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测量工程施工方案及施工方法

测量工程施工方案及施工方法

测量工程施工方案及施工方法
测量工程施工方案及施工方法

测量工程施工方案及施工方法

一、放线依据:

1. 建设单位、放线办提供的坐标高程控制点(L3-1号点及L3-2号点)及一期坐标高程控制点。

2.设计总平面图、施工平面图

3.国家水准测量规范

4.工程测量规范

二、施工测量工艺流程:

测量仪器(全站仪、经纬仪、水准仪、钢尺)的检定、核验→校测起始依据→场地控制网测设→建筑物的定位放线→基础放线→建筑物的控制轴线、高程竖向传递→建筑物细部放线。

三、工程定位测量:

根据建设单位、放线办提供的坐标高程控制点(L3-1号点及L3-2号点)进行定位放线。地下车库根据一期工程坐标高程控制点进行定位放线。

控制点用全站仪测定出建筑物角点,确定测量基准线,建立施工控制网,根据施工平面控制网施放工程的定位轴线,以定位轴线为基准线,施放建筑物细部轴线。

四、轴线及标高控制网的建立:

单位工程定位轴线点确立后,根据测量放线需要建立控制轴线控制轴线以定位轴线点为依据,根据工程平面布置特点,以便于量距、测角为原则,以设计图纸为依据,将定位轴线位移一定距离建立控制轴线网。控制轴线网一般以确定的定位轴线长边作为控制轴线网的测量依据在符合测角中误差小于10、边长中误差小于1/10000的要求后,监理工程师复核确认作为主控制轴线。

主控制轴线一般布置成“十”字型或井格型(在满足“十”型的基础上尽力布置成井格型),以利于工程测量放线。主控制轴线布置成“K”字型进行控制。

五、基础施工阶段轴线控制

基础、车库、首层施工时,利用设定的主控制轴线,采用外测法向建筑物内投点,将主控制轴线投放到基础上,再根据设计图纸放出其他轴线及细部尺寸,施测时,将经纬仪置于控制轴线点上,参照设定的控制轴线将主控制轴线投测到作业层面上,特殊地当控制轴线点难以架设仪器时,亦可利用控制轴线议程线将控制轴线点交会出,从面进行其它轴线和细部尺寸的放线。在基础土石方施工阶段,根据现场工作面进行流水施工,通过拟定控制轴线,将建筑物各轴线引测出至建筑物外,形成轴线方格网进行控制。

六、主体结构施工阶段轴线控制

主体结构施工轴线控制点的设定:主体结构施工时,根据主体结构半面布置特点和施工流水段的划分,以基础施工阶段测定的控制轴线点为依据,尽要能选择便于上部结构施工时量距测角的位置重新测定控制轴线点。新控制轴线在施工首层结构后精确测定,经监理工程师复核后,作为上部结构施工控制轴线基点的依据。

控制轴线点的埋设方法:将控制轴线布置成“十”型,在首层浇筑混凝土时预埋4块钢板,首层混凝土浇筑后,首先利用基础施工阶段测定的控制轴线进行放线,然后根据设计图纸尺寸将上部结构设定的轴线定位控制点标定,量距测角符合要求并经监理工程师确认后作为主体结构施工控制轴线传递的依据。

主体结构施工控制轴线的传递:上部结构施工时,在对应于首层控制轴线点的位置预留φ50钢筋洞或100×100方洞,作为控制轴线点传递之用,控制轴线点采用“天底法”。将激光铅垂仪置于控制轴线点上。精确对中、整平后向上发出激光束,用投影把接受,在施工层用经纬仪进行定向测角和量距,若测角上误差小于5、量距中误差小于1/10000,则认为轴线控制点传递精度满足要求,从而按照设计图纸进行其它轴线和细部尺寸的测量。建筑物垂直度控制要求:层间测量偏差不超过3mm,建筑物全高不超过H/1000,且不应

大于20 mm。

七、高程控制

在施工首层时,抄测几个临时水准点,临时水准点抄测时须返往复测,前后视距尽量等长,以确保精度。在上部结构施工中,各施工操作层标高,根据±0.00标高在首层墙体上设置+0.5m水平标高点两个,先从一个基点向上量距,经水平仪抄测后,闭合到另一个水平标高基点,若两者差值不大于5mm时,即认为标高引测精度达到要求,否则重新复测至符合要求为止。标高测量要求:层间测量偏差不应超过3,建筑物总高测量偏差不超过H/1000(H为建筑物总高),且不超过±20 mm。对于高层建筑,为减少累计误差,应在40-50m 中间楼层外墙引测中间标高控制点,以提高水准标高引测质量。

楼层主体完成后,在墙体上测量出+1.00m的水平标高线(结构楼板上1.00m),采用墨线或红油漆标记表示,今后装修、安装工程的标高控制都以此标高水平线为依据。

相关文档