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远程网络教育统考专升本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

远程网络教育统考专升本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

远程网络教育统考专升本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
远程网络教育统考专升本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

远程教育统考专升本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

一、教育学(共67题)

1. 古代《四书集注》的作者是()。

A.韩愈

B.王守仁

C.董仲舒

D.朱熹

2. 《教育论》的作者是()。

A.乌申斯基

B.卢梭

C.斯宾塞

D.昆体良

3. 《大教学论》一书是()的著作。

A.斯宾塞

B.洛克

C.夸美纽斯

D.裴斯泰洛齐

4. 在中国古代,认为教育的作用在于用人的力量去矫正人的恶性,持这种观点的教育家是()。

A.孟子

B.荀子

C.孔子

D.老子

5. 英国教育家洛克的代表作是()。

A.《大教学论》

B.《教育论》

C.《爱弥尔》

D.《教育漫话》

6. 把学生的“一般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的教育家是()。

A.苏霍姆林斯基

B.巴班斯基

C.赞科夫

D.巴拉诺夫

7. 将教学过程划分为:社会、心理、控制三方面成分的教育家是()。

A.布鲁纳

B.赞科夫

C.阿莫纳什维利

D.巴班斯基

8. 现代教育派的代表人物是()。

A.夸美纽斯

B.杜威

C.赫尔巴特

D.洛克

9. 在西方,古罗马昆体良的教育名著是()。

A.《理想国》

B.《论演说家的教育》

C.《大教学论》

D.《教育论》

10. 主张用实验方法来研究儿童和教育问题的教育理论是()。

A.批判教育学

B.实用主义教育学

C.文化教育学

D.实验教育学

11. 提出“最近发展区”理论的教育家是()。

A.皮亚杰

B.赞科夫

C.维果茨基

D.苏霍姆林斯基

12. 提出“儿童智力发展阶段与教学关系理论”的教育家是()。

A.苏霍姆林斯基

B.赞科夫

C.皮亚杰

D.巴拉诺夫

13. 传统教育派的代表人物是()。

A.赫尔巴特

B.杜威

C.洛克

D.斯宾塞

14. 卢梭的人性观是()。

A.性善论

B.性恶论

C.性不善不恶论

D.善恶兼有论

15. 在中国古代,认为教育的作用在于保持人所固有的善心,持这种观点的教育家是()。

A.孟子

B.荀子

C.孔子

D.老子

16. 《德国教师指南》的作者是()。

A.赫尔巴特

B.第斯多惠

C.培根

D.亚里士多德

17. 童年期又称学龄初期,相当于()。

A.幼儿园阶段

B.小学阶段

C.初中阶段

D.高中阶段

18. 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可能性的生理前提因素是()。

A.遗传

B.身体素质

C.生理成熟度

D.个体活动

19. 在我国50年代和90年代出生的儿童,其身心发展的指标具有差异,这说明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

A.顺序性

B.阶段性

C.差异性

D.可变性

20. 孟子的人性观是()。

A.性善论

B.性恶论

C.善恶兼有论

D.神学论

21. 儿童的视听觉器官在4-5岁已达到较高发展水平,而性成熟则要到13、14岁以后,这说明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

A.顺序性

B.不均衡性

C.阶段性

D.可变性

22. 法国社会学家利托尔诺认为,教育起源于()。

A.生产劳动

B.生物本能

C.心理模仿

D.活动与交往

23. 在欧洲封建社会,教会教育的内容是()。

A.“四艺”

B.“五艺”

C.“六艺”

D.“七艺”

24. 美国心理学家孟禄认为,教育起源于()。

A.生产劳动

B.生物本能

C.心理模仿

D.活动与交往

25. 在欧洲封建社会,教会教育的“七艺”分为“三科”、“四学”,其中“四学”是指()。

A.文法、音乐、天文、几何

B.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术

C.算术、几何、天文、音乐

D.天文、修辞、辩证法、文法

26.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明了在人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A.遗传

B.环境

C.教育

D.主观能动性

27. 最早提出并使用美育一词的是()。

A.赫尔巴特

B.卢梭

C.洛克

D.席勒

28. 1958年,党中央颁布了“两个必须”的教育方针是()。

A.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B.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C.教育必须与工农相结合,必须与社会生产实践相结合

D.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服务,必须与我国国情相结合

29. 在中国近代史上,美育曾两次列为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第一次是在()年,由当时的教育总长蔡元培提出的。

A.1911

B.1912

C.1919

D.1922

30. 党的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于()。

A.1982年

B.1983年

C.1984年

D.1985年

31. 杜威关于教育目的的主张是()。

A.个人本位目的论

B.社会本位目的论

C.神学目的论

D.教育无目的论

32. 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指出,我们必须“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又红又专,()的教育方针。”

A.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B.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C.教育必须为人民服务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D.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

33. 1922年,在当时北洋军阀统治下的全国教育联合会,颁布了()。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子癸丑学制

D.壬戌学制

34. 新中国第一次学制改革是在()。

A.1951年

B.1949年

C.1950年

D.1952年

35. 第一次规定了男女同校,废止读经,充实了自然科学内容,将学堂改为学校的是()学制。

A.壬寅

B.癸卯

C.壬子癸丑

D.壬戌

36. 中国第一个现代学制颁布于1902年,又称()。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子癸丑学制

D.壬戌学制

37. 新中国第一次学制改革是在()年。

A.1949

B.1950

C.1951

D.1958

38. 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说明了教师的劳动具有()的特点。

A.复杂性

B.主动性

C.创造性

D.针对性

39. 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

A.起主导作用

B.起决定作用

C.不起主导作用

D.起基础作用

40. 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教师既要注意共性,又要注意个性,即“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这意味着教师的劳动具有()的特点。

A.复杂性

B.创造性

C.主动性

D.针对性

41.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设置,初中阶段是以()为主。

A.综合课程

B.分科课程

C.活动课程

D.分科与综合相结合课程

42. 课程的类型从课程的组织核心划分,可以划分为()。

A.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综合课程

B.必修课程、选修课程

C.显性课程、隐性课程

D.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

43. 课程的类型从学生对课程选择的自由度划分,可以划分为()。

A.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综合课程

B.必修课程、选修课程

C.显性课程、隐性课程

D.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

44. 研究性学习是由教育家()倡导的。

A.根舍因

B.布鲁纳

C.维果茨基

D.巴拉诺夫

45. 搞好教学工作的前提条件是()。

A.备课

B.上课

C.作业布置

D.个别辅导

46. 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

A.感知教材,形成表象

B.理解教材,形成概念

C.巩固与保持知识

D.运用知识,形成技能技巧

47. 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提问学生,并引导学生试图解决问题或得出某种结论的教学方法是()。

A.谈话法

B.讨论法

C.提问法

D.访问法

48. 根据评价的性质和作用,旨在对被评价对象做出某种资格上的证明的评价类型是()。

A.形成性评价

B.终结性评价

C.诊断性评价

D.标准性评价

49. 有效地进行教学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称为()。

A.教学原理

B.教学规律

C.教学原则

D.教学要求

50. “双基”教学是指基础知识和()。

A.基本技术

B.基本智力

C.基本素养

D.基本技能

51. 《学记》中所说“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是指在教学中要贯彻()原则。

A.启发性

B.巩固性

C.循序渐进

D.因材施教

52. 前苏联教育家沙塔洛夫提出的教学法是()。

A.“纲要信号”教学法

B.“掌握学习”教学法

C.快乐教学法

D.导学式教学法

53. 教师在教学中,运用“问题—假设—验证—总结提高”这一程序是采用了()。

A.传递—接受教学模式

B.自学辅导教学模式

C.探究教学模式

D.陶冶教学模式

54. 班级教学的辅助组织形式是()。

A.班级授课制

B.分组教学

C.个别教学

D.复式教学

55. 保加利亚心理学家洛扎诺夫创立的教学法是()。

A.合作教学法

B.快乐教学法

C.启发式外语教学法

D.导学式教学法

56. 我国采用班级授课制,是从清政府1862年开办的()开始的。

A.弘文馆

B.崇文馆

C.京师大学堂

D.京师同文馆

57. 班级授课制在我国开始实行是在()。

A.1840年

B.1862年

C.1912年

D.1922年

58. “学而时习之”一语出自()。

A.《论语》、

B.《学记》

C.《孟子》

D.《道德经》

59. 教学评价的类型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划分,以评价对象为依据可划分为()。

A.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

B.相对性评价、绝对性评价

C.课程评价、学业评价、教学质量评价

D.自评、他评

60. 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提问学生,并引导学生对所提问题得出结论,从而获得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称为()。

A.讲授法

B.谈话法

C.讨论法

D.讲述法

61. 在教师的指导下,巩固知识和形成技能、技巧的教学方法,称为()。

A.实验法

B.实习法

C.练习法

D.实践活动法

62. ()曾强调指出:“应该使培养、教育和训练现代青年的全部事业,成为培养青年的共产主义道德的事业。”

A.马克思

B.恩格斯

C.列宁

D.毛泽东

63. 通过创设良好的环境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方法属于()。

A.说服教育方

B.品德评价法

C.榜样示范法

D.陶冶教育法

64. 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明辨是非,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是()。

A.自我修养法

B.品德评价法

C.说服教育法

D.榜样示范法

65. ()是社会现象,是社会学、伦理学的研究对象,并受社会发展规律制约而不依赖个体人存在。

A.道德

B.品德

C.思想

D.信仰

66. 有效地开展班主任工作的基础和前提是()。

A.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

B.选拔和培养班干部

C.确定班级的共同奋斗目标

D.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67. 由学校、班级组织实施的课余教育活动,称作()。

A.校外教育

B.课外教育

C.课外辅导

D.学科活动

二、心理学(共69题)

1. 通过观察饿猫如何打开疑难笼获得食物的过程来研究学习过程的心理学家是( )

A.詹姆斯

B.桑代克

C.冯特

D.华生

2. 强调对心理进行整体研究,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的是 ( )

A.机能主义心理学

B.完形心理学

C.行为主义心理学

D.构造主义心理学

3. 人脑中负责躯体感觉以及初级听觉、视觉的脑区分别是 ( )

A.枕叶顶叶颞叶

B.颞叶顶叶枕叶

C.顶叶颞叶枕叶

D.枕叶颞叶顶叶

4. 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的心理学家是 ( )

A.詹姆斯

B.桑代克

C.冯特

D.华生

5. 大脑皮层中央前回损伤将会引起( )

A.视觉障碍

B.听觉损伤

C.运动障碍

D.温度觉丧失

6. 弗洛伊德对人类的杰出贡献在于他在精神分析学说中首先提出了人类具有( )

A.生本能

B.死本能

C.力必多

D.潜意识

7. 研究强化和惩罚规律的心理学流派是 ( )

A.人本主义

B.行为主义

C.精神分析

D.机能主义

8. 以下属于应用心理学的是 ( )

A.实验心理学

B.生理心理学

C.神经心理学

D.教育心理学

9. 主张充分发展人的潜能,以满足自我实现需要的心理学派是( )

A.认知心理学

B.精神分析学派

C.机能主义心理学

D.人本主义心理学

10. 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

A.华生

B.斯金纳

C.罗杰斯

D.弗洛伊德

11. 听觉器官对声波的反映表现为音高、音色和()

A.情绪

B.响度

C.旋律

D.色彩

12. 通过直接感知要学习的具体事物而进行的直观方式是()

A.模象直观

B.实物直观

C.言语直观

D.表象直观

13. 人在学习工作中要排除无关信息干扰,关注重要信息,说明注意具有()

A.保持功能

B.监督功能

C.调节功能

D.选择功能

14. 学生背单词时闻到巧克力香味,第二天测验时再次提供巧克力香味的比不提供巧克力香味的回忆出来的词汇更多,说明嗅觉刺激可唤起人们的()

A.想象

B.记忆

C.动机

D.兴趣

15. “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体现的注意品质是()

A.注意的广度

B.注意的稳定性

C.注意的分配

D.注意的转移

16. 当一个人的外表具有魅力时,他的一些与外表无关的特征也常常被肯定,这种现象被称为()

A.宽大效应

B.中心品质

C.刻板印象

D.晕轮效应

17. 孩子看完一个有趣的片子后,让他马上做数学习题,如果孩子能迅速地把注意力从片子转到解题上来,说明孩子哪个方面的表现不错?()

A.注意的稳定性

B.注意的分配

C.注意的分散

D.注意的转移

18. 教师在上课时用抑扬顿挫的语调再加上表情动作,有助于引起学生的()

A.不随意注意

B.随意后注意

C.随意注意

D.有意注意

19. 用来研究分配性注意最好的方法是()

A.双耳分听实验

B.警戒作业

C.双作业操作实验

D.速度实验

20. 注意保持在同一对象或活动上所能持续的时间称为()

A.注意广度

B.注意稳定性

C.注意转移

D.注意分配

21. 长时记忆的主要编码方式是( )

A.语义编码

B.按照刺激物的物理特征编码

C.语音编码

D.都不是

22. “过目成诵”表现了记忆的( )

A.持久性

B.敏捷性

C.准确性

D.储备性

23. 短时记忆的主要编码是( )

A.按照刺激物的物理特征编码

B.语义编码

C.语音编码

D.都不是

更多远程教育统考试题:https://www.wendangku.net/doc/415829903.html,/course_938/

24. 背诵课文时中间的段落容易忘记,原因之一是 ( )

A.消退抑制

B.前摄抑制

C.倒摄抑制

D.前摄抑制+倒摄抑制

25. 人的短时记忆容量为 ( )

A.3-7个组块

B.5-9个组块

C.7-11个组块

D.9-13个组块

26. 人脑对过去经验的保持和再现是指( )

A.感觉

B.注意

C.记忆

D.思维

27. 根据记忆的内容与经验的对象,可以把记忆分为( )

A.形象记忆、情绪记忆、运动记忆、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

B.瞬时记忆、长时记忆和短时记忆

C.陈述性记忆和程序性记忆

D.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

28. 最后呈现的学习材料最容易重现并遗忘较少,称为( )

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倒摄抑制

D.晕轮效应

29. 一般而言,人的大脑有四个记忆高潮,它们分别是清晨、8-11点、18-20点和( )

A.22点

B.23点

C.24点

D.睡前一小时

30. 外出旅行时,老师叮嘱学生带上15种左右的必备物品,若学生没有用笔记下老师的话,他们大约记住物品的数量是( )

A.少于5个

B.10-12个

C.13-15个

D.5-9个

31. 儿童看着纸上画的一个圆,说它像个球,还像铁环和手镯,像方向盘、像锅盖、像硬币……,显示此儿童发散思维的( )

A.流畅性

B.变通性

C.独特性

D.减缩性

32. 考古学家可以通过化石和有关资料,复现出恐龙的形象和当时生活场景,表现出思维的( )

A.概括性

B.稳定性

C.间接性

D.直接性

33. 为打开密码箱,小张逐一尝试三位数字的组合,他采用的问题解决的策略是 ( )

A.手段-目的分析

B.启发法

C.逆向搜索

D.算法

34. 鲁班发明锯子借助丝茅草的启示,说明解决问题受什么影响?( )

A.思维定势

B.原型启发

C.动机

D.情绪

35. 作家写小说时在头脑中构造人物形象属于 ( )

A.无意想像

B.有意想像

C.再造想像

D.创造想像

36. 请指出下列选项哪个是概念?( )

A.人民广场

B.华盛顿

C.海王星

D.苹果

37. 在发散生成测验中,说出某个物体的用途越多,发散思维越( )

A.变通

B.独特

C.流畅

D.创新

38. 概念学习是指( )

A.背出概念的定义

B.辨别概念的正反例证

C.掌握概念的本质属性

D.综合 A、B、C

39. 头脑中浮现的“喜洋洋”的形象,这种形象是一种( )

A.表象

B.创造想象

C.知觉形象

D.情绪反应

40. 功能固着是 ( )

A.生来就有的

B.遗传来的

C.由于经验的作用

D.由于知识的迁移

41. 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是( )

A.讲解

B.观察

C.示范

D.练习

42. 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即是( )

A.智力技能

B.知识迁移

C.智力

D.思维程序

43. 下列不属于技能的活动方式是( )

A.解题

B.打篮球

C.吃饭

D.吮吸

44. 下列关于练习曲线规律描述错误的是( )

A.开始进步慢

B.中间有一个高原期

C.总趋势是进步

D.后期进步慢

45. 在全体人口中,智力呈何种状态分布 ( )

A.常态分布

B.偏态分布

C.正偏态分布

D.负偏态分布

46. 能够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是( )

A.能力

B.性格

C.动机

D.气质

47. 哪种智力受遗传因素影响比较大( )

A.情境智力

B.晶体智力

C.流体智力

D.成分智力

48.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指出智能包括人格智能,具体指( )

A.语言智能和数理逻辑智能

B.音乐智能和空间智能

C.自然智能和身体运动智能

D.人际交往智能和自我反省智能

49. 在学习较难的内容时,学习动机水平[ ]有利于学习

A.较低

B.较高

C.适中

D.没有

50. 下列选项中,有关动机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动机能够激发人的行动

B.动机水平能够直接观察到

C.通过分析行为结果,了解动机水平

D.动机相同,行为结果不一定相同

51. 根据维纳的归因论,属于稳定的内在原因的是[ ]

A.能力

B.运气

C.努力

D.任务

52. 引起动机的内在条件是[ ]

A.需要

B.兴趣

C.信念

D.诱因

53. 引起动机的外在条件是[ ]

A.需要

B.兴趣

C.信念

D.诱因

54.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说”认为人类最高层次的需要是[ ]

A.尊重的需要

B.归属与爱的需要

C.认知的需要

D.自我实现的需要

55. 根据维纳归因理论,运气属于影响成败的[ ]

A.内部稳定不可控因素

B.内部不稳定可控因素

C.外部稳定不可控因素

D.外部不稳定不可控因素

56. 缺乏意志自觉性的表现是( )

A.怯懦

B.做事有始无终

C.草率决定

D.盲从

57. 下列哪种情况不属于合理宣泄情绪( )

A.在适当的场合哭泣

B.向他人倾诉

C.放声喊叫或唱歌

D.关起门来生闷气

58. 很多女孩子既喜欢吃甜食又怕发胖,属于( )

A.双趋冲突

B.双避冲突

C.趋避冲突

D.双重趋避冲突

59. 同样是遇到交通堵塞,张力焦躁愤怒,而李飞却很平静。下面哪种情绪理论能解释这种情绪反应的差异?( )

A.评定-兴奋理论

B.两因素理论

C.面部反馈理论

D.詹姆斯-兰格的情绪理论

60. 激情是一种强烈、短暂、爆发式的情绪状态,其特点之一是( )

A.发散性

B.弥散性

C.渲染性

D.冲动性

61. 艾利斯认为情绪并不是由某一诱发事件本身直接引起的,而是由经历这一事件的个体对这一事件的解释和评价所引起的,也称为情绪困扰的ABC理论,A是指( )

A.驳斥、对抗

B.在特定的情景下,个体的情绪及行为的结果

C.诱发性事件

D.个体所遇到的诱发性事件之后产生的相应信念

62. “勃然大怒”“大惊失色”“欢喜若狂”等都是情绪状态的表现,它们是( )

A.心境

B.应激

C.激情

D.压力

63.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说明人格具有( )

A.独特性

B.整体性

C.功能性

D.稳定性

64. 神经活动过程的基本特征是强、平衡、不灵活型的,与其相适应的气质是( )

A.胆汁质

B.多血质

C.黏液质

D.抑郁质

65. 把人格分为内倾型和外倾性的心理学家是( )

A.阿德勒

B.荣格

C.罗杰斯

D.弗洛伊德

66. 不爱交往、孤独,动作缓慢、单调、深沉的气质特征属于 ( )

A.胆汁质

B.多血质

C.粘液质

D.抑郁质

67. 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的比较稳定的独特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是( )

A.气质

B.性格

C.兴趣

D.能力

68. 不爱与人交往,有孤独感,动作显得缓慢、单调、深沉的特征属于( )

A.胆汁质

B.多血质

C.黏液质

D.抑郁质

69. 艾森克提出的人格三个基本维度是 ( )

A.开放性、责任心、精神质

B.内外倾、宜人性、精神质

C.内外倾、神经质、精神质

D.聪慧性、宜人性、聪慧性

00466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1含答案

00466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模拟试卷(一)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并将其代码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不选、错选、多选或多选择者,该题无分。 1.狭义的发展心理学主要指【D】A.动物心理学B.民族心理学C.比较心理学D.个体发展心理学 2.华生认为初生的婴儿有三种天生的情绪反应,即怕、怒、和【A】A.爱B.悲C.喜D.恶 3.弗洛伊德把由于担心原我的需要所产生的冲动可能战胜自我而引起的焦虑称为 【D】A.客观性焦虑B.道德上的焦虑C.主观性焦虑D.神经性焦虑 4.皮亚杰认为【B】是影响心理发展的最重要的、决定性的因素。A.成熟B.平衡C.练习和习得经验D.社会经验 5.【C】主导个体心理发展,是个体心理发展的决定条件。A.遗传B.自然环境C.教育D.社会环境 6.小鸡一旦印刻在某个客体上,例如对人印刻,就会跟着人走,而且不会对其他物 种产生印刻。这说明印刻【C】A.不依赖于任何一种强化B.可能形成得非常快C.是不可逆的D.只在“关键期”内发生 7.心理发展过程的进行可以用几个一般特点来描述。美国心理学家克雷奇认为这些 一般特点包括:发展速度、【A】、顶点和发展的分化和阶段。A.时间B.发展的稳定程度C.发展的协调性D.发展的均衡性 8.新生儿的头部88%的时间转向右边,表明他们是【B】占优势。A.丘脑B.左半球C.小脑D.右半球 9.【C】是幼儿游戏的最高形式。A.再造性游戏B.教学游戏C.创造性游戏D.活动性游戏 10.在儿童各个器官的发育过程中,【C】的发育是最优先的。A.心脏B.胃C.脑

D.肺 11.小班幼儿看到别的小朋友有一个好玩具,自己也说:“爸爸明天也要给我买一个更大的玩具。”这种现象说明【D】A.幼儿在撒谎B.幼儿想像中带有特殊的夸张性C.幼儿以想像的过程为满足D.幼儿的想像内容经常与现实混淆 12.低年级的小学生对下列哪项内容更感兴趣【C】A.学习的内容B.学习的结果C.背书包上学D.抽象的因果关系 13.初入学的小学生对于【B】方位,常常需要和具体事物联系起来才能辨别。A.上下B.左右C.前后D.东西南北 14.赫洛克把青少年的同伴关系分为三类,其中【A】指相互信赖、不可分离的朋友。A.挚友B.伙伴C.好友D.朋友 15.人生观的形成有一个过程,大部分高中生属于人生观形成的【C】阶段。A.观察B.定向C.探索D.确立 16.若某个高中生对“现实的我”过高地估计,以至形成虚妄的判断,同时“理想 的我”也是虚假的话,他的自我意识发展的类型是【D】A.自我肯定型B.自我矛盾型C.自我萎缩型D.自我扩张型 17.加涅认为,区分戌、戍、戊、戎四个字的学习属于【B】A.语言的联合B.多重辨别学习C.概念学习D.原理学习 18.布卢姆等将【D】的教育目标由低到高分为五级:接受(注意)、反应、价值的评价、组织和由价值或价值复合体形成的性格化。A.认知领域B.动作技能领域C.态度领域D.情感领域 19.美国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的关系,把学习分为【B】A.接受学习和意义学习B.机械学习和意义学习C.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D.机械学习和发现学习 20.主张将“S—R”改为“S一O一R”的是【A】A.联结一认知理论B.生成学习论C.人本主义D.认知结构一同化理论

《高等教育心理学》试题库最终版

《高等教育心理学》(第二版)试题库(2009年7月) 一、名词解释 1、高等教育心理学:指研究高等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和规律的科学 2、教师角色:指受过专门教育和训练的,在学校中向学生传递人类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学生的体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社会需要的人才的专业人员。 3、教学风格:教学风格是指在计划相同的教学目的前提下,教师根据各自特长,经常所采用的教学方式方法的特点。 4、自我效能感: 所谓自我效能感,是指人对自能否成功地进行某种成就行为的主观推测和判断,它包括两个成分,即结果预期和效能预期。结果预期是指个体在特定情境中对特定行为的可能后果的判断,如学生对顺利答完试卷产生结果的推测。而效能预期是指个体对自己有能力完成某种作业水平的信念,如学生对自己是否有能力顺利答完试卷的主观判断。 5、教学效能感: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对自己教学活动能力的主观判断。 6、动机与学习动机: 动机是引起维持人们从事某项活动,以达到一定目标的内部动力。动机是直接推动个体活动的动力,人的需要、兴趣、爱好、价值观等都要转化为动机后才对活动产生动力作用。动机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对人的行为发动、维持和促进的能量,直接影响行为的强度和效果;二是具有某种动机的行为总是指向某一目标,而忽视其他方面,使行为表现出明显的选择性。 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心理特点,它是在学习需要基础上产生的,激发和维持学生学习活动,并力图促使学习活动趋向教师所设定的目标的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7、学习迁移是指在一种情境中获得的技能、知识或形成的态度对另一种情境中技能、知识的获得或态度的形成的影响。 8、问题解决: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的过程。问题解决存在三种状态:初始状态,中间状态以及目标状态。 9、自我意识:自我意识就是一个人对自己的意识。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把“我”分解为主体我和客体我。自我意识也就是主体我对客体我的意识。概括地说,自我意识包括人体对自身的意识和对自身与周围世界关系的意识两个方面。 10、心理健康教育:指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 11、教师期望效应:又称皮格马利翁效应,是一种激发个人的心理潜力,提高学习效果的暗示手段。 12、教学监控能力:指教师为了保证教学达到预期的目的,而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 13、教师胜任力: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应具备的进取心、责任感、理解他人、自我控制、专业知识与技能、情绪察觉能力、挑战与支持、自信心、自我评估等特征。 14、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所作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 15、学习:狭义的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系统地进行的,在较短时间内接受前人所积累的科学文化知识,并以此来充实自己的过程。广义的学习是人类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以语言为中介,通过思维自觉地、有目的地、有计划地掌握社会历史经验和个体经验的过程。 16、创造力: 创造力是指产生新思想,发现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它是成功地完成某种创造性活动所必需的心理品质。例如创造新概念,新理论,更新技术,发明新设备,新方法,创作新作品都是创造力的表现。创造力是一系列连续的复杂的高水平的心理活动。 17、品德与品德心理结构: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指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和规范行动时,对社会、对他人、对周围事物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或倾向。 品德心理结构是指品德这种个体心理现象的组成成分及其相互关系。一般认为,品德是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四个成分组成。

最新专升本教育心理学试题试题及答案选择题

专升本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选择题 2013-3-4 14:56:23 浏览数:84 本站原创 yeluseo 【字体:大中小】我要评论(0) 1.已知条件与要达到的目标都比较含糊,问题情境不明确、各种影响因素不确定,不易找出解答线索的问题称为()。 A.有序问题 B.无序问题 C.有结构问题 D.无结构问题 答案与解析:选D。研究者一般将问题分为有结构的问题与无结构的问题两类。其中无结构的问题是指已知条件与要达到的目标都比较含糊,问题情境不明确、各种影响因素不确定,不易找出解答线索的问题。因此,答案为D。 2.专家与新手相比,专家在专门领域的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能力都更强。最适当的解释是()。 A.专家有更敏捷的记忆品质 B.专家掌握了一般的记忆策略 C.专家的智力水平普遍较高 D.专家在专门领域有更丰富的知识与特殊的记忆策略 答案与解析:选D。已有的知识经验影响问题的解决。专家不仅拥有某一领域的大量的知识经验,&考&试大$而且这些知识经验在头脑中的组织是非常合理的,在需要的时候可以快速地被提取和应用。专家不仅拥有丰富且组织合理的陈述性知识,而且也拥有解决问题所必须的、有效的心智技能和认知策略。因此,答案为D。 3.下面哪一个是“问题解决”?() A.回忆一个人的名字 B.幻想自己是“灰姑娘” C.用一个词来造句 D.荡秋千 答案与解析:选C。问题解决是指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的过程。问题的解决具有目的性、认知性和序列性的特点。因此,题中只有C选项符合要求,答案为C。 4.关于问题情境与问题解决关系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问题情境中所包含的事物太多或太少都不利于问题的解决 B.问题情境中的刺激模式与个人知识结构是否接近对问题解决没有影响 C.问题情境中事物的空间安排与问题解决没有关系 D.“心理眩惑”有助于问题解决 答案与解析:选A。问题情境与问题的解决密切相关。问题情境中所包含的事物太多或太少、“心理眩惑”等情况都不利于问题的解决。问题情境中的刺激模式与个人知识结构是否接近、问题情境中事物的空间安排都影响问题的解决。因此,答案为A。 5.常常用电吹风来吹头发,却没想过用它烘干潮湿的衣服,这种情况属于()。 A.思维定势 B.原型启发

教育心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时间:2015-03-07 分类:期末试题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下列哪项不归之于学习与教学的系统过程中。(C ) A、学习过程 B、教学过程 C、反应过程 D、评价/反思过程 2、在皮亚杰看来,当学生的思维已超越对具体的可感知事物的依赖,能作出一定的概括时,他的思维水平已进入( D ) A、感知动作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3、下列规律中,不属于尝试——错误学习论的主要规律的是(D ) A、效果律 B、练习律 C、准备律 D、接近律 4、学生由过分重视成绩名次而产生的学习动机属于(B ) A、认知内驱力 B、自我提高内驱力 C、附属内驱力 D、交往内驱力 5、举一反三属于(A ) A、水平迁移 B、垂直迁移 C、一般迁移 D、负迁移 6、学习正方体、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后,再学习一般立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这属于(C ) A、并列结合学习 B、下位学习 C、上位学习 D、相关类属学习 7、运算技能属于哪种技能(B ) A、操作技能 B、心智技能 C、动作技能 D、运动技能 8、通过对要学习的新材料增加相关信息来达到对新材料的理解和记忆的方法,如补充细节、举出例子,或使之与其他观念形成联想等。这种促进知识保持的方法是( B ) A、过度学习 B、深度加工 C、组块化编码 D、及时复习 9、创造思维的核心是(C ) A、直觉思维 B、形象思维 C、发散思维 D、聚合思维 10、根据柯尔伯格的分类,中学生的道德主要处在 A、前习俗水平 B、习俗水平 C、后习俗水平 D、他律水平 11、心理辅导的主要目标是学会调适和(D ) A、诊断问题 B、克服障碍 C、行为矫正 D、寻求发展 12、在教学设计时,下列哪项不是分析教学任务涉及的主要内容(D ) A、确定学生原有基础 B、分析使能目标 C、分析支持性条件 D、分析学习结果 13、课堂里某种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状态被称为(C ) A.群体凝聚力B.群体规范C.课堂气氛D.人际关系 14、衡量一个测验能否测量出所要测量的特征或品质的指标被称为(A ) A.效度B.区分度C.信度D.难度 15、福勒等认为,当教师较多地关注"学生是否喜欢我"、"同事怎样看我"、"领导怎样评价我" 时,他此时主要处在教师成长历程的( A ) A、关注生存阶段B 、关注情境阶段C、关注学生阶段D、关注成就阶段 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6、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17、在中学生人格发展的过程中,随着年龄的增长,同伴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甚至超过父母的影响。

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5分) 1.教师的组织管理能力包括( ) A.组织教学的能力 B.组织管理学生集体的能力 C.组织教学的能力与组织学生的能力 D.组织教学的能力与组织管理学生集体的能力 2.学生的说谎、偷窃与欺骗等属于( ) A.情绪冲动 B.性格障碍 C.情绪适应困难 D.行为障碍 3.问题解决的系列搜索策略也称( ) A.启发式 B.搜索式 C.算法式 D.排列式 4.奥苏贝尔提出的三个主要影响迁移的认知结构变量就是( ) A.结构性、可操作性与可辨别性 B.稳定性、可利用性与结构性 B.C.可操作性、可利用性与结构性 D.可利用性、可辨别性与稳定性 5.影响心理发展的主要因素就是( ) A.教育与遗传 B.遗传与环境 C.社会与遗传 D.教育与环境 6.如果个体对成功或失败作任务难度归因,那么从归因因素角度讲,这种归因属于( ) A.外部、不可控与不稳定归因 B.外部、可控与稳定归因 C.外部、不可控与稳定归因 D.外部、可控与不稳定归因 7.柯尔伯格认为,儿童道德判断的前习俗水平包括的两个阶段就是( ) A.“好孩子”定向水平、权威定向水平B.权威与维护社会秩序定向水平、原则定向水平C.原则定向水平、良心定向水平D.惩罚与服从定向、工具性的享乐主义定向 8.心理咨询的方式包括( ) A.个别咨询与团体咨询;电话咨询、通信咨询与现场咨询等 B.分散咨询与集中咨询;个别咨询与团体咨询;电话咨询、通信咨询与现场咨询等 C.分散咨询与集中咨询;电话咨询、通信咨询与现场咨询等 D.分散咨询与集中咨询;个别咨询与团体咨询;直接咨询与间接咨询等 9.技能的种类有( ) A.工作技能与生活技能 B.动作技能与操作技能 C.智力技能与认知技能 D.认知技能与操作技能 10、“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要求教学必须遵循的原则就是() A.因材施教原则 B.巩固性原则 C.启发性原则 D.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的原则 11.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特殊能力,能力的这种差异就是属于( ) A.能力的量的差异 B.能力的质的差异 C.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 D.能力发展速度的差异 12.学生已掌握了“整数加减法”的知识,再学习“小数加减法”的知识,这种学习属于( ) A.符号学习 B.上位学习 C.下位学习 D.并列学习 13.丹瑟洛将学习策略分为具有相互联系的两大类,这两大类就是( ) A.宏观策略与微观策略 B.知识理解的策略与知识记忆的策略 C.通用策略与专用策略 D.基本策略与支持策略 14.观察法的不足就是( )

高等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高等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心理现象分为(A) A、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 B、认知过程与个性心理 C、情感过程与个性心理 D、意志过程与个性心理 2、心理过程包括(D) A、认识过程、情感过程、行为过程 B、知觉过程、情感过程、行为过程 C、感觉过程、知觉过程、意志过程 D、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3、个性心理特征是在(D)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A、认知过程 B、情感过程

C、意志过程 D、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4、(C)在深度上对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细致研究 A、普通心理学 B、发展心理学 C、理论心理学 D、生理心理学 5、(B)在广度上研究各个社会领域内的心理 A、社会心理学 B、应用心理学 C、发展心理学 D、比较心理学、 6、(F)是理论的心理学基础,主要研究心理学的基本原理与心理现象一般规律 (E)是研究个体心理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D)是在实验室控制条件下进行研究工作的心理学 (C)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分支

(B)是研究心理现象和行为产生的以脑内的生理事件、生理基础的心理学分支,试图通过大脑为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来解释心理现象、(A)是研究动物行为进化的基本理论和不同进化水平的动物约各种行为特点的心理学分支 A、比较心理学 B、理论心理学 C、社会心理学 D、实验心理学 E、发展心理学 F、普通心理学 7、进一步探索研究在各个社会领域中心理活动的具体现象及其规律的心理学是(C) A、社会心理学 B、理论心理学 C、应用心理学 D、普通心理学 8、自然实验法的优点是(A) A、减少人为性,提高真实性

专升本学前教育心理学课本重点

一、绪论 1.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从出生到入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规律(0-6.7岁) 2.心理发展的特点 ①发展具有方向性和顺序性 ②发展具有连续性和阶段性 ③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关键期、危机期) ④发展具有个别差异 3.关键期和危机期的定义 关键期(也称敏感期、临界期)这种形成某种反应或学习某种行为的大好时机就是关键期 危机期是指在发展的某些年龄时期,儿童心理常常发生紊乱,表现出各种否定和抗拒的行为,如常与人发生冲突、违抗成人的要求等。3岁、7岁11-12岁都是发展的“危机年龄” 4.对学前儿童心理年龄特征的认识 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指的是各年龄阶段上儿童所表现出来的、与其他年龄段不同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5.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基本原则 (一)客观性 (二)发展性 (三)教育性 6.观察法及其运用是的注意事项

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考察学前儿童在日常生活、游戏、学习和劳动中的表现,包括其言语、表情和行为,可以分析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征。观察法是研究学前儿童心理活动的最基本方法。 注意事项:1.观察前要做好准备,根据一定的理论知识和研究题目确定观察目的和记录要求 2.观察室尽量使儿童保持自然状态,最好不要让儿童意识到自己是观察对象 3.观察记录要详细、准确、客观,不仅记录儿童的行为表现,还应记录引起行为的诱因。记录可运用事先设计好的表格,也可采用适当的仪器设备 4.观察应排除偶然性,一般应在校场时间内系统地反复进行 二、新生儿心理的发生(0-1个月) 1.新生儿无条件发射的种类 刚出生的儿童适应变化了的环境,主要依靠低级中枢实现的本能活动—‘无条件反射 (一)无条件食物发射 (二)无条件防御反射 (三)无条件定向反射 (四)抓握发射 (五)巴宾斯基发射 (六)惊跳反射

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教育心理学》试卷 1、第一个系统的论述教育心理学,被称为“现代教育心理学之父”的心理学家是() A桑代克B斯金纳C布鲁纳D加涅 2、离下课还有10分钟,这时候一些学生的注意力开始涣散,老师说:“如果大家认真听课,我就免去今天的额外作业”。学生开始认真听课了。老师采取的措施是() A 正强化 B 负强化 C 惩罚 D 消退 3、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并带有积极情绪色彩的成分是()。 A学习需要B认知兴趣C学习目的D学习理想 4、对客观事物进行判断时,倾向于利用自己内在的参照(主体感觉),不易受到外来因素的影响和干扰的认知方式属于() A 场独立型 B 场依存型 C 冲动型 D沉思型 5、采用“道德两难故事法”研究儿童青少年品德发展的过程,提出了儿童青少年品德发展三个水平六个阶段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A皮亚杰 B布鲁姆 C朱志贤 D柯尔伯格 6. ()认为“教育就是塑造行为”,在教学中提出程序教学思想。 A桑代克 B斯金纳 C班杜拉 D皮亚杰 7、所谓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材料是指() A最鲜活的内容 B最形象、生动的内容 C事例或案例 D学科的基本概念与原理 8、根据动机的归因理论,在“能力高低”、“努力程度”和“任务难度”三种因素中,属于内部可控制的因素是( ) A能力高低 B努力程度 C任务难度 D以上均不是 9、一般来讲,容易、简单、枯燥的学习对动机水平的要求,比复杂的、需要思维卷入过多,具有一定创造性的学习对动机水平的要求()。 A高 B低 C一样 D因个体的差异而不同 10、某学生背一篇古文,读8遍刚好成诵,要取得最佳的记忆效果,他应该再读() A 2遍 B 4遍 C 6遍 D 8遍

教育心理学期末考试题汇总

●教育心理学期末考试题。 ●名词解释。 ●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学规律的科学(课件6) ●桑代克学习理论:效果律、准备律、练习律。 桑代克学习理论:桑代克的“试误——联接”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认为学习的实质是经过试误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形成联结(S——R);学习的过程或联结建立的过程是尝试错误的过程;学习应遵循精简原则,而不是推理原则。 桑代克关于学习规律的观点,提出了三条主要的学习律:(1)效果律:指从刺激与反应之间联结加强或减弱受到反应结果的影响;(2)准备律:指有机体采取行动时,促使其行动就是一项增强,而阻碍其行动则是一种烦恼。当有机体并不准备行动时,迫使其进行行动则成为一种烦恼;(3)练习律:认为联结的强度决定于使用联结的频次。练习律由作用率和失用律两部分组成。(P56——57) ●观察学习。 观察学习:是个体只以旁观者的身份,观察别人的行为表现(自己不必实际参与活动),即可获得的学习。(P81) ●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167 陈述性知识是关于“是什么”的知识,具体定义为:个人具有有意识的提取线索,因而能直接陈述的知识。简单地说,陈述性知识就是关于事物及其关系的知识。(P157) 程序性知识:关于完成某项任务的行为或者操作步骤的知识,或者说是关于“如何做”的知识。它包括一系列具体操作程序。P205 ●学习策略。 学习策略: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为有效完成学习任务而采用的一般性策略,它包括一般的学习程序、规则、方法与自我调控方式等内容。课件P154 ●元认知。 元认知:元认知就是认知主体对自身心理状态、能力、任务目标、认知策略等方面的认识,同时也是认知主体对自身各种认知活动的计划、监控与调节。 P240 ●学习迁移。 学习迁移:学习迁移指的就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学习所产生的影响。这包括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又包括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影响;同时,所谓的影响,既包括积极影响,又包括消极影响。P276 ●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使学习行为朝向一定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P426 ●发现学习,有意学习。 发现学习:发现学习是指学生利用教材或教师提供的条件自己独立思考,自行发现知识,掌握原理和规律。P106、107 有意学习:有意学习是针对机械学习而言的。指的是学习知识过程中,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点建立实质性和非人为

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专升本共4套

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专升本共4套

《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专升本) 第一套 (注:共40题,提供正确答案38题,每题2.5分,可得95分) 一、单选题。 1、中国心理学家一般将十二岁至十四五岁的年龄时期,称做:( B ) A.童年期 B.少年期 C.青年期 D.中学生期 2、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认为儿童人格发展的每一阶段都有一种冲突和矛盾所决定的发展危机。比如12~18岁阶段的危机冲突是:( C ) A.勤奋感对自卑感 B.主动感对内疚感 C.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D.自主感对羞耻感 3、依照桑代克的尝试一错误说,学习的基本规律有三:效果律、练习律和:( A ) A.准备律 B.刺激律

C.失败一成功律 D.成功一成功律 4、哪个学习理论学派的学生观,强调引导儿童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 D ) A.完形一顿悟说 B.认知一结构学习论 C.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D.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5、著名的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告诉我们,中等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对学习效果的提高:( D ) A.也是中等 B.不利 C.关系不大 D.最有利 6、在教学中讲授“果实”概念时,既选可食的果实,又选不可食的果实(如棉籽等),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准确地掌握“果实”概率。这是运用了:( B ) A.正例与反例配合法 B.交式法 C.比较法 D.直观法 7、发散性思维的主要特征有三个:交通性、独创性和:( C )

A.多样性 B.迅速性 C.流畅性 D.价值性 8、一般说来,态度和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三个创优,即依从、认同和:( A ) A.内化 B.行为 C.实行 D.反馈 9、在心理健康教育中,依据用心理方法和技术搜集得来的资料,对学生的心理特征与行为表现进行评鉴,以确定其性质和水平并进行分类诊断过程,叫做:( A ) A.心理评估 B.心理诊断 C.心理辅导 D.心理测验 10、不能遵守公认的正常儿童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不能正常与人交往和参与学习的行为,叫做:( B ) A.差生行为 B.问题行为 C.逆反行为

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模拟试题与答案

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一) 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 1.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分支学科诞生于() A.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B.20 世纪 50 年代 C.20 世纪 60 年代末D.1903年 2.将学业成功或失败归因于个人外部的稳定因素,指的是()A.能力 B.努力 C.任务难度 D.运气 3.格式塔心理学家提出的迁移理论是() A.共同要素说 B.概括原理说 C.关系转换说 D.学习定势说4.小明原来见了陌生人就躲避。上幼儿园一个月后,小明的这种行为消失了。根据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这里发生的学习是()A.言语信息 B.态度 C.动作技能 D.智慧技能 5.根据学习的定义,下列属于学习的现象是() A.吃了酸的食物流唾液 B.望梅止渴 C.蜘蛛织网 D.儿童模仿电影中的人物的行为 6.小明在两岁时就学会了背“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首唐诗。按照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这里发生的学习是() A.言语信息 B.态度 C.动作技能 D.智慧技能 7.在学习分数后学习百分数,这种学习最宜用哪种模式进行教学()A.上位学习 B.下位学习 C.并列学习 D.发现学习 8.下列对前运算阶段儿童思维描述不正确的是() A.单维思维 B.思维的不可逆性 C.思维的可逆性 D.自我中心

9.当一个不爱学习的学生表现出良好的学习行为时,老师撤除对他的批评,老师的这一做法属于。()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消退 D.惩罚 10.奥贝尔认为,学生学习的实质是() A.有意义接受学习 B.有意义发现学习 C.发现学习 D.探究学习答案:1-5:DCCBD 6-10:ABCBA 二、概念比较题(每小题 5 分,共 30 分) 1.正强化和负强化 2.机械学习与有意义学习 3.成就动机与自我效能感 4.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 5.上位学习与下位学习 6.算法式策略与启发式策略 三、简述题(每小题 8 分,共 40 分) 1.简述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及其对教学的指导意义。 2.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有何特点,高校教师如何帮助他们有效地进行自我教育? 3.按照维纳的观点,人们对成功或失败的解释主要涉及哪三个维度? (举例说明) 4.简述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主要容及其给我们的启示。 5.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联系高校大学生学习与生活的实际,阐述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高等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高校教师资格考试)

高等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第一章题目 一、单项选择题 1、心理现象分为(A) A、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认知过程与个性心理 C、情感过程与个性心理 D、意志过程与个性心理 2、心理过程包括(D) A、认识过程、情感过程、行为过程 B、知觉过程、情感过程、行为过程 C、感觉过程、知觉过程、意志过程 D、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3、个性心理特征是在(D)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A、认知过程 B、情感过程 C、意志过程 D、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4、(C)在深度上对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细致研究 A、普通心理学 B、发展心理学 C、理论心理学 D、生理心理学 5、(B)在广度上研究各个社会领域内的心理 A、社会心理学 B、应用心理学 C、发展心理学 D、比较心理学、 6、(F)是理论的心理学基础,主要研究心理学的基本原理与心理现象一般规律 (E)是研究个体心理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D)是在实验室控制条件下进行研究工作的心理学(C)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分支(B)是研究心理现象和行为产生的以脑内的生理事件、生理基础的心理学分支,试图通过大脑为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来解释心理现象、 (A)是研究动物行为进化的基本理论和不同进化水平的动物约各种行为特点的心理学分支A、比较心理学B、理论心理学C、社会心理学D、实验心理学E、发展心理学F、普通心理学 7、进一步探索研究在各个社会领域中心理活动的具体现象及其规律的心理学是(C) A、社会心理学 B、理论心理学 C、应用心理学 D、普通心理学 8、自然实验法的优点是(A) A、减少人为性,提高真实性 B、减少人为性,降低真实性 C、提高人为性,增加真实性 D、提高人为性,降低真实性 9、(C)的《生理心理学原理》一书被心理学界认为是心理学的独立宣言 A、笛卡尔 B、洛克 C、冯特 D、缪勒 10、(B)年,冯特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被界定为心理学的诞生 A、1789 B、1879 C、1798 D、1897 11、(A)被誉为心理学之父或心理学第一人 A、冯特 B、洛克 C、笛卡儿 D、缪勒 12、精神分析学派(精神动力学派)是(C)创立的 A、笛卡尔 B、华生 C、弗洛伊德 D、罗杰斯 13、心理学的第一大势力是指(A) A、精神分析 B、行为主义 C、认知 D、人本主义 14、行为主义创立的标志是1914年美国心理学家(B)出版了《行为:比较心理学导论》一书,由此他被称为行为主义的创始人 A、罗杰斯 B、华生 C、弗洛伊德 D、马斯洛 二、多项选择题 1、心理现象分为(A、C) A、心理过程 B、认知过程 C、个性心理 D、情感过程 E、意志过程

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专升本)共4套

《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专升本) 第一套 (注:共40题,提供正确答案38题,每题2.5分,可得95分) 一、单选题。 1、我国心理学家通常将十二岁至十四五岁的年龄时期,称做:( B ) A.童年期 B.少年期 C.青年期 D.中学生期 2、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认为儿童人格发展的每一阶段都有一种冲突和矛盾所决定的发展危机。比如12~18岁阶段的危机冲突是:( C ) A.勤奋感对自卑感 B.主动感对内疚感 C.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D.自主感对羞耻感 3、依照桑代克的尝试一错误说,学习的基本规律有三:效果律、练习律和:( A ) A.准备律 B.刺激律

C.失败一成功律 D.成功一成功律 4、哪个学习理论学派的学生观,强调引导儿童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 D ) A.完形一顿悟说 B.认知一结构学习论 C.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D.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5、著名的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告诉我们,中等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对学习效果的提高:( D ) A.也是中等 B.不利 C.关系不大 D.最有利 6、在教学中讲授“果实”概念时,既选可食的果实,又选不可食的果实(如棉籽等),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准确地掌握“果实”概率。这是运用了:( B ) A.正例与反例配合法 B.交式法 C.比较法 D.直观法 7、发散性思维的主要特征有三个:交通性、独创性和:( C )

A.多样性 B.迅速性 C.流畅性 D.价值性 8、一般说来,态度和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三个创优,即依从、认同和:( A ) A.内化 B.行为 C.实行 D.反馈 9、在心理健康教育中,依据用心理方法和技术搜集得来的资料,对学生的心理特征与行为表现进行评鉴,以确定其性质和水平并进行分类诊断过程,叫做:( A ) A.心理评估 B.心理诊断 C.心理辅导 D.心理测验 10、不能遵守公认的正常儿童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不能正常与人交往和参与学习的行为,叫做:( B ) A.差生行为 B.问题行为 C.逆反行为

《教育心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24、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涉及( )。 、选择题 1、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一般被认为产生于( )。 A 18世纪末 B 、19世纪末 C 、18世纪中期 D 、19世纪中期 2、美国教育心理学发展的成熟时期所对应的年代是( )。 A 、 20 世纪 20 年代到 50 年代 B 、 20世纪 80 年代以后 3、美国教育心理学初创时期的时间大致为( ) 4、美国教育心理学完善时期的时间大致为( ) 5、 20 世纪 60 年代初期,在美国发起课程改革运动的著名心理学家是( 8、 1924 年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出版,它的作者是( ) A 、陶行知 B 、蔡元培 C 、潘菽 D 、廖世承 9、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于 1867~1869 年出版了( ),对当时的心理学发展成果进行了总结,乌申斯基因此 被称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 A 、《大教学论》 B 、《人是教育的对象》 C 、《教育心理学》 D 、《教育心理学大纲》 10、 世界上第一部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著作是俄国的( ) 1 877年出版的《教育心理学》 。 A 、卡普杰列夫 B 、乌申斯基 C 、维果斯基 D 、布隆斯基 11、 ( )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 A 、教学环境 B 、教学过程 C 、教学媒体 D 、教学手段 12、 ( )在 1994 年美国教育研究会的特邀专题报告中,精辟地总结了教育心理学 80 年代以来的研究成果。 A 、布鲁纳 B 、皮亚杰 C 、维果斯基 D 、乌申斯基 13、主张把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科学的分支来进行研究,反对把普通心理学的成果简单的移植到教育心理学, 并创立 了心理学的 “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并从这一理论出发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的观点,他是前苏联著名 的心理学 家( )。 A 、维果斯基 B 、布隆斯基 C 、鲁宾斯坦 D 、列昂节夫 14、确立了心理与活动相统一的原理,认为心理过程不但在活动中表现出来,而且也是在活动中形成的,是前苏联 著名的 教育心理学家( )。 A 、鲁宾斯坦 B 、维果斯基 C 、布隆斯基 D 、列昂节夫 15、 在教育心理学中, ( )不仅是课堂管理研究的主要范畴,也是学习过程研究和教学设计研究所不能忽视的重 要 内容。 A 、教学内容 B 、教学媒体 C 、教学环境 D 、评价/反思过程 16、 在学与教的过程中,要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是( )。 A 、教学过程 B 、教学手段 C 、教学内容 D 、教学媒体 17、 在学校教育中,起关键作用的是( )。 A 、教学媒体 B 、教师 C 、学生 D 、教学环境 18、 学习的主体因素是( ),任何教学都必须通过它起作用。 A 、教师 B 、教学环境 C 、学生 D 、学校领导 19、 一般认为,教育心理学成为独立学科是以 1903 年《教育心理学》的出版为标志,其作者是( ) A 、华生 B 、桑代克 C 、布鲁姆 D 、詹姆士 20、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 )。 A 、教学过程 B 、学习过程 C 、评价过程 D 、反思过程 21 、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含的要素有( )。 A 、学生 B 、教师 C 、教学内容 D 、教学媒体 E 、教学环境 22、 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由下列哪些活动交织在一起。 ( ) A 、学习过程 B 、教学过程 C 、评价/反思过程 D 、管理过程 E 、互动过程 23、 教育心理学拥有自身独特的研究课题,即( )。 A 、如何教 B 、如何评价 C 、如何学 D 、如何管理 E 、学与教之间的相互作用第一章 教育心理学概述 C 、 20 世纪 60 年代到 70 年代 D 20世纪 90 年代以后 A 、 19世纪 20年代以前 B 、 19 世纪 80 年代 C 、 20 世纪 20 年代以前 D 、 20 世纪 80 年代 A 、 19世纪 20年代以前 B 、 19 世纪 80 年代 C 、 20 世纪 20 年代以前 D 、 20世纪 80 年代以后 A 、桑代克 B 、斯金纳 6、 1903 年,美国心理学家( A 、斯金纳 B 、布鲁纳 7、 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C 、华生 D 、布鲁纳 )编著出版了《教育心理学》 C 、华生 D 、桑代克 )。 ,这是西方第一部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A 、华生 B 、桑代克 C 、布鲁纳 D 、加涅

教育心理学模拟习题及答案

教育心理学模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着。 A、杜威 B、加涅 C、乌申斯基 D、桑代克 2.在皮亚杰看来,当学生的思维已超越对具体的可感知事物的依赖,能作出一定的概括时,他的思维水平已进入() A、感知动作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3.有的人判断客观事物时容易受外来因素的影响和干扰,这种认知方式属于() A、场依存型 B、场独立型 C、冲动型 D、反思型 4.教学过程中,教师给学生以足够的关注和期望,学生在得到激励和赏识后常常表现出积极学习的行为。这种心理效应是我们所说的() A、扇贝效应 B、南风效应 C、罗森塔尔效应 D、巴纳姆效应 5.教师将自己的教学活动定期进行整理,总结出自己的教学经验,同时不断听取学生、同事、专家的反馈,这种反思方法属于() A、行为研究 B、撰写日记 C、观摩讨论 D、案例分析 6.下列规律中,不属于尝试——错误学习论的主要规律的是() A、效果律 B、练习律 C、准备律 D、接近律 7.人走迷宫时是通过下列哪种学习过程完成的() A、尝试-错误 B、顿悟 C、形成条件作用 D、模仿 8.当一个不爱学习的学生表现出良好的学习行为时,老师奖给他一朵小红花,这一做法属于()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消退C、惩罚 9.学习正方体、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后,再学习一般立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这属于() A、并列结合学习 B、下位学习 C、上位学习 D、相关类属学习 10.学生由过分重视成绩名次而产生的学习动机属于() A、认知内驱力 B、自我提高内驱力 C、附属内驱力 D、交往内驱力 11.举一反三属于() A、水平迁移 B、垂直迁移 C、一般迁移 D、负迁移 12.运算技能属于哪种技能。() A.操作技能 B.心智技能 C.动作技能 D.运动技能 13.通过对要学习的新材料增加相关信息来达到对新材料的理解和记忆的方法,如补充细节、举出例子,或使之与其他观念形成联想等。这种促进知识保持的方法是() A、过度学习 B、深度加工 C、组块化编码 D、及时复习 14.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对题目浏览、测查、完成情况的监控及对速度的把握主要采用了() A、认知策略 B、元认知策略 C、管理策略 D、复述策略 15.创造思维的核心是() A、直觉思维 B、形象思维 C、发散思维 D、聚合思维 16.根据柯尔伯格的分类,中学生的道德主要处在() A、前习俗水平 B、习俗水平 C、后习俗水平 D、他律水平 17.心理辅导的主要目标是学会调适和() A、诊断问题 B、克服障碍 C、行为矫正 D、寻求发展 18.皮亚杰对道德认知的研究方法是() A、道德两难故事 B、守恒实验

高等教育心理学试题库

高等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 一、单选题(20题,每题1.5分,共30分) 1.高等教育心理学是研究高等学校教育情境中的基本规律的科学。 A.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 B.学生的学 C.教师的教 D.学生身心发展 2.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是。 A.理论科学 B.应用科学 C.交叉科学 D.实践科学 3.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对少数或个别学生进行较长时间的多方面深入研究的方法,称为。 A.测验法 B.个案法 C.调查法 D.观察法 4.需要层次理论是由以下哪位心理学家所提。 A.阿特金森 B.马斯洛 C.维纳 D.班杜拉 5.下列属于负强化的例子是。 A.杀鸡骇猴 B.当孩子犯错时拿走他最喜欢的玩具 C.孩子去医院看病不再发烧了 D.孩子表现不好就饿他一会儿, 表现好才给吃的 6.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阿特金森认为避免失败者的目的是

避免失败,减少败感,所以他们倾向于选择非常容易或非常困难的任务。当一项任务的成功率为50%时,他们会。 A.可能选择 B.犹豫不决 C.回避这项任务 D.坚决选择 7.个体由自己的学业成就而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声望的需要是。 A.认知驱力 B.附属驱力 C.欲望驱力 D.自我提高驱力 8.根据知识的不同表述形式,将知识划分为。 A.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 B.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 C.感性知识和述性知识 D.理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 9.如果要想记忆效果好,过度学习的程度应保持在。 A.120% B.130% C.140% D.150% 10.动作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是。 A.思维 B.练习 C.反思 D.想象 11.根据迁移的性质不同,迁移可以分为。 A.水平迁移和垂直迁移 B.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 C.正迁移和负迁移 D.一般迁移和具体迁移 12.关于个人自己认识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称为。 A.认知 B.元认知 C.技能 D.操作 13.以下各项中属于认知策略的是。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试题库含答案

一、选择 1. 1903年,在美国出版第一本《教育心理学》的心理学家是(1.1) A.桑代克B.斯金纳C.华生D.布鲁纳[A] 2. 20世纪60年代初期,在美国发起课程改革运动的著名心理学家是(1.2) A.桑代克B.斯金纳C.华生D.布鲁纳[D] 3. 已有研究表明,儿童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一般在(2.1) A.2岁B.4岁C.5岁以前D.1—3岁[ A] 4. 儿童形状知觉形成的关键期在(2.2) A.2-3岁B.4岁C.5岁以前D.1—3岁[B ] 5. 人格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 A.行为系统B.意识特点C.综合心理特征D.品德与修养[ C] 6. 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关系的(2.4) A.控制B.基本看法C.改造D.意识[ D] 7. 广义的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3.1) A.地升华B.发挥C.表现D.持久的变化[ D] 8. 桑代克认为动物的学习是由于在反复的尝试—错误过程中,形成了稳定的 A.能力B.技能C.兴趣D.刺激—反应联结[D ] 9. 提出经典条件反射作用理论的巴甫洛夫是 A.苏联心理学家B.美国心理学家C.俄国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D.英国医生[C ] 10. 先行组织者教学技术的提出者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 A.斯金纳B.布鲁纳C.奥苏伯尔D.桑代克[C ] 11. 根据学习动机的社会意义,可以把学习动机分为(4.1) A.社会动机与个人动机B.工作动机与提高动机C.高尚动机与低级动机D.交往动机与荣誉动机[ C] 12. 对学习内容或学习结果感兴趣而形成的动机,可称为 A.近景的直接动性机B.兴趣性动机C.情趣动机D.直接性动机[ A] 13. 由于对学习活动的社会意义或个人前途等原因引发的学习动机称作 A.远景的间接性动机B.社会性动机C.间接性动机D.志向性动机[A ] 14. 由于个体的内在的需要引起的动机称作 A.外部学习动机B.需要学习动机C.内部学习动机D.隐蔽性学习动机[C] 15. 由于外部诱因引起的学习动机称作 A.外部学习动机B.诱因性学习动机C.强化性动机D.激励性学习动机[ A] 16. 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5.1) A.另一种学习的影响B.对活动的影响C.对记忆的促进D.对智力的影响[ A] 17. 下面的四个成语或俗语中有一句说的就是典型的对迁移现象。 A.举一反三B.聪明过人C.思维敏捷D.物以类聚[ A] 18. 下面所列举的迁移种类领域中,有一种是错误的。 A.态度学习迁移B.情感迁移C.知识与技能迁移D.气质迁移[ D] 19. 下述所列的迁移说中有一种被认为是缺乏科学根据的: A.形式训练迁移说B.同化学习迁移说C.经验类化迁移说D.认知结构迁移说[ A] 20. 知识是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6.1) A.感受与体验B.前人经验C.记忆的内容D.信息及其组织[ D] 21. 由于反映活动的形式不同,知识可以分为陈述性知识与 A.程序性知识B.实用的知识C.直观的知识D.可应用的知识[ A] 22.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知识直观的方式主要有实物直观、模象直观和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