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屈原综述

屈原综述

屈原综述
屈原综述

屈原综述

摘要:屈原的生年;屈原士履;屈原“流放江南”;屈原的爱国主义;屈原“否定论”;屈原的评价;关于研究现状的总结。

一、关于屈原的生年

生年。关于屈原生年的几种影响较大的说法是公元前340年(郭沫若说)、公元前339年(浦江清说)、公元前340年左右(游国恩说)。此外任有公元前353年(胡念贻说)、公元前342年(汤炳正说)、公元前341年(陈久金说)等。

在《屈原考》中,郭沫若引经据典,在驳斥胡廖的观点后,郭沫若为了进一步坚持他的立场,又开始对屈原的生卒年进行了一番考证,他根据王逸认为屈原生于寅年正月庚寅日的观点,得出屈原生于公元前340 年正月初七,卒于公元前278 年 5 月 5 日,享年62 岁。

浦江清先生撰写的《屈原生年月日的推算问题》,试图对屈原的观点进行修正。他的结论是公元前341 年岁星在星纪,太阴在寅,太岁在子;而公元前339 年岁星在娵訾,太阴在辰而太岁在寅。因此,他推断屈原的生辰应该是公元前339 年正月十四日庚寅。而这一时

间与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所记述的屈原的事迹也很符合,因此,浦先生认为屈原的生辰是公元前339 年正月十四日,从而修正了郭沫若的说法。

继郭沫若和浦江清后,胡念贻先生对他们的观点都进行了否定。他主要是依据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对屈原的生平事迹的记载对他们的观点进行反驳。认为公元前341 年和339 年都是错误的,因为如果是这两年出生的话,那么与《史记》所记载的情况就有冲突。因此,他认为屈原的生辰应该推迟12 年,即公元前353 年正月二十三日,这样,就与史书和《离骚》中关于屈原的记述相符

合了。胡先生的观点受到金开诚等人的支持。

楚辞研究专家汤炳正先生在他所撰写的《历史文物的新出土与屈原生年月日探讨》中对屈原的生辰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对“摄提”“孟陬”“贞”“庚寅”的解释都是承袭王说,只是他对屈原具体的出生时间提出了与前人不同的见解。他认为屈原生于楚宣王二十八年,即公元前342 年夏历正月二十六日。

除了以上提到的关于屈原生辰的一些有影响的观点,还有许多其他的千奇百怪的说法。这些说法虽然未能有大的影响,但也是屈原生辰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李延陵在他的《屈原的生辰与离骚的著作时期》中认为屈原生于楚宣王八年,即公元前362年正月初一。

钱贵成先生在《屈原生年考略》中认为屈原生于公元前353 年正月二十三日。

何幼琦先生在《屈原的生年和诞辰》一文中认同浦江清先生的观点,即屈原生于前339 年正月十四日。

常健在《屈原生年的再探讨》中认为屈原生于公元前353 年夏历正月庚寅日。

郭元兴先生在《屈原生年新考》中提出屈原生于公元前342 年夏历十月初

一。

徐锡祺在《关于屈原的生日》一文中认为屈原生于楚宣王二十九年正月庚寅,即公元前342 年11 月 6 日。

黄崇浩在《屈原生辰及相关问题》中认为屈原生于公元前351 年夏历正月初五( 周历三月初五) ,与周文康的观点相同。

……

屈原生辰研究,不仅体现了中国学者对屈原的崇敬和爱戴,也体现了中国学者求真求实的探索精神。虽说屈原的具体生辰还未尘埃落定,但这些研究对屈原生辰研究是极为重要的成果,为后人继续探索这一问题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应该相信,随着文物的不断发掘,科技的不断发展,历史的不断还原,屈原的生辰之谜最终必然会被揭开。

二、关于屈原士履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列传》: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博闻强识,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

关于屈原所任楚怀王左徒一职,古今学者多有解释。

一、谏官说。唐代张守节《史记·屈原列传正义》日:“左徒盖今左右拾遗之

类。”左徒对内得图议国事,发布命令,对外接待宾客,应对诸侯等等,那就负着国家重大的责任了”。需要说明的是:其一,张守节用一“盖”字,表示推测之意;其二,级别不对,左徒为卿级官员,而拾遗级别太低;其三,根据楚国官制,楚有谏官,如“溉尹”或“缄尹”。

二、令尹副职说。关于左徒的职掌,文献只有一处记载:二十三年,襄王乃收

东地兵,得十余万,复西取秦所拔我江旁十五邑以为郡,距秦。二十七年,使三万人助三晋伐燕。复与秦平,而入太子为质于秦。楚使左徒傅太子于秦。三十六年,顷襄王病,太子亡归。秋,顷襄王卒,太子熊元代立,是

为考烈王。考烈王以左徒为令尹,封以吴,号春申君。(《史记·楚世家》) 三、莫敖说。姜亮夫《<史记·屈原列传>疏证》推测,左徒“盖近内官,其职

颇与汉制太常相似”,“余疑即春秋以来之所谓莫敖也”。其理由为,第一,莫敖亦卿阶,压建以莫敌为令尹,与春甲君以左徒为令尹事相合;第二,

“莫敖为近内官,人则禁御左右,出则应对诸侯,主为盟会之事,与原传

‘图议国事,接遇宾客’之语合,’;第三,“楚自鲁桓公十二年之后,始

有莫敖之官,直至春秋末屈瑕、屈重、屈完、屈荡、屈到、屈建、屈生七

世相承为之,为莫敖者更无他姓人”,“楚无二屈,官制容有小变,不容有

大更,则原世其官,本极可能”;第四,战国以来楚之为左徒者,仅原与

春申君二人,按春申君亦本楚之近亲(《韩非子·奸劫轼臣》篇以春申君

为楚庄王弟),则左徒必以亲族为之,与莫敖之制同。

四、司徒或司徒副职说。路百占以为,“左徒”即“左司徒”的省称。段熙仲

以为,“比例之令尹之下有左尹、右尹,司马之下有左右司马,司徒之下

可能有左徒为其佐贰”。此说亦难成立,理由为:其一,“左徒”与“左司

徒”之间的等同关系,没有文献与考古的依据;其二,楚国官制本来就比

较复杂,左尹、右尹未必是令尹属官;左右司马更不是司马的属官;其三,楚本有“司徒”之官,《左传·宣公十一年》:“令尹蔫艾猎城沂,使封人

虑事,以授司徒。”杜预注:“艾猎,孙叔敖也。司徒掌役。”司徒之下是

否有左右司徒。则属于臆测。

五、左史说。王汝弼提出,“左徒之职,当即《礼记·玉藻》、《汉书·艺文志》

之所谓‘左史’。何以知其然也?《玉藻》云:‘天子玄端而居,动则左史

书之,言则右史书之。’《艺文志》云:‘古之王者,世有史官,所以慎言

行昭法式也。左史记言,右史记事,事为《春秋》,言为《尚书》,帝王靡不同之。”王氏以为:“徒当为史字的楚译”,“楚史谓之祷机,疾读之成

徒。’,。案:楚设左史之官,《左传·昭公十二年》记左史倚相“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国语·楚语》下记左史倚相“能道训典,以叙百

物”,“又能上下说于鬼神”,说明楚国左史除记载史实外,还能读古籍,

道典,通鬼神,以其广博的专业知识,在一些问题上出谋划策。

六、太子傅说。林庚则说:“左徒所以是宫廷的亲信。因为亲信,所以侍从太

子,其情形大约如贾谊之为‘长沙王傅’,秦因此也称黄歇为‘太子之傅’。

吴郁芳说:“屈子职为左徒,于史有载。而楚人以左徒为太子之傅,于是

亦有载。《史记·楚世家》‘楚使左徒侍太子于秦。’然而《春申君传》中,秦人径称这位侍太子的左徒为‘楚太子之傅’。”⑩黄歇担任过太子之傅是实,但不能据此推理:黄歇担任过左徒,屈原也担任过左徒;担任过左徒的黄歇曾为太子之傅,担任过左徒的屈原也可能做过太子之傅;因此左徒的

职掌为太子之傅。

七、登徒说。汤炳正(“左徒”与“登徒”》一文,利用曾侯乙墓出土的竹简文

字,提出“左徒”与“登徒”是一个官职的两种不同的简称。“左徒”即

“左登徒”的省称,而“登徒”即为“左登徒”或“右登徒”的省称。“左徒”很可能是上大夫之职,虽兼管内政、外交,但主要活动在外交方面。

关于屈原所任楚怀王三闾大夫一职,古今学者多有解释。

一、“公族大夫”说(取王逸论述职掌之前半而推论)。王逸原文为:“三阎之职,

掌王族三姓,曰昭、屈、景。屈原序其谱属,率其贤良,以厉国士。人则与王图议政事,决定嫌疑;出则监察群下,应对诸侯。”但一般学者仅取前半,即“三阁之职,掌王族三姓,曰昭、屈、景。屈原序其谱属,率其贤良,以厉国士”,如姜亮夫《屈原列传疏证》云:“三间之职盖专守宗姓之事,而以教宵子为主。”其《楚辞通故》“制度部第六·三阎大夫”条云:“按三阁之职,王逸以为掌昭、屈、景,则即列国之公族。”次引米代程公说((春秋分纪))”公族大天”余“公族大夫掌公族及卿大夫子弟之官,凡卿之适子属焉”、“公族专主教诲也”、“就闲官”等,复云:“举屈子一生事迹,教胃子固为其最重之职,则与晋之公族大夫,正相类矣。且晋之公族,皆晋之同姓,则与屈氏为同姓之义亦合。”

二、宗伯宗祝说。吴永章《楚官考》提出,“三间大夫职掌王之宗族,与周的春

官宗伯和秦的宗正类”。吴郁芳认为楚之三闾大夫即是《周礼》中的小宗伯,宗伯就是宗祝或谓祝宗;屈原的职业是主持宗庙祭祀的宗祝,是祝宗卜史。其说亦不可信:其一,周的宗伯、秦的宗正、汉的太常等,只是在职掌职能上与三闾大夫相近相类,但不能等同。其二,宗伯与巫、祝、卜、史不是等同关系,它们之间是上下级关系,其地位悬殊。其三,巫、祝、卜、史在社会发展史上发挥过作用,但在屈原时代,已经逐步淡出政治中心,见于文献与考古的类似职务只有“太卜”一职。

三、多种职能说(取王逸论述职掌之全部而推论)。李诚提出,王逸《楚辞章句》明

确了“三闾大夫”的职能,“以今天眼光看,屈原这一职务竟包含有教育、内政、监察、外交等多种职能,而‘序其谱属’更说明这一职务甚至有浓厚的宗教色彩,颇有些不伦不类。但是只要以历史的眼光看问题,王逸的说法,应当有一定的来历而非凭想象虚构。屈原先祖鬻熊曾任周文王之‘师’一职,其职主要为君王提供治理国家的历史经验教训及措施;协同君王处理战争、祭祀、外交的等重大事宜;负责督促贵族子弟学习、修养等。十分清楚,‘三闾大夫’正与‘师’有明显的继承性,故其职能颇多一致。就此而言,‘三闾大夫’并非学术界所惯认的相当于北方‘公族大夫”。“王逸多出司马迁的‘掌王族三姓’、‘监察群下’等几句话,正是最能与‘师’的职责相互发明”,“王逸《离骚序》对屈原职责的记载不是抄撮《史记》的结果,而是有自己的接受源流”。“三闾一职具更多内涵,其职责涵盖左徒,而左徒职责更专施于外交领域”。

四、三闾为邑名说。钱穆《屈原居汉北为三闾大夫考》认为,“三闾乃邑名”,三

闾大夫是“以公邑称大夫”;三闾即“丹析之三户,实楚人开国发祥之地”。钱氏的根据是,应劭《风俗通》“三闾大夫屈原之后有三闾氏”、《元和姓纂》称屈原后嗣以“屈南”、“三闾”为氏。饶宗颐先生尝驳之,以为昭、屈、景,楚之三大公族,其始与楚之发迹无涉。此三族皆芈姓之后,为楚王族之强者,故合称之曰“三闾”,掌此三姓之官,谓之“三闾大夫”。而且通观古今记载,无有“屈南”、“三闾”二氏人物,《姓纂》之说,殊不可信。故三闾非邑名,而屈原当无子嗣。通过以上考释可知:王逸关于“三闾之职,掌王族三姓,曰昭、屈、景”的记叙是可信的,昭、屈、景三族的确是战国时期楚国王族的大姓;三闾大夫的职掌即为“序其谱属,率其贤良,以厉国士”;而“入则与王图议政事,决定嫌疑;出则监察群下,应对诸侯”一段文字,是王逸将前人关于屈原任三闾大夫的记载与《史记》关于屈原任左徒的记载杂糅在一起而造成的误解,应从“三闾大夫”的职掌中剔除出去;“三闾大夫”的职掌与中原的“公族大夫”的职掌是比较相近的。

“左徒”、“三闾大夫”关系

一、左徒、三闾大夫即莫敖说。左言东认为,“为了更有利于君权的集中和行

使,楚武王最后几年建了可随时任命与撤换的令尹制,令尹的权力在莫敖

之上。后来又有司马的设置,莫敖亦在其下。随着君权的提高,莫敖的地位与权势日益削弱。春秋前期尚可领兵作战,受王命参与会盟;后来成为只管王族事务”。其后裔屈原曾继任为三闾大夫,管理王族屈、景、昭三大姓的门闾,“三闾大夫当是莫敖的俗称,与周族的宗伯相近”。刘先枚也提出,

莫敖即三闾大夫,官阶在卿位。其区别仅仅是时代的差异:“莫敖之称,盛行于春秋之世,至战国楚威王时尚称莫敖,至怀王时只见三闾大夫”。左言东从而得出结论:“楚国职官”有“莫敖”,其别称为“左徒、三闾大夫”,其“职掌”为“掌王族事务”,“任职人举例”为“屈原、黄歇”。

二、左徒、三闾大夫即祝史说。吴郁芳以为“左徒”即“三闾”,三闾职掌即

宗祝、祝宗、祝史;三闾当是楚人的俗称,左徒为官方职称,左徒是其全称;

屈原终身职在三闾。

三、左徒、三闾大夫即左史说。过常宝认为左史、“三闾大夫”和“左徒”之

职掌相近,皆为王族宗族事务,那么,“三闾大夫”或者就是“左徒”的别称?不管如何,屈原的职掌是王族宗族长官,类似于《周礼》中之“宗伯”;

而“左史倚相”的职责也类似于周之“宗伯”,所以“屈原之职掌与左史

倚相之职掌是相同的”。

总之,王逸“故官”说值得重视,屈原政治生涯的高峰是任“左徒”之职;而短暂的“辉煌”导致了屈原一生巨大的失落;而“三闾大夫”之职,则与屈原政治生涯相始终;屈原以“三闾大夫”而闻名。这些看法,既与文献记载相合,亦有屈原作品之内证。

三、关于屈原“流放江南”

从贾谊《吊屈原斌》、刘安《离骚传》、东方朔《七谏》、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到刘向《新序》、《九叹)、扬雄《反离骚)、王充(论衡)、班固《离骚序》、王逸(楚辞章句》,汉代学人论定了屈原遭受放逐的经历,在解释屈原作品时,总是跟屈原放逐联系在一起,总是局限于江南、沉湘一带。黄文焕将屈原作品的作地分出了“汉北”与“江南”,并将“疏”与“放”区别开来;林云铭则将“疏”分出层次:屈原在怀王时遭谗,结果只是被疏;再谏则被迁于汉北,但未遭拘禁,几年后又被召回;顷襄王朝被放江南,永不召回,不能自由行动。蒋戮则将“放”分为三个阶段:郑都至陵阳,陵阳至淑浦,淑浦至泪罗。近现代的研究,主要是在王逸、黄文焕、林云铭、蒋骥的基础上,作局部的调整或发挥,他们共同的前提是:屈原的政治生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疏”:在那都任职、遭谗、被疏;第二阶段,“放”:在汉北生活了一段时间;第三阶段,“迁”:被流放江南。

蒋骥《山带阁注楚辞》曰:“王姜斋论《涉江》,又谓原于怀王时,退居汉北,至顷襄王而窜于江南,故有鄂诸之乘.夫怀王之末年,原以谏武关,与子兰交恶,其不在汉北审矣.顷襄即位,子兰之逐原,势不旋踵,安得从汉北而至江南耶?原于怀世,虽迁汉北,然末年盖以召还,至顷襄之始窜原江南,当以《哀郧》之发郧都为正.”尽管蒋骥强调的整体路线不可取,即《哀郑灰从郧至陵阳也.《涉江灰从陵阳至淑浦也.但蒋氏论屈原流放从邹都开始,还是很有道理的.蒋骥之论可以明确两点:第一,屈原在怀王末年已被召还,故有谏武关之举,说明屈原在郧都而不在汉北.第二,顷襄王时代屈原遭遇放逐“顷襄即位,子兰之逐原,势不旋踵,安得从汉北而至江南耶?”由于屈原与子兰的尖锐矛盾,也不可能将屈原先放至汉北,再放至江南,而是将他直接放逐到目的地.因此,张氏所定的放逐路线,即“郭都—汉北—椒浦”,在宏观上并不可取.

姜氏《屈原事迹续考》以为:怀王十五年被疏,屈原由“左徒”退守其世职“三间大夫”;怀王二十五年,屈原居汉北,怀王三十年南归;顷襄王二年,屈原迁之江南陵阳;顷襄王十二年,屈原自陵阳涉江入辰淑(姜亮夫《楚辞学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55一石3页).而且姜氏以为屈原放逐江南的路线为:郑都—陵阳—辰阳、淑浦—长沙—泪罗.而张氏以为屈原没有到过“陵阳”.姜氏《屈子游踪图》列出放逐路线是:1.方仲春而东迁(《哀郧)));2.去故都而就远遵江夏以流亡(《哀郧》);3.过夏首而西浮(《哀郊》);4.将运舟而下浮(《哀郧》);5.今逍遥而来东(《哀郑》);6.森南渡之焉如(《哀郧扔;7.乘鄂清而反顾兮(《涉江》);8.上洞庭而下江(《哀郧》).案:其一,第二句“故都”,《哀郧》原文为“故乡”,乃姜氏改,或误。其二,姜氏所列线路较简,而且指向不清,而明确标出的线路只有五条:1.方仲春而东迁;2.过夏首而西浮;3.今逍遥而来东;4.森南渡之焉如;5.乘部诸而反顾.可以说既不完整,又有缺漏,而且与姜氏的学术观点亦不吻合.对照两图,则有两点差别:其一,张氏着眼于《哀郑》、《涉江》两篇,而姜氏似乎主要侧重于《哀邪》一篇,《涉江》仅点到为止.其二,汉

水与长江交汇之处,张氏标为“夏首”,姜氏标为“夏口”。

由此可见,由于对屈原放逐的不同理解,必然导致对屈原放逐路线、地点理解的差别.鉴于屈原生平记载的较多缺项,只好选择“宜粗不宜细”的原则,对屈原的放逐路线作出界定:1.《哀郭》“发那都而去间兮”;2.《哀郧》“遵江夏以流亡”;3.《哀郑》“过夏首而西浮

兮”;4.《哀邹》“将运舟而下浮兮,上洞庭而下江”;5.《姗江》“旦余济乎江、湘”;6.《涉江》“乘鄂诸而反顾堂”;7.《涉江》“乘能船余上沉兮”;8.《涉江》“朝发枉萝兮,夕宿辰阳”;9.《涉江》“入淑浦余释?兮”。

通过屈原作品、历史记载、出土文献互证,可以证明,屈原《哀郧》、《涉江》记载的放逐路线是比较真实的,带有明显的“自传性”。

四、关于屈原的爱国主义

对屈原的爱国问题的审视,研究者有不同的角度。从楚国与中原的关系这一角度看待屈原的爱国问题。楚国虽然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但在东周时代却还不具有一个独立国家的性质,而且受到周代礼乐文化的探厚浸染,屈原的思想也不会超越时代的局限,现代爱国主义的范畴并不适合屈原,热爱宗国是他所处时代的较为准确的表述,从宗庙社樱立场上看待屈原的爱国问题,屈原的“存君兴国”就更容易理解。

屈原的爱国,应该是不存在疑问的,当然是爱他的族姓的楚国,但是以今天意义上的爱国观念来扣合屈原的情况,恐怕并不合适。如果说屈原的爱国中“国”是指楚国的话,那么他又是怎样看待楚国与中原的关系的?他是否已经有了楚国为独立于周王朝之外的一国的意识了呢?似不尽然。从屈原的作品中可见他对中原文化的熟悉,而且中原与楚国一直没有中断过交往。东周历史上有明显的几次中原文化大规模迁移楚国的例子。再看中原各国对楚国的态度,中原各国虽一再称楚为蛮夷,但在正统典籍中,史家仍遵礼制而称其君为楚子,而中原各国的挞伐,也带有奉周王诏命,以征叛逆的意思。再看楚国自己是怎样看待自己的,《史记·楚世家》中楚王自称蛮夷者凡两次。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论述,可见楚国与中原各国以及周王朝的微妙关系。屈原生活在这样的时代,当然其思想也不会超越时代的局限。周天子统治下的各诸侯国,有其相对的独立性,周室播迁,王室控制力大大削弱,更加有利于各国的相对独立发展。楚国由于受到中原各国的歧视,同时受到楚地风俗的影响,相对于中原,更有其独立性。楚国在政治、经济、外交、军事上有其独立性。楚国立国较早,早在周文王时期,楚国已经与周开始有交往,可见证于周原出土的甲骨碎片。《史记·楚世家》中有两段记载,“周文王之时,季连之苗裔日蓄熊。胃熊子事文王,蚤卒。”“楚熊通曰:‘吾先胃熊,文王之师也,蚤终。”楚国立国时间久远,文明的积淀也较为深厚。屈原正是受着周代礼乐文化和楚地特殊风俗的浸染。屈原爱国思想从现在意义上讲是不能成立的,因为楚国不是一个独立的国家,爱国思想用在一个诸侯国身上是不合适的。那么从屈原身上发出的那种信息又该怎样解释呢?

在“邦无定交,士无定主”的战国时代,许多士人在本国得不到重视时,常常投奔他国。如商鞅弃魏相秦,孟子游说齐梁,荀子入秦适楚,韩非背韩助秦等,在当时士人们以谋取权位以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为己任,屈原却不能。“帝高阳之苗裔兮”,屈原自小受到了楚文化的熏陶,受到了历史上爱国主义传统的影响。他生活在社会大变革和楚国危难现实里,他个人的生活经历和政治变革,使他形

成了爱国主义的坚实基础。屈原是楚国的优秀儿女,是楚民族的灵魂;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是楚文化最杰出的优秀文化遗产。“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和深厚的爱国情感,是楚民族长期形成的一种传统观念的反映。

另外,屈原的爱国主义思想,也体现在他对人民群众的态度上。他在《离骚》中列举了启、界、寒泥、浇、夏莱、殷封等暴君的身败

名裂,以及禹、周的兴旺发达之后,紧接着说:“瞻前而顾后兮,相观民之计极。夫孰非义而可用兮,孰非善而可服?”纵观古往今来,人民群众考虑问题的准则,他们反对什么,拥护什么,岂不是很清楚吗?哪有不善不义的人能够行得通、得到人民拥护的呢?这就清楚地反映了他重视人民群众的民本思想。对人民群众是重视还是蔑视,这一点历来就是区别爱国主义与卖国主义的标志之一,正因为屈原具有爱国主义思想,所以他才能重视人民群众。“皇天之不纯命兮,何百姓之震想。民离散而相失兮,方仲春而东迁”。这是《哀邹》的开头四句,值得注意的是,屈原在这里表示的对人民的同情,是和“哀郑”、哀悼楚国的前途紧密联系的。国家的败亡,致使人民群众流离失所,蒙受重重灾难;而面对难民流离的惨景,自然更加深了诗人的亡国之痛,也更加激发了诗人的爱国热忱。

屈原的爱国思想,又是和“忠君”密切结合的。在他当初任怀王左徒时,他把国家富强的希望,完全寄托在怀王身上,只要怀王能走上富国强兵的正道,他自己愿意充当一名拼搏的马前卒,这就是他在《离骚》中所说的,“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此度?乘哄骥以驰骋兮,来吾导夫先路”,然而昏啧的怀王对他的愚忠却并不赏识,而是听信谗言,“怒而疏屈平”(《史记·屈原列传》)。屈原见疏之后,又把楚国的前途寄托在怀王的醒悟上。他在作品中反反复复地用“香草”、“美人”来比喻楚王,并以此表示自己对怀王的一颗忠心,如他在《离骚》中说:“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反信谗而怒怒。”

五、关于屈原“否定论”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以来,出现了一股作计否定屈原的存在和贬低屈原作品成就的逆流。这里面既有学术研究的不同观点的论战,也有假学术之名而间接为反动政治服务的斗争。屈原这个历史人物的存在,本来是不成问题的.白廖季平提出“屈原并没有这个人,以后,胡适紧步其后尘,又提出了“屈原这个人究竟有没有”的间题.接着是何天行、卫聚贤、朱东润等准波助澜,①对问西越说越离奇。近来日人三泽玲尔也认为屈原是“想象中的作家”.据说日本还有别的学人也在不同程度上倾向于否定屈原.

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中晚期,我国就历史地出现了屈原这样一位伟大的诗人和卓越的爱国者,这是我们民族的骄傲。然而由于时代的久远及其它许多复杂的原因,关于屈原生平事迹的文献资料所存寥寥,且多语焉不详,这就给我们认识和研究这位伟大的历史人物造成了困难。但所幸从汉以来所流传下来的一些材料中,尚可钩稽寻绎而见其端倪。其中最为完整,也比较可信的就是司马迁《史记》中的《屈原列传》,以这篇宝贵的本传为线索旁通其它,完全可以理出屈原生平事迹的基本情况。尤为可贵的是,屈原的绝大多数作品还完整无缺地保存至今,这是研究其思想特点、文学成就以及对后代影响的至可珍视的第一手材料。事实上自汉以来,迄于清季,对于屈原其人虽屡有褒贬减否之词,但还没有人否定屈

原及其作品的存在。然而民初以来,随着政治舞台及思想文化领域的复杂斗争的发展,在楚辞学的研究中却出现了一股否定屈原的存在、贬低屈原作品的成就的逆流。这种“屈原否定论”时起时伏,一直持续到全国解放后的五十年代。按照时间的顺序和问题的性质,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但无论在哪一个阶段中,郭沫若都是以文化战士的姿态和科学研究的方法参加了论争,在这场关乎到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论争中,他是立了大功的。

在“否定论”诸论文中,最系统周密、最得当推何天行《楚辞新考》①,后改题《楚辞作于汉代考》②.在此文中,何认为,屈原这个人物实际不存在,前汉时代涉及屈原的文献(贾谊《惜誓》、《吊屈原赋》,淮南小山《招隐士》,东方朔《七谏》等),均系前汉末之伪托或实际与屈原毫不相关。作为重要资料的《史记·屈原列传》,又如历来所指出的那样,有种种刁飞完备之处;这并不是后人增补生误,而是表明了《屈原列传》本身全篇都是后人所写。《屈原列传》的作者大有可能是刘向或刘欲,而定名“楚辞”也是从刘向开始的③。《离骚》的作者本是淮南王刘安,一则因刘向父子僧恶刘安,二则因刘向要发泄自己对现实的不满,因而虚构一个理想的忠臣“屈原”为《离骚》的作者。何天行并提出了淮南王刘安为《离获》作者的史证和内证。史证为班固《汉书.淮南王安传》、高诱《<淮南子)叙》,苟悦《汉纪·孝武帝纪》等记载;内证为《离骚》本身的十四点证据。何天行在前人“否定论”基础上,从形式论证方面进行了一些完善性的工作,虽较廖季平、胡适论述周密系统,但仍然存在逻辑空白和轻率判断,这也是其无法走向真实结论的原因所在。

《史记》流传至今也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其间多经辗转抄印和注疏续作等周折,文字中的错讹或窜误是绝对不可避免的事,关于这一点前人早已有专门研究。因此绝不能抓住《史记》的个别误字、误事而否定《史记》,并进而否定屈原。这种作法既是对民族文化遗产的极不严肃的虚无主义态度,又是违反科学规律的错误做法。但由于胡适在当时中国学术界的特殊地位,所以他所提出的否定屈原存在的论调产生了很坏的影响,而且还有一些人响应他的主张,因此便对民族文化的继承与民族精神的发扬造成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危机。郭沫若敏锐地认识到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他以愤激的情感拍案而起,连续撰写文章,多次发表演说,据理论战,口诛笔伐,勇敢地投入了与所谓“权威”的对垒,以保卫民族文化遗产的辉煌成就,发扬蹈厉屈原的爱国精神,并为现实的政治斗争服务。郭沫若在其著名的楚辞学专著《屈原研究》中首先就解决了这一问题。他以精深的研究和犀利的笔锋写道:“胡适对于《屈原传》所提出的疑问,骤看都觉得很犀利,但仔细检查起来,却一项也不能成立。”郭沫若在一系列文章中从学术上、理论上和政治上驳斥了这种错误观点,不仅保护和恢复了屈原的形象,而且以其学术研究直接配合了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坚持抗战到底的政治斗争。

屈原是伟大的,《楚辞》是不朽的。但自廖季平首创“屈原否定说”以来,“否定”说与反“否定”说一直并行迄今的事实表明,古代文学研究者肩负的责任是相当重大的,因为他们既要对历史负责,又要对文学负责。以上的简要述说,虽然未能将双方“否定”与反“否定”的历史概况进行详细勾勒,但其核心部分则基本得以显现。从中不难看出,双方都是以对历史与文学双重负责的态度在进行着屈原与《楚辞》的研究的。尽管持“否定论”说者也许会为楚辞史家们在其史著中写上很不光彩的一笔,但他们所倡说的“否定论”或者说所作的“负面”研究,则如日本学者稻烟耕一郎在《屈原否定论系谱》中所言,乃“因否定了被先验地相信其存在的屈原,而出现了要从根本上对《楚辞》及其本质重新提出疑

问的趋势”,这对于“新楚辞学”的开拓与发展而言,无疑是起到了推动作用的。而从“双百方针”的角度而论,其所体现的则是一种学术上的“百家争鸣”,一种植根于材料上的创新。这种争鸣与创新对于后世的研究者又无疑是一种提醒:对于《楚辞》特别是屈原的研究,若仅仅着眼于宏观的分析与理性探讨,而不是以马克思主义科学观为准绳去进行艰苦的材料挖掘,其结论与观点必将与空中楼阁无异。因为人们至今还没有以确凿的材料去回答先秦典籍中为什么没有屈原之名,以及司马迁究竟是凭藉什么材料为屈原在《史记》中立传,早于司马迁的贾谊又是根据何种记载而认为屈原死于泪罗等问题。

六、关于屈原的评价

两汉时期评屈原:人文合一的思维模式

司马迁、扬雄、班固和王逸对屈原的评论,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他们对屈原的评论,可以概括为肯定与否定两派。肯定派,以司马迁和王逸为代表,而刘安是肯定派的先驱。西汉的刘安是评论屈原的第一人,其《离骚传》虽已失传,但据班固《离骚序》记载,刘安认为《离骚》兼风雅之长,屈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但他的论述不外乎屈原人格的高尚及其作品思想的怨刺性。否定派,以扬雄和班固为代表。扬雄和班固对屈原及其作品进行了批评和否定。扬雄在《法言》中说:“诗人之赋丽以则,辞人之赋丽以淫”。他对屈原的作品还是有相当的认识,将屈原作品归人“诗人之赋”加以赞扬,将屈原以后之赋归人“辞人之赋”而批评,即是证明。但他主要还是从道德品行的角度来评价屈原,《法言》另一则说:“或问:屈原智乎?曰:如玉如莹,爱变丹青,如其智,如其智。”他也认识到屈原有如玉般高尚的品行,但对他“独立不迁”的行为还是进行了批评。《汉书》卷八十七上:“(扬雄)以为君子得时则大行,不得时则龙蛇,遇不遇也,何必湛身哉!”屈原不能随物变化,与时俱迁,以致投江而死,扬雄认为是不值得的。人生就是“遇不遇”的问题,“何必湛身哉”,表明了他要求屈原明哲保身的思想。他对屈原作品也趋向于批评。《汉书·扬雄传》:“乃作书,往往披《离骚》文而反之,……名日《反离骚》;’’·…又旁《惜诵》以下至((,怀江》一卷,名日《畔牢骚》。”完全取相反的意思对屈原及其作品进行了全面的批评,同时也主要注重于对屈原及其作品思想方面的批评。班固全面继承扬雄的评论思想,进而否定屈原及其作品。他首先批驳刘安也即是司马迁对屈原的评价。《离骚序》:“昔在孝武,博览古文,淮南刘安叙《离骚传》,以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徘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斯论似过其真。”“谓之兼诗风雅而与日月争光,过矣。’州囚班固在阐述了扬雄明哲保身的思想后,说:“今若屈原,露才扬己,兢乎危国群小之间,以离谗贼。然数责怀王,怨恶椒、兰,愁神苦思,强非其人,忿忍不容,沈江而死,亦贬洁狂捐景行之士。’,l1]洲他虽然也看到了屈原作品“其文弘博丽雅,为辞赋宗,后世莫不斟酌其英华,则象其从容”,但他还是否定了屈原的为人和品行,“露才扬己”、“然数责怀王”,与儒家要求“止乎礼”的思想不符,从而进一步就否定了屈原作品,认为屈原是“妙才”但“非明智”。班固较之扬雄更加激进,走向了因人废文的极端。他们的评论代表了两汉时期人们对屈原的认识,不管肯定的还是否定的,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倾向:以儒家思想为指导,对屈原及其作品合二为一地评价,或由论人而及论文,注重阐述屈原的人格精神和作品的内在思想;并且从刘安到王逸是一个套式.即人文合一的思维模式。

魏晋南北朝评屈原:文学本位的视野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已,战伐不断,朝代更替频繁,不少文人惨遭杀害,且经学体系遭到沉重打击而瓦解。在这种背景下,人们不大可能赞同和接受屈原独立不迁、九死未悔的执着,所以他们许多人选择了明哲保身的做法,随世变化以求生存。但是在魏晋南北朝,上至士大夫,下至妇女儿童,无不受《楚辞》的熏陶。《梁书》卷四十一:“(萧)洽幼敏痞,年七岁,诵《楚辞》略上口。”《陈书》卷七:“后(高祖宣皇后章氏)善书计,能诵《诗》及《楚辞》。”《魏书》卷四十七:“(王)熙,博识之士,见而叹曰:‘卢郎(元明)有如此风神,唯须诵《离骚》,饮美酒,自为佳器。”魏晋南北朝时期,人们摆脱了对屈原及其作品思想分析的局限,文人重视“诵”“读”《楚辞》,追求声律的优美;揣摩楚辞,对屈原作品的形式、辞采更感兴趣,其注释也重阐发音意,而不是两汉时的义理。

唐代评价屈原:综合文学

魏晋南北朝时期,人们摆脱了对屈原及其作品思想分析的局限,文人重视“诵”“读”《楚辞》,追求声律的优美;揣摩楚辞,对屈原作品的形式、辞采更感兴趣,其注释也重阐发音意,而不是两汉时的义理。到初唐杨炯、卢照邻则作了完全不同的评价,标志着唐人开始以自己的文学思想评论屈原。屈原的作品,‘已们意不在教化,只是抒写个人情感,并不企求在现实政治中收到什么具体效用,实际上是树立了教化文学的对立面-一一非教化文学。杨炯、卢照邻看到了这一点,并且肯定了屈原是非教化文学的不桃之祖。在唐人心目中,也正是着眼于楚辞的抒写性灵。然而唐人虽然推崇屈原作品的自抒情思,却没有象六朝一些激烈的评论那样,把屈赋置于儒家经典之上,而往往是褒中有贬,自认与《诗经》相比,楚辞还稍逊一筹。但他们提出楚赋的特点是“哀怨”、“怨愤”、“怨思”、承认“义类不具”、“六义始缺”不能与《诗经》并立,也正说明在他们心目中,诗与骚具有本质不同,楚辞并不能象《诗经》那样被利用为教化工具。既然唐人认识到诗骚异途,也承认“风”高于“骚”,那么就不能把风骚相提并论。然而唐人又喜欢以骚附风、风骚并称。

元散曲中的屈原

综而观之,批判在历代的屈原评价中,还只能说是极个别的声音。像元代文人那样,几乎是全体亦全方位的否定屈原的,可以说是绝无仅有。据不完全统计,《全元散曲》中涉及到屈原的作品大约有四十来首。有这么多的作品集中地咏歌一个人的情况在元代散曲里还是不多见的。然而,在这四十来首作品中,除了极个别的作家对屈原略有好评外,余下的作品则在不同的程度上对屈原的思想和行为作出了否定性的评判。具体说来,这四十首作品约略可分为三类:一类是略作赞美。二类是深为叹惋。三类是恣意嘲讽。元人的非议和嘲讽屈原,与他们的生存状态和文化环境有关。由于中国文化的特殊性,士人阶层自诞生起,就没有开辟出形成其人格独立的社会基础。还应该看到,元人对屈原的贬损,虽说是由于他们特定生存环境下的一种特定的心态所使然,可以理解为主体价值失落之后的愤激,但是与前人对屈原评价的影响也不无关系。

鲁迅论屈原

鲁迅在他的早期、前期和后期,对屈原都有所论述,而且越到后期论述越精辟。鲁迅说:惟灵均将逝,脑海波起,通于泪罗,返顾高丘,哀其无女,则抽写哀怨,郁为奇文。茫洋在前,顾忌皆去,葱世俗之浑浊,颂己身之修能,怀疑自遂古之初,直至百物之琐末,放言无惮,为前人所不敢言。(《坟·摩罗诗力说》) 这是对屈原作品的一个高度的评价。屈原的作品具有“葱世俗之混浊”的进步思想内容,具有“顾忌皆去”、“放言无惮”的怀疑批判精神;而他那种“抽写哀怨”

的感情激昂的作品,是人世间的“奇文”。这样的论述,突出地肯定了屈原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鲁迅还高度赞美屈原的爱国热忱。而鲁迅之所以看重屈原的爱国热忱,同鲁迅当时所处的历史条件有关。鲁迅在肯定屈原的爱国热忱的同时,也肯定了屈原对传统观念的怀疑批判精神。

七、关于研究现状的总结

伟大的诗人屈原及楚辞, 是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常新的话题, 在近年的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屈原及楚辞研究仍然是学者们关注的热点。屈原及楚辞研究是一个有着光荣传统的研究课题。诗人屈原及其楚辞作品, 经汉越宋至清, 流布千年, 一直是中国文学研究的热点, 学术史上的显学。可以预见, 随着时代的推进和学术的发展, 楚辞学有着广阔无穷的发展空间。今天, 我们的研究范围和研究方法比过去更加宽广了, 但是, 如何克服研究工作中的片面性, 以及如何进一步清理前代学者的研究成果, 仍然是我们需要重视的课题。只有这样, 我们才能避免重复和浅薄。

时至今日,尽管由于资料匮乏、文物缺失等原因,关于屈原的研究仍有一列的问题。如:屈原的生卒年,屈原故里之争,屈原否定论……但是关于屈原的研究还将持续下去,对屈原的认识理解将加深。屈原的人生是值得我们研究的,他的爱国主义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发扬的。屈原精神不朽,灿烂的楚文化会更加耀眼。

一般论述类文本阅读

一般论述类文本阅读 【考纲要求】 1.理解B (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分析综合C (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2)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3)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教学目标】 1.了解考纲对论述类文本阅读的要求。 2.明晰考查范围,弄清考查重点。 3.洞悉论述类文本阅读题干扰项的设置规律。 4.掌握解答论述类文本阅读试题的必备技能。 【教学重难点】 1.洞悉论述类文本阅读干扰项的设置规律。 2.掌握解答论述类文本阅读试题的必备技能。 【教学方法】 1、学生阅读交流总结方法 2、练习巩固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4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论述类文章的定义 “论述类文章”是指研究各种社会现象科学的文章,它包括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教育学、历史学、文化学、语言学、文艺学、美学等学科的文章。 二、“论述类文本”的四步解题法 泛读全文→审读题干→找信息区间→文题比对。 简称:读→审→找→比。 第一步读—速读文本 (一)阅读前可提出设问 (1)文章论述的是什么问题? (2)作者的基本立场、观点、情感和态度是怎样的? (3)本文为凸显立意主要运用了哪些手段和材料? (二)边读边画出关键词句 1、有助于理解文章内容、提示信息的词语 (1)年代时间、数据及其概括语。如:多数、少量、部分、凡、凡是、所有、都、全、几乎、仅仅等表范围的词语。 (2)重要的修饰限制词语。如:基本、根本、重要、最、十分、非常、总共等表示程度的词语。 (3)已然未然。如:迄今为止,到目前为止,现在所见的等表时间的词语。 (4)或然必然。如:如果、可能、也许、一定、必然等表判断的词语。 2、有助于理清文章思路,避免逻辑错误的词语

话剧《屈原》简介

话剧《屈原》简介 郭沫若以10天时间完成的5幕话剧剧作《屈原》于1942年4月由中华剧艺社在重庆国泰大剧院公演,陈鲤庭导演。此后曾在苏联和日本上演。1979年在日本第四次公演时,演出500余场。这部作品被公认为是郭沫若历史剧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一部。 剧情:屈原给弟子宋玉讲自己的《桔颂》一诗,赞美桔树“独立不倚”、“至诚一片”的品格,告诫宋玉在这大波大澜的时代“生要生的光明,死要死得磊落”,做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这实际也是屈原光明磊落、爱国爱民伟大襟怀的诗意概括和自我抒发。秦为破坏楚齐联盟派使者张仪游说楚王,诡称秦以商于六百里之地与楚,条件是楚齐绝交。左徒屈原识破秦国虎狼之心,从维护楚国独立和关东六国人民利益出发,力劝楚王坚持联齐抗秦。张仪阴谋受挫,转而与楚王宠姬南后勾结。南后郑袖是个狠毒自私的女人,楚王长子正在秦国作为人质,南后为了固宠便接受张仪奸计,以离间楚王与屈原关系,破坏楚齐联盟换取秦国对立稚子子兰为王位继承人的支持,二人共同设下宫廷“构陷”的阴谋。南后以帮助指导“九歌”为名,把屈原骗入宫廷,当面吹捧屈原:“文章又好,道德又高,又有才能,又有操守”,待见到楚王回宫时,便诈作头疼,倒入屈原怀中,反诬屈原调戏她。昏庸暴戾的楚王,不辨真伪,便以“淫乱宫廷”的罪名,免去屈原左徒官职逐出宫廷,并宣布和齐国绝交,同秦国修好。屈原悲愤满腔,告诫国王:“要多替楚国的老百姓设想,多替中国的老百姓设想”。痛斥南后:“你陷害了的不是我,是我们整个儿楚国呀!”“是我们整个儿的赤县神州呀!”屈原被贬,谣诼四起。无耻文人宋玉叛离屈原,投靠贵族集团。屈原愤而出走,路遇楚王、南后、张仪,情不可遏,痛骂张仪,怒责南后。楚王大怒,下令把屈原关进东皇太乙庙。侍女婵娟坚信屈原是纯洁和正义的,不为南后威逼和宋玉、子兰利诱所动,也被囚禁。屈原身陷囹圄,眼见祖国陆沉,一腔悲愤喷涌而出。他呼唤雷、电、风,“把这黑暗的宇宙,阴惨的宇宙,爆炸了吧,爆炸了吧!”他渴望雷电化作他胸中的长剑“把这比铁还坚固的黑暗,劈开!劈开!劈开!”壮美的“雷电颂”把屈原光辉品格升华到最高峰。这时庙祝郑太卜受南后之命,以毒酒与屈原,婵娟和救她的卫士赶到,婵娟误饮毒酒代屈原而死。卫士刺杀郑太卜,焚庙。熊熊火光中,屈原展读《桔颂》,祭奠婵娟,并随卫士潜往汉北,和人民一起继续坚持斗争。 该剧气势磅礴,充满浪漫主义色彩,把屈原一生放在一天来表现,剧情紧张激烈,波澜起伏。风格刚健悲壮,酣畅淋漓。 赵丹曾主演过话剧《屈原》。 京剧有赵循伯据郭沫若话剧的改编本,奚啸伯在北京曾演出。 芳华越剧团于1954年5月22日首演了该剧的移植本,冯允庄编剧,司徒阳导演,尹桂芳饰屈原、徐天红饰张仪、许金彩饰南后、戴忠桂饰婵娟、尹瑞芳饰宋玉。1954年,该剧参加华东戏曲会演,婵娟改由戚雅仙扮演,剧中“诬陷”和“天问”两折已为越剧经典。

浅谈屈原及其开创的楚辞对后世的影响

浅谈屈原及其开创的楚辞对后世的影响。 学号:12106049 姓名:黄智霞班级:12语教(1)班摘要:楚辞的代表作家屈原,起作品的爱国主义情感深厚而真挚。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的第一位诗人,是一座跨越时空的丰碑,也是一个丰富、复杂的“模式”载体。屈原的爱国情感是十分强烈,两千多年来一直给后世重大的鼓励和鼓舞,屈原也因此成为不朽的爱国典范。楚辞卓越的艺术成就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楚辞是我国浪漫主义文学创作的开始,它的出现,大大丰富了我国文学创作的艺术表现力,尤其是对诗歌的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关键词:楚辞诗歌浪漫主义屈原 “楚辞”一词,最早见于司马迁《史记·酷吏列传》,说明这一名称形成于西汉初年。《楚辞》一书,既非出自一人之手,也非出于一个时代。楚辞是由屈原宋玉等一方文学人士所创造的,它开创了我国诗歌史方面的成就辉煌,为世人瞩目。屈原是楚辞创作的第一人,其辞是楚地的歌辞,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其中以《离骚》为代表,骚体的意韵更加显著,之后又著有《九歌》、《问天》、《九章》等作品。楚辞及其作者因思想内容的深刻和艺术表现上的巨大成就,在我国文学发展史上占极其重要地位。 一、楚辞对汉赋的影响 楚辞发展到汉代时已经基本定型了,屈原辞赋以及宋玉以下汉人的伤悼屈原,以事名篇的拟骚辞赋已经发展成了完整的楚辞体。风、骚并称,由来已久,是诗歌创作的典范。屈原的爱国主义情感,其爱国思想虽有其时代局限性,但两千年来一直给后世以巨大的启发和鼓舞。汉初,遭遇与屈原极相似的贾谊在赴长沙任太傅途中经过湘水,凭吊屈原自沉殉国的地方,怀古伤今,写下了《吊屈原赋》,对屈原的不幸遭遇表示了深切的同情和无尽的哀思。伟大的文学家、史学家司马迁引用刘安语称誉屈原“与日月争光,可也”,并以“屈原放逐,乃赋《离骚》”的精神自勉,在身心受到巨大摧残的情况下,隐忍苟活,发奋著书,几十年的心血终于结晶成为传世名作《史记》;被鲁迅赞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从司马迁艰辛的写作过程和苦难的生活经历中,我们可以看出屈原灵魂的再现,精神的闪光。

论述类文本阅读常用的六种方法和七类陷阱

论述类文本阅读常用的六种方法和七类陷阱 1.六种方法 客观选择题的选项设置,命题人一般不会照抄原文语句,而是要“换一种方法”。正是在“换”的过程中,命题人有意地用了一些方法,改变了原意,以此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 命题人设置客观选择题的错误选项常用以下六种方法: (1)删:删减。删减句子而改变句意,最常见的是删减定语、状语,修饰成分的删减就意味着语义的改变,有可能是内容的扩大,也有可能是对内容的曲解。 (2)添:添加。添加定语或状语,造成对内容的曲解。 (3)调:调换。调换词语或句子顺序,从而改变句意。 (4)改:改变。改变说法,或换用别的词语代替,造成似是而非。比如因果颠倒、主客体颠倒、部分涵盖全体、整体替代局部、现实代替猜测…… (5)漏:遗漏。看似是保留原文词句,但结合题干来看只是强调了问题的某一方面,而有意漏掉了另一方面。这种选项有很大的迷惑性,须多加留意。 (6)凑:拼凑。将意义有关或无关的几个词语(句子)杂糅凑合而造成错误,或者将望文生义的几个义项强加进去,干扰判断。 2.七类陷阱 选择题主要考查考生处理信息的能力,考题设置选项时,往往具有迷惑性,仅仅理清了文章思路还不够,只有掌握了命题的设错规律,才能更准确地识破选项陷阱,排除错误选项。因此了解错误选项的干扰类型,是提高答题准确率的关键。 一般而言,选项设置的陷阱类型主要有“以偏概全”“混淆时态”“因果混乱”“混淆是非”“偷换概念”“无中生有”“张冠李戴”七种。考生应掌握识破这七类陷阱的方法。 (1)以偏概全 命题者设计选项时故意增删、改动文中表示范围限制或表示程度轻重的词语干扰考生,主要包括以部分代整体(或以整体代部分)、以个别代一般(或以一般代个别),以特殊代普遍等。从而使考生作出错误的判断。 (2)混淆时态 命题者故意把原文中尚未确定或还未实现的设想或推测说成既成事实,主要是指已然与未然、或然与必然。“已然”是事物已经成为事实的状态或属性,“未然”是事物尚未成为事实的状态或属性。命题者故意把“尚未发生的事情”转述为“既成事实”,或者把“或然”即“可能是”转述为“必然是”,也可能反之。 (3)因果混乱 因果混乱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因果颠倒,指选项在因果(或条件)关系上,故意把原材料中的“因”(或条件)变成“果”,或把“果”变成“因”(或条件)等。还有一种情况是强加因果关系,即把本无因果关系的两个事物硬说成有因果关系。 (4)混淆是非

屈原全面介绍

屈原(约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中国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出生于楚国丹阳秭归(今湖北宜昌)。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内政外交大事。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一举攻破楚国首都郢都。忧国忧民的屈原在长沙附近汩罗江怀石自杀,端午节据说就是他的忌日。他写下许多不朽诗篇,成为中国古代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者,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创造了新的诗歌体裁楚辞。他创造的“楚辞”文体在中国文学史上独树一帜,与《诗经》并称“风骚”二体,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积极影响。 文学成就 著作 屈原是个诗人,从他开始,中华才有了以文学著名于世的作家。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也称“骚体”),被誉为“衣被词人,非一代也”。屈原的作品,根据刘向、刘歆父子的校定和王逸的注本,有25篇,即《离骚》1篇,《天问》1篇,《九歌》11篇,《九章》9篇,《远游》《卜居》《渔父》各1篇。据《史记·屈原列传》司马迁语,还有《招魂》1篇。有些学者认为《大招》也是屈原作品;但也有人怀疑《远游》以下诸篇及《九章》中若干篇章非出自屈原手笔。据郭沫若先生考证,屈原作品,共流传下来23篇。其中《九歌》11篇,《九章》9篇,《离骚》、《天问》、《招魂》各一篇。 大体说来,《离骚》《天问》《九歌》可以作为屈原作品三种类型的代表。《九章》《远游》《卜居》《渔父》《招魂》《大招》,其内容与风格可与《离骚》列为一组,大都是有事可据,有义可陈,重在表现作者内心的情愫。《离骚》是屈原以自己的理想、遭遇、痛苦、热情以至整个生命所熔铸而成的宏伟诗篇,其中闪耀着鲜明的

个性光辉,是屈原全部创作的重点。《天问》是屈原根据神话、传说材料创作的诗篇,着重表现作者的学术造诣及其历史观和自然观。《九歌》是楚国祀神乐曲,经屈原加工、润色而成,在人物感情的抒发和环境气氛的描述上,充满浓厚的生活气息。然而是代人或代神表述,并非作者自我抒情,它更多地显示了南楚文学传统的痕迹。《离骚》一组,《九歌》一组,构成了屈原作品的基本风格。 理想 屈原的作品是他坚持“美政”理想,与腐朽的楚国贵族集团进行斗争的实录。他的“美政”理想表现在作品中,就是“举贤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离骚》)。所谓“举贤授能”,就是不分贵贱,把真正有才能的人选拔上来治理国家,反对世卿世禄,限制旧贵族对权位的垄断。他还以奴隶傅说、屠夫吕望、商贩宁戚的历史事迹为例,说明了不拘身分选拔人才的合理性。所谓“循绳墨而不颇”,就是修明法度,即法不阿贵,限制旧贵族的种种特权。 屈原虽遭谗被疏,甚至被流放,但他始终以祖国的兴亡、人民的疾苦为念,希望楚王幡然悔悟,奋发图强,做个中兴之主。他明知忠贞耿直会招致祸患,但却始终“忍而不能舍也”;他明知自己面临着许许多多的危险,在“楚材晋用”的时代完全可以去别国寻求出路,但他却始终不肯离开楚国半步。表现了他对祖国的无限忠诚及其“可与日月争光”的人格与意志。 屈原作品和神话有密切关系。许多虚幻的内容就是承袭神话发展而来的。屈原又是关注现实的诗人,作品里反映了现实社会中的种种矛盾,尤以揭露楚国的黑暗政治最为深刻。 屈原作品的风貌和《诗经》明显不同。这与长江流域的民风和黄

浅谈屈原的爱国主义

屈原的爱国主义与民族精神 有人讲:屈原的‘爱国主义’并非现代意义上的爱国,而是一种忠君,忠于自己理想抱负的终极体现。对于这种说法,我并不反对,因为他的理由让我无力去反对,从小被告知:端午节要吃粽子、划龙舟、吃包子,这是为了纪念屈原,他是一个伟大的爱国屈原。这种教导早已在我脑中根深蒂固,大家都这样子认为,何必去改变大家认为的“事实”呢?就算你改变了又能怎样,有什么现实意义呢?在我看来:屈原是一个爱国主义者,我有自己的理由。对于屈原的”爱国主义”只是一种忠君,我并不反对,保持中立的态度。 他洞悉列国形势,对楚国的现状有着清醒的认识,“众人皆醉而我独醒”。屈原为挽救楚国于危难之中,实现“存君兴国”的夙愿,在思想保守的楚国倡导并推行了一系以“美政”为核心的政治改革。由于改革触犯了旧贵族既得利益,遭到了贵族群小的极力诋毁。尽管屈原“忠而见疑,信面被谤”,但屈原宁折不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在与权奸的斗争中显示了不屈的民族精神和爱国赤诚。屈原一生坎坷,在痛苦中孕育的诗篇显示了屈原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精神。 一、坚持“美政”理想,坚持改革弊政 屈原作为战国时代一名高瞻远瞩的政治人物,屈原对当时的社会现状了如指掌。屈原深知自己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崇高权谋谲诈,推行弱肉强食法则的侵吞攻伐时代:列国纷争,狼烟四起,万民缟素,血

流成河,弱国的苟存只能仰人鼻息,成为附庸;弱国的灭亡只是利益相争的殉葬品。此时的楚国已陷入重重危机,形势岌岌可危,可楚国君臣对潜在的威胁视而不见,依旧沉醉于丝竹管弦,声色犬马之中。他多么希望楚国统治者从沉醉中醒来,面对残酷现实,上下一心,整顿朝纲,励精图治,大有作为,重现昔日鼎中原的辉煌,完成统一中国的理想。屈原把这一理想称之为“美政”,欲以“美政”作为振兴保守落后楚国的一剂良方。 屈原大力倡导“举贤授能”,着绝非空穴来风,而是有其历史根据的。从历史上看,能“举贤授能”者不乏其人。那些兴国的圣君都不拘一格使用人才,“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杂申椒与菌桂兮,岂维纫夫蕙。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历史上这些明君都善于搜罗人才,并委以重任,最终导制了盛世景象的出现。历史的经验教训证明了这样一条真理:国运之兴衰系于贤才。国家的兴盛离不开贤臣,只有举贤授能才能不国安邦,富国强民。现实中的楚国要改变贫弱挨打的被动局面,就必须反对世卿世禄制度,打破旧贵族对于权住的垄断,效法兴国圣君不拘身份选拔人才,委以重任。只有这样,楚国才能重新走上富强之路,重现昔日之辉煌。 屈原始终不渝坚持“美政”理想,坚持改革,如能实施,必使老气横秋的楚国脱胎换骨,涣发出咄咄逼人的青春锐气。然在愚昧保守落后的楚国,无人赏识他。他们残酷地将屈原逐出了政治舞台中心,将屈原治国安邦的“美政”蓝图扼杀于襁袍之中。屈原被逐,这是屈原的悲剧,更是楚国的悲剧。尽管屈原为政治理想屡蒙谗遭毁,但仍

一般论述类文章复习提纲

一般论述类文章复习提纲 【考纲要求】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以下简称《考试大纲》)对“阅读一般论述类文章”的考查内容(俗称“考点”)及相应的能力层级作了如下规定: ?理解B 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分析综合C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知识讲解】 一、“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考点聚焦】 从历年的高考情况看,“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主要从明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两个角度进行考查。 概念的内涵,通俗地讲,指的是概念的含义。需要注意的是,对概念内涵的理解必须依据文本,绝不能脱离文本。 概念的外延,指的是概念所确指的对象的范围,涵盖了具有某种特有属性的全部事物。高考对概念外延的考查,通常是要求考生对某一对象是否包含在某个概念当中作出判定。须要注意的是,解答从概念的外延角度命制的试题,仍应以明确概念的内涵作基础。【解题指津】 从概念内涵角度命制的试题,一般是四个选项分别强调该概念的某一个特征,解答这类题时须逐项审核该选项所述是不是这一概念的特征,而不必考虑该选项所述是不是这一概念的全部特征。从概念外延角度命制的试题,一般是四个选项各列举一个事物,解答这类题时须逐项审核该事物是不是该概念的具体对象,而不必顾及这一事物是否在文本中出现过。 明确程序: 第一步,找出该概念所在的具体的语句或段落;

第二步,结合具体语境作分析,明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第三步,分析选项,逐项排除(或确认)。 二、“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考点聚焦】 “文中重要句子”,指的是内涵较为丰富或在文中起重要作用的句子。主要包括:点明主旨的句子(即人们常说的“文眼”句);内涵丰富的句子;对领悟主旨有提示性或引导性的句子;结构复杂,对理解文意有直接影响的句子;在文中反复出现的句子;显示层次的句子(即人们常说的领起句、过渡句、结论句等)。“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是指根据具体语境领会或解释这些句子的特定含意(包括深层含意)。 【解题指津】 解答“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试题,可以采用下面几种方法。 ?析结构。 结构比较复杂的语句,须要分析其结构进而来理解其含意:如果是单句,先找出主、谓、宾;如果是复句,先找准其第一层,层层推进,这样就可以把握句子的基本意思。 ?抓关键。 内涵较为丰富的句子,其含意主要通过一些关键词语显现。关键词,指能体现一篇文章 或一部著作的中心概念的词语。我们只要把句中关键词的含义分析透彻,就可以进而推知全句全段的意思。 ?辨语境。 一般来说,句子与句子是相互关联的,这些相互的关联有指代(复指)、总分(分总)、说明、扩展(含阐述、解说)、比较、呼应等。对这样的句子,我们可以从辨析句间关系入手,在具体语境中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特定含意。 ?论目的。 重要句子往往有其表意目的,或表明全文主旨,或彰显文章结构,或表达作者感情,或引出行文线索。对这些句子,就应从其表意目的的角度发掘其含意。 对关涉全篇的“文眼”句,宜联系文章论述的中心去理解其含

屈原简介3则完美版

《屈原简介》 屈原简介(一):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内政外交大事。他主张对内举贤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后因遭贵族排挤,被流放沅、湘流域。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一举攻破楚国首都郢都。忧国忧民的屈原在长沙附近汩罗江怀石自杀,端午节据说就是他的忌日。他写下许多不朽诗篇,成为我国古代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者,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创造了新的诗歌体裁楚辞。主要作品有《离骚》、《九章》、《九歌》、《天问》等。在诗中抒发了炽热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表达了对楚国的热爱,体现了他对理想的不懈追求和为此九死不悔的精神。他创造的楚辞文体在中国文学史上独树一帜,与《诗经》并称风骚二体,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用心影响。 生平介绍: 屈原,芈[mǐ]姓屈氏(与楚王同姓不同氏,楚王为芈姓熊氏,先秦时期男子称氏不称姓,所以他叫屈原,不叫芈原),名平,字原,生卒年未见正史记载,史学界尚有争论,(约生于前353年前335年,死于前283年前269年),是中国最早的浪漫主义诗人,是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留下姓名的伟大的爱国诗人。他被世人称为诗歌之父。他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群众歌唱到个人独唱的新时代。公元前340年屈原诞生于秭归三闾乡乐平里(今湖北宜昌市秭归县),屈原自幼勤奋好学,胸怀大志。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常与怀王商议国事,参与法律的制定,主张章明法度,举贤任能,改革政治,联齐抗秦,提倡美政。在屈原努力下,楚国国力有所增强。为人性格耿直,却因在修订法规的时候不愿听从上官大夫的话与之同流合污,再加上楚怀王的令尹子兰、上官大夫靳尚和他的宠妃郑袖等人,受了秦国使者张仪的贿赂,不但阻止怀王理解屈原的意见,并且使怀王疏远了屈原。公元前305年,屈原反对楚怀王与秦国订立黄棘之盟,但是楚国还是彻底投入了秦国的怀抱。使得屈原亦被楚怀王逐出郢都,开始了流放生涯。结果楚怀王在其幼子子兰等人的极力怂恿下被秦国诱去,囚死秦国。 楚襄王即位后,屈原继续受到迫害,并被放逐到江南。公元前278年,秦国大将白起带兵南下,攻破了楚国国都,屈原的政治理想破灭,对前途感到绝望,虽有心报国,却无力回天,只得以死明志,就在同年五月怀恨投汨(m)罗江自杀。老百姓听到噩耗很悲痛,争先恐后的来打捞他的尸体,结果一无所获。于是,有人用苇叶包了糯米饭,投进江中祭祀屈原,这种祭祀活动一年一年流传下来,渐渐成为一种风俗。定于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是关于端午节其中的一种说法)。对于屈原的忠而见疏,后世诗人阵志岁遥为郁结,其诗《屈原》云:浩气干霄汉,沉湘忠佞分。材堪佐明主,无计事昏君。(《载敬堂集江南靖士诗稿》)此不仅仅对爱国者屈原,也是对历代王之荩臣(《诗大雅文王》)的由衷忾惜;不只对当时楚王,也是对其他昏暗君王的一种深刻批判。

浅论屈原自恋情结

浅析屈原自恋情结与《楚辞》 自恋(narcissism)一词“由临床描述引申而来,于1899年首次被纳克(Paul Nacke)使用,指个体像对待性对象一样的对待自体的一种态度。这个词最早出自希腊神话,汉语译文是水仙花。希腊神话故事中美少年(narcissus)到了情窦初开的年纪偶然临池自照,看到了自己的美丽倒影,对自己的影子一见钟情,于是拒绝了异性的追求,整日顾影自怜,但是他却无法得到影子的爱,于是悲伤抑郁,最终落水而亡,变成了一株水仙花。1914年,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在《论自恋》一文中系统探讨了自恋的起源、本质、表现形式以及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他认为,自恋来源于一种假设的精神能量力比多,出于自我保护的目的,孩子爱恋母亲是将其当作自己的一体来爱的,这种原始自恋固着在人的潜意识而贯穿终生,因此将爱的力比多投向自己是人的本能。 从文学创作的角度来讲,每个诗人的诗作都是对自己生活与理想的最直接的反映,屈原的政治生活和政治理想正是通过他的诗作表达的。屈原是中国古代文学历史上将自恋精神发挥到极致的人,这体现在他的《楚辞》中。司马迁于《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这样评价屈原和他的《离骚》:“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

之滋垢,嚼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司马迁可以说是屈原的后世知音,他在黑暗的政治斗争中深深明白屈原的主观情绪既是一种诗人的自恋倾向也是一个政治家郁郁不得志的抒发。于是香草、美人、君主、自己,成为屈原《楚辞》中反反复复强调的内容。香草是纯洁自然品行端正的象征,江蓠、辟芷、秋兰、菌桂……通篇到处可见,这种看似有些女性的喜好方式是诗人将心中最美的理想堆砌在诗中。美人在诸家的解释中多理解为君王,对美人的追求是诗人始终不肯放弃也无法达到的目标,所以诗人只能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赞誉美人,去述说相思。 在屈原生活的时代他的情感是没有寄托的,因为他在政治上无法得到楚怀王的信任,受到奸佞小人的排挤,从而身在政坛却无所施展;屈原的政治抱负使他无法和一般的人成为朋友从而倾诉内心,他只想把自己的热情奉献给君主和国家,但是君主又不信任他,所以他的内心是十分苦闷的,于是他转而把自己的关注焦点指向内部,加上诗人本身就有一种孤芳自赏、傲视群雄的完美主义者情怀,《楚辞》中强烈的自我意识以及自我情感的表达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了。屈原的现实世界在他自己看来是失败得一塌糊涂,事事都不如意,最主要的是他找不到发泄自己内心世界的出口,所以他只能靠着自己的强大的精神世界得到补偿,建立起一种自我防御机制。在诗歌的国度里,屈原立于群芳之中汪洋恣肆地开辟完美的疆土,他的美政理想也得到充分的表达。 总之,屈原的《离骚》是其自恋情结的完美表达,同时承载了屈

一般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训练(含答案)(精编文档).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一般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训练 一、定义“论述类文章”是指研究各种自然科学现象和社会科学现象的文章,前者往往被叫社科文,后者常被称为科技说明文。 二、从考纲和考点出发,明确高考考什么 根据2015最新考纲说明和往年高考考查题型来看,论述类文章阅读主要考查以下题型: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归纳内容要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三、从命题和技法着眼,透析高考怎么考,面对考题怎么办 (一)、高考怎么考——透析命题7大干扰类型论述类文章的最大特点就是概念多、信息量大、推理严谨、表述严密,稍不注意就会掉入命题人精心设计的陷阱中,故注意命题人常采用的设误方式,是准确解题的一种捷径。 1、以偏概全 命题者设计选项时故意增删、改动文中表示范围限制或表示程度轻重的词语干扰考生,主要包括以部分代整体(或相反)、以个别代一般(或相反)、以特殊代普遍等。从而使考生作出错误的判断。 [排除方法] 要排除“以偏概全”干扰项,在阅读文章时,一定要特别注意重要词语前边的修饰与限制词。重点关注:(1)表数量多少的词语(少数,部分,几个,大多数等);(2)表范围大小的词语(凡,全,都,所有;部分等);(3)表程度轻重的词语(特别,十分,稍微等);(4)表频率高低的词语(通常,总是;有时,偶尔等)。 2、混淆时态 命题者故意把原文中尚未确定或还未实现的设想或推测说成既成事实,主要是指已然与未然、或然与必然。“已然”是事物已经成为事实的状态或属性,“未然”是事物尚未成为事实的状态或属性。命题者故意把“尚未发生的事情”转述为“既成事实”,或者把“或然”即“可能是”转述为“必然是”,也可能反之。 [排除方法] 要排除“混淆时态”干扰项,在阅读文章时,要特别注意表示时间的词语。重点关注:已经、曾经、过去、现在、目前、将要、尚未、之前、之后、一定、必将、可能、估计、如果、未必等。 3、因果混乱 因果混乱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因果颠倒,指选项在因果(或条件)关系上,故意把原材料中的“因”(或条件)变成了“果”,或把“果”变成“因”(或条件)等;还有一种情况是强加因果关系,即把本无因果关系的两个事物硬说成有因果关系。 [排除方法] 要排除“因果混乱”干扰项,在遇到涉及因果关系的选项时,一定要在原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比较一下,仔细分析有无因果关系,或者因果关系是否倒置。在阅读文章时,应重点关注“因为、因此、由于、因而”等词语。 4、混淆是非 命题者设计选项时在事物的性质上设置干扰,有意将阅读材料中肯定了的事物加以否定,或者将否定的事物加以肯定。 [排除方法]要排除“混淆是非”干扰项,在阅读文章时,要注意区别作者对每一种事物的观点态度,特别注意含有作者观点态度的语句。 5、偷换概念 主要指命题人在解释概念或转述文意时,故意弄错对象,迷惑考生,使考生误入歧途。如命题者暗中将两个概念的内涵如属性、作用、发展趋势等进行了调换、改变或混淆,乍看与原文的说法一样,但仔细推敲就会发现实际上并不是一回事。 [排除方法] 要排除“偷换概念”干扰项,在阅读原文时,一定要关注事物的对象,并用圈、点、划、批的方法标出;在做题时,应注意看选项中是否存在信息错误对接的现象,尤其看命题的主语、谓语与原文是否

人教部编九年级下册语文优秀教学论文 浅议浅析屈原的文艺思想课程教育研究 (3)

浅议浅析屈原的文艺思想课程教育研究【摘要】:屈原是我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也是我国已知最早的着名诗人。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屈原虽然没有留下理论着作,但是提出了“发愤抒情”说,而其作品中更蕴含着丰富的文艺美学思想。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屈原的相关作品,探析屈原的文艺思想。 【关键词】:屈原;发愤抒情;香草美人;离骚 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政治舞台上坚持变法图强、联齐抗秦 ,在内政外交起过重要作用的政治家 ,同时也是一位学识渊博、品格出众的诗人。屈原生前虽然没有文艺理论着作留世 ,但从他的诗篇中可以看到“,博闻强志、明于治乱”的思想家、政治家与“忧愤深广、秉德无私”的爱国诗人是统一在一起的。屈原的诗篇不仅真实地反映了他的时代和生活 ,也反映了他的政治思想、哲学思想和文艺思想。他的文艺思想散见于他的《离骚》《惜诵》《抽思》、《思美人》、《大招》、《招魂》等辉煌的诗篇中。认真地探讨和总结屈原作品中体现的文艺思想,对于屈原文艺思想的研究 ,对于我国文艺思想发展史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1.屈原文艺思想的主要内容。 屈原是一个具有高度鉴赏力并按照自然法则和美的规律进行创作的着名诗人,他对情感与诗歌的关系、真善美的统一、对前人文献的利用都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具体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发愤以抒情。

发愤以抒情的思想贯穿于屈原后半生的大部分作品之中,屈原的一生,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一阶段志得意满,衣食无忧,其作品也大多以歌舞、颂圣为主,绝少悲愤之作。后阶段随着政治上失意、流放汉北,诗风变得悲放: 惜诵以致愍兮,发愤以抒情。 所作忠而言之兮,指苍天以为正。 (《楚辞·惜诵》) 愁叹苦神,灵遥思兮。 路远处幽,又无行媒兮。 道思作颂,聊以自救兮。 忧心不遂,斯言谁告兮! (《楚辞·抽思》) 怀朕情而不发兮,余焉能忍而与此终古? (《楚辞·离骚》) 在以上诗歌中,屈原提出了“发愤以抒情”的文艺理论,开辟了我国抒情诗的新天地。他明确的肯定了“情”在作者作文过程中的重要地位,申明了诗歌创作是诗人将客观世界见之于主观世界的过程。而“道思作颂,聊以自救兮”则道出了诗歌宣泄个人情感的作用,从侧面反映了诗人在诗歌创作中的主体地位。在屈原眼中,诗歌是传达个人思想、进行讽谏的工具。他以此批判黑暗的社会现实,反抗君臣昏庸的政治,我国文学界也自此形成了以诗存史、以诗存真的优良传统。

最新屈原英雄事迹简介五篇精选800字

屈原英雄事迹简介五篇精选800字 昨日不可留,一个王朝的背景在你朦胧的醉酒中逝去。一个逗号慢慢地缩成了一个句号,但是,我们拥有一个传诵千古的名字——屈原!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关于屈原的英雄事迹范文,接下来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关于屈原的英雄事迹范文一 我站在浑黄的汨罗江边。 今天艳阳正好,又恰巧是端午。雄黄抹额,虎符系臂,五彩的龙舟浩荡在江上,软白的粽子在别人口中,翠绿的艾叶如利剑戟立在广袤的原野上,只为纪念战国的一位故人…… 残阳如血,汨罗江畔。屈原一袭白衣,披头散发,形销骨立,憔悴不堪的脸上泪迹斑斑。他边走边吟唱道:“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常,虽体解吾尤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恁?”声音嘶哑,闻着悲怆,似是一个绝望的人拼尽全力发出最后的心声。 她双眼空洞死寂,是在望着无边无际的滚滚江水?是望见自己当年怀瑾握瑜,意气风发?还是望见朝野之上小人得志的丑恶嘴脸?有还是望见自己日日夜夜魂牵梦萦的楚国被敌军践踏,血流成河,尸骸遍野?…… 有人心易变,三头五年就面目全非:也有人心如止水,十万八千里走过,初心不改。而屈原属于后者。他“直言砥美,言若丹青,进不隐其谋,退不顾其命”。他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他抛头颅,洒热血,毫无保留将自己全身心献给楚国大地。

可楚怀王不解,听信谗言,一而再,再而三的将他贬谪、放逐。但屈原仍矢志不渝,一面将自己的爱国热情全寄托于香草、美人,写下惊世之作——《离骚》,一面又四处辗转,救亡图存。他国仰慕屈子圣贤,纷纷许下高官厚禄,但其皆一一拒绝。屈原心中只有唯一的楚国。 当盛世将倾,当深渊在侧,当国破山河在,当城春草木深。敌军兵临城下,楚国覆灭已不可扭转,现实中的美好国度已化为泡沫。于是屈原毅然决然选择怀抱大石,纵身一跃投入江中。芙蓉泣露香兰笑,昆仑玉碎凤凰叫。有人说比起司马迁的忍辱负重,屈原的死是怯懦,是逃避。可我觉得,宁为玉碎的他是选择以死殉,保其浩然正气。他在逶逶迤迤的汨罗江中找到了理想国。他虽身死,却精神永存。 我徘徊又徘徊,走着千年前他曾走过的路。、 阴阳潜移,春秋代序。当年“随其波,逐其流”的渔夫还在,但屈原又在哪儿?他把他有限的生命投入无限的生命长河之中,激励后世千千万万个“屈原”出现在华夏舞台上。 故何时没有屈原?何处没有汨罗江?陶潜的汨罗江是一片灼灼桃花林;秋瑾的汨罗江是一把刎颈的大刀;张玉滚的汨罗江是一根挑书的扁担挑起了大山孩子的梦……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条汨罗江,那是他终身溯洄以求的。 关于屈原的英雄事迹范文二 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人,本名屈平,字原,是楚国的贵族,曾担任过三闾大夫,不过在上官大夫、郑袖、张仪等人的陷害下,一步步远离楚王,当郢都被攻破时,他选择了抱石投江自尽以殉国,大家被他的这

浅析屈原的人格美

浅析屈原的人格美 摘要:屈原是一位具有崇高人格的爱国主义诗人、政治家。他的人格美为世代所传唱,经久不衰。今天,我们通过他流传下来的不朽诗篇,他?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政治生涯,还有古今中外人们对屈原的敬仰,可以体味屈原光辉峻洁的人格和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关键词:屈原;人格;独立不迁;爱国主义 引言 两千多年来,屈原研究及楚辞学一直是中国文学研究的热点,屈原的作品和屈原的人格,尤其是他那种峻洁纯美,独立不迁,归结到追求理想,九死不悔的人格和坚贞不渝的爱国精神,在中国这个拥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博大精深的国度中产生影响和意义是广泛深远的。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世界综合国力大比拼的今天,我们有必要提倡屈原这种峻洁纯美的人格和坚贞不渝的爱国精神。本文试图从屈原的作品、生平和其在历史上的影响三个方面阐述屈原的人格美。 一、通过屈原的诗篇展现屈原的人格美。 屈原遗留于世的作品不多,根据多数学者的意见,可以确定为屈原的作品总共就有23篇,虽然数量不多,但是他创立了?楚辞?,被誉为?衣被词人,非一代也?(《文心雕龙〃辨骚》),他还开创了我国古代浪漫主义诗歌。从他开始,中国才有了以文学著名于世的作家,他不愧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诗人。歌德说:?在

艺术和诗里,人格确实就是一切。?(《歌德谈话录》),屈原就是一位具有崇高人格的诗人和杰出的政治家,在他的作品中,随处都表现出强烈的忧国忧民、忠君爱国的思想感情,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受到广泛推崇。在2010 年3月14日,中国总理温家宝在与采访中国2010年?两会?的中外记者见面会上,一开场,总理即以屈原《离骚》里的名句明志:?‘亦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尤未悔。’我将以此明志,做好今后三年的工作。?(人民网)可见屈原的思想流传之深远。 1、《橘颂》追求的内外美统一、独立不迁的品格 今天,怀着敬仰之情品读了屈原早期作品《橘颂》,文章里体现作者追求的那种光辉峻洁、独立不迁的品质,更激起我对这位传世伟人的崇敬和缅怀。故特意抄下《橘颂》来与大家一起分享。 ●九章〃橘颂 后皇嘉树,橘徠服兮。 受命不迁,生南国兮。 深固难徙,更壹志兮。 绿叶素荣,纷其可喜兮。 曾枝剡棘,圆果抟兮。 青黄杂糅,文章烂兮。 精色内白,类任道兮。 纷缊宜修,姱而不丑兮。 嗟尔幼志,有以异兮。

一般论述类文本阅读

一般论述类文本阅读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一般论述类文本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在艺术生产领域,只有中国油画这种艺术形式最典型地包容着它的国际性形式和它需要表达的民族记忆的冲突,作为一种来自西方的艺术形式,油画从材质、观念、方法上都积淀着西方的历史记忆和历史经验,当它被用来塑造中国的形象和承载中国的记忆时,它会以何种方式“出场”呢 从中国油画发展史来看,在革命意识形态占据支配地位之前,以徐悲鸿为代表的中国油画艺术正经历着和西方大致相同的发展进程:从古典写实的再现的艺术逐步过渡到抽象的意象的表现的艺术。但这些不同的艺术表现方法都力图和中国传统的艺术精神与艺术形式衔接起来,都力图表达中国的民族记忆。革命胜利以后,从西方传承过来的艺术进程被中断,取而代之的是苏俄的教育理念和教育体系格局下所形成的艺术,俄罗斯批判现实主义的绘画传统和苏联的革命现实主义被移植到中国,形成了在中国长期占据主导地位的写实主义油画。 和所有的具有古典写实背景的艺术形式一样,中国的写实主义油画充分地表达了一个特定时期的中国民族记忆,它叙述和再现了在这个时期所发生的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和人物,着力宣扬这个时期一直倡导的革命意识形态;至“文革”时期,写实主义艺术蜕变为“革命”的艺术,一种观念的艺术,艺术纯粹为观念而存在,艺术本身却被消解了。具有反讽意义的是,正是写实主义油画的这种观念性,为后来的中国流行艺术的蓬勃兴起,提供了适宜的温床和可以利用的材料。 在中国的写实主义艺术长期一统天下的格局下,流行艺术从波澜不兴到蔚为大观,成为当下足以和前者并驾齐驱的一股最重要的艺术力量,原因何在按西方艺术史的变迁规律来看,流行文化的兴起是西方艺术在古典写实时代终结之后历经印象主义、现代主义、表现主义、抽象主义等不同的艺术发展阶段后,由美国的文化霸权所扶持起来的一种话语形态,它力图通过消解艺术和生活的界限来消解艺术的神圣性,进而消解具有几千年文化积累的艺术欧洲的中心地位;它倡导的是一种平民化的艺术,主张艺术是通俗的、可复制的、可批量生产的;它实际上又重新确立了观念对艺术的崇高地位,艺术的任何形式在流行艺术那里都成了图解某种观念的符号和工具。很显然,流行艺术是文化工业的意识形态。在美国的文化背景下,它实际上从来没有对现状的批判,它批判的只是艺术本身。中国流行艺术的崛起,有文化工业的既有逻辑,它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被看作是作为国际潮流的流行文化在中国的反映,本质上它是一种移植的文化。(摘编自荣剑《第三空间:抽象艺术的中国力量》)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中国油画在艺术生产领域具有某种最典型的包容性,因此中国油画的国际形式和它需要表达的内在的民族记忆也就没有了冲突。

屈原的诗全集_屈原简介_古诗大全

屈原的诗全集_屈原简介_古诗大全 屈原(约前342—前278),名正则,字灵均,一名平,字原,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汉族,出生于东周战国时期楚国丹阳(今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他是一个黄老之学的传播者。继吴起之后,在楚国另一个主张变法的政治家就是屈原。 他创立了“楚辞”,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内政外交大事。他主张对内举贤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后因遭贵族排挤,被流放沅、湘流域。 屈原的诗全集: 《渔夫》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屈原。其古诗全文如下: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 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歠其醨?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

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与言。 【翻译】 屈原被放逐之后,在江湖间游荡。他沿着水边边走边唱,脸色憔悴,形体容貌枯槁。渔父看到屈原便问他说:“您不就是三闾大夫吗?为什么会落到这种地步?” 屈原说:“世上全都肮脏只有我干净,个个都醉了唯独我清醒,因此被放逐。” 渔父说:“通达事理的人对客观时势不拘泥执着,而能随着世道变化推移。既然世上的人都肮脏龌龊,您为什么不也使那泥水弄得更浑浊而推波助澜?既然个个都沉醉不醒,您为什么不也跟着吃那酒糟喝那酒汁?为什么您偏要忧国忧民行为超出一般与众不同,使自己遭到被放逐的下场呢?” 屈原说:“我听过这种说法:刚洗头的人一定要弹去帽子上的尘土,刚洗澡的人一定要抖净衣服上的泥灰。哪里能让洁白的身体去接触污浊的外物?我宁愿投身湘水,葬身在江中鱼鳖的肚子里,哪里能让玉一般的东西去蒙受世俗尘埃的沾染呢?” 渔父微微一笑,拍打着船板离屈原而去。口中唱道:“沧浪水清啊,可用来洗我的帽缨;沧浪水浊啊,可用来洗我的双足。”便离开了,不再和屈原说话。 《九歌·国殇》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屈原。其古诗词全文如下:男儿当门户,堕地自生神。

浅析屈原的必然悲剧结局

浅析屈原的必然悲剧结局 摘要:屈原的自杀是必然的。在当时的情况下 ,死是他最好的归宿。这 是由他天赋的内美、高尚的人格和南楚文化影响下所形成的浪漫气质所决定的。他的身世、修养、气质是他走上悲剧道路的必然原因 ,而朝廷的腐败、政治的 黑暗则是他自杀的外因。 众所周知,屈原忠君爱国,有美好的政治理想和主张,有坚持正义、维护正义而不惜牺牲一切的大无畏精神,却忠而招祸,遭谗被贬,报国无门,最后自投泊罗江而死。屈原为什么走上悲剧的道路? 中国历史上郁郁不得志者大有人在,而像屈原一样结局的却寥寥无几。以往讨论屈原的死因,有人认为他以身殉国,以死谏君;有人认为他是为了保持完美的人格;有人认为屈原死于国君赐死;还有人认为屈原自杀是斗争精神的表现。笔者认为,屈原的悲剧结局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他的自杀是必然的,在当时的情况下,死是他最好的归宿。 一、楚人特有的浪漫气质 屈原生活在战国南北文化交融的时期。关于先秦时期南北文化的差异,曾有过精辟的论说: 北方是史官文化,南方是巫官文化。北方文化主要和史官、历史联系在一起。南方文化则主要和巫官、巫风联系在一起。在南方文化中,原始远古的遗风延续得更长,弥漫着丰富的神话和浪漫的想象。《汉书.地理志下》中就记载楚国文化为“信巫鬼,重淫祀”,巫术、神话、舞蹈是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生动地表现了楚文化中的浪漫主义风格。楚巫主要以歌舞来献神祀鬼,在当时的社会,祭祀是一种集体活动,楚地声乐很盛行,舞蹈必有歌乐相配,其他人可以不分等级地同歌共舞。屈原生活在这种文化氛围中,必然感受到楚人的生活情趣和浪漫精神。这种浪漫主义精神,不仅深深地

影响了他的诗歌创作,也对他的气质和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可以说,屈原的性格气质,多得之于南楚的传统风情,而他的思想精神,则受益于北方的理性文化。但是,屈原的思想又不完全同于儒家思想,儒家比较灵活,当不遇明君,不被任用,没有实现理想的条件时,他们隐忍起来,独善其身,如孟子也说: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儒家轻易就能地把理想的失落转为失落后的超脱与平静。所以孔子在政治上失意后转而办学授徒,整理古籍,也感到心安理得,自得其乐。儒家的这种思想很理性,很超然,也很灵活,而屈原却没有这样的转变,他以南方文化特有的浪漫热情和执着精神去实现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宁死不弃,这就便他陷入欲进不能,欲退不舍的心灵困境,这必然导致他走向悲剧的深渊。 二、屈原高洁的品质 屈原有强烈的人格完善意识,始终进行严格的自我修洁,在他的诗篇中,有一种情感贯穿始终,即对自己品德高洁的标举。他佩芳饰玉,饮露餐英,竭力维护自己形象与人格的纯洁和美好。他简直好洁成癖,力图便自己的身体和心灵保持极端的纯洁而他的修养方式便是“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屈原常常用香花芳草、高冠长铗来象征自己人格的完美和崇高,通过“美人”、“好修”、“信洁”等词语,反复强调人格美的可贵可爱,强调对它的坚贞不渝的追求。而当时“举世皆浊”、“众人皆醉”,屈原反复强调自己不能“变心而从俗”,宁愿“伏清白而死直”,更是难能可贵。屈原人格的光辉、照人之处,除了他近乎病态的洁身自好,还在于他那种自爱自重背后的对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