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有哪些异同

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有哪些异同

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有哪些异同
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有哪些异同

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有哪些异同?

有氧呼吸无氧呼吸

不同点场所细胞质基质、线粒体细胞质基质

条件需分子氧O2、酶不需分子氧、需酶

产物CO2、H2O酒精和CO2或乳酸

能量多少大量。1mol糖释放2870kJ ,1161kJ

储存ATP中

少量。1mol糖释放196.65kJ ,61.1kJ

储存ATP中

共同联系从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阶段相同,以后阶段不同本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合成ATP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

运输方向顺浓度梯度

高浓度低浓度

顺浓度梯度

高浓度低浓度

逆浓度梯度

低浓度高浓度

载体需要需要需要能量不消耗不消耗消耗

举例O2、CO2、H2O、甘

油、乙醇、苯

葡萄糖进入红细胞

离子;小肠吸收葡萄糖、

氨基酸。

影响浓度差浓度差、载体种类、数量载体种类、数量、能量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有哪些区别?

光合作用的具体过程是怎样的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高中生物 知识点考点解析含答案 细胞呼吸(一)有氧呼吸知识讲解

细胞呼吸(一)有氧呼吸 【学习目标】 1、理解细胞呼吸的概念、方式 2、掌握有氧呼吸的概念、过程和特点。 3、重点:有氧呼吸的过程及原理 4、难点: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实质;探究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 【要点梳理】 要点一、细胞呼吸方式 1、细胞呼吸的概念及本质 (1)概念:指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释放出能量并生成ATP的过程。 (2)本质:细胞内的有机物氧化分解,并且释放能量 要点诠释:细胞呼吸的概念可从以下五个方面理解掌握: ①发生场所:生活状态的细胞内。 ②分解底物:生物体内的有机物(糖类、脂质和蛋白质等)。 ③呼吸产物:CO2和水或不彻底的氧化产物(因呼吸类型而异)。 ④反应类型:氧化分解(生物氧化)。 ⑤能量变化:有机物中化学能释放,生成ATP。 2、实验——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1)实验目的:用兼性厌氧菌——酵母菌来研究细胞呼吸的不同方式。 设计和进行对比实验,分析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情况。 (2)产物的鉴定:酒精+重铬酸钾的浓硫酸溶液灰绿色; CO2+Ca(OH)2=CaCO3 + H2O CO2+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变绿变黄 (3)实验步骤: ①配制酵母培养液,20g新鲜食用酵母菌+240ml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溶液 ②检测CO2的产生,装置如图所示 ③检测酒精的产生: 自A、B中各取2ml酵母菌培养滤液注入已编号1、2的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加0.5ml溶有0.1g重铬酸钾的浓硫酸溶液震荡并观察溶液中颜色变化。 (4)实验现象及分析:

(5)实验结论 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进行细胞呼吸。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通过细胞呼吸产生大量的CO2和H2O,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通过细胞呼吸产生酒精,还产生少量的CO2。 要点诠释: 对照实验:实验组的结果是实现未知,而对照组结果是已知的。 对比实验:两个实验组结果都是事先未知的。 要点二、有氧呼吸【高清课堂:细胞呼吸(一)有氧呼吸 356506 有氧呼吸】 1、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外膜:光滑 结构内膜:嵴——增大了膜表面积,分布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 线粒体基质:含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DNA 分布:均匀分布在细胞质中,但代谢旺盛的部位或细胞多。 2、有氧呼吸过程图解 4有氧呼吸反应式及元素去向 C6H能量

有氧呼吸教案

课题第三节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第 2 课时整理人:赵长吉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阐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2、理解——举例说明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 3、了解——简述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措施。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照片、课件使学生形象地了解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通过对不同生态系统的分析,清楚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同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重要性,关注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培养学生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重点阐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难点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的概念。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 学要点 1、阐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2、举例说明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 特别关注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知识链接怎样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读图分析法 精选作业 总结本节课知识点,112页基础题 教学流程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复习导入课前汇报:学生上前汇报上一节课内容。 导入新课: PPT展示亚马逊森林、欧亚大陆草原以及北极 苔原生态系统,展示并简介生物圈Ⅱ号 问题1:这两个生态系统的最大区别是什么? 课前汇报:学生总结 第五章第三节第一 课时细胞呼吸的概 念,探究酵母菌细胞 呼吸的方式以及细胞 呼吸的分类。 通过学生课前汇 报以及课前提问 理清知识脉络,激 发学生学习兴 趣。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学习目标: 1.完成有氧呼吸图解,并能够根据图解描述有氧呼吸过程。 2.根据图解写出各阶段反应式以及总反应式,并归纳有氧 呼吸的概念。 (1)比较有氧呼吸三个阶段的反应有哪些共同与不同之 处,并完成表格所要填写内容。 (2)阅读P94中间小字部分,归纳有氧呼吸产生的能量去 处并计算有氧呼吸的能量转换效率大约是多少,1161KJ的 能量大约能使多少ADP转化为ATP? 学生阅读教材,根据 学习目标自主学习, 学生通过数码展台展 示自主学习成果,由 师生共同完成学案的 修改和完善。 学生根据本节课内容 完成表格填写,小组 组内进行讨论,通过 小组间合作探究,以 学习小组为单位,汇 报探究结果。 通过学生自主学 习,整理知识点。 培养学生自主学 习的能力,同时充 分调动学生的学 习积极性。 通过学生自主探 究问题,进一步理 解有氧呼吸的三 个阶段。 通过合作探究,能 够学以致用,解决 问题。 培养学生的合作 交流能力。 答疑解惑对于学生提出的疑问,学生问学生答,老师对问题进行进 一步完善。 提出关于本节课的疑 问。 解决学生学习的 差异性问题 总结学生总结知识之后,教师进行最终概括。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学生谈谈本节课所学 知识。 加深学生对本节 课知识点的记忆,

高中生物有氧呼吸教案

高中生物有氧呼吸教案 【篇一:有氧呼吸及无氧呼吸教案】 第3节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第2课时有氧呼吸和无氧呼 吸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五章第三节“细胞 呼吸”第2课时的内容,第1课时安排的是实验课题──“探究酵母菌 的呼吸方式”,该部分知识点主要有细胞呼吸的过程、原理及应用, 它与前面学习的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酶、atp等内容密切联系,也 为接下来的光合作用等其他生命活动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 通过之前的学习,学生对于呼吸作用和细胞生命活动的能源物质已 经有所了解,但是有机物是怎样氧化分解并释放能量的?这一过程与 有机物在生物体外的燃烧有什么不同?必须要有氧的参与吗?这些问 题学生并不清楚,可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创设新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说出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②说明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③说明细胞呼吸的原理并探讨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2、能力 目标 ①通过引导分析有氧呼吸的过程,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②通过自 主阅读,培养学生自学和主动理解新知识的技能技巧; ③通过讨论对比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区别与联系,培养学生的合 作能力和对知识分析比较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联系生产、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培养学生 关心科学技术的发展,关心社会生活的意识,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 生命科学价值观。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有氧呼吸的过程及原理教学难点:有氧呼吸中物质变化 和能量变化 五、教学方法:演示法、讲授法、讨论法六、课时安排:1课时七、教学用具:多媒体设备等八、教学过程 1、导入:创设情境,凝疑激趣

细胞呼吸之有氧呼吸汇总

细胞呼吸之有氧呼吸有氧呼吸 1.糖酵解(EMP)

注:“数字-物质”和“物质-数字-磷酸”是一样的,我觉得后者读起来不易引起误解,所以我选择写后者,文中大量涉及辅酶A,只是因为好打,要记住书上多写做HS-CoA 记住,看这个,一定要结合结构简式!!!!!当化学来想!!! (1)葡萄糖的六号位在己糖激酶作用下被加上一个磷酸,称为葡萄糖-6-磷酸(非高能磷酸键)(C-C-C-C-C-C-P)(不可逆)或糖原或淀粉在磷酸化酶作用下,结合磷酸,形成葡萄糖-1-磷酸(不可逆),在葡萄糖变位酶作用下变成葡萄糖-6-磷酸 (2)葡萄糖-6-磷酸在葡萄糖磷酸异构酶的作用下,变成果糖-6-磷酸 (C-C-C-C-C-C-P) (3)果糖-6-磷酸在果糖磷酸激酶(糖酵解限速酶,反应不可逆)作用下,生成果糖-1,6-二磷酸(P-C-C-C-C-C-C-P) (4)果糖-1,6-二磷酸在醛缩酶作用下,裂解成甘油醛-3-磷酸(PGAL)(通常读音为“三磷酸甘油醛”)和磷酸二羟丙酮,他在异构酶作用下,可转化成甘油醛-3-磷酸这一步,产生两分子甘油醛-3-磷酸(C-C-C-P) (5)两分子甘油醛-3-磷酸在甘油醛脱氢酶作用下,各脱两个氢,结合一个磷酸,这个磷酸以高能磷酸键结合甘油醛-3-磷酸,脱下的氢传给NADP+。这一步,产生两分子甘油酸-1,3-磷酸(P~C-C-C-P),两分子NADPH+H+ (6)两分子甘油酸-1,-3-磷酸在磷酸甘油酸激酶作用下,经过一次底物水平磷 酸化,产生两分子ATP,变成两分子甘油酸-3-磷酸(C-C-C-P) (7)两分子甘油酸-3-磷酸在变位酶的作用下,形成两分子甘油酸-2-磷酸(8)两分子甘油酸-2-磷酸在烯醇化酶的作用下,形成两分子磷酸烯醇式 丙酮酸(PEP),将甘油酸-2-磷酸的普通磷酸键变成高能磷酸键。 (9)两分子磷酸烯醇式丙酮酸在丙酮磷酸激酶催化下,进行底物水平磷酸化,产生两个ATP,变成丙酮酸。 总结:全过程产生两分子丙酮酸,两个NADPH+H+和两个ATP(第1,3步消耗两个,6,9两步生成四个) 记住:裂解前,加了磷酸后下一个反应一定是变构(变同分异构体或裂解),一个物质最多加两个磷酸,两个磷酸一定不都是高能磷酸键。 裂解后加完磷酸或变构后一定是形成ATP 整个个过程只发生了两次底物水平磷酸化,每次产生两个ATP。 全过程第一至四步为耗能阶段,第一步加磷酸,然后一变一加一变,形成两分子甘油醛-3-磷酸。 第五至九为放能阶段,一加一减,一变一减,再去双键,就是丙酮酸了。 部分物质及过程的介绍 (1)底物水平磷酸化:在酶(除ATP合酶)的作用下,含磷酸物质的磷酸集团转移到ADP上,产生ATP,但不经过ATP合酶。 (2)磷酸-6-葡萄糖:肝脏,小肠等的细胞膜有利用它的酶,并且膜上有它的通道蛋白,可以跨膜,但肌肉细胞没有这两点,所以肌糖原只能肌肉用。P O C-C-C

细胞呼吸的知识点归纳答案

细胞呼吸的知识点归纳 1.有氧呼吸过程 2.无氧呼吸过程 (1)第一阶段与有氧呼吸完全相同。 (2)第二阶段是第一阶段产生的[H]将丙酮酸还原为C2H5OH和CO2或乳酸的过程。不同生物无氧呼吸的产物不同,是由于催化反应的酶不同。 应用指南 1.不同生物无氧呼吸的产物不同,其原因在于催化反应的酶不同。动物和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微生物的无氧呼吸称为发酵,但动植物的无氧呼吸不能称为发酵。 2.原核生物无线粒体,但有些原核生物仍可进行有氧呼吸。 3.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均有ATP产生;无氧呼吸只在第一阶段产生ATP。其余的能量储存在分解不彻底的氧化产物——酒精或乳酸中。 4.有氧呼吸过程中H2O既是反应物(第二阶段利用),又是生成物(第三阶段生成),且生成的H2O中的氧全

部来源于O 2。 5.有H 2O 生成一定是有氧呼吸,有CO 2生成一定不是乳酸发酵。 6.呼吸作用产生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对动物可用于维持体温。 7.水稻等植物长期水淹后烂根的原因:无氧呼吸的产物酒精对细胞有毒害作用。玉米种子烂胚的原因: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对细胞有毒害作用。 O 2吸收量、CO 2释放量 细胞呼吸的方式 不消耗O 2,释放CO 2 只进行无氧呼吸 O 2吸收量=CO 2释放量 只进行有氧呼吸 O 2吸收量<CO 2释放量 两种呼吸方式同时进行,多余CO 2来自无氧呼吸 酒精量=CO 2量 只进行无氧呼吸 酒精量<CO 2量 两种呼吸方式同时进行,多余CO 2来自有氧呼吸 CO 2释放量︰O 2吸收量=4︰3 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量相等 CO2释放量︰O2吸收量>4︰3 无氧呼吸占优势 CO2释放量︰O2吸收量<4︰3 有氧呼吸占优势 有H 2O 生成一定是有氧呼吸,有CO 2生成一定不是乳酸发酵,有酒精生成是产酒精的无氧呼吸,有含氮废物生成其呼吸底物一定为含氮物质(如蛋白质) 【特别提醒】 1.CO 2释放量、O 2吸收量、酒精量都是指物质的量,单位是摩尔。 2.以上的根据是葡萄糖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方程式,不包括其他有机物质。 考点3 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及其应用 1.内因:遗传因素(决定酶的种类和数量) (1)不同种类的植物呼吸速率不同,如旱生植物小于水生植物,阴生植物小于阳生植物。 (2)同一植物在不同的生长发育时期呼吸速率不同,如幼苗、开花期呼吸速率升高,成熟期呼吸速率下降。 (3)同一植物的不同器官呼吸速率不同,如生殖器官大于营养器官。 2.外因——环境因素 (1)温度 ①温度影响呼吸作用,主要是通过影响呼吸酶的活性来实现的。呼吸速率与温度的关系如下图。 ②生产上常用这一原理在低温下贮藏水果、蔬菜。大大棚蔬菜的栽培过程中夜间适当降低温度,降低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提高产量。 (2)O 2的浓度 ①在O 2浓度为零时只进行无氧呼吸;浓度为10%以下,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浓度为10%以上,只进行有氧呼吸。(如图) ②生产中常利用降低氧的浓度抑制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消耗这一原理来延长蔬菜、水果保鲜时间。 (3)CO 2 CO 2是呼吸作用的产物,对细胞呼吸有抑制作用,实验证明,在CO 2浓度升高到1%~10%时,呼吸作用明显被抑制。(如图) (4)水 在一定范围内,呼吸速率随含水量的增加而加快,随含水量的减少而减慢。

(完整)高中生物呼吸作用训练题(带答案)

呼吸作用训练题 1.下列不含有氮、磷元素的物质是 A.DNA B.核酶 C.ATP D.纤维素 2.下列有关ATP的叙述错误的是 A.ATP是细胞吸能反放能反应的纽带B.ATP由3个磷酸基团和1个腺嘌呤构成C.ATP中连接两个磷酸基团之间的磷酸键比较不稳定 D.ATP水解反应所释放的能量用于另一吸能反应 3.“有氧运动”近年来成为一个很流行的词汇,得到很多学者和专家的推崇,它是指人体吸入的氧气与需求相等,达到生理上的平衡状态。下图所示为人体运动强度与血液中乳酸含量和氧气消耗速率的关系。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段为有氧呼吸,BC段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CD段为无氧呼吸 B.C点以后,肌肉细胞CO2的产生量将大于O2消耗量 C.无氧呼吸使有机物中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其余储存在ATP中 D.若运动强度长时间超过C点,会因为乳酸大量积累而使肌肉酸胀乏力 4.下图表示生物体内有关物质含量的变化曲线,下列说法与其不相符的是 A.该图表示在油菜种子的成熟过程中,糖类(甲)和脂肪(乙)的含量变化,若在萌发过程中甲、乙表示的物质则刚好相反 B.该图表示某运动员长跑时体内CO2(甲)与O2(乙)的含量变化 C.曲线甲、乙分别表示因CO2浓度骤然降低,某绿色植物体内C5和C3的含量变化D.该图表示光照后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ATP(甲)与ADP(乙)的含量变化 5.关于有氧呼吸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三个阶段都产生能量 B.三个阶段都能合成ATP C.三个阶段都需要酶催化 D.三个阶段都产生[H] 6.下列有关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探究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用酵母菌来研究细胞呼吸的不同方式的原因之一是酵母菌属于兼性厌氧菌 B.依据石灰水混浊程度和速度可以判断培养液中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C.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可用来检验CO2 D.检验是否有酒精产生的方法是直接向培养液中加入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 7.下列有关细胞呼吸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无氧呼吸不需要O2的参与,该过程最终有[H]的积累 B.有氧呼吸产生的[H]在线粒体内膜中与氧结合生成水 C.在有氧与缺氧的条件下,细胞质基质都能形成ATP D.无氧呼吸只在第一阶段释放少量能量,合成ATP 8.有一瓶混有酵母菌的葡萄糖培养液,当通入不同浓度的O2时,其产生的酒精和CO2的量如图所示。下列据图中信息推断正确的是

08细胞呼吸(一)有氧呼吸知识讲解

细胞呼吸(一)有氧呼吸知识讲解 【学习目标】 1、理解细胞呼吸的概念、方式 2、掌握有氧呼吸的概念、过程和特点。 3、重点:有氧呼吸的过程及原理 4、难点: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实质;探究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 【要点梳理】 要点一、细胞呼吸方式 1、细胞呼吸的概念及本质 (1)概念:指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释放出能量并生成ATP的过程。 (2)本质:细胞内的有机物氧化分解,并且释放能量 要点诠释:细胞呼吸的概念可从以下五个方面理解掌握: ①发生场所:生活状态的细胞内。 ②分解底物:生物体内的有机物(糖类、脂质和蛋白质等)。 ③呼吸产物:CO2和水或不彻底的氧化产物(因呼吸类型而异)。 ④反应类型:氧化分解(生物氧化)。 ⑤能量变化:有机物中化学能释放,生成ATP。 2、实验——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1)实验目的:用兼性厌氧菌——酵母菌来研究细胞呼吸的不同方式。 设计和进行对比实验,分析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情况。 (2)产物的鉴定:酒精+重铬酸钾的浓硫酸溶液灰绿色; CO2+Ca(OH)2=CaCO3 + H2O CO2+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变绿变黄 (3)实验步骤: ①配制酵母培养液,20g新鲜食用酵母菌+240ml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溶液 ②检测CO2的产生,装置如图所示 ③检测酒精的产生: 自A、B中各取2ml酵母菌培养滤液注入已编号1、2的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加0.5ml溶有0.1g重铬酸钾的浓硫酸溶液震荡并观察溶液中颜色变化。 (4)实验现象及分析: 现象分析结果

甲、乙石灰水都变浑浊 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产生CO 2 甲装置浑浊快且程度高 酵母菌在有氧比无氧时放出的CO 2多且快 2号试管由橙色变成灰绿色 无氧时酵母菌分解葡萄糖产生酒精 1号试管不变色 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进行细胞呼吸。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通过细胞呼吸产生大量的CO 2和H 2O ,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通过细胞呼吸产生酒精,还产生少量的CO 2。 要点诠释: 对照实验:实验组的结果是实现未知,而对照组结果是已知的。 对比实验:两个实验组结果都是事先未知的。 要点二、有氧呼吸【高清课堂:细胞呼吸(一)有氧呼吸 356506 有氧呼吸】 1、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外膜:光滑 结构 内膜:嵴——增大了膜表面积,分布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 线粒体 基质:含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DNA 分布:均匀分布在细胞质中,但代谢旺盛的部位或细胞多。 2、有氧呼吸过程图解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场所 细胞质基质 线粒体基质 线粒体内膜上 反应物 1葡萄糖(C 6H 12O 6 ) 2丙酮酸(CH 3COCOOH )和6H 2O 24[H]和6O 2 产物 2丙酮酸、4[H]、2ATP 6 CO 2、20[H]、2ATP 12H 2O 和34 ATP 氧 不需要 不需要 需要 4有氧呼吸反应式及元素去向 C 6H O 6 + 6H 2O + 6O 2?? →酶 6CO 2 + 12H 2O+ 能量

细胞的呼吸作用

细胞的呼吸作用 1、细胞呼吸的概念 无论是哪类生活细胞,都必须分解细胞内的有机物以获得能量来维持各项生命活动。细胞氧化有机物以获得能量并产生二氧化碳和水的过程称为细胞呼吸。细胞呼吸是一个复杂的,有多种酶对参与的多步骤过程。 如果选择适当的催化剂可以使葡萄糖一步氧化成水和二氧化碳,而实际上在细胞中,葡萄糖的氧化是要远非如此简单,而是经过许多步骤才完成的。其全程可概括地分为四个阶段:糖酵解,丙酮酸氧化脱羧,柠檬酸循环,氧化磷酸化。这些过程是由酶负责催化的一系列生物化学反应。 2、细胞呼吸全过程 (1)糖酵解:这是葡萄糖氧化的第一阶段,包括一系列的反应,都是在细胞质基质中发生,这时不需要氧的参与,每一反应都有特定的酶催化,经过这一过程的一系列反应,一分子葡萄糖(六碳化合物)最终分解为两分子的丙酮酸(三碳化合物),同时净产生2个ATP 和2个NAD+还原成2个NADH+H+。具体而言,糖酵解可分为两个步骤: ①葡萄糖经过两次磷酸化,并且发生异构化以后,转变成1,6-二磷酸果糖。这就是说,一个六碳化合物变成带有两个磷酸的化合物。这一过程要消耗两分子ATP。 ②1,6-二磷酸果糖是不稳定的化合物,它在醛缩酶的作用下,很容易分解成为两个磷酸丙糖,即磷酸二羟丙酮和磷酸甘油醛。这两者可以互相转化,处于平衡状态。当磷酸甘油醛进一步转化而被消耗掉的时候,磷酸二羟丙酮也就跟着转变为磷酸甘油醛,参加到以后的反应中去。由磷酸甘油醛转变为磷酸甘油酸的时候,脱出的氢被氧化型辅酶Ⅰ(NAD)携带着,成为还原型辅酶Ⅰ(NADH +H+)。在这个氧化过程中放出的能量被ATP携带着。以后在磷酸烯醇式丙酮酸转变为丙酮酸的反应中也生成ATP。 在由葡萄糖到丙酮酸的整个过程中,能位是逐步下降的,但只有上述这两个反应的能位下降较大,足以生成ATP,其他反应则只有微小的下降,不足以生成ATP。因此一分子1、6_二磷酸果糖实际上可以形成两分子丙酮酸,共得到四分子ATP,但在糖酵解的开始阶段用掉两分子ATP,所以一分子葡萄糖经过糖酵解净得两分子ATP。 (2)丙酮酸氧化脱羧 葡萄糖经过酵解过程只释放出不足1/4的化学能,大部分还保留在2个丙酮酸分子和2个NADH中。丙酮酸是呼吸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中转站。在有氧条件下,它经脱羧氧化产生乙酰辅酶A后,可进入三羧酸循环进一步氧化分解放能;在无氧条件下,它被NADH还原成为乳酸,或者在脱去羧基(放出CO2)以后转变成为乙醛,乙醛再被还原成为乙醇丙酮酸在进入三羧酸循环之前,先要氧化脱羧、脱氢,与辅酶A结合成为活化的乙酰辅酶A(乙酰-CoA)。这一过程是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的,所产生的乙酰辅酶A即进入柠檬酸循环(又叫TCA循环、Krebs循环或三羧酸循环)。 (3)三羧酸循环 三羧酸循环的最初中间产物是柠檬酸(这是一种三羧基酸),所以这个过程又叫柠檬酸循环,还有为了纪念这一途径的发现者Hans Krebs,所以这个过程又叫Krebs循环。 这一过程也包括一系列的酶促反应,丙酮酸的3个碳在转变为乙酰辅酶A时脱去了1个,在通过这一循环中继续脱去2个,这样葡萄糖中的碳就被完全氧化了。柠檬酸循环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柠檬酸循环途径中的酶,除琥珀酸脱氢酶,定位于线粒体内膜外,其它酶存在于线粒体基质中。通过一次柠檬酸循环,由葡萄糖产生的2个乙酰辅酶A,共产生4个二氧化碳分子,6个NAHD分子,2个FADH2和2个GTP分子(底物磷酸化产生的)。 三羧酸循环的简化过程是:丙酮酸在经过氧化(脱氢)和脱羧(放出CO2)以后生成乙

细胞呼吸优质课教案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优质课教案:《细胞呼吸》教案 普宜中学:毛万波 一.教材分析:除了光合作用不利用细胞呼吸所产生的A TP外,其他生命活动所需要的ATP几乎是由细胞呼吸供给的。所以学习细胞呼吸对于理解物质过膜的主动运输、线粒体的作用、细胞分裂、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等各种生命活动都有重要意义。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细胞呼吸的概念,理解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的过程及其相互关系,理解细胞呼吸的重要意义,知道生物从无氧呼吸到有氧呼吸的进化关系。 2.能力目标:通过学习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的过程和概念,让学生综合、归纳两个总反应式,分析比较二者的区别和联系,培养学生综合、归纳、分析、比较能力。 3.德育目标:通过对细胞呼吸过程的学习,了解物质变化过程中伴随有能量变化,细胞呼吸与外界环境相联系,很多生物具有相同的细胞呼吸过程,从而树立事物普遍联系、个性与共性辩证统一和进化发展的观点。 三.教学重点: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的过程及其意义 四.教学难点: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过程中的物质与能量的转化,以及细胞呼吸的意义。 五.教学设计思路的理论依据:从个性到共性和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规律,从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规律,事物联系和进化发展的普遍性原理。 六.学法指导:根据物质不灭定律和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来理解细胞呼吸过程的物质变化和能量的释放与转移。注意细胞呼吸过程的两个或三个阶段的反应物、生成物、释放能量的多少及条件,注意整个过程的物质变化和能量的释放与转移,以及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过程中在这些方面的异同之处。 七.教师的教法:要求学生合上课本,通过师生互动对话和生生合作讨论、共同探究有关细胞呼吸的知识为主,以有关PPT课件为辅完成教学目标。让学生参与完成有氧呼吸与光合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过程的比较表格,进行教学反馈与调整。 八.教学课时:1学时

细胞呼吸知识点总结

一、细胞呼吸 1.概念: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生成CO2或其他产物,释放出能量并生成ATP的过程。 2.分类? 二、有氧呼吸 1.含义:在氧气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生成大量ATP的过程。 2.反应式: 3.过程: 4.实质:(1)物质转化:有机物变化无机物 (2)能量转化: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转化为ATP中活跃的化学能和热能 三、无氧呼吸 1、概念:一般是指细胞在缺氧的条件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分解为尚未彻底氧化的产物,同时释放出少量能量的过程。 2、过程场所:细胞质基质条件:缺氧条件、酶 分解成酒精的反应式:C6H12O6―→ 2C2H5OH(酒精)+2CO2+少量能量高等植物和酵母菌等生物,进行无氧呼吸一般产生酒精。 转化成乳酸的反应式: C6H12O6―→ 2C3H6O3(乳酸)+少量能量对于高等动物、高等植物某些器官(马铃薯块茎、甜菜块根、玉米胚等)或细胞、乳酸菌等生物,进行无氧呼吸一般产生乳酸。 4、实质: (1)物质转化: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CO2(部分生物)和不彻底的氧化产物。(2)能量转化:有机物中化学能转化为不彻底的氧化产物中化学能、ATP和热能四、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区别

五依据物质的量的关系来判断: ①不消耗O2,释放CO2→只进行无氧呼吸。 ②无CO2释放→只进行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或细胞已死亡。 ③酒精产生量等于CO2量→只进行产生酒精的无氧呼吸。 ④CO2释放量等于O2的吸收量→只进行有氧呼吸。 ⑤CO2释放量大于O2的吸收量→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酒精发酵;多余的CO2来自酒精发酵。 ⑥酒精产生量小于CO2量→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酒精发酵;多余的CO2 来自有氧呼吸。 六、影响呼吸作用的因素 (一).内部因素——遗传因素(决定酶的种类和数量) (1)不同种类的植物细胞呼吸速率不同,旱生植物<水生植物,阴生植物<阳生植物。 (2)同一植物在不同的生长发育时期细胞呼吸速率不同,如幼苗期、开花期细胞呼吸速率较高,成熟期细胞呼吸速率较低。 (3)同一植物的不同器官细胞呼吸速率不同,如生殖器官大于营养器官。 (二)外因 1.氧气浓度对细胞呼吸的影响 (1)机理:O 2是有氧呼吸所必需的,且O 2 对无氧呼吸过程有抑制作用。 (2)根据曲线模型分析: ①O 2 浓度=0时,只进行无氧呼吸。 ②0

细胞呼吸专题高考题汇总

1.下图表示细胞呼吸作用的过程,其中1~3代表有关生理过程发生的场所,甲、乙代表有关物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1和2都具有双层生物膜 B.1和2所含酶的种类不同 C.2和3都能产生大量A TP D.甲、乙分别代表丙酮酸、[H] 答案:BD 解析:①→②→③表示真核细胞有氧呼吸,①过程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无膜结构,甲为丙酮酸,②过程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乙为[H],产生少量能量,③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能产生大量能量,;①→③表示原核细胞的有氧呼吸过程,发生的场所为细胞质基质,乙为丙酮酸。 2、.关于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A.同一种酶可存在于分化程度不同的活细胞中 B.低温能降低酶活性的原因是其破坏了酶的空间结构 C.酶通过降低化学反应的画画能来提高化学反应速率 D.酶既可以作为催化剂,也可以作为另一个反应的底物 【答案】B 【解析】有些酶是生命活动所必须,比如呼吸作用有关的酶,那么在分化程度不同的细胞中都存在,A正确;导致酶空间结构发生破坏变形的因素有:过酸、过碱、高温等,低温只能降低酶的活性,不会破坏结构,B错误;酶的作用实质即为降低反应所需活化能从而提高反应速率,C正确;酶是蛋白质或者RNA,本身是催化剂,也可作为底物被蛋白酶或者RNA 酶降解,D正确。 【试题点评】此题酶的作用本质、影响因素等知识,综合考查了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难度适中。 3、.下列所采取的措施,不涉及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原理的是: A.利用果胶酶提高水果的出汁率 B.滴加肝脏研磨液促使过氧化氢的分解 C.滴加FeCl3溶液提高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 D.利用水浴加热提高胡萝卜素的萃取效率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为酶的相关知识。“降低反应活化能”的原理描述的是催化剂的作用原理,A、B项中的两种酶和C项中的FeCl3均为催化剂,所以均能降低反应活化能。利用水浴加热提高胡萝卜素的萃取效率则是利用温度升高提高胡萝卜素的溶解度的原理,D项错误。 【试题点评】本题以催化剂的作用原理为主线,考查酶及催化剂有关知识,难度不大。针对此类题型,复习时需对重点原理及核心知识进行重点强调,同时进行归纳整合。

细胞呼吸的知识点归纳答案

细胞呼吸的知识点归纳 1.有氧呼吸过程 2.无氧呼吸过程 (1)第一阶段与有氧呼吸完全相同。 (2)第二阶段是第一阶段产生的[H]将丙酮酸还原为C 2H 5OH 和CO 2或乳酸的过程。不同生物无氧呼吸的产物不同,是由于催化反应的酶不同。 应用指南 1.不同生物无氧呼吸的产物不同,其原因在于催化反应的酶不同。动物和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微生物的无氧呼吸称为发酵,但动植物的无氧呼吸不能称为发酵。 2.原核生物无线粒体,但有些原核生物仍可进行有氧呼吸。 3.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均有ATP 产生;无氧呼吸只在第一阶段产生ATP 。其余的能量储存在分解不彻底的氧化产物——酒精或乳酸中。 4.有氧呼吸过程中H 2O 既是反应物(第二阶段利用),又是生成物(第三阶段生成),且生成的H 2O 中的氧全部来源于O 2。 5.有H 2O 生成一定是有氧呼吸,有CO 2生成一定不是乳酸发酵。 6.呼吸作用产生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对动物可用于维持体温。 7.水稻等植物长期水淹后烂根的原因:无氧呼吸的产物酒精对细胞有毒害作用。玉米种子烂胚的原因: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对细胞有毒害作用。

1.CO 2释放量、O 2 吸收量、酒精量都是指物质的量,单位是摩尔。 2.以上的根据是葡萄糖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方程式,不包括其他有机物质。 考点3 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及其应用 1.内因:遗传因素(决定酶的种类和数量) (1)不同种类的植物呼吸速率不同,如旱生植物小于水生植物,阴生植物小于阳生植物。 (2)同一植物在不同的生长发育时期呼吸速率不同,如幼苗、开花期呼吸速率升高,成熟期呼吸速率下降。 (3)同一植物的不同器官呼吸速率不同,如生殖器官大于营养器官。2 .外因——环境因素 (1)温度 ①温度影响呼吸作用,主要是通过影响呼吸酶的活性来实现的。呼吸速率与温度的关系如下图。 ②生产上常用这一原理在低温下贮藏水果、蔬菜。大大棚蔬菜的栽培过程中夜间适当降低温度,降低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提高产量。 (2)O 2 的浓度 ①在O 2 浓度为零时只进行无氧呼吸;浓度为10%以下,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浓度为10%以上,只进行有氧呼吸。(如图) ②生产中常利用降低氧的浓度抑制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消耗这一原理来延长蔬菜、水果保鲜时间。 (3)CO 2 CO 2是呼吸作用的产物,对细胞呼吸有抑制作用,实验证明,在CO 2 浓度升高到1%~10%时,呼吸作 用明显被抑制。(如图) (4)水 在一定范围内,呼吸速率随含水量的增加而加快,随含水量的减少而减慢。 应用指南 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实例 1.用透气纱布或“创可贴”包扎伤口:增加通气量,抑制破伤风杆菌的无氧呼吸。 2.酿酒时 3.食醋、味精制作:向发酵罐中通入无菌空气,促进醋酸杆菌、谷氨酸棒状杆菌进行有氧呼吸。4.土壤松土 ①促进根细胞呼吸作用,有利于主动运输,为矿质元素吸收供应能量。 ②促进土壤中硝化细菌活动,有利于NH 3NO 3 -,从而提高土壤肥力。 ③抑制反硝化细菌活动,防止NO 3-N 2 ,导致土壤氮元素流失。 5.低温、低氧、适宜湿度——蔬果保鲜; 6.去除作物变黄的叶片——减少有机物的消耗以提高作物产量。 7.稻田定期排水:促进水稻根细胞有氧呼吸。 8.提倡慢跑:促进肌细胞有氧呼吸,防止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使肌肉酸胀。考点4 实验面面观: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1.实验原理

高中生物细胞呼吸知识点

高中生物细胞呼吸知识点 高中生物细胞呼吸知识点 1.有氧呼吸: ①场所:先在细胞质的基质,后在线粒体。 ②过程: 第一阶段:(葡萄糖)C6H12O6→2C3H4O3(丙酮酸)+4[H]+少量能量(细胞质的基质); 第二阶段:2C3H4O3(丙酮酸)→6CO2+20[H]+少量能量(线粒体); 第三阶段:24[H]+O2→12H2O+大量能量(线粒体)。 2.无氧呼吸(有氧呼吸是由无氧呼吸进化而来): ①场所: 始终在细胞质基质 ②过程: 第一阶段:和有氧呼吸的相同; 第二阶段:2C3H4O3(丙酮酸)→C2H5OH(酒 精)+CO2(或C3H6O3乳酸) ②高等植物被淹产生酒精(如水稻),(苹果、梨可以通过无氧呼吸产生酒精);高等植物某些器官(如马铃薯块茎、甜菜块根)产生乳酸,高等动物和人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

3.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区别和联系 ①场所: 页 1 第 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在细胞质的基质中,第二、三阶段在线粒体 ②O2和酶: 有氧呼吸第一、二阶段不需O2,; 第三阶段:需O2,第一、二、三阶段需不同酶; 无氧呼吸--不需O2,需不同酶。 ③氧化分解: 有氧呼吸--彻底,无氧呼吸--不彻底。 ④能量释放: 有氧呼吸(释放大量能量38ATP )---1mol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共释放出2870kJ的能量,其中有1161kJ左右的能量储存在ATP中;无氧呼吸(释放少量能量2ATP)-- 1mol 葡萄糖分解成乳酸共放出196.65kJ能量,其中61.08kJ储存在ATP中。 ⑤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相同。 4.呼吸作用的意义:为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为其它化合物合成提供原料。 5.关于呼吸作用的计算规律是: ①消耗等量的葡萄糖时, 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产生的二氧

高中生物必修1:5.3.1 细胞的呼吸方式和有氧呼吸的过程学案

第3节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第1课时细胞的呼吸方式和有氧呼吸的过 程 学习目标引导核心素养对接关键术语 1.分析细胞呼吸和有机燃料 燃烧产生能量过程的不同,理 解细胞呼吸的本质。 2.概述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 写出有氧呼吸的反应式。 3.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 式,学会控制和检测实验变 量。 1.生命观念——结构与功能 观:线粒体结构与细胞呼吸的 关系。 2.科学思维——分析与综合: 分析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理 解细胞呼吸的实质。 3.科学探究——根据实验目 的,设计酵母菌呼吸的实验装 置,实施方案,观察实验结果, 得出正确结论。 细胞呼吸 有氧呼吸 |预知概念| 一、细胞呼吸的概念 1.发生场所细胞内。 2.实质氧化分解。 3.物质变化有机物生成CO2或其他产物。 4.能量变化释放能量并生成ATP。 二、探究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 1.酵母菌的特点

2.实验装置 (1)有氧条件下的装置:如图甲: (2)无氧条件下的装置:如图乙: 3.产物检测(连线) 4.实验结论 (1)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进行细胞呼吸。 (2)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通过细胞呼吸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和水。 (3)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通过细胞呼吸产生酒精,还产生少量的二氧化碳。 三、有氧呼吸 1.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 (1)线粒体增大膜面积的方式和意义:内膜向内腔折叠成嵴,增大有氧呼吸酶的附着面积。

(2)有氧呼吸的酶分布在:线粒体内膜上和基质中。 (3)线粒体的功能: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2.有氧呼吸的概念及过程 (1)概念:指细胞在氧的参与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CO 2和水,释放能量,生成大量ATP 的过程。 (2)过程: (3)总反应式:C 6H 12O 6+6H 2O +6O 2――→酶6CO 2+12H 2O +能量。 3.能量释放 细胞有氧呼吸释放的能量一部分储存在ATP 中,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掉。 4.意义:有氧呼吸是大多数生物获取能量的主要途径。 |过程评价| 1.生物体一切生命活动所消耗的ATP 均由细胞呼吸提供( × ) 2.生物体内的细胞呼吸其能量是逐步释放的,这与有机燃料的燃烧有所不同( √ ) 3.细胞呼吸释放的能量全部以热能形式散失( × ) 4.有氧呼吸的酶存在于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内膜、线粒体基质中( √ ) 5.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生大量ATP 的阶段需要O 2参与( √ ) 6.在线粒体基质中[H]与O 2结合生成水( × ) 7.氧气的消耗和二氧化碳的生成发生在同一过程( × ) 8.细胞呼吸是在温和条件下进行的,需要多种酶的催化( √ ) |联想·质疑|

高中生物的呼吸作用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的呼吸作用知识点总结 名词: 1、呼吸作用不是呼吸:指生物体的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最终生 成二氧化碳或其它产物,并且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2、有氧呼吸:指细胞在有氧的参与下,把糖类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 碳和水,同时释放出大量能量的过程。 3、无氧呼吸:一般是指细胞在无氧的条件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等有机物分解 为不彻底的氧化产物,同时释放出少量能量的过程。 4、发酵:微生物的无氧呼吸。 语句: 1、有氧呼吸:①场所:先在细胞质的基质,后在线粒体。②过程:第一阶段、葡萄糖C6H12O6→2C3H4O3丙酮酸+4[H]+少量能量细胞质的基质;第二阶段、 2C3H4O3丙酮酸→6CO2+20[H]+少量能量线粒体;第三阶段、24[H]+O2→12H2O+大量能量线 粒体。 2、无氧呼吸有氧呼吸是由无氧呼吸进化而来:①场所:始终在细胞质基质②过程: 第一阶段、和有氧呼吸的相同;第二阶段、2C3H4O3丙酮酸→C2H5OH酒精+CO2或C3H6O3乳酸②高等植物被淹产生酒精如水稻,苹果、梨可以通过无氧呼吸产生酒精;高等植物某些 器官如马铃薯块茎、甜菜块根产生乳酸,高等动物和人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 3、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区别和联系①场所: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在细胞质的基质中,第二、三阶段在线粒体②O2和酶:有氧呼吸第一、二阶段不需O2;第三阶段:需O2,第一、二、三阶段需不同酶;无氧呼吸--不需O2,需不同酶。③氧化分解:有氧呼吸--彻底,无 氧呼吸--不彻底。④能量释放:有氧呼吸释放大量能量38ATP---1mol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共释放出2870kJ的能量,其中有1161kJ左右的能量储存在ATP中;无氧呼吸释放少 量能量2ATP--1mol葡萄糖分解成乳酸共放出196.65kJ能量,其中61.08kJ储存在ATP中。 ⑤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相同。 4、呼吸作用的意义:为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为其它化合物合成提供原料。 5、关于呼吸作用的计算规律是:①消耗等量的葡萄糖时,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产生 的二氧化碳物质的量之比为1:3②产生同样数量的ATP时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的葡萄糖物质的量之比为19:1。如果某生物产生二氧化碳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则该生物只进行有 氧呼吸;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无氧呼吸;如果某生物释放的 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两种呼吸都进行。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学习目标】 1.说出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掌握有氧呼吸的慨念和过程及总反应式 2. 掌握无氧呼吸的慨念、过程、场所及总反应式;掌握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 3. .灵活运用细胞呼吸的原理解决生活及生产实践中问题 【自主学习】 1. 线粒体的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内膜的某些部位向线粒体的内腔形成____________,使内膜的表面积大大增加。线粒体的____________中含有许多种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线粒体是进行____________的主要场所。 2.有氧呼吸是指细胞在有氧参与下,通过多种____________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____________,产生出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同时释放出____________,生成____________的过程。高等动物和植物进行呼吸作用的主要形式是____________。有氧呼吸最常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场所是____________。 3. 有氧呼吸的主要过程: 4.无氧呼吸是指细胞在无氧的条件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分解成____________,并释放出____________能量的过程。无氧呼吸最常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细胞进行无氧呼吸的场所是____________。 5.无氧呼吸的全过程分为____________个阶段,第一阶段与有氧呼吸第一阶段____________。第二阶段是____________在不同酶的催化作用下,分解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者转化成____________。 6.高等植物和酵母菌无氧呼吸,将葡萄糖分解成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高等动物和人体在剧烈运动时,或人从平原进入高原时,身体的局部组织缺氧,机体也会出现无氧呼吸,这时葡萄糖被分解为____________ 。有一些高等植物的部分器官(如马铃薯块茎、玉米的胚、甜菜的根)和乳酸菌无氧呼吸产物和动物一样。 7.写出细胞呼吸的三个反应式:有氧呼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无氧呼吸:高等植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等动物及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无氧呼吸的产物有酒精或乳酸,其产物的差异由____________决定。无氧呼吸释放出的能量比有氧呼吸要少得多,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水的呼吸一定是____________呼吸,能产生二氧化碳的呼吸一定不是____________发酵。 8.1mol葡萄糖分解成乳酸以后,共释放出能量____________kJ,其中____________kJ 储存在ATP中,其余的能量则以____________的形式散失掉了。微生物的无氧呼吸通常叫做____________。 【合作探究与展示】

(完整版)细胞呼吸练习含答案

细胞呼吸习题 1、细胞呼吸需要氧气参与的是哪一个阶段() A.第一阶段B.第二阶段 C.第三阶段D.第一段和第二阶段 2、酵母菌氧化分解有机物的类型属于( ) A.厌氧B.自养 C.好氧D.兼性厌氧 3、下列有关细胞呼吸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需氧呼吸的第一阶段与厌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发生的场所和过程都相同 B.需氧呼吸在第三个阶段形成水 C.蓝藻细胞需氧呼吸的过程主要在线粒体中进行 D.骨骼肌细胞和甜菜块根细胞厌氧呼吸的产物都是乳酸 4、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相同点是( ) ①都在线粒体中进行②都需要酶③都需要氧气④都产生ATP ⑤都有丙酮酸生成 A.②④⑤ B.②③④ C.②③⑤ D.①②⑤ 5、右图为线粒体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可能发生的反应是 ( ) A.葡萄糖酵解反应在③处完成B.①②③处均产生ATP C.②处发生 H与O2的结合反应 D.②处产生二氧化碳 6、要在温室内培育出又大又甜的哈密瓜,对室内温度的控制应是() A.白天适当降温B.夜间适当降温C.昼夜温度保持平衡 D.与室外温度保持一致7、下列是呼吸作用实质的是()

A.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 B.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C.合成有机物,释放能量 D.分解有机物,储存能量 8、苹果内部腐烂时消耗一定量的葡萄糖可产生A mol的二氧化碳,其植物体叶片在正常生长时消耗同样数量的葡萄糖可产生二氧化碳( ) A.1A mol B. 2A mol C.3A mol D. 6A mol 9、下列各项利用了细胞呼吸原理的是() ①真空包装水果可延长保存期②沼气发酵 ③利用葡萄.粮食和酵母菌酿酒④温室大棚适当增加二氧化碳.肥料提高光合速率 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 D.①③④ 10、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相同点是() ①反应场所都有线粒体②都需要酶的催化③反应场所都有细胞质基质 ④都能产生ATP ⑤都经过生成丙酮酸的反应⑥都能产生水 ⑦反应过程中都能产生[H] ⑧都能把有机物彻底氧化 A.②③④⑤⑥⑦ B.①②③④⑤⑦ C.②③④⑤⑦ D.②③④⑤⑧ 11、如图是探究酵母菌呼吸作用的实验装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①中加NaOH是为了清除空气中CO2 B.②的葡萄糖是酵母菌呼吸作用的底物 C.②中酵母菌只能在有氧条件下生存 D.③中加Ca(OH)2用于检测②中是否有CO2产生 12、下列关于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细胞供糖不足时,无氧呼吸可将脂肪氧化为乳酸或酒精 B.有氧呼吸产生的在线粒体基质中与氧结合生成水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