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社区精神卫生护理

社区精神卫生护理

社区精神卫生护理
社区精神卫生护理

《社区精神卫生护理》复习题整理

一、名词解释:

1.精神卫生:也称心理卫生,指维护与促进人类心理健康、预防精神疾病的保健措施。

2.社区精神卫生服务:是以居民健康为主的综合性服务,把预防、保健、诊疗、护理、康复、健康教育等融为一体,部分解决社区内居民的精神疾病防治。

3.失职行为:指医护人员因主观不良行为或明显疏忽大意,给患者照成严重后果的行为。

4.侵权行为:指医护人员侵害精神病患者的权利而导致患者利益受损的行为。

5.精神障碍:是指个体发生的具有诊断意义的行为或心理症状群或症状类型,伴有当前的痛苦烦恼或功能不良,或较多伴有明显的发生死亡、痛苦、功能不良或丧失自由的风险。

6.精神分裂症:是一组常见而病因为明的重性精神障碍,以基本个性改变、思维情感、行为的分裂,精神活动与环境的不协调为主要特征。

7.幻觉:指没有现实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时出现的直觉体验,是一种虚幻的知觉。

8.感知综合障碍:指患者对客观事物整体感知没有偏差,但对其个别属性的感知发生障碍。

9.思维逻辑障碍:指概念的形成及判断、推理方面的障碍。

10.心境障碍:又称情感性精神障碍,是一组明显而持久的心境高涨或低落为主的精神障碍,并有相应的人之和行为改

变,可有精神病性症状,如幻觉、妄想,

间歇期精神状态基本正常,大部分患者

有反复发作倾向,每次发作多可缓解,

一般预后较好,部分可有残留症状或转

为慢性。

11.恶劣心境障碍:指一种以持久的心境

低落状态为主的轻度抑郁,从不出现躁

狂。

12.环性心境障碍:指情感高涨雨滴落反

复交替出现,但程度较轻,且均不符合

躁狂或抑郁发作时的诊断标准。

13.人格障碍:指人格特征明显偏离正

常,使病人形成一贯、反映个人生活风

格和人际关系的异常行为模式。

14.痴呆:是由脑部疾病所致的综合症,

通常表现为严重、持续的认知障碍,临

床上以缓慢出现的智能和记忆减退为主

要特征,常伴有不同程度的人格改变,

而没有意识障碍。

15.慢性脑病综合症:痴呆多见于起病缓

慢、病程较长的脑器质性疾病,故又称

慢性脑病综合症。

16.阿尔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

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退行性变性

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痴呆综合征。为

老年人第4位主要死因。

17.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

指由于脑血管疾病引起、以痴呆为主要

临床表现的脑功能衰退性疾病。既往成

为脑动脉硬化性痴呆,其中以MID最多

见。

18.流利型失语:谈话中途出现停顿。

19.自杀:是指自愿并主动采取结束自己

生命的行为。自杀分为间接自我毁灭行

为和直接自我毁灭行为,间接自我毁灭

行为,是指那些明知将导致生命损害的

行为,但行为者并无致死的故意,如吸

烟、酗酒、吸毒、赌博等不健康的行为

和生活方式,又使又称“慢性自杀”。直

接自我毁灭行为,即一般意义上的自杀,

行为有致死的故意。

20.自杀死亡:指有意采取自杀行为并且

导致死亡。

21.自杀未遂:指有自杀动机和可能导致

死亡的行为,但未造成死亡的结局,有

时亦包括那些并不想结束自己生命但有

自杀姿态。

22.自杀意念:指有自杀想法而且愿意去

死,但尚未采取自杀行为。

23.康复:是指综合性地与协调地应用医

学的、教育的、社会的、职业的和其他

一切可能的措施,对残疾者进行反复训

练,减轻致残因素造成的后果,是伤者、

病者和残疾人尽快和最大限度地恢复与

改善其已丧失或削弱各方面的功能,尽

量提高其活动能力,改善生活自理能力,

促使其重新参加社会活动并提高生活质

量。

24.精神障碍康复:是运用可能采取的手

段,尽量纠正病态的精神障碍,最大限

度地恢复适应社会生活的精神功能。

25.社区康复:是指启用和开发社区的资

源,将残疾人及其家庭和社区视为一个

整体,对残疾的康复和预防所采取的一

切措施。

26.健康:不仅仅是躯体没有疾病,还需

要有完好的生理、心理状态和良好的社

会适应能力。

27.亚健康状态:指人虽然无明显的疾

病,但呈现出活力降低、适应性减退、

集体个系统功能和代谢功能低下等不够

健康的生理状态。又称“次健康状态”、

“第三状态”、“灰色状态”等。

28.应激:是个体“察觉”各种刺激对其

生理、心理和社会造成威胁时的系统反

应过程,所指反映可为适应或适应不良。

29.应激源:指能引起个体产生应急反应

的各种因素。

30..应激反应:指个体经认知评价,知其

环境中具有威胁性应激源所致各种生

物、心理、社会行为方面的变化,也可

称应急的心身反应。

31.心理防御机制:指个体应对心理压力

或挫折和适应环境时无意识采用的心里

策略。

32.合理化:又称文饰作用,指潜意识地

用似乎合理的解释或实际上站不住脚的

理由为期难以接受的动机、行为和情感

辩护,说服自己,免除精神苦恼,保持

个人自尊。

33.应对:又称应付,个体解决生活事件

和减轻事件对自身影响的各种策略,又

称为应对策略。目前认为,应对是个体

对生活事件及生活事件出现自身不平衡

状态所采取的认知和行为措施。

34.心身疾病:指那些心里、社会因素在

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中起主导作用的

躯体性疾病。

35.乳儿:指刚出生到1岁的孩子。

36.学龄前儿童:也称幼儿,指3-6岁的

儿童。

37. 慢性疾病患者:病程超过3个月、

症状已较固定可称为慢性疾病患者。

38.心理评估:是按照心理学的原则和方

法对所观察的心理变化及行为特征进行

评价和测量。

39.心理咨询:又称为心理辅导,被视为

特殊的助人职业。

40.心理治疗:是一种治疗形式和特殊的

人际关系过程,即以医学心理学的理论

体系为指导,以良好的医患关系为中介,

有经过专业训练的治疗师运用心理治疗

的有关理论和技术,对患者进行帮助的

过程。

41.心理健康教育:指专业工作者以提高

人们心理健康水平为目标而开展的有计

划、有组织、有专题、有涉及的普及性

教育活动,以促使人们明确心理健康与

整体健康的关系,指导人们主动地掌握

有益于心理健康的防御机制和行为应对

方式,帮助人们在自身条件下保持良好、

稳定的情绪状态,降低或消除社会心里

应激对人们健康的严重损害,不断提高

心理健康水平。

42.SCL-90,又名症状自评量表,有时也

叫做Hopkin`s(HSCL).本量表共90个项

目,总计分为10个症状因子,反映各种

心理症状有否及其严重程度。

二、填空题

1.社区精神卫生服务始于1958年在南京召开的全国第一次精神病防治会议,迄今已有近50年的历史。会议制定了“积极防治、就地管理、重点收容、开放治疗”的工作方针,提出了药疗、工疗、娱疗及教育疗法相结合的工作方法。

2.1990年12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我国第一部《残疾人保障法》,将精神残疾和智能残疾列入残疾范畴,全国提及残疾人的全力保障,以便于他们平等参与各项社会活动。1991年12月国务院批转《中国残疾人事业八五计划纲要》。

3.1996年国务院批转《中国残疾人事业九五计划纲要》,提出对重性精神病患者开展社会化、开放式、综合性的康复工作。

4.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的主要对象主要涉及一下几类重点人群:

①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预防和干预

②妇女心理行为问题和精神疾病的研究和干预

③老年心理健康宣传和精神疾病干预

④灾后人群、救灾工作中的精神卫生救援

⑤在职人群、身心残障人士的康复指导

⑥被监管人群、其他人群的健康普及教育⑦

5、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的主要任务:1.开展精神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2.开展多种形式的社区精神卫生服务(1)精神疾病的社区医疗,是社区精神卫生的最基本服务形式。(2)精神疾病的社区康复3.培训基层卫生专职或兼职医生4.精神卫生宣教普及精神卫生知识,引导大众正确认识精神疾病与友善对待精神病人。此外,社区精神卫生服务还包括管理、指导、参谋、监察、信息、评估和科研。

6.社区精神卫生的干预模式:个案管理、主动式社区治疗程序、过渡性康复站、自主团体(1)治疗性自助团体(2)心理社会俱乐部综合性康复措施。

7.从事社区精神卫生的护士主要面对

..轻度或康复期的精神病患者和大量精神正常人群,其需以现代护士素质为基础,兼有社区护士和精神科忽视的双重角色特征。

8.社区精神卫生护士的心理素质:爱心与同情、抗压与包容(“四不”:不畏精神病患者的错乱言行;不计精神病患者的无理相待;不辱精神病患者的病态人格;不戏精神病患者的病态人格;不戏精神病患者的离奇构想)、独立与协作、敏锐与冷静、严谨与灵活。

9.社区精神卫生护士的角色功能:治疗者、管理者、照顾者、辅导者、教育者。

10.精神卫生立法的双重意义:精神卫生立法一方面保护病患就医的权益、病患及家属的人身安全和控告医护违法行为等权利、另一方面也保护医护工作者的从业权益、职业自主权以及正当医护活动中的人身安全等。精神卫生行为,涉及一般法律的广泛内容,又有其自身特殊性。广大从事精神卫生的护士若对法律赋予病患、医护人员的权利等知之不多,必然影响其对病患及自身合法权益的保护。

11.知情同意主要包括4个基本要素:提供信息、信息的理解、做决定的能力、自愿参加

信息的理解是患者做诊疗决定的前提

..;自愿参加是知情同意过程的目的

..。

12.精神病患者的知情同意主要指精神病患者在接受诊疗过程中有两种情况需特别加以注意。①具备“做决定能力”的精神病患者,应有其自行完成知情同意过程,也是患者的自身权益;②不具备“做决定能力”的精神病患者,应有其合法代理人或监护人完成知情同意过程,合法代理人或监护人的合理排序通常依次为配偶、父母、其他直系亲属、一般亲属等。

13.判定某人有无知情同意过程的决定能力之参考标准有4:①能否正确理解想换信心;②能否明了自身状况;③能否理性分析其接受诊疗及过程的后果;

④能否正确表达自己决定。

14.失职行为包括延误救治的行为、未尽职守的行为、查对失当的行为、忽略规则的行为、草率文书的行为、违反道德的行为。侵权行为包括剥夺患者权利的行为、泄露患者隐私的行为、侵犯患者身体的非职业行为。侵权行为乃法律追

究的行为,需承担民事责任。后果比失

职行为更严重。

15.1997年3月14日公布、1997年10

月335“

护人员由于严重失职,造成就诊人员死

亡或者严重损害就诊人员身体健康的,

处3年一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16.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医学标准、个

人经验标准(一指病人的主观体验;二

指观察者的判断)、社会适应标准、心理

测验标准。

17.知觉障碍包括幻觉、错觉和感知综合

障碍。最常出现的知觉障碍是听幻觉。

18.感知综合障碍常见的有事物变性症、

空间知觉障碍、时间感知综合障碍、非

真实感。

19.思维障碍包括思维联想障碍、思维逻

辑障碍、思维内容障碍。思维联想障碍

主要表现在联想结构和联想自主性方

面。

20.情感障碍可具体变现为情感倒错、表

情倒错或矛盾情感。

21.认知功能障碍可具体表现为注意警

觉障碍、记忆障碍、抽象思维障碍、信

息整合障碍、运动协调障碍。

22.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类型可划分为几

个亚型:偏执型、紧张型、青春型、单

纯型。

23.心境障碍首次发病年龄多在16-30岁

之间,≤15岁和≥60

见,女性抑郁症患病率高,但男性抑郁

症自杀率高。生活时间在抑郁症发病中

起“板机作用”,其中丧偶是与抑郁症关

系最密切的应激源。2001年WHO年报

中,抑郁障碍已跃升为全球疾病负担首

位。

24.抑郁发作主要有3歌特点,即情感低

落、思维缓慢和语言动作减少和迟缓。

躁狂发作主要有3个临床症状,即情感

高涨或易激惹、思维奔逸和精神运动型

兴奋,故又称“三高症状”。双相障碍的

临床特点是反复至少两次出现心境和活

动水平明显出现心境和活动水平明显紊

乱的发作,又是表现为心境高涨、精力

充沛和活动增加(躁狂),又是表现为心

境低落、精力减退和活动减少(抑郁)。

发作期间通常以完全缓解位特征。混合

型发作是双相障碍的亚型,指躁狂症状

和抑郁症状在一次发作中同时出现,临

床较为少见,通常是在躁狂与抑郁快速

转相时发生。

25.躁狂发作好发季节春末夏初,抑郁发

作好发季节为秋冬季,双相障碍的躁狂

发作通常起病突然,持续时间2周至4-5

个月不等;抑郁发作持续时间较长,约

6个月。

26.儿童孤独症的4大特征:缺乏对社会

的兴趣和反应;言语障碍;语言形式障

碍或无语言;怪异的动作行为。

27.社会交往障碍是孤独症的核心症状。

语言交流障碍是孤独症的第二大主征。

刻板重复的行为障碍是孤独症的第三大

主征。

28.教育训练和行为治疗是当前儿童孤

独症的主要方法。治疗目的是训练培养

患儿的语言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减少

异常行为。特教培训是治疗孤独症最主

要的方法。目前国际上较为认可的行为

干预方法包括应用行为分析治疗和结构

化教育。

29.老年期痴呆的常见原因是阿尔海默

病AD,约占痴呆病例的50%,其次是

血管性痴呆VD,约占痴呆病例的20%

痴呆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认知功能

缺损、社会生活功能减退、行为和精神

症状三个方面。在门诊中常用简易智力

状态检查(MMSE)初步确定患者是否

存在痴呆。近事记忆障碍是痴呆早期的

突出症状。

31.AD确诊的金标准为病理诊断,胆碱

酯酶抑制剂(AchEI)是目前治疗AD

的首选药物。

32.VD的临床表现①早期症状一般包

括脑衰综合症和轻度认知功能障碍。②

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③痴呆早期核心

症状为记忆障碍,尤以识记障碍、近事

记忆障碍为主,晚期出现远事记忆障碍。

33.在痴呆病例中有10%—15%同时存

在脑血管病变,为混合性痴呆,如果有

证据表明两者同时存在,应该下两个诊

断,若脑血管并先于阿尔芡海默病,则

只诊断为血管性痴呆。

34.我国对自杀行为的分类包括一下4

类:自杀死亡、自杀未遂、准自杀和自

杀观念。1974年美国国立精神卫生研究

所自杀预防研究中心提出了自杀分类:

自杀死亡、自杀未遂及自杀意念。

35.自杀的直接原因可分为精神疾病原

因自杀、躯体疾病原因自杀和非疾病人

群自杀。

36.自杀动机分为人际动机和个人内心

动机,前者企图通过自杀行为使其他人

有所行动或改变,也有用自杀行为表达

其内疚和对别人的歉意,多见于年轻女

性;后者主要在于表达不能满足自我需

要所遭受的压力和刺激,多见于老年人。

37.自杀的处理要点:抢救生命、危机干

预、药物治疗、心理治疗。

36.发现自杀的重要线索有:语言线索、

行为线索、环境线索、综合征线索和自

杀未遂。

37.危机干预常用的

.......“六步法

...”:明确核

心问题、保证当事者安全、提供情感支

持、开发应对资源、制定康复计划和当

事人的承诺。

38.重复自杀未遂者多见于边缘性人格

障碍、反社会性人格障碍和癔症。

39.危机干预主要包括电话危机干预、面

对面帮助、家庭和社会干预以及书信咨

询干预。

40.Caplan(1964)首先倡导应重视精神障

对精神卫生的实践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41.精神障碍康复有三项基本原则:功能

训练,全面康复,重返社会。

42.应激源分为四类:躯体性应激源、心

理性应激源、文化应激源、社会性应激

源(是最广泛的应激源)。

43.该理论首先由Selye(1956)提出,他根

警戒期、阻抗期和衰竭期3个阶段,称

“整体适应综合征”(GAS)。

44.应激的情绪反应包括焦虑(最常见的

情绪反应)、恐惧、抑郁和愤怒;应激的

行为反应包括逃避与回避、退化与依赖、

敌对与攻击、无助与自怜、物质滥用。

45.人们常用的心理防御机制有:否认、

压抑、反向、退化、转移、合理化、升

华和幽默。

https://www.wendangku.net/doc/4d1942974.html,zarusD的应对定义包含4个要点:

①应对是有目的的努力②应对与自主性

适应性为不同,它被限制为心理应激的

应付③指个体努力处理些什么,无论做

或想,均不涉及所做、所想的对、错④

应对中处理事物不同于控制或掌握。

47.应对的5个维度:应急过程维度、应

对主体维度、应对指向性维度、健康效

应围堵、应对方式维度。

48.心身疾病不是心理疾病,心身疾病也

非单纯性躯体疾病。

49.心理神经中介、心理神经内分泌和心

理神经免疫学是心理社会因素导致心身

疾病的3个具形态学意义的心理生理中

介机制。

50.冠心病是最常见的心身疾病,原发性

高血压是最早被确认的心身疾病。

51.Alexander最早提出7中经典的心身

疾病。溃疡、溃疡性结肠炎、甲状腺机

能亢进、局限性肠炎、类风湿性关节炎、

原发性高血压、支气管哮喘,并认为他

们与特定的心理行为冲突有关。

52.初产妇在产后3个月内患抑郁症、双

向性情感障碍、精神分裂症及其他精神

性疾患的危险增高。产后抑郁症是常见

的精神疾患,患病率高达1/7。特别是产

后的最初几周。

53.产后抑郁症又可分为产后沮丧、产后

抑郁和产后精神病。

54.一般人认为,3岁左右,进入第一反

抗期;3-4岁是形成人格的基础时期;5

时期称为“童蒙”。幼儿3-4岁开始形成

“自我评价”的概念,4岁时有自我情

绪体验,4-5岁时,开始学习自我控制。

5-6

55.老年人的新界定:年轻的老年人:

60-74;高龄老年人:75-89;长寿老年

人:≥90。老年人的健康标准5个条件:

生活自理、精神健康、躯体俱佳、社会

适应、经济无忧。老年人特有的心态:

怀旧心态、失落心态、焦躁心态、依恋

心态。脑体变化有“四减”感觉共功能

减退、器官功能见底、心智发展减慢;

运动能力减弱。丧偶的老年人精神世界,

大多需要经历3阶段:自责、怀念、恢

复。

1.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表现:

答:(一)早期症状精神分裂症患者

在发病初期、主要症状出现爱年前,可

出现一些非特异性症状。可包括以下几

个方面:类神经衰弱状态、性格改变、

情绪反常、意志减退、零星出现难以理

解的行为,由于早期症状不具特异性、

出现频率较低,加之此时患者其他方面

基本保持正常,且对早期症状有合理化

解释,易被忽略。

(二)核心症状可分为阳性、阴

性症状及认知功能障碍。阳性症状常见

的有知觉障碍、思维障碍、情感障碍、

意志行为障碍阴性症状表现为以下几个

方面:四位频发、情感平淡或淡漠、意

志活动减退。

2.精神分裂症治疗原则:

答:1.目前虽无法根治精神分裂症,但

治疗能减轻或缓解病症,并减少其他疾

病的患病率及死亡率。2.识别分裂症的

促发或延续因素,提倡早期发现,早期

治疗。3.确定药物及其他治疗,制定全

面的全程综合性治疗计划。4.努力取得

病人及其家属的配合,增强执行治疗计

划的依从性。5.精神科医生除直接治疗

病人,还常作为合作伙伴或指导者,以

团队工作方式与其他人员共同根据病人

的需要,最大程度地改善社会功能和提

高生活质量。6.以适合病人及其家属的

方式提供健康教育,并应贯穿整个治疗

过程。

3.精神分裂症各期治疗原则:

答:1.前驱期一旦明确分裂症的前驱

症状,应立即治疗。药物可用于前驱期、

先兆发作,或急性发病的防治以及改善

间歇期症状。2.急性期(1)尽力减轻和

缓解急性症状,重建和恢复病人的社会

功能。(2)尽早使用抗精神病药。(3)

其他药在一种抗精神病药疗效不佳可并

用。(4)紧张症、药物治疗无效或有禁

忌症是,电休克治疗可作为后备手段。

3.恢复期(1)减少对病人的应激、改善

症状(2)心理治疗的支持作用(3)避

免过度逼迫病人完成高水平职业工作,

或实施社会功能,可增加复发危险。4.

康复期(1)保证病人维持和改善功能水

平及生活质量(2)一旦出现早期症状,

应及时干预(3)抗精神病药:长期的药

物治疗计划应针对药物不良反应与复发

风险加以权衡。处罚病人经1年维持治

疗,可尝试停药;多次反复发作者,维

持治疗至少5年甚至终身。

4.精神分裂症的护理措施

答:1.安全和生活护理(1)提供良好

病房环境,严格执行病区安全管理与检

查制度。(2)注意服务态度,建立良好

护患关系(3)减少外界刺激,做好日常

生活护理 2.心理护理配合医生做好支

持性心理治疗和领悟治疗,鼓励病人说

吹对疾病和有关症状的认识及感受。3.

特殊护理(1)了解病情(2)密切观察

和防止病人因幻觉妄想引发自杀、伤人

或走失等意外行为。(3)加强巡视,掌

握住院病人自杀、自伤、不合作、冲动、

出走行为等发生的规律(4)一旦患者发

生自杀、自伤或受伤等意外,应立即隔

离病人,与医生合作实施有效急救措施。

(5)患者发生冲动时,可酌情隔离或保

护约束病人,执行保护约束护理常规,

并及时告知医生采取进一步措施(6)画

着发生出走时,立即报告医生组织力量

及时寻找并通知家属。(7)对木僵病人:

生活护理,维持水电解质能量代谢平衡,

必要时给与鼻饲;预防并发症的护理;

必要时遵医嘱配合医生做ECT,注意观

察治疗作用与不良反应。(8)对意志减

退,退缩淡漠的病人教会病人日常生活

的基本技巧,帮助实施自理生活能力的

训练计划,循序渐进,鼓励其参与工娱

治疗和体育锻炼(9)遵医嘱给各种药物,

严格执行“三查八对”用药治疗制度,

密切观察药物治疗的作用与不良作用。

4.健康教育(1)教会病人和家属知晓分

裂症的基本知识、有关治疗基本知识,

使其明白按医嘱治疗对预防疾病复发或

恶化的重要意义(2)教会病人和家属应

对各种危机的方法,争取病友、家庭和

社会支持。根据病情安排“假出院”以

适应家庭、社会生活。

5.心境障碍的治疗原则

答1.目前还无法根治心境障碍,但治

疗能减轻或缓解病症,并减少其他疾病

的患病率及死亡率。治疗目标是降低发

病的频率、严重性及心理社会性不良后

果,并增强发作间歇期的心理社会功能。

2.加强对心境障碍的心理社会因素的了

解和调整。3.确定药物及其他治疗。4.

治疗应努力取得病人及其家属的配合,

增强病人执行治疗计划的依从性。5.建

立和维持治疗性协作关系。6.意识和病

人的方式提供健康教育,并应贯穿整个

治疗过程。

6.抑郁发作的护理措施:

答:(1)安全和生活护理①提供安静

舒适的病室环境。将自伤,其自杀危险

的病人安置于重点房间,其活动范围不

离护士视线。②严密观察病情,加强沟

通,及早发现自杀先兆,适时帮助其分

析认识精神症状,帮助和鼓励其树立正

向性人生观。因抑郁发作有白重夜轻的

特点,要严密监护早醒的病人防其自杀。

③保证病人定时足量进食和饮水。④教

会病人应对失眠和早醒的方法,培养自

行按时睡眠的习惯。必要时给与催眠药,

详细记录睡眠时数及用药情况。了解病

人兴趣爱好,鼓励参与易完成,有趣味

的活动,教会病人放松技术。表扬其进

步,减少卧床时间。(2)心理护理①建

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与病人讨论并接纳

其抑郁体验,创造理解和同情的气氛,

鼓励病人诉说自己感受的痛苦和想法。

②针对相关引述加强心理疏导,每天不

少于2次,每次不少于10分钟。③限制

与其他抑郁病人接触,病防治将抑郁传

给病人。④对躯体化症状,要派出器质

性病变,但避免对每一主诉过度关注;

症状消失时及时鼓励。(3)特殊护理①

抑郁病人有时可出现自杀自伤、不合作、

冲动行为等,必须适当限制,加强巡视,

掌握其发生规律,并于间可能发生的后

果。②一旦病人发生自杀自伤或受伤等

意外,应立即将其隔离,与医生合作实

施有效抢救措施。③鼓励伴幻觉、妄想

者说出异常的感知、思维及所致恶劣情

绪的感受,并讨论应对方式。④遵医嘱

给抗抑郁和抗精神病要,注意观察药物

治疗作用与不良反应。(4)健康教育①

护士应适时运用良好的治疗性护患关系

与沟通技巧,帮助病人确认其异常的思

维、情感和行为表现;减少病人或家属

因模糊观念而焦虑、抑郁,鼓励家属配

合治疗护理;争取病友、家庭和社会支

持。②随着病情的好转,教育病人克服

性格弱点,正确对待疾病、面对未来。

7.躁狂发作的护理措施

答:(1)安全和生活护理①提供安静

舒适的病室环境②建立良好的护患关

系,稳定泵人的情感,保证休息。③引

导鼓励病人暗示料理个人卫生参与收拾

病室卫生;婉转地指正病人异常的打扮,

教会更好地体现个人修养和身份。④让

病人单独进食,减少周围事物对他的干

扰和影响,加强监护防其暴饮暴食。⑤

引导病人参与其喜爱的活动,并配合恰

当的肯定和鼓励,即增强病人的自尊,

又使病人过剩的精力得以自然疏泄。(2)

特殊护理1)躁狂行为的防范。①提供

安全、宽敞良好的病室环境②分析病人

的合理与不合理要求,适当满足合理要

求。③不采取强制性语言和措施,对其

过激言行不辩论,但不轻易迁就,因势

利导。④做好日常生活护理,减少外界

刺激,鼓励其参加喜欢并可自控的活动,

争取病友、家庭和社会支持。⑤加强巡

视,队友严重躁狂发作的病人安置重病

室,专人护理,严禁单独活动,严加监

护。⑥医护人员有权查阅急性发作期病

人的书信,防止病人在自控能力下降期

间造成权益损失,设置法律纠纷。⑦遵

医嘱给各种对症药物,注意观察药物治

疗作用与副反应。2)病人一旦发生冲动,

应实施有效医疗护理措施,尽快终止和

预防其再度发生冲动行为。3)做好冲动

后患者的心理护理,制定切实可行的针

对性防范措施。(3)心理护理和健康教

育:悬着适当时机让病人认识其情感失

控是病态,能主动调整和行为。

8.人格障碍的分类及临床表现

答:1.偏执型人格障碍以猜疑和偏

执为特点。2.分裂样人格障碍以奇特的

观念或行为或外貌装饰、情感冷漠、人

际关系明显缺陷为特点。3.反社会性人

格障碍以行为不符合社会规范、经常违

法乱纪、对人冷酷无情为特点。4.冲动

性人格障碍以阵发性情感爆发、伴明显

冲动行为为特征,又称攻击型人格障碍。

5.表演性人格障碍以过分感情用事或

夸张言行吸引他人注意特点。6.强迫性

人格障碍以过分要求严格与完美无缺

为特征。7.其它类型如依赖性人格障

碍、焦虑性人格障碍。

9.人格障碍的护理措施

答:1.安全和生活护理2.心理护理

3.特殊护理

4.康复治疗和护理。P31 10.儿童孤独症的临床表现

答:社会交往障碍(主要包括缺乏社交凝视、微笑和依恋;注意缺陷;不能进行正常游戏;不能遵守社会规则;不能建立伙伴关系)、语言交流障碍(主要包括语言表达障碍;语言理解障碍;缺乏实际意义的语言交流;自语和乱语;非语言交流障碍);刻板重复的行为障碍(主要包括日常生活习惯刻板化;过于专注某些事物;行为和情绪异常)(前3大类症状即Kanner三联征,有诊断价值);认知缺陷和感知觉障碍。

11.儿童孤独症的护理措施

答:1.安全和生活护理(1)患儿的居室应安全、简单、整洁,室内严禁存放危险物品,每天均应检查危险物品(2)合理安排患儿的生活起居(3)密切关注患儿的躯体情况2.特殊护理(1)社交障碍的特殊护理:①知道孤独症患儿母亲做出特殊努力去拥抱患儿、亲吻她,,同患儿讲话。②鼓励母亲与患儿说话③训练患儿的注意力④训练患儿模仿动作,使患儿学会意识他人的存在⑤姿势性语言的学习和表情动作的理解⑥提高语言交往能力,训练患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愿望⑦利用游戏改善交往。(2)语言交流障碍的特殊护理:①与孤独症患儿谈话时尽量使用简单明确的语言②呼吸训练,在行为训练中加入由口吐气的动作,这样才能顺利进行发声训练。③口型和发音训练④单词和句子训练⑤复述和对答能力训练⑥朗读文章和表达能力训练⑦语言理解和文字训练。3.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医护人员要有强烈的爱心和责任心,掌握患儿病情以及家属对患儿的态度、教育和训练情况,与家属密切配合保证实施治疗方案。

12.痴呆的护理措施

答:(1)安全和生活护理①患者的起居室应安全、简单②帮助患者制定日常生活作息表,必要时使用备忘录帮助患者记忆③注意预防患者发生跌倒、顾着、外伤、烫伤等意外。④避免患者单独外出⑤对生活自理有困难的病人,需由专人照顾。⑥保证病人的饮食数量和营养⑦密切关注患者躯体情况(2)感知调控:①尊重病人②经常帮助病人确认现实环境的地点、任务时间,维持患者对现实的辨别能力。③病人可能有抑郁焦虑等情绪,易发脾气,护士应主动关心病人,并请家属配合。(3)①常检查收藏废物的病人,让有自杀、自伤或攻击危险的病人应持续处于护理人员视野中。②引导和帮助病人诉说致其焦虑、抑郁和愤怒的原因及内心感受。③病人出现幻觉妄想时,设法转移其注意力④帮助病人了解自己的病情,改善自制力和自控能力。⑤遵医嘱,正确实施药物治疗⑥康复护理,陪伴病人参加简单体育、工娱、文娱和老年康复活动。(4)健康教育告知患者家属有关痴呆的只是,包括常见病因、临床表现、治疗方法、疗效、预后及转归等。注意患者的生活规律,避免不良刺激,积极处理其躯体疾病,预防感染等。

13.AD的临床表现

答:AD可分为轻度AD、中度AD 和重度AD。轻度AD 近事记忆障碍常为本病的首发症状。患者对近期发生的事情记不住,易遗忘,表现为好忘事、丢三落四,记不住熟人的姓名、电话号码,反复说同样的话或提同样问题,忘记重要的约会或承诺等。计算能力减退,早期AD患者常有人格改变,缺乏主动性,活动减少,孤独,自私,对周围环境的兴趣减退,周围人较冷淡。

中度AD 患者的记忆障碍日益明显,不能回忆重要的人生时间或经历,甚至不知道自己的出生年月。除时间定向障碍,逐渐出现地点定向障碍,外出时可出现迷路想想;甚至在家中也分不清东南西北,找不到自己的房间。失认较常见,失用表现为不能正确地做出连续动作。此时患者已无法胜任工作,不能独立生活,需人照料生活。

重度AD 痴呆已相当严重,记忆力重度缺损或丧失,患者不认识家人,不知道自己的姓名和年龄。活动能力也明显减退,逐渐上市行走能力,甚至无法站立,只能终日卧床,生活无法自理,常有大小便失禁。

AD病程呈进行性,一般经历5—10年左右,罕见有自发缓慢或自愈,最后发展为严重痴呆,常因褥疮、骨折、肺炎、营养不良等级发行躯体疾病或衰竭而死亡。

14.VD和AD鉴别诊断。

血管性痴呆(VD)阿尔芡海默病(AD)

起病形式焦急,常有高血压病史隐袭起病

病程波动或阶梯性恶化进行性缓慢进展

早期症状肾衰综合征近事记忆障碍

精神症状以记忆障碍为主的局灶性痴呆全面痴呆

判断力和自知力较好判断力和自知力丧失

人格改变不明显有人格改变

情感脆弱淡漠或欣快

神经系统多有局灶性症状和体征早期多无局灶性症状和体征

CT 多发性梗塞、腔隙性梗塞和软化灶弥漫性脑皮质萎缩Hachinski缺血量表>7分<4分

15.简述自杀的危险因素

答:①年龄(特别是青少年和老年人)②婚姻状况(单身、丧偶及离婚的成人更易自杀)③性别(女性企图自杀的比率>男性,男性自杀成功率>女性)④经济状况(失业或经济贫困增加自杀的风险)⑤有自杀企图史⑥自杀家族史⑦近期分离或丧偶⑧自杀的计划性及可获得的实施自杀的手段和工具⑨企图自杀行为的致死性⑩诊断⑾特殊症状,特别是命令行幻听、幻想以及无望感⑿缺乏社会支持

16.自杀的三级预防措施

答:(1)一级预防即病因预防,通过消除或减少病因或致病因素预防个体自杀倾向发展和自杀行为的发生。抑郁症、物质滥用、人格障碍及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病患者易出现自杀行为,药物治疗需及时、足量、足疗程。服毒自杀在我国农村地区较常见,需加强有毒物质生产、销售和使用的管理,教育农民认识杀虫剂的毒性作用,加强销售渠道的控制,并建议家庭如何保管好农药。(2)二级预防即早发现、诊断和早治疗,对处于自杀边缘的人实施早期干预。设立专门预防自杀机构,让意图轻生者得到求助机会和及时帮助,让自杀未遂这得到及时有效的支持和危机干预。此外,在各级医院和相关公共卫生部门建立专业的心理保健机构,建立完善的心理咨询和心理保健系统,并延伸至社区。在社区内配备相应的专业人员和社会工作者,结合社会各部门及时化解矛盾,及时识别各类自杀的危险因素和线索,一旦有自杀行为发生,及时提供专业性的支持和帮助,防止酿成自杀的后果。家庭及社区在自杀的早期发现方面有着重要作用,能帮助识别自杀的危险个体和自杀的危险程度。此外,加强急诊救治服务也非常必要,一旦发现自杀或蓄意自伤者应尽快送至医院急诊室救治,及时救治往往可挽救部分自杀者的性命。(3)三级预防对曾经自杀未遂的人防止再次自杀。需针对自杀未遂者的自杀目标或目的提供心理咨询,引导其采取正当途径表达自己的情感,依靠法律获得正当权益,勿走极端。

17.精神障碍康复的任务:

答:①训练心理社会功能②改善生活环境条件③贯彻支持性心理治疗④进行家庭及社会干预⑤促使患者逐步回归社会⑥努力提高生活质量

18.心身疾病的诊断要点

答:①有明确的心理社会刺激因素存在②个体患病与心理应激发生有密切的时间关系③病情的波动与心理应激的程度及个体的情绪体验有关④个体有特定的性格特征或心理缺陷⑤个体可能有童年的特殊心理体验。

19.心身疾病的治疗原则

答:身心同治原则和心里治疗目标(消除心理社会刺激因素、消除心理学病因、消除躯体症状)

20.孕妇的社区心理卫生要点

答:①消除孕妇对妊娠的认知误区②淡化孕妇对胎儿的性别预期③强化孕妇对未来的角色意识④关注孕妇中的重点人群

21.产妇的心理卫生要点

答: ①评估产妇的精神状况②翻翻产妇的精神疾患③舒缓产妇的精神压力

④丰富产妇的精神生活

22.乳儿的心理卫生工作要点

答:①哺乳的态度②爱抚的传递,此外,舒适的环境、和谐的气氛、经常变换的新式玩具、优雅的房间、柔和的色调、欢乐地乐曲和良好的生活习惯等,都有利于乳儿的身心健康,也属其心理卫生的范畴。

社区精神卫生服务计划

社区精神卫生服务计划 社区精神卫生服务计划社区精神卫生服务是一个一直发展和完善过程,服务的内容和服务的范围都将随着工作的深入而始终的增加和扩大。我国当前重点防治的精神疾病是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儿童青少年举动妨碍和老年期痴呆。目前山前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的主要服务盘算重要有: 一、为社区个别人群提供心理咨询,普及精神卫生常识 要通过二个途径为社区一般人群提供心理征询,普及精神卫生常识。其一是在例行的对社区居民进行健康体检的进程中,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活动的评估,尤其是对重点人群,如妇女在孕产期的感情状态,老年人的记忆、智力运动等,以早期发现抑郁症、老年期痴呆等,感恩父母。二是通过举办科普讲座、开展咨询活动、发放科普宣传读物、制作宣扬展板等情势,向社区居民遍布精

神卫生知识,促进其精神健康水平。 二、开展精神疾病线索考察,建立疾病档案 对社区精神疾病患者进行线索考核,是开展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的重要任务,也是动态控制社区精神疾病变更的第一手材料。社区精神疾病的建档立卡率应不低于社区覆盖人群的%。还将组织精神科医师对社区的精神疾病患者进行年度的免费检查。如果社区的精神疾病患者因病情复发加重,紧迫住院治疗,出院后其住院治疗有关情形将被及时转入社区,以便社区卫生服务中央连续进行社区康复治疗。所建立的是一套完整的持续的疾病档案资料。将对社区精神疾病患者的疾病资料进行妥善保留,动摇保护患者的隐衷权。社区精神疾病患者及其家属可能充分利用这些疾病资料。 三、定期随访,对重性精神疾病进行管理治疗 精神疾病,尤其是以精神破裂症为

主的重性精神疾病,因为疾病自身的特点,多不否定有病,不自动治疗,特别是在疾病的重大期,因此需要对社区的精神疾病患者给予更多的关怀和看护。个案管理员,每个月至少一次主动对建档破卡的社区精神疾病患者进行家庭随访,通过随访与患者及其家属保持密切联系,并取得患者的信任跟配合。随访内容包括:患者的服药情况、病情牢固情况等,并引导家属发展家庭精神疾病的家庭护理。以此提高社区精神疾病患者的服药率,动态把持患者的病情变革社区精神疾病患者可就近在社区卫生服务核心实际坛进行服药期间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和化验检讨,以保障用药的保险。 四、开展社区康复治疗,促使早日回归社会 个案管理员在对社区精神疾病患者进行随访的同时,将对患者进行社区康复治疗。社区康复治疗的内容包含:心理康复指点、家庭护理指导、劳动技巧训练、工娱治疗和职业康复等。社区康

社区完善精神卫生服务安排

社区完善精神卫生服务安排 社区精神卫生服务是一个不断发展和 完善过程,服务的内容和服务的范围都将随着工作的深入而不断的增加和扩大。我国当前重点防治的精神疾病是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儿童青少年行为障碍和老年期痴呆。目前山前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的主要服务计划 主要有: 一、为社区普通人群提供心理咨询,普及精神卫生知识 要通过二个途径为社区普通人群提供 心理咨询,普及精神卫生知识。其一是在例行的对社区居民进行健康体检的过程中,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活动的评估,尤其是对于重点人群,如妇女在孕产期的情绪状态,老年人的记忆、智力活动等,以早期发现抑郁症、老年期痴呆等。二是通过举办科普讲座、开展咨询活动、发放科普宣传读物、制作宣传展板等形式,向社区居民普及精神卫生知识,促进其精神健康水平。

二、开展精神疾病线索调查,建立疾病档案 对社区精神疾病患者进行线索调查,是开展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的首要任务,也是动态掌握社区精神疾病变化的第一手资料。社区精神疾病的建档立卡率应不低于社区覆盖人群的%。还将组织精神科医师对社区的精神疾病患者进行年度的免费检查。如果社区的精神疾病患者因病情复发加重,紧急住院治疗,出院后其住院治疗有关情况将被及时转入社区,以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继续进行社区康复治疗。所建立的是一套完整的连续的疾病档案资料。将对社区精神疾病患者的疾病资料进行妥善保管,坚决维护患者的隐私权。社区精神疾病患者及其家属可以充分利用这些疾病资料。 三、定期随访,对重性精神疾病进行管理治疗 精神疾病,尤其是以精神分裂症为主的重性精神疾病,由于疾病自身的特点,多不承认有病,不主动治疗,特别是在疾病的严重期,因此需要对社区的精神疾病患者给予

精神卫生护理学答案

《精神卫生护理学》(本)单元作业辅导(2) 四川广播电视大学 《精神卫生护理学》(本)单元作业辅导(2)责任教师:唐雪梅 (一)A1 型题(1 ?20) 每一考题下面有A、B、C、D、E 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 .致精神障碍的心理社会因素不包括 A. 恋爱婚姻问题B .家庭内部问题C .地震 D.种族歧视E ?经前期紧张 2 .错觉的定义为A A. 对客观事物的错误的感知 B. —种病态的信念,不能动摇 C. 缺乏相应客观刺激的感知体验 D. 明知不对,却无法摆脱的想法 E. 对未感知的东西,以想象的经历来填补 3.正常人在下列情况下可以出现错觉,但除外 D. 光线不足B ?恐惧、紧张情绪C ?暗示 D.心情不佳E .期待状态 4.关于幻觉的定义为 A. 对客观事物的错误感受 B. 对客观事物的胡思乱想 C. 缺乏相应的客观刺激时的感知体验 D. 客观刺激作用与感觉器官的感知体验 E. 缺乏客观刺激时的思维过程 5.最常见的幻觉是 A.幻视B .幻触C .幻听D .幻味E.幻嗅 6.听幻觉常见于

A.躁狂症B .抑郁症C .精神分裂症 D.躯体障碍E .强迫症 7.病人对幻觉的反应有 A.恐惧、愤怒、敌对B ?否认、隐瞒C ?无所谓 C. 愉快E.以上都有 &关于思维迟缓,下列哪个说法正确? A.是强迫症的典型症状B .是精神分裂症的典型症状 C.是抑郁症的典型症状D .是癔症的典型症状 CI. 是癫痫的典型症状 关于妄想,下列何种说法正确? A.是不符合事实的信念B .是一种病态的信念 C.是病人坚信不移的信念D .是一种很荒谬的信念 E.是一种可以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说服的信念 典型的强迫症状是 病人不能认识到强迫症状来源于自身 病人不能感到干扰了自己的正常生活 病人不感到苦恼或试图加以对抗 病人迫切要求治疗,诊断并不困难 也常见于精神分裂症 病人在回答问题时对第一个问题的答语要重复多次才能转入第二个问题的答语,而此时检查者可能已经提了许多问题。这是 A.病理性赘述B .持续言语C .模仿言语 D.刻板言语E .思维散漫 病人在叙述一件事时不紧不慢,但加入许多不必要的细节,无法使他讲得扼要一点,一定要按他原来的方式讲完。这是 A.病理性赘述B .思维奔逸C .情感高涨 D.模仿言语E .思维散漫 13.病人经常讲述其躯体内部存在各种不舒适,甚至是难以忍受的异样感觉,如牵拉、挤压、游走、蚁爬等感觉,但又不能明确指出具体不适的部位。这是 A.错觉 B.妄想 C.精神运动性兴奋 D.触幻觉E .内感性不适

社区精神疾病与心理卫生(一)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4d1942974.html, 社区精神疾病与心理卫生(一) 作者:夏益 来源:《中国社区医师》2011年第09期 社区常见精神疾病概述 心理健康的定义所谓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的状态。 社区常见精神疾病精神分裂症、持久性妄想性障碍、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碍、心境(情感)障碍、脑器质性疾病所致精神障碍、颅脑损伤所致精神障碍、药物引起的精神(行为)障碍、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精神发育迟滞、神经症、应激相关障碍,及心理因素相关的生理障碍、人格障碍。 社区精神疾病的防治 社区精神疾病的三级预防 一级预防即预防疾病的发生,降低发病率。一级预防主要是针对病因已经明确的疾病, 可以采取控制病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的措施加以预防。在精神疾患中,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所致的精神障碍是由病毒、细菌或其他微生物等各种病原体侵犯脑组织所致,如病毒性脑炎、流行性脑炎、结核性脑炎和神经梅毒等。因病因明确,故可通过预防接种、给药、加强改善环境措施、防止交叉感染等方法加以预防。在工业生产及建筑业,有效地加强安全防护措施,可预防颅脑损伤所致的精神障碍及中毒性精神障碍的发生。 二级预防通过缩短病程来降低精神疾病的现患病率。措施是对已经发现有精神疾患的病 人要使他们能及时就医,经过有效治疗后,使病情尽快得到控制,争取达到精神症状完全消失,自知力恢复正常,社会能力也恢复到病前水平,即达到临床痊愈的目的。因此,对精神分裂症等发病机制迄今未明的精神疾病,在一级预防尚未能实施前,预防工作的重点应放在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争取达到较好的疗效,及预防疾病复发等几个环节上。目前要做好精神疾病的二级预防,就应在社区建立精神疾病的防治机构,在人群中普及精神疾病的防治知识,使病人能及早发现和早期得到治疗。

社区精神卫生护理

《社区精神卫生护理》复习题整理 一、名词解释: 1.精神卫生:也称心理卫生,指维护与促进人类心理健康、预防精神疾病的保健措施。 2.社区精神卫生服务:是以居民健康为主的综合性服务,把预防、保健、诊疗、护理、康复、健康教育等融为一体,部分解决社区内居民的精神疾病防治。 3.失职行为:指医护人员因主观不良行为或明显疏忽大意,给患者照成严重后果的行为。 4.侵权行为:指医护人员侵害精神病患者的权利而导致患者利益受损的行为。 5.精神障碍:是指个体发生的具有诊断意义的行为或心理症状群或症状类型,伴有当前的痛苦烦恼或功能不良,或较多伴有明显的发生死亡、痛苦、功能不良或丧失自由的风险。 6.精神分裂症:是一组常见而病因为明的重性精神障碍,以基本个性改变、思维情感、行为的分裂,精神活动与环境的不协调为主要特征。 7.幻觉:指没有现实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时出现的直觉体验,是一种虚幻的知觉。 8.感知综合障碍:指患者对客观事物整体感知没有偏差,但对其个别属性的感知发生障碍。 9.思维逻辑障碍:指概念的形成及判断、推理方面的障碍。 10.心境障碍:又称情感性精神障碍,是一组明显而持久的心境高涨或低落为主的精神障碍,并有相应的人之和行为改 变,可有精神病性症状,如幻觉、妄想, 间歇期精神状态基本正常,大部分患者 有反复发作倾向,每次发作多可缓解, 一般预后较好,部分可有残留症状或转 为慢性。 11.恶劣心境障碍:指一种以持久的心境 低落状态为主的轻度抑郁,从不出现躁 狂。 12.环性心境障碍:指情感高涨雨滴落反 复交替出现,但程度较轻,且均不符合 躁狂或抑郁发作时的诊断标准。 13.人格障碍:指人格特征明显偏离正 常,使病人形成一贯、反映个人生活风 格和人际关系的异常行为模式。 14.痴呆:是由脑部疾病所致的综合症, 通常表现为严重、持续的认知障碍,临 床上以缓慢出现的智能和记忆减退为主 要特征,常伴有不同程度的人格改变, 而没有意识障碍。 15.慢性脑病综合症:痴呆多见于起病缓 慢、病程较长的脑器质性疾病,故又称 慢性脑病综合症。 16.阿尔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 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退行性变性 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痴呆综合征。为 老年人第4位主要死因。 17.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 指由于脑血管疾病引起、以痴呆为主要 临床表现的脑功能衰退性疾病。既往成 为脑动脉硬化性痴呆,其中以MID最多 见。 18.流利型失语:谈话中途出现停顿。 19.自杀:是指自愿并主动采取结束自己 生命的行为。自杀分为间接自我毁灭行 为和直接自我毁灭行为,间接自我毁灭 行为,是指那些明知将导致生命损害的 行为,但行为者并无致死的故意,如吸 烟、酗酒、吸毒、赌博等不健康的行为 和生活方式,又使又称“慢性自杀”。直 接自我毁灭行为,即一般意义上的自杀, 行为有致死的故意。 20.自杀死亡:指有意采取自杀行为并且 导致死亡。 21.自杀未遂:指有自杀动机和可能导致 死亡的行为,但未造成死亡的结局,有 时亦包括那些并不想结束自己生命但有 自杀姿态。 22.自杀意念:指有自杀想法而且愿意去 死,但尚未采取自杀行为。 23.康复:是指综合性地与协调地应用医 学的、教育的、社会的、职业的和其他 一切可能的措施,对残疾者进行反复训 练,减轻致残因素造成的后果,是伤者、 病者和残疾人尽快和最大限度地恢复与 改善其已丧失或削弱各方面的功能,尽 量提高其活动能力,改善生活自理能力, 促使其重新参加社会活动并提高生活质 量。 24.精神障碍康复:是运用可能采取的手 段,尽量纠正病态的精神障碍,最大限 度地恢复适应社会生活的精神功能。 25.社区康复:是指启用和开发社区的资 源,将残疾人及其家庭和社区视为一个 整体,对残疾的康复和预防所采取的一 切措施。 26.健康:不仅仅是躯体没有疾病,还需 要有完好的生理、心理状态和良好的社 会适应能力。 27.亚健康状态:指人虽然无明显的疾 病,但呈现出活力降低、适应性减退、 集体个系统功能和代谢功能低下等不够 健康的生理状态。又称“次健康状态”、 “第三状态”、“灰色状态”等。 28.应激:是个体“察觉”各种刺激对其 生理、心理和社会造成威胁时的系统反 应过程,所指反映可为适应或适应不良。 29.应激源:指能引起个体产生应急反应 的各种因素。 30..应激反应:指个体经认知评价,知其 环境中具有威胁性应激源所致各种生 物、心理、社会行为方面的变化,也可 称应急的心身反应。 31.心理防御机制:指个体应对心理压力 或挫折和适应环境时无意识采用的心里 策略。 32.合理化:又称文饰作用,指潜意识地 用似乎合理的解释或实际上站不住脚的 理由为期难以接受的动机、行为和情感 辩护,说服自己,免除精神苦恼,保持 个人自尊。 33.应对:又称应付,个体解决生活事件 和减轻事件对自身影响的各种策略,又 称为应对策略。目前认为,应对是个体 对生活事件及生活事件出现自身不平衡 状态所采取的认知和行为措施。 34.心身疾病:指那些心里、社会因素在 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中起主导作用的 躯体性疾病。 35.乳儿:指刚出生到1岁的孩子。 36.学龄前儿童:也称幼儿,指3-6岁的 儿童。 37. 慢性疾病患者:病程超过3个月、 症状已较固定可称为慢性疾病患者。 38.心理评估:是按照心理学的原则和方 法对所观察的心理变化及行为特征进行 评价和测量。 39.心理咨询:又称为心理辅导,被视为 特殊的助人职业。 40.心理治疗:是一种治疗形式和特殊的 人际关系过程,即以医学心理学的理论 体系为指导,以良好的医患关系为中介, 有经过专业训练的治疗师运用心理治疗 的有关理论和技术,对患者进行帮助的 过程。 41.心理健康教育:指专业工作者以提高 人们心理健康水平为目标而开展的有计 划、有组织、有专题、有涉及的普及性 教育活动,以促使人们明确心理健康与 整体健康的关系,指导人们主动地掌握 有益于心理健康的防御机制和行为应对 方式,帮助人们在自身条件下保持良好、 稳定的情绪状态,降低或消除社会心里 应激对人们健康的严重损害,不断提高 心理健康水平。 42.SCL-90,又名症状自评量表,有时也 叫做Hopkin`s(HSCL).本量表共90个项 目,总计分为10个症状因子,反映各种 心理症状有否及其严重程度。 二、填空题 1.社区精神卫生服务始于1958年在南京召开的全国第一次精神病防治会议,迄今已有近50年的历史。会议制定了“积极防治、就地管理、重点收容、开放治疗”的工作方针,提出了药疗、工疗、娱疗及教育疗法相结合的工作方法。 2.1990年12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我国第一部《残疾人保障法》,将精神残疾和智能残疾列入残疾范畴,全国提及残疾人的全力保障,以便于他们平等参与各项社会活动。1991年12月国务院批转《中国残疾人事业八五计划纲要》。 3.1996年国务院批转《中国残疾人事业九五计划纲要》,提出对重性精神病患者开展社会化、开放式、综合性的康复工作。 4.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的主要对象主要涉及一下几类重点人群: ①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预防和干预 ②妇女心理行为问题和精神疾病的研究和干预 ③老年心理健康宣传和精神疾病干预 ④灾后人群、救灾工作中的精神卫生救援 ⑤在职人群、身心残障人士的康复指导 ⑥被监管人群、其他人群的健康普及教育⑦ 5、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的主要任务:1.开展精神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2.开展多种形式的社区精神卫生服务(1)精神疾病的社区医疗,是社区精神卫生的最基本服务形式。(2)精神疾病的社区康复3.培训基层卫生专职或兼职医生4.精神卫生宣教普及精神卫生知识,引导大众正确认识精神疾病与友善对待精神病人。此外,社区精神卫生服务还包括管理、指导、参谋、监察、信息、评估和科研。 6.社区精神卫生的干预模式:个案管理、主动式社区治疗程序、过渡性康复站、自主团体(1)治疗性自助团体(2)心理社会俱乐部综合性康复措施。 7.从事社区精神卫生的护士主要面对 ..轻度或康复期的精神病患者和大量精神正常人群,其需以现代护士素质为基础,兼有社区护士和精神科忽视的双重角色特征。 8.社区精神卫生护士的心理素质:爱心与同情、抗压与包容(“四不”:不畏精神病患者的错乱言行;不计精神病患者的无理相待;不辱精神病患者的病态人格;不戏精神病患者的病态人格;不戏精神病患者的离奇构想)、独立与协作、敏锐与冷静、严谨与灵活。 9.社区精神卫生护士的角色功能:治疗者、管理者、照顾者、辅导者、教育者。 10.精神卫生立法的双重意义:精神卫生立法一方面保护病患就医的权益、病患及家属的人身安全和控告医护违法行为等权利、另一方面也保护医护工作者的从业权益、职业自主权以及正当医护活动中的人身安全等。精神卫生行为,涉及一般法律的广泛内容,又有其自身特殊性。广大从事精神卫生的护士若对法律赋予病患、医护人员的权利等知之不多,必然影响其对病患及自身合法权益的保护。 11.知情同意主要包括4个基本要素:提供信息、信息的理解、做决定的能力、自愿参加 信息的理解是患者做诊疗决定的前提 ..;自愿参加是知情同意过程的目的 ..。 12.精神病患者的知情同意主要指精神病患者在接受诊疗过程中有两种情况需特别加以注意。①具备“做决定能力”的精神病患者,应有其自行完成知情同意过程,也是患者的自身权益;②不具备“做决定能力”的精神病患者,应有其合法代理人或监护人完成知情同意过程,合法代理人或监护人的合理排序通常依次为配偶、父母、其他直系亲属、一般亲属等。 13.判定某人有无知情同意过程的决定能力之参考标准有4:①能否正确理解想换信心;②能否明了自身状况;③能否理性分析其接受诊疗及过程的后果; ④能否正确表达自己决定。 14.失职行为包括延误救治的行为、未尽职守的行为、查对失当的行为、忽略规则的行为、草率文书的行为、违反道德的行为。侵权行为包括剥夺患者权利的行为、泄露患者隐私的行为、侵犯患者身体的非职业行为。侵权行为乃法律追 究的行为,需承担民事责任。后果比失 职行为更严重。 15.1997年3月14日公布、1997年10 月335“ 护人员由于严重失职,造成就诊人员死 亡或者严重损害就诊人员身体健康的, 处3年一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16.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医学标准、个 人经验标准(一指病人的主观体验;二 指观察者的判断)、社会适应标准、心理 测验标准。 17.知觉障碍包括幻觉、错觉和感知综合 障碍。最常出现的知觉障碍是听幻觉。 18.感知综合障碍常见的有事物变性症、 空间知觉障碍、时间感知综合障碍、非 真实感。 19.思维障碍包括思维联想障碍、思维逻 辑障碍、思维内容障碍。思维联想障碍 主要表现在联想结构和联想自主性方 面。 20.情感障碍可具体变现为情感倒错、表 情倒错或矛盾情感。 21.认知功能障碍可具体表现为注意警 觉障碍、记忆障碍、抽象思维障碍、信 息整合障碍、运动协调障碍。 22.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类型可划分为几 个亚型:偏执型、紧张型、青春型、单 纯型。 23.心境障碍首次发病年龄多在16-30岁 之间,≤15岁和≥60 见,女性抑郁症患病率高,但男性抑郁 症自杀率高。生活时间在抑郁症发病中 起“板机作用”,其中丧偶是与抑郁症关 系最密切的应激源。2001年WHO年报 中,抑郁障碍已跃升为全球疾病负担首 位。 24.抑郁发作主要有3歌特点,即情感低 落、思维缓慢和语言动作减少和迟缓。 躁狂发作主要有3个临床症状,即情感 高涨或易激惹、思维奔逸和精神运动型 兴奋,故又称“三高症状”。双相障碍的 临床特点是反复至少两次出现心境和活 动水平明显出现心境和活动水平明显紊 乱的发作,又是表现为心境高涨、精力 充沛和活动增加(躁狂),又是表现为心 境低落、精力减退和活动减少(抑郁)。 发作期间通常以完全缓解位特征。混合 型发作是双相障碍的亚型,指躁狂症状 和抑郁症状在一次发作中同时出现,临 床较为少见,通常是在躁狂与抑郁快速 转相时发生。 25.躁狂发作好发季节春末夏初,抑郁发 作好发季节为秋冬季,双相障碍的躁狂 发作通常起病突然,持续时间2周至4-5 个月不等;抑郁发作持续时间较长,约 6个月。 26.儿童孤独症的4大特征:缺乏对社会 的兴趣和反应;言语障碍;语言形式障 碍或无语言;怪异的动作行为。 27.社会交往障碍是孤独症的核心症状。 语言交流障碍是孤独症的第二大主征。 刻板重复的行为障碍是孤独症的第三大 主征。 28.教育训练和行为治疗是当前儿童孤 独症的主要方法。治疗目的是训练培养 患儿的语言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减少 异常行为。特教培训是治疗孤独症最主 要的方法。目前国际上较为认可的行为 干预方法包括应用行为分析治疗和结构 化教育。 29.老年期痴呆的常见原因是阿尔海默 病AD,约占痴呆病例的50%,其次是 血管性痴呆VD,约占痴呆病例的20% 痴呆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认知功能 缺损、社会生活功能减退、行为和精神 症状三个方面。在门诊中常用简易智力 状态检查(MMSE)初步确定患者是否 存在痴呆。近事记忆障碍是痴呆早期的 突出症状。 31.AD确诊的金标准为病理诊断,胆碱 酯酶抑制剂(AchEI)是目前治疗AD 的首选药物。 32.VD的临床表现①早期症状一般包 括脑衰综合症和轻度认知功能障碍。② 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③痴呆早期核心 症状为记忆障碍,尤以识记障碍、近事 记忆障碍为主,晚期出现远事记忆障碍。 33.在痴呆病例中有10%—15%同时存 在脑血管病变,为混合性痴呆,如果有 证据表明两者同时存在,应该下两个诊 断,若脑血管并先于阿尔芡海默病,则 只诊断为血管性痴呆。 34.我国对自杀行为的分类包括一下4 类:自杀死亡、自杀未遂、准自杀和自 杀观念。1974年美国国立精神卫生研究 所自杀预防研究中心提出了自杀分类: 自杀死亡、自杀未遂及自杀意念。 35.自杀的直接原因可分为精神疾病原 因自杀、躯体疾病原因自杀和非疾病人 群自杀。 36.自杀动机分为人际动机和个人内心 动机,前者企图通过自杀行为使其他人 有所行动或改变,也有用自杀行为表达 其内疚和对别人的歉意,多见于年轻女 性;后者主要在于表达不能满足自我需 要所遭受的压力和刺激,多见于老年人。 37.自杀的处理要点:抢救生命、危机干 预、药物治疗、心理治疗。 36.发现自杀的重要线索有:语言线索、 行为线索、环境线索、综合征线索和自 杀未遂。 37.危机干预常用的 .......“六步法 ...”:明确核 心问题、保证当事者安全、提供情感支 持、开发应对资源、制定康复计划和当 事人的承诺。 38.重复自杀未遂者多见于边缘性人格 障碍、反社会性人格障碍和癔症。 39.危机干预主要包括电话危机干预、面 对面帮助、家庭和社会干预以及书信咨 询干预。 40.Caplan(1964)首先倡导应重视精神障 对精神卫生的实践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41.精神障碍康复有三项基本原则:功能 训练,全面康复,重返社会。 42.应激源分为四类:躯体性应激源、心 理性应激源、文化应激源、社会性应激 源(是最广泛的应激源)。 43.该理论首先由Selye(1956)提出,他根 警戒期、阻抗期和衰竭期3个阶段,称 “整体适应综合征”(GAS)。 44.应激的情绪反应包括焦虑(最常见的 情绪反应)、恐惧、抑郁和愤怒;应激的 行为反应包括逃避与回避、退化与依赖、 敌对与攻击、无助与自怜、物质滥用。 45.人们常用的心理防御机制有:否认、 压抑、反向、退化、转移、合理化、升 华和幽默。 https://www.wendangku.net/doc/4d1942974.html,zarusD的应对定义包含4个要点: ①应对是有目的的努力②应对与自主性 适应性为不同,它被限制为心理应激的 应付③指个体努力处理些什么,无论做 或想,均不涉及所做、所想的对、错④ 应对中处理事物不同于控制或掌握。 47.应对的5个维度:应急过程维度、应 对主体维度、应对指向性维度、健康效 应围堵、应对方式维度。 48.心身疾病不是心理疾病,心身疾病也 非单纯性躯体疾病。 49.心理神经中介、心理神经内分泌和心 理神经免疫学是心理社会因素导致心身 疾病的3个具形态学意义的心理生理中 介机制。 50.冠心病是最常见的心身疾病,原发性 高血压是最早被确认的心身疾病。 51.Alexander最早提出7中经典的心身 疾病。溃疡、溃疡性结肠炎、甲状腺机 能亢进、局限性肠炎、类风湿性关节炎、 原发性高血压、支气管哮喘,并认为他 们与特定的心理行为冲突有关。 52.初产妇在产后3个月内患抑郁症、双 向性情感障碍、精神分裂症及其他精神 性疾患的危险增高。产后抑郁症是常见 的精神疾患,患病率高达1/7。特别是产 后的最初几周。 53.产后抑郁症又可分为产后沮丧、产后 抑郁和产后精神病。 54.一般人认为,3岁左右,进入第一反 抗期;3-4岁是形成人格的基础时期;5 时期称为“童蒙”。幼儿3-4岁开始形成 “自我评价”的概念,4岁时有自我情 绪体验,4-5岁时,开始学习自我控制。 5-6 55.老年人的新界定:年轻的老年人: 60-74;高龄老年人:75-89;长寿老年 人:≥90。老年人的健康标准5个条件: 生活自理、精神健康、躯体俱佳、社会 适应、经济无忧。老年人特有的心态: 怀旧心态、失落心态、焦躁心态、依恋 心态。脑体变化有“四减”感觉共功能 减退、器官功能见底、心智发展减慢; 运动能力减弱。丧偶的老年人精神世界, 大多需要经历3阶段:自责、怀念、恢 复。 1.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表现: 答:(一)早期症状精神分裂症患者 在发病初期、主要症状出现爱年前,可 出现一些非特异性症状。可包括以下几 个方面:类神经衰弱状态、性格改变、 情绪反常、意志减退、零星出现难以理 解的行为,由于早期症状不具特异性、 出现频率较低,加之此时患者其他方面 基本保持正常,且对早期症状有合理化 解释,易被忽略。 (二)核心症状可分为阳性、阴 性症状及认知功能障碍。阳性症状常见 的有知觉障碍、思维障碍、情感障碍、 意志行为障碍阴性症状表现为以下几个 方面:四位频发、情感平淡或淡漠、意 志活动减退。 2.精神分裂症治疗原则: 答:1.目前虽无法根治精神分裂症,但 治疗能减轻或缓解病症,并减少其他疾 病的患病率及死亡率。2.识别分裂症的 促发或延续因素,提倡早期发现,早期 治疗。3.确定药物及其他治疗,制定全 面的全程综合性治疗计划。4.努力取得 病人及其家属的配合,增强执行治疗计 划的依从性。5.精神科医生除直接治疗 病人,还常作为合作伙伴或指导者,以 团队工作方式与其他人员共同根据病人 的需要,最大程度地改善社会功能和提 高生活质量。6.以适合病人及其家属的 方式提供健康教育,并应贯穿整个治疗 过程。 3.精神分裂症各期治疗原则: 答:1.前驱期一旦明确分裂症的前驱 症状,应立即治疗。药物可用于前驱期、 先兆发作,或急性发病的防治以及改善 间歇期症状。2.急性期(1)尽力减轻和 缓解急性症状,重建和恢复病人的社会 功能。(2)尽早使用抗精神病药。(3) 其他药在一种抗精神病药疗效不佳可并 用。(4)紧张症、药物治疗无效或有禁 忌症是,电休克治疗可作为后备手段。 3.恢复期(1)减少对病人的应激、改善 症状(2)心理治疗的支持作用(3)避 免过度逼迫病人完成高水平职业工作, 或实施社会功能,可增加复发危险。4. 康复期(1)保证病人维持和改善功能水 平及生活质量(2)一旦出现早期症状, 应及时干预(3)抗精神病药:长期的药 物治疗计划应针对药物不良反应与复发 风险加以权衡。处罚病人经1年维持治 疗,可尝试停药;多次反复发作者,维 持治疗至少5年甚至终身。 4.精神分裂症的护理措施 答:1.安全和生活护理(1)提供良好 病房环境,严格执行病区安全管理与检 查制度。(2)注意服务态度,建立良好 护患关系(3)减少外界刺激,做好日常 生活护理 2.心理护理配合医生做好支 持性心理治疗和领悟治疗,鼓励病人说 吹对疾病和有关症状的认识及感受。3. 特殊护理(1)了解病情(2)密切观察 和防止病人因幻觉妄想引发自杀、伤人 或走失等意外行为。(3)加强巡视,掌 握住院病人自杀、自伤、不合作、冲动、 出走行为等发生的规律(4)一旦患者发 生自杀、自伤或受伤等意外,应立即隔 离病人,与医生合作实施有效急救措施。 (5)患者发生冲动时,可酌情隔离或保 护约束病人,执行保护约束护理常规, 并及时告知医生采取进一步措施(6)画 着发生出走时,立即报告医生组织力量 及时寻找并通知家属。(7)对木僵病人: 生活护理,维持水电解质能量代谢平衡, 必要时给与鼻饲;预防并发症的护理; 必要时遵医嘱配合医生做ECT,注意观 察治疗作用与不良反应。(8)对意志减 退,退缩淡漠的病人教会病人日常生活 的基本技巧,帮助实施自理生活能力的 训练计划,循序渐进,鼓励其参与工娱 治疗和体育锻炼(9)遵医嘱给各种药物, 严格执行“三查八对”用药治疗制度, 密切观察药物治疗的作用与不良作用。 4.健康教育(1)教会病人和家属知晓分 裂症的基本知识、有关治疗基本知识, 使其明白按医嘱治疗对预防疾病复发或 恶化的重要意义(2)教会病人和家属应 对各种危机的方法,争取病友、家庭和 社会支持。根据病情安排“假出院”以 适应家庭、社会生活。 5.心境障碍的治疗原则 答1.目前还无法根治心境障碍,但治 疗能减轻或缓解病症,并减少其他疾病 的患病率及死亡率。治疗目标是降低发 病的频率、严重性及心理社会性不良后 果,并增强发作间歇期的心理社会功能。 2.加强对心境障碍的心理社会因素的了 解和调整。3.确定药物及其他治疗。4. 治疗应努力取得病人及其家属的配合, 增强病人执行治疗计划的依从性。5.建 立和维持治疗性协作关系。6.意识和病 人的方式提供健康教育,并应贯穿整个 治疗过程。 6.抑郁发作的护理措施: 答:(1)安全和生活护理①提供安静 舒适的病室环境。将自伤,其自杀危险 的病人安置于重点房间,其活动范围不 离护士视线。②严密观察病情,加强沟 通,及早发现自杀先兆,适时帮助其分 析认识精神症状,帮助和鼓励其树立正 向性人生观。因抑郁发作有白重夜轻的 特点,要严密监护早醒的病人防其自杀。 ③保证病人定时足量进食和饮水。④教 会病人应对失眠和早醒的方法,培养自 行按时睡眠的习惯。必要时给与催眠药, 详细记录睡眠时数及用药情况。了解病 人兴趣爱好,鼓励参与易完成,有趣味 的活动,教会病人放松技术。表扬其进 步,减少卧床时间。(2)心理护理①建 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与病人讨论并接纳 其抑郁体验,创造理解和同情的气氛, 鼓励病人诉说自己感受的痛苦和想法。 ②针对相关引述加强心理疏导,每天不 少于2次,每次不少于10分钟。③限制 与其他抑郁病人接触,病防治将抑郁传 给病人。④对躯体化症状,要派出器质 性病变,但避免对每一主诉过度关注; 症状消失时及时鼓励。(3)特殊护理① 抑郁病人有时可出现自杀自伤、不合作、 冲动行为等,必须适当限制,加强巡视, 掌握其发生规律,并于间可能发生的后 果。②一旦病人发生自杀自伤或受伤等 意外,应立即将其隔离,与医生合作实 施有效抢救措施。③鼓励伴幻觉、妄想 者说出异常的感知、思维及所致恶劣情 绪的感受,并讨论应对方式。④遵医嘱 给抗抑郁和抗精神病要,注意观察药物 治疗作用与不良反应。(4)健康教育① 护士应适时运用良好的治疗性护患关系 与沟通技巧,帮助病人确认其异常的思 维、情感和行为表现;减少病人或家属 因模糊观念而焦虑、抑郁,鼓励家属配 合治疗护理;争取病友、家庭和社会支 持。②随着病情的好转,教育病人克服 性格弱点,正确对待疾病、面对未来。 7.躁狂发作的护理措施 答:(1)安全和生活护理①提供安静 舒适的病室环境②建立良好的护患关 系,稳定泵人的情感,保证休息。③引 导鼓励病人暗示料理个人卫生参与收拾 病室卫生;婉转地指正病人异常的打扮, 教会更好地体现个人修养和身份。④让 病人单独进食,减少周围事物对他的干 扰和影响,加强监护防其暴饮暴食。⑤ 引导病人参与其喜爱的活动,并配合恰 当的肯定和鼓励,即增强病人的自尊, 又使病人过剩的精力得以自然疏泄。(2) 特殊护理1)躁狂行为的防范。①提供 安全、宽敞良好的病室环境②分析病人 的合理与不合理要求,适当满足合理要 求。③不采取强制性语言和措施,对其 过激言行不辩论,但不轻易迁就,因势 利导。④做好日常生活护理,减少外界 刺激,鼓励其参加喜欢并可自控的活动, 争取病友、家庭和社会支持。⑤加强巡 视,队友严重躁狂发作的病人安置重病 室,专人护理,严禁单独活动,严加监 护。⑥医护人员有权查阅急性发作期病 人的书信,防止病人在自控能力下降期 间造成权益损失,设置法律纠纷。⑦遵 医嘱给各种对症药物,注意观察药物治 疗作用与副反应。2)病人一旦发生冲动, 应实施有效医疗护理措施,尽快终止和 预防其再度发生冲动行为。3)做好冲动 后患者的心理护理,制定切实可行的针 对性防范措施。(3)心理护理和健康教 育:悬着适当时机让病人认识其情感失 控是病态,能主动调整和行为。 8.人格障碍的分类及临床表现 答:1.偏执型人格障碍以猜疑和偏 执为特点。2.分裂样人格障碍以奇特的 观念或行为或外貌装饰、情感冷漠、人 际关系明显缺陷为特点。3.反社会性人 格障碍以行为不符合社会规范、经常违 法乱纪、对人冷酷无情为特点。4.冲动 性人格障碍以阵发性情感爆发、伴明显 冲动行为为特征,又称攻击型人格障碍。 5.表演性人格障碍以过分感情用事或 夸张言行吸引他人注意特点。6.强迫性 人格障碍以过分要求严格与完美无缺 为特征。7.其它类型如依赖性人格障 碍、焦虑性人格障碍。 9.人格障碍的护理措施 答:1.安全和生活护理2.心理护理

2020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考试《精神卫生护理》试题及答案

精神卫生护理精神卫生护理试题三 、单项选择题(共35 道试题,共70 分。) 1. 病人总是严肃认真、固执、猜疑,属于下列哪种人格障碍? A.偏执性人格障碍 B.反社会性人格障碍 C.边缘型人格障碍 D.冲动性人格障碍 A. B. C. D. 参考答案:A 2. 评估时,最基本、最重要的方法是 A.阅读有关资料B.实验检查C.观察D.交谈 A. B. C. D. 参考答案:D 3. 当病人入住病房时,不适宜的护理行为是 A.满足病人的基本需要 B.尊重病人的个人空间

C.保证病人的安全 D.抵触病人功能失常的应对行为 A. B. C. D. 参考答案:D 4. 三级预防的护理目标是 A.预防精神障碍的发生 B.预防心理障碍的发生 C. 帮助病人最大限度地恢复社会功能 D.早期发现精神疾病病人 A. B. C. D. 参考答案:C 5. 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用药原则是什么? A.开始剂量要大,症状缓解后即停药 B.长时间使用小剂量 C.小剂量开始,逐渐增至治疗量,病情缓解后,继续使用维持量 D.按需要不定期进行剂量调整 A.

B. C. D. 参考答案:C 6. 一高中学生,近1年多来对家人亲友变的冷淡,不上学,不洗澡,不主动更换衣服,对于自己有关的事情表现得无动于衷。这些表现属于哪种精神症状?A.情感低落B.情感淡漠C.情感倒错D.意志缺乏 A. B. C. D. 参考答案:B 7. 与患有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病人谈论创伤时采取下列哪种方式最为合适?A.通过另一个当事人来证实病人所说的话 B.要求病人记下他所说的话 C.专心聆听 D.分散病人的注意力,以减轻病的痛苦 A. B. C. D. 参考答案:C

精神卫生护理学课后复习一

一、单项选择题(共 40 道试题,共 80 分。) 1. 病护治疗关系中介绍期的主要任务是 A.建立融洽和谐关系 B.教给病人社交技术 C.指导病人表现出可接受的行为 D.回顾目标实现情况 A. B. C. D. 满分:2 分 2. 病人把衣服泡在大水缸中,并解释说我要洗涮自己的耻辱,这一症状() A.被害妄想 B. 病理性象征性思维 C.强迫洗涤 D. 离奇行为 A. B. C. D. 满分:2 分 3. 精神障碍的发生与下列哪项无关? A.遗传 B.神经生物化学 C.心理学 D.剖腹产手术 A. B. C. D. 满分:2 分 4. 妄想是() A.亚文化的群体信念 B. 不能被说服的个人病态信念 C.顽固的迷信想法 D. 不能被说服的信念 A. B.

C. D. 满分:2 分 5. 下列哪项不属于精神护理工作人员的角色? A.护理者 B.治疗者 C.导师 D.教师 A. B. C. D. 满分:2 分 6. 主张对精神病患者的照顾质量应与一般内外科病人的照顾质量相同的人士是 A.韦耶 B.菲力普?比奈尔 C.琳达?理查兹 D.维斯 A. B. C. D. 满分:2 分 7. 法国医生菲力普?比奈尔对精神护理的贡献是 A. 将精神疾病分类 B. 主张用人道主义的态度对待精神病患者 C.提出了对精神病患者的服务项目 D.出版了《精神病护理》一书 A. B. C. D. 满分:2 分

8. 某病人自己感到一伸手就可以触到屋顶,这一症状应是( ) A.体感异常 B.幻触 C.感知综合障碍 D.错觉 A. B. C. D. 满分:2 分 9. 除下列哪项外,其余均属于精神护理的范围? A.治疗性工作 B.康复性工作 C.健康教育工作 D.地方病研究工作 A. B. C. D. 满分:2 分 10. 确信自己内心所想的事,未经言语表达却已尽人皆知。这一症状() A.被害妄想 B.夸大妄想 C.内心被揭露感 D.影响妄想 A. B. C. D. 满分:2 分 11. 在下列病护治疗关系的哪个阶段,工作的重点是深入探究病人的症结并帮助病人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A.第一次见面 B.第一次会议 C.介绍期 D.工作期 E.结束期14.在病护治疗关系中最早提出有关结束期话题是在何阶段? A.介绍期 B.工作期 C.结束期 D.最后一次见面 A. B. C.

2019年春季学期精神卫生护理学形成性测验四原题及答案

第四次形考作业(第九至第十一章) 共计10道问答题,每题10分,共100分 一、简述精神发育迟滞的可能病因。 答:精神发育迟滞的病因涉及到生物学和心理社会因素两个方面,其中生物学因素包括以下:1.遗传因素:①染色体数目和结构异常,如唐氏综合征、脆性X染色体综合征;②遗传代谢性疾病,常见的有苯丙酮尿症、半乳糖血症、戈谢氏病等。2.母孕期和围产期有害因素:母孕期患糖尿病、妊娠高血压等疾病,感染各种病毒、细菌,服用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内分泌和代谢系统的药物(如解热镇痛药、抗肿瘤药等),接触铅、汞等毒物和放射线,分娩期前置胎盘、胎儿宫内窘迫等导致胎儿颅脑损伤的并发症等都可能导致精神发育迟滞。此外,母亲妊娠年龄偏大、营养不良、吸烟、饮酒,遭受强烈或长期的心理应激产生持续的情绪抑郁、焦虑等也可能与精神发育迟滞有关。3.出生后有害因素:如新生儿肝炎、新生儿败血症、胎儿颅缝早闭等新生儿疾病。脑炎、脑膜炎等中枢神经系统感染,颅脑外伤,脑缺氧(溺水、窒息、一氧化碳中毒)等所致的脑损伤。4.心理社会因素方面,主要表现在缺乏良性环境刺激或成长早期缺乏文化教育、贫困、与社会隔离等因素对儿童智力发育的严重影响。 二、试述轻、中、重度精神发育迟滞的临床特点。 答:1.轻度①智商在50~69之间,心理年龄约9~12岁;②在发育早期即有发育延迟,特别是语言发育迟缓;③成绩差,但经过努力可以勉强完成小学学业;④无明显语言障碍,但对语言的理解和使用能力差;⑤可学会一定谋生技能,只能从事简单非技术性工作。 2.中度①智商在35~49之间,心理年龄约6~9岁;②自幼智力和运动发育明显迟缓,语言发育差,表现为发音含糊不清,词汇贫乏以致不能完整表达意思。可计算个位数加、减法;③不能适应普通小学就读。能够完成简单劳动,但质量差,效率低;④指导和帮助下可学会自理简单生活。 3.重度①智商在20~34之间,心理年龄约3~6岁;②出生后即有明显发育落后,不能进行有效语言交流,不会计数不能学习;③不会劳动,生活需人照料,无社会行为能力; ④可以有显著的运动损害或其他相关的缺陷,并常合并脑部损害。 三、简述精神发育迟滞与儿童孤独症的鉴别要点。 答:容易将两者混淆的原因有三个。首先,孤独症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语言发育障碍和社会交往障碍,若不仔细询问,很容易将这些症状误认为智能障碍;其次,多数孤独症伴有智力障碍,临床上可能只发现智力低下而忽略了孤独症的症状,将这些孤独症误诊为精神发育迟滞;另外,孤独症的临床表现包括智能和其他认知功能的损害,有时很难区别是孤独症的认知障碍还是精神发育迟滞的临床表现。对于第一种情况只要仔细地询问病史和观察,便可将两者相区别。若患者除智力障碍以外,还有与智力发育水平不相称的突出语言发育问题,

社区服务中心精神病人管理计划

社区服务中心精神病人管理计划根据卫生部提出的社区对精神病人管控工作的目标任务和要求。现就我社区开展精神防治康复工作制定实施方案及做法。 一.任务目标。 在全社区范围内全面开展精神病调查摸底,建档立卡、康复、治疗,尤其是重性精神疾病的建档、随访和信息报告工作,逐步提高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管理治疗率,逐步实现由基础管理转为个案管理目标,降低危险行为发生率。并接受上级机关检查验收。 二.主要措施。 1.建立精神病防治小组,由分管卫生工作的同志任组长全面开展工作。 2.搞好摸底调查,建档立卡,康复治疗指导工作。 3.完成年度下达的新增筛选、复核和登记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指标任务,进行危险性评估,签署参加“管理治疗网络知情同意书”,建立健康档案、立卡。 4.精神病患者的监护人和社会各界都要关心、帮助尊重精神病人,管好精神病人的生活和治疗。 三.具体做法。 1.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精神病防治康复日常工作,摸底调查,建档立卡。配合精神病患者的监护人送往医院诊断及治疗、康复训练。 2.建立社会化工作服务体系,切实做好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充分利用技术资源,发挥基层组织和社区居委会的作用,为精神病人提供医疗康复等方面的服务。 3.做好摸底调查,建档立卡,全面准确掌握社区精神病患者基本情况,重症、轻症、阵发性、先天性、后天性病人,因疾病或家庭遗传性引起精神病和各种疾病引起的病史调查,并按规定时间填写各种调查报表。 4.筛查重症精神疾病患者,签署参加“管理治疗网络知情同意书”,并登记、上报当地疾控中心;登记已确诊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并建立“居民个人健康档案”;在精神卫生医疗机构指导下,定期随访患者,指导患者服药,向患者家庭成员提供护理指导,将随访结果上报卫生部区疾控中心;协助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开展重性精神病患者应急医疗处置;向精神卫生医疗机构转诊疾病复发患者;参与重性精神疾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工作。 5.完成年度下达的对有危险行为倾向的贫困患者提供免费药物治疗,并由上级精神科专科医生每月1次开展服药后免费疗效评价与治疗方案调整;在免费服药治疗患者中至少选择

电大《精神卫生护理学》(本)形成性考核册答案(1-4)

电大《精神卫生护理学》(本)形成性考核册答案(1-4) 《精神卫生护理学》(本)单元作业辅导(1) (一)A1型题(1~17) 每一考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除下列哪项外,其他学科均与精神护理有关?D A.心理学 B.行为医学 C.社会学 D.地理学 E.法学 2.除下列哪项外,其余均属于精神健康的内容?B A.感到生活愉快 B.感到生活紧张 C.有良好的自我概念 D.能正确地评价自己 E.对行为能自我控制 3.精神障碍的发生与下列哪项无关?E A.遗传 B.神经生物化学 C.心理学 D.社会学 E.剖腹产手术 4.法国医生菲力普?比奈尔对精神护理的贡献是B A. 将精神疾病分类 B. 主张用人道主义的态度对待精神病患者 C.提出了对精神病患者的服务项目 D.出版了《精神病护理》一书 E.发明了“治疗性社区”的理论 5.主张对精神病患者的照顾质量应与一般内外科病人的照顾质量相同的人士是C A.韦耶 B.菲力普?比奈尔 C.琳达?理查兹 D.维斯 E.美乐 6.提倡“心因性病因论”,并创立了精神心理分析学派,从而发动了精神医学的第二次革命的人士是E A.菲力普?比奈尔 B.琳达?理查兹 C.克雷丕林

D.韦耶 E.弗洛伊德 7.首次对精神病患者的病因、诊断和治疗进行了大量的分析,并对精神疾病进行分类研究,从而被称为是现代精神病学之父的人士是A A.克雷丕林 B.弗洛伊德 C.韦耶 D.琳达?理查兹 E.菲力普?比奈尔 8.被称为精神医学第三次革命的标志是D A.用人道的态度对待精神病患者 B.结束了用超自然的观点解释精神疾病 C.创立了“心因性病因论”理论 D.使精神卫生运动扩展到社区 E.精神药物的出现 9.具有美国精神护理先驱称号的是下列哪位人士?A A.琳达?理查兹 B.南丁格尔 C.克雷丕林 D.美乐 E.维斯 10.在我国东汉末年,著名医家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中就有关于精神疾病的论述,下列哪项不属于精神疾病范畴?C A.躁 B.狂 C.消渴 D.谵妄 E.癫痫 11.除下列哪项外,其余均属于精神护理的范围?E A.治疗性工作 B.康复性工作 C.健康教育工作 D.公众宣传工作 E.地方病研究工作 12.下列哪项不属于精神护理工作人员的角色?E A.护理者 B.治疗者 C.咨询者 D.教师 E.导师 13.在下列病护治疗关系的哪个阶段,工作的重点是深入探究病人的症结并帮助病人找出解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