】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铁及其化合物;硫及其化合物;化学计量。

【点评】本题以绿矾为载体,考查结晶水合物中结晶水数目的测定以及分解产物的鉴别,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实验能力和计算能力,注意把握实验原理、实验技能以及物质性质的分析,

题目难度中等。

5.【答案】⑴ 1: 2 ⑵ 0.1mol/L

【解析】⑴分别称取 2.39g(NH

4 ) 2SO和 NHCl 固体混合物两份,而第一份加100ml 的氢氧化钡生

4 4

成沉淀硫酸钡的质量为 2.33g ,其物质的量为: 2.33g ÷233g/mol =0.01mol ,根据硫酸根离子守恒,所以第一份中硫酸铵的物质的量为0.01mol ,其质量为: 0.01 ×132=1.32g,则每份中NH4Cl 的质量为: 2.39-1.32=1.07g ,所以氯化铵的物质的量为 1.07g ÷ 53.5g/mol =0.02mol ;所以两者的物质的量之比为:0.01 : 0.02=1 : 2,故答案为:1: 2;

⑵由⑵可知 100ml 氢氧化钡的物质的量为:0.01mol ,所以氢氧化钡的浓度为0.01mol/0.1L =0.1mol/L ,而 2.39g ( NH4 ) 2SO4 和 NH4Cl 固体混合物中铵根离子的物质的量为:

0.01 ×2+0.02=0.04mol ,根据NH4 + ﹣

+OH =NH3↑+H2O可知氢氧化钡的物质的量为: 0.02mol ,所以需

氢氧化钡的体积为: 0.02mol/0. 1mol/L=0.2L ,根据 c=n/v=0.02mol/0.2L=0.1mol/L 。故答案为:0.1mol/L 。

2017全国Ⅲ卷高考理综化学试卷分析

2017年全国卷Ⅲ理综化学试卷分析 高三化学备课组 一、试卷总体评价——信息量与难度适中 从总体情况看,全国卷Ⅲ理综试卷化学试题紧扣《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理科)》的规定范围和命题要求,有利于选拔具有学习潜能和创新精神的考生。试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在测试考生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和方法的基础上,全面检测考生的化学科学素养。2017年全国卷Ⅲ理综化学试题以新课标和考试大纲为本,考查了考生对化学学科特点和基本研究方法、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在全面考查主干知识的前提下,更注重考生的实验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试题情境新颖,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区分度良好。 二、选择题——重要核心考点,反应原理及电化学易错 纵观近年全国卷的高考真题及模拟试题,选择题都是围绕着核心考点(化学与生活、元素化合物、电化学、速率和平衡、电解质溶液、有机化学基础、化学实验基础)展开。Ⅲ卷7个选择题,第7题考查化学与生活,学生需要了解关于燃料燃烧和环境保护的常识;第8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此题需要掌握有机的常见反应和物质的鉴别;第9题是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考查学生的基础实验操作;第10题考查阿伏伽德罗常数,需要学生掌握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基本计算;第11题是电化学,考查学生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基本原理;第12题是元素周期律,题目考查了学生对于元素推断和元素性质递变规律的掌握能力;第13题考查电解质溶液,以图像为载体,综合考查了学生对于溶度积和平衡判断的能力。总体看来,选择题难度适中,易出错的是化学反应原理题和电化学综合题。 三、非选择题——化学基本素养和化学计算能力的综合考查

2020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2020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稳 〔2018天津卷〕6.以下各表述与示意图一致的是 A .图①表示25℃时,用0.1 mol·L -1 盐酸滴定20 mL 0.1 mol·L - 1 NaOH 溶液,溶液的pH 随加入酸体积的变化 B .图②中曲线表示反应2S O 2(g) + O 2(g) 2S O 3(g);ΔH < 0 正、逆反应的平稳常数 K 随温度的变化 C .图③表示10 mL 0.01 mol·L -1 KM n O 4 酸性溶液与过量的0.1 mol·L -1 H 2C 2O 4溶液混合时,n(Mn 2+) 随时刻的变化 D .图④中a 、b 曲线分不表示反应CH 2=CH 2 (g) + H 2(g)?? →C H 3C H 3(g);ΔH< 0使用和未使用催化剂时,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解析:酸碱中和在接近终点时,pH 会发生突变,曲线的斜率会专门大,故A 错;正逆反应的平稳常数互为倒数关系,故B 正确;反应是放热反应,且反应生成的Mn 2+对该反应有催化作用,故反应速率越来越快,C 错;反应是放热反应,但图像描述是吸热反应,故D 错。 答案:B 命题立意:综合考查了有关图像咨询题,有酸碱中和滴定图像、正逆反应的平稳常数图像,反应速率图像和能量变化图像。 〔2018重庆卷〕10.()()()22COCl g CO g +Cl g ;0.H ??→?←??> 当反应达到平稳时,以下措施:①升温 ②恒容通入惰性气体 ③增加CO 的浓度 ④减压 ⑤加催化剂 ⑥恒压通入惰性气体,能提高COCl 2转化率的是 A .①②④ B .①④⑥ C .②③⑥ D .③⑤⑥ 10. 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化学平稳的移动。该反应为体积增大的吸热反应,因此升温顺减压均能够促使反应正向移动。恒压通入惰性气体,相当于减压。恒容通入惰性气体与加催化剂均对平

2019年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专题18 物质结构与性质(选修) (解析版)

专题18 物质结构与性质(选修) 1.[2019新课标Ⅰ]在普通铝中加入少量Cu和Mg后,形成一种称为拉维斯相的MgCu2微小晶粒,其分散在Al中可使得铝材的硬度增加、延展性减小,形成所谓“坚铝”,是制造飞机的主要村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状态的镁中,电离最外层一个电子所需能量最大的是 (填标号 )。 A.B.C.D. (2)乙二胺(H2NCH2CH2NH2)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分子中氮、碳的杂化类型分别 是、。乙二胺能与Mg2+、Cu2+等金属离子形成稳定环状离子,其原因是,其中与乙二胺形成的化合物稳定性相对较高的是(填“Mg2+”或“Cu2+”)。 (3)一些氧化物的熔点如下表所示: 氧化物Li2O MgO P4O6SO2 熔点/°C 1570 2800 23.8 ?75.5 解释表中氧化物之间熔点差异的原因。 (4)图(a)是MgCu2的拉维斯结构,Mg以金刚石方式堆积,八面体空隙和半数的四面体空隙中,填入以四面体方式排列的Cu。图(b)是沿立方格子对角面取得的截图。可见,Cu原子之间最短距离= pm,Mg原子之间最短距离y= pm。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 A,则MgCu2的密度是 g·cm?3(列出计算表达式)。 【答案】(1)A (2)sp3sp3乙二胺的两个N提供孤对电子给金属离子形成配位键Cu2+ (3)Li2O、MgO为离子晶体,P4O6、SO2为分子晶体。晶格能MgO>Li2O。分子间力(分子量)P4O6>SO2 (4 23 330 A 824+1664 10 N a- ?? ? 【解析】(1)A.[Ne]3s1属于基态的Mg+,由于Mg的第二电离能高于其第一电离能,故其再失去一个电子所需能量较高; B. [Ne] 3s2属于基态Mg原子,其失去一个电子变为基态Mg+; C. [Ne] 3s13p1属于激发态

2017上海化学高考试卷分析

2017上海化学高考试卷分析 alTable style="BORDER-RIGHT: medium none; BORDER-TOP: medium none; BORDER-LEFT: medium none; BORDER-BOTTOM: medium none; BORDER-COLLAPSE: collapse; mso-border-alt: solid so-yfti-tbllook: 480; mso-padding-alt: 0cm 5.4pt 0cm 5.4pt; mso-border-insideh: .5pt solid so-border-insidev: .5pt solid so-yfti-iroso-yfti-firstro; BORDER-LEFT: ; BORDER-BOTTOM: so-border-alt: solid 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17.95pt; mso-char-indent-count: 1.71">知识块 题号 分值 占有百分比 概念与理论

1、2、3、5、9、11、16、18、19、21、23、24/(2)、25/(1)(2)(3) 约46 31% 元素化合物 6、7、8、13 约12 8% 有机化学 4、12、14、1 5、28、29 约31 21%

化学实验 10、26、27 约23 15% 化学计算 17、20、22、24/(1)(3)(4)、25/(4)、30 约38 25% 3.与最近三年相比 知识块

占有百分比08年 09年 10年 概念与理论33% 31% 25% 元素化合物13%

【化学】2009年高考试题分类汇编:电化学基础(含详细解析)

2009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电化学基础 1.(09广东理科基础25)钢铁生锈过程发生如下反应: ①2Fe+O2+2H2O=2Fe(OH)2; ②4Fe(OH)2+O2+2H2O=4Fe(OH)3; ③2Fe(OH)3=Fe2O3+3H2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①、②中电子转移数目相等 B.反应①中氧化剂是氧气和水 C.与铜质水龙头连接处的钢质水管不易发生腐蚀 D.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不能发生电化学腐蚀 答案:A 解析: ①②反应中消耗O2的量相等,两个反应也仅有O2作为氧化剂,故转移电子数是相等的,A 项正确。①中H2O的H、O两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变,故不作氧化剂,B项错;铜和钢构成原电池,腐蚀速度加快,C项错;钢铁是铁和碳的混合物,在潮湿的空气的中易发生吸氧腐蚀,属于电化学腐蚀,故D项错。 2.(09安徽卷12)Cu2O是一种半导体材料,基于绿色化学理念设计的制取.Cu2O的电解池示意图如下,点解总反应:2Cu+H2O==Cu2O+H2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石墨电极上产生氢气 B.铜电极发生还原反应 C.铜电极接直流电源的负极 D.当有0.1mol电子转移时,有0.1molCu2O生成。 答案:A 解析: 由电解总反应可知,Cu参加了反应,所以Cu作电解池的阳极,发生氧化反应,B选项错误;石墨作阴极,阴极上是溶液中的H+反应,电极反应为:2H++2e-=H2↑,A选项正确;阳极与电源的正极相连,C选项错误;阳极反应为2Cu+2OH--2e-=Cu2O+H2O,当有0.1mol 电子转移时,有0.05molCu2O生成,D选项错误。 3.(09江苏卷12)以葡萄糖为燃料的微生物燃料电池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关于该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

2017年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13个专题)及5套高考试卷烃

专题9 有机化合物 Ⅰ—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 1.(2017?北京-7)古丝绸之路贸易中的下列商品,主要成分属于无机物的是 A.瓷器B.丝绸C.茶叶D.中草药 A.A B.B C.C D.D 【答案】A 【解析】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为有机物,有机物大多数能够燃烧,且多数难溶于水;无机 物指的是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无机物多数不能燃烧,据此分析。 A、瓷器是硅酸盐产品,不含碳元素,不是有机物,是无机物,故A正确; B、丝绸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是有机物,故B错误; C、茶叶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是有机物,故C错误; D、中草药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是有机物,故D错误。 【考点】无机化合物与有机化合物的概念、硅及其化合物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物质的分类专题 【点评】本题依托有机物和无机物的概念考查了化学知识与生活中物质的联系,难度不大,应注意有机物中一定含碳元素,但含碳元素的却不一定是有机物。 Ⅱ—有机结构认识 2.(2017?北京-10)我国在CO2催化加氢制取汽油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CO2转化过程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①的产物中含有水 B.反应②中只有碳碳键形式

C.汽油主要是C5~C11的烃类混合物 D.图中a的名称是2﹣甲基丁烷 【答案】B 【解析】A.从质量守恒的角度判断,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反应为CO2+H2=CO+H2O,则产物中含有水,故A正确; B.反应②生成烃类物质,含有C﹣C键、C﹣H键,故B错误; C.汽油所含烃类物质常温下为液态,易挥发,主要是C5~C11的烃类混合物,故C正确;D.图中a烃含有5个C,且有一个甲基,应为2﹣甲基丁烷,故D正确。 【考点】碳族元素简介;有机物的结构;汽油的成分;有机物的系统命名法菁优网版权【专题】碳族元素;观察能力、自学能力。 【点评】本题综合考查碳循环知识,为高频考点,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注意把握化 学反应的特点,把握物质的组成以及有机物的结构和命名,难度不大。 C H, 3.(2017?新课标Ⅰ-9)化合物(b)、(d)、(p)的分子式均为6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的同分异构体只有d和p两种 B. b、d、p的二氯代物均只有三种 C. b、d、p均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 D. b、d、p中只有b的所有原子处于同一平面 【答案】D 【解析】A.(b)的同分异构体不止两种,如,故A错误 B.(d)的二氯化物有、、、、、, 故B错误 KMnO溶液反应,故C错误 C.(b)与(p)不与酸性4 D.(d)2与5号碳为饱和碳,故1,2,3不在同一平面,4,5,6亦不在同 一平面,(p)为立体结构,故D正确。 【考点】有机化学基础:健线式;同分异构体;稀烃的性质;原子共面。 【专题】有机化学基础;同分异构体的类型及其判定。 【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为高频考点,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注意把 握有机物同分异构体的判断以及空间构型的判断,难度不大。 Ⅲ—脂肪烃

2017年高考新课标Ⅱ卷理综化学试题解析

绝密★启用前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卷(化学)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学科.网写在本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 Ca 40 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 目要求的。 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糖类化合物也可称为碳水化合物 B .维生素D 可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 C .蛋白质是仅由碳、氢、氧元素组成的物质 D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但不宜摄入过多 8.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A N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 L 0.1 mol·1 L -NH 4Cl 溶液中,4NH + 的数量为0.1A N B .2.4 g Mg 与H 2SO 4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1A N C .标准状况下,2.24 L N 2和O 2的混合气体中分子数为0.2A N D .0.1 mol H 2和0.1 mol I 2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其分子总数为0.2A N 9.a 、b 、c 、d 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a 原子核外电子总数与b 原子次外层的电子数相同;c 所在周期数与族数相同;d 与a 同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原子半径:d>c>b>a B .4种元素中b 的金属性最强 C .c 的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强碱 D .d 单质的氧化性比a 单质的氧化性强 10.下列由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实验 结论

2020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专题05 元素及其化合物 (解析版)

专题05 元素及其化合物 1.[2019新课标Ⅰ] 固体界面上强酸的吸附和离解是多相化学在环境、催化、材料科学等领域研究的重要课 题。下图为少量HCl 气体分子在253 K 冰表面吸附和溶解过程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冰表面第一层中,HCl 以分子形式存在 B .冰表面第二层中,H +浓度为5×10?3 mol·L ?1(设冰的密度为0.9 g·cm ?3) C .冰表面第三层中,冰的氢键网络结构保持不变 D .冰表面各层之间,均存在可逆反应HCl 垐?噲?H ++Cl ? 【答案】D 【解析】 【分析】由示意图可知,在冰的表面第一层主要为氯化氢的吸附,第二层中氯化氢溶于水中并发生部分电离,第三层主要是冰,与氯化氢的吸附和溶解无关。 【详解】A 项、由图可知,冰的表面第一层主要为氯化氢的吸附,氯化氢以分子形式存在,故A 正确; B 项、由题给数据可知,冰的表面第二层中氯离子和水的个数比为10—4:1,第二层中溶解的氯化氢分子应少于第一层吸附的氯化氢分子数,与水的质量相比,可忽略其中溶解的氯化氢的质量。设水的物质的量为1mol ,则所得溶液质量为18g/mol× 1mol=18g ,则溶液的体积为18g/mol 1m 0.9ol g/mL ?×10—3L/ml=2.0×10—2L ,由第二层氯离子和水个数比可知,溶液中氢离子物质的量 等于氯离子物质的量,为10 —4 mol ,则氢离子浓度为-4-2102.l 010L mo ?=5×10—3mol/L ,故B 正确;

C项、由图可知,第三层主要是冰,与氯化氢的吸附和溶解无关,冰的氢键网络结构保持不变,故C正确; D项、由图可知,只有第二层存在氯化氢的电离平衡HCl H++Cl—,而第一层和第三层均不存在,故D错误。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氯化氢气体在冰表面的吸附和溶解。侧重考查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及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注意能够明确图像表达的化学意义,正确计算物质的量浓度为解答关键。 2.[2019江苏]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NH4HCO3受热易分解,可用作化肥 B.稀硫酸具有酸性,可用于除去铁锈 C.SO2具有氧化性,可用于纸浆漂白 D.Al2O3具有两性,可用于电解冶炼铝 【答案】B 【解析】A.NH4HCO3受热易分解和用作化肥无关,可以用作化肥是因为含有氮元素; B.铁锈的主要成分为Fe2O3,硫酸具有酸性可以和金属氧化物反应,具有对应关系; C.二氧化硫的漂白原理是二氧化硫与有色物质化合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不涉及氧化还原,故和二氧化硫的氧化性无关; D.电解冶炼铝,只能说明熔融氧化铝能导电,是离子晶体,无法说明是否具有两性,和酸、碱都反应可以体现Al2O3具有两性。 故选B。 3.[2019江苏]下列有关化学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Fe在稀硝酸中发生钝化B.MnO2和稀盐酸反应制取Cl2 C.SO2与过量氨水反应生成(NH4)2SO3D.室温下Na与空气中O2反应制取Na2O2 【答案】C 【解析】 【分析】相同的反应物,条件不同(如温度、浓度、过量与少量),反应有可能也不同; A.钝化反应应注意必须注明常温下,浓硝酸与Fe发生钝化; B.实验室制备氯气的反应中应注意盐酸的浓度和反应温度; C.过量与少量问题应以少量物质为基准书写产物;

(完整版)2017年高考新课标Ⅰ卷理综化学试题解析(解析版)

2017年高考新课标1卷理综化学 7.下列生活用品中主要由合成纤维制造的是 A.尼龙绳B.宣纸C.羊绒衫D.棉衬衣 【答案】A 【解析】A.尼龙绳的主要成分是聚酯类合成纤维,A正确;B.宣纸的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B错误;C.羊绒衫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C错误;D.棉衬衫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D错误。答案选A。 8.《本草衍义》中对精制砒霜过程有如下叙述:“取砒之法,将生砒就置火上,以器覆之,令砒烟上飞着覆器,遂凝结累然下垂如乳,尖长者为胜,平短者次之。”文中涉及的操作方法是 A.蒸馏B.升华C.干馏D.萃取 【答案】B 【解析】“将生砒就置火上,以器覆之,令砒烟上飞,着覆器,遂凝结”,属于固体直接转化为气体,类似于碘的升华,因此涉及的操作方法是升华,答案选B。 9.化合物(b)、(d)、(p)的分子式均为C6H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的同分异构体只有d和p两种 B.b、d、p的二氯代物均只有三种 C.b、d、p均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 D.b、d、p中只有b的所有原子处于同一平面 【答案】D 10.实验室用H2还原WO3制备金属W的装置如图所示(Zn粒中往往含有硫等杂质,焦性没食子酸溶液用于吸收少量氧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③中依次盛装KMnO4溶液、浓H2SO4、焦性没食子酸溶液 B.管式炉加热前,用试管在④处收集气体并点燃,通过声音判断气体纯度 C.结束反应时,先关闭活塞K,再停止加热 D.装置Q(启普发生器)也可用于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制备氯气 【答案】B 11.支撑海港码头基础的钢管柱,常用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进行防腐,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其中高硅铸铁为惰性辅助阳极。下列有关表述不正确的是 A.通入保护电流使钢管桩表面腐蚀电流接近于零 B.通电后外电路电子被强制从高硅铸铁流向钢管桩 C.高硅铸铁的作用是作为损耗阳极材料和传递电流 D.通入的保护电流应该根据环境条件变化进行调整 【答案】C

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

考点专练1 物质的量 两年高考真题演练 1.(2015·课标全国Ⅰ,8)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18 g D 2O 和18 g H 2O 中含有的质子数均为10N A B .2 L 0.5 mol ·L -1亚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 +离子数为2N A C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生成0.1 mol 氧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 A D .密闭容器中2 mol NO 与1 mol O 2充分反应,产物的分子数为2N A 2.(2015·课标全国Ⅱ,10)N A 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60 g 丙醇中存在的共价键总数为10N A B .1 L 0.1mol ·L -1的NaHCO 3溶液中HCO -3和CO 2-3的离子数之和为0.1N A C .钠在空气中燃烧可生成多种氧化物,23 g 钠充分燃烧时转移电子数为1N A D .235 g 核素235 92U 发生裂变反应:235 92U +10n ――→裂变9038Sr +136 54Xe +1010n ,净产生的中子(10n)数为10N A 3.(2015·四川理综,5)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2.0 g H 182O 与D 2O 的混合物中所含中子数为N A B .常温常压下,4.4 g 乙醛所含σ键数目为0.7N A C .标准状况下,5.6 L CO 2与足量Na 2O 2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5N A D .50 mL 12 mol/L 盐酸与足量MnO 2共热,转移的电子数为0.3N A 4.(2015·广东理综,10)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23 g Na 与足量H 2O 反应完全后可生成n A 个H 2分子 B .1 mol Cu 和足量热浓硫酸反应可生成n A 个SO 3分子 C .标准状况下,22.4 LN 2和H 2混合气中含n A 个原子 D .3 mol 单质Fe 完全转变为Fe 3O 4,失去8n A 个电子 5.(2014·江苏化学,6)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1.6 g 由氧气和臭氧组成的混合物中含有氧原子的数目为0.1N A B .0.1 mol 丙烯酸中含有双键的数目为0.1N A C .标准状况下,11.2 L 苯中含有分子的数目为0.5N A D .在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中,每生成0.1 mol 氧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4N A 6.(2014·广东理综,10)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1 mol 甲苯含有6n A 个C —H 键 B .18 g H 2O 含有10n A 个质子 C .标准状况下,22.4 L 氨水含有n A 个NH 3分子 D .56 g 铁片投入足量浓H 2SO 4中生成n A 个SO 2分子 7.(2014·四川理综,5)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高温下,0.2 mol Fe 与足量水蒸气反应,生成的H 2分子数目为0.3N A B .室温下,1 L pH =13的NaOH 溶液中,由水电离的OH - 离子数目为0.1N A C .氢氧燃料电池正极消耗22.4 L(标准状况)气体时,电路中通过的电子数目为2N A D .5NH 4NO 3=====△2HNO 3+4N 2↑+9H 2O 反应中,生成28 g N 2时,转移的电子数目为3.75 N A 8.(2014·江苏化学,18)碱式碳酸铝镁[Mg a Al b (OH)c (CO 3)d ·x H 2O]常用作塑料阻燃剂。 (1)碱式碳酸铝镁具有阻燃作用,是由于其受热分解需吸收大量热量和________。 (2)Mg a Al b (OH)c (CO 3)d ·x H 2O 中a 、b 、c 、d 的代数关系式为________。 (3)为确定碱式碳酸铝镁的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①准确称取3.390 g 样品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生成CO 2 0.560 L(已换算成标准状况下)。 ②另取一定量样品在空气中加热,样品的固体残留率(固体样品的剩余质量固体样品的起始质量 ×100%)随温度的变化如下图所示(样品在270 ℃时已完全失去结晶水,600 ℃以上残留固体为金属氧化物的混合物)。

2018年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2018年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2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必修1) Ⅰ—离子共存、离子反应与离子方程式 1.[2018江苏卷-4]室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L-1KI 溶液:Na+、K+、ClO-、OH- A. 0. 1 mol· L-1Fe2(SO4)3溶液:Cu2+、NH4+、NO3-、SO42- B. 0. 1 mol· L-1HCl 溶液:Ba2+、K+、CH3COO-、NO3- C. 0. 1 mol· L-1NaOH溶液:Mg2+、Na+、SO42-、HCO3- D. 0. 1 mol· 【答案】B 【解析】A.I-与ClO-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I-+ClO-=IO-+Cl-,不能大量共存,A错误; B. Fe3+、SO42-、Cu2+、NH4+、NO3-、SO42-在溶液中相互间不反应,能大量共存,B正确; C.CH3COO-能与H+反应生成CH3COOH,在HCl溶液中CH3COO-不能大量存在,C错误;D项,Mg2+、HCO3-都能与OH-反应,Mg2+、HCO3-与OH-不能大量共存,D错误。 【考点】次氯酸盐的强氧化性;醋酸为弱电解质;氢氧化锰难溶于水;碳酸氢盐与碱 反应。注意:离子间不能大量共存有如下几点原因:①离子间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水、沉 淀或气体,如题中C、D项;②离子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题中A项;③离子间发生双 水解反应,如Al3+与HCO3-等;④离子间发生络合反应,如Fe3+与SCN-等;⑤注意题中的 附加条件。 2.[2018浙江卷-13]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大理石与醋酸反应:CO32-+2CH3COOH=2CH3COO-+H2O+CO2↑ B. 高锰酸钾与浓盐酸制氯气的反应:MnO4-+4Cl-+8H+==Mn2++2Cl2↑+4H2O C. 漂白粉溶液吸收少量二氧化硫气体:SO2+H2O+ClO-=SO42-+Cl-+2H+ D.氢氧化钠溶液与过量的碳酸氢钙溶液反应:OH-+Ca2++HCO3-==CaCO3↓+2H2O 【答案】D 【解析】大理石与醋酸反应,离子方程式为:CaCO3+2CH3COOH=Ca2++2CH3COO- +H2O+CO2↑,A错误;高锰酸钾与浓盐酸制氯气的反应,离子方程式为:2MnO4-+10Cl - +16H+=2Mn2++5Cl2↑+8H2O,B错误;漂白粉溶液吸收少量二氧化硫气体,离子方程 式为:SO2(少量)+H2O+3ClO-=SO42-+Cl-+2H ClO,C错误; D.氢氧化钠溶液与过量 的碳酸氢钙溶液反应,离子方程式为:OH-+Ca2++HCO3-=CaCO3↓+2H2O,D正确。 【考点】离子反应与离子方程式 3.[2018浙江卷-25]某绿色溶液中含有H+、Na+、Mg2+、Fe2+、Cu2+、SO42—、Cl—、CO32—和HCO3—离子中的若干种,取该溶液进行如下实验(已知Ag2SO4微溶于水,可溶于酸) ①向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过滤,得到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和绿色滤液B; ②取滤液B,先用HNO3酸化,再滴加0.001mol/L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溶液A中一定存在H+、SO42-和Cl— B.溶液A中不存在Mg 2+、CO32-和HCO3—,不能确定Na+的存在 C.第②步生成的白色沉淀中只有AgCl,没有Ag2CO3 D.溶液中存在Fe2+与Cu2+中的一种或两种,且可以用NaOH溶液判断 【答案】B

2017年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1 常用化学计量

2017年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1 常用化学计量(必修1) Ⅰ—阿伏伽德罗常数和物质的量 1.(2017?新课标Ⅱ-8)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 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L0.1mol?L﹣1NH4CL溶液中,NH4+的数量为0.1N A B.2.4gMg与H2SO4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1N A C.标准状况下,2.24LN2和O2的混合气体中分子数为0.2N A D.0.1mol H2和0.1mol I2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其分子总数为0.2N A 【答案】D 【解析】A.铵根易水解,所含NH4+数小于0.1N A,故A错误; B.n(Mg)=0.1mol,Mg与H2SO4反应生成Mg2+,则1molMg参与反应转移2mol电子,故0.1molMg参与反应转移0.2mol电子,即0.2N A,故B错误; C.标准状况下,22.4L任何气体所含的分子数为1mol,故2.24LN2和O2的混合气体中分子数为0.1mol,即0.1N A,故C错误; D.H2+I22HI这是一个反应前后分子物质的量不变的反应,故反应后分子总数仍为0.2NA。【考点】阿伏加德罗常数。 【专题】阿伏加德罗常数和阿伏加德罗定律。 【点评】本题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应用,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气体摩尔体积指的是1mol 任何气体的体积为22.4L. 2.(2017?新课标Ⅲ-10) 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1 mol 的11B中,含有0.6N A个中子 B.pH=1的H3PO4溶液中,含有0.1N A个H+ C.2.24L(标准状况)苯在O2中完全燃烧,得到0.6N A个CO2分子 D.密闭容器中1 mol PCl3与1 mol Cl2反应制备PCl5(g),增加2N A个P﹣Cl键 【答案】A 【解析】A.11B中含有中子数=11﹣5=6,0.1 mol 的11B中含有0.6mol中子,含有0.6N A 个中子,故A正确;B.没有告诉pH=1的H3PO4溶液的体积,无法计算溶液中含有氢离子的物质的量就数目,故B错误; C.标准状况下苯不是气体,不能使用标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计算,故C错误; D.PCl3与Cl2生成PCl5的反应为可逆反应,则生成PCl5的物质的量小于1mol,增加的P ﹣Cl键小于2N A,故D错误; 【考点】阿伏加德罗常数;弱电解质的电离;化学计量;物质结构。 【专题】阿伏加德罗常数和阿伏加德罗定律 【点评】本题考查阿伏伽德罗常数的计算与判断,题目难度不大,明确标况下气体摩尔体积的使用条件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物质的量与其它物理量之间的关系,B为易错点,注意缺少溶液体积。 3.(2017?浙江-22)设N 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 L乙醇中碳氢键的数目为0.5 N A B.1 L 0.1 mol?L﹣1硫酸钠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0.4 N A C.0.1 mol KI与0.1 mol FeCl3在溶液中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1 N A

2017年高考全国卷3化学试题解析

2017全国3卷化学解析 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PM2.5是指微粒直径不大于2.5μm的可吸入悬浮颗粒物 B.绿色化学要求从源头上消除或减少生产活动对环境的污染 C.燃煤中加入CaO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及温室气体的排放 D.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是我国目前推广使用的清洁燃料 【答案】C 【解析】A.通常将大气中直径不大于2.5μm的颗粒悬浮物称为PM2.5,故A正确;B.绿色化学的核心就是从源头上杜绝污染,故B正确;C.燃煤燃烧产生SO2和CO2,其中CaO 可以和SO2结合生成CaSO3,并最终氧化为CaSO4,而CO2在高温下不能与CaO结合生成CaCO3,则加入CaO可减小SO2的排放,但不能减小CO2的排放,故C错误;D.目前推广使用的清洁燃料有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故D正确;答案为C。 【深化拓展】考查化学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涉及环境污染的来源与防治,其中绿色化学的特点是:(1)充分利用资源和能源,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2)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进行反应,以减少向环境排放废物;(3)提高原子利用率,力图使原料的原子都被产品所消纳,实现零排放;(4)生产出有利于环境保护、社区安全和人体健康的环境友好产品。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植物油氢化过程中发生了加成反应 B.淀粉和纤维素互为同分异构体 C.环己烷与苯可用酸性KMnO4溶液鉴别 D.水可以用来分离溴苯和苯的混合物 【答案】A 【深化拓展】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涉及油脂的氢化、糖类的组成结构及有机物的鉴别等;常见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有机物有烯烃、炔烃、苯的同系物、醇、酚、酚等;而选择用水鉴别的有机物通常可从水溶性及与水的密度比较角度分析,如存在与水

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常用化学计量含

化学高考题分类目录 A 单元 常用化学计量 A1 阿伏伽德罗常数和物质的量 5. [2014·四川卷] 设N A 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高温下,0.2 mol Fe 与足量水蒸气反应,生成的H 2分子数目为0.3 N A B .室温下,1 L pH =13的NaOH 溶液中,由水电离的OH -数目为0.1N A C .氢氧燃料电池正极消耗22.4 L(标准状况)气体时,电路中通过的电子数目为2N A D .5NH 4NO 3=====△2HNO 3+4N 2↑+9H 2O 反应中,生成28 g N 2时,转移的电子数目为 3.75N A 5.D [解析] 根据3Fe +4H 2O(g)=====高温Fe 3O 4+4H 2,则0.2 mol Fe 参与反应生成415 mol H 2 ,A 项错误;pH =13的NaOH 溶液中,溶液中c (OH -)=0.1 mol/L ,c (H +)=K W c (OH -) =10-13 mol/L ,则水电离出来c (OH -)=c (H +)=10 -13 mol/L ,B 项错误;氢氧燃料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O 2 + 4H + + 4e -===2H 2O ,则1 mol O 2被消耗,电路中有4N A 的电子通过,C 项错误;根据化学方程式,-3价的氮元素升高到0价,失去3个电子。+5价的氮元素降低到0价,得到5个电子,即每生成4 mol 氮气,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5 mol ,则生成28 g N 2(即1 mol 氮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15 mol÷4=3.75 mol ,D 项正确。 7. [2014·全国卷] N A 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1 mol FeI 2与足量氯气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2N A B .2 L 0.5 mol·L -1硫酸钾溶液中阴离子所带电荷数为N A C .1 mol Na 2O 2固体中含离子总数为4N A D .丙烯和环丙烷组成的42 g 混合气体中氢原子的个数为6N A 7.D [解析] 1 mol FeI 2与足量Cl 2反应时,Fe 2+被氧化为Fe 3+,I - 被氧化为I 2,转移电子3N A ,A 项错误;2 L0.5 mol·L -1的硫酸钾溶液中n (SO 2-4)=1 mol ,所带电荷数为2N A ,B 项错误;Na 2O 2由Na +和O 2-2(过氧根离子)构成,1 mol Na 2O 2中的离子总数为3N A ,C 项错误;丙烯和环丙烷为同分异构体,其分子式均为C 3H 6,最简式为CH 2,42 g 混合气中的氢原子个数为42 g 14 g·mol -1 ×2N A =6N A ,D 项正确。 27. [2014·安徽卷] LiPF 6是锂离子电池中广泛应用的电解质。某工厂用LiF 、PCl 5为原

(2010-2019)十年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9 化学能与热能(学生版)

十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2010-2019)化学 专题9 化学能与热能 题型一: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概念及有关计算 (1) 题型二: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盖斯定理 (7) 题型一: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概念及有关计算 1.(2019·江苏)氢气与氧气生成水的反应是氢能源应用的重要途径。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一定温度下,反应2H2(g)+O2(g)2H2O(g)能自发进行,该反应的ΔH<0 B.氢氧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为O2+2H2O+4e?4OH? C.常温常压下,氢氧燃料电池放电过程中消耗11.2 L H2,转移电子的数目为6.02×1023 D.反应2H2(g)+O2(g)2H2O(g)的ΔH可通过下式估算: ΔH=反应中形成新共价键的键能之和?反应中断裂旧共价键的键能之和 2.( 2018·北京)我国科研人员提出了由CO2和CH4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CH3COOH的催化反应历程。该历程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生成CH3COOH总反应的原子利用率为100% B.CH4→CH3COOH过程中,有C―H键发生断裂 C.①→②放出能量并形成了C―C键 D.该催化剂可有效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 3.(2018·江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氢氧燃料电池放电时化学能全部转化为电能 B.反应4Fe(s)+3O 2(g)2Fe2O3(s)常温下可自发进行,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C.3 mol H2与1 mol N2混合反应生成NH3,转移电子的数目小于6×6.02×1023 D.在酶催化淀粉水解反应中,温度越高淀粉水解速率越快 4.( 2016·海南)油酸甘油酯(相对分子质量884)在体内代谢时可发生如下反应:C57H104O6(s)+80O2(g)=57CO2(g)+52H2O(l)已知燃烧1kg该化合物释放出热量3.8×104kJ。油酸甘油酯的燃烧热△H为() A.3.8×104kJ·mol-1 B.-3.8×104kJ·mol-1 C.3.4×104kJ·mol-1 D.-3.4×104kJ·mol-1 5.(2016·海南)由反应物X转化为Y和Z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020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2020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 平衡 〔2018天津卷〕6.以下各表述与示意图一致的是 A .图①表示25℃时,用0.1 mol·L -1盐酸滴定20 mL 0.1 mol·L -1 NaOH 溶液,溶液的pH 随加入酸体积的变化 B .图②中曲线表示反应2S O 2(g) + O 2(g) 2S O 3(g);ΔH < 0 正、逆反应的平稳 常数K 随温度的变化 C .图③表示10 mL 0.01 mol·L -1 K M n O 4 酸性溶液与过量的0.1 mol·L -1 H 2C 2O 4溶液混合时,n(Mn 2+) 随时刻的变化 D .图④中a 、b 曲线分不表示反应CH 2=CH 2 (g) + H 2(g)?? →C H 3C H 3(g);ΔH< 0使用和未使用催化剂时,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解析:酸碱中和在接近终点时,pH 会发生突变,曲线的斜率会专门大,故A 错;正逆反应的平稳常数互为倒数关系,故B 正确;反应是放热反应,且反应生成的Mn 2+ 对该反应有催化作用,故反应速率越来越快,C 错;反应是放热反应,但图像描述是吸热反应,故D 错。 答案:B 命题立意:综合考查了有关图像咨询题,有酸碱中和滴定图像、正逆反应的平稳常数图像,反应速率图像和能量变化图像。 〔2018重庆卷〕10.()()()22COCl g CO g +Cl g ;0.H ??→?←?? > 当反应达到平稳时,以下措施:①升温 ②恒容通入惰性气体 ③增加CO 的浓度 ④减压 ⑤加催化剂 ⑥恒压通入惰性气体,能提高COCl 2转化率的是 A .①②④ B.①④⑥ C.②③⑥ D.③⑤⑥ 10. 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化学平稳的移动。该反应为体积增大的吸热反应,因此升温顺减压均能够促使反应正向移动。恒压通入惰性气体,相当于减压。恒容通入惰性气体与加催化剂均对平

2017高考化学试卷分析

2017年高考化学试卷(全国II卷) 今年理综化学部分最大的变化是选做题由以前的三选一变成了二选一(删掉了选修二),其他题型与之前相比基本相同,但细节上仍存在一些变化,贯彻了新大纲的思想,难度略有上升。 一、试卷整体结构分析 从试卷结构来看,化学卷依然是7+4形式,即7道选择题和4道大题(包括选做题),总分100分。涉及知识覆盖了人教版必修1、必修2和三本选修的内容(其中,选修4为必考内容;选修3、选修5为二选一)。整体回归基础,选题源于课本又高于课本。 二、试卷知识点整体分析 今年与往年的试卷主干知识没有变化,各知识点比例与往年基本相同。总体而言,必做题中,实验综合、化学反应原理、化学工艺流程和元素化合物仍然是占分最多的3个部分。尤其是综合了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元素化合物知识、实验具体操作及的“滴定实验”在今年考查力度较大。选做题中的物质结构题和有机推断题都在以往的基础上融入了一些新的特色。整体来看,今年理综化学卷保持了往年的命题风格,知识点基本覆盖了主干内容。并且突出体现了化学这门实验学科的特点,强调了化学在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重要地位。 三、题目特点 选择题涉及了化学与生活、基本实验操作、有机物结构与性质、电化学原理、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的应用、水溶液中的平衡综合等知识点。总体立足平稳,重在基础,并凸显新大纲的特点。 选择题涉及了化学与生活、化学计量中的NA问题、元素周期律、有机物性质探究实验、电解池、水溶液中的平衡综合、元素化合物性质探究实验等知识点。总体立足平稳,重在基础,并凸显新大纲的特点。 第7题考查了糖类、油脂、维生素D、微量元素、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组成,性质,作用等与生活紧密相关,体现了化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突出大纲“理论联系实际”的理念。该题较简单。 第8题属于传统题型,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在化学计量中的应用,要求学生熟悉常见物质的结构和性质及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得失电子守恒思想,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量变化等知识点,该题较简单。 第9题为元素周期律的应用,要求考生对元素“位-构-性”有充分的认识。利用元素的“位-构-性”关系和元素、原子结构等性质和特点,全面考查常见元素及元素周期律的性质。 第10题以实验为素材考查学生对常见有机物的性质,结合实验现象并对实验现象的解释进行判断正误。 第11题以日常生活中的金属的腐蚀为背景,以“电解氧化法”为背景考查电解池的基本原理。题目较新颖,但答案较简单。 第12题属于全国卷中比较新颖的题型,借助“物质的量分数-pH”图像,针对水溶液中平衡,考查学生对图像的认识和理解,并根据图像内容提取相关信息并加以理解和应用,难度较大。 第13题借助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并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考查学生对元素化合物基本性质、沉淀溶解平衡的理解。

2018年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

2018年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5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必修2) Ⅰ—原子结构 1.[2018江苏卷-8]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 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 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Y 原子的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Z 位于元素周期表ⅢA族,W 与X属于同一主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原子半径:r(W) > r(Z) > r(Y) B. 由X、Y 组成的化合物中均不含共价键 C. Y 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比Z的弱 D. X 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W的强 【答案】D 【解析】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O,;Y原子的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Y为Na;Z位于元素周期表中IIIA族,Z为Al;W与X 属于同一主族,W为S。 A项,Na、Al、S都是第三周期元素,根据同周期从左到右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原子半径:r(Y)r(Z)r(W),A错误;B项,由X、Y组成的化合物有Na2O、Na2O2,Na2O中只有离子键,Na2O2中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B错误;C 项,金属性:Na(Y)Al(Z),Y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比Z的强,C错误;D项,非金属性:O(X)S(W),X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W的强,D正确;【考点】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化学键;金属性、非金属性的比较; 2. [2018江苏卷-2]用化学用语表示NH3+ HCl=NH4Cl中的相关微粒,其中正确的是 A. 中子数为8 的氮原子:87N B. HCl 的电子式: C. NH3的结构式: D. Cl?的结构示意图: 【答案】C 【解析】A.中子数为8的氮原子的质量数为15,表示为157N,A错误; B.HCl中只含共价键,HCl的电子式为,B错误; C.NH3中含3个N-H键,NH3的结构式为 ,C正确;D项,Cl-最外层有8个电子,D错误;答案选C。 【考点】原子结构、离子结构示意图、电子式和结构式。 3. [2018全国卷Ⅱ-10]W、X、Y和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W与X可生成一种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Y的周期数是族序数的3倍;Z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与W的电子总数相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X与其他三种元素均可形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二元化合物 B. Y与其他三种元素分别形成的化合物中只含有离子键 C. 四种元素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D. W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为强酸 【答案】A 【解析】W、X、Y和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W与X可生成一种红棕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