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美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教育比较研究

中美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教育比较研究

中美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教育比较研究
中美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教育比较研究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中美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教育比较研究

作者:揭晓, 陈卓武

作者单位:揭晓(广东工业大学政法学院,广东广州,510090), 陈卓武(广东工业大学校长办公室,广东广州,510090)刊名:

黑龙江高教研究

英文刊名:Heilongjiang Researches on Higher Education

年,卷(期):2012,30(3)

本文链接:https://www.wendangku.net/doc/41443120.html,/Periodical_hljgjyj201203012.aspx

当前意识形态领域几个方面突出问题

当前意识形态领域几个方面突出问题▲牢牢占领意识形态阵地既是国家核心利益所在,也是国际较量中的重要筹码。 ▲当今世界,争夺话语权、网络控制权、信息发布权、规则制定权、文化领导权等“软权力”成为国家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 ▲思想领域的争锋、较量从来不会消失,加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任务艰巨。 牢牢占领意识形态阵地既是国家核心利益所在,也是国际较量中的重要筹码。当今世界已经离开了“暴力与金钱控制的时代”,“核弹与火箭”退居幕后,“意志与思想”走向台前。争夺话语权、网络控制权、信息发布权、规则制定权、文化领导权等“软权力”成为国家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作为这场“无硝烟战争”的参与国,基于国际、国内各种压力,中国被推到意识形态斗争的最前沿,意识形态建设面临诸多挑战。 一是西方敌对势力的文化渗透威胁我国意识形态安全。苏联解体及西方敌对势力对后社会主义国家一系列“颜色革命”的成功,使中国成为西方敌对势力和平演变的重要目标国家。西方敌对势力除了在经济、政治领域推行和平演变战略以外,更注重通过文化渗透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文化渗透主要有三种方式:第一种是直接的文化宣传,即利用现代传媒手段进行长期思想渗透。最典型、最常用的是广播电台和电视的覆盖式宣传。美国的CBS、CNN等媒体发

布的信息量,是世界其他国家发布的总信息量的100倍。这种直接的文化渗透规模大、成本低、覆盖面广,正如《华盛顿邮报》宣称的,“西方世界在寻找瓦解共产主义方法,花费了近半个世纪的时间和亿万美元,却发现答案就在电视新闻里”。如今,借助互联网,直接的文化宣传更获得了便捷、高效、广泛、强势的高科技平台,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另一个重要阵地;第二种是以文化商品为载体,向社会大众渗透西方的各种价值观。二战之前,西方敌对势力就注重文化输出与国家地缘战略的结合并用,二战之后更加重视通过全面的文化输出对他国施加影响。美国好莱坞电影成为典型代表,甚至有媒体称好莱坞电影是“铁盒里的大使”。通过这种方式传播文化价值观念,更具隐蔽性和迷惑性,往往能达到“无为而治”、“润物无声”的潜移默化作用;第三种是以教育和学术交流为掩饰,向高层学者、知识分子等社会精英进行价值观渗透。西方敌对势力通过名目众多的基金会,如福特基金会、洛克菲勒基金会、福布赖特基金会等,拉拢和利用高层社科研究人员和知识分子,意在培养从内部瓦解社会主义的“文化基因”,通过他们的辐射作用传播西方的文化价值观,影响社会大众。 二是各种社会思潮影响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权威认同。马克思主义作为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其指导地位的确立是历史和中国人民的选择。在思想领域,争锋、较量从来不会消失。改革开放以来,国际国内形势复杂多变,各种社会思潮竞相登场,既有主张自由化、私有化、市场化的新自由主义,也有主张改良、倡导民主、自由的民主社会主义,更有借歪曲、诋毁党的历史和领袖人物虚化中国共产党历史

当前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当前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摘要]在当前社会转型与全球化背景的冲击下,加强大学生的意识形态教育是事关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事关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重要工作。高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是育人的重要摇篮,同时也是传承文化、创新科技、服务社会的重要园地。能否做好高校的意识形态工作,能否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高校意识形态建设的中心工作来抓,能否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为贯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条红线,不但关系着高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合格人才的问题,甚至事关党的前途命运、国家长治久安。 意识形态作为一种权威性的话语,是特定阶级的社会意识总体,它系统地、自觉地、直接地反映社会经济形态和政治制度,是社会意识各种形式中构成观念上层建筑的部分。在我国,中国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确立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流地位,这是维护和巩固我国社会主义基本政治经济制度的精神力量,也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取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胜利的信念支柱。做好对青年一代尤其是在校大学生的意识形态教育工作是事关社会主义事业成败与否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大学生;意识形态;思想政治教育 一、当前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面临的挑战 当前,社会转型带来了诸多矛盾以及全球化过程中各种思想文化、价值观念的涌入,对当前大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产生着巨大的冲击。 当今中国社会既处在一个黄金发展时期,同时也处在矛盾凸显期,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各种矛盾在较短的时期内集中爆发,出现了诸如贫富差距拉大、社会分配不公、少数党员干部腐败等问题。这些问题成为社会冲突的孵化器,在引发普通民众心理失衡,质疑司法公正,改革公平的问题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说服力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效果。此外,改革开放之后伴随着市场经济建设,人们的思想意识也呈现明显的多元趋势,一些非马克思主义甚至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潮也时有出现,官僚主义、贪污腐败、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封建迷信等消极现象有所抬头,这些思想渗入校园也部分消解了主流意识形态对大学生的感召力。 另外,西方国家长期以来对我国实行的“西化”和“分化”战略,也在干扰着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在全球化背景下,西方国家把他们的民主、自由、人权等美化为所谓“普世价值”、“普世文化”,标榜西方政治制度和政治体制的“合理性”与“优越性”,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我国国际经济地位和政治地位的不断提高,西方打压我国的意识形态愈加呈现反弹和激化走势,他们不断凭借其经济科技优势通过各种渠道向我国传输西方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政治信仰,鼓吹“马克思主义过时论”、“意识形态终结论”,试图用文化渗透的策略影响大学生的政治态度和价值取向,最终产生对西方意识形态的盲目崇拜心理。 此外,某些学校以学生反感为由,通过各种途径缩减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是不科学。在实际教学中,有许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都来自非马克思主义专业,缺乏深厚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在多元文化的影响和冲击下,缺乏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崇高信仰,对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中的指导地位产生怀疑,从而不敢理直气壮地传播马克思主义。一些意识形态课堂教学流于形式,照本宣科,面对学生思想认识上的热点和难点问题,难以做出有针对性的令人信服的回答,存在着教育实效性差的问题。而另一些教师只是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看作是一种纯业务性的工作,对课程肩负的使命没有深刻

高校主流意识形态话语认同的多维机制构建研究

高校主流意识形态话语认同的多维机制构建研究 作者:胡小芳 来源:《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2020年第03期 摘要:高校主流意识形态话语认同是建构和维系民族和国家精神生活秩序,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关卡。融媒体时代,高校面临着西方强势话语冲击、话语供给意识萎靡、主体话语表达业余等主流意识形态话语认同的现实困境,在分析了高校主流意识形态话语认同薄弱原因的基础上,提出创新话语生产机制、巩固话语发展机制、提升话语表达机制,实现和提升高校主流意识话语认同。 关键词:高校主流意识形态;话语认同;话语生产 一、问题的提出 意识形态虽然不能够触摸,但却渗透于生活的各处,通过符号载体,即意识形态话语来表现它。意识形态话语是用相对体系化的表述将思想、价值观表达出来的言语工具。[ ]是一整套客观世界的观念、价值判断,具有强烈的价值规范和价值导向功能。 探究高校主流意识形态话语认同的困境与多维机制构建有重大的理论研究和现实意义。构建话语认同是提升话语权的关键,话语认同承载着话语权的价值取向与政治功能,是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实现的重要保证。话语认同强调话语客体对话语内容的评价,逐层递进依次表现为情感认同,价值认同和行为认同,是话语权实现其效力的重要表现和根本目的。大学生作为话语客体,正值情感培育、价值观塑造的关键时期,易被错误思想诱导利用,主流意识形态话语能够为其培育和塑造理想信念和价值理念,对于大学生的个人成长和国家精神生活秩序的稳步建设具有深刻的价值意蕴。 二、高校主流意识形态话语认同的困境与归因分析 在话语认同形成的过程中,主、客体、内容、环境等多个要素相互作用、相互运动,始终贯穿着复杂多样的矛盾。当前,高校面临着外部冲击、自身供给乏力、话语主体表达等多重话语认同困境,弱化了话语认同的效力和精准度。 (一)西方强势话语冲击,弱化话语权威认同 西方强势话语冲击,弱化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实现和维护话语权威认同是高校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话语认同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高校面临意识形态领域社会思潮多元并存的现象,

大学生意识形态领域问卷调查

当代大学生意识形态领域问卷调查 1.你信仰马克思主义吗? (A)不信仰(B)没体会信不信仰(C)有点信仰(D)信仰2.您对社会意识形态的态度? (A)不怎么关心,什么制度都无所谓(B) 坚信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制度(C)不相信社会主义制度,认为其他社会制度比较好(D)西方资本主义制度好 3.您对当前我国社会制度的认同? (A)认同而且满意(B)认同但有些不满意(C)不认同也不满意(D)无所谓4.在春节与圣诞、七夕与西方情人节、重阳节与感恩节这三组节日中你更喜欢中国节日有多少个? (A)0个(B)1个(C)2个(D)3个 5.你听说过文化渗透、了解文化渗透吗?() (A)没听说过,不了解(B)听说过,不了解 (C)听说过,比较了解(D)听说过,很了解 6.上马原和毛中特理论课你通常() (A)经常睡觉(B)随便听不听(C)比较认真听讲(D)很认真听讲7.你不喜欢理论课的原因是() (A)我比较喜欢(B)老师授课乏味(C)课程内容枯燥(D)个人原因8.如何看待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 (A)没怎么注意(B)听讲过,不甚了解(C)有大致了解(D)具长期性又十分尖锐复杂 9.你认为西方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渗透离你有多远? (A)很远(B)没注意(C)无所谓(D)衣食住行娱乐教育的方方面面面10.你认为意识形态领域与敌作斗争的前沿阵地是() (A)课本、报纸(B)广播(C)电视(D)网络 11.你认为该如何加强社会意识形态建设? (A)加强党政领导干部和全体党员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 (B)培育好、引导好社会组织,强化其宣传意识形态的作用 (C)积极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意识形态的良好载体 (D)提高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能力,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社会整合功能 结论:不难看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方面的主流是健康向上的,他们普遍认同邓小平理论,关心时事政治,支持和拥护改革开放和国家的大政方针;积极进取,注重实践,具有适应市场经济的现代意识;务实求真,独立自主,追求个人才能的发挥和自身价值的实现;兴趣广泛,信息贯通,追求健康有益、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但他们在成长和发展的过程中带着鲜明的时代烙印,在意识形态、道德价值观念、理论学习、就业观念、处世态度等方面都呈现出新的变化和特点,同时也出现了新的矛盾和问题。 目前,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中存在问题的苗头,势必将会危及我国社会主义的未来方向,我国高校是为国家培养高层次建设人才的地方,聚集的是来自全国优秀青年学子,他们肩负着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继续建设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的历史重任。可见,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一点也马虎不得,这是意识形态领域的一个重要阵地。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逐步确立和高等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高等学校的内外环境、体制、学制等都发生了许多变化,从而使得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意识形态、

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思考

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思考 一、新时期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与政治信仰状况 大学生群体十分特殊,他们思想活跃,个性鲜明,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较强,热爱生活,对未来充满希望和热情,具有较高的认知水平,正是科学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很多研究证实,大学生的政治信仰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也应该看到,随着时代主题的转换,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潮水般涌入的各种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在中国,青年人中间大学生群体是文化水平比较高同时政治素质又比较好的群体,这个重要人群的政治素质和文化水平是中国未来走向和国家前途命运极为关切的影响因素。通过近几年对学生政治信仰状况的滚动调查,笔者发现有这样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部分大学生对国家政治生活和意识形态问题的关注度不够。当今世界是一个知识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大学生的关注中心从政治转向了经济和人文等方面,不再把政治放在至高无上的神圣地位。改革开放后,青年人中间价值观念的“去中心化”现象正是受到西方文化的很大影响。实用主义的价值观注重个性化的发展,受此影响大学生对关系到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问题更加关心,改变了原来社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的理念,出现了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并重的现象。而此时他们还是价值观和

人生观尚没有定型的群体,在这种冲击和变动中有人停滞不前,有人无所适从没有方向感,因此引起了政治信仰缺失。再加上80、90后大学生崇尚个性特立独行,求新求变中甚至还有点叛逆和愤世嫉俗。大学生从自身所享受的物质生活条件和精神生活氛围中认识到自己正享受着国家发展的成绩,但是个别同学因为自己所接触到的社会问题而对现行的社会制度有些失望和灰心,造成政治信仰的弱化。还有个别同学因为教育和就业问题,而对国家的治理方案产生怀疑。甚至有人沉迷于网络游戏和暴力影片,对政治有排斥心理。第二,部分大学生对传统的意识形态教育态度不积极。思政课仍然是学生政治方面知识的基础来源。大学生认为我们有必要上思政课,但是思政课程也需要改进,老师的教学方式需要改进。在多媒体快速发展的情况下,思政课不能再一味的读读课本教条,这样很难激发大学生的热情。同时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大量宏观和微观方面的政治现象和信息呈现在民众面前,大学生早期接受的很多政治教育元素与现实之间因为一些负面因素而使他们的政治态度和政治信仰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冲击。大学校园与社会环境之间也存在着一样的距离,这使得身在校园的大学生的认知力和判断力也会有一些偏差,这也将影响到他们的政治信仰。贪污腐败现象、贫富差距问题、社会风气低俗等问题也会让激情满怀的大学生很难冷静、客观的对待社会问题,一些信仰问

当代中国的主流意识形态与非主流意识形态

·现代管理2012/8 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正确认识和把握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性和多样性的关系,科学对待非主流意识形态,推进主流意识形态与时俱进,事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发展大局,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一、正确认识当前我国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和非主流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是一种自觉地反映一定社会集团(在有阶级的社会就是阶级经济政治利益的系统化、理论化的思想观念体系,是一定社会集团、阶级的政治理想、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思想基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世界观基础,反映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自觉的、系统的思想观念体系。但是,任何社会的意识形态都不可能只有一种纯粹的形式。这是因为,一定的意识形态是由一定的经济基础和社会政治制度决定的,经济基础和社会政治制度不同,意识形态的性质也不同。然而,任何国家或社会,其内部总是或有不同的阶级、阶层,或有不同的所有制形式,或有不同的文化传统;其外部总是要不同程度地受到其他国家、民族意识形态的影响。因而,一个国家的意识形态领域,不可能只有一种意识形态。一个国家的一定时期,尽管可能存在多种意识形态,但各意识形态的地位并不是平起平坐的,而总是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占据主导地位。 在当代中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即主流意识形态。这是维护和巩固社会主义基本政治经济制度的精神力量,也是中国共产党人体现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体现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体现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理论指导、舆论力量、精神支柱和文化条件,它引导和激励全党和全国人民为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团结奋斗。 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有多少种所有制、有多少个阶级,就有多少种反映其利益的意识形态。因此,意识形态不可能只有一种,而是多种多样的。在当代中国,事实

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教育探讨

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教育探讨 蔡 嘉 【摘 要】本文主要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教育进行了探讨。文章在分析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教育面临的各种挑战的基础上,分别从学生自身、高校和社会等层面出发,探讨并提出了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教育的对策。 【期刊名称】《新一代:理论版》 【年(卷),期】2019(000)013 【总页数】1 【关键词】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教育 引言 大学生作为我们党和国家的希望,该群体的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情况将会对国家的安危以及民族的未来查杀能够重要的影响。在现如今这个移动互联网时代,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均在发生着较大程度的变化。不仅来自各个方面的信息更加的泡沫化、快餐化和碎片化,而且社会变得日益多元和开放,这给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教育带来很多挑战。 一、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教育面临的各种挑战 (一)多种社会思潮激荡给教育带来的影响 在我国改革开放持续深化和社会转型速度不断加快的大背景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我国意识形态开展全方位的侵蚀,导致了我国的意识形态领域出现了各种各样社会思潮彼此激荡的现象,这些社会思潮利用网站、论坛、邮箱等新型媒体,与我们抢占高校思想文化阵地,宣扬所谓的人权、自由,混淆视听,迷惑大学生,使那些缺乏独立判断能力的学生产生迷茫与困惑。并且这些社会思潮往往采用网络、电影、广播等大学生更加容易接受的手段,同时对社会上一些较为流行、关注较高的话题进行错误地解读评论,这些直接影响了各个高校对大学生所开展的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教育效果。 (二)难以控制的网络舆论对教育话语空间进行挤压 现今一旦较为敏感的社会现象发生,或者是群体性事件出现后,迅速在网络空间进行发酵。经常是一个非常不起眼的帖子,便会在网络上引发广大网友的不理智响应和传播,并且在传播的时候,这些现象或者事件经常被歪曲、夸大和扭曲,出现网络围观的“广场效应”,导致网络舆论的难以控制。加上我国主管意识形态的机构在应对网络舆论突发事件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大学生思维活跃、具有较强的自我独立意识,还容易盲从,往往根据直观感受与个人好恶来对社会现象以及

论20世纪以来西方主流意识形态的演变及其功能(1).

论20世纪以来西方主流意识形态的演变及其功能(1) 西方政治意识形态包括自由主义、法西斯主义、无政府主义和民主社 会主义等等许多流派,其中占主导地位的是自由主义意识形态。它以个人主义 为核心,以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为基础,集中体现着资本主义的政治关系、政治 行为、政治体制和政治价值观,对西方各国的内政外交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作 为资本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自由主义,20世纪以来发生了深刻的变革。30年代 的“罗斯福新政”和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撒切尔主义”、“里根革 命,”是两次不同类型的自由主义改革,标志着20世纪自由主义在基本政策层 面上的两次重大转型。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这两次转型使自由主义脱离了19 世纪传统的自由放任形态,极大地影响了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使资本主义在 20世纪维护和保持了自己的发展势头和活力。 一、西方主流意识形态的形成和第一次转型 1、西方主流意识形态的形成 西方主流意识形态是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其渊源可以追溯到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14?16世纪,资产阶级刚刚 形成,本身的力量十分软弱,尚不能直接提出夺取政权的要求。他们首先在思 想意识形态领域展开了斗争,用人文主义思想反对封建神学,以理性为武器批 判封建特权和等级制度,用人性反对神权,用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用理性 反对蒙昧主义。文艺复兴运动推动了另一场反封建反教会斗争??宗教改革运动 的发生、发展。通过这场斗争,资产阶级初步形成了新的意识形态。主要代表 人物及其理论有马基雅弗里的共和政体论;马丁?路德的信仰自由和思想自由; 加尔文改革教会的民主思想;在宗教改革时期的一些思想家提出的人民自由、 人民主权等思想;法国一些思想家提出的自由状态、自然权力、人民主权、政 府源于契约思想等等。这些理论观点为近代西方主流意识形态的形成提供了重 要的思想材料。 17至 18世纪,在欧美许多国家相继发生了由资产阶级领导的人民群 众广泛参加的反封建革命运动。一些资产阶级思想家,为适应资产阶级夺取政 权和建立新社会制度的需要,提出了以“自然权利”说、“社会契约”论、 “人民主权”思想为核心的学说。美国的《独立宣言》和法国的《人权宣言》 所体现的人权原则和包括的公民基本权利,构成近代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重要 内容。其最显著的特点,是把各项权利,诸如自由权、平等权、参政权、财产 权等,均说成是一切人的、普遍的权利。所有这些为西方主流意识形态奠定了 思想理论基础、基本原则并成为其重要内容。 任何类型的社会意识形态,都是一定经济基础的社会反映,上层建筑 服务于经济基础。西方主流意识形态是以私有制为基础,以保障私有财产不可 侵犯为目的的,是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发展的必然产物,它的核心是以个人为中 心来对待社会和他人的个人主义。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曾生动 而形象地揭示了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特征,他们指出:“资产阶级在它已经取 得了统治的地方把一切封建的、宗法的和田园诗般的关系都破坏了。它无情地 斩断了把人们束缚于天然尊长的形形色色的封建羁绊,它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 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 了。它把宗教虔诚、骑士热忱、小市民伤感这些情感的神圣发作,淹没在利己 主义打算的冰水之中。它把人的尊严变成交换价值,用一种没有良心的贸易自

大学生意识形态论文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意识形态思想政治教育 意识形态作为一种权威性的话语,是特定阶级的社会意识总体,它系统地、自觉地、直接地反映社会经济形态和政治制度,是社会意识各种形式中构成观念上层建筑的部分。在我国,中国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确立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流地位,这是维护和巩固我国社会主义基本政治经济制度的精神力量,也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取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胜利的信念支柱。做好对青年一代尤其是在校大学生的意识形态教育工作是事关社会主义事业成败与否的重要因素。 一、当前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面临的挑战 当前,社会转型带来了诸多矛盾以及全球化过程中各种思想文化、价值观念的涌入,对当前大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产生着巨大的冲击。 当今中国社会既处在一个黄金发展时期,同时也处在矛盾凸显期,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各种矛盾在较短的时期内集中爆发,出现了诸如贫富差距拉大、社会分配不公、少数党员干部腐败等问题。这些问题成为社会冲突的孵化器,在引发普通民众心理失衡,质疑司法公正,改革公平的问题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说服力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效果。此外,改革开放之后伴随着市场经济建设,人们的思想意识也呈现明显的多元趋势,一些非马克思主义甚至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潮也时有出现,官僚主义、贪污腐败、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封建迷信等消极现象有所抬头,这些思想渗入校园也部分消解了主流意识形态对大学生的感召力。 另外,西方国家长期以来对我国实行的“西化”和“分化”战略,也在干扰着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在全球化背景下,西方国家把他们的民主、自由、人权等美化为所谓“普世价值”、“普世文化”,标榜西方政治制度和政治体制的“合理性”与“优越性”,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我国国际经济地位和政治地位的不断提高,西方打压我国的意识形态愈加呈现反弹和激化走势,他们不断凭借其经济科技优势通过各种渠道向我国传输西方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政治信仰,鼓吹“马克思主义过时论”、“ 意识形态终结论”,试图用文化渗透的策略影响大学生的政治态度和价值取向,最终产生对西方意识形态的盲目崇拜心理。 此外,某些学校以学生反感为由,通过各种途径缩减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是不科学。在实际教学中,有许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都来自非马克思主义专业,缺乏深厚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在多元文化的影响和冲击下,缺乏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崇高信仰,对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中的指导地位产生怀疑,从而不敢理直气壮地传播马克思主义。一些意识形态课堂教学流于形式,照本宣科,面对学生思想认识上的热点和难点问题,难以做出有针对性的令人信服的回答,存在着教育实效性差的问题。而另一些教师只是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看作是一种纯业务性的工作,对课程肩负的使命没有深刻的认识,教学中一味迎合学生,追求所谓的生动有趣,而不懂得当代大学生比任何时候都需要一个认识世界的科学的思想方法,更需要一个选择和鉴别信息的思想基础,而马克思主义就是这样的思想基础。当代大学生总体认同主流意识形态,但拒绝简单主流意识形态的灌输,意识形态教育的内容、方法亟待改进。 国际国内、高校内外诸多因素交织在一起,使思想活跃但缺乏判断能力且意志不坚定的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产生迷茫甚至误解,动摇大学生献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信心与决心。如果任由态势发展,势必严重危害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动摇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领导地位。我们必须正视这一现实问题并保持高度的重视和警惕,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十分重视对大学生意识形态的教育。

当代中国意识形态状况简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41443120.html, 当代中国意识形态状况简析 作者:张占军 来源:《党史博采·理论版》2015年第09期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迅猛发展,与此同时非主流意识形态范畴的各种思想文化相随而至,不仅有促进主流意识形态发展的一面,更有阻碍、消解主流意识形态发展的另一面,这种双重性、相对性是当前起主导作用的主流意识形态所面临的一种严峻挑战。为了推进主流意识形态与时俱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必须在深入了解主流意识形态的基础上,对非主注意识形态内涵及特征进行探讨,有效把握二者关系,科学地对非主流意识形态进行整合,使非主流意识形态良性发展并促进主流意识形态的正向发展,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指导下发展和谐社会,实现伟大中国梦。 [关键词]意识形态;价值观;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 意识形态由来已久,涵盖范围极广,是精神层面汇聚凝结在物质层面上升华的具体体现,精神层面源于物质生活,以物质为基础,形成即定的意识形态,同时反作用于其基础,影响物质层面。意识形态引领人类的价值取向,反映利益诉求。正能量的利益诉求,价值取向有助于社会的良性发展,负能量的利益诉求,价值取向不仅不利于社会发展,反而阻碍、扭曲社会的发展,将使社会进入动荡不安,朝难夕虑的混乱难艰境况。可见意识形态对于整个社会的影响巨大,有必要深入研究意识形态内涵及特征,有效掌控践行正向意识形态,让正能量汇聚并传承,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健康和谐有序发展。 一、解析意识形态内涵 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来意识形态就相随而生,其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具有不容忽视的群体精神力量,其上深深烙印着一个阶级、或一个集团、一个群体的思维模式、思想观念、利益诉求。是积淀自然成型的一套思想理论体系,可以作用于特定社会,可以适时规范人类行为。是思想库源,是理论库源,是思想理论依据,可以有效整合社会建构。 意识形态是人们分析问题、认识问题的立场、观点在理论上的系统表现,是一个世界观的思想体系;意识形态是人们的某种信念理性,是一定社会的价值观念体系。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意识形式属于特定社会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同政治、法律制度等要素一起构成上层建筑的有机体系,为其所在的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服务,我们把这类社会意识形式叫做社会意识形态。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人们物质关系的直接产物;意识形态具有阶级性,是对社会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的直接反映,集中体现出一定阶级的利益和要求;意识形态具有相对独立性,其发展与社会物质经济关系发展状况不完全一致;意识形态具有能动性,它产生于经济基础,又积极、主动地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参与社会关系的建设。

当前高校意识形态领域新特征及对策建议

当前高校意识形态领域新特征及对策建议 【要点】高校是知识和思想的创造源和集散地,也是各种思潮和价值观念争夺的前沿。当前高校意识形态领域以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但也存在思想政治工作被边缘化,多种社会思潮渗透,对西方价值渗透渠道缺乏警惕,以及宗教信仰升温”等问题。面对新形势,高校急需加强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教学方式,加强对新兴媒体的监管,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精神环境。 中央财经大学冯秀军的课题研究成果,针对当前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新特 征,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高校是知识和思想的创造源和集散地,也是各种思潮和价值观念争夺的前 沿。当前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着多种思潮交织和交锋的新特征,对高校的办学方向、教学科研以及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了新的挑战,急需引起高度的重视。 一、当前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新特征 1?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仍需切实巩固。总体看,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拥护党和政府的领导,拥护新时期治国理政总方略,是当前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积极主流,但也存在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与高校业务工作两张皮”现象。个别高校管理者和教师忽视、轻视、甚至拒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高校党建思政工作、思想政治课教学在重点抓业务的大环境下一定程度被淡化和边缘化。高校师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和认识尚停留在表面,离对马克思主义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的要求还有距离。 2?多种社会思潮渗透且影响深刻复杂。总体看,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高校意识形态的主流。同时,由于经济全球化、社会结构转型以及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多元、多样、多变的价值观念不断地投射和渗透进高校,极端个人主义”功利主义”拜金主义” 消费主义”等思潮和价值观念在高校潜滋暗长,反马克思主义、反社会主义、反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言论以及鼓吹西方宪政民主、普世价值的思潮在校园里不时泛起,个别教师缺乏职业自律,以学术自由为由,突破政治、法律、道德

主流意识形态

主流意识形态 所谓“主流意识形态”,就是在一定时期内,一个社会里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叫做这个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包括占统治地位的政治思想、法律法规、文学文艺思潮等。主流意识形态一般具有高度的融合力,强大的传播力和极强的认同感。在这个社会里,文学家的感觉是灵敏了一点儿,许多观念,许多现象,许多现象下隐藏的事实,文学家早感到了,社会却还没感到。文学、文学家与这个社会有着莫大的联系,有着奇特的关系,这样的关系也影响着中国文学的发展。 鲁迅说:“我以为文艺大概由于现在生活的感受,亲身所感到的,便影印到文艺去,”人生的经验,生命的体验是文学座屏的源泉,一个作家,如果对当下没有现实体验,那么他的作品就是无病呻吟。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格局,新的任务和环境,作家必须感同身受,写出的作品才不至于离谱,才不至于对社会做出错误的反应,错误的引导。 文学与社会有相互依存的关系,社会的思想、政治、政策等通过文学反应传达,文学跟着社会的脚步行进着,跟着社会的变动而变动着,也先于社会的“感到”把隐藏的真实反应出来。文学,是人民生活在作家头脑中的反应,社会生活是文艺的源泉,但文艺源于生活又要高于生活,作家把生活中的题材进行加工才能融进文学作品,才能有更深刻的道理及真理。当代文学亦朝着这个方向发展,反应社会生活,解释社会生活。 但是日新月异的社会格局有可能把文学引向一个偏轨的方向,人们认为文学可以用来宣传、鼓吹、煽动、促进,以达到某政治目的、

改革目的等,所以,文学成了“给定题目,按要求写作文”,这样做文章,就形同“八股”了,尤其现当代社会,这样的“八股”文章更是把当代文学引向了一条不归路,这样的文章虚伪、无力,误导社会误导人民,更不用谈什么敏感的反应出社会现实问题,感动人,在文学中无价值,在社会中也无价值。 中国当代文学受文艺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的影响,对社会生活的反应等多,但是文学并不是千篇一律的,也并不是所有人都是一个“派别”的,正如鲁迅批评的一批“北京的文人”,也就是新月社的一些文人,鲁迅讽刺说他们是活在“象牙塔”里的文人,“但‘象牙之塔’里的窗子,到底没有一块一块的面包递进来的呀!”。但创造社的文人有说鲁迅是“二重反革命”。受各种影响,正面的反面的,当代文学在未来发展上,态势也会多样。

当前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当前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摘要]在当前社会转型与全球化背景的冲击下,加强大学生的意识形态教育是事关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事关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重要工作。 [关键词]大学生;意识形态;思想政治教育 意识形态作为一种权威性的话语,是特定阶级的社会意识总体,它系统地、自觉地、直接地反映社会经济形态和政治制度,是社会意识各种形式中构成观念上层建筑的部分。在我国,中国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确立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流地位,这是维护和巩固我国社会主义基本政治经济制度的精神力量,也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取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胜利的信念支柱。做好对青年一代尤其是在校大学生的意识形态教育工作是事关社会主义事业成败与否的重要因素。 一、当前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面临的挑战 当前,社会转型带来了诸多矛盾以及全球化过程中各种思想文化、价值观念的涌入,对当前大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产生着巨大的冲击。 当今中国社会既处在一个黄金发展时期,同时也处在矛盾凸显期,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各种矛盾在较短的时期内集中爆发,出现了诸如贫富差距拉大、社会分配不公、少数党员干部腐败等问题。这些问题成为社会冲突的孵化器,在引发普通民众心理失衡,质疑司法公正,改革公平的问题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说服力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效果。此外,改革开放之后伴随着市场经济建设,人们的思想意识也呈现明显的多元趋势,一些非马克思主义甚至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潮也时有出现,官僚主义、贪污腐败、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封建迷信等消极现象有所抬头,这些思想渗入校园也部分消解了主流意识形态对大学生的感召力。 另外,西方国家长期以来对我国实行的”西化”和“分化”战略,也在干扰着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在全球化背景下,西方国家把他们的民主、自由、人权等美化为所谓“普世价值”、“普世文化”,标榜西方政治制度和政治体制的“合理性”与“优越性”,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我国国际经济地位和政治地位的不断提高,西方打压我国的意识形态愈加呈现反弹和激化走势,他们不断凭借其经济科技优势通过各种渠道向我国传输西方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政治信仰,鼓吹“马克思主义过时论”、“ 意识形态终结论”,试图用文化渗透的策略影响大学生的政治态度和价值取向,最终产生对西方意识形态的盲目崇拜心理。 此外,某些学校以学生反感为由,通过各种途径缩减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是不科学。在实际教学中,有许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都来自非马克思主义专业,缺乏深厚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在多元文化的影响和冲击下,缺乏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崇高信仰,对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

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引导和强化

东方企业文化·百家论坛 2011年5月 184 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引导和强化 罗映梅 (重庆工商大学思想政治理论学院,重庆,400067) 摘 要:意识形态是有效地进行社会动员和社会整合、社会管理并降低相关成本,确保政权巩固、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主流意识形态建设问题则关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大学生是承载着社会未来和希望的重要主体,我们应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进行引导和强化。 关键字:全球化 社会思潮多元化 大学生 主流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教育 中图分类号:G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355(2011)05—0184—01 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并指出: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主动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总书记的论述为我们指明了在全球化背景下如何加强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方法和途径。大学生是承载着社会未来和希望的重要主体,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进行引导和强化极为有意义。 一、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必要性 (一)意识形态的重要功能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意识形态是由各种具体的意识形式——政治思想、法律思想、经济思想、社会思想、教育、伦理、艺术、宗教、哲学等构成的有机的思想体系。新制度经济学则更一般化地将意识形态定义为关于世界的一套信念,由相互关联的、包万象的世界观构成。意识形态通过给人们提供一整套“世界观”,来帮助人们正确地认知“世界”,并借助这种认知来统一大家的思想、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造就良好的社会规范,弥补社会现有规章制度的不足,鼓舞和吸引人们的斗志、激情,淡化机会主义行为,克服搭便车,促使个人和团体的行为方式理性化等。 (二)大学生的特殊性与意识形态教育 大学生的特殊性决定了我们必须抓住意识形态的重要社会功能,对大学生进行主流意识形态教育。 首先,大学生群体具有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和理论素养,可以说是青年同龄人中的佼佼者,他们是一个社会未来发展的依靠力量,是承载着社会未来和希望的重要主体。但同时,大学阶段也是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大学生的意识形态教育决定了我们为谁培养人才的关键问题。 其次,在意识形态的投资方面,大学生会比老年人有更大的积极性,教育效果更佳。 二、社会思潮多元化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 所谓主流意识形态,哈尔滨师范大学的刘爱军博士告诉我们,学术界对此的一般性理解是:主流意识形态通常指一定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政治和法律思想、道德、哲学等社会意识形式。它表现为一定社会中所有成员共同具有的认识、思想、信仰、价值等。在当代中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占有统治地位的主流意识形态。 全球化浪潮对整个人类的认知和生存状态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凭借现代媒体、先进的交通工具以及全球经济的增长,不同文化和不同地域之间的联系在更大范围、更多领域、以更快捷的方式得以实现,人们在全球化的进程中逐渐形成了世界性的眼光。然而,在全球化的进程中也出现了负面效应,最为突出的就是由于社会思潮多元化趋势,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出现自我化倾向、实用化倾向、功利性倾向、投机性倾向的弱化现象。 三、对大学生意识形态的引导和强化 大学生的意识形态教育是一个系统和长期的工程,是一个多主体、多层次、多途径的协作教育模式。只有多个意识形态教育主体的相互配合、多种教育层次的相互作用,和长期的贯彻,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一)、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旗帜鲜明地坚持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 课堂教学是培育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的主渠道,学校在实施教学中要挖掘学科中关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内容。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功绩和贡献及自强不息的美好品德的学习对他们的民族精神进行渗透和强化;积极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中西文化的优劣,提高善恶美丑的辨别力;同时,要重视高校教师队伍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正面传播力量。 (二)、对当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的引导的要融入化和具体化 要真正发挥主流意识形态的作用,就必须把它融入到大学生日常生活中,具体到社会工作里,让他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要求,健全各行各业的规章制度、完善市民公约、乡村民约、学生守则等行为准则,使主流意识形态成为他们日常工作生活的基本准则;有计划有目的地建立升国旗仪式、成人仪式、入党入团仪式和充分利用重大纪念日、民族传统节日等,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纪念庆典活动,传播主流价值,增强他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同时,要主动吸引大学生积极参与到建设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文明单位、文明社区等文明创建活动中去。 (三)、强势正面舆论,营造文化氛围,净化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环境 全社会都要关心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支持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工作。宣传、理论、新闻、文艺、出版等方面要坚持弘扬主旋律,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反映高等学校意识形态教育工作的先进典型和优秀大学生的先进事迹;各类网站要牢牢把握正确导向,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开发教育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网络意识形态教育活动;各类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烈士陵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大学生集体参观一律实行免票;各级政府和企事业单位要鼓励和支持面向大学生的公益性文化活动。依法加强对学校周边的文化、娱乐、商业经营活动的管理,坚决取缔干扰学校正常教学、生活秩序的经营性娱乐活动场所。及时处理侵害学生合法权益、身心健康的事件和影响学校、社会稳定的事端。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完善资助困难大学生的机制,帮助大学生解决实际困难;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以及街道、社区、村镇等要主动配合做好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 俞吾金.意识形态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 [2] 杜旭宇.意识形态教育的意义——基于意识形态功能、特点的分析[J].求实,2004,(8)

意识形态 相关知识

意识形态知识 什么是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一般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的系统的思想观念,代表了某一阶级或社会集团(包括国家和国家集团)的利益,又反过来指导这一阶级或集团的行动, 依据这个定义,可以说意识形态就是一种思想观念,但不是一般的思想观念, 它有三个特征: 第一是群体性,即不是个别人的思想观念,而是已经被某个群体(阶级或社会集团)所接受的思想观念,代表这个群体的利益并指导其行动; 第二是系统性,即不是支离破碎的想法和观念,而是形成了体系; 第三是历史性,即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的。 意识形态的核心内容是价值观. 意识形态包括哪些 意识形态的领域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文学艺术、宗教、哲学和其他社会科学等,它与非意识形态的其他社会意识形式,如自然科学、语言学、形式逻辑等,既相联系又有区别。通过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意识形态给社会意识整体以重大影响。意识形态的重要意义可以从一般和特殊两个方面来认识: 意识形态工作又称做思想上层建筑相关方面工作。 意识形态是一个由政治思想、法律、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所组合而成的观念系统,它为经济基础服务。意识形态工作的就是要给人们一种信心,让他们相信,自己走的道路是正确的,对于中国来说,我们的意识形态就是坚持独立自主,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而不能一味模仿学习西方的价值观,我们有自己的文化有自己的制度,不必去跟着西方的意识形态走。所以意识形态工作就是做好思想宣传工作,辅助其他工作展开。 价值观与意识形态的区别: 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价值观是人们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价值观是世界观的核心,是驱使人们行为的内部动力。 价值观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持久性。 价值观是一种基本信念。 总之,价值观的本质就是人对事物的价值特性的主观反映。 意识形态是指一种观念的集合。 意识形态可以被理解为一种具有理解性的想像、一种观看事物的方法(比如世界观),存在于共识与一些哲学趋势中。 意识形态有三个特征群体性、系统性、历史性。 总之,每个社会的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都是占社会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它集中反映该社会的经济基础,表现出该社会的思想特征。 当前的意识形态领域突出问题是什么 一是西方敌对势力的文化渗透威胁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二是各种社会思潮影响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权威认同。 三是苏东剧变削弱了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信仰。 四是发展主题与现代化目标淡化了意识形态之间的对立。 五是多元价值取向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冲击。 六是信息网络化对我国意识形态的控制力形成挑战。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