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服务型政府建设中公务员服务能力建设

服务型政府建设中公务员服务能力建设

服务型政府建设中公务员服务能力建设
服务型政府建设中公务员服务能力建设

题目:服务型政府建设中公务员服务能力建设

院(系)

专业

学号

姓名

指导老师

摘要

公共服务远远不只是一个职业范畴,而是一种责任感乃至是一种公共道德意识,公共服务的动机基础是一个人喜好对可能在公共组织中存在的动机做出回应,这是公务员成为公务员的原因。公务员的地位和合法性根源于其作为职业公民的角色,这样就可以也最好相信公务员是想为他人服务的并把他们当作是伙伴,否则就会阻碍自豪感的增加甚至阻碍动机在追求公共利益时成为无私的。公务员是政府职能的具体履行者,是实现政府目标的关键力量。当今,中国正在大力建设服务型政府,这一新的政府模式强调政府的决策和行为要以公民和社会为

本位,以实现公共利益为目标。在新的历史时期,只有要大力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增强公务员的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意识,才能实现我们的目标。

关键词:服务型政府公务员服务人民公仆意识

目录

摘要………………………………………………………………

第一章服务型政府与公务员能力理论概述 (1)

第一节当代政府发展的新模式:服务型政府 (1)

第二节公务员能力理论概述 (2)

第三节公务员能力建设与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关系 (3)

第二章加强公务员伦理道德建设的背景分析 (4)

第一节行政伦理道德的含义和基本价值取向 (4)

第二节公共行政范式的转变呼唤行政伦理回归 (5)

第三节我国公务员公共服务能力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6)

第三章我国公务员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的具体建议 (8)

第一节树立服务精神,强化服务意识 (8)

第二节建立和完善公务员管理机制 (8)

第三节建立电子化政府,优化服务信息渠道 (9)

结论 (10)

参考文献 (11)

第一章服务型政府与公务员能力理论概述

服务型政府作为当代政府发展的新模式,成为我国政府的改革目标。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和理念的实现需要公务员能力的进一步提升。所以,服务型政府建设和公务员能力建设二者必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

第一节当代政府发展的新模式:服务型政府

世界各国都在探索与时代和国情相契合的政府治理模式。新形势下,中国政府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治理模式? 21世纪初,中国学者提出当代政府发展的崭新模式——服务型政府。

一、服务型政府的概念厘析

国内学术界对服务型政府的概念界定尚无定论,呈现出“一个概念,各自表述”的局面。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观点:张康之教授认为:“服务型政府也就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服务是一种基本理念和价值追求,政府定位于服务者的角色上,把为社会、为公众服务作为政府存在、运行和发展的基本宗旨”。[1]

第二种观点:迟福林认为服务型政府是“为社会提供基本而有保障的公共产品和有效的公共服务,以不断满足广大社会成员日益增长的公共需要和公共利益诉求,在此基础上形成政府治理的制度安排。”[2]

第三种观点:吴玉宗认为:“所谓服务型政府就是指遵从民意的要求,在法治的框架下,给公民和社会提供公正、优质、廉价、高效、方便的公共产品和服务,达到为民兴利、促进社会稳定发展目标的政府。”[3]

服务型政府本质主要反映在“服务”上。据《现代汉语词典》解释,“服务”是“为集体(或别人)利益或为某种事业而工作”。[4]从服务选择上说,服务是由被服务者支配,服务者应该按照被服务者的意愿提供服务。从服务评价上来说,应该以被服务者对服务的感觉来界定服务的质量。[5]我们认为:“服务型政府是在公民本位、社会本位理念指导下,通过法定程序,按公民意志组建起来的以为公民服务为宗旨并承担责任的政府。”[6]

二、服务型政府的理论基础

“服务型政府”是在借鉴和吸收国内外政治学和行政学等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凝练而成的。

(一)西方民主理论

西方民主理论围绕国家主权来源建立的。卢梭认为,“政府就是在臣民与主权者之间的一个中间体,使两者得以互相适合,它负责执行法律并维持社会及政治的自由。”[7]官员权力是一种委托,一种任用;[8]在人民主权与政府治权的理论框架下,官员的权力来自人民的委托和任用。

(二)新公共服务理论

新公共服务理论最先由登哈特夫妇提出来。基本含义:服务公民,而不是服务于顾客;追求公共利益;思考要有战略性,行动要有民主性;服务,而不是掌舵;重视人,而不只是重视生产率。[9]登哈特认为,“那些政府中的人必须愿意把公民的需要和价值放在决策和行动的首要位置;必须以新的方式主动出击,去理解公民关心什么;必须对市民的需要和利益做出回应。”[10]新公共服务倡导公民至上,强调政府应对公民的愿望和公共利益更加敏感。

(三)马克思主义公仆理论和新中国历代国家领导人的服务思想

马克思指出:“旧政权的合理职能从潜越和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当局那里夺取过来,归还给社会的负责人的勤务员”[11]人民群众才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公职人员扮演的角色是为人民和社会服务的“公仆”。

马克思主义公仆理论和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集体的服务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在中国目前特殊的社会转型期,为中国政府和广大公务员树立为民服务理念,强化公共服务能力,建设“以人为本”的服务型政府提供了最直接的思想支撑。

第二节公务员能力理论概述

一、公务员能力的概念

能力是一个广泛的概念。一般认为,能力是“掌握和选用知识技能的条件并决定活动效率的一种个性心理特征。”[12]广义上的能力是“在特定的组织中,同卓越绩效具有内在联系的个体特征和品质,这些特征和品质包括个人所具有的知识、技能、价值观、认知和行为技能等。”[13]

概括地说,公务员能力指“在现代行政环境中依法运用公共权力和其他公共资源,科学有效地履行行政职能、治理国家、服务群众、推进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公平和效率的专门才干。”[14]

二、公务员能力的特征

公务员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公务员能力具有区别于一般职业的能力的特征: (一)突出的政治性和社会性

公务员能力的实质是公务员掌握、运用或行使行政职权实现管理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职能的能力。体现在处理与普通公民和其他社会组织的关系中。这就决定了公务员能力较其他职业的能力具有极其突出的政治性和社会性。

(二)很强的责任性和实务性

公务员能力直接决定着公务员实现公共利益的程度。公务员是通过解决现实中的具体实际问题来为公民和社会服务的,这就决定了公务员能力在现实工作中表现为一系列的处理和解决问题的专业方法和技巧。

第三节公务员能力建设与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关系

我国正处于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关键时期,公务员作为政府职能的履行者,其能力建设直接影响服务型政府建设目标的实现,并成为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关键环节。二者紧密联系、相互促进、互相影响。

一、公务员能力建设的含义

所谓公务员能力建设,“就是培养和提高公务员的能力、创造充分发挥第一章服务型政府与公务员能力理论概述其能力的各种条件。”[15]

二、服务型政府建设对公务员能力建设的需要分析

建设服务型政府意味着政府在行政模式和行政职能上有了新的转变,公务员的角色也随之改变。[16]根据服务型政府的特点和职能,应不断提高公务员综合素质和能力提供坚实保障,以适应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

三、公务员能力建设有利于推动服务型政府的建设

公务员能力建设是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不断加强公务员能力建设,使公务员在履行职责的过程中,自觉运用客观规律,努力增强与服务型政府要求相适应的各种能力。通过公务员能力建设,加快服务型政府的建设。

第二章加强公务员伦理道德建设的背景分析

由于中国行政系统受固有的传统观念的制约,我国公务员实际能力远未达到服务型政府的要求,行政伦理存在很多不足。因此,我们需要通过对行政伦理不足的分析,找出产生这些不足的原因,为服务型政府下公务员能力建设奠定基础。

第一节行政伦理道德的含义和基本价值取向

(一)行政伦理含义

陈荣富教授认为,“公共行政伦理是公共行政管理这一特殊领域的角色伦理,它是指公共行政过程中所确立和遵守的伦理观念和伦理规范,也就是关于公共行政活动的价值问题和原则问题。”[17]

(二) 行政伦理道德的基本价值取向

面对行政整体规范目标淡化趋势,构件一套现实、合理、完整的行政伦理规范已势在必行。这首先要设定其基础性前提。对此,提出了多种看法:

1、行政伦理的基本价值取向应是抑制行政自私性,最大限度地谋取公共利益,实现从“政府本位”向“社会本位”转变。[18]

2、行政伦理必须以公正和正义为价值基础。罗德刚认为,“公共行政的一般伦理原则是公正。公共行政正义的基本主题是合理安排好社会基本结构,在我国当前就是积极推进体制改革和完善新体制。”[19]

3、良心是行政官员的德性之一。廉政是公正的基础,正义的基石;没有廉政就没有公正,没有正义。[20]

第二节公共行政范式的转变呼唤行政伦理回归

在我国,对行政行为的伦理判断进行学理研究曾长期受到忽视,近几年才逐渐重视起来。这一局面的出现得益于两方面的思考。

首先,是对公共权力异化现实的思考。张康之教授指出:“在那些官僚制体制中,存在着的只是官僚,这些官僚失去了人性,成了欲求无尽的公共利益的‘蛀虫’,总是受到腐败的困扰。”[21]朱立言、郭晓聪等指出,行政官员作为代理人,不需要承担其行动的全部后果,也不应对其行为承担任何个人的道德主体责任,存在着“道德困境”[22]。

其次,对近现代公共行政“思想模式”的反思。张康之将其概括为三类思想倾向:一是以威尔逊、韦伯为代表的主流行政学道路。“这是一条使公共行政丧失价值方向,走向片面的形式化的道路。”二是以哈克马斯为代表的谋求政府政治合法化的思路更多的把政府的公共政策以及行政行为引向权谋化的方向。三是布坎南主张政府以及整个公共领域都按照市场经济的模式来加以改造。但“公共领域的特殊性,决定了这个领域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是不可行的。所以,这三条道路都是不可取的。政府公共行政发展的唯一正确的方向是走道德化之路,只有道德化才是解决当前政府公共行政中所有问题的根本。”[23]

公共选择学派的理论突破对许多现实问题具有很强的解释力。周志忍指出:“当一个人处于公益精神的行为总是得到利己主义的解释时,他最终必然走向利己主义。”[24]有学者认为,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在以上理论指导下的西方所谓“重塑政府”、“政府再造”的行政改革是夸大其词的,因为“就行政改革的基本情况而言,它没有从根本上触及政府应当具有什么性质,行政人员和政府与社会公众的关系应当是什么样子的问题。”[25]“改造官僚制的方向,就是在政治生活中和公共行政体系建设中,超越工具理性的思维,引入政治和行政的道德价值,走以德治国和以德行政之路。”[26]

我国正处在一个特殊的时期,我们更要加强对官德问题的关注。[27]“从狭义上讲官德主要是指为官者在其领导或管理活动以及权力运用的过程中,所展现的人格质、思想境界和心里素质方面在社会上要素的总和。从广义上讲,官德是

指领导集团、领导体制以及领导干部代表党政机关在其公共事务活动中所遵循的政治道德与公共管理道德。” [28]

为了更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真正的自由和真正的平等只有在共产主义制度下才能实现;而这样的制度是正义所要求的”。[29]从本质意义上说,“德”则首先是指执政党和国家机构以及全体公职人员自身的道德建设,即行政伦理建设。

第三节我国公务员公共服务能力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思想守旧,价值观念落后

带有浓厚封建主义色彩的“官本位”思想造成拜权主义心态,影响了公务员的工作态度及工作绩效;导致部分公务员为了一己之私利,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抛置脑后。

(二)政府职能错位,制度创新不足

温家宝承认,“我们政府本来很重要的一项职能就是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而我们过去把这两项职能轻视了,放在了次要位置。”[30]

官僚行政体制影响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政府的职能导向。列宁指出:“我们可以赶走地主,赶走沙皇,赶走资本家。但是,在一个农民国家里,不能彻底消灭官僚主义,只能慢慢地经过顽强的努力使它减少。”[31]官僚制政府以及计划经济体制对政府职能造成消极影响。如此体制,导致公务员对公共服务的需求“响应慢、效果差、效率低、成本高”。[32]

同时,政务公开制度有待规范。政府信息公开,“是指国家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依法行使行政职权的组织和个人,为公民提供由政府机关掌握的,以纸质、交卷、磁带、磁盘以及其他电子存储材料等载体反映的信息。”[33] 推行政务公开,完善监督机制,打造“阳光、透明”的政府具有巨大推动作用。但“据统计80%以上的各类信息是由政府机关掌握的,而政府机关则往往从有利于自身管理的角度隐匿所掌握的信息以致妨碍公众对政府信息的获取与利用。”[34]中国政府信息公开的现状,存在着公开信息内容少、传播渠道少、反馈速度慢、成

本高、监督不力、公开缺少制度保证和法律保障等问题,必然限制公务员公共服务能力的提高。

(三)尚未建立完善的公务员能力开发和管理机制

1.培训机制不成熟

公务员培训制度的机制尚未建立完成。目前,对公务员的培训往往比较重分层、分级,对分类培训则重视不够。而同一地区,不同级别、类别的公务员在培训内容上大致相同,大家形象地叫它“上下一般粗”[35]。“在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由于财政经费紧张,刚性支出越来越大。另外,受地方培训资源的制约,有条件的乡镇也只能委托地方党校或行政学院进行单一的短期培训”。[36]在他们看来,培训仅仅是作为应付上级检查的“表面文章”或职务职级晋升的跳板,这就使得公务员很难通过培训达到提高自身公共服务能力的目的。

2.竞争及激励机制不完善

目前我国对公务员的激励方式还是重“精神”轻“物质”,这是公务员“职业的政治性特征决定的,有利于提高公务员的社会地位和职业道德水平。”[37]公共选择理论认为官员也是经济人,在其认为公共服务不能为自身带来利益的增加时,他就会缺少服务的主动和积极性,转而利用手中的权力和资源,采取各种措施寻求利益的最大化,继而产生腐败。

3.监督机制不健全

行政监察机关从职能上隶属于本级政府管辖,其工作人员的工资福利由本级政府财政负担,这种涉及到职权管辖与利益的监督格局一直为人们所垢病。在公共服务中,公众用投诉的方式来寻求补偿,构成公众监督的主要方式,但是“这种监察机制仍属于内部监察性质。”[38]综上所述,在现行行政监督体制下,公务员缺乏规范行政行为、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的外在驱动力。

第三章我国公务员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的具体建议

公务员公共服务能力个人能力与政府能力的综合体现。在具体的服务工作中加强实践,紧密联系群众,增强与社会的沟通互动,促使公务员能力不断提高,为建设服务型政府发挥更大效用。

第一节树立服务精神,强化服务意识

公共服务能力的提升依赖于政府职能的准确定位,职能的转变又有赖于思想认识的转变。[39]威尔逊说“在任何情况下,我们都必须有一支充分训练的官员以良好的态度为我们服务,……,把自负而且敷衍塞责的机关变成公正政府的具有大公无私精神的工具。”[40]

从意识上根本摒弃“官本位”思想,确立“民本位”的观念,增强责任意识、主动服务和公仆意识,真正把人民群众的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人民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只有公务员主动地接近公众和社会,切实解决公民反映的问题,才能不断开创公务员队伍建设的新局面。

第二节建立和完善公务员管理机制

奥斯本和盖布勒认为,政府中的大多数公务员“是负责的、有才能的、立志献身的人,只是受制于陈旧体制的梗桔,创造性得不到发挥。我们相信这些制度可以改变,释放出政府公务员身上巨大的能量,提高他们为公众服务的能力。”[41]要从根本上提高公务员的公共服务能力,必须加大力度改革政府管理体制,创新公务员管理机制。

从公务员能力建设和公共服务职能的要求出发,通过公开选拔、专业培训、绩效考核等方式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和政府部门人力资源开发,以此有效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必须通过合适的制度安排,……,引导他们的私人动机为公共利益而行动。”[42]

一、录用环节严把关

公务员以其稳定的收入、良好的社会地位成为国内炙手可热的职业之一。应继续完善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用人机制,强化公务员的考试录用制度,严格录用,规范调入。公务员是以增加公共福利为目的的公民服务,他们是公民利益的忠实代表,一切以公众的福利为重。也就是说,“不管是谁,只要你选择了公务员这一职业就必须准备为公众利益献身。”[43]

二、完善培训机制

培训是从根本上提高公共服务技能、优化公务员队伍素质的激励手段。“紧紧围绕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全面部署和推进公务员培训工作,以能力建设为主题,提高广大公务员服务大局的意识和本领,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44]“根据公务员工作职责的要求和提高公务员素质的需要,对公务员进行分级分类培训。”[45]不管对何种类型的公务员进行何种方式的培训,都应突出公务员公共服务能力建设这一主题,从而不断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三、保证与人们血肉相连

基层是同群众相处的第一线,在基层公务员的培训中要注意以“能切实为农民提供政策服务、信息服务、技术服务、市场服务”为培训主旨,分层次、有重点地帮助基层土生土长的干部、选拔或选调进来的年轻干部提高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46]“壮大乡镇经济、发动社会筹资也是获得培训资金的有效途径”,[47]以此提高基层公务员培训保障能力。在基层一线“密切联系群众,倾听群众意见,接受群众监督,努力为人民服务。”[48]“依照联邦政府的规定,有不遵守服务规则、有不道德行为、有欺骗行为、办理有失公务员身份和体统的事项等其中一项行为的,就要受到行政惩戒。行政责任的形式有:申斥、警告、调职、记过、停算年资、考绩扣分、扣薪、停升、停薪、降级和免职。”[49]以此保持公务员真正投入公共服务的事业中。

第三节建立电子化政府,优化服务信息渠道

一、为公共服务提供技术环境

电子化政府是服务型政府的必然要求,也是优化政府服务、提高公共服务效能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的目标是:“覆盖全国的统一的电子

政务网络基本建成,……政府门户网站成为政府信息公开的重要渠道,50%以上的行政许可项目能够实现在线处理。”[50]

二、强化政务信息公开

“在政府过程中,信息就意味着权力。”[51]为了更好地改进政府管理服务方式,减少行政成本,必须大力推进电子政务建设,拉近政府与民众的距离,提高公务员公共服务效率。

各级基层政府应把建立“电子政府”作为目标,“通过公开登报、政务公开栏和公共场所开展的展示等方式,及时公布政府制定的政策、规章、规范性文件、政务信息等,使公众了解整个服务过程。”[52] 2005年1月1日是深圳启动的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这只“电子眼”被时任市长李鸿忠称为“黑脸包公”,能对全市31个部门的239项行政许可项目的审批情况进行全过程监督。[53]公务员通过提供便捷快速的服务,增强政府服务透明度,降低政府服务成本,有利于公众监督,促使服务行为进一步规范,提高服务水平,从而为公民提供“无缝隙服务”。

结论

服务型政府是中国政府改革的必然选择。政府明确把自己定位为一个服务者,并把实现公共利益作为政府存在的唯一目的和最终归宿。公务员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主体力量,其能力的强弱直接决定政府能力的强弱,更直接影响党和政府与人们群众的关系。中国服务型政府建设一方面对公务员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同时又需要一支素质高、能力强的公务员队伍作为重要保障。在新的历史时期,一定要大力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不断增强公务员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意识,才能实现我们的目标。是塑造公务员形象的现实需要。虽然服务型政府下我国公务员能力建设任重道远,只要我们满怀信心,有革故鼎新的勇气,并脚踏实地,定能打造出一支精干、高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为建设服务型政府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张康之.限制政府规模的理念.行政论坛,2000(4).第13页.

[2]迟福林.全面理解“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基本涵义.人民论坛,2006.第14页.

[3]吴玉宗.服务型政府建设研究川.经济日报社出版社,2007年版.第8页.

[4]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386页.

[5]井敏.构建服务型政府:理论与实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7—9页.

[6]刘熙瑞.服务型政府: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政府改革的目标选择仁.中国行政管理,2002(7).第5页.

[7]卢梭.社会契约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76页.

[8]卢梭.社会契约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7页.

[9]珍妮特·v·登哈特,罗伯特·B·登哈特.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0]罗伯特·B·登哈特.扶松茂等译.公共组织理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204页.

[11]马克思,恩格斯.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法兰西内战,《马克思思格斯选集》(第三卷)[M].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7页.

[12]张国臣,程伟等著.公务员能力建设论仁川.: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页,

[13]SamoL.PorterstefanilCounseationbetweenCultures.Wadsworthpubzishing Compan

[14]张国臣,程伟著.公务员能力建设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页.

[15]世飞.我看新时期公务员能力建设[J].中国公务员,2002(10).第33页.

[16]王曼丽.在服务型政府中培育公务员精神[J].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2007(4).第74页.

[17]陈荣富:《公共管理学前沿问题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12月,第248页.

[18]唐志君:《行政伦理的价值取向》,“地方政府管理”,2003年,第四期,第15—17页.

[19]罗德刚:《论我国行政伦理的几个实质性问题》,《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第4—7页.

[20]闵雪.薛忠义. 廉政的政治哲学取向[J]. 云南社会科学,2012

[21]朱立言、陈红彩:《论行政领导价值理性的培育》,《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第6期,第66—68页.郭小聪、聂勇浩:《行政伦理,降低行政官员道德风险的有效途径》,《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第6期,第72—75 页.

[22]张康之:《寻找公共行政的伦理视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第196页.

[23]张康之:《寻找公共行政的伦理视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第107—183页.

[24]周志忍:《公共悖论及其理论阐释》,《政治学研究》,1999年,第2期.

[25]张康之:《寻找公共行政的伦理视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第173页.

[26]同上,第111页.

[27]白杨.幺丽丽. 我国官德教育的伦理思考[J].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

[28]储瑞明.兵团党校学报[J].道德建设官德先行,2002,(1):23

[2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0]薄贵利.完善公共服务: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核心和重点[J].新视野.2004(5):44

[31]列宁.列宁全集(第3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490

[32]唐兴霖.公共服务:公务员精神的实质[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oo7

[33]纪新青.论政府信息公开大众传媒的角色定位[J].中国行政管理.2004(ll)

[34]张庆福.吕艳滨.论知情权[J].浙江行政学院学报.2002(l):lo6——114

[35]冯永明.李凤兰.培训:提高公务员能力素质的重要途径.n.天津市经理学院学

报.2007(2)

[36]郑凤娇.激励视角下乡镇公务员公共服务能力提升探讨.吉首大学学报.

[37]何晓杰.栗珊.加强公务员行政能力建设提高基层政府公共管理水平[J].行政与法.

[38]程样国,韩艺.国际新公共管理浪潮与行政改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39]张建,商碧辉,陈晓春.困境与出路二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现状分析.中共四川省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2007(l):45

[40](美)伍德罗·威尔逊.行政学研究.国外公共行政理论精选(彭和平等编译[Ml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11

[41]oavidosbomeandledGaebler.ReinventingGovemment:HowtheEntrePreneurialspirit15 TransformingthePublieSector(MA:AddisonesleyComPany),1992

[42](美)安东尼唐斯.官僚制内幕[M].(郭小聪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l)

[43](美)特里·L·库柏.行政伦理学:实现行政责任的途径.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01(5)

[44]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人事部“十一五”行政机关公务员培训纲要的通知.国办发(2007)8号.

[45]引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OL].https://www.wendangku.net/doc/4f1308215.html,

[46]赵长河.农村基层领导班子应具备的基本能力[J].理论前沿.2006(24) [47]郑凤娇.激励视角下乡镇公务员公共服务能力提升探讨.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版).2007(4)

[48]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https://www.wendangku.net/doc/4f1308215.html,.en/ziliao

[49]刘俊生.公务员惩戒权设定:五国经验及其解释[J]南京社会科学2007(05)

[50]刘熙瑞.中国公共管理[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8):208

[51]胡伟.政府过程[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225

[52]顾戛良.论公共服务型政府的文化创新[J].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学报.2004(3)

[53]深圳—没有“围墙”的市民中心.南方日报.httP://WWw.nanfangdailCom.en

(完整版)建设服务型政府举措

“建设服务型政府”背景: 近年来,“政务超市”、“行政审批大厅”、“一站式服务”等政府便民行动,有如春风拂面,细雨润田,给群众带来了很多便利。涉及民生的一些重要决策由政府组织听证会;搞企业的,觉得红头文件少了,行政审批环节少了;市民要反映生活问题,有“市长电话”、有“市长电子信箱”等等。很多人认为,这就是建设服务型政府。 其实,虽然这些做法确实是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重要方面,但不能看作是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全部内容。并不是政府为公民做了多少好事,多提供一些服务,多开设几个服务大厅,就是服务型政府了。那么,到底什么是服务型政府呢? 一、服务型政府是以人为本的政府。政府的权力来自人民,必须服务于人民,接受人民的监督。过去,由于长期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一些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往往更多的是从“官本位”的角度来看待手中的权力,来对待群众,不同程度地存在重权力轻责任、重管理轻服务的现象。其实,服务型政府从本质上更应该是一个“服务员”角色。在政府这艘大船的航程中,是人民的意志而不是政府的意志决定着航向,怎样提供服务、提供什么样的服务以及什么时候提供服务都是由人民来决定。政府出台的每一项政策,制定的每一个举措,都应该尊重人民意愿,体现人民要求,为人民利益服务;衡量政府一切工作的尺度,都要看人民群众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赞成不赞成。只有时刻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首位的政府,才是服务型政府。 二、服务型政府是透明政府。经历过非典等各类灾难事件后,人们发现,在这个社会生活深刻变革、各种矛盾相互交织的时代,只有政务公开透明才能进一步实现政府与民心、民意、民情的联动,保障人民政府为人民服务。近年来,我国在政务公开方面确实迈出了坚实的步伐。比如,我国的立法法、行政许可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等80多部法律、行政法规等对相关政府信息的公开做了规定,使政务更公开更透明。其实,人民的政府,没有自己的利益,只有人民的利益,行使权力时就应当是透明的。政府透明了,人民知情权才有保障,才能随时观察政府是不是在为实现人民利益努力;政府透明了,人民才会积极参政议政,充分表达民意,防止不当决策损害人民利益;政府透明了,政府官员才不敢懈怠,注重体察民情,顺应民意,接受监督,人民群众才会增强对政府的信任和信心。近年来许多事实表明,群众知情有助于化解疑虑,政务公开有利于处理危机。因此,一个服务型政府,必然也是透明政府。 三、服务型政府是法治政府。所谓法治政府,主要是指政府根据人民意志依法组建而成;必须依法行政,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职权、履行职责;必须保障人民依法享有各项权利和自由;必须接受人民的监督;行政违法必须承担责任。简单说,政府必须依法产生、受法律约束、依法律办事、对法律负责。而这些恰恰是一个政府成为服务型政府的必要条件。试想,如果一个政府不是按照人民意志和法律程序组建而成,不能依照法律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不能保障人民权利和自由、不接受人民监督,就不能保证它对人民负责,就不能保证它的权力用来为人民服务,它也就不可能成为一个服务型政府。 四、服务型政府是责任政府。问责制度是建设服务型政府一项必不可少的制度。近几年,“引咎辞职”、“问责制”逐渐为人们所熟悉。从2003年非典事件、中石油开县天然气井喷事故,

地方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思路与对策

摘要: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意义重大。当前各地应继续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明晰政府职能为基础,以调适层级关系为核心,以优化政府组织为重点,以创新管理方式为手段,以健全财政制度为保障,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 关键词:地方;服务型政府;思路;对策中图分类号:D6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544(2009)04-0072-04 地方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思路与对策* 何 水 (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河南郑州450001)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党的十七大报告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摆在一个更加突出的位置,强调指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深化改革的重要环节”,明确要求“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那么,各地应当如何进一步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呢?笔者以为,当前各地应继续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从以下五个方面着力,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 一、以明晰政府职能为基础 政府职能是政府管理活动的核心,决定着政府管理的基本方向。转变政府职能,建立为企业、市场和社会服务的新体制,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根本。各地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必须以明晰政府职能为基础。 首先,理顺四方面关系,推进地方政府职能转变。党的十六大报告正式将我国政府的职能定位为“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党的十七大报告则进一步强调要“健全政府职责体系,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鉴此,当前各级地方政府必须实现由全能政府、万能政府向有限政府转变,克服越位、纠正错位、弥补缺位,把工作重点真正转移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职能上来,同时突出其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能。而为了顺利实现政府职能转变目标,就必须按照党的十七大报告“加快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的要求,理顺政企、政资、政事、政中四方面关系。 其次,结合政府工作实际,明晰地方政府职能总体构成。根据党的十六大报告“十六字”的政府职能定位及地方的实际,我们认为,当前及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各级地方政府应 当履行的职责和发挥的功能可以进一步具体化为“6+1”:“6”即规划管理、经济管理、国资管理、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六个方面,“1”是指城市管理。一般来说,省、县政府主要为前六方面职能,城市政府如市、区政府因城市管理任务较重,故应在此六方面职能之外单列出城市管理职能。具体来说:(1)规划管理,即研究和制定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发展规划,有效开发和利用土地资源,制定区域开发、功能布局的规划管理。(2)经济管理,即根据中央统一要求和地区实际情况,运用经济和法律手段,同时通过制定规划和政策指导、发布信息以及规范市场准入,对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进行总量调控,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保持辖区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运用财政手段调节地区间、社会阶层间的收入分配,维护社会公平。(3)国资管理,即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享有所有者权益,依照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原则,加强对国有经营性和非经营性资产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4)市场监管,即依法组织实施对市场主体经营行为和活动的监督检查,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为企业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和服务;完善行政执法、行业自律、舆论监督、群众参与的市场监管体系,严厉打击制假售假、商业欺诈、侵犯知识产权等扰乱市场秩序的违法行为;建立健全诚信体系,实行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5)社会管理,即依法管理和规范社会组织、社会事务,协调社会矛盾,调节收入分配,保证社会公正,维护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保护和治理生态环境;建立健全各种突发事件应急机制,提高政府应对公共危机的能力;协调社会的各种矛盾,协调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关系,保证社会的公平与公正,严肃处理各种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做好民族、宗教和侨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07&ZD030)“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服务型政府建设和公共服务体系完善研究”;河南省教育厅人 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08-ZX-169)“服务型政府建设模式研究”成果。

怎样建设服务型政府

如何样建设服务型政府 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是深化行政治理体制改革的核心。那么,如何样建设服务型政府呢?在我国现时期,建设服务型政府应把握以下几个差不多方面。 全然动身点:从公共利益动身。这是服务型政府的全然标志,也是政府公务人员的行为准则。从公共利益动身,强调的是“公共的、公用的、公众的”。当前的一个突出问题,确实是少数政府部门不同程度存在着部门利益化的现象,行使职权并不完全是从公共利益动身,而是从部门利益动身。这是与服务型政府的要求相背离的。老子在《道德经》里讲:“我无欲,而民

自朴。”那个地点的“我”,指的确实是执政者。其意思是讲,执政者假如没有私欲,老百姓自然就会淳朴;否则,就会败坏社会风气。另一个问题是,在社会利益多元化的今天,如何样把握公共利益?或者讲,公共利益在哪里?就在多元利益关系的那个“均衡点”。代表公共利益的政府,应在多元利益关系表达和博弈的基础上,寻求社会多元利益关系的均衡点。 职能定位:强化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前提是要明确政府应当承担什么职能。党的十六大对政府职能作了四项界定: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治理,公共服务。党的十七大要求“强化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进一步强调了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我国在过去相当长时期,政府差不多上是“经济建设型”政府,要紧精力用在了参与或干预微观经济活动而不是公共服务上。时至今日,这种惯性依旧存在,有些地点和部门的政府职能还没有转到公共服务上来。针对那个问题,中央强调,各级政府抓经济进展,要紧是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制造良好进展环境,不能包办企业投资决策,不能代替企业招商引资,不能直接干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这“三不”,是力求摆脱过去干预经济的惯性羁绊、真正转变政府职能的具体要求。

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基本途径_政府创新

收稿日期:2004-12-01 作者简介:谢庆奎(1943—  ),男,安徽省全椒人,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北京大学政治发展与政府管理研究所研究员。 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北京大学政治发展与政府管理研究所重大项目“当代中国政府管理与发展的基础理论研究”成果之一。项目批准号:2001Z DX M810003。 重点研究基地论坛 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基本途径:政府创新 谢庆奎 (北京大学政治发展与政府管理研究所,北京100871) 摘 要:服务型政府是针对中国传统的管制型政府而提出的新概念。服务型政府是民主政府、有限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绩效政府。这是服务型政府的形态,也是服务型政府的目标。实现服务型政府目标的基本途径是政府创新。政府创新不是随心所欲,也不是标新立异,更不是标语口号。政府创新是在不断积累的基础上的新发现和新创造,包括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只有通过政府创新,才能实现服务型政府的目标,才能最终建成服务型政府。 关键词:服务型政府;政府创新 中图分类号:D0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5919(2005)0120126207 一、服务型政府与政府创新 何谓服务型政府?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我认为,服务型政府首先是民主政府,即人民当家作主的政府。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政府的权力来自于人民的授予,政府的施政目标必须征得人民的同意,人民有权参与政府决策和执行的过程。人民的利益至高无上,政府为人民服务是天职,而且必须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以符合“人民政府”的神圣称号,并实现社会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其次,服务型政府是有限政府,即政府的权力是有限的,不是无限的。计划经济时代的政府是管制型政府,其权力是无限的,无孔不入,无限膨胀;而市场经济时代的政府应该就是服务型政府,为市场服务,为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服务。政府服务的内容是提供维护性的公共服务与完成为数不多的管制任务,并提供社会性的公共服务与必 要的公共设施。提供维护性公共服务和完成为数 不多的管制任务,是服务型政府的基石;提供社会性公共服务与必要的公共设施,是服务型政府的主要体现。第三,服务型政府是责任政府,即政府 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对自己所提供的服务负责,对人民的利益负责。对于政府的失职行为,人民有权对政府提出质询,追究责任,直至罢免政府官员。这与管制性政府的责任不清和责任心不强,以及人民的利益即使受到损害也无权并无法追究政府的责任形成鲜明的对照。第四,服务型政府是法治政府,即依法行政的政府。第五,服务型政府是绩效政府,即有效率和效益的政府。[1] 服务型政府是民主政府、有限政府、法治政府、责任政府、绩效政府。这是服务型政府的形态,也是服务型政府的目标,更是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必然要求。中国目前正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建设服务型政府被提上了日程。服务型政府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观念更新、政府职能转变、民主与法制建设、 第42卷第1期2005年1月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Peking University (Philos ophy and S ocial Sciences )V ol.42,N o.1 Jan.2005

(完整版)浅议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建设

浅议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建设 摘要:当今中国,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已经成为势不可挡的时代潮流。如何更好的推进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已经成为政界和理论界的共识。 关键字:公共服务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建设 一、公共服务型政府概述 (一)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基本特征与主要内容 1、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基本特征 所谓公共服务型政府,就是满足社会公共需求,提供充足优质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的现代政府。公共服务型政府具有如下基本特征:第一,政府的作用集中于公共领域。第二,政府管理的基本哲学是实现社会正义。第三,政府是公共利益的鲜明代表。第四,政府权力是有限权力。第五,现代政府是法治政府。 2、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基本内容 公共服务型政府是从政府的本质属性方面对政府所下的定义,从政府管理的本质属性来讲,现代政府的实质是公共服务型政府。政府只有通过提供充足优质的公共服务,才能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与合法性。没有服务就没有现代政府。 公共服务型政府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从政府职能方面来讲,政府示是为了市场、社会和公民提供公共服务的,应该将服务融于管理之中,为市场、社会和公民提供维护性公共服务。第三,

从公共服务供给方式来讲,政府应鼓励市场、社会和公民参与公共服务的生产与供给;同时,要提高政府服务的效率与质量,建设一个高绩效的政府。 (二)公共服务型政府的标准 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的主要标准分为四个方面:一是公共服务的投入标准;二是公共服务的覆盖面标准;三是公共服务的体系完善程度标准;四是政府公共服务的规范化标准与绩效标准。 1、公共服务的投入标准 公共服务型政府间成与否,一个基本的标准就是公共服务投入是否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公共服务投入标准是:公共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达到5.4%;公共医疗卫生支出占gdp的比重达到6.1%;公共退休金支出占gdp的比重达到7.2%。 2、公共服务的覆盖面标准 公共服务型政府建成与否的第二个标准是覆盖面标准,也就是说,公共服务是否普及,其普及的程度如何。简单的说,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覆盖面标准就是:让人人都享有基本公共服务。其含义是:要使每一个学龄人口都享有12年制义务教育、使每一个劳动者都享有基本社会保险、每一个老年人都享有基本养老保险、每一个贫困人口都享有最低生活保障、人人都享有基本医疗保障。只有实现了人人都享有基本公共服务的目标,才能说普及了公共服务。 3、公共服务体系的完善程度标准

开题报告服务型政府建设方向

开题报告服务型政府建 设方向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东北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设计(论文)题目:服务型政府建设方向 姓名:王彤妹学号: 412N 专业:行政管理学习中心:奥鹏远程教育住址:阜阳市临泉县 电话: Email 开题日期: 2015 年 12 月 28 日 指导教师:耿国阶 服务型政府建设方向

1、课题的研究意义 近年来,与服务型政府相关的理论问题的研究如火如荼,相当一部分学者从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多个学科角度就服务型政府的构建问题进行了比较全面而深入的研究,其研究成果日益丰富,这些现有成果是我们进行服务型政府服务精神研究不可或缺的宝贵基础。但从以上现有成果来看,还缺乏服务型政府服务与和谐社会建设方面的较为系统的理论成果。构建和谐社会化解各种矛盾保持社会稳定,满足公民需要提高生活水平,通过这个课题的研究可以从中得出一些理论根基和现实的指导。 2、课题研究的现状 近年来,建设服务型政府已经成为各级政府的重要举措,各级政府都在进行服务型建设的探索和创新。在公开办事内容和程序,减少行政审批,明确行政责任等方面取得了积极的成果。但是,对于服务型政府的理论认识还不是很清楚,虽然学术界有相当多的关于服务型政府建设的论文,但是对于政府如何把握建设方向的却始终不能成为理论。相较于国内,国外的政府较之于中国,他们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时间要早了很多,相对应的研究也值得我国学者借鉴。 3、课题的研究内容 一、服务型政府概述 二、服务型政府在建立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服务型政府建设体制欠缺 2.偏重决策轻视执行和评估 3.公众参与不足 4.服务型政府建设中公务员队伍建设有待跟进

什么是服务型政府以及如何建设服务型政府

什么是服务型政府以及如何建设服务型政府 一、什么是服务型政府 推进政府自身建设和改革,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大任务,也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党的十六大报告第一次把政府职能归结为四个方面: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提出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进管理方式,推行电子政务,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服务型政府,是一个能够公正、透明、高效地为公众和全社会提供优质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政府。建设服务型政府是一项比经济体制改革更为艰巨的任务,要求政府从管理理念、管理职能、管理制度、管理手段和行为方式等方面,实现根本性转变。服务型政府的内涵至少应包括四个层面。 一是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理念。政府的管理理念决定着政府的行为。树立为人民服务理念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前提条件。各级政府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在政务活动中最大限度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做到保障民权、尊重民意、关注民生、开发民智。 二是强化公共服务职能。政府职能问题是政府管理的核心问题。建设服务型政府,必须明确并强化公共服务职能,向公众提供优质的公共产品和服务。这应成为各级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的核心职能。三是形成有效制度安排。没有制度保证,“服务”就会成为一句空话。要通过制度设计,加快形成政府服务运行机制。严格依法行政,维护法律的尊严,依法规范和约束行政行为。建立健全民主决策机制、政务公开机制、群众监督和参与机制。 四是改进政府管理手段和行为方式。政府应成为经济发展方向的指引者、经济关系的协调者和公共服务的供给者,做“精明的导航员”、“公正的裁判员”和“忠实的服务员”。整合行政资源,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和服务水平,增强政府工作透明度,提高政府公信力。 服务型政府具有以下六个特征: 民主责任。民主是服务型政府的前提。人民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主人,政府受人民委托行使权力。公民通过法定程序和渠道参与社会管理,表达自己的愿望。民主政治与民主行政在本质上必然是对社会和公众尽职尽责。责任政府,要求政府在提供服务时必须对服务对象负责。 法治信用。法治是现代行政的基本手段、发展趋向和根本标志,是建立合理的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市场、政府与公民关系的前提,因而也是服务型政府的重要保障。法治的实质是秩序,政府既是秩序的建立者,也是秩序的遵守者。权力意味着责任,法治意味着信用。一个法治政府必然是一个信用政府,必须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要赔偿。

英国政府改革及对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启示

英国政府改革及对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启示 阐述了英国政府行政改革的先进经验对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重要意义。并通过阐述英国政府行政改革的几项重要举措,论述了英国政府改革对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重要启示。 标签:服务型政府政府改革启示 0引言 目前,我国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进一步强化,正处于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变的关键时期,政府改革在不同的时代背景,都有着不同的要求,涉及的改革措施和模式也不同。学习国外尤其是发达的国家的政府改革经验,借鉴其理论、方法及模式中的合理因素,对我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英国的行政体制改革涉及范围广泛,从政府结构、政府职能、服务理念等多方面都有重大调整。英国执政的保守党采取的一系列以非管制化、服务质量、分权化、竞争机制、私有化、企业精神为主题的改革措施,对当前我国改革公共管理体制、建设服务型政府具有~定的启示意义。 1英国政府改革经验 英国政府改革主张减少政府干预,崇尚市场的机制和力量;主张节省政府开支,减少税收;怀疑政府官僚化导致效率低下及浪费,主张消减公务员规模,欣赏私营部门管理的方法和手段。主要包括:雷纳评审、财务管理新方案、“下几布行动”方案、“公民宪章”运动、合作政府等阶段。 1.1雷纳评审雷纳评审是以解决问题为导向,对政府部门行政改革进行的调查、研究、审视和评价,其目的是提高公共部门的绩效水平。在雷纳评审中效率小组主要起催化剂作用,它促进、鼓励、协调和指导有关部门积极推行行政改革,发挥各部门革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雷纳评审首先,要选择评审对象,其次,要对现在活动进行质疑即为什么要从事正在从事的工作?为什么要按照目前的方式从事这些工作?怎样才能使这些工作更富有成效且降低成本?再次,推动争论式辩论。最后,形成共识并实施改革措施。雷纳评审发现了英国公共行政部门的许多问题,其中最主要的是政府开支过大及政府工作效率低下问题。在此基础上,雷纳评审提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和建议,对英国政府行政改革起到了重要作用。 1.2“下几步行动”方案“下几步行动”方案是英国为推动政府再造实施的行政改革,最重要的行政改革措施之一,被学者称为中央政府全面转换管理和责任机制的重大努力。“下几步行动”方案提倡采用更多的商业管理手段来改善执行机构,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方案提出应设立执行机构,负责履行政府的政策执行

关于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思考(心得体会)

关于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思考 建设服务型政府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政府实现和谐公共治理的内在要求。服务型政府是民主政府、法治政府、诚信政府、公正政府、廉洁高效政府、学习创新型政府、资源管理型政府。这是服务型政府的特征,也是服务型政府的目标定位。政府转型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构建服务型政府是政府转型的必然趋向。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发展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弄清服务型政府的内涵和目标取向。我们所要建设的和谐社会应该是一种以人为本,以提供公共服务于社会的政府管理体制或模式。服务型政府的构建需要政府管理模式的创新。 一、构建服务型政府是政府转型创新的必然趋向 在经济建设型政府的定位下,构建和谐社会必将遇到强大的体制性障碍。只有实现从经济建设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转型,才能彻底打破体制性障碍,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动力支持。党的十六大第一次把政府职能归结为“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四个方面,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服务型政府建设,提出了一系列强有力措施,这充分表明我国政府对管制型政府实行彻底变革的决心,而服务型政府就是相对于管制型政府的一种全新的政府管理模式。

二、服务型政府的内涵和目标定位 “服务型政府”,简单说就是一种以人为本,以提供公共服务于社会的政府管理体制或模式。从经济层面上说,政府主要为社会提供市场不能够有效提供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制定公平的规则,加强监管,确保市场竞争的有效性,确保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从政治层面上说,政府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政府要确保为社会各阶层,包括弱势群体提供一个安全、平等和民主的制度环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实现有效治理;从社会层面上说,政府要从社会长远发展出发,提供稳定的就业、义务教育和社会保障,调节贫富差距,打击违法犯罪,确保社会健康发展。 建设服务型政府必须要有准确的目标定位。一是公共服务型政府应当是民主政府,即代表人民利益,以民为本的政府。二是公共服务型政府应当是法治政府,坚持依法行政。这是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基点和关键所在。法治政府的核心在于依法治国。三是公共服务型政府应当是有限政府,即由以往“全能政府”、“无限政府”向“责任政府”、“有限政府”转变。四是公共服务型政府应当是诚信的政府。政府的诚信状况,关系到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关系到社会信用体系建立,也就从根本上决定着和谐社会建设。五是公共服务型政府应当是公正的政府。六是公共服务型政府应当是廉洁高效政府。廉洁高效是政府搞好服务的本质要求,只有廉洁

建设服务型政府:我国政府行政改革的方向

建设服务型政府:我国政府行政改革的方向 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进而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一致,比较完善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为我国政府改革指明了重要的方向。国际化进程加快、市场化全面发展、社会转型加剧、社会公共需求急剧增长等经济社会的巨大发展和变化都从客观上迫切要求制度创新——建设服务型政府,更新观念、转变政府职能、完善公共财政体制、坚持绩效管理与问责、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 标签:服务型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目标 “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这是党的十七大做出的重要战略部署,并将其作为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举措之一,这是我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对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一、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紧迫性和重要意义 改革开放30年,中华大地沧桑巨变,我们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辉煌成就。经济社会的巨大发展要求制度创新,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相适应。目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历史阶段,改革开放进人关键时期,创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提供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是政府的天职,也是政府的良心。 国际化进程的加快要求政府为各类市场主体创造良好的、公平竞争的经济发展环境,建设服务型政府。按照世界贸易组织7年过渡期的要求,截止今年底我国加入世贸过渡期结束,中国的国际化进程加快。原来我们在发展外向型经济,吸引外来投资过程中,简单采用税收、土地、电价等优惠政策的方法,政府竞争的重点是“优惠政策”的比拼,“不怕让利给你,就怕你不上门投资。”随着与国际接轨,我们要遵循国际惯例,政府竞争重点转向了综合环境的营造,即通过建设一个优质高效勤政务实的服务型政府,改进政府管理方式,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政府效率,提供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创造良好的投资发展环境来吸引外来投资,增加就业岗位,促进经济发展。 市场化的全面发展要求政府由管制转向服务,建设服务型政府。三十年的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初步建立并日臻完善,市场已取代行政手段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我国市场化水平急剧提高。为此,要求政府加强经济调节与市场监管,由审批管制向服务型政府转型。首先,政府不能缺位。在市场竞争中,应该政府做的、办的,必须要做好,如民生问题、三农问题、食品安全问题、物价问题、素质教育问题等,政府要为经济发展提供必要的基础设施,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竞争环境;其次,政府不能越位。不该政府管的,不要干预、审批环节太多,妨碍微观主体的发展。最后,政府不能错位。政府要以宏观调控为重点,有效弥补市场缺陷,为各类市场主体和投资主体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为

论中国服务型政府建设的现状及未来发展

论中国服务型政府建设的现状及未来发展 摘要:构建服务型政府是近年来中国新一轮政府改革的目标,也是中国政治学、行政学和公共管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服务型政府是要求坚持公民本位、以人为本的现代政府,坚持主权在民的民主政府,是服务公共利益、捍卫公民尊严的公共政府,更是权力受约束的法治政府和有限政府。服务型政府有利于保障公民的自由与权力,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公正,捍卫公民尊严,更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繁荣。本文通过对服务型政府进行理论概括,介绍迄今为止中国服务型政府的发展现状,并结合有关文章,得出中国服务型政府的未来发展趋势及所需采取的措施。 关键词:中国;服务型政府;现状;发展趋势 1、导言 建立一个运转良好的政府始终是人类的美好愿望和理想。人们为了安全、秩序和有尊严的生活而建立政府,但是,并不是所有政府都能实现人类的美好愿景。在人类漫长的发展史中,不同的历史阶段存在着不同的政府模式,其中一些能够实现人类的期待,满足人类的公共需求;而另一些非但不能实现是,甚至与人类建立政府的初衷背道而驰。人类政治生活文明化的过程,实质就是在这些不同政府模式之间进行“优胜劣汰”的过程。 上世纪70年代末,一场声势浩大的公共管理改革浪潮在全世界范围内兴起。在西方,这场改革运动被看作是一场“重塑政府”和“再造公共部门”的“新公共管理运动”,简而言之,就是改变政府传统的公共管理模式,转变政府的职能。新公共管理运动对传统的行政管理进行了反思,主线是调整政府和社会管理公共事务职能之间的关系,重塑政府管理自身和社会事务的手段、过程和模式,解决新时代背景下政府管理社会和自身事务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直至上世纪80年代,新公共管理范式实现了转变,公共服务理论也不断发展成熟。新公共管理理论以经济、效率和效能为基本价值,提出“重塑政府”的观点,要求建立以服务为导向、以公众为顾客的新政府治理理念,重新部署政府的公共服务方式,增强政府与公共消费者之间的联系1。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建设服务型政府成为国家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 2、中国服务型政府建设现状 (1)中国服务型政府发展的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逐步形成一个“经济建设型政府”模式,政府长期主导资源配置,并将掌握的资源主要运用在经济领域,这使政府充当了经济建设主体和投资主体的角色,这种模式造成了经济与社会发展失衡、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失衡等等现象。所以,中国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认为,从“经济建设型政府”转向“公共服务型政府”是中国市场化改革的必然选择。公共服务型政府并没有否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而是抛弃了政府把主要精力用来直接搞投资建设的做法,主张政府为作为微观经济主体的企业创造良好的经济社会环境,以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2。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谢庆魁教授指出,服务型政府的提出适应三大需要:一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二是社会转型的需要;三是政府改革的需要。官僚型政府发展的下一步就是服务型政府,“服务型政府要求行政体制和机制转变,也就是结构功能和运行方式的转变,强调政府为所有人服务,为一切对象服务”3。 我国建设服务型政府有着实在的实践基础,首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市 1王欣欣.《服务型政府:政府职能的新定位—从新公共管理理论看当代中国服务型政府建设》.《理论学刊》.2008.10.第10期(总第176期) 2迟福林.《全面理解“公共服务政府”的基本涵义》.《人民论坛》.2006年5月 3魏爱云.《服务型政府:政府改革的目标选择》.《人民论坛》.2006年5月

关于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思考

关于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思考 发表时间:2019-01-21T10:36:27.170Z 来源:《信息技术时代》2018年4期作者:黄诗淇[导读] 随着我国社会治理形态的不断完善,以往“管制型政府”模式已经不再适应社会发展改革的需要,这就需要政府尽快完成转型,从管制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合川中学)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治理形态的不断完善,以往“管制型政府”模式已经不再适应社会发展改革的需要,这就需要政府尽快完成转型,从管制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服务型政府具有民主、法治、诚信的特点,是有限政府,因此在服务型政府的构建中要切实结合社会体制和公众需求,完善政府运行体制,这也是新时期政府职能改革的必然路径。关键词:服务型政府;政府职能;建设思考 进入新时期以来,政府职能正在逐步改变,在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同时,政府要进一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走在时代前沿,积极应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的改变。在传统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的过程中,要具备前瞻性的眼光和与时俱进的魄力,有全局思维和战略高度,构建服务型政府能够促社会体系的完善发展,同时还能树立民主法治的国际形象,是国家综合实力发展的重要体现。服务型政府建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素质(一)加强宣传教育服务型政府切实保障人民当家做主的权益,倡导民众理性参与社会政治生活,能够合理表达自身诉求,这就需要民众具备普遍的公民意识,从而构建民主和谐的服务型政府。政府可以通过公益性讲座、散发宣传单、小册子、开展专题学习等形式引导公众认识公民权益,懂得珍惜社会权益,被能够更好的行使自身权益。只有切实提高民众的权力意识,才能促进政府职能的有序转型,为服务型政府建设注入新活力。 (二)提高公民素质公民权力意识的培养与自身文化程度素质水平有密切关系,这就需要政府关注社会教育的发展,提高素质教育质量,民众懂得利用法律武器保障自身权益。同时,在知识经济时代,公民权力的行使需要有一定的文化知识为基础,这样才能切实实现民主平等的社会环境,促进民主政府更快更好发展。 二、健全政务公开制度和行政问责机制(一)建立政务公开制度服务型政府的构建倡导权力职能透明化,强化社会监督能力,这就需要在政务公开方面引入制度化管理机制。政务公开体现出政府对自身工作的自信,有利于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和凝聚力,增加群众对政府的信任度。通过信息公开及时回应和反馈各项社会问题,从而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政府在制定各项决策的过程中重视人本理念,公开征集民众意见和建议,多方听取专家意见,将政府决策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开。通过政务公开加强社会监督力度,优化各项治理措施,避免管理中各类矛盾和冲突的发生。(二)健全行政问责机制在责任政府构建中,行政问责是其有效载体,同时也是构建责任政府的坚实保障。首先要建立与行政问责相关的各项法律法规,明确政府工作职能,建立起责任溯源机制。在问责机制的建立中要突出责权对等意识,政府权力越大,所需要承担的责任就越多,清晰划定领导和行政等级责权范围,从而使各项责任落实到人。在行政问责中要建立起健全的程序机制,从规划、审议、决定、执行等各个流程做到公开透明。 三、完善政府的自律规范和他律约束(一)加强法制观念建设法律的公信力和权威性来自民众的拥护和信仰。在法治型政府的构建中,需要政府及民众具备完善的法治观念,这就需要政府进一步加大法治宣传教育,尤其的强化政府工作人员的法治理念,注重公民权力意识的培养,引导公众深入了解法治内涵,将其融合到文化教育中,培养广大民众的法治信仰。(二)健全诚信观念和诚信制度建设在法治政府建设中,行政人员是否具备诚信理念是构建法治政府的重要因素,这就需要重视行政人员的诚信品质和职业道德培养,从一线工作人员道德素质抓起,将法治政府的构建落到实处。此外,要进一步健全行政诚信制度,从而激发行政人员主动讲诚信、办实事,提高失信成本,将其提升至法律责任高度,为发展政府建设奠定良好基础。(三)完善权力制衡机制法治政府的构建必然会受到有限权力的约束,这就需要在法治政府的构建中提升立法质量,将政府权力和责任的界定提升至立法高度。一方面,要保证政府权力处于立法和司法部门的监督之下,在政府活动范畴、管理程度、实施流程、行政手段等方面做出明确规定,这样才能形成对政府权力的外部监督制约机制。另一方面,政府机构内部要明确部门分工,建立起相互合作、相互制约的新型工作关系,不但要有上下级之间的监督机制,而且还有建立同级监督机制,从而形成内部权力的有效制约作用,杜绝出现滥用权力、以权谋私的问题。 四、坚持服务创新和文化创新(一)创新服务方式,更新服务观念政府要建立起内部竞争机制,在人才选拔上突出能力特色,通过提高人才素质优化公共服务质量。重视公众的评价反馈,被将其作为评价政府政绩的重要依据,通过评价激励促进行政人员在社会服务中主动创新,主动接受民众监督,积极而扎实的开展各项服务工作。(二)重塑行政文化

建设服务型政府

建设服务型政府 ——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摘要:服务型政府就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它把为社会、为公众服务作为政府存在的、运行和发展的基本宗旨,是在社会本位和公民本位理念指导下,在整个社会民主秩序的框架下,通过法定程序,按着公民意志组建起来的以为人民服务 为宗旨并承担责任的政府。本文从服务型政府内涵出发,阐述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障碍,以及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有效途径。 一、服务型政府的内涵 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和实际情况而言服务型政府是建立在民主政治基础之 上的,同现代市场经济相适应,以服务社会、服务公众为基本职能的政府模型。建立服务型政府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服务型政府主要是针对我国传统计划经济条件下,政府大包大揽和以计划指令、行政管制为主要手段的管制、主导型政府模式而提出的一种新型的现代政府治理模式。它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含义: 第一,从理念上看,服务型政府要求各级政府和官员必须认识到,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政府的权力来自于人民的让渡的那部分权力,政府为人民服务是天职,政府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实现人民、社会公共利益的最大化。与此同时,政府还必须从一味强调按章办事和死守体制、官本位的思想中解放出来,充分考虑公众的具体情况和需求,以人民群众和社会的需求为向导,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第二,从政府的职能范围来看,管制型政府是适应计划经济而建立,因此对市场和社会的介入是无孔不入,政府职能也无限膨胀,职能设置上的不合理使 政府管了许多“不该管”、“管不好”、“管不了”的事。而服务型政府要求政府职能是有限的,政府要还权于社会,还权于市场,做市场和个人不能做、不愿做或做不好的事情。包含以下三个方面: 1、宏观经济的调控:政府从国民经济战略性、全局性、长远性出发,从宏观上引导国民经济的的发展,并且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切实维护国家的经济安全。

建设服务型政府的作用

建设服务型行政府 服务型政府也就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用政治学的语言表述是为社会服务,用专业的行政学语言表述就是为公众服务。它是在公民本位、社会本位理念的指导下,在整个社会民主秩序的框架中,把政府定位于服务者的角色,并通过法定程序,按照公民意志组建起来的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以公正执法为标志,并承担着相应责任的政府,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政府管理领域的具体体现。 具有核心竞争力 一、服务型政府是一个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政府。在我国,这个核心竞争力就是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就是社会平等、政治民主和以人为本。这一核心竞争力是与人类文明发展的大趋势相一致的,是我们构筑国家“软实力”的基本要素。一个服务型政府,首要的特征就是张扬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实现了社会平等、政治民主和以人为本的“制度化形态”,并在社会实践和改革过程中具有切实的可操作性。离开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宪法原则和我们党的执政理念谈服务型政府,这个服务型政府就可能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民主和负责 二、服务型政府是一个民主和负责的政府。就是说,是一个人民民主和对人民负责的政府。前者是指政府的性质,后者是指政府的目的。人民民主是共和国宪法所赋予人民的基本权利,特别是“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利,它界定了政府的有限性。宪法规定的这“四个民主”权利,反映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在现实的制度安排中一个都不能少。公民通过正常程序和渠道参与国家治理,表达自己的愿望,是服务型政府的本质特征,惟其如此,才能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也才能真正建立一个服务型政府。 法治和有效 三、服务型政府是一个法治和有效的政府。依法行政是现代政府的一个基本特征,是建立合理的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市场、政府与公民关系的前提。我国政府就其本质来说,是依据宪法原则建立并按照宪法原则运作,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只有尊重宪法并按照宪法原则办事,才能在全社会树立政府的权威,确立政府的社会公信力。一个依法行政的政府必然是一个有效政府,其公共政策才能得到认真的落实。建立服务型政府,核心是政府必须尊重宪法精神,按宪法原则办事,只有这样,人民才会相信政

服务型政府建设

建设服务型政府 【政府声音】 2010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称,要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温家宝指出:一年来,政府自身改革和建设取得新进展。为应对各种困难,我们特别注意发扬民主、倾听基层群众意见,重视维护群众利益。广大公务员兢兢业业、勤勉尽责,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但是政府工作与人民的期望还有较大差距。职能转变不到位,对微观经济干预过多,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比较薄弱;一些工作人员依法行政意识不强;一些领导干部脱离群众、脱离实际,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重;一些领域腐败现象易发多发。我们要以转变职能为核心,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大力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努力为各类市场主体创造公平的发展环境,为人民群众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温家宝指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 【服务型政府概念】

服务型政府也就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用专业的行政学语言表述就是为公众服务。它是在公民本位、社会本位理念的指导下,在整个社会民主秩序的框架中,把政府定位于服务者的角色,并通过法定程序,按照公民意志组建起来的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以公正执法为标志,并承担着相应责任的政府,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政府管理领域的具体体现。 【基本要求】 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基本要求,就是要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为人民群众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社会主义愈发展,民主也愈发展,而民主愈发展,权力也就愈为公众服务。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民主政治的步伐正在加速。【意义】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不仅是适应“小政府大社会”发展需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的必然要求;更是重视民生以人为本,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具体任务】 第一,观念必须转变; 第二,政府职能必须转变;

服务型政府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

服务型政府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 [摘要]随着当前我国社会公共需求全面快速地增长,如何进行政府公共服务体制改革、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已经成为当前公众关注的热点。但总体来说,在服务型政府建设的理论建构和具体实践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疑惑和问题,与人们的最初预想还存在一定距离,而解决此类问题的主要思路是统一规划、加强公共参与和提升公共服务能力。 [关键词]服务型政府;突出问题;解决思路 一、当前服务型政府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所谓服务型政府,也就是为公众服务的政府。它是在公民本位、社会本位理念的指导下,在整个社会民主秩序的框架中,把政府定位于服务者的角色,并通过法定程序,按照公民意志组建起来的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以公正执法为标志,并承担着相应责任的政府。服务型政府的重点是以公民为中心,以满足公民不断增长的、日益多元化的公共需求为目标的新的治理模式。建设服务型政府,就是要实现政府本位向社会本位的转变,由官本位向民本位的转变,由管制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转变这三个根本转变过程。建设服务型政府是我国政府改革的目标和基本方向,也是我国现阶段市场化改革的客观要求,它标志着公共行政价值的根本转变。 正是由于具有如此重要的战略地位,当前服务型政府建设已经成为我国各级政府行政改革的热门话题。但是,在服务型政府建设的理论建构和具体实践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疑惑和问题,与人们的最初预想还存在一定距离,具体表现如下: 1.缺乏统一规划。目前各级政府均进行了服务型政府建设实践,也采取了很多措施,但这些措施大都处于比较表面的层次,有不少措施就是简单的便民措施,离真正的服务型政府的要求还有很大的距离。服务型政府的实践缺乏,比较盲目,只能走摸着石头过河,走一步看一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再发现问题,再解决问题这一模式。归纳起来就是一边实践、一边探索、一边总结。此外有些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实践则是由个别领导起重要推动作用,一旦领导人工作调整或因其他事情,则服务型政府建设进程就将受到重大影响。总的问题就是上述行为仅局限在具体的操作层面和技术层面上,未上升到制度层面。理论不清,导致实践效果不够满意。 实际上,服务型政府是一种全新的理念,从某种程度上讲又是一场新的革命,是全新的政府职能配置、机构重组、管理方式方法和行为模式的革命,它要求从根本上改变中国数千年来的管制行政传统,从根本上改变政府的角色和政府官员的角色。不是修修补补,小打小闹,而是涉及行政理念、体制、流程、人员的全面变革。这样一项复杂且艰巨的任务如果没有一项全面、深刻理论的支撑,没有一个总体、统一、清晰、合理、具有可操作性的实施规划或建设方案,很难达到预想效果。 2.公众参与不足。除了缺乏统一规划之外,在服务型政府建设过程中另外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公众参与不足,具体表现为政府提供公共参与的途径不足、体制外力量激励缺乏、部分公众参与愿望不强烈。导致这种局面的原因主要是国家民主参与体制的不健全。众所周知,中央集权的专制体制在中国存留了大约两千多年,虽然从1949年至今,我国不仅确立了社会主义民主制度,而且随着时间的延续,这种民主制度得到了不断的健全与发展,但是总的说来封建专制制度所留下来的遗毒并没有彻底清除干净,一些领导干部的官本位思想依然比较严重。这种负面因素,直接导致了我国公共政策制定的水平维度并不是很高,不仅一些重大的宏观决策得不到公民的直接参与,甚至一些事关城市建设、社区规划的局部政策,也很难做到征求最大多数的意见。 3.公众对公共服务提供情况不满意。在服务型政府建设过程中,也许公众反响最强烈、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