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国情省情

国情省情

国情省情

(一)我国的地势、地形和气候

我国的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呈三级阶梯分布,第一阶梯是青藏高原,第二级阶梯上分布着大型的盆地和高原,第三级阶梯上分布广阔的平原。

中国有四大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中国有四大盆地(按面积大小依次为):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吐鲁番盆地是中国地势最低的盆地。中国有三大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巢湖为我国的五大湖泊,其中江西鄱阳湖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淡水湖。青岛湖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湖泊,西藏纳木错为海拔最高的大湖,青海察尔汗盐湖是我国最大的盐湖。

长江为我国最长、年经流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

中国的季风气候十分显著,主要有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还有云南的西双版纳(受印度洋西南季风的控制盒太平洋东南季风的影响)等部分地区的热带季风性气候。

另外,中国的西北地区由于身居内陆,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降水少。而西南地区是高原山地气候。

以秦岭—淮河为界,以北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以南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我国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具有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的特点。我国各地的降水量季节分配不均匀,全国大多数地方的降水量集中在5-9月份。

我国气象灾害有如下特点:①种类多;②范围广;③频率高;④持续时间长;⑤群发性突出;⑥连锁反应显著;⑦灾情重。

我国气象灾害主要有:干旱、暴雨、热带气旋(台风)、风雹、低温冷冻、雪灾、冻雨。 我国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的级别依据气象灾害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态度一般划分为四级:Ⅳ级(一般)、Ⅲ级(较重)、Ⅱ级(严重)、Ⅰ级(特别严重),依次用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表示,同时以中英文标识。

(二)我国的能源与资源

我国能源资源特点:能源资源总量比较丰富、人均能源资源拥有量较低、能源资源分布不均衡、能源资源开发难度较大。

我国能源资源结构是以煤为主(75.2%),水力居次(22.4%),油气为辅(2.4%)。各地区呈现明显的差异。

中国是目前世界上第二大能源消费国。目前我国基本能源消费占世界总消费的1/10,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能源资源是能源发展的基础。我国能源生产量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居世界第三位。

世界上水能分布很不均匀。据统计,已查明可开发的水能,我国占第一位,其次为俄罗斯、巴西、美国、加拿大。

我国幅员辽阔,大部分地区位于中纬度,太阳高度角比较大,各地每年太阳总辐射量大约在80-220千卡/厘米2。其中从大兴安岭向西南,经北京西侧、兰州、昆明,再折向北到西藏南部,这一条线以西、以北广大地区,太阳能资源特别丰富。

地壳中地热资源的分布是不均匀的。从已发现的高温地热区看,绝大多数分布在板块构造的边缘地带——环太平洋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带。这些地带地壳不稳定,地壳内部的热能易于从这些薄弱地带传到地表,因而地热能比较丰富。我国的地热资源也很丰富,已发现的温泉有2000多处。我国东南沿海和西藏、云南一带,有许多温泉和热泉,是地热资源丰富的地区。

我国风能的分布,一般地说,北方多于南方,从海边向内地迅速减弱,内陆又增强。从时间来说,冬春两季风力普遍大于夏秋两季。

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是:(1)土地资源丰富,类型多样;(2)山地多,平地少,耕地比重小;(3)农业用地绝对数量多,人均占有数量较少。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4)各类土地资源分布不均,土地生产力地区差异显著。

我国东北、黄淮海和长江中下游三个粮食主产区,涵盖11个省份,土地面积占全国五分之一多一点,耕地面积和人口却占全国的50%以上,粮食播种面积占全国60%以上,粮食总产量约占全国的65%。

我国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

“十二五”规划指出,应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首要目标。

我国的水资源总量占世界水资源总量的7%,居第6位。但人均占有量仅有2400立方米,为世界人均水量的25%,居世界第110位之后,是全球13个贫水国之一。

2009年,全国森林面积19545.2万公顷,森林覆盖率20.36%。森林蓄积137.2亿立方米。全国除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外,人工林面积6168.8万公顷,居世界首位。

我国三大林区:最大的林区是东北林区、第二大的林区是西南林区、其次是东南林区。 我国的煤炭资源分布面较广,全国2300多个县市中1458个有煤炭储存,但90%的储存量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北地区,尤其是晋陕蒙三省区,占到全国总量的63.5%,山西省煤炭探明储量占全国探明储量的1/3。从东西方向看,煤炭85%分布于中西部,沿海地区仅占15%。

我国的石油、天然气资源集中在东北、华北(包括黑龙江)和西北,共占全国探明储量的86%,集中程度高于煤炭。储量最大的省区是黑龙江(占全国31.8%)、黑龙江(18.6%)、辽宁(12.7%)和京津冀(12.7%),其次是新疆(8.1%)、河南(4.4%)等。

我国矿产资源的特点:(1)矿产资源总量丰富、品种齐全,但人均占有量少。我国人均矿产资源拥有量少,仅为世界人均的58%,列世界第53位;(2)一些重要矿产短缺或探明储量不足。某些重要矿产的消费对外国资源的依赖程度比较大,2009年我国铁矿石消费对进口的依赖程度已经达到69%。

我国是稀土资源最丰富的国家,稀土储量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举世闻名的内蒙古白云鄂博矿,是世界最大的稀土矿山,稀土储量几乎占世界总储量的一般(以轻稀土为主)。 我国资源存在的主要特点有: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少,总体质量不高,分布不均,开发程度和利用率低。

(三)我国的人口与民族

我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约占世界的1/5。

老龄化社会是指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10%,或者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7%以上的国家和地区。预计到本世纪中叶,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

人口将超过总人口的1/3。预计在“十二五”时期,我国老年人口将出现第一次增

长高峰。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从“十一五”年均净增480万提高到“十二五”

的800万左右,在2015年总量将突破2亿。

我国人口的分布很不平衡,以黑龙江省黑河至云南省腾冲一线为界的东南地区,国土面积不到全国的一半,人口却占到全国的94.4%;而面积超过国土一半的西北地

区,人口只占全国的5.6%。

我国人口的构成特点是农业人口占人口的比重大,但在工业化进程中,大批农村人口将逐步转变成城镇人口。预计在“十二五”时期,城镇人口将突破7亿,人口城

镇化率超过50%,城乡人口格局将发生重大变化。“十二五”期末,我国人口总量

将达到13.9亿左右。我国城镇人口比重为46.6%,不仅远低于高收入国家70%以

上的水平,而且低于世界50%的平均水平。

我国15-64岁的劳动适龄人口达到9.75亿人,占全部人口的比重为73%。

我国实行计划生育三十多年来,一共少出生了3亿多人口,我国的人口总量由原来占世界人口的1/4降为1/5。不过由于我国人口基数过大,目前我国每年净增人口

仍然有1400万,计划生育政策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仍将是我国的基本人口政策。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到2020年我国人才发展的总体目标,即培养和造就规模宏大、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确立国家人才竞争比较优势,进入世界人才强国行列,为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

主义现代化奠定人才基础。围绕这一目的,《人才规划》提出了“服务发展、人才

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的人才发展指导方针。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今后10年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目标:2012年教育投入占GDP的4%;招考制度不再“一考定终

身”;义务教育缓解“择校热”;学前一年毛入园率95%;教师行业建立准入和退

出机制;大学推行“择校分开、管办分离”;新增劳动力受教育年限13.5年;20%

劳动人口受过高等教育。

目前,我国公共教育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不足3%,低于4.6%的世界平均水平,而发达国家一般超过5%。我国就业人员中受教育程度为初中以上的比重大

68.9%,比2006年提高5.6个百分点。

中国少数民族分布的特点: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

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前九个排序为:壮、满、回、苗、维吾尔、土家、彝、蒙古、藏。壮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

我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少数民族居住,绝大部分县级单位都有两个以上的民族居住。中国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新疆、宁夏、广西、西藏、云南、

贵州、青海、四川、甘肃、辽宁、吉林、湖南、湖北、海南、台湾等省、自治区。

中国民族成分最多的是云南省,有25个民族。

截至目前,全国共建立了155个民族自治地区,其中自治区5个、自治州30个、自治县(旗)120个。在全国55个少数民族中,有44个民族建立了自治地区。实

行区域自治的少数民族人口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比例超过70%,民族自治地方的

面积占我国国土总面积的64%左右。

(四)我国的综合国力

2010年中国经济总量首次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超过3000美元。

我国外汇储备和财政收入分别达到2.8万亿美元和8.3万亿元,位居世界前列。

据海关统计,2010年全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29727.6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

34.7%;其中出口15779.3亿美元,增长31.3%;进口13948.3亿美元,增长38.7%;

贸易顺差为1831亿美元,同比减少6.4%。

201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39798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3%,增速比上年加快1.1个百分点。第一产业增加值40497亿元,增长4.3%;第二产业增

加值186481亿元,增长12.2%;第三产业增加值171005亿元,增长9.5%。

钢、煤、水泥等主要工业产品产量稳居世界第一位。

到2020年实现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50%。

2010年全年粮食总产10928亿斤,增产312斤,实现了半个世纪以来的首次“七连增”。预计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5800元,实际增长10%左右。国家统计局分析,

我国今年粮食增产的原因有:面积增加,气候条件有利,以及粮食单产提高。

2010年是大规模高铁建设逐步进入收获期的一年,郑西、沪宁、沪杭等高铁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我国高铁运营里程达到8358公里,在建里程1.7万公里,无论是运营里程、运营速度还是建设速度,均居世界第一。

京沪高速铁路是世界上一次建成线路最长、标准最高的高速铁路,也是我国建国以来一次投资规模最大的建设项目。

2010年12月24日,我国水利工作会议在江苏南京召开。

“十一五”时期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实现恢复性增长,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从0.45提高到0.50.

我国水资源节约保护不断加强,节水型社会建设深入推进,提前完成“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万元GDP用水量降低20%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的目标。

我国水利改革迈出新的步伐。初步形成了以政府投资为主导、社会投资为补充的水利投融资机制。国有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基本完成,“两项经费”得到落实。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水资源管理体制不断健全,全国72%的县级以上行政区域实行城乡涉水事务一体化管理。

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的标准时点为2011年12月31日,时期资料为2011度。普查对象:我国境内的所有江河湖泊、水利机构以及重点社会经济取用水户。全国水利普查所需经费由中央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共同负担,分别列入相应年度的财政预算,按时拨付,确保到位。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给予适当补助。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要把水利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领域,把农田水利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任务,把严格水资源管理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举措,注重科学治水、依法治水,力争通过5到10年努力,从根本扭转水利建设明显滞后的局面,努力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水利现代化道路。

今后五年水利发展的主要目的是:全国洪涝灾害年均直接经济损失占同期GDP的比重降低到0.7%以下;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全面解决,我国干旱灾害年均直接经济损失占同期GDP的比重降低到1.1%以下;完成70%以上的大型灌溉区和50%以上的重点中型灌区骨干工程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任务;我国万元GDP用水量降低到140立方米以下,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到80立方米以下,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3;全国重要江河湖库水功能区主要水质指标达标率提高到60%;预防为主、预防与调处相结合的水事纠纷处理机制基本建立;以公共财政为主渠道的稳定增长的水利投融资体制基本形成。

重点工作任务:因地制宜兴建“五小”水利工程,搞好雨洪资源利用。加快推进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加强牧区水利工程建设。继续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2012年年底前解决规划内农村饮水安全问题,2015年年底前全面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水源条件较差的山丘区,要利用小型集雨设施,发展滴灌、微灌等窖灌农业。进一步治理淮河,加快以入海水道二期为重点的新三项工程建设。确立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

政治常识

(一)党的重大会议

中共一大:1921年,上海,宣告中共成立。

中共二大:1922年,上海,制定革命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

中共三大:1923年,广州,制定革命统一战线(第一次国共合作)方针。

中共四大:1925年,上海,明确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和工农联盟问题。

八七会议:1927年,汉口,纠正陈独秀右倾错误,决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古田会议:1929年,福建上杭县古田村,确立了人民军队建设的基本原则。

遵义会议:1935年,遵义,纠正王明“左”倾错误,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的领导。

瓦窑堡会议:1935年,瓦窑堡,制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第二次国共合作)方针。

洛川会议:1937年,洛川,制定全面抗战路线。

1939年10月,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阐明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革命的三个基本问题,也是中国革命成功的三大法宝。

中共七大:1945年,延安,确定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思想,通过了毛泽东《论联合政府》的报告。

七届二中全会:1949年,西柏坡。一个“炮弹”: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进攻。两个“务必”: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三个转变:工作重心,乡村→城市;总任务,农业国→工业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为新中国成了作了理论和路线、方针准备。

新政协会议:1949年,讨论新中国成立问题(《共同纲领》、国旗、国歌、首都、领导)。

一届人大:1954年,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中共八大:1956年,正确分析了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作为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必须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的重大决策。

1978年5月起,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否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两个凡是”即指“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的遵循”。

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

中共十二大:1982年,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中共十三大:1987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党的基本路线、三步走。

中共十四大:1992年,江泽民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了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

中共十五大:1991年,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2000年2月25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江泽民同志在广东考察工作时第一次明确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么建设党的问题。

中共十六大:2002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中共十七大:2007年,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思想。

十七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作为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抓

紧抓好。

(二)中国外交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内容是: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中国周边外交的方针是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中国同不丹国迄今未建交,但两国关系一直友好。

2005年,中国在亚非峰会首次提出和谐世界理念。2005年4月22日,胡锦涛主席参加雅加达亚非峰会,在讲话中他提出,亚非国家应“推动不同文明友好相处、平等对话、发展繁荣,共同构建一个和谐世界“。这是中国领导人第一次提出构建和谐世界主张。

2007年10月,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上的报告中说:“我们主张,各国人民携手努力,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三)文化建设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分别提出“双百方针“、”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积极进行文化创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我国文化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2010年,“十二五“规划建议中,第一次提出要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

孔子学院成为我国“软实力”最亮品牌。2010年中国在全球建500所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建设的基本思路,就是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两轮驱动,两翼齐飞,推动文化建设走上科学发展的轨道。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四)民族关系

正确认识和处理我国民族关系,最根本的就是要始终不渝地坚持民族平等,加强民族团结,推动民族互助,促进民族和谐。

我国民族工作的主题: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当前民族工作的根本任务是:加快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

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是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本地方事务的权利。

(五)统一战线

爱国统一战线包括两个范围的联盟:一个是大陆范围内以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为政治基础的,团结全体劳动者和爱国者的联盟;一个是大陆范围外以爱国和拥护祖国统一为政治基础的团结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国外侨胞的联盟。

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的主题是大团结大联合。

中国政治制度的基本框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根本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六)对台政策

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就是以和平方式实现国家统一,在一个统一的国家内,允许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并存。

中国的主体部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地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1979年元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郑重宣示了争取祖国和平统一的大政方针,两岸关系发展由此揭开新的历史篇章。

发挥海峡西岸经济区在两岸交流合作中的“先行先试“作用,由点到面地全方位推动两岸交流合作。

(七)军队建设

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国防政策的基本内容是:维护国家安全统一,保障国家发展利益;

实现国防和军队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加强以信息化为主要标志的军队质量建设;贯彻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坚持自卫防御的核战略;营造有利于国家和平发展的安全环境。

中国实行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在战略上坚持防御、自卫和后发制人的原则。

1955年9月,人民解放军开始实行军衔制。1955年9月27日,授予元帅军衔及勋章典礼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隆重举行,毛泽东主席亲自为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等十元帅授衔。

开国十大将军:粟裕、徐海东、黄克诚、陈赓、谭政、肖劲光、张云逸、罗瑞卿、王树声、许光达。

1994年5月12日,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军衔条例》的决定。修改后的现役军官军衔设3等10级:(一)将军:上将、中将、少将;(二)校官:大校、上校、中校、少校;(三)尉官:上尉、中尉、少尉。 士兵军衔肩章版面底色:陆军为棕绿色,海军为黑色,空军为蓝色。士兵的军衔在肩章版面上缀以折杆,无象征符号。两道折杆为上等兵军衔;一道折杆为列兵军衔。

中国人民解放军四总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总装备部。

中国人民解放军七大军区:沈阳军区、北京军区、兰州军区、济南军区、南京军区、广州军区、成都军区。

中国人民解放军各军兵种:陆军、海军、空军、第二炮兵。

人文常识

(一)水利工程

秦国蜀守李冰在成都附近的岷江流域修建综合性的防洪灌溉工程都江堰。

郑国在秦国咸阳附近开凿了郑国渠,灌溉田地400万亩。

隋炀帝于605年下令开凿京杭大运河,加强南北交通,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

元世祖时,为解决运粮困难,开凿会通河、通惠河、胶莱运河。

20世纪90年代:小浪底工程、三峡工程。

21世纪初: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二)天文历法

《尚书》中对日食的记载是目前发现的人类有关日食的最早记录。

《春秋·文公十四年》记载世界公认的关于哈雷彗星的最早记录,比欧美早600多年。 战国时期的《甘石星经》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石申绘制了人类历史上第一张星象表。

在我国历法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二十四节气经过逐步发展,在战国时已完备。

汉武帝时编制第一部完整历书——《太阳历》。

《汉书·五行志》中有世界最早的太阳黑子记录。

东汉张衡对月食作了最早的科学解释,他发明的地动仪,比欧洲早1700多年。

南北朝时期的祖冲之编制的大明历取一周年长度为365.24231481天,和近代科学测定的数值相差仅50余秒。

隋唐时期著名学者僧一行进行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对子午线长度的测定,创造了用于天体测量的仪器——黄道游仪。他还发现了恒星位置移动现象,比英国人哈雷提出恒星自行早了一千多年。

宋元时代传统的天文仪器发展到尽善尽美的程度。元朝科学家郭守敬编制的恒星多达2500颗。他在1280年完成了中国古代登峰造极的历法——《授时历》,以365.2425日为一年,比公历早300年。

(三)医学成就

战国时期的名医扁鹊,采用“望闻问切”四诊法诊断疾病,后世尊为“脉学之宗”。 东汉末年张仲景,后人尊为“医圣”。著有《伤寒杂病论》。

东汉末年,华佗发明的麻醉药剂“麻沸散”,比西方早1600多年,被人誉为“神医”。 唐代孙思邈著有《千金方》,后世称孙思邈为药王。

唐高宗时编《唐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由国家编定和颁布的药典。

明代李时珍编著了中医学巨著《本草纲目》。

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圣农本草经》。(四)教学成就

殷商时已经有了四则运算,春秋战国时正整数乘法口诀“九九歌”已形成,从此“九九歌”成为普及数学知识的基础之一,一直延续至今。

勾股定理相传是在商代由商高发现,比毕达哥拉斯早500多年。

算盘的最早记载是公元190年。明清两代,算盘成为当时工商业贸易中不可缺少的工具。算盘携带方便,运算准确迅速,即便是现在,仍发挥着巨大作用。

南北朝时期的数学家祖冲之将圆周率进一步精确到3.1415926-3.1415927之间。(五)中国文学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中国诗歌,乃至整个中国文学的一个光辉起点。

《诗经》的体例按照音乐性质的不同划分为风、雅、颂三类。《诗经》里大量运用来了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加强了作品的形象性,获得了良好的艺术效果。

《孟子》:是孟子晚年与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共同编纂的。《孟子》记载了孟子的言行,笔带锋芒,常用夸张、比喻和寓言故事增强说服力,是先秦极富特色的散文专集。

《吕氏春秋》:战国末年秦国丞相吕不韦组织属下门客们集体编撰的杂家著作,又名《吕览》。该书喜欢用故事来说理,生动形象,如“刻舟求剑”等故事均出自此书。 汉乐府民歌:汉乐府是继《诗经》之后,古代民歌的又一次大汇集,《陌上桑》和《孔雀东南飞》都是汉乐府民歌,后者是我们古代最长的叙事诗,《孔雀东南飞》与后世的《木兰诗》合称“乐府双壁”。

三曹:曹操、曹丕、曹植的合称。父子三人都是文学家,曹操有《观沧海》、《短歌行》、《蒿里行》等作品;曹丕有《燕歌行》、《典论·论文》等作品;曹植有《白马篇》、《洛神赋》等作品,被称为“建安之杰”,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更有“天下才有一石,曹植独占八斗”的评价。

谢灵运:南朝宋诗人,第一个大量创作山水诗的诗人,其诗充满道法自然的精神,贯穿着一种清新自然恬静之韵味,一改魏晋以来晦涩的玄言诗之风。“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就是他的名句。后世称之为“大榭”。

李杜:唐代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和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的合称。李白被后世称为“诗仙”,

代表作品有《蜀道难》、《将进酒》、《望庐山瀑布》、《早发白帝城》等;杜甫被后世称为“诗圣”,代表作品有《春望》、《咏怀古迹》、《秋兴》、“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

王孟:王维和孟浩然的合称,两人同为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王维外号“诗佛”,有《山居秋暝》、《鹿寨》等作品,苏轼称王维的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孟浩然有《春晓》、《过故人居》等作品。

高岑:高适、岑参的合称,两人同我唐代边塞诗的代表。高适的代表作有《燕歌行》、《别董大》;岑参的代表作有《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等。

苏辛:在这个文学史上,习惯于将两宋词人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两个派系。苏轼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散文家和诗人,豪放派代表人物。辛弃疾也是豪放派的杰出代表,他与苏轼齐名,史称“苏辛”。

李清照:宋代女词人,以词的成就最高。词清新委婉,感情真挚。其文学创作具有鲜明独特的艺术风格,居婉约派之首,对后世影响较大,称为“易安体”。代表作有《声声慢》、《一剪梅》、《如梦令》等。

陆游:南宋爱国诗人,自言“六十年间万首诗”,今尚存九千三百余首,是我们现有存诗最多的诗人。代表作有《示儿》、《书愤》等。

《西厢记》:元代剧作家王实甫的代表作,是我国家喻户晓的古典戏剧名著,它叙述了书生张君瑞和相国小姐崔莺莺邂逅相遇、一见钟情,经红娘的帮助,为争取婚姻自主,敢于冲破封建礼教的禁锢而私下结合的爱情故事。

四大奇书:又名“明代四大长篇小说”,是指《三国演义》(罗贯中)、《水浒传》(施耐庵)、《西游记》(吴承恩)、《金瓶梅》(兰陵笑笑生)。它们分别开创了历史演义传统、英雄传奇传统、神魔小说传统和世情小说传统。

(六)外国文学

《伊索寓言》:相传由公元前6世纪的努力伊索所作,主要反映的是下层平民与努力的思想感情和哲学观点。

《神曲》:意大利作家但丁的代表作,是一部充满隐喻性、象征性,同时又洋溢着鲜明的现实性、倾向性的作品。

《十日谈》:意大利作家薄伽丘的代表作,也是欧洲文学史上的第一部现实主义作品。 《巨人传》:法国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作家拉伯雷的代表作,是欧洲第一部长篇小说。 《乌托邦》:托马斯·莫尔的代表作,表达了人文主义的社会思想。

《哈姆雷特》: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剧作家、诗人莎士比亚的作品。

《悲惨世界》:法国的浪漫主义作家雨果的代表作,它表现了人与社会的斗争。

《叶甫盖尼·奥涅金》:“俄国文学之父”普希金的代表作,是俄国第一部现实主义的诗体小说。

《红与黑》:19世纪中期法国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斯丹达尔的代表作。《

《人间喜剧》:法国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伟大作家巴尔扎克的代表作,是一部法国“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

《复活》: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作家托尔斯泰的作品。

《汤姆·索亚历险记》:美国幽默大师、小说家、作家马克·吐温的作品。

《老人与海》:美国作家海明威著。《老人与海》是海明威的代表作,是一部象征性的小说。

《警察与赞美诗》:美国著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欧·亨利的作品。欧·亨利和法国的莫泊桑、俄国的契科夫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大师。

科技常识

(一)科技史

哥白尼:1543年,哥白尼发表了巨著《天体运行论》,提出太阳中心说。与此同时,A·维萨留斯及其同学M·塞尔维特提出了以心脏为中心的血液循环理论。

伽利略:伽利略用实验事实和严密的逻辑论证,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如“物体越重,落得越快”等错误的理论。1609年他亲自制做一架望远镜发现了太阳黑子。

伽利略是太阳中心说的热心宣传者和忠实捍卫者。

牛顿:牛顿科学创造的顶峰是《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其叙述了运动三定律。

牛顿对科学的最大贡献是万有引力定律。这一定律把地上和天上的物体运动规律

统一了起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力学体系。

我国航天史

1999年11月20日,我国“神舟”一号试验飞船在甘肃酒泉航天发射基地发射成

功。

2001年1月10日,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二号无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发射升空。

2002年2月25日,“神舟”三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

2002年12月30日,我国“神舟”四号无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

2003年10月15日,我国自主研制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

心发射升空,航天员杨利伟成为首位飞上太空的中国人。

2005年10月12日,神舟六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费俊龙和聂海

胜两名中国航天员被送入太空。

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甲”运载火

箭发射升空。“嫦娥一号”卫星是我国第一个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发射成

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月球探测器的国家。

2008年9月25日,神舟七号载人飞船从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神舟

七号载人飞船飞行任务的主要目的是实施中国航天员首次空间出舱活动,突破和

掌握出舱活动相关技术,同时开展卫星伴飞、卫星数据中继等空间科学和技术试

验。

2010年10月1日,“嫦娥二号”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嫦娥二号”卫

星是中国自主研制的第2颗月球探测卫星。

2011年.我国将发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和神舟八号飞船,实施首次空间飞行器

无人交会对接试验。

(二)能源技术

太阳能:一般是指太阳光辐射的能源。太阳能的利用主要有三种形式:光热转换、光电转换和光化学转换。太阳能产品最终目的是为人们的生活服务,太阳能利用设备和建筑一体化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核能:又称原子能,包括裂变能和聚变能两种主要形式。核裂变主要应用于核能发电,技术应用比较成熟。核聚变则有几大优点:安全、无污染、高效,核能中聚变能是一种无限、清洁、安全的理想能源。

生物质能:指由光合作用而产生的各种有机体,是太阳能以化学形式贮存在生物质中的一种能量形式,是一种可再生、永不会枯竭,且对我们地球环境“最友好”的清洁能源之一。目前其主要应用方式有:生物质制沼气技术、生物质气化集中供气技术、生物质气化发电技术、燃料酒精、生物质热裂解液化技术等。

地热能:地球内部的放射性元素不断进行热核反应,产生的巨大热能通过大地的热传导、火山喷发、地震等途径向地表散发,产生了地热能。地热能主要应用方向有:地热发电、地热直接利用、地源热泵技术、地热制冷空调技术、地热能梯级综合利用技术。其中地热发电已经成为某些国家的主要发电方式。

(三)材料工程

超导材料:荷兰物理学家昂尼斯发现,某些金属、合金和化合物,在温度降到绝对零度附近某一特定温度时,它们的电阻率突然减小到无法测量。这一现象叫做超导现象,能够发生超导现象的物质叫做超导体。零电阻和抗磁性是超导体的两个重要特性。使超导体电阻为零的温度,叫超导临界温度。

纳米:纳米是一个物理学上的度量单位,1纳米是1米的十亿分之一。当物质到纳米尺度以后,大约是在1-100纳米这个范围空间,物质的性能就会发生突变,出现特殊性能。

(四)生物技术

转基因食品:是利用现代分子生物技术,将某些生物(包括动物和植物)的基因转移到其他物种中去,改造生物的遗传物质,使其在形状、营养品质、消费品质等方面向人们所需要的目标转变。

细胞工程:是应用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方法,按照人们的设计,有计划地改变或创造细胞内的遗传物质,从而达到控制或改变细胞的功能,快速繁育或培养新的优良品种的技术。它包括:(1)体细胞杂交技术;(2)核移植技术;(3)诱导改变染色体数目的技术。

(五)信息技术

4G:4G是第四代移动通信及其技术的简称,是集3G与WLAN于一体并能够传输高质量视频图像以及图像传输质量与高清晰度电视不相上下的技术产品。4G系统能够以100Mbps的速度下载,比拨号上网快2000倍,上传的速度也能达到20Mbps,并能够满足几乎所有用户对于无线服务的要求。

物联网:物联网的概念是在1999年提出的。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这有两层意思:第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第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

光纤通信:光纤通信就是利用光波在光导纤维中传递各种信息。光纤是用石英玻璃制造的,由两层组成:里面一层叫内芯,直径一般为几十微米或几微米,比一根头发丝还要细;外面一层叫包层。为了保护光纤,包层外还往往覆盖一层塑料。光纤通信的优点:(1)通信容量大;(2)传输损耗低;(3)经济、轻便;(4)抗干扰能力强;(5)保密性能好。

云计算:云计算的核心思想,是将大量用网络连接的计算资源统一管理和调度,构成一个计算资源池向用户按需服务。云计算引入了全新的以用户为中心的理念,具体节省成本、高可用性、易扩展等众多优点。

(六)物理学

物理理论:1864年,麦克斯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并预言光是一种电磁波。1888年,赫兹发现了电磁波。麦克斯的电磁理论成为描述电磁运动的基本理论,被称为自然科学的第三次理论大综合。

磁悬浮列车:磁悬浮技术的研究源于德国,磁悬浮列车是一种靠磁悬浮力(即磁的引力和排除力)来推动的列车。目前,世界上通用的三种磁悬浮技术一是以德国为代表的常导电式磁悬浮,二是以日本为代表的超导电动磁悬浮,这两种磁悬浮都需要用电力来产生磁悬浮动力。而第三种,就是我国的永磁悬浮,它利用特殊的永磁材料,不

需要任何其他动力支持。

原子核物理

高的能量下,这些物质相互转化的现象,以及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和规律。迄今,人们已认识到构成物质的最小组成为三种粒子:轻子、夸克、媒介子。作用在物质上的所有的力可归结为三种:引力、强力、统一的电弱力。

(七)现代宇宙学

多普勒效应:物理学上利用光波波长的相对移动量与相对运动速度成正比来测量物体的运动速度。科学家利用多普勒效应证实了宇宙是不断膨胀的大爆炸理论。

青海省省情简介(英译)

青海省省情介绍 一、概况 青海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因境内有全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青海湖而得名,简称“青”。青海五分之四以上的地区为高原,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属典型的高原大陆性气候,太阳辐射强,光照时间长,地区间差异大,垂直变化明显。 青海彼岸翻译工作室(Qinghai Beyond Translation Studio)mikevan@https://www.wendangku.net/doc/481283349.html, Brief Introduction of Qinghai 1. Summery: Qinghai Province is located in the northwest of Qinghai-Tibet Plateau and Qinghai is named after Qinghai Lake, the largest inland salt lake in China (Short for Qing). The four fifths of area in Qinghai is plateau with its average altitude over 3,000 m above sea level so that Qinghai has its typical plateau continental climate with its strong solar radiation, longer sunshine hours, great regional differences and striking vertical changes. 基本特点:一是地广人稀。青海东西长约1200公里,在东经89°35'——103°04'之间;南北宽约800公里,在北纬31°39'——39°19'之间,面积72.23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7.51%,仅次于新疆、西藏、内蒙古,居全国第四位。到2007年底,全省总人口551.6万人。二是多民族聚居。共有53个少数民族,世居少数民族主要有藏族、回族、土族、撒拉族和蒙古族,其中土族和撒拉族为青海所独有,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46%。全省现有6个民族自治州、7个民族自治县,实行民族自治的地区占总面积的98%。三是资源丰富。共发现各种矿产127种,其中54种储量居全国前10位,9种居全国首位。特别是黄河上游的水电资源,柴达木盆地的盐湖资源、石油天然气资源,以及分布在全省各地的有色金属资源、非金属矿产资源极为丰富,开发前景广阔。此外,具有高原特色的农牧业资源、野生动植物资源和旅游资源也很丰富。四是生态地位重要。青海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素有“中华水塔”之称,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功能区。 Basic Features: 1.1 Vast area and sparse population: Qinghai lies between 89°35' and 103°04'

陕西事业编考试之陕西省省情汇总

陕西省省情知识点 1.中华大地原点在陕西省泾阳县永乐镇。 2.陕西地形的总特点:南北高中部低。 3.北山,泛指陕北黄土高原南缘与关中盆地过渡地带的一系列以灰岩为主的石质山丘。 4.关中盆地号称“八百里秦川”。 5.太白山旳主体由规模庞大的花岗岩体组成,地质学家称其为“太白山花岗岩”。1986年7月,太白山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95年加入世界人与生物圈“中国生物圈保护网络”。 6.终南山素有“仙都”“洞天之冠”和“天下第一福地”的美称。 7.化龙山,山地立体气候明显,有“生物物种基因库”之称。 8.2006年4月5日,米仓山经国务院批准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9.陕西省内湖泊很少,其中,最大的是神木县的红碱淖。 10.陕西省的土地类型主要有山地,丘陵,原,川地,沙地,沼泽等六大类。 11.陕北蕴藏优质盐,煤,石油,天然气等矿产。关中有煤,钼,金,非金属建材,地热等矿产。 陕南产出有色金属,贵金属,黑色金属及各类非金属矿产。 12. 关中八景:华岳仙掌,骊山晚照,灞柳风雪,曲江流饮,雁塔晨钟,咸阳古渡,草堂烟雾,太白积雪。 13.秦岭巴山素有“生物基因库”之称。14.大熊猫,金丝猴,羚牛,朱鹮等12种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15.陕西是中国旅游资源最富集的省份之一,被誉为“天然的历史博物馆”。 16 .陕西省有世界文化遗产一处:西安的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国家级风景区5处:华山风景区,临潼骊山风景名胜区,宝鸡天山风景名胜区,黄帝陵风景名胜区,合阳洽川风景名胜区。 17.陕西影响环境空气质量的首要污染物仍是颗粒物。 18.2011年10月27日,环境保护部发布公告,决定分别授予汉中市留坝县等25个县区,西安市户县甘河镇等16个乡镇,宝鸡市千阳县草碧镇草碧村等8个村“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和”国家级生态村“称号。 19.陕西已形成以机械,电子,纺织,医药,化工,食品等为主体的门类较全,基础较好的工业体系。 20.粮食作物:小麦,水稻,玉米,谷子,豆类,薯类。经济作物主要有:棉花,油菜,蔬菜,水果,烤烟,茶叶等。 21.陕西果业的”四大宝“:苹果,酥梨,猕猴桃,红枣。 22.油料是陕西省第二大经济作物。 23.兴平,武功,杨凌,岐山等地是著名的大蒜产区。 24.1963年发现的”蓝田猿人“,是全国发现的时间最早,最为完整的猿人头盖骨化石。 25.周代的古阴阳历就是我国最早的历法。 26.陕西民间艺术有陕北民歌,秧歌,安塞腰鼓,华县皮影,剪纸,凤翔泥塑,大荔面花,户县农民画,合阳提线木偶等,其中秦腔,长安古乐等51个项目已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7.”全国民间绘画之乡“户县,安塞,洛川,旬邑,宜君,延川。 ”民间剪纸之乡“:定边,靖边富县,洛川,旬邑,安塞。”民间艺术之乡“:安塞,洛川,宜川,凤翔,千阳县南塞乡,合阳县甘井乡。 28.自元代设行省起,陕西的治所一直设在现在的西安市。 29.陕西省目前设西安,宝鸡,咸阳,铜川,渭南,延安,榆林,汉中,安康,商洛10个省辖市和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80个县,3个县级市和24个市辖区,县级行政单位共107个。榆林市面积最大,铜川市面积最小。 30.2006年5月,秦腔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际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31.《女巡按》在新中国成立后由著名剧作家田汉创编为13场京剧《谢瑶环》。 花鼓传统剧《夫妻观灯》,被拍成电影,发行全国。花鼓新剧《月亮光光》在2002年陕西

最新四川省情复习试题及答案

四川省情复习题 1、2005年末,四川总人口为8750万,列全国()。 A、第1位 B、第2位 C、第3位 D、第4位 2、四川是全国最大的()聚居区。 A、藏族 B、彝族 C、回族 D、土家族 3、四川是全国唯一的()聚居区。 A、土家族 B、布依族 C、彝族 D、羌族 4、四川现拥有的世界文化遗产是()。 A、都江堰——青城山 B、峨眉山——乐山大拂 C、九寨沟 D、大熊猫栖息地 5、四川现拥有的世界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是()。 A、峨眉山——乐山大拂 B、都江堰——青城山 C、九寨沟 D、黄龙 6、2005年8月,国家文物局正式公布采用2001年出土于成都金沙遗址的()金饰图案作为“中国文化遗产 标志”。 A、凸目头像 B、三星神树 C、太阳神鸟 D、资阳人 7、被称为中国西部“硅谷”的是()。 A、成都高新开发区 B、绵阳科学电子城 C、西昌卫星发射基地 D、德阳二重集团 8、四川拥有两院院士57名,居全国(),西部第1位。 A、第3位 B、第4位 C、第5位 D、第6位 9、被国际学术界并列为“世界上为社会贡献最大、影响最广的十大名人”之一的是巴中人()。 A、张澜 B、吴玉章 C、郭沫若 D、晏阳初 10、我国最早的历算学家、西汉著名天文学家是四川阆中人()。 A、杨雄 B、司马相如 C、落下闳 D、陈寿 11、四川简称( )。 A、“蜀”或“巴” B、“蜀”或“川” C、“巴”或“川” D、“渝”或“川” 12、四川辖区面积48、5万平方公里,是中国第( )大省。 A、2 B、3 C、4 D、5 13、四川盆地以( )为主,是我国四大盆地之一。 A、浅丘和平原 B、丘陵和山地 C、浅丘和山地 D、山地和平原 14、四川最高点是西部横断山脉的主峰( )。 A、珠穆朗玛峰 B、贡嘎山 C、夹金山 D、峨眉山 15、四川最低点在南边( )的长江之滨。 A、泸州市 B、宜宾市 C、泸州市合江县 D、宜宾市翠屏区 16、四川被列入国家保护的珍稀动物有55种,珍稀动物保护资源居全国() A、第1位 B、第2位 C、第3位 D、第4位 17、四川有充足的水资源,省内河流年径流量3000亿立方米,居全国()。 A、第1位 B、第2位 C、第3位 D、第4位 18、四川有充足的水能资源,水能储藏量约1、5亿千瓦,居全国()。 A、第1位 B、第2位 C、第3位 D、第4位 19、四川已建成的()装机容量330千瓦,是中国20世纪建成投产的最大水电站,也是目前亚洲最大的水电 站。

2011春地域文化-青海省情平时作业及答案

2011春地域文化-青海省情平时作业及答案 2011春地域文化.青海省情平时作业(一)(第一讲、第二讲) 一、填空(2×10=20分) 1.青海省位居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东北部,全省东西长约1200公里、南北宽约800公里,总面积72.12万平方公里。 2.青海省因境内有全省最大的内陆咸水湖青海湖而得名,简称“青”。 3.昆仑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阿尼玛卿山、唐古拉山等山脉横亘青海境内,构成了青海的地貌骨架,将全省分割成青南高原区、西北干旱区和东部季风区三个大的地里区域,也造就了丰富多彩的自然风貌。 4.青海省总人口为 557.3 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约256 万,少数民族人口比重仅次于西藏和新疆,占全国第三位。 5.长江、黄河、澜沧江这三条江河的源头在同一个“摇篮”,那就是平均海拔近 5000 米的青海南部高原。6.昆仑山是世界著名大山,享有“亚洲脊椎”的美称,自新疆起直奔西藏、东跨青海、四川,绵延2500 多公里。 7.青海出土的马家窑文化彩陶中,有不少是国家的艺术精品。例如1973年在大通上孙家寨1995年在同德宗日出土的舞蹈纹彩陶盆是其中的代表性作品。 8、为了巩固汉朝在河湟地区的统治和为长期经营作打算,赵充国上奏朝廷,在河湟地区罢兵屯田。 9、唐代,饮茶成为青藏高原吐蕃等民族普遍的饮食习惯,茶叶成为生活必需品,因此这时在农牧交易活动中茶马互 市渐渐兴起,并成为一般民族贸易的代名词。 10.1949年9月5日西宁解放,1950年 1 月 1 日,青海省人民政府正式成立,青海历史从此翻开了新的一页。 二、名词解释(4×6=24分) 1.湿地:湿地是地球上水陆相互作用形成的具有独特生态功能的自然综合体,在维持生态平衡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被赋予“生命的摇篮、“地球之肾”和“鸟类的乐园”等多种美称。例如,青海湖是我国最大、世界第 二大的内陆咸水湖,1992年被联合国列为国际重要湿地名录,是我国七大重要湿地中面积最大的一处。 2.河湟谷地:河湟谷地是指青海日月山以东、同仁县以北的黄河龙羊峡河段以下流域及其支流湟水流域,是青海 东部达板山与积石山之间一片肥沃的三角地带,主要由湟水谷地和黄河谷地两个河流冲击平谷构成。谷地范围包括省会西宁市和海东地区全部。 3.齐家文化: 齐家文化于1924年首次发现于甘肃广河齐家坪,距今约4000——3600年之间。主要分布在甘肃、青海境内的黄河沿岸及其支流,陕西西北部、内蒙古西部和宁夏部分地方。青海省境内齐家文化遗址有430多处,主要分布于东部河湟地区,特别是民和、乐都两县最为密集。 4.小北京“丹葛尔”:雍正初年,清朝政府在平定青海蒙古贵族罗布藏丹津叛乱后,选定日月山东侧的丹噶尔 作为农牧区间产品交易的“市口”,丹噶尔由此发展成为青海地区最大的农牧产品集散市场。丹噶尔,即藏语“东科尔”的蒙语音译,意为“白海螺”,地处黄河北岸,西海之滨,湟水源头,距西宁市40公里。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在这里结合,丹噶尔附近的日月山就是唐代的赤岭,是青海农牧两区的天然分界线,农耕文化与草原文化在这里相交,唐蕃古道与丝绸南路在这里穿越,众多民族在这里集聚,素有“海藏咽喉”、“茶马商都”、“小北京”之美称。 三、判断题(8×1=8分) 1.青海草原是全国有名的牦牛之乡,牦牛数量占世界总数的三分之一强。(√) 2.青海西北干旱区主要是指青海湖盆地和和河湟谷地。(×) 3. 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脉主峰各拉丹东冰峰西南侧的姜根迪如冰川(√) 4. 祁连山的三大优势矿产资源是煤、石棉、沙金。(√)

陕西省省情省貌试题分析

1. 陕北民歌的种类很多,主要有(ABC) A 信天游 B 小调 C 榆林小曲 D 山歌 2. 信天游是广泛流行于陕北地区的一种民歌,它(ABCD) A 篇幅短小 B 即兴创作 C 一般为两句体结构 D 曲调悠扬高亢,粗犷奔放,节奏鲜明,韵脚和谐,抒情色彩浓 3. 安塞腰鼓由来已久,已有2000年以上历史,(ABCD) A 是陕西民间舞蹈中具有较大影响的舞种之一 B 是一种非常独特的民间大型舞蹈艺术形式 C 安塞县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腰鼓之乡” D 被国务院批准列入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4. 陕北秧歌是流传于陕北黄土高原的民间传统舞蹈,又称(ABCD) A 扭秧歌 B 闹秧歌 C 闹阳歌 D 闹社火、闹红火 5.凤翔彩绘泥塑主要有三大类型:(ABC) A 泥玩具 B 挂片 C 立人(为民间传说及历史故事中人物造像) D 日常生活用品 6.商洛花鼓(ABCD) A 唱腔音乐结构形式单一 B 表演得最突出特点是“跳”和“舞” C 传统剧《夫妻观灯》被拍成电影,发行全国 D 经国务院批准列入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7. 陕南民歌是陕南秦巴山地区的民间文化艺术,(ABCD)

A 紫阳民歌是其代表 B “情歌”占有绝大部分 C 语言形象生动,曲调优美动听 D 适于表演动作、表达情节和反映人物复杂感情 8. 新时期以来,陕西省影视制作实力逐步增强,先后推出了在全国反映强烈的热播电视剧(ABC)。 A 《激情燃烧的岁月》 B 《西安事变》 C 《保卫延安》 D 《亮剑》 9.陕西从元代设行省起,治所一直设在现今的西安市,西安(AC) A 位于关中平原的中部 B 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后发优势 C 面积约1万平方千米 D 常住人口500多万 1. 2008年陕西省自然环境状况有了明显变化,其中(ABCD) A 自然保护区总数达到了51个 B 自然保护区达到了10个 C 10个地级市空气质量良好天数全部超过300天 D 10个地级市空气质量良好天数平均达到321.4天 2.陕西省确立发展的六大特色产业是(BCD) A 轻纺、餐饮 B 旅游、果业 C 能源化工、国防科技 D 高新技术、畜牧业 3. “一线两带”是指(ABC) A 以西安为中心 B 以陇海铁路线陕西段和宝潼高速公路为轴线 C 以线串点、以点带面形成的以高新技术和先进技术为特点的产业经济体系

四川省《公共基础知识》考试大纲

四川省省属政府序列事业单位 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公共基础知识》考试大纲 一、题型 为综合测查应考人员综合素质,《公共基础知识》考试题型包括判断题、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简答题和案例分析(含阅读分析)题五类。 二、内容 第一部分法律 一、法律知识部分 (一)法的概念、本质、特征和作用。 (二)法与经济、政治、政策的关系,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相互关系。 (三)法学上“法的渊源”的专有含义及当代中国法的主要渊源。 (四)法律关系的概念及要素。 (五)立法的概念、当代中国立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以及立法程序。 (六)法的实施及相关概念,我国法律适用的要求、原则和法的效力。 二、宪法部分 (一)宪法的概述、概念、特征、本质、作用和监督。新中国宪

法的产生和发展。 (二)国体和政体。 (三)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四)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基本概念,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我国公民行使权利的基本原则等。 (五)我国的国家机关及其性质和地位、职权、组成和任期等。 三、行政法部分 (一)行政法的概念、渊源及特点,行政法律关系,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及作用等。 (二)行政行为的概念与特征、内容与效力、分类与行政行为的合法要件等。 (三)抽象行政行为的概念、特征与分类,行政立法行为概念、特征、主体与立法原则。 (四)行政征收、行政许可、行政确认、行政监督、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给付、行政奖励、行政裁决等具体行政行为的概念、特征、性质、分类、作用与原则等。 (五)行政合同与行政指导的概念、特征与作用。 (六)行政程序的概念、基本原则和主要制度。 (七)行政违法与行政责任的概念、特征、种类和构成要件等。 (八)行政赔偿的概念、特征、构成要件、赔偿的范围以及行政赔偿请求人、赔偿义务机关和行政赔偿的方式等。 (九)行政复议的概念、特征、基本原则、范围、管辖、程序及

陕西社区考试陕西省省情练习题(带答案)汇总

陕西事业单位公共基础:陕西省情知识试题一 判断题(在下列正确说法题后的括号里画―/‖,不正确说法题后的括号里画―X‖。) 1.陕西省位于中国西北地区的中部。(X)( 黄河中游,中国西北地区东部。 2.陕北黄土高原是我国黄土高原的中心部分。( ) 3.汉中盆地是陕西省水稻和油菜的主要产区,有―陕西小江南‖之美称。( ) 4.陕西省南北气候差异显著,陕北黄土高原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关中盆地和陕南秦巴山地属暖温带半湿润气候,春、夏、秋、冬四季分明。( ) 5.渭河是黄河的最大支流,,流域地区的降水多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水土流失较为严重。 6.丹江不是汉江的最大支流。- 7.成语―泾渭分明‖中的―泾‖是指泾河:.―渭‖是指渭河,其―泾、渭‖分明的自然景观出现于西安市高陵县境内。 8.汉江发源于汉中市宁强县北的米仓山,是长江的最大支流。( ) 9.陕西省的苹果、酥梨、红枣、猕猴桃在国内外市场享有盛誉,被称为陕西果业的―四大宝‖。( ) 10.陕西横跨黄河、苌江两大流域,全省水资源丰富,是一个不缺水的省份。( ) 11.陕西是中国古人类和中华民族文化重要的发祥地之一,从公元前1 1世纪起先后有10个朝代在此建都,时间长达1000多年。( ) 12.陕西的文物宝藏极为丰富,文物密度之大,数量之多,等级之高,为全国第一。( ) 13.明代西安城墙是中国现存最为完整的城垣建筑。( ) 14.隋唐时期是中国佛教发展的鼎盛时期,扶风县境内的法门寺建于唐朝。( ) 15.陕西省目前设10个省辖市和一个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3个县级市,70个县和24个市辖区, 16.西安古称长安,是世界四大古都之一,明代起改名为西安府,西安自此得名。( ) 17.在陕西省辖市中,榆林市面积最大,超过4.3万平方千米;西安市人口最多,超过830万。( ) 18.秦腔作为陕西的重要地方戏剧,源于古代陕西、甘肃一代的民间歌舞,因周以来,关中地区被称为秦,秦腔由此而得名。( ) 19.信天游是广泛流传于陕北地区的一种民歌,它以叙事为主,一般都有场景、人物和故事情节。( ) 20.―腰鼓‖是陕北各地广泛流传的一种民间鼓舞形式,尤以延安市安塞县腰鼓为突出。( ) 21.陕北秧歌是广泛流行于陕北地区民间的一种传统舞蹈,其表演形式主要特点是―扭‖,所以也叫―扭秧歌‖,其中绥德地区的秧歌最具代表性。( ) 22.商洛花鼓在民间也叫花鼓子、地蹦子,突出特点是―跳‖和―舞‖。因此,商洛花鼓的表演也叫―跳花

四川省情省策

四川人文地理概况: 简称“川”或“蜀”, 位于中国西南部,长江上游 邻:东—重庆;西—西藏;南—云南、贵州;北—青海、甘肃、陕西 辖区面积:48.5万平方公里,全国第五大省 行政区划:18个地级市,3个民族自治州,181个县(市、区,其中4个自治县—木里藏族自治县、峨边彝族自治县、马边彝族自治县、北川羌族自治县)地形地貌: A多山与高原。地跨青藏高原、云贵高原、横断山脉、秦巴山地、四川盆地。 B地貌类型齐全。平原、丘陵、山地、高原齐具,总体为东部四川盆地和川西高原山地。 C浅丘和平原为主。我国四大盆地之一。 D西高东低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四周高中间低。 地理高低点:最高点—西部贡嘎山(横断山脉); 最低点—南边长江之滨(泸州市合江县) 气候:亚热带范围,温和湿润。 古人评四川: 三国诸葛亮《隆中对》: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晋代常璩《华阳国志》:蜀沃野千里,号称“陆海”,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入门,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四川之最: 二滩电站——中国20世纪建成投产最大水电站,现亚洲最大

蜀郡郡学——在同一地址办学两千年不断,世界仅此一例彝族聚居区——全国最大 全国文化遗产遗址——最多的省份之一 天然气【尤其气田气】分布——最集中省份 东部盆地——全国日照最少的地区 全国唯一: 羌族聚居区; 拥有世界自然遗产、文化遗产、自然与文化遗产的省份; 世界第一:钒、钛 全国第一: 中国旅游历史文化名城(7座)数量; 松杉植物种类; 钒、钛、锂、银、硫铁矿、天然气等11种; 省内河流年径流量(3000亿立方米); 国内拥有世界遗产最多(5处); 全省共有181个县(市、区); 生猪数量; 2008年猪肉产量,肉类总产量; 林副产品油桐,生漆产量; 西部第一: 人口8127万;两院院士57名;高等学校90余所; 2008年四川GDP,地方财政收入,主要经济指标;

四川省情复习题及答案

四川省情复习题库 一、单选() 1、2005年末,四川总人口为8750万,列全国(C)。 A、第1位 B、第2位 C、第3位 D、第4位 2、四川是全国最大的(B)聚居区。 A、藏族 B、彝族 C、回族 D、土家族 3、四川是全国唯一的(D)聚居区。 A、土家族 B、布依族 C、彝族 D、羌族 4、四川现拥有的世界文化遗产是(A)。 A、都江堰——青城山 B、峨眉山——乐山大拂 C、九寨沟 D、大 熊猫栖息地 5、四川现拥有的世界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是(A)。 A、峨眉山——乐山大拂 B、都江堰——青城山 C、九寨沟 D、黄 龙 6、2005年8月,国家文物局正式公布采用2001年出土于成都金沙遗址的(C)金饰图 案作为“中国文化遗产标志”。 A、凸目头像 B、三星神树 C、太阳神鸟 D、资阳人 7、被称为中国西部“硅谷”的是(A)。 A、成都高新开发区 B、绵阳科学电子城 C、西昌卫星发射基地 D、德阳二重集团 8、四川拥有两院院士57名,居全国(B),西部第1位。 A、第3位 B、第4位 C、第5位 D、第6位 9、被国际学术界并列为“世界上为社会贡献最大、影响最广的十大名人”之一的是巴中人 (D)。 A、张澜 B、吴玉章 C、郭沫若 D、晏阳初 10、我国最早的历算学家、西汉著名天文学家是四川阆中人(C)。 A、杨雄 B、司马相如 C、落下闳 D、陈寿 11、四川简称(B)。 A、“蜀”或“巴” B、“蜀”或“川” C、“巴”或“川” D、 “渝”或“川” 12、四川辖区面积48、5万平方公里,是中国第(D)大省。 A、2 B、3 C、4 D、5 13、四川盆地以(A)为主,是我国四大盆地之一。 A、浅丘和平原 B、丘陵和山地 C、浅丘和山地 D、山地和平原 14、四川最高点是西部横断山脉的主峰(B)。 A、珠穆朗玛峰 B、贡嘎山 C、夹金山 D、峨眉山 15、四川最低点在南边(C)的长江之滨。 A、泸州市 B、宜宾市 C、泸州市合江县 D、宜宾市翠屏区

青海省情

地理概况 雄踞“世界屋脊”的青海省是个神秘而诱人的地方,她仿佛是一块未经雕琢的玉石,粗拙中透出珠光宝气,平静中显出神奇风采。 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东西长约1200公里,南北宽800公里,面积为72万平方公里。境内山脉高耸,地形多样,河流纵横,湖泊棋布。巍巍昆仑山横贯中部,唐古拉山峙立于南,祁连山矗立于北,茫茫草原起伏绵延,柴达木盆地浩瀚无限。长江、黄河之源头在青海,中国最大的内陆高原咸水湖也在青海,因此而得名“青海”。 无论是前往新疆还是西藏、敦煌还是拉萨,青海是人们去往西部旅游时的必经之地,那里大部分土地都是戈壁和雪山,不适合于人居住。但是青海的人文资源和地理资源都十分的丰富,至今仍是登山者的乐园,勇敢者的天堂。 青海是新疆与西藏的融合,有“世界屋檐”的美称。青海东部素有“天河锁钥”、“海藏咽喉”、“金城屏障”、“西域之冲”和“玉塞咽喉”等称谓,可见地理位置之重要。 青海省一大半的工业产值和人口居住在首府西宁,西宁成为青海省的地理中心。青海的地形大势是盆地、高山和河谷相间分布的高原。它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一部分,称为青南高原。 长江源 长江全长6380公里,是世界第二大河,它的源头就是位于青海省南部唐古拉山脉主峰格拉丹东大冰峰。 1979年发现长江的正源是沱沱河。长江源头的景观十分壮丽,雪山冰峰,无垠的草地,蓝天白云倒映在河水中,构成了令人心旷神怡的美景。 从青藏公路入藏,会经过江泽民同志题写的“长江源”碑刻。该石碑离开公路有一公里左右的路程,车开过去相当方便。石碑附近还有一座大桥,因为它是长江从上游算起的第一座桥,因而被称为“长江第一桥”。 黄河源 黄河源位于青海的腹地。在腹地上有昆仑山,颜喀拉山,布尔汉布山;山下有盆地,大片沼泽,是高山雪水形成的花海子,称为星宿海。但它还不是河源。后再经深入的查勘,又发现了三源:一是扎曲,二是约古宗列渠,三是卡日曲。扎曲一年之中大部分时间干涸,而卡日曲最长,流域面积也最大,在旱季也不干涸,是黄河的正源。 青海湖 位于青藏高原上,距西宁150公里,面积4500平方公里,海拔3200米,湖水冰冷且盐份很高。青海湖蒙语叫“库诺尔”,藏语叫“错温布”,也就是“青色的湖”的意思。在青海高原东北部,日月山,大通山和起伏连绵的青海南山环抱着一个高原湖泊——青海湖。 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湖泊,也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面积4400多平方公里,海拔3260多米比古城西宁还高出1000多米,这里气候凉爽。即使在烈日炎炎的的盛夏,日平均温度一般都在15℃左右,是理想的避暑胜地。青海湖蒙语叫“库库诺尔”,意思是“青蓝色的海”,是青藏高原不断隆起后,幸存下来的。 地理气候 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全省均属高原范围之内。地形复杂,地貌多样。全省平均海拔3000多米,最高点昆仑山的布喀达板峰为6860米,最低点在民和下川口村,海拔为1650米。青南高原超过4000米,面积占全省的一半以上,河湟谷地海拔较低,多在2000米左右。在总面积中,平地占30.1%,丘陵占18.7%,山地占51.2%,海拔高度在3000米以下的面积占26.3%,3000米—5000米的面积占67%,5000米以上占5%,水域面积占1.7%。海拔5000米以上的山脉和谷地大都终年积雪,广布冰川。山脉之间,镶嵌着高原、盆地和谷地。西部极为高峻,自西向东倾斜降低,东西向和南北向的两组山系构成了青海地貌的骨

陕西省情+地情市情

综合介绍 【位置面积】陕西省简称“陕”或“秦”,位于中国内陆腹地,地处东经105°29′-111°15′, 北纬31°42′-39°35′之间。东邻山西、河南,西连宁夏、甘肃,南抵四川、重庆、湖北,北接内蒙古,居于连接中国东、中部地区和西北、西南的重要位置。中国大地原点就在陕西省泾阳县永乐镇。全省总面积为20.58万平方公里。 【地貌】陕西地域狭长,地势南北高、中间低,有高原、山地、平原和盆地等多种地形。南北长约870公里,东西宽200至500公里。从北到南可以分为陕北高原、关中平原、秦巴山地三个地貌区。其中高原926万公顷,山地面积为741万公顷,平原面积391万公顷。主要山脉有秦岭、大巴山等。秦岭在陕西境内有许多闻名全国的峰岭,如华山、太白山、终南山、骊山。作为中国南北气候分界线的秦岭山脉横贯全省东西。秦岭以北为黄河水系,主要支流从北向南有窟野河、无定河、延河、洛河、泾河(渭河支流)、渭河等。秦岭以南属长江水系,有嘉陵江、汉江和丹江。 【气候】陕西横跨三个气候带,南北气候差异较大。陕南属北亚热带气候,关中及陕北大部属暖温带气候,陕北北部长城沿线属中温带气候。其总特点是:春暖干燥,降水较少,气温回升快而不稳定,多风沙天气;夏季炎热多

雨,间有伏旱;秋季凉爽较湿润,气温下降快;冬季寒冷干燥,气温低,雨雪稀少。全省年平均气温13.7℃,自南向北、自东向西递减:陕北7℃-12℃,关中12℃-14℃,陕南14℃-16℃。1月平均气温-11℃-3.5℃,7月平均气温是21℃-28℃,无霜期160-250天,极端最低气温是-32.7℃,极端最高气温42.8℃。年平均降水量340-1240毫米。降水南多北少,陕南为湿润区,关中为半湿润区,陕北为半干旱区。 【人口统计】 2008年末,全省常住人口为3762万人,比上年增加人口14万人,其中男性1933.9万人,占51.41%;女性人口1828.1万人,占48.59%,性别比为105.79(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全年出生人口38.64万人,出生率为10.29‰;死亡人口23.32万人,死亡率为6.21‰。城镇人口1583.8万人,占42.1%;乡村人口2178.2万人,占57.9%。人口年龄构成为0-14岁人口占17.75%,15-64岁人口占73.28%,65岁及以上人口占8.97%。 2008年人口自然增长率略有回升,自然增长率为4.08‰。 【民族分布与人口比例】据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陕西省共有54个民族,总人口为35365072人,其中汉族35188693人,占总人口的99.5%,少数民族为176379人,占总人口的0.5%。陕西省的少数民族分布广泛,主要分布在关中地区。关中地区的西安市、宝鸡市、咸阳市、铜川市、渭南市和杨凌示范区少数民族人口占

四川省情简介

四川省情简介 四川气候 一.全省气候特点 四川省地处中纬度、亚热带地区,全省可分为四川盆地、川西高山高原和川西南山地三大地形区。受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和地面地形的综合影响,具有五大气候特点: 1.气候类型多。全省气候类型多达9类;分别为: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山地北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亚寒带、寒带、高山永冻带。 2.山地气候垂直差异大。在山地,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气温明显下降,依次出现从较暖到较冷的多种气候类型。人们通常把这种气候现象称作“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3.季风气候明显。冬季受蒙古高压和阿留申低压的影响,盛行从偏北方向吹来的强劲干冷的冬季风,雨量少,气温低;夏季为太平洋高压和印度洋低压所控制,盛行从偏南方向吹来的暖湿的夏季风,雨量多,气温高。 4.季节气候区域特色鲜明。四川盆地四季分明,川西南地区和川西高山高原区雨、旱季节差异明显。 5.气象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灾情较重。全省范围内大面积发生的主要灾害是干旱,其中,夏旱出现的频率最高,伏旱造成的损失最大。盆地区和川西南山地的旱情程度又普遍重于川西高山高原。暴雨、洪涝和低温也是经常发生的气象灾害,低温雪灾常在川西高山高原地区造成严重的后果。 二.主要气象要素概况 1.气温 全省年平均气温—1.5~20.3℃,三大地形区中,盆地为14.1—18.2℃;川西南山地为10.1~20.3℃;川西高山高原为—1.5~15.4℃。年平均气温,最高在攀枝花市,为20.3℃;最低在石渠,为—1.5℃。极端最高气温在平昌,为41.9℃;极端最低气温出现于川西高山高原区的石渠,为—37.7℃。季平均气温夏季最高,秋季次高;冬季最低,春季次低。 2.降水量 全省年均降水总量315.7—1732.4mm,自东南向西北递减。盆地最多,为783.2~1130.9mm;川西高山高原最少,仅为315.7~906.0mm。雅安是全省降水量最大的地区,素有“西蜀天漏”之说,年均降水量为1732.4mm;其中,1966年曾达2367.2mm,为全省极端最高值。得荣最少,仅有315.7mm。 3.日照 全省年总日照时数为782—2692小时,以四川盆地、川西南山地、川西高山高原的顺序递增。盆地内又呈自西南向东北增加的趋势。川西高山高原1171—2692小时;川西南山地1204~2645小时;四川盆地782~1575小时。全省以理塘最多,达2692小时;宝兴最少,仅为782小时。 三.气象灾害 全省主要气象灾害可分为8类、101种,分别是:干旱(春旱、夏旱、伏旱)、暴雨、洪涝、秋绵雨、低温(春季低温、夏季低温)、大风、冰雹、雪灾。危害最大的是干旱,其中尤以全国农业主产区的四川盆地受影响最大,有时伏旱和秋旱相连,形成伏秋连旱,给农业生产造成重大损失。洪涝可发生于省内各地,其中又以凉山州南部和盆地西部、北部受影响较大。川西高山高原为全省降雹最多的地区。大风造成的灾害以盆地内和凉山州南部较为严重。甘孜、阿坝两州虽大风日较多,但地广人稀,损失一般不大。 四.各区气候概况

最全的四川省情省策

省情省策 人文地理概况:简称“川”或“蜀”,位于中国西南部,长江上游邻:东—;西—;南—、;北—、、辖区面积:48.5万平方公里,全国第五大省 行政区划:18个地级市,3个民族自治州,181个县(市、区,其中4个自治县—木里藏族自治县、峨边彝族自治县、马边彝族自治县、北川羌族自治县) 地形地貌: A多山与高原。地跨青藏高原、云贵高原、横断山脉、巴山地、盆地。 B地貌类型齐全。平原、丘陵、山地、高原齐具,总体为东部盆地和川西高原山地。 C浅丘和平原为主。我国四大盆地之一。 D西高东低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四周高中间低。地理高低点:最高点—西部贡嘎山(横断山脉);最低点—南边长江之滨(市合江县) 气候:亚热带围,温和湿润。古人评:三国诸亮《隆中对》: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晋代常璩《华阳国志》:蜀沃野千里,号称“陆海”,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入门,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之最:二滩电站——中国20世纪建成投产最大水电站,现亚洲最大

蜀郡郡学——在同一地址办学两千年不断,世界仅此一例 彝族聚居区——全国最大 全国文化遗产遗址——最多的省份之一 天然气【尤其气田气】分布——最集中省份 东部盆地——全国日照最少的地区 全国唯一:羌族聚居区; 拥有世界自然遗产、文化遗产、自然与文化遗产的省份; 世界第一:钒、钛 全国第一:中国旅游历史文化名城(7座)数量;松杉植物种类;钒、钛、锂、银、硫铁矿、天然气等11种;省河流年径流量(3000亿立方米);国拥有世界遗产最多(5处);全省共有181个县(市、区);生猪数量;2008年猪肉产量,肉类总产量;林副产品油桐,生漆产量;西部第一:人口8127万;两院院士57名;高等学校90余所;2008年GDP,地方财政收入,主要经济指标;钢、水泥、平板玻璃、化肥、农药、丝、布原盐、白酒、纯碱等产品产量;2007年粮食总产量,油料产量;2007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08年外贸进出口总额;2007年全社会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各项贷款余额。 一、成都: 1.中国历史文化名城2.陆特大开放城市 3.西南地区的科技、商贸、金融中心4.西南地区的交通、通信枢纽 5.中国西部人居环境最佳的现代化城市6.中国最佳旅游城市7.国家卫生城市8.国家环保模城市9.国家园林城市10.国家森林城市11.国家

四川省情简介

四川省情简介 一、经济概况 四川是中国的经济大省、资源大省、人口大省和科教大省,在全国发展格局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2013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2.6万亿元,增长10%,总量居全国第八;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0.1%和12.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1万亿元,增长13.9%;实现进出口总额646亿美元,增长9.2%,主要经济指标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且位居经济大省前列。 四川地域面积辽阔、市场潜力巨大,是西部地区的经济中心。有48.5万平方公里,2013年末常住人口8107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到西部12省区市的1/4,是中国西部最大的商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 2014年一季度四川主要经济指标 指标 绝对数 (亿元) 增速 (%) 全国增速 (%) 增速在前八位 经济大省位次 GDP 5878.5 8.1 7.4 4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9.2 8.7 4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77 12.7 12.0 2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030 13 ——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4794.2 17.4 17.6 4 外贸进出口1054 14.7 14.7 —公共财政收入832 11.4 9.3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917 9.8 9.8 —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932 12.5 12.3 —

2013年四川有关经济指标 指标绝对 数 增幅 或提 高率 增幅或提高率 在前八位经济 大省中的排位 GDP(亿元)26261 10.0 1 #第三产业增加值9256 9.9 1 #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15690 12.1 —#人均GDP(元)32454 9.6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10355 13.9 1 城镇化率(%)44.9 1.37 1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22368 10.1 1 农民人均纯收入(元)7895 12.8 1 全部工业增加值(亿元)11579 11.0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1.1 4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21049 16.7 —#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19754 19.5 4 进出口总额(亿美元)645.9 9.2 4 #出口额419.5 9.1 —#进口额226.4 9.5 —地方公共财政收入(亿元)2784 15.0 —旅游总收入(亿元)3877 18.2 —#接待入境旅游人数(万人次)209.6 -7.8 —#出境旅游总人数(万人)74.2 10.4 —实际利用外资(亿美元)105.7 0.2 —#外商投资实际到位103.6 5 —#在川世界500强企业(家)269 ——实际到位国内省外资金(亿元)8698 11.6 —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营业额(美元)63.4 11.5 —累计境外投资企业(家387 ——铁路营运里程(公里)3518 ——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公里)5046 ——内河港口集装箱吞吐量(万标箱)26.2 ——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亿元)47667 15.9 —

青海省情省貌、时事政治考试题库(公职考试必备资料)

公职考试必备资料 青海省情省貌、时事政治考试题库 (资料答案测试题) 第一讲(山宗水源) 1.青海省位居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东北部。 2.青海省东西长约1200公里、南北宽约800公里,总面积72.12万平方公里。 3.青海省因境内有全省最大的内陆咸水湖青海湖而得名,简称“青”。 4.昆仑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阿尼玛卿山、唐古拉山等山脉横恒青海境内,构成了青海的地貌骨架,将全省分割成青南高原区、西北干旱区和东部季风区三个大的地里区域,也造就了丰富多彩的自然风貌。 5.青海全省平均海拔3000多米,最高点昆仑山的布喀达板峰海拔6860米,最低点民和县的下川口村海拔1650米。 6.青海人口密集的河湟地区盛夏6至8月平均温度为5.4~19.9°,省会西宁也因此被誉为“中国夏都”。 7.青海是全国五牧区之一,青海省的天然草场面积占全国草场面积的十分之一,在全省仅次于内蒙古、西藏和新疆,居第四位。 8.青海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是一个公认的野生动植物王国,经国务院批准的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一二级野生动物有257种,其中分布于青海境内就有69种。 9.为了有效地保护好野生动物,国家和青海省已批准建立了三江源、可可西里、青海湖鸟岛、玉树隆宝滩等著名保护区。 10.青海境内河流众多,水资源丰富,黄河上游是青海省水电资源最密集的地方。 11.青海还是太阳能和风能能资源丰富的地区,有非常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 12.青海少数民族人口约256 万,占全省总人口的近一半。 13.青海省目前共辖有1个地级市、2个县级市、1个地区和 6 个民族自治州。 14.长江、黄河、澜沧江这三条江河,他们的源头在同一个“摇篮”,那就是平均海拔近5000米的青海南部高原。 15.据不完全统计,整个三江源地区的湖泊总面积超过1.3万平方公里,仅半平方公里以上的湖泊就有430个。 16.三江源头地区是我国海拔最高的天然湿地,整个三江源地区的海拔3450~6621米之间。 17.昆仑山是世界著名大山,享有“亚洲脊椎”的美称,自新疆起直奔西藏、东跨青海、四川绵延2500多公里。 18.唐古拉山是青海境内最为险峻的一座山脉,它是青海和西藏的界山,被称为“青藏分水岭”。 19.柴达木盆地资源丰富,素有聚宝盆之称。

陕西省事业单位省情试题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陕西省情知识试题一 判断题 1.陕西省位于中国西北地区的中部。 ( ) 2.陕北黄土高原是我国黄土高原的中心部分。 ( ) 3.汉中盆地是陕西省水稻和油菜的主要产区,有―陕西小江南之美称。( ) 4.陕西省南北气候差异显著,陕北黄土高原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关中盆地和陕南秦巴山地属暖温带半湿润气 候,春、夏、秋、冬四季分明。( ) 5.渭河是黄河的最大支流,,流域地区的降水多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水土流失较为严重。 6.丹江不是汉江的最大支流。 7.成语―泾渭分明中的―泾是指泾河,渭是指渭河,其泾、渭分明的自然景观出现于西安市高陵县境内。 8.汉江发源于汉中市宁强县北的米仓山,是长江的最大支流。 ( ) 9.陕西省的苹果、酥梨、红枣、猕猴桃在国内外市场享有盛誉,被称为陕西果业的四大宝。( ) 10.陕西横跨黄河、长江两大流域,全省水资源丰富,是一个不缺水的省份。( ) 11.陕西是中国古人类和中华民族文化重要的发祥地之一,从公元前1 1世纪起先后有10个朝代在此建都, 时间长达1000多年。 ( ) 12.陕西的文物宝藏极为丰富,文物密度之大,数量之多,等级之高,为全国第一。( ) 13.明代西安城墙是中国现存最为完整的城垣建筑。( ) 14.隋唐时期是中国佛教发展的鼎盛时期,扶风县境内的法门寺建于唐朝。( ) 15.陕西省目前设10个省辖市和一个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3个县级市,80个县和24个市辖区,县级行 政单位107个。( ) 16.西安古称长安,是世界四大古都之一,明代起改名为西安府,西安自此得名。( ) 17.在陕西省辖市中,榆林市面积最大,超过4.3万平方千米;西安市人口最多,超过830万。( ) 18.秦腔作为陕西的重要地方戏剧,源于古代陕西、甘肃一代的民间歌舞,因周以来,关中地区被称为秦,秦 腔由此而得名。( ) 19.信天游是广泛流传于陕北地区的一种民歌,它以叙事为主,一般都有场景、人物和故事情节。( ) 20.―腰鼓‖是陕北各地广泛流传的一种民间鼓舞形式,尤以延安市安塞县腰鼓为突出。( ) 21.陕北秧歌是广泛流行于陕北地区民间的一种传统舞蹈,其表演形式主要特点是扭,所以也叫扭秧歌,其中 绥德地区的秧歌最具代表性。 ( ) 22.商洛花鼓在民间也叫花鼓子、地蹦子,突出特点是跳和舞。因此,商洛花鼓的表演也叫跳花鼓或舞花鼓。( ) 23.陕南民歌多有川楚之风,紫阳民歌是陕南民歌最具代表性的。 ( ) 24.关中道情是陕西皮影戏的剧种,以华县为正宗,盛行于整个关中 25.凤翔彩色泥塑被当地人称为泥货,是凤翔县的一种民间美术工艺作品,在全国众多的民间泥塑中独树一帜。( ) 26.陕西商洛地区处于南北气候交汇带,生物资源种类繁多,中药材资源十分丰富,被誉为中国植物资源的天 然宝库。 27.陕西科教优势明显,科教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前列,西安是全国高校和科研院所最集中的城市之寸。 28.陕西省规划到2012年,全省生产总值要达到9000亿元人民币以上,到2020年全省生产总值超过2万亿元 人民币。( ) 29. 2008年秋季学期起,陕西省已全部免除了接受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 ) 30.陕西省民生八大工程的实施是陕西省公共服务总体水平位居西部前列,接近全国平均水平。( ) 多项选择 1 关中盆地是陕西省的精华之地,它东起潼关港口,西至宝鸡峡,( ) A 东西长约360千米 B 是陕西省人口分布最稠密地区 C 被称为八百里秦川 D 是我国黄土高原的中心部分 2 华山被称为西岳,( ) A 位于宝鸡市眉县境内 B 海拔2160米,是陕西省的最高山峰 C 素有―奇险天下第一山‖之美称 D 是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3 太白山位于秦岭北麓,( ) A 在眉县、太白县、周至县三县境内 B 是秦岭山脉的主峰,为山西省第一高山峰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