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居住区发展历程-1

居住区发展历程-1

居住区发展历程-1
居住区发展历程-1

中国住区规划发展60年历程与展望

开彦赵文凯

摘要:中国住区规划60年发展一直与社会、经济和政治体制的变革有着紧密

的关系。早期50-60年代受西欧和前苏联的影响,邻里单位理论逐渐由扩大街

坊演变成以小学半径为规划范围小区概念。但是,在“先生产、后生活”原则下,

住区规划发展几乎停滞。进入70-90年代社会经济复苏,在规划理论上形成居

住区—居住小区—住宅组团的规划空间结构模式。试点小区、小康住宅的研究

活动极大地推动了小区的模式发展。98年的商品房市场的推进使住区规划呈

现了多样化、多极化和多品种的局面,居住环境和居住品质都有了极大的提高。

前言

中国住区规划发展经历了早期邻里单位和扩大街坊逐步演变为完整的小区开发模式,市场化的运作机制赋予了住区规划新的创新活力,住区环境和居住品质有了极大的提高。但是,“萝卜快了不洗泥”我国大多住区规划设计受市场的控制影响,只重视外表而不关注内在,只讲花园而不重视室内性能。希望本文能提供一些思考和启示。

1.现代居住区规划理论的引入与早期实践(1949~1978)

居住是人类基本的生存需求之一,因人的社会

属性而聚居在一起,形成居住区。居住区的形态受

到生产力水平、地理气候条件、家庭结构、建筑技

术、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工业革命

后,城市内部的居住环境受到巨大威胁,19世纪

末很多工业发达国家开始针对居住拥挤、日照通风

不良、环境恶化、卫生设备落后等问题相继颁布的

改善居住条件的法案,有关学者也开始寻求对策,

逐步形成了现代居住区规划的理论。

1.1 邻里单位理论及在我国的实践

1929年美国建筑师西·萨·佩里以控制居住区内部车辆交通、保障居民的安全和环境安宁为出发点,首先提出了“邻里单位”的理论(图1),试图以邻里单位为组织居住区的基本形态和构想城市的“细胞”,从而改变城市中原有居住区组织形式的缺陷。邻里单位的基本特点有:城市交通不穿越邻里单位内部;以小学的合理规模为基础控制邻里单位的人口规模,使小学生不必穿过城市道路;邻里单位的中

心是小学和生活服务设施结合的中心广场或绿地

布置;一般邻里单位的规模是5000人左右,占地

约160英亩(约合65公顷)。

1928年C ·斯坦因和H ·莱特提出了美国新泽

西州雷德朋规划方案是邻里单位理论的最早实践

(图2)。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各国住房奇

缺,邻里单位理论在英国和瑞典等国的新城建设中

得到广泛应用。我国在50年代初曾借鉴西方邻里

单位的规划手法来建设居住区,如北京的“复外邻

里”和“上海曹阳新村”(图9-3、9-4)。居住区

内设有小学和日常商业点,使儿童活动和居民日常

生活能在本区内解决,住宅多为二、三层,类似庭

院式建筑,成组布置,比较灵活自由。并且由于大

规模集中统一建设,建成后面貌一新。

1.2 扩大街坊与居住小区理论的引入

图4 曹阳新村总平面 图3 复外邻里 图2 雷德朋规划方案

在邻里单位被广泛采用的同时,前苏联提出了扩大街坊的规划原则,与邻里单位十分相似,即一个扩大街坊中包括多个居住街坊,扩大街坊的周边是城市交通,保证居住区内部的安静安全,只是在住宅的布局上更强调周边式布置。1953年全国掀起了向苏联学习的高潮,随着援华工业项目的引进,也带来了以“街坊”为主体的工人生活区。北京棉纺厂、酒仙桥精密仪器厂、洛阳拖拉机厂、长春第一汽车厂等都是解放布置的翻版,50年代初建设的北京百万庄小区(图5)属于非常典型的案例。但由于在日照通风死角、过于形式化、不利于利用地形等问题,在此后的居住区规划中较少

采用。

20世纪50年代后期产生小区的概念,前

苏联建设了实验小区——莫斯科齐廖摩什卡

区9号街坊,其特点是不再强调平面构图的轴

线对称,打破了住宅周边式的封闭布局,并且

增加配套服务设施,除学校、托儿所、

幼儿园、餐饮和商店外,还建有电影院和大量的活动场

地。小区与街坊的不同之处在于:组团内不设

公共服务设施,具有更加安静的环境;打破了住宅

周边式的封闭布局,不再强调构图的轴线对称;配

套设施更加齐全。

小区规划的理论一经传入我国即被广泛采用,

1957年,在苏联专家指导下规划的北京夕照寺小

区,占地15.3公顷,居住5000人,设有一套完善

的公共服务设施,是我国早期的居住小区范例(图

6)。

1.3 居住小区理论的早期实践 在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实行完全福利化的住房政策,住房建设资金全部来源于国家基本建设资金,住房作为福利由国家统一供应,以实物形式分配给职工。受国家财力制约,单一的住房行政供给制越来越难以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住房需求,居住条件改善进展缓慢,住房短缺现象日益严重。1949年~1978年,我国的城镇住宅建设总量只有近5.3亿平方米,在我国计划经济条件下,居住区按照街坊、小区等模式统一规划、统一建设,虽然建设量并不大,但在居住小区的理论指导下,在全国各地建成了大量的居住小区,有代表性的小区有北京夕

图5 北京百万庄小区 图6 夕照寺小区

照寺小区、和平里小区、上海蕃瓜弄、广州滨江新村等。经过不断的努力,形成居住小区——住宅组团两级结构的模式,有的小区在节约用地、提高环境质量、保持地方特色等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使居住小区初步具有了中国特色。

2. 住房制度改革推进期的住区规划体现时代进步(1979~1998) 解放初期,百废待兴。中央政府提出“先生产,后生活”发展策略,在住宅规划设计中有严重的苏联的影子。一方面建设了一批“合理设计不合理居住”的大套型合住住宅,一方面大量出现简易楼,筒子楼,住宅数量和质量都是突出的矛盾,居住条件很差。

1979年改革开放以后,住宅建设与其它领域一样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住房建设也逐步由国家“统代建”与单位建房相结合的模式逐步转向房地产市场开发,建设量大增,城镇住宅建设从1979年~1998年的20年共建约35亿平方米,为建国前30年建设量的7倍,1998年人均居住面积达到9.3平方米,人民居住水平有了较大改善。

2.1 建设规模的扩大与居住区体系理论的发展

70年代后期为适应住宅建设规模迅速扩大的需求,“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统一管理”成为当时主要的建设模式,住区建设规模达到80公顷以上,扩充到居住区一级,在规划理论上形成居住区——居住小区——住宅组团的规划空间结构、公共绿地-半公共绿地和私密绿地的级差模式。居住区级用地一般有数十公顷,有较完善的公建配套,如影剧院、百货商店、综合商场、医院等。居住区对城市有相对的独立性,居民的一般生活要求均能在居住区内解决。

北京方庄居住区就是80年代典型的代表(图7)。其他,

理论描述

2.2 试点小区推动住区品质的整体提升

进入80年代以后,居住区规划普遍注意了以下几

个方面:一是根据居住区的规模和所处的地段,合理

配置公共建筑,以满足居民生活需要;二是开始注意组群组合形态的多样化,组织多种空间;三是较注重居住环境的建设,空间绿地和集中绿地的作法,受到普遍的欢迎。一些城市还推行了综合区的规划,

如形成工厂——生活综合居住 图7 北京方庄居住区总平面

区、行政办公——生活综合居住区、商业——生活综合居住区等。综合居住区规划,冲破了城市功能结构分区的规划理论,使居住区具有多数居民可以就近上班,有利工作,方便生活的特征。

1986年开始,在全国各地开展的“全国住宅建设试点小区工程”,使我国住宅建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试点小区”强调了延续城市文脉、保护生态环境、组织空间序列、设置安全防卫、建立完整的配套服务系统、塑造宜人景观等方面的要求,从规划设计理论、施工技术及质量、四新技术的应用等方面,推动我国住宅建设科技的发展。

这一时期的小区在规划上体现出一下特点:

1)注重环境景观,结构清晰。小区试点要求住区有一定的规模,以便形成整体居住环境和完善的配套设施。在规划布局方面,强调结合周边环境,形成科学合理的多样化布局。很多小区规划形态,常以小区道路将用地均衡划分,组成多个组团,即各组团围合一个公共绿地,被称作“中心型”(图合肥西园小区);有的将小区入口、配套服务设施、绿地、标志性构筑物等连成一片,贯穿小区,形成“带状型”(图马鞍山珍珠圆小区);也有将沿小区主路的几种空间,强调为几个景观节点、绿地和建筑小品群,形成“节点型”(图上海康乐小区);有的小区规划结合地形特点,采用自由布局(图馒岭新村西区)等等,从而创造出地域性强的空间形态和优美的居住环境。

2)适应管理的需要。经过多年的试点,小区规划与建设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以小区——组团两级结构模式,由于组团规模均匀,管理合理方便,对应居民委员会建立相应的管理机制。有的小区从规划开始,就引入物业管理概念,规划设计要保证为物业管理及服务方面提供便利的条件。(图北京恩济里小区)。

3)配套设施结合市场规律。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小区的配套公共服务设施也越加重视市场规律的影响,这一时期的小区规划开始注意将商业、娱乐设施等布置在沿街,与小区入口结合,充分利用城市的人流,保障经营。

4)延续城市文脉。作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区规划设计比较重视与城市和环境条件的协调。在规划结构、功能布局、建筑形态等方面适应当地的气候特点、经济条件、环境条件等;并在建筑外观、绿化及小品设计上使用传统建筑符号,延续城市文脉;也更多地强调居住环境识别性,符合居民审美及行为心理要求(图)。

2.3小康住宅试点确立了更高的住区标准

90年代开始的“中国城市小康住宅研究”和1995年推出的“2000年小康住宅科技产业

工程”,使我国住宅建设和规划设计水平跨入现代住宅发展阶段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小康住宅在试点小区的基础上,表现出了新的特点:

1)打破小区固式化的规划理念。随着管理模式和现代居住行为的变化,强调小区规划结构应向多元化发展,鼓励规划设计的创新,而不再强调小区——组团——院落的模式和中心绿地(所谓四菜一汤)的作法,淡化或取消组团的空间结构层次,以利生活空间和功能结构的更新创造。

2)突出“以人为核心”,把居民对居住环境的需求、居住类型和物业管理三方面的需求作为重点,贯彻到小区规划设计整个过程中;

3)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在小区建设中留有发展余地,坚持灵活性和可改性的技术处置,更加强调建设标准的适度超前,例如提出小康居住标准为人均35平方米、绿地率提高到35%、特别对汽车停放作了前瞻性的策略布置,首次提出提高私人小汽车停车车位标准等;

4)突出以“社区”建设作为小区规划的深层次发展,配套设施更加结合市场规律。强调发展社区文明和人际交往关系,把人们活动的各方面有序地结合起来,体现现代生活水准的高尚小区。

1994年提出的“小康住宅10条标准”突出表现了规划居住品质的水准。是1994年建设部面向二十一世纪发展的能较好地体现居住性、舒适性和安全性的文明型大众住宅,同现有的普通住宅相比,要求使用面积稍有增加,居住功能完备合理,设备设施配置齐全,住区环境明显改善,可达到国际上常用的“文明居住”标准。被认为是未来发展的方向,对引导住宅建设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小康住宅强调以人的居住生活行为规律作为住宅小区规划设计的指导原则,2005年编制的“小康住宅居住小区规划设计导则”,作为指导小区的规划设计的重要指导文件,对全国80多个小康示范项目进行了技术咨询、监督检查,通过项目示范,带动了全国居住区规划理念和方法的整体发展。

案例

3.市场化成熟期的住区规划呈现多样性特征(1998~2009)

1998年以后,住房制度由福利型分配转为货币型分配,个人成为商品住房的消费主体,需求多元化、投资的市场化以及政府职能调整等因素促使居住区建设由政府主导转向市场主导,使得居住区规划呈现更加多样性的局面,住宅建设进入由“数量型”转向“质量型”住

宅开发建设阶段。在居住区规划与住宅设计中,市场机制了推进“以人为核心”的设计观念和“可持续发展”,通过规划设计的创新活动,创造出具有地方特色,设备完善和达到21世纪初叶现代居住水准的居住环境。中国住宅建筑技术将获得整体的进步,我国住宅产业现代化将进入新的发展时期获得了进一步的提高。

在这一时期,社会、经济、制度变革是住区规划进一步发展的重要依托,我国住区规划理论与技术的更新表现出以下特征:

3.1住区选址向城郊扩展

随着房地产开发和旧城改造的推进,旧城区可用的土地越来越稀缺,并且土地价格和拆迁成本迅速攀升,从九十年代中后期开始,城市住房建设大规模向郊区拓展。与此同时,,随着私人小汽车迅速进入家庭,大中城市的高收入者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活动半径,躲避城市喧嚣的诉求也推动了住房郊区化进程。许多大中城市划出大片郊区土地建造各类住房,如北京的回龙观居住区、天通苑居住区,上海的春申城、三林城、江湾城、万里城,天津的梅江居住区,广州的华南板块,南京的江宁居住区等,在郊区发生的方兴未艾的造城运动。图在郊区化过程中,经历了交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就业岗位相对滞后所带来的尴尬,一些城市新建居住区规划面积过大,功能单一,而成为“卧城”。不仅生活配套缺乏,降低了居住生活的方便性和舒适度,而且每日早晚在市郊和市中心区之间形成钟摆式交通,加剧了交通拥堵。近年来也开始引起各地政府部门的关注,加强了政府调控和主导的力度,在政府规划新的大型居住区中,已经有所改善。

3.2楼盘规模趋向于大盘化

随着一些房地产企业的资金实力的提高,开发建设项目大盘化所具有的规模效应、配套水平、土地增值以及比较容易形成的品牌等优势,使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开发企业趋向于开发大型楼盘。全国各大中城市几乎都出现过一家开发商一次征地上千亩用以建造住宅的情况。

城市规划建设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急遽变化中明显感到学术储备不够,现有的建筑和城市规划科学对实践中的许多问题缺乏确切、完整的对策。大盘地产开发缺乏正确把控方向。

不能错把“小区”当“大盘”

在大型住区的规划中也出现了一些误区,由于缺乏与城市协调、融合的开发理念,而采用小区的规划手法来规划设计大盘,使本应分片规划的住区形成一个独立王国,其间拒绝一切城市道路穿过,既增加了居民出入住区的步行距离,又使城市路网变得过于稀疏,割裂了城市空间,不利于疏导交通。也要千方百计地疏通各方,把已经法定化的城市道路划归己有,一派为“民”请愿的姿态。

例如:名噪一时的占地10平方公里的广州华南板块七个住宅区,单就每一住宅小区水平而言,甚至超过了国际先进国家和地区的水平,诸如星河湾、南奥花园等为代表的开发项目,在提供正面经验的同时,作为新城发展的居住区级总体规划把握和各小区的规划观念上存在着明显的硬伤。

大盘开发与新城镇规划相辅相成

“大盘开发”曾被诙谐地称为“造城运动”,大盘与城市区域新城镇发展的关系密不可分,用城市设计的眼光来看待大盘的开发,确有很大的价值。由于对城市发展规律缺乏有效探讨,或者由于目的性与出发点的差异,致使不少新城镇规划建设的大盘开发中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其中最主要的一点是:将房地产项目的开发模式用于新城规划建设。

新城建设中,缺少新城镇发展的大思路,简单地采用大盘地产开发模式,虽然前期容易启动,但物业配备、城市功能难以保证,导致新城镇建设机能残缺,最终城市发展目的难以为继,大盘遭遇失败。因此,在新城建设中,需要跳出房地产项目的框架限制,站在更高的角度上研究城市问题;

“造城运动”的更高原则

大盘地产规划理论的缺失,得出的经验是需要遵循下列原则。

首先是可持续发展原则。以城市、经济、环境等综合协调绿色人居环境发展为目的,以最小的损耗实现最大效益,其核心概念是关注未来与资源保护,创造循环经济节约性社会。

其次为开发规划先行原则。大城市发展形态决定都市健康、安全、卫生因素的定位,国际城市主义的经验多数以发展都市圈的模式为典范。不应把偌大规模的居住区办成一个“小区”,交由一家开发商包揽一切,一个物业管理公司管理一切。

目前,这种弊端已逐步被认识到,在住区规划中确保路网的完整和贯通、合理健全城市机能,控制配套设施服务半径等,已经成为城市规划管理部门、规划师、房地产商关注的要点。

3.3居住环境质量成为住区规划的核心

住房制度改革使得购房者需求对规划设计的影响大为提高,个人需求价值取向改变了规划设计的价值取向,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居民对居住环境越加重视,住区的规划设计也围绕环境做文章,表现出以下做法:

1)环境均好性。当代的住区规划已不再满足于传统的中心绿地——组团绿地的环境模式,而更加强调每户的外部环境品质,将环境塑造的重点转向宅间,强调环境资源的均享。

同时要求每套住宅都有良好的朝向、采光、通风、视觉景观等条件。图

2)弱化组团,强调整体环境。小区实行物业管理以来,居委会在居住生活方面的管理职能有所弱化,人们更加关注整体环境景观和邻里之间的交往问题。弱化组团使规划获得更大的灵活性,对环境资源可以有更好的整合,有的扩大中心绿地空间用地,要达到一定的规模,在休闲健身功能和视觉欣赏方面更加丰富;有的强调院落空间作为居住区的基本构成单元,为居民提供更加亲近、安全的活动场所,塑造领域感和归属感图。

3)精心处理空间尺度与景观细节。环境景观已经成为居住区的关键要素,景观设计成为居住区不可缺少的一环。在住区规划中强调人性化考虑和精细化处理,在空间尺度、环境设施、无障碍设计、材料运用等方面充分满足现在居住的需要,为居住带来新的价值。

3.4依靠科技,保护生态

为了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人们开始关注环境的健康性和对自然生态的保护。许多小区在规划初期就注意保护和利用原有生态资源,如自然的地形、地貌、山体、水系和原生树木等,并且在环境建设中,加大植物种植的覆盖面积和保持足够的绿量,精心配置植物品种,提高住区的生态型和景观性,许多小区还注意利用适合当地气候的花草和树木,以保证植物的成活率和降低成本。在环境设计的内容方面,紧密结合居民的生活需要,提供丰富多样的活动场地与设施,例如增加生态步行系统的建设,如贯穿小区的步行系统和小型的运动场地,以满足居民健康生活的需求。与此同时,越来越多地居住区依靠新技术,例如中水回用技术、雨水收集和垃圾生化处理等技术,提高住区的生态功能,在节水、节能、减排和提高无力舒适度方面取得重要成就。

3.5人车分流与步行环境

伴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和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私人小汽车从无到有,已经开始大量进入寻常百姓家庭。目前居住区大量采用地下停车,有的还采用机械停车,以容纳越来越多的小汽车。与此同时,妥善解决小汽车的行驶路线和停放位置,尽量减少小汽车对居民造成的交通安全威胁和废气、噪声、灯光干扰,成为我国城市住区规划设计重点考虑的问题。

1)人车分流成为重要的规划手段

为了减少机动车对行人的干扰,在

规划设计中逐渐把机动车交通和步行

交通分开,使其各成体系,也使小区的

空间形态发生了更加人性化的变化。许多规划方案采用了沿小区周边的环行机动车道,而在小区中部规划了供居民使用的枝状步行道路系统,如2000年建成的北京龙泽苑小区一期工程(图)。也有的小区采用立体交通组织作到人车分流,例如2001年建成的北京北潞春绿色生态小区将人行步道全部架空,2003年建成的北京万科星园工程将所有机动车道全部布置在地下空间内。

2)公共步行系统更加受到重视

由于社区内机动车数量的与日俱增,公共步行系统的设计在近年来的住区规划设计中倍受关注,和机动车交通组织一样成为规划设计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公共步行体系不仅包括步行道路本身,还包括与之连接的小区入口、公共绿地、各种公共活动场所和各个院落空间等。有的还营造出宜人的购物广场、步行商业街等人性化的场所,更具功能性和趣味性。步行空间的设置为丰富社区的生活提供了功能多样的驻留场所,这些场所除了其使用功能以外,对社区的环境起到了优化和美化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小区的整体形象。

3.6开放社区

小区的封闭式物业管理,为人们创造了安全、舒适、整洁、优雅的社区环境,逐渐受到居民的欢迎。但是,随着开发项目规模的日趋扩大,封闭管理的范围也相应扩大,给小区内外居民造成了极大的不便,也使各类公共资源难以充分利用,城市街道空间冷漠,城市交通也受到路网密度过低所带来的拥堵问题。

通过十年房地产市场运营楼盘需要纠正规划设计理念并不是越封闭愈好,小区的规划设计应当适度的开放,提倡采用以街坊、组团,甚至单栋楼宇作为较小封闭单元,形成相对开放的街坊形态,是目前住区形态发展的趋势之一。社区空间对外开放,使地区交通更加方便,也可以使配套公共设施获得更多的营业额,街道空间也更加丰富,为居民提供了多样性的生活交往场所,使社区和城市的关系更加和谐,更加有利于增强城市的活力和营造多姿多彩的公共空间。例如,深圳的万科四季花城、北京沿海塞洛城(图)、上海的金地格林世界,都是比较成功的案例。

3.7居住区类型趋于多样

随着居民收入的提高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一方面,居住需求的分异越来越明显,不仅体现在支付能力上的差别,也表现出生活方式、功能要求等方面变化,另一方面,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土地的价值和区位条件差异加大。这些都使得当代城市住区在类型和形态上趋于多样化,包括以下特征:

1)居住区形态向高空发展。随着土地价格的上升和高层住宅建造技术的日臻成熟,出现越来越多的高层住宅住区,在规划上重点解决密集的建筑、较多的人流车流与环

境的关系。

2)低密度社区。对居住环境和品质的追求,使低密度社区成为重要的居住类型之一,住宅有独立式(别墅)、双拼、联排、叠拼、多层花园洋房等形式,容积率较低。

住区规划则更多地关注私属空间的品味和配套服务水平。

3)特定需求的居住形态。针对特殊的人群和特定的居住需求,出现了青年社区、老年公寓、旅游地产项目、商务综合体等新型居住社区,在规划上往往根据特定的功能

要求进行布局和配套,有的更加突出环境特点,有的突出形象标志。

3.8更加强调居住文化

居住区不仅是生活居住地场所,也是人的精神家园。对生活品味的要求也是住区规划设计进一步发展的动力之一,越来越多的新建住区重视居住文化的塑造,形成百花齐放的局面。有的住区通过建筑、环境设计,塑造特定生活场景,例如欧式小镇、中式园林等(图北京观唐);有的通过现代简约的规划设计手法,表现出新颖时尚的居住文化;有的通过开放式规划手法,使住区空间与城市空间相渗透,塑造繁华街区生活(图沿海赛洛城)。

3.9住房保障与社会融合

由于住宅价格大幅提高,在2005年以后,政府加大市场干预力度,并逐步建立健全住房社会保障体系,相继出台一系列政策,提出了“廉租房、租赁房、经适房、两限房、商品房”的多元化住房供应体系,改善住房市场供应结构,以平衡不同人群的居住需求,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标志着我国住房建设进入成熟期。住区规划也开始注意针对小户型居住区的户密度高的特点,在环境保障、交通组织、配套设施等方面的探讨技术对策,同时积极探索解决中低收入家庭在公共设施、交通服务、就业机会等方面的需要,以及推动社会交往与融合、避免社会隔离等众多新的课题。

4.中国住区规划发展的趋势展望

经过建国后六十年的发展,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环境的不断改变,人们对住区规划设计新理念和新手法的探索一刻也没有停止过。相信伴随着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技术更新,我国住区规划在理论和技术方法上,还将出现更加色彩纷呈的发展和创新。在创建和谐社会、

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历史轨迹上,展望未来的住区规划,将出现以下趋势:

1)以人为本的原则将继续深化

人是居住区的使用主体,住区规划的目标就是围绕需求展开,体现出对人的关怀。住区规划应适应未来的生活模式,创造方便、舒适的居住生活环境,并能展现个性,修养身心。目前的住宅开发仍然存在粗放式、单一经济目标等问题,未来的住区品质提高仍有很大的空间,而且将更加多样化。

可以预期未来的十年房地产发展将进入一个“品质时代”,人们更加注重居住的性能质量,居住的健康、休闲和安全;除了注重室外的宜居环境质量,更加注重室内的居住品质。也就是既要“面子”,更要“里子”,走向更加理性的发展路子。因此,住区规划应立足居住实态和行为方式调查,深入研究人的潜在愿望和生活细节,以及充分考虑不同的家庭组合、文化职业、收入水平群体,以及特殊人群的需求,从而建立符合未来生活水准的居住空间模式,推进宜居生活环境建设。

2)和谐将成为住区规划的主题

住区除了要满足作为个体的人的需要,还应考虑作为社会群体的人的需要。住区规划应以空间、行为、心理的相互关系为基点,以多样化的住房供应为手段,以完善的公共空间与设施为平台,塑造健康文明的社区环境,提高住区的安全感、归属感,促进社会交往与公共生活,推动和谐社区的良性发展,使人在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上都能够得到关怀。

3)绿色将成为住区重要的标准

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是住区建设的重要责任之一。绿色建筑和住区是我们共同关注的事业,也是住区建设的终结技术理论,大力提倡“精明增长”的方式。住区规划应大力提倡资源的合理化,保护和恢复基地上的生态环境,减少排放,使住区形成零排放或最小排放系统,建立再生循环系统,采用绿色住区评估标准体系指导绿色开发建设行为。

关注既有住宅住区的功能更新、节能减排改造以及综合环境整治。

4)科技进步将是住区发展的重要支撑

21世纪将是高科技的社会,科学技术将更多地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并将对住区规划产生重要影响,出现高科技装备的住宅和城市居住区。智能化技术、环境技术等新技术的应用将在安全、设备自动化、信息交互、管理与服务、居住功能提升、居住环境保持、节能减排等方面进一步提高品质。

5)未来住宅建设应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

我国住房建设仍然处在粗放式的生产模式阶段。生产效率明显偏低,材料资源浪费极大,

生产成本高、房地产产品性能及工程质量低下,无法适应我国日益增长的住宅品质需求。中国的住宅建设的品质时代,工业化与产业化是住房建设发展的必由之路。采用社会化大生产的方式进行生产和经营,可以化归纳成“六化”,即连续化、标准化、集团化、规模化、一体化和机械化。住宅产业化是当前提高效益、解决住宅建设质量的根本出路,将给我国的住宅业及其相关行业带来革命性的变化。放在我们面前的住宅产业现代化任务任重道远,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

2009-8-7

参考:

[1] 白德懋. 居住区规划与环境设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

[2] 胡纹等. 居住区规划原理与设计方法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3]赵冠谦/开彦. 中国住宅建设规划五十年发展与成就2000年7月

[4] 韩秀琦. 我国住区规划的十年发展(1996~2006)2007

[5] 孙克放. 更新理念,拓展思路,设计新一代康居住宅2006

[6] 赵文凯等. 北京住房建设目标研究2006

[7] 开彦大盘地产开发规划属性与城市化地位 2006

[8] 开彦. 居住小区规划设计人居发展概况2007

[9] 开彦. 中国住宅标准化历程与展望2008

中国文化发展史.pdf

中国文化的发展 回望中国历史,悠悠五千年,积淀了璀璨的华夏文化。中国文化始终作为 世界文化中的奇葩,映射着历史的光辉,展现着民族的风华。 在世界文明中,中国文明作为唯一在历史长河中永不淫灭的古国文明,始 终离不开中国文化之魂。这种寄于民族之魂的华夏文化,在历史中不断积淀, 不断变得博大精深。 伴随着历史的发展,中国文化在每一个阶段都有不同的文化载体,每一种 文化载体,都体现着各异的社会风情和漫漫的历史道路。在中国远古时期,由 口头文化发展起来的古代神话和民间传说作为中国文化间接记录,展示了中国 古代文明开始的发展道路,甲骨文字是中国古代文字起源与发展的直接记录。 文字的出现不仅是文化进步的体现,更是文明的飞跃。远古的中国文化主要集 中于宗教崇拜和原始艺术,没有高度统一的形式,体现的是先民粗狂的情感意 识和活跃的自然认识。自夏朝开始,开始了我国历史上的奴隶制社会,由自由 性向统一性转变,标志着文明社会的开始,各个部落文化融合,其中以华夏文 化为代表。自殷商西周,中国文化的特殊面貌开始形成。在当时,具有“象形”、“会意”、“形声”等的造字规则出现,标志着中国文字进入了成熟阶段 (1) 。伴随着文字的产生,相随的一些典籍和青铜器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实体 文化的逐步形成。 春秋时代,是中国古代文化的轴心时代。走过周朝礼乐文化时代,春秋时 期伴随着国家动乱,群雄争霸历史背景,出现了各种政治流派和文化主张,呈 现百家争鸣的格局。社会动乱和政治模糊为当时文化发展创造了许多条件。诸 子兴起,各展示出其鲜明的特色。儒、道、法、墨各大学派应运而生。创立诸 子学派的孔墨老庄,都是中国文化史上的第一批百科全书式的渊博学者,他们 以巨大的热情、雄伟的气魄和无畏的勇气,开创学派,编纂、修订《易》、《书》、三《礼》、《春秋》等中国文化的“元典性”著作,并对宇宙、社会、人生等无比广阔的领域发表纵横八极的议论。正是经由各具特色的诸子百家的

一带一路建设的历史意义1500字

一带一路建设的历史意义1500字 “伟大的国家应当参与伟大的事业,而‘一带一路’计划是真正伟大而具有历史意义的事业,”美国前副国务卿、基辛格咨询公司 副主席罗伯特·霍马茨这样评价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计划。 在霍马茨看来,“一带一路”计划的提出,不仅有中国强大经济实力的支撑,还折射出中国对自身与世界其他经济体间相互联系和 相互影响的深刻理解。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国际问题高级研究学院教授鲍泰利同样对“一带一路”持积极态度。“我认为中国有能力为全球范围提供 公共产品。而‘一带一路’行动计划已经为促进中亚、西亚发展提 供了一个重要的新视角。这是中国为促进亚洲邻国、中东和北非地 区发展的一个倡议,”他说。 3月28日,中国公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 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愿景与行动》),“一带一路”有了 纲领性文件。 “《愿景与行动》是全面、全方位、雄心勃勃的发展规划,勾勒出的不仅是中国的发展蓝图,更是亚洲乃至世界的发展方向,”别 尔格尔说,“这份规划如果顺利实施,将重塑世界经济格局,完善 全球金融秩序。” “一带一路”战略将通过贸易和投资来促进资本向沿线区域流动,而联动激活的全球商业活动更将大大促进该地区的经济发展。 2013年,中国领导人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 绸之路两大倡议,被合称为“一带一路”。作为中国深化改革开放 和推进周边外交的大手笔,“一带一路”受到国际社会广泛关注, 反响积极。

两千多年前,亚欧大陆上勤劳勇敢的人民,探索出多条连接亚欧非几大文明的贸易通路,后人将其统称为“丝绸之路”。尽管多次经历血与火的洗礼,但驼铃声声,舟楫相望,丝绸之路从未完全中断。尽管古代交通和技术条件远逊于今,但商人、智者、学子、使节排除艰难险阻,跨越万水千山,以极大的毅力和勇气开辟和经营丝绸之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国家有大有小,但都因丝绸之路受益匪浅。进入21世纪,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和地区形势,丝绸之路展现的团结互信、平等互利、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精神,更显重要和珍贵。 今天,亚洲成为世界经济增长重要引擎,但同时也面临新老挑战和不进则退的压力。如何巩固亚洲和平发展局面,进一步凝聚亚洲国家共识和力量,实现整体振兴,是亚洲国家的共同课题。“一带一路”倡议在此背景下提出恰逢其时。 亚洲区域合作方兴未艾,有力促进了亚洲的和平发展。但需要看到的是,亚洲区域合作与欧洲和北美相比还有不小差距,特别是亚洲各个次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联系不紧密,对深化区域合作构成不小的阻碍。“一带一路”将中亚、南亚、东南亚、西亚等各次区域连接起来,有利于各区域间互通有无、优势互补,建立和健全亚洲供应链、产业链和价值链,使泛亚和亚欧区域合作迈上一个新台阶。 当前,全球贸易、投资格局和资金流向正酝酿深刻变化,亚欧国家都处于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需要进一步挖掘域内和本国的内需潜力,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强经济的内生动力和抗风险能力。“一带一路”建设包含基础设施建设和体制机制创新,有利于改善区域内和各国的营商环境,有利于区域内要素有序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有利于内陆国家和各国边远地区的开发,有利于各国之间削减贸易投资成本与壁垒。 “一带一路”,新时期中国外交特别是周边外交的亮点。繁荣共进的美好未来,值得本地区乃至世界人民共同期待。 无论是丝绸之路经济带还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都以经济合作为基础和主轴,以人文交流为重要支撑,开放包容的合作理念蕴

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

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 1、“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1)xx和早期儒学: 春秋晚期,孔子创立儒家学派。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他要求人与人之间要互相爱护,融洽相处,要待人宽容,“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他强调统治者要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他希望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克已复礼”,使每个人的行为符合礼的要求。孔子首创私人讲学,主张“有教无类”,打破了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孔子被后人尊称为“万世师表”和“至圣”。 (2)战国时期,孟子和荀子是儒家的两位代表人物。孟子主张“仁政”,进一步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在伦理观上主张“性本善”,要实行仁政来回复和扩充人的善性。荀子主张以德服人,提出“君舟民水”的著名论断,强调人民群众的力量巨大。荀子提出“性本恶”,强调用礼乐来规范人的行为,使人向善。经过孟子、荀子的改造和发展,儒学体系更加完整,儒家思想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战国后期,儒学发展成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 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从“无为”到“有为”: 汉初,为了恢复生产和安定人心,统治者吸取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经过六十多年的休养生息,汉朝的经济实力逐渐恢复和增强,但是,诸侯国的势力日益膨胀、土地兼并剧烈、匈奴为患,都威胁着西汉的稳定。 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适应国家统一的发展形势,积极有为的政治思想成为时代的需要。 (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 董仲舒是汉代儒家的代表人物。他把诸子百家中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加以改造,形成了新的儒学体系。董仲舒适应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

城市规划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城市规划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城市规划的发展趋势 (2) 城市规划的发展历程 (2) 城市规划的方法 (4) 城市规划的主要内容 (5) 简介 (5) 问题 (5) 意识 (7) 研究成果 (7) 城市规划布置的基本要求 (7) 城市规划遵循原则的细化 (8) 城市规划的社会原则 (8) 城市规划的美学原则 (8) 城市规划的安全原则 (8) 城市规划的经济原则 (9) 城市规划的整合原则 (9) 城市规划的任务 (10) 城市规划的作用 (10) 城市规划工作基本属性 (10)

城市规划的发展趋势 在不同时代和不同地区,对城市的发展水平和建设要求不同,因此城市规划的研究重点不尽一致,并随时代的发展而转变。 多学科参与城市研究的历史自古就有,近来更趋活跃,从地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环境工程学、生态学、行为心理学、历史学、考古学等方面研究城市问题所取得的成果,极大地丰富了城市规划理论。这个趋势将继续下去,今后还会有更多的学科渗入并开拓城市问题的研究领域。 系统工程学、工程控制论等数理方法及电子计算机遥感等新技术手段在墟市规划领域中的应用在逐步推广它们在资料的收集处理,预测评价方面所提供的方法和手段,有助于提高城市规划工作的质量。 对城市与城市规划工作的认识不断深化。基于城市是综合的动态的体系,城市规划研究不仅着眼于平面上土地的利用划分,也不仅局限于三维空间的布局,而是引入了时间、经济、社会多种要求的“融贯的综合研究”。在城市规划工作中,将考虑最大范围内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情况,提供尽可能多的选择自由,并给未来的发展留有充分的余地和多种可能性。 由于城市问题包罗万象,有人提出在有关学科群的基础上建立以研究城市性质、城市模型、城市系统和发展战略为目的的城市学;也有人提出建立以系统地研究乡村、集镇、城市的各种人类聚居地为目的的人类聚居学等。这类新学科的建树,或有助于加深对城市的宏观认识,但它的进展需要建立在完成大量城市问题研究工作的基础上。 城市研究任务艰巨而纷繁,这也说明它丰富的活力。城市永远在发展,城市问题也总是相伴而生,但人类必将更为自觉地运用广泛的知识与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发展城市环境的规划、建设和管理的科学。城市规划工作从最初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研究起,最终要落实到物质建设上,形成供人们生活和工作的体形环境。 城市规划是建筑和园林建设的前提,并为所需的空间准备条件,城市规划研究的进展也为建筑学和园林学的开拓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天地。规划师与建筑师、园林设计师的工作目标是一致的。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这三学科的有机结合和协同创造,势必将体形环境的建设推向更高的境界。 城市规划的发展历程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的出现、人类居住环境的复杂化,产生了城市规划思想并得到不断发展。特别是在社会变革时期,旧的城市结构不能适应新的社会生活要求的情况下,城市规划理论和实践往往出现飞跃。 中国古代的城市规划学说散见于《考工记》、《商君书》、《管子》、《墨子》等典辅之中。《考工记》确定了“都”、“王城”和“诸侯城”的三级城邑制度,用地的功能分区和道路系统等;《商君书》论述了某一地域内山陵丘谷、都邑道路和农田土地分配的适当比例,以及建城、备战、人口、粮食,土地等相应条件。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强调战略思想和整体观念,强调城市与自然结合,强调严格的等级观念。这些城市规划思想和中国古代各个历史时期城市规划的成就,集中体现在作为“四方之极”、“首善之区”的都城建设上。 战国时期,列国都城采用了大小城制度,反映了“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的要求。西汉长安城将宫室与里坊结为一体;三国时曹魏邺城采用城市功能分区的规划方式;南北朝时期的洛阳城加强了全面规划,都为中国古代前期城市建设的高峰——隋唐长安城的建设起了先导作用。

中国饮食文化发展历史

茶文化 包括茶叶品评技法、艺术操作手段的鉴赏、品茗美好环境的领略等整个品茶过程的美好意境。其过程体现形式和精神的相互统一,是饮茶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现象。它起源久远,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与宗教结缘。全世界有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居民都喜爱品茗。有的地方把饮茶品茗作为一种艺术享受来推广。各国的饮茶方法相同,各有千秋。中国人民历来就有“客来敬茶”的习惯,这充分反映出中华民族的文明和礼貌。 茶叶是劳动生产物,是一种饮料。茶文化是以茶为载体,并通过这个载体来传播各种茶文化 文化,是茶与文化的有机融合,这包含和体现一定时期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茶文化是茶艺与精神的结合,并通过茶艺表现精神。兴于中国唐代,盛于宋、明代,衰于清代。中国茶道的主要内容讲究五境之美,即茶叶、茶水、火候、茶具、环境。茶文化要遵循一定的法则。唐代为克服九难,即造、别、器、火、水、炙、末、煮、饮。宋代为三点与三不点品茶,“三点”为新茶、甘泉、洁器为一,天气好为一,风流儒雅、气味相投的佳客为一。“三不点”为茶不新、泉不甘、器不洁,是为一不;景色不好,为一不;品茶者缺乏教养举止粗鲁又为一不,共为三不。碰到这种情况,最好是不作艺术的品饮,以免败兴。 酒 中国是酒的王国。酒,形态万千,色泽纷呈;品种之多,产量之丰,皆堪称世界之冠。中国又是酒人的乐土,地无分南北,人无分男女老少,饮酒之风,历经数千年而不衰。中国更是酒文化[1]的极盛地,饮酒的意义远不止生理性消费,远不止口腹之乐;在许多场合,它都是作为一个文化符号,一种文化消费,用来表示一种礼仪,一种气氛,一种情趣,一种心境;酒与诗,从此就结下了不解之缘。不仅如此,中国众多的名酒不单给人以美的享受,而且给人以美的启示与力的鼓舞;每一种名酒的发展,都包容劳动者一代接一代的探索奋斗,英勇献身,因此名酒精神与民族自豪息息相通,与大无畏气概紧密相接。这就是中华民族的酒魂!与欧洲标榜的“酒神”,甚称伯仲。似乎可以认为,有了名酒,中国餐饮才得以升华为夸耀世界的饮食文化。 酒,作为世界客观物质的存在,它是一个变化多端的精灵,它炽热似火,冷酷像冰;它缠绵如梦萦,狠毒似恶魔,它柔软如锦缎,锋利似钢刀;它无所不在,力大无穷,它可敬可泣,该杀该戮;它能叫人超脱旷达,才华横溢,放荡无常;它能叫人忘却人世的痛苦忧愁和烦恼到绝对自由的时空中尽情翱翔;它也能叫人肆行无忌,勇敢地沉沦到深渊的最底处,叫人丢掉面具,原形毕露,口吐真言。 酒,在人类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它已不仅仅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存在,而是一种文化象征,即酒神精神的象征。 在中国,酒神精神以道家哲学为源头。庄周主张,物我合一,天人合一,齐一生死。庄周高唱绝对自由之歌,倡导“乘物而游”、“游乎四海之外”、“无何有之乡”。庄子宁愿做自由的在烂泥塘里摇头摆尾的乌龟,而不做受人束缚的昂头阔步的千里马。追求绝对自由、忘却生死利禄及荣辱,是中国酒神精神的精髓所在。 世界文化现象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西方的酒神精神以葡萄种植业和酿酒业之神狄奥尼苏斯为象征,到古希腊悲剧中,西方酒神精神上升到理论高度,德国哲学家尼采的哲学使这种酒神精神得

中国文化发展历程

中国文化发展历程 、各阶段特点及总体规律悠远浩博的中国文化,从孕育发生到恢宏壮大,有一个漫长而曲折的发展历程。这一历程是物质文化、精神文化日臻丰富的历程,也是“人不断解放自身",走向文明演进高峰的历程。 一、上古: 中国文化的发生 中国先哲与当代学者往往以“上古”来概括发明并使用文字以前的历史阶段,而这一遥远的文化期正是中国文化发端的初始阶段。物质文化长足进展,中国先民的观念文化亦日益丰富、深化。中华先民原始宗教崇拜的对象非常广泛,大致可分为自然崇拜、生殖——祖先崇拜和图腾崇拜三大类。 二、殷商西周: 从神本走向人本 从人猿叩别、文化开始发端,到传说中的禹“即天子位,南面朝天下”中国文化在自身的生命运动中,迈出了巨大的一步。周人确立的兼备政治权力统治和血亲道德制约双重功能的宗法制,其影响深入中国社会机体。虽然汉以后的宗法制度不再直接表现为国家政治制度,但其强调伦常秩序、注重血缘身份的基本原则与基本精神却依然维系下来,并深切渗透于民族意识、民族性格、民族习惯之中。如果说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宗法文化特征的话,那么,这种文化特征正是肇始于西周。 周人推行的种种制度典礼,其要旨在于“纳上下于道德,而后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民以成一道德之团体”。周初统治者在总结夏亡殷灭的历史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天命靡常,惟德是辅”、“以德配天敬德保民”等重要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德治主义、民本主义、忧患意识乃至“天人合一”的致思趋向,皆肇始于此。 三、春秋战国: 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

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辉煌,最根本的是由于社会大变革时代为各个阶级、集团的思想家们发表自己的主张,进行“百家争鸣”提供了历史舞台,同时,它也有赖于多种因素的契合: 礼崩乐坏的社会大裂变,将原本属于贵族最底层的士阶层从沉重的宗法制羁绊中解放出来,在社会身份上取得了独立的地位。士的崛起,意味着一个以“劳心”为务,从事精神性创造的专业文化阶层形成,中华民族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注定要受到他们的深刻影响;激烈的兼并战争打破了孤立、静态的生活格局,文化传播的规模日盛,多因素的冲突、交织与渗透,提供了文化重组的机会;竞相争霸的诸侯列国,尚未建立一统的观念形态;随着周天子“共主”地位的丧失,世守专职的宫廷文化官员纷纷走向下层或转移到列国,直接推动私家学者集团兴起。如上种种条件的聚合,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发展创造了一种千载难逢的契机。气象恢宏盛大的诸子“百家争鸣”景下应运而生的。 四、秦汉: 一统帝国与文化一统 公元前221年,经过多年兼并战争,秦王赢政终于完成“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的统一大业,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专制主义君主集权的一统帝国——秦王朝建立。秦始皇统一文化的措施固然以强化专制君主集权政治为目的,同时也有力地增进了秦帝国版图内各区域人们在经济生活、文化生活乃至文化心理上的共同性,从而为中华文化共同体的最终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秦汉时期的文化一统,还包括思想学术上的统一,而这种统一,对中国文化其后的历程影响至深至巨。 五、魏晋南北朝: 乱世中的文化多元走向 玄学崛兴、道教创制与佛教传入。魏晋南北朝时期儒、玄、佛、道二学二教的相互冲突、相互整合,造成意识形态结构的激烈动荡。这一时期因匈奴、鲜卑、羯、氐等北方少数民族入主中原而引发的胡汉文化的大规模冲突,更使魏晋南北朝的文化呈现出多样性、丰富性。在文化的多重碰撞与融合中,中国文化得到多向度的发展和深化,强健而清新的文化精神大放异彩。

现代城市规划的发展历程

现代城市规划的发展历程 巴黎改建(奥斯曼)——新协和村(罗伯特·欧文)——花园城市(艾比尼泽·霍华德)——带形城市(索里亚·伊·马塔)——工业城市(加尼埃) 巴黎改建:奥斯曼在1851年开始的18年中的大师之作。奥斯曼巴黎改造计划的核心,是干道网的规划与建设,当时数量庞大的马车已经彻底瘫痪了巴黎的交通,奥斯曼在密集的旧市区中,征收土地,拆除建筑物,切蛋糕似地开辟出一条条宽敞的大道,这些大道直线贯穿各个街区中心,成为巴黎交通的主要交通干道。奥斯曼在这些大道的两侧种植高大的乔木而成为林荫大道,人行道上的行道树使城市充满绿意,巴黎的林荫大道开世界风气之先,如今林荫大道已成为全世界都市计划的共同语言。奥斯曼的都市计划严格地规范了道路两侧建筑物的高度,形式,并且强调街景水平线的连续性,这些经过仔细规范,同时期新建的楼房统一了巴黎的街景,造就了一个典雅又气派的城市景观。城市地底下的工程才是城市建设有最有远见的最佳指标。巴黎的地下工程除了闻名世界的地铁网络以外,还有令后来无数市民引以为傲的下水道系统。巴黎的下水道简直就像一个地下城市,每条街道地下都有宽敞的下水道,也设有街名,一部分的下水道被规划成为下水道博物馆,在隧道似的空间里,展示出下水道的系统设计与各种设备,这里已经成为巴黎的观光景点之一。奥斯曼在他的城市规划中,开辟了好几个大型公园,利用大型空地开辟出来的公园。以及保留资源地景开辟出来的大型公园,成为巴黎的“城市之肺”。奥斯曼在他的回忆录中特别强调,公园对城市居民的健康非常重要,在公园里市民可以享受到充分的阳光、新鲜的空气与开敞的空间,这个城市公园中的花草树木处处展现出高水准的地景专业与优秀传统。在密集的人造环境中,保留出一片绿地,也成为全世界城市规划者的共同目标。 新协和村:当资本主义制度已经形成,开始暴露其种种矛盾时,有一些空想社会主义者,针对当时已经产生的社会弊病,提出了社会改良的设想。罗伯特·欧文主张建立的“新协和村”,居住人口500~1500人,有公用厨房及幼儿园。住房附近有用机器生产的作坊,村外有耕地及牧场。为了做到自给自足,必需品由本村生产,集中于公公仓库,统一分配。他宣传的这些设想,遭到了当时政府的拒绝。1852年他在美国印第安纳州买下3万英亩土地,带了900名志同道合者去实现“新协和村”。随后还有不少欧文的追随者建立了多个新协和村形式的公社。 花园城市:“花园城市”的思想从萌芽状态起就表现出强烈的政治性、思想性和社会性,也因其历史发展阶段、国家和地区、民族与文化的不同有着不同的时代观念、文化内涵、民族特征以及不同的地域风貌。这一概念最早是在1820年由著名的空想社会主义者罗伯特·欧文(1771-1858)提出的。在经历了英、美两国的工业城市的种种弊端,目睹了工业化浪潮对自然的毁坏后,英国著名的规划专家艾比尼泽·霍华德(1830-1928)于1898年提出了“花园城市”的理论,中心思想是使人们能够生活在既有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又有美好的自然环境的新型城市之中。 1898年,英国社会活动家霍华德发表了题为区《明天的花园城市》的专著,阐述了"田园城市”的理论,随后也影响了全世界的城市建设,他提出的田园城市,是具有生态理念的社会城市·在实践中常被简单理解为花园城市·就是注重城市园林绿化。我国最早的松江新城主干道设置上百米的绿化带·使建筑掩映在绿化中,成为各地政府学习的榜样。由此各地城市不惜巨资,注重建设公园和道路绿化。使得绿化园林建设成为地方政府政绩工程。花园城市理念和目标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中国新城建设绿化标准和园林美学,但有些人为的形象工程绿地不成体系,徒具形象,却不具备生态优化的价值。 以花园城市为样本建设的最新案例是苏州工业园区。在园区建设十五年来,经过生活检验,暴露出了若干问题:用地强度较低,使得城市空间过于疏远,交通距离略长。由于沿主干道都是绿化带,因为绿化使得街道单调,缺乏人性化。商业集中在邻里中心,导致汽车依赖,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及基本特征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及基本特征 摘要:悠远浩博的中国文化,从孕育发生到恢宏壮大,有一个漫长而曲折的发展历程。这一历程是物质文化、精神文化日臻丰富的历程,也是“人不断解放自身",走向文明演进高峰的历程。而除此之外,各个历程的中国传统文化又有其各自的特征,各自有自己的精髓之处,也是这精髓之特征,书写了华夏五千年的文明历史。 关键词:传统文化发展历程基本特征儒家学说 所谓传统文化,广义上看应包括中国有史以来的所有文化,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狭义上主要指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的中国儒释道文化,特别是宋明以降的程朱理学。中国传统文化实际上从汉武帝始分为前后两个不同的阶段,前期诸子并存、百家争鸣,后期一儒统天下,虽然也有释道参杂其中,个别时候甚至盖过儒术,但总体上是儒家独步天下,无有能与争雄。纵观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大体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上古文化: 在古文化产生的过程中,最早出现的是工具。猿人最初使用的工具是天然和简单加工的石块,考古学上将这一时期称为旧石器时代。从元谋人直到距今约7000年前的四川资阳人均处于这一时代。其中火的使用是旧石器时代先民的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文化创造。从距今7000年开始,中华先民进入了新石器时代,磨制的较为精致的石器取代了打制的粗糙的石器。农业、畜牧业取代采集狩猎,成为首要的生产部门。以“泥条盘筑”为主要制作方法的陶器也广泛出现。 与物质文化长足进展的同时,中国先民的观念文化亦日益丰富、深化。原始宗教与原始艺术便是其主要存在形态。中华先民原始宗教崇拜的对象非常广泛,大致可分为自然崇拜、生殖——祖先崇拜和图腾崇拜三大类。另外表现在关系方面,人在世界中所处的关系有两种,一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二是社会内人与人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在上古时代主要有男女通婚关系,以及由此关系制约的氏族关系。其组织形式则包括原始群、家族、氏族、部落、部落联盟等等。 二、殷商西周文化: 商人发祥于山东半岛渤海湾。在初始阶段,商人主要从事游耕农业。与此相适应,商人的都城一再迁徒,史称“不常厥邑”。在长期定都的条件下,商人的文明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兼具“象形”、“会意”、“形声”等制字规则的甲骨文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文字进入了成熟阶段。文字的发明和使用,使迁殷以后的商人率先“有册有典”。以殷为中心展开活动的商人,脱离原始社会未久,在以神秘性与笼统性为特征的原始思维的支配下,商人尊神重巫,体现出强烈的神本文化的特色。关于殷商时期的神本文化,古代典籍屡有记述。《礼记·表记》便称:“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 周人确立的兼备政治权力统治和血亲道德制约双重功能的宗法制,其影响深入中国社会机体。虽然汉以后的宗法制度不再直接表现为国家政治制度,但其强调伦常秩序、注重血缘身份的基本原则与基本精神却依然维系下来,并深切渗透于民族意识、民族性格、民族习惯之中。如果说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宗法文化特征的话,那么,这种文化特征正是肇始于西周。

“一带一路”与中国发展 答案

1.“一带一路”沿线国家GDP总量达()美元。(3.0分) A.11 万亿 B.21 万亿 C.31 万亿 D.41 万亿 我的答案:B √答对 2.2016年,中国进口原油达到()。( 3.0分) A.1.81 亿吨 B.2.81 亿吨 C.3.81 亿吨 D.4.81 亿吨 我的答案:C √答对 3.当前,我国多少种工业品产量居世界第一?(3.0分) A.190 种 B.200 种 C.210 种 D.220 种 我的答案:C √答对 4.“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是在哪一年召开的?(3.0分) A.2014年 B.2015年 C.2016年 D.2017年 我的答案:D √答对 5.雄安新区是在哪一年设立的?(3.0分) A.2014年 B.2015年 C.2016年

D.2017年 我的答案:D √答对 6.我国经济总量在哪一年超越日本?(3.0分) A.2009年 B.2010年 C.2011年 D.2012年 我的答案:B √答对 7.2016年,中国()的进口原油需要经过马六甲海峡。(3.0分) A.60% B.70% C.80% D.90% 我的答案:C √答对 8.2011年,时任中国总理温家宝在中国—东盟领导人峰会上提出设立()人民币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3.0分) A.10 亿 B.20 亿 C.30 亿 D.40 亿 我的答案:C √答对 9.“中国在想着为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地区制定规则,这会不利我们的工人和企业,我们为什么让这情况发生,我们应该制定这些规则”,是由()提出的。(3.0分) A. 特 朗 普 B. 奥 巴 马 C. 希 拉 里 D.

浅析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

浅析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 中国的传统文化,在中国大地上,从开始有人生存开始,我们的文化也开始萌芽。这块土地,这块土地上的中国人,就开始拥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从自己,到家族,到国家,到世界,到宇宙,到我们最难以琢磨思想。从人出发,最后在回到人,升华了思想。成就了文化悠远浩博的中国文化,从孕育发生到恢宏浩大,有一个有一个漫长而曲折的发展过程。这一历程是物质文化、精神文化日臻丰富的历程。也是“人不断解放自身”,走向文明演进高峰的历程。 文化的实质性含义是“人化”或“人类化”。有了人,就开始有了历史,也开始有了文化。因此,中国文化的起源与中国人起源实质上是联系在一起的。在文化产生的过程中,最早出现的是工具。猿人最初是用的工具是天然和简单加工的石块,考古学上将这一时期称为旧时代时期。火的使用是旧石器时代先民的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文化创造。 中国的发展历程经历了四个时期:萌芽期、奠基期、繁荣期、总结期。 先秦时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萌芽期。 在中国神话传说中,取火技术的发明权有时记在“燧人氏”名下,有时记在“伏羲”名下,有时又归功于“皇帝”。这种歧说并存的现象,正反映了原始初民经过广泛的、多渠道的实践才发明取火技术的文化史的本来面目。火尽管不同于一般的工具,如石器、木器、骨器等,是一种化学反应现象,但是,作为猿人物质生活的重要手段,火的使用从本质上讲也属于工具的范围。就性质而言,工具无疑是一种物质产品,然而,制造工具的活动中已包含有意识性的内容,因此,在从猿到人的转化过程中产生出来的工具,不仅是人类物质文化的开端,而且直接标志着文化我起源。 与物质文化长足进步的同时,中国先民的观念文化亦日益丰富、深化。原始宗教与原始艺术便是其主要存在形态。中华先民原始崇拜的对象非常广泛,大致可分为自然崇拜、生殖——祖先崇拜和图腾崇拜三大类。 对大自然的崇拜(太阳、大地)是先民最原始的崇拜形式之一,在仰韶、屈家岭、马厂等文化遗址出土的陶器上,人们往往发现表现太阳图形的纹饰。江苏

第二章中国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

第二章中国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 第一节中国文化的创始与奠基 中国文化的创始与奠基,指的是从远古至先秦这一漫长时期中的文化经历。 先秦文化是中国文化的源泉。 一、中国文化的多元发生 旧石器时代文化特征不明显。 1.从仰韶文化到龙山文化 新石器时代: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大约始于距今大约1万年左右,大约结束于距今4000年左右,延续时间长达五六千年之久。 新石器时代最重要的特征是原始农业的出现、陶器的制造、磨光石器的广泛使用以及村落的出现、氏族制度的形成等。 新石器文化遍布中国黄河、长江两大流域和东南、西南及华北、东北各地。 其时间可分为早、中、晚三大时期,即仰韶文化以前时期、仰韶文化时期、龙山文化时期。 仰韶文化:新石器时代中期文化,因最早发掘的是河南省滢池县仰韶村遗址而得名。时间在公元前5000年到公元前3000年间。以彩陶文化最为著名。 龙山文化: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因首先发现于山东省章丘县龙山镇城子崖而得名。时间在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前2000年间。以黑陶文化最为著名。 三大文(明)化成就:农业、制陶和石器的磨制与钻孔,是新石器时代的三大文明成就。 2. 多元的文化发生 (1) 黄河流域 ○仰韶文化 西安半坡遗址 ○龙山文化 ○大汶口文化 (2) 长江流域 ○长江上游 ○长江中游 屈家岭文化 ○长江下游 河姆渡文化 良渚文化 二、传说时代的文化线索 三皇五帝的传说:“三皇五帝”是中国古代的传说时代。“三皇”人物极不确定,但他们的共同处都是文化的发明者。“五帝”的人物则有相当的确定性,他们是黄帝、颛顼、高辛、尧、舜。 羲和敬顺昊天:传说尧命羲和到四方去测量一年的四季的至点,将一年确定为366日,并“以闰月正四时”以便“敬授民时”。 敬授民时:在上古时期,人们是按着时节的序列敬奉上天的。日月星辰运行中任何反常现象,都会引起他们的恐慌。然而正式在对“天序”的尊奉、恭敬之中,却有着古代天文学科学实践活动。人们在虔诚的宗教心态下,包含着把握农时的努力。这就是“敬授民时”的本质。 三、夏、商、周的年代 1.尚忠的夏文化

儒学发展历程完整版

儒学发展历程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在中国灿烂的文明发展历史进程中,儒家思想是极其重要的一条支流,就像长江注入大海那样,在几千年来不断为中华文明注入活力,并沉淀出了深厚的内涵文化。从汉代被立为正统之后,儒家思想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也是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理论基础。 一、儒学起源 儒起源于古代民间的主持葬礼的葬师。《周礼·天官》云:“儒以道得民。”郑玄注:“儒,诸侯保氏有六艺以教民者。”贾公彦疏:“诸侯师氏之下又置一保氏之官,不与天子保氏同名,故号曰儒。”在西周初年,儒已存在,他们通礼乐射御书数六艺,并以此教民。以此得知,早期的儒是一种职业或身份。《仪礼》、《周礼》就是“儒”为周代贵族立身处事而制定的生活手册。 春秋战国时期奴隶制社会正在走向瓦解崩溃,社会面临着巨大的转型,周王室衰微,诸侯坐大,维护奴隶主宗法等级制度的“周礼”遭到极大破坏,强大起来的诸侯们互相争霸,社会处于动荡之中。这时候代表各阶级利益的知识分子异常活跃,成为一支重要的社会力量,他们纷纷登上历史舞台,着书立说,提出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办法,形成了诸子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孔子代表着没落奴隶主贵族阶级利益,主张克己复礼,希望恢复社会各阶级复杂的礼仪秩序。他的核心思想是“仁”,仁的含义很广泛,几乎触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尔后孟子荀子又将仁和儒家思想进一步增加新的内涵发扬光大。 二、受到打击 秦朝的时候,中国社会开始进入封建统治阶段了,温文尔雅的儒家思想没有得到秦始皇的青睐,非但如此,为了统一思想巩固江山,秦始皇下令焚书坑儒,儒学受到了近乎毁灭性的打击。这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场浩劫,钳制了人们的思想,儒学发展因此走入低潮。 三、成为正统 所幸的是秦王朝的残暴统治很快就被推翻了,儒学的经典书籍得以流传下来。西汉初年修生养息,到了汉武帝时已经强盛起来了,为了维护大一统的局面,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思想体系。于是董仲舒吸收了道家、法家等有利于君主统治的成分,对儒学进行了改造,增加了“君权神授”和大一统的思想,这在客观上有利于封建中央

城市规划发展历史

二、城市的起源与发展 由于农业的发展,长期定居的村落开始形成。根据考古资料,长期定居的农村网络大约是在一万年前形成的,其最早出现的地点是在近东地区。当时,这些农村聚落规模比较小,很少超过200人,居民之间可能有着密切的亲缘关系。 据考古的发现,西亚有一些早期的村落。例如,位于伊拉克东北部基尔库克以东60公里处发现的耶莫遗址,它是西亚地区早期的农业村落,遗址面积约1.6公顷,属于无陶阶段,年代约为公元前7000—6100年间。其房屋呈长方形,墙壁为粘土构筑,房舍内分为几个小间,地面和屋顶可能是用芦苇铺设,并于其上沫泥。遗迹中发现有麦、豆等,以及驯化的山羊、绵羊的遗骨。这些都证明已进入农业经济阶段。估算该村落当时人口约有150人。另外,在约旦河口西北约15公里处,发现耶利哥遗迹,时代与耶莫遗址相当或稍晚,为前陶与新石器时代。遗址的面积达4公顷。居民住屋为土坯砌的圆形房,村落周围有石筑高墙。根据规模估算,该村落约有2000人。 这类村落逐步发展,就可能演化成城市。在美索布达米亚南部的乌尔附近,埃利都遗迹的发现被证明是人类最早的城市。其面积约8—10公顷,估算人口在4000人以上。住房以粘土筑墙,但已有以砖坯砌的墙。比较重要的是遗迹的中心有座神庙,其四角正对四方。此后城市逐渐在东、西两半球的文明源地出现。 (一)关于城市产生的动因 关于城市产生的动因可分以下几种。

1.水利文明模型。该模型认为,大规模开发灌溉系统是城市出现的动力。因为,灌溉使农业获得较高的产量,有了大量的剩余的食物,这样就能维持大量的非农业人口的生活。有些人从事手工业劳动;有的脱离生产劳动成为从事商品交换的商人;还有的成为军人、官吏、教士、贵族等社会阶层,接着就出现维持生产、分配以及管理社会的上层权力机构。在强大物力与众多人力的基础上组织起来的军事力量,不仅支持权力机构的统治,也用来向外侵略与扩张。城市的兴起是水利文明的重要标志。相应地随着某个城市的衰落,政治上的崩溃,各种水利设施也就无人维护与修整。结果,农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被破坏了,于是生产下降、人口减少、文明衰落。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和印度河文明的兴衰、城市的兴起和衰落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2.技术模型。技术模型是指一个集团由于利用新技术,或新资源从而获得优于其他集团的条件。例如,发明新的耕地工具(如犁)与使用河水灌溉,或驯化与培育出一种新的作物,或迁移到先前无人利用而又是十分肥沃的地区,这样该集团就因此而获得超过周围集团的产量,从而为城市的出现提供了基础。例如,有人认为,原来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边缘丘陵地区的集团,由于有些人先从丘陵地区转移到平原地区,利用灌溉取得比仍在丘陵地区的农业集团高得多的产量,因而成为早期城市出现的地区。 3.环境压力模型。前两个模型说明是由水利与技术带来生产的发展,从而为城市的出现创造了可能条件,但未说明必然条件。因此,环境压力模型企图为此找到答案。某些学者相信,环境的变化,特别是气候的变化是推动发展与采用灌溉的重要因素。他们认为,原始农业最早出现的美索不达米亚的气候,在当时比现在冷湿。但在大约一万年前,气候开始转暖,而且比较干旱。降水的不足迫使丘陵坡上的农民到河谷中去取水,取水的困难,逐步地有部分农民迁移到泛滥平原上开垦农田。结果,首先适应这种环境变化转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

第四章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 8学时 一、教学目的 依照时代先后,介绍历代文化的发展历程,让学生从纵向上把握各个朝代文化的特征和成就。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来龙去脉。为学习中编内容各专题文化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重点 本章为上编的重点。每一节都有教学重点。(1)殷商西周时期,重点介绍文化从神本走向人本,周人的文化维新;(2)春秋战国时期重点介绍,诸子百家兴起的原因及其学派特征;(3)魏晋时期,重点介绍此时的多元文化(二学二教)及文化成就;(4)隋唐时代,重点介绍唐文化繁荣的背景及气魄,唐代在文学艺术方面取得的成就; 三、教学效果 1.紧密联系学生己掌握的有关历史、文化知识,加以提练和深化,合学生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有一个纵向的把握。 2.如有条件,可运用投影仪展示图片。 3.加强课堂提问,让学生回顾己学过的知识。 4.布置书面作业(论文) 第一节上古:中国文化的产生 上古(一般指夏商周)是指几百万年以前,至有文字记载以前的历史阶段。(殷商之前)在中国传统文化史上,我们可以把上古界定为:170万年前至殷商的4000多年前这段时期。在这个时间段内,人类的进化发展经历了五个阶段,即拉玛古猿、南方古猿、直立人(猿人)、早期智人(古人)和晚期智人(新人),这是世界人类学家共同努力的结果。 一、中国人的起源: 广义的文化是指“人化自然”,或叫“自然的人化”,因此有了人就有了文化。一部人类文明史就是文化史,中国文化的起源应该从中国人的起源说起。 (一)170万年前的元谋猿人 迄今为止,在中国发现的最早的人类是“元谋猿人”。经科学家研究,元谋人距今已有170万年。元谋人更象古猿。他们在密林中采摘果实,追猎野兽,还能蹒跚直立行走。 (二)五十万年前的北京猿人 1927年以来,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的洞穴内陆续发现了不少猿人的牙齿、头盖骨、肢骨等化石,这种猿人被称作“北京猿人”。在距今四五十万年前,北京猿人为了抵御灾害和获取生活资料,不得不几十个人结成一个群体在一起生活,形成原始群。他们白天采摘果实猎取野兽,到晚上返回龙骨山的山洞里,边烤火边休息,边用简单的语言和手势交谈。 (三)1.8万年前的北京山顶洞人 1933年,在北京市周口店龙骨山顶部发现了距今1.8万年以前的人类遗骨化石。这种人被称为“山顶洞人”山顶洞人比北京猿人有了很大进步。山顶洞人的文化生活比较丰富,有了装饰品。 从猿到人是生命物质所实现的质的飞跃,而文化就是在这种转变中被创造出来的。70年代以来,人类各个发展阶段的丰富材料在我国相继发现,是世界上迄今为止在人类起源的各个环节中唯一没有缺环的国家。 根据人种学分类,中国人属蒙古人种,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都具有典型的蒙古人的特征。从猿到人是生命物质所实现的质的飞跃,而文化就是在这种转变中被创造出来的。 在古代人们对人类的起源是缺乏研究的,于是就有了盘古开天地,女娲抟土造人的传说(《淮南子》、《山海经》)。 二、原始物质文化

中国城市规划的发展过程

中国城市规划的发展过程纵观整个中国城市设计的发展过程,主要是围绕王权和商业建造发展的, “城”是“王权”,“市”是“商业” 0 我国最早城市是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也即是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的过渡时期。 这个时期,从考古文化上说,大体相当于“龙山文化”时期(公元前3000—前2000年);从我国历史上说,相当于从传说中的黄帝时代,经尧、舜、禹直到夏朝前期。其间经历数百年之久。主要产生在在黄河中下游平原地区,长江中游两 湖地区,长江上游四川盆地和内蒙古高原河套地区等四大区域。这段时间,由于生 产力的发展,生产发展产生了剩余产品,也就是产生了私有制,手工业及商业从农 业畜牧业中分化出来,这就是城市产生的基础,精神文化相应的繁荣发展起来,频 繁的战争也是促使这一时期城市产生的原因之一。作为刚开始时产生的城市,其规 模一般都还不够大,内部设施也很不完善,远不能与今天意义的城市相提并论,还 不可能成为一个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严格说来只不过是些城堡而已,但 是以后发展的城市,以至今天现代意义的城市,正是在这些最原始的城堡基础上发 展而来的,我们不妨把这一萌芽时期产生的城市称为“雏形城市”。 我国早期城市从原始社会末期开始产生以后,但还不能认为其就此已经形成。 经过夏朝中前期300年左右的发展,大体至夏朝后期已基本形成。早起城市已经具 有以下这些特点: 1、城市需具有一定的规模 2、需具有一定的永久性大型建筑一一以行使一定的政治和文化职能 3、需具有一定的手工生产场所和交换贸易场所一一以体现城市经济中心的职能 4、需具有一定的城市基础设施 5、有比较密集的居民居址 河南偃师二里头是夏朝后期城市形成实例:二里头城址位于洛阳市区东20 公里,偃师市区西南9公里,伊水和洛水交汇处附近。布局大体是:宫殿区位于遗 址中部,南部为冶铸青铜器的作坊区,东部为制骨器的作坊区,并有大道与宫殿区 相连。 春秋战国时写成的《周礼?考工记》记述了这一制度:“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途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这一规 划的主导思想是突出天子为中心,强调都城方正、对称,宫城居中,这种城制对中 国古代城市的布局也有一定的影响。周人以农立国,因此在城市的规划建设上也打下了烙印,这里记述的王城规划意匠显然与“井田制”的土地制度有关。商周春秋 时期,城市数量较前增加,分布范围扩大,但城市规模普遍较小。西周初年的分封 制度,推动了周代筑城高潮的兴起。然而由于城邑等级制度的严格限制,城市规模 普遍较小。形成三级城邑网。即周天子所居王都一一诸候国国都一一卿大夫都(采 邑城)三级。城市总体布局较为松散和缺乏统一规划,这与城市经济结构上农业尚 占很大比重、政治结构上尚保留着氏族宗族组织有密切关系;最具特色的是地缘政 治并未伴随文明时代的到来而立即出现,城市居民仍聚族而居。秦汉时期,郡县制 推行,行政中心城市特别是县城镇得到大量发展。形成了从中 央到地方的三级城市体系,即首都一郡城一县城。城市建设方面,改变了战国时期 两城相依的局面,将宫殿、官署、市场、居民区置于同一个大城,市场位置从

城市规划的观念演变

第一章城市规划的观念演变 在城市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社会经济体制的变革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总是不断影响着城市的结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空间形体结构)和推动着人们对城市认识的发展。这种认识,既包含着现实的各种需求,也反映了对未来城市的想象和期望,即希望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城市。这就是构成城市规划观念和指导思想的主要内容。不同历史时期的城市规划观念和指导思想,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理论和方法,都自觉或不自觉地指导着城市建设的实践。 既然人们总是按照一定的观念来规划和建设城市,那么研究这种观念和产生这种观念的背景和基础,就是十分重要的。 一、从里坊制到街巷制 我国古代都城的规划形制,据周礼《考工记·匠人》的记载,是有一定模式的。它的特点是:以宫城为中心,“面朝后市”,体现了奴隶制的等级制度和宗法礼教思想。当时,城市的主要职能是政治统治中心。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因此商品交易不发达,“市”(即市场)的职能作用显得并不重要。早在公元前7~8世纪,东周建洛邑(今洛阳附近)时,为了管制殷商遗民,出现了最早的闾里,即带有围墙的封闭性小街坊,街坊内为居住房屋。这种闾里,经过奴隶制社会,一直沿袭到封建社会的盛唐时期,历经1000多年,仍保存着它的基本形制。唐长安城著名的城市规划,就是一个明证。 唐长安城改变“面朝后市”为“面市后朝”。宫城和皇城(政府机构所在地)居中偏北;东西两市(面积各90多公顷左右,比周王城的“市”大得多)分列两厢,说明当时的商业活动比周朝时发达得多;街坊以道路划分,仍采取类似闾里的形式,称“里坊制”。当时,全城划分为108个里坊(每个面积25~70公顷,大体相当于今天一个大型的居住小区)。这些里坊内部有井字形道路系统,四周围以高墙,坊墙不得随意开门开店,夜晚实行宵禁。坊内居民实行“连保制度”,以便于统治和管理。唐长安城是中国古代实行“里坊制”城市的典范。 唐末到北宋,我国封建制度下的生产力有很大发展,手工业分工日益细密,生产技术和工具有很大进步,而且多集中于城镇,商品经济有所发展。商业、手工业和城镇中各种行业的发展与自古沿袭下来的“里坊制”规划形制的矛盾愈来愈突出,其焦点是:商业市场的活动空间须要扩大和开放,而旧形制下市场过份集中且用地紧锢。这是开放与封闭的矛盾。据文献记载,唐末已开始出现在里坊内设店及破坊墙沿街设店的现象。不过当时被认为是破坏祖宗法制的行为。但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