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辽宁航空装备产业发展路线图

辽宁航空装备产业发展路线图

辽宁航空装备产业发展路线图
辽宁航空装备产业发展路线图

辽宁省航空装备产业发展路线图

(初稿)

航空装备产业以航空整机的研制、生产为核心,包括机身部件、动力设备、航电设备等零部件及配套的生产,涉及面广,产业带动效应大。大力发展航空装备产业,对于提升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水平,提高工业经济附加值,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航空装备已被列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制造2025》重点发展领域之一。我省是国内航空装备产业历史最为悠久、产业要素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具有较为完整的航空产业体系、工业基础及人才、技术等综合优势,加快航空装备产业发展,对于优化我省工业产业结构,促进工业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具有积极作用。

一、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一)国际航空装备产业发展现状

航空装备产业主要集中在美国、欧洲、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波音、空客是干线飞机无可撼动的行业巨头。在通用航空方面,美国拥有成熟的通用航空市场,通用航空产业链的上游、中游和下游企业之间相互促进,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是世界通用航空产业最为发达的国家。

(通用航空是指除军事、公共商业航空运输飞行以外的航空活动。通用航空产业以公务机、轻型飞机、直升机、运动飞机等飞机制造为核心,集研发、制造、销售和运营服务为一体的新兴产业)。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等国家积极承接发达国家产业转移,航空装备产业快速发展。目前国际航空装备产业主要集中在四大区域(见表1)。

世界知名的商务喷射机制造商有:美国赛斯纳(Cessna)、加拿大庞巴迪、美国Gulfstream(湾流)、巴西航空工业公司(Embraer)、法国达索猎鹰公务机;涡轮螺旋桨飞机制造商有:美国赛斯纳(Cessna)、瑞士皮拉图斯(Pilatus)、美国Hawker Beechcraft(豪客比奇)、法国Socata(法国宇航集团Daher子公司)、美国派珀飞机(Piper Aircraft)等;活塞发动机飞机制造商有:美国西锐设计公司(Cirrus Design Corporation)、美国赛斯纳(Cessna)、奥地利钻石(Diamond)飞机公司、美国派珀飞机(Piper Aircraft)、美国Champion 飞机公司等。

根据通用航空制造商协会(GAMA)的统计,目前世界通用飞机达到36.5 万架,占所有民用飞机的90%,2015年交付飞机2331 架,实现销售收入245亿美元。

表2:2014年世界主要国家通用航空机队规模

(二)我国航空装备产业发展现状

1、产业布局情况。经过几十年的培育发展,目前我国航空装备制造业初步显现集聚特征,聚群化分布、区域分工日趋显现。初步形成以陕西、珠三角、东北地区为中心,以北京、天津、四川等研发、制造为支撑的航空装备产业格局。其中,既有在国家三线建设、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简称中航工业)布局下发展起来的传统航空工业强市,如哈尔滨、西安、成都、沈阳、南昌等,也有近年来抓住机遇快速发展的新兴航空城市,如上海、天津、珠海。

——环渤海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和山东等省市,拥有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资源优势以及经济优势,是国内航空装备重要的研发、设计和制造基地。

北京作为国内航空装备人才与科技资源最为集中的地区,拥有众多高校、科研院所,基本形成以海淀区为核心的北部研发制造基地、以大兴军民结合产业基地为重点的南部高端制造集聚区和以航空发动机为重点、以顺义航空航天产业园为载体的航空应用集聚区,使北京成为国内航空装备的研发和成果转化中心。

天津在A320总装项目的带动下形成航空装备和配套企业的聚集,拥有空客A320系列总装、中航工业直升机产业化基地、美国古德里奇飞机短舱、法国左迪雅戈航空设备维修、泰雷兹雷达组装、加拿大FTG航空仪表盘、德国汉莎航空货栈和海航租赁控股、大新华物流等一批世界一流航空项

目。

河北以石家庄航空产业园为核心,依托中航工业,积极布局航空装备产业。石家庄与中航通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美国赛斯纳飞机公司签订合资合作框架协议,将引进生产赛斯纳公司成熟的涡桨及活塞机型,从事赛斯纳208系列飞机总装、系统集成、设备测试等工作。

辽宁以沈阳航高基地以及沈阳通航园为核心,以航空器组装制造、零部件制造为重点,以飞机维修、航空物流与保税、通用航空运营为支撑,发展航空产业。

——长三角地区:航空装备产业以上海为龙头,江苏、浙江为两翼快速发展,目前已初步形成了包括研发、设计、制造在内的较完整的装备制造产业链。

上海研发与制造并重。依托615所、633所、118厂,上海航空产业以中国商用飞机为核心,以新支线客机和C919大型客机整机制造商为主导,集中了中航工业商用航空发动机公司、航空电子有限责任公司等一批关键配套企业,初步形成了包括民用飞机研发设计、航空电子、总装制造、试验测试、营销服务在内的较完整的产业链条。

江苏以南京、镇江为中心,航空装备产业呈现蓬勃发展态势。南京拥有中航工业、国防科工委及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以及央属企业,具有雄厚的航空装备研发和生产能力,近年来汇集了轻型飞机制造、直升飞机制造、

空中轿车公务飞机制造以及航空发动机维修服务等项目,推动南京航空装备进一步发展;镇江以C919配套作为契机,大力发展航空装备配套产业,已聚集涉及C919客舱内饰系统、机身复合材料、铝材、机舱灯具、座椅等各方面辅助装备的一批国内外企业,如FACC(中国)、中国航天三院复合材料、航天海鹰、鼎胜铝业、捷科彤明、美国古德里奇公司。

浙江航空产业基础较为薄弱,但是依托丰富的民间资金和活跃的民营机制,在民用轻型飞机、飞机零部件及附属专用设备、航空电子仪器设备、机场专用设备、机上易耗品等领域有较快发展。

——珠三角地区:形成以珠海为龙头,以广州、深圳为依托的“三角形”产业空间布局。

珠海依托珠海航空产业园,以通用飞机产业基地为核心,打造集飞机制造、发动机和机载配套一体化发展的航空装备产业链,形成展览、维修、培训、保障服务等服务业配套发展的华南航空产业集聚区。目前,珠海已拥有中航通飞、美国西锐FBO、民航校飞中心南方基地、广东西工精密机械、青岛黎明云路、亚飞希科通用航空产业基地、广州天海翔无人机等一批航空装备相关企业。

广州主要分布在广州空港经济区,重点发展航空材料、航空相关装备制造、精密机械加工等。

深圳依托高新技术产业优势及完善的产业配套环境,发

展航空电子制造与零部件制造。

——中部地区:航空装备产业主要集中在湖南、江西、湖北三省。在国家的三线建设期间,中航工业在湖北、湖南布局了中航工业601所、中航工业特飞所、株洲航空动力机械研究所,奠定了这些地区航空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基础。

湖南主要集中在长株潭地区,其中株洲是国家发改委及工信部授予的“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和“军民结合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湖南航空装备产业以中小型发动机、飞机传动、起落架、中轻型燃气轮机、飞机刹车材料及产品为主,拥有中国南方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331厂)、中国航空动力机械研究所(608所)、中航飞机起落架责任有限公司等骨干企业,以及长沙航空工业园、株洲航空城等通航产业园区。未来,湖南航空装备产业将以小型通用飞机、民用直升机为主要突破口,致力于将长株潭地区建设成国内重要的直升机研发与生产基地。

江西以南昌、景德镇、九江为中心,以直升机、教练机为主要产品,现拥有两个飞机研究所、两所航空院校,是国家重要的航空产业研发生产基地和航空工业资源大省。力争成为全国直升机、教练机研制生产主要核心基地,通用飞机、大飞机主要部件研发生产和航空转包制造基地。

湖北主要依托中航工业,布局在武汉、襄樊、荆门三地。武汉、襄樊主要生产航空仪表、航空坐椅、弹射救生设备和

其他相关配套产品;荆门集中了航空设备研发中心,中航工业荆门特飞所已自主研发A2C水上飞机、海鸥300水陆两栖飞机等多种型号的飞机。

——西部地区:航空装备产业以四川、陕西为龙头,产业特色鲜明,依托工业基础优势和资源优势,发展势头最为强劲。

陕西以西安为中心,蒲城、咸阳、宝鸡、汉中为支撑形成“一基地五园区”的航空产业发展格局,除宝鸡外,均以航空装备作为产业发展重点。其中阎良航空制造园重点发展整机制造、大部件制造和零部件加工;蒲城通用航空产业园重点发展通用飞机的整机制造、零部件加工;汉中航空制造园依托陕飞公司,重点发展整机制造、特种机改装和零部件加工。

四川以成都天府新区为核心,绵阳、德阳、宜宾和泸州为支撑,形成整机、发动机、重要零部件、航空电子、维修服务为支撑的航空装备产业体系。四川是全国航空工业配套最齐全的省份之一,具有完整的飞机总体设计研究所和飞机总装制造企业,有航空发动机、航空仪表及电子、燃气涡轮等诸多专业,拥有一批高水平的航空科研院所和试验基地,具有全国一流的航空整机研发能力。

重庆:主要布局在两江新区,与瑞士皮拉图签订合作框架协议,进行PC-6、PC-12的制造、维修;与美国海因茨天

顶飞机签订协议,生产CH2000等六个机型;与霍尼韦尔签订框架协议,生产航电设备等飞机零部件;与欧直签订投资框架协议,生产轻型直升机。

2、重点企业及产品。目前,国内主要航空工业企业有空中客车(天津)总装有限公司、中国商飞、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厦门太古飞机工程有限公司,以及中航工业集团旗下的西飞、哈飞、石飞、中航通飞、沈飞民机、江西昌河等。根据2015年行业年鉴,全国民用航空工业统计调查单位144个,年末从业人员人数32.8万人,民用航空工业企业工业总产值2356.7亿元,其中民用航空产品产值735.1亿元,同比增长22.2%。我国通用航空企业、在册通用飞机、年度飞行小时分别达到281家、1874架和73.2万小时。

航空干线、直线飞机方面:2015年11月,我国自主研制的首款喷气式干线客机C919在上海总装下线,2016年6月,国产首架喷气式支线客机ARJ21正式投入商业运营,截至第十一届珠海航展落幕,C919、ARJ21分别获得国内外客户570架、413架订单。

通用飞机方面:自主产权的AC311、AC312、AC313系列直升机成功研制生产,合资研制了中型多用途运输C352(Z15)直升机,Y12系列飞机已累计交付200多架,并成功出口俄罗斯、美国等市场。目前以彩虹、翼龙、云影、大疆等无人

机品牌代表的国产无人机,技术性能已到世界先进水平,标志着我国民用无人机市场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我国通用飞机领域虽然实现较快发展,但放在国际层面比较发展相对滞后,不仅落后于发达国家,也远低于巴西、南非等发展中国家。2015年,我国公共运输飞机与通用飞机比例仅为1:0.75 (加拿大1:61、澳大利亚1:34、美国1:32、巴西1:24),同时,在我国注册的通用飞机中,自主研制机型和飞机数量仅为10.1%和21.2%,合资品牌或进口产品占据了绝对市场。

我国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和综合实力不断提高的经济形势下,对航空运输和通用航空服务的需求也在快速增长,航空工业发展的市场空间十分阔。

根据《中国制造2025》路线图,2020年,我国民用飞机营业收入将超过1000亿元;2025年,我国民用飞机营业收入将超过2000亿元;其复合增长速度超过14%。保守估计,2016-2021年,我国航空装备产业规模复合增长速度为15%。2016年,预计我国航空装备产业营业收入为3874亿元;到2021年,我国航空装备产业营业收入将超过7600亿元。

(三)我省航空装备产业发展现状

1、产业发展基本情况。

截至2015年,我省从事航空器及零部件研发、设计、生

产、配套服务的企事业单位70余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近30家,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省级技术中心11家、高校及科研院所9家。其中中航601所、606所、626所、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辽宁通用航空研究院等单位为科研设计的骨干单位。中航沈飞、黎明、沈飞民机、兴华航空电器、西子航空、国泰航空等是航空器及关键配套件生产制造的主要企业,主要产品有空客A320应急舱门、翼肋、机翼前缘制造,波音飞机尾段、垂尾前缘、客改货结构组件;庞巴迪Q400全机机身及结构组件、C系列的前机身桶段、中机身、尾锥和舱门工作包;国产C919大飞机的后机身压力框、后机身部段、吊挂部段等部段的研制任务;ARJ21支线飞机的尾段、电源中心、无线电架、发动机吊挂、全机电缆的研制生产工作。通用航空方面,辽宁锐翔通航制造、中体轻型飞机制造、中澳航空科技、辽宁猎鹰等公司生产有塞斯纳LSA162、佳宝J160C/J230C、海燕650、锐翔电动飞机、无人机等机型,主要集中应用在农林作业飞行、海洋石油服务、海洋监测、教育培训、文化体育等方面。

在园区建设方面,初步形成了浑南航空产业基地、沈北航空产业基地、法库通航产业基地、大连通航产业园、盘锦无人机产业园、朝阳通航产业园等集聚区,其中以三基地为主体的沈阳航空产业园被列为国家十大航空产业园区之一。

据行业统计,2015年,全省航空装备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305亿元,位列全国第5位(前四位为:陕西630亿元、上海411亿元、江苏326亿元、天津310亿元)。

全国航空装备产业规模排名前五位的地区发展情况表

2、我省航空装备产业的优势

——产业基础雄厚。我省汇聚了“三厂三所”(112厂、410厂、117厂、601所、606所、626所)为代表的航空工业科研生产制造骨干企事业单位,在科技研发、工艺技术、人才队伍、基础设施等方面比较优势明显,对产业发展牵动作用显著。

——航空零部件产业体系完善。近年来,我省航空企业通过国外转包生产,和波音、空客、庞巴迪等国际航空巨头研发合作,已经成为国际航空产业链的重要一环,通过积极参与国内大飞机、支线飞机的研发制造,获得了国内飞机零

部件制造的优势地位。省内在航空铝合金、钛合金、复合材料,铸锻加工、钣金制作等协作配套方面的产业链条完整。

——通用航空发展迅速。我省较早出台了全省通航产业发展意见,辽宁通用航空研究院、辽宁联合航空发展有限公司等一批龙头单位加强产业链培育,成功研制国际首款电动轻型运动飞机RX-1E,取得了国家民航局颁发的型号批准证书和生产许可证,承接了批量订单。近两年,无人机市场主体发展迅猛,应用领域逐步扩大,市场前景广阔。

3、我省航空装备产业存在的不足:

——民用航空工业规模较小,我省航空工业军用占绝对主导,民用比重仅占10%左右,根据行业年鉴,我省民用航空规模位居全国第7位,2015年全国民用航空产品销售收入前十名企业,我省沈飞民机位列第十。

——在产业价值链中不突出。我省民用航空主要是国际转包业务,产品主要是零部件、大部件、结构件研制生产,缺少控制系统、航电系统等高附加值产品,干线、支线飞机整机开发研制基本空白。

——通用航空产业处于起步阶段。受空域开放限度、机场基础建设、专业人才培养、缺乏成熟机型等因素影响,通用航空制造产业发展进度较为缓慢,产业链还不够完善,产业还处于培育期。

——产业发展环境有待突破。国家航空工业中长期发展

规划就民用运输机、通用飞机整机项目布局上在辽宁没有明确布局安排,中航工业集团的民机项目在辽宁也没有明确规划,波音完工中心项目已花落浙江舟山,对比陕西、天津等发达地区,我省地方的支持力度也有较大差距。

目前,在民用航空整机生产方面,波音、空客等国外企业,已经形成了难以撼动的优势,加之我国已经完成了大飞机产业布局,短时间内很难改变国内整机生产布局,但航空零部件配套方面,全球市场需求旺盛,国内尚无有竞争力的区域性产业集群。同时,我国通用航空产业尚处于规模化发展的初期,专家预测,通用航空产业具备2万架通用航空器增量、每年700亿营业收入、600万飞行小时的潜在市场规模,通用航空产业在未来十年具备更快发展的潜力,充分发挥我省通航产业的综合优势,积极培育和壮大通航产业,实现我省航空大省到强省的发展提供了历史性机遇。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民用航空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关于促进通用航空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和振兴老工业基地的战略部署,牢固树立和实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作用,以突出延伸产业链、扩大应用为牵引,大力发展航空零部件和通用航空产业,促进航空工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实现我省航空工业领先发展、

规模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二)基本原则

市场主导,政府推动。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坚持需求牵引、科技创新、重点突破、有序发展,促进通用航空业群体快速形成和集聚,实现规模发展。充分发挥政府在规划引领、组织协调、政策扶持、资源整合、优化环境等方面的作用,培育领军企业,引导企业关注供需状况,着力开拓市场。

对标高端,定位领先。发挥后发优势,以先进国家和地区为标杆,实施品牌战略;结合我省实际,系统筹划、前瞻规划、精细设计。跟踪国际先进技术,建设通用航空制造技术和自主研发平台,形成平台、项目、企业的产业聚集,实现科学发展。

聚焦核心,统筹推进。以产业园区和产业集群建设为支撑,集中优质资源,打造高品质航空制造核心区、通用航空运营示范区和核心企业。因地制宜,统筹核心区与非核心区建设,坚持系统与特色并举、各市相互呼应、省内外互补、国内外互动,实现协调发展。

创新发展,做足特色。着力推进技术、产品、商业模式和相关领域协同创新,突破一批重点领域关键技术,促进航空产业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按照构建现代航空产业体系的要求,科学布局和开发通用航空业全产业链,激

活存量、带动增量,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发展目标

到2020年,培育形成企业和研发机构专业化、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市场体系,建成国内领先的通用航空整机研制生产、航空零部件配套、航空服务保障较为完善的产业链协调发展的产业体系。全省通用航空研发制造企业达10家以上,航空零部件制造企业达50家以上,培育省级以上企业技术(工程研发)中心达10家以上,培育3家经济规模达百亿元的国内领军企业。

三、发展重点方向

(一)航空整机及大部件。重点发展民用支线飞机、公务机整机生产、关键大部件制造,围绕波音、空客、庞巴迪飞机大部件,以及国产C919、ARJ21大飞机的机身结构、超大部件的制造,全面提升我省业务承接能力。支持沈飞、黎明、沈飞民机等企业积极开发国际市场,努力成为空客、波音、中国商飞公司的一级供应商,扩大市场份额,探索区域供应链协同工作新模式,带动区域供应链发展,形成干支线飞机总装制造能力和客户支持服务体系。

(二)航空发动机。发挥军用航空发动机的技术、人才优势,提升民用干支线飞机航空发动机制造能力,支持黎明公司开发研制“眠山”、“九寨”等干支线飞机、通用飞机的民用航空发动机、各型民用燃气轮机,支持黎明公司与罗罗

公司的深入合作,大力发展民用航空发动机机匣组件、轴类零件、整流罩、静子壳体等航空发动机零部件产品。

(三)关键零部件及材料。发挥全省现有航空工业基础优势,依托兴华航空电器、航达机载设备等单位发展和壮大航空科技研发与生产制造航空电器、航空电子、航空仪表、通信导航、高强度卡箍、航空减震器等航空零部件产品,依托抚特钢、忠旺铝业、大连盛辉钛业等发展高新能铝合金、钛合金、镁合金结构件、型材制品及深加工技术,大力发展新型复合材料、内饰、工装夹具、航空标准件等配套零部件制造,形成配套完整、产研结合的航空零部件制造业。

(四)通用飞机。支持开发通用飞机整机项目,支持辽宁联航开展轻型飞机、多用途飞机、农用飞机、公务飞机、无人机等全系列通用飞机的研发和制造;支持辽宁通用航空研究院开展系列电动轻型运动飞机研发,辽宁联航神燕P2006T整机制造项目,辽宁锐翔航空轻型电动飞机研制项目,辽宁凯博航空器顶级小熊和K500项目,沈阳中体的轻型作业飞机和运动飞机改型制造项目,形成东北地区最大的通用航空飞行器的研发设计、总装制造基地。

重点支持沈阳中测、辽宁猎鹰、辽宁力得、辽宁壮龙等无人机企业,鼓励开发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产品,以及电池组动力系统、GPS飞行控制系统、喷洒部件等核心配套产品,提高产品性能、质量后售后服务,扩大在农业植保、电力巡

线、应急救援、航空拍摄、运动娱乐方面的推广应用,推动形成东北地区最大的无人机研发制造基地。

(五)关键共性技术。依托中航601所、606所、626所、辽宁通航发展研究院等单位,鼓励开展绿色环保飞行器的综合设计与验证技术、复合材料应用、大型轻量化整体及高强金属结构制造技术等,实现低油耗、低排放、低噪声的绿色制造。支持研究新近航空动力总体设计,高升阻比、高速螺旋桨系统技术,以及高负荷、高效率、长寿命民用航空发动机技术等。

四、主要任务

(一)加强协同创新,构建研发平台。

建立科技创新、市场拓展、商业模式建设为一体的产业协同创新体系。着力培育骨干企业,支持建设通航工程研究中心、工程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等研发平台。发展航空创新工厂、众创空间等创业孵化平台,推动航空双创示范基地建设。加快推进区域性通用航空制造业创新中心网络建设,增强关键核心技术突破能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加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合作,企业与高校的合作,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提高协同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

(二)聚力市场开拓,突出市场牵动。

建立政企互动、企企联动、合理分工的市场开拓体制,

创新市场培育、聚力市场开拓。采用政府首购、订购、购买服务等方式,拉动通航市场快速发展。加快推进通用航空服务全面进入工业、农业、旅游业等产业,扩大通用航空作业市场范围和容量。积极发展航空社会服务体系,扩大应急救援、环保监管、医用和警用航空等服务领域。鼓励运营企业优先开发飞行培训、私人消费、短途客货运市场,为轻型通用飞机、多用途飞机、直升机、旋翼机等打开市场空间。

鼓励航空零部件核心制造企业成立专业市场开发公司,积极进入国际国内各级市场,为省内供应链企业争取订单;支持航空零部件制造者协会组织成员单位联合开发市场。主动对接波音、空客等国际大型商用飞机集成商的供应链战略,建立对话渠道和协调机制,积极融入国际市场。

(三)加快军民融合,整合市场资源。

支持军用航空企业集中精力打造核心能力,加快推进将其零部件制造转入外部供应链进程,使其优良资源进入区域经济发展布局,并积极鼓励非军企业参与,实现军民工业结合,扩大整体增量,实现融合发展。整合现有产业链和市场资源,统筹配套扶持政策,引导企业按市场细分,优化资源配置,促进资源有效汇聚。充分调动核心企业积极性,实施品牌战略,推动形成“龙头企业带动、相关企业跟进、全链条配套”的发展格局。

(四)打造特色园区,实现集聚发展。

辽宁省产业结构的演变与调整

辽宁省产业结构的演变与调整摘要:辽宁省作为我国最重要的重化工业基地,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结构调整缓慢,经济增长落后于东南沿海地区,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面对重振老工业基地的艰巨任务,如何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与深化产业升级,是辽宁省面临的关键性问题。本文通过对改革开放后20余年辽宁省产业结构的演变分析,总结得出辽宁省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 关键词: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发展;产业升级;辽宁省 产业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结构作为地区经济系统内投入转换为产出的载体,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该地区资源的配置效率和经济的发展速度。辽宁产业结构的调整经过多年努力,已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深层次的矛盾仍未解决。研究辽宁省产业结构的演进规律,把握辽宁产业结构演变的基本走向,进而找出推进辽宁产业结构优化的对策,对于振兴辽宁乃至东北的老工业基地,实现辽宁经济的新发展将具有重大意义。 一、辽宁省产业结构的演变趋势 1.国内生产总值的构成及其变动从三次产业的国内生产总值构成看,1980年至2002年,辽宁省的三次产业结构有了明显变化,这种变化过程,又可以分为80年代与90年代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 第一产业所占比重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且下降速度不断加快。1980年至1990年,下降了0.5个百分点;而从1990年到2002年,下降了5.1个百分点。这符合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也与全国的第一产业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也呈下降趋势,但下降速度不断趋缓。1980~1990年的10年,第二产业在GDP中所占比重下降了7.5个百分点,主要是因为1978年后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缩小了,导致工业产值比重的下降;而1990年以后,呈波动变化的趋势,总体变化不大,2002年仅比1995年下降了2.2个百分点。同一时期,全国的第二产业在GDP中所占比重呈现先下降而后又大幅回升的趋势,由1980年的48.5%下降到1990年的41.6%,2002年又回升至51.8%。而且,辽宁省的第二产业所占比重已与全国平均水平十分接近,第二产业集中化系数已由1980年的1.41降至2002年的0.92,说明辽宁省工业比重过高的状况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观。 第三产业增长迅速,发展快于全国平均水平。1980年,第三产业比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6.2个百分点;到2002年,已高于全国平均水平7.6个百分点。进入2世纪90年代后,辽宁省第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的增长趋势明显减缓,但比重仍然不断提高。 2.就业结构 作为一种最基本的投入要素,劳动力结构的变动与产出结构(产值结构)的变动密切相关。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通常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然后再向第三产业转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在产业间的转移,主要动因是各产业的价值创造能力和劳动收入存在差异。因而,产值结构的明显变化必然伴随着就业结构的变化,尽管就业结构的变动更加缓慢,但总体趋势应保持一致。 在辽宁省三次产业就业结构中,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下降较快,从1980年的41.4%降到2002年的344%,下降了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就业所占比重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趋势变化,在20世纪80年代的整个10年中,第二产业的就业比重保持稳定并略有上升;20世纪90年代以后,尤其是1995年以后,第二产业的就业比重迅速下降,到2002年,第二产业就业比重已下降28.7%,比1990年降低了12.3个百分点。第一产业与第二产业就业比重下降的直接原因是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大幅上升,1980~1990年,上升了5.6个百分点;1990~2002年,则上升了11.9个百分点。 辽宁作为全国最早建立起来的老工业基地之一国有经济,特别是国有工业企业的数量、资产

航空行业发展概况研究

航空行业发展概况研究 1、全球航空市场发展情况 随着经济的发展,飞行已经日益成为一种主流的出行方式,经济一体化也在 不断推动航空物流产业的发展。自1914 年首架民用飞机投入商业运营以来,如今全世界年均航班总量超过3,600 万架次,航空业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目前全球航空业每年运送超过36 亿乘客和5,200 万吨货物,每年产值约为7,205 亿美元。航空运输业自诞生以来,机队规模逐年增长,近年来亚太地区的增长趋势尤为显著。 根据空客公司在巴黎航展发布的全球市场预测,到2034 年,全球航空客运量年均增长率为4.6%,需新增32,600 架100 座级以上飞机(其中包括31,800 架客机和800 架业载10 吨以上的货机),总价值近5 万亿美元,其中需求约9,600 架宽体飞机、23,000 架单通道飞机。到2034 年,全球客机和货机机队总数将达到38,500 架,大约有13,100 架老旧飞机将被燃油效率更高的新飞机替代。

未来全球民航运输产业的持续增长态势和全球范围内军机及通航飞机产业的高速增长都将促进航空工业配套产品市场容量的不断扩大。

2、国内航空市场发展情况 (1)军用航空行业发展状况 我国边境绵长,邻国众多,建设一支现代化的军队,对我国而言十分重要。 目前我国面对的军事威胁多数来自于东部、南部的空域和海域,因此加强空军和 海军建设对我国而言更加重要。 为了应对动荡的国际局势,近年来我国军费迅速增长。财政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11-2018 年,我国国防支出预算从6,012 亿元增长到11,070 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9.12%。尽管我国军费增长很快,但军费占GDP 的比例仍然很低。目前,我国国防支出占GDP 比例约为1.3%,而全球平均水平是2.4%,美国更 是高达3.6%。为了维护我国领土完整和主权统一,未来我国军费仍将快速增长;从军费的军种间分配看,将更侧重于空军与海军的发展。 在空军规模方面,目前我国较美国、俄罗斯仍有一定差距。根据Flight Global Insight 的估算,2018 年我国现役军用飞机数量为3,187 架;而美国高达13,398 架,是我国的4.20 倍;俄罗斯高达4,078 架,是我国的1.28 倍。

航空发动机发展的瓶颈

中国航空发动机发展的瓶颈 发表日期:2012-11-3 16:32:03 航空发动机一直就是中国的软肋。 从周恩来总理在世时评论中国飞机的“心脏病”开始,到现在50多年了。中国的发动机依然是兵器工业最大的软肋。 不仅仅是你提到的歼击机和大运的涡扇发动机,就是直升飞机的涡轴发动机,中型运输机的涡浆发动机,大型舰船的燃气轮机,中小型舰船和坦克的柴油发动机……无一例外,都是中国的软肋。航空发动机,更是软肋中的软肋。 与美国至少差距30年,什么意思,差一代到一代半吧。这个是事实,没有争议的。 但是另外两个问题就有争议了。一个是这样落后的原因是什么。另一个是,我们究竟什么时候能赶上去。其实这两个问题有内在关系的,搞清楚原因是什么,就更好判断什么时候赶上去。简要提供一些个人的看法,不一定正确。 落后的原因 一:底子太差 新中国建国时,工业基础太差。别说航空发动机,像样的工具钢都没有。要不是朝鲜战争,中国人用大量年轻士兵的无价鲜血去消耗美国的廉价钢铁,换来苏联人把涡轮喷射发动机的制造技术给我们,中国是不可能在1957年就能生产涡喷-5发动机的。 二:航空发动机工业的涉及面太广 虽然同样底子差,同样有文革的挫折,同样有改革开放的机遇,为什么航空发动机就是赶不上来? 对比之下,中国造电冰箱、电视,甚至造手机、雷达、火箭、飞船都慢慢赶上来了:洛阳光电展上曝光的歼击机最新航电系统直追F22,美国人看了也吃一惊;中国空空导弹专家悠然的说,我们距离美国人,也就10年吧,一脸的骄傲自满;美国官方认为,中国的空警2000,在技术体制先进性上超过了美国现有装备一代。真的,兵器上,我们很多东西距离美国的差距就是10年。什么意思,就是至少没有代差。 而航空发动机呢,差一代到一代半。原因在于,航空发动机工业涉及的面太

环保产业发展趋势

环保产业发展趋势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海量免费资料尽在此 数据库浏览中国经济新闻库中国资讯行提供 正文显示:在线词典 【行业分类】环境保护 【地区分类】中国 【时间分类】 【文献出处】国际商报 【标题】中国环保产业发展趋势(1077字) 【副标题】一丁 【正文】 “九五”期间我国经济基本保持了7%的增长速度,预计“十五”仍将以较快速度增长。今后5年,我国环保产业将在现有基础上以不低于15%的速度增长,预计到2005年,我国环保产业产值将突破1400亿元,约占当年GDP的1.4%。其中环保产品500亿元,环境服务500亿元,与环境有关的建设400亿元。 “十五”后,我国环保产业将以不低于12%的速度增长,到2010年其总产值将超过2500亿元,约占当年GDP的2%。其中环保产品的总产值达到800亿元,环保技术服务体系的总产值达到1000亿元,与环境有关的建设体系总产值达到700亿元。 根据我国“九五”环境保护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要求,从解决21世纪我国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出发,今后环保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是城市污水治理设备、大气污染防治设备、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设备及各类监测设备,及其相应的高新技术开发及产品生产,积极发展环保服务市场和环保资本市场。 水污染治理方面,急需草浆造纸黑液全套治理技术,高浓度难降解工业废水治理技术、湖泊富营养化防治技术等。 空气污染治理方面,需要大型燃煤电站脱硫技术和中小型工业锅炉简易实用的脱硫技术和设备、袋式除尘和静电除尘高新技术、汽车机内净化及尾气净化的有效处理技术。 固体废弃物处置方面,城市垃圾需要卫生填埋、堆肥、焚烧等处理技术和管理经验;工业固体废弃物需要资源综合利用和有害废物的无害化处理技术和设施。 在自然生态保护与恢复方面,需要生态技术、水土流失治理技术,生态恢复技术,生物农药、生物肥料等。 环保产业发展的另一个重点就是环境监测仪器。将开发各污染源在线监测仪及数据传输系统,大的烟尘、烟气排放口,污水处理出水口和重要水质监测断面实现在线监测,以及数据采集处理和通讯网络等。

中国环保产业的现状前景与对策

******海量免费资料尽在此 数据库浏览中国商业报告库中国资讯行提供 正文显示:在线词典 【行业分类】环境保护 【地区分类】中国 【时间分类】19991207 【文献出处】经济研究参考 【标题】中国环保产业的现状.前景与对策('99文献)(7766字) 【副标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岳颂东 【正文】 环境保护产业是以防治城乡环境污染和改善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为目的而进行的技术开发、产品生产、商品流通、资源利用、信息服务、工程承包等活动的总称。环保产业在我国是一个新兴产业,至今发展仅仅20年,分析我国环保产业的发展现状,展望环保产业发展的前景,克服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制约因素,完善环保产业振兴的政策体系,将使我国环保产业推向一个新的阶段。 一、环保产业发展的现状与特征 根据国家环保总局1998年1月--6月为期半年的调查统计,到1997年底全国(除西藏、宁夏、海南以及台、港、澳地区,以下同)从事环保产业的企事业单位9090个(企业单位7617个,事业单位1473个),其中专业单位5995个,占单位总数的66%,兼业单位3095个,占单位总数的34%。职工总数169.9万人,其中企业单位148.5万人,占职工总数的87.4%,事业单位21.4万人,占12.6%。环保产业拥有固定资产720.1亿元,其中企业单位620.9亿元,占86.2%,事业单位99.2亿元,占13.8%。环保产业年产值521.7亿元,当年实现销售收入459.2亿元,占总产值的88%,当年实现利润58.1亿元,占销售收入的12.6%。调查显示,从1989年到1997年8年间,我国环保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并逐步形成了一个独立的综合性的新兴产业,具备了初步的产业规模,对我国的环保事业发挥了重要作用。 环保产业纵向与自身相比,发展是不慢的;但是横向与其他产业相比,其发展则呈现如下几个特征: 1.产业的总量规模依然不大,发展潜力十分看好。 1997年环保产业年总产值为521.7亿元,仅占国民生产总值的0.7%,这对于环境污染生态失衡十分严重的我国来说,确实不是很大。另外,在全国7617家企业中,固定资产小于1500万元的小型企业占90%左右,大中型企业占10%左右,即便在总量规模不大

辽宁省各地区产业结构调研分析报告

辽宁省各地区产业结构调研分析报告 沈阳建筑大学 管理学院 拟稿人:梦之羽团队 指导教师:孙红

目录 前言··1; 一、辽宁省三次产业结构情况分析··1; 二、各城市产业结构调研报告分析··2; (一)沈阳市··2; (二)大连··4; (三)鞍山··6; (四)抚顺··7; (五)本溪··9; (六)丹东··10; (七)锦州··12; (八)营口··13; (九)阜新··14; (十)辽阳··16; (十一)盘锦··17; (十二)铁岭··19; (十三)朝阳··20; (十四)葫芦岛··21; 三、辽宁省产业结构未来发展的认识与建议··21;参考文献··22; 调查问卷··23;

辽宁省各地区产业结构调整调研分析报告 ——以“十一五”期间为例 佟佳鑫 沈阳建筑大学管理学院0805300318 前言 “十一五”期间,辽宁省以调整产业结构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方式,成就显著,不论是农业、林业、工业还是服务业,都清晰的呈现出了“十一五”规划产业结构调整的印迹,农业生产越来越现代化,生产能力与以往相比明显增强,先进的机器使制造业和高新科技产业快速推广发展,现代服务业为经济的发展推出了一条新的途径。五年的产业结构调整,对辽宁省的经济发展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但三次产业结构仍存在一定问题,第一产业的劳动生产力较低,第二产业在以化工为主的工业结构仍在继续巩固,第三产业的发展仍不完善。 在踏进“十二五”的进程里,为了对今后的五年中经济的进一步改善与提高,我们团队通过本专业省内各地区学生的帮助,对各地区发改委等相关部门发放了58份调查问卷,对全省14个市,26个区,12个县进行了调研,收回51份调研报告,占问卷总数的87.93%。本问卷对“十一五”期间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的调整和产业内部关系进行了汇总,深入分析了产业结构对整体发展的影响和今后三次产业结构应如何进一步优化,以达到促进经济增长的目的。 一、辽宁省三次产业结构情况分析 1、第一产业 农业牧渔业,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3.1%。其中,种植业增加值下降2.8%;林业增加值增长6.3%;牧业增加值增长6.0%;渔业增加值增长8.7%;林业牧渔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0.1%。 虽然种植业产值有所下降,但针对辽宁的地域特征,以种植业为主

民用航空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20年)汇总

民用航空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13-2020年) 航空工业是国家战略性高技术产业,是国防空中力量和航空交通运输的物质基础,是国民经济发展、科学技术创新的重要推动力量。大力发展民用航空工业,是满足民航运输快速增长需要的根本保证,是引领科技进步、带动产业升级、提升综合国力的重要手段。为优化航空工业自主发展体系,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民用航空工业跨越式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和国家对航空工业中长期发展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现状及面临的形势 (一)发展现状 经过60多年的艰苦创业,我国已经基本建立独立自主的航空工业体系,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进入新世纪,我国民用航空工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科研生产水平跃上了一个新台阶。一是民用飞机发展取得重要进展。新舟60涡桨支线飞机、H425直升机、运十二通用飞机等开始批量进入国内外市场,C919大型客机、ARJ21涡扇支线飞机、直十五中型直升机等重点产品研制稳步推

进。二是技术水平明显提升。民用飞机关键技术攻关取得重要进展。三是产业体系不断健全和完善。航空基础能力建设进一步加强,航空科研不断取得新成果,科技和产业国际合作不断深化,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产业格局正在逐步形成。 我国航空工业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航空产品体系不完整,技术水平相对落后;基础研究薄弱,技术储备不足;民用飞机产业发展尚处于成长阶段,适航取证和适航审定能力不足;发动机、关键材料和元器件等仍然是制约我国民用航空工业发展的瓶颈。 (二)面临的形势 未来十年是加快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也是航空工业实现跨越发展的攻坚时期。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我国民用航空工业发展面临难得的机遇。一是产业发展受到高度重视和广泛关注,国家已将航空装备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方向,正在实施大型飞机重大专项,将推动我国民用航空工业实现快速发展。二是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和国防现代化建设为民用航空工业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尤其是空域管理改革和低空空域开放步伐的加快,为通用飞机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市场机遇。三是工业转型升级、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将为加快民用航空工业发展提供良好的科技和工业基础。 另一方面,世界航空工业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在市场上已形

航空发动机发展史

航空发动机发展史 摘要:航空发动机的历史大致可分为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从首次动力开始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在这个时期,活塞式发动机统治了40年左右。第二个时期从第二次世界大战至今。60多年来,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取代了活塞式发动机,开创了喷气时代。 关键词:活塞式喷气式 航空发动机诞生一百多年来,主要经过了两个阶段。 前40年(1903~1945),为活塞式发动机的统治时期。 后60年(1939~至今),为喷气式发动机时代。在此期间,航空上广泛应用的是燃气涡轮发动机,先后发展了直接产生推力的涡轮喷气发动机和涡轮风扇发动机。亦派生发展了输出轴功率的涡轮螺旋桨发动机和涡轮轴发动机。 一、活塞式发动机统治时期 很早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幻想像鸟一样在天空中自由飞翔,也曾作过各种尝试,但是多半因为动力源问题未获得解决而归于失败。最初曾有人把专门设计的蒸汽机装到飞机上去试,但因为发动机太重,都没有成功。到19世纪末,在内燃机开始用于汽车的同时,人们即联想到把内燃机用到飞机上去作为飞机飞行的动力源,并着手这方面的试验。 1903年,莱特兄弟把一台4缸、水平直列式水冷发动机改装之后,成功地用到他们的"飞行者一号"飞机上进行飞行试验。这台发动机只发出8.95 kW的功率,重量却有81 kg,功重比为0.11kW/daN。发动机通过两根自行车上那样的链条,带动两个直径为2.6m的木制螺旋桨。首次飞行的留空时间只有12s,飞行距离为36.6m。但它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有动力、载人、持续、稳定、可操作的重于空气飞行器的成功飞行。 在两次世界大战的推动下,活塞式发动机不断改进完善,得到迅速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后达到其技术的顶峰。发动机功率从近10kW提高到2500kW 左右,功率重量比(发动机功率与发动机质量的重力之比,简称功重比,计量单位是kW/daN)从0.11kW/daN提高到1.5kW/daN,飞行高度达15000m,飞行速度从16km/h提高到近800km/h,接近了螺旋桨飞机的速度极限。 20世纪30~40年代是活塞式发动机的全盛时期。活塞式发动机加上螺旋桨,

世界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现状与趋势

世界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现状与趋势 近年来,我国经济实现了快速发展,但粗放型发展方式并没有得到根本转变。目前,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是日本的8倍、欧盟的4.5倍。200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球的8.5%,而消耗的钢材占46%,煤炭占45%,水泥占48%,油气占10%,化学耗氧量、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排量位居世界前列,我国原油、铁矿石、铝土矿、铜矿等重要能源资源的进口依存度超过50%。此外,我国中度以上生态脆弱区占国土面积的55%,其中,重度脆弱的占19.8%,极度脆弱的占9.7%。根据《中国生态足迹报告2010》,我国“生态足迹”(维持一个国家或地区生存所需要的以及能够吸纳人类所排放的废物、具有生态生产力的地域面积,是对一定区域内人类活动的自然生态影响的一种测度)增加的速度远高于生物承载力的增长速度,人均“生态足迹”已是生物承载力的2倍,“生态赤字”正在逐年扩大。可见,我国长期粗放式增长对生态环境产生了较大压力,发展的可持续性面临严峻挑战。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能源资源、气候变化等全球治理问题更趋凸显。我国已向国际社会庄严承诺,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降低40%至45%。根据经验计算,碳排放量是能源消费总量的2.5倍左右。按此推算,若2020年我国能源消费量为50亿吨标煤,则碳排放量将达到125亿吨(2010年全球碳排放约为320亿吨,目前发达国家提出到2030年将全球碳排放控制在300-320亿吨以内)。应该清醒地看到,依靠大量消耗不可再生资源来实现经济快速增长的局面已经难以为继,迫切要求我们把资源环境压力释放的过程转化为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的过程,最大程度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不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不仅资源环境难以承载,生态环境总体恶化的趋势也难以得到根本扭转。因此,我们必须坚持把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推进节能减排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着力点。 一、世界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现状与趋势 节能环保产业是指为节约能源资源、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环境提供技术基础和装备保障的产业,主要包括节能产业、环保产业和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其中,节能产业中包括节能装备、节能产品和节能服务,环保产业中包括环保装备、环保产品和环保服务,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中包括资源循环利用装备、资源循环利用

关于辽宁省工业发展的思路

关于辽宁省工业发展的思路 摘要:本文从辽宁省工业和信息化的发展现状分析,提出未来辽宁工业的主要发展思路,主要体现在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原材料基地、加快电子信息产业和军民结合产业发展、做大做精轻型工业等方面。 关键词:工业;装备制造;信息产业;轻工业 十六大以来的十年,辽宁工业奋起直追,牢牢抓住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构建辽宁沿海经济带、沈阳经济区新型工业化配套试验等一系列战略机遇,坚持不走外延式扩张的老路,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核心,依靠自主创新获得新的增长驱动力,稳步行进在新型工业化的道路上。 一、发展现状 (一)工业门类 辽宁经过长期努力工业已经依靠劳动力成本较低、产业配套齐全、基础设施良好,形成了以重工业为主体,工业门类齐全,基础雄厚的工业体系,工业发展具备了一定的优势。 装备制造业始终是全省工业发展的重要支柱,总量不断壮大,重点企业发展势头良好,总体运行逐渐趋稳,下滑势头初步扭转。生产数据虽全年低位震荡,但主要效益指标年底有所反弹,增速有所回升,标志行业发展由高速发展转入中速发展时期。规模以上企业达到5803户,总资产达11602.3亿元,从业人员平均人数127.6万人。 石化企业受原油价格倒挂、化工行业下游需求疲软影响,增速有所放缓,工业增加值、效益指标全年运行呈波浪形走势,波动与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整频率趋于一致。冶金企业受国内产能过剩、需求增长乏力和铁矿石、煤炭等原燃材料价格下跌滞后等因素制约,重点产品产量、效益受到影响,行业利润大幅下滑,呈现出“低产量、低价格、低效益”的运行特点,但钢材出口逆势而上,增长明显。 农产品加工业在工业“五项工程”的推动下,取得了可喜成果。企业规模与实力明显提升,加工园区和产业集群初具规模,产业竞争力不断增强,吸纳就业和惠农作用成效显著,在我省四大支柱产业中,成为发展最快的产业。全年运行继续保持平稳较快的发展势头,受宏观经济发展减速影响增幅虽有所放缓,但产销两旺趋势依然存在,形势比较乐观。 电子信息产业总体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势头,两大子行业一稳一快。其中电子信息制造业生产平稳增长,效益低位运行,软件服务业快速增长,增幅同比有所回落。

全球通用航空产业发展现状分析报告

全球通用航空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董瑞青 航空产业是大国崛起和综合国力的标志,也是现代国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证,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近年来高速发展的通用航空产业,在整个航空产业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所谓通用航空(General Aviation),是指除军事、警务、海关缉私飞行和公共商业航空运输飞行以外的航空活动,用于此类活动的飞机统称为通用飞机(见图1)。通用航空产业以公务机、轻型飞机、直升机、运动飞机等飞机制造为核心,以航空租赁和航空运输为主干,集研发、制造、销售和运营服务为一体,涉及庞大的周边和地面产品集群,产业链长,经济拉动效应高,对一、二、三产业都有巨大的带动作用,是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有效途径。目前,通用航空器飞行高度一般在2000米左右,属低空空域范围。低空空域通常是指不影响运输航空航线的空域,美国法令规定3000米以下为低空,该标准并同时被世界多国所认同。目前,许多国家将低空交通与地面交通同等看待。以美国为例,空域按照50米间隔分层,3000米以下完全开放。 图1 通用航空产业涵盖领域 资料来源:《飞机的发展历程》。 一、通用航空产业的特点 一是产业链条长。通用航空广泛应用于抢险救灾、气象探测、海洋监测、科学试验、遥感测绘、教育训练、文化体育、旅游观光等领域,产业链涉及冶金化工、先进材料、电子信息、新能源以及基础设施建设、人员培训、金融服务等各个领域。从通用航空产业链构成来看,通用飞机

制造是核心,上游是配件制造、下游是销售,前段是设计、后端是试飞;接下来是通用航空运营配套产业链,包括直接运营、人员培训和机场服务;最后一个环节是MRO(维修、修理和大修),保证飞行安全和保持飞机性能(见图2)。 图2-2 通用航空产业链 资料来源:申银万国。 二是带动性强。通用航空产业投资效益巨大,投入产出比例高达1:10,就业带动比1:12,远高于汽车等传统装备制造业。随着通用航空向各个领域的渗透,通航产业正逐步成为带动科技、旅游、农业等传统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力量。 二、全球通用航空产业发展现状 (一)全球通用航空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根据美国通用航空制造商协会(GAMA)发布的《2011年通用航空统计手册及产业展望》(General Aviation Statistical Databook & Industry Outlook 2011)数据显示,2011年全世界约有通用飞机32万架,占所有民用飞机的90%。其中,美国拥有通用飞机22.3万架,占世界总量的69.7%。2011年,全球通用飞机交付量为1865架,是1994年的1.7倍;销售收入为191.0亿美元,同比增长0.4%,是1994年的5.1倍。其中,活塞发动机飞机、涡轮螺旋桨飞机及商务喷射机的交付量分别为860架、324架和681架;销售收入分别为4.1亿美元、10.9亿美元和175.9亿美元,分别是1994年的3.7倍、1.5倍和6.0倍。 ——从区域交付量看,2011年北美洲、欧洲、亚太地区、拉丁美洲及中东和非洲地区,活塞发动机飞机交付量占全球的比重分别为58.5%、12.6%、15.9%、8.5%和4.6%,涡轮螺旋桨飞机交付量占全球的比重分别为58.4%、12.3%、14.5%、11.9%和3.0%,商务喷射机交付量占全球的比重分别为50.3%、19.5%、13.5%、9.7%和7.1%。 ——从商务喷射机制造商看,美国赛斯纳(Cessna)、加拿大庞巴迪、美国Gulfstream(湾

环保行业发展趋势

环保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 整体将保持增长态势 一、行业整体将保持增长态势 1、水资源与环境危机是推动行业成长的内生动力 【慧聪环保网】多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取得巨大成就,但也付出了沉重的资源和环境代价。尽管近几年国家环保投资总额不断增加,但由于历史欠帐太多,水资源与环境问题仍然十分严峻。 (1)我国淡水资源量呈下降趋势 尽管我国淡水资源丰富,但由于人口众多,人均水资源量却比较贫乏,根据《联合国世界水资源开发报告(Ⅱ)》的统计数据,2005年我国人均水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而且,近两年我国淡水资源总量有所下降,已由2005年的28053亿立方米减少到2007年的25255亿立方米,人均淡水资源量也从2140立方米降为1911立方米。按照国际公认的标准,人均水资源低于2000立方米为中度缺水,我国已属于中度缺水地区。 而且,由于我国地下水长期超采,不仅造成了水位急剧下降,水源枯竭,而且还引发了地面沉降,管网漏损率增加。据建设部2006年的统计,全国已形成160多个地下水超采区,年均地下水超采量超过100亿立方米,造成地面沉降面积6万多平方公里,50多个城市地面沉降严重。 (2)水体污染现象依然严重 根据环保部发布的《全国地表水水质月报》(2008年2月),2008年2月,全国地表水污染现象依然严重,七大水系总体为中度污染。监测的七大水系(含国界河流)183条河流的370个断面中,Ⅰ~Ⅲ类水质断面占51﹪,Ⅳ、Ⅴ类占23﹪,劣Ⅴ类占26﹪。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五日生化需氧量和高锰酸盐指数。与去年同期相比,水质无明显变化;劣Ⅴ类水体比重较2007年底提高了2.4个百分点。 资源不足和水质污染等因素带来的水资源短缺不仅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安全,也给工农业生产造成很大损失。据统计,全国有3.2亿人用水不安全、7000万人饮水困难,每年因缺水影响粮食产量150亿~200亿千克、影响工业产值2000多亿元,一些污染严重的河段已经鱼虾绝迹,渔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可见,水资源危机已经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垃圾围城现象广泛存在 我国固体废弃物处理设施建设滞后,固废处理能力严重不足。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07年末,我国设市城市655座,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厂只有460座,年处理垃圾9438万吨,占城市垃圾清运量的62%,尚有近5800余万吨生活垃圾未经处理排放;工业固废

辽宁省树莓加工产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因此,我们需要研究开发有效环保的加工体系,利用农产品原料制造高品质增值产品[7]。 3.5服务流通领域规范化 由于小杂粮流通体系的不健全造成了农村市场 化程度低下,进而制约了农村分工的进一步深化和效率的提高,因此,实现杂粮服务流通领域规范化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建立杂粮专业交易市场,促进杂粮有序、规模流通。把不同的杂粮流通渠道,统一纳入专业的杂粮交易市场,大大提高小杂粮流通的规模和效益,为杂粮生产实现彻底转变再上新台阶奠定基础。其次,发展订单农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通过实行订单农业、基地农业等有效形式,尽快推进杂粮种植结构的调整,保证农民受益,逐步引导杂粮生 产向优质、高产、高效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玉勤.杂粮产业发展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09.[2]林汝法.中国小杂粮[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1-15. [3]柴岩.2002年我国小杂粮出口回顾[J].中国农业信息,2004(1):7-8. [4]和一花.小杂粮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J].云南农业,2012(7):41-42. [5]籍俊杰.杂粮的生产加工及现代化初探[J].农业技术与装备,2007(1):18-19. [6]马巧丽.小杂粮产业的发展与思考[J].农家参谋·种业大观,2014(1):40-41. [7]谭斌,任宝忠.杂粮资源深加工技术研究开发现状与趋势[J].中国粮油学报,2006,21(3):229-234. 树莓为蔷薇科悬钩子属(Rubus.L )多年生小灌木类果树,果实色泽诱人,柔嫩多汁,风味独特,在国际上被誉为“黄金水果”和“水果之王”[1]。树莓果实中除含有糖、酸、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外,富含过氧化物歧化酶、鞣花酸、花青素、类黄酮等保健成分,具有防止脑神经老化、强心、抗癌、软化血管、增强人体免疫力、保护视力等功能,营养价值和开发前景较高[2-3]。目前全世界有40多个国家种植树莓,面积约300万亩,进出口总量约40万t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初 开始进行树莓引种栽培,近年来辽宁、黑龙江、吉林、北京、河南和新疆等省区建立了多个树莓产业基地。 辽宁省是我国重要的果树生产种植基地之一,截止到2008年栽培面积已达到5.9万亩,产量为 2.0万t [2]。辽宁多地土壤、气候条件均适宜树莓生长。 近年来,辽宁省树莓产业发展十分迅速,尤其是树莓加工产业和种植业的联动兴起,对满足树莓市场需求,促进企业和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辽宁省树莓产品在国内外市场具有较好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辽宁省树莓加工产业 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作者简介:王军(1986-),男,辽宁法库人,硕士,助理农艺师,从事经济作物栽培管理工作。 王 军1 王艳华 2 (1.辽宁省沈阳市浑南区农村发展局 沈阳110173;2.辽宁省水稻研究所沈阳110101) 摘要:详细阐述了辽宁省树莓加工产品的种类及市场情况,同时对树莓加工企业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并提出了相应发展对策。最后对辽宁省树莓加工产业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树莓;加工产业;前景分析 11--

2019年环保行业五大趋势,六大细分市场需求

2019年环保行业:五大趋势,六大细分市场需求仍在 一.政策趋势 大监管格局形成,开启深耕时代 国的环保产业已经迈入2019年,纵观环保产业的发展,2019无疑是一个全新的局面,水土固废气的大监管格局已形成。 新的格局下,环保产业已从政策播种时代进入到全面的政策深耕时代。 在政策深耕时代,三个维度的发力将对环保产业的发展起到实质性的推动作用。 1.政策的时间维度:大限将至倒逼产业提速 过去4年,环保行业涉及水、土、气、固废处理全方位的政策法规虽然来的有些迟,但终究还是到位了。 《水十条》、《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16-2020年)》、《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20年)》等: 到2020年,七大重点流域Ⅲ类水比例达70%以上; 地级及以上城市黑臭水体控制在10%以;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总体高于93%; 全国地下水质量极差的比例控制在15%左右; 近岸海域水质优良(一、二类)比例达到70%左右; 京津冀区域劣V类下降15个百分点; 到2020年,新增完成环境综合整治的建制村13万个; 到2020年,全国所有县城和重点镇具备污水收集处理能力,县城、城市污水处理率分别达到85%、95%左右; 地级及以上城市污泥无害化处理处置率应于2020年底前达到90%以上; 地级及以上城市污泥无害化处理处置率应于2020年底前达到90%以上。 《气十条》、《打赢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十三五”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等:到2020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分别比2015年下降15%以上; PM2.5未达标地级及以上城市浓度比2015年下降18%以上; 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80%,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率比2015年下降25%以上; 到2020年,建立健全以改善环境空气质量为核心的VOCs 污染防治管理体系,实施重点地区、重点行业VOCs 污染减排,排放总量下降10%以上; 到2020年底前,在电子、包装印刷、汽车制造等VOCs 排放重点行业全面推行排污许可制度。 《土十条》、《“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等: 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0%左右,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90%以上; 到2020年,全国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提高到73%; 到2020年,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5%,国家现代农业示区和粮食主产县基本实现农业资源循环利用; 到2020年,各城市全面推行垃圾分类制度,基本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公共机构普遍实行垃圾分类,作为先行先试的46个城市要初步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 2020年重点行业的重点重金属排放量要比2013年下降10%;

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法规类别】节能管理环保综合规定国家产业政策 【发文字号】国发[2012]19号 【失效依据】国务院关于宣布失效一批国务院文件的决定(2016) 【发布部门】国务院 【发布日期】2012.06.16 【实施日期】2012.06.16 【时效性】失效 【效力级别】国务院规范性文件 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国发〔2012〕1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现将《“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务院 二○一二年六月十六日 “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

节能环保产业是指为节约能源资源、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提供物质基础和技术保障的产业,是国家加快培育和发展的7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节能环保产业涉及节能环保技术装备、产品和服务等,产业链长,关联度大,吸纳就业能力强,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明显。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是推动节能减排,发展绿色经济和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的战略选择。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2010〕32号)和《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11〕26号)有关要求,为推动节能环保产业快速健康发展,特制定本规划。 一、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现状及面临的形势 (一)发展现状。 “十一五”以来,我国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创造了巨大需求,节能环保产业得到较快发展,目前已初具规模。据测算,2010年,我国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达2万亿元,从业人数2800万人。产业领域不断扩大,技术装备迅速升级,产品种类日益丰富,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初步形成了门类较为齐全的产业体系。在节能领域,干法熄焦、纯低温余热发电、高炉煤气发电、炉顶压差发电、等离子点火、变频调速等一批重大节能技术装备得到推广普及;高效节能产品推广取得较大突破,市场占有率大幅提高;节能服务产业快速发展,到2010年,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机制的节能服务产业产值达830亿元。在资源循环利用领域,“三废”(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装备广泛应用,再制造表面工程技术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再生铝蓄热式熔炼技术、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和包装物资源化利用技术装备等取得一定突破,无机改性利废复合材料在高速铁路上得到应用。在环保

大力发展产业集群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以辽宁省为例(一)

大力发展产业集群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以辽宁省为例(一) (二)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制造业基础良好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一批新的工业基地迅速崛起,东北老工业基地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明显下降。但是,东北老工业基地在国民经济中仍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具有良好的产业基础。2002年,东北三省总人口为1.2亿,占全国的8.3%,GDP则占全国的11.25%。东北三省的原油产量和木材提供量占全国的1/2,商品粮占全国的1/3,汽车产量占全国的1/4,其中重型卡车产量占全国的1/2,造船产量占全国的1/3,钢产量占全国的1/8,重型装备制造业,以苏27、苏30为代表的军用飞机、核潜艇等重要的军品生产任务均在东北。辽宁省的造船产量居全国第2位,内燃机车、变压器、工业锅炉均居全国第3位,微型计算机居第4位,组合机床和数控机床国内市场占有率分别为30%和10%,工业机器人、医疗用CT机的国内市场占有率也分别达到1/3和1/4。据测算,目前在辽宁省投资装备制造业,新增1亿元投资,可以产出4.16亿的工业增加值、15.77亿元的销售收入和1.15亿元的利税总额。 此外,东北老工业基地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好,科教优势明显,积累了大工业生产的丰富经验,培养了一大批训练有素的高素质技术人员和产业工人。辽宁省集中了一批全国一流的科研院所,形成了规模适当、结构合理、科类齐全的教育体系,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的规模和质量达到全国先进水平。其中,万人科学家工程师数列全国第4

位,普通高等学校总数列全国第3位,初等教育普及率紧随京、津、沪之后。再有,辽宁省的城市化水平是全国最高的,达到54%。 二、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困境在于制造业的竞争力不断下降 (一)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制造业竞争力在下降 尽管东北老工业基地有着辉煌的历史,但改革开放以来,面对国内经济发展和市场总体环境的阶段性变化,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经济结构、产品结构、企业组织都未能相应地进行适应性的调整,技术水平也未能得到相应的提升。结果,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原材料与装备工业主导产品的地位相对下降,甚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如辽宁省的装备制造业与全国七大行业主要经济效益相比,总资产贡献率为4.36%,是全国平均水平的68.8%;资产利税率为2.75%,是全国平均水平的54.03%;产值利税率为4.99%,是全国平均水平的78.34%;人均利税3755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53.11%;全员劳动生产率为19140.21元/人,是全国平均水平的68.03%;流动资产周转次数为0.86次,而全国平均水平为1.16次;资产负债率为67.78%,高出全国平均水平3.21个百分点。(二)东北老工业基地制造业竞争力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计划经济意识依然浓厚,市场经济观念不强 作为最先迈入却最后走出计划经济时代的东北老工业基地,在长期计划经济和国有经济体制下,人们形成了根深蒂固的计划经济意识。虽然经过了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但东北老工业基地人的市场经济观念仍然淡薄,适应市场能力较差,产业创新能力弱,有了问题还是找市

中国航空业发展展望

第七章中国航空运输业发展展望 第一节2013-2014年中国航空运输业发展前景分析 2012年,依靠较旺盛的国内市场需求,中国民航业实际运输量高于预期。基于此,全国民航工作会议提出了2013年的预期指标:全行业运输周转量650亿吨公里,旅客运输量3.5亿人次,货邮运输量570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8.0%、9.4%和4.3%;固定资产投资1500亿元,其中基础设施建设投资750亿元。这些目标展示了中国航空市场的发展前景,也显示了中国航空运输业的发展信心。 但是,2013年行业仍面临国际市场疲软、空域资源短缺、航空油价居高难下以及自身管理水平不足等困难和挑战;国内高铁网络初具规模,空铁博弈进一步加剧;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趋势将持续,对民航国际运输量的增长带来空前压力;世界经济危机未现根本性改变,上述因素使2013-2014年行业整体状况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着眼未来,我们从中国航空运输业发展面临的机遇、挑战、优势和劣势四个方面人手,综合分析2013-2014年中国航空运输业发展的前景。 一、2013-2014年中国航空运输业发展面临的机遇 1、“十八大”营造积极的政治环境 2012年底,“十八大”圆满闭幕,中共领导顺利、平稳交接,为中国经济发展营造崭新的政治环境。“高举旗帜、科学发展、改革开放、抓好党建、建成小康”是胡锦涛同志“十八大”报告的高度概括,其中提出“两个百年”的发展目标、“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等新观点、新提法、新论断为中国民航发展营造了积极的政治环境。对于中国民航业,“十八大”提出的“居民收入倍增”的目标将在很大程度上推动航空运输业的发展。 2.《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航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指明发展路径 2012年7月8日,《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航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若干意见》)正式出台,标志着发展民航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若干意见》总体要求明确,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