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中化学电解质教案1鲁科版 必修1

高中化学电解质教案1鲁科版 必修1

高中化学电解质教案1鲁科版 必修1
高中化学电解质教案1鲁科版 必修1

电解质1

一.教材分析

(二)新教材特点:新教材较旧教材相比,一其知识的衍变关系更具逻辑性,简洁明了;二是新引入了离子反应实质的实验探究分析过程,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三是在离子方程式书写的教学过程安排上,较传统教学有新的、本质上的突破。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使学生了解电离、电解质、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的含义;

2、掌握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并能准确书写常见的酸、碱、盐的电离方程式及相互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了解常见离子Cl-、SO

42-、CO

3

2-的检验方法并能应用于常见物质的推断。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稀硫酸与Ba(OH)

2

溶液反应实质的探究和白色粉末的鉴定,使学生学会运用以实验为基础的实验研究方法。

2、在电解质知识学习中,学会运用观察、实验、查阅资料等多种手段获取信息,并

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

3、通过“质疑”、“猜测”、“归纳”等活动,提高学生分析、联想、类比、迁移

以及概括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能以“联想·质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以“迁移·应用”让学生体验学习的成功感、能通过“交流·研讨”活动,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能借助“知识点击”让学习

有余力的同学感受化学学习的无穷魅力。

2、通过对电解质知识框架中各知识点有序的衍变分析、推导,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学习中的逻辑美。

3、通过“身边的化学——电解质与细胞活动”,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其实离我们不远,它就在我们的身边,让学生关注化学与生命活动的联系。

三、教学重点、难点

(一)知识与技能的重、难点

电离及电解质概念、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反应的实质、离子反应、常见酸、碱、盐的电离方程式及简单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二)过程与方法的重、难点

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选择解决问题的思维路径

四、教学准备

(一)学生准备

1、复习初中化学酸、碱、盐部分中酸、碱、盐概念及复分解反应反应完成的条件。

2、预习电解质。重点联系P 38的“联想·质疑”所提出的问题,有的放矢的进行阅读与思考。

(二)教师准备

1、教学媒体、课件(或积件)、学生用的学案;

2、相关演示实验器材及药品

五、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问题解决法

六、课时安排

3课时

七、教学过程

【复习引入】在物质的分类中,我们将纯净物分为单质及化合物,而化合物又可分为氧化物、

而化合物还有另外一种分类方法,即根据在水溶液或熔融下能否导电,又可以将化合物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从本节课开始,我们将学习有关电解质的知识。

【板书】电解质

一、电解质的电离

【实验演示】盐酸、NaOH溶液、NaCl溶液的导电性实验

【问题探究】为什么上述物质的溶液具有导电性?

(教师首先提供问题探究所必需的金属导电的知识背景:金属原子最外层电子数较少,受原子核的引力作用较小,容易失去而成为自由移动的带负电的电子,当金属导线接上电源以后,

在电场的作用下,金属内部中带.负电.的电子由自由移动

....改为定向移动

....,电流便形成了,电流从正极流向负极。金属能够导电除了外加电场的外部因素外,其金属自身的内部因素是有带负电的自由移动的电子。而后进行问题的情景迁移:根据金属的导电原理,请分析盐酸、NaOH 溶液、NaCl溶液在导电时除了外加电场的外部因素外,溶液自身内部还有哪些因素?)

【学生讨论后归纳】(在教师的引导下沿着以下路径分析归纳)金属能导电→金属内部有自由移动的带负电的电子→盐酸、NaOH溶液、NaCl溶液能导电→溶液中也有自由移动的带电微粒→推论: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分别带负电和正电的阴、阳离子。

【点评】从金属导电的“已知”完成对电解质导电“未知”的认识,其实就是学法的一种顺势迁移,学生通过这样迁移式的学习,其知识结论得到了活化。放手让学生“归纳”,这是新课程理念下学生观的真实写照。

【质疑1】物质中有阴阳离子就能导电吗?(教师演示或模拟NaCl晶体、熔融NaCl的导电性实验,以澄清对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电解质导电原理的模糊认识。)

【质疑2】为什么都含有Na+ 、Cl-的NaCl晶体和NaCl溶液一个导电,另一个不导电?(教师讲解并分析:NaCl晶体虽含Na+ 、Cl-,但不能自由移动而不能导电,若将NaCl晶体溶于水,形成NaCl溶液后,原来NaCl晶体中被束缚着的离子在水分子的作用下解离为可自由移动的离子,这个过程就叫做电离。结合NaCl晶体溶于水的电离过程的动画演示,强化说明NaCl晶体中有离子而不自由移动,而当其溶解于水中或受热熔化后,离解为自由移动离子的过程就叫做电离,并引出电离方程式的概念。)

【媒体显示】1.酸、碱、盐的电离

HCl=H++Cl- NaOH=Na++OH- NaCl=Na++Cl-

【学生练习】书写电离方程式:HNO

3、H

2

SO

4

; KOH、Ba(OH)

2

; Na

2

CO

3

、CuSO

4

、BaCl

2

(三学生上

鲁科版高一化学必修1练习电解质及其电离

第2章元素与物质世界 第2节电解质 第1课时电解质及其电离 1.将NaCl固体溶解在水中,下列相关描述不正确的是() A.NaCl===Na++Cl- B.NaCl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水合钠离子、水合氯离子 C.该过程中,水分子的作用是氯化钠溶液能够导电的重要原因D.氯化钠固体中不存在钠离子、氯离子,所以氯化钠固体不导电解析:氯化钠固体中只存在Na+和Cl-,但这些离子均不能自由移动,故NaCl固体不导电。 答案:D 2.下列关于纯净物、混合物、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正确组合是() 选项纯净物混合物电解质非电解质 A 浓盐酸天然气硫酸干冰 B 氢氧化钡蔗糖溶液硫酸钡三氧化硫 C 胆矾石灰水苛性钾碳酸钙 D 硫酸铝合金氯化钠氢气 钙属于电解质,D项,氢气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答案:B

3.下列电离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NaHCO3===Na++H++CO2-3 B.NH4NO3===NH+4+NO-3 C.H2SO4===2H++S2-+4O2- D.Ba(OH)2===Ba2++OH2-2 解析:A项中HCO-3不能拆开。C项中不能把硫酸根离子拆开,应该为H2SO4===2H++SO2-4。D项中氢氧根离子书写错误,应该为Ba(OH)2===Ba2++2OH-。 答案:B 4.下列物质中,导电性能最差的是() A.石墨棒B.盐酸 C.熔融氢氧化钠D.固体氯化钾 解析:物质导电性能的优劣除与物质的本性有关外,还与物质的状态及外部条件有关。石墨及金属单质都是电的良导体。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的大小取决于自由移动离子浓度的大小,盐酸中有自由移动的H+、Cl-,能导电。熔融NaOH中,因NaOH===Na++OH-也存在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故也能导电。固体KCl虽为电解质,但因缺乏电离的条件,即在固体KCl中虽存在K+、Cl-,但因不能自由移动,故固体KCl不导电。 答案:D 5.(1)下列物质的电离方程式如下: HClO4===H++ClO-4; Ba(OH)2===Ba2++2OH-; Al2(SO4)3===2Al3++3SO2-4; KHSO4===K++H++SO2-4。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一化学模块I主要知识及化学方程式 一、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 1.基本方法:观察法、实验法、分类法、比较法 2.基本程序: 第三步:用比较的方法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综合、推论,概括出结论。 二、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钠在空气中缓慢氧化:4Na+O2==2Na2O 2.钠在空气中燃烧:2Na+O2点燃====Na2O2 3.钠与水反应:2Na+2H2O=2NaOH+H2↑ 现象:①钠浮在水面上;②熔化为银白色小球;③在水面上四处游动;④伴有嗞嗞响声;⑤滴有酚酞的水变红色。 4.过氧化钠与水反应:2Na2O2+2H2O=4NaOH+O2↑ 5.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2Na2O2+2CO2=2Na2CO3+O2 6.碳酸氢钠受热分解:2NaHCO3△==Na2CO3+H2O+CO2↑ 7.氢氧化钠与碳酸氢钠反应:NaOH+NaHCO3=Na2CO3+H2O 8.在碳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Na2CO3+CO2+H2O=2NaHCO3 三、氯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氯气与氢氧化钠的反应:Cl2+2NaOH=NaCl+NaClO+H2O 2.铁丝在氯气中燃烧:2Fe+3Cl2点燃===2FeCl3 3.制取漂白粉(氯气能通入石灰浆)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4.氯气与水的反应:Cl2+H2O=HClO+HCl 5.次氯酸钠在空气中变质:NaClO+CO2+H2O=NaHCO3+HClO 6.次氯酸钙在空气中变质:Ca(ClO)2+CO2+H2O=CaCO3↓+2HClO 四、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物理量关系 1.物质的量n(mol)= N/N(A) 2.物质的量n(mol)= m/M 3.标准状况下气体物质的量n(mol)= V/V(m) 4.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n(mol)=cV 五、胶体: 1.定义:分散质粒子直径介于1~100nm之间的分散系。 2.胶体性质: ①丁达尔现象 ②聚沉 ③电泳 ④布朗运动 3.胶体提纯:渗析 六、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1.定义:①条件:水溶液或熔融状态;②性质:能否导电;③物质类别:化合物。2.强电解质:强酸、强碱、大多数盐;弱电解质:弱酸、弱碱、水等。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全册教案

第1章第1节《走进化学科学》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使学生知道化学是在分子层次上认识物质和制备新物质的一门科学。 2.让学生了解20世纪化学发展的基本特征和21世纪化学发展的趋势,明确现代化学作为中心学科在科学技术中的地位。 3.让学生了解现代化学科学的主要分支以及在高中阶段将要进行哪些化学模块的学习,以及这些课程模块所包含的内容。 4.使学生了解进行化学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和必要技能,让学生了解高中化学的学习方法。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查阅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概括的能力。 2.通过探究课例培养学生学会运用观察、实验、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同时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 3.通过对案例的探究,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从而悟出学好化学的科学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化学史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并欣赏化学科学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和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2.通过化学高科技产品及技术介绍,激发学生的科学审美感和对微观世界的联想,激励学生培养自己的化学审美创造力。 3.介绍我国科学家在化学科学的贡献和成就,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4.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引导学生思考“化学与社会”、“化学与职业”等问题,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关注与化学有关地社会问题,引领学生进入高中化学的学习。【重点、难点】 使学生知道化学是在原子、分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 【教学方法】实验、多媒体 【教学过程】 [电脑展示D1] Chemistry ----- What? Where? How? [引言] 通过初中化学课程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一些化学知识,面对生机勃勃、变化无穷的大自然,我们不仅要问:是什么物质构成了如此丰富多彩的自然界?物质是怎样形成的?物质是如何变化的?怎样才能把普通的物质转化成更有价值的物质?或许你也在思考,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相信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对化学会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情景一:溶洞景观图片(其它图片可以自己收集补充)D2

(完整版)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1知识点总结(整理版),推荐文档

鲁科版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一、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二、氯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氯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关系 1.物质的量n 单位-摩尔(mol) ①n= N/N A N:微粒个数N A:阿伏加德罗常数N A=6.02×1023 mol-1 2.摩尔质量M ②n= m/M m:物质质量 M:摩尔质量,单位g?mol-1时在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相对原子(分子)质量。

四、胶体: 1.定义:分散质粒子直径介于1-100nm之间的分散系。 2.胶体性质:①丁达尔现象②聚沉③电泳 3.胶体提纯:渗析 五、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1.电解质定义: ①条件:水溶液或熔融状态;②性质:能否导电;③物质类别:化合物。 2.强电解质:强酸、强碱、大多数盐、金属氧化物; 弱电解质:弱酸、弱碱、水等。 3.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①写:写出化学方程式 ②拆:将易溶、易电离的物质改写成离子形式,其它以化学式形式出现。 下列情况不拆:难溶物质、难电离物质(弱酸、弱碱、水等)、氧化物、HCO3-等。 ③删:将反应前后没有变化的离子符号删去。 ④查:检查元素是否守恒、电荷是否守恒。 4.离子反应、离子共存问题:反应则不共存,下列离子间不共存: ①生成难溶物质的离子:如Ba2+与SO42-;Ag+与Cl-等不共存 ②生成气体或易挥发物质:如H+与CO32-、HCO3-、SO32-等不共存 ③生成难电离的物质(弱电解质)如H+与ClO-、F-、S2-等弱酸酸根离子不共存; OH-与NH4+等弱碱阳离子不共存; HCO3-与H+、OH-均不共存。 ④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氧化性离子:Fe3+、MnO4-、ClO-、NO3-(H+); 还原性离子:Fe2+、S2-、SO32-、I-等 5、离子检验: NH4+、Fe3+、Fe2+、Mg2+、Al3+、Cu2+ CO32-、SO42-、Cl-、Br-、I-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

第1节认识化学科学 一、化学的含义和特征 1、化学的含义: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制备和应用 的自然科学。 2、特征:认识分子和制造分子。 3、物质的变化分为两种: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二、化学的形成和发展 1661年,英国,波义耳提出化学元素的概念,标志着近代化学诞生。 1771年,法国,拉瓦锡建立燃烧现象的氧化学说。 1803年,英国,道尔顿提出了原子学说。 1869年,俄国,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表。 三、元素与物质的关系 1、元素的存在状态:物质都是有元素组成的,元素在物质中以游离态和化合态两种形式 存在,在这两种状态下,分别形成单质和化合物。 2、研究物质的顺序:金属非金属→氢化物 ↓↓ 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 ↓↓ 碱含氧酸 ↓↓ 盐盐 3、氧化物的酸碱性:

第2节 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 一、研究物质的基本方法:观察、实验、分类、比较等方法。 (一)Na 的性质 1、物理性质:钠是一种银白色金属,熔点为97.8℃,沸点为882.9℃,密度为0.97g/cm 3。 2、化学性质:容易失去一个电子,形成Na +(稳定结构),还原性极强。 (1)与非金属反应:①4Na+O 2====2Na 2O ②2Na+O 2====Na 2O 2 ③2Na+Cl 2====2NaCl ④2Na+S==== Na 2S (2)与水反应:2Na+2H 2O====2NaOH+H 2↑现象:浮:Na 浮在水面上;熔:融化成一 个小球;游:四处游动;响:发出咝咝响声;红:试液变红。 (3)与酸反应:2Na+2HCl====2NaCl+H 2↑ (4)与盐反应:①2Na+2H 2O+CuSO 4====Cu(OH)2↓+Na 2SO 4+H 2↑ ②6Na+6H 2O+2FeCl 3====2Fe(OH)3↓+6NaCl+3H 2↑ ③4Na+TiCl 4(熔融状)高温Ti+4NaCl (5)Na 在空气中的一系列变化: Na ?→?2O Na 2O ??→?O H 2NaOH ???→?O H CO 22,Na 2CO 3·10H 2O ??→?风化 Na 2CO 3 4Na+O 2====2Na 2O → Na 2O+H 2O====2NaOH → 2NaOH+9H 2O+CO 2====Na 2CO 3·10H 2O → Na 2CO 3·10H 2O 风化Na 2CO 3+10H 2O ↑ 3、Na 的保存:钠通常保存在煤油或石蜡油中。 4、Na 的用途:钠和钾的合金可用作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高压钠灯;金属冶炼。 (二)Na 2O 的性质 1、物理性质:白色固体,不可燃。 2、化学性质: (1)与水反应:Na 2O+H 2O====2NaOH (2)与酸反应:Na 2O+2HCl====2NaCl+H 2O (3)与非金属反应:Na 2O+CO 2====Na 2CO 3 3、Na 2O 的用途:制NaOH ,Na 2CO 3 (三)Na 2O 2的性质 1、物理性质:淡黄色固体。 2、化学性质: (1)与水反应:2Na 2O 2+2H 2O====4NaOH+O 2↑(放出大量的热) (2)与非金属反应:2Na 2O 2+2CO 2====2Na 2CO 3+O 2↑(放出大量的热) (3)与酸反应:2Na 2O 2+4HCl====4NaCl+2H 2O+O 2↑ 3、Na 2O 2的用途:作供氧剂、漂白剂、强氧化剂 【向NaOH 溶液中通入CO 2气体至过量】:无明显现象,加热溶液后生成气体。 2NaOH+CO 2====Na 2CO 3+H 2O+O 2↑ → 2NaHCO 3加热Na 2CO 3+H 2O+CO 2 ↑ 【向Ca(OH)2溶液中通入CO 2气体至过量】:先生成沉淀,后沉淀消失,加热溶液后生成沉 淀和气体。 Ca(OH)2+CO 2====CaCO 3↓+H 2O → CaCO 3+H 2O+CO 2===Ca(HCO 3)2 → Ca(HCO 3)2加热CaCO 3↓+H 2O+CO 2↑ 点燃 点燃 点燃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1知识点总结

鲁科版化学必修一 一、 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钠Na 1.钠与空气反应 ①钠在空气中缓慢氧化:4Na+O 2==2Na 2O ②钠在空气中燃烧:2Na+O 2=====△ Na 2O 2 2.钠与水反应 2Na+2H 2O=2NaOH+H 2↑ (反应物系数为2) 现象:①钠浮在水面上;②熔化为银白色小球;③在水面上四处游动; ④伴有嗞嗞响声;⑤滴有酚酞的水变红色。 过氧化钠Na 2O 2 1.过氧化钠与水反应:2Na 2O 2+2H 2O=4NaOH+O 2↑(反应物系数为2) 2.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2Na 2O 2+2CO 2=2Na 2CO 3+O 2 (反应物系数为2)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NaHCO 3和Na 2CO 3 1.在碳酸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Na 2CO 3+ HCl = NaCl+NaHCO 3 (先无明显现象) NaHCO 3+ HCl = NaCl+H 2O+CO 2↑(后产生大量气体 较快) 在盐酸中加入碳酸钠溶液:Na 2CO 3+ 2HCl = 2NaCl+H 2O+CO 2↑(产生大量气体 较慢) 2.在碳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Na 2CO 3+CO 2+H 2O=2NaHCO 3 3.碳酸氢钠受热分解:2NaHCO 3=====△ Na 2CO 3+H 2O+CO 2↑ 4.氢氧化钠与碳酸氢钠反应:NaOH+NaHCO 3=Na 2CO 3+H 2O 二、 氯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氯气Cl 2 1.与金属单质 铁丝在氯气中燃烧:2Fe+3Cl 2=====点燃 2FeCl 3 (剧烈燃烧 红棕色烟) 铜丝在氯气中燃烧:Cu+Cl 2=====点燃 CuCl 2(剧烈燃烧 棕黄色烟) 2.与非金属单质 氢气在氯气中燃烧:H 2+Cl 2=====点燃 2HCl (苍白色火焰 产生白雾) 3.氯气与水的反应 Cl 2+H 2O=HClO+HCl 4.氯气与氢氧化钠的反应 Cl 2+2NaOH=NaCl+NaClO+H 2O (氯气的尾气处理) 5.制取漂白粉(氯气能通入石灰浆) 2Cl 2+2Ca(OH)2=CaCl 2+Ca (ClO )2+2H 2O CaCl 2和Ca (ClO )2叫漂白粉 漂白粉在空气中变质:Ca(ClO)2+CO 2+H 2O=CaCO 3↓+2HClO 三、 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物理量关系 1.物理量-物质的量 单位-摩尔(mol ) ①n= N/N A N 代表微粒个数 N A 阿伏加德罗常数 N A ≈6.02×1023 mol -1 2.物质的摩尔质量M ②n= m/M M 代表物质质量 M 为摩尔质量,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单位g ?mol -1

鲁科版高中化学目录(最新整理)

(鲁科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目录 必修一 第一章认识化学科学 1、走进化学科学 2、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 3、化学中常用的物理量——物质的量 第二章元素与物质世界 1、元素与物质的分类 2、电解质 3、氧化剂和还原剂 第三章自然界中的元素 1、碳的多样性 2、氮的循环 3、硫的转化 4、海水中的化学元素 第四章元素与材料世界 1、硅、无机非金属材 2、铝、金属材料 3、复合材料 必修二 第一章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 1、原子结构 2、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 3、元素周期表的应用 第二章化学键、化学反应与能量 1、化学键与化学反应 2、化学反应的快慢和限度 3、化学反应的利用 第三章重要的有机化合物 1、认识有机化合物 2、石油和煤、重要的烃 3、饮食中的有机化合 4、塑料、橡胶、纤维 选修一 主题一呵护生存环境 1、关注空气质量 2、获取安全的饮用水 3、垃圾的妥善处理与利用 主题二摄取益于健康的食物 1、食物中的营养素 2、平衡膳食 3、我们需要食品添加剂吗 4、正确对待保健食品 主题三合理利用化学能源

1、电池探秘 2、家用燃料的更新 3、汽车燃料清洁化 主题四认识生活中的材料 1、关于衣料的学问 2、走进宝石世界 3、如何选择家居装修 4、金属制品的防护 5、几种高分子材料的 主题五正确使用化学用品 1、装备一个小药箱 2、怎样科学使用卫生 3、选用适宜的化妆品 选修二 主题一空气资源、氨的合成 1、空气分离 2、氨的工业合成 3、氨氧化法制硝酸 主题二海水资源、工业制碱 1、海水淡化与现代水处理技术 2、氯碱生产 3、纯碱制造技术的发展 主题三矿山资源硫酸与无机材料制造 1、“设计”一座硫酸厂 2、陶瓷的烧制 3、金属冶炼和金属材料的保护 主题四化石燃料石油和煤的综合利用 1、从石油中获取更多的高品质燃油 2、源自石油的化学合成 3、煤的综合利用 主题五生物资源、农产品的化学加工 1、由大豆能制得什么 2、玉米的化学加工 主题六化学·技术·社会 1、功能高分子材料的研制 2、药物的分子设计与化学合成 3、化学·技术·可持续性发展  选修三 第一章原子结构 1、原子结构模型 2、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3、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 第二章化学键与分子间作用力 1、共价键模型 2、共价键与分子的立体构型

鲁科版重点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鲁科版重点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作者:————————————————————————————————日期:

高一化学模块I主要知识及化学方程式 一、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 1.基本方法:观察法、实验法、分类法、比较法 2.基本程序: 第三步:用比较的方法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综合、推论,概括出结论。 二、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钠在空气中缓慢氧化:4Na+O2==2Na2O 2.钠在空气中燃烧:2Na+O2点燃====Na2O2 3.钠与水反应:2Na+2H2O=2NaOH+H2↑ 现象:①钠浮在水面上;②熔化为银白色小球;③在水面上四处游动;④伴有嗞嗞响声;⑤滴有酚酞的水变红色。 4.过氧化钠与水反应:2Na2O2+2H2O=4NaOH+O2↑ 5.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2Na2O2+2CO2=2Na2CO3+O2 6.碳酸氢钠受热分解:2NaHCO3△==Na2CO3+H2O+CO2↑ 7.氢氧化钠与碳酸氢钠反应:NaOH+NaHCO3=Na2CO3+H2O 8.在碳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Na2CO3+CO2+H2O=2NaHCO3 三、氯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氯气与氢氧化钠的反应:Cl2+2NaOH=NaCl+NaClO+H2O 2.铁丝在氯气中燃烧:2Fe+3Cl2点燃===2FeCl3 3.制取漂白粉(氯气能通入石灰浆)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4.氯气与水的反应:Cl2+H2O=HClO+HCl 5.次氯酸钠在空气中变质:NaClO+CO2+H2O=NaHCO3+HClO 6.次氯酸钙在空气中变质:Ca(ClO)2+CO2+H2O=CaCO3↓+2HClO 四、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物理量关系 1.物质的量n(mol)= N/N(A) 2.物质的量n(mol)= m/M 3.标准状况下气体物质的量n(mol)= V/V(m) 4.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n(mol)=cV 五、胶体: 1.定义:分散质粒子直径介于1~100nm之间的分散系。 2.胶体性质: ①丁达尔现象 ②聚沉 ③电泳 ④布朗运动 3.胶体提纯:渗析 六、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1.定义:①条件:水溶液或熔融状态;②性质:能否导电;③物质类别:化合物。2.强电解质:强酸、强碱、大多数盐;弱电解质:弱酸、弱碱、水等。

高中化学第2章元素与物质世界第2节电解质第1课时电解质及其电离导学案1鲁科版必修1

第2章第2节第1课时电解质及其电离学习目标 1.能准确的判断电解质、非电解质,强、弱电解质,从电离的角度认识酸碱盐,提高辨析能力。 2.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学会从导电能力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的方法。 3.激情投入,体会分类的思想在学习化学中的重要作用。 学习过程 一、电解质及其电离 1.电解质:指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 例如:。 2.电解质(如酸、碱和盐)在溶于水或熔融状态下为什么能导电,这是因为在此条件下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这个过程可以简单表示如下: 判断某化合物是不是电解质,只凭它导电与否是不全面的,还应该考虑它的结构与3.写出NaCl、HCl、H2SO4、HNO3、的电离方程式 NaCl - HCl+H2O- HCl- H2SO4- HNO3- 二、电解质的电离 1.概念:电解质在__________中或____________下离解成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 2.表示方法——电离方程式

(1)酸的电离,如H 2SO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碱的电离,如NaOH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盐的电离,如CuSO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电离角度认识酸、碱、盐 化合物电离???? ――→阳离子全部是酸――→阴离子全部是碱――→金属阳离子?????????????? 4.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 因为电解质溶液中含有__________________,所以电解质溶液导电。 三、学习提示: 1.电解质导电的原因是: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产生了的离子。 2.能导电的物质并不全部是,如铜、铝、石墨等,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3.电解质溶液导电必须是的离子导电,否则该化合物属于非电解质。如CO 2、SO 2、NH 3等是非电解质 4.酸、碱、盐、水、部分金属氧化物是。非金属氧化物(水除外)、氢化物、大部分有机物是。 导学案参考答案 一、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 1.导电的化合物、NaCl 、K 2SO 4、NaOH 、纯H 2SO 4等酸、碱、盐类化合物 3.写出NaCl 、HCl 、H 2SO 4、HNO 3、的电离方程式 NaCl = Na ++ Cl - HCl+H 2O = H 3O ++Cl - HCl=H ++Cl - H 2SO 4 = 2H ++ SO 42- HNO 3 = H ++ NO 3- 二、电解质的电离 1.水溶液 熔融状态 自由移动的离子 2.(1)H 2SO 4===2H ++SO2-4(2)NaOH===Na ++OH -(3)CuSO 4===SO2-4+Cu 2+ 3.H +OH -

2020-2021年高中化学 .《电解质(1)》教案 鲁科版必修1.

2019-2020年高中化学 2.2《电解质(1)》教案鲁科版必修1.一.教材分析 (一)知识框架 (二)新教材特点:新教材较旧教材相比,一其知识的衍变关系更具逻辑性,简洁明了;二是新引入了离子反应实质的实验探究分析过程,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三是在离子方程式书写的教学过程安排上,较传统教学有新的、本质上的突破。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使学生了解电离、电解质、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的含义; 2、掌握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并能准确书写常见的酸、碱、盐 的电离方程式及相互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实用文档

3、了解常见离子Cl-、SO42-、CO32-的检验方法并能应用于常见物质的推断。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稀硫酸与Ba(OH)2溶液反应实质的探究和白色粉末的鉴定,使学生学会运用以实验为基础的实验研究方法。 2、在电解质知识学习中,学会运用观察、实验、查阅资料等多种手段获取信息,并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 3、通过“质疑”、“猜测”、“归纳”等活动,提高学生分析、联想、类比、迁移以及概括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能以“联想·质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以“迁移·应用”让学生体验学习的成功感、能通过“交流·研讨”活动,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能借助“知识点击”让学习有余力的同学感受化学学习的无穷魅力。 2、通过对电解质知识框架中各知识点有序的衍变分析、推导,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学习中的逻辑美。 3、通过“身边的化学——电解质与细胞活动”,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其实离我们不远,它就在我们的身边,让学生关注化学与生命活动的联系。 实用文档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一化学模块主要知识及化学方程式 一、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 1.基本方法:观察法、实验法、分类法、比较法 2.基本程序: 第三步:用比较的方法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综合、推论,概括出结论。 二、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钠在空气中缓慢氧化:4Na+O2==2Na2O 2.钠在空气中燃烧:2Na+O2点燃====Na2O2 3.钠与水反应:2Na+2H2O=2NaOH+H2↑ 现象:①钠浮在水面上;②熔化为银白色小球;③在水面上四处游动;④伴有嗞嗞响声;⑤滴有酚酞的水变红色。4.过氧化钠与水反应:2Na2O2+2H2O=4NaOH+O2↑ 5.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2Na2O2+2CO2=2Na2CO3+O2 6.碳酸氢钠受热分解:2NaHCO3△==Na2CO3+H2O+CO2↑ 7.氢氧化钠与碳酸氢钠反应:NaOH+NaHCO3=Na2CO3+H2O 8.在碳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Na2CO3+CO2+H2O=2NaHCO3 下列关于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实验后剩余的钠粒可放回原试剂瓶中 B.用一般的化学还原法不能制取金属钠 C.自然界中无游离态的钠存在 D.钠在自然界中燃烧生成氧化钠 取一小块钠放在燃烧匙里加热,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①钠先熔化②燃烧放出黄色火花③燃烧后得到白色固体④燃烧时火焰为黄色⑤燃烧后得到浅黄色固体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④⑤ D.①③④ 将一块钠投入到盛有煤油和水的烧杯中,观察到的现象可能是() A.钠在水层中反应并四处游动 B.钠停留在煤油层中不发生反应 C.钠在煤油中的液面上反应并四处游动 D.钠在煤油与水的界面处反应并可能上下跳动 下图A、B、C、D、E、F六种物质中除D为单质外其余均是常见的化合物,E和F的水溶液均呈碱性,它们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A、B、D的化学式A ,B ,D 。 (2)E和F可相互转化,图中己标明F向E转化的关系,请写出E转化为F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H2O CO2Na2O2 三、氯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化学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 金戈铁骑整理制作 化学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54分) 1.某无色溶液中加入BaCl 2溶液,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则溶液中含有的离子是 A .一定有23CO - B .一定有+Ag C .一定有24SO - D .无法肯定 2.某氯化镁溶液的密度为1.18 g ?cm —3 ,其中镁离子的质量分数为5.1%。300 mL 该溶液中 Cl — 离子的物质的量约等于 A .0.37 mol B .0.63 mol C .0.74 mol D .1.5 mol 3.下列各组物质中,所含分子数相同的是 A .5.6L N 2 (标准状况)和11g CO 2 B .10g H 2 和10g O 2 C .9g H 2O 和9mol H 2O D .标准状况下22.4L H 2O 和22.4L N 2 4.下列物质不能.. 由单质直接化合生成的是 A .FeCl 3 B .CuS C .SiO 2 D .Al 2O 3 5.把过量的CO 2通入下列溶液中,最后仍有白色沉淀的是 A .Na 2SiO 3溶液 B .CaCl 2溶液 C .Ca(OH)2溶液 D .NaOH 溶液 6.下列物质中,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是 A. (NH 4)2SO 4 B. Al(OH)3 C. Na 2SO 4 D. Mg(NO 3)2 7.元素X 的原子核外第三层上有3个电子,元素Y的负二价离子离子核外有10个电子,则这两种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A .XY 2 B .X 2Y C .X 2Y 3 D .X 3Y 2 8。下列电离方程式正确的是 A .K 2SO 4 === 2K ++SO 4―2 C .C a (N O 3)2 === Ca 2+ +2(NO 3)2- C .B a (O H )2 === Ba 2+ +O H 2- D .A l 2(S O 4)3 === 2A l 3+ +3S O 42― 9.下列离子中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 .Na +、K +、OH -、Cl - B .Na +、Cu 2+ 、SO -24、OH ― C .Ba 2+ 、Na +、SO -24、Cl - D .Ba 2+、HCO -3、NO -3、H + 任城一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检测

鲁科版化学必修一电解质练习

电解质和氯气 1.电解质 (1)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概念: 电解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非电解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电解质的电离: ①概念:电解质在水溶液中产生的过程。 ②电离的条件:(离子化合物)或(离子化合物或共价化合物)。 ③表示方法————电离方程式: a.强电解质,如H2SO4 ==== 2H+ + SO42- b.弱电解质,如NH3·H2O NH4+ + OH- (3)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2.离子共存 通常从离子间能否形成沉淀、气体、弱电解质,能否发生氧化还原等方面考虑,同时要注意题干的描述,溶液是否无色,酸性、碱性还是中性。几种离子在水溶液中的颜色:Cu2+(蓝色或绿色);Fe3+(黄色);Fe2+(浅绿色);MnO4-(紫红色)。 3.离子方程式 2、离子方程式 (1)概念: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的符号来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 (2)意义:①表示化学反应的实质;②表示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 (3)特征:①方程式中出现离子符号;②等号两边电荷总数相等(即电荷守恒)。 (4)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方法1: ①“写”:写出反应物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明确溶液中存在的微粒。 ②“断”:判断电离出的微粒中哪些能够生成沉淀、水或气体。 ③“写”:综合①和②,写出离子方程式,并配平

④“查”:检查离子方程式两边的原子个数是否相等,电荷总数是否相等。 方法2: ①“写”: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 ②“拆”:把易溶且易电离的物质拆写成离子形式,凡是难溶、难电离,以及气体物质均写成化学式。 ③“删”:删去反应前后不参加反应的离子。 ④“查”:检查离子方程式两边的原子个数是否相等,电荷总数是否相等。 说明:此方法的关键是第二步拆,能否可拆取决于该物质是否是电解质,是否符合电离的条件,是否完全电离,在体系中是否以离子形态大量存在。 3、几种重要离子的检验 考点一:离子共存 例1.下列各组中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Ba2+、Na+、CO32-、OH-B.Mg2+、Ba2+、OH-、NO3- C.H+、K+、CO32-、SO42-D.Al3+、Fe3+、SO42-、Cl- 拓展变式练习 1.在无色透明的酸性溶液中,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Fe2+、Ag+、S2-、ClO-B.Mg2+、NH4+、NO3-、Cl- C.Na+、K+、SO32-、CH3COO-D.Cu2+、Na+、NO3-、SO42- 2.下列各组离子中,能在强酸溶液里大量共存,并且溶液呈无色透明的是() A.MnO4-、K+、Na+、SO42-B.Na+、K+、HCO3-、Cl- C.Mg2+、NH4+、Cl-、NO3-D.Ba2+、K+、S2-、SO42- 3.下列各组中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K+、H+、SO42-、OH-B.Na+、Ca2+、CO32-、NO3- C.Na+、H+、Cl-、CO32-D.Na+、Cu2+、Cl-、SO42- 4.下列各组离子中,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鲁科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综合测试题(含答案)

综合测试题(二) 一、选择题 1.下列物质的分类合理的是( ) A.氧化物:CO 2、NO 、SO 2、H 2O B. 碱:NaOH 、KOH 、Ba(OH)2、Na 2CO 3 C.铵盐:NH 4Cl 、NH 4NO 3、(NH 4)2SO 4、NH 3·H 2O D.碱性氧化物:MgO 、Na 2O 、CaO 、Mn 2O 7 2.下列关于分散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溶液、胶体和浊液这三种分散系的根本区别是: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 B.用平行光照射FeCl 3溶液和Fe(OH)3胶体,可以加以区分 C.把FeCl 3饱和溶液滴入到蒸馏水中,以制取Fe(OH)3胶体 D.如图图片显示的是树林中的晨曦,该反应与丁达尔效应有关 3.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 ) A.H 2 B.NH 3 C.Na 2SO 4 D.CO 2 4.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氯气与水反应:Cl 2 + H 2O 2H + + Cl - + ClO - B.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Cu+Ag +====Ag+Cu 2+ C.硫酸和氯化钡溶液反应:Ba 2++ SO 42-====BaSO 4↓ D.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2Fe+3Cu 2+====2Fe 3++3Cu 5.同种物质中同一价态的元素部分被氧化,部分被还原的氧化还原反应是( ) A.3Br 2+6KOH====5KBr+KBrO 3+3H 2O B.MnO 2+4HCl(浓)MnCl 2+2H 2O+Cl 2↑ C.2KNO 3 2KNO 2+O 2↑ D.NH 4NO 3 N 2O↑+2H 2O 6. (双选)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Fe(OH)3胶体能够使水中悬浮的固体颗粒沉降,达到净水目的 B.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子直径由小到大的正确顺序是:溶液<胶体<浊液 C.氯化铁溶液加入到冷水中可以制得氢氧化铁胶体 D.胶体的分散质可以通过过滤从分散剂中分离出来 7.下列有关铁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Fe 3O 4 B.铁与水蒸气在高温下的反应产物为Fe 2O 3和H 2 C.除去FeCl 2溶液中的FeCl 3杂质,可以向溶液中加入过量铁粉,然后过滤 D.Fe 3+与KSCN 产生红色沉淀

鲁科版化学必修1《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说课稿

鲁科版化学必修1《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 说课稿 《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说课稿 山东省德州市第一中学李刚各位评委、专家,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鲁科版必修1第二单元第二节《电解质》第二课时—-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在深入研究了教材内容和课标要求以后,我认为理论研究的价值在于发展认识和指导应用。本课时电解质和离子反应的内容是中学化学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就其教学价值来看,离子反应不仅仅是为化学反应的分类提供了新视角,更是对溶液中进行的化学反应认识的发展,使学生对反应的认识从宏观进入微观,从而对溶液中反应实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发展。接下来,我将围绕着教学设计中的五条线索(知识线、问题线、活动线、情景素材线、认知发展线)从教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效果六个方面谈一下我对本课时的理解和设计。 一、教材分析 在鲁科版教材中,离子反应的内容分散到必修一和化学反应原理中,在必修教材中,要求学生掌握电解质、非电解质、电离、离子反应等核心概念,学会简单的电离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及简单离子的检验,而难度较大的强弱电解质的概念、弱电解质的电离、涉及弱电解质或氧化还原反应的

离子方程式则安排在化学反应原理中,这种螺旋式上升的知识体系符合知识的层进性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发挥概念对学生认识发展的作用与功能,因此在教学中应当注意知识深广度的把握,不要随意提升难度,加重学生负担。本课时内容既衔接了第一章运用实验方法进行化学研究和学习内容,又衔接了本章第一节酸、碱、盐之间的反应关系的内容,同时为以后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目标分析 根据我对课标的解读和认识,我将本课时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掌握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的含义; 2、掌握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并能准确书写常见的酸、碱、盐的电离方程式及简单的离子方程式; 3、了解常见离子Cl-、SO42-、CO32-的检验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大量的实验探究内容认识到离子反应是电解质溶液间的反应实质,体会到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并且锻炼了动手实验的能力,从现象中分析、归纳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1知识点总结(整理版)

鲁科版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钠Na 1.钠与空气反应 ①钠在空气中缓慢氧化:4Na+O 2==2Na 2O ( ②钠在空气中燃烧:2Na+O 2=====△ Na 2O 2 2.钠与水反应 2Na+2H 2O=2NaOH+H 2↑ (反应物系数为2) 现象:①钠浮在水面上;②熔化为银白色小球;③在水面上四处游动; ④伴有嗞嗞响声;⑤滴有酚酞的水变红色。 3.钠与酸溶液反应:先与酸反应;钠与盐溶液反应:先与水反应。 过氧化钠Na 2O 2 1.过氧化钠与水反应:2Na 2O 2+2H 2O=4NaOH+O 2↑(反应物系数为2) ` 2.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2Na 2O 2+2CO 2=2Na 2CO 3+O 2 (反应物系数为2)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NaHCO 3和Na 2CO 3 1.在碳酸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Na 2CO 3+ HCl = NaCl+NaHCO 3 (先无明显现象) NaHCO 3+ HCl = NaCl+H 2O+CO 2↑(后产生大量气体 较快) 在盐酸中加入碳酸钠溶液:Na 2CO 3+ 2HCl = 2NaCl+H 2O+CO 2↑(产生大量气体 较慢) 2.在碳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Na 2CO 3+CO 2+H 2O=2NaHCO 3 3.碳酸氢钠受热分解:2NaHCO 3=====△ Na 2CO 3+H 2O+CO 2↑ 4.氢氧化钠与碳酸氢钠反应:NaOH+NaHCO 3=Na 2CO 3+H 2O [ 二、 氯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氯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关系 氯气Cl 2 、 1.与金属单质 铁丝在氯气中燃烧:2Fe+3Cl 2=====点燃 2FeCl 3 (剧烈燃烧 红棕色烟) 铜丝在氯气中燃烧:Cu+Cl 2=====点燃 CuCl 2(剧烈燃烧 棕黄色烟) 2.与非金属单质 氢气在氯气中燃烧:H 2+Cl 2=====点燃 2HCl (苍白色火焰 瓶口产生白雾) 3.氯气与水的反应 Cl 2+H 2O=HClO+HCl 4.氯气与氢氧化钠的反应 》 Cl 2+2NaOH=NaCl+NaClO+H 2O (氯气的尾气处理,制84消毒液) 5.制取漂白粉(氯气能通入石灰浆) 2Cl 2+2Ca(OH)2=CaCl 2+Ca (ClO )2+2H 2O (CaCl 2和Ca (ClO )2的混合物叫漂白粉) 漂白粉在空气中变质:Ca(ClO)2+CO 2+H 2O=CaCO 3↓+2HClO 2HClO====2HCl+O 2 三、 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物理量关系 】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高一化学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 金戈铁骑整理制作 高一化学 注意事项:2014.11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考生答卷前先将答题纸内的项目填写清楚,务必将正确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Cl-35.5 Na-23 K-39 Mn-55 Fe-56 Cu-64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选择题(本题包括16个小题,共48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合乎题意) 1.化学真正成为一门科学并较快发展,始于 A.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 B.中国湿法冶金技术的应用 C.原子—分子论的问世 D.计算机、高效液相色谱仪和紫外可见光光度计等设备在化学研究中的应用 2.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是单质,中间是氧化物,后者是混合物的是 A.氯气、次氯酸钠、氯水B.水银、氧化镁、碘化银胶体 C.木炭、二氧化硫、冰和水D.钠、氧化钙、过氧化钠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摩尔是物质的质量的单位B.氢气的摩尔质量是2g C.1molOH-的质量是17g D.气体摩尔体积约为22.4L/mol

4.关于实验室中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金属钠着火燃烧时,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B.硫酸亚铁溶液存放在加有少量铁粉的试剂瓶中 C.在新制氯水中滴加少量紫色石蕊试液,充分振荡后溶液最终呈红色 D.向Ba(OH)2溶液中慢慢滴加稀硫酸至过量,溶液的导电性变化是弱→强→弱5.下列应用或事实没有体现出胶体的性质的是 A.用明矾净化饮用水 B.清晨林间透过缕缕阳光 C.三氯化铁溶液中加入NaOH出现红褐色沉淀 D.向煮熟的豆浆中加入石膏或卤水以生产豆腐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氧化还原反应中,金属元素被还原一定得到金属单质 B.Ag+ + Cl-= AgCl↓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C.一种元素化合价升高时必然有另一种元素化合价降低 D.从0.1L0.1mol/L的H2SO4溶液中取出10mL该溶液,其中H+浓度为0.2mol/L 7.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某溶液时,下列情况会使配制结果偏高的是 A.未冷却即转移、定容 B.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 C.定容时仰视刻度线观察液面 D.容量瓶中原来含有少量蒸馏水 8.下列化学变化中,必须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 A.SO2→H2SO3B.Cl2→NaClO C.Fe→FeCl2D.Na2O2→O2 9.下列表示对应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氢氧化钡溶液滴入稀硫酸:Ba2++OH-+H++SO42-=BaSO4↓+H2O B.醋酸溶解鸡蛋壳:2H++CaCO3=Ca2++ CO2↑+ H2O

鲁科版化学必修1《电解质》word教案(四)

电解质(四) 教学目标: 1. 能将离子方程式改写成化学方程式。 2. 了解离子检验、分离提纯。 教学重点: 离子检验 教学难点: 分离提纯 教学方法: 归纳,举一反应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溶液中哪些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授新: 四. 将离子方程式改写成化学方程式。 1. Cu OH Cu OH 222+-+=↓() 2. H OH H O +-+=2 3. 23222H CaCO Ca H O CO +++=++↑ 4. 23222H CO H O CO +-+=+↑ 5. Cu Fe Cu Fe 22+++=+ 五. 离子检验、分离提纯 1. 离子检验 (1)特定试剂:只与一种离子反应产生特殊现象。 (2)通用试剂:可与多种离子反应产生不同现象。 鉴定反应必须具有明显的外观特征。 (1)沉淀的生成或溶解。 (2)气体的放出。 (3)溶液颜色的改变。 例1. 在无色透明未知溶液中加入BaCl 2溶液生成不溶于稀HNO 3的白色沉淀,则未知溶液中一定大量存在( ) A. Ag + B. SO 42+ C. SO 42-和Ag + D. SO 42-或Ag +或二者都有 例2. 只用一种试剂鉴别:Fe FeO CaO HCl 、、、() 2. 离子的分离提纯 (1)试剂只能和杂质起反应而不能和已知物起反应。 (2)不能引入新杂质。 (3)试剂和杂质起反应所生成的产物要和已知物容易分离,容易获得纯净的已知物。 例:除去NaCl 固体中少量的Na CO 23杂质。 练习: 原物 杂质 除杂质试剂 除杂质的方法 1. N 2 O 2 灼热的铜丝网 洗气 2. CO CO 2 石灰水或灼热的C 洗气 3. CO 2 SO 2 饱和NaHCO 3 洗气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