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19课 江南地区的开发

第19课 江南地区的开发

第19课 江南地区的开发
第19课 江南地区的开发

一、选择题

1.三国结束的先后顺序是()

A魏蜀吴B蜀魏吴C吴蜀魏D蜀吴魏

2.西晋和东晋的建立者分别是()

A司马懿和司马昭B司马昭和司马炎

C司马炎和司马睿D司马炎和司马昭

3. 东晋南朝江南地区经济得以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南方生产工具先进B南方自然条件好

C北方农民南迁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D南朝统治者施行仁政

4. 李白的诗句“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渡似永嘉。”提到了永嘉五年(311年),中原人民纷纷南迁江南

的情况,从中可以看出,北方人民南迁主要是因为()

A北方自然条件恶劣B北方战乱频繁

C北方统治者残暴D南方经济发达

5. 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表现不包括()

A修建水利工程,荒地变成良田B江南种植水稻,稻田使用绿肥

C牛耕和粪肥也得到推广D福建、广东等地还未得到开发

二、填空题

1.年,司马懿的孙子篡夺了皇位,建立了晋朝,定都,史称“西晋”。年,西晋军队灭掉了吴国,结束了分裂的局面。

2.从东汉末年以来,、、、、等北方和西方的少数民族陆续内迁,到西晋初年,人数达到几百万。

3.4世纪后期,人建立了前秦政权。重用为丞相,前秦强大起来,统一了黄河流域。年,前秦进攻东晋。但由于秦军中的氐族人不多,和其他少数民族的将士占大多数,他们不愿为前秦卖命,最终晋军大败前秦。战后,统治瓦解,北方地区重新陷入割据混战状态;在南方取得暂时稳定,为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4. 江南地区雨量充沛,气候较熟,土地肥沃,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越条件。西晋后期以来,北方人大量南迁,给江南地区带去了和先进的。另外,江南地区的相对较少,比较安定。江南以种植为主,开始使用,牛耕和粪肥也得到推广;的种植,推广到江南。江南地区的开发对我国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为

的南移奠定了基础。

能力提升

一、选择题

1.标志着西晋实现南北统一的历史事件是()

A.灭蜀 B.西晋定都洛阳 C.灭吴 D.西晋迁都长安

2.西晋末年,进攻西晋,并于316年灭亡西晋的少数民族是()

A.鲜卑族 B.匈奴族 C.氏族D.羌族

3.公元4世纪时,统一黄河流域的少数民族及其建立的政权是()

A.匈奴、汉 B.鲜卑、燕 C.氐族、前秦D.羯族、前秦

4.关于淝水之战的表述错误的是()

A.淝水之战发生在4世纪后期

B.在大臣和军民的支持下,苻坚率军攻晋

C.交战的双方是前秦和东晋

D.淝水之战是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

5.三国后,江南地区的开发成就是多方面的,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 B.大片荒地被开垦为良田

C.牛耕和粪肥得到推广 D.作物以种植小麦为主

6.历史上被称作“五胡”的,在东汉、魏晋时期内迁的少数民族除羯、氐、羌之外,还有()

A.匈奴和鲜卑 B.鲜卑和回纥 C.吐蕃和回纥D.匈奴和吐蕃

7.江南地区迅速得到开发是在()

A.三国时期 B.西晋末年 C.东晋南朝D.南北朝

二、材料解析题:

“永嘉世,天下灾。但江南,皆康平。永嘉世,九州空。余吴地,盛且丰。永嘉世,九州荒。余广州,平且康。”这是解放后在广州河南敦和乡客村出土的砖铭。“永嘉”是西晋末期的年号。

请回答:

(1)砖铭中的“天下”“九州”泛指什么?

(2)那时的“江南”“误地”“广州”都是南方哪一个政权管辖的地方?

(3)“康平”“盛丰”“平康”是当时南方社会繁荣景象。请你说说出现这种繁荣景象的表现有哪些?

2.读右图,回答以下问题

(1)这是西晋少数民族内迁形势图。请你列举出内迁的五个少数民族的名称。

(2)在内迁的少数民族中,哪一支在什么时间灭亡了西晋政权?

(3)请你写出西晋建立与灭亡的时间,并分析西晋为什么是一个短命的王朝?

(4)在内迁的少数民族中,分析有哪两个少数民族建立的什么政权,实现了我国北方黄河流域的统一?

拓展探究

建康(今南京市)在两汉时不过是丹阳郡一个小县。孙权开始在这里建石头城,过了二三百年,便成为当时最大、最繁华的城市。梁朝时,建康的人口达到一百四五十万,城里有 4个市,秦淮河北岸,有大市,还有十多个小市。大船、小船,来自数千里外富饶的益州,来自洞庭湖、邵阳湖,来自“千岩竞秀、万壑争流”的富春江、浦阳江。东晋末年,一次风灾,建康城下停泊的公私船只,受损失的据说多达10 000多艘。

请你结合建康的发展史实,说说人口流动和地区交流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有哪些?

知识链接

1.据史书记载,苻坚在决定攻打东晋之前,曾声称:“四方基本平定,只剩下南方的东晋还在抗拒王命。我要亲自统率大军出征;一举荡平江南地区。以我百万大军,把马鞭扔在长江中,就可以阻断长江水流,征服东晋如同疾风扫秋叶一样。”如果你是前秦政权的一名大臣,你会对苻坚提出什么样的建议?

2.东汉末期以来,北方经济凋敝,南方快速发展。自孙吴建国,历经东晋和宋、齐、梁、陈300多年,南方逐渐成为全国经济重心。南方的发展有许多原因,但社会的相对稳定是重要的原因之一。今天,我国党和政府把维持安定团结的社会局面当作头等大事,你认为有必要吗?说说原因。

参考答案:

基础达标

一、选择题

1.B

2.C

3.C

4.B

5.D

二、填空题

1.266 司马炎洛阳 280

2.匈奴鲜卑碣氐羌

3.氐族苻坚王猛383 汉族前秦东晋经济

4.劳动力生产技术战争社会水稻绿肥小麦经济重心

能力提升

一、选择题

1.C

2.B

3.C

4.B

5.D

6.A

7.C

二、材料分析题

(1)中国。

(2)东晋。

(3)表现:①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大片的荒地被开垦为良田;②江南以种植水稻为主,稻田里开始使用绿肥,牛耕和粪肥也得到推广;③小麦的种植,推广到江南。

三、读图分析题

(1)匈奴、鲜卑、羯、氐、羌

(2)316年,匈奴。

(3)建立:266年。灭亡:316年。原因三点见教材或复习题

(4)氐族建立的前秦;鲜卑建立的北魏。

拓展探究

点拨: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古代主要指农业发展,需要劳动力、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而这些都需要交流,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带求。

答案:人口流动和地区交流有利于劳动力、人对资源、生产技术、工具的交流,相互取长补短,有利于经济发展。

知识链接

1.点拨:前秦政权中的官员分两类:一类是被荷坚征服的其他民族的贵族,暗中希望苻坚进攻东晋失败,从而摆脱前秦的统治,这类大臣会怂恿行坚攻打东晋。另一类是忠于苻坚和前秦政权的大臣,考虑到时机还不成熟,他们会从多方面反对持坚攻打东晋。

答案:第一类官员:“现在正是灭晋千载难逢的良机。强国吃掉弱国,大国吞并小国是自然的道理。像陛下这样英明神武的君王,手下有雄师百万,满朝是良将谋士,要灭掉小小晋国,不在话下。”第二类官员:“东晋虽然弱小,但拥有长江天险,君臣和睦、上下团结,进攻不易取胜。而且我军连年打仗兵士们已经精疲力乏,不想再打。还有,四方刚刚平定,很多民族对陛下有灭国之深仇,人心不稳,一日发生变乱就追悔莫及了。希望陛下能够暂时按兵不动,发展生产,整训部队,等待东晋方面出现间隙后,再乘机攻伐。”

2. 有必要。因为社会安定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教学设计

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学习三块内容,东晋的兴亡、南朝的政治和江南地区的开发,分别从政治、经济两方面介绍江南的发展。东晋、南朝的统治,为江南地区的开发提供了必要条件。学习这三部分,首先要了解三国以来南北政权更替的历史。北方地区自西晋灭亡之后,相继建立起许多割据政权,这种政治局面一方面造成了农业经济的萧条和衰落,另一方面使大批北方人民南下,为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极大促进了江南地区经济的开发。南方地区在东晋南朝时期,战乱较少,社会稳定,统治者大都注重发展农业,积极兴修水利,推广先进生产技术,改变了江南农业“火耕水耨”的原始状况,转而进入精耕细作阶段。这样,江南很快形成为新的农业经济区,同时手工业、商业也得到迅速发展,使南北经济的发展趋向平衡。 【学习目标】 1、了解西晋、东晋、前秦、南朝的建立及更替,知道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的史实。明确淝水之战的时间、背景、经过和影响; 2、学习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农业、水利、手工业等发展较快的史实; 3、通过探究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了解到自东汉末年以来北方少数民族不断内迁,北方长期战乱、人口大量南迁及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南迁人口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加上南方优越的自然环境和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促成了南方经济的发展。 【教学重点】

江南地区开发的史实和影响 【教学难点】 江南经济的发展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展示:一幅江南美景的图片和,播放视频《江南美景》。 教师:同学们,江南地区山美、水美、人更美。不仅如此,如今的江南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心,它是历史长期发展的结果。那江南地区是怎样得到开发的? 经济重心何时南移的?这一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有关这方面的问题。明 确江南地区的地理范围,即长江中下游以南的广大地区。 二、合作探究: (一)东晋的兴亡 (1)东晋的建立 问题:司马睿在东晋时期,出现“王与马,共天下”政治局面,你能说说这是什么回事吗?这种现象说明什么问题? 教师:在东晋初年,王导主政在内,王敦领兵在外,权倾朝野,故有“王与马,共天下”的说法。 你们听过“闻鸡起舞”的故事吗?故事主人物是谁?他为什么要如此勤奋练舞? 展示:教材83页的相关史事,请学生阅读和回答问题。 西晋末年,祖逖要求司马睿出兵北伐,司马睿是否支持祖逖的提议?得不到东晋统治者的大力支持,祖逖北伐的结果是什么? 教师:东晋初年,多次进行北伐,曾收复了黄河以南的部分地区。由于朝廷对祖

江南地区经济的开发(教案)

“青蓝工程”汇报资料(2014—2015第一学期) 组别:初中历史组 青年教师:林丹婷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自三国末年至南朝历史发展的大概脉络:包括西晋的兴亡、少数民族的内迁、东晋和十六国的简单概念、前秦和淝水之战、南朝的简单概念。更重要的是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这一时期我国江南地区经济开发的状况。 通过本课的学习,提高学生把握历史发展线索的能力。使学生初步认识我国历史上存在的主要经济区域,并培养学生运用这种认识思考相关社会经济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多媒体展示“淝水之战”中,战争波澜壮阔、瞬息万变的场面,领会战争指挥者的斗智斗勇。并注意引导学生探讨前秦失败的原因,认识到前秦军内部的民族矛盾是导致其失败的主要因素。在“江南地区的开发”教学中,这部分内容高度概括了这个时期的历史发展过程和现象,而不是讲述具体的历史事件,趣味性不强,不太适合初一学生的认知特点。教师要引导学生搞清楚江南开发的条件和原因、主要表现和重点区域、深远影响等问题。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对淝水之战史实的学习,使学生感受不畏强暴,用于抗击强敌的精神。通过关于江南开发史实的学习,使学生认识不同地区之间的交流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认识劳动人民对于社会物质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 【教学重点】 西晋兴亡以及原因,少数民族的内迁,前秦与淝水之战及其失败原因和教训,江南地区开发等。 【教学难点】 江南地区的开发的条件和原因、主要表现和深远影响等。 【教学方法】 采用讲述法为主,结合提问、讨论等方法,辅以板书或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 【课时】1课时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教学设计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东晋、南朝政权更替历史,知道东晋、南朝统治对南方经济发展的影响。知道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及表现。 2.过程与方法 利用魏晋南北朝地图了解朝代更替历史,提高读图、识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南北人民共同开发江南,认识人民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和平、安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认识维护和平的重要。 【教学重难点】 重点:江南地区的开发。 难点:江南地区的开发的原因、表现。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视频配乐诗朗诵《忆江南》] 白居易的这首《忆江南》把江南地区的美景描写得淋漓尽致,今天,江南比北方发达,而在古代却是江南落后于北方,江南地区是怎样开发的?又是什么原因促使了江南地区的开发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到江南,感受古代江南的变化。我们先来了解东晋的历史。 二、内容探究 (一)东晋的兴亡 师:西晋的统治阶级腐朽不堪,在晋惠帝时出现“八王之乱”,西晋统治者对内迁的少数民族也采取压迫政策,最终激起内迁各族人民的强烈反抗。316年,内迁的匈奴人灭掉西晋,西晋的统治就此结束。第二年,东晋建立。 师:阅读课本中“东晋的兴亡”的相关内容,思考:第一,东晋是如何建立的?第二,如何理解“王与马,共天下”? 学生分组讨论后回答: (1)司马睿于317年重建晋王朝,以建康为都城,史称东晋。 (2)司马睿和南下的北方山东大地主王导交往密切,他当皇帝,得益于王导为首的南北大地主的拥戴。司马睿政治上依靠王导,军事上依靠王导的堂兄王敦。王氏其他子弟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重用。司马睿举行即位大典时,居然邀请王导共坐御床,时人称之为“王与马,共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四单元 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教案 新人教版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自三国末年至南朝历史发展的大概脉络:包括西晋的兴亡、少数民族的内迁、东晋和十六国的简单概念、前秦和淝水之战、南朝的简单概念。更重要的是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这一时期我国江南地区经济开发的状况。 通过本课的学习,综合认识头绪纷繁和较长时段的历史过程,把握其发展线索的能力有所提高。初步认识我国历史上存在的主要经济区域,并运用这种认识思考相关的社会经济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淝水之战史实的学习,感受不畏强暴,勇于抗击强敌的精神,并进一步认识到各民族之间团结的重要性。通过关于江南开发史实的学习,认识不同地区之间的交流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认识劳动人民对于社会物质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 重点和难点: 本课教学内容所含时段相对较长,涉及到的历史事件或历史过程也相应较多。因此,有必要先搞清楚本课教材内容的逻辑结构。本课的内容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从3世纪中叶到6世纪后期三百多年历史的简要脉络;一是各个时期内重要的历史事件和历史过程。 简要脉络大约由三个时期构成:第一个时期是西晋兴亡,讲述的主要事件是司马氏代魏和西晋的皇族纷争,连带简述了少数民族的内迁。第二个时期是东晋十六国的对峙,在简略说明朝代的兴替之外,对十六国政权仅仅涉及一度统一北方的前秦,而着重讲述淝水之战。第三个时期是南朝,突出了江南经济的开发问题。 “淝水之战”和“江南地区的开发”是本课的重点内容,“江南地区的开发”还是本课的难点。 关于“淝水之战”的处理,应该突出趣味性,想象战争波澜壮阔、瞬息万变的场面,领会战争指挥者的斗智斗勇,还可以充分利用地图建立关于战役的空间概念。同时,还应领会东晋将士在强敌压境、众寡悬殊的形势下,不畏强暴、奋勇抗争的精神;探讨前秦失败的原因,认识到前秦军内部的民族矛盾是导致其失败的主要因素,进而懂得民族团结对于稳定政治的重大意义。 “江南地区的开发”是本课的核心内容,应该引导学生充分加以学习和掌握。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搞清楚江南开发的条件和原因、主要表现和重点区域、深远影响等问题。江南开发问题之所以成为教学的难点,主要是因为这部分内容高度概括了这个时期的历史发展过程和现象,而不是讲述具体的历史事件,趣味性不强,不太适应初一学生的认知特点。可以结合课文中提供的一些古籍记载的资料,将江南开发前后的社会经济生活特点进行比较,加以阐释,尽可能能有直观的印象。 学法指导: 1.本课虽然头绪较多,但是着重要掌握的问题也非常突出,可以指导学生集中精力掌握好“淝水之战”和“江南地区的开发”这两个问题。对于“淝水之战”应着重认识前秦失败的原因和对当时局势的影响。对于“江南地区的开发”,主要是认识清楚江南开发的原因和条件、江南开发的成就以及江南开发的深远影响。2.理清本课的基本线索是学好本课的关键。可以通过以下的图示来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线索: 复习巩固: 选择题 1.以下组合选项中,属以少胜多的战役有 ①马陵之战②官渡之战③赤壁之战④淝水之战()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 D. ①②④ 2.北魏是由下列哪个少数民族所建() A.氏族 B.鲜卑族C.契丹族 D.匈奴族

(部编)人教版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优质课教学设计_0

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学习,能了解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表现、影响,通过探究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相关的社会经济问题。 (2)通过学习,能了解西晋、东晋、前秦、南北朝的建立及更替。 (1)通过提问、阅读、比较、思考、讨论等方式,理解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表现和影响,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认识历史的能力和方法。 (2)通过对江南地区发展的研读,感知江南地区开发的表现。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江南地区的开发史,学生能认识到不同地区之间的交流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认识劳动人民对于社会物质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认识到和平、安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江南地区的开发。 难点:江南地区的开发。 一、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白居易的《忆江南》 过渡:同学们,江南地区山美、水美、人更美。不仅如此,如今的江南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心,它是历史长期发展的结果。那江南地区是怎样得到开发的?经济重心何时南移的?这一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有关这方面的问题。 二、授新课 (一)、东晋的兴亡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晋元)帝初镇江东,威名未著,敦与从弟导等同心翼戴,以隆中兴。时人为之语曰:“王与马,共天下。”——《晋书.王敦传》 材料二:晋自中原沸腾,介居江左,以一隅之地,抗衡上国,年移三百,盖有凭焉。 其初谚云:“王与马,共天下。”盖王氏人伦之盛,实始是矣。——《南史》卷21史臣论日 材料三:元帝正会,引王丞相登御床,王公固辞,中宗(元帝)引之弥苦。王公曰:“使太阳与万物同晖,臣下何以瞻仰?”——《世说新语.宠礼》 (1)材料中的“王与马”分别指谁?他们的关系?(2)通过材料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司马睿在317年建立晋朝,以建康为都城,史称东晋。 出示东晋和十六国形势图,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东晋偏安江南,但在历代帝王在位的时候都

江南地区的开发教案

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 一、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要求学生掌握西晋短期统一;西晋的起止年代、西晋短命的原因;"五胡"内迁;人口大迁徙。掌握东晋的偏安;南朝的政治;江南地区的开发 能力方面:教师指导学生通过对西晋统治阶级的腐朽统治生活、西晋统治者对内迁的少数民族采取的民族压迫政策导致他们的反抗等因素的归纳,对"西晋为什么是一个短命的王朝"的原因加以分析,培养学生综合、归纳史实的能力。通过对人口迁徙的原因、结果的分析:我国历史上第一次人口大迁徙的高潮的是社会动荡所造成的,其结果却是客观上推动迁徙地区的经济开发和社会进步,使学生明白其中的辩证关系。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看待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教师指导学生自学,使学生了解东晋、南朝时期的政治、经济特点,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南朝的经济为什么能够发展的分析,培养学生综合事物的能力。 思想方面:西晋时期是我国历史上民族大融合的重要时期,各族人民的进一步交往,促使少数民族迅速发展,共同进步。了解民族矛盾(民族斗争)与阶级矛盾(阶级斗争)在历史上交缠错综的表现,使学生明白中华民族是在历史上逐渐形成的,中华民族的历史是汉族和其他各少数民族共同创造的。由此建立正确的民族观,特别是民族平等的观念和情感。通过对教材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江南经济的发展是北南双方劳动人民共同辛勤开发的结果;劳动人民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动力。 二、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江南经济开发的主要表现 教学难点:各族内迁与人口大迁徙、江南经济开发的主要原因 三、教学方法:采用讲述法为主,结合阅读、讨论等方法。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提问:三国鼎立中的三个国家是何时由谁建立的,都城在哪里?学生回答出正确答案后,再进一步提问:那么三国鼎立中,你认为哪一个国家最有可能统一全国?为什么?估计学生会回说:魏国。因为曹魏的发展超过吴和蜀,实力最强。教师进一步引导,在三国的角逐竞争,魏、蜀、吴三国谁都没有能够统一,那么,历史到底是什么样子呢? 一、西晋的兴亡和内迁的各族 1、西晋的兴亡 曹丕建魏,得到多谋略善权变的大将司马懿的支持,曹丕死后,司马懿装病麻痹曹姓权贵,突然发动政变,控制了魏国军政大权,到了司马懿的儿子司马昭的时候,篡权的野心暴露出来,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总结出司马氏统一的三个步骤:①是公元263年魏灭蜀;②是公元265年司马炎废魏帝建西晋;③是公元280年西晋灭吴,完成统一。 2、各族内迁与西晋灭亡 各族内迁匈奴鲜卑羯氐羌 “五胡” 西晋统治者对内迁各族实行的政策 内迁各少数民族,同汉族杂居相处,在长期的接触中,互相学习,逐渐融合,成为中华

第19课 江南地区的开发

一、选择题 1.三国结束的先后顺序是() A魏蜀吴B蜀魏吴C吴蜀魏D蜀吴魏 2.西晋和东晋的建立者分别是() A司马懿和司马昭B司马昭和司马炎 C司马炎和司马睿D司马炎和司马昭 3. 东晋南朝江南地区经济得以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南方生产工具先进B南方自然条件好 C北方农民南迁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D南朝统治者施行仁政 4. 李白的诗句“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渡似永嘉。”提到了永嘉五年(311年),中原人民纷纷南迁江南 的情况,从中可以看出,北方人民南迁主要是因为() A北方自然条件恶劣B北方战乱频繁 C北方统治者残暴D南方经济发达 5. 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表现不包括() A修建水利工程,荒地变成良田B江南种植水稻,稻田使用绿肥 C牛耕和粪肥也得到推广D福建、广东等地还未得到开发 二、填空题 1.年,司马懿的孙子篡夺了皇位,建立了晋朝,定都,史称“西晋”。年,西晋军队灭掉了吴国,结束了分裂的局面。 2.从东汉末年以来,、、、、等北方和西方的少数民族陆续内迁,到西晋初年,人数达到几百万。 3.4世纪后期,人建立了前秦政权。重用为丞相,前秦强大起来,统一了黄河流域。年,前秦进攻东晋。但由于秦军中的氐族人不多,和其他少数民族的将士占大多数,他们不愿为前秦卖命,最终晋军大败前秦。战后,统治瓦解,北方地区重新陷入割据混战状态;在南方取得暂时稳定,为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4. 江南地区雨量充沛,气候较熟,土地肥沃,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越条件。西晋后期以来,北方人大量南迁,给江南地区带去了和先进的。另外,江南地区的相对较少,比较安定。江南以种植为主,开始使用,牛耕和粪肥也得到推广;的种植,推广到江南。江南地区的开发对我国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为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教案(附学案)

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了解东晋南朝历史的发展,更重要的是了解这一时期我国江南地区开发状况。 2.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较长时间段内历史发展的过程(朝代更替),提高把握发展线索的能力。 3.知道不同地区之间的交流对社会经济发展的 重要作用,认识劳动人民对于社会物质文明发展作出的重大贡献。 【学习重点】 江南地区开发的相关情况。 【学习难点】 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 【教学方法】 创设问题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导入新课解读目标。 方法指导一: 细读教材,圈点批注。 方法指导二: 指导学生从文本中找出历史信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 方法指导三: 追溯历史三国前,江南落后少人烟。东汉末年北战乱,各族人民往南迁,带去劳力和技术,江南经济得发展。大片荒地被开垦,修建水利多工程,水稻小麦和绿肥,推广粪肥和牛耕。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三国历史是大家熟悉的,三国中哪一国地处今天的江南地区?它与江南地区的开发有关系吗?今天的江南地区,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那么,汉朝时江南的经济发展情况又是如何的呢?司马迁在《史记》中是这样描写的,地域辽阔而人烟稀少;稻米和鱼是主要食物,人们还可以从山峰中采集植

物果实和贝类为食;放火烧荒耕种水田;不需要商人贩卖货物,没有非常富裕的人。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经济发展水平?汉朝以后,江南经济状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自学互研生成新知 知识模块一东晋的兴亡 自主阅读课本P82~83内容,完成第1题。 1.东晋建立的时间、建立者、都城。东晋为何不能恢复中原?淝水之战后,东晋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呈现出什么局面? (1)317年,司马睿,建康; (2)朝廷对北伐将领心存疑虑,多方牵制,使北伐缺乏后援; (3)“荆扬晏安,户口殷实”。 知识模块二南朝的政治 自主阅读课本P83~84内容,完成第2题。 2.东晋灭亡后170年里,中国南方政权是怎样频繁更替的?继宋朝之后,中国南方与北方实力对比中为何处于劣势? (1)东晋——宋、齐、梁、陈(统称南朝) (2)①皇帝势力萎缩,镇守地方的贵族和将领势力强大;②皇帝对官员的放纵,导致政治日益败坏;③大规模叛乱,导致千里绝烟,人迹罕见。 知识模块三江南地区的开发 自主阅读课本P84~85内容,完成第3题。 3.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表现有哪些?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有哪些? (1)表现:①修建水利工程,荒地变成良田;②江南种植水稻,稻田使用绿肥;③牛耕和粪肥也得到推广;④小麦的种植推广到江南。 (2)原因:①自然条件适宜,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越条件;②南迁的北方人带去了劳动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不同的生活方式;③江南地区的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 合作探究生成能力 【交流预展】 1.组内交流: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9课 江南地区的开发导学案 新人教版

第十九课江南地区的开发(1课时) 【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自三国末年至南朝历史发展的大概脉络:包括西晋的兴亡、少数民族的内迁、东晋和十六国的简单概念、前秦和淝水之战、南朝的简单概念。更重要的是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这一时期我国江南地区经济开发的状况。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综合认识头绪纷繁和较长时段的历史过程,把握其发展线索的能力有所提高。使学生初步认识我国历史上存在的主要经济区域,并运用这种认识思考相关的社会经济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淝水之战史实的学习,使学生感受不畏强暴,勇于抗击强敌的精神,并进一步认识到各民族之间团结的重要性。通过关于江南开发史实的学习,使学生认识不同地区之间的交流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认识劳动人民对于社会物质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 2.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淝水之战”和“江南地区的开发” 教学难点:江南地区的开发 【课前预习及小组活动任务】 一. 课前预习作业 1.曹丕死后,大臣逐渐控制了魏国大权。三国中国力最弱的最先被魏国灭亡。2. 266年,建立晋朝,定都洛阳,史称西晋;280年,西晋灭吴国,结束了分裂局面。3.西晋统一后,发生了,耗竭了西晋国力。 4.东汉末年以来,、、、、等北方和西方的少数民族陆续内迁,他们趁西晋内乱起兵反晋,316年,匈奴武装灭亡西晋。 5. 317年,重建晋朝,都城定在,史称东晋。 6. 4世纪后期,氐族建立前秦政权,前秦王苻坚重用,统一了黄河流域。383年,在之战中,前秦被东晋击败,北方重新陷入割据混战状态。 7. 420年,东晋大将结束东晋统治,建立了“宋”。此后南方的宋齐梁陈四个王朝,总称为南朝。 8.从开始,北方人为逃避战乱逃往江南地区。 9.从以来,中国古代史上出现了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移潮流。 10.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以种植为主,开始使用,和粪肥也得到推广,小麦的种植,也推广到。 11.江南冶金技术的一大进步是的采用。 12.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已经成为普遍的生活用具。 13.简述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和影响 二. 小组活动任务 1.了解与本课有关的成语故事。 2.思考教材中“动脑筋”的有关问题。 【教学过程设计】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教学设计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教学设 计 天水一中麦积校区七年级教师李文娟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了解东晋南朝政权更替的历史,知道东晋南朝同志对南方经济发展的影响,知道江南地区经济得到开发的原因及表现。 【过程与方法目标】 利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地图了解朝代更替的历史,提高读图、识图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知道不同地区之间的交流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认识劳动人民对于社会物质文明发展作出的重大贡献。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江南地区的开发。 【教学难点】 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学生完成相应的预习内容。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图片展示) 师:成语导入法。(同学们,在学习新课之前,我们首先来看两个成语,分别是“闻鸡起舞和“中流击楫”,这两个成语同学们都听过,那这两个成语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带着这两个问题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第18课,一起来学习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二、新课讲授 (一)东晋的兴亡 1、东晋的建立: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西晋末年,统治腐朽,且统治集团内部矛盾激化,发生了争夺中央权力的八王之乱,再加上西晋统治者对内迁少数民族残酷的剥削和压迫,是的少数民族起兵反晋。公元316年,内迁的匈奴人灭掉西晋。随后,镇守长江下游的皇族司马睿于317年重建晋王朝,以建康为都城,史称东晋。 【设计意图】回顾和巩固久知识,有助于新课的学习。 2、东晋政权的特点: 问题探究:司马睿在位期间,东晋的政权有什么特点? 师:司马睿能当上皇帝得益于王导为首的南北大贵族的拥戴。司马睿举行即位大典时,邀请王导共坐皇帝的御床,当时的人称之为“王与马,共天下。” 教师给学生讲解“王与马,共天下”的由来。——东晋的门阀政治——东晋虽然是司马氏政权的延续,但本身司马氏在政治上威望并不高,整个朝廷都被世族大家把持着,最先的一个是出身琅琊王氏的王导,其后又有陈郡谢氏的谢安、谢玄、王敦等等。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探究的教学形式,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3、展示东晋十六国形式图。 讲述当时北方前秦与南方的东晋王朝相对峙的局面。东晋初期为了收复失地,多次组织北伐。 4、收复失地: 师:阅读课本83页的相关史事,从故事里找出北伐失败的原因 生:东晋初期,多次进行北伐,曾收复了黄河以南的部分地区。由于朝廷对北伐将领心存疑虑,多方牵制,使北伐缺少后援,东晋最终未能恢复中原。 教师同时向学生分享有关祖逖的故事和祖逖闻鸡起舞的典故。 【设计意图】通过祖逖闻鸡起舞的典故来学习北伐失败的原因,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 4、兴盛: 东晋在淝水之战中战胜前秦,解除了来自北方的威胁。相对稳定的局势,使社会经济有所发展,江南出现了“荆扬晏安,户口殷实”的景象。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学习淝水之战的历程,有助于学生了解史实。 5、衰亡: 东晋末年,政权落入武将刘裕手中。公元420年,东晋灭亡。 (二)南朝的政治 1、南朝

初中历史《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3)》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第18 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教学设计 一、课标要求 知道两晋南北朝的更替,初步了解人口的南迁和江南地区的开发。 二、教材解析 本课主题为“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下设三个子目:“东晋的兴亡”、“南朝的政治”和“江南地区的开发”。这节课位于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中,与本单元前两课“三国鼎立”、“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内迁”相顺承。 本单元的历史特点是“民族交融”与“政权分立”。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绝大部分时间都处于分裂割据状态。北方少数民族大量内迁,中原汉族人民南迁,都推动了民族交融。本课讲南方的政权发展和民族大交融情况,与下一节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交相辉映。 教材内容“东晋的兴亡”、“南朝的政治”和“江南地区的开发”分别从政治和经济两大方面讲“民族交融”的史实,政治方面叙述南下的士族与当地的士族与庶族的政治发展情况,经济方面叙述北方人的南迁和南北方人民共同开发江南地区的表现,突出了单元的主题。与原有教材相比,新教材将东晋和南朝的重大政治历史事件进行了大量补充,使得历史的发展脉络更加完整。 三、学情分析 经过前面的历史学习,七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时空观念、读图能力和获取文字材料信息的能力,因此,本课所涉及的东晋南朝政权更迭和相关政权的社会发展情况,可以让学生尝试着从时间轴、地图和文字史料中获得信息,发挥课堂的主人翁作用。 结合学生对生活的理解,教师需要做到历史史料生活化,引导学生由浅入 深思考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通过对比史料和呈现史实来让学生理解“民 族的交往、交流和交融”。这样,教师由常见问题导入,引导学生观察历史图片、

文物等材料,感悟和了解具体的历史情境,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 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历史概念,理解教材内容。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通过阅读史料,学生能够了解东晋的兴亡、南朝的更替和重大历史事件,了解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表现、影响。(2)通过探索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相关的社会经济问题。 过程与方法:(1)通过提问、阅读、比较、思考、讨论等方式,理解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表现和影响,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认识历史的能力和方法。(2)通过对江南地区发展的研读,感知江南地区开发的表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江南地区的开发史,学生能认识到不同地 区和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认识到劳动人民对于社会物质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认识到和平、安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并从中了解经济格局的变化。 五、教学重难点 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东晋的兴亡和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和表现是本课重点;而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水平,本节课的难点是“王与马,共天下”和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 六、教学方法 本课在第一目和第二目宜采用表格式方法,引领学生明确朝代的起止、政治特点、阶段的重大事件;第三目主要采用材料研习法,通过多媒体史料呈现的方式,在史料研读中比较秦汉时期和魏晋时期的经济发展情况、了解江南地区的原因、具体表现和影响。 七、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教案

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教学设计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第一课时

本课主要学习三块内容,东晋的兴亡、南朝的政治和江南地区的开发,分别从政治、经济两方面介绍江南的发展。东晋、南朝的统治,为江南地区的开发提供了必要条件。学习这三部分,首先要了解三国以来南北政权更替的历史。 北方地区自西晋灭亡之后,相继建立起许多割据政权,这种政治局面一方面造成了农业经济的萧条和衰落,另一方面使大批北方人民南下, 为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极大促进了江南地区经济的开发。南方地区在东晋南朝时期,战乱较少,社会稳定,统治者大都注重发展农业,积极兴修水利,推广先进生产技术,改变了江南农业“火耕水耨”的原始状况,转而进入精耕细作阶段。这样,江南很快形成为新的农业经济区,同时手工业、商业也得到迅速发展,使南北经济的发展趋向平衡。 【知识与能力目标】 1、学生通过学习,了解西晋、东晋、前秦、南朝的建立及更替,知道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的史实。明确淝水之战的时间、背景、经过和影响; 2、学习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农业、水利、手工业等发展较快的史实; 3、通过探究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了解到自东汉末年以来北方少数民族不断内迁,北方长期战乱、人口大量南迁及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南迁人口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加上南方优越的自然环境和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促成了南方经济的发展。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学生分组研读“江南地区的开发”图,进一步了解阅读历史地图的方法──通过图例读地图,感知历史地图中一些直观的有效信息; 2、组织学生探究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一方面有利于学生积极性的调动,另一方面用“问题解决” 的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相关历史知识,自主解决问题; 3、通过创设历史情境话题:“假如我生活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会不会南迁?”让学生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战乱的严重程度,并对新知识进行迁移。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江南地区开发的史实,认识劳动人民对于社会物质文明发展的重要贡献,学生探究江南地区的开发原因的过程中,认识和平、安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认识不同地区之间交流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

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9课教案 江南地区的开发 涿鹿县大堡中学闫桂成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三国至南北朝历史的大概脉络:西晋的灭亡、少数民族的内迁、东晋和十六国的简单概念、淝水之战、南朝的简单概念。了解这一时期,我国江南地区经济开发的状况。 (二)能力培养目标: 1、使学生学会从整个社会状况去分析局部经济发展情况的能力,从社会状况,劳动力,生产技术等方面去分析经济发展状况的能力。 2、通过学生利用示意图整理历史线索,培养学生动力的能力和利用历史图表学习复习历史知识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淝水之战史实的学习,使学生感受不畏强暴、勇于抗敌的精神,同时也要汲取骄傲自满带来的教训. 2、学生在探究江南地区的开发原因的过程中,认识到和平、安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认识不同地区之间经济交流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认识劳动人民对于社会物质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 重点和难点: “淝水之战”和“江南地区的开发”是本课的重点内容 “江南地区的开发”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方法:问题导学法和图示法 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播放《忆江南》 2讲授新课: 一、西晋的兴亡和内迁的各族 1、展示西晋的建立、统一、衰落、灭亡的简要史实。 2、为什么西晋是个短命王朝?(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A、统治集团非常腐朽:奢侈之风盛行,在位皇帝弱智; B、统治集团发生内乱:皇族争夺帝位,破坏统治秩序,耗竭西晋国力; C、民族矛盾激化:内迁的少数民族受欺压,其上层人物起兵反晋,最终推翻西晋。 3、展示从东汉开始内迁的民族. 议一议民族内迁有什么意义? 二、淝水之战 1、东晋建立的简要史实 2、前秦建立的民族、时间、人物和统一黄河流域原因和时间 3、淝水之战:时间、地点、双方、经过、结果、影响 思考:苻坚拥有八十万兵力,却不能统一江南,这究竟是为什么? A、从前秦方面看: a、军队的民族成分复杂,当时民族融合的程度不深,其他民族不满于前秦氐族贵族的统治,希望秦军失败,秦军中的汉人更是希望东晋的汉族军队获胜。 b、秦军劳师远征,战线过长,苻坚指挥失误。 B、从东晋方面看: a、广大将士在保卫江南、恢复中原的思想激励下,士气高昂,团结作战; b、将领足智多谋,指挥得当。 三、江南地区的开发 1、江南地区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为什么能得到开发? (1)江南地区有发展经济的优越的自然条件。 (2)大量的北方人口迁往江南,为江南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技术。 (3)江南地区的战乱比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 2、取得了哪些成就? 3、有何深远的影响? 江南地区的开发对我国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为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 全课小结:用图示法整理本课的历史线索。 四、作业设置: 1、这节课我们学到了历史上的哪几个朝代? 2、西晋是()年建立的,()年完成了统一。316年,内迁()人的一支武装灭亡了西晋。 3、淝水之战的交战双方是东晋和(),这个政权是内迁的()人建立的。 4、谁能说出淝水之战中的成语故事? 5、选一选: (1)三国鼎立局面结束,全国统一的标志性事件是() A魏国灭蜀B西晋建立C西晋灭吴D西晋结束 (2)淝水之战,前秦失败的最重要的原因是() A前秦战斗力弱B前秦战线太长C前秦不惜水战D前秦不得人心 (3)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内迁最突出的历史作用是() A促进了我国北方民族的大融合B使我国古代人口分布更趋合理 C促进迁入地的生产方式更新D帮助内地人民进行反压迫斗争 (4)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A.南方生产工具先进。 B.南方战乱较少。 C.北方农民南迁,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 D.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5)江南地区的开发成就是多方面的,其中不正确的是() A.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 B.大片荒地被开垦为粮田 C.牛耕和粪肥得到推广 D.作物以种植小麦为主 6、江南地区的开发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什么深远影响?

6544.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1教学分析 知识与能力了解东晋、南朝政权更替的历史,知道东晋、南朝统治对南方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知道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及表现。 过程与方法利用魏晋南北朝地图了解朝代更替历史,提高读图、识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南北人民共同开发江南,认识到不同地区之间的交流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和平安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认识维护和平的重要作用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江南地区的开发。 教学难点:江南地区的开发。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唐)白居易 战火纷飞百余载,朝阳初起忆江南。 上述文字都在怀念“江南”,尤其是唐朝诗人白居易的诗歌,生动描绘了江南春意盎然的大好景象,末句“能不忆江南”充分流露出作者对江南的怀念之情,对江南赞美之情溢于言表,你知道“江南”是指哪里吗?白居易词中描述的“江南”是在什么时候开发的? 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去了解江南地区的开发。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东晋的兴亡 1.问题思考:316年,内迁的匈奴人灭掉西晋,南迁的北方人怀念家乡,希望晋朝能够恢复中原。他们的愿望是否能实现?为什么? 2.教师讲述:司马睿于317年重建晋王朝,以建康为都城,史称东晋。 3.阅读图片:《东晋形势图》 4.问题思考:东晋时期,出现“王与马,共天下”的政治局面,你能说说这是怎么回事吗?这种现象说明什么问题? 提示:在东晋初年,王导主政在内,王敦领兵在外,权倾朝野,故有“王与马,共天下”的说法。 5.教师提问:西晋末年,祖逖要求司马睿出兵北伐,司马睿是否支持祖逖的提议?得不到东晋统治者的大力支持,祖逖北伐的结果是什么? 6.教师总结:东晋初期,多次进行北伐,曾收复了黄河以南的部分地区。由于东晋朝

部编版七上历史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学习三块内容,东晋的兴亡、南朝的政治和江南地区的开发。分别从政治、经济两方面介绍江南的发展。东晋、南朝的统治,为江南地区的开发提供了必要条件。学习这三部分,首先要了解三国以来南北政权更替的历史。北方地区自西晋灭亡之后,相继建立起许多割据政权,这种政治局面一方面造成了农业经济的萧条和衰落,另一方面使大批北方人民南下,为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极大促进了江南地区经济的开发。南方地区在东晋南朝时期,战乱较少,社会稳定,统治者大都注重发展农业,积极兴修水利,推广先进生产技术,改变了江南农业“火耕水耨”的原始状况,转而进入精耕细作阶段。这样,江南很快形成为新的农业经济区,同时手工业、商业也得到迅速发展,使南北经济的发展趋向平衡。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了解东晋南朝历史的发展,更重要的是了解这一时期我国江南地区开发状况。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较长时间段内历史发展的过程(朝代更替),提高把握发展线索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知道不同地区之间的交流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认识劳动人民

对于社会物质文明发展作出的重大贡献。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江南地区开发的相关情况。 【教学难点】 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学生完成相应预习内容。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的重要成分,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是推动学生产生寻求知识,从事学习活动的强大心理动因。 诗文: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白居易》 上述诗文在怀念江南,生动地描绘了江南春意盎然的大好景象,你知道“江南”指哪里吗?白居易词中描述的“江南”是什么时候得到开发的? 二、讲授新课 (一)东晋的兴亡 1.东晋的建立: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教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教案 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东晋兴亡的概况;知道南朝政权的更迭;理解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表现和影响。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图示法,使学生将纷繁复杂的魏晋南北朝的历史整理成清晰的脉络,从而培养学生综合历史信息,理清历史发展线索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不同地区之间的交流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认识劳动人民对于社会物质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江南地区的开发。主要是认识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和条件、江南地区开发的表现以及江南地区开发的深远影响。 教学难点:江南地区的开发。教师可以结合教材中提供的一些古籍记载的资料,将江南开发前后的社会经济生活特点进行比较,加以阐释,尽可能让学生能有直观的印象,同时加强对学生探究问题的辅导,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化解他们学习中的困难。 【学情分析】 本课涉及的难点是学生对西晋与东晋、南朝朝代之间的关系不明确,在此可以采用列表的方式进行比较,使学生能够形成直观的概念。关于江南地区的开发,要通过地图示意,帮助学生形成时空概念。 【授课类型】 新授课。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方法】 阅读讲解法、归纳法、材料研读法。 【教具】 导学提纲、历史图片、多媒体课件等。

【新课导入】 课件展示白居易的《忆江南》,师生齐声朗读。然后教师讲述这首诗歌颂了我国江南地区的美景。江南地区的发展是我国人民长期辛勤劳动的结果,如今的江南地区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心之一。今天,我们一起来追溯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一、东晋的兴亡 学生阅读教材,回答问题。 教师提问:你知道东晋是怎样建立的吗?东晋和西晋相比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317年,司马懿的曾孙司马睿建立政权,定都建康,史称东晋。东晋是以王导为首的北方南下官僚贵族和南方大地主为支柱建立的政权。司马睿在政治上依靠王导,军事上依靠王敦。王氏其他子弟也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重用,当时流传着“王与马,共天下”这句话,真实地反映了东晋初年的政治状况。 教师提问:东晋是怎样灭亡的? 学生回答:420年东晋灭亡,政权落入武将手中。 讨论交流:东晋的政治统治有什么特点? 归纳总结:①东晋是大地主支持下建立的。②东晋最终未能恢复中原。③东晋成功抵御了来自北方的军事威胁,统治局面相对稳定,社会经济有所发展。 二、南朝的政治 学生阅读本目内容,然后教师提问。 教师提问:南朝包括哪四个朝代?定都在哪里? 学生回答:宋、齐、梁、陈。建康。 教师提问:南朝疆域最大的朝代是哪一个? 学生回答:宋。 教师提问:在南北的实力对比中,南朝在何时开始处于明显的劣势? 学生回答:梁武帝在位时。 通过上述问题的解决使学生基本掌握南朝的发展概况。 三、江南地区的开发 教师多媒体展示材料: 材料一楚越之地,地广人希(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无积聚而多贫。 ——《史记·货殖列传》材料二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渔盐

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

第19课江南地区开发教案 【情境导入】: 在画面《忆江南》的背景下播放歌曲《梦忆江南》,导入本课主题——《江南地区的开发》 【自学导航大家来】 东汉以来内迁的各族主要有: 。 称为“五胡内迁”。 江南地区开发 在课本上找出江南地区的开发的原因、表现、区域、影响,并做好标记。 【合作探究求共赢 】 学生分小组讨论下列问题,解决不了的问题作标记。 1、动脑筋为什么西晋是个短命王朝? 2、《宋书》里描写的南朝时的江南与司马迁描述的江南有什么不同,为什 么会有这样的不同? 【课堂练习来反馈】 <夯实基础> 1、西晋和东晋的建立者分别是 A 司马昭、司马炎 B 司马炎、 司马睿 C 司马懿、司马炎 D 司马昭、 司马睿 2、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完成全国性短暂统一的政权是 A 北魏 B 西晋 C 东晋 D 前秦 3、淝水之战的双方是 A 前秦和西晋 B 东晋和宋 C 前秦和东晋 D 宋和前秦 4.“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出来江水绿如蓝”。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表现包括 ①修建水利工程,荒地变良田 ②种植水稻用绿肥 ③牛耕粪肥得推广 ④小麦种植得推广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5、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基础的是 A 曹操统一北方 B 孙权在江南建国 C 东晋定都在南方 D 江南地区的开发 <能力提升> 6、材料1江淮以南,地广人稀,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史记》 2(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稔:丰收。)则数郡忘。覆衣天下。(覆衣天下:这里指江南地区出产的丝绵布帛可) ——《宋书》 1)材料2中《宋书》描写的江南地区与材料1《史记》相比发生了什么 (2)导致这种变化的因素主要有哪些方面?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教案

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知识与能力 1.了解东晋、南朝政权更替历史,知道东晋、南朝统治对南方经济发展的影响。知道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及表现。 过程与方法 2.利用魏晋南北朝地图了解朝代更替历史,提高读图、识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南北人民共同开发江南,认识人民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和平、安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认识维护和平的重要。 江南地区的开发。 江南地区的开发的原因、表现。 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相对安定,得到大规模的开发。这一时期农业、手工业有长足的发展,为日后中国古代经济中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是什么原因促成了这种变化?江南地区的经济发展有哪些发展?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视频配乐诗朗诵《忆江南》] 白居易的这首《忆江南》把江南地区的美景描写得淋漓尽致,今天,江南比北方发达,而在古代却是江南落后于北方,江南地区是怎样开发的?又是什么原因促使了江南地区的开发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到江南,感受古代江南的变化。我们先来了解东晋的历史。 二、展示学习目标

1.了解东晋、南朝政权更替历史,知道东晋、南朝统治对南方经济发展的影响。知道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及表现。 2.利用魏晋南北朝地图了解朝代更替历史,提高读图、识图能力。 3.南北人民共同开发江南,认识人民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和平、安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认识维护和平的重要。 三、自主学习 一、东晋的兴亡 师:西晋的统治阶级腐朽不堪,在晋惠帝时出现“八王之乱”,西晋统治者对内迁的少数民族也采取压迫政策,最终激起内迁各族人民的强烈反抗。316年,内迁的匈奴人灭掉西晋,西晋的统治就此结束。第二年,东晋建立。 师:阅读课本第89页“东晋的兴亡”的相关内容,思考:第一,东晋是如何建立的?第二,如何理解“王与马,共天下”? 学生分组讨论后回答: (1)司马睿于317年重建晋王朝,以建康为都城,史称东晋。 (2)司马睿和南下的北方山东大地主王导交往密切,他当皇帝,得益于王导为首的南北大地主的拥戴。司马睿政治上依靠王导,军事上依靠王导的堂兄王敦。王氏其他子弟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重用。司马睿举行即位大典时,居然邀请王导共坐御床,时人称之为“王与马,共天下”。 [多媒体展示《东晋形势图》 师:阅读课本第90页的“相关史事”中“闻鸡起舞”的故事。并讲解:东晋建立之后,中原地区已沦丧于胡人之手。虽然皇室及大多世族只想偏安江南,然爱国将士每每以北伐中原、恢复失土为己任。故东晋建立后,进行了多次北伐,先后有祖逖、刘裕等人的行动,收复了黄河以南的大部分地区。 师过渡:东晋想收复中原地区,统一全国,而中原地区的少数民族政权也想统一南方地区。南北方之间曾展开过多次征战,其中规模最大的是东晋与前秦的淝水之战。淝水之战的结果如何? 生:东晋战胜前秦。 师:东晋在淝水之战中以少胜多,战胜前秦,解除了来自北方的威胁。相对稳定的局势,使社会经济得以有所发展,江南出现了“荆扬晏安,户口殷实”的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