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国关史复习名词解释

国关史复习名词解释

1.《布列斯特和约》

指1918年3月3日苏俄与德国及其盟国缔结的旨在退出帝国主义战争的屈辱性和约。

背景:当时苏俄内外交困,国内经济困难,尚未组织起红军,最迫切的任务是退出帝国主义战争,赢得和平;而协约国集团企图借德国力量摧毁苏俄,或使其两败俱伤。因此苏俄不得不单独与同盟国集团在布列斯特开始停战谈判,签署了《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和约》。

规定:(1)波兰、立陶宛等地脱离俄国;(2)乌克兰和芬兰独立;(3)俄军撤出卡尔斯、阿尔达汉等地;(4)俄国军队完全复员。

影响:《布约》是一个非常苛刻的掠夺性条约,使苏俄丧失大片领土;但和约使苏俄终于退出帝国主义战争,赢得了必要的和平环境来巩固苏维埃政权。是暂时妥协,德国战败,苏俄废除该约。

2.《五国海军条约》指1922年2月6日美英日法意五国在华盛顿会议上签订的《关于限制海军军备条约》,通称《五国海军条约》。

背景:一战前后,美英日等国的海军军备竞赛十分激烈。随着竞争加剧和经济危机的爆发,各国都逐渐力不从心,因此限制海军军备成为华盛顿会议的主要目的,1922年2月6日《五国海军条约》签订。

规定:(1)美英日法意的主力舰吨位比是5:5:3:1.75:1.75;(2)禁止建造排水量超过3.5万吨的主力舰;(3)各缔约国航空母舰的总吨位为英美各为13.5万吨,日本8.1万吨,法意6万吨;(4)禁止建造排水量超过2.7万吨的航空母舰;(5)美国不得在接近日本的太平洋地区建立或扩建海军基地等。

影响:《五国条约》的签订是美国外交的胜利,它意味着英国海上优势的结束,日本因被迫承认海军第二而受到打击,但日本海军在太平洋地区仍占有利地位。《五国条约》只是列强的暂时妥协,并没有消除它们之间的矛盾。

3.国际联盟指一战结束后建立的第一个世界性政府间国际组织,简称“国联”。

背景:一战前国际关系中的无政府状态所带来的灾难性后果使人们在战后开始考虑尝试建立一个国际组织来协调国际关系,维护和平。1918年1月美国总统威尔逊在“十四点原则”中最早提出建立国联的构想;1919年1月巴黎和会通过建立国联的决议;1920年1月国联正式成立。美国因参议院拒绝批准《凡尔赛和约》而未参加国联。

国联总部设在日内瓦,主要机构是大会、行政院和秘书处。

宗旨:促进国际间合作,并保持其和平与安全

意义:实际上它是帝国主义国家的工具。国联长期被英法操纵,英国将其作为自己外交政策的附属物,法国要使它成为推行凡尔赛和约的有用工具。随着英法国际地位的下降,国联无法对重大国际事件施加重要影响。但它是建立国际制度的一次重大尝试,所起草的国联盟约和各种组织设置都为联合国积累了经验和教训。1946年,国际联盟解散.

4.《非战公约》指1928年8月签订的《关于废弃以战争作为推行国家政策工具的一般条约》,又称《白里安—凯洛格公约》。

背景:道威斯计划和《洛迦诺公约》签订之后,法国在欧洲的地位受到严重削弱,外交上也处于孤立地位。法国希望与美国确立紧密联系以增强抑制德国的力量,建议美法缔结非战公约。美国要求将公约变为一个多边条约,企图使美国在条约中居于领导地位。

内容:(1)声明各参加国废弃战争作为国家的政策工具;(2)只能用和平方法处理和解决国际争端。

影响:只是一般地反对战争而不区分战争的性质,各帝国主义国家都附有“保留条件”,因此它不能制止帝国主义战争。但该公约对反对帝国主义战争的斗争有一定的作用,在国际法上也有一定的意义。

5.凡尔赛体系

战胜国同德国签订的《凡尔赛条约》以及协约国分别与奥、保、匈、土签订的四个条约所构成。主要内容是对战败国领土及其殖民地再分割以及军备限制和赔偿问题。

矛盾:战胜国帝国主义同苏维埃俄国以及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矛盾。战胜国帝国主义同战败国德国的矛盾。战胜国帝国主义由于分账不均引起的矛盾。

影响:凡尔赛体系改变了欧洲的政治格局,其建立并不能确保世界和平,帝国主义国家之间但不可调和的矛盾必然要导致重新瓜分世界的新战争。而新的大战将会使更多的国家脱离资本主义体系。

6.华盛顿体系

1921年11月至1922年2月华盛顿会议上会议签订的一系列条约、决议案和声明如《耶普岛条约》、《四国条约》、《五国海军条约》、《九国公约》、《中日解决山东悬案条约》等构成了华盛顿体系。华盛顿体系包括限制海军军备和安排远东和太平洋问题两方面内容。

影响:这一体系是在承认美国占优势的基础上,确定了凡尔赛体系未能包括的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帝国主义国际关系体系,它是凡尔赛体系的补充。只是暂时调整了英美日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关系,但是只是延缓了帝国主义之间的冲突。此后,英美日等国之间在远东及太平洋地区的争夺愈演愈烈。20世纪30年代中期,华盛顿体系瓦解。

7.麦克唐纳计划

指1933年3月英国首相麦克唐纳向国际裁军会议上提出的裁军公约草案。

背景:20世纪20年代初至30年代中期,列强在国联范围内进行了一系列裁军活动。1932年2月,世界裁军会议在日内瓦召开。同年12月,英美法意德五国代表达成协议确认会议的目的在于缔结一项公约,即为~~

内容:规定要大量裁减各国陆军人数,并允许德国在五年内获得与法意波等国同等的兵员数额20万人;建议成立一个常设裁军委员会,以监督公约的实施情况。

影响:该计划在会议上获得通过。但是希特勒政府根本不会实施此计划。同年10月,德国即找借口退出了裁军会议,放手扩军备战。30年代中期之后,国联范围内的裁军活动随着德意日法西斯国家不断扩大侵略而被彻底埋葬。

8.斯特莱沙阵线

指1935年通过斯特莱沙会议联合公报而拼凑起来的英法意暂时“集体维护和平”阵线。

背景:在希特勒单方面废止《凡尔赛和约》军事条款的情况下,法国建议国联讨论由此造成的局势,在意大利的斯特莱沙召开一次法英意首脑会议。

会议后的联合公报主要有以下内容:(1)对德国单方面违反《凡尔赛和约》表示遗憾;(2)指出三国的政策目的是在国联机构下“集体维护和平”;(3)三国一致同意,采取各种可行方法反对“危及欧洲和平的单方面违反和约的行为”,并将为这一目的采取共同行动。

影响:由于英法意各怀鬼胎,斯特莱沙阵线是一个不起任何作用的表面文章。1935年6月《英德海军协定》签署,斯特莱沙阵线土崩瓦解。

9.远东慕尼黑阴谋指欧战爆发前后,英美法等帝国主义国家,从推行各自全球战略和维护远东既得利益出发,牺牲中国民族利益的对日妥协政策。这实际上是把慕尼黑的绥靖政策照搬到亚洲来,以缓和同日本的关系,以便于集中力量对付德意。

具体:阴谋的最初是1937策划召开所谓“太平洋国际会议”,此外英美等国承认日本侵华事实和既得利益,压迫中国蒋介石政府停止抗战。3年间,英国与日本相继签署了《有田—克莱琪协定》,《天津协定》等对日妥协的文件,并封闭了滇缅公路,断绝中国抗战的外援;法国封闭滇越铁路;美国与日本举行秘密谈判等。

影响:远东慕尼黑阴谋严重威胁到中国的民族利益,使中国的抗战形势更加严峻。但是由于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不可调和,中国人民坚决抗战等原因,远东慕尼黑阴谋归于破产。

10.《有田—克莱琪协定》

指1939年7月英国驻日大使克莱琪与日本外相有田在东京签订的英国对日妥协的协定。

背景:在日本的威胁和压力面前,英国在欧战爆发后的远东政策总趋向是退守,在对日政策上力求实现与日和平共处。

内容:英国接受日本的要求,承认日本在中国造成的“实际局势”,承认日军在中国“有特殊的需要”,英国不妨碍日本在中国的侵略行动,等等。

影响:这一协定是一个放纵侵略的协定,是张伯伦政府绥靖政策发展的必然结果,表明英国已经彻底违背了其对中国承担的国际义务,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有消极作用。

11.《德日意三国同盟条约》

指1940年9月德日意三国在柏林签订的建立法西斯政治军事同盟的条约。

背景:1940年德国横扫欧洲,日本为加紧侵华战争并准备发动太平洋战争,对一度冷谈的三国结盟问题又趋于积极。

内容:(1)日本承认并尊重德意在欧洲建立新秩序的领导权;(2)德意承认并尊重日本在大东亚建立秩序的领导权;(3)缔约国中之一如果受到目前未参与欧战或中日冲突中的一国攻击时,三国保证以一切政治、军事、经济手段相互援助。

影响:三国签约后,德国又拉拢一些欧洲小国加入该条约。条约的签订标志着法西斯侵略集团军事同盟正式形成,它促成德国武装进攻苏联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12.斯大林格勒战役

1942年4月希特勒命令德军在北线占领列宁格勒,与芬兰军队会师;6月28日,德军发动进攻,7月17日进抵顿河河曲,揭开了斯大林格勒战役的序幕。

两个阶段:7月至11月为防御阶段。在消耗德军大批有生力量后,1942年11月19日,苏军开始反攻,至1943年2月2日,全歼斯大林格勒地区的德军33万人。在持续200天的整个战役中,各国法西斯军队在斯大林格勒地区损失大约150万人。

影响:斯大林格勒战役是苏联卫国战争的转折点,它致命的打击了德军,动摇了法西斯阵营的军心,迫使其转入战略防御,扭转了苏德战场的战略态势,改变了反法西斯战争的力量对比,从而从根本上改变了战局。

13.不承认主义

指1932年1月7日美国国务卿史汀生向中日两国发出的政策性声明,又称“史汀生主义”。背景:九·一八事变后,英美一方面要利用日本镇压中国的革命力量,同时要利用日本反苏,因而采取了姑息养奸的纵容政策。随着日本侵略东北程度的加深,特别是1932年日本占领锦州,美国感到日本对其在远东利益的威胁日益严重,故提出了“不承认主义”。

内容:美国向中日发出照会,称“凡是以损害美国的条约权利及其在华公民,损害中国的主权和独立或领土和行政的完整,或者损害‘门户开放’政策的‘对华国际政策’的任何新情况,美国不予以承认”。“一·二八”事变后“不承认主义”得到国联承认。

意义:“不承认主义”在道义上和法律上划清了侵略与非侵略的界限,使日本侵华所造成的事实难以合法化。重申“门户开放”原则,它是为了维护美国的在华利益,也未使美国承担对日本采取行动的任何义务。

14.苏联集体安全政策

指20世纪30年代苏联为制止法西斯侵略、维护世界和平与各国安全而提出的重要外交政策。背景:国际局势的急剧变化使苏联认识到其外部环境已发生了显著变化,法西斯德国和日本已成为苏联最直接最严重的威胁,而西方民主国家开始逐步调整对苏联政策。在此情况下,苏联提出集体安全政策。

内容:1933年12月,联共(布)中央通过为开展为争取集体安全而斗争的决议,外交部据此制定了工作计划,包括(1)苏联加入国联;(2)在国联内缔结反对德国侵略的区域性相

互保护协定;(3)比利时、法国、捷克、波兰和芬兰和波罗的海国家其中某些国家可以参加上述协定,但法波必须参加。

影响:在此政策的指导下,苏联取得了一系列外交成果。1934年加入国联,与法国筹划了《东方公约》,1935年签订了法苏、苏捷互助条约,使苏联的安全环境得到一定的改善。但后来由于英法等国推行绥靖政策,拒绝与苏合作遏制法西斯侵略,苏联只能与德国单独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集体安全政策到此失败。

15.西班牙内战

指1936-1939年西班牙人民反对全国法西斯叛乱,保卫共和国的革命战争。

过程:1931年西班牙发生民主革命,建立第三共和国。1936年2月,西班牙举行大选,人民阵线获胜,组成有共产党左翼以及共和国同盟等党派参加的联合政府,并进行一系列民主改革,引起了反动势力的仇视。同年7月,西班牙驻摩洛哥殖民军将领佛朗哥发动武装叛乱,由于叛军得到德意两国的积极援助与参与,叛乱迅速扩展到西班牙本土,西班牙军民奋起战斗,国际进步力量全力支持西班牙政府,并组成了由54个国家参加的国际纵队开赴西班牙,同法西斯叛军作战。

英法等一些国家在避免战争复杂化和延长时间的借口下,执行不干涉政策,禁止向西班牙输出和转运武器及军用物资。美国则继续给叛军提供石油。1939年3月28日,西班牙首都马德里被叛军攻占,共和政府失败,佛朗哥独裁统治开始。

性质及评价:西班牙内战是国内矛盾激化的结果,德意法西斯的支持是内战得以延续和扩大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改变了西班牙内战的性质,使内战从民主和独裁战争转变为西班牙人民抗击法西斯侵略的民族革命战争。具有国际影响。

16.德军进驻莱茵区

指1936年3月7日德军开进莱茵非武装区的军事行动。

背景:英德海军协定的签订,英法对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的纵容,德意的靠拢都大大鼓舞了希特勒,他决定进一步破坏凡尔赛体系,派军队进驻莱茵非武装区。

过程:1936年3月7日希特勒宣布德国不再受《凡尔赛和约》关于莱茵区的全部条款和《洛迦洛公约》的约束,同时德军奉命进入莱茵区。德军的行动震动了法国,法国主张容忍,最后在英国的坚持下,决定在国联未作出决定之前不采取任何行动。3月10日召开的《洛迦诺公约》缔约国巴黎会议和国联伦敦会议都未提及对德国的制裁,使此事就此平息。

影响:此事大大助长了德国法西斯的嚣张气焰,加快了它扩军备战的步伐;它还加剧了国际上的动荡局势,比利时退出法比联盟,法国北部边境失去保障。德军进驻莱茵区是欧洲战场策源地形成的标志,推动了二战的爆发。

17.租借法

指1941年3月美国为支持英国等反法西斯国家的物资保障而出台的《增强美国防务法》,通称《租借法案》。

背景:欧战爆发后,美国宣布中立。1939年美国修改中立法,以“现金购货,运输自理”的条件向交战国出售武器。德国横扫西欧后,美国感到法西斯的现实威胁,罗斯福认为必须尽一切可能援英才能保证美国的安全。由于英国无力以现款购买武器,罗斯福提出以“租借”方式援英,提出了《租借法草案》并获得国会通过。

内容:授权总统以租借或贷款形式向某些被认为其国防对美国安全具有重大意义的国家提供武器、军用物资和粮食等,国会还为此法拨款70亿美元。

影响:出台标志着美国孤立主义政策的结束,是美国走向参战的最有决定意义的步骤,奠定了美国与盟国合作的军事经济基础,对击败法西斯起了积极的作用。同时,它有助于美国将防线置于美洲之外,既保证了本土安全,又保存了自己的利益,在战时和战后不仅繁荣了本国经济,也扩大了对受援国的影响,对确立其在战后的世界领导地位起了重要作用。

18.开罗会议

指1943年11月美英中三国首脑罗斯福、丘吉尔、蒋介石在开罗举行的国际会议。

背景:1943年是二战根本转变的一年,为了加强反法西斯同盟之间在军事和政治上协调行动,讨论制定联合对日本作战计划和解决远东问题,盟国决定举行这次会议。会议签署了《中美英三国开罗宣言》,简称《开罗宣言》。

内容:(1)中美英三国进行战争的目的在于惩罚日本,三国将对日长期作战(2)日本窃取的中国满洲、台湾、澎湖列岛归还中国;(3)朝鲜将获得独立;(4)太平洋的马里亚纳、加罗林、马绍尔群岛将结束日本的委任统治。

影响:开罗会议是国际反法西斯力量在远东的一次积极合作,对团结一致打败日本起了促进作用。中国在国际上的大国地位开始确立起来。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已与其他大国处于平等的地位上,《开罗宣言》的一些内容也反映了美英的各自意图。

19.雅尔塔会议

指1945年2月苏美英三国政府首脑斯大林、罗斯福、丘吉尔和三国外长、参谋长在雅尔塔召开的会议。

背景:当时二战进入后期,德国法西斯败局已定,日本法西斯尚在顽抗。为了协调盟国关系,商讨最后打败德日的计划及研究处置战败的德国,安排欧洲事务及战后和平等重大事项,举行了这次会议。

内容:会议主要讨论了处置德国问题,波兰问题,远东问题和联合国问题。三国制定了最后击败德国迫其无条件投降的计划并规定德国投降后将由三国分区占领;波兰将从德国获得领土补偿;签订《雅尔塔协定》,苏联同意欧洲战争结束后两三个月内对日本作战;三国还就安理会的投票问题的折衷方案达成了协议。

20.影响:这次会议其一系列决定有利于以同盟国的联合力量击败德日法西斯和维护战后和平。但《雅尔塔协定》有关中国和条款是背着中国人民作出的有损中国主权和利益的决定,是大国沙文主义和强权政治的表现。会议反映出苏美英三国对战后世界安排问题上的不同意图和矛盾,对战后国际关系格局有着重大影响。

21.波茨坦会议

指1945年7—8月苏美英三国首脑在柏林郊外的波茨坦召开的国际会议,亦称柏林会议。背景:1945年5月8日,德国无条件投降,欧战结束;远东日本法西斯顽抗的同时也开始酝酿媾和。为了研究处置德国,商讨对日作战和解决欧洲其他问题,苏美英三国举行了波茨坦会议。会议签署了《波茨坦协定》

内容:(1)设立中美苏英法五国外长会议,进行关于缔结和约所必需的准备工作;(2)协定确定占领德国的基本原则;(3)解除德国全部武装,永远防止德国军国主义及纳粹主义复活;(4)实现德国的政治民主化;(5)达成了关于德国赔偿问题的协议。会议期间,苏美英通过一项协议,以中美英三国名义发表,即《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立即无条件投降。

影响:波茨坦会议是战时苏美英三国首脑最后一次会议,对迫使日本早日投降,巩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成果,维护战后世界和平,起了积极作用。会上苏联与西方国家之间在国际事务中的分歧和矛盾已有明显表现,这对战后国际关系格局的发展有重大影响。

论述题:

1.三国政治轴心的形成与评价

德意柏林协定。1935年10月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德国公开支持意大利的侵略,使墨索里尼决定远英法而近德国,逐渐改变了对德国并吞奥地利的态度,建立柏林—罗马轴心的条件开始成熟;德意在联合干涉西班牙的过程中关系进一步密切。1936年10月意大利外长访问柏林,德意柏林协定签署,标志着柏林—罗马轴心建立。

《日德反共产国际协定》。在德意关系好转的同时,德国也加强了与日本的交往。由于德日

都保留了军国主义传统,都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不满,两国又都仇视苏联,都致力于对外侵略扩张,加之1936年日本军部法西斯独裁体制的建立,两国关系好转。1936年11月《日德关于共产国际的协定》签订。这是三国轴心建立的重要一环。

三国轴心的最终形成。在德日签订《反共产国际协定》之后,德国力争将意大利拉入此协定,意大利出于谋求地中海霸权也需要向德国靠拢,1937年11月意大利加入《反共产国际协定》,柏林—罗马—东京轴心正式形成。

三国轴心只是一个政治轴心,没有形成军事同盟,但三国轴心的建立是三个法西斯国家进一步加紧勾结,准备发动世界大战的重要战略部署。三国紧密配合、狼狈为奸,更加肆无忌惮的进行侵略扩张,从而加速了二战的爆发。

2.一战后至二战前德国赔偿问题的解决过程

20世纪20年代围绕战后德国赔款问题,英、法、美同德国之间,以及英法美内部都存在着尖锐的矛盾和激烈的斗争。

(1)①1919年《凡尔赛和约》并没有就德国应付赔款总额和付款办法达成一致,仅规定会后组织一个赔款委员会专责处理此事。实际上,德国未能如数偿付。②1921年巴黎会议确定赔款总额为2260亿金马克,并确定分年支付数额。德国坚决反对,表示只能支付300亿金马克。在协约国占领了德国的三座城市,并对德国实行经济制裁后,德国表示愿意承担500亿金马克的赔款。

(2)1921年4月的伦敦会议重新确定德国赔款总额为1320亿金马克,分42年偿清。但德国要求延期支付1922年后的赔款,法国反对,导致1923年的鲁尔危机。

(3)1924年的《道威斯计划》经伦敦会议批准,规定英美向德国提供贷款,协助德国恢复经济以支付赔款,但赔款总额未定。法国自此丧失了赔款问题的主导权而为英美所取代;美国在经济上介入德国和欧洲的程度加深。

(4)1928年德国要求修改《道威斯》计划。当年12月专家委员会成立,并于次年6月提出《杨格计划》,德国赔款总额和每年支付额均有所减轻,同时取消了对德国经济的国际监督,撤走莱茵河的占领军。

(5) 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英美等国的贷款被不断抽走,德国经济枯竭,呼吁英美援助,胡佛发表《缓债宣言》建议重新研究赔偿问题。1932年《洛桑协定》签订,规定德国最后赔款总额定为30亿马克。但德政府未能付款,1933年希特勒上台,取消还款义务。随着二战的爆发,德国赔偿问题最终不了了之。

3.东方战线建立的目的、过程及评价

1、东方战线建立的原因。

(1)苏联对英法存在戒心。德国入侵波兰后,苏联认为英法在西线大搞假战争,实质上仍推行绥靖政策,想要祸水东引,苏联与英法的关系日趋紧张,并对英法的反苏活动予以针锋相对的斗争。

(2)《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直接延续和发展。苏联自身战备工作尚未就绪,不愿过早卷入战争,所以在对德关系中表面持迁就态度,但实质上加强建立“东方战线”的活动,以建立一条战略缓冲带减少在未来战争中的损失。

2、东方战线建立过程。

(1)出兵波兰。1939年9月17日,苏联向波兰的西乌克兰和西白俄罗斯地区进军,11月这两个地区并入苏联版图。

(2)发动苏芬战争。苏联出于安全防务要求,企图割让或租借芬兰领土、缔结互助条约,遭芬兰拒绝后,于1939年11月挑起苏芬战争,击败芬兰并割得领土,控制芬兰湾。

(3)吞并波罗的海三国。为封闭德军入侵苏联的“波罗的海门户”,于1940年6月派

红军进驻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并于8月初将三国强行并入苏联。

(4)占领比萨拉比亚和北布克维纳。1940年6月苏军开进罗马尼亚的比萨拉比亚和北布科维纳,并在8月将两地并入苏联。

3、东方战线建立的评价。

苏联通过建立东方战线使西部国境线向前推进了二百到三百公里,这对于后来延缓德军对苏联腹地的进攻起了一定的缓冲作用。但是苏联的做法是以强凌弱无视弱小国家的独立与主权,是不符合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的,突出反映了苏联的大国沙文主义,严重损害了社会主义国家的形象。另外,后来的事实证明,这道防线并没有能起到苏联预期的作用,因为他在德军大规模进攻面前不堪一击。

4.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背景、内容及评价

谈判背景。

(1)德意军事同盟形成以后,国际矛盾日益激化,德国已经决定首先向英法开战,为了避免两线作战,于是采取给予英国秘密谈判又同苏联谈判的策略,以此离间苏联同英法的关系。同时,由于进攻波兰的日期日益临近,德国也需要对苏联做出让步,争取其中立立场。(2)苏联的外交考虑是尽一切可能确保自身安全,避免与德日两国同时作战,并避免首先遭到进攻。慕尼黑协定和以后陷于僵局的英法苏谈判使苏联对英法猜忌、防范之心日益严重。同时,苏联需要时间来进行战争准备,因此也倾向于与德国谈判。

条约内容。

(1)缔约双方保证决不单独或联合其他国家彼此间进行任何武力行动,任何侵略行为或攻击行为。

(2)缔约一方成为第三国敌对行动的对象时,另一方将不给与该第三国任何支持。

(3)缔约任何一方将不加入直接或间接旨在反对另一方的的任何国家集团。

(4)两国将对他们共同利益有关的问题交换情报和进行协商。

(5)双方承诺,只通过和平方法解决两国间的争端或抵触。

条约的评价。

(1)条约粉碎了英法挑动苏德战争的阴谋,使苏联避免与德国单独作战,摆脱德日包围,赢得了宝贵的战备时间。

(2)条约宣告了绥靖政策的破产。

(3)条约标志着苏联与其他西方国家建立反法西斯集体安全的进程,背弃了集体安全政策。(4)条约使德国也避免了两线作战,整个欧洲力量对比对德有利。

(5)条约划分了苏德两国的势力范围,违背了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政策原则,损害了社会主义国家的形象,是大国沙文主义的体现。

5.道威斯计划的内容背景、实施情况及评价

道威斯计划是1924年8月英、法、美、意、日等国在伦敦召开的国际会议上通过的以道威斯为首的专家委员会提出的关于德国赔款问题的方案。

背景:1923年1月,法国借口德国不履行赔偿义务,制造了“鲁尔危机”,使德国经济陷于崩溃边缘。英美两国害怕德国爆发革命,力求尽快结束危机。最终各方达成妥协,委任两个专家委员会解决德国赔偿问题。1924年1月,美国代表团团长道威斯任第一委员会主席,提出了《道威斯计划》。

内容:(1)帮助德国稳定通货,复兴经济,以确保德国如数按期向协约国缴付赔款;(2)大幅度削减了德国每年的赔款额,对德国赔款总额和支付年限未予确定(3)明确规定了赔款来源,赔款的主要来源是关税,企业利润和对糖、烟、酒等消费品所征收的间接税;(4)将

德国的财政、铁路和税收,置于协约国拨送赔款委员会的监督下。后来美国代表担任了这个委员会的事务总管。(5)在赔款问题上今后发生争论一律交仲裁委员会解决。1924年11月法比军队撤出鲁尔区

实施情况:道威斯计划并未完全解决德国的赔款问题。首先,没有规定赔款总数意味着伦敦会议所规定的1320亿金马克的赔款总数仍有效;其次,没有明确赔款年限;第三,德国对外国监督其财政十分不满。道威斯计划实施四年后,德国借口经济困难,无力支付1928年-1929年度的25亿金马克的赔款,要求修改这个计划。

评价:《道威斯计划》的实施是对《凡尔赛和约》的巨大修改,使《凡尔赛和约》确立的基本力量对比发生了根本变化:德国改变了原来没有地位的境况,经济迅速发展,国际地位上升;法国丧失了对赔款问题的主导权,国际地位下降;英国的均势政策受到美国的冲击,但达到了其抑法扶德的目标;美国在欧洲的地位上升,其经济力量渗入欧洲,在政治上对欧洲事务取得了较大的发言权。

6.国际反法西斯过程的形成过程及意义

形成过程

(1)20世纪30年代建立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初步尝试。

当时法西斯进行了初步的扩张,英法苏美受到威胁,有维护自身安全的愿望。苏联提出了集体安全政策,并展开了英法苏谈判。但由于绥靖政策、苏联与英法的互不信任和德国的离间,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未能建立。

(2)欧战爆发和苏德战争前夕,初步建立了反法西斯联盟。

英国与自由法国建立了战时同盟;英国、自由法国和欧洲各流亡政府建立了同盟关系;美国先欧后亚战略确定,英美结成实际的同盟关系。但由于英国国内的反苏情绪以及苏联的戒心,没有形成英苏同盟。

(3)苏德战争爆发到太平洋战争前夕,大国间建立反法西斯联盟的再次尝试。

英美制定了援苏方针并进行了初步的援苏行动,苏联也在跟正在被侵略国家建立联系;大西洋宪章出台;英美苏三国莫斯科外长会议确定了共同打击德国的决心,三国的政治、经济、军事联合加强,这对苏联抗击德国产生了积极影响。

(4)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最终形成。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英美举行阿卡迪亚会议,1942年元旦26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建立。

意义

(1)在全世界范围内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从而实现了一切反法西斯国家政治、军事、经济大联合,加强了反法西斯同盟的力量,彻底改变了敌我双方的力量对比,使反法西斯国家掌握了战争主动权,对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起了决定性作用。

(2)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为战后联合国组织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