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最新]心胸外科题库附的答案

[最新]心胸外科题库附的答案

胸外科题库

一、名词解释

1反常呼吸:是一种病理的呼吸运动,是胸部外伤后至胸部多根多处肋骨骨折,胸壁失去完整肋骨支撑而软化所致,正常人在吸气时胸廓抬起,呼气时胸壁下降;反常呼吸运动正好相反,在吸气时胸廓下降,呼气时胸壁抬

起。

2纵膈扑动:是在开放性气胸时,呼、吸气时,两侧胸膜腔压力不均衡出现周期性变化,使纵膈在吸气时移向健侧,呼气时移向伤侧,称为纵隔扑动。

3凝固性血胸:当血液在胸腔迅速积聚且积血量超过肺、心包及膈肌运动所起的去纤维蛋白作用时,胸腔内积液发生凝固,成为凝固性血

胸。

4 创伤性窒息:是钝性暴力作用于胸部所致的上半身广泛皮肤、黏膜、末梢毛细血管淤血及出血性损害,是闭合性胸部伤中一种较为少见的综合征。

5 Horner综合征:肿物压迫颈部交感神经,引起病侧眼睑下垂、瞳孔缩小、眼球内陷、同侧额部与胸壁无汗或少汗。

6 休克:休克是机体遭受强烈的致病因素侵袭后,导致有效循环血量锐减,组织血液灌注不足引起的以微循环障碍、代谢障碍和细胞受伤为特征的病理性综合征。

7 呼吸衰竭:呼吸衰竭是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以致不能进行有效的气体交换,导致缺氧伴(或不伴)二氧化碳潴留,从而引起一系列生理功能和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征。

8 DIC:是许多疾病在进展过程中产生凝血功能障碍的最终共同途径,是一种临床病理综合征。由于血液内凝血机制被弥散性激活,促发小血管内广泛纤维蛋白沉着,导致组织和器官损伤;另一方面,由于凝血因子的消耗引起全身性出血倾向。

9心肌梗死:是指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供应心肌某一节段的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所引起的心肌缺血性的坏死。

二、简答

1、低钾血症、高钾血症的临床表现和处理:

(1)低钾血症临表:①肌无力,一般先出现四肢软弱无力,后延及躯干和呼吸肌。严重者出现软瘫、腱反射减弱或消失②消化道功能障碍,恶心、呕吐、腹胀、肠鸣音减弱或消失等肠麻痹③心功能异常主要为传导阻滞和节律异常④代谢性碱中毒头晕、昏迷、手足抽搐麻木等。

处理:①病情观察检测心率、心律、心电图及意识②减少钾的丢失,遵医嘱予以止吐、止泻等治疗③遵医嘱补钾尽量口服补钾,多进食含钾丰富的食物如肉类、牛奶、香蕉、橘子汁等。见尿补钾,先了解肾功,每小时尿量>40ml。控制浓度,速度不宜过快,控制总量。

(2)高钾血症临表:①因神经肌肉应激性改变,病人很快由兴奋转为抑制状态,神志淡漠、感觉异常、腹胀和腹泻等。②严重者微循环障碍,皮肤苍白、湿冷、青紫及低血压。也可有心动过缓、心律不齐。③心搏骤停

处理:①病因治疗,治疗原发病②禁钾停用一切含钾③降低血清钾浓度促进K (+)转入细胞内和排泄④对抗心律失常

2、低钠血症、高钠血症的临床表现和处理:

(1)低钠血症临表:①轻度血清钠<135mmol/L,病人感疲乏头晕、手足麻木,尿量增多;②中度血清钠<130mmol/L,还伴恶心呕吐、脉搏细数、食物模糊、血压下降,脉压减小,尿量减少;③重度血清钠<120mmol/L,常发生休克。神志不清,木僵,昏迷或四肢痉挛性抽搐,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处理:遵医嘱补充等渗或高渗盐水以维持充足液体量,去除诱因,实施补液疗法,轻、中度者,一般补充5%葡萄糖盐溶液,重度者先输晶体溶液,后输胶体,然后再输注高渗盐水。

(2)高钠血症临表:①轻度缺水量占人体的2%-4%,口渴;②中度缺水量占人体的4%-6%,极度口渴、烦躁、乏力、皮肤弹性差、眼窝凹陷、尿比重增高;

③重度缺水量>体重6%,除上述症状,还可出现脑功能障碍,躁狂、幻觉、谵妄甚至昏迷。

处理:①去除诱因,防止液体继续丢失;②鼓励病人多饮水,无法口服者经静脉输入。

3、常见心律失常心电图特点

(1)窦性心动过速:成人窦性心律频率>100次/分,大多在100-180次/分之间,P波正常,每个P波后有一个QRS波,PR间期和QRS波均正常。

(2)窦性心动过缓:成人窦性心律频率40-60次/分,常同时伴窦性心律不齐(即不同PP间期之间>0.12秒)。

(3)房早:P波提前出现,形态与窦性P波不同,提前P波的P-R间期>0.12秒,QRS波群形态正常,期前收缩后常见不完全性代偿间歇。

(4)房扑:P波消失,代之以锯齿状波动,即F波,心房率250-350次/分.QRS 波群形态正常

(5)房颤:P波消失,代之以小而不规则的基线波动,形态振幅各不相同,称f 波,频率350-600次/分.心室律极不规则,多在100-160次/分之间。QRS波群形态一般正常。

(6)室性期前收缩:QRS波群提前出现,形态宽大畸形,时限超过0.12秒,其前无P波,T波与QRS波群主波方向相反,期前收缩后有一完全性代偿间歇。

(7)室性心动过速:连续出现三个或三个以上室性期前收缩,QRS波群宽大畸形,时限大于0.12秒,T波与QRS波群主波方向相反,心室率一般100-250次/分,房室分离,产生心室夺获

(8)室扑:正弦波图形,波幅宽大而规则,频率150-300次/分。

(9)室颤:形态振幅及频率完全不规则的颤动波,频率150-500次/分,无法辨别QRS波群、ST段及T波。

4、试述胸部的解剖生理

胸部由胸壁、胸膜和胸内器官三部分组成。

胸壁有胸椎、胸骨和肋骨组成的骨性胸廓及附着的肌群、软组织和皮肤组成。骨性胸廓具有支撑、保护胸腔内器官并参与呼吸作用。

胸膜及胸膜腔胸膜腔为潜在的密闭腔隙,其内有少量浆液起润滑作用。腔内压力维持在-10~-8cmH2O,吸气时负压增大,呼气时减小。负压的稳定对维持正常呼吸非常重要,并防止肺萎缩。

5、试述肺的生理功能

1)呼吸功能

通气功能:吸气时,肋间肌和膈肌收缩,胸膜腔容积增大,负压增高,肺组织膨胀,肺内压随之下降,气体经呼吸道进入肺泡。呼时,肋间肌和膈肌松弛,胸膜积减少压增高,负压降低,肺内压增高,气体经呼吸道排出体外。

换气功能:肺内的气体交换在肺泡和毛细血管之间进行。

2)非呼吸功能:通过呼吸调节血浆中的碳酸含量维持人体内的酸碱平衡。

6、试述食管的解剖生理:

食管有3处生理狭窄:第一处在食管入口处,第二处在主动脉弓水平,有主动脉和左主支气管横跨食管,最后一处在食管穿膈肌裂孔处,这3处常为肿瘤、憩室、瘢痕性狭窄等病变的区域。

食管壁由内向外由黏膜层、粘膜下层、肌层和外膜构成,无浆膜层是术后易发生吻合口瘘的因素之一。食管的血液供应来自不同的动脉,呈节段性,动脉间虽有交通支,但不丰富。特别是主动脉弓以上部位血液供应差,故食管术后愈合能力较。

7、食管癌术后的饮食护理:

1)患者一般于手术后5~7天开始饮水及进食,应先试喝水,若无不适,再开

始进流食,并注意观察患者进食后的反应,如有无腹痛、腹泻、反流等,宜少食多餐,保持每日6~8次,每2小时100ml。

2)应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流食,根据患者进食后的反应,

逐渐改变进食的质和量。若无特殊不适3周可进普食。

3)嘱咐患者进食后2小时内不要平卧,保持半卧位,以防发生倒流及反流性食

管炎。

8、食管癌术后发生吻合口瘘的原因及处理措施

原因:是食管癌术后的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5%左右。其发生原因与吻合方式、吻合口有无张力、吻合口有无继发感染、病人手术前的营养状况等因素有关。吻合口瘘一般在术后4~6天发生,也可更迟。

处理措施:

1)嘱患者立即禁食2)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并按常规护理。3)遵医嘱抗感染治疗及营养支持。4)严密观察生命体征。5)需再次在手术者,积极做好术前准备。

9、大咯血的处理原则:

1)一般处理

对大咯血病人要求绝对卧床休息。医护人员应指导病人取患侧卧位,并做好解释工作,消除

病人的紧张和恐惧心理。咯血期间,应尽可能减少一些不必要的搬动,以免途中因颠簸加出血,窒息致死。同时,还应鼓励病人咳出滞留在呼吸道的陈血,以免造成呼吸道阻塞和肺不张。

2)药物止血治疗

①垂体后叶素:可直接作用于血管平滑肌,具有强烈的血管收缩作用。使肺小动脉的收缩,肺内血流量锐减,肺循环压力降低,从而有利于肺血管破裂处血凝块的形成,达到止血目的。

②血管扩张剂:通过扩张肺血管,降低肺动脉压及肺楔压及肺楔嵌压;同时体循环血管阻力下降,回心血量减少,肺内血液分流到四肢及内脏循环当中,起到“内放血”的作用。造成肺动脉和支气管动脉压力降低,达到止血目的

10、试述1型呼衰和2型呼衰的区别,为什么2型呼衰要持续低流量吸氧?

1)区别:

I型呼吸衰竭: 主要由肺实质病变引起。血气主要改变是动脉氧分压下降,这类患者常伴有过度通气,故动脉PCO2常降低或正常。由于肺部病变,肺顺应性都下降,换气功能障碍是主要的病理生理改变,通气/血流比例失调是引起血氧下降的主要原因。

Ⅱ型呼吸衰竭: 又称通气功能衰竭。动脉血气改变特点是PCO2增高,同时PO2下降。可由肺内原因(呼吸道梗阻,生理死腔增大)或肺外原因(呼吸中枢或胸廓的异常等)引起。基本的病理生理改变是肺泡通气量不足。

2)Ⅱ型呼吸衰竭会有二氧化碳潴留,当血中二氧化碳潴留的量达到一定程度时,会刺激化学感受器,兴奋呼吸中枢,高流量吸氧会降低二氧化碳潴留,血中二氧化碳的量不能刺激化学感受器引起呼吸中枢兴奋,导致呼吸的减弱甚至停止。

11、肋骨骨折的处理原则

闭合性肋骨骨折:1)固定胸廓,处理反常呼吸2)镇痛3)必要时建立人工气道4)合理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开放性肋骨骨折:1)胸壁伤口彻底清创,对肋骨断端行内固定。2)肋骨骨折致胸膜刺破者,需行胸腔闭式引流术。

12、胸腔壁式引流的护理要点?

1)保持管道密闭性:引流管周围用纱布严密包裹:水封瓶长玻璃管末端入水中3~4cm,并始终保持直立;更换引流瓶或搬动病人时,要双向夹闭引流管。

2)严格无菌操作,防止逆低于行性感染:保持引流装置无菌,每周更换一次引流瓶;引流瓶低于胸壁引流口60~100cm。

3)观察引流,保持引流通畅:观察并准确记录引流液的色、质、量,定时挤压引流管;密切注意水封瓶玻璃管中水柱波动情况,以判断引流是否通畅:嘱患者半坐卧位,鼓励其咳嗽及深呼吸,以促进积液积气的排出,促进肺复张。

13、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拔管指征及拔管后观察要点?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