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施工危险源辨识、评价与管理程序(新版)

施工危险源辨识、评价与管理程序(新版)

施工危险源辨识、评价与管理程序(新版)
施工危险源辨识、评价与管理程序(新版)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施工危险源辨识、评价与管理程

序(新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施工危险源辨识、评价与管理程序(新版)

危险源既存在于施工活动场所,也存在于可能影响到施工场所的周围区域,其形成原因来源于施工前期的勘察设计及施工过程的活动、物质条件(人、物、环、管)。危险源辨识就是要采用科学规范的方法(基本分析法、工作安全分析法、安全检查表法)对其进行识别,采用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定性评价方法)对识别出的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价。只有充分辨识危险源的存在,确定危险源的风险等级,找出其存在的原因,制定分级控制方案,才能有效监控事故(危害)的发生。

建筑施工“五大伤害”(高处坠落、触电事故、物体打击、机械伤害、坍塌事故)和人的不安全行为(即“三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是构成工程施工的主要危险源,是导致施工现场及周围相邻人员伤亡、财产损坏、环境破坏等潜在的不安全因素。

辨识与风险评价的程序

危险源辨识,应坚持“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主次分明、不留死角”的原则,对工程施工场所(桥梁、隧道、涵洞、路基等工程的施工现场)以及生活区域进行辨识。

危险源辨识程序,首先应建立一个由专业技术人员、安全管理人员、有经验的工人或聘请安全评估专家组成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小组,对施工区域、生活区域中每个步骤存在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以及整个作业活动辨识环境和管理两方面的缺陷进行危险源辨识。其次是对辨识的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价,将危险源划分等级。风险等级为5级,表示极其危险,不能继续作业;风险等级为4级,表示高度危险,要立即整改;风险等级为3级,表示显着危险,需要整改;风险等级为2级,表示一般危险,需要注意;风险等级为1级,表示稍有危险可以接受。

施工过程危险源的辨识依据与重点

工程施工复杂的专业特性造成建设施工中危险源的客观存在。特别是施工区在人口居住密集村庄、国(省)交通道路区域施工,

一旦发生坍(倒)塌、火灾、爆炸等事故,往往不仅涉及到施工场所,还会影响到周围已有建筑、城乡居民的基本生活设施(如供水、电力、燃气、通讯、交通等)的使用安全和居民人身安全等广大公众利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1992)以及《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的规定,工程施工危险源的辨识,是加强施工安全生产管理,预防重大事故发生的基础性的、迫在眉睫的工作。

1.危险源的分类

工程施工建设施工危险源可分为两类,一是在安全管理体系方面,二是在施工场所、生活区域、办公区、材料保管区和仓库、油库、炸药库等场所。

2.安全管理问题的辨识

主要指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健全、各级人员安全生产的岗位职责、特殊工种和劳动防护用品的管理以及各项施工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可分为以下6类:

(1)安全教育培训不足;特种作业人员未经过专业培训合格持证上岗;因缺乏安全操作技能,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

(2)未制定详尽、操作性强的安全管理制度,未健立健全各级人员安全责任制度。

(3)安全检查制度未严格执行,对安全检查中发现需整改的问题没有及时跟踪复检。

(4)对施工人员管理薄弱,酒后作业、疲劳作业所形成的危险源。

(5)安全投入不足,保障安全生产的资金不到位。

(6)未制定并实施劳防用品的计划、采购、验收、保管、发放、使用、检查制度,各项管理未形成闭环。

3.公路工程施工分部、分项工程危险源类别

局限于存在施工过程现场的活动,与施工分部、分项(工序)工程,施工装置(设施、机械)及物质等有关,主要分为以下9类。

(1)油库未建立专项管理制度;消防设施、器材欠缺或失效;油库被盗泄漏发生火灾;加油作业时吸烟、使用明火照明;装卸操作不当引起泄漏发生火灾;打手机引起火灾爆炸事故。

LECD 危险源辨识及评价方法

危险源风险评价 (1)风险评价法。 ①风险分级。根据后果的严重程度和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来进行评价,其结果从高到低分为:1级、2级、3级、4级、5级。分级的标准见表1: 表1 风险分级

②事故的后果与可能性的综合评价结果可得出风险级别见表2:表2 事故后果与可能性综合评价结果

③LEC法。本评价采用D=LEC方法进行评估。 该方法是美国的K.J.格雷厄姆(Kenneth j.Graham)和G.F.金尼(GilbeF.Kjnney)研究了人们在具有潜在危险环境中作业的危险性,提出了以所评价的环境与某些作为参考环境的对比为基础,将作业任务条件的危险性作因变量,事故或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率及危险严重程度为自变量,确定了它们之间的函数式。根据实际经验他们给出了解情况个自变量的各种不同情况的分数值采取对所评价的对象根据情况进行“打分”的办法,然后根据公式计算出其危险性分数值,再按经验将危险性分数值划分的危险程度等级表或图上,查出其危险性的一种评价方法。这是一种简单易行的评价作业条件危险性的方法。 这一方法的具体表述是,对于一个具有潜在危险性的作业条件,K.J.格雷厄姆和G.F.金尼认为,影响危险性的主要因素有3个:L——发生事故或危险事件的可能性;E——暴露于这种危险环境的频率;C——事故一旦发生可能产生的后果。用公式来表示,则为D=LEC 式中 D——作业条件的危险性。 确定了上述3个具有潜在危险性的作业条件的分值(L,E,C的取值分别见表3、表4、表5),并按公式进行计算,即可得危险性D的分值。据此,要确定其危险性程度时,则按表6所表示的分值进行危险等级的划分或评定。 表3 发生事故可能性(L)

危险源辨识及评价方法(最新版)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危险源辨识及评价方法(最新 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危险源辨识及评价方法(最新版) 1.评价目的 识别公司在活动、产品或服务中影响职业健康安全的危险源,评价危险源的风险程度,确定重大危险源,并对危险源实施有效的控制。 2.适用范围 评价适用于该公司在活动、产品或服务中危险源的识别、风险的评价与风险控制的策划与更新。 3.评价程序 危险源识别的准备、工作活动的分类 危险源识别 风险评价 确定危险源是否可容许 制定风险控制措施计划

评审措施计划的充分性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基本步骤图 3.1危险源识别准备 收集国家、地方、行业关于职业健康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文件等资料的现行版本,掌握相关的规定。 3.2危险源的识别 (1)危险源的识别范围。危险源辨识应全面、系统、多角度、有漏项,应充分考虑正常、异常、紧急3种状态以及过去、现在、将来3种时态,重点放在能量主体、危险物资及其控制和影响因素上,应考虑以下范围:①常规活动(如正常的生产活动和非常规的活动(如临时的抢修);②所有进入作业场所的人员(包括员工、合同方人员、访问者);③生产所有的设施,如建筑物、设备、设施(含自有的或租赁、分包商自带)。还应特别考虑如下的内容:①国家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的特殊作业工种、特殊行业工种;②国家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的危险设备、设施和工程;③具有接触有毒有害物质的作业活动和情况;④具有易燃易爆特性的作业活动和情况;⑤具有职

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控制程序

1.目的 全面识别和辨识集团公司产品和服务过程中能够控制和可以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及危险源,汇总并评价,以便判定对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具有重大影响或可能具有重大影响的环境因素和危险源,进行全面管理和有效的风险控制。 2.范围 适用于集团公司产品和服务过程中的环境因素识别、危险源辨识、评价和控制。 3.职责 3.1 管理者代表负责重要环境因素清单和不可接受风险清单的审批。 3.2 综合经营计划部负责环境因素和危险源的评审、确认、评价以及制定对重要环境因素和不可接受风险的措施计划。 3.3 各部门负责按要求对本部门所属范围、人员、设备进行环境因素识别和危险源的辨识工作,汇总并进行控制。 3.4各二级单位负责各单位环境因素识别、危险源辨识管理工作。 4.工作程序 4.1环境因素识别、危险源辨识 4.1.1 每年第一季度,综合经营计划部负责组织各部门进行环境因素识别、危险源辨识工作。 4.1.2 各部门负责按照要求从产品生产组织投入和产出过程中识别出环境因素。识别时应考虑过去、现在、将来三种时态和正常、异常、紧急三种状态,从向大气排放、向水体排放、废弃物管理、土地的污染、噪声的影响、能源和资源的有效利用、相关方的影响、当地其它环境问题及社区问题等若干方面识别出所有环境因素。识别工作结束后按要求填写《环境因素识别、评价和控制措施表》。 4.1.3 各部门负责按作业区域、工艺流程对照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心理性、生理性、行为性、作业环境不良等关注方面进行危险源辨识,辨识过程要特别关注“三种时态”、“三种状态”。辨识工作结束后按要求填写《危险源辨识、评价和控制措施表》。对危险源进行辨识时应考虑: a) 常规和非常规活动; b) 所有进入工作场所的人员(包括承包方人员和访问者)的活动; c) 人的行为、能力和其他人为因素; d) 已识别的源于工作场所外,能够对工作场所内组织控制下的人员的健康安全产生

危险源辨识方法完整版

危险源辨识方法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危险源辨识及评价方法 名词解释 危险源: 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者状态; 危险源辨识: 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风险: 某一特定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 风险评价: 评估风险大小一级确定是否可容许的过程; 可容许风险: 根据组织的法律义务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针,以降至组织可接受程度的风险 安全: 免不了不可接受的损害风险的状态。 危险源识别的目的: 1、是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有效手段和具体体现; 2、是全面挖掘系统内潜在危险因素,分析危险可能引起事故的条件、后果及影响,提出消除和控制事故的措施,为后续风险评价提供依据;

3、是真实实现“四不伤害”,落实各项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的有力武器; 4、是杜绝各类隐患事故的有效措施; 5、是实现公司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 危险源的辨识方法: 在危险源识别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危险源的五种识别因素和六种类型。 1、五种因素:能量、有害物质、失控、人员失误、环境; 2、六种类型: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生理性、行为性和其他性。 危险源时态: 指所识别出来的危险源存在的时态(即过去、现在、未来)。 是非判断法 下列情况可直接判定为重大危险源(不可接受风险): a、不符合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 b、相关方有合理抱怨和要求的; c、曾经发生过事故,且未采取防范、控制措施的; d.直接观察到可能导致危险,且无法适当控制的。 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LEC 法) 影响危险性的因素有以下三个方面: a)发生事故或危险事件的可能性(用 L 值表示); 分数值事故或危险情况发生可能性 10 完全会被预料到

危险源辨识及评价方法

危险源辨识及评价方法

危险源辨识及评价方法 1.评价目的 识别公司在活动、产品或服务中影响职业健康安全的危险源,评价危险源的风险程度,确定重大危险源,并对危险源实施有效的控制。 2.适用范围 评价适用于该公司在活动、产品或服务中危险源的识别、风险的评价与风险控制的策划与更新。 3.评价程序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基本步骤图 3.1危险源识别准备 收集国家、地方、行业关于职业健康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文件等资料的现行版本,掌握相关的规定。 3.2危险源的识别 危险源识别的准备、工作活动的分类 危险源识别 风险评价 确定危险源是否可容许 制定风险控制措施计划 评审措施计划的充分性

(1)危险源的识别范围。危险源辨识应全面、系统、多角度、有漏项,应充分考虑正常、异常、紧急3种状态以及过去、现在、将来3种时态,重点放在能量主体、危险物资及其控制和影响因素上,应考虑以下范围:①常规活动(如正常的生产活动和非常规的活动(如临时的抢修);②所有进入作业场所的人员(包括员工、合同方人员、访问者);③生产所有的设施,如建筑物、设备、设施(含自有的或租赁、分包商自带)。还应特别考虑如下的内容:①国家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的特殊作业工种、特殊行业工种;②国家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的危险设备、设施和工程;③具有接触有毒有害物质的作业活动和情况; ④具有易燃易爆特性的作业活动和情况;⑤具有职业性健康伤害的作业活动和情况;⑥曾经发生和行业内容经常发生事故的作业和情况; ⑦认为有单独进行评估需要的活动和情况。 可依据的有关法规有:《企业伤亡事故分类》《生产过程危险和危害因素分类与代码》《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2)危险源识别方法。方法采用询问与交换、现场观察、查阅有关记录、获取外部信息、工作任务分析、安全检查表、作业条件的危险性分析、事件树、故障树等分析方法。 3.3危险源风险评价 (1)风险评价法。

危险源辨识分析评价程序标准版本

文件编号:RHD-QB-K1879 (管理制度范本系列) 编辑:XXXXXX 查核:XXXXXX 时间:XXXXXX 危险源辨识分析评价程 序标准版本

危险源辨识分析评价程序标准版本操作指导:该管理制度文件为日常单位或公司为保证的工作、生产能够安全稳定地有效运转而制定的,并由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时必须遵循的程序或步骤。,其中条款可根据自己现实基础上调整,请仔细浏览后进行编辑与保存。 一、风险辨识范围主要包括 1、各作业面、各作业工序 2、各类施工设备、机具、装置 3、作业环境中的各类粉尘、毒物及噪音、振动 4、广大职工的体力劳动强度 二、存在的主要危险、危害因素 在施工中可能存在如下集中危险因素 1、物理因素:①施工现场的各类施工机械、机具存在缺陷 ②洞口高边坡,竖井洞口等防护存在缺陷 ③在洞内作业时存在噪音、振动、粉尘等危害

④电焊作业,用煤取暖等存在的明火隐患 ⑤作业环境的高温高湿危害 2、化学危害:①现场存在有氧气瓶乙炔瓶易燃易爆物品 ②洞内若通风不良存在车辆废毒气体 3、心理、生理及行为异常危害 ①作业人员超负荷作业大于8小时 ②健康状况异常从事危险工作现象 ③心理异常从事作业易发生事故 ⑤作业指挥失误,主要指起重吊装和混凝土浇筑指挥 ⑥作业人员在操作工具中失误 ⑦安全监护不到位出现失误 三、导致事故的种类 若危险性因素不及时辨识并清除,可能造成如下

事故: 生活区:主要是触电、火灾和食物中毒等 施工区(作业各工序): 1、洞内风镐开挖:发生坍塌事故,振动伤害 2、格栅安装作业:物体打击、触电 3、喷护作业:飞石伤人、粉尘(尘肺) 4、车辆入口出渣作业:物体打击,车辆伤害 5、施工用电:触电、火灾 6、作业环境(通风不畅):职业病(尘肺)一氧化碳气性中毒 7、作业环境(高边坡、洞口、临边未防护)高处坠落 8、焊接作业:火灾、中毒、辐射 9、竖井作业面:起重伤害、物体打击、高处坠落

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方法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方法 一、目的 为了准确的辨识出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价,以便采取控制措施。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项目所有施工生产、管理、辅助生产、生活场所。 三、危险源的辨识内容: 1、工作环境:包括周围环境、工程地质、地形、自然灾害、气象条件、资源交通、抢险救灾支持条件等; 2、平面布局:功能分区(生产、管理、辅助生产、生活区);高温、有害物质、噪声、辐射、易燃、易爆、危险品设施布置;建筑物、构筑物布置;风向、安全距离、卫生防护距离等; 3、运输路线:施工便道、各施工作业区、作业面、作业点的贯通道路以及与外界联系的交通路线等; 4、施工工序:物资特性(毒性、腐蚀性、燃爆性)温度、压力、速度、作业及控制条件、事故及失控状态; 5、施工机具、设备:高温、低温、腐蚀、高压、振动、关键部位的备用设备、控制、操作、检修和故障、失误时的紧急异常情况;机械设备的运动部件和工件、操作条件、检修作业、误运转和误操作;电气设备的断电、触

电、火灾、爆炸、误运转和误操作,静电、雷电; 6、危险性较大设备和高处作业设备:如提升、起重设备等; 7、特殊装置、设备:锅炉房、危险品库房等; 8、有害作业部位:粉尘、毒物、噪声、振动、辐射、高温、低温等; 9、各种设施:管理设施(指挥机关等)、事故应急抢救设施(医院卫生所等)、辅助生产、生活设施等; 10、劳动组织生理、心理因素和人机工程学因素等。 四、危险源辨识的程序 五、危险源辨识方法 为了便于进行危险源辨识和分析,首先应对危险因素与危害因素进行分类。分类可任选以下两种方法中的一种: 1、按导致事故和职业危害和直接原因进行分类,共分为六类: A、物理性危险源: (1)设备、设施缺陷(强度不够、刚度不够、稳定性差、密封不良、应力集中、外形缺陷、外露运动件、制动器缺陷、设备设施其他缺陷);如:脚

危险源辨识、评价及管理程序通用版

管理制度编号:YTO-FS-PD592 危险源辨识、评价及管理程序通用版 In Order T o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Of Daily Behavior, The Activities And T asks Are Controlled By The Determined Terms, So As T o Achieve The Effect Of Safe Production And Reduce Hidden Dangers. 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 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

危险源辨识、评价及管理程序通用 版 使用提示:本管理制度文件可用于工作中为规范日常行为与作业运行过程的管理,通过对确定的条款对活动和任务实施控制,使活动和任务在受控状态,从而达到安全生产和减少隐患的效果。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1 目的 为了识别公司施工活动的危害因素,评价危害事件的风险程度,制定有效风险控制措施,最大限度降低风险级别和财产损失,特制定本程序。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范围内有关职业健康安全危害识别、评价更新与控制。 3 职责 3.1管理者代表审批《重大风险清单》、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 3.2安全环保监察部负责组织危险源的辨识、风险评价工作,报管理者代表批准,下发《重大风险清单》。负责监督、检查所属各单位风险因素的管理与控制工作。负责审核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 3.3生产部负责参与危险源的辨识和风险评价工作,负责组织所属各单位按照《重大风险清单》编制有针对性的

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方法

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方法1?评价目的 识别公司在活动、产品或服务中影响职业健康安全的危险源,评价危险源的 风险程度,确定重大危险源,并对危险源实施有效的控制。 2?适用范围 评价适用于该公司在活动、产品或服务中危险源的识别、风险的评价与风险控制的策划与更新。 种状态以及过去、现在、将来3种时态,重点放在能量主体、危险物资及其控制和影响因素上,应考虑以下范围:①常规活动(如正常的生产活动和非常规的活动(如临时的抢修);②所有进入作业场所的人员(包括员工、合同方人员、访问者);③生产所有的设施,如建筑物、设备、设施(含自有的或租赁、分包商自带)。还应特别考虑如下的内容:①国家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的特殊作业工种、特殊行业工种;②国家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的危险设备、设施和工程;③具有接触有毒有

害物质的作业活动和情况;④具有易燃易爆特性的作业活动和情况;⑤具有职业性健康伤害的作业活动和情况;⑥曾经发生和行业内容经常发生事故的作业和情况; ⑦认为有单独进行评估需要的活动和情况。 可依据的有关法规有:《企业伤亡事故分类》《生产过程危险和危害因素分类与代码》《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 (2)危险源识别方法。方法采用询问与交换、现场观察、查阅有关记录、获取外部信息、工作任务分析、安全检查表、作业条件的危险性分析、事件树、故障树等分析方法。 3.3危险源风险评价 (1)风险评价法。 ①风险分级。根据后果的严重程度和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来进行评价,其结果从高到低分为:1级、2级、3级、4级、5级。分级的标准见表1: 表1风险分级 ②事故的后果与可能性的综合评价结果可得出风险级别见表2: 表2事故后果与可能性综合评价结果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程序复习课程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程序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确保识别本园所有活动、产品和服务中的危险源,对其评价并控制,确定重大危险源。 本标准适用于本园管理体系覆盖范围内的所有活动、产品和服务中的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与更新。 2 职责 2.1 管理者代表 负责批准《重大危险源清单》见附录C。 2.2 管理部 2.2.1管理部是本园危险源控制的主管部门,负责相关管理程序的制修订及评价活动的组织实施; 2.2.2负责组织本园各门、单位对危险源进行辨识; 2.2.3负责组织危险源评估小组人员对本园的危险源分别进行评价; 2.3 各部门、单位 各部门、单位对各自的生产服务活动中存在危险源进行辨识和控制,并建立班组级《重大危险源清单)。 3 程序 3.1 危险源识别 3.1.1 危险源识别与更新时机 当本园的活动、产品或服务有变动(如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改扩建、大型设备检维修等),每个新工程项目开工前,可能带来新的危险源时; 3.1.2 危险源识别与评价的步骤: 1)管理部组织识别培训; 2)各部门、单位识别危险源,形成《危险源清单》见附录A; 3)管理部整理危险源,完善《危险源清单》; 4)管理部与各部门、单位管理人员确认危险源; 5)管理部确定危险源,管理部建立《危险源清单》; 6)管理部组织人员成立评价小组,对危险源进行评价打分,形成评价记录; 7)管理部建立《重大危险源清单》; 8)管理者代表批准《重大危险源清单》;

9)管理部组织下发《重大危险源清单》和《危险源清单》; 10)各部门、单位对识别的危险源、重要危险源策划控制措施并进行控制; 11)管理部及时组织对危险源的评审与更新及控制情况的检查。 3.1.3 危险源识别的范围 识别人员应通过如下范围,识别出实际的和潜在的危险源; 3.1.3.1 常规和非常规活动: ---常规活动:设施维护、游园、庆典、管理、办公活动等; ---非常规活动:施工、设备维修活动、停电、异常气象等情况。 3.1.3.2 所有进入工作场所的人员的活动,包括: 一一游客; 一一其他访问者; 一一本园员工; 一一雇用人员等。 3.1.3.3 工作场所的设施,包括: 一一管理处自有的设备、房屋; 一一租贸、借用的设备、物资等。 3.1.4 危险源辨识的方法: 3.1. 4.1危险源识别部门可以全部采用以下危险源辨识方法或采用其中的方法: 询问、交谈:对于本园的某项工作具有经验的人,往往能指出其工作中的危害。从指出的危害中,可初步分析出工作中所存在的危险源; 3.1. 4.2现场观察:通过对服务环境的现场观察,可发现存在的危险源。从事现场观察的人员,要求具有安全技术知识并掌握完善的职业健康安全法规、标准; 3.1. 4.3查阅有关记录: 查阅本园的事故、职业病的记录,可从中发现存在的危险源; 3.1. 4.4获取外部信息: 从有关类似组织、文献资料、专家咨询等方面获取有关危险源信息,加以分析研究,可辨识出本园存在的危险源; 3.1. 4.5安全检查表: 运用已编制好的安全检查表,对本园进行系统的安全检查,可辨识出存在的危险源。 3.1.5 危险源识别 识别人员应通过观场观察及所收集的资料,识别尽可能多的实际的和潜在的危险源,识别危险源时应考虑: 3.1.5.1工作环境:包括服务区域的周边环境、水文气象、资源交通、抢险救灾、自然灾害、消防支持条件等; 3.1.5.2总平面布置:从功能分区、防火间距和安全距离、风向、建筑物朝向、 危险有害物质设施、动力设施、道路、贮运设施等方面进行分析、识别; 3.1.5.3道路及运输:从运输、装卸、消防、疏散、人流、物流、平面交叉和竖向交叉等几方面进行分析、识别; 3.1.5.4建筑物: 结构、防火、防爆、防雷击、停留、通道、闸门、卫生设施等;3.1.5.5服务过程:区域、人流、温度、登高、水面及控制条件、事故及失控状 态等; 3.1.5.6 设备设施:机械与设备的操作条件、检修作业、误运转或误操作;电器设备的断电、触电、火灾、爆炸、误运转或误操作、雷电等;高处作业设备(如吊车等);特殊装置(如油罐、压力管道、安全阀等);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管理制度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管理制度 1.目的 为了便于开展矿山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制定风险控制措施,有效防范事故的发生, 消除事故隐患,依据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要求,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山西黎城粉末冶金有限责任公司所属各分公司矿山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工作。 3. 术语和定义 危险源:可能导致伤害、疾病、财产损失、环境破坏或其它组合的根源或状态。 危险有害因素:危险有害因素是指能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害的因素。 危险源辨识:就是识别危险源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危险源辨识不但包括对危险源的识别,而且必须对其性质加以判断。辨识完之后要做的工作就是危险源管理。 风险评价:是指在风险识别和风险估测的基础上,对风险发生的概率,损失程度,结合其他因素进行全面考虑,评估发生风险的可能性及危害程度,并与公认的安全指标相比较,以衡量风险的程度,并决定是否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的过程. 风险评估:是指在风险事件发生之前或之后(但还没有结束),该事件给人们的生活、生命、财产等各个方面造成的影响和损失的可能性进行量化评估的工作。即:风险评估就是量化测评某一事件或事物带来的影响或损失的可能程度。 4.职责 4.1分公司经理负责建立本公司的风险评价小组,并组织分管项目的副经理及相关人员负责对其所属项目的危险源(点)进行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组织领导工作,对确定的重大危险源进行审核和批准。 4.2安全科、生技科负责实施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制定重大风险控制措施,并对危险源(点)进行监测、控制。 4.3安全科、生技科确保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人员接受应有的培训,以承

担指定范围内的工作。 4.4分公司各单位分别负责对本单位的危险源(点)进行识别、排查、汇报本单位存在的危险源(点)。 5、工作内容及要求 5.1危险源辨识的原则 (1)合法性原则;(2)实效性原则;(3)有限范围原则;(4)方法的科学性原则;(5)适宜性原则;(6)预防性原则;(7)输出性原则;(8)真实性原则. 5.2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过程 确定生产作业过程→识别危险源→安全风险评价→判定风险等级→制定风险控制措施→登记重大安全风险 5.3危险源辩识与风险评价要求 (1)应涵盖所有生产活动中存在的危险源。包括生产现场管理和工作过程中所有人员的活动、外来人员的活动;常规活动(如正常的工作活动等)、异常情况下的活动和紧急状况下的活动(如一氧化碳中毒等)。 (2)应涵盖分公司所有工作场所及周边环境存在危险源,如建筑物、车辆等。 (3)应涵盖所有工作过程如采矿、掘进、提升、运输等各个环节存在的危险源。 (4)应考虑各种工作环境因素带来的影响,如高温、低温、照明、通风等。 (5)应考虑正常、非正常的情况及潜在的事故和紧急情况。 (6)应考虑生产场所以外的活动、装臵及相关方的活动如排废渣、废渣堆放等。 (7)应认定并评估工作或活动的次生危险。如:矿井井下水位失控导致淹井、造成人员伤亡等。 (8)应考虑内部和外部的变化如人员调整、法律法规的修订对生产作业安全管理的影响等。 (9)辨识时应考虑过去、现在、将来三种时态和正常、异常和紧急三种状态的因素。 5.4危险源识别方法: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程序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程序 1、目的 2、适用范围 3、引用标准及文件 4、职责 5、工作程序 6、实施过程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程序 1、目的对梁场管理范围内所有管理活动和施工生产过程中可能危及人身安全的危险源进行辨识,对其风险性进行评价,划分风险类别,明确重要危险源,制定相应安全技术措施,达到事前控制的目的。 2、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梁场施工全过程、生活区职业健康安全有关的危险源辨识及其风险评价和控制。 3、引用标准及文件 3、1 GB/T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 3、2 公司质量、职业健康安全、环境管理手册 3、3《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 GB6441-86 3、4 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办法》 4、职责 4、1 安全质量部职责:负责本程序的编制和修改,是本程序的主管部门。指导梁场对重要危险源进行识别、评价和策划。负

责汇总重要危险源及控制措施,必要时组织编制作业指导书等作业文件。 4、2 设备物资部职责:负责职责范围内的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策划。 4、3 工程管理部职责:配合安全质量部指导梁场进行重要危险源的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 4、4 综合办公室:负责办公区危险源的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工作。 5、工作程序 5、1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的步骤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的步骤如下图所示: (1)危险源辨识:梁场在开工前进行危险源辨识。梁场安全质量部、工程管理部、设备物资部、综合办公室等有关人员辨识与各项作业活动有关的危险源;(2)确定风险等级:在假定现有的或计划的控制措施适当的情况下,对各项危险源有关的风险进行等级评定;(3)确定风险是否可承受:判断现有的或计划的预防措施是否足以把风险控制在可承受的水平;(4)制定风险控制措施计划;(5)评审措施计划的充分性。 5、2 危险源辨识 5、2、1 危险源辨识原则危险源辨识应坚持“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的原则,根据本单位管理范围内所有管理过程和施工生产的全过程及相关方活动的三种时态、三种状态和六

(LECD)危险源辨识与评价方法

危险源辨识及评价方法 1.评价目的 识别公司在活动、产品或服务中影响职业健康安全的危险源,评价危险源的风险程度,确定重大危险源,并对危险源实施有效的控制。 2.适用围 评价适用于该公司在活动、产品或服务中危险源的识别、风险的评价与风险控制的策划与更新。 3.评价程序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基本步骤图 3.1危险源识别准备 收集国家、地方、行业关于职业健康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文件等资料的现行版本,掌握相关的规定。 3.2危险源的识别

(1)危险源的识别围。危险源辨识应全面、系统、多角度、有漏项,应充分考虑正常、异常、紧急3种状态以及过去、现在、将来3种时态,重点放在能量主体、危险物资及其控制和影响因素上,应考虑以下围:①常规活动(如正常的生产活动和非常规的活动(如临时的抢修);②所有进入作业场所的人员(包括员工、合同方人员、访问者);③生产所有的设施,如建筑物、设备、设施(含自有的或租赁、分包商自带)。还应特别考虑如下的容:①国家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的特殊作业工种、特殊行业工种;②国家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的危险设备、设施和工程;③具有接触有毒有害物质的作业活动和情况; ④具有易燃易爆特性的作业活动和情况;⑤具有职业性健康伤害的作业活动和情况;⑥曾经发生和行业容经常发生事故的作业和情况;⑦认为有单独进行评估需要的活动和情况。 可依据的有关法规有:《企业伤亡事故分类》《生产过程危险和危害因素分类与代码》《职业病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 (2)危险源识别方法。方法采用询问与交换、现场观察、查阅有关记录、获取外部信息、工作任务分析、安全检查表、作业条件的危险性分析、事件树、故障树等分析方法。 3.3危险源风险评价 (1)风险评价法。 ①风险分级。根据后果的严重程度和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来进行评价,其结果从高到低分为:1级、2级、3级、4级、5级。分级的标准见表1:

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办法

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办法 一、目的 为了准确的辨识出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价,以便采取控制措施。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所有施工生产、管理、辅助生产、生活场所。 三、危险源的辨识内容: (1)工作环境:包括周围环境、工程地质、地形、自然灾害、气象条件、资源交通、抢险救灾支持条件等; (2)平面布局:功能分区(生产、管理、辅助生产、生活区);高温、有害物质、噪声、辐射、易燃、易爆、危险品设施布置;建筑物、构筑物布置;风向、安全距离、卫生防护距离等; (3)运输路线:施工便道、各施工作业区、作业面、作业点的贯通道路以及与外界联系的交通路线等; (4)施工工序:物资特性(毒性、腐蚀性、燃爆性)温度、压力、速度、作业及控制条件、事故及失控状态; (5)施工机具、设备:高温、低温、腐蚀、高压、振动、关键部位的备用设备、控制、操作、检修和故障、失误时的紧急异常情况;机械设备的运动部件和工件、操作条件、检修作业、误运转和误操作;电气设备的断电、触电、火灾、爆炸、误运转和误操作,静电、雷电; (6)危险性较大设备和高处作业设备:如提升、起重设备等; (7)特殊装置、设备:锅炉房、危险品库房等; (8)有害作业部位:粉尘、毒物、噪声、振动、辐射、高温、低温等; (9)各种设施:管理设施(指挥机关等)、事故应急抢救设施(医院卫生所等)、辅助生产、生活设施等; (10)劳动组织生理、心理因素和人机工程学因素等。 四、危险源辨识方法 危险因素与危害因素分类。 为了便于进行危险源辨识和分析,首先应对危险因素与危害因素进行分类。分类可任选以下两种方法中的一种: 1、按导致事故和职业危害和直接原因进行分类,共分为六类: a)物理性危险源: (1)设备、设施缺陷(强度不够、刚度不够、稳定性差、密封不良、应力集中、外形缺陷、外露运动件、制动器缺陷、设备设施其他缺陷);如:脚手架、支撑架强度、刚度不够、厂内机动车辆制动不良、起吊钢丝绳磨损严重。 (2)防护缺陷(无防护、防护装置和设施缺陷、防护不当、支撑不当、防护距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控制管理程序

X X X X公司管理文件文件编号:XXXXX 第1版签发:XXXXX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控制管理程序 1 目的与适用范围 本程序用来辨识XXX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在工作活动过程和场所中的危险源,并对危险源的风险进行评价和控制。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各业务运营部门(以下简称各单位)。 2 定义与术语 危险源: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 危险源辨识: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重大危险源: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贮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依据国家标准GB18218-2000进行辨识。 风险:某一特定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 风险评价:评估风险大小以及确定风险是否可容许的全过程。 3 管理职责 安全环保部负责本程序的制定、修改,负责制订风险分级标准,组织审定各单位申报的改善型方案纳入安措项目,监督检查各单位Ⅰ、Ⅱ级危险源控制执行情况,组织重大危险源安全现状评价。 各单位根据本程序的规定,负责辨识、评价、控制和管理本单位的危险源,拟订Ⅰ、Ⅱ级危险源的控制措施。对Ⅰ、Ⅱ级危险源辨识涉及到原有设施进行改造的,按照维修工程或技改工程实施渠道,提出项目建议书。同时监督检查相关方在本区域的工作活动过程和场所开展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风险控制的情况。 涉及相关方(XXX公司)的各单位根据本程序的规定,负责辨识、评价、控制和管理本单位管理范围、区域和岗位的危险源,拟订Ⅰ、Ⅱ级危险源的控制措施。对Ⅰ、Ⅱ级危险源辨识涉及到原有设施进行改造的,按照XX分公司维修工程或技改工程实施渠道,配合项目单位提出项目建议书。同时关注、配合、跟踪维修工程和技改工程项目的计划实施进度。 运营管理部要在合同中明确提出相关方在公司范围内作业,必须开展工

危险源辨识_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程序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程序 1 目的 辨识及评价公司范围内的职业健康安全危害,评价其危险程度,判定出重大危险源,从而进行有效控制。 2 范围 适用于公司范围内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 3 术语和定义 无 4 职责 4.1 管理者代表负责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的组织领导工作。 4.2 行政管理部负责组织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工作,并负责编制《重大危险源清单》。 4.3 各部门负责参与本公司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工作。 5 工作程序 5.1 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的时机 a)公司质量、环境及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整合建立时; b)相关法律法规变更时; c)相关方提出要求时; d)公司厂区扩大或搬迁时; e)新产品开发、新设备投入时; f)职业健康安全目标管理方案已达成时。 5.2 危险源辨识 5.2.1 危险源辨识范围 危险源辨识应以公司所有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产生影响的职业健康风险为依据,辩识与各项业务活动有关的所有危险源,考虑谁会受到伤害以及如何受到伤害。业务活动内容包括:生产现场、工作场所、设备、人员(进入作业场所的所有人员,包括员工、临时工、合同方人员、访问者等)和工作流程,并收集有关信息。组织内存在的危险源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组织的常规活动(正常活动),如正常生产活动、危险化学品、油品以及其它物资的采购、运输、储存、使用、废弃活动等; 2)组织的非常规活动,包括异常活动(如停电、停机、设备维修、临时抢修活动等)和紧急情况下的活动(如发生火灾、坍塌等情况下的抢救活动); 3)所有进入工作场所、办公场所及与办公区域难以划分的生活区的人员(包括相关方人员)的活动等; 4)与产品实现过程相关的所有场所,包括生产现场作业场所、办公场所和相关的生活场所等(如宿舍、食堂、饮用水源等); 5)与生产实现有关的所有设施,包括所有场所内的相关设施,如建筑物、生产设备、物资等; 6)工作场所内由外界提供的设施,如组织所租赁的建筑物、设备等。 5.2.2 危险源辨识依据和途径 1)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 2)公司的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和目标; 3)根据实际经验确定的与公司有关的危险源; 4)公司和类似组织发生的事件和事故的信息; 4)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 5)公司的安全管理标准、技术标准; 6)工作场所环境,应急救援岗位设施和辅助生产设施;

(完整版)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控制程序

1.目的 为了对公司物业和商业综合体运营服务提供过程所涉及相关人员的常规和非常规的活动及所有设施进行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并进行风险分级,确定不可接受风险并及时更新,以便采取措施,对危险源进行全面管理和有效的风险控制。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物业和商业综合体运营服务过程中的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活动。3.职责 3.1 管理者代表负责公司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的领导工作,并负责审批公司重点危险源清单。 3.2 行政综合部负责组织各部门识别公司的危险源并进行风险评价工作,填写《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登记表》,并负责《重点危险源清单》的建立和控制。 4.工作程序 4.1 选择活动、产品或服务 根据本公司物业和商业综合体运营服务特点,从以下几个方面选择活动、服务。 a) 物资采购、贮存; b) 设施设备运行、维护和保养; c) 物业和商业综合体运营服务过程(包含商业综合体运营、保洁绿化、秩序维护、工程、客服、办公); d) 有害作业部位(粉尘、毒物、噪音、振动、高低温); e) 各项制度(劳动保护、体力劳动强度等); f) 潜在紧急情况和其它辅助活动。 4.2 识别活动、服务中的危险源。 公司依据活动或服务的范围、性质和时间安排对危险源进行辨识,通过评价,确定不可接受风险,建立《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表》和《重点危险源清单》。 4.2.1 进行危险源辨识时,可以用询问与交流、现场观察、查阅有关记录等方法。 4.2.2 危险源辨识评价时需考虑的方面 a) 所有进入物业管辖范围内人员的活动(常规或非常规); b) 物业管辖范围场所的地理位置及环境、设施;

c) 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要求; d) 企业原有经验及控制方法,培训及持证上岗情况; e) 绩效监视和测量的手段; 风险因素的考虑还应包括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将来),三种状态(正常、 异常、紧急)和七个方面(机械性能、电能、势能、化学能、放射能、生物因素 和人机工程因素)。 4.3 危险源类别及其作用 4.3.1 危险源类别 危险源就是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一般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危险源指可能意外释放的能量或危险物质; 第二类危险源指导致能量或危险物质约束或限制措施破坏或失效的各种因素。 4.3.2 一起事故发生是两类危险源共同作用的结果,第一类危险源的存在是发生事故的前提,第二类危险源的出现是第一类危险源导致事故的必要条件,它们分别决定事故的严重程度和可能性大小,两类危险源共同决定危险源的危险程度。 4.4 危险源的分类 危险源分为以下类别: A、物理性危害、危险因素: a)设备设施的缺陷b)防护缺陷c)电危害d)噪音危害e)振动危害f)电磁辐射g)运动物危害h)明火i)造成灼伤的高温物质j)造成冻伤的底温物质k)粉尘与气溶胶l)作业环境不良m)信号缺陷n)标志缺陷o)其他 B、化学性危害、危险因素 a)易燃易爆性物质b)自然性物质c)有毒物质d)腐蚀性物质e)其他 C、生物性危害、危险因素 a)治病微生物b)传染病媒介c)致害性动物d)致害性植物 D、心理性、生理性危害、危险因素 a)负荷超限,包括:体力、听力、视力等 b)健康状况异常 c)心理异常,包括情绪异常、冒险心理、过度紧张 d)辨识功能缺陷:感觉延迟、辨识缺陷

危险源辨识、分类和风险评价、分级办法

危险源辨识、分类和风险评价、分级办法 危险源是在生产活动中产生的,因此,在策划服务过程时,应同时进行危险源的辨识和评价工作。在以下时机,应进行危险源的辨识和评价工作: A.管理体系建立之初; B.承接到新的产品服务项目进行产品实现的策划时; C.对生产活动中的每一具体环节进行策划时; D.修改策划时; E.公司的经营活动发生变化时; F.工作环境发生变化时; G.发生事故(事件)及紧急情况后; H.采取管理方案、纠正或预防措施使策划的活动发生变化时。 一、危险源辨识的工作步骤: 根据公司从事的生产活动的特点和易于辨识的原则,采用分析伤害的方法进行辨识,辨识的步骤为: A.确定生产活动中容易产生的伤害 (如维修时高处坠落、物体打击、触电、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车辆伤害、火灾爆炸等); B.确定那些具有能量的物质或危险物质是造成伤害的根源,即辨识第一类危险源,(如高处作业的人员、在人员上方的物体、电及其载体、运转的机械等); C.分析造成能量或危险物质释放的条件,从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改变方面分析确定,即辨识第二类危险源。 第一类和第二类危险源的组合是建立和保持管理体系所需辨识的危险源。 二、公司内的危险源主要存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A.常规活动(如正常的生产活动); B.非常规活动(如临时抢修等); C.发生紧急事件(如发生火灾抢救过程中存在的危险); D.所有进入作业场所的人员(含员工、相关方)的活动; E.工作场所内的生产作业设备(如机械、设施、附属设施和工具等,无论是公司内部还是租赁或临时进入的外部设备)。 三、危险源辨识的方法

A.询问、交谈:选择从事某项工作有一定经验的人询问交谈,能指出其工作中的危险源; B.现场观察:通过对作业环境的现场观察,可以找出存在的危险源; C.查阅有关记录:查阅被辨识部门的事故、职业病的记录,可从中发现存在的危险源; D.获取外部信息:从有关类似组织、文献资料、专家咨询等方面获取危险源信息,通过分析辨识存在的危险源; E.工作任务分析:通过分析被辨识部门成员工作任务中涉及的危害,可识别出有关危险源; F.安全检查记录:通过查阅检查记录,可识别出存在的危险源。 公司生产范围内的危险源辨识方法以工作任务分析为主,结合其他方法进行。 四、对于不立即采取措施有可能发生重大事故的危险源应停止作业活动并立即采取控制措施。 五、风险评价 1、本公司风险评价采用“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法)和经验判断法相结合; LEC法的评价方法: A. B.

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程序

编号:SY-AQ-03267 (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程序 Hazard identification and risk assessment procedure

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程序 导语:进行安全管理的目的是预防、消灭事故,防止或消除事故伤害,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在安全管 理的四项主要内容中,虽然都是为了达到安全管理的目的,但是对生产因素状态的控制,与安全管理目的关 系更直接,显得更为突出。 1.0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 2.0工作活动分类 2.1根据施工生产的特点,可按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工作活动的分类: a)施工现场的地理位置; b)场内道路及水电设施; c)施工测量; d)建筑材料的贮存和运输; e)检验和试验工作; f)工序作业; g)设备运行、维护和保养; h)人员。 2.2工序作业又可按路基工程、路面工程、软基处理、桥梁工程、

隧道工程及水工等进行分类。 3.0危险源辨识 3.1辨识危险源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a)常规活动,如:正常的施工生产活动;非常规的活动如临时抢修、设备维修等; b)所有进入工作场所人员的活动,包括合同方人员和访问者等; c)工作场所内的设施,如:施工设备、机具,内部建筑物(包括自有或租赁)等; d)工作场所自然环境,如山体、水系等; e)其他,如:现在和有关过去的活动、过程、产品和(或)服务相关的输入和输出,安全的法规和其他要求等。 3.2造成的伤害、存在的风险可划分为:①物体打击;②车辆伤害;③机械伤害;④起重伤害;⑤触电;⑥淹溺;⑦灼烫;⑧火灾; ⑨高处坠落;⑩坍塌;?冒顶片帮;?透水;?放炮;?火药爆炸;?瓦斯爆炸;?锅炉爆炸;?容器超压爆炸、轮胎爆炸;?其他爆炸;?中毒和窒息;?其他伤害(例如:隧道突泥、毒蛇咬伤、职

施工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方法

一、目的 为了准确的辨识出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价,以便采取控制措施。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所有施工生产、管理、辅助生产、生活场所。 三、危险源的辨识内容: (1)工作环境:包括周围环境、工程地质、地形、自然灾害、气象条件、资源交通、抢险救灾支持条件等; (2)平面布局:功能分区(生产、管理、辅助生产、生活区);高温、有害物质、噪声、辐射、易燃、易爆、危险品设施布置;建筑物、构筑物布置;风向、安全距离、卫生 防护距离等; (3)运输路线:施工便道、各施工作业区、作业面、作业点的贯通道路以及与外界联系的交通路线等; (4)施工工序:物资特性(毒性、腐蚀性、燃爆性)温度、压力、速度、作业及控制条件、事故及失控状态; (5)施工机具、设备:高温、低温、腐蚀、高压、振动、关键部位的备用设备、控制、操作、检修和故障、失误时的紧急异常情况;机械设备的运动部件和工件、操作条件、检 修作业、误运转和误操作;电气设备的断电、触电、火灾、爆炸、误运转和误操作,静电、雷电; (6)危险性较大设备和高处作业设备:如提升、起重设备等; (7)特殊装置、设备:锅炉房、危险品库房等; (8)有害作业部位:粉尘、毒物、噪声、振动、辐射、高温、低温等; (9)各种设施:管理设施(指挥机关等)、事故应急抢救设施(医院卫生所等)、辅 助生产、生活设施等; (10)劳动组织生理、心理因素和人机工程学因素等。 四、危险源辨识方法

危险因素与危害因素分类。 为了便于进行危险源辨识和分析,首先应对危险因素与危害因素进行分类。分类可任选以下两种方法中的一种: 1、按导致事故和职业危害和直接原因进行分类,共分为六类: a)物理性危险源: (1)设备、设施缺陷(强度不够、刚度不够、稳定性差、密封不良、应力集中、外形缺陷、外露运动件、制动器缺陷、设备设施其他缺陷);如:脚手架、支撑架强度、刚度不够、厂内机动车辆制动不良、起吊钢丝绳磨损严重。 (2)防护缺陷(无防护、防护装置和设施缺陷、防护不当、支撑不当、防护距离不够、其他防护缺陷);如:梭矿传动链条无防护罩、洞内爆破作业安全距离不够。 (3)电危害(带电部位裸露、漏电、雷电、静电、电火花、其他电危害);如:电线接头未包扎、化纤服装在易燃易爆环境中产生静电。 (4)噪声危害(机械性噪声、电磁性噪声、液体动力性噪声、其他噪声);如:手风钻、空压机、通风机工作时发生噪声。 (5)振动危害(机械性振动、电磁性振动、液体动力性振动、其他振动);如:手风钻工作时的振动。 (6)电磁辐射(电离辐射:X射线、γ射线、α粒子、β粒子、质子、中子、高能电子束等;非电离辐射:紫外线、激光、射频辐射、超高压电场);如:核子密度仪、激光导向 仪发出的辐射。 (7)运动物危害(固体抛射物、液体飞溅物、反弹物、岩土滑动、堆料垛滑动、气流卷动、冲击地压、其他运动危害); (8)明火; (9)能造成灼伤的高温物质(高温气体、高温固体、高温液体、其他高温物质);如:气割产生的高温颗粒。 (10)能造成冻伤的低温物质(低温气体、低温固体、低温液体、其他低温物质);氮、氧气泄漏。 (11)粉尘与气溶胶(不包括爆炸性、有毒性粉尘与气溶胶);如:洞内二氧化硅粉尘。 (12)作业环境不良(作业环境不良、基础下沉、安全过道缺陷、采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