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07遥感试题A

2007遥感试题A

2007遥感试题A
2007遥感试题A

遥感复习

A卷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 4 分,共 20 分)

1、遥感

2、空间分辨率

3、图像直方图

4、直接法几何纠正

5、监督分类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答案写在后面的表格里)

1、下列不是遥感的特点是:()

(A)大面积同步观测

(B)时效性

(C)商业性

(D)数据的综合性和可比性

2、当前遥感发展的主要特点中以下不正确的是:()

(A)高分辨率小型商业卫星发展迅速

(B)遥感从定性走向定量

(C)遥感应用不断深化

(D)技术含量高,可以精确的反映地表状况,完全可以代替地面的调查。

3、绝对黑体是指()

(A)某种绝对黑色自然物体

(B)吸收率为1,反射率为0的理想物体

(C)吸收率为0,反射率为1的理想物体

(D)黑色的烟煤

4、太阳辐射和地球辐射的峰值波长为:()

(A)0.48μm和9.66μm

(B) 9.66μm和0.48μm

(C) 2.5μm和5μm

(D)0.5μm和0.8μm

5、以下卫星中哪种卫星的空间分辨率最高()

(A)美国Quick Bird系列卫星

(B)1999年中国发射的中巴资源卫星CBERS-2

(C)装载HRV传感器的法国SPOT系列卫星

(D)1999年美国发射的IKNOS卫星

6、卫星与太阳同步轨道指()

(A)卫星运行周期等于地球的公转周期

(B)卫星运行周期等于地球的自转周期

(C)卫星轨道面朝向太阳的角度保持不变

(D)卫星相对太阳静止不动

7、Choose the band-to-colour assignment (A, B or C, D) that fits true colour composite.

(A)R,G,B => TM1,TM2,TM3

(B)R,G,B => TM2, TM 3, TM 1

(C)R,G,B => TM 4, TM 3, TM 2

(D)R,G,B => TM 3, TM 2, TM 1

8、摄影相片解译标志分直接解译标志和间接解译标志,下列哪一项属于都间接解译标志()

(A)形状和大小

(B)目标地物与环境、时间的关系

(C)阴影和地物周围环境

(D)纹理和目标地物的排列

9、有一种多光谱变换主要针对TM数据河曾经广泛使用的MSS数据。它抓住了地面景物,特别是植被和土壤在多光谱空间中的特征,这对于扩大陆地卫星TM影像数据分析在农业方面的应用有重要意义。它是()

(A)主分量变换

(B)穗帽变换

(C)哈达马变换

(D)比值变换

10、BIL是遥感数字图像的()

(A)按波段顺序依次排列的数据格式

(B)逐行按波段次序排列的数据格式

(C)每个像元按波段次序交叉排列的数据格式

(D)以上都不是

选择题答题表:

三、填空题。(共10

分)

1、MSS的中文名称是;TM的中文名称是。TM传感器中波段属于热红外波段。(3’)

2、卫星的传感器可以倾斜观测,使其重复观测能力由26天提高到1~5天。(1’)

3、大气散射中,当大气中粒子的直径比波长小的多时发生的散射称为。(1’)

4、固体自扫描是用固定的探测元件,通过遥感平台的运动对目标地物进行扫描的一种成像方式。目前常用的探测元件是,它是一种用电荷量表示信号大小,用耦合方式传输信号的探测元件。(1’)

5、遥感信息的复合主要指不同传感器的遥感数据的复合,以及不同时相的遥感数据的复合,不论哪种信息源复合方案,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1’)

6、RS的英文全称是。(1’)

7、在几何纠正过程中,需要控制点建立新旧图像的函数变换关系,增加控制点的数目可以提高校正的精度,当控制点的数目多于系数时,可以用方法通过对控制点数据进行曲面拟合来求系数。(1’)

8、3S集成技术被形象地称作“一个大脑,两只眼睛”,这里一个大脑指的是。(1’)

四、简答题。(七小题,共30分)

1、晴朗的天空为什么呈蓝色。(3分)

2、什么是多普勒效应,在微波遥感可以利用它做什么?(5分)

3、什么是真彩色合成和标准假彩色合成。(4分)

4、根据下图说明土壤的反射光谱特征。(4分)

5、Translate the follow sentences and answer the question.(6分)

This chart shows solar irradiance(太阳辐射) at the top of the atmosphere (solid line) and at sea-level (dotted line). Differences are due to atmospheric effects. Atmospheric windows are regions of relatively low opaqueness(不透射性). Some wavebands act as filters and cut out all incoming radiation.

Question: Which are the impact on remote sensing of atmosphere?

6、在白天和夜间的热红外黑白相片上,水体和道路分别呈什么色调?并解释其原因。(4分)

7、遥感技术在3S中的作用有哪些?(4分)

五、综合题。(两小题,共20分)

1、阅读并回答问题:

Geometric Correction

?All remote sensing imagery is inherently subject to geometric distortions.

?These distortions may be due to several factors, including:

–the perspective of the sensor optics(光学传感器);

–the motion of the scanning system;

–the motion of the platform;

–the platform altitude, attitude, and velocity;

–the terrain relief; and, the curvature and rotation of the Earth.

?Geometric corrections are intended to compensate for these distortions so that the geometric representation of the imagery will be as close as possible to the real world.

(1)翻译上述英文成中文?(3’)

(2)在几何精纠正过程中,使用二元二次多项式进行几何纠正时理论上需要的最小控制点个数是多少?(2’)使用二元N次多项式进行几何纠正时理论上需要的最小控制点个数是又多少?(2’)(3)在确定纠正后图像的边界范围时,假设纠正后图像的最大X、Y坐标和最小X、Y坐标分别是MaxX,MaxY,MinX,MinY,则输出图像的行列数是多少?(2’)

(4)简述几何精纠正的步骤。(3’)

2、下列是几种遥感图像计算机分类的方法,请问哪些属于监督分类,哪些属于非监督分类?并写出其中任三种分类的基本原理。(8’)

多级切割分类法(盒式分类法)、平行管道法、最大似然比分类法、K均值聚类法、K-最邻近判别法、ISODA TA动态聚类法、最小距离分类法

B卷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 4 分,共 20 分)

1、遥感

2、辐射分辨率

3、图像直方图

4、间接法几何纠正

5、非监督分类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答案写在后面的表格里)

1、下列不是微波遥感的特点是:()

(A)全天候、全天时工作

(B)对某些地物具有特殊的波谱特征

(C)分辨率较高,特性明显

(D)对冰、雪、森林、土壤等具有一定的穿透能力

2、当前遥感发展的主要特点中以下不正确的是:()

(A)高分辨率小型商业卫星发展迅速

(B)遥感从定性走向定量

(C)遥感应用不断深化

(D)技术含量高,可以精确的反映地表状况,完全可以代替地面的调查。

3、在热红外相片上,水体相对其他地物在白天呈,在夜间呈。()

(A)暗色调、浅灰色至灰白色

(B)亮色调、浅灰色至灰白色

(C)暗色调、暗灰色至黑色

(D)亮色调、暗灰色至黑色

4、我们可以利用()的方法提取地物的形状特征和空间关系特征,在此基础上识别遥感影像上的目标地物。

(A)结构模式识别

(B)特征变换

(C)模糊数学

(D)计算机自动分类

5、卫星与太阳同步轨道指()

(E)卫星运行周期等于地球的公转周期

(F)卫星运行周期等于地球的自转周期

(G)卫星轨道面朝向太阳的角度保持不变

(H)卫星相对太阳静止不动

6、以下卫星中哪种卫星的空间分辨率最高()

(A)美国Quick Bird系列卫星

(B)1999年中国发射的中巴资源卫星CBERS-2

(C)装载HRV传感器的法国SPOT系列卫星

(D)1999年美国发射的IKNOS卫星

7、BIP是遥感数字图像的()

(E)按波段顺序依次排列的数据格式

(F)逐行按波段次序排列的数据格式

(G)每个像元按波段次序交叉排列的数据格式

(H)以上都不是

8、摄影相片解译标志分直接解译标志和间接解译标志,下列哪一项属于都间接解译标志()

(A)形状和大小

(B)目标地物与环境、时间的关系

(C)阴影和地物周围环境

(D)纹理和目标地物的排列

9、有一种多光谱变换主要针对TM数据河曾经广泛使用的MSS数据。它抓住了地面景物,特别是植被和土壤在多光谱空间中的特征,这对于扩大陆地卫星TM影像数据分析在农业方面的应用有重要意义。它是()

(A)主分量变换

(B)比值变换

(C)哈达马变换

(D)穗帽变换

10、Choose the band-to-colour assignment (A, B or C, D) that fits true colour composite.

(A)R,G,B => TM1,TM2,TM3

(B)R,G,B => TM2, TM 3, TM 1

(C)R,G,B => TM 4, TM 3, TM 2

(D)R,G,B => TM 3, TM 2, TM 1

三、填空题。(共10分)

1、TM的中文名称是;TM传感器中波段属于热红外波段。MSS 的中文名称是。(3’)

2、卫星的传感器可以倾斜观测,使其重复观测能力由26天提高到1~5天。(1’)

3、大气散射中,当大气中粒子的直径与波长相当时发生的散射称为。(1’)

4、在几何纠正过程中,需要控制点建立新旧图像的函数变换关系,增加控制点的数目可以提高校正的精度,当控制点的数目多于系数时,可以用方法通过对控制点数据进行曲面拟合来求系数。(1’)

5、3S集成技术被形象地称作“一个大脑,两只眼睛”,这里一个大脑指的是。(1’)

6、RS的英文全称是。(1’)

7、固体自扫描是用固定的探测元件,通过遥感平台的运动对目标地物进行扫描的一种成像方式。目前常用的探测元件是,它是一种用电荷量表示信号大小,用耦合方式传输信号的探测元件。(1’)

8、遥感信息的复合主要指不同传感器的遥感数据的复合,以及不同时相的遥感数据的复合,不论哪种信息源复合方案,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1’)

四、简答题。(七小题,共30分)

1、什么是真彩色合成和标准假彩色合成。(4分)

2、什么是多普勒效应,在微波遥感可以利用它做什么?(5分)

3、晴朗的天空为什么呈蓝色。(3分)

4、根据下图说明水体的反射光谱特征。(4分)

5、Translate the follow sentences and answer the question.(6分)

A linear stretch involves identifying lower and upper bounds from the histogram (usually the minimum and maximum brightness values in the image) and applying a transformation to stretch this range to fill the full range.

翻译成中文:

Question: Write out the function of linear stretch according to the figure.

(提示:根据上图写出线形拉伸对应的函数,即y=kx+b的形式)

6、如何利用遥感技术探测水体的温度和深度。(4分)

7、遥感技术在3S中的作用有哪些?(4分)

五、综合题。(两小题,共20分)

1、下列是几种遥感图像计算机分类的方法,请问哪些属于监督分类,哪些属于非监督分类?并写出其中任三种分类的基本原理。(8’)

多级切割分类法(盒式分类法)、平行管道法、最大似然比分类法、K均值聚类法、K-最邻近判别法、ISODA TA动态聚类法、最小距离分类法

2、阅读并回答问题:

Geometric Correction

?All remote sensing imagery is inherently subject to geometric distortions.

?These distortions may be due to several factors, including:

–the perspective of the sensor optics(光学传感器);

–the motion of the scanning system;

–the motion of the platform;

–the platform altitude, attitude, and velocity;

–the terrain relief; and, the curvature and rotation of the Earth.

?Geometric corrections are intended to compensate for these distortions so that the geometric representation of the imagery will be as close as possible to the real world.

(5)翻译上述英文成中文?(3’)

(6)在几何精纠正过程中,使用二元二次多项式进行几何纠正时理论上需要的最小控制点个数是多

少?(2’)使用二元N次多项式进行几何纠正时理论上需要的最小控制点个数是又多少?(2’)(7)在确定纠正后图像的边界范围时,假设纠正后图像的最大X、Y坐标和最小X、Y坐标分别是MaxX,MaxY,MinX,MinY,则输出图像的行列数是多少?(2’)

简述几何精纠正的步骤。(3’)

A卷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 4 分,共 20 分)

1、遥感:指在高空和外层空间的各种平台上,运用各种传感器获取反映地表特征的各种数据,通过传输,变换和处理,提取有用的信息,实现研究地物空间形状、位置、性质、变化及其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的一门现代应用技术科学。(4’)

2、空间分辨率:指传感器瞬时视场内所观察到的地面场元的宽度。(4’)

3、图像直方图:以每个像元为单位,表示图像中各亮度值或亮度值区间像元出现的频率的分布图。(4’)

4、直接法几何纠正:所谓直接纠正法,是从原始图像阵列出发,按行列的顺序依次对每个原始像素点位求其在地面坐标系中的正确位置。(4’)

5、监督分类: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实验区或训练区,用训练区中已知地面各类地物样本的光谱特性来“训练”计算机,获得识别各类地物的判别函数或模式,并以此对未知地区的像元进行分类处理,分别归入到已知的类别中。(4’)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三、填空题。(共10分)

1、多光谱扫描仪专题制图仪TM6 (3’)

2、SPOT (1’)

3、瑞利散射。(1’)

4、CDD(Charge Coupled Device)(1’)

5、几何配准。(1’)

6、remote sensing (1’)

7、最小二乘法(1’)

8、GIS技术。(1’)

四、简答题。(七小题,共30分)

1、晴朗的天空为什么呈蓝色。(3分)

答案及评分标准:当太阳光射入大气层后,遇到大气分子和悬浮在大气中的微粒,就会发生散射。(1’)根据瑞利散射定律,(1’)太阳光谱中的波长较短的紫、蓝、青等颜色的光最容易散射出来,而波长较长的红、橙、黄等颜色的光透射能力很强。(1’)因此,我们看到晴朗的天空总是呈蔚蓝色。

2、什么是多普勒效应,在微波遥感可以利用它做什么?(5分)

答案及评分标准:波在波源移向观察者时频率变高,而在波源远离观察者时频率变低。(2’)

在微波遥感中可以利用多普勒效应测定运动物体的速度(1’);

合成孔径雷达成像利用了多普勒效应。(2’)

3、什么是真彩色合成和标准假彩色合成。(4分)

答案及评分标准:当三幅影像的工作波段分别为红、绿、蓝时,同时分别对应赋予红色、绿色、蓝色,合成后的影像十分接近自然界的色彩,称为真彩色合成。(2’)近红外波段赋予红色、红光波段赋予绿色,绿光波段赋予蓝色,进行彩色合成称为标准假彩色合成。(2’)

4、根据下图说明土壤的反射光谱特征。(4分)

答案及评分标准:(1)反射率没有明显的峰值和谷值,曲线比较平滑;(2’)

(2)土质越细反射率越高;(1’)

(3)有机质含量越高和含水量越高反射率越低。(2’)

5、Translate the follow sentences and answer the question.(6分)

This chart shows solar irradiance(太阳辐射) at the top of the atmosphere (solid line) and at sea-level (dotted line). Differences are due to atmospheric effects. Atmospheric windows are regions of relatively low opaqueness(不透射性). Some wavebands act as filters and cut out all incoming radiation.

Question: Which are the impact on remote sensing of atmosphere?

答案及评分标准:

翻译中文:这个图显示了在大气层外(实线表示)和在海平面(虚线表示)的太阳光的辐射量。两条线不同是因为大气效应。大气窗口是一个相对透射性较高的波段区域,图中有些波段被全部吸收。(3’)

大气对遥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某些电磁波段被吸收或散射,使其透过率下降,不适合成为遥感使用的电磁波段。(1’)

大气对太阳辐射主要吸收带为

氧气:小于0.2 μm;0.155为峰值。高空遥感很少使用紫外波段的原因。

臭氧:数量极少,但吸收很强。0.2~0.36 μm,0.6 μm,两个吸收带;对航空遥感影响不大。

水:吸收太阳辐射能量最强的介质。到处都是吸收带。主要的吸收带处在红外和可见光的红光部分。因此,水对红外遥感有极大的影响。

二氧化碳:量少;吸收作用主要在红外区内。可以忽略不计。(1’)

二是大气的散射。大气散射集中在太阳辐射能量最强的可见光区。因此,散射是太阳辐射衰减的主要原因。(1’)

6、在白天和夜间的热红外黑白相片上,水体和道路分别呈什么色调?并解释其原因。

答案及评分标准:

热红外像片记录了地物发射热红外线的强度,地物发射热红外的强度与地物的发射率和温度相关。(1’)在白天,道路的影像呈浅灰色至白色,这是因为构成道路的水泥、沥青等建筑材料,白天接受了大量

太阳热能,又很快转换为热辐射的缘故;水体呈暗色调,这是由于水体具有良好的传热性,一般呈暗色调。(2’)

到了晚上水体呈浅灰色至灰白色,而道路呈现暗色调,这因为水体热量大,散热慢,温度较高,而道路在夜间散热快,温度较低。(2’)

7、遥感技术在3S中的作用有哪些?

答案及评分标准:遥感在3S技术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GIS数据库的数据源;(2’)

2.利用遥感数字影像获取地面高程,更新GIS中的高程数据。(2’)

五、综合题。(两小题,共20分)

1、阅读并回答问题:

答案及评分标准:

(1)几何校正

所有的遥感图像都会直接受到几何变形的影响。这些几何变形可能是由以下几种因素造成的,包括光学传感器方面的因素;扫描系统的运动;平台的运动;平台的高度、角度和速率;地形的起伏;地球自转曲率的影响。几何纠正的目的就是纠正这些几何变形使图像尽可能接近真实世界。(3’)

(2)6个;(2分)(N+1)*(N+2)/2(2分)

(3)行数=INT(MaxY-MinY)/空间分辨率(1分);列数=INT(MaxX-MinX)/空间分辨率。(1分)(4)几何精纠正的步骤为:

(a)选择若干控制点(同名点);(0.5’)

(b)选择合适的坐标变换函数式;(0.5’)

(c)代入控制点求出坐标变换函数式的系数,确立坐标变换函数式;(0.5’)

(d)确定新图像的大小范围;(0.5’)

(e)确定新图像宽度和高度.(0.5’)

2、

答案及评分标准:

属于监督分类法的有:多级切割分类法(盒式分类法)、最大似然比分类法、K-最邻近判别法、最小距离分类法;(2’)

属于非监督分类法的有:平行管道法、K均值聚类法、ISODA TA动态聚类法。(2’)

基本原理:(下列方法任写三个即可,共4分)

多级切割分类法(盒式分类法):通过设定在各轴上的一系列分割点,将多维特征空间划分成分别对应不同分类类别的互不重叠的特征字空间的分类方法。

平行管道法:

最大似然比分类法:通过求出每个像素对于各类别的归属概率,把该像素分到归属概率最大的类别中去的方法。

K均值聚类法:

第一步:适当选取m个类的初始中心Z(1)1, Z(1)2,Z(1)3,……

第二步:对所有样本按最小距离法(到哪一类中心的距离最小就属于哪一类)分到每一个类中去。

第三步:根据上一步的分类结果,重新计算每一类的聚类中心。

第四步:比较聚类中心是否发生改变,如果都不变,分类结束,否则转到第二步迭代。

K-最邻近判别法:在特征空间中,以某待分类随机向量X为中心,确定一个搜索范围(如半径为R的超球),找到包括在搜索范围内的k个最邻近点,k=k1+k2+…+km.其中ki表示来自第Wi类的母体,设该母体的已有抽样数为Ni,分类系统的总抽样数为N=N1+N2+…+Nm(m为类别数)。

ISODAT A动态聚类法:在初始状态给出图像粗糙的分类,然后基于一定原则在类别间重新组合样本,直到分类比较合理为止。

最小距离分类法:以特征空间中的距离作为像素分类的依据,包括最小距离法和最近邻域分类法。

B卷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 4 分,共 20 分)

答案及评分标准:

1、遥感:指在高空和外层空间的各种平台上,运用各种传感器获取反映地表特征的各种数据,通过传输,变换和处理,提取有用的信息,实现研究地物空间形状、位置、性质、变化及其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的一门现代应用技术科学。(4’)

2、辐射分辨率:辐射分辨率是指传感器接受波谱信号时,能分辨的最小辐射度差。在遥感图像上表现为每一像元的辐射量化级。(4’)

3、图像直方图:以每个像元为单位,表示图像中各亮度值或亮度值区间像元出现的频率(或者出现的个数)的分布图。(4’)

4、间接法几何纠正:所谓间接法纠正法,是从空白的输出图像阵列出发,亦按行列的顺序依次对每个输出像素点位反求其原始图像坐标中的位置。(4’)

5、非监督分类:人们事先对分类过程不施加任何的先验知识,而仅凭遥感影像地物的光谱特征的分布规律,即自然聚类的特征进行“盲目”的分类。其分类的结果只是对不同类别达到了分区,但并不能确定类别属性,其类别的属性是通过分类结束后目视判读或实地调查确定的。(4’)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三、填空题。(共10分)

1、专题制图仪TM6 多光谱扫描仪。(3’)

2、SPOT (1’)

3、米氏散射。(1’)

4、最小二乘法(1’)

5、GIS技术。(1’)

6、Remoting sensing (1’)

7 CCD(Charge Coupled Device)(1’)

8、配准(几何匹配) 。(1’)

四、简答题。(七小题,共30分)

1、什么是真彩色合成和标准假彩色合成。

答案及评分标准: 当三幅影像的工作波段分别为红、绿、蓝时,同时分别对应赋予红色、绿色、蓝色,合成后的影像十分接近自然界的色彩,称为真彩色合成。(2’)近红外波段赋予红色、红光波段赋予绿

色,绿光波段赋予蓝色,进行彩色合成称为标准假彩色合成。(2’)

2、什么是多普勒效应,在微波遥感可以利用它做什么?(5分)

答案及评分标准:波在波源移向观察者时频率变高,而在波源远离观察者时频率变低。(2’)

在微波遥感中可以利用多普勒效应测定运动物体的速度(1’);

合成孔径雷达成像利用了多普勒效应。(2’)

3、晴朗的天空为什么呈蓝色。

答案及评分标准:当太阳光射入大气层后,遇到大气分子和悬浮在大气中的微粒,就会发生散射。(1’)

根据瑞利散射定律,(1’)太阳光谱中的波长较短的紫、蓝、青等颜色的光最容易散射出来,而波长较长的红、橙、黄等颜色的光透射能力很强。(1’)因此,我们看到晴朗的天空总是呈蔚蓝色。

4、根据下图说明水体的反射光谱特征。

答案及评分标准:水在近红外、中红外波段有很强的吸收带,反射率几乎为零(2’);叶绿色含量增加时近红外波段明显抬升。(2’)

5、Translate the follow sentences and answer the question.

A linear stretch involves identifying lower and upper bounds from the histogram (usually the minimum and maximum brightness values in the image) and applying a transformation to stretch this range to fill the full range.

翻译成中文:

Question: Write out the function of linear stretch according to the figure.

线性拉伸的一种方法将直方图上最高最低边界(通常是图像上最大最小亮度值),变换拉伸到整个灰阶范围。

设原始图像灰度X,,拉伸后灰度为Y。

则有0=84*k+b

255=153*k+b

解出k=85/23(≈3.70),b=7140/23(≈310.43)(2分)

线性变换函数为85*X-23*Y +7140=0(其他变换形式也对,1分)

6、如何利用遥感技术探测水体的温度和深度。

答案及评分标准:

水温的探测:根据热红外传感器的温度定标,可在热红外影像上反演出水体的温度。(2分)

水深的探测:当水体含沙量较低时,可以利用蓝光波段与绿光波段的比值,求出相对水深。

水深的探测受泥沙、污染以及气候条件等因素的影响较大,故应用时应综合考虑,根据不同条件,建立分析模型。(2分)

7、遥感技术在3S中的作用有哪些?

答案及评分标准:

遥感在3S技术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GIS数据库的数据源;(2’)

2.利用遥感数字影像获取地面高程,更新GIS中的高程数据。(2’)

五、综合题。(两小题,共20分)

1.答案及评分标准:

属于监督分类法的有:多级切割分类法(盒式分类法)、最大似然比分类法、K-最邻近判别法、最小距离分类法;(2’)

属于非监督分类法的有:平行管道法、K均值聚类法、ISODA TA动态聚类法。(2’)

基本原理:(下列方法任写三个即可,共4分)

多级切割分类法(盒式分类法):通过设定在各轴上的一系列分割点,将多维特征空间划分成分别对应不同分类类别的互不重叠的特征字空间的分类方法。

平行管道法:

最大似然比分类法:通过求出每个像素对于各类别的归属概率,把该像素分到归属概率最大的类别中去的方法。

K均值聚类法:

第一步:适当选取m个类的初始中心Z(1)1, Z(1)2,Z(1)3,……

第二步:对所有样本按最小距离法(到哪一类中心的距离最小就属于哪一类)分到每一个类中去。

第三步:根据上一步的分类结果,重新计算每一类的聚类中心。

第四步:比较聚类中心是否发生改变,如果都不变,分类结束,否则转到第二步迭代。

K-最邻近判别法:在特征空间中,以某待分类随机向量X为中心,确定一个搜索范围(如半径为R的超球),找到包括在搜索范围内的k个最邻近点,k=k1+k2+…+km.其中ki表示来自第Wi类的母体,设该母体的已有抽样数为Ni,分类系统的总抽样数为N=N1+N2+…+Nm(m为类别数)。

ISODAT A动态聚类法:在初始状态给出图像粗糙的分类,然后基于一定原则在类别间重新组合样本,直到分类比较合理为止。

最小距离分类法:以特征空间中的距离作为像素分类的依据,包括最小距离法和最近邻域分类法。《遥感技术》复习思考题

第一章概论

1. 什么是遥感?国内外对遥感的多种定义有什么异同点?

2. 根据你对遥感技术的理解,谈谈遥感技术系统的组成。

3. 试述遥感在资源清查与环境监测中的作用。

4. 遥感的基本概念是什么?

5. 遥感探测系统包括哪几个部分?

6. 作为对地观测系统,遥感与常规手段相比有什么特点?

7. 中国遥感事业的成就表现在哪些方面,有何特点?

第二章遥感物理基础

1、电磁波谱由哪些不同特性的电磁波组成?它们有哪些不同点,又有哪些共性?

2、物体辐射通量密度与哪些因素有关?常温下黑体的辐射峰值波长是多少?

3、叙述沙土、植物和水的光谱反射率随波长变化的一般规律。

4、地物光谱反射率受哪些主要的因素影响?

5、何为大气窗口?分析形成大气窗口的原因,并列出用于从空间对地面遥感的大气窗口的波长范围。

第三章遥感成像原理与遥感图像特征

1、以Landsat-1为例,说明遥感卫星轨道的四大特点及其在遥感中的作用。

2、获得传感器姿态的方法有哪些?简述其原理。

3、简述遥感平台的发展趋势。

4、LANDSAT系列卫星、SPOT系列卫星、RADARSAT系列卫星传感器各有何特点?

5、微波遥感的特点有哪些?

6、按传感器的工作波段可把遥感划分为哪几种类型?

7、试述NOAA气象卫星的轨道特征和卫星传感器AVHRR各通道的作用。

8、按传感器的工作波段可把遥感划分为哪几种类型?

9、说明美国陆地卫星MSS图像的光谱效应。

10、根据传感器的工作波段可将遥感分为哪几类?

11、遥感图象的分辨率有几种描述?其意义各是什么?

12、光机扫描成像与CCD成像的比较。

13、我国“风云一号”系列气象卫星是极轨气象卫星,其中“风云一号C星”及“风云一号D星”携带的多通道可见红外扫描辐射计(MVISR) 有10个通道,各通道波长如下表。请谈谈这些探测波段在陆地地表遥感中的用途。

14、扫描成像的基本原理是什么?扫描图像与摄影图像有何区别?

15、微波成像与摄影、扫描成像有何本质的区别?

16、如何评价遥感图像的质量?

第四章遥感图像处理

1.叙述中心投影的航空像片,MSS多光谱扫描仪影像,SPOT的HRV推扫式影像和真实孔径侧视雷达图像的几何特征。

2.叙述最邻近法、双线性内插、双三次卷积重采样原理(可作图说明)和优缺点。

3.两幅影像进行数字镶嵌应解决哪些关键问题?解决的基本方法是什么?

4.叙述多项式拟合法纠正卫星图像的原理和步骤。

5.多项式拟合法选用一次项、二次项和三次项,各纠正遥感图像中的哪些变形误差?

6.多项式拟合法平差后精度应控制在什么范围内?超限了怎么办?

7.叙述共线方程法纠正SPOT卫星图像的原理和步骤。

8.叙述数字图像镶嵌的过程。

9.画出各个外方位元素变化引起的图形变化情况

12、叙述光学影像与数字影像的关系和不同点。

13、怎样才能将光学影像变成数字影像。

14、叙述空间域图像与频率域图像的关系和不同点。

15、叙述储存遥感图像有哪几种方法,列举2—3种数字图像存储格式,并说明其特点。

16、叙述3S集成的形式和作用。

17、根据辐射传输方程,指出传感器接收的能量包含哪几方面,辐射误差及辐射误差纠正内容是什么,

18、简述遥感数字影像增强处理的目的,例举一种增强处理方法,说明其原理和步骤。

19、什么是遥感图像大气校正?为什么要进行遥感图像大气校正?

请以多光谱扫描仪(MSS)资料为例,说明大气校正的原理和方法。

20、以美国陆地卫星TM图像的波段为例,分别说明遥感图像的真彩色合成与假彩色合成方案。与真彩色合成图像相比,假彩色合成图像在地物识别上有何优越性?

21、叙述美国陆地卫星ETM图像分辨率30米的5、4、3波段影像与分辨率15米的全色影像进行融合的步骤和方法。

22、Note that clouds, snow on the mountains, and light desert soils (right center) all appear white in the false color composite image and the three black and white filter images. There are several areas of bright to medium red in the f.c. composite. Try to find their corresponding locations in the three filter images and be aware of their gray levels.

第五章遥感图像目视解译与制图

1、遥感图像判读主要应用景物的哪些特征?

2、何为传感器的空间分辨率、辐射分辨率、光谱分辨率?

3、叙述TM多光谱图像的几何特征和辐射特征。

4、叙述地物光谱特性曲线与波谱响应曲线之间的关系和不同点?

5、举例说明为什么多光谱图像比单波段图像能判读出更多的信息?

6、叙述热红外图像的几何特征和辐射特征。

7、叙述侧视雷达图像的几何特征和辐射特征。

8、谈谈你对遥感影像解译标志的理解。

9、遥感技术识别地物的原理。

10、在标准假彩色合成图象上怎样识别地物类别?

第六章遥感数字图像计算机解译

1、什么叫特征空间?地物在特征空间聚类有哪些特性?

2、作图并说明遥感影像主分量变换的原理和它在遥感中的主要作用。

3、叙述生物量指标变换的原理及其作用。

4、为什么要进行特征选择?列举几种特征选择的主要方法和原理。

5、叙述监督分类与非监督分类的区别。

6、叙述最大似然法分类原理及存在的缺点。

7、叙述最小距离法分类的原理和步骤。

8、叙述ISODATA法非监督分类的原理和步骤。

9、叙述图像增强中的平滑处理与分类后的平滑处理的异同点。

10、述改善仅用光谱特征的统计模式识别自动分类的主要方法和基本原理。

11、遥感数字图象处理有几种主要方法?简述它们的原理和特点。

12、比较监督分类与非监督分类的优缺点。

13、遥感图像特征抽取主要有几种方法;什么条件下可以使用特征抽取方法?举例说明。第七章遥感应用

1、举例说明制作不同比例尺卫星影像地图时怎样选择遥感图像?

2、叙述遥感监测南极冰川流速和流量的基本方法。

3、中国南方草场三级分类的内容是什么?TM影像可能提取出哪些信息?

4、叙述遥感调查中国南方草场资源的基本方法。

5、叙述遥感考古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6、叙述遥感探测南极陨石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7、哪些因素影响遥感方法提取冰面高程的精度?为什么?

8、叙述遥感方法预报南极陨石富集区的方法。

9、岩石的反射光谱特征是什么?如何对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的影像进行识别?

10、如何进行地质构造识别?

11、水体的光谱特征是什么?水体识别可包括哪些内容?

12、植物的光谱特征是什么?如何区分植物类型,监测植物长势?

13、作物估产的原理和方法是什么?

14、土壤的光谱特性是什么?如何进行土类的识别?

15、何为高光谱遥感?它与传统遥感手段有何区别?

16、高光谱提取地质矿物成分的主要技术方法是什么?

17、高光谱在植被研究中有哪些应有?主要技术方法是什么?

第八章遥感、地理信息系统与全球定位系统综合应用

1. GIS、RS、GPS在“3S”技术中的作用是什么?

2. “3S”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是什么?试举数例。

3. 通过查阅资料设计出“3S”技术支持下的车辆导航系统。

4. 简述“3S”技术支持下的“精细农业”。

传播学选择题及答案

1、传播学之父就是(A)?A、施拉姆B、勒温C、拉扎斯菲尔德D、拉斯韦尔1、传播得信息交流过程就是(A)?A、互动得B、主动得C、被动得D、能动得?2、在传播学研究中,正式调查所采用得抽样形式一般都就是(B) A、非随机抽样 B、随机抽样 C、分层抽样 D、雪球抽样?3、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属于(B) A、群体传播B、大众传播C、组织传播D、人际传播 4。1948年,拉斯韦尔在《传播在社会中得结构与功能》一文中首次提出了( B)?A。大众传播学得概念B。传播得5W模式C。政治传播得概念D.内容分析法?5.从参与者得角色来说,网络传播不同于大众传播得就是(B)?A.参与者即传播者B.信息传播者与信息接受者得角色可不断进行互换C。网络用户都以充当信息传播者为目标D.网络用户都就是信息观察者?6、我们把传播过程中产生信息得过程与行为称为(A)?A制码B编码C译码D释码 7、(B)得主要方式就是对外出版、对外广播、对外电视传播、信息高速公路?A 大众传播B国际传播C全球传播D网络传播 8、信息表现形式有语言、符号、(B)?A文字B图像C声音D雕塑?9、符号最基本得特点在于它得(B)?A普遍性B、抽象性C、有效性D、指说性?10、直接导致“魔弹”被否定得理论就是(A) A.有限效果论B、新得强效力论C、适度效果论D、信源得可信效果论 1、以下哪一种不属于传播者与受众得关系(D)? A、支配得关系 B、疏离得关系 C、圈层得关系 D、友善得关系 2、以下哪一种不就是我们必须遵循得传播原则(B)??A、可信性原则B、可行性原则C、适时性原则D、适量性原则

3、以下哪一种不属于传播者得特点(D)??A、集体性B、复杂性C、自主性 D、好奇性?4、以下哪一种不属于传播者得责任(B)??A、契约性责任B、使命性责任C、国际性责任D、法规性责任?5、当今世界,信息侵略-(B)—.?A、还未来临B、已成事实C、会导致战争爆发D、让黑客受益 6、语言就是社会约定俗成得并且就是比较高级与复杂得(C)。?A、艺术B、信息C、符号D、媒介 7、让受众透过媒介经常瞧到您,可以增强(A)。 A、熟知性 B、接近性 C、可信性 D、权威性 8、-(A)-就是指记者可以通过一切正当得手段自由采访新闻得权力。?A、采访权B、报道权C、批评权D、安全保护权?9、最重要得守门行为出现在媒介组织内部,守门得过程应该分为新闻采集与—(C)-两个阶段。?A、新闻剪辑B、新闻美化C、新闻加工D、新闻删选?10、如果在传播学得研究中,对于个人特点过分强调或就是对于传播模式无原则无休止争论得话,真正受到伤害得将就是—(A)—.?A、传播学B、社会C、某个传播学者D、广大人民查瞧全部条评论〉>我也说一句 1、“守门行为”与“守门人”概念就是由下列哪位学者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提出得?(B) A、施拉姆 B、勒温C、拉斯韦尔D、霍夫兰?2、《论出版自由》得作者就是(A)?A、弥尔顿B、卢梭 C、约翰·穆勒D、伏尔泰 3、拉斯韦尔传播模式得第三个环节就是(D)?A、谁B、对谁C、说什么D、通过什么渠道?4、不接受自变量作用得实验对象在控制实验中构成(D) ?A、“控制组” B、“实验组” C、“观测组”D、“对照组"?5、西方学者提出得报刊四种

传播学期末考试题目

下笔如有神读书破万卷课后练习(二) 单项选择题及参考答案 在下列每小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或最佳答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0分 1.“企业文化”的概念及理论是建立在何种传播层次上的( C )A.人际传播 B.群体传播 D.大众传播组织传播 C.2.受众对大众传播的社会控制,主要是通过(C)来实现的 A.抵制 B.来电、来函 C.反馈 D.质询 3.(B)事实上是传播研究的最集中的领域之一 A.传播媒介 B.传播效果 C.传播对象 D.传播发展4.控制研究是对“5w”模式中第几个因素的研究和探讨( A) A.一 B.二 C.三 D.四 5.“把关人”这个概念是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A)首先提出的A.卢因B.德弗勒C.施拉姆D.波特 ( B ) .媒介中的广告对媒介而言属哪种控制形式6. 下笔如有神读书破万卷 B.经济控制A.政治控制 受众控制C.文化控制 D.

是所有传播活动的基础即最基本的层次7.(C)大众传播 C.人内传播 D.A.人际传播 B.群体传播属于循环化的传播模式 D )8.下列(.申农——韦弗模式.施拉姆模式 B A D.奥斯古德与施拉姆模式.守门人模式C .传播学的集大成者是(D )9 D.施拉姆卢因 C.拉扎斯菲尔德A.拉斯韦尔 B. 。(C)10.传播学“五个W”公式的创始人是.拉扎斯菲尔德.卡尔·霍夫兰 B A D.施拉姆.哈罗德·拉斯韦尔C 为研究对象).广义的传播学以人类(B11A.社会 B.一切传播行为 C.心理 D.信息交流 12.赖特对传播社会功能的重要补充和阐述是( A) A.娱乐功能 文化传递功能B. 下笔如有神读书破万卷 C.授予地位功能 D.麻醉精神的功能失调 13.“议程设置功能”假说暗示的媒介观是( B ) A.“镜子”式的反映 B.从事“环境再构成作业”的机构 C.权利的工具 D.群众的喉舌 14.“沉默的螺旋”理论认为大众传播通过营造( B)来影响和制约舆论。 A.意见领袖 B.意见环境 C.议程设置 D.两级传播

大学《传播学概论》试卷及答案

《传播学概论》课程期末考试 (2011—2012学年 第1学期) 本科 专科□ A 卷□ B 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个人接受外部信息并在人体内部进行信息处理的活动通常被称为( ) A.群体传播 B.人际传播 C.自我传播 D.组织传播 2.著名的“三论”当中,控制论的创始人是下面哪位( ) A. 香农 B.库利 C. 威纳 D.米德 3. 传播学研究的内容很多,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分支是( ) A.大众传播学 B.人际传播学 C.自我传播学 D. 组织传播学 4. “媒介即讯息”这一著名论断是谁提出的( ) A.拉斯维尔 B.麦克卢汉

C.施拉姆 D.香农 5.拉斯韦尔模式的第1个环节是() A.谁 B.对谁 C.通过什么渠道 D.说了什么 6. 最早提出来“把关人”理论的是() A.拉斯维尔 B.卢因 C.拉扎斯菲尔德 D.施拉姆 7.小米对小李说:“明天周末,我们去看电影吧?”这句话中,小米是一个基本 传播过程中的哪个环节() A.反馈 B.媒介 C.传者 D.受传者 8.在《人民的选择》中,拉扎斯菲尔德等提出一个重要概念是()。A.拟态环境的环境化B.“意见领袖” C.主我与客我理论D.休眠效果 9.下面哪个理论是由德国社会学家诺依曼提出来的()。 A.“传播流”B.“信息流” C.“沉默的螺旋”D.“媒介即讯息” 10. 最早提出“两级传播”这一观点的是()。 A.拉斯维尔 B.拉扎斯菲尔德 C.库尔特·卢因 D.卡尔·霍夫兰 11.在香农—韦弗的传播过程模式中,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概念是() A.反馈 B.噪音

最新传播学期末考试题目!

课后练习(二) 单项选择题及参考答案 在下列每小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或最佳答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0分 1.“企业文化”的概念及理论是建立在何种传播层次上的(C ) A.人际传播 B.群体传播 C.组织传播 D.大众传播 2.受众对大众传播的社会控制,主要是通过(C)来实现的 A.抵制B .来电、来函C .反馈D .质询 3.(B)事实上是传播研究的最集中的领域之一 A.传播媒介B .传播效果C .传播对象D .传播发展 4.控制研究是对“ 5W'模式中第几个因素的研究和探讨(A ) A. 一 B.二 C.三 D.四 5.“把关人”这个概念是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A)首先提出的

A.卢因 B.德弗勒 C.施拉姆 D.波特 6.媒介中的广告对媒介而言属哪种控制形式(B ) A.政治控制 B.经济控制 C.文化控制 D.受众控制 7.(C)是所有传播活动的基础即最基本的层次 A.人际传播 B.群体传播 C.人内传播 D.大众传播 8下列(D)属于循环化的传播模式 A.施拉姆模式B .申农——韦弗模式 C.守门人模式D .奥斯古德与施拉姆模式 9.传播学的集大成者是(D ) A.拉斯韦尔 B.卢因 C.拉扎斯菲尔德 D.施拉姆 10.传播学“五个W公式的创始人是(C)。 A .卡尔?霍夫兰 B .拉扎斯菲尔德 C.哈罗德?拉斯韦尔 D .施拉姆 11.广义的传播学以人类(B)为研究对象 A.社会 B. 一切传播行为 C .心理D .信息交流

12.赖特对传播社会功能的重要补充和阐述是(A) A.娱乐功能 B.文化传递功能 C.授予地位功能 D.麻醉精神的功能失调 13.“议程设置功能”假说暗示的媒介观是(B ) A.“镜子”式的反映 B.从事“环境再构成作业”的机构 C.权利的工具 D.群众的喉舌 14?“沉默的螺旋”理论认为大众传播通过营造(B)来影响和制约舆 论。 A.意见领袖 B.意见环境 C.议程设置 D.两级传播 15.拉扎斯菲尔德在传播学领域的代表作是(C ) A.《理解媒介》B .《舆论学》 C.《人民的选择》D .《传播与说服》 16.在《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一文中,总结出传播的三种主要社会功能的学者是(A ) A.拉斯韦尔B .赖特

传播学选择题及答案

1.传播学之父是(A) A.施拉姆 B.勒温 C.拉扎斯菲尔德 D.拉斯韦尔 1、传播的信息交流过程是(A) A、互动的 B、主动的 C、被动的 D、能动的 2、在传播学研究中,正式调查所采用的抽样形式一般都是(B) A、非随机抽样 B、随机抽样 C、分层抽样 D、雪球抽样 3、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属于(B) A、群体传播 B、大众传播 C、组织传播 D、人际传播 4.1948年,拉斯韦尔在《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和功能》一文中首次提出了(B)A.大众传播学的概念B.传播的5W模式C.政治传播的概念D.容分析法5.从参与者的角色来说,网络传播不同于大众传播的是(B) A.参与者即传播者B.信息传播者和信息接受者的角色可不断进行互换C.网络用户都以充当信息传播者为目标D.网络用户都是信息观察者 6.我们把传播过程中产生信息的过程和行为称为(A) A制码B编码C译码D释码 7.(B)的主要方式是对外出版、对外广播、对外电视传播、信息高速公路 A大众传播B国际传播C全球传播D网络传播 8.信息表现形式有语言、符号、(B) A文字B图像C声音D雕塑 9、符号最基本的特点在于它的(B) A普遍性B.抽象性 C.有效性D.指说性 10、直接导致“魔弹”被否定的理论是(A) A.有限效果论B.新的强效力论C.适度效果论D.信源的可信效果论

1. 以下哪一种不属于传播者与受众的关系(D)? A. 支配的关系 B.疏离的关系 C.圈层的关系 D.友善的关系 2. 以下哪一种不是我们必须遵循的传播原则(B)? A. 可信性原则 B.可行性原则 C. 适时性原则 D.适量性原则 3. 以下哪一种不属于传播者的特点(D)? A. 集体性 B.复杂性 C.自主性 D.好奇性 4. 以下哪一种不属于传播者的责任(B)? A. 契约性责任 B.使命性责任 C.国际性责任 D.法规性责任 5. 当今世界,信息侵略—(B)—。 A. 还未来临 B.已成事实 C.会导致战争爆发 D.让黑客受益 6. 语言是社会约定俗成的并且是比较高级和复杂的(C)。 A. 艺术 B.信息 C.符号 D.媒介 7. 让受众透过媒介经常看到你,可以增强(A)。 A. 熟知性 B.接近性 C.可信性 D.权威性 8. —(A)—是指记者可以通过一切正当的手段自由采访新闻的权力。 A. 采访权 B. 报道权 C. 批评权 D. 安全保护权 9. 最重要的守门行为出现在媒介组织部,守门的过程应该分为新闻采集和—(C)—两个阶段。 A. 新闻剪辑 B. 新闻美化 C. 新闻加工 D. 新闻删选 10. 如果在传播学的研究中,对于个人特点过分强调或是对于传播模式无原则无休止争论的话,真正受到伤害的将是—(A)—。 A. 传播学 B. 社会 C. 某个传播学者 D. 广大人民查看全部条评论>>我也说一句

传播学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传播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0 小题 *3=30) 1.传播定义强调传播是() A.讯息的共享 B.信息的共享 C.消息的独享 D.讯息的影响 2.从参与者的角色来说,网络传播不同于大众传播的是() A参与者即传播者 B.信息传播者和信息接受者的角色可不断进行互换 C.网络用户都以充当信息传播者为目标 D.网络用户都是信息观察者 3. 1948 年,拉斯韦尔在《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和功能》一文中首次提出了() A.大众传播学的概念 B.传播的5W模式 C.政治传播的概念 D.内容分析 法 4. 在批判学派看来,大众文化实际上是( ) A.流行文化 B.民间文化 C.精英文化 D.媚俗文化 5.提出传播主要的四大社会功能中的娱乐功能的美国社会学家是() A.帕森斯 B.默顿 C.赖特 D.拉斯韦尔 6.“街头访谈”这种抽样形式属于() A.简单随机抽样 B.偶遇抽样 C.判断抽样 D.机械抽样 7. 5W模式被后人称作是典型的传统的() A.控制论模式 B.线性模式 C.申农一一韦弗模式 D.社会系统模式 8.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强调“媒介即讯息”,其着眼点是() A.受众 B.传播内容 C.传播效果 D.传播渠道 9.因家人、朋友的影响而改变个人对媒介内容的选择性决策,这种情况印证了( ) A.社会关系论 B.社会分类论 C.社会结构论 D.个人差异论 10.英国心理学家威廉 ? 斯蒂芬斯提出关于传播的个人功能的主要观点是() A.社交性功能 B.游戏说 C.自我中心性功能 D.工具性功能 二、多项选择题( 5 小题 *5=25) 1 传播学研究应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做到() A 为我所用 B 中西结合 C 尽量吸纳 D 批评为主 E 批判吸收 2 卡尔 ? 霍夫兰对传播学的主要贡献是() A 倡导并亲身实践内容分析法 B 创立传播学的耶鲁学派 C 由微观入手,对传播技巧进行开拓性的研究 D 运用控制实验法研究 E 首创群体动力学和场论 3 过程研究的表现形式是模式,主要三大类是() A 线性模式 B 控制论模式 C 社会系统模式 D 信息系统模式 E 电子模式 4 麦克卢汉和英尼斯的媒介理论的价值在于() A 将媒介置于人类文明发展史的背景中去考察 B 揭示媒介在传递的内容意义之外的意义——媒介的出现带给文化和文明的影响 C 激起人们对各种媒介及其作用关注 D 正确理解社会发展的动因 E 开拓内容分析以外的媒介影响研究领域 5 通过立法对大众传媒实施控制,其法律主要有() A 新闻法 B 广告管理法 C 诽谤罪法 D 保障隐私权法 E 证券交易法

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概论》模拟试卷及答案一

传播学概论模拟试卷一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16分) 1、被公认为“传播学之父”的美国学者是【 C 】(点击括号查看答案) A、拉斯韦尔 B、拉扎斯菲尔德 C、施拉姆 D、罗杰斯 2、下列哪种方法不是量化/实证研究方法【 D 】 A、实地调查法 B、内容分析法 C、控制实验法 D、哲学思辨 3、拉斯韦尔的五W模式属于【 A 】 A、线性传播模式 B、控制论传播模式 C、系统论传播模式 D、受众中心模式 4、电视的天气预报节目主要履行的是大众传播的【 A 】功能 A、传播信息 B、引导舆论 C、教育大众 D、提供娱乐 5、既能进行大众传播,又是人际传播重要工具的媒介是【 D 】 A、报刊 B、广播 C、电视 D、互联网 6、拉扎斯菲尔德等人指出,两级传播流动过程中,【 A 】扮演着重要角色。 A、舆论领袖 B、把关人 C、受众 D、追随者 7、“大多数时间里,报界在告诉人们该怎样想时可能并不成功;但它在告诉它的读者该想些什么时,却是惊人的成功。”伯纳德·科恩的这段话与【 D 】一脉相承。 A、枪弹论 B、两级传播论 C、创新与扩散论 D、议程设置论 8、霍夫兰认为,正反两面说的宣传方式对【 B 】较为有效 A、教育程度低的人 B、教育程度高的人 C、男性白人 D、家庭主妇 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24分) 1、传播学的先驱者包括【 A B C D 】 A、哈罗德·拉斯韦尔 B、保罗·拉扎斯菲尔德 C、库尔特·卢因 D、卡尔·霍夫兰 2、关于人类传播的演进规律正确的是【 A B C 】 A、传播媒介的发展贯穿人类历史的始终 B、传播媒介的发展呈现加速度趋势 C、传播媒介的发展是叠加式的,新老媒介互相竞争又互相促进 D、传播媒介的发展是替代式的,新媒介使一切传统媒介必然消亡 3、符号的特点包括【 B C D 】 A、可积累和可衰减性 B、指代性 C、社会共有性 D、发展性 4、大众传播的特点包括【 A B C D 】

传播学试题及答案

1.名词解释:深度访谈 (参见教材14.4焦点小组讨论及深度访谈) 深度访谈(Interview)常用于定性研究,也就是回答“为什么”、“怎么做”的问题。通过深度访谈可以为几种研究方法收集信息,如口述历史和案例分析。深度访谈是研究者与受访者做一对一的长时间接触,通常会有一个问题的访谈进度表,同时问题的顺序也是事先拟定的。深度访谈的优点是对问题的探讨比较容易深入,特别是有关意见的调查,缺点是不太容易得出普遍性的结论。 答: 深度访谈是一种无结构的、直接的、一对一的访问形式。访问过程中,由掌握高级访谈技巧的调查员对调查对象进行深入的访问,用以揭示对某一问题的潜在动机、态度和情感,最常应用于探测性调查。应用范围包括:详细了解复杂行为、敏感话题或对企业高层、专家、政府官员进行访问。 2. 名词解释:“预防接种”理论 (参见13.6预防接种理论)麦奎尔在霍夫兰的研究基础上,发展了“接种”理论(Inoculation Theory)。他们认为,绝大多数人所持有的绝大多数观点都不曾遭遇挑战。因此一遇到相反信息时,他们没有防御能力,所以容易动摇。就如同健康人需要“免疫”一样。有两种免疫方法,一是正面的,如健康饮食、锻炼等;另一种方法就是注射疫苗。 3. 恐怖诉求给了我们什么样的提示? 正确答案:(参见13.5恐怖诉求) 答: 当受众接收到一个恐怖诉求后,会进行掂量,然后决定是否改变态度及改变多少。低恐怖诉求最有效而高恐怖诉求最无效。恐怖诉求的目的是改变人们的动机,他最多不过是一种技巧的运用。 4.名词解释:议程设置 正确答案:(参见12.5议程的设置) 1922年,美国专栏作家李普曼在《舆论》中谈到了媒介对公众感知外部世

传播学概论重点 郭庆光版 期末考试版

①定义: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②特点:一种信息共享活动;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传播双方须有共通的意义空间;一种行为、过程、系统。 1、传播学的定义 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是社会科学和应用科学。 1、社会传播的类型 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 2人类传播经历的发展阶段:口语传播时代、文字传播时代、印刷传播时代、电子传播时代 2、信息社会的定义和特点 ①定义:信息成为与物资和能源同等重要甚至更重要的资源,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以信息为核心价值而得到发展的社会。 ②特点:a.社会经济主体由制造业转向以高新科技为核心的第三产业,即信息和知识产业占据主导地位;b.劳动力主体不再是机械的操作者而是信息的生产者和传播者;c.贸易不局限于国内,跨国贸易和全球贸易成为主流;d.交易结算不再主要依靠现金,而是信用。 3、符号的定义和基本功能 ①定义: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信息表达和传播中不可缺少的基本要素。 ②基本功能:a.表述和理解(人与人之间的传播活动首先表现为符号化和符号解读的过程); b.传达(作为精神内容的意义只有转换为一定物质形式的符号才能在时空中得到传播和保存); c.思考(即引发思维活动,思考首先要有对象及关于对象的知识,而这些都以符号形式存在于人的头脑中)。 4、传播过程的直线模式 A拉斯韦尔的传播过程模式 ①(美)H.拉斯韦尔《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和功能》。又称拉斯韦尔模式或五W模式。 ②五W:(谁);(说了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向谁说);(有什么效果) 5W模式中五个要素后来还扩展为传播学的五个重要研究领域:控制研究、内容分析、受众研究、媒介研究、效果研究。 ③内容:谁(传播者)—说什么(讯息)—通过什么渠道(媒介)—对谁说(受传者)—

传播学概论试题教(学)案答案解析

1.1948年,拉斯韦尔提出了著名的5W传播模式,确定了传播学的研究范围。 2.香农——韦弗第一次提出“噪音”的概念,噪音在信息传递过程中可造成干扰,由此产生信息的衰减和失真。 3.传播学的两大阵营包括:传统学派和批评学派。 4.传播学的定量研究方法主要有:调查研究法、内容分析法、实验法、个案研法 5.传播学的四位奠基人:拉斯韦尔、拉扎斯菲尔德、库尔特卢因、霍夫兰 6.被称为“传播学之父”的学者是威尔伯施拉姆。 7.传播的英文是communication 8.传播的四种基本类型: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 9.美国(传统学派)欧洲(批判学派) 10.三论: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 11.能动性和创造性是人类语言区别于动物信号系统的最根本特征 名词解释 1.大众传播学 大众传播学是研究大众传播事业的产生、发展、及其与社会的关系、

研究大众传播的内容、过程、功能与效果的学问。 2.“麻醉精神” 麻醉精神指大大小小的传媒给人们带来的讯息,其数量之多已达到令人难以招架的地步。而且人们花费许多时间从事这种视听活动,自认为已经充分了解周围的社会,实际上他们已没有多少机会直接投身社会活动,与社会的关系反而日趋疏远和冷漠了。 3.受众 传播学中的“受众”一词,是社会信息传播的接受者群体的总称。大众传播的受众,则指报刊读者、广播听众和电视观众,是通称这些信息接受者的集合名称。 4.意见领袖:指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同时对他 人施加影响的“活跃分子”。在大众传播效果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中介或过滤的作用,将信息扩散给受众,形成信息传递的两级传播。 5.传播效果:“传播效果”这一概念具有双重含义:1指带有说服动 机的传播行为在受传者身上引起的心理、态度和行为的变化;2指传播活动,尤其是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对受传者和社会所产生的一切影响和结果(直接+间接+潜在)的总体。 6.拟态环境:就是我们所说的由大众传播活动形成的信息环境,并 不是现实环境的镜子式的再现,而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

传播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着名的5W传播模式,确定了传播学的研究范围。 2.香农——韦弗第一次提出“噪音”的概念,噪音在信息传递过程中可造成干扰,由此产生信息的衰减和失真。 3.传播学的两大阵营包括:传统学派和批评学派。 4.传播学的定量研究方法主要有:调查研究法、内容分析法、实验法、个案研法 5.传播学的四位奠基人:拉斯韦尔、拉扎斯菲尔德、库尔特卢因、霍夫兰 6.被称为“传播学之父”的学者是威尔伯施拉姆。 7.传播的英文是communication 8.传播的四种基本类型: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 9.美国(传统学派)欧洲(批判学派) 10.三论: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 11.能动性和创造性是人类语言区别于动物信号系统的最根本特征 名词解释 1.大众传播学 大众传播学是研究大众传播事业的产生、发展、及其与社会的关系、研究大众传播的内容、过程、功能与效果的学问。 2.“麻醉精神” 麻醉精神指大大小小的传媒给人们带来的讯息,其数量之多已达到令人难以招架的地步。而且人们花费许多时间从事这种视听活动,自认

为已经充分了解周围的社会,实际上他们已没有多少机会直接投身社会活动,与社会的关系反而日趋疏远和冷漠了。 3.受众 传播学中的“受众”一词,是社会信息传播的接受者群体的总称。大众传播的受众,则指报刊读者、广播听众和电视观众,是通称这些信息接受者的集合名称。 4.意见领袖:指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同时对他 人施加影响的“活跃分子”。在大众传播效果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中介或过滤的作用,将信息扩散给受众,形成信息传递的两级传播。 5.传播效果:“传播效果”这一概念具有双重含义:1指带有说服动 机的传播行为在受传者身上引起的心理、态度和行为的变化;2指传播活动,尤其是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对受传者和社会所产生的一切影响和结果(直接+间接+潜在)的总体。 6.拟态环境:就是我们所说的由大众传播活动形成的信息环境,并 不是现实环境的镜子式的再现,而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 7.议程设置功能:指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以赋予各种议 题不同程度的显着性的方式,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重要性的判断。 核心观点:大众传播媒介在一定阶段内对某个事件和社会问题的突出报道会引起公众的普遍关心和重视,进而成为社会舆论讨论的中心议

传播学概论重点__郭庆光版_期末考试版

1、传播的定义和特点 ①定义: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②特点:一种信息共享活动;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传播双方须有共通的意义空间;一种行为、过程、系统。 1、传播学的定义 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是社会科学和应用科学。 1、社会传播的类型 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 2人类传播经历的发展阶段:口语传播时代、文字传播时代、印刷传播时代、电子传播时代 2、信息社会的定义和特点 ①定义:信息成为与物资和能源同等重要甚至更重要的资源,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以信息为核心价值而得到发展的社会。 ②特点:a.社会经济主体由制造业转向以高新科技为核心的第三产业,即信息和知识产业占据主导地位;b.劳动力主体不再是机械的操作者而是信息的生产者和传播者;c.贸易不局限于国内,跨国贸易和全球贸易成为主流;d.交易结算不再主要依靠现金,而是信用。 3、符号的定义和基本功能 ①定义: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信息表达和传播中不可缺少的基本要素。 ②基本功能:a.表述和理解(人与人之间的传播活动首先表现为符号化和符号解读的过程); b.传达(作为精神内容的意义只有转换为一定物质形式的符号才能在时空中得到传播和保存); c.思考(即引发思维活动,思考首先要有对象及关于对象的知识,而这些都以符号形式存在于人的头脑中)。 4、传播过程的直线模式 A拉斯韦尔的传播过程模式 ①(美)H.拉斯韦尔《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和功能》。又称拉斯韦尔模式或五W模式。 ②五W:(谁);(说了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向谁说);(有什么效果) 5W模式中五个要素后来还扩展为传播学的五个重要研究领域:控制研究、内容分析、受众研究、媒介研究、效果研究。 ③内容:谁(传播者)—说什么(讯息)—通过什么渠道(媒介)—对谁说(受传者)—有什么效果(效果) 4、香农-韦弗数学模式 ①(美)C.香农和W.韦弗《传播数学理论》 ②内容:信源——发射器——□——接收器——信宿 ③评价:a.意义:导入噪音概念,表明传播过程内外的障碍因素对讯息的干扰;提高传播学者对信息科技在传播过程中的作用的认识;b.不足:直线单向过程,缺少反馈环节和角色互换(作为电子通信过程并无不妥)。 5、人内传播的定义和性质特点 ①定义:个人接受外部信息并在人体内部进行信息处理的活动,也称内向传播、自我传播、自在传播。 ②性质特点:a.过程不孤立,与外部环境(自然的和社会的)保持衔接关系;b.本质上是对社会实践活动的反映,具有鲜明的社会性和实践性;c.对外部世界积极能动的反映,不是消极反映;d.其他一切传播活动的基础。 5、人内传播的主要环节(要素):感觉、知觉、表象、概念、判断、推理 5、米德的“主我与客我”理论 ①自我是“主我”(I)与“客我”的统一。主我是个人的主体意识,通过个人围绕对象事

《教育传播学》试题1及其答案

《教育传播学》试题1及其答案

《教育传播学》试题1及其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入题干后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 1.传播学诞生的时间是( ) A.20世纪20年代 B.20世纪30年代 C.20世纪40年代 D.20世纪50年代 2.把符号转换为信号叫( ) A.信道编码 B.信道译码 C.信源编码 D.信源译码 3.通常传播学研究的主要是( ) A.教育传播 B.组织传播 C.人的传播 D.内在传播 4.闭环结构具有的特点是( ) A.缺少反馈环节 B.学生之间相互交叉作业 C.教育传播效果一般较好 D.也就是老师讲学生听 5.下面关于信息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是物质直接作用后留下的痕迹 B.往往有多种形态 C.都能被人直接感知 D.在地球以外就没有了 6.下列属于传播要素的是( ) A.反馈 B.编码 C.译码 D.教师 7.教育传播理论研究进入重过程阶段是在( ) A.20世纪30年代后 B.20世纪40年代后 C.20世纪50年代后 D.20世纪60年代后 8.语言的最大长处是( ) A.模糊性 B.多义性 C.有限性 D.抽象性 9.下列属于交叉学科的是( ) A.经济学 B.生物化学 C.物理学 D.历史学 10.目前电话通道是( ) A.单向通道 B.双向通道 C.单一通道 D.无线通道 11.人际传播属于( ) A.面对面传播 B.间接传播 C.人对人的传播 D.大众传播 12.传播学研究的主要是( ) 第 2 页共 8 页

A.广义传播 B.内在传播 C.人际传播 D.人的传播 13.大众传播是( ) A.间接传播 B.目的集中的传播 C.双向传播 D.受众特定的传播 14.教育传播进入电子传播阶段是在( ) A.19世纪初 B.20世纪初 C.19世纪末 D.18世纪末 15.重优化阶段教育传播理论研究的理论基础是( ) A.系统论 B.传播学 C.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D.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16.我国《教育传播学》的教学大纲制定于( ) A.1985年 B.1987年 C.1990 年 D.1992年 17.从整体上看教育传播系统的功能是( ) A.教育者的传授 B.受教育者的学习 C.发展教育事业 D.促进社会进步 18.“子弹论”是( ) A.学术上的理论 B.报纸上提出的理论 C.一种有限效果理论 D.强效果论 19.下列答案中被麦克鲁汉认为是“冷媒体”的是( ) A.报纸 B.广播 C.电视 D.课本 20.光学投影片不能传递的符号是( ) A.人工语言 B.自然语言 C.图像符号 D.音响符号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5分) 1.下列答案中属于传播基本条件的是( ) A.传播者 B.环境 C.信息 D.通道 E.受传者 2.传播一般可分为( ) A.大众传播 B.自然的传播 C.动物的传播 D.人的传播 E.机器的传播 3.拉斯威尔的“5W”模式是( ) A.单向传播模式 B.线性传播模式 C.最早的传播模式 第 3 页共 8 页

公共关系学期末考试题(带答案)

公共关系学期末考试题1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5分) 1.公共关系活动: 2.公益广告: 3.晕轮效应 二、单项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在括号内。每题1分,共15分) 1.现代公共关系传播的本质是组织与公众之间信息的( )。 A.双向交流B.单向交流 C.双向管理D.单向管理 2.被誉为公共关系之父的是( )。 A.巴纳姆B.艾维·李 C.伯尼斯D.卡特里普 3.树立交往合作的观念,提高社交能力属于公共关系的( )。 A.优化环境功能B.提高素质功能 C.塑造形象功能D.协调关系功能 4.分析组织的自我形象与实际形象之间的现实距离时使用( )。 A.组织形象象限图B.形象要素调查表 C.语意差异分析法D.形象要素差距图 5.把重点事实和主要结论放在文章的最前边,然后按事实的重要性排列事件是( )。 A.倒金字塔结构B.并列结构 C.顺时结构D.金字塔结构 6.公关谈判的第三个阶段是( )。 A.导人阶段B概说阶段 C.交锋阶段D.妥协阶段 7.由潜在公众发展而来的是( )。 A.知晓公众B.行动公众 C.非公众D.潜在公众 8.《公众舆论的形成》一书的作者是( )。 A.艾维·李B.伯尼斯 C.卡特里普D.巴纳姆

9.反映组织社会影响大小的客观指标是( )。 A.美誉度B.信用度 C.知名度D.成热度 10.对于一个组织具有双重人格的公众是( )。 A.政府公众B.媒介公众 C.社区公众D.名流公众 11.公众从对象的某种特征推及对象的整体,“以偏概全”的心理定势称为( )。 A.刻板效应B.近因效应 C.晕轮效应D.首因效应 12.不便于传播有形事物的传播媒介是( )。 A.杂志B.电视 C.报纸D.广播 13.反映了直线沟通的人际关系,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人际传播线路是( )。 A.辐射式B.链式 C.交结式D.G形网络 14.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距离也是一种传达态度的信息,亲密距离是指( )。 A.0.45米以内B.约为0.45~1.22米 C.约为1.22~3.65米D.约为3.65~9米 15.人际交往的双方共同的经验和知识领域称为( )。 A.开放区B.秘密区 C.个人经验区D.共同经验区 三、多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选择2至5个正确的。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题1分,共10分) 1.公共关系涉及的学科有( )。 A.伦理学B.管理学 C.社会学D.营销学 E.传播学 2.庆典活动在形式上,一般有( )。 A.开幕庆典B.闭幕庆典 C.周年庆典D.特别庆典 E.节庆活动 3.记录性较差的大众传播媒介是( )。 A.广播的缺点B.报纸的缺点 C.杂志的缺点D.电视的优点 E.电视的缺点

大众传播学复习资料

一传播学的早期学术思想源流 1两个方面:欧洲源流美国源流 2现代传播学在美国的诞生 3(1)拉斯韦尔开创了从内部结构上分析传播过程各要素的道路。他认为,一般的传播过程都包含了五个相互衔接的环节,即“5w’模式。(2)卢因最先提出“守门行为”和“守门人”概念。(3)拉扎斯菲尔德提出了传播过程中的普遍现象:两级传播以及“领袖舆论”概念(4)施拉姆1948年编辑出版了《现代社会的传播》,这是传播学领域的的一本教科书。 二 1 传播定义:传播是人类通过符号和媒介交流信息以期发生相应变化的活动。 2.人类信息传播历史与发展:(1)口头传播时代(2)文字传播时代(3)印刷传播时代(4)电子传播时代(5)网络传播时代 三 1。符号定义:符号就是指代、指称另一种事物的事务。2符号的形式被成为“能指”,符号内容为“所指”。美国符号学创始人皮尔斯把符号分为图象符号、标志符号和象征符号三种类型。(1)图象符号中能指和所指关系表现某种性质的共同性,即看起来或听起来具有某种相似性。(2)象征符号中的“能指”和“所指”之间没有自然、必然联系,它之所以成为某种对象的再现体,完全由于某种规则或约定俗成的惯例。 3.图象符号。标志符号又称信号。 4.符号主要特性:任意性、约定性、组合性、传授性、跨越性 5.符码分为:(1)逻辑性符码(2)表现型性符码(3)再现性符码(4)呈现性符码 四语言符号系统 1。语言与实际矛盾:语言是静态的,实际是动态的;语言是有限的,实际是无限的;语言是抽象的,实际是具体的。 2新闻语言的陈述方式:报道、推论、判断。 3。语言传播的原则:(1)目的性原则(2)对象性原则(3)情景性原则(4)时代性原则 五非语言符号系统 1。体语:体语是以身体动作表示意义的信息系统。体语包括:动态体语和静态体语。(1)表情和眼神(2)姿态和动作(3)触摸行为 2.视觉非语言符号:包括个人服装、化妆、使用物品,环境摆设和一些特殊图形等,这里指人体动作以外的视觉符号 3.听觉非语言符号:听觉非语言符号包括类语言和音响等类别。所谓类语言是指类似语言的符号,包括声音要素和功能性发声。(1)声音要素:涉及音调、音量、节奏、变

自考2002年《传播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2002年《传播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强调大众传播与环境认知关系的传播效果理论是() A.“议程设置功能”理论B.“培养”理论 C.“意见领袖”论D.“沉默的螺旋”理论 2、J·赖利和M·赖利创建了() A.控制论模式B.5W模式 C.德福勒模式D.社会系统模式 3、直接导致“魔弹”被否定的理论是() A.有限效果论B.新的强效力论 C.适度效果论 D.信源的可信效果论 4、符号最基本的特点在于它的() A.普遍性B.抽象性C.有效性D.指说性 5、霍夫兰对传播学的主要贡献是() A.有限效果论B. 议程设置论 C. “魔弹”论 D.说服性传播的效果研究 6、法兰克福学派第一代领袖人物是() A.卢卡奇 B.葛兰西 C. 霍夫兰 D.霍克海默 7最早提出“把关”概念的是() A.卢因 B. 霍克海默 C.施拉姆 D.拉斯韦尔 8、“沉默的螺旋”理论着重研究() A.大众传播潜移默化的影响 B.信息社会的阶层分化 C.大众传播对社会行为的影响 D.大众传播同舆论及社会心理的关系 9、巴斯的“双重行动模式”完善了() A.怀特的把关研究 B. 霍夫兰的把关研究 C.布里德的潜网研究D.麦克内利的把关模式 10、符号制作涉及到信息流通过程的()

A.译码B.编码C. 编码和译码D.反馈 11、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中心论点是() A.媒介是人体的延伸B.媒介即信息 C.冷、热媒之分D.全球一家 12、可以解释“电视观众往往会在他们方便的时候收看电视节目”的理论是() A.认识连贯论B.实用论 C.使用与满足D.可获得性(易锝性)论 13、从哲学角度提出“信息就是信息,不是物质也不能量”的论断的学者是() A.康德 B. 施拉姆 C.申农 D.维纳 14、梅罗维茨的理论认为,应当把情境视为() A.信息系统B.社会系统C.环境系统D.组织系统 15、大众传播的反馈的主要特点之一是() A.直接性B.一次性C.延迟性D.及时性 16、大众传播最典型的功能障碍是() A.麻醉精神的功能的失调B.娱乐功能的失调 C.文化传递功能的失调D.环境监测功能的失调 17、“魔弹”论出现于() A.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B. 20世纪初到30年代 C.20世纪初到40年代D. 20世纪初到50年代 18、传播的目的不是为了完成任何事情,而是为了获得各自的满足和快乐,这种观点是()A.传播功能的自我中心说B. 传播功能的工具说 C.传播功能的“游戏”说D. 传播功能的“发展个性”说 19、控制论模式使传播模式从“从单项直线性”变为() A.多维单项性B.双项直线性C.单项循环性D. 双项循环性 20、传播者对信流通所进行的干预称为() A.受控B.操控C.施控D.遥控 21、传播学最具学科特色的研究方法是() A.问卷调查法B. 抽样调查法C.个案研究法D.内容分析法 22、传统学派对传播现状的态度是() A.中立B.肯定C.否定D.批判

大众传播学期末试题及参考答案

2012年大众传播学期末复习题及参考答案期末复习题 一、填空题 1.传播主体影响传播效果的主要因素是传播者__可信______度和___权威_____度。 2.传播学的集大成者是美国学者___施拉姆__传播学概论___________。 3.美国学者赖特所提出的“四功能说”将大众传播的功能概括为:(1)__环境监视__________;(2)____解释与规定__________(3)__________社会化_____;(4)____提供娱乐___。 4.大众传播就是专业化的__媒介组织____运用先进的_____传播技术__和____产业化____手段,以社会上___一般大众_____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 5.从构成上讲,作为社会机构的大众传播媒介,由___人员_、___设备_______和_____组织_____三大部分组成。 6.传播过程的直线模式主要有________5W模式和香农—韦弗的________模式。 7.传播学的集大成者是美国的_________________。 8.传播效果主要受制于三个方面的因素:(1)传播________________;(2)传播________________;(3)传播________________。 二、名词解释 1.信息社会2.媒介控制3.社会传播4.媒介接近权5.信息社会6.社会传播7.知识沟理论8.文化帝国主义 三、简答题 1.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经济制度的根本区别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2.传播学的两大学派——经验学派和批判学派的主要立场和差异是什么? 3.传播权的理论主张有哪几个要点? 4.简述传播效果发生的逻辑顺序和表现阶段性可分为哪三个层面。 5.受众方面影响传播效果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方面? 6.请简要回答能对传播媒介产生控制作用的环节或因素有哪些方面。 四、论述题 1.“受众即市场”观点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其积极的意义与消极的方面各表现在哪些方面?如何正确看待这一观点。 2.影响传播效果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请结合传播实际进行论述。

大学《传播学概论》试卷及问题详解

实用标准 《传播学概论》课程期末考试 (2011—2012学年 第1学期) 本科 专科□ A 卷□ B 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个人接受外部信息并在人体内部进行信息处理的活动通常被称为( ) A.群体传播 B.人际传播 C.自我传播 D.组织传播 2.著名的“三论”当中,控制论的创始人是下面哪位( ) A. 香农 B.库利 C. 威纳 D.米德 3. 传播学研究的内容很多,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分支是( ) A.大众传播学 B.人际传播学 C.自我传播学 D. 组织传播学 4. “媒介即讯息”这一著名论断是谁提出的( ) A.拉斯维尔 B.麦克卢汉 C.施拉姆 D.香农 5.拉斯韦尔模式的第1个环节是( ) A.谁 B.对谁 C.通过什么渠道 D.说了什么 6. 最早提出来“把关人”理论的是( ) A.拉斯维尔 B.卢因 C.拉扎斯菲尔德 D.施拉姆

7.小米对小李说:“明天周末,我们去看电影吧?”这句话中,小米是一个基本 传播过程中的哪个环节() A.反馈 B.媒介 C.传者 D.受传者 8.在《人民的选择》中,拉扎斯菲尔德等提出一个重要概念是()。A.拟态环境的环境化 B.“意见领袖” C.主我与客我理论 D.休眠效果 9.下面哪个理论是由德国社会学家诺依曼提出来的()。 A.“传播流” B.“信息流” C.“沉默的螺旋” D.“媒介即讯息” 10. 最早提出“两级传播”这一观点的是()。 A.拉斯维尔 B.拉扎斯菲尔德 C.库尔特·卢因 D.卡尔·霍夫兰 11. 在香农—韦弗的传播过程模式中,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概念是() A.反馈 B.噪音 C.媒介 D.讯息 12. 下面哪一类传播活动是其它一切传播活动的基础() A.人际传播 B.群体传播 C.组织传播 D.人内传播 13.“一人大哭,全场大哭;一人大笑,全场大笑”这一现象属于下面哪一种情况() A.群体感染 B.群体暗示 C.群体压力 D.群体模仿 14. 人类语言区别于动物界信号的最根本特征是() A.灵活性 B.经济性 C.具体性 D.能动性和创造性 15.在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中,被称作对社会起“瞭望哨”作用的是哪一个() A.环境监视功能 B.娱乐功能 C.社会协调功能 D.社会遗产传承功能 16.传播学一般将人类使用的符号分为语言符号和() A.非语言符号 B.体态符号 C.伴生符号 D.形象符号 17.被德国社会学家林格斯称为“人类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三大事件”之一 的是() A. 网络 B.广播 C. 电视 D.报纸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