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中生手机依赖与人格状况分析

高中生手机依赖与人格状况分析

2015年第6期总第151期

No.6. 2015

Sum 151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高中生手机依赖与人格状况分析

吴玉芳

(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心理学系 福建福州 350108)

摘?要: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青少年网民的急剧增加,对手机依赖也趋向年轻化,为了了解高中生手机依赖的现状及其与焦虑、人格特征的关系,随机选取福州某中学168名学生,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运用列联表相关分析等统计方法分析高中生手机依赖与焦虑、人格特征的关系。结果表明,高中生手机依赖与焦虑无相关关系,手机依赖在人格特质三个维度(内外向、精神质以及神经质)上均存在显著差异,所对应的的概率值分别为0.004<0.05、0.023<0.05、0.04<0.05.

关键词:高中生;手机依赖;焦虑;人格特质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052(2015)006-000370-02

前言

所谓手机依赖症,又称“手机依赖综合症、手机综合症、手机焦虑症、手机瘾,是指个体因为使用手机行为失控,导致其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明显受损的痴迷状态[1]。这种对于手机的依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手机的使用频率过高,超出了正常的频率使用范围;其次是手机过多的影响生活、工作和学习;最后是当手机停机或者是手机不在身边时,手机使用者会出现一系列生理和心理上的不适应反应。”它并不是指对手机本身的依赖,而是过度滥用甚至沉迷于游戏 、网络、短信等手机功能,并因此危害了工作、学习等正常生活和心理健康,手机依赖实际上是一种“行为成瘾”[3]。

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经济快速发展,手机凭借其即时性、娱乐性、便携性等多种引人入胜的功能正日益成为人们日常工作、学习以及生活中最为重要的通讯和娱乐工具之一,青少年更是成为手机使用的主力军,手机特别是智能手机的普及深刻地改变了青少年的社交和娱乐生活。与此同时由于不合理使用手机而随之而来的问题也更是层出不穷:据2005年英国的一项调查报告显示,全球范围内超过三分之一拥有手机的青少年承认,当他们被迫暂停使用手机时会变得心神不安乃至非常焦虑[4]。台湾近70%学生有“手机依赖症”征兆[5],75%韩国大学生呈现出“手机中毒症候群”[6]。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近些年的调查报告显示,2010年上半年,青少年手机网民已经达到1.44亿,同比增长73.5%,10-19岁占比27.8%,信息化时代,移动互联网正处于迅猛发展阶段,手机网民整体偏年轻化。而另一组研究数据表明,国内的一些研究发现青少年的手机依赖率达到16.7%~27.4%[10]。因此,手机乃至高智能手机的普及和普及对象年龄年轻化以及由于青少年不合理地使用手机而引发的一系列不良现象也引起众多老师和家长的广泛关注并且这个问题应当得到高度重视。

因此,本研究将关注高中生手机依赖的情况,并且将手机依赖与焦虑、人格特征相联系,试图了解高中生手机依赖的现状以及手机依赖分别与焦虑、人格特征的关系。并且假设认为:有手机依赖的青少年更容易产生焦虑的情绪情感;而性格比较外向的人更容易染上手机依赖。

一、研究方法

1.被试

随机选取福州某一级达标中学高一学生168名(男76名,女92名), 平均年龄16±1岁,其中有效数据为143份,25份为无效问卷(包括6份未完成数据,19名被试无手机)。143份有效数据中,有手机依赖的被试人数为50人,没有手机依赖的被试为93人,有无手机依赖比例接近1:2。

2.实验设计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随机抽取福州某中学高一年段168名同学,讲解此次问卷调查的目的、意义以及有关指导语,在被试知情同意基础上进行集体匿名调查,向被试发放问卷,回收问卷,对问卷的结果进行处理,进一步了解高中生手机依赖与焦虑、人格状况之间的关系。

3.实验材料

采用三个量表,分别是手机依赖综合征诊断标准(依据北京安定医院精神科郑毅教授关于手机依赖综合征的描述),由艾森克教授编制艾森克人格问卷(EPQ88道题版)以及由华裔教授Zung编制(1971)的焦虑自评量表(SAS)。

二、结果

1.使用列联表相关对手机依赖与已经划分为高、中、低等级的艾森克人格问卷的四个维度的关系进行列联表相关关系分析,结果可知:

143名被试在内外向、精神质、神经质以及掩饰性四个维度上的所得平均分分别为 11.504、 6.594、14.294、 4.217。可见被试在内外向和神经质两个维度上的得分比较高,掩饰性上的得分较低表明数据比较具有可靠性。

表1 手机依赖与人格特质各维度相关关系表

Value Approx.Sig.

Nominal by mominal phi(手机依赖与E)

phi(手机依赖与P)

phi(手机依赖与N)

0.268

0.067

0.194

0.006

0.729

0.068

注:在0.05水平上差异显著,**代表0.01水平差异显著(下同)根据数据类型,采用列联表分析,根据结果表明,手机依赖与内外向维度之间Ф值(phi)为0.268(p=0.006<0.005),相关关系一般;手机依赖与精神质之间维度之间Ф值(phi)为0.067(p=0.729>0.005),手机依赖与精神质之间没有明显关系;手机依赖与神经质维度之间Ф值(phi)为0.194(p=0.068<0.005),相关关系较低。

2.对手机依赖、性别、是否独生子女、是否双薪家庭、户籍以及按照原始分数输入的艾森克人格问卷的四个维度分别进行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发现:

作者简介:吴玉芳(1991-),女,福建宁德人,研究生,研究方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370

2015年第6期总第151期

No.6. 2015

Sum 151经济与社会科学研究

内外向性在性别、是否独生子女、是否双薪家庭以及学生户籍这四项所对应的概率值分别为0.218>0.05、0.318>0.05、0.521>0.05、0.585>0.05,所以内外向在性别、是否独生子女、是否双薪家庭以及学生户籍四项上并无显著。

精神质在性别、是否独生子女、是否双薪家庭以及学生户籍这四项所对应的概率值分别为0.091>0.05、0.267>0.05、0.024>0.05、0.770>0.05,,所以精神质在性别、是否独生子女以及学生户籍三项上并不显著,而精神质在被试是否是双薪家庭上存在显著差异。

神经质在性别、是否独生子女、是否双薪家庭以及学生户籍这四项所对应的概率值分别为0.095>0.05、0.165>0.05、0.017>0.05、0.286>0.05,,所以神经质在性别、是否独生子女以及学生户籍三项上并不显著,而神经质在被试是否是双薪家庭上存在显著差异。

手机依赖在内外向E、精神质P、神经质E对应的概率值分别为0.004<0.05、0.023<0.05、0.040<0.05,所以手机依赖在内外向E、精神质P、神经质E三项上存在显著差异。

3.对手机依赖与被试已经被划分焦虑轻重程度进行分析,由于轻度及轻度以上程度的被试的人数<30人,样本数太少,因此只进行描述性统计处理,结果发现143名被试中,有焦虑症状的只有8人(其中7名被试轻度焦虑,1名被试中度焦虑),大多数学生是没有伴随焦虑症状。

三、分析与讨论

1.手机依赖与艾森克人格问卷的四个维度的相关关系

从描述性结果来看143名有效被试在内外向维度上的所得平均分为 11.504。而进一步进行列联表分析后发现手机依赖与内外向维度之间Ф值为0.268(p=0.006<0.005),相关关系一般。内外向性上有无手机依赖症的被试的平均得分别为12.960、10.720,二者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04<0.05)。结合以上相关内容我们可以做出推测,有手机依赖的青少年得分较高,他们可能大多数性格比较外向,他们乐于与人交往,爱好交际,渴望新鲜刺激,而没有手机依赖的被试,在内外向维度上的平均得分虽然低于有手机依赖的被试,但是也达到了10.720分,因此我们可以进行推测,无手机依赖的被试容易与周围环境迅速的融合,他们不是属于闷在温室里的花朵,孤傲,不与人交流,这也可以反映出90后年轻一代的新鲜与活力,特别是95后,他们的内心更有想法,乐于交际但是同时也有自己的分寸,是能够成为让人信任的一代。

143名有效被试在神经质维度上的所得平均分为 14.294。而进一步进行列联表分析后发现手机依赖与神经质维度之间Ф值为0.194(p=0.068<0.005),相关关系较低。发现神经质维度上有无手机依赖症的被试的平均得分分别为15.540、13.624二者在神经质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p=0.04<0.05)。同时手机依赖与神经质这一维度存在显著相关(p=0.044 <0.05),根据以上结果,有手机依赖的被试平均得分超过15,属于高分,且手机依赖与神经质存在显著相关。90后出生在一个和平的年代,他们没经历过类似文革那样的重大政治动乱,也没有遇到过金融危机一般的经济波动,他们的烦恼与恐慌更多来自自身,他们爱钱、爱玩儿、爱自己、爱自由,小圈子的生活使得他们更加独我,但创新、主见也是他们“孤独”的衍生品。

2.性别、是否独生子女、是否双薪家庭、户籍与EPQ四个维度分别讨论

神经质在性别、是否独生子女、是否双薪家庭以及学生户籍这四项所对应的概率值分别为0.095>0.05、0.165>0.05、0.017>0.05、0.286>0.05,,所以神经质在性别、是否独生子女以及学生户籍三项上并无显著,而神经质在被试是否是双薪家庭上存在显著关系。并且非双薪家庭的孩子在神经质维度上的得分高于双薪家庭的孩子,神经质反映的是正常行为,与病症无关。对于这一结果,我认为尽管社会在进步,人们的精神生活在不断提高,但是还是不能掩盖一个事实,那边是贫富差距的不断加大,而双薪家庭与非双薪家庭之间在收入上便差了一倍,更别说其他。所以我认为健康的身心发展是建立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上的,只有保证了物质才能够发展精神世界,存进精神世界的健康发展。

3.手机依赖与被试已经被划分焦虑轻重程度进行分析

在143名被试中,有焦虑症状的只有8人,大多数学生是没有伴随焦虑症状。这个结果是比较让人欣慰的,从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出,尽管有将近1/3的学生对手机产生依赖,但是这一行为并未产生难以控制的后果。但是我们也应当要居安思危,要将危机扼杀在摇篮当中,应当要引导学生合理的使用手机,与此同时,我们应当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让科技为人类服务。

四、结论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结论,青少年中有手机依赖的人并不一定容易产生焦虑、急躁这类负性情绪情感体验;性格外向或者是情绪比较不稳定的人更容易对手机产生依赖。

参考文献:

[1]师建国.手机依赖综合征[J].临床精神医学,2009,19(2):138-139.

[2]王纯.关注手机依赖综合征[N].健康时报,2005-01-27.

[3]徐华,吴玄娜,兰彦婷,等.大学生手机依赖量表的编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8,16(1):26-27.

[4]Merry,P.,Domlija,et a1.“Global mobile forecasts to 2010,5th ed”,London:Informa Telecoms&Media,2005.

[5]吉路.台湾学生七成有手机依赖症[J].北京档案,2006,(10):46.

[6]蔡军.当心用手机“成瘾”[J].大众医学,2003,(19):56-57.

High school students rely on phone and analysis of the state of personality

Wu Yu-fang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 Institute of Education, Psychology Department, Fuzhou Fujian, 350108,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obile Internet, the rapid increase of teenagers, the dependency on mobile phones tend to be younger,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mobile phone rely on high school students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anxiety,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at the middle school, 168 students randomly selected from Fuzhou, in the form of questionnaire survey, the use of contingency table analysis and so on related statistical methods to analyze mobile phone rely on high school students and anxiet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rsonality traits. Results show that high school students phone no correlation with anxiety, rely on mobile phone on personality traits three dimensions (inside and outside, psychoticism and neuroticism)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the corresponding probability value was 0.004 < 0.05, 0.023 < 0.05, 0.04 < 0.05.

Key words: high school students; mobile phone rely on; anxiety; personality traits

[责任编辑:刘 乾]

371

高中生手机依赖与人格状况分析

作者:吴玉芳, Wu Yu-fang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心理学系 福建福州 350108

刊名: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Juamjusi Education Institute

年,卷(期):2015(6)

引用本文格式:吴玉芳.Wu Yu-fang高中生手机依赖与人格状况分析[期刊论文]-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5(6)

关于大学生手机依赖的调查报告

关 于 当依 代赖 大的 学调 生查 对报 手告 机 学院: 能源与电气学院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一班 成员:袁蓓梅雨婷黄伟倩王甫月陈超婷汪家钰黄正耀杜乃光张鹏程夏雨霖

一、内容摘要 科技的进步,使手机迅速普及并融入了每个人的生活。现今,人们对手机越来越依赖,不少人更是将很大一部分的日常生活以及社交通过手机来完成。对于手机的频繁使用、过度依赖,究竟对人们的生活工作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又将用什么措施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调查小组着眼于当今大学生进行了一次粗浅的调查研究。 二、关键词 手机大学生依赖 三、调查内容 手机依赖症是指由于某种原因过度地滥用手机而导致手机使用者出现生理或心理上的不适应的一种现象。有研究者认定,手机成瘾的标准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手机的滥用,不该用的时候也频繁使用;二是手机过多的影响生活、工作和学习;三是停机或手机不在身边时,身体会出现一系列的不适反应,包括生理反应和心理反应。也有专家强调“手机成瘾者”严重时,会出现手脚发麻、心悸、头晕、冒汗、肠胃功能失调等症状。手机幻听大致表现为担心手机会响,每半个小时看一次手机;手机无来电,却能“听”到手机铃声;无论手机放在哪里,都觉得手机振动或响铃;手机来电时异常紧张,甚至心跳加速。 1、调查目的 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手机,并产生了一种前所未有的依赖。对于大学生这个群体,尤为突出。而专家指出,过度依赖手机会对生活学习产生一定的危害,导致注意力难以集中,精神衰弱等一系列问题。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情况做一个简单的调查,并提出解决方法。 2、调查问卷(见附件一) 3、调查结果 4、调查分析 (一)大学生日常花在手机上的时间偏多

学生“手机依赖”的对策

浅谈技校生“手机依赖”的现状及解决对策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手机的功能及网络和手机普及率也得到进一步提高。人们通过手机得到的信息及娱乐活动普遍增加,催生了“手机依赖”一族。由于技校生的特殊性,“手机依赖”影响力更大,很多技工学校的学生陷入手机的深渊不能自拔,对手机已经产生的严重的依赖。本文就技校生“手机依赖”的现状、原因及其危害作较全面的论述,并就解决问题的对策作了探讨,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办法。 关键词:技校生手机依赖现状及对策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手机普及率也得到很大的提高,人们通过手机得到的信息及娱乐活动,催生了“手机依赖”一族。“手机依赖”就是通过手机的功能和效率,获得了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和娱乐,并达到使用手机作为其人际互动主要手段的群体,存在强烈的持续的需求和依赖感的心理和行为。由于技校生的特殊性,“手机依赖”的影响力就更大,经深入观察和调查,发现很多学生对手机已经产生严重的依赖。 一、技校生“手机依赖”的现状 (一)技校生“手机依赖”的基本情况 目前,学生在交际、娱乐等生活中主要运用手机来完成。据有关统计材料显示,全国青少年中70—80%都患有不同程度的手机依赖症。特别是爱教育程度较低的技工学校学生出现的概率就更高了,很多学生也不善于面对面的交流,所以手机短信息刚好成了他们交流的主要方式。 手机对青少年影响分析目前主要集中在心理、社会化、价值观、人格、沟通及学校管理等领域。青少年严重依赖手机,人际沟通能力下降等负面的效果,给学校管理带来严重的困难。 (二)技校生“手机依赖”的具体表现 1、交际(短信、聊天)依赖 根据调查,技校在校生有90%以上的人际交往主要通过手机来完成任务。他们在学校里,跟校外的同学、朋友以及家人的交往都是采用手机来完成。 2、阅读依赖

如何应对青少年对手机依赖问题

如何应对青少年对手机依赖问题

嘉年华青少年辅导中心在这个信息化科技化时代,毫无疑问手机作为当下最便捷的通讯工具,更是满足了人们极多需求,甚至可以说是成为了人手一部的日常必需品,下到刚会走上到九十九,所有人对手机这个东西并不陌生。随着时代的发展,手机更新速度也越来越快,就像苹果公司自2007年推出第一代苹果手机到今天,十年间已更新至十二代。 随着手机的更新换代,手机早已不仅仅是通讯工具,智能手机的更新换代在闲暇之余也替我们打发了不少时间。但是手机也是一把双刃剑,尤其对于现在学业繁重的学生们来说,更是有利有弊。 早在2004年就有调查显示,澳大利亚青少年中使用手机的人已经达到了93%,而国内青少年手机用户量也在飞速增长,久而久之青少年对手机的依赖问题就日渐凸显了。不少青少年在正值年少读书的黄金年龄,却将大把的时间浪费在手机上,沉迷手机游戏、网络小说、肥皂剧等等等等,这些个问题让家长们懊恼不已。完全断网?没收手机?对于正处于叛逆的青少年来说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家长的本是觉得手机可以让孩子们在学习劳累之余帮助减压的工具,却不曾想会是影响孩子的锋利匕首。 对于过分依赖手机的青少年来说硬碰硬无疑是不欢而散的结果,那么到底应该如何应对青少年过分依赖手机这个问题呢?小编给诸位家长出几招

嘉年华青少年辅导中心首先手机不要完全交给孩子,避免孩子自制力差始终拿着手机玩儿。让孩子清楚手机的根本用途,手机本身只是一种通讯工具,即使是再智能的手机,也仍是一种工具,尽量让它回归于工具的角色,而非成为人的精神依托。 其次是重视面对面的人际交流。多和孩子接触、沟通,可以增强与孩子之间的亲密感,也能提高孩子自身的人际敏感度。 再是尝试删除一些“非必要”的软件,或定时断网,或换一个功能单一的手机,迫使减少花在手机上的时间。 最后要丰富充实孩子的课余生活,将重心从手机转移到现实世界,多参加一些有益于身心的活动。比如加强体育锻炼、听听音乐、读本好书、出门旅游等。 其实对于手机的依赖不仅仅体现在青少年孩子的身上,有时候家长也需要反思一下自己有没有也过分依赖手机,从而影响到了与孩子的沟通交流才导致孩子过分依赖手机呢? 以上内容就是成都嘉年华青少年心理辅导中心为大家提供的内容,希望以上的讲述能够帮助到您,如果您还有其他疑问或者需求,可以来电咨询我们嘉年华的老师,我们将为您提供全程服务! 点击右侧咨询按钮也可以进行免费咨询 成都嘉年华青少年心理辅导中心是经国家相关部门批准成立近十年,隶属于

大学生手机依赖现状的分析

大学生手机依赖现状的分析 随着手机功能越来越强大,各种应用软件应运而生,手机作为一种智能化的通讯设备,依靠其携带方便等优势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一系列影响,给人际交流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也使得我们的生活更加绚丽多彩,逐渐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大学生作为一个年轻的群体,对于新鲜事物的好奇和接受能力很快,但是由于其心智并不完全成熟,再加之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在对手机的使用上极易出现过度行为,造成手机依赖[1]。因此,如何引导学生合理使用手机,改善手机依赖的现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大学生手机依赖的表现 手机依赖是一种新型的心理疾病,在大学生中尤为常见。当前,智能手机,成本不断降低,使得人人拥有一部智能手机成为可能。同时,各种软件的开发与应用使学生足不出户就可以满足多方面的需求,越来越多的学生对手机的依赖日益增强,甚至达到无法离开的地步。 (一)行为表现 手机依赖主要表现为当手机不在或没电时会出现各种不适,以及对手机的滥用,不需要的时候也在频繁地使用。

1.生活方面。近几年,随着扫码支付的发展,有过半的大学生出门不带现金,直接通过手机扫码支付;就餐通过“美团”“饿了么”等APP进行选择;购物通过“淘宝”“京东”等网络渠道选择;出行更多的会选择“滴滴”等叫车软件。 2.学习方面。在充实知识、查阅资料时,不是选择去图书馆,而是通过网络查阅选择通过手机拍照来记笔记,有些同学不认真听课,不间歇的翻看手机或干脆就在手机上玩游戏;写作业时,不翻阅课堂笔记,也不独立思考,而是在网上抄答案;考试时,部分学生不做考前复习,而是想着把手机带进考场找答案或抄袭。 3.休闲娱乐方面。智能手机成为学生们唯一的重要玩具,无论是在校园里,还是在教室或宿舍,随处可见学生低头看手机的情景。有用手机玩游戏的、看视频的、看小说的和听音乐的,也有在购物和刷朋友圈的。 4.人际交往方面。微信等即时通讯软件满足了学生多样化的需求,聊天、发朋友圈,晒一晒自己的生活。很多学生不时的刷社交软件,并将之前的内容反复看,渴望了解朋友的动态,渴望被自己的好友关注。偶尔的同学聚会,也少了畅谈,多了拍照,目的更多的还是要发朋友圈,对于友谊的增进毫无作用。 (二)不良影响

中学生手机依赖的心理成因及对策

中学生手机依赖的心理成因及对策〔摘要〕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人们在享受手机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极易产生手机依赖,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本文阐述了中学生手机依赖带来的负面影响,分析了中学生手机依赖的心理成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减少手机依赖行为的几点策略。 〔关键词〕手机依赖;心理成因;中学生 一、引言 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智能手机的功能日益完善,手机可以满足人们社交、购物、获取资讯、休闲娱乐等各种需要,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据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3月,我国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人数高达8.97亿,占网络使用人数的99.3%,其中10至19岁年龄段的网民群体占比达23.2%。尤其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亿万学生开展大规模在线教育,中学生中超七成使用智能手机。由此可见,中学生对手机的使用愈加频繁。但由于中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等心理特点,并且他们的意志力还很薄弱,很容易受到网络信息的吸引,对手机产生依赖,进而影响学业。为此,本文阐述了手机依赖的概念及其给中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分析手机依赖行为的心理成因,尝试提出减少手机使用的策略,以促进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提高学业成绩。 二、手机依赖的概念

手机依赖,又称手机成瘾、手机过度使用等,国内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手机依赖进行了界定。徐华、吴玄娜、兰彦婷和陈英和[1]认为手机依赖是一种“行为成瘾”,由于个体强迫性使用手机,引发内心的痛苦和煎熬,从而危害生活、工作、学习和个体心理健康。也有研究者从心理影响角度界定手机依赖,认为手机依赖者会频繁地查看手机,忘带手机便会心神不宁,对手机有强烈的需求感和依赖感[2]。总而言之,手机依赖是指个体长时间沉迷手机不可自拔,从而导致生理、心理、社会功能受损的现象。 三、中学生手机依赖的负面影响 手机作为最常用的智能工具,给我们的学习、生活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造成了许多危害。尤其是对于心智尚未成熟,身心发展正处于关键阶段的中学生来说,手机导致的负面影响远大于积极影响。 (一)影响学业成绩 房香莲[3]发现,手机依赖与学业成绩存在显著负相关,即手机依赖性越强,学业成绩越差。进一步研究发现,手机依赖对学习成绩的影响是多元的。首先,由于手机中各种应用的强大诱惑力,会使学生将时间和精力浪费在手机的使用上,如打游戏、刷微博、看小说、QQ、微信聊天等,大大减少了学习时间。其次,网上有丰富的学习资源,学生在遇到问题时,经常会直接利用手机搜索答案,然后不加思考的直接抄写下来,从而降低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手机的过度使用会分散学生学习时的注意力,课堂上容易因回

中学生过度使用手机危害研究性学习报告

中学生过度使用手机危害研究性学习报告 一、案例背景 现代电子产品方便、丰富着我们的生活,对于中学生而言,手机已成为生活中的重要娱乐工具。但手机也在逐渐的“侵略”着我们的生 活,甚至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与行为习惯。与此同时,像“手机依赖 症”等心理疾病的发病率也在中学生中有明显增长趋势。手机普及带来 的另一个明显副作用是近视发病率大幅上升。据中华眼科网统计:全国 近视人口占全国总人数的30%,城市近视人口比率达33%。其中,中学生为50%。统计数字显示全国近视眼发病人数中青少年达到1.8亿。手机对于中学生的影响已不容忽视。 二、研究目的 初步掌握研究性学习基本方法,探究中学生使用手机问题根源,发展过程,以及解决方法。 三、研究内容 1、手机依赖症简单自测 2 、中学生使用手机成瘾原因及分类 3、中学生过度使用手机的危害 4、如何帮助中学生摆脱过度使用手机习惯 5、研究性学习报告总结 一、手机依赖症简单自测 美国《赫芬顿邮报》载文,盘点出“手机依赖症的13个信号”,如果你有超过一半的症状,说明有潜在的手机依赖症。 1.视力模糊。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容易导致视力模糊和干眼症。 2.没有安全感。一旦手机没在身边就会产生莫名的恐惧感。

3.频繁发短信。无论学习还是闲暇时,总爱使用手机频繁收发电子邮件或短信,甚至给近在身边的人发。 4.头痛。长时间使用手机会引起头痛、疲劳乏力,甚至会导致“老痴”(短时记忆丧失等)。 5.方向感差。到任何地方都离不开地图定位,不会记路。 6.手机放枕边。研究发现,手机离身体太近容易导致入睡困难,影响睡眠质量。 7.总听见手机振动声。手机明明静音,有时甚至压根没带手机,却感觉它仿佛在响或振动,这就说明你已经因沉迷于手机而产生幻觉了。 8.上厕所带着手机。无论是上厕所还是进卧室,手机24小时不离身。 9.拇指病。长时间使用手机上网或发短信等,手指就会痉挛疼痛,医学上称为拇指腱鞘炎。 10.不喜欢眼神交流。总爱使用手机会导致人与人之间的眼神接触减少,甚至与他人目光接触时产生异样感。 11.与亲朋聚会减少。与亲朋3个月没聊天,只是通过社交网站了解对方一切情况。 12.记不住电话号码。依赖手机的存储功能,当电话没电或不在身边时,记不清熟人的电话号码。 13.弯腰驼背。长时间使用手机的坏习惯容易导致弓腰驼背等不良姿势。 二、中学生使用手机成瘾原因 精神病学家诺拉·沃尔科发现,从大脑机能的角度探讨,首先要提到我们大脑中一个叫做“享乐区”(hedonicregion)的区域。当此区域发生反应时,就会产生我们常说的快感。如果这种刺激是经常性的,大脑会对自身的这种化学反应上瘾。沃尔科通过长期的观察研究发现,无论是我们使用手机,还是看见自己成绩单上得了“A”时,大脑都会释放一种名为“多巴胺”的化学物质。而这种大脑化学物就是让我们感觉“快

关于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程度的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程度的调查报告 调查小组组长:学号:201104044111 调查小组成员学号:201104044110 调查小组成员:学号:201104044109 执笔者:学号:201104044111

内容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生活水平的大大提高。走进大学的校园随处可见拿着手机听歌聊天的同学们。目前大学生拥有手机的数目迅猛增加。 本文以在校的大学生为对象,在大学生群体中一调查问卷的方式,调查了当前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程度。基于以前学者的研究———大学生已经患上了 “手机依赖症” 的观点,本文通过自制调查问卷,对大学生们使用手机的目的,时长,以及使用心理进行调查,分析其成因以及对学生自身和学校方面提出一些建议。使学生拥有健康的生理及心理素质,更好为社会做出贡献。 关键词:大学生;手机依赖;对策建议

手机依赖症: 基本概念、手机依赖是指由于某种原因过度地滥用手机而导致手机使用者出现生理或心理上的不适应的一种现象。有研究者认为界定手机成瘾的标准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手机的滥用,不该用的时候也频繁使用;二是手机过多地 影响生活、工作和学习;三是停机或手机不在身边时, 身体会出现一系列的不适反应,包括生理和心理反应。也有专家强调“手机成瘾者”严重时会出现手脚发麻、心悸、头晕、冒汗、肠胃功能失调等症状。手机幻听大致表现为担心手机会响,每半小时看一次手机;手机无来电,却能“听”到手机铃声;无论手机放在哪里,都觉得手机在响铃或振动;手机来电时异常紧张,甚至心跳加速。 一、调查的原因及目的。 现在手机成为通讯的工具,集多种功能与一身。除了方便人们之间的联系,并且获取到大量的信息外,还可以通过游戏,音乐等娱乐丰富我们的生活。现在的大学生们几乎人手一台手机,而且是多功能的手机,这对我们带来很多的方便,可是这毕竟跟网络一样对我们来说是一把双刃剑。针对现在的大学生使用手机非常频繁,甚至手机不离手机的情况,做了一个调查,以便分析这种现象的成因并改善。 二、调查时间、地点、对象与方法。 (一)调查时间:2012年7月----8月。 (二)地点:大学。 (三)对象:在校的大学生。 (四)方法:首先自主设计问卷,然后将其上传至“问卷星”专业的问卷调查网站,并将链接广泛发“问卷星”专业的问卷调查网站送给各位同学,收集数据,并进行深入分析。内容大概为同学们对手机使用的时间,原因,以及使用的心理进行了解。 三、调查内容及分析。 (一)你的性别?

手机对青少年的 危害

手机对青少年的危害 一、青少年使用手机的现象逐年增多 据有关部门调查,在美国的青少年手机用户中,31%每天发送至少100条短信,15%每天发送200条以上短信。每人每天平均发送50条短信。英国的一项调查发现,8岁以下孩子中,每4人就有1人有手机。目前,英国拥有手机的孩子有450万人,其中,9-10岁的孩子里有58%的人有手机,11-12岁中89%的人有手机,13-14岁中约93%的人有手机,15-16岁有手机的人高达95%。在中国,88%的家长给孩子买了手机,同时学校调查中现实,学生中的手机拥有率为:小学1—3年级10%,4—6年级30%;初中生70%;高中生几乎人手一部手机。 二、手机危害不容小觑大多数人们都知道手机本身带有辐射,过长时间的使用会对身体照成一定的不良影响。那么过长时间使用手机对青少年儿童的危害又有哪些呢? 科学研究也显示,孩子过早的、长时间的使用手机可能会产生手机依赖,对身心带来诸多方面的损害。 1、对儿童大脑神经的潜在危害更加严重。英国《微波理论与技术》期刊研究显示,儿童颅骨厚度显着低于成人,对辐射的吸收率明显高于成人。中国室内装饰协会室内环境监测工作委员会赵玉峰教授告诉《生命时报》记者,孩子的神经系统正处于发育阶段,受到的潜在威胁更大。法国克莱蒙·费朗大学一项测试表明,儿童使用手机时,大脑对手机电磁波的吸收量要比成人多60%。近期,英国《每日邮报》更撰文指出,儿童用手机会造成记忆力衰退、睡眠紊乱等健康问题。英国华威大学的杰勒德·凯都博士警告说,手机辐射会破坏孩子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从而引起记忆力衰退、头痛、睡眠不好等一系列问题。 2、对儿童生长发育带来严重的不良影响。北大第一医院儿科副主任杜军保说,大剂量的电磁不仅对儿童的生长发育不利,还会带来诸如哮喘、白血病之类的疾病。北京儿童医院新生儿专业专家任仪逊介绍,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身体组织中的含水量比成人丰富,而手机微波具有对水分越多的器官伤害越大的特点,因而,微波对人体眼睛的伤害最大。长时间低头玩游戏,会对孩子的颈椎带来很大伤害。此外,长期发短信还会导致孩子手指发育畸形。 3、使儿童的思考方式变得单薄。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流行病学家艾布·拉姆森教授研究表明,爱发短信的青少年,思考问题难以深入,凡事急于求结果,性格比同龄人更冲动。并且,孩子长时间的使用手机,缺少了与他人面对面交流的机会,这样容易使其内心变得胆小、孤僻,性格变得偏执。常用手机上的联想输入功能发短信,会使孩子们做其他事时只追求速度,而忽略准确性,极大地影响他们的思考方式。 4、过早使用手机容易让儿童和父母产生隔阂并沉迷于游戏。林丹华指出,频繁给同学、朋友发短信,有可能让孩子们更不会对父母讲真心话,加深父母的失控感和亲子之间的隔阂。另一方面,随着现代通讯技术的发展,手机可以随时随地上网,这就使得下载游戏更为便利。有的孩子可能会过度沉迷于游戏中,影响其成长。 5、随着手机更新换代的速度越来越快,过早的让孩子使用手机极大可能让其产生盲目的攀比心理。 三、应从小树立正确使用手机的理念 家长可从以下三点树立孩子正确使用手机的理念:

中学生使用手机弊大于利

中学生使用手机弊大于利 现在的学生儿乎都是人手一个手机,而且学生们对于手机的以来越来越严重,对于他们来说,没有手机的日子好像是没法过的。但是更可怕的是,对于不少家长来说,也觉得理所当然,所以也就默认了这种所谓的时尚和表面上的方便。更有甚者,个别家长还慷慨解蛭,尽量满足子弟的要求,儿千块钱的手机也照买不误,只要自己的子女开心就行了。 当然,有些学生的手机是家长作为给孩子中考成绩优秀奖的奖品的。据了解, 多数学生给家长说要用手机无非是以下儿种理由:1.有事时方便与家长沟通;2. 学习过程中有时要在网上查资料3.学习压力太大,有空要自我娱乐放松一下。然而,家长了解的只不过是表面的假象,真正的危机和隐患正是从有了手机才开始的。家长的本意是方便和子女沟通和交流,有事也可以图个方便。但事实上,据老师的观察和了解,中学生的手机主要是用在以下儿个方面: 1.偶尔给家长打电话(一般是高一新生阶段给家长的电话较多,以后就越来越少了) 2.同学之间互发信息; 3.用手机玩微博或微信 4.用手机上网聊天或玩游戏; 5.用手机看那些无聊的网上信息,其至有可能接触一些不文雅的黄色信息或视频; 6.方便网购,部分学生儿乎天天都好像都有快件可取 7.个别学生甚至拿来充当考试的作弊工具或赌求投注的手段。 中学生使用手机的主要时间段: 1.在课间休息时(个别学生上课也在玩) 2.在宿舍午睡或晚睡前; 3.晚睡熄灯后(躲在被窝里继续玩) 4.在自习课或晚自习时 5.午餐或晚餐时 中学生玩手机的主要害处: 1.大量浪费课余学习时间:只要随便统计以下,我们就可以得到一个令人吃惊的时间数字,那就是每天花在手机上的时间大概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如果每周按五天计算的话,一星期下来,就白白浪费了差不多五个小时。如果把这五个小时花在学习上,能做多少作业或能看多少页课外书呢?长此以往,毫无疑问,学生的心思就必然依恋着那部亲爱的手机,而不是亲爱的双亲了。 2.严重影响第二天的正常学习:由于学生使用手机的主要场所是在宿舍,所以就变得更加放纵自山,经常还有可能玩到三更半夜,结果第二天起来就得了一个红眼病,上早读课时连眼睛都睁不开,上正课时,活像一只病鸡。试问,长期处于这种

关于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调研报告

关于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调研报告化学与环境学院13化本一班

关于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调研报告 班级:13化本1 指导老师: 【摘要】 在科技和通信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手机早也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普及,成为我们的生活必须品。但随着手机功能的进一步完善、快速的社会节奏、忙碌的日常生活、复杂的人际交往使得人们,尤其是白领、学生等群体越来越依赖手机。今日之手机不仅仅是通信工具这么简单,它正将使用者变成“屏幕奴隶”、“低头族”。人们玩着手机入睡,早上起来的第一件事也是打开手机或是一群人坐在一起却各玩各自的手机的情况越来越多。我们对手机的极大地依赖导致我们开始丧失与人沟通的能力。对于大学生而言,“手机依赖症”的危害更是不言而喻。无论是学习的上课时间,还是课外运动时间,在大学校园里“低头族”随处可见。“手机依赖症”给我们大家带来的生理和心理上的问题刻不容缓!前人的研究结果给与我们很多的启迪。但是尚有不足,为此,我们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最新当代大学生或者同龄人为调查研究对象,做出如下报告,旨在深入了解大学生手机依赖状况,真实地反映机依赖性对当代大学生的危害,从而引起广大学生的关注,从而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关键词】 手机依赖症;大学生;低头族 【引言】 大学生活自由自在、随心所欲,就像江湖里的种种传说,大把大

把的空余时间,无数的比赛活动,浪漫的恋爱,日上三竿的懒觉,大家似乎只看到大学课外生活的“逍遥多彩”,却忽视了最重要的是学习。然而,原本应该是学习的上课时间,玩手机,却成为了学生认真听课的一大杀手。“手机依赖症”使得大学生忽略了学业的重要性。在课外,原本应当是朋友间相互交谈,相互关心的场景,如今却是被越来越多的沉默不语低头玩手机的现象所代替。大学生的“手机依赖症”越来越严重,也越来越多的人“患病”。因此,本调研小组试图通过问卷调查、数据分析、资料查询,来探究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程度和原因。 【调查目的】 一、大学生依赖手机的程度与原因; 二、针对大学生“手机依赖症”的现象提出防预对策。 【调查时间】 2015年8月1日—8月31日 【成员任务分配】 由26名调查人员组成,分为四组,分别进行:制作问卷及数据分析、问卷线上工作、背景资料的查找与整理以及总结并制成报告【调查计划】

试谈中学生“手机依赖”的现状及解决对策.docx

试谈中学生“手机依赖”的现状及解决对策 手机依赖症是一种新型心理疾病,尤其青睐学生。手机作为一种现代化的通讯工具,由于它的方便快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随着“手机一族”队伍的不断壮大,一种由于对手机过分依赖而形成的现代心理疾病——手机依赖症也悄然现身了。[1] 一、中学Th“手机依赖”的现状 (一)中学生“手机依赖”的基本情况 由于智能手机的功能越来越完善,目前,中学生交际、娱乐等大都是通过手机来完成——低头族越来越多。据有关统计材料显示,全国青少年中 70—80%都患有不同程度的手机依赖症。特别是留守学生出现的概率就更高了,很多学生也不善于面对面的交流,所以手机 QQ,微信、短信息刚好成了他们交流的主要方式。 “手机依赖症”是一种心理疾病,多见于比较孤僻、自卑、相对缺乏自信的人。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这种心理不适应状况出现增多趋势,[2]手机对青少年影响主要集中在心理、社会化、价值观、人格、沟通及学校管理等领域。青少年严重依赖手机,给学校管理带来严重的困难。[3](二)中学生“手机依赖”的具体表现 1、聊天交际的依赖 根据调查,92.8%的中学生拥有自己的手机。很多学生的人际交往 主要通过手机来跟校外的同学、朋友以及家人完成任务。 2、看电影、玩游戏的依赖 现在学生用手机上网,主要是看电影和玩《王者荣耀》等游戏。 二、中学生“手机依赖”的成因 中学生形成“手机依赖”的成因是很多,主要体现在:

(一)家长为联系方便,配备给学生 信宜六中的学生生源主要是来自农村,父母大多外出工作,为了方便 与孩子的联系沟通,家长大多给孩子配备手机。 (二)网络通讯的发达、智能手机普及 4G 网络的发达、智能手机的普及,人们可用手机浏览网页、QQ 对话、微信晒朋友圈、在线视频、玩《王者荣耀》等游戏,这都为“手机依赖” 族们提供了方便。 (三)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 信宜部分农村地区,由于受到“读书无用论”和“金钱至上”错误思 维的影响,加上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留守家庭教育的缺陷,学生学习目的 不明确,是造成学生“手机依赖”的主要成因。 三、“手机依赖”给中学Th造成的主要危害 (一)影响身心。心理学家陈祖辉表示,频繁使用手机,辐射会使人 的记忆力丧失,睡眠紊乱,心理烦躁,头痛等。中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期, 很多身体机能还不健全,过多使用手机会危害学生发育,影响身体健康,造成理解力、反应力、记忆力的明显下降,听觉受损,免疫功能失调。 (二)影响成绩。调查发现,配有手机的学生,大多数会在上课时偷 偷玩手机。互发短信,痴迷游戏。在这种情况之下,学生很难集中精力听讲、学习。手机的使用加速中学生社会化,不利于中学生成长,严重影响 学业。 (三)破坏校纪。学生用手机上网、QQ 聊天、网络游戏、电子书等 功能时,往往是不分场合的,当沉迷下去时,上课,他会用一只眼偷看、 一只手偷玩,午、晚休时间不睡,干扰他人休息。部分学生的手机发不 良短信,接收黄、赌、毒信息,使得学生沉溺其中,进而做出许多有违校 纪的事。

青少年手机依赖的应对

青少年手机依赖的应对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上午好!在各位领导的关怀下,很高兴今天能和大家一起开展心理健康巡讲公益活动。在活动开始前,老师先问大家一个问题:同学们喜欢玩手机吗 预设:1、看来大家对手机的热情不亚于学习。 2、看来大家都是自制力很好的孩子。 今天老师要跟大家探讨一下当代人身边必不可少的朋友—手机。老师想先做一个小测试,考一考同学们的知识范畴。知道这些名词的同学请举手,和平精英绝地求生ADC?打野、野区、反野、主宰、暴君 预设:我们有些同学真是知识的王者,知识面很广。 纵观历史发展轨道,科学使得我们这个使得我们这个时代不同于以往的任何时代。手机的普及,标志着人们正在进入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从简单的发短信到打电话,现在的智能机发展迅猛,新机型日新月异。人们利用它相互联系,娱乐,在给我们生活带方便的同时,我们同样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就是人们对于手机的过分依赖。很多人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手机总是不离手的,在我们生活中,吃饭玩手机、走路玩手机、上厕所玩手机、睡前玩手机,“低头族”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现象。手机本来只是个工具,而我们却把它当做我们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了。在

移动互联时代,手机的重要性几乎要等同于空气、水。我觉得这句话既可笑又讽刺。有调查显示,2019年底,中国人平均每天看手机次数已经达到450次,平均每天花费3小时在手机上。来自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年底,中国网民规模达7.72亿,其中学生群体规模最大,占比为25.4%,约为1.96亿;中国儿童首次触网年龄也越来越小,56%的儿童初次上网年龄低于5岁。 疫情后,据周边教师和家长反映,班上涌现出了更多沉迷手机游戏的同学,因为疫情期间上网课的关系,很多原本家里没智能手机的家庭都配备了一部手机,本是为了提高孩子们的学习,没想到这正成了逐渐毁掉学业的导火索。越来越多的同学打着查资料、上网课的幌子玩手机游戏,每天都与家长上演着争夺手机的可笑战争。 手机瘾并不逊于网瘾,不仅对中小学生身体造成危害,还对日常生活、学习造成了影响,致使身心俱疲。只有正确认识手机和网络,通过一些方式去调整自己的生活就可避免或者缓解这种症状,才能让手机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发挥适当的合理的作用。 一、什么是手机依赖症。 手机依赖症是一种新型心理疾病,指的其实不是对手机的依赖,而是对手机里面信息的依赖。手机里有各种各样孩子们感兴趣的信息,长时间玩手机会让他们觉得手机里的信

关于大学生对手机依赖性的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对手机依赖性的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对手机依赖性的调查报告 一、调查背景 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以及3G/4G网络的普及,几乎无论在什么地方,都能看到低着头玩手机的人,而且这种情况一般以年轻人居多,而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对手机的依赖性似乎已经到了很严重的地步。宿舍里,食堂里,课堂上,甚至是在赶路的时候,低头玩手机的现象早已经司空见惯,智能手机毫无疑问为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了很多便利,不过同时也浪费了我们许多宝贵的时间,也对我们的身体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伤害。可是现如今,很多大学生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不能够合理的利用智能手机。为了进一步了解在校大学生对于手机的依赖程度,以便让大学生更加清楚的认识到自己在使用手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我们组织了这次有关大学生手机依赖度的调查。 二、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主要以网络问卷形式进行 三、调查对象 在校大学生 四、调查目的 经过对大多数大学生对手机使用程度的了解,以便正确的引导大学生养成良好的使用手机的习惯,拥有良好的学

习状态,使大学生在大学期间更好的发展自己。 五、调查问卷 大学生对手机依赖性的调查 本次问卷主要是对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程度,以及对手机的主要用途等方面进行调查。 1.请问您的性别* ?汉子 ?妹子 2.您从什么时候开始使用手机 ?小学 ?初中 ?高中 ?大学 ?其它 3.您认为自己使用手机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多选题] ?和别人联络 ?工作需要 ?上网娱乐

4.您的手机是否随身携带 ?总是 ?经常 ?偶然 ?从不 5.您的手机一般放在哪里 ?基本上一直握在手里 ?放在自己的口袋里 ?放在自己的背包中 ?其它 6.您是否有过翻看手机,却仅仅点亮无事可做的尴尬经历 ?经常 ?偶然 ?从不 7.当手机不在身边的时候,您是否会感到空虚不安 ?会 ?偶然

部队教案:手机依赖何去何从

授课人:李厚旺 手机信息是当今社会最广泛的信息传播和人际沟通方式之一,被誉为“第五媒体”(报刊广播影视网络)。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生活的改善,手机拥有量在部队官兵中逐年呈上升趋势,随之应运而生的手机信息不断充实着官兵的信息空间。随着手机逐步走进官兵的生活,尤其是在部队开放使用手机以后,官兵可以“光明正大”的使用手机。可是渐渐地也产生出了一些问题,比如官兵对手机产生了依赖感,这种依赖发展到一定程度就成为了一种心理问题———手机依赖。而且部队封闭的管理和单调的生活模式大大加深了手机依赖的程度。长此以往,不但影响青年官兵的身心健康,更会带来一系列的不良连锁反应,今天我就来和大家聊一聊“手机依赖”那点事。 什么是“手机依赖”? “手机依赖症”是一种心理疾病,多见于比较孤僻、自卑、相对缺乏自信的人。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这种心理不适应状况出现增多趋势,特别易发于青少年人群。这些人在日常生活中频繁使用手机,无意识中手机成为其生活的一部分,在来电数量突然减少或手机丢失情况下,通常会出现相关症状。 之前我看到网上有个小测试 1、看时间第一时间就想拿出手机,哪怕戴着手表 2、经常害怕手机自动关机 3、上厕所除了手纸,手机也成为必带品 4、没信号会焦虑 还有跟咱们官兵比较贴近的 5、距离上交手机时间越近越感到焦虑

6、手机上交后感觉心里空落落的 上面只是一个小小的测试,“中枪”的官兵可要更加认真的听我下面要讲的内容了。 一、手机进警营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1、昨天 IC卡电话排队打今天视频通话“面对面” 去年我有幸去参加新训,那时候新兵团规定一律不允许使用手机,官兵每周只能等到休息日使用公用的IC卡电话与外界联系,一个班就一部电话,全班人都排着队等。现在手机开放使用,到了休息日拿出手机想给谁打电话就给谁打电话,干聊不过瘾我们还可以视频通话,让家人朋友看到我们的变化。 2、昨天三个半小时是“好帮手”今天客户端成“掌中宝” 以前“三个半小时”是官兵们了解外界时政要闻的重要途径,现在手机上各大新闻客户端实时推送,很多时候电视报纸的新闻还没出来,手机上已经出现了完整的报 道。毫不夸张地说,上一分钟发生的新闻,下一分钟手机上就会推送。 3、昨天阅览室纸墨飘香,今天网络上书海徜徉 前些年的时候,阅览室总是“座无虚席”,一本好书,读一下午,可是有时也挺无奈,上次看了一半的书,这次来居然被别人抢先拿在手里。现在阅览室的人越来越少,大家想看书,哪怕是一些孤本书,老版书,现实中不容易找到的书,在网上都能找到,只要轻轻一点,海量图书任君选择,

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程度以及影响的调查研究报告

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程度以及影响的调 查研究报告 一、调查背景 当代大学生使用手机越来越普遍,使用手机上网的现象也越来越普遍。 二、调查意义 通过调查收集到一些具有实际意义的数据,通过这些数据可以了解大学生对对网络的依赖程度以及影响,为大学生更好地利用网络为自己服务提供一些参考性意见和建议。 三、调查的对象 东北财经大学本科生以及研究生 四、调查的样本选取 选取东财的一部分学生进行调查统计 五、小组构成 组长:丁钺轩组员:李在旺蒙志刚孙彦鹏宁皓刘国聪韩阳热艾卡钱永吉肖佳琳杨艳华张宇晴 六、小组分工

姓名工作内容 丁钺轩统筹、安排工作李在旺蒙志刚刘国聪宁皓孙彦鹏问卷的网上发放及后期整理韩阳热艾卡钱永吉问卷内容的制作 肖佳琳杨艳华张宇晴PPT制作 热艾卡演讲 丁钺轩李在旺蒙志刚孙彦鹏宁皓刘国聪 韩阳热艾卡钱永吉肖佳琳杨艳华张宇晴调查问卷分析报告 七、调查时间和地点 (一)时间:2020年5月15日至2020年5月28日 (二)地点:网络 八、主要内容 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程度以及影响 九、获取的数据(88份) 第1题你的性别?[单选题] 选项小计比例 男2326.14%女6573.86%本题有效填写人次88

第2题你的年级?[单选题] 选项小计比例 大一6371.59%大二1921.59%大三2 2.27%大四3 3.41%研究生1 1.14%本题有效填写人次88 第3题你每天大概用多长时间上网?[单选题] 选项小计比例 1~2小时1921.59% 2~3小时1719.32% 3~4小时2326.14% 4小时以上2932.95%本题有效填写人次88 第4题你每天用何种方式上网?[多选题] 选项小计比例 手机8192.05%电脑7079.55%平板电脑1011.36%其他00%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88

中考作文范文精选:手机依赖症

中考作文范文精选:手机依赖症 导读:本文中考作文范文精选:手机依赖症,仅供参考,如果能帮助到您,欢迎点评和分享。 为您整理“中考作文范文精选:手机依赖症”,欢迎阅读参考,精彩内容请继续关注相关栏目信息。 中考作文范文精选:手机依赖症 如今手机已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中,虽然它只是个小小的铁疙瘩,却有好大的神通,它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网上,有人亲切地把它比作了“磨人的小妖精”,我一瞧,这各项指标都符合嘛!当今社会,好多人都把手机彩宠上了天,捧上了天,恨不得把它放在枕边,早上起来方便使用,那关系,亲密无间。但手机毕竟不是人啊,总不得把它放被窝里和你同床共枕吧?小心捂坏了,心疼得不得了。 大街上,行人很多,一场低温冰冻天气过后,大雪将城市清洗得分外洁净。这个光亮、圣洁的小城,却隐藏了一些不光彩的事情,这些都源于人们。街道是走路的地方,可一些人没在道上干走路的正事,而是沉迷于手机,无法自拔。这在平常还好,要是遇到雨雪天气,那估计得摔个“狗啃泥”,闹出笑话。所以,请不要在走路时玩手机,小心让别人笑掉大牙,还管你要医药费,得不偿失啊。 那么,人们究竟在手机上鼓捣些什么呢?手机上有那么多软件,各有各的功能,都具有着强力磁场,像绳索一样把你牵拉过去,一点也不牵强。人们在打开应用软件的时候,心情反而是愉悦的,欢畅的。

他们往往会在上面玩些幼稚的游戏,为通关,得高分而兴高采烈;为看些黄色网站,浏览不良信息蓄势已久;为几个搞笑视频、段子而捧腹大笑;为聊天,玩暧昧心里偷着乐;为大家的朋友圈发表评论、观点。这些事情,大都是无意义的,人们却热衷于这些。不过,针对这些问题,我想说如果不是有那么多人同步上网,成天泡在互联网上,也就聊不成天,发不了评论,各自都能投入到日常生活中,有规划地生活,保持良好作息,那多好!可是人们就愿意宅在家里,或到别处去蹭网,或在路上开流量上网。流量是金钱换来的,可他们竟然能置之不顾!看来,人们对互联网的需求甚过于对金钱的欲望。 手机这个小家伙,常常厚颜无耻,不知悔改,害死人不偿命。但这也不能全怪到手机头上,总是有些人经不住诱惑,像金属一样被具有强烈磁力的手机怪给吸住了。更可悲的是,那些人竟毫不知情,任凭自己被手机主宰。这正是因为他们丧失了自己的理智,思想被禁锢了似的。这是一种极坏的形势,不利于身心健康。 手机,让不少人深陷其中,茶不思,饭不想。手机里的资源也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当手机发出紧急求助信号的时候,意味着它的资源用完了,需要补充能量,吃东西。可有些人就是不让它好好休息一下,不让电池充满,他们在这个时候还想玩!这真是得了手机依赖症了。我想,手机估计这辈子也别想重启了,结束了短暂的机生。我们应该沉痛地悼念它,为它节哀了。可见,依赖手机终将酿成大祸,人财两空。 每当我看到公交车上,车厢内,马路上,任何地方的这一群群行

有关手机依赖的定义

关于手机依赖的定义,学术研究还没有明确的解释,处于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阶段。以上及的课题组也只是给出了一个宽泛的定义,即手机依赖是指将手机(短信息)作为其人际互动主要手段的群体所存在的强烈的、持续的需求感和依赖感的心理行为。该课题组将这种现象视为一种正常的社会心理活动,它与学生社交欲的强烈程度成正比,即社交欲望强、外向型的学生,对手机的依赖较之内向型的学生更强烈。这与另一种将这种现象视为一种病态、一种心理疾病的观点形成鲜明的对比。在这里,我们暂且不论它是否是病态的,因为任何现象的存都是有理由的,我们只是对它形成的原因与产生的不良影响进行分析。目前,这种现象是一种非常普遍的校园问题,甚至可以说已经成为校园文化中的一种亚文化现象[2],然而它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却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值得我们去认真分析探讨。 将其命名为手机依赖症,指使用手机(短信息)作为其人际互动主要手段的群体,存在强烈的持续的需求感和依赖感的心理和行为 (二)大学生心理需要的外在诉求 1.缓解学生日益繁重的学习压力的需要。在大学校园中,学习对于大学生们来说,虽不是现阶段的唯一要务,但是迫于当前日益紧张的就业、考学压力,他们不得不时刻为自己充电,学习成为他们的重要任务。他们不仅要掌握自己所学专业的知识与技能,还要拓宽专业知识领域,学习一些与专业相关的对将来就业、考学有用的知识。面对日益繁重的学习压力,学生们迫切需要寻找一种适合他们身份和经济承受能力的休闲放松方式,而手机短信便以其独特的优势成为大学生们缓解压力的首选。 2.满足学生强烈交往欲的需要。人际交往是确立价值感和归属感的需要,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我们每个渴望成功的人成长发展的基本条件。大学阶段是生社会化的关键时期,他们在中学阶段被压抑已久的情感需要、社交需要,此时爆发出来,产生了强烈的交往欲求。他们渴望与同学交往,与老师交往,与社会交往。同时,随着社会的日益开放,各种思想相互激荡,大学校园中社会化的程度也越来越高,这些既激发了大学生的各种交往欲,又为满足这些需要提供了可能。手机的出现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距离,拉近了人们的心理距离,实现了形式上的天涯若比邻,频繁地查看手机是确认自己在朋友心目中的地位、试图消除对人际的不安、保持一个良好的人际氛围的行为体现。手机短信作为一种通讯媒介,不仅可以传递信息,而且还可以沟通感情,增进友谊,这正迎合了青年大学生进行交往的心理欲求。 3.满足学生攀比心理的需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消费不再仅仅是为了满足需要去消费物品的使用价值,而是更注重去消费物品的象征价值。消费方式已成为体现社会群体差异或层次的一种方式。手机短信作为一种时尚风潮,已成为大学生展现个性、表达前卫甚至吸引异性的一种工具。在一个别人都短信而自己不短信的新时代,不

中学生手机依赖症的危害及防控

手机依赖现象无论在成年人社会还是中学生群体中都客观存在,过度依赖手机被称为手机依赖症,其造成的危害巨大。相形之下,该症对中学生的危害更为严重,会影响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学业进步甚至让中学生出现社交障碍从而影响他们成长成才。为确保中学生健康成长必须严格防控中学生手机依赖症,整合社会、家庭和中学生个人力量,让中学生在手机使用中趋利避害,充分发挥手机对中学生成长的正能量,同时又规避其可能带来的风险。2018年9月18日环球网报道,杀毒软件销售商卡巴斯基对全球15个国家的1.125万人调查显示:如果手机未带或被偷就感到紧张的人达90%,错过电车或飞机而精神紧张的人占88%,卷入轻度车祸感到紧张的占88%,因病产生紧张情绪的占80%,都低于手机未带而致的紧张数。这些数据表明对手机过度依赖的问题已相当突出。对于中学生而言,手机依赖症的危害会更凸显,这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中学生手机依赖症的危害 手机依赖症一词最早出现在2004年王艳菲撰写的《白领,谨防“电子病”》一文中。手机依赖症主要体现为“过度使用手机”“无手机焦虑”或“手机强迫症”等。中学生正处于思想和身体成长的关键期,中学时代也是最重要的知识学习和积累期。手机依赖症会对中学生造成以下不良影响: 第一,手机依赖症会危害中学生的身心健康。中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期,据相关研究,人的视力到十八岁才能发育成熟,在视力发育时期过度使用手机势必会对视力发育产生严重影响,导致近视或近视程度加重,还可能导致散光。过度使用手机还会影响中学生的休息,不利于身高和体质的提高。除此之外,还会对中学生的手机使用观念和使用习惯造成不良影响,手机依赖症一旦形成很可能会伴随他们一生。 第二,手机依赖症会影响中学生的学业进步。随着智能手机的产生,手机早已超越了电话联络的传统功能,其功能正变得日益强大,既有娱乐功能又有学习功能等,但相形之下手机的娱乐更具吸引力。一旦 对手机形成依赖性,势必影响中学生的学业。同时,过度使用手机,手机上的娱乐性信息会占据中学生的头脑,让他们对学习产生厌倦,终日不思学习。即便思考学习,思考也会大打折扣,因为过度使用手机会影响他们的思维方式,大脑吸纳外部世界的原生信息必然减少,影响中学生的观察能力和主动思考能力。在被动接受手机信息的过程中,大脑对原生信息的辨知和分析能力会大大降低。长此以往,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会下降甚至缺失。没有思考和判断能力,他们对必修知识的掌握程度一定会大打折扣。 第三,手机依赖症会导致学生社会交往能力降低。手机的社交功能本可以给人际交往带来便利,可打破人际交流的时空限制,扩大人际交流范围。但手机依赖症会让中学生过度看重虚拟空间的人际交流,导致现实社会中的人际交流能力降低甚至出现人际交流障碍。长此以往,他们就不愿意走出手机的世界到现实社会中与人沟通交流。越是偏内向天性的学生越容易出现这一问题。“澳大利亚的一次问卷调查显示:性格、自尊程度、年龄大小甚至性别都是导致不当利用手机的综合因素,而且是不够外向健谈、不够 自尊的青年在使用手机上更容易产生问题。”[1] 更危险 的是在虚拟空间交流,中学生还容易受到一些不法之徒的诱骗,给他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巨大隐患。 二、中学生手机依赖症的防控 手机依赖症危害巨大,中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成长成才不仅关系到他们自身的发展和家庭的幸福,还决定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能否拥有优秀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手机依赖症作为心理依赖症,跟网瘾与毒瘾一样很难戒除。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智能手机用户数在中国不断创造新高,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手机依赖人数,中学生对手机依赖的危险系数也不断增加。因此,对于手机依赖症一定要重在预防,防控并举,让中学生养成合理使用手机的价值观念。 社会层面:为中学生理性使用手机营造良好环境。曾经有这样一则消息深深刺痛了中国人的神经, 中学生手机依赖症的危害及防控 □刘纯熙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