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8高中物理第十九章原子核第1节原子核的组成随堂检测3-5!

2018高中物理第十九章原子核第1节原子核的组成随堂检测3-5!

2018高中物理第十九章原子核第1节原子核的组成随堂检测3-5!
2018高中物理第十九章原子核第1节原子核的组成随堂检测3-5!

第1节原子核的组成

1.(对应要点一)(2012·南宁模拟)如图19-1-4所示

装置处于真空中,S为能放出α、β和γ三种射线的放射

源,虚线框内是方向垂直纸面的匀强磁场,L是1 mm厚的

纸板,M是荧光屏,实验时发现在荧光屏上O、P处有亮斑。

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图19-1-4 A.如果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则O点和P点分别为β和α射线形成的亮斑

B.如果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则O点和P点分别为γ和β射线形成的亮斑

C.如果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则O点和P点分别为α和β射线形成的亮斑

D.如果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则O点和P点分别为γ和α射线形成的亮斑

解析:由于一张纸就可把α射线挡住,如果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则O点为γ射线形成的亮斑,β射线形成亮斑应在O点下方。如果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则O点和P点分别为γ和β射线形成的亮斑,选项B正确。

答案:B

2.(对应要点二)原子核中能放出α、β、γ射线,关于原子核的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核中,有质子、中子,还有α粒子

B.原子核中,有质子、中子、还有β粒子

C.原子核中,有质子、中子、还有γ粒子

D.原子核中,只有质子和中子

解析:在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中,2个质子和2个中子结合得较紧密,有时作为一个整体放出,这就是α粒子的来源,不能据此认为α粒子是原子核的组成部分。原子核里是没有电子的,但中子可以转化成质子,并向核外释放一个电子,这就是β粒子。原子核发出射线后处于高能级,在回到低能级时多余的能量以γ光子的形式辐射出来,形成γ射线,故原子核里也没有γ粒子,故D对。

答案:D

3.(对应要点二)据最新报道,放射性同位素钬166 67Ho,可有效治疗癌症,该同位素原子核内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差是( )

A.32 B.67

C.99 D.166

解析:根据原子核的表示方法得核外电子数=质子数=67,中子数为166-67=99,故核内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差为99-67=32,故A对,B、C、D错。

答案:A

4.(对应要点一)在暗室的真空装置中做如下实验:在竖直放置

的平行金属板间的匀强电场中,有一个能产生α、β、γ三种射线

的射线源,从射线源射出的一束射线垂直于电场方向射入电场,如图

19-1-5所示,在与射线源距离为H 高处,水平放置两张叠放着的、

涂药面朝下的印像纸(比一般纸厚且涂有感光药的纸),经射线照射一

段时间后两张印像纸显影。

图19-1

-5

(1)上面的印像纸有几个暗斑?各是什么射线的痕迹?

(2)下面的印像纸显出一串三个暗斑,试估算中间暗斑与两边暗斑的距离之比?

(3)若在此空间再加上与电场方向垂直的匀强磁场,一次使α射线不偏转,一次使β

射线不偏转,则两次所加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之比是多少?(已知m α=4u ,m β=11840 u ,v α=c 10

,v β=c ) 解析:(1)因α粒子贯穿本领弱,穿过下层纸的只有β、γ射线,β、γ射线在上面的印像纸上留下两个暗斑。

(2)下面印像纸从左向右依次是β射线、γ射线、α射线留下的暗斑。设α射线、β射线暗斑到中央γ射线暗斑的距离分别为s α、s β则

s α=12a α(H v α)2,s β=12a β(H v β

)2, a α=q αE m α,a β=q βE m β

。 由以上四式得s αs β=5184

。 (3)若使α射线不偏转,q αE =q αv αB α,所以B α=

E v α,同理若使β射线不偏转,应加磁场B β=E v β

,故 B αB β=v βv α

=10∶1。 答案:(1)两个暗斑 β射线,γ射线 (2)5∶184 (3)10∶1

2018年高考《系统集成》一轮复习物理选修3-2

选修3-2 第九章电磁感应 命题规律 电磁感应是高中物理中难度较大、综合性最强的部分,高考中以选择题为主,考查的热点有: 1.应用楞次定律和右手定则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结合各种图象(如Φ-t图象、B-t图象和i-t图象)考查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及方向的判定,导体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动势的计算. 2.电磁感应现象与磁场、电路、力学等知识的综合以及电磁感应与实际生产、生活相结合的应用. 复习时应注意理解本章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抓住两个定律(楞次定律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等效电路,理解并熟练掌握安培定则、左手定则、右手定则的应用条件及其所判断的物理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知识结构

第1讲电磁感应现象楞次定律 重点难点突破 规律方法技巧 一、对楞次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1.右手定则适用于部分导体切割磁感线运动时感应电流方向的判定,楞次定律适用于一切电磁感应现象. 对楞次定律中“阻碍”的含义可以推广为感应电流的效果总是阻碍产生感应电流的原因: (1)阻碍原磁通量的变化. (2)阻碍(导体的)相对运动——“来拒去留”. (3)阻碍线圈自身电流的变化(自感现象). 注意:①“阻碍”不等于“阻止”.当由于原磁通量的增加而引起感应电流时,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与原磁场方向相反,其作用仅仅使原磁通量的增加变慢了,但磁通量仍在增加;当由于原磁通量的减少而引起感应电流时,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与原磁场方向相同,其作用仅仅是使原磁通量的减少变慢了,但磁通量仍在减少.“阻碍”并不意味着“相反”. ②“阻碍”的结果,是实现了其他形式的能向电能转化,这和能的转化与守恒相吻合.如果没有“阻碍”,将违背能量守恒,可以得出总能量同时增加的错误结论. 二、安培定则、左手定则、右手定则、楞次定律的应用 1. 2. (1)因电而生磁(I→B)→安培定则; (2)因动而生电(v、B→I安)→右手定则; (3)因电而受力(I、B→F安)→左手定则. 注意:①从研究对象上说,楞次定律研究的是整个闭合电路,右手定则研究的是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即一段做切割磁感线运动的导线. ②从适用范围上说,楞次定律可应用于由磁通量变化引起感应电流的各种情况(包括一部分导线做切割磁感线运动的情况),右手定则只适用于一段导线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的情况,导线不动时不能应用.因此,右手定则可看做楞次定律的特例. 高频考点突破 考点一、电磁感应现象是否发生的判断 【例1】(2015·荆门调研)老师让学生观察一个物理小实验:一轻质横杆 两侧各固定一金属环,横杆可绕中心点自由转动,老师拿一条形磁铁插向其 中一个小环,后又取出插向另一个小环,同学们看到的现象是()

【整理】高中物理选修3-5原子物理高频考点必记清单

高中物理选修3-5原子物理高频考点必记清单 考点一:波粒二象性 一、物理学史: 1.普朗克能量子论观点:1900年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提出,电磁波的发射和吸收是不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的,每一份电磁波的能量νεh =。 2.爱因斯坦光子论:1905爱因斯坦提出,空间传播的光也是不连续的,而是一 份一份的,每一份称为一个光子,光子具有的能量与光的频 成正比。即:νεh =. 3.赫兹最早发现了光电效应现象。 4. 德布罗意指出,实物粒子也具有波动性,这种波称为德布罗意波,也叫物质波。满足下列关系:P h h ==λεν,(P 为粒子动量) 二、物理现象 1.热辐射现象(了解):任何物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要发射各种波长的电 磁波,并且其辐射能量的大小及辐射能量按波长的分布都与温度有关。 这种由于物质中的分子、原子受到热激发而发射电磁波的现象称为热 辐射。 2.光电效应现象:在光(包括不可见光)的照射下,从金属中发射出电子的现象。发射出的电子称为光电子。 3.康普顿效应(了解):1923年,美国物理学家康普顿在研究x 射线通过实物物质发生散射的实验时,发现了一个新的 现象,即散射光中除了有原波长λ0的x 光外,还产生了波长λ>λ0 的x 光,其波长的增量随散射角的不同而变化。 这种现象称为康普顿效应(Compton Effect)。 三、物理规律

1.黑体辐射规律(了解):黑体具有向四周辐射能量的本领,又有吸收外界辐射来的能量的本领(在任何温度下,全部吸收任何波长的辐射)。实验规律:(1)随着温度的升高,黑体的辐射强度都有增加; (2)随着温度的升高,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短方向移动。(右图) 2光电效应规律(重点):①任何一种金属都有一个极限频率,入射光的频率必须大于这个极限频率才能发生 光电效应,低于极限频率的光不能发生光电效应。 ②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随入射光频率的增大而增大。 ③饱和光电流强度(反映单位时间发射出的光电子数的多少)与入射光强度成正比。 ④光电子的发射一般不超过10-9秒(光电效应的瞬时性)。 3.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重点):0W h E k -=ν。E k 是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当E k =0 时,νc 为极限频率,νc =h W 0. 四、光的波粒二象性 物质波 康普顿效应和光电效应说明光具有粒子性,光的干涉和衍射等现象说明光具有波动性。因此光具有波粒二象性。 大量光子表现出的波动性强,少量光子表现出的粒子性强;频率高的光子表现出的粒子性强,频率低的光子表现出的波动性强。实物粒子也具有波动性,这种波称为德布罗意波,也叫物质波。满则下列关系:P h h ==λεν,。从光子的概念上看,光波是一种概率波。 考点二:原子结构

2018高中物理学史(归纳整理版)

2018年高考物理学史总结 物理学史这部分内容在高考卷上通常以选择题形式出现(实验题中也会小概率出现),分值在6分以下,一般情况下不会出偏难怪的,毕竟这不是考纲里的重点。复习建议:以现有的生活经验常识为主,稍加了解就可以。现总结如下:1、伽利略 (1)通过理想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力是维持运动的原因”的观点 (2)推翻了亚里士多德“重的物体比轻物体下落得快”的观点 2、开普勒:提出开普勒行星运动三定律; 3、牛顿 (1)提出了三条运动定律。 (2)发现表万有引力定律; 4、卡文迪许:利用扭秤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G 5、爱因斯坦 (1)提出的狭义相对论(经典力学不适用于微观粒子和高速运动物体) (2)提出光子说,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规律,并因此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3)提出质能方程2 E ,为核能利用提出理论基础 MC 6、库仑:利用扭秤实验发现了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库仑定律。 7、焦耳和楞次 先后独立发现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效应的规律,称为焦耳——楞次定律(这个很冷门!以教材为主!) 8、奥斯特 发现南北放置的通电直导线可以使周围的磁针偏转,称为电流的磁效应。 9、安培:研究电流在磁场中受力的规律(安培定则),分子电流假说,磁场能对电流产生作用 10、洛仑兹:提出运动电荷产生了磁场和磁场对运动电荷有作用力(洛仑兹力)的观点。 11、法拉第 (1)发现了由磁场产生电流的条件和规律——电磁感应现象(教材上是这样的,实际不是有一定历史原因,以教材为主!) (2)提出电荷周围有电场,提出可用电场描述电场,提出电磁场、磁感线、电场线的概念 12、楞次:确定感应电流方向的定律,愣次定律:感应电流具有这样的方向,即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 13、亨利:发现自感现象(这个也比较冷门)。 14、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指出光是一种电磁波,为光的电磁理论奠定了基础。 15、赫兹: (1)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并测定了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 (2)证实了电磁理的存在。 16、普朗克 提出“能量量子假说”——解释物体热辐射(黑体辐射)规律电磁波的发射和吸收不是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的,即量子理论

届高中高考物理一轮总结复习计划规划方案.doc

云师大附属丘北中学2018 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计划 高三物理组 2018 届高三复习,结合我校驾驭式自主高效课堂的教学实际,计划划分为 三轮。第一轮地毯式复习,第二轮板块复习(专题)60 天集训,第三轮“强化1+1 ”高考仿真大综合套题复习、第四轮模块短板补缺。 第一轮地毯式复习:以考点过关为目标,并构建单元知识网络,主要使学生 能掌握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物理现象、基本实验、基本题型和基本的分析 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二轮板块复习60 天集训:以高中物理的重点专题为主线,通过力与运动,功与能,动量和能量,电磁场,电路与电磁感应,原子物理,实验,热学等专题,主要侧重于综合分析和训练,使学生能对各板块知识间联系和各种综合题型进行全 面复习和训练,进一步提高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 第三轮“强化1+1 ”高考仿真大综合套题复习 第四轮:“调整1+1 ”旨在查漏补缺和调整应试状态。 一、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目标、宗旨 1、通过复习帮助学生建立并完善高中物理学科知识体系,构建系统知识网络; 2、深化概念、原理、定理定律的认识、理解和应用,促成学科科学思维, 培养物理学科科学方法。 3、结合各知识点复习,加强习题训练,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训 练解题规范和答题速度; 4、提高学科内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与技巧,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处 理现实问题。 5、最终高考目标:1、 2 班平均分达到60 分 3、 4 班平均分达到50 分

二、第一轮复习时间具体分配(自2017.6.18-2018.1.18 ) 周次复习内容具体时间 1 第一讲 : 直线运动、第二讲匀变速直线运动2017.06.18 1. 关于运动的描述 (2 课时 ) 至 2. 匀变速运动的规律 (5 课时 ) 2017.06.28 3. 用图象描述直线运动 (3 课时 ) 4 章节检测( 4 课时 ) 2 第三讲 : 研究物体间的相互作用2017.06.29 至 1 两种常见的力 (4 课时 ) 2017.07.06 1

2021版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通用版第1章 第1节 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

[高考导航] 考点内容要 求 高考(全国卷)三年命题情况对照分析 201720182019命题分析 参考系、质点Ⅰ 卷Ⅰ·T22: 实验:水滴 计时器、瞬 时速度、加 速度 卷Ⅱ·T22: 实验:平均 速度、速度 公式、v-t 图象卷Ⅱ·T19: 根据v-t图 象分析追 及相遇问 题 卷Ⅲ·T18: x-t图象的 理解及应 用 T22:自由 落体运动 及相关的 知识点 卷Ⅰ·T18:以扣 篮为背景的竖 直上抛运动 卷Ⅱ·T22:实 验:求瞬时速 度和加速度 卷Ⅲ·T22:实 验:测重力加 速度 1.高考命题 以选择题和 实验题为 主,以计算 题副。 2.命题热点 为运动学基 本规律的应 用和图象问 题,实验题 以测瞬时速 度和加速度 为主。 位移、速度和 加速度 Ⅱ匀变速直线 运动及其公 式、图象 Ⅱ 实验一:研究 匀变速直线 运动 核心素养物理观念:参考系、质点、位移、速度、加速度、匀变速直线运动、自由落体运动。 科学思维:在特定情境中运用匀变速直线运动模型、公式、推论及图象解决问题(如2018全国卷Ⅱ·T19、Ⅲ·T18)。 科学探究: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如2017全国Ⅰ卷·T22 , 2019Ⅱ卷·T22)。 科学态度与责任:以生产、生活实际为背景的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如2019全国Ⅰ卷·T18)。 第1节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

一、参考系质点 1.参考系 (1)定义: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而假定不动的物体。 (2)选取原则:可任意选取,但对同一物体的运动,所选的参考系不同,对它运动的描述可能会不同。通常以地面为参考系。 2.质点 (1)定义: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 (2)物体可看做质点的条件:研究一个物体的运动时,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研究问题的影响可以忽略。 二、位移速度 1.位移和路程 (1)位移描述物体位置的变化,用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表示,是矢量。 (2)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 2.速度和速率 (1)平均速度:物体的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即v=Δx Δt,其 方向与位移的方向相同,是矢量。 (2)瞬时速度: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方向沿轨迹上物体所在点的切线方向指向前进的一侧,是矢量。 (3)速率:瞬时速度的大小,是标量。 (4)平均速率:路程与时间的比值,不一定等于平均速度的大小。 三、加速度 1.定义:速度的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 2.定义式:a=Δv Δt。 3.方向:与速度变化的方向相同,是矢量。

高中物理选修3-5原子物理选择题专项练习

高中物理选修3-5选择题集锦 一.选择题(共30小题) 1.(2014?上饶二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核反应堆中,为使快中子减速,在铀棒周围要放“慢化剂”,常用的慢化剂有石墨、重水和普通水 B.按照玻尔理论,氢原子核外电子从半径较小的轨道跃迁到半径较大的轨道时,电子的动能减少,原子总能量增大C.当用蓝色光照射某金属表面时有电子逸出,则改用红光照射也一定会有电子逸出 D.核力是弱相互作用的一种表现,在原子核的尺度内,核力比库仑力大得多,其作用范围在1.5×l0﹣l0m E.原子从a能级状态跃迁到b能级状态时发射波长为λ1的光子;原子从b能级状态跃迁到c能级状态时吸收波长为λ2 的光子,已知λ1>λ2.那么原子从a能级状态跃迁到到c能级状态时将要吸收波长的光子2.(2014?江西二模)如图为氢原子的能级示意图,锌的逸出功是3.34ev,那么对氢原子在能级跃迁过程中发射或吸收光子的特征认识正确的是() A.用氢原子从高能级向基态跃迁时发射的光照射锌板一定不能产生光电效应 B.一群处于n=3能级的氢原子向基态跃迁时,能放出3种不同频率的光 C.一群处于n=3能级的氢原子向基态跃迁时,发出的光照射锌板,锌板表面所发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8.75eV D.用能量为10.3eV的光子照射,可使处于基态的氢原子跃迁到激发态 E.用能量为14.OeV的光子照射,可使处于基态的氢原子电离 3.(2014?开封二模)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A.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学说能很好地解释α粒子散射实验事实 B.放射性元素发生β衰变时所释放的电子来源于原子的核外电子 C.氢原子吸收一个光子跃迁到激发态后,再向低能级跃迁时放出光子的频率一定等于入射光子的频率 D.分别用X射线和紫光照射同一金属表面都能发生光电效应,则用X射线照射时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较大 E. (钍)核衰变为(镤)核时,衰变前Th核质量大于衰变后Pa核与β粒子的总质量4.(2014?南昌模拟)人们发现,不同的原子核,其核子的平均质量(原子核的质量除以核子数)与原子序数有如图所示的关系.下列关于原子结构和核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由图可知,原子核D和E聚变成原子核F时会有质量亏损,要吸收能量 B.由图可知,原子核A裂变成原子核B和C时会有质量亏损,要放出核能 C.已知原子核A裂变成原子核B和C时放出的γ射线能使某金属板逸出光电子,若增加γ射线强度,则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增大 D.在核反应堆的铀棒之间插入镉棒是为了控制核反应速度 E.在核反应堆的外面修建很厚的水泥层能防止放射线和放射性物质的泄漏 5.(2014?福建模拟)太阳内部持续不断地发生着热核反应,质量减少.核反应方程是,这个核反应释放出大量核能.已知质子、氦核、X的质量分别为m1、m2、m3,真空中的光速为c.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方程中的X表示中子() B. 方程中的X表示电子() C.这个核反应中质量亏损△m=4m1﹣m2 D.这个核反应中释放的核能△E=(4m1﹣m2﹣2m3)c2

2018年高三物理零模试卷

苏州市2018年学业质量阳光指标调研卷 高三物理 注意事项 学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1.本卷共6页.包括单项选择题(第1题~第7题,共21分)、多项选择题(第8题~12题,共20分)、简答题(第13题~14题,共20分)、计算题(第15题~18题,共59分).本卷满分120分,时间为100分钟.完成本卷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测试序列号等用书写黑色字迹的毫米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21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物理学发展史上,首先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和谐结合起来的科学家是 A.亚里士多德B.伽利略C.牛顿D.法拉第 2.如图所示,某同学斜向上抛出一石块,空气阻力不计.下列关于石块在空中运动过程中的水平位移x、速率v、加速度a和重力的瞬时功率P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正确的是 3.如图所示,倾角θ=37° 的上表面光滑的斜面体 放在水平地面上.一个可 以看成质点的小球用细 线拉住与斜面一起保持 静止状态,细线与斜面间 的夹角也为37°.若将拉力换为大小不变、方向水平向左的推力,斜 面体任然保持静止状态.sin 37°=,cos 37°=.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将向上加速运动 B.小球对斜面的压力变大 C.地面受到的压力不变 D.地面受到的摩擦力不变 4.如图所示,两根平行金属导轨置于水平面内,导轨之间接有电阻R.金属棒ab与两导轨垂直并保持良好接触,整个装置放在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于导轨平面向下(方向不变).现使磁感应强度随时间均匀减小,ab始终保持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中的感应电流方向由b到a

2018届杨浦区高考物理一模试卷及答案

杨浦区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中等级考模拟质量调研 高三年级物理学科试卷 一、选择题(共40分。第1-8小题,每小题3分,第9-12小题,每小题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用来定量描述磁场强弱和方向的是 A.磁感应强度. B.磁通量. C.安培力. D.磁感线. 2.20世纪中叶以后,移动电话快速发展.移动电话机 A.既能发射电磁波,也能接收电磁波. B.只能发射电磁波,不能接收电磁波. C.不能发射电磁波,只能接收电磁波. D.既不能发射电磁波,也不能接收电磁波. 3.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规定:各种小型车辆前排乘坐的人(包括司机)必须系好安全带.这是因为 A.系好安全带可以减小惯性. B.系好安全带可以防止因人的惯性而造成的伤害. C.系好安全带可以防止因车的惯性而造成的伤害. D.是否系好安全带对人和车的惯性没有影响. 4.电源电动势反映了电源把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本领,下列关于电动势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动势是一种非静电力. B.电动势越大表明电源储存的电能越多. C.电动势就是闭合电路中电源两端的电压. D.电动势由电源中非静电力的特性决定,跟其体积、外电路无关.

第 2 页 / 共 9 页 5.如图所示,在两块相同的竖直木板之间,有质量均为m 的4块相同的砖,用两个大小均为F 的水平力压木板,使砖块静止不动,则第2块砖对第3块砖的摩擦力大小是 A .0. B .mg . C .2 1 mg . D .2mg . 6.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在研究物体变速运动规律时,做了著名的“斜面实验”,他测量了铜球在较小倾角斜面上的运动情况,发现铜球做的是匀变速直线运动,且铜球加速度随斜面倾角的增大而增大,于是他对大倾角情况进行了合理的外推,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A .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 .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C .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匀变速直线运动. D .物体都具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属性,即惯性. 7.如图所示,虚线a 、b 、c 是电场中的一簇等势线(相邻等势面之间的电势差相等),实线为一α粒子(重力不计)仅在电场力作用下通过该区域时的运动轨迹,P 、Q 是这条轨迹上的两点,据此可知 A .a 、b 、c 三个等势面中,a 的电势最高. B .电子在P 点具有的电势能比在Q 点具有的电势能小. C .α粒子在P 点的加速度比Q 点的加速度大. D .带电质点一定是从P 点向Q 点运动. 8.在如图所示电路中,合上开关S ,将滑动变阻器R 2的滑动触点向b 端移动,则三个电表A 1、A 2和V 的示数I 1、I 2和U 的变化情况是 A .I 1增大,I 2不变,U 增大. B .I 1减小,I 2不变,U 减小. C .I 1增大,I 2减小,U 增大.

(完整word版)高中物理原子与原子核知识点总结选修3-5

高中物理原子与原子核知识点总结(选修3-5) 原子、原子核这一章虽然不是重点,但是高考选择题也会涉及到,其实只要记住模型和方程式,就不会在做题上出错,下面的一些总结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一波粒二象性 1光电效应的研究思路 (1)两条线索: 10 J·S h为普朗克常数 h=6.63×34 ν为光子频率 2.三个关系 (1)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E k=hν-W0。 (2)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 k可以利用光电管实验的方法测得,即E k=eU c,其中U c是遏止电压。 (3)光电效应方程中的W0为逸出功,它与极限频率νc的关系是W0=hνc。 3波粒二象性 波动性和粒子性的对立与统一 (1)大量光子易显示出波动性,而少量光子易显示出粒子性。 (2)波长长(频率低)的光波动性强,而波长短(频率高)的光粒子性强。

(3)光子说并未否定波动说,E =h ν=hc λ 中,ν(频率)和λ就是波的概念。 光速C=λν (4)波和粒子在宏观世界是不能统一的,而在微观世界却是统一的。 3.物质波 (1)定义:任何运动着的物体都有一种波与之对应,这种波叫做物质波,也叫德布罗意波。 (2)物质波的波长:λ=h p =h mv ,h 是普朗克常量。 二 原子结构与原子核 (1)卢瑟福的核式结构模型 卢瑟福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玻尔把量子说引入到核式结构模型之中,建立了以下三个假说为主要内容的玻尔理论.认识原子核的结构是从发现天然放射现象开始的,发现质子的核反应是认识原子核结构的突破点.裂变和聚变是获取核能的两个重要途径.裂变和聚变过程中释放的能量符合爱因斯坦质能方程。 整个知识体系,可归结为:两模型(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波尔原子模型);六子(电子、质子、中子、正电子、 粒子、 光子);四变(衰变、人工转变、裂变、聚变);两方程(核反应方程、质能方程)。 4条守恒定律(电荷数守恒、质量数守恒、能量守恒、动量守恒)贯串全章。 1.(1)电子的发现:1897年,英国物理学家汤姆孙通过对阴极射线的研究发现了电子。电子的发现证明了原子是可再分的。 (2)汤姆孙原子模型:原子里面带正电荷的物质均匀分布在整个原

2018年高三物理一模试题及答案

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考模拟质量调研 高三年级物理学科试卷 一、选择题(共40分。第1-8小题,每小题3分,第9-12小题,每小题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用来定量描述磁场强弱和方向的是() (A)磁感应强度(B)磁通量(C)安培力(D)磁感线 2.20世纪中叶以后,移动电话快速发展。移动电话机()(A)既能发射电磁波,也能接收电磁波 (B)只能发射电磁波,不能接收电磁波 (C)不能发射电磁波,只能接收电磁波 (D)既不能发射电磁波,也不能接收电磁波 3.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规定:各种小型车辆前排乘坐的人(包括司机)必须系好安全带.这是因为() (A)系好安全带可以减小惯性 (B)系好安全带可以防止因人的惯性而造成的伤害 (C)系好安全带可以防止因车的惯性而造成的伤害 (D)是否系好安全带对人和车的惯性没有影响 4.电源电动势反映了电源把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本领,下列关

于电动势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电动势是一种非静电力 (B )电动势越大表明电源储存的电能越多 (C )电动势就是闭合电路中电源两端的电压 (D )电动势由电源中非静电力的特性决定,跟其体积、外电路无关 5.如图所示,在两块相同的竖直木板之间, 有质量均为m 的4块相同的砖,用两个大小 均为F 的水平力压木板,使砖块静止不动,则第2块砖对第3块砖的摩擦力大小是( ) (A )0 (B )mg (C )1 2 mg (D )2mg 6.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在研究物体变速运动规律时,做了著名的“斜 面实验”,他测量了铜球在较小倾角斜面上的运动情况,发现铜球做的是匀变速直线运动,且铜球加速度随斜面倾角的增大而增大,于是他对大倾角情况进行了合理的外推,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 (A )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 )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C )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匀变速直线运动 (D )物体都具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属性,即惯性 7.如图所示,虚线 a 、 b 、 c 是电场中的一簇等势线

高中物理选修3-5教学设计3:19.1 原子核的组成教案

1 原子核的组成 (一)教学目的 1.常识性了解射线的应用,强射线对人体的危害及防护。 2.常识性了解原子核的组成。 3.进行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启蒙教育。 (二)教具 录像机,监视器,原子弹和氢弹爆炸的录像剪接带。(若没有上述器材可用原子弹、氢弹爆炸的挂图代替) (三)教学过程 进行新课 原子核的组成 (1)电子的发现和放射性现象的发现 我们已经学过,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原子已经是很小很小的微粒了,其直径只有10-10米,所以在十九世纪以前,人们一直认为原子是不可再分的中性粒子。1897年英国物理学家汤姆生在研究阴极射线时发现了电子,而电子比原子小得多,因而人们才认识到原子内部还有结构。 〈电子的发现把人们带入了原子内部的世界〉 在同一时期人们还发现了天然放射性现象,对放射性现象的进一步研究,人们认识到原子核内部还有结构,原子核由比它更小的粒子组成。可见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没有止尽的。我们先来学习放射性现象。 〈放射性现象的发现把人们带入了原子核内部的世界〉 (2)放射性现象 ①什么是放射性现象? 像铀(U)、钋(Po)、镭(Ra)等元素能自发地放出一些人眼看不见的、能穿透黑纸使照相底片感光的射线,这种现象叫放射性现象。这些元素叫放射性元素。 ②射线究竟是什么?

在放射性现象中放出的射线是什么东西呢?它们除了能穿透黑纸使照相底片感光的性质以外,还有些什么性质呢?比如:这些射线带不带电呢?为了了解它们的性质,还得通过实验。 我们做什么样的实验,才能判断它们带不带电呢?(放射性现象中放出的射线若是带电的,射线在磁场中将像通电导体那样发生偏转,由偏转的方向和磁体的N、S 极位置还可判断射线带的是什么电。) 我们利用已经掌握的知识可以去探索还不知道的现象和规律,最基本的研究方法是通过实验。把放射性元素装在一个壁很厚的铅盒里(射线穿不透),在盒壁上有一个小孔,放射线可由此孔射出,然后把它们放到两个很强的磁极之间,再用照相底片把射线的轨道记录下来。从照相底片上看到,放射线分成了三束,其中两束向相反方向偏转,说明这两束射线带异种电荷;中间一束不偏转,说明它不带电,是中性的。 这三种射线有哪些性质呢?它们的实质是什么呢? 〈射线由两种带异种电荷的粒子和一种不带电的中性粒子组成〉 (3)三种射线 ①α射线 根据射线的偏转方向和磁场方向的关系可以确定,偏转较小的一束由带正电荷的粒子组成,我们把它叫做α射线,α射线由带正电的α粒子组成。科学家们研究发现每个α粒子带的正电荷是电子电荷的2倍,α粒子质量大约等于氦原子的质量。进一步研究表明α粒子就是氦原子核。 〈α射线的实质就是高速运动的氦核流〉 由于α粒子的质量较大,所以α射线的穿透本领最小,我们用一张厚纸就能把它挡住。 ②β射线 与α射线偏转方向相反的那束射线带负电荷,我们把它叫做β射线。研究发现β射线由带负电的粒子(β粒子)组成。进一步研究表明β粒子就是电子。 〈β射线的实质就是高速运动的电子流〉 实验还表明,β射线的穿透本领较强,很容易穿透黑纸,还能穿透几厘米厚的铝板。 ③γ射线

上海市奉贤区2018年高三物理一模试卷

奉贤区2017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调研测试 高三物理试卷 考生注意: 1.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本考试分设试卷和答题纸。试卷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填空题,第三部分为综台题。 3.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姓名和座位号。作答必须涂或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一律不得分。第一部分的作答必须涂在答题纸上相应的区域,第二、三部分的作答必须写在答题纸上与试卷题号对应的位置。 一、选择题(共40分。第1-8小题,每小题3分,第9-12小题,每小题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红外线、X射线、γ射线、紫外线中,波动现象最明显的是() (A)红外线(B)X射线(C)γ射线(D)紫外线 2.如图所示检查下方玻璃板上表面是否平整,单色光从上面照射会产生条 纹,这是利用了光的() (A)圆孔衍射(B)单缝衍射(C)双缝干涉(D)薄膜干涉 3.一个密闭容器中装有气体,当温度变化时气体压强增大了(不考虑容器热胀冷缩),则()(A)密度增大(B)密度减小 (C)分子平均动能增大(D)分子平均动能减小 4.铀238吸收中子后变成铀239,铀239是不稳定的,经过两次β衰变,变成钚239,则钚239核相比于铀239核() (A)少2个核子(B)少2个质子 (C)少2个中子(D)少2个电子 5.如图所示,放射性元素放出的射线在水平电场中分成A、B、C三束, 它们是() (A)A是电子流(B)B是光子流 (C)B是中子流(D)C是氦核流 6.铅蓄电池的电动势为2V,这表示蓄电池() (A)两极间的电压一定为2V (B)在1s内将2J的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C)每通过1 C电量,将2J的电能转变为化学能 (D)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本领比一节普通干电池大 7.甲车快速倒车时车尾撞上静止的同型号的乙车车头,导致两车司机受伤。甲车司机、乙车司机最有可能的伤情分别是() (A)胸部受伤,胸部受伤(B)胸部受伤,背部受伤

物理选修35原子结构原子核复习要点

第十八章:原子物理与核物理 复习要点 1、了解玻尔原子理论及原子的核式结构。 2、了解氢原子的能级,了解光的发射与吸收机理。 3、了解天然放射现象,熟悉三种天然放射线的特性。 4、了解核的组成,掌握核的衰变规律,理解半衰期概念,掌握核反应过程中的两个守恒定律。 5、了解同位素及放射性同位素的性质和作用,了解典型的核的人工转变。 6、了解爱因斯坦质能方程,会利用核反应中的质量亏损计算核能。 7、了解核裂变与核聚变。 第一模块:原子的核式结构、波尔的原子模型 『夯实基础知识』 1、关于α粒子散射实验(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完成,称做十大美丽实验之一) (1)α粒子散射实验的目的、设计及设计思想。 ①目的:通过α粒子散射的情况获取关于原子结构方面的信息。 ②设计:在真空的环境中,使放射性元素钋放射出的α粒子轰击金箔,然后透过显微镜观察用荧光屏接收到的α粒子,通过轰击前后α粒子运动情况的对比,来了解金原子的结构情况。 ③设计思想:与某一个金原子发生作用前后的a 粒子运动情况的差异,必然带有该金原子结构特征的烙印。搞清这一设计思想,就不难理解卢瑟福为什么选择了金箔做靶子(利用金的良好的延展性,使每个α粒子在穿过金箔过程中尽可能只与某一个金原子发生作用)和为什么实验要在真空环境中进行(避免气体分子对α粒子的运动产生影响)。 (2)α粒子散射现象 ①绝大多数α粒子几乎不发生偏转; ②少数α粒子则发生了较大的偏转; ③极少数α粒子发生了大角度偏转(偏转角度超过90°有的甚至几乎达到180°)。 (3)a粒子散射的简单解释。 ①由于电子质量远远小于α粒子的质量(电子质量约为α粒子质量的1/7300),即使α粒子碰到电子,其运动方向也不会发生明显偏转,就象一颗飞行的子弹碰到尘埃一样,所以电子不可能使α粒子发生大角度散射。而只能是因为原子中除电子外的带正电的物质的作用而引起的; ②使α粒子发生大角度散射的只能是原子中带正电的部分,按照汤姆生的原子模型,正电荷在原子内是均均分布的,α粒子穿过原子时,它受到两侧正电荷的斥力有相当大一部分互相抵消,因而也不可能使α粒子发生大角度偏转,更不可能把α粒子反向弹回,这与α粒子散射实验的结果相矛盾,从而否定了汤姆生的原子模型。 ③实验现象中,α粒子绝大多数不发生偏转,少数发生较大偏转,极少数偏转超过? 90,个别甚至被弹回,都说明了原子中绝大部分是空的,带正电的物质只能集中在一个很少的体积内(原子核)。 其次,原子中除电子外的带正电的物质不应是均匀分布的(否则对所有的α粒子来说散射情况应该是一样的),而“绝大多数”“少数”和“极少数”α粒子的行为的差异,充分地说明这部分带正电的物质只能高度地集中在在一个很小的区域内;再次,从这三部分行为不同的α粒子数量的差别的统计,不难理解卢瑟福为什么能估算出这个区域的直径约为10-14m。 2、原子的核式结构 (1)核式结构的具体内容: 在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很小的核,叫做原子核,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所有的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上,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外空间绕核旋转。原子直径的数量级为m 1010-,而原子核直径的数量级约为m 1015-。 ①在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很小的原子核, ②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集中在原子核里,

2018届高中物理复习--连接体问题(含答案)

高中物理复习-- 连接体运动问题 一、教法建议 【解题指导】“连接体运动”是在生活和生产中常见的现象,也是运用牛顿运动定律解答的一种重要题型。在“连接体运动”的教学中,需要给学生讲述两种解题方法──“整体法”和“隔离法”。 如图1-15所示:把质量为M 的的物体放在光滑的水平高台上,用一条可以忽略质量而且不变形的细绳绕过定滑轮把它与质量为m 的物体连接起来,求:物体 M 和物体m 的运动加速度各是多大? ⒈ “整体法”解题 采用此法解题时,把物体M 和m 看作一个整体,它们 的总质量为(M+m )。把通过细绳连接着的M 与m 之间的相互 作用力看作是内力,既然水平高台是光滑无阻力的,那么 这个整体所受的外力就只有mg 了。又因细绳不发生形变, 所以M 与m 应具有共同的加速度a 。 现将牛顿第二定律用于本题,则可写出下列关系式:mg=(M+m)a 所以,物体M 和物体m 所共有的加速度为: g m M m a +=⒉ “隔离法”解题 采用此法解题时,要把物体M 和m 作为两个物体隔离 开分别进行受力分析,因此通过细绳连接着的M 与m 之间 的相互作用力T 必须标出,而且对M 和m 单独来看都是外 力(如图1-16所示)。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对物体M 可列出下式:T=Ma ①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对物体m 可列出下式:mg-T=ma ② 将①式代入②式:mg-Ma=ma mg=(M+m)a 所以物体M 和物体m 所共有的加速度为:g m M m a +=最后我们还有一个建议:请教师给学生讲完上述的例题后,让学生自己 独立推导如图1-17所示的另一个例题:用细绳连接绕过定滑轮的物体M 和 m ,已知M>m ,可忽略阻力,求物体M 和m 的共同加速度a 。如果学生能不在老师提示的情况下独立地导

2018届高三人教版高中物理一轮复习-基本知识点总结(吐血推荐)

高中物理基本知识点总结 一. 教学内容: 1. 摩擦力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或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静摩擦力:0 gR 注意:若到最高点速度从零开始增加,杆对球的作用力先减小后变大。 3. 传动装置中,特点是:同轴上各点ω相同,A ω=C ω,轮上边缘各点v 相同,v A =v B 4. 同步地球卫星特点是: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

①卫星的运行周期与地球的自转周期相同,角速度也相同; ②卫星轨道平面必定与地球赤道平面重合,卫星定点在赤道上空36000km 处,运行速度3.1km/s 。 5. 万有引力定律:万有引力常量首先由什么实验测出:F =G 2 2 1r m m ,卡文迪许扭秤实验。 6. 重力加速度随高度变化关系: 'g =GM/r 2 说明:为某位置到星体中心的距离。某星体表面的重力加速度。r g GM R 02= g g R R h R h '() =+2 2 ——某星体半径为某位置到星体表面的距离 7. 地球表面物体受重力加速度随纬度变化关系:在赤道上重力加速度较小,在两极,重力加速度较大。 8. 人造地球卫星环绕运动的环绕速度、周期、向心加速度'g =2 r GM 、r mv r GMm 2 2=、v = r GM 、r mv r GMm 2 2 = =m ω2R =m (2π/T )2R 当r 增大,v 变小;当r =R ,为第一宇宙速度v 1= r GM =gR gR 2=GM 应用:地球同步通讯卫星、知道宇宙速度的概念 9. 平抛运动特点: ①水平方向______________ ②竖直方向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合运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应用:闪光照 ⑤建立空间关系即两个矢量三角形的分解:速度分解、位移分解

物理选修3-5教学案原子核的组成

第一节原子核的组成 (一)教学目的 1.常识性了解射线的应用,强射线对人体的危害及防护。 2.常识性了解原子核的组成。 3.进行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启蒙教育。 (二)教具 录像机,监视器,原子弹和氢弹爆炸的录像剪接带。(若没有上述器材可用原子弹、氢弹爆炸的挂图代替) (三)教学过程 进行新课 原子核的组成 (1)电子的发现和放射性现象的发现 我们已经学过,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原子已经是很小很小的微粒了,其直径只有10-10米,所以在十九世纪以前,人们一直认为原子是不可再分的中性粒子。1897年英国物理学家汤姆生在研究阴极射线时发现了电子,而电子比原子小得多,因而人们才认识到原子内部还有结构。 〈电子的发现把人们带入了原子内部的世界〉 在同一时期人们还发现了天然放射性现象,对放射性现象的进一步研究,人们认识到原子核内部还有结构,原子核由比它更小的粒子组成。可见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没有止尽的。我们先来学习放射性现象。 〈放射性现象的发现把人们带入了原子核内部的世界〉 (2)放射性现象 ①什么是放射性现象? 像铀(U)、钋(Po)、镭(Ra)等元素能自发地放出一些人眼看不见的、能穿透黑纸使照相底片感光的射线,这种现象叫放射性现象。这些元素叫放射性元素。

②射线究竟是什么? 在放射性现象中放出的射线是什么东西呢?它们除了能穿透黑纸使照相底片感光的性质以外,还有些什么性质呢?比如:这些射线带不带电呢?为了了解它们的性质,还得通过实验。 我们做什么样的实验,才能判断它们带不带电呢?(放射性现象中放出的射线若是带电的,射线在磁场中将像通电导体那样发生偏转,由偏转的方向和磁体的N、S极位置还可判断射线带的是什么电。) 我们利用已经掌握的知识可以去探索还不知道的现象和规律,最基本的研究方法是通过实验。把放射性元素装在一个壁很厚的铅盒里(射线穿不透),在盒壁上有一个小孔,放射线可由此孔射出,然后把它们放到两个很强的磁极之间,再用照相底片把射线的轨道记录下来。从照相底片上看到,放射线分成了三束,其中两束向相反方向偏转,说明这两束射线带异种电荷;中间一束不偏转,说明它不带电,是中性的。 这三种射线有哪些性质呢?它们的实质是什么呢? 〈射线由两种带异种电荷的粒子和一种不带电的中性粒子组成〉 (3)三种射线 ①α射线 根据射线的偏转方向和磁场方向的关系可以确定,偏转较小的一束由带正电荷的粒子组成,我们把它叫做α射线,α射线由带正电的α粒子组成。科学家们研究发现每个α粒子带的正电荷是电子电荷的2倍,α粒子质量大约等于氦原子的质量。进一步研究表明α粒子就是氦原子核。 〈α射线的实质就是高速运动的氦核流〉 由于α粒子的质量较大,所以α射线的穿透本领最小,我们用一张厚纸就能把它挡住。 ②β射线 与α射线偏转方向相反的那束射线带负电荷,我们把它叫做β射线。研究发现β射线由带负电的粒子(β粒子)组成。进一步研究表明β粒子就是电子。 〈β射线的实质就是高速运动的电子流〉 实验还表明,β射线的穿透本领较强,很容易穿透黑纸,还能穿透几厘米厚的铝板。

通州2018届高三物理二模

通州区2017-2018第一学期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 物理试卷 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0分.考试用时l0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一颗卫星绕地球沿椭圆轨道运动,A 、B 是卫星运动的远地点和近地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卫星在A 点的角速度大于B 点的角速度 B .卫星在A 点的加速度小于B 点的加速度 C .卫星由A 运动到B 过程中动能减小,势能增加 D .卫星由A 运动到B 过程中引力做正功,机械能增大 2.电荷量为+Q 的点电荷和接地金属板MN 附近的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点电荷与金属板相距为2d ,图中P 点到金属板和点电荷间的距离均为d .已知P 点的电场强度为 E 0,则金属板上感应电荷在P 点处产生的电场强度E 的大小为 A .E =0 B .2kQ E d = C . 02 kQ E E d =- D . 20 E E = 3.高三某同学参加引体向上体能测试,在20s 内完成10次标准动作,则此过程中该同学克服重力 做功的平均功率最接近于 A .150W B .300W C .450W D .600W 4.如图所示电路中,R 为某种半导体气敏元件,其阻值随周围环境一氧化碳气体浓度的增大而减小.当一氧化碳气体浓度增大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电压表V 示数增大 B .电流表A 示数减小 C .电路的总功率减小 D .变阻器R 1的取值越大,电表示数变化越明显 5.如图所示,钢铁构件A 、B 叠放在卡车的水平底板上,卡车底板和B 间动摩擦因数为μ1, A 、B 间动摩擦因数为μ2,μ1>μ2,卡车刹车的最大加速度为a ,a > μ1g ,可以认为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卡车沿平直公路行驶途中遇到紧急情况时,要求其刹车后在s 0距离内能安全停下,则卡车行驶的速度不能超过 A . 02as B .012gs μ C .022gs μ D .021)(gs μμ+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6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 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第1题图 B A 第5题图 A B R R 1 A V S E r

2018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功和功率专项练习

功和功率 一、选择题(1~6题为单项选择题,7~11题为多项选择题) 1.如图1所示,甲、乙两物体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滑动摩擦力,甲对乙的滑动摩擦力对乙做了负功,则乙对甲的滑动摩擦力对甲( ) 图1 A.可能做正功,也可能做负功,也可能不做功 B.可能做正功,也可能做负功,但不可能不做功 C.可能做正功,也可能不做功,但不可能做负功 D.可能做负功,也可能不做功,但不可能做正功 2.同一恒力按同样的方式施于物体上,使它分别沿着粗糙水平地面和光滑水平地面移动相同一段距离时,恒力做的功和平均功率分别为W1、P1和W2、P2,则二者的关系是( ) A.W1>W2、P1>P2B.W1=W2、P1<P2 C.W1=W2、P1>P2D.W1<W2、P1<P2 3.(2017·安徽期中测试)A、B两物体的质量之比m A∶m B=2∶1,它们以相同的初速度v0在水平面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停止,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2所示。那么,A、B 两物体所受摩擦力之比F A∶F B与A、B两物体克服摩擦阻力做功之比W A∶W B分别为( ) 图2 A.2∶1,4∶1 B.4∶1,2∶1C.1∶4,1∶2 D.1∶2,1∶4 4.(2016·济南模拟)汽车从静止匀加速启动,最后做匀速运动,其速度随时间及加速度、牵引力和功率随速度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其中错误的是( )

5.(2016·福建厦门质检)汽车以恒定的功率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所受到的摩擦阻力恒等于车重的0.1,汽车能达到的最大速度为v m 。则当汽车速度为1 2v m 时,汽车的加速度为(重 力加速度为g )( ) A .0.1g B .0.2g C .0.3g D .0.4g 6.如图3所示,半径为R 的1 8光滑圆弧轨道左端有一质量为m 的小球,在大小恒为F 、 方向始终与轨道相切的外力作用下,小球在竖直平面内由静止开始运动,轨道左端切线水平,当小球运动到轨道的末端时立即撤去外力,此时小球的速率为v ,已知重力加速度为 g ,则( ) A .此过程外力做功为π 2FR B .此过程外力做功为 22 FR C .小球离开轨道的末端时,拉力的功率为Fv D .小球离开轨道末端时,拉力的功率为 22 Fv 7.质量为m 的物体置于倾角为α的斜面上,物体和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在外力作用下斜面以加速度a 向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如图4所示,运动过程中物体与斜面之间保持相对静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