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洋务运动选择题

洋务运动选择题

洋务运动选择题
洋务运动选择题

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

洋务运动选择题

1.洋务派认为:“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洋务运动的内容中能体现“制器为先”的是 B A.创办军事工业B.创办民用工业C.兴办新式学校 D.派留学生出国

2.上海轮船招商局是洋务派举办的规模最大的民用企业。它开张之初只有轮船3艘,后发展到30多艘,经营了国内运输,发展了海外业务,打破了外国轮船公司在中国的垄断地位,还一度兼并了美商的旗昌轮船公司。这直接说明洋务运动的兴办D

A.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B.能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C.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D.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国经济势力在中国的扩张

3.中国近代史不仅是一部反抗外来侵略的历史,也是一部中国人民不断追求近代化的历史。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大规模实践开始于A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4.在中国近代化的起步阶段,不同的政治派别扮演了重要角色。“中国内江外流之利,几被洋人占尽,且海防有轮船不能逐渐布置,必须劝民自置,无事可以运官粮客货,有事可以载援兵军火,解商民之困,而作自强之气。”以上言论应出自哪一个政治派别

A.顽固派

B.洋务派

C.资产阶级维新派

D.资产阶级革命派

5下列对洋务运动的评价,错误的是

A.它发生在新旧交替的特殊历史阶段,是清政府的自救运动

B. 它以“自强”“求富”为目的,但结果与初衷相去甚远

C.它以发展资本主义军事与经济为重心,因此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D.它创办的新式学堂培养了大批人才,其中不少人后来成为杰出人物

6.同治十三年,李鸿章奏:“轮船电报之速,瞬息千里;军器机事之精,功力百倍,炮弹所到,无坚不摧,水陆关隘,不足限制,又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为应对“强敌”,他主要的策略是

A.固守传统之道,以静制动。 B.学习西方技术,以图自强。

C.改革政治体制,确立民权。 D.运筹外交谋略,以夷制夷。

7.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A.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B.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C.抵制外国经济势力 D.维护清朝统治

8.为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60周年,2009年4月23日下午,在青岛附近黄海海域举行海上阅兵。位于青岛的海军博物馆,为配合这一活动,举办主题为走进海军博物馆的展览(见图),中国海军的近代化历程,你认为应该从哪一事件开始?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C.洋务运动 D.甲午中日战争

9.洋务运动中洋务派提出的口号是

A.民主科学B.民族民权民生C.自强、求富D.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10.洋务运动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其主要标志是

A.引进了西方的机器设备和生产技术

B.提出“师夷长技以自强”的口号

C.创办了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出国

D.建立了新式海军,设立海军衙门

11. 2009年中国《工业化蓝皮书》指出:船舶制造工业是我国当前现代化水平最高的行业,该行业在我国近代开始于

A.鸦片战争

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

12.你见过老照片吗?那一张张发黄的老照片,承载着历史遗迹,记录着历史,能给人带来无限的回忆和遐想。右下图是近代中国第一批留学生在轮船招商总局门前的合影,它拍摄的时期是:

A.鸦片战争 B.洋务运动 C.甲午战争 D.辛亥革命

13.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的主观目的是

A.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B.为中国近代化开辟道路

C.维护清朝统治D.为洋人服务

14.洋务运动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洋务运动开办的民用工业是

A.安庆内军械所B.湖北织布局C.江南制造总局D.福州船政局15.毛泽东曾说:“(在中国)讲重工业,不能忘了张之洞”。这主要指张之洞创办了

A.江南制造总局

B.福州船政局

C.大生纱厂

D.汉阳铁厂

16.洋务派认为:“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洋务运动的内容中能体现“制器为先”的是:A.创办军事工业B.创办民用工业C.兴办新式学堂D.派留学生出国

17.下列不属于洋务派为“自强”而创办的近代工业是

A.安庆内军械所

B.福州船政局

C.汉阳铁厂

D.江南制造总局

18.以下组合搭配中,你认为正确的选项是

A.张之洞——创办轮船招商局B.曾国藩——创办安庆内军械所

C.左宗棠——创办汉阳铁厂D.李鸿章——创办福州船政局

19.洋务运动在“求富”口号下创办的近代工业是

A.安庆内军械所B.江南制造总局C.轮船招商局D.福州船政局20.史料记载:1876年,中国宁波海关税务司李圭首次参加在美国举办的世界博览会,他发现美国展品“约居十之八”,而中国“竞无一物于此”。会后,他大声疾呼“机器正当讲求”。这一主张属于下列哪个派别

A.顽固派B.洋务派C.维新派D.资产阶级革命派

21.关于李鸿章与北洋舰队成败的关系,正确的看法是

A.李鸿章筹建北洋舰队动机不纯,只想扩充个人实力,不想加强国防力量B.因为国家贫弱,李鸿章筹建的北洋舰队也只是徒有虚名,战败是必然的C.甲午海战中国战败,与李鸿章避战自保有很大的关系,但清政府要负主要责任

D.因为中国积贫积弱,所以北洋舰队官兵只能是有心报国,无力御侮

22.“洋务运动是中国迈向近代化的开端”,对它的本质含义的理解应该是A.它是地主阶级的改良运动B.它促进了官僚资本的发展

C.它使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兴起D.它用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23.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都对本国历史进程产生了重要作用,其作用的相同之处是

A.摆脱了民族危机B.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C.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D.逐步实现了国家富强

24.甲午战败后,李鸿章伤感地说:“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从他的话中,我们能看出洋务运动是

A.一次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的运动

B.一次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运动

C.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D.一次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

25.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是:

A.太平天国运动B.洋务运动C.新文化运动D.五四运动

戊戌变法选择题

1.19世纪60年代发生的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在工业文明进程中占有重要地位。比较它们的相同点,正确的是

A.都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B.都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C.都使本国迅速强大起来

D.都加强中央集权

2.梁启超说:“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机器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你知道中国近代与第二期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吗?

A.戊戌变法

B.洋务运动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3. 19世纪末,面对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爱国的仁人志士奔走呼号,称“变者,天下之公理也”,掀起了救亡图存的

A.洋务运动 B.维新变法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新文化运动

4.下列关于戊戌变法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出现了中国第一批近代企业B.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C.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D.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5.近代史上那位清朝皇帝“富有青年人的进取精神,愿意接受新思想,不甘做亡国之君,积极支持变法”?

A.康熙帝B.道光帝C.光绪帝D.宣统帝

6.北京承载着中国历史的辉煌与屈辱。1895年居住在非京城的居民可能看到的是

A.英法联军烧杀抢掠

B.康有为.梁启超组织公车上书

C.慈禧太后仓皇出逃,D开国大典

7.下列各项,标志资产阶级维新思潮转变为爱国救亡政治运动的是:

A.建立强学会B.公车上书C.创办《万国公报》D.颁布《定国是诏》8.戊戌变法距今

A.110年B.106年C.109年

9.下列关于戊戌变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公车上书”为变法维新运动揭开了序幕②戊戌变法从开始到失败历时103天③慈禧太后镇压了戊戌变法④戊戌变法使中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0.戊戌变法中甘愿为变法流血牺牲的是

A.康有为

B.谭嗣同

C.梁启超

D.严复

11.戊戌变法期间,一个英国外交官来到中国,此时他不可能了解到的情况是A.英国在中国的侨民不受中国法律的管辖

B.沙俄侵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C.外国商人在上海租赁土地.开设工厂

D.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有外国军队驻扎

12.右图所示机构的建立是北京大学的前身,该机构设立于:

A.洋务运动期间 B.百日维新中

C.辛亥革命中 D.新文化运动中

辛亥革命选择题

1.史学家们对辛亥革命的评价有成功论、失败论、不彻底论等。下列史实能够支持成功论的是

A.1912年1月5日,孙中山为争取列强支持,宣布承认清朝签订的不平等条约B.1912年2月12日,清朝最后一位皇帝宣统下诏退位

C.1912年3月10日,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D.1912年4月1曰,孙中山正式解除临时大总统职务

2 “群众争修铁路权,志同道合会全川,排山倒海人民力,引起中华革命先。”朱德所作的《辛亥革命杂诗》所赞颂的历史事件是

A.辛亥革命 B.同盟会起义 C.保路运动 D.太平天国运动

3.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是

A.林则徐 B.康有为 C.孙中山 D.毛泽东4.孙中山在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斗争中愈挫愈奋,直到临终前还在遗嘱中告诫革命党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这里“革命尚未成功”主要是指

A.没有建立起中华民国

B.没有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C.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D.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

5.“废两千年帝制,首义归功先行者;积四十载经验,遗言启迪后来人”。这副对联歌颂的是

A.毛泽东 B.康有为 C.邓小平 D.孙中山

6.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相同之处是

A.都以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标

B.都要求挽救民族危亡和发展资本主义

C.都反对满洲贵族的统治

D.都采取了暴力斗争的方式

7.右图中人物及其同仁的英勇就义使试图通过改良实现救亡图存的人们希望落空,丢掉幻想的爱国者们后来发动了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8.辛亥革命的领导人创建的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是

A.兴中会

B.同盟会

C.天地会

D.资产阶级代表大会

9.有人说“辛亥革命在一片欢呼声中失败了”,你认为说“辛亥革命失败”的根本依据是

A.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的职务 B.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C.资产阶级太软弱 D.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果实

10.辛亥革命是在一片胜利的“欢呼”声中失败的,这里的“胜利”主要指A.推翻了封建制度 B.成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C.成立了中华民国 D.推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11.许多史学家认为:从实力上看,孙中山与洪秀全相比,相差不知几千万里了,而偌大的清帝国不亡于洪秀全,却亡于孙中山,这主要原因是孙中山提出了顺应时代要求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发纲领。这纲领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自强、求富

C.三民主义 D.民主与科学

12. 1912年被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确定为民国元年。右图杂志《革命》(第四期)发行时间按公元纪年换算为

A.1924年

B.1925年

C.1926年

D.1927年

13.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历史巨变,其主要依据是

A.结束了君主专制,建立了民主共和国 B.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C.促进了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D.使社会风俗大为改观

14.右图人物一生取得的主要功绩不包括

A.提出三民主义成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指导思想

B.创办《民报》宣传马克思主义

C.领导辛亥革命结束封建帝制

D.创建同盟会宣传资产阶级革命思想

15.学生小明的爷爷今年(2009年)恰好满八十大寿,即1929年出生,他平时总强调自己出生于民国。寿宴上,一位历史老师问小明:你爷爷出生于民国多少年?小明的正确回答应该是

A.十八年

B.二十八年

C.三十八年

D.四十八年

16.“皇帝倒了,辫子割了”。少年瞿秋白用这八个字概括了某次革命的历史功绩。这次革命的功绩是

①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②拉开丁新民主主义革命序幕③使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④彻底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7.吴玉章作诗:“武汉义旗天下应,推翻专制共和兴。”这一诗句颂扬的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18.下列刊物中,反映20世纪第一个十年中国历史发展潮流的是:

19. “废两千年帝制,首义归功先行者;积四十载经验,遗言启迪后来人”。这副对联歌颂的是

A.毛泽东B.康有为C.邓小平D.孙中山

20.辛亥革命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这场革命的领导者是:

A.孙中山

B.康有为

C.陈独秀

D.胡适

21. 2007 年“两会”的主题叫“民生”,人大代表提出了“上学难.看病难.住房难”等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你知道中国近代史上最早关注并提出“民生”主张的是谁?

A.李鸿章B.孙中山C.毛泽东D.邓小平22.下列关于辛亥革命的表述错误的是

A.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

B.辛亥革命的首义之地在湖北武昌

C.辛亥革命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D.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

23.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的共同点不包括

A. 都主张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B. 促进了中国近代化

C. 都在资产阶级领导下进行

D. 都向西方学习

24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是海峡两岸共同尊崇的伟人。他一生中最突出的功绩是领导了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

25.这场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它的领导者是

A.洪秀全

B.康有为

C.孙中山

D.陈独秀

26.近代中国出现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是:

A.鸦片战争B.辛亥革命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D.十一届三中全会

27.参加过辛亥革命的吴玉章曾说过:“从前皇帝自称为天子,如果有人说皇帝是强盗,可以打倒,别人一定把他看作疯子。孙中山就曾经是一个被人家看作是疯子的人。相反在辛亥革命以后,如果有人想做皇帝或者拥护别人做皇帝,

一定也被看作疯子。”出现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辛亥革命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辛亥革命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C.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人人心

D.辛亥革命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28.孙中山是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以下他没有直接参加的革命活动是

A.成立兴中会B.组建同盟会C.发动武昌起义D.建立中华民国

29.孙中山最大的历史功绩是

A.建立同盟会B.发明中山装

C.创建中华民国D.筹建黄埔军校

30.小芳到图书馆查阅有关国民党历史的资料,发现有用民国纪年记载的历史事件,此事件最有可能是

A.虎门销烟

B.戊戌变法

C.武昌起义

D.台儿庄战役

31.下列哪个事件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A.辛亥革命B.太平天国运动C.北伐战争D.义和团运动

32.下列关于辛亥革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

B.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C.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D.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33下列发生在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按发生时间顺序正确排列的是

A.戊戌变法.甲午中日战争.辛亥革命.《辛丑条约》的签订

B.甲午中日战争.戊戌变法.《辛丑条约》的签订.辛亥革命

C.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甲午中日战争.《辛丑条约》的签订

D.甲午中日战争.《辛丑条约》的签订.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选择题

1.以下是王丽同学学习了中国“近代化的起步”内容后设计的一道题。其中搭配错误的是

A.李鸿章——洋务运动B.康有为——戊戌变法

C.曾国藩——辛亥革命D.陈独秀——新文化运动

2.下列报刊,发表李大钊《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的是A.《万国公报》B.民报C.《新青年》D.《每周评论》

3.《新青年》杂志是由陈独秀创办的,它创办于

A.洋务运动时期B.戊戌变法时期C.辛亥革命时期D.新文化运动时期4.下列四组搭配中,错误的一组是

A.林则徐——虎门销烟B.邓世昌——黄海海战

C.李鸿章——洋务运动D.陈独秀——戊戌变法

5.在学习《新文化运动》一课时,如果你想更多的了解当时的情况,下列刊物中你该首选查阅的是

6.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奠定思想基础的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7.“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下列哪一运动时,一部分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

A.公车上书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北伐战争

8.胡适在1923年给友人的信中写道:“25年来,只有三个杂志可代表三个时代,可以说创造了三个新时代:一是《时务报》,一是《新民丛报》,一是《新青年》。”其中《新青年》所创造的“新时代”指的是

A.君主立宪时代 B.民主共和时代

C.民主科学时代 D.尊孔复古时代

10.读图:与右图有关的历史事件

A.戊戌变法B.清末新政

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

11.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等人拥护

的“德先生”和“赛先生”分别

是指

A.民主与科学

B.民主与法制

C.民主与自由

D.博爱与人权

12.近代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无数仁人志士都在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下列有关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历程表述正确的是

A.学技术——学制度——学思想.

B.学制度——学思想——学技术

C. 学思想——学制度——学技术

D.学技术——学思想——学制度

13.如果你要研究新文化运动的有关问题,主要应该参考

A. 《万国公报》

B. 《民报》

C. 《新青年》

D. 《申报》

14.在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历程中,下列口号或主张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自强,求富②民主,科学③三民主义④变法维新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①②④③

D.①④③②

15.近代中国,一批爱国知识分子创办刊物.著书立说,宣传进步思想,在下图

所示刊物上提出的著名口号是()

A.“自强”.“求富”B.“师夷长技以制夷”

C.“民主和科学”D.“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16.从洋务运动到五四运动前后,近代化在中国曲折发展。回答13—14题。17.在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中,下列口号或主张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自强求富②维新变法③民主共和④民主.科学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C.③④①②D.①③②④

18.近代中国,一批爱国知识分子创办刊物、著书立说,宣传进步思想,在下图所示刊物上提出的著名口号是:C

A.“自强”、“求富” B.“师夷长技以制夷”

C.“民主和科学” D.“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建设海洋强国之我见

建设海洋强国之我见 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建设海洋强国,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讲到“要加强海洋综合管理,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看到海洋战略上升为国家意志,我格外高兴”。①建设海洋强国已经成为了“中国梦”重要的一部分。 关键词:军事、生态、经济 一、首先要建立海洋军事强国 (一)、历史教训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在“洋务运动”中创建的北洋舰队在中日海军在黄海北部展开了一场极具惨烈的遭遇战,即黄海大海战。北洋海军刚在运兵东北大东沟返航途中突遭日军,双方开战。日本海军终因远洋作战,且不熟海形,而首先退出战斗。但是此后,李鸿章害怕被日军反击,提出所谓“保船制敌”“避敌保船”,将水师全军藏在威海卫的避风港中,将黄海、渤海的制海权白白送给日军。次年,日军发动威海卫战役,遭到陆上和水上四面包围的北洋水师,终因猝不及防而全军覆没于山东半岛。 (二)、地理因素 地球上71%是海洋,而我国大陆海岸线自鸭绿江口至北仑河口,长达1.8万多千米。此外,岛屿海岸线长1.4万多千米,大陆海岸线总长3.2万多千米。我国海岸线曲折,较大海湾有150个,多港阔水深的天然港口,中国共有大小岛屿5000多座,根据世界海洋法规定,中国拥有的海洋国土面积是299.7万平方公里。要守护好这

些“国土”就必须要求有强大的中国海防。 (三)、世界形势 我国尚未统一,钓鱼岛、黄岩岛等问题一次次被推倒风口浪尖。虽说“蛟龙号”已经实现了7000米深潜,“辽宁舰”已经实现出港和舰载机飞行。但面对严峻的国际和国内形势,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必须结合实际、刻苦训练。加强信息化建设是当今各国海军努力的目标。要打造一流海军,必须在信息化建设上下更大力气。随着国家利益的拓展,军队的使命也不断延伸。海军建设发展形势逼人、时不我待。” 二、其次要建立海洋生态强国 (一)、我国是海洋资源大国 在我国的东部广阔的海洋之上国蓝色国土的丰腴之地,这里万顷碧波,海天一色,鸥鸟飞舞……中国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 油气资源沉积盆地约70万平方公里,石油资源量估计为240亿吨左右,天然气资源量估计为14万亿立方米,还有大量的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即最有希望在本世纪成为油气替代能源的“可燃冰”。 中国管辖海域内有海洋渔场280万平方公里,20米以内浅海面积 2.4亿亩,海水可养殖面积260万公顷;已经养殖的面积71万公 顷。浅海滩涂可养殖面积242万公顷,已经养殖的面积55万公顷。 中国已经在国际海底区域获得7.5万平方公里多金属结核矿区,多金属结核储量5亿多吨。

第一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之我见

第一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之我见 15世纪末开始,西欧国家陆续开辟通往世界各地的新航路,在激烈的贸易竞争和殖民争夺中,世界市场逐渐形成。欧美国家先后进行了工业革命,突破了世界各地自然经济的防线,把全世界都囊括在市场经济中。中国在西方殖民者冲击下被迫打开大门,被动地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同时,中国近代工业艰难起步,在三座大山挤压下创造出一些业绩,但不断遭受挫折。同时,西方近代文明也对中国人的物质生活、交通、通讯、社会习俗及大众传媒产生影响。工业革命给当时封建统治的中国带来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工业革命对中国来说具有破坏性 19世纪上半期,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头号资本主义强国的英国,为了夺取更多的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加紧对外扩张,先是在中国东南海域骚扰,进而发动了鸦片战争,中国的大门被打开,英法美等资本主义列强蜂拥而至。 一、政治上,列强对中国的主权进行了多角度、深层次、全方位的破坏。如:从割占土地到强辟租界,破坏了中国领土主权的完整;外国兵船可任意在各通商港口"巡查贸易",破坏了中国的领海主权;"领事裁判权"的规定,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协定关税,破坏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片面最惠国待遇"破坏了中国的贸易自主权。列强还不断加强对中国内政的干涉和控制。如:外国公使可以进驻北京,使清朝中央政府直接处于列强的监视之下;通过总理衙门的设立,控制清朝的内政和外交;列强还帮助清政府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镇压了太平天国运动。 二、经济上,列强侵略中国的目的是想把中国变为它的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他们对中国的侵略以经济侵略为主。为此他们通过不平等条约向中国勒索巨额赔款,使中国丧失了资本原始积累的机会,使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缺少充足的资金;不断增开通商口岸,侵略势力从中国东南沿海扩大到整个沿海,进而沿长江深入内地;英国人还长期控制中国海关的管理权,确保他们的工业品倾销中国市场和大肆掠夺中国的廉价原料;在中国农民大量破产的情况下,列强还诱骗掠拐华工,贩卖到海外充当苦力。 三、精神上,通过传教布道的方式,进行侵略渗透,想从精神上麻醉中国人民,腐蚀中国人民的反抗斗志。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中国门户洞开,随之而来的还有大量西方传教士。许多传教士披着宗教的外衣,通过传教布道的方式,进行侵略渗透,想从精神上麻醉中国人民,腐蚀中国人民的反抗斗志,以配合其政治方面的侵略,巩固其在华的利益。 列强在政治、经济等方面的侵略和破坏,使得中国领土的完整和主权的独立不断遭到破坏,中国逐渐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逐步解体,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工业革命对中国也具有所谓的“建设性” 一、客观上加强了清朝与外国的联系。我们都知道:鸦片战争之前,清朝自诩为"天朝上国",视其他国家为蛮夷,盲目排外,所以政府内没有常设的外交机构,但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通商口岸的增多和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冲击着清朝统治者的华夷观念,西方列强不愿以外夷身份与清朝打交道,强烈要求清朝设立专门的外交机构,这样总理衙门建立了,这是中国近代第一个常设的外交机构,它的设立客观上加强了清朝与外国的联系。

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第4课 洋务运动

第4课洋务运动 【教材分析】 本节课介绍的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洋务运动。中国地大物博,物产丰盈,在历史上曾经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隆盛时代。可是到近代,却饱受屈辱,在屈辱中的清统治阶级为了拯救没落的封建统治而掀起了“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这场运动持续了几十年,它层层递进、由表及里、逐渐深入,使中国由经济变革发展到改变封建统治的政治变革。因此洋务运动在近代化的历程上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知识梳理】 洋务运动(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 1、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内外交困。 2、目的: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维护清朝统治。或师夷长技以自强。 3、代表人物:中央奕沂;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4、顽固派和洋务派的区别:顽固派盲目排外,仇视一切外洋事物。洋务物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维护清朝统治。 5、洋务派的主要活动:前期,以“自强”为口号,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后期:又以“求富”为口号,创办一些民用工业,以辅助军事工业(主要有李鸿章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筹建了南洋、北洋、福建三支海军。兴办新式学堂,培养外交、军事和科技人才(京师同文馆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 6、洋务运动失败标志: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7、失败原因:没有触动封建制度。 8、评价(意义):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它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重点、难点讲解】 一、教学重点: 洋务运动的概况。 知识链接: 1、背景:经历两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的打击,清政府的统治是内外交困。

李鸿章求富思想之我见

李鸿章求富思想之我见 李文婷 以“自强”、“求富”为目标的洋务运动,是由洋务派李鸿章等人所掀起的。它对于推动当时中国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也在中国近代化的起始阶段留下了深深的印记。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对李鸿章的求富思想加以探索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洋务运动兴起的初期,李鸿章也只是认为“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如果中国也有像西方一样的大炮和轮船,外国人就不敢肆意妄为了,因而他提出了“自强”的目标,主张大力兴办军事工业,编练新式海陆军,并坚信“我能自强,则彼族尚不致妄生觊觎”、“倘海多铁舰,陆有铁道,此乃真实声威,外人断不敢轻于称兵恫喝”。然而,随着洋务运动的不断深入,在兴办和经营军事工业过程中遇到的诸如经费、原材料交通运输等各方面的问题,使李鸿章等洋务派领袖们开始认识到,要发展军工企业,实现“自强”,必须要以雄厚的经济实力为基础。他说:“古今国势,必先富而后能强,尤必富在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必先富而后能强”,这一观点无疑是对的。近代中国之所以受尽欺凌,根本原因就在于贫穷,经济上不能完全独立;西方国家之所以到处侵略,欺凌弱小,究其原委,也正在于它们的富裕。所以,李鸿章说:“中国积弱,由于患贫。酌度时势,若不早图变计,以贫交富,以弱敌强,未有不终受其蔽者。”正是基于以上认识,李鸿章提出了求富的主张。 与洋商争利,是李鸿章求富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当时的中国,李鸿章等洋务派领袖们逐渐意识到,要求富,就势必要与西方列强在华的利益相冲突,只有争回一些已被洋人所占之利益,才能更好地发展自身的民族经济,从而达到求富的目的。李鸿章相继在上海成立轮船招商局和上海机器织布局等举动,都相应地增强了自身的实力,减少了中国白银的外流,显然有利于中国民族经济的发展。李鸿章与洋人争利以求富的思想,无疑具有一定的进步性,它既有助于我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推动民族经济的发展,更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在华的经济侵略。 在李鸿章的求富思想中,和“与洋商争利”相关的另一主张是大力发展中外贸易、主动地对外开放。当时的中国正处于由传统的封闭社会逐渐向被动的开放

[初中历史]洋务运动教案1 人教版

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洋务运动的时间、代表人物、口号、内容、对洋务运动的评价等历史基础知识。 2.通过对洋务运动的分析,使学生认识: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但引进了西方先进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从而对学生进行辩证发展地看待历史事物的教育。 洋务运动·重点难点 本课教材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洋务运动的兴起。第二,洋务运动的概况。第三,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本课的重点是洋务运动的概况。教学中应主要抓住洋务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和主要内容。其主要内容包括:一是创办军事工业;二是创办民用工业;三是筹划海防;四是培养人才。 本课的难点是:对洋务运动的评价。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创办近代工业,尽管其根本目的是维护清王朝的统治,但在客观上迈出了中国近代化重要的一步,开始了近代工业的大机器生产。 但洋务运动具有明显的保守性。洋务派试图用近代西方科学技术挽救封建统治的危机,仅仅将西方近代科学技术嫁接在腐败的封建制度的肌体上,不触动封建制度。这是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的根本原因。 洋务运动·学法指导 1.指导学生读解课本的有关图片,使学生认识这些新事物,是古老中国迈向近代的起步。2.对洋务运动的评价,可组织学生分成正、反两方以课本提供的资料进行辩论。正方的观点是洋务运动包含许多成功的因素,使中国成功地迈出了近代化的第一步;反方的观点是洋务运动并没有起到积极的作用,最终也只是以破产告终。在学生辩论的基础上,教师作小结。对学生的观点,不强求统一,只要言之有理即可,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洋务运动·教法建议 1.本课是第二单元的第一课,应对本单元的内容作一概述:(1)所谓近代化,即是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寻求新的出路的过程;(2)本单元的主题内容有: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 2.什么是“洋务派”?洋务派办洋务的目的是什么?导入新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统治者在内政外交上面临很多棘手的问题。一些较为开明的官员主张学习外国先进技术,强兵富国,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这些官员被称为“洋务派”。3.解释什么是“洋务运动”。“洋务”指一切涉外的事务。“洋务运动”即洋务派为了镇压人民,维护封建统治,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掀起的一场“师夷长技”的封建统治者 表。 4.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教材是从以下四方面介绍的,应以教师讲解为主。 第一、创办近代军事工业,洋务运动前期(19世纪60、70年代)以“自强”为旗号,采用西方先进技术,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在介绍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和福州船政局时,要明确它们各自具有“开端”、“最大的近代军事工业”和“当时远东第一大造船厂”的特点。近代军事工业的产生,不但搬来了西方的枪炮、轮船、弹丸,而且使外国机器制器之器(机器)也由此运入中国,中国社会因之出现了若干大规模机器生产的场所。这一类企业,经费由政府调拨,生产不计成本,内无利润积累,外无市场联系,缺乏发展的动力。它采用封建

洋务运动

背景: 洋务运动发轫于1861年初。当时留守北京议和的钦差大臣恭亲王奕欣,领衔上奏《统筹全局折》,经过王公大臣会商同意和咸丰批准,正式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从此,洋务运动便正式开场。1894年9月,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洋务派苦心经营十余载的新式陆军和北洋舰队一败涂地,清政府被迫于次年4月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洋务运动从此而宣告破产。 洋务运动持续的时间长达35年,作为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受到史学界的普遍重视。洋务运动可谓中国近代化的第一炮,可是这第一炮并没有放响,基本上是失败了,没有把中国改变成为独立的近代资本主义社会,因而引起了对洋务运动不同评价的持续论争。 =================================================================== 孙中山《上李鸿章书》中对洋务运动的态度 中国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孙中山,当他于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前夕的1894年6月北上,提出《上李鸿章书》时,年方28岁,其政治思想正在由改良向革命演变。他在上书中,对洋务运动赞赏与批评同时并举,最后并赋予殷切期望。他赞赏洋务派敢于冲破“成例”的束缚和“群议”的阻挠,倡导洋务运动,“励精图治”、“勤求政理”,“育才则有同文、方言各馆,水师、武备诸学堂;裕财源则辟煤金之矿,立纺织制造之局;兴商务则招商轮船、开平铁路,已先后辉映”;“快舰、飞车、电邮、火械,昔日西人之所恃以凌我者,我今亦已有之”。由于自己看到“国家奋筹富强之术,月异日新,不遗余力,骎骎乎将与欧洲并驾矣”,因而“逖听欢呼,闻风鼓舞”。在这里,孙中山所说的,应该不是一般的阿谀奉迎之词,而是反映了当时一个爱国青年对洋务新政的看法。他批评洋务运动“仿效西法”,虽取得显著成就,但终因“舍本图末”,“徒袭人之皮毛,而未顾己之命脉”,所以“犹不能与欧洲颉颃”。他明确提出:“窃尝深维欧洲富强之本,不尽在船坚炮利,垒固兵强,而在于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我国家欲恢扩宏图,勤求远略,仿行西法,以筹自强,而不急于此者,徒维坚船利炮之是务,是舍本而图末也。”他提出以上四大改革纲领,意在拓展洋务领域,推进洋务运动,并非反对洋务运动,否定洋务派实行的新政,而是认为“今年以来,一切新政次第施行,虽所谓四大之纲不能齐举,然而为之以渐,其发轫于斯乎”?对洋务运动期望之殷切,溢于言表〔①c〕。 ====================================================================== 章徐文的第二节,提到吕振羽1940年发表的《创造民族新文化与文化遗产的继承问题》一文,对洋务运动作了如下分析:“洋务运动在本质上并非革命运动,而是封建阶级的一种自救运动……洋务运动在…西学为用?方面,在学习和设立资本主义性质的事业方面,客观上是进步的,而在…中学为体?,在维护封建统治方面,则是保守的、反动的。但由此而开展了…学校与科举之争、新学与旧学之争?。”“洋务运动是失败了,但它替戊戌运动开辟了道路。”吕先生在40年代初对洋务运动的这一评价,是中肯、全面而正确的,是基本符合历史实际的,对今天进一步深入研究洋务运动来说,也是富有指导意义的。 ================================================================== 从晚清统治集团内部、早期改良派和维新派对洋务运动的批评,旧中国史学界、50年代全面否定论占统治地位,到新时期的新论争、新局面和新成果,对洋务运动有了客观公正的评价。

【八年级】2020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4课洋务运动

【关键字】八年级 第4课洋务运动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通过学习掌握洋务运动的时间、代表人物、口号、内容、对洋务运动的评价。通过对洋务运动的分析,评价,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全面、发展地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组织学生运用分组讨论评价洋务运动,通过分析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学会从图片等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认识洋务运动发生在中国近代社会新旧交替的特殊历史阶段中,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的自救运动,同时也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教学重点】 洋务运动兴起和发展的概况。 【教学难点】 洋务运动的评价。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步入近代的清王朝,遭到了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又受到太平天国运动的沉重打击,统治已是风雨飘摇,面对残酷的现实,统治集团内部出现了分化,在19世纪60年代,出现了一次统治阶级内部的自救运动。这就是洋务运动。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有哪些?这场自救运动有哪些内容?结果如何? 自主学习梳理知识 一、洋务运动的兴起 1.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统治集团内部一些比较开明的官员,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的统治。这些官员被称为“洋务派”。 2.中央代表人物有奕;地方代表人物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3.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他们掀起了一场旨在“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 2、创办近代军事和民用企业 1.从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发展近代军事工业,先后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一批近代军事工业。 2.为了洋务的需要,洋务派还兴办新式学校,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设立翻译馆,翻译外国科技书籍;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等。 3.从19世纪70年代起,洋务派提出“求富”的主张,开办一些近代民用企业,比如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 三、建立新式海陆军 1.从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开始组建新式洋枪队,淘汰传统兵器,采用西式兵操练兵,使清朝军队的武器和战术逐渐发生变化。 2.从19世纪70年代起,洋务派开始大规模进行近代海防建设,筹建新式海军。到80年代,初步建成了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

日本留学之我见

日本留学之我见 这学期,我非常幸运的抢到了小樊老师的日本文化及留学指南这门热门的选修课。本着对日本文化的兴趣,以及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来谈谈我对日本文化及留学的看法。 日本作为中国一衣带水的邻邦,是一个可恨,可爱,又值得我们学习的国家。那段日本侵华的屈辱史是每一个中国人不能忘记、必须铭记在心时刻警醒的一段血泪史。日本政府对华的外交政策也是日本令中国人感到可恨的原因。可日本人又是可爱的,日本人的严谨、认真、勤奋的精神与态度,是值得当下浮躁、功利、投机取巧的中国人学习的。 小樊老师有句话我印象特别深刻,师夷长技以自强。这句洋务运动的口号,到今天还是有很强的实践意义。向比我们先进的国家学习,走向自强的道路。所以日本留学是很值得我们关注的。 日本文化源自中国文化,中国人去学习、了解日本文化还是比其他国家人民要容易的,这是留学日本的一个天然优势。日语中的中文汉字,使得中国人学习日语的门槛并不高。相对容易的语言学习是日本留学的一个优势。 日本的教育水平是全亚洲最高的,在QS世界大学排名中,日本有六所大学一直位于前一百以内。在日本不仅有闻名世界、各个学科综合发展的七大帝国大学还有专攻理工科、类比美国麻省理工的东京工业大学、培养商科精英的一桥大学、导演和艺术大师的摇篮——武藏野美术大学、多摩美术大学。超高的教育水平,是日本留学的另一个优势。 一方面在日本读大学每年学费大学为4万人民币左右,生活费约为3万左右,比起欧美等过优惠很多。去日本留学全免学费的比例大,国立大学约有90%的留学生全免,公立大学约在50%,私立大学也有部分优秀生全免学费。另外,日本奖学金的种类多、渠道多,仅政府、财团、民间提供的奖学金就达245项(不包括大学本身),日本政府还为留学生提供<助学贷款>政策,虽然这个贷款据小樊老师说并没有多少人去申请。中国人出国留学“钱”是最让人担心的事,而在日本留学相比其他国家钱也是让家长最放心的事,在某种意义上说,日本是工薪阶层子女留学的天堂。出了低廉的学费生活费以及丰厚的奖学金,日本的学生打工也是日本留学的优势,相比英美等对大学生打工的严格限制,日本丰富的打工机会以及打工报酬都是英美等国家不能相比的。在日本,没有不打工的学生,不打工你是无法融入学生圈子的。还记得上课听小樊老师讲过打工遇到卡西欧的孙女的故事,日本富人家庭的孩子也会打工。日本低廉的留学成本对许多经济条件并不优越的家庭来说,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 日本留学还有其他方面的优势。例如,持有签证的留学生在日本和日本国名一样,享受全民医保的服务。毕业留日工作,签证问题也很好解决,并且工作到一定年限可以拿到日本的绿卡,相比英美等国,日本的签证及绿卡是一个非常大的优势。目前日本人口老龄化严重,日本有着迫切的青壮年人才需求,移民政策比起英美等热门移民国家较为宽松。再加上现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大量的日企

洋务运动之我见

民族图强必经之路,国家改革必走之途 ——洋务派自救运动浅析 摘要: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极具代表性的一次封建统治的“自救运动”,在论及中国近代史上那些举足轻重的历史事件时,洋务运动很容易被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其他事件所掩盖,其实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有着不可磨灭的历史意义。该论文将就在洋务运动中,封建统治者所做出的几件洋务事业做出客观的评价。 关键词:洋务运动;洋务事业;评价 洋务运动是19世纪60年代初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起义的过程中和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为了挽救清政府的统治危机而兴起的。是中国近代史上进行的一场引进西方资本主义的军事装备、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以“自强”“求富”为目标的运动。在洋务运动中起到主导地位是自然是清政府的洋务一派,他们兴办洋务事业的指导思想后来被概括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虽然由洋务派所主持的洋务事业到最后都以失败告终,但是它们对之后的近代中国的发展都产生了或利或弊的影响。本文的意图就是想对洋务派兴办的洋务事业及其深远意义客观地提出自己的观点与评价。 一、洋务事业之建立翻译馆、新式学堂及派遣留学 "师夷长技以制夷"是洋务一派认可与坚持的,特别是在李鸿章等洋务派的领袖见识到洋人火枪大炮的威力之后,他们更加想要吸纳这一令人畏惧的技术。所以,经恭亲王提议,1862年首个同文馆在北京应运而;1863年,李鸿章在上海开办外语学堂(广方言馆);1864年,广州开办一所外语学堂(同文馆);1865年,曾国藩和李鸿章在上海开设江南制造局的同时附设一个翻译馆;1866年,左宗棠在福州城外的马尾开设福州船政局后附设一个船政学堂,内分前后两堂:前堂专授法语和造船,后堂专授英语和航海;1872年,经曾国藩和李鸿章提议,派遣三十名少年学童赴美国留学,就读于哈佛;1872-1881年间,共有120名学童分四批被遣留洋。洋务派之所以建立翻译馆、新式学堂及派遣留学生,主要是为了学习西方的科学知识,并培养技术和外交的专业人才。 事实上,这次教育的改革虽然是由于当权者想要自保与征服他人的野心,但是这次改革确实让中国教育的重心从儒学政治之术上转移到了科学与技术上,原本被排斥与贬低的手艺人的地位也由此得到了提高。教育乃国之根本,如果没有洋务派睁眼学西方的创举,我们也就不会知道别人在做什么,我们和别人的差距在哪里。如果没有教育的改革,如今的我们没准还在经历着繁冗古板的八股文考试而不知科学与自然为何物。所以,我认为建立翻译馆和新式学堂洋务派做的最有意义的一件事。当然,洋务派还做了一件事,那就是派遣留学生。不可否认的是,那些派遣的留学生在后来在近代历史的舞台上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首批留学生中,梁敦彦为袁世凯政权外务大臣;詹天佑是近现代著名的爱国铁路工程师;唐国安是清华学校第一任校长,清末民初留美教育事业主要兴办人之一;唐绍仪是中华民国首任内阁总理,国民党政府官员……由此可见,留美幼童中大部分回国后都在中国的各个方面产生了很大的积极影响,他们身上融着落叶归根

鸦片战争之我见

鸦片战争之我见 鸦片战争有很长的故事要说,得从千年之前中国的封建制度的建立说起,要从中国封建君主专制的不断巩固加强说起,要从英国工业革命说起,一直说到“东印度公司”,还要说起我国的民族英雄林则徐,我们有那么长的故事要慢慢述说。 这是因为,鸦片战争绝不是偶然,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就算没有鸦片战争,那也必然会出现虎门倾茶战争等等之类乱七八糟的名字。 为什么对于如此丧权辱国的战争,我要说那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呢?看客们容我慢慢道来。先来介绍一下对战双方实力对比,实力差距很明显。 鸦片战争之前,中国在清朝的统治之下,概括起来就是:经济落后,政治腐朽,军备废弛,思想落后,对外还实行闭关锁国。英国在工业革命的飞速发展下,在全世界代表最先进的生产力,号称“日不落帝国”。中国闭关锁国使中国在与各国的贸易中保持优势地位。小弟抢了大哥的钱,捅出篓子了。 在我以前学习的初中历史上,痛诉闭关锁国对中国带来的种种弊端,好像没有闭关锁国,中国就会依照之前的道路一直走下去。历史上,强者欺负弱者是永远不会改变的。就算没有闭关锁国阻碍了英国对华倾销鸦片,也只是换了一个主要矛盾罢了。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现在强者要教训弱者,还差一个借口。就在这时,林则徐出来了,虎门硝烟,烧了英国的鸦片,烧了英国的白银,顺便烧掉了英国作为世界第一的面子。林则徐,是我们民族的英雄,失败不可怕,可怕的是慈禧的“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在那个时代,林则徐代表了中国人的民族精神,他不会不知道这一举将会带来什么,政府又会怎样对待他,一身傲骨,孑然不屈。舍我一人,救我百姓。林则徐做到了,所以,他是我们的民族英雄。 仗要打了,我天朝可是地大物博,那就打吧,慈禧不干,毕竟是女人,守着她的太平日子就够了,国家是啥?民族是啥?她可不知道,真不明白这样一个女人是有什么勇气来涉足政治,有什么勇气来发动一场政变。同样是女人,她和武则天实在不是一个重量级的。 那些地方的百姓怎么办,百姓不是没有勇气,军队不行,还有我们,不是么?是的,我是匹夫,但我有我的祖国,决不让祖国落在一群黄头发的人手上。厦门,广州各地百姓奋起反击,我们有自己的信仰,与政府无关。 小打小闹几次之后,《南京条约》如期而至。四个字形容,丧权辱国。其主要内容:(1)割香港岛给英国。(2)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允许英国人在通商口岸设驻领事馆。(3)中国向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军费,分24年付清)。(4)英国在中国的进出口货物纳税,中国与英国共同议定。(5)英国商人可以自由地与中国商人交易,不受“公行”的限制。(5)英国商人可以自由地与中国商人交易,不受“公行”的限制。(6)享有领事裁判权,英国人在中国犯罪可不受中国法律制裁。 鸦片战争的失败和《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社会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政治上独立自主的中国,战后由于领土主权遭到破坏,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解体,逐渐成为世界资本主义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供给地,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历史书是这么说的。这些我都认可,当然我也没权否认。但是,鸦片战争带给我们的绝不只有这些,绝不只有坏处。历史是永远向前发展的,任何阻碍历史巨轮的事物必然要丧生在巨轮之下。封建制度是,清政府是,即便实在现在,资本主义也必然会走上这一条道路。 鸦片战争对清政府来说,是一次警告,一次思想的冲击,更是一场革命。 制度上:在西方列强侵略下,清王朝政治制度开始了具有近代意义的演变历程。自洋务运动始,历经戊戌维新和清末新政,近代政治制度嬗递变化,呈现出改良式的保守主义转型路径。

人教版高一历史洋务运动知识点介绍

人教版高一历史洋务运动知识点介绍 人教版高一历史洋务运动知识点介绍 洋务运动知识点 1.原因: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面临严重的内忧外患。 2.目的: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3.时间: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 4.发起者:洋务派,即清朝统治集团内部一些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的统治的开明官员。(“师夷长技以自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 5.代表人物:在中央的代表是奕訢,在地方的代表有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 6.口号:“自强”“求富”。 7.内容(主要措施): (1)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①时间:19世纪60年代-19世纪70年代 ②口号:“自强” ③目的:武装军队 ④创办的主要工厂:安庆内军械所(曾国藩)、江南制造总局(曾国藩、李鸿章)、福州船政局(左宗棠)等一批近代

军事工业。 ⑤性质:官办封建企业 (2)发展近代文化教育事业 ①目的:为满足洋务的发展需要 ②主要措施:a.兴办新式学校(京师同文馆等),培养翻译人才和军事人才;b.设立翻译馆,翻译外国科技书籍;c.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等。 (3)创办近代民用企业 ①时间:19世纪70年代-19世纪90年代 ②口号:“求富” ③目的:辅助军事工业 ④兴办的重要企业:轮船招商局(李鸿章)、开平煤矿(李鸿章)、汉阳铁厂(张之洞)、湖北织布局(张之洞)等。 ⑤性质: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近代民用企业。 (4)建立新式海陆军 ①从 19 世纪 60 年代起,洋务派开始组建新式洋枪队,淘汰传统兵器,采用西式兵操练兵,使清朝军队的武器和战术逐渐发生变化。 ②从 19 世纪 70 年代起,洋务派开始大规模进行近代海防建设,筹建新式海军。到 80 年代,初步建成了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其中规模最大的是北洋舰队。1885年,清政府成立了海军衙门。

第5课洋务运动

第5课洋务运动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理解洋务运动兴起的背景和目的,记住洋务派主要代表人物和洋务运动主要时间,记住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及其兴办的主要企业,了解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重要作用。 2.能力目标: 通过分析洋务运动发生的原因及其目的,培养学生分析信息及利用信息对有关问题进行分析和论证的能力。 通过组织学生对有关李鸿章的原始资料进行分析,让学生明白洋务运动前后期主要的内容,通过组织学生想象“洋务时代的我”,培养学生的历史想象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通过组织学生评价洋务运动和李鸿章这位历史人物,培养学生的全面分析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思辨能力。 3.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洋务运动,使学生了解世界走向中国,中国开始融入世界的近代化的历程,树立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化”意识。 通过了解洋务运动中近代企业的创办,新式海军的建立,新式学堂的设立和留洋教育的开始,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交流,探究,分析,归纳,阐述的能力,培养学生“求实、求真、创新”的科学精神。 通过评价洋务运动历史地位的辩论和对李鸿章的评价中,尤其是在辩论中培养学生“史由论来,论从史出”的求实、求真态度;在剖析洋务运动的影响及联系现今的改革开放中树立学生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化”意识。同时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帮助学生汲取洋务运动留下的历史经验和教训。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洋务派兴办的军用,民用企业 教学难点:如何调动学生对李鸿章的兴趣;如何组织好对洋务运动的评价及“我看李鸿章”的辩论三、教学方法 1.教法 人物带事件的导入法、材料阅读法、图表法、合作讨论法、辨论法 2.学法 收集资料法、归纳总结法、图表记忆法、合作讨论法、辨论法 四、教学媒体 自制多媒体课件,其中运用大量有关李鸿章的文字资料,引导学生思考洋务运动的由来,洋务运动的内容及影响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出示李鸿章的一张照片)同学们,你们知道他是谁吗? 生:李鸿章! 师:对,李鸿章堪称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最有争议的人物,人们对他毁誉参半,有人说他是个不折不扣的卖国贼,又有人说他是满清的栋梁之材,独自支撑着清王朝的半壁河山……就连梁启超这个曾经暗杀李鸿章未遂的人物,居然在李鸿章死后,发出这样的感叹:“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体现了英雄惜英雄的叹惋。李鸿章究竟什么人物?为何让世人有如此评价? 却说李鸿章,早年师从曾国藩,靠编练淮军出家。中道改练洋务,可以说谈洋务运动必提李鸿章,提李鸿章也必提洋务运动,为何李鸿章原本军事家出身,却改为兴洋务?又究竟何为洋务?——今天不妨让我们走入李鸿章的人生,一同去感受洋务运动的风云跌宕!(出示幻灯片:从李鸿章看洋务运动) [讲授新课]

洋务运动之我见

洋务运动之我见:洋务运动是在19世纪60年代初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起义的过程中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兴起的,这次运动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思想、军事、外交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对于这次运动我个人是印象是最深刻的,我就从洋务运动对于我国产生一系列的影响来谈谈这次改革。 首先我想说的是这次运动的积极方面的作用 1、改变固步自封、轻视科技的状态 中国古代历史上科学技术曾经居于世界前列,但清政府长期以来沉迷于“天朝上国”的幻境中,顽固派抱着“中国文化独尊”论不放。洋务派从中国被动挨打、屡遭屈辱的现实中看到了科学技术落后的悲哀。洋务运动更重要的贡献在于打破了中国传统的文化观念,使国人不再一味以追求仁人先贤之道为唯一理想,奠定了“科学救国”的根基于基础。 2、引发思想上的巨大转变 洋务运动兴办军事工业,最主要的困难就是资金、原料、燃料和交通运输等方面。于是开办民用企业以解决资金等问题。在官办企业的倡导下,随着洋务运动的深入进行,那些达官显贵以办洋务为荣,再不以经商为耻,从根本上动摇了中国几千年来“重农轻商”的观念。掀起了以富国富民为主的重商运动,为清朝自强带来新的活力,使中国的现代化商业落地生根。 3、开新型军事形式先河 中国近代海军开始出现在洋务运动过程中,是为中国近代海军的开端。1885年设立海军衙门,统领海军、海防事宜,推进了海军建设和国防的现代化建设。清军队战斗力有所提高,对外国的侵略势力有一定的抵抗力,延缓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进程。 4、开源广进、人才培养 清政府开始重视外交,致力于培养外交人才。培养了中国第一批外语和外交人才。为中国培养了大批掌握西方近代科技知识的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为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人才条件,如詹天佑成为著名的铁路工程师,主持修建了京张铁路;邝荣光成为著名的采矿工程师,发现了湘潭煤矿。 其次洋务运动所具有的封建属性,决定了它不可克服的致命弱点的存在。 1.首先,因为洋务运动由清王朝统治集团中的洋务派所主持,其根本目的又在于维护封建专制统治,。这就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国近代社会历史的发展方向。 2.其次,洋务派所兴办的企业均由洋务官僚操纵。这些企业在封建性的严重束缚下,或瘫痪停办,或被帝国主义侵吞,或转让私人经营,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阻碍。 3.再次,洋务运动的变革措施与中国传统的义利观和本末观发生了冲突,受到传统心理的束缚。中国是农业大国,重农抑商是历代统治者沿袭的基本国策,尽管西学的输入打乱了中华民族独立发展的轨迹,但长期以来民族发展的惯性,使很多中国人仍然按照本民族特有的观念去看待世界和社会,这就妨碍着民族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发展。 改革与革命之我见 改革是保持原有事物性质不变的前提下对原有事物进行改良、修正,确保原有事物健康发展。革命是彻底改变原有事物性质,促进原有事物的死亡,催生新事物的诞生。两者本质上有根本的不同,改革是慢慢的修正,是一个量变的过程而革命是迅速摧毁和建立的过程,是质变,是一个阶级推翻了另一个阶级的统治,是和过去的旧事物彻底决裂。其实不管是改革还是革命都是双方面有利也有弊,但

2018年秋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 第4课洋务运动 练习题

第4课洋务运动 一、选择题 1.曾国藩说:“(办洋务)可以剿发捻(平定国内农民起义),可以勤远略(抵 制外来侵略)。”说明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D ) A.镇压农民起义B.抵抗外来侵略 C.发展民族工业 D.维护清朝统治 2.封建的统治者在19世纪发起了一场“自强”、“求富”洋务运动,它开始 于( C ) 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第二次鸦片战争 D.辛亥革命 3. 《同治夷务》中说:“查治国之道,在乎自强。而审时度势,则自强以练 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在19世纪中后期的中国持这一观点并付诸实 施的是 ( B ) A.顽固派 B.洋务派 C.维新派 D.资产阶级 4.下列人物中属于洋务派的是( B ) A.魏源 B.曾国藩 C.洪秀全 D.林则徐 5.“自强”与“求富”是洋务运动两大口号,下列企业是在“自强”口号 下创办的是( A ) A.江南制造总局 B.开平矿务局 C.上海机器织布局 D.汉阳铁厂 6. 曾纪泽说:“办洋务的难处,在于外国人的不讲道理,中国人的不明时势, 只有徐图自强,才能扭转形势。”洋务派“徐图自强”的最早措施是 ( D ) A.仿效西方政治制度 B.学习西方自然科学 C.创办近代民用工业 D.兴办近代军事工业 7.下列企业中属于民用工业的事( C ) A.江南制造总局 B.福州船政局 C.开平矿务局 D.安庆内军械所 8.奕在一个奏折中提到:要抵抗外国侵略,“探源之策,在于自强”。洋务 派在“自强”的口号下创办的军事工业有( C) ①轮船招商局②湖北织布局③江南制造总局④福州船政局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9.中国最早的留学生出现在( B ) A.鸦片战争后 B.洋务运动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民国时期 10.中国首艘航空母舰“辽宁”号的入列,表明我国海军综合作战力量现代化水平有了很大提高。那么,中国近代海军最早兴建于什么时期( D ) A.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B.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洋务运动 11.中国最早的近代工业出现在( B ) A.鸦片战争期间 B.洋务运动中 C.戊戌变法时期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12.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国轮船损失了1 300万两;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10万匹。这说明洋务运动 ( C ) A.能够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 B.培养了一批技术人员和科技人员 C.对外国经济势力扩张起一定抵制作用 D.为民族工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13.洋务运动时期创建了中国的新式海军其中不包括( D ) A.北洋舰队 B.南洋舰队 C.福建水师 D.北海舰队 14.促使洋务运动发生的历史因素是( B ) ①两次鸦片战争的打击②统治集团内部有一些具有探索意识的官员③太平天国的威胁④统治者认识到封建制度的腐朽⑤西方生产技术的迅速发展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①②③④⑤ D.②③④⑤ 15.洋务运动的可以说是中国近代化中的一块界碑,为什么( D ) A.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的机器设备和生产技术 B.洋务运动提出“师夷长技以自强”的口号 C.洋务运动创办了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出国 D.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洋务运动》教学设计

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洋务运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洋务运动的时间、代表人物、口号、内容及对洋务运动的评价等历史知识;通过对洋务运动的作用的客观分析,提高学生运用辩证发展的观点看待历史事件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在掌握历史知识的过程中,学会学习的方法,感知洋务派以“自强”“求富”为口号,办洋务以维护清朝封建统治为目的,进而创办军事工业、民用工业、筹划海防、兴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虽未达到富强,但却使中国迈出了走向近代化的重要一步。培养学生史论结合、主动探究合作的学习历史知识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认识到洋务派既要维护封建专制统治,又阻挡不了外国的侵略,结果导致洋务运动的破产。洋务运动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本国封建经济起到了一定的解体作用,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也起到了一些抵制作用。 本课重点 洋务运动的概况: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创办军事工业、创办民用工业、筹划海防、培养人才、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本课难点 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多媒体教学课件(PPt演示文稿和视频) 教学方法 1、师生互动交流法。 2、说、评、议结合法。 3、系统知识归纳法。 4、中外历史联系法 学习准备 阅读收集洋务派和洋务运动的人物、事件资料。板书设计 第6课洋务运动 一、“自强”与“求富” 1、洋务派出现的背景、代表 2、洋务运动出现的目的、时间、口号 3、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 (1)前期: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2)后期:开办民用工业 (3)筹建海军 (4)开办新式学堂 二、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1、洋务运动的破产 2、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辛丑变法之我见

辛丑变法之我见 物流1104 吴彦谕20110401951 在中国进入20世纪的第一个月里(1901年1月,光绪二十七年十二月)。在庚子事变后“西狩”到西安的清朝统治者,以皇太后与皇帝的名义发布了一道宣布改革的诏书,从而揭开了清末新政的序幕——辛丑变法。在经历了近代历史上最为羞辱的西方列强入侵苦难后,中国总算再一次进入了变革时代,但这却是一个迟到了的改革时代。 开始讨论辛丑变法之前,必须先简单交代一下当时的背景情况,这就不得不由庚子事变说起了。当时义和团风气正盛,慈禧太后天真地以为能借义和团之手去和外国列强抗衡,所以她不但不允许袁世凯和裕禄去打压义和团,还在义和团大批人马在涿洲、保定一带拆铁路、毁铁路,局势严重之际,密召拳民入京,旬日之间,竟有十万之众入京,太后召见拳民首领,言多奖励,从此亲贵争相信从,庙宇府第,遍设坛场,拳民出入宫禁,横行无忌,大肆烧杀,北京陷入疯狂混乱中。 6月11日,日本公使馆员杉山彬在永定门外为董福祥甘军所杀,慈禧召开御前会议,筹议和战,经过一番激辩,主战派居于上风。20日,端郡王载漪麾下神机营官兵杀德国公使克林德于途。是日,慈禧命令清军和拳民围攻使馆。不过情势恶化之际,主政东南的两广总督李鸿章、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共扶危局,与上海各国领事签订东南互保条约“中外互保、互不侵犯”。 至于列强方面,义和团入京时,各公使纷电本国派兵保护。6月17日,联军军队攻占大沽炮台,旋又向天津挺进,直隶提督聂士成率军抵抗,终致不敌,壮烈牺牲。8月4日,联军北攻,直隶总督裕禄兵败自杀,清军和拳民一战即溃,通州失陷。20日,俄、法、英、美、日、意、奥等八国联军陷京师,慈禧偕光绪狼狈出奔,经大同、太原,后至西安。联军入京之后,大肆烧杀,尤以俄、德为甚。10月,联军统帅瓦德西抵京,以捕剿拳民为名,派兵四出,任意妄为,极尽暴行之能事。这就是为人熟知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后就有了最为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而在慈溪和光绪逃亡的过程中,他们挨饥抵渴,饱受风吹雨打,更亲眼目睹了沿途民不聊生,田地荒芜,尸骸遍野的中国现状,这些也在一定程度上坚定了她改革变法的决心,加上辛丑条约的屈辱,于是促成了辛丑变法的发生。 为什么要在这里特地讨论这一个名不经传的变法呢?因为它与戊戌变法相比,它以清王朝最高统治者慈溪太后对全国的统治权力为基础,是作为清王朝最高当局的国策确定下来的,它具有洋务运动与戊戌变法所不曾具备的由中央向地方自上而下全面推行的政治条件。其实,正如许多后发展国家走向现代化的历史所表明的那样,处于危机压力下的专制统治者,往往会产生一种强烈的变革意愿,以求通过变革来摆脱自身的危机,在这种特定的情况下,慈禧太后也成为了相当“真诚”的变革者。 1902年1月19日,慈禧太后在西安以光绪皇帝的名义,又一次颁布了明确宣布朝廷变革意向的诏书。这份诏书把学习西洋再次明确提出来作为改革的方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