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

新课程标准强调从一年级开始就应该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朗读是一种复杂的心智过程,它有助于学生掌握每个汉字的音、形、义,有助于加深对词语的理解和运用,有助于把握文章的层次结构,对儿童语言的形成和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在教学中注重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朗读时间不足

充斥于语文课堂的“讲问教学”挤掉了学生读书的时间,一节课40分钟,学生朗读的时间却不到5分钟,朗读练习往往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注重于形式。

(二)朗读目的不明

全班读了分组读,男同学读了女同学读,表面热热闹闹,却没有实质性的效果。因为读前没有要求,读中没有指导,读后也没有及时评价反馈,学生没有用心、用情去读,只是被教师指挥着读,牵着鼻子读,都在有口无心地“念着经”。这样缺乏目的性的朗读实在是乏善可陈。

(三)朗读对象不广

不管是检查性的朗读还是讲析、答问之后的所谓感情朗读,教师往往只盯住几个尖子生,读来读去,就是那四五个学生在表演,大部分学生都在规规矩矩地坐着当听众。而那些成绩不理想的同学,老师由于怕耽误上课时间,完不成教学任务连顾及一下的机会都没有。

(四)朗读效果不佳

据观察,有些老师安排朗读竟然只重视读了多少次,只重视有哪些方式的读,如齐读、分组读、分角色读等。于是导致课堂上有安排却未到位,有形式却无多大实效,往往是朗朗书声骤然响起,不多久又在教师的示意下戛然而止;老师讲解不一会儿,又马上进入另一种形式的读,朗读完全成了课堂教学的一种点缀。

(五)朗读形式单一

朗读教学指导方法单调、机械、生硬,常见教师在分析、理解之余来一句“请同学们有感情地读读这部分”或“把xx语气读出来”,学生们早已习以为常,无动于衷。而有的教师即使有指导却不得要领,只重声音形式,不重内心体验。常听某些教师直截了当地告诉学生,把某一个字读得重些或轻些,把某一个词读得长些或短些,把某几个句子读得快些或慢些,却忽略了朗读表情达意的要义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认识朗读的重要

朗读是学生整体语文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习语文行之有效的方法。它能让学生在朗读中领会内容、体验情感、陶冶情操,能起到以读代讲、以读促思的特殊功效,还能使学生在反复朗读中训练语感、规范语高。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恰当地、充分地运用朗读手段,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高,发展思维和陶冶情感。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运用多种方式,使学生认识到朗读的重要性。比如经常讲一些名人的故事,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如战国时期的苏秦和张仪,就是最典型的代表,他们两人都有出色的演讲口才,而朗读是提高演讲能力的基础。

(二)保证朗读的时间

教师可根据年级、学情、教材特点安排每节课的朗读时间,并自我监控达成度。要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正确地读课文,要求用普通话,声音响亮,吐字清楚,读准字音,不读破句,特别是自学性朗读,要让全班学生都读完、读好,切不可只做个读的样子,匆匆过场,草草收兵。在初步理解基础上的表达性朗读,要留够时间让学生试读、练读,读出感觉,读出味道,读出情趣,切不可未准备好就仓促上阵;要留读后评议的时间,通过评议,强化朗读的激励功能、诊断功能和调节功能。时间哪儿挤?精心设计问题,让繁琐冗长的“讲讲、问问、答答”让位给读。让花俏形式的,没有实效的小组讨论让位给读。

(三)形式多样的方式

教师在小学朗读教学中,应当调动学生的朗读兴趣,激发学生的朗读积极性和主动性。小学生活泼好动,他们注意力的特点是容易转移和时间较短,而单调、乏味的朗读教学会使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并且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为此,教师需要结合教学知识,事先设计朗读的方法,在教学课堂上借助表演读、分角色读、配乐读、小组比较赛读、自由读、默读、齐读等一系列的方式,以使学生更加深刻地感受朗读,激发学生的朗读热情,进而实现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教师在教学《坐井观天》这一篇文章的时候,能够启发学生在理解文章知识的过程中,将分角色读、比赛读、齐读、自由读等方式渗透其中。这样,学生能够有效地感知小鸟与青蛙的性格特征,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后,将准备好的小鸟与青蛙的头饰展示出来,邀请两个学生将头饰戴上练习朗读,再由另外一名学生读旁白,这样,学生都会争先恐后地尝试。此外,教师将朗读得好的学生挑出几个来,要求他们结合文章的内容尽情地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再加之适宜的神态和动作来表演舞台剧,以激发学生的朗读热情。事实表明,教师实施这样的朗读方式,不但跟小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相适应,而且还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并且也有利于学生合作精神、参与观念、沟通技能的培养。

(四)明确评读的多元

在多种读的形式中,评读是不可缺少的。课堂中,教师们常用“赛”的方式组织朗读教学,如小组比,男女生比等。既然有赛,就有评。评议时,教师应特别注意评价的理念和方法,充分地尊重学生,使每一个学生在评价过程中领略成功的喜悦。学生的主体意志是在具有真正主体地位之后而渐渐形成的,有了主体意志,才有了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发展,也才有了自己的思想。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经验,加上阅读材料本身的开放性,不同的学生对文本会作出不同的理解。所以,教师要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逐步养成欣赏学生看问题的不同立场、方式、方法。只要是学生读出真情实感的,能准确理解和表达朗读内容的,都应该给予肯定。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

罗成红

四川省甘孜州丹巴县丹东乡小学校四川丹巴626300

230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