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强化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

强化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

强化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

作者:李亚莉

来源:《职业·下旬》2010年第11期

世界卫生组织早在1948年就提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身体不虚弱,还应是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性都处于完好状态。近年来,青少年由于心理原因而导致的违法犯罪案件已屡见不鲜,让人瞠目结舌。有关部门进行的心理调查表明,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如紧张、冷漠、自私、任性等。学生由于病态心理而导致行为上的缺失,甚至去犯罪。这不仅严重地影响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危害。因此,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已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一、探究青少年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

教师只有先找到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源由,才能有针对性的教育学生,帮助他们走出心理困境。造成青少年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下文笔者就家庭、社会、学校和青少年自身心理因素四个角度进行探求。

1.家庭的影响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长的言行、处世方法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而有些家长恰恰忽略了这一点,有些家长在孩子稍有不对时就大声训斥,使孩子产生压抑感、挫折感;有的家庭由于父母离异,孩子从小缺乏管教,为所欲为;而更多的家长则是过分地溺爱孩子,使孩子有了依赖的心理,缺乏适应能力。由此可见,家庭教育的不当,是孩子出现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2.学校的影响

作为一名教师,在这方面笔者感触颇深。人们常把青少年比喻为三春的禾苗,而学校则是培育禾苗的“热土”,不仅要为“禾苗”提供充足的阳光、水分,还要锄去影响它健康成长的“蒿莠”。学校要警惕校内不良风气的产生,注意校风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在过去应试教育的理念下,学校长期以来,重智育、轻德育,忽视对学生心理问题的关注及矫正;重课内、轻课外,忽视对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重分数、轻能力,忽视对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师,要按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成长规律来培养教育学生,不能揠苗助长,急于求成。

3.社会的影响

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旧思想、多元化的价值理念和生活方式相互交锋,冲击着青少年的内心世界,社会竞争的加剧,使他们不得不面对升学和就业的压力。在这些压力面前,有的学生能勇敢地面对,积极地迎接挑战;也有的学

生退缩了,产生了自卑、怯懦等心理问题。所以,来自社会上的一些负面影响和压力,也使一些学生产生了不健康的心理问题。

4.自身心理因素的影响

青少年在身体发育方面已接近成年人,但心理尚不成熟。这就使他们在心理上出现了不平衡和动荡的特点。他们精力充沛,但容易冲动;他们感情丰富,但缺乏克制力;他们敢做敢为,但缺乏理智约束。对于这些心理上的变化,青少年自己还没有做好思想准备。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就有可能出现心理问题,这一时期也是心理问题的多发期。

二、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1.利用德育课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技工学校现在使用的《德育》教材,是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最新编写的。它已将“培养健康心理”的内容收入其中,成为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坚实阵地。通过学习教材,就可以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心理特征,克服不良心理的影响,让他们自觉提高对社会的适应能力,抵制不良诱惑和不良行为的侵袭,让他们正确面对人生的顺境与逆境,正确应对挫折。

2.对家长进行心理教育和辅导

家庭环境与学生的身心发展息息相关。大部分学生的心理问题都可以从家庭中找到根源。因此,要重视对家长的心理教育和辅导。学校可以通过拜访家长,组织家长座谈会等方式,让他们了解青春期学生的心理特征,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无论是鼓励孩子,还是批评他们,教师都要遵循他们的心理特点,使用正确的教育方法。希望家长和学校共同携手,帮助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走出困境。

3.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学校可以搞一些问卷调查,了解和掌握他们心理动态,在此基础上,定期举办一些心理健康、心理保健等讲座,给学生以辅导。同时,学校可以组织教师进行心理学的培训。另外,学校还可以常年开设心理咨询室,心理活动室,或开设心理咨询电话热线。通过这些举措,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心理指导,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总之,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有利于学生道德素养的形成,有利于学生正确看待社会,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让我们都来关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携手共铸未来!

(作者单位:山西大同煤炭技师学院)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