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提问艺术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提问艺术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提问艺术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提问艺术

摘要

对于小学数学课堂实践的研究,教育家们一直在探索,一直在改革。他们

所研究的方向非常宽广,包括学生的各个方面,同时也涵盖了老师的各个方向。

教师课堂语言按照学生接受信号为表标志,分为很多种。本文将着重口语

方面进行探究,探究在口语的基础上,基于教师的教学,探究课堂提问的各个

方面。

从以教师为主导者的活动出发,探究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提问。主要是在

现当代教育教学中,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现状、类型等,将课堂提问与艺术结合,基于前人的理论与实践,结合现状,探究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实施策略。最主要的研究是基于自身的课堂实践,全面的发现发展了解课堂,了解学生。更加真实、有效。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

一、小学课堂教师语言的特点

(一)教师语言的特点

信息的传递对所有生物来说都是交流的必要手段。就现在来说,最有效、

直接的信息交流的工具就是语言,语言促进人类快速的、高效的发展。在现代

社会的发展中,对语言的各方面要求也是越来越严格。作为社会发展的基础活

动--教育,对语言的要求也是精益求精。

在教育活动中,教师的语言对于课堂来说至关重要。在教学中,教师语言

有以下特点。[11]

1.科学性

教师的语言中有着特定的教学信息。在运用专业术语时,一定要谨慎严密,运用不当就会引起科学性错误,对学生进行评价时,一定要有概括性与针对性,

积极向上,避免不恰当的语言,科学的进行评价;语言要有逻辑性,顺应学生

身心科学的发展。

2.趣味性

指教学语言能够吸引学生。游戏是每个孩子都具备的,一切具有趣味性的

活动,对学生来说都是没有抵抗力的,同样,趣味性的语言,对于孩子课堂中

注意力的提升,是很大的诱惑。

3.启发性

指教师的语言能够触动孩子,让学生积极地发展,学习知识。启发性对语

言的要求就会更深刻,对学生的各个方面都有暗示与引导。第四,简明性,教

师的语言要言简意赅、简单明了、直击重点。一堂课,时间是有限的,并且从

学生的心理研究来看,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很短,对教师的语言也是巨大的

考验,如果教师语言啰嗦繁杂,不仅教学任务不能完成,还会造成学生对这一

学科的倦怠。

(二)教师语言的艺术性

教师是无法替代的在真实的课堂中对学生进行传道、授业、解惑的职业,

不会因科技的发展而消失。一个教师良好的语言修养,是教师教学能力的基础,因此,一个教师要有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不断完善自己语言的基本功,提升

在课堂中提问语言的精准度,教师语言的艺术性。

1.灵活性

整个课堂的发展方向,都由教师的语言所引导。引导学生一直向前,直到

能够达到本节课的教学三维目标。现代环境下的课堂,将各类学生,按照年龄

这同一个标准都集中在一个课堂,这就对教师的语言有极大的考验,教师必须

拥有灵活的反应能力。意味着,无论是从新知的讲授,对学生回答的评价,还

是对零散话语的概括等,都能够得心应手,处理应急事件,能很巧妙地解除不

必要的麻烦,能够灵活的将学生从误区中拉回来。

2.创造性

教师语言具有创造性,才能吸引学生对未知的探索,进行不断的思考。发

明与发现是创造的两种形式。就现在的发明的定义来看,学生的发展可能达不

到发明的水平,因此,就现在儿童发展的水平,要激起学生自主发现的好奇心。教师语言的创造性,可以从多方面来实现。例如,一堂课的导课环节,从一开

始入手,具有创造性地游戏、谜语或者别样的复习,别样的语言,就能够勾起

学生深深地好奇心,促进学生创造性地培养。

3.情感性

在教学中,教师语言的感情,贯穿着整个课堂,这种艺术将课堂带回生活中,能够促进课堂张弛有度的进行。在观察课上,这位教师在课堂的每一提问

环节,都饱含了丰富的情感,将一节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退位)的数学课,上的仿佛童话故事一般,学生的积极性特别高,积极响应老师的问题。德、智、体、美中,德育为首要位置,教师语言的情感性,不仅仅提升学生的情商,还促进德育的发展。

(三)课堂中教师语言的特点

对于知识的传授,教师的语言必须足够精准,高度概括知识,并且所用语言,要在学生能够接受的范围内。根据所学专业的方向,将从小学数学学科方

面进行研究。

第一,主导性。课堂发展的方向是由教师决定的,每一堂课,都有特定的

教学目标。每一个环节设定的情境下,都有其特别的意义,要达到不同的预设

目标。教师的语言,主导着整个课堂,无论学生的回答、表现如何,教师都有

其对课堂整个方向的掌控,这也是教师语言的最基本的特征。

第二,引导性。在课堂中,教师的语言就像是学生的方向标,引着学生到

达预设的三维目标。由于学生思维的开阔性,对问题的回答是各式各样,教师

基本的语言功底就是要进行合理的评价,利用相应的提问,将走偏了的思维拽

回来,给学生正确的引导。

第三,辅助性。数学讲究严谨,学生的语言多多少少会有瑕疵,或者不够

严谨,或者只能说出其中一部分,这时候不能够否定学生的观点,要在学生回

答的基础上辅助学生,将这一句话补充完整。这时教师要运用比较委婉、情感

性十足的语言,巧妙地对学生进行辅助,让学生重新拾起自信心,并且在心理

方面,如果成功,学生会比较自豪。教师的辅助性对于学生来说是巨大的帮助,同时也消除了学生对回答问题的恐惧。

二、研究设计

(一)理论基础

1.教育的发展

小学课堂的有效提问一直以来都是一个热门话题,就数学学科来说,更加

精湛,文学著作、学者们对于教育教学都有相似却又各具特色的理论与观点。

学校教育在很早就形成了,私塾的成熟、官学的兴起等等,对教育有着极大的

影响。但是一尘不变的就是,各式各样的教学都离不开现代名词“老师”的语

言的指引,“孔子”就是最具代表的人物了。

从古代一路走来,太多的经典让人惊叹,教育在发展,发展中的精髓总让

人感到惊叹,对于课堂中的提问,也是颇为精湛。

2.古代课堂提问相关理论

对于教师的提问,《学记》中也有所指导,“善问者如攻坚木……不善问

着反此”,对于教师如何提问,提出了最根本的方法。教师有效的提问,长期

对学生进行训练,使学生更容易达到教学目标,形成有教学突破。就像《学记》中说的“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此皆进学之道也。”

孔子,世界上第一个提出启发式教学。在《论语·述而》中提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强调了启发式教学的方法,

最主要的是利用课堂提问引导。关于对教师的看法主要有:言传身教、诲人不倦、循循诱善、严宽结合。循循诱善明确的是指,教学中的课堂提问,对于教师来

说是基本技能,要将循循诱善发运用恰当,不断提升自己语言的基本功,要对

问题的深度更加理解,对学生的提问由浅入深,一步一个脚印,提问的形式多

样化,对问题深入思考与理解。

3.国外有关课堂提问的相关理论

最早出现课堂提问记录的是古希腊著名的教育家苏格拉底。提出“产婆术”,是指教师利用提问的方式,对学生所的矛盾或者困惑,进行正向的引导

与启发,让学生自己发现矛盾所在,开始对自己原来认为正确的事物产生疑惑,自己能够推翻自己,找到正确的答案或者结论的一种手段。这种方法反对将知

识直接灌输给学生,不让学生思考,使学生不假思索的接受。它强调在课堂提

问的正确引导下,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思维,在不断的对自己原本认知推翻的

过程中,寻觅出正确的结论,重点培养的是在教学提问的正确引导下,学生自

己进行思维碰撞,开拓学生思维,并且能提出更加精准的结论的过程。

(二)研究方法

1.观察法

通过观察其他教师的课堂,清晰地看出课堂的发展,学生的整体反应,课

堂提问带给学生的方向,整个课堂提问的连接性等等,全面的进行观测。

2.文献分析法

通过搜集相关文献,整理分析,了解其他学者的关于课堂有效提问的理论

知识与观念,通过对查阅到已有的知识观念的思考,掌握自己探究的基础,确

定探究的方向。

3.行动研究法

凭借实习的学习经历,与现在工作环境的平台,走进课堂,感受小学数学

的课堂提问,切身体会,从自身实践中发现课堂提问的各类问题,根据顺序、

难易程度等方面分析,解决问题并且总结出经验。

三、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现状

(一)课堂提问中存在的问题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课堂提问扮演的角色多样化,不仅关系着教师的成长,更是与学生各个方面的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在课堂提

问中多多少少都会发生一些问题,小学数学课堂提问到底存在什么样的问题?[1][9]

1.问题顺序的安排

在一堂数学课中,问题的呈现顺序是重中之重,问题的安排意味着对学生

所学知识或者是新知一种顺序性的回忆与接收。但是由于教师的自身经验、对

学生情况不熟悉等原因,教师对问题呈现的顺序可能会与学生身心发展发生一

些冲突。

学生身体的发展是我们用肉眼可以观测到的,但是学生心理的发展是微妙

至极的,影响着学生对新知的接受能力。儿童的认知发展在皮亚杰的研究中是

根据年龄进行分段。小学阶段的学生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

年级上册教材中,在学习知识点2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不退位减法,这时候学生的逆向思维才刚刚开始,有的同学几乎都没没有开始发展,有些教师就将

“算减法想加法”的方法介绍给学生,这时候就要考虑学生的认知发展。问题

顺序安排的不恰当,使学生跟不上知识之间的衔接。

2.提问形式的设计

无论是年轻的教师还是经验丰富的教师,对于提问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

对于问题形式的设计,也是各有风格。新教师的提问,多半借助于游戏,达到

与学生产生共鸣的效果等教学情境。

新教师往往因为经验不足,对游戏的掌控不到位,会将学生带到游戏上,

反而偏离了提出的问题。并且,不是每一个问题的提出都可以借助游戏来进行,教师可能会将问题与情景无法紧密的结合,导致问题变的枯燥。

经验丰富的教师,教龄相对来说也是比较长的,积累了不少宝贵的经验,

可是,在现代社会的重压等原因下,很多教师出现了职业倦怠,对于课堂提问,

也是会按照最平常的、最普通的形式进行提问,很少会对提问进行新形式的设计,提问难免会干巴巴的。

3.提问问题的有效性

部分教师的课堂提问会出现口头语,经常会在课堂上出现如“对不对”、“是不是”等,并且大量的重复,学生形成一定的条件反射,当老师问“对不对”、“是不是”的时候,学生对于“对”、“是”的回答开始不经思考,开

始消极的应付课堂提问,达不到课堂提问所要的效果。

有些教师的提问语言过于啰嗦,在无意识的情况下问题陈述冗长反复,使

学生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失去兴趣。有的老师将提出的问题进行过多的描述,无

效语言的出现,让原本清晰地问题,越来越复杂化,使学生云里雾里,摸不清

楚状况,反倒失去了问题的有效性。

4.提问语言的情感性

提问的语言,体现着教师的综合素质,教师提问的时候,与学生是近距离

的沟通,更是一种情感的升华。

当融入感情的时候,身体各个部分都会进行无意识的配合,遇到难题时眉

毛紧凑,问题解决时嘴角微微张开等。孩子们在课堂中能感受到教师所要引出

的情感而产生一致的感情。

要求学生课堂的状态或表现,教师也应该如此。有些教师的提问,会很平淡,仅仅只是因为要提问,造成现场无趣,学生提不起兴致,因为老师对此问

题也不感兴趣。想要学生活跃,教师就要用心,感同身受。

(二)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有效提问[8]

1.有效提问的价值

有效的提问,完善学生对问题的回答,有助于学生最基本说话能力的发展,使其条理清晰;教师的有效提问,学生的积极应答,有效的互动提升学生的情商;教师提问时的灵活性、创造性、情感性的处理,对学生有着深刻的影响。

有效的课堂提问将教学知识的板块连接的恰到好处,知识的重难点层层递进,最大化将最近发展区发挥,跳到下一发展区。有助于教育事业按照预定的

标准有条不紊的进行发展。有效的提问,使学生对于知识条理清晰,促进其对

事物分析的准确度,更加沉着稳定。

2.有效提问的原则

对于不同的提问,学生有不一样的思考。问题提问形式的设计不同,学生

的积极性也有区别。对于课堂中的有效提问,也有相应的原则。

(1)目的性原则

每一节课都有相应的教学目标,在对重难点分析的时候,对于所要提的问

题也要重视,注意提问的艺术。每一次的提问,都要抓紧要达到的教育目标,

提问都要有方向,在接近教育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想要让学生某一方面达到什

么样的提升。

(2)针对性原则

提出的问题要符合实际教材,针对客观事实。对于特别知识的处理,也要

有针对性,加深学生的记忆;我们要正视孩子们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学习程度、男女性别、性格特征等方面,有针对性的提问。

(3)启发性原则

问题的提出,实则是想要求学者自己思考出其中蕴含的奥秘,这就要求问

题的启发性。教师对整个课堂负责,并不单单是知识的传授者,现当代缺的就

是创造性人才,在微妙的启发性问题中,对学生大脑最大化的开发,并且有效

的将课堂转移给学生。学生创造力的开发,与启发性的提问密切相关。

(4)逻辑性原则

也称为梯度原则,课堂提问必须在所安排好的教学上进行,根据教学需要,依靠课堂结构去设计。依据学生身心的发展,思维的发展,还有学过的知识板

块的安排等,应该从易到难,步步深入,表现出数学的顺序性、严谨性与科学性。

(5)适度性原则

这里所强调的是问题的难度要根据学生的真实情况设定,“耶克斯-多德森定律”表明动机影响着工作效率的进行。课堂提问必须做到难度适当,要根据

孩子的心理、学习的状况等来设计问题。课堂提问只有在与受教者个人的努力

发生有思考与反应的时候,课堂提问的难度才恰到好处。

3.有效提问的类型[4]

教学最直接、最主要的形式就是提问。教师用精心的设计,触探学生兴趣,推进学生主动的思考。课堂提问的类型可以多方面去划分,美国著名教育家布

卢姆的提问设计模式最为著名,将教学中的课堂提问根据层次水平划分为六层,分别是知识(回忆)水平、理解水平、应用水平、分析水平、综合水平、评价

水平。

(1)知识(回忆)水平提问

此类问题,是已经学习过的知识,对于相关课堂提问,学生在作答的时候,只需要在大脑中找出正确的信息。用的最多的地方就是课堂的复习导入环节、

与新知相联系的同一系列的问题,或者是检查学生对先前知识的掌握情况。例如,一年级学习加法算式各部分名称时,有必要提起减法算式的相应知识。但

是这一水平的提问不宜太多,适度且精简就可以。

(2)理解水平提问

问题难度不是很大,一般用于检查对概念、原理、规律等知识的掌握,这

时候就要求学生能用语言表述学过的知识。例如,在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

下册《分一分》这一节中,在学习新知之后,提出当把一块蛋糕平均分成8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哪个分数来表示?这样的问题才能够达到学生这一时期思维的发展,一般用于讲授新课之后。

(3)应用水平提问

要求孩子会用,能将所学的迁移到具体事物中。在数学课堂中,常检验学

生程序知识的掌握。例如,在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中,学到乘法的结

合律、交换律、分配律,教师便要带着受教者再具体的算式中,灵活的用公式。

(4)分析水平提问

要求学生用已经学习过的知识对问题进行分析,了解其中的规律和实质。

由于难度稍大,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要求较高,问题抛出后还要教师继续引导,

鼓励学生,使学生的分析能力不断得到提升。

(5)综合水平提问

此类问题难度稍大,适用于中高段的孩子,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的,探出知

识板块之间联系,能将各方面整合,给出结论。综合性水平对学生的基础要求

较高,预留的时间要充分,在问题解决上可选择小组探讨,同时培养学生的合

作意识。

(6)评价水平提问

这时的问题加入了受教者的主观意识与自身独特的思想,学生的思考开始

以特定的标准来分析事物,并且加入了主观意识。例如,在北师大版小学数学

一年级下册《认识图形》那一章,学生自己探索将立体图形上的平面移下来,

方法多种多样,就可以提出“你认为他的方法怎么样?”这样的问题等等。

四、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实施策略

(一)有效提问的艺术体现[6]

语言的艺术源于它的灵活性、创造性与情感性,课堂的主要交流通道和媒

介就是语言,课堂语言重要的点睛之笔就是提问,艺术性的提问能带给学生启发、感染和参与的热情。

教师课堂提问的问题,都是在了解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之后,经过深思熟

虑之后进行严密的编排的,有一句话说得好,计划赶不上变化,可能大部分同

学的思绪都跟着老师引导,不排除必然有个别同学从其他方向考虑,这也是个

体差异的表现,所以在教学中易出现生成性的问题,这种生成性的教学问题,

考验了教师的应变能力,也给教育带来了可贵的教育契机和资源。

孩子们无时无刻都想去探索未知的世界,感受奇妙事情的发生。有些课堂

学生踊跃回答问题,有的课堂却死气沉沉。对于高段来说,课堂更加需要游戏,而观察到的大部分都是“严肃”的讲授,在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书中,《神奇的莫比乌斯带》这一节深深的吸引了学生的眼球,小学阶段,无论高段、中段还是低段,好奇心都是非常饱满的。重难点如何克服?教师就要用创造出

各种办法来与学生一同探索,在游戏提问中,一定要注意相应的技巧,根据不

同年龄阶段,创设不同难度、不同形式的问题,开发学生的智力,更增添了学

习的乐趣,对课堂提问艺术性的体现毋庸置疑。

课堂提问的精髓在于教师语调的变化,不同的语调饱含着不同情感。现阶段,小学一年级和二年级学生的考试都需要老师进行读题,平淡的情感读题与

加上重读语调去读题,学生做题的情况大不相同。生活处处是奥秘,奥秘时时

在身旁。有效的课堂提问,将各个方面融会贯通,凝聚于课堂中,有效的课堂

提问,将教师语言的艺术性发挥的淋漓尽致

(二)有效提问的实施策略

1.充分备课

备课是教学的首步,做出教学设计方案(教案),在教案的引导下有助于

展开教学。教案的教学过程是基于课标、教材和受教者情况及自身经验的一种“预设”,根据经验分析,教师的课堂提问占据着重要的组成部分。

首先,必须明确本堂课的教学目标,分析教材,明确一堂课在这一章的地位,了解与小学其他年级知识的连接。第二,教学过程中所有的提问,都不能

忽略的记录下来,包括“对不对”、“是不是”这样的提问,严格按照学生思

维的发展、问题难易程度的阶梯性与其他因素的影响来严格创设问题,将教案

最大程度的进行完善,做到心中有数。

教案将课堂教学中教学目标所要达到预先设定的问题做好充分的准备,但

是并不是说每一个提问都包含于教案中,学生的创造力远远大于教师的预设能力,临时插入问题,或是减少相应的提问都是教师必备的教学素质。

2.同伴研讨

集体备课、重难点研讨、听课评课等都是一种教学交流,不同时间进行不

同活动,研讨包括课堂提问的形式、问题的层次、教师的语言情感等各个方面。认真记录所出现的问题,每一个都进行优化,请教其他教师,探索更加适宜的

方法,不断练习提问,在探讨中修改,提升问题的有效性,将艺术贯穿在课堂

提问中。

3.学生反馈法

课堂提问的对象是学生,对于所提出的问题体会最深刻,学生的反馈是教

师对课堂提问效果最直接的体会。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表情,根据学生回答问题

的方向,根据学生课堂的表现,来反思自己准备的课堂提问是否适宜。

学生心理的活动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教师要随时关注学生整体的动向,注

意学生对所提出问题的反应来进行适当的调节,教师的引导至关重要,问题语

言的精准性,关乎着学生思考的动向,影响着整个课堂发展的趋势。因此教师

必须时刻注意学生的反馈,根据学生的反馈将有效提问向着最利于学生发展的

方向改善。

4.微格教学

高科技在教学中的应用现在已经相当普及,微格教学是指以少数的学生为

对象,在较短的时间内,利用小型的课堂教学,把这种教学过程设置成录像,

课后再进行分析。教师根据片段视频将自己的课堂提问进行观察,提取自己所

有的真实课堂所提出的问题,与自己预设课堂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对比。课堂提

问的效果,可以观察孩子各方面的反应,包括回答的答案、面部表情、其他孩

子的反应,与教师在提问中的互动等方面,进行整体的分析。

5.自我反思

课堂的状态,教师是有深刻体会的。回忆学生是否按照自己问题预设的方

向回答,对于所提出的不同层次的问题,学生举手的积极程度、回答问题的准

确程度等方面。不仅仅自己能够找到本身的问题所在,对于自己发现的问题、

同伴提出的建议,都应该进行深究,调整问题的形式,修改问题的问法等,并

且可以进行同课异构,探索出最适宜学生接受的课堂提问。

五、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实践与反思

(一)教学案例

本节课选自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有趣的图形》第一节《认识图形》,以下为教学过程中的师生提问教学实录:

教学任务教师提问学生活动核心问题的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知从立体图形引入平面图形。在这里通过比较发现“平”的特点。培养学生主动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加强学生对平面的认识与区分二、讲授

新知引导学生对平面图形的辨别有一个初步的认识。让学生感受到图形的形状

与大小无关。区分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感受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特点。加强

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联系,感受面在体上。三、巩固练习将理论知识与生活

相联系。了解不同平面图形的特征。四、课堂小结五、作业 1、老师给大家带

了一些物体,这是上学期大家认识的老朋友了,你们还认识他们吗?(呈现长

方体、正方体、圆柱)2、一起跟他们打个招呼,这位同学是***,我们见到他

会说***你好。3、今天咱们一起认识一个新的朋友,这个物体叫三棱柱,大家

一起给新朋友打个招呼。4、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利用这些物品制作的各种模型吗?

5、我发现呀,所有做汽车的同学,都是用圆柱做的轮胎,为什么不用长方体或者正方体做车轮呢?

6、因为长方体的面太“平”了,那我就要找一位同学上台来摸一摸老师手中长方体平平的面。有没有同学想来感受一下?

7、给大家30

秒的时间,拿出自己的长方体来摸一摸平平的面,并且找一找其他图形中有没

有类似的“平平”的面。8、大家摸到的平平的地方,就是立体图形的面,那圆柱体上容易滚动的那个面是平平的面吗?9、圆柱体上容易滚动、摸起来弯曲的

面叫做曲面,还有球的面也是曲面。我们以后再研究,我们今天来一起研究立

体图形上的这些平平的面(板书:认识图形)1、请同学们想办法将立体图形上的这些“平平的面”移下来,给大家三分钟时间,将自己喜欢的立体图形上的

一个面“请下来”。2、我将同学们请出的图形“搬”上了电脑上,你能找到自己移下来的图形吗?他们分别叫什么名字呢,我们一起来看看。(介绍各个平

面图形的名称)3、这个大的图形是圆,那这个小的图形也叫圆吗?(无论大小,这样的形状都是圆)4、仔细想一想,这些平面图形和原来的立体图形有什么不同?5、刚才大家说到的是这些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不同的地方,那么他们之间又有什么联系呢?6、同学们都是乐于发现的小小生活家,接下来老师将给大家演示立体图形上的平面可以移下来什么平面(动态图画),从正方体上移下来

的是?从长方体上移下来的是?从圆柱体上移下来的是?从我们的新朋友上可

以移下来谁?1、生活中也有很多图形,只要你认真发现,我看咱们班谁有一双火眼金睛能够发现这一幅图片中的图形。(在图片中找平面图形)2、这样的图形你在生活中见过吗?(寻找生活中的平面图形)3、接下来老师要跟大家猜谜语了,这些图形把自己的一部分藏起来了,你能知道他是谁吗?说出他们的名字。(猜平面图形)4、同学们都非常的棒,都能根据一点点图形猜出图形了,老师加深难度,同学们再来猜一下。(找立体图形) 1、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平

面图形,接下来老师要变一个魔术,同学们看好了,这是一个长方体,我们可

以在长方体上找到长方形,老师将把这个长方形的面移下来,接着演示正方体、圆柱、三棱柱,同学们一定要记住了,面在体上。(整理板书)2、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伸出手指,提到说什么图形,你就画什么图形。今天我们学习了平面

图形,同学们下去在身边的物体上找一找,看能不能找到长方形、正方形、圆

和三角形,摸一摸并说给家长听。认识这是长方体,长方体你好。这是正方体,正方体你好。这是圆柱体,圆柱体你好。这个是?三棱柱,你好。记得。长方体的面太平了,滚不动。学生举手,找一位同学上台来摸。学生感受平平的面。

找同学说一说。不是,是弯曲的。叫学生分别展示,并且说明自己移下来的图

形是从哪个立体图形上移下来的。能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这些平面图形都是

平平的,原来的图形都是凸起来的。立体图形可以站起来,平面图形站不起来。平面图形都是从立体图形上移下来的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学生发现生

活场景图中的平面图形,找到位置,并且说出图形名称。学生自由发挥。圆;

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两个答案;正方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学生闭上双眼

在空中画图。回忆水平提问;回顾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上册学习过的立体图形。培养学生优良品质,并且介绍三棱柱,为之后三角形做铺垫。回忆水平提问;

问题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学生能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总无处不在。理解水

平提问;从实际出发,思考为什么车轮用圆柱而不用长方体。理解水平提问;

让一名同学感受,并且做示范,增加学生好奇心,并且有一个好的示范作用。

让学生第一次亲身体会面在体上,增强学生主观能动性。应用水平提问;从侧

面加强学生对平面的认识。开发学生智力,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与动手

能力。奠定了面在体上的知识点基础。分析水平提问;引起学生注意,有助于

班级整体化管理。分析水平提问;加强学生对平面图形的认识与界定。分析水

平提问;这个提问将学生的思绪进行了规整,有助于学生系统的看待事物。分

析水平提问;整体认识图形。综合水平提问;根据学生年龄发展的特点,让学

生支撑在具体实物上,更加直观的认识面在体上,并且回顾各个平面图形的名称。感受生活图片中的平面图片,复习了新知,体现了生活中有数学。回忆水

平提问;锻炼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评价水平提问;

在孩子爱游戏的天性下,将游戏与知识结合,调动学生积极性,查漏补缺。这

道题把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结合,归到最开始,面在体上,首尾呼应。利用游

戏将整节课的知识串在一起,将整个课堂做了规整,体系明了。在头脑中提取

出对平面图形特点的认识,闭上双眼,学生更加专注。

(二)教学反思

教学片段选自笔者亲身教学实践,教学中所存在的瑕疵,是需要从反思中找出,深刻体会,科学的改正。将重点从课堂提问入手,重新认识自己教学过程,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整堂课课堂反应强烈,气氛活跃,在巩固阶段与小结阶段,学生的表现反馈出对知识掌握的相对不错,整节课教学过程,做到了重点突出,应用不同的方法突破课堂难点。整个环节预设的相对全面,但在教学过程中仍出现了预想不到的问题,在初探立体图形上的平面图形时,学生参与度太高,使课堂纪律有些乱,在口号与学生结合方面有待提高。

1.课堂提问的原则

本堂课的每一个提问都有其特殊的意义,目的性明确;不同难点,不同形式解决,课堂提问贴合重难点,对学生疑惑的地方,都有针对性的提问。整堂课努力的将主导者还给学生,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感兴趣,培养孩子创造力的开拓,在提问中暗含启发性;教学环节紧密联系,课堂提问依靠着教学环节有秩序的进行,课堂提问层次感清晰,逻辑性强烈;问题难度适合学生年龄的发展,努力让学生从这一最近发展区过渡到下一发展区,题目难易程度适中,符合适度性原则。

2.有效提问类型

开始的导入环节,就是知识性的提问,回忆上一学期学过的立体图形,从大脑中对知识进行提取;进入了理解水平提问,学生慢慢探索学习了长方体上“平平的面”,理解什么样的面才是“平平的面”;在应用水平提问基础上,学生开始寻找其他立体图形上“平平的面”,并自己动手摸一摸感受,认识这些平面图形;当开始分析水平提问,教师的引导相当重要,对学生来说难度较大,学生要从不发达的思维水平(一年级学生),体会从体到面,面在体上;最高一层次的提问是综合水平提问,这时候,学生不仅要能知道各个平面图形的名称,感受到平面图形的特征,还要理解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整堂课有效提问类型齐全,顺序安排得当。

3.问题顺序安排

本节课大体上难度层层递进,紧扣三维目标,符合学生思维的发展,问题难度设置合理,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提问形式的设计多样,既有在实物展示的基础上进行提问,也有借助游戏来进行提问,满足了学生的需求,并在游戏提问环节将整个课堂的氛围提到了最浓厚;从问题的有效性出发,会有“对不对”、“是不是”之一类字眼的出现,不过是在正常的范围内,对于讲授新知的第六个大问题,这部分降低了问题的有效性,问题过于多,过于密,没有进行适当的调节间隙

4.课堂提问的艺术性

提问时感情到位,教师积极性极高,对于问题的提问,肢体、表情配合的到位;对于问题的设置形式多样,语言具有创造性;课堂提问的灵活性较高,对于学生的反应能及时给出反应,不足之处是提问时语音整体过高,抑扬顿挫的音调没有调节好,会加大学生躁动的可能性。

有效的课堂提问牵引着高效的教学过程,学生不是木头人,他们都有自己不同的发展过程,个人有个人的思想,还会随着整个课堂的发展融入自身体会到的别致的情感。教师也应教学相长,教师是也是从学生的历程过来的,大多数成年人都是从自己的角度去看问题、看课堂,熟不知,我们也是在经过长时间的磨砺才有这样的体会,因此要将自己当成“学生”,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适当的换位思考,并从高于学生的角度整体规划、设计问题。教师准备的课堂提问是主干,不能包含整个枝条,因此不能不加改变的进行提问,要随时根据课堂的进程、学生的反应等因素进行调整与改变,根据情境的变化改变不一样的情感。这就是课堂提问的艺术,教师将灵活性、创造性与情感性弥漫在整个课堂,经过不断地磨课,让课堂“活”了起来。

参考文献

[1]张亚明.对小学教师课堂提问现象的分析与评判[D].西北师范大学教,2012.

[2]贾云玲.小学课堂提问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3.

[3]徐瑞.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表现及对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4.

[4]王建.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1.

[5]易庆祺.浅议小学生课堂提问的心理分析及提问能力培养[J].2014.

[6] 刘厚雪. 探析小学生课堂提问的心理分析及提问能力培养对策.2015

[7]吴雅萍.小学生面对课堂提问的心理反应的调查报告[J].《调查与分析》

[8]孙波.提高小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质性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4.

[9]马光.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教学方法分析[J].小学科学.下半月刊

[10]商雨丽.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方法之我见[J],2012,(12).

[11]彭亮.教师话语的有效性研究——基于小学课堂教学的实证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13.

[12]曾菁芸.梅里尔教育目标分类学下的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提问研究[D].闽南师范大学,2015

[13]杜静.小学数学课堂教师提问策略的研究[D].鲁东大学,2014.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研究小课题方案

曙光一小三(2)数学课题研究计划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教师:董其凤 时间:2014.9 一、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远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课堂提问是指在课堂教学中的某种教学提示,或传递所学内容原理的刺激,或对学生进行做什么以及如何做的指示。课堂提问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种主要形式,是“有效教学的核心”。特别是对于刚步入小学校门的低段孩子来说,教师有效的课堂教学提问是非常重要的。 自新课程实施十年以来,对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开展了较多的专题性研究,在数学课堂教学上也总结出了很多好的经验。在新课程、新理念的教学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特别是低段孩子在老师趣味性地提问下,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这在一些公开课中经常能看到。但是在实践教学时发现,低效的重复性应答式的提问、没有精心准备的提问、只关注优等生的提问等现象还较为常见。有时教师为了制造热闹的课堂气氛,不分主次,不顾学生实际,提问占据了课堂大部分时间,学生只得被动地应付教师的琐碎问题,缺乏质疑问难、独立思考的时间,不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加上低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如注意力容易分散,活泼好动等等,往往会出现“人云亦云”,不假思索的盲目跟风的回答方式。甚至有些孩子在“对的,是的,好的……”之类的回答下完成一节课的学习。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老师怎样提问才能让学生真正的思考问题掌握知识,哪些问题可以提、有意义,哪些问题不该提,这是我们一线老师一直在思考探究的问题。 二、课题的界定 课堂提问有效性,指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教材的重难点而设置的一系列的问题。在实践和研究的过程中,找到在小学低段数学常态课中不合理的提问,并避免在以后的课堂上出现。对于能促进孩子思维、开启心智类的提问及时总结并进行推广应用,做到去其糟粕留其精华,以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1、通过该课题实施培养教师的课堂提问的智慧,做到问在疑处,点在惑时,以达到引发认知兴趣,获得知识,提高学生能力的目的。 2、通过该课题研究,总结、归纳有关课堂提问的有效策略。 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优化课堂教学、提升教学艺术的有效方法,让学生在课堂上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唤起他们的学习激情,开启学生思维的大门,激发学生情感的火花,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和预设策略、措施 1、积极参加在“影子研修阶”段期间的观课和议课,努力吸取九龙坡区优秀教师先进经验,高度关注有意义、有价值的问题,为本课题提供研究的条件。从如下几个方面关注:

浅谈如何上好小学数学二年级数学课

浅谈如何上好小学数学二年级数学课小学二年级数学对于课堂提问能够提出很多有效见解。有效提问是相对“低效提问”和“无效提问”而提出来的。“有效提问”,意味着教师提出的问题能够引起学生的回应或回答,且这种回应或回答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学习,由此获得具体的进步和发展。所以,对于小学二年级数学来说,有效提问可以成为老师讨论的焦点。 在小学二年级数学课中,有效提问包含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有效的问题;二是有效的提问策略。为了达到“教学过程最优化”,充分体现课堂提问的科学性与有效性,我们在实践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 备教材要“懂、透、化” 这一点是绝大多数老师在小学二年级数学中都提到的,但是,能否真正做到“深入”,却是我们每个老师需要反思的。笔者认为,对教材的研究,要达到“懂、透、化”的目标。“懂”,就是要理解教材,只有理解了教材,我们才能分清哪些问题是基础性的问题,我们就可以用“是什么”“怎么样”来提问;哪些问题是拓展性问题,我们就可以用“你是怎么想的”来提问;哪些问题是探究性问题,有必要让学生讨论、探究。“透”,就是要掌握教材的系统性、重点和难点,做到透彻掌握,融会贯通。“化”,就是要使自己不仅能够站在教师的角度,而且能够站在学生的角度去体会、感受学生的学。只有做到这样,教师才能游刃有余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才能更大限度地提高教学质量。

2.备学生要“实” 我们常说,“我们教师备课,不仅要备教材、备教法,而且要备学生、备学法”。所谓“实”,是指教师必须深入实际,了解自己所教学生的基础知识、接受能力、思维习惯,以及学习中的困难和问题等。小学二年级数学论文证明,只有真正了解了学生,才能有针对性地提问,恰当地把握问题的难易度,使得提问更加有效。比如,笔者在执教三年级数学第五册“可能性”一课时,针对可能性有大有小这一知识点,想在课堂教学中加入一些生活中常用的成语,这些成语能够巧妙地体现可能性的大小。第一次试讲,本以为很简单的成语,很多学生竟然没有听说过,更别说联系数学内容了。下课后,我及时反思自己,找来一部分学生,和他们聊天,了解他们对成语的认识和掌握情况。最后,我根据学生的情况,调整了要提问的成语内容。再上课时,学生很顺利地解释了成语的内容,同时紧密联系到了课上所学的内容。课下,不少学生都对这一环节印象深刻,追着老师想要再说说。 3. 提问过程要突出学生主体 思维来自疑问。在小学二年级数学中,一般教师只看到让学生解答疑难是对学生的一种训练,其实,应答还是被动的。要求学生自己提出疑问,自己发掘问题,是一种更高要求的训练。教师在设疑时应设法让学生在疑的基础上再生疑,然后鼓励、引导他们去质疑、解疑。从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很自然地问一问学生:“还有什么问题吗?”学生也往往很配合地回答:“没问题。”如果总是“没问题”,那这一现象就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有效提问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有效提问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其目的就是让学生从自己熟悉的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增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水平及数学素养。现在我就课堂中有效提问谈几点看法: 一、课堂提问现状反思 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教学方法之一。经过教师精心设计、恰到好处的课堂提问,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燃起学生对知识的探究热情,从而极大地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但在日常教学中,教师的课堂提问仍然存有着一些问题。 1、提问“只顾数量,不求质量”。课堂中过多的一问一答,常常使学生缺少思维的空间和思考时间,表面上很热闹,但是实际上学生处于较低的认知和思维水平。 2、答案被老师完全控制。有时候,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即使给了学生回答问题的机会,但是仍然会很不放心地打断学生的回答,或者草率地加入个人的评价,左右学生个人想法的表达。 3、候答时间过短。学生回答问题需要酝酿和思考的时间,教师在极短的时间就叫停,学生的思维无法进入真正的思考状态。 4、不注重利用课堂生成资源。教师不但要会问,而且要会听,会倾听学生的回答,才能捕捉可利用的生成性资源,否则,问题就失去了它应有的意义。 上述问题的存有,严重制约着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使其低效甚至无效。二、有效提问的教学策略 有效提问是相对“低效提问”和“无效提问”而提出来的。 有效提问包含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有效的问题;二是有效的提问策略。为了达到“教学过程最优化”,充分体现课堂提问的科学性与有效性,我们在实践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备教材要“懂、透、化” 这个点是绝绝大部分老师都知道的,但是,能否真正做到“深入”,却是我们每个老师需要反思的。作者认为,对教材的研究,要达到“懂、透、化”的目标。 “懂”,就是要理解教材,只有理解了教材,我们才能分清哪些问题是基础性的问题,我们就能够用“是什么”“怎么样”来提问;哪些问题是拓展性问题,我们就能够用“你是怎么想的”来提问;哪些问题是探究性问题,有必要让学生讨论、探究。 “透”,就是要掌握教材的系统性、重点和难点,做到透彻掌握,融会贯通。 “化”,就是要使自己不但能够站在教师的角度,而且能够站在学生的角度去体会、感受学生的学。只有做到这样,教师才能游刃有余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才能更大限度地提升教学质量。 2、备学生要“实” 我们常说,“我们教师备课,不但要备教材、备教法,而且要备学生、备学法”。 所谓“实”,是指教师必须深入实际,了解自己所教学生的基础知识、接受水平、思维习惯,以及学习中的困难和问题等。只有真正了解了学生,才能有针对性地提问,恰当地把握问题的难易度,使得提问更加有效。 比如,我在执教二年级数学第四册“图形与变换”一课时,针对可平移与旋转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提问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提问 莱辛说:“如果上帝一手拿着真理,一手拿着寻找真理的能力,任凭选择一个的话,我宁愿选择寻找真理的能力。”教师给学生最好的礼物不是知识,而是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学习,终身学习是二十一世纪每个人的必修课。从小培养儿童的学习能力,引导小学生学会学习就要学会思考,学会进行交流,进行有效的课堂提问是培养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有效的课堂提问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方法,还是一门教学艺术。一个好的课堂提问,不但能巩固知识,及时反馈教学信息,而且能激励小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启迪小学生思维,发展小学生的心智技能和口头表达能力,促进小学生的认知结构进一步深化,还能促使教师了解学生,以便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和教学。课堂提问的好处多多,我们又应该如何引导小学生在数学课堂中进行有效的提问呢? 每个小学生都是一个个活动着的“十万个为什么”,他们思维活跃,没有受过约束常常能够提出不同凡响的问题,但是如果放到时间有限的课堂之上,有时候又是不太适宜的。作为教师很有必要教会学生在课堂上要敢问、爱问、会问。 传统教学中,教师为了提升教学成绩,完成教学任务,许多老师已经习惯了旧的教学模式,过分注重了知识的传授,对课堂上学生的提问处理过于简单。如遇到学生提问打乱教学计划就容易不耐烦地打断学生的发言,或教师向学生提问时,学生回答问题慢吞吞,回答得牛头不对马嘴,天马行空,教师会特别容易着急。更麻烦的是小学生提出的问题多种多样,教师也不是万能的,有时候也会黔驴技穷,此时教师如果简单粗暴的否定、批评或讽刺,将对小学生的学习和心理造成不良后果。长期下去,学生面对这样的课堂,一是不会提问题,二是即使有问题也不会提出来。 小学生正处于儿童期,年龄大都在六七岁到十一二岁,是一生的学习活动奠定基础知识和学习能力的重要时期,也是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如果教师能够充分了解儿童期的心理特点,有助于更好地引导处于儿童期的小学生的学习。对此,我通过阅读儿童期的心理知识,从心理学角度对如何引导小学生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进行有效的提问进行简要的论述。 首先,教师应该发挥主导作用,积极营造班级民主的课堂氛围。充分利用好学生对教师的向师性,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教师对学生课堂提问的肯定。让学生明了在数学课堂上什么时候可以提问,应该如何有礼貌的提问。积极鼓励学生提问,对班级中敢提问、会提问的学生进行及时的鼓励,并树立好榜样,发挥榜样的模范带头作用。 其次,教师要充分备好课,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只有经过教师精心设计、恰到好处的课堂提问,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燃起学生对知识的探究热情,从而极大地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再次,教师要创设良好的提问情境,对问题的引导可以设置一些情境,如悬念情境、现实情境、故事情境、活动情境等。这是因为小学生的思维水平正处于具体形象性为主的阶段,提问应该与他们的实际生活相关,或者建立在他们已有的经验基础之上,便于他们理解吸收。同时要注意创设教学情境还要紧扣数学内容,突出数学本质,不能脱离教材的范围,凭空去创设情境。那种不讲思维,游离于数学主题之外,花费大量宝贵时间而创设的情境不仅是无效的,而且是有害的。

浅谈数学课堂提问艺术

浅谈数学课堂提问艺术 摘要:数学提问是教师的重要教学手段,它被运用于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成为联系师生双边活动的纽带。好的提问能引导学生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积极思维,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提问技巧 数学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设疑、释疑的过程,是以问题的解决为核心展开的。提问是教师的重要教学手段,它被运用于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成为联系师生双边活动的纽带。好的提问能引导学生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积极思维,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 一、提问要有目的 课堂提问的目的必须清楚、明确。教师有目的的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动力。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设计目的性明确的提问。如复习型提问,包括对概念、公式、法则、定理和方法的回忆;理解型提问;应用型提问;评价型提问等。 二、提问要有启发性 教师恰到好处的提问,不仅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而且还能促其知识内化。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发

挥得如何,取决于教师引导启发作用发挥的程度,因此课堂提问必须具备启发性。通过提问、解疑的思维过程,达到诱导思维的目的。要注意设计展现思维过程的提问,不应满足学生根据初步印象得出的判断,而要强调学生说明怎样分析理解的道理。问题提出后,适当地停顿,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以达到调动全体学生积极思维的目的。学生答完问题后再稍停数秒,往往可以引出该生或他人更完整确切的补充。 三、问题要有“度” 浅显的随意提问引不起学生的兴趣,他们随声附和的回答并不反映思维的深度,超前的深奥提问又使学生不知所云,难以形成思维的力度。对难点问题,要设计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一系列提问,使学生通过回答问题,逐步突破难点,只有适度的提问,恰当的坡度,才能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提问时还应尽量避免那些“对不对”之类的提问,以及由此引出的简单答复。有些课堂上热烈的气氛,只是学生揣摩教师心思,投其所好的齐声应付,并非整体性的效果,有时甚至掩盖了真正的无知,这样的提问是无效的。 四、提问要新颖 好奇之心人皆有之,同样一个问题,提出时平平淡淡,既不新颖又不奇特,而是“老调重弹”,那么学生就不可能被吸引。相反,如果变换一下提问的角度,使学生有新奇之感,那么他们就会开动脑筋积极思考。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技巧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技巧 高效的课堂教学总是以“设问——求解——反思——新问”为思维训练主线的。因为学生的求知欲望总是从问题开始的,当他们发现了问题,提出了疑难后,就可以在师生的共同质疑、问难、分析、思考中点燃智慧的火花,促进智力的发展。但对同一个知识点如何进行提问,教学效果却大不一样,把握课堂提问技巧,是提高教学效益的有效途径。现就提问的技巧谈一下自己的几点心得。 高效的课堂教学总是以“设问——求解——反思——新问”为思维训练主线的。因为学生的求知欲望总是从问题开始的,当他们发现了问题,提出了疑难后,就可以在师生的共同质疑、问难、分析、思考中点燃智慧的火花,促进智力的发展。但对同一个知识点如何进行提问,教学效果却大不一样,把握课堂提问技巧,是提高教学效益的有效途径。现就提问的技巧谈一下自己的几点心得。 1 方向明确 提问时应尽可能从一个角度去问,这样答问的范围便受到了限制,才不会产生歧义。如果教师提问时对问题的表述不明确、太空泛,会使学生抓不住要领,在思考过程中缺乏思维定向,失去目的性、针对性,出现胡思乱想的心理状态,造成学生不能作答。同时教师在设计提问时要充分估计学生在理解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到摸清抓准、切中要害,使提出的问题有的放矢。 2 尊重学生语言亲切 教师在平时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实行民主型的教学,师生在平等、民主的气氛中,自然可以很好地提出问题、讨论问题。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既要严格要求,又要尊重他们的人格和才能,并鼓励学生积极思维、独立思考、大胆求异,提出自己的见解,这样的提问效果一定好。相反,如果平时教师对答错或不能回答的学生随意训斥甚至挖苦,不仅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而且造成学生对回答的惧怕心理,久而久之对提问不能回答、不敢回答。 3 难度要适中 提出的问题过于简单,没有给学生提供一点思考的空间,学生不用思考就可以回答,这样的提问没有意义。提出的问题难度过大,超过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也会造成学生不能作答。因此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水平设计问题。问题要有一定的难度,又要使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可以回答,如果学生回答有困难,教师还可以做必要的鼓励和揭示。同时还应考虑课堂上的大部分学生弄清所提问题和思考问题的必要时间,以保证提问的有效性,通过提问和回答的过程对学习内容增进理解。 4 可选择不同的回答对象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技巧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技巧

内容提要: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在数学课堂提问中应遵循趣味性、明确性、思考性、灵活性、巧妙性的规律,以期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关键字:明确、精练、追问、适当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技巧 如何上好一节数学课,我认为课堂提问做到有效是很重要的,比喻说,在关键之处适时的提问,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提了一个非常简洁的问题之后,让学生可以同桌交流或者小组交流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合作意识。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在数学课堂提问中应遵循趣味性、明确性、思考性、灵活性、巧妙性的规律,以期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一、提问方向明确 提问时应尽可能从一个角度去问,不要目无目的的随意的问,如果这样去问,学生就会误解你的意思,可能会出现很多答案,和你预设的答案有很大的出入。如果教师提问时对问题的表述不明确、太空泛,会使学生抓不住要领,在思考过程中缺乏思维定向,失去目的性、针对性,出现胡思乱想的心理状态,造成学生不能作答。在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三节中,学到了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在比较加法结合律和乘法结合律的异同之处时,可以让学生在运用运算定律简便计算之后,提问;通过比较,同桌交流你发现它们有什么异同之处。这样

学生在交流的时候,就方向比较明确,有了一定的目的性,很容易就能回答这个问题。 二、提问语言精练 在课堂上,如果你的语言不够精炼,特别是提出一个问题,学生只是听你说了很多,但是他却不知道你说了什么重点的内容,也就是抓不住你说的重点,那你的提出的问题就不仅无效,反而浪费时间。所以在课堂上老师提的问题问题的一定表述要精炼、明白准确,不能用学生不懂的“术语”。 三、提问难度适当 作为一名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所以提问要注意要难度适当,提出的问题过于简单,没有给学生提供一点思考的空间,学生不用思考就可以回答,这样的提问没有意义。提出的问题难度过大,超过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这样就可能会令一部分学生无从思考,甚至可能全部都无从思考,就会造成学生不能作答。因此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水平设计问题。比如,在四年级学过的简便计算中,53×60+530×24,你能用几种方法来解决?如果这样问,学生就很难理解,因为他们才初步接触了乘法分配律,这个问题对他们来说太难了,很少会有学生能解决。那么你可以试问,你发现这题的前面一部分和后面一部分那两个数最相似,那么老师就可以引导学生从这方面来观察,学生能通过观察、思考很容易能找到相似的两个数,通过老师的再次引导,就能知道53×60+530×24可以转化为53×60+53×24×10.

浅谈数学课堂中的提问艺术

浅谈数学课堂中的提问艺术 众所周知,数学是一门严密性、逻辑性、科学性要求较高的学科之一。数学中的概念、公式、法则等本身也是比较枯燥的。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课堂教学成败与否,课堂效率的高低,不仅依赖于教师的学识水平、语言表达能力、评价艺术等,更重要的在于教师的组织教学能力。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数学课程的一切都要围绕学生的发展展开,所以学生是当然的“主人”。但这并不是说,为了迎合新课程改革理念,为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就此放手,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随心所欲”发展个性,当“主人”。学生应该在教师的精心组织下,围绕课堂教学目标,充分利用课堂40分钟,在有限的时间里,精心预设,进行有组织、有纪律、高效率的数学学习。可是,怎样组织、引导并参与学生的数学学习呢? 我认为组织教学能力的关键还是“问题”二字。教师课前应当充分预设每一个教学环节的引领性问题,并根据学生在课堂上不断生成的新问题,调整、重组、灵活机动的组织教学。其中教师的课堂提问尤显重要,它能打开学生求知的天窗,也能使它过早地关闭。现在我就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数学课堂提问的艺术。 一、提问的基本要求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说过:“行是知之路,学非问不明。”英国哲学家培根也说过:“疑而能问,已得知识之半。”这都说明“问”是何等重要。教学中的“问”。包括学生问与教师问两个方面。学生“疑而能问”,教师只需“解惑”。但对于“读书无疑者”,则“须教有疑”,正是“学非问不明”,但是在数学课堂上问什么?如何问?这里又颇有一些学问。 经常在课堂上听到这样的问题:对不对呀?是不是?等等这样过于简单的问题。不该设问处却设了问,且提问又不具有思考性,启发性,学生无须思考,也无法思考,只能机械地做出应答。那么怎样讲求提问的艺术才能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呢?大致有以下三点内容。 1、问什么?大致有四问四忌:(1)问有关知识,忌离题太远。(2)关键处发问点拨,忌不痛不痒。(3)难点处反复设疑,深入浅出,忌避重就轻。(4)巩固性提出问,归类记忆,忌肤浅零杂。 2、问谁。也有四问四忌:(1)高深或灵活性大的问题问优生,其他人复述,各有所得,忌“枪枪卡壳。”(2)基础题,综合题,最好依次问,忌“留死角”。(3)少数人举手时,提问要选择代表多数人水平的学生,忌“以情绪定人。” 3、问法。(1)提出问题,要给学生留一定的思考时间。(2)问题的提出要简明、准确、循序渐进。(3)问题要有启发性。(4)教师要善于引导,鼓励学生思考。(5)提问要因课堂内容而异,灵活运用。 在把握了问什么,问谁,问法三者的基本要求之后,教师要注意结合所教学科和学生进行具体实践,使教师的“问”有助于学生的“学”,真正达到“教学相长”。 二、提问的方式方法 1、开门见山的问 所谓开门见山的问,是直截了当地提出问题。这种提问有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导他们积极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许多教学环节如引入新课、复习巩固及讲解分析之中,常用这种问法,。如在数学课中,教师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有哪些?”“完全平方公式是什么?”等等,这些问题都属于开门见山的问。 2、创设情景的问 创设情景的问是要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是整堂课的眼睛。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悬念法就是用疑团、困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方式。选用悬念式提问创设问题情境,容易捕抓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产生跃跃欲试,急于求知的心理,为整堂课的主动学习埋下伏笔。 例如,在讲授有理数的乘方前,教师把厚度为0.01毫米的薄纸演示对折,然后问:“请同学们估计,若对折32次后,将有多厚?”学生有的说:“电线杆那么高”,“五层楼那么高”,……。最后教师指出:“比世界最高峰--珠穆郎玛峰还高得多!”,学生不信,教师及时提出:“如果利用我们这节课将要学习的知识----有理数的乘方,你会很快算出结果的”。这时学生流露所出迫切的求知欲望,使问题产生了一种余味无穷的吸引,学生愿学,自然的引入本堂课的学习。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技巧和方法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技巧和方法 高效的课堂教学总是以“设问——求解——反思——新问”为思维训练主线的。因为学生的求知欲望总是从问题开始的,当他们发现了问题,提出了疑难后,就可以在师生的共同质疑、问难、分析、思考中点燃智慧的火花,促进智力的发展。但对同一个知识点如何进行提问,教学效果却大不一样,把握课堂提问技巧和方法,是提高教学效益的有效途径。 一课堂提问的原则 1 科学性原则 课堂提问的科学性体现在提问的内容、要求、范围、措辞等各方面的准确性上,这是保证课堂提问有效性的前提。 2具体性原则 小学生的思维有一定的局限性,提问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年龄段的要求,尽量采用具体化的提问,提问的目的具体了,学生才能明白思维方向才能积极地寻求问题的答案。 3 艺术性原则 课堂提问是一门教学艺术,合理设计课堂提问的问题,提问时注意技巧,能及时唤起学生的注意,促进学生知识迁移,创造积极的课堂气氛,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课堂提问的技巧 1 提问方向明确 提问时应尽可能从一个角度去问,这样答问的范围便受到了限制,才不会产生歧义。如果教师提问时对问题的表述不明确、太空泛,会使学生抓不住要领,在思考过程中缺乏思维定向,失去目的性、针对性,出现胡思乱想的心理状态,造成学生不能作答。同时教师在设计提问时要充分估计学生在理解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到摸清抓准、切中要害,使提出的问题有的放矢。 2 提问环境温和 教师在平时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实行民主型的教学,师生在平等、民主的

气氛中,自然可以很好地提出问题、讨论问题。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既要严格要求,又要尊重他们的人格和才能,并鼓励学生积极思维、独立思考、大胆求异,提出自己的见解,这样的提问效果一定好。相反,如果平时教师对答错或不能回答的学生随意训斥甚至挖苦,不仅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而且造成学生对回答的惧怕心理,久而久之对提问不能回答、不敢回答。 3 提问语言精练 数学是一门系统性和逻辑性都很强的学科,坚持科学性原则能保证课堂提问的准确性。问题的表述要精炼、明白准确,不能用学生不懂的“术语”。 4提问难度适当 提出的问题过于简单,没有给学生提供一点思考的空间,学生不用思考就可以回答,这样的提问没有意义。提出的问题难度过大,超过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也会造成学生不能作答。因此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水平设计问题。问题要有一定的难度,又要使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可以回答,如果学生回答有困难,教师还可以做必要的鼓励和揭示。同时还应考虑课堂上的大部分学生弄清所提问题和思考问题的必要时间,以保证提问的有效性,通过提问和回答的过程对学习内容增进理解。 5 提问对象合理 提问时,相同的问题,选取不同的问答对象,会得到不同的提问效果。教师平时要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能力水平、个别差异,做到对每一个学生心中有数。针对不同的问题,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情况选择不同的对象问答。一般的问题通常先让基础差一些的学生回答,回答不上来,再叫基础好的学生回答或补充。为鼓励基础差一点的学生回答问题,教师要选择一些容易的问题让他们回答,使他们能够回答出来,有一种成功感,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课堂提问方法 1导入性提问 在讲授新课时可以从学生的质疑开始引起深思,教师若能在其似懂非懂、似通非通处及时提出新问题,然后与学生共同释疑,势必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为只有当学生到了“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之时,才是学生进行“开其

论文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

论文题目: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策略 摘要:数学教学活动,课堂提问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发学生对问题的独立思考,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有助于提 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关键字:小学课堂教学课堂提问提问的策略 善教者必善问。课堂提问可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启发学生积极思维,有助于反馈教学信息,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课堂提问是最常见的教学方法之一,大家往往习以为常,但研究表明并不是每一个教师都认真地思考过课堂提问的内涵,也不是每一个教师都已经熟练地掌握了课堂提问的策略。 一、小学课堂提问的意义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问在数学课堂中起着纽带作用,是师生之间一个沟通、了解和创新的过程。教师能否恰当地运用好课堂提问,关系到能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关系到学生的思维是否得到训练,数学能力是否得到有效培养;关系到教学的信息是否得到及时的反馈。 1、提问能增强交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提问过程中,教师一方面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知识理解和掌握的程度,另一方面,恰当的提问能启发和引导学生对知识重难点进行积极的分析和思考。教师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观设计一个出一个好问题,如一条纽带架起师生之间交流的桥梁,增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中学习。 2、提问能引发思考,训练思维 著名教育家特别强调勤学多问,他认为:“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教师在课堂上要针对知识重难点,提出一些题意明确清楚的实际问题,诱发学生思考。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突破教学重难点。当学生头脑中有了解不开的问题时,就会使其在认知上产生矛盾,从而使他们去思考、去探究。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独特性和创新意识。同时引导学生以解决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索,以拓展学生的视野,诱发学生发散思维,增强学生的应变能力,培养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 3、提问时及时反馈信息,增强学生的有意注意力 在课堂师生之间的互动过程,要保证教学的质量,及时得到信息反馈是十分重要的。提问比其他形式所接收到的语言反馈更具有准确性、具体性和及时性,教师可以根据课堂提问,当堂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根据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差异程度,及时地调控教学程度,改变教学策略,使学生能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教学活动得有的放矢能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提升学生自主学习意识,鼓励学生质疑问题,培养学生敢于质疑问题的勇气和动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从而收获良好的教学效果。

浅谈数学课堂上如何进行有效提问

浅谈数学课堂上如何进行有效提问 钦州市钦南区犀牛脚镇沙角小学苏银开 内容摘要:课堂提问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是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动力,是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是信息输出与反馈的桥梁,是沟通师生思想认识、产生情感共鸣的纽带。教育心理学揭示,学生的思维过程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在教学中,要营造愉悦的问题情境,诱导学生参与学习;提问要抓住关键,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注重提问的开放性,培养学生的灵活性;注意提问的循序渐进,指导学生系统探究。 关键词:课堂有效性提问引导 古人曰:“学贵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美国著名数学家哈尔莫斯也说过: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动力;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创新。而课堂提问是落实教学目标,促进师生之间进行信息互动交流的重要手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恰当的提问,启发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检查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都有积极作用。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如何巧妙地把问题贯穿于教学服务于教学,做到恰倒好处的抛砖引玉,把握课堂提问技巧和方法,是提高教学效益的有效途径,是值得我们探究的课题。在多年的教育实践中,我有几点粗浅的意见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重新认识课堂提问的价值所在 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的提问与学生的回答既是教学信息的传播

过程,又是师生情感交流与合作的过程。课堂提问作为一种小学数学教学行为,其教学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1、提问是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调动行为,能集中学生注意力、引导学生心智、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引发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愿望。 2、提问作为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互动活动的召唤与动员行为,可以促进学生表达小学数学学习中的观点,流露情感,加强学生间的交流,促进人际活动。 3、提问是数学课堂教学秩序的管理行为,可以维持正常有序的教学秩序,使学生的精力集中到数学教学上来。 总之,我们老师们要全面认识和发挥提问的教学价值,转变以往提问过于偏重认知效益,忽视情感和行为效益的行动方式,强化提问在增进学生数学学习情感、经验积累等方面的作用,满足不同层次学生数学课堂学习及情感需求,促进学生知、情、意的和谐发展。 二、反思我们的课堂提问 纵观我们的课堂,师生一问一答,热热闹闹,乐此不疲。但低效重复式的提问,或不着边际与要点的提问等等,学生的思维不但没有得到启发,而且教学效率微乎其微。究因何在?我认为有以下几方面:(一)问题的提出,缺乏主体性 课堂教学的过程是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的过程,那么这一个又一个的问题是谁发现的,是谁提出的,这是一个以谁为教学主体的问题。在课堂教学的“提问─回答─反馈”的环节中,提问由谁主导,反馈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提问艺术

摘要 对于小学数学课堂实践的研究,教育家们一直在探索,一直在改革。他们 所研究的方向非常宽广,包括学生的各个方面,同时也涵盖了老师的各个方向。 教师课堂语言按照学生接受信号为表标志,分为很多种。本文将着重口语 方面进行探究,探究在口语的基础上,基于教师的教学,探究课堂提问的各个 方面。 从以教师为主导者的活动出发,探究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提问。主要是在 现当代教育教学中,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现状、类型等,将课堂提问与艺术结合,基于前人的理论与实践,结合现状,探究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实施策略。最主要的研究是基于自身的课堂实践,全面的发现发展了解课堂,了解学生。更加真实、有效。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 一、小学课堂教师语言的特点 (一)教师语言的特点 信息的传递对所有生物来说都是交流的必要手段。就现在来说,最有效、 直接的信息交流的工具就是语言,语言促进人类快速的、高效的发展。在现代 社会的发展中,对语言的各方面要求也是越来越严格。作为社会发展的基础活 动--教育,对语言的要求也是精益求精。 在教育活动中,教师的语言对于课堂来说至关重要。在教学中,教师语言 有以下特点。[11] 1.科学性 教师的语言中有着特定的教学信息。在运用专业术语时,一定要谨慎严密,运用不当就会引起科学性错误,对学生进行评价时,一定要有概括性与针对性,

积极向上,避免不恰当的语言,科学的进行评价;语言要有逻辑性,顺应学生 身心科学的发展。 2.趣味性 指教学语言能够吸引学生。游戏是每个孩子都具备的,一切具有趣味性的 活动,对学生来说都是没有抵抗力的,同样,趣味性的语言,对于孩子课堂中 注意力的提升,是很大的诱惑。 3.启发性 指教师的语言能够触动孩子,让学生积极地发展,学习知识。启发性对语 言的要求就会更深刻,对学生的各个方面都有暗示与引导。第四,简明性,教 师的语言要言简意赅、简单明了、直击重点。一堂课,时间是有限的,并且从 学生的心理研究来看,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很短,对教师的语言也是巨大的 考验,如果教师语言啰嗦繁杂,不仅教学任务不能完成,还会造成学生对这一 学科的倦怠。 (二)教师语言的艺术性 教师是无法替代的在真实的课堂中对学生进行传道、授业、解惑的职业, 不会因科技的发展而消失。一个教师良好的语言修养,是教师教学能力的基础,因此,一个教师要有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不断完善自己语言的基本功,提升 在课堂中提问语言的精准度,教师语言的艺术性。 1.灵活性 整个课堂的发展方向,都由教师的语言所引导。引导学生一直向前,直到 能够达到本节课的教学三维目标。现代环境下的课堂,将各类学生,按照年龄 这同一个标准都集中在一个课堂,这就对教师的语言有极大的考验,教师必须 拥有灵活的反应能力。意味着,无论是从新知的讲授,对学生回答的评价,还 是对零散话语的概括等,都能够得心应手,处理应急事件,能很巧妙地解除不 必要的麻烦,能够灵活的将学生从误区中拉回来。 2.创造性

数学课堂提问的艺术

数学课堂提问的艺术 数学课堂提问是数学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它既是重要的教学手段,又是完美的教学艺术。在教学过程中,课堂提问是一项设疑、激趣、引思的综合性教学艺术。它是联系教师、学生和教材的纽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是信息输出与反馈的桥梁;是沟通师生思想认识和产生情感共鸣的纽带,引导学生一步步走上知识的殿堂。 一、提问的方式 课堂提问的方式很多,只有巧妙使用提问,恰到好处,才能产生积极作用,收到良好的效果。下面就如何对课堂进行提问,谈谈笔者肤浅的看法: ㈠激趣性的提问 恰当的提问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让学生沉浸在思考的涟漪之中,成为“好知者”;又如柳暗花明又一村,让学生在探索顿悟中感受思考的乐趣。例如:在几何里讲三角形的稳定性时,教师可提问“为什么自行车的车架要做成三角形的?”看似闲言碎语的几句话,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使学生在轻松喜悦的情境中进入探求新知识的阶段,这种形式的提问,能把枯燥无味的内容变得有趣。 ㈡发散性的提问 发散思维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教师若能在授课中提出激发学生发散思维的问题,引导学生纵横联想所学知识,以沟通不同部分的教学知识和方法,将对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探索能力是大有好处的。 ㈢启发性的提问 提问启发,把握时机最重要。因此要求教师熟悉教学内容、了解学生,准确把握教学难点,在课堂教学中还要洞察学生心理,善于捕捉时机。对于难度较大的问题,要注意化整为零,化难为易,循循善诱,方能鼓起学生的信心,通过分层启发,才能起到水到渠成的作用。 ㈣新颖式的提问 好奇之心人皆有之,同样一个问题,若提出时平平淡淡,既不新颖又不奇特,而是“老调重弹”,那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的主动性也就可想而知了。相反,如果变换一下提问的角度,提炼一下提问的方法,让学生有新奇之感,那么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的主动性又会如何呢?那种场景一定是不少教师一直向往和追求的,一种和谐中带着活跃的课堂。 ㈤铺垫性的提问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技巧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技巧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是教师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是向学生输出信息的主要途径。本文针对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提问存在的一些误区,就如何对小学生进行有效提问作了阐述。 标签:数学课堂;提问误区;提问技巧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注意使学生在获得间接经验的同时也能够有机会获得直接经验,即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等,获得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促使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不断提高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数学课堂中教师应当具有提问的技巧,为学生的学习创设好情境。 一、课堂提问存在的一些误区 其表现形式如下: (一)表面热闹,华而不实,一问一答,频繁问答。这样“一问一答”式一般是设计为师问众生答,如:“答案等于几?”“是不是?”“对不对?”“好不好?”等,这类问题的提出,教师只关注结果是什么,而忽视对规律的揭示,学生可以不假思索的齐声回答“是”或“不是”,“对”或“不对”,问题太过于简单僵化,不利于学生思维训练,显然丧失了优化学生思维品质的机会。 (二)提问无目的,随心所欲,淡化了正常的教学。备课时问题未精心设计,上课时随意发问,不分主次,面面俱到、信口开河地提问,有时甚至脱离教学目标,影响了学生的正常思考,必然使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抓不住重点,学习效率低,能力得不到提高。 (三)提问只求通法或标准答案,排斥求异思维。提问时对学生新颖或错误的回答置之不理,或者中途打断,只满足单一的“通法”或标准答案。这样提问,学生偶尔闪现的创造性的思维火花容易被教师否定扼杀,不利于学生求异思维能力的培养。 (四)提问后没有停顿或先点名后提问,学生无时间思考。教师的提问,要求学生能正确地回答,必须给予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充分的思考,其目的在于让全体学生能在这个“时间差”里去动脑思维,积极参与认识活动。这样的提问,不利于学生冷静地思考问题,达不到提问的应有作用。 (五)提问面向少数学生,多数学生“冷场”。教师的问题设计,如果只针对少数学生能回答,课堂上就会“冷场”,就会有“被遗忘的角落”,所以,教师要针对提问的难易程度从“学情”出发,选择不同类型的学生回答,以便调动不同层次

(完整)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研究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研究 课题小结张桂英课程目标中明确提出了“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指导思想,在基本理念中也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问题解决能力就是“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在数学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是一种重要的数学素质。本课题力图通过教学实践研究,在通过问题解决进行教学的模式中,促进学生主动参与知识建构的过程,让他们可以获得自己对数学的理解,成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我们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激发他们研究的兴趣,有初步的设想和具体行动;创造条件实现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互相合作和更广泛的合作;让学生就日常生活中某一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实践,并利用数学知识来解决,促进学生的数学意识、逻辑推理、信息交流、思维品质等数学素质的提高,使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得到充分的培养。 “问题解决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指以问题的解决为载体,采取各种有效形式和手段,尽可能创设条件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主动提出问题,运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索、初步的创新意识与能力。我们把问题解决作为一种教学目的,教授数学的真正理由是因为数学有着广泛的应用,教授数学要有利于解决各种问题。当问题解决被认为是数学教学的一个目的时,它就独立于特殊的问题,独立于一般过程和方法以及数学的具体内容,影响到数学课程的设计和确定,并对课堂教学实践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各学段研究内容:第一学段:首先,注意选择与学生生活背景有关的素材与情境,为学生发现数学问题等活动中碰到的数学问题。其次,注意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的能力,例如,在例题或练习题插图中,展示含有数学问题的现实情景,使学生体会到现实生活中存在着许多数学问题;题目中往往只明显出现一个条件和问题,另一个条件需要学生自己去寻找;使学生初步体会一个数学问题是怎样提出来的、是如何解决的。第三,创设启发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发现的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讨论交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教学中设计多种不同层次的、有趣的活动和游戏,如摸棋子试验、涂色活动、抽签游戏等。通过创设这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情境,逐步丰富学生对不确定

小学数学试讲注意技巧

浅谈小学数学的试讲技巧-提问 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教学方法之一。经过教师精心设计、恰到好处的课堂提问,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燃起学生对知识的探究热情,从而极大地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但在正常教学中,教师的课堂提问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问题一:提问只顾数量,不求质量。课堂中过多的一问一答,常常使学生缺少思维的空间和思考时间,表面上很热闹,但是实际上学生处于较低的认知和思维水平,即存在大量的无效提问。如:《小数乘整数》的导入,某教师想借助生活情境导入,提出同学们喜欢郊游吗?学生回答喜欢;教师接着问那同学们郊游都做些什么?同学们可能会给出很多答案:野炊、钓鱼、爬山、放风筝等等。接着教师又提出同学们喜欢放风筝吗?学生说喜欢,教师再问同学们买过风筝吗?有的学生说买过有的说没有买过,教师说接着说XX同学要买3个3.5元的风筝,同学们帮助他算一下要付给售货员阿姨多少钱?最终导入小数乘整数的运算,但是这一导入过程过于冗长,且多是无效提问,即耗时又显得目的不够明确,尤其在面试考试中,考生可能只有10~15分钟时间要讲清楚某一节内容或知识点,那么花费在导入环节的时间应尽量控制在2分钟以内,通过简单几个提问让考官迅速明白你要讲的知识点。 问题二:答案被老师完全控制。有时候,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即使给了学生回答问题的机会,但是仍然会很不放心地打断学生的回答,或者草率地加入个人的评价,左右学生个人想法的表达。对于学生的回答,我们要慎用诸如“很好”、“非常好”、“不是,不对”等习惯性的评价。这样的评价过于强化对与错,天长日久,学生的注意力会集中于教师想要的东西上。我们可以适当地多使用一些中性的、接纳性的或者探究性的评价。比如:“噢,这是一种有道理的思路,还有其他思路吗?”“这个想法不错,谁还能补充点什么?”“很好的主意,但是我们怎么知道……”有针对性地鼓励学生,满足学生的需要,鼓励学生继续学习。 问题三:等候答案的时间过短。学生回答问题需要酝酿和思考的时间,教师在极短的时间就叫停,学生的思维无法进入真正的思考状态。因此,我们可以把问题分为诸多类型如:基础性的问题,可以用“是什么”“怎么样”来提问,这样的问题基本上就是老师问完学生就能迅速答出;对于拓展性问题,可以用“你是怎么想的”来提问,要给学生一点思考时间,既能开拓思路又能组织语言,不然起不到提问的作用;针对探究性问题,让学生讨论、探究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