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文言文断句教案

文言文断句教案

文言文断句教案
文言文断句教案

文言文断句

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

能自由诵读文言文,并且养成良好的断句能力

课时安排:

一课时

导入:

韩愈的《师说》里有这样一句话:"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句读,俗称断句,古书里师没有断句的,那个时侯,读书人打开书,先用笔把它点断,要么用朱砂印泥逐句盖上.那么如果一个人不懂得断句,读起古书来,就有可能是焦头烂额,莫名其妙,错误百出,贻笑大方,甚至还会出现由于断句不明而产生啼笑皆非的结局来.下面就有这样一则故事.

趣味断句

据说从前有个老头子,有一女一婿,发妻死后,他又续弦,后妻又生了小儿子,老头子于是就立下这样的遗嘱: 七十老翁产一子人曰非是也家业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干预

后来老头儿一死,家里就像炸开锅了,女婿和后妻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一时争执不下,请县老爷给判判.(请学生思考)

女婿:七十老翁产一子∕人曰非是也∕家业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干预

后妻:七十老翁产一子∕人曰非∕是也∕家业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干预

总结,真是清官难断家务事.同时可以看出断句的作用很奇妙,你看由于断句不同,这意义也可以迥然不同,甚至天差地别,这就需要我们同学具有一双慧眼,把这纷扰的古文看得清清楚楚,真真切切,明明白白.

考纲分析

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基本功.浙江卷已经连续两年考查这一知识点了.

《考试说明》古代诗文阅读的第3项是:文章内容的理解(包括翻译, 断句等).这就要求学生能进行文言诵读,强调熟读成诵心口相应,烂熟于心.这样做有利于学生从基础开始学文言文.

高考回放,感悟断句

杨朱过于宋东之逆旅有妾二人其恶者贵美者贱杨子问其故逆旅之父答曰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恶者自恶吾不知其恶也杨子谓弟子曰:"行贤而去自贤之心,焉往而不美."

(2008北京卷)

请学生试做高考题.然后出示正确答案.

杨朱过于宋东之逆旅∕有妾二人∕其恶者贵∕美者贱∕杨子问其故∕逆旅之父答曰∕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恶者自恶∕吾不知其恶也∕杨子谓弟子曰:"行贤而去自贤之心,焉往而不美."

(2008北京卷)

请学生总结刚才面对断句时是如何抽丝剥茧,使自己眼前一亮,豁然开朗的让学生把方法讨论一下.

断句妙计: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老师再进行归纳.

读文段

不管给我们什么文段,第一步就是阅读,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现", 阅读文言文,明确文段属于什么文体,写了什么内容,想表达什么意思.一般来说高考的文体有两种.记叙性文段——把握事件梗概,有那些人物等等.议论性文段——注意上下文的逻辑关系.

昔人有痒令其子索之三索而三弗中令其妻索之五索而五弗中也其人怒曰妻子内我者而胡难我乃自引手一搔而痒绝何则痒者人之所自知也自知而搔宁弗中乎

先请学生概括属于什么文段,人物,故事梗概.

这段就是记叙性文段.人物:昔人,其妻,其子.事件:综观全文,说的是有个人身上发痒,叫他的儿子,妻子搔痒,

可是搔不到痒处.结果自己伸手一下子就解决了.

再让学生断句.(出示正确答案)

昔人有痒∕令其子索之∕三索而三弗中∕令其妻索之∕五索而五弗中也∕其人怒曰∕妻子内我者∕而胡难我∕乃自引手∕一搔而痒绝∕何则∕痒者∕人之所自知也∕自知而搔∕宁弗中乎

依主干

①在阅读中随时标出文段中的名词和代词,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朝代名等,这些一般是文章陈述,描写,说明或议论的对象,往往作句子的主语或宾语,在他们前后往往要进行断句.(让学生看下面的例子)

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

名词为:马,胡,人

而做主语的是"马"和"人","胡"只能成为入的宾语.所以正确的断句是:

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

②动词,在文言文中往往是谓语,也可以根据谓语来判断句子成分,进而好断句.另外,表对话的动词如云,曰,谓,言等,我们可以在它后面直接断句.(例子略)

找虚词

虚词往往有它们固定的作用和位置,也可以做为断句的依据.

①句首发语词:夫,盖,至若,若夫,初,唯,斯,今等常用于一句话的开头,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

②句尾语气词:也,矣,焉,耳等经常用于陈述句末尾;

耶,与(欤),邪(耶),乎等经常用于疑问句末尾;

哉,夫等经常用于感叹句末尾.它们的后面一般要断开.

③疑问语气词:何,胡,安,曷,奚,盍,焉,孰,孰与,何如,奈何,如之何,若之何等词或固定结构之后,一般可构成疑问句,只要贯通上下文意,就可断句.

④复句中的关联词:虽,虽然,纵,纵使,向使,假使,苟,故,是故,则,然则,或,况,而况,且,若夫,至于,至若,已而,于是,岂,岂非,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

辨句式

古文中有很多特殊句式,也成为我们断句的好帮手.

…者…也,是典型的判断句式;

不亦…乎,何…为,安…哉(也),孰与……乎,岂…哉等,是典型的反问句式;

为…所…,受……于……等,是典型的被动句式.

还有一些固定结构:如…何,奈…何,若…何,得无…乎,无乃…乎,况…乎,何以…为,与其……孰若…….

明修辞

古人写文章很讲究语句的整齐对称,行文中常常上下句用相同的字数和结构,对偶,顶针,反复是文言文常见的修辞方法.

顶真——句子前后相承,前一句作宾语的词,在后一句中又作了主语.

①具告沛公沛公大惊

②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

对称(对偶)——句式整齐,四六句多,又是文言文的一大特色.

反复——有些语句间隔反复出现

还有排比等等修辞方法.

牛刀小试

以上所举的是我们在断句中常用的妙计,平时需要把这几种方法相辅相成,学会举一反三,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庞葱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

2,中山君喟然而仰叹曰:"与不期众少其于当厄怨不期深浅其于伤心吾以一杯羊

羹亡国以一壶飧得士二人."

3,夫明六经之指涉百家之书纵不能增益德行敦厉风俗犹为一艺得以自资父兄不可常依乡国不可常保一旦流离无人庇荫当自求诸身耳(2007年浙江卷)

4,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

经过5分钟的练习后,再校对答案.

1,庞葱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 王信之乎∕王曰∕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 三人言市有虎∕ 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

2,中山君喟然而仰叹曰:"与不期众少∕ 其于当厄∕ 怨不期深浅∕ 其于伤心∕ 吾以一杯羊羹亡国∕以一壶飧得士二人."

3,夫明六经之指∕涉百家之书∕纵不能增益德行∕ 敦厉风俗∕ 犹为一艺∕得以自资∕父兄不可常依∕ 乡国不可常保∕ 一旦流离∕无人庇荫∕当自求诸身耳(2007年浙江卷) 4,宋人或得玉∕ 献诸子罕∕子罕弗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 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 若以与我∕皆丧宝也∕ 不若人有其宝

七,总结

总之,今天介绍的几种方法只是起辅助作用,那么如何决胜高考,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还需要同学们多加练习,这样正确的断句能力就会在阅读中形成,在实践中成熟,在运用中提高.

文言文断句公开课教案

公开课教学设计 文言文断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初步探讨并总结出一些文言文断句简易方法; 2、学会一点归纳思维并善加实际运用 , 以提高语文学习效率; 3、借此来提升文言文断句乃至翻译技能。 、教学课时: 4 课时 第 1 课时 一、考点解读 给文言文断句,传统上称之为“句读”。古书无标点,古人读书都要自己断句,常常在 一句话的末了用“。”断开,叫“句”;在一句之内语气停顿的地方用“、”断开,叫“读”。 文言断句有两种考查形式: (1) 以选择题形式考查,即给出断句,要求考生判断断句的正误,如 2013 年高考湖南卷、江西卷。 (2) 直接指定句子或段落断句,即要求考生用斜( 竖) 线标记出语句停顿的位置。如 2013 年高考湖北卷、浙江卷、四川卷等。 文言文断句作为检查学生阅读文言文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 2013 年高考对该考点的考查有如下特点: (1) 涉及该考点的地区有所增加,从 2012 年的 6 个增加到 9 个。 (2) 考查题型上,主观题居多,如 2013 年浙江卷、湖北卷、四川卷等;以客观题为辅, 2013 年湖南卷、江西卷为选择题。 二、文言文断句方法给文言文断句,首先要整体把握全段内容和大意。断句前首先要把文段通读几遍,以便对全文内容有整体感知,把能断开的先断开,然后逐步缩小范围,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凭借和语境 (上下文 )的关系,作出相应调整。 (一) 读文段,通文意 (1) 先通读全文,了解文意,分析情节。如一遍读完不能理解,可连续读上二至三遍,直至理解。 (2) 根据文章的内容或层次,先断出几个大的段落或层次,此时注意句首、句末虚词,这样凭借段落、层次或句首、句末虚词,先把确有把握的地方断开来。 (3) 对每一段落或层次按照前后顺序,从头到尾地进行解剖,分出若干个句子,加上恰当的标

高考文言文断句教案完美版

高考文言文断句教案 广州市第64中学康缘 在近几年的高考语文试卷中,文言文断句的分值稳中有升。在复习中,我们要充分重视这种题型。 【要点提示】 (一)文言断句的基本概念。 文言文断句,传统上称之为“句读”。明辨句读,是阅读古文最基本的能力。 例:夔一足也 (二)文言断句的基本原则: 1.要通读全文,仔细体会词、短语以及句子之间的联系。 2.要先易后难,把会断的句子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直到把所有的句子都断开。 3.要重视内容,断完后根据句子的含义、文章的内容再核对一遍。 例: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试一试】 (1)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 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 (2)“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 (3)七十老翁产一子,人曰非是也。家业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干预。 七十老翁产一子,人曰“非”,是也。家业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干预。 【断句具体方法】 一、名词断句法。 通读全文,找出人名、地名、事物名、朝代名、国家名、官职名等。这些名词常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然后考虑:什么人,办什么事情,采用什么方式,取得什么结果等。 (找动词)文言句式中,主谓结构居多,但主语常省略。借助句子成份,关键是抓住动词,以动词为中心,找前后结构关系,确定主干,从而断开句子。 ⑴人称代词 吾、我、予、余、朕、孤、寡人、臣、仆、妾等词,代说话或写文章的人,即今之所谓第一人称代词。其中“我”字,不仅各时代的文言皆用,而且一直用到现在。其余的在现代汉语中都不用了。 尔、汝、女、若、乃、而、子、君、公、阁下、陛下、足下等,代受话人,是第二人称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你”“您”。其中“阁下”“陛下”有外交用语中还用。 之、其、彼,代谈话或为文所及的第三者,是第三人称代词,今作“他”或“它”,不仅代人,还可以代事代物。 “或”相当于现代汉语“有的人”,“有时”; “莫”,相当于“没有谁”,是无定指的代词; “相”作互指代词,相当于“相互”“彼此”,也可以偏指,代“你”“我”“他”。与“相”的偏指现象极相似的还有“见”字,多代“我”,即《辞源》所谓“表示他人行为及于己”。 ⑵疑问代词——文言的疑问代词,问人的有“谁”“孰”“何”;“何”也问事。问事的还有“奚”“胡“曷”“恶”“安”“焉”等。 ⑶指示代词——文言常见的指示代词有“此”“是”“斯”“兹”“夫”等,另“之”“其”“彼”除作人称代词外,还常作指示代词。

课外文言文断句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

课外文言文断句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 中考专题复习文言文断句 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文言文断句能力,从而提高学生 阅读课外文言文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答题能力。 教学过程: 一、由一个故事引出“句读”的概念。 从前,有一位阔少爷,总希望找个漂亮妻子。某天,他 收到媒人寄来的提亲信,并描述那女子的样貌﹕“脚不大好 头发没有麻子”。阔少爷认为自己将会娶到一位“脚不大, 好头发,没有麻子。”的美人,非常高兴。拜堂之日,阔少 爷发现其妻属丑女,便找媒人算帐。媒人说﹕“我没有说谎,早就告诉你,这女子:“脚不大好,头发没有,麻 子。”“是你自己断错句,怎可怪我呢?” 什么是断句? 韩愈在《师说》中说:“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 读者”。“习其句读”,就是教学生断句。中国古代没有标 点符号,一篇文章甚至一本书,都是一个汉字挨着一个汉字 地写下来的,所以前人读书都要自己断句,常常在一句话的 末了用“。”断开,叫“句”;在一句之内语气停顿的地方 用“、”断开,叫“读”(dòu)。给古书断句也可以叫断句读。 二、断句的方法:

基本方法:读全文,通文意,确定文体。 1、叙述性文章,要弄懂故事的基本情节;若有人物对话,就要弄清谁跟谁对话,讲的什么话。 2、说理性文章,就要弄明白讲了哪些问题,表明了怎样的观点. 示例一: 有老姥于路遇劫/喝贼/路人为逐擒之/贼反诬路人 阴影字都是什么词?(名词或代词) 老师支招一:找名词(或代词),标主宾,定句读。 1、名词或代词常常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可以确定停顿的位置。需要注意的是,文言文中,人名第一次出现时往往用全称,以后再出现就只提名不提姓了。例如《陈涉世家》中,“吴广素爱人,……广故数言欲亡”,有时还会承前省略主语。 常用名词和代词: 名词有:人名、地名、官名、族名器物名、动物名、植物名、时间 代词有: 吾、余、予(表示“我”) 予、尔、汝(女) 公、卿、君、若(表示“你”) 彼、此、其、之(表示“他”、他们)

文言文断句教案

文言文断句教案 1.教学目标 ⑴运用文言字词知识,对句子或文段进行断句; ⑵通过习题训练,总结断句的方法,让学生有法可依,按照标志去做题断句; ⑶通过正确的断句,使学生正确理解文言文内容,从而感受文言的独特魅力,提高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感受中国汉字文化的魅力。 2.教学重点:通过文言断句的指导训练,总结出一般常用的断句方法。 3.教学难点:会用断句方法对文言语段进行正确断句。 二、教学安排 1.教学方法:讲练结合;分析归纳;合作探究。 2.课时安排:一课时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富翁与教书先生的故事——“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 根据图片中富翁与教书先生的表情,学生揣测,激趣。 断句的位置不同,产生的语义也不同。 2.投影古书图片:有何特点? 学生:竖排版、无标点 那古人是如何读书的呢? ——句读(投影) 韩愈《师说》“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二)明考点:文言断句晓分值:2分 (三)范本导航寻规律(投影,学生思考,教师引导) 1.羊子大惭乃捐金于野而远寻师学 2.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3.其色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4.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断1处) 5.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断6处) 6.廉颇者赵之良将也(断1处) 第一次提炼:a.语意连词“乃、而” b.句首、句末语气词 c.特殊句式 d.对话标志 …… (四)真题求证获技巧(小组合作) 1.拙则罢之不肖则弃之(断1处) 2.勇多则弑其君力多则杀其长(断1处) 3.疵病不必待人指擿多作自能见之(断1处)

指擿(tī):批评指正 4.不数日果大雨见大石中裂开一井其水湛然。(断3处) 5.往观者日数百人皆叹其巧惊其神(断 2 处) 6.阅读下面的文言短文,用斜线(/)给画线的部分断句。(断 3 处)(3分) 江中有小孤山,嶷然独立,世俗转孤为姑。江侧有一石矶,谓之澎浪矶遂转为彭郎矶云彭郎者小姑婿也。欧阳修《归田录》) 提炼归纳:(学生记录) 文言断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板书设计: 小结:汉字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载体,作为个体,具有哲理性和艺术性相统一的特征;在字与字组合中,借助标点、读音等方式又产生独特而又丰富的含义,这恰恰是汉语的独特魅力。 四.学以致用当堂测(10分) 姓名:______ 成绩:______ 1. (断1处)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2分) 2. (断2处)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君能清净,百姓何得不安乐乎?” (2分) 3.用斜线(/)给下面的短文断句(划6处)(6分)

《文言文断句专题训练》教案

文言文断句专题 教学重难点:1、知道古人句读的重要性 2、掌握高考对断句的要求和断句的基本方法 3、学会用断句的基本方法进行准确的断句 一、导入 古书一般没有句读,所以古人很重视句读的训练。诵读时根据文义作停顿,或同时在书上按停顿加圈点,叫做断句。韩愈在《师说》中说:“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也。”足见古人高度重视古书的句读。《礼记·学记》有“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入学一年之后,考经文的句读,辨别志向所趋)的说法。可见断句是古代启蒙教育的第一步,也被看作是读书人的一项基本功。 断句举例:标点不同,字句的解释可以在相反! 1、据说旧时有一个老头儿,只有一女。发妻死后,他又续弦,后妻生了一个幼子。老头儿立下遗嘱,说明遗产的分配办法。那几句话是没有点断的。到他死后,大家把遗嘱启封,女婿看了,就想把遗产全部取去。但是老头儿的后妻不服,认为遗嘱写的,应该是把产业交给她的儿子,就告到官府去。果然,县官判决遗产应该交给老头的幼子。那么,女婿和县官分别是怎么断句的呢? 七十老翁产一子人曰非是也家业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干预。 因为照女婿的点读法,那遗嘱是这样的:“七十老翁产一子,人曰非是也。家业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干预。”意思:70老头生儿子,别人都怀疑不是我生的,家产全部给女婿,外人不能干预。县官的读法:七十老翁产一子,人曰非是也,家业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干预。意思是:70老头生了一儿子,别人怀疑不是我生的,但家产全部还是给他,女婿和外人不得干预。 2、◇标点留客 一位潦倒书生,到友人家中作客。刚巧连日下大雨,书生在友人家住上好几天。其友人想赶他走,就写了一张字条﹕“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字条本意指﹕“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书生看后,脑筋一转,在字条上加了两个标点,使其友人见状,便无可奈何让书生继续住下去。如果你是友人怎么加标点? 断句比较: 断1: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断2: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还可以断成: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3、◇一次会上,郭沫若拿出一张字条,上有一段古文,他请在座的朋友标点。这段文字很简单:“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如果是你,会这样添加?

【中考复习】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断句教案新人教版

文言文断句 教学目标: 1、了解断句的重要性,掌握断句的基本方法,提高断句能力。 2、通过练习文言断句,掌握断句的基本方法,提高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力。 教学重难点:掌握断句的基本方法,提高断句能力。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趣味导入: 先看个故事: 古时,有位秀才出了一张招生告示,报酬方面则写成﹕ “无米面也可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也可无银钱也可”。 开学以后,秀才只收有钱人家的学费,穷人则分文不收。原来,穷人来读书,秀才就这样读﹕ 当有钱人家到来,则改成﹕ 你知道吗?展示:“无米面也可,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也可,无银钱也可。”“无米,面也可;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也可;无银,钱也可。” 我们知道,古代是没有标点的,一段话就靠停顿,停顿的位置直接影响意思表达。今天我们就学习给古文停顿。停顿也叫断句。 韩愈在《师说》中说“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习其句读”,就是教学生断句。 前人读书都要自己断句,常常在一句话的末了用“。”断开,叫“句”;在一句之内语气停顿的地方用“、”断开,叫“读”(dòu)。给古书断句也可以叫断句读。 前一种断句就是我们现在加点号地方的停顿,后一种停顿是句中语气停顿。今天我们学习前一种加点号处的停顿。 二、断句的方法: 问:你平时是怎么断句的? 展示句子: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归纳:找“曰”“云”“言”,找主语 找固定句式 找对称(排比、对比、反复等修辞) 找重复词(顶真) 找动词找叹词找句首、句尾词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文言文断句复习》教学设计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文言文断句复习》 教学设计 《文言文断句复习》教学设计 九华初中张冬云 【学习目标】 1、能正确的掌握文言文句子朗读节奏划分的方法。 2、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学习重难点】 能正确的掌握文言文句子朗读节奏划分的方法 【学时安排】 一课时 一、复习指导 1、见《中考作业高效复习》P140-P141 2、重点掌握其中介绍的前五种方法 二、文言文断句练习: 用“∕”标出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标1处,加#号的句子标2处) 1、且壮士不死即已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3、然得而腊之以为饵 #4、至于负者歌于途

#5、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6、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7、可以为师矣 8、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9、上使外将兵 10、同舍生皆被绮绣 11、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12、衔远山,吞长江 13、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14、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1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16、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17、其一犬坐于前 #18、而乡邻之生日蹙 #19、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20、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三、给下列语段断句 孟子少时诵其母方织孟子辍然中止乃复进其母知其喧也呼而问之何为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得其母引刀裂其织以此诫之自是之后孟子不复喧矣(选自《韩诗外传》卷九)附教学反思: 读清句读,正确停顿是诵读文言文的要求之一。停顿有

两种:一是句间停顿,就是根据标点符号来确定句与句之间停顿的长短,语调的抑扬;一是句中短暂停顿,它是以词或词组为单位,根据句子成分之间的内在关系来划分的语气停顿。 正确地进行句中停顿,是以把握句子里的词意和语法结构为前提的,因此解答这类题时可以先将句子翻译出来确定地理解文意,把意思结合紧密的文字,看成一个“意义单位”,“单位”与“单位”之间往往需要一定的停顿;在分析语法结构时可先抓动词,把跟动词有关的前后各词联系起来,观察句子的整体,往前找主语,往后宾语,再旁及其它成分,这样就可以确定句子的语法结构,依此确定句中停顿。 读是语言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句中停顿,特别是文言文中的阅读停顿是阅读能力的重要体现。有以下六种情况注意停顿。 1、主谓之间要停顿。 2、谓宾之间要停顿。 3、谓语中心语和介宾短语之间要停顿。 4、“古二今一”之间要停顿。 5、关联词后面要停顿。 6、总领性词语后面要停顿。 文言文的朗读停顿,涉及到文字、词义、语法及古代文化等多方面的知识。只要我们掌握一些古诗文的朗读停顿知识,并诵读一定量的文言文,就能培养提高自己的语感,熟

届高考文言文断句优秀教案设计

高考文言文断句 一、设计设想 最近几年的高考,文言文断句成为了一个考点。然而,学生对于如何断句并不太熟悉,不懂得断句的一些基本的规律。加上我校学生的文言基础本来就不扎实,比较难读懂文言文,断句就更加成了一个难点。如果能指导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断句方法,让学生有章可循,我想,对于学生的断句水平的提高会有比较大的帮助。基于这种思路,我设计了这节课。这节课主要采取学生做练习,然后对练习进行讨论、归纳、总结的方式,力求让学生在练习中感悟、整理出断句的基本方法。新课标也强调,要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这样,就能让学生更有效的备考,老师也能更有效的教学。 二、教学目标 1.了解断句的重要性,掌握断句的基本方法并学会灵活运用。 2.通过小组讨论,学会总结归纳断句的方法,学会和他人合作。 3.了解古代的优秀文化,学会灵活运用方法,消除对文言文断句的恐惧心理,树立对文言文断句的信心。 三、教学重点:文言文断句方法的归纳与运用 四、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总结规律并灵活运用规律 五、课前准备:收集过往高考试卷中有关断句的考题,分析其隐含的方法规律,并从课内寻找相应的一些句子,制作成一份练习,在课前发给学生完成,要求学生在做练习时感悟文言文断句的方法,以备在课堂上让学生能够进行深入的讨论,从而总结出断句的方法。同时,老师准备一份巩固练习,并制作好课件。 一、故事引入,了解断句的重要性 (一)据说旧时代有一个老头儿,有一女一婿。发妻死后,他又续弦,后妻生了一个幼子。老头儿预立下遗嘱,说明遗产的分配办法。那几句话是没有点断的。到他死后,大家把遗嘱启封,女婿看了,就想把遗产全部取去。因为照他的点读法,那遗嘱是这样的:“七十老翁产一子,人曰非是也。家业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干预。” 但是老头儿的后妻不服,认为遗嘱写的,应该是把产业交给她的儿子,就告到官府去。果然,县官判决遗产应该交给老头的幼子。原来照老头的后妻和县官的读法,那个遗嘱却是这样分句的:“七十老翁产一子,人曰‘非’,是也,家业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干预。” 请看,遗嘱的断句不同,意义竟是这样的天差地别! (二)又有一个故事,讲了同样的道理,还扯到明末著名画家徐渭(文长)身上去。据说徐渭因家穷,没米下锅的时候,就跑到亲戚朋友家里去,赖着不走,依人生活。有一次,适逢春雨绵绵,他所寄食的那户人家十分厌烦。有一天,主人看到徐渭上厕所去了,就在壁上题上一行字,委婉地下了逐客令。那行字是这样的: “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 ) 徐渭回来,看到那行字,自然心头明白,但是他不只不走,还笑嘻嘻道:“既然你这样盛情留我,我就再住下去吧!”说着,提起笔来,给这行字作了圈点: “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 这一来,意义完全不同了。

(完整word版)初中文言文断句练习及答案

断句练习 (朝一)11.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画横线的部分断句。(6分) 尧不以帝见善绻,北面而问焉。尧,天子也;善绻,布衣也。何故礼之若此其甚也善绻得道之士也得道之人不可骄也尧论其德行达智而弗若故北面而问焉此之谓至公。非至公其孰能礼贤? (崇一)11.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画线的部分断句。(5分) 忠臣之事君也莫先于谏下能言之上能听之则王道光矣。谏于未形者,上也;谏于已彰者,次也;谏于既行者,下也。违而不谏则非忠臣夫谏始于顺辞中于抗议终于死节以成君休以宁社稷。《书》云:“木从绳则正后从谏则圣。”(取材于《忠经·忠谏章第十五》,汉·马融撰) (东一)11.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画横线的部分断句。(5分)昔年过洛见李公简言真宗既东封访天下隐者得杞人杨朴能诗及召对自言不能上问临行有人作诗送卿否朴曰唯臣妾有一首诗云更休落魄耽杯酒,且莫猖狂爱作诗。今日捉将官里去,这回断送老头皮。’”上大笑,放还山。 (取材于苏轼《东坡志林》)(丰一)11.用斜线(/)给下面短文断句。(5分) 孽摇之虚有鸟焉一身而九头得食则八头皆争呀然而相衔洒血飞毛食不得入咽而九头皆伤海凫观而笑之曰而胡不思九口之食同归于一腹乎而奚其争也?——《郁离子·九头鸟》 (海一)11.在下面短文中用“/”断句。(5分) 楚厉王有警鼓与百姓为戒饮酒醉过而击之也民大惊使人止之曰吾醉而与左右戏击之也民皆罢居数月有警击鼓而民不赴乃更令明号而民信之(取材于《韩非子·外储说左上篇》) (西一)11.用斜线(/)给下面短文断句。(5分) 凌云台楼观精巧先称平众木轻重然后造构乃无锱铢相负揭。台虽高峻常随风摇动而终无倾倒之理魏明帝登台惧其势危别以大材扶持之楼即颓坏蜊 (宣一)11.用斜线(/)给上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断句。(5分) 量栋宇之任视木之能举挥其杖曰斧彼执斧者奔而右顾而指曰锯彼执锯者趋而左 (朝二)11.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画横线的部分断句。(6分)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昔禹之治水,凿龙门决大河而放之海方其功之未成也盖亦有溃冒冲突可畏之患惟能前知其当然事至不惧而徐为之图,是以得至于成功。 (崇二)11.用斜线(/)给下面两段文言文画线的部分断句。(5分)弹棋,二人对局黑白各六枚先列棋相当,下呼上击之。 (取材于晋·徐广《弹棋经》)弹棋,始自魏宫内装器戏也文帝于此技亦特好用手巾拂之无不中有客自云能帝使为之客著葛巾拂棋妙逾于帝。 (取材于魏·邯郸淳《艺经·弹棋》)(东二)11.将下面文言文中画线的部分用斜线断句。(5分) 西循崖可二里,连石若重楼,翼乎临于溪右。①石罅生大树荫数十人前出平土,可布席坐。 ②南有泉明何文端公摩崖书其上曰媚笔之泉。泉漫石上,为圆池,乃引坠溪内。左丈学冲于池侧方平地为室,未就,邀客九人饮于是。③日暮半阴山风卒起,肃振岩壁,榛莽、群泉、矶石交鸣。游者悚焉,遂还。 (取材自清姚鼐《游媚笔泉记》)(丰二)11.用斜线(/)给下面短文断句。(5分) 诗人多用野老字不过谓田野老人耳按《汉书·艺文志》有

文言文断句技巧教案(一)

文言文断句技巧(一) 断句是考查文言文的传统方式,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功。明辨句读,要综合运用古汉语字词句及古代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常识,因而断句能力高低,成了阅读文言文能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 对文言文断句,最基本的在于对通篇文章的领会。所以,断句前首先要把文章通读几遍,以便对全文内容有整体的感知,把能断开的先断开,然后逐步缩小范围,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凭借和语境(上下文)的关系,作出相应调整。切忌一边看一边点,这很可能产生误读、曲解。此外,断句时,还应注意文章体裁、语言风格等。如需加标点,则标点的使用、书写要规范。在平时学习时,应该加强诵读训练,增强语感。 【方法引导】 一、读文段,通文意——文段休问长与短,熟读精思是关键。内容大意全理解,始可动手把句断。 拿到一篇没有标点符号的古文,首先要通读全文,反复钻研,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遍数读多了,其意义自然就理解了。然后根据文章的内容,先断出几个大的段落或层次,把确有把握的地方断开来。具体来说,就是走“四步路”: (1)先通读全文,了解文意,分析情节。此时切勿动手标点,如一遍读完不能理解,可连续读上二至三遍,直至理解。 (2)根据文章的内容或层次,先断出几个大的段落或层次,此时注意句首、句末虚词,这样凭借段落、层次或句首、句末虚词,把确有把握的地方断开来。(3)对每一段落或层次按照前后顺序,从头到尾地进行解剖,分出若干个句子,加上恰当的标点。 (4)通读全文,进行检查,对个别疑难之处,可根据上下文给以推断。【例】湖阳公主新寡帝与共论朝臣微观其意主曰宋公威容德器群臣莫及帝曰方且图之后弘被引见帝令主坐屏风后因谓弘曰谚言贵易交富易妻人情乎弘曰臣闻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帝顾谓主曰事不谐矣 这样,我们对上文经过通读,就能了解文意及层次。本文是讲湖阳公主新寡,帝为他物色丈夫之事。主要分两层:一是“微观”湖阳公主之意,了解女方的意向;二是询问宋弘,了解男方的态度。基本上了解文章的大意之后,便可按照从大到小,逐层、逐句标点。 【答案】湖阳公主新寡,帝与共论朝臣,微观其意。主曰:“宋公威容德器,群臣莫及。”帝曰:“方且图之。”后弘被引见,帝令主坐屏风后,因谓弘曰:“谚言:‘贵易交,富易妻’,人情乎?”弘曰:“臣闻‘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帝顾谓主曰:“事不谐矣。” 【例】(北京卷)将下面文言文中画线的部分用斜线断句。(5分)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①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②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③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④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⑤故福之为祸祸之为福化不可极深不可测也 我们经过通读,就能了解文意及层次:该段文字讲述了“近塞上之人”(塞

2019-2020年高考语文文言文断句专题复习教案

2019-2020年高考语文文言文断句专题复习教案 一、教学目标: 学习文言文断句的常用方法 二、教学课时: 4 课时 第 1 课时 (一)找虚词,定句读 例如: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分析:本语段中可置于句末的虚词有:焉、也、焉、也;置于句首的有:夫;分句首的有:以、则、则、而、而、故。这一语段,共有18 处标点,可依 据虚词来断句的就有10处之多,如果不考虑中间两处并列词语天地山川草木 虫鱼鸟兽”与奇伟瑰怪/E常之观”这道断句题基本上可以根据找虚词的方法一次性解决了。 总结:文言文中,一些语气词和连词的前后,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夫、惟、盖、凡、窃、请、敬”等发语词和表敬副词,经常出现在句首;而“乎、哉、也、矣、欤、焉”等语气词经常出现在句尾;而“以、于、为、而、则”等连词经常出现在句中。根据这些特点,有助于断句。 (二)找名词(代词),定句读 例如:2006福建卷: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求答题。 孟子曰:“今之事君者曰:‘我能为君辟土地,充府库。 '——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君不向道,不志于仁,而求富之,是富桀① 也。‘我能为君约与国,战必克之。 '——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君不向道,不志于仁,而求为之强战,是辅桀也。由今之道无变今之俗虽与之天下不能一朝居也。” 用斜线(/)给下面句子断句。 由今之道无变今之俗虽与之天下不能一朝居也

分析:句中的名词有“道、俗、天下”等,找出了这几个名词,句子就断开了。 总结:和现代汉语一样,名词或代词一般也常常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可以确定停顿的位置。需要注意的是,文言文中,人名第一次出现时往往用全称,以后再出现就只提名不提姓了。例如《赤壁之战》中,“初,鲁肃闻刘表卒”,先用全称,以下“肃径迎之”肃“宣权旨”就不再提姓了。 (三)察对话,定句读 例如《鸿门宴》中有这么一句: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分析:这里总共三句话,能直接用“曰”断开的就有三处,其余的可根据名词标志断开。 总结:文言文中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出现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根据上下文判断对话双方,来断句。 (四)依总分,定句读 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 (《论语?卷八》) 分析:熟读这句话,我们可发现句中提到了“益者三乐”损“者三乐”这两个总说的句子,继而分别阐述各是哪三乐,也就是说这是一种总分关系,这样问题就好办了。 总结:文言文中,也往往有总分、分总的形式,我们自然可以据此进行断句。 第 2 课时 (五)据修辞,定句读 文言文也是讲究修辞的,顶真、排比、对偶、对称、反复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修辞方法。 句式整齐,四六句多,又是文言文的一大特点。利用这两大特点,我们就可以比较好地断句。

文言文断句教案

文言文断句教案 一、导入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大学》 我们知道,古代没有标点符号,所以前人读书都要自己断句,正因如此,有人就闹出了笑话,看这句话,东村的私塾有一位先生,教“四书”之一的《大学》时,张口这么念:“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当老师念到这里就惊叫一声,怎么少了个“得”字。 而西村也有一位先生,他又有另一种教法:“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他亦惊讶的说,怎么多出“得”字呢? 有一天,东村的老师跑到西村去找这个老师时,一听他这么念,他恍然大悟似的说:“怪不得我怎么念都少了‘得’,原来我的大学之道的‘得’跑到你这里来了!” 两位先生都断错了,原因有二:一、没有结合前文,整体把握文意;二、没有抓住断句的方法,现在,把前文给大家加上,你断断试试,并思考为什么这么断。(1、修辞:排比、顶真2、“知止而后有定”中“止”是前文中“在止于至善知”的“至善”,后文意思环环相扣)断句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了,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的,大家看学习目标 二、教学目标: 1、教授断句的方法 2、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断句 三、教学过程 例文1 谢弘微,陈郡阳夏人也。父恩,武昌太守。从叔峻司空琰第二子也⑤无后以⑤弘微为⑤嗣弘微本名密,犯所继内讳,故以字行,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①思曰①此③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④弘微家素贫俭,而所继丰泰,唯受书数千卷,遣财禄秩,一不关豫。混风格高峻,少所交纳,唯与族子灵运、瞻、翟、弘微并以文义赏会。尝共宴处,居在乌衣巷,故谓之乌衣之游。瞻②等才辞辩富弘微②每以约言服之混②特所敬贵号曰微子义熙八年混②以刘毅党见⑤诛妻晋陵公主②以混家事委以弘微。…………性严正,举止必循礼度。事继亲之党,恭谨过常。太祖镇江陵,弘微为文学。母忧去职,居丧以孝称,服阕逾年,菜蔬不改。兄曜历御史中丞,元嘉四年卒。弘微蔬食积时哀戚过礼服虽⑤除犹⑤不啖鱼肉。弘微少孤,事兄如父,兄弟友穆之至,举世莫及也。………… (17年新课标卷I)

文言文断句与翻译教案

文言文断句与翻译 教学目标与难点: (一)掌握给文言文断句的一般方法 (二)掌握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学习要点: 文言翻译是一种综合性考查,也是文言文基础知识的综合运用,是检查学生阅读文言文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同时,由于这类题有沟通古今的作用;学生在翻译成现代汉语的过程中,既要顾及全篇,又要字斟句酌,因此。它又是检查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一种好方式。要处理好这个考点,需要具备扎实、全面的文言知识,比如实词、虚词、句式、语法等,另外,译文还要准确、明白、通顺,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述习惯,没有语 病,能够体现原文的语言特色,文笔优美、生动。这些需要大家在学习、训练中提高。 二、文言断句一般要求注意的方面 1.通读全句,了解整个句子的大致意思,可按内容或结构为界从中分开。 2.要正确理解词义,注意语序,切记不要仅凭现代汉语的习惯理解文言文。 3.利用多数文言文旬式整齐的特点断旬,文言文中使用对比,对偶、排比等修辞的句子,上下句常用相同的字和结构,可据此推断。 4.利用“问”“对”“日”“云”“道”等表示对话标志的字,推断出对话部分。 5.利用虚词断句·如“盖”“夫”做发语词,常在旬首;介词“于”“以”,和连词“而”“则”一般在句子中间:“也”“焉”“矣”“哉”“乎”一般在句子未尾。

三、文言断句方法 句读是文言文阅读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如何给一段文言文加标点,如何作句中停顿,这是正确理解一段文言文的前提和关键。例如:“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日:‘可矣’。”(《曹刿论战》)这个句子,从形式上看,句读似乎没有什么问题,但仔细一看,就会发现有一个地方很难理解。“轼”。是观车前边供扶手用的横木,怎么可能登上去“望之”呢?无疑这句话的标点是不准确的。正确的标点应该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日:‘可矣’。” 那么,如何才能准确而迅速地进行“句读”呢?在这里提供六种方法以供参考。 1.名词断句法 通读全文,找出人名、地名、事名、物名、朝代名:国名、官职名等。这些名词常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然后考虑:什么人,办什么事,采用什么方式,取得什么结果。例如: “湖阳公主新寡帝与共论朝臣微观其意。”(《资治通鉴》)通观上句,共有三个名词:湖阳公主、帝、朝臣。意思是湖阳公主刚死了丈夫,帝要为她物色二个丈夫,想要了解她本人的意思。由此,可确定如下标点:湖阳公主新寡,帝与共论朝臣,微观其意。 2.语序、句式断句法 文言文中有一些特殊的语序,如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谓语前置等。还有一些特殊句式,如判断句式、被动句式等。准确地把握这些特殊语序和特殊旬式,对文言文句读会有很大帮助。例如: “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焉。” “我非爱其蚜赢扇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3.对称、对偶、排比断面法 古人写文章非常讲究语句的整齐对称,行文中常常上下句用相同的字数和结构。把握文言文的这一特点,对句读很有帮助。例如:“臣闻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4.对话标志断句法 文言文中,有些对话的标志,如“曰~云”“言”等。在这里应注意两

文言文断句 教案设计

文言文断句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掌握断句的基本方法。 2.通过练习,归纳总结断句的方法,进一步提高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3.培养探索精神和自信,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消除畏难心理。二.教学重点难点: 1.掌握断句的基本方法。 2.学会通过审读主干和参照虚词断句。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二】走近高考,感知题型: (2017年全国Ⅰ卷)谢弘微,陈郡阳夏人也。父恩,武昌太守。从叔峻,司空琰第二子也,无后,以弘微为嗣。弘微本名密,犯所继内讳,故以字行 ...,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目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 B.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 C.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 D.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 10.D (2006年北京卷)(赵困于秦)齐人、楚人救赵。赵人乏食,粟于齐,齐王弗许。周子曰:“夫赵之于齐楚扞蔽也犹齿之有唇也唇亡则齿寒今日亡赵明日 患及齐楚矣且救赵高义也却秦师显名也不务为此而爱粟为国 计者过矣。 【三】尝试断句,探究方法: 用斜线(/)给下面的文字断句并总结规律与方法: 1.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举事亦然。 2.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3.齐景公谓子贡曰子谁师曰臣师仲尼公曰仲尼贤乎对曰贤公曰其贤何若对曰不知也公曰子知其贤而不知其奚若可乎对曰:“今谓天高,无少长愚智皆知高,高几何?皆曰不知也,是以知仲尼之贤而不知其奚若。” 4.是谋非吾所能及也无已则有一焉凿斯池也筑斯城也与民守之效死而民弗去则是可为也 5.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此五者知胜之道也

九年级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断句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教材 语文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语文教案 / 初中语文 / 九年级语文教案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断句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语文的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交流能力,学习语文是为了更好的学习和工作,为了满足人类发展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初中九年级语文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考点视角】 1.熟悉中考断句考题类型和特点; 2.正确掌握文言文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方法; 3.通过朗读节奏划分,帮助理解文言文内容,提升阅读文言文能力。 【案例导学】 案例:东坡诗文,落笔辄为人所传诵。每一篇到欧阳公①为终日喜,前后类如此。一日与棐②论文及坡,公叹曰:“汝记吾言,三十年后,世上人更不道著我③也!”崇宁、大观④间,海外诗⑤盛行,后生不复有言欧公者。是时朝廷虽尝禁止,赏钱增至八十万,禁愈严而传愈多,往往以多相夸。士大夫不能诵坡诗,便自觉气索⑥,而人或谓之不韵⑦。 (选自《江西古文精华丛书?笔记卷》)(XX年江西) [注释:①欧阳公:指欧阳修。②棐(fěi):欧阳修的儿子欧阳棐。③更不道著我:再也不谈论我,不传诵我的名声了。④崇宁、大观:宋徽宗年号。⑤海外诗:指苏轼被贬海南时

所作的诗。⑥气索:气短。⑦不韵:不雅。] 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时的停顿处。 落笔辄为人所传诵 〖思路点拨〗 中考文言文句子朗读节奏考题,主要有选择题和主观题两种题型。选择题主要有两类,一类是选择正确的,一类是选择错误(或不正确)的。主观题类型主要是用“/”直接划分节奏。这是一道主观题。 我们平时说话、读文章时往往会在主语部分与谓语部分之间,有时还会在谓语与宾语之间停顿,如“吴承恩的《西游记》被世界各国的小朋友所亲睐”,“吴承恩的《西游记》”是主语部分,“被世界各国的小朋友所亲睐”是谓语部分,在这两者之间要作停顿。古人说话也是如此,“落笔辄为人所传诵”这一个句子可分为两部分,“落笔”是主语部分,指苏东坡一挥而就的诗文,“辄为人所传诵”是谓语部分。 〖答案〗落笔/辄为人所传诵 〖变式训练〗 1.请在划线句子的适当位置加一个恰当的标点符号。 每篇到欧阳公为终日喜。

高考第一轮复习文言文断句教案

高考复习文言文断句教案 【考点解析】 断句考查的是考生对浅易文言文的理解能力。 断句考查需要学生充分调动自身积累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是综合性较强的考查方式。【基本方法】宏观把握,细节入手,先易后难,瞻前顾后 【考查形式】 形式1:择取文言文语段中的一小段,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 例: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正由是决行深入/大致克捷/时寇略之际/民多胁从/咏移文谕以朝廷恩信/使各归田里 B.正由是决行深入/大致克捷时/寇略之际/民多胁从/咏移文谕以朝廷恩信/使各归田里 C.正由是决行深入/大致克捷/时寇略之际/民多胁从咏/移文谕以朝廷恩信/使各归田里 D.正由是决行深入/大致克捷时/寇略之际/民多胁从咏/移文谕以朝廷恩信/使各归田里参考答案:选A。 形式2:择取课外文言文小语段,用“/”断句。 例: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5分) 世之治也行善者获福为恶者得祸及其乱也行善者不获福为恶者不得祸变数也知者不以变数疑常道故循福之所自来防祸之所由至也遇不遇非我也守其所志而已矣。(取材于《中论·修本》) 参考答案:世之治也 / 行善者获福 / 为恶者得祸 / 及其乱也 / 行善者不获福 / 为恶者不得祸 / 变数也 / 知者不以变数疑常道 / 故循福之所自来 / 防祸之所由至也 / 遇不遇非我也 / 守其所志而已矣。 【方法指津】 从复习备考的实际情况来看,要想提高断句的准确性,除了大量文言知识的积累和一定量题目的训练,掌握一些常见的技巧也会大有裨益。下面举近几年高考题来解析,以便于学生熟练掌握,灵活运用—— 1.看内容大意 高考断句的语句虽相对简短,也不要求给出准确的标点,但其意蕴常常较为丰富,非扫一眼就能搞定,切忌开始做题时就一边看一边点断。正确的做法是先认真阅读整个语段,明白所述事件、所议话题,再用心揣摩需要断句的语句,尽可能把握其大意,然后凭语感将能断开的断开。例: 犹恐予之愚且贱闻与见焉者少不足以知天下之材也则求夫贤而有名位闻与见之博者而从之问其人之孰可举者卒亦未见焉 我们可以从上文中读出这是一句“予”对举荐人才的认识,首句自谦,“愚且贱”“闻与见”连续两个并列的词组,其语义完全不同,其间宜断开,而末句“卒亦未见焉”,在上文中连续出现过两次,可以迅速与前句断开。 2、找名词(代词) 例如: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求答题。 孟子曰:“今之事君者曰:…我能为君辟土地,充府库。?——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君不向道,不志于仁,而求富之,是富桀也。…我能为君约与国,战必克之。?——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君不向道,不志于仁,而求为之强战,是辅桀也。由今之道无变今之俗虽与之天下不能一朝居也。” 用斜线(/)给下面句子断句。 由今之道无变今之俗虽与之天下不能一朝居也 分析:句中的名词有“道、俗、天下”等,找出了这几个名词,句子就断开了。

中考文言文复习教案

中考文言文复习教案 教学目标:梳理文言文考点,理解文言语法现象; 掌握停顿、短句的方法和规律 学会翻译,把握文意。 教学类型:复习课 教学时数:两课时 开篇词: 提到文言文,我们就要着眼于中考,南通中考文言文试题,一般取材于课外。考查内容主要包括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语句理解与翻译、文言文内容分析与名句默写等。考查的形式一般分为单项考查和综合考查两种。本节课,我们就文言文句式、文言文断句、停顿内容做一次复习。首先我们来看第一项文言文句式。 ●文言句式理解 一、导入语 文言文中有些与现代汉语表达方式不同的句式,掌握这些特殊的句式,有助于对文言语句的理解。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主要有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固定句式等。 二、课前热身 选出属于被动句的一项。 A.菊,花之隐逸者也B.士卒多为用者 C.甚矣,汝之不惠D.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问:怎么做出来的: 这道题考查辨析文言句式。其中A项是判断句,C项是谓语前置句,D项是定语后置句,只有B项是被动句(“为”表被动)。教师总结做题方法:①掌握特殊句式的特点,特别是其标志性词语。②积累时,要记例句,不能脱离语境孤立记忆。 三、知识梳理

根据已学知识回顾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固定句式句式特点,并各找一例子。(学生交流,归纳) 1.判断句常见的形式有以下几种: (1)“……者,……也”“……,……也”“……,……者也”“……者,……”等形式。如:①陈胜者,阳城人也。 ②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③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④菊,花之隐逸者也。 (2)采用副词“乃”“即”“则”“皆”“是”“为”等表示判断。 如: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②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③ 梁父即楚将项燕。 ④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⑤ 非死,则徙尔。 ⑥此皆良实,志虑忠纯。 (3)不用语气词,完全由词序来体现。例:此人力士。 2.被动句常见类型有: (1)“见”“……见……于”“于”表被动。如:“吾常见笑于大方之家。” (2)“为”“为……所”表被动。如:①士卒多为用者②为予群从所得。 (3)没有语言标志,意义上表被动如:帝感其诚。 3.倒装句 (1)宾语前置通常分为三种情况: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