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18雷雨教案

18雷雨教案

18、雷雨

一、新课导入

1、出示一个“雨”字

①同学们,这个是什么字啊!谁会读?(组词)你来……

②下面请你们听一段与雨有关的录音,看谁听得最认真,把你听到的告诉大家。

2、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雷雨》这一课

板书课题:18 雷雨

3、齐读课题

二、(出示三幅,雷雨前、中、后的图)

1、同学们,谁能说说,哪幅图写雷雨前的景象的?()哪福图写雷雨时的景象的?()哪福图写雷雨后的景象的?()。

2、你真细心!我们先来学习雷雨前的内容。(出示1—3段的内容及图)

3、请第一、二组同学读一读上边这几个自然段。三、四组同学一边听,一边拿出你的笔圈圈这几个自然段写的景物。

4、三、四组的同学,你们都把景物圈出来了吗?

谁来说说?(景物名称随着学生回答变红色)(同学们回答正确,太棒了!)

5、(出示满天乌云的图及句子)

①师:同学们,看,天空上有什么呀?乌云多吗?你看是从哪个词看什么呀?(满天)

②谢谢你,你说很正确。满天的乌云怎么了呢?

③你们知道什么是“压下来”吗?谁能做做这个动作?

④师:哦!是很用力地往下按,是吗?很好!我们把掌声送给他。

⑤那么我们读这个“压”字要怎样?

⑥谁来读读这句话?好!你来(读得真棒!)

6、你们想象一下,满天的乌云向你压过来,你会觉得怎样?(热)

(学生说不出来的话,让他们想象一下夏天被厚厚的被子盖在的感觉)。

板书:热

7、除了从乌云感受到热,你还从哪些句子感受到热吗?()

(这个同学真聪明)

8、为什么叶子不动呀?(因为没有风)

9、你说得太好了!真热!连蝉也不叫了。

10、请你们读读这话。

11、(出示风的声)

①师:同学们,你们听,什么来了呀?(大风)

②这大风来得快吗?你从哪个词看出来的?(忽然)(回答正确)

③师:忽然一阵大风,树枝怎样了呀?什么是“乱摆”,谁来做做这个动作?()大风来了,我们的小树枝摆起来吧!

④从“乱摆”这个词,你觉得这一阵风怎样?(这一阵风很大)

⑤对呀!这风来的又快又大,你们带着这感觉来读读这句话吧!

12、(压低声音)同学们,这时呀!有一只小动物要逃走了,你

们知道是谁吗?(蜘蛛)它为什么要逃走呀?(风太大了)

13、(出示图)那么看,这只蜘蛛逃得真快呀!你们能快速地读这句话吗?谁来?

14、垂是什么意思呢?为什么是“垂下来”而不是“掉下来呢?现在我们来做一个小实验好不好?

通过验证,你们知道蜘蛛为什么是“垂下来”了吧?

15、词的运用,选择题。

16、出闪电和雷声。

同学们,课文是怎样写闪电和雷声的?()老师表扬你,你能读读这句话吗?(读得真棒,掌声在哪里?)

17、练习说话

师:同学们越来越聪明了,谁来说说的?还有谁来说?

18、同学们越来越会说了,让我们回顾雷雨前的景象,填填这表格吧!

19、我们把雷雨前的1—3自然段读读,每次感受雷雨前的景象吧!

20、课外小拓展。

①同学们,雷雨前,蝉不叫了,蜘蛛逃走了,可是有一些动物可忙了,你们知道是谁吗?它们在干什么?你们看(出示图片)

四、(出示图)由图片过度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雨就要怎样了呀?

①师:哗哗哗(雨下起来了),这雨下得怎样?(很大)

板书:大

②这雨是一下子就那么大的吗?

③我们读这三个“哗“该怎样读?

(导读,加动作)

④第一组同学,把雨下起来,第三组同学……男同学……

⑤这场雨真大,真急呀!这场雨会这么下下去吗?你们看(出示句子)

⑥是一下子停的吗?(不是)

⑦那么,这两个“渐渐地“该怎么读?

(导读,加动作)

⑧我们把这个句子一起读读吧!

五、(出示书上的图)

1、师:同学们,看,雨怎么了呀?(雨停了)

2、那么雷雨后的景色是怎样的呢?请你们读读7和8自然段。

3、同学们,你们觉得雷雨后的景色怎样?(美)(对,你说得很好!)

板书:美

4、雷雨后和雷雨前的景色有什么不同呢?我们一起来完成这张表格吧!

5、根据学生回答在课件上完成表格,然后点点“挂”和“坐”。

6、同学们,让我们走进大自然,再次感受雷雨后的美景把!(欣赏图片)

六、总结

你们再来看着几张图片()

你们觉得美吗?(不美)为什么呀?

那么平时,我们要怎么做呢?

同学们说得太对了,我们要做一个保护地球的好孩子。

七、我们最后再把这篇文字读一读,感受雷雨的变化吧!

八、这节课,我们学习了《雷雨》,感受了雷雨前热空气,雷雨中的大雨,雷雨后的美景,大自然真是一幅幅多姿多彩的画卷,给了我们美的享受。

今天,同学们表现太棒了,老师表扬你们,这节课我看就上到这里,下课。

雷雨教学设计及意图

篇一:雷雨教学设计 《雷雨》 荡湾小学:凌月圆 设计意图: 语文课需要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结合,作为低年级的阅读教学,努力抓住具体的语言文字,激活学生的生活体验,引导学生多元感悟、合理想象,同时关注语言形式,实现语言潜移默化地同化、顺应,把语文课上得扎实、灵动。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认识“垂”等4个生字,会写生字“垂”。 2、学习雷雨前一部分,通过自主感悟语言文字、活化雷雨前自然界出现的现象 和特点,品味用词的准确与生动,激活生活体验,想象说话。 3、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初读课文 1、猜谜导入: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你能猜出来吗? 出示谜语:“千条线,万条线,落入水中都不见。”——雨 你知道有哪些雨。 2、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让我们一起把课题读一下。 《18、雷雨》 雷雨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一种自然景象,在夏季的时候经常出现雷雨天气,现在,让我们走进课文,看看小作者是怎样描写雷雨的。 3、出示自读要求,让学生按要求自读课文。 (1) (2)读准字音,读通课文,特别难读的地方可以多读几遍。看看课文是怎样把雷雨一步一步写下来了。 二、学习字词,理清脉络 1、学习字词。 师:让老师来考考你,刚才读得是否仔细。 出示词语,指名读——小老师带读——开小火车读 出示生字卡片:这是我们今天要学的生字,谁来叫叫它。 你觉得读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2、理清全文脉络 师:小鹿斑比真淘气,它把课文的顺序打乱了,想考考我们小朋友。你能给这些句子排排队吗? (1) (2) (3) (4)指名排队。尝试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这样排。红色的三个自然段是写什么时候。蓝色的呢?黑色的呢。师板书: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 小结:原来小作者是按照这样的顺序描写雷雨的。 三、学习第1~3自然段 1、师: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小作者是怎样描写雨前的景色的。 2、出示前三个自然段,思考:雨前的景象是怎样的?从哪能些词句中感受到的。 3、出示句子:“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树上的蝉一叫” (1) (2) (3)

二年级下册18《雷雨》

二年级下册第 18 课《雷雨》教学设计 学校:伏山镇云山小学、华丰中心小学 教师姓名:赵丽杰、李海燕 教学目标: 一、日积月累 (一)重点字词。 1.应会读字:会读的字4个压、垂、乱、虹 (1)趣味识字:用动作记“压”、“垂”;用联想法记“乱”用换偏旁 法记“虹” (2)易读错字:“垂”区分平翘舌 (3)多音字:“压” yā压力 yà压根儿 2.应会写字:垂、乱、沉、压、逃、越、阵、彩、虹、蝉、蜘、蛛 (1)书写指导 ①指导书写的字:“垂”“逃”、“越” ②指导要点:“垂”“逃”、“越”都是半包围结构的字,“逃“字是走之旁,”越“字是走字旁,“垂”字中间宽,上下两头窄。 (2)易写错字:“垂” “垂”上边的撇要写得短而平,下面的横长短不同。

3.需要重点积累的词语:一动不动、越来越亮 (二)重点读背内容: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二、理解运用 (一)了解词意 1.需要重点了解的词语:一动不动 2.了解词意的方法:(如联系上下文理解法……) (二)重点问题:边读边想象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三)仿写句子(或造句)训练: (1)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 (2)池塘里的水满了,()。 (3)()了,()也()了。 三、情感体验: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能写观察日记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压、垂、乱、虹,会写“垂、乱、沉、压、逃、越、阵、彩、虹、蝉、蜘、蛛”等12个生字, 难点: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 教学准备: 一、教师 (一)设计预习提纲(或学案)(从二年级开始设计,一年级可使用常规预习提纲)。

二年级下册第18课《雷雨》预习提纲 学校:班级:姓名: 导语:雷雨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你们平时注意过雷雨吗?雷雨天是什么样呢?请同学们按下列要求开始预习第18课吧! 1.朗读课文,达到正确流利。 自我评价:家长评价:小组评价:2.在课文中标画下列词语: “越来越~”式词语:越来越亮、越来越响 “一~不~”式词语:一动不动 3.我的记字办法多。 ①压②乱③垂④虹 能用加一加的办法记住: 能用换偏旁的办法记住: 能用其他办法(数笔画、编儿歌)记住 4、读了这篇课文,课文按时间的先后顺序为我们描绘了 ()、()、()的自然景象。 6、读课文并画出:雷雨前,蝉和蜘蛛有什么表现?雷雨过去后,蝉、蜘蛛、青蛙的表现又是怎样的? 7.句子训练: 读读下面的句子,体会一下,“挂”“垂”“坐”用法

优质课《雷雨》教学设计

《雷雨》教学设计 万秀明 教学目标: 1.会认“压,乱,垂,虹”四个生字,会写一个生字“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充分感受雷雨前的情景,初步感知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 3.联系生活,培养学生有观察天气变化的意识。 重点:感受雷雨前的情景。 难点:联系生活感知,默读边读边想象雷雨前、中、后的景象。 一、谜语导入,揭示课题 孩子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则谜语“有位老兄脾气大,爱发怒的就属他,发起怒来大声吼,伴着成串泪珠下”。谁知道他是谁(雷雨) 1、小朋友们见过雷雨吗你见过的雷雨是什么样的呢 2.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20课,共同欣赏一下作者笔下的这场雷雨吧。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自读课文、检查自学 1、请同学们打开书本,自由地朗读课文。 (1)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不要漏字不要填字。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请教你小组内的同学。 (2)画出生字、标段落序号。 2、检查生字、词 (1)读准生字音:(多方式读字词)齐读、开火车读、个别读。 (2)小老师带读词语。刚才小朋友读得非常认真,谁来当当小老师带着大

家读一读这几个生词。 (3)读准了字音,那么,它们的样子你们都记住了吗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它们。 (4)书写一个生字: (1)这四个字中,你认为哪个字最难写,需要提醒小朋友注意 是啊,“垂”不但难读,而且特难写, (2)师范写生跟着书空 (3)生练写(把这个字写两遍。) 三、理解课文 同学们生字词学得可真好,下面就让我们一同来欣赏一下这篇课文吧!一年级的时候我们学过一篇课文《要下雨了》还记得下雨前大自然是什么样的吗(很热、闷、燕子飞的很低、刮起大风、天气昏暗……) 课文中是怎样向我们介绍的呢请打开课本默读课文的1~3段,边读边思考雷雨前有什么特点 (一)学习1—3自然段雷雨前景象 天色昏暗: 你是从哪句话中读出这种感受的(随生回答出示句子) (1)“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你读了这雷雨前的景象后,有什么感受(同桌交流) 学生交流:很可怕,很恐怖…… (你能带着这种(要根据学生说的心情)的心情,读好这句话吗谁也能向他一样读读。 师问:“谁能做个压的动作,”学生做动作后,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16 雷雨【教案】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16 雷雨【教案】 16 雷雨 ?教学目标 1.认识“压、蝉”等5个生字,会写“雷、乌”等9个字,正确读写“雷雨、乌云”等7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说出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景色的变化,能在语境中体会“压、垂、挂”等字运用的妙处,并抄写句子。 4.能说出自己见到过的雨以及下雨时的情景。 ?教学重难点 1.了解作者是怎样描写雷雨的景象的,体会用词的准确、生动。 2.能边读边想象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教学策略 1.识字写字 (1)识字: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平、翘舌音的辨析,如“蝉、垂”都是翘舌音;可以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识记,如“扑”;可以借助图片认识,如“蝉”;还可以动作识记,如“压”。 (2)写字:本课生字可以按结构分为4类:独体字、上下结构、左右结构和半包围结构。教学时,先让学生分类观察,发现特点,注意关键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朗读指导 在学生读正确、读流利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读出自己的感受。读雷雨前的场景,应充分引导学生想象画面朗读,注意读好关键词;读雷雨中的场景,应边读边感受风雨雷电的变化,特别是拟声词;读雷雨后的场景,应带着轻松愉悦的心情,边读边体会雷雨后清新、明快的景象。 3.理解运用

学习本文,应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找出文中描写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景象的相应语段,借助想象画面和朗读的方式来理解课文内容,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雷雨前后景象的变化。 ?教学准备 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压、蝉、垂、户、扑”这5个生字,会写“雷、乌、黑、压、垂”这5个字,正确读写“乌云、窗户、迎面”这3个词语。 2.正确朗读课文,借助关键词句,了解课文内容,能说说雷雨前的景象。 3.能在语境中体会“压、垂”等字词运用的好处,并练习运用。 ?教学过程 板块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创设情境。 出示视频,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课件出示:刮风下雨、打雷闪电的视频) 2.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6课《雷雨》。(板书课题) 3.指导书写“雷”字。 (1)说说“雷”这个字该怎么写。 (2)教师范写并提示重点:“雷”是上下结构,上宽下窄;雨字头第三笔是横钩。 (3)学生练写,教师指导。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是指在课堂教学中,设定适合学习主体并作用于学习主体而引起积极学习情感反应的教学过程。利用视频营造一种雷雨天气的氛

《雷雨》教学设计(苏教版高一必修一)

《雷雨》教学设计(苏教版高一必修一) 教学时间二课时 学情分析 学生们在初中时没有接触过话剧,所以在学习时应该先给学生们介绍话剧知识,但这节课重点是引导学生们理清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感悟主旨。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结合文学作品联系我们实际情况,将加强师德修养的重任落实在教学中的每时每刻,德育尤其是师德,我们要以身作则。抓住作品中周朴园、鲁侍萍爱情纠葛的脉络,让学生在肯定人类对美好情感的追求的欣赏、赞叹中,调动起他们对旧的社会制度、旧的意识形态更加深刻、更加强烈的憎恶和愤慨,从而揭示作品的主题。 教材分析 通过学生的预习,可以理清故事情节,学生们可以围绕以下四个议题,采用导读讨论式教学: 1、30年前周朴园与鲁侍萍的婚恋情形; 2、鲁侍萍被周家赶出家门; 3、分手后彼此心中情感依恋; 4、重逢时两人关系状况。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明确戏剧单元学习的要求。2.作者曹禺及有

关《雷雨》简介。能力目标1.体会时间、场景、人物和矛盾冲突的集中,是剧本的基本特征。2.通过语言的品味来分析周朴园、鲁侍萍的个性特点。3.反复朗读,进入角色,揣摩人物语言的个性化、动作性特征。德育目标通过分析剧本的矛盾冲突,认清具有浓厚封建性的资产阶级家庭的腐朽,揭示这种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罪恶。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1.分角色朗读课文,表演剧情。2.学习起伏跌宕的戏剧情节,紧凑的戏剧冲突和周朴园、鲁侍萍的性格刻画。教学难点1.鉴赏剧中人物个性化的语言。2.揭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腐朽性。 教学方法 1.分角色朗读、表演法。通过分角色朗读并表演剧情,让学生体会人物的语言行为,感知人物的性格特点及剧本的矛盾冲突。 2.分析点拨法。对重、难点问题,教师做适当的点拨,以帮助学生理解。 3.论辩法。设论辩题,通过开展辩论会,加深学生的理解。 教具准备 1、多媒体 2、《雷雨》电影VCD光盘。 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文学史上,有许多作品在当时社会有相当重要的影响。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课文《雷雨》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18雷雨教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18《雷雨》教案 勐养中心罗爱明 一、教材解析: 本文以简炼的语言,形象地描绘了一幅夏日雷雨图。全文按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顺序,清晰地展开陈述,三部分特征鲜明,写景细致逼真。 二、教学目标: 1、会认4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能边读边想象,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激发学生观察生活中自然景色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 四、教学准备: 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猜谜语,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准备了一个谜语让大家猜,希望大家好好动脑筋。课件出示谜语。导入新课。(板书:18雷雨) 2、你知道雷雨有哪些特点吗?(生回答雷雨下的很大,又打雷又下雨,而且发生在夏季。) (二)引发兴趣,深入了解 1、想进一步了解雷雨的特点吗?结合生活实际请同学们说说自己的感受好吗?(有的说:雷雨前周围的景物变化得真快。有的说:这场雨下得可大呢!有的说:雷雨过后的景色实在迷人。) 2、有一位作者把他观察到的雷雨景象写成了一篇文章。同学们想不想看,下面请同学们听课文范读。教师出示听读要求。 (三)解决问题,检查认字情况 课文听完了,谁来回答老师的问题。(课文共8个自然段,1-3段写雷雨前,4-6写雷雨中,7-8写雷雨后)板书 1、读准字音 刚才同学们读得非常认真,连生字宝宝也被吸引住,要出来和你们见面了,跟他打招呼吧!(出示幻灯片;自读──(谁愿意和他们交朋友,谁还愿意读)指名读──男

女赛读{看来这样难不倒大家,去掉拼音你还会读吗?}──排火车(听小火车来了,那一排能把的火车开的又快又响)出示幻灯片) 读得真好,把它放到句子里来读,你还能读好吗?谁来读?(指明读、齐读) 2、记字形 生字宝宝读准了,样子记住了吗?(出示幻灯片)谁有好办法把它们给记住了?(压:一间工厂把泥土给压碎了。垂:减一减,睡觉的睡减去目。乱:舌头在嘴巴里乱摇。虹:换一换,红换走部首加虫……学生各抒已见) (四)初读课文,识字学词 咱的老朋友喜洋洋给大家带来温馨小提示 1、自由地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数一数文章共几个自然段,认真想想,哪些自然段是讲雷雨前周围的景色特点的? 哪些自然段是讲雷雨中所看到的景色?哪些自然段是讲雷雨后周围的景色变化 的?(雷雨前(1—3)、雷雨中(4—6)、雷雨后(7—8)。) 3、现在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 (五)、感悟课文 同学们想不想欣赏雷雨的这三个不同的景象?

《雷雨》优秀教案

《雷雨》教学设计 吴丽明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戏剧基本常识 了解故事情节,理清人物关系 明确课文结构及戏剧冲突 过程与方法: 品读戏剧语言,揣摩人物心理,学会理性分析复杂人物形象的多重性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清资本主义虚伪、自私、冷酷、残忍的阶级本质 教学重点、难点:把握周朴园的性格特征,体会周、鲁会面时两人复杂的心理活动 教学方法: 情境感悟法 分角色演读法 提问点拨法 讨论探究法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媒体:多媒体、自制课件 课前准备: 1、布置预习,要求学生认真阅读课文,结合课本注释①,了解故事梗概,把握故事情节。 2、布置学生利用各种手段了解曹禺生平与创作,安排一学生准备2分钟的演讲“走近曹禺”,要求:抓住重点,简明扼要。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播放约5秒钟的“雷声”音频,将学生带入《雷雨》中“山雨欲来风满楼”的特定氛围之中。 提问:听到这声沉闷的雷响,大家心里有什么样的感觉?大家可不可以找几个词

形容一下。 (预设:恐怖、压抑、烦躁、不安,让人预感到有不好的事情要发生。) 就我们的生活经验而言,雷声之后到来的一般是暴风雨。那么,暴风雨有什么特性呢? (破坏性) 1933年,年仅23岁的曹禺,以一支笔,成就了一出雷雨之中的悲剧,震惊了整个文坛,多少年来在舞台上盛演不衰。究竟这出悲剧的魅力何在?这场雷雨中毁灭的是什么?今天,我们一起走近《雷雨》,一起去探个究竟。 (板书《雷雨》) 二、走近曹禺 1、请课前指定的同学上台进行2分钟的演讲——走近曹禺。 2、教师进行口头总结,并进行补充,同时展示课件: 曹禺,被誉为“现代戏剧之父”。原名万家宝,祖籍湖北潜江市,1910年生于天津一个官僚家庭,自幼随继母看戏,培养了最初的戏剧情结。 1922年入南开中学,参加“南开新剧团”,1925年开始演戏。 1928年升入南开大学政治系,第二年转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开始广泛涉猎西方戏剧名作。 1933年(23岁)完成处女作《雷雨》,震惊文坛。 四大经典名作: 《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 三、了解结构、情节,理清人物关系 说明:《雷雨》共四幕,本课节选自《雷雨》第二幕,共两场。 快速浏览课文,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①第一场和第二场的分界在哪里? ②两场戏中矛盾双方分别是谁?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③两场戏的主要情节分别是什么? 附板书: 鲁侍萍客厅重逢(相认) 周朴园 鲁大海父子会面(相斗)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四雷雨教案

雷雨·教案 【教学目的】 1.体会剧本中连续紧凑的戏剧冲突和个性化的 人物语言; 2.理解剧中所揭示的阶级矛盾的深刻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周朴园的性格特点和话剧的特点。 2.难点: 通过剧情对资产阶级虚伪、自私、冷酷、残忍的阶级本质的揭露。 【教学时数】三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词语补释: *拜望:原是敬辞,指探望。文中含讽刺的意味。*涔涔:形容汗水不断地下流。P92注① *谛听:仔细地听。谛:仔细。 *恩怨:恩惠和仇恨。文中偏指仇恨。 *见地:见解。 *交涉:跟对方商量解决有关的问题。文中含有办成事情的意思。 *惊愕:吃惊而发愣。 *昧心:违背良心。昧:mèi昏,糊涂,不明白。

*弥补:把不够的部分补足。 *伺候:在人身边供使唤,照料饮食起居。 *无赖:①刁钻泼辣,不讲道理;②游手好闲、品行不端的人。 *贤慧:指妇女心地善良,对人和蔼。也作“贤惠”。 *郁热:闷热。郁: 积聚而不得发泄。 *怨愤:怨恨愤怒。 作者简介: 曹禺,原名万家宝,1910年生,湖北潜江人。他从小爱好戏剧,1929年进南开大学,后来又转清华大学外语系,毕业后进清华研究院,专攻欧美戏剧文学,并从文学中汲取营养。1933年,在即将结束大学生活时,完成处女作《雷雨》。经巴金、靳以的推荐,这个剧本在1934年出版的《文学季刊》上发表。作者自己说: “那个时候,我是想反抗的,因陷于旧社会的昏暗腐朽,我不甘模棱地活下去,所以我才拿起笔。《雷雨》是我的第一声呻吟,或许是一声呼喊。”(《曹禺选集后记》)继《雷雨》之后,又写出了《日出》《北京人》《原野》《蜕变》等剧本。《雷雨》《日出》成就最高,是他的代表作。在这两个剧

雷雨优秀教案完整版 3

雷雨(节选)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明确识记戏剧的基本文学常识。 2.作者曹禺及有关《雷雨》简介。 能力目标 1.体会时间、场景、人物和矛盾冲突的集中,是剧本的基本特征。 2.通过语言的品味来分析周朴园、鲁侍萍的个性特点。 3.认识资产阶级伪善、冷酷、凶狠的阶级本性及其腐朽的家庭生活,从而认识旧社会制度的黑暗和罪恶。 德育目标:通过分析剧本的矛盾冲突,认清具有浓厚封建性的资产阶级家庭的腐朽,揭示这种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罪恶。 ●教学重点 1.分角色朗读课文,表演剧情。 2.学习起伏跌宕的戏剧情节,紧凑的戏剧冲突和周朴园、鲁侍萍的性格刻画。 ●教学难点1.鉴赏剧中人物个性化的语言。 2.揭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腐朽性。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1.简介戏剧的有关知识。2.作者曹禺及有关《雷雨》介绍。 3.梳理节选部分的剧情。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龙须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茶馆》让我们默默难忘,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课文就是曾引起轰动的《雷雨》,因为它是上个世纪30年代时作家曹禺为我们勾勒出的一幅图卷,即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沉闷空气里一场即将到来的社会大变动的雷雨。二、解题1.戏剧知识介绍戏剧是一门怎样的艺术 戏剧是由演员扮演角色在舞台上当众表演故事情节的一种艺术。西方戏剧即指话剧。在中国,戏剧是戏曲、话剧、歌剧等的总称,也常专指话剧。世界各民族的戏剧都是在社会生产劳动和阶级斗争的基础上,由古代的歌舞、伎艺演变而来。后逐渐发展为由文学、导演、表演、音乐、美术等多种艺术成分组成的综合舞台艺术。按结构规模可分为独幕剧、多幕剧;按语言表现形式可分为话剧、歌剧;按题材和年代可分为悲剧、喜剧、正剧、现代剧、历史剧等。 2.作者介绍 曹禺(1910~1996),原名万家宝,湖北潜江人,我国杰出的剧作家和“当代语言艺术大师”。他出生于一个封建官僚家庭,从小耳闻目睹了大量剥削阶级的丑闻,这对他以后创作《雷雨》及其他剧作,有很大的影响。他曾在南开中学和清华大学读书,学生时代,就喜欢戏剧,受莎士比亚等欧洲戏剧大师作品影响较大。经过多年构思,几易其稿,于1933年在清华大学读书期间完成了他的女子作《雷雨》。其后,又写了《日出》《原野》《蜕变》《北京人》等剧本,这些剧本奠定了他在中国戏剧界的大师地位。解放前,曹禺

《雷雨》教学设计(公开课)备课讲稿

二年级下册《雷雨》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想 雷雨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教材配有两幅直观的插图,利用图文对照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和感悟。教学中牢牢抓住这两方面的优势,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从观察图画,进行图文对照入手,遵循学生的心理特征,引导学生在体验、观察、阅读中感悟课文的内容。恰当地利用电教媒体,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吻合的教学情境,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真正做到寓教于乐。本课时紧扣语文课程标准精神,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观察生活的兴趣,热爱自然的热情。 二、教材分析 《雷雨》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的第18课。课文用精练、自然简朴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不同的自然景象。“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中不能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的独特的感受。阅读也是低年级教学最常用的方法,而本课语言精炼而生动,学生要在读中积累,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形成语感。 三、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具有好奇、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点,容易被新鲜的事物吸引住,在教学这一课时,学生已经能说一段较完整的话,并能在老师创设的情境中体验、感受,达到情感的共鸣,同时也较多积累了不少与本课有关的生活素材,生活中学生对雷雨并不陌生,这也是学习本课的有利因素。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会认4个生字,会写12个字。默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声音表现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有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能写日记。 过程与方法: 在课前通过观看课件,让学生对雷雨有形象的感受、体验;通过自学,互相交流让学生掌握生字;看图与课文有机结合起来,去感受雨前、雨中、雨后的不同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懂得气象的重要性,并有观察的兴趣。 五、重点难点 重点: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的景象。 难点:在读中想象。

雷雨教案(高一语文)

雷雨 【教学目标】 1.简介曹禺和他的《雷雨》。 2.了解戏剧的一般常识,理解舞台说明的作用。 3.分析《雷雨》(节选)的戏剧冲突,结构布局特点。 4.体会戏剧中个性化的语言和人物性格。 5.概括戏剧中揭示的思想主题。 【教学重点】戏剧冲突;个性化的语言。 【教学难点】个性化的语言(人物思想性格)。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方法】品读与讨论法。 第一、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只要有人,只要有生活,人性就会演绎出多彩的故事,而真与假,美与丑,善与恶,则是它反复呈现的主题。无数的文艺作品用丰富的形象表达了人们对人性的理解,展现出人性的复杂和美丽。 一滴眼泪也能折射初人性世界的多彩光辉。今天我们来学习的《雷雨》就是这样的一部作品。 ——板书:雷雨 二.作者作品介绍 这是一出话剧。作者曹禺。

1.作者介绍 曹禺(1910~1996),原名万家宝,湖北潜江人,我国杰出的剧作家和“当代语言艺术大师”。他出生于一个封建官僚家庭,从小耳闻目睹了大量剥削阶级的丑闻,这对他以后创作《雷雨》及其他剧作,有很大的影响。他曾在南开中学和清华大学读书,学生时代,就喜欢戏剧,受莎士比亚等欧洲戏剧大师作品影响较大。经过多年构思,几易其稿,于1933年在清华大学读书期间完成了他的处女作《雷雨》。其后,又写了《日出》《北京人》《胆剑篇》《王昭君》等剧本,这些剧本奠定了他在中国戏剧界的大师地位。 2.有关《雷雨》 《雷雨》是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话剧,是一部深刻揭露反动资产阶级的罪恶本质、反映30年代大变动的中国社会现实的悲剧。 故事以封建大家庭的家长周朴园为核心,展开了错综复杂的矛盾。他为了发黑心财,故意使承包的江桥出险,淹死了两千多工人。他和侍女侍萍生了两个孩子(周萍、鲁大海),又抛弃了她。后来又结过两次婚,和第二个妻子蘩漪生了个儿子周冲。侍萍留下的孩子周萍和后母蘩漪产生了变态的恋情兵发生乱伦关系,又和弟弟周冲都爱上了来周家作侍女的、侍萍再嫁后生的女儿四凤。怀上了周萍孩子的四凤得知自己和周萍是同母兄妹后冲入雷雨中,不幸触电身亡,周萍也拔枪自杀。 这是一个多幕剧,节选部分为第二幕,情节背景是:蘩漪因为周萍和四凤热恋,便通知四凤的妈妈——在一个很远的学堂里做佣人、两年才回家一次的侍萍来周家带走四凤。在周家,侍萍意外地与上了当年抛弃她的周朴园。 三.看课文视频,整体感知课文。 …… 四.这是一段灵魂的对白。故事的情节十分简单,主要讲述了周朴园与鲁侍萍的相遇以及相认的经过。 在戏剧中,我们要从语言角度去分析人物的性格。

高中语文《雷雨》教案设计

高中语文《雷雨》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学会揣摩戏剧语言,初步了解人物复杂个性。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从文本语言情境进入人物内心世界,感受周朴园形象。 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构建对戏剧语言的个性化解读? 教学方法: 朗读、设问、点拨、讨论。 教学媒体: powerpoint课件 教学准备: 课前发下阅读补充资料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题导言 1、播放视频资料《雷雨》结局片断(1分30秒)来激发情感,创设氛围。 2、上世纪三十年代,年仅23岁的曹禺先生在清华读书时创作的四幕剧《雷雨》,为我们留下了这么一个悲剧结局:

一个雷雨之夜,三个爱恨交织,有着美好未来的年轻人同时踏上了生命的不归路。这出悲剧是和一个人分不开的,它就是剧中的主角周朴园。 3、出示周朴园有关图片选取3、4位学生谈初读对周朴园的印象(生1答:残酷、狡猾。生2答:虚伪、阴险。生3答:有文化、挺传统的,旧式知识分子。生4答:感情不专一。)以此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 4、同学们眼中的周朴园显然都不同,其实周朴园在文学界也是倍受争议的人物,今天,我将和大家一起来探究:周朴园究竟是怎样一个人?(投影) 二、教学过程 1、提供鉴赏人物视角引出黑格尔名言 在戏剧中,能把个人的性格、思想和目的最清楚地表现出来的是语言,戏剧人物的最深刻方面只有通过语言才能实现。黑格尔《美学》(投影) 黑格尔显然要告诉我们:对一个剧本而言,语言是剧本的第一要素。抓住了人物的语言,等于抓住了人物的灵魂。下面就让我们通过课文节选的第一场戏周朴园与鲁侍萍相认中的语言入手,来把握周朴园的复杂个性。 2、进入具体语言情境 情境一 朴:沉思无锡?嗯,无锡忽而你在无锡是什么时候?

2018新人教部编本二年级下册《雷雨》公开课一等奖教学设计

雷雨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在上要之前,今天老师要来和同学们积累一些词语。谁来读一读。 乌云密布、电闪雷鸣、狂风怒吼、大雨哗哗 彩虹微笑、空气清新、雨过天晴、蓝天白去 2、读完词语,老师有许多的图想给同学们看看,出示两副图,请同学们认真看图,说说两副图的情景,你能用上刚才的词来形容两副图吗? 3、是啊,同学们,两幅图给我们展示了两个不一样的世界,那是谁带来的不一样的世界呢?今天这节课,咱们就继续学习第18课——雷雨。(板书:18雷雨)大家齐读课题。 二、复习课文、理清脉络 1、雷雨也叫雷阵雨,多发生于夏天,它来得急,去得快。经过上一节课的学习,同学们都知道小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这场雷雨的?(根据学生回答板书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谁能用“先……接着……最后……”的句式说一说? 2、师、是啊!作者通过三个非常清晰的段落,先写了雷雨前,接着写了雷雨中,最后写了雷雨后,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这令人恐惧的雷雨吧! 三、读雷雨前、学习课文: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第一部分雷雨前(1-3自然段)把课文读通,把字音读准。边读边想,雷雨来时,文中写了哪些景物?文中的哪些景物描写中?让你感到恐惧? 1、刚才同学们读书特别认真,还有不少同学在划线,那请同学们看到图,看看文中写了哪些景物?(学生反馈)

(1)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 越来越(更高了)越来越……表示程度加深。 这越来越亮的闪电,越来越响的雷声,让人多么恐惧,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2)满天的乌云,黑沉沉的压下来。“黑沉沉”和“压”给你的感觉是什么?(有些紧张,有些害怕)你认为该怎么读这句话? (3)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忽然你能换一个近义词吗?文中作者用了那些字?显示风的害怕? (4)同学们,不只是你们害怕了,就连小动物也害怕了,那我们到文中去找一找哪只小动物害怕了? 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叫。 蝉害怕得?生怕 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字中用了一个字写了蜘蛛害怕了(逃)。其实还有一个字,写了蜘蛛害怕,你知道吗?老师换了一个词,你看看那个更好?为什么? 那还有谁害怕了?一只青蛙 一只小鸟 同学们,在炎热的夏天,天空中乌云密布,又闷又热,忽然间狂风大作,紧接着电闪雷鸣,这个变化过程,就是雷雨前的景象,用你们的朗读把它表现出来吧! 2、雷雨中。 同学们,在雷雨前,就足够让我们害怕的了,那下面我们来看看雷雨时,会

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18课《雷雨》教案

《雷雨》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明确戏剧单元学习的要求。 2.作者曹禺及有关《雷雨》的简介。 能力目标: 1.体会时间、场景、人物和矛盾冲突的集中,是剧本的基本特征。 2.反复朗读,进入角色,揣摩人物语言的个性化、生动性特征。 3.通过证言的品味来分析周朴圆、鲁侍萍的个性特点。 4.认识资产阶级伪善、冷酷、凶狠的阶级本性及其腐朽家庭生活,从而认识旧社会制度的黑暗和罪恶。 5.研读重要“舞台说明”,认识其在剧中的作用。 德育目标: 通过分析剧本的矛盾冲突,认清具有浓厚封建性的资产阶级家庭的腐朽,揭示这种半封建半殖民社会的罪恶。 教学重点: 1.把握人物语言的潜台词。 2.学习起伏跌宕的戏剧情节,紧凑的戏剧冲突和周仆圆、鲁侍萍的性格刻画。 教学难点: 1鉴赏剧中人物个性化的语言。 2.揭示半封建半殖民社会的腐朽性。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简介戏剧的有关知识。 2.作者曹禺及有关《雷雨》的介绍。 3.梳理节选部分的剧情,抓住戏剧冲突。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播放电影《雷雨》高潮部分的影片剪辑,使学生初步感知《雷雨》,快速进

入情景。 一个十七岁的年轻人,带着梦幻,带着热情,带着爱恨无奈,在一个残酷的牢笼里憧憬、挣扎,最终却成了一出惊心动魄的悲剧的牺牲品……这就是年仅二十三岁的曹禺在清华大学读书期间创作的四幕剧《雷雨》。它在中国演了七十多年,却经久不衰。它除了生命的毁灭和黑暗之外,究竟还有多少个难解之谜,究竟还能给我们多少人与人性的启示。今天,我们一起以探究者的身份走进《雷雨》,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 二、解题 多媒体显示: 1.戏剧知识介绍 戏剧是一门怎样的艺术? 戏剧是一种在舞台上表演的综合艺术。它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来塑造人物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社会生活。与小说、诗歌、散文并列的戏剧文学,指的是供舞台表演使用的文学剧本。 戏剧的要素主要包括:戏剧冲突、戏剧语言(包括人物语言和舞台说明)、人物形象。 中国的戏剧,古代与现代差别迥异。古代戏剧称为“戏曲“,主要包括南戏、杂剧、传奇以及各种地方戏。现代戏剧主要指的是20世纪以来从西方传入的话剧、歌剧和舞剧等,其主体是话剧。戏剧按表现形式分为话剧、歌剧、舞剧等;按内容形式分为:悲剧、喜剧、正剧等;按题材分为现代剧、历史剧、儿童剧等;按篇幅分为多幕剧、独幕剧。 2.曹禺简介 曹禺(1910-1996),原名万家宝,湖北潜江人,我们杰出的剧作家。1933 年在清华大学读书期间,写出震惊文坛的处女作《雷雨》,1935年夏,又创作出以都市生活为背景的四幕悲剧《日出》。两部作品的相继问世,奠定了曹禺在中国话剧史上的地位。以后他又陆续创作出了《原野》《蜕变》《北京人》等剧本。解放前,曹禺和老舍赴美讲学,1949年应召回国,其后又创作了《明朗的天》《胆剑篇》(与人合作)《王昭君》等剧本。 3.有关《雷雨》 戏从封建资本家某煤矿公司董事长周朴园的大儿子周萍和后母蘩漪的乱伦关系面临破裂开始。这罪恶的根源却要追溯到三十年前。三十年前周朴园还是个大少爷,诱骗了女仆侍萍并为他生了两个儿子,后来为了和一个门当户对的阔小姐结婚,将遭受他凌辱的侍萍,在大年三十晚上赶出家门。大儿子被保留下来,

雷雨教学设计 (1)

《雷雨》教学设计 兴十四镇小学刘明杰 教材分析 《雷雨》一课是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二篇精读课。本单元的是以自然现象“风雨雷电”为主题。让学生学习对比、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和动词、象声词的运用,使景物描写生动传神。同时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的好习惯,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从而热爱大自然。 教学目标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对比、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和动词、象声词的运用,使景物描写生动传神。 3、通过学文,知道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自然界出现的不同景象特点,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从而热爱大自然。 教学重难点 学习对比的写作手法和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及象声词的运用,使景物描写生动传神。 教具准备 电脑课件 教学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生情境设定目标 1、课件播放《雷雨》视频 说说你听到了什么?你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2、板书课题

老师:同样的《雷雨》在我们同学的描述下给人以不同的感受,那么作家峻青对雷雨的描绘又会给大家带来怎样的感受呢?这节课 让我们共同来认识峻青,走进他笔下的《雷雨》。 3、介绍峻青(课件出示) 峻青:原名孙峻青,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作品:短篇小说集《黎明的河边》《海燕》等;长篇小说《海啸》;散文集《秋色赋》《欧行书简》。 4、出示学习目标(课件)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对比的写作手法和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及象声词的运用,使景物描写生动传神。 二、自主学习小组交流 (一)检查预习 1、我会读 隆隆挣扎似的簌簌昌潍遮天盖地嗡嗡鞭打耀眼滂沱 嘈音 2、分自然段读文 3、我会归纳 本文是按照()()()的()顺序来描述雷雨的。(板书:雨来前、风来了、雨来了) (二)小组合作 1、文中写了雨来前的哪些自然景物?(板书:天、地、雷、云、闪电、蝉……) 2、风来了后写了哪些景物?(板书:枯叶、高粱、枯枝、沉雷……) 3、雨来时是什么景象?(用词语概括)(板书:雷声震耳、大雨滂沱)

部编版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16雷雨》教学设计精品教案小学优秀公开课2

16雷雨 教材分析 本文以简练的语言,形象地描绘了一幅夏日雷雨图。全文按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顺序,清晰地展开描写。三部分特征鲜明,写景细致逼真,引人入胜,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激发了学生观察生活的兴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学情分析 雷雨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他们对此都有着一定的生活体验。因此,在教学时,从学生的生活入手,从他们已有的经验入手,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要引导学生在体验、观察、阅读中感悟课文的内容,激发学生观察生活的兴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建议 在学法上,积极鼓励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他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体验和理解,有所感悟,从而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运用多媒体组合课堂教学环境,创设生动、形象、有感染力的课文情景,多种形式读文,感受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景色的不同特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说说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景色的变化。 3.结合句子,体会动词运用的巧妙。

4.用自己的话描述不同样子的雨。 【过程与方法】 通过创设情境,说说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景色的变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按一定顺序观察自然现象的能力,有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 1.会认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结合句子,体会动词运用的巧妙。 难点 1.说说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景色的变化。 2.培养学生按一定顺序观察自然现象的能力,有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挂图。 学生:预习生字新词。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课时目标

高中语文 2雷雨优秀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

2 雷雨 《雷雨》是曹禺先生的戏剧代表作品,也是中国现代戏剧史上的一篇力作,该剧以20年代初的中国社会为背景,通过一个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资产阶级家庭内部的尖锐冲突以及周、鲁两家复杂的矛盾纠葛,生动地展现了具有典型意义的剥削阶级家庭的罪恶历史。学习本课,应紧扣故事发生的背景、仔细体味作者是如何通过个性化的对话,来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从而真正把握剧中人物性格冲突及表现技巧,重点掌握戏剧冲突的独特性及戏剧语言的个性化与表现力。 本文将采取活动式(表演)、探讨式、启发式相结合的教学。通过表演课本剧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愉悦的课堂情境,在观剧、讨论中不断领略戏剧艺术的独特魅力。拟定二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设想:简介作者,观看第一场的戏剧表演,初步感知剧情,分析第一场戏的矛盾冲突,品味戏剧语言,把握人物的基本特征。 第二课时教学设想:总结第一场戏所刻画的人物性格特点,观看第二场的戏剧表演,分析戏剧冲突,品味戏剧语言,把握周朴园的性格发展,并由此进入主题提炼,标题阐释,深 入鉴赏本剧思想内涵。 教学重点分析两场戏剧冲突,并把握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戏剧语言的言外之意以及学生对戏剧主题的理解。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前准备指导学生分组编排表演《雷雨》中的两场戏。 课时安排2课时。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戏剧基本常识,初步学会鉴赏现代话剧。 2.把握戏剧的主要矛盾冲突,善于分析冲突所折射的人物性格特征,从而理解戏剧的主题。 3.品味戏剧语言的言外之意。 过程与方法 1.学生自排自演,在表演中激发兴趣,体会戏剧艺术的迷人魅力。 2.通过冲突中人物的言行分析形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戏剧尖锐冲突中所表现出来的人性的假恶丑与真善美,认识具有典型意义的剥削阶级家庭的罪恶历史,从而认清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罪恶与黑暗以及它灭亡的必然趋势。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师上节课,我们在激烈的戏剧冲突中认识了一个善良美丽而又不屈的灵魂,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部20世纪30年代名噪一时的话剧名作《雷雨》,这部戏是戏剧大师曹禺的成名之作,为世界文学长廊留下了一位不朽的人物形象——周朴园,这又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呢?现在还是先来欣赏几位同学的表演吧。 推进新课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生课文节选了剧本的第二幕,这一幕又可分为两场,现在就请看第一场的表演。 (台上倾情表演,台下凝神观看,表演结束后掌声四起)

雷雨 公开课一等奖教案2 (2)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语文教案《雷雨》设计三 学习目标 1.会认“压”等4个生字,会写“垂”等12个字。 2.默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不同的语气读出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的景象。 3.感悟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物是怎样变化的,有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能写观察日记。 课前准备 1.教学挂图,有条件的可制作反映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景象的课件。 2.生字词卡片。 第一课时 联系生活,揭示课题 夏天的午后,常常会出现雷雨的现象,你能说说雷雨时的景象吗? (老师肯定学生的体验后,揭示课题,看课文是怎样写雷雨的) 初读课文,识字学词 1.默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老师巡视,有重点地对读书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2.认读词语卡片。(黑沉沉、乱摆、迎面扑来、彩虹、蜘蛛、蝉、越来越响、垂、压) 3.生字组词,要求学生从课文中找到带有生字的词语和句子。 a.压──压下来;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 b.乱──乱摆;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 c.垂──垂下来;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d.虹──彩虹;一条彩虹挂在天空。 4.同桌相互听读课文,一人读一段,在读中巩固识字,学习新词。 朗读感悟,理清文脉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2.老师引读。(雷雨前:满天的乌云……树上的叶子……忽然一阵大风……哗,哗,哗,雨下起来了……雨停了……) 3.让学生找一找,课文哪几个段落写雷雨前的景象,哪几个段落写雷雨时的景象,哪几个段落写雷雨后的景象,分别在书上做记号。 4.指导学生用不同的语调分别读好这三个部分,用心感悟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5.分组朗读,老师随机指导。 第二课时 默读课文 一边读一边想象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的景象。 分段读议 1.雷雨前:指名朗读,读后说说,雷雨前,我们看到了什么景象? 老师小结归纳:乌云──大风──闪电──雷声。 2.雷雨中:指名朗读,读后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雷雨时的景象。 老师小结归纳:雨声和雷声从大到小 天色由暗到亮,空气清新 3.雷雨后:齐声朗读,感受雨后的美景。

人教版高中语文曹禺《雷雨》教案

雷雨 ——曹禺 教学目的: 1 掌握戏剧中个性化的语言对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 2 了解戏剧作品的特点:尖锐的戏剧冲突和个性化的戏剧语言 3 深刻认识旧社会的腐朽、黑暗和罪恶,认识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勇于斗争、追求光明的光荣传统。 教学重点: 戏剧人物性格的复杂性。 教学难点: 1、认识尖锐的戏剧冲突和个性化的戏剧语言 2、了解具有封建阶级和资产阶级两重特点的周朴园在家庭和社会上的罪恶 教学方法: 1、预习前指导学生掌握戏剧文学的特点:戏剧冲突的尖锐性;人物、事件、活动场所的集中性;戏剧语言的个性化。 2、课前布置学生预习课文,要求学生了解课文的情节结构,试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 3、最后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工具: 讲授、ppt辅助 教学课时:2 教学过程: 一、课题导言 一个十七岁的年轻人,带着梦幻,带着热情,带着爱恨无奈,在一个残酷的牢笼里憧憬、挣扎,最终成了一出惊心动魄的悲剧的牺牲品……这就是23岁的曹禺就读清华大学时创作的四幕剧《雷雨》。 《雷雨》不仅奠定了曹禺先生在中国话剧史上杰出的现实主义剧作家的地位,同时也是中国年轻的话剧艺术成熟的标志。 有人说,《雷雨》是“一出动人的戏,一部具有伟大性质的长剧。”有人说,“说到《雷雨》,我应当告白,亏了它,我才相信中国确乎有了近代剧。”当然也有人说,《雷雨》不过是一部多角爱情剧而已。也许,正是因为《雷雨》里有无数个难解的谜,有深刻而丰富的内涵,才构筑了作品不可抗拒的魅力。 这是一个青年的激情之作,让我们走近被称为“中国的莎士比亚”的戏剧大师,走近《雷雨》,用激情去解读,用心灵去感受。让“周冲”这个年轻的被毁灭的生命带着我们走进他生活的时代吧!让我们倾听戏剧家为生命发出的呐喊,看看那是一个怎样的时代!十七岁的年轻人和他所爱所恨的人,生活在一个怎样残酷的世界! 作者简介: 曹禺,原名万家宝,1 9 1 0 年生,湖北潜江人。他从小爱好戏剧,1 9 2 9 年进南开大学,后来又转清华大学外语系,毕业后进清华研究院,专攻欧美戏剧文学,并从文学中汲取营养。1 9 3 3 年,在即将结束大学生活时,完成处女作《雷雨》。经巴金、靳以的推荐,这个剧本在1 9 3 4 年出版的《文学季刊》上发表。继《雷雨》之后,又写出了《日出》《北京人》《原野》《蜕变》等剧本。《雷雨》《日出》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